学校心理健康服务

2024-08-05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通用12篇)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 篇1

不可否认, 有相当一部分的少年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心理障碍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所造成的影响。 因此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并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充分挖掘、开发和利用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 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其中利用校本图书就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法。 为此, 从学校的层面来说, 要丰富图书总量, 按照国家关于图书配置的要求, 及时构建高质量、适合少年儿童发展需求的图书, 并建立校园图书利用的长效机制, 调动和发挥图书室的自身优势, 充分发挥图书的正能量, 从而丰富少年儿童积极的情感体验, 陶冶其情操, 促进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少年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

学校图书室是少年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基地, 所以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图书室所藏文献, 同时收集丰富的网络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为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个人的健康不仅指纯粹意义上的身体健康, 还包括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健康, 这才符合健康概念的内涵与标准。 而心理健康对于少年儿童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的素质包括多个方面, 如政治素质、身体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劳动素质、心理素质, 等等[1]。 其中心理素质在诸多素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为心理素质是各种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内因, 是优秀人才素质的核心与基础。 如果一个人的心理不健康, 往往对待事物、对待社会、对待工作及生活都会产生不良情绪, 而不良情绪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一大危害。 不良情绪主要有两种:一是过度的情绪反应, 二是持久的消极情绪。 过度的情绪反应包括, 狂喜、暴怒、悲痛、欲绝等强烈反应。这往往是由一些重大的生活事件而引起的。 过度情绪还包括反应过于迟钝、无动于衷、冷漠无情、封闭孤僻, 等等。这种过度情绪如得不到有效疏通和缓解, 常会导致精神障碍或生活适应不良, 而且这种过度情绪逐步呈上升趋势, 对社会稳定造成了危害。 据有关调查显示:未成年人心理问题可以基本归为以下方面: (1) 学习:表现为厌学、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溜号、走神, 考试时显得极其焦虑; (2) 人际关系:对父母、老师易产生逆反心理, 和同伴关系紧张, 不善于人际交往; (3) 情绪:情绪不稳定, 消极体验过多, 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4) 自我观念:自信心不足或自负, 表现为刚愎自用; (5) 性心理:易产生性别角色的适应和异性交往问题; (6) 社会适应性:缺乏积极的生活态度, 对社会缺乏认识[2]。 这些问题的存在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正往往会演变为各种心理疾病, 轻者影响他们健康成长, 重者则会导致违法犯罪。 因此, 教育工作者应该把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教育当成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积极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教育环境, 促进少年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二、学校图书室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他有没有收集、评价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图书室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 记载着人类文明与进步的优秀成果, 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家园, 理应承担起为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职责。 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 引导和教会学生查找图书资料, 检索信息, 正确判断, 让孩子们懂得什么样的信息能够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学会怎样选择各种检索方法使其方便快捷地选择信息, 从而让少年儿童获得寻求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架起越过知识海洋的桥梁。 图书室是蕴含文化与知识的场所, 读书活动不仅能增加少年儿童的科学文化知识, 而且对少年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培养有重要作用, 是一种无偿而有效的补充、养成教育。 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图书室传播、育人的教育引导功能, 全面打造读书活动第二课堂, 帮助少年儿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充实少年儿童的精神生活, 丰富其情感世界,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搞好服务。

三、学校图书室的职能与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观念

学校图书室具有传播、育人的功能, 是少年儿童养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重要基地, 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拓展[3]。因此无论是学校主管领导、图书室负责人, 还是教师都有责任向少年儿童宣传图书室的职能和作用, 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到图书室参与读书活动, 让孩子们充分享受图书室的各种资源, 收集与猎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从而丰富他们的阅历,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同时图书室要全天候为学生开放, 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服务。 因此, 图书馆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首先要突出“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 强化人文关怀的观念。 由于少年儿童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育都不够成熟, 情绪不够稳定, 变化较大。他们的心理往往有许多纠结, 缺乏正确判断是非的能力, 容易冲动, 甚至能造成不良后果。 因此开展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服务也要关注他们的性格特点、 内心需求和兴趣爱好, 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 加强少年儿童之间的人际交往与沟通, 分享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经验, 及时引导青少年走进图书室, 选择对自己有帮助、有需要的书籍进行阅读, 以提高自己的判断、审美能力,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图书室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方法与途径

为少年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很多, 如学校设置的心理咨询室, 专职心理教师的配备, 开展各种综合实践活动等都是很好的方法。 但心理健康教育绝不是仅仅靠教师的知识的传授, 而应该把课内与课外, 教育与指导, 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起来, 积极开展各种活动, 注重青少年的体验, 让青少年通过经历、体验和感悟内化, 来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从而实现服务目标。 那么从图书室这个角度如何为青少年提供服务呢? 我们可以采取从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 为少年儿童推荐健康有益的书籍。

现在每个学校图书室的藏书量均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内容极其丰富, 在此完全可以找到解决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方法。 因此, 教育工作者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推荐一些健康有益的书籍, 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事实证明:读“一本好书能洗涤灵魂, 启迪人生, 胜过千百句空洞的说教”。 读一本适合自己内心需求的好书, 既能丰富阅历、获取知识, 更能帮助学生形成阳光、开朗、快乐的生活态度和健全的人格, 有利于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 使其健康成长。

第二, 开展读书活动, 发挥图书室的窗口作用。

采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图书馆, 包括向学生介绍图书和图书馆的作用, 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图书的选择和图书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帮助少年儿童掌握利用文献和利用图书馆的技能, 为他们获得终生的自学能力打下基础, 使心理和生理更健康。 一是开放图书室, 设立图书室接待学生的具体阅览日, 让他们对图书室的功能和作用有正确的了解,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走进图书室, 充分利用图书室的资源优势。 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兴趣爱好、性格特长等心理特征, 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活动, 如组织开展图书阅读竞赛、成语典故比赛、故事演讲等, 以培养他们的记忆力, 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观察力, 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是根据少年儿童在不同阶段出现的各类生理、心理问题, 定期为学生整理、编辑出版生理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简报, 并为其提供阅读条件。 如我们编辑出版的“心理快乐站”很受青少年的欢迎。

总之, 学校图书室为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心理, 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使其增强承受挫折能力、适应环境能力, 形成健全人格发挥了独特作用。 我们要充分利用图书室的优势, 制定读书活动的长效机制, 为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提供优质服务。

摘要:学校图书室是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基地, 对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心理, 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增强承受挫折能力、适应环境能力, 形成健全的人格发挥了独特作用。因此学校要增加图书总量, 丰富图书品种, 按要求配置高质量的图书, 并建立图书室的长效管理机制, 调动图书室的自身优势, 充分发挥图书的正能量, 以丰富青少年积极的情感体验, 陶冶其情操, 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提供优质服务。

关键词:图书室,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小萍.素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关系浅谈[J].延边大学学报, 2007 (4) .

[2]王金友.未成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J]中小学心理健康·学术版, 2001 (2) .

[3]马丽.浅谈学校图书室的建设与功能[J].考试周刊, 2013 (36) .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 篇2

一、指导思想

在上级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为指导,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完美人格为目标,做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尊重“一个教师能有多健康,就能把他(她)的学生带得多健康。”的理念,对不断提高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给予支持与保障,从而更好服务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继续做好学生日常的心理咨询服务。

继续做好学生日常的心理咨询服务工作,每天开放心理咨询室,做好学生的来访接待和咨询工作。对于问题较明显的学生,坚持个案的跟踪,及时与家庭联系。

(二)、开设心理辅导讲座。

本学年,邀请心理教育专家、行家到学校作专题讲座;准备开六年级学生心理教育会议,结合青春健康教育、人际交往、学习压力等内容,积极为学生提供知识指导和帮助。

(三)、认真做好心理咨询室来访者的记录工作。但对咨询案例的情况要进行保密,不得任意传播,以免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

(四)心理辅导员要认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在缺少专业书籍的情况下,主要通过网络等媒体来充实相关知识,为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同时,争取本利用假期安排一部分心理咨询员去深造相关专业知识,争取让每一位咨询员都具备心理辅导的一般常识。

(五)加强同兄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者的联系。

准备在第一学期,组织全体咨询员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从他们那里获取一些资料和经验,为搞好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三、值班要求:

1、心理咨询员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按照下面时间值班。

(中午时间:12:30—14:00;下午时间:16:50—17:30)

2、心理咨询员轮流交替值班。

3、当次值班的教师要通知下一次值班的教师下周值班。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 篇3

[摘 要] 文章在展望国际学校心理服务发展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学校心理服务的发展态势做出预测,并提出多样化的生涯辅导与危机干预将成为我国未来学校心理服务的重点,另外还将出现学校心理服务人员培养的专业化、服务活动系统化、服务手段科技化、服务国际化与国情化、服务人性化与多元化以及学校心理服务的理论与研究工作将得到加强的七大趋势。

[关键词] 学校心理服务 心理教师 发展趋势

“作为一门能产生强大社会影响的应用科学,心理学必须承担起更广泛的社会责任,把它的成果运用到促进人进步的服务事业中来。”[1] 学校心理是在学校教育设施中,特别安排给学生或教师的一种教育、服务或协助,是在正常教学以外,提供给学生的一种有系统的帮助,目的在于帮助他们适应环境,感知自己的基本需要和能力倾向,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心理教师职业进入中国只有十多年的历史,期间工作重点虽然因人、事、物的变化而不断改变,但从变迁中仍然可以看到其发展趋势。本文拟结合国际学校心理服务发展趋势,对我国学校心理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多样化生涯辅导与危机干预将成为学校心理服务重点

生涯教育在国际以及我国港台地区教育领域中的地位日渐重要,教育界迫切需要专业人员来提供此项服务。学校心理学者必须拥有生涯发展、职业活动方面的知识与经验。目前,急需针对高中毕业生、中途辍学者(失业率最高)和高中学习成绩较差学生开展创业协助、求职技巧、职业分析、就业与追踪辅导等服务项目。这些方面的设施与服务技术将进一步发展。越是富裕且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国家越关心生活品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学校设计并实施各种危机应变处理教育课程,以协助学生克服诸如死亡、恐怖袭击、暴力、家庭分裂、受虐待等危机事件所带来的心理困扰。学生就学期间遇到外来的伤害事件很常见,因而设计危机调适教育计划,以帮助学生处理危机事件所可能产生的压力与焦虑已成为学校心理专业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例如,美国在遭遇“9·11”恐怖袭击之后,学校心理学最常见的研究课题与工作重点就转向了危机管理以及校园安全等方面。我国发生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危机干预更是成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新课题。[2]

在我国,由于“升学主义”对教育具有统领地位,职业与生涯辅导在心理教师的工作中几乎是可有可无的。另外,我国教育工作者一般强调就业机会是由社会经济结构决定的,学校在这方面的责任是有限的。随着工商业社会的迅速发展,职业分化越来越精细,学生在升学、就业问题上寻求帮助的需要将愈发强烈,学校有责任协助个体充分发展,协助个人做出决策,使学生的能力和性格倾向与职业选择相匹配。因此,心理教师需要更积极地充实生涯发展、个体决策、个人计划以及职业信息等方面的知识,主动为学生提供协助与服务。

我国心理教师角色仍以协助教学为主,只有少数富裕地区的学校才有可能招募到受过专业化训练的心理学者来从事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且他们大多以事后干预为主,预防能力和资源皆有所欠缺。我国学校的一般教师,甚至心理教师对“危机”概念认识模糊。当前学生危机行为日益增加,且逐渐呈现出低龄化、多样化的趋势,危机预防与干预显示了教育者对学生个体生活质量的关注。这些都将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二、学校心理学者培养的专业化

学校心理服务质量的优劣固然取决于学校的客观条件,如周详的计划、严格的组织、充足的物质资源等,但人员的素质更是服务质量的决定性因素。相对于学科教师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作用而言,学校心理工作在促进学生心理与行为改变和发展方面更具复杂性,要求也更高。学校心理工作者应该“尊重个人的尊严与价值,把促进和维持人的权利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的角色要求他们必须掌握教育与心理学知识与技能,依赖自己的专业能力而工作,并不断寻求知识与专业能力的提高。他们努力获得并保持最高水准的专业能力和道德行为,同时要坚持最高水准的研究活动。”[3] 美国对学校心理学家有严格的培养与资质要求,1991年美国国家资格证书系统估计美国有学校心理学家1.6万人,1992年美国学校心理学会(NASP)会员有16 146人。而在1992年进行的一项国际性研究中,被调查的54个国家中共有学校心理学家约8.7万人。[4] 2002年,我国共有中学8万多所(含中专、中技、中师等),在校生8 900万人;小学49万多所,在校生1.25亿,这样我国共有中小学生2.1亿余人。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校心理学者与学生比例1∶6 000~1∶7 000的标准,中国至少需要3.2万名学校心理学者。1995年起,中国每年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的人只有200人,即使所有毕业生都选择了学校心理教师的职业,中国也将需要160年才能达到这一标准。[5]

要提高学校心理服务的质量,必须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如果希望学科教师做好他们本职的工作,就不能要求他们额外掌握更多专业心理学知识;如果希望儿童的特殊需要不被日益发展的公共教育所埋没,教师和儿童都需要“专家”的帮助。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国际社会对心理学进入教育领域已至少达成两方面共识:第一,对教育来说,心理学主要的作用是服务;第二,这一服务最好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来进行。

从国际角度来看,学校心理学者的培养一直是应社会的需要而持续变革的;同时以能力为着眼点,其选拔标准和训练课程不断被研究和改善。其中,选拔标准除重视学识以外,还日益关注人格因素,很多培养计划都在以人格测验的方式强化人员选拔,力求招募到高素质的学生投身于这个行业。训练课程重视人类行为的基本功能及交互作用,课程内容包括儿童及青少年发展心理学、人格与学习理论、测验及研究方法、行为改变技术、咨询与辅导关系与技术等。课程更注重受训者经验的积累,因此更多地使用模拟式的教学,实习与见习的分量也越来越重,督导员的选拔与作用更是不可或缺。

我国出身于高等心理学教育的心理教师很少,现在真正在中小学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大多为第二学历人员,素质无法得到保障。据一项对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的调查显示,有957所小学和411所中学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均71%的学校有专人负责这项工作,但多以兼职为主,专职人员极少,人员多隶属于德育处(43.6%)。另外,小学中77.3%、中学中59.7%的心理健康工作者没有因这项工作而获得酬劳。[6]

预计未来中小学校对高素质的专业心理教育人员的需求将越来越高,这势必影响高等心理学教育,特别是高等师范心理或教育院系的培养方向。我国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对于心理教育本科水平的培养仍然是工作重点,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本科以上程度(硕士学位)心理教育人员的培养也将有很大潜力。过去培养时看重的心理学科学理论将被实践锻炼与研究活动所代替;对于大批第二学历人员的继续教育也是培养的一大任务。未来可以参考国际学校心理学家培养的“科学家-实践者”(Scientist-Practitioner)模式,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学校心理服务人员训练、教育、发展三个层次的培养体系(如表1所示)。[7]

三、学校心理服务活动的系统化

在发达国家,学校心理服务一般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即整合地方资源、设备及人员,从而建立起完整的体制。学校心理学者协同行政人员和教师,彼此明确划分职责,以便分工合作,发挥各自专业特长,为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发展、预防、危机干预等不同层次的心理服务。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高水平的心理服务会呈阶梯式发展,学校心理服务人员与学生的数量比也会逐渐降低,使服务对象由传统的学生扩大到家长、教师、行政人员等(如表2所示)。

目前,我国学校心理教师系统化的协调能力普遍较差,甚至对自己所要承担的职责都不明确,更谈不上在学校内部、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关系。在学校内部,心理教师的责任与班主任、教导处、教务处等有明显冲突与重合。由于所受训练的局限性,他们大多把自己摆放在一个服从的位置上,或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个体咨询上,很少进行整体的系统化协调。可喜的是,在一些学校心理教育发展较好的地区,学校心理教育人员已经实现了某种程度的社区联合,并在尝试建立心理教育网络,例如辅导兼职人员(班主任或科任教师)设计初级干预(以发展和预防为目的)、独立进行或组织专业小组进行次级干预(早期鉴定与问题处理)和三级干预(发现并转介以便进一步诊断与治疗)。总之,随着多层次服务网络的建立,心理教师的系统协调作用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四、学校心理服务手段的科技化

在发达国家,科技手段正在使学生资料的储存与运用、出缺席记录、学业成绩与心理测验资料的统整、记录的追踪等工作变得简便易行。另外,职业与生涯资讯也可以通过电脑提供给学生,利于学生自我探索,拓展服务的层面;另外,电脑还可以提供专业训练课程信息,甚至直接提供自我训练内容来促进学校心理学者的继续教育;此外,发达国家一般已经建立起全国性的资料中心,各学校均设立电脑终端机,使资料的传递与应用更加快捷。虽然运用电脑系统进行心理服务的可行性仍然受到专业人士的质疑,但这很可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国学校在心理辅导与服务方面也已经引入了很多高科技产品,其中电脑与光盘资源的应用已经使学校心理服务获得相当的改善。据笔者调查,学校一般都会使用电脑储存学生的信息,用心理学软件对学生进行测验(尚且不论是否恰当),总之,电脑等科技手段在心理教育的储存、记录、测验、查寻等方面的作用已经开始得到体现。相对而言,心理教师利用网络进行专业培训和职业继续教育方面的机会较少,首先可能是学校经费和物质资源短缺;其次可能是训练中缺少高科技内容。

五、学校心理服务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学校心理服务以了解学生为基本前提,并尽可能透过客观的测量手段分析学生个体心理特性与需要。我国自应用测验技术以来,更多是引进国外的测验量表,很少自行研究。然而,国情与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是有差异的,因此我国学校心理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理论、实践的心得和经验,与学院派心理学家行动研究相结合,发展出适合中国学生的心理辅导咨询方法与模式。此外,也可以考虑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提炼并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服务理论体系。另外,站在现实的立场上,学校心理服务理论与技术的采用,应当弱化其来源与出处,以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促进其生活与学习质量的提升为最高准则,不应因提倡国情化而排斥国际化,反之亦然。我国地广人多,各地风土人情差异巨大,心理教师的培养应该增加地区性内容。具体说来,在从事职业活动之

前,受训人必须了解当地人的文化习惯与性格特点,由此才能获得在地方学校工作的亲和力。

六、学校心理服务的人性化与多元化

中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公民,学校心理教育必须适应学生的需要。作为生物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的个体,学生最需要的是温暖、关怀、尊重和接纳。学校心理服务的基本前提应是双方平等关系的建立,并致力于与服务对象建立一个具有矫正功能的关系,以协助后者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从而克服成长中的障碍与困难,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使人生全面的、丰富的发展,最终实现个人价值。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建立起心灵相通的、非权威性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体现教育者对学生尊严、个性及其潜能的尊重,体现教育为个体发展服务的思想。学校心理服务不仅要矫正个体儿童已存在的心理问题,更要积极地促进全体儿童心理素质的提高和身心的全面发展。人有选择的自由,有自己的独特性,有一定的潜力。本着这些信念,学校教育一般以传授知识与学习活动为主,而学校心理则以学生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的适应和情绪、行为问题的解决为主;教育在情感与意识形态方面具有是非价值的客观标准,而学校心理服务则以个体的个别需要为主要依据,并无绝对的客观标准,对某一学生适用的心理辅导方法或原则未必能用在其他学生身上。因此,学校心理是整个教育计划中一种个别化的活动,目的在于了解学生能力、倾向、兴趣与需要,协助教师因材施教。心理教师的任务不是要向儿童或其他服务对象灌输一套方法或准则,而是通过服务过程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想法,明白内心感受,探索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心理机制,从而做出相应的选择或行动。心理服务应该强调个体的价值、尊严和存在的意义,尊重个别差异。

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价值观趋向多元而复杂,传统权威日渐动摇,心理教师所面对的学生需求也将越来越多元化,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更是变得越来越遥远,有形和无形的冲突随处可见。学校心理服务早已不是简单地评价测验、心理档案记录、帮学生克服焦虑或倾吐困惑,甚至不再局限于校园之内。学校心理服务应该促进学校与多元社会的相互作用,开启学生的社会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学习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和理想并善用社会资源。未来的学校心理服务趋势将是开放而流动的,并有一个完整的联系网络。心理教师应该善于与家长、教师、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精神卫生机构等建立联系,彼此承接与配合,广泛吸收各学科领域精华,并和学校其他人员或社会团体建立统合性的支持网络,才能使学校心理服务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从而引领教育改

革。

七、加强学校心理服务的

理论与研究工作

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学校心理服务得到心理学理论强有力的支持,但学校心理服务理论本身的发展却异常缓慢,并遏止了学校心理的发展。学校心理服务重在实践,这不免使研究活动无形中沦为“额外工作”,但只有实践而无研究,任何工作都会存在机械性问题。因而心理教师应该力求探索更有效的方法或技术,验证过去并改进将来,使这项事业能得到持续的进步。科学精神与研究能力的训练应该成为心理教师培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心理教师的工作绝不是简单重复,每一个新问题都会带来新挑战和新的发展机会。他们应该学会根据自己眼前的工作成果为以后工作的改进做准备,并从工作中汲取经验,就如同科学家搜集事实为进一步研究分析做准备一样。

学校心理服务有其特殊的工作对象、内容与环境,应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我国心理学研究人员不太贴近教育现实;心理教师的培养机制中缺乏科学家式训练,在实践工作中习惯于套用现成理论,在经验中促进理论升华的能力较差,很多人喜欢全盘接受新技术、新方案,不顾可能出现的“橘越淮而为枳”的弊端,不善于从自己个性化的工作中进行原创性的活动。这样说来,问题更多还是出在心理教师的教育与训练中。具体说就是,理论灌输太多,而对各学派理论精华的统合能力又不够,而面临有限的实习活动,也因为缺乏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的督导而流于形式,有经历却没收获。学校心理学理论建设在短期内很难有所突破,目前急需加强研究能力的训练,它是心理教师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理论体系的建设依靠的不能只是少数学院派心理学家,而应是大批研究型的实践工作者。心理教师应当作为专家型教师来培养,因而在选拔人员、制定课程计划、实习与督导、论文与毕业设计等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A.Bandura. Behavior Theory and the Models of Man.American Psychologist,1974:859-869.

[2] 王宏方. 911后美国学校心理服务新趋势[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4).

[3] Oakland,T. D,Cunningham. International School Psychology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J].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1998(19):19-30.

[4] Oakland,T. D,Cunningham. A Survey of School Psychology i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J].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1992(13):99-129.

[5] 中国教育统计信息网.

[6] 杨蕾,边保旗,樊富珉. 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调查[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1):797.

[7] 王宏方.“科学家—实践者”模式与美国职业心理学家的培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2008(3).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 篇4

一、健全体制机制,为学校体育科学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1.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相继制定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北京市推进中小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市教委等委办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市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防近视、控肥胖工作的意见》。

2.建立学校体育工作领导机制。建立了15个委办局参加的北京市青少年体育卫生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议题。

3.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督导评估力度。修订了《北京市普通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将体育工作的评价权重由5%提高到20%。

4.切实加大市级投入,全面改善学校体育条件。

二、强化政府责任,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区县政府考核评价

北京市为督促区县政府履行职责,建立和完善了相关的测评和考核制度。

1.以区县为参赛单位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赛。以区县为参赛单位,随机抽取学生集中统一测试、统一分析,成绩以区县为单位排名,并向区县政府进行书面反馈,同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2.把各区县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区县经济社会实绩考核指标。2012年,市政府将“中小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比例”列入了《北京市区县经济社会实绩考核指标评价体系》。

3.促使各区县建立测试赛机制。测试赛规模逐渐扩大,并且更加规范和严谨,成为政府监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有效手段。各区县根据每年测试成绩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学生体育锻炼措施和办法。

三、整合社会资源,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创新学校体育发展模式

1.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行课外活动计划。2014年投入5亿元购买社会服务,引导优质专业的社会资源进入学校,支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推行课外活动计划。着重破解学生三点半放学后去哪、干什么的难题。学校在每天15:30至17:00面向全体学生,遵循自愿的原则,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在体育、艺术等方面的兴趣和素养。2015年,市级财政投入将达到13亿元,保证活动计划的持续进行。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 篇5

在新的形势下,接待工作已成为一项具有丰富内涵的综合性工作。作为学校的后勤接待服务部门,虽然主要是围绕接待中的“衣、食、住、行、会、游、娱”等方面开展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后勤接待工作的好坏,直接体现学校的整体形象,是学校管理和后勤服务的重要窗口。当前,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影响力的增强,学校各方面的交流活动日渐活跃,接待任务增多,自然后勤接待任务也就日趋繁重,接待要求也日益提高,如学校教评、国际研讨会等等。因此,如何创新服务理念,提升学校后勤接待的服务品质,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后勤接待服务品牌,成为了每一位后勤接待服务人员都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一、树立主动化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学校后勤接待服务的战斗力

后勤接待服务工作必须围绕学校的工作大局,做到热情、细致、全面、周到。这就要求后勤接待部门要自觉更新思想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首先,在接到接待工作任务时,接待部门要提前介入,并迅速到位,主动联系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充分发挥沟通协调和组织安排的职能,通过沟通、衍接,详细了解接待对象的基本情况、基本要求,对相关的接待准备工作进行仔细确认,并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

其次,通过系统策划,对接待服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研究,从而制定出具体细致的接待方案,责任到人,落实到位,确保接待服务工作万无一失。当然,服务工作中还要注重服务的反馈,对接待服务中出现任何细节问题,要及时与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沟通,把服务做细做到位。

最后,就是要求主动把每一次的接待任务都当作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完成,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特别是对于学校的重大接待任务,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严肃性,努力提高为大局服务的水平,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接待服务任务。去年我校后勤接待部门较好地完成了600多场会务接待工作,如学校教评专家接待、2007国际竹子研讨会、全国森林培育学术研讨会、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两个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浙江出境木质包装行业例会、海峡两岸森林经理会议以及接待台湾贵宾陈由豪先生一行等,其中2月9日和8月28日两天各接待了近1400人,包括一场晚会、几个讨论分会场及其餐饮、住宿等各项服务,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也确立了我校后勤接待部门在领导、专家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二、树立精致化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学校后勤接待服务的竞争力

精致化既是注重过程和细节的管理,也是注重结果的管理。接待工作无小事,学校的后勤接待服务主要是围绕“衣、食、住、行、会、游、娱”等几个环节开展的,虽然事情较为琐碎、细小、繁杂,但小事成就大事,细节决定成败。后勤接待服务工作必须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细字上下功夫,在细字上做文章,积极树立精致化的服务理念,从每一个环节内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抓起,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高标准、严要求,慎思慎行、细致周到,确保每一个细小之处都完美到位,以此不断提高学校后勤接待服务的竞争力。

一是要做到管理上精致化。首先精致管理就要求我们的管理不能贪大求全,而是要一步步完成,要一件件落实,花大力气做好小事情,把小事做到位。在接到接待服务的指示后,接待部门要根据总的接待工作安排要求,高标准、严要求地制订出具体详细的后勤接待服务保障的工作方案。按照客人的习惯、嗜好、性格等要求,把个性化服务落实到接待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尽可能多地提供“超值服务”,以达到个性化服务与共性化服务的和谐统一。在迎送服务上,要求做到热情、周到、细致;会场服务上,要求提高会议服务的功能性;餐饮服务上,突出地方风味和特色,精心安排饮食菜肴,妥善安排宴会,增强宴会服务的地方特色;住宿安排上,尽量给宾客创造整洁、舒适、温馨的环境。其次是要明确“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哪个环节出问题,那个环节就要负责任。如准备会议室、主席台席签摆放、会场氛围的布置,鲜花、绿色植物,会场中的茶水服务以及技术人员为确保音响、灯光的最佳效果而对有关的设施设备进行的认真调试等工作,还有住宿、餐饮、景点参观、交通乘车等方面的安排事宜。每次我们布置完毕,并检查认定完全没有错误后,再请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再次确认,做到每件小事的真正到位。这些看似平常而又简单的准备工作,却充分发挥了接待的第一窗口、第一环节、第一服务的作用,为提高客人的满意度打下良好基础。任何一个环节太薄弱都有可能导致总体工作质量的滑坡。因此,每个接待任务都必须按时、按标准完成,让我们的每一项服务都让客人满意,每一次接待都成为服务精品,从而积极打造后勤接待服务品牌。

二是做到接待服务上的精致化。首先我们知道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只有真正做到服务上的细致入微,才能达到接待服务上的精致化。因此我们必须要做到对接待服务工作的每项内容进行主动模拟训练,思索每一个细节,同时善于用挑剔的眼光发现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并及时弥补存在的漏洞。其次我们要始终牢记接待服务工作的“100-1=0”的负效应,即接待服务的整个过程中只要有一项工作没有做好,就会造成对全部工作的否定。因此,在具体接待服务时,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来宾的每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不经意的一句话,都注意留意和体会,以便及时采取应变措施。同时,要主动了解客人的需求,心里装着客人,视客人如亲人,想客人所想,急客人所急,在最短时间内为客人提供最快捷、最优质的服务。

三、树立科学化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学校后勤接待服务的执行力

“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后勤接待服务工作内容琐碎,环节重多,涉及面广,特别是接待方案的落实与实施,来宾迎送的规格与礼仪等事项,都必须有一套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而不能是随意性的,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为圆满完成各项接待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后勤接待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根据工作实际,适时地修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如各部门人员的岗位职责、岗位操作流程、服务标准等等,明确责任,严格要求,通过制度保证使后勤接待服务工作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条不紊。

其次,接待工作还必须通过认真总结经验,针对接待服务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如引进新的管理方法,树立新的管理理念,采用新的管理手段,同时通过更新思想观念,创新服务方式,推行新的服务项目努力实现后勤接待服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专业化。如今年我们推出的与临安友好旅行社联合开设的“旅游服务点”,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旅游、票务等的便捷服务,同时为本部门的增收创利也作了贡献。

第三,学习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借鉴利用先进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后勤接待管理,如通过设置宾客调查意见表、主动询问客人等方式,加强与宾客的沟通交流,及时做好来宾反馈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使我们的服务工作更有针对性;注重平时对工作中相关案例的收集,无论是客房还是会场,对比较有特色或突发的典型事件,在事后会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通过各部门的例会,反复强调应注意的问题,学习相关经验或吸取教训;出台VIP客人接待服务标准,并通过各项制度进行具体落实,从而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确保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四、树立人本化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学校后勤接待服务队伍的凝聚力

后勤接待服务工作质量的好坏,关键还是在人,在于是否有一支精诚合作、凝聚力强、业务水平高、肯吃苦和乐于奉献的高素质的专业接待队伍。

一方面,每一个接待任务都涉及很多区域、很多部门,只有充分调动好各方面的积极性,诚心相待,热心相助,树立起一盘棋的思想,才能统一步调,协调一致;同时,还要加强与上一级接待部门的配合,及时掌握最新的接待动态,做好信息交流,确保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到位,并顺利完成好接待任务。

另一方面,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赋予接待服务工作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要抓住时机,创造时机,广泛组织接待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加强有关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的接待服务,拓宽接待领域,延伸接待效应,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学习先进的接待方式、方法、手段,以次使接待人员在礼仪、餐饮、住宿、会场服务等方面博采众长,推陈出新,确保以优良的服务态度、灵活的服务方式、娴熟的服务技能、科学的服务程序,为客人提供优质高效、新颖别致、地域化、特色化、个性化的服务,让学校、师生、员工满意,为建设“满意和谐后勤”添砖加瓦,同时也为学校各方面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后勤接待服务保障。

总之,要提高学校后勤的接待服务保障水平,树立学校后勤的接待服务品牌,就必须要求每一个后勤接待人员要立足自身实际,学习借鉴先进接待服务经验,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增强服务意识,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使后勤接待服务工作与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新要求相适应,同时,通过不断丰富接待

英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现状研究 篇6

摘要:二战后,为了缓和战争带来的各种社会危机,英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服务得到了长足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的高等教育作为一项产业,迅速大众化。随着英国政府推动高校进行扩招,留学生的大量涌入使得英国的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呈现持续扩大趋势,英国高校提供的心理健康也必须做出积极的响应,并日益凸显出其独特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英国高校;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服务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60-01

一、研究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起,政府推动高校进行扩招,英国的高等教育迅速走上了大众化的道路,并呈现出新的特点。随着女生比例呈增加态势和成人重返校园学习的趋势开始盛行,英国高校学生在性别和年龄结构有了显著改变。与此同时,部分大学生采取半工半读的学习形式,成为校园文化的新鲜元素,国际留学生数量的增加也使校园文化更为多元。

为了缓和”二战”带来的各种社会危机,心理健康服务应运而生,高校的心理健康服务很大程度上也发端与此。伴随着许多新大学的建立和新生代大学生的增加,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作为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学生的一种福利。1970年英国学生咨询协会 的成立标志着心理咨询工作的价值开始得到社会认可。基尔大学作为二战后英国第一所新大学,1962年为学生首设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提供由职业指导到个案治疗的全方位支持和咨询服务,这也成为学校教育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英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

(一)英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内容。

英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服务主要包含自助(self-help),支持(support)和心理咨询(counselling)。英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牛津大学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主要内容是同学互助训练项目。该项训练分10次进行,每次3个小时,其目的是让参与项目学生能够成为合格的聆听者,并帮助其他同学解决因个人原因引发的心理问题。

(二)英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对象、目标与任务。

英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服务涵盖范围较广泛,包含在校学生,专业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剑桥大学的心理咨询中心服务对象包括全体学生与教职员工。根据申请服务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程度,心理咨询机构有权向教学管理部门提出相关建议,同时也可干预学校的正常教学管理任务。牛津大学有两个心理咨询机构,一个在健康与福利部、一个专门为教职员工服务。心理咨询中心的干预机制明显。

英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服务同时兼具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和预防体系。英国法律规定大学不承担学生监护人的义务,出现病情恶化不能控制得学生,由校外心理诊所、医院等专业机构和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共同决定最佳治疗方法,這样能够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服务,多种机构协作的方式具有很大的优势。

(三)英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机构设置和人员构成。

英国高校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一般隶属于学生事务管理部,分工明确、专业化程度较高,通常包括心理健康顾问、咨询安置与协调、学习顾问等。心理咨询工作人员主要包括专职心理咨询师、心理中心主任、主任助理、学习顾问、大学生心理健康顾问、大学生朋辈辅导顾问、项目官员、行政辅助人员、国际学生事务顾问。全职人员为主要组成部分,辅助人员有临时聘用的心理咨询师及兼职人员。此外,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咨询师通常有自己的专业的心理咨询诊所,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另外,学业心理辅导占有重要的地位,除了心理咨询师外,还专门设有国际顾问以及学习顾问。

(四)英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方法与形式。

在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方面,申请人通常需要通过电话或网络提前预约,说明基本情况并回答问卷。学校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服务方式。服务方式通常包含自助、小组与工作坊、个案心理咨询、精神健康指导、个人导师、朋辈辅导、倾听与倾诉、紧急求助和转介。

英国高校心理咨询采取一对一和小组相结合的形式,有些咨询项目是针对学生个体开设的,学生可以在特定的时间进行预约,同时也开设有面向所有学生的咨询项目,并且针对不同人群开设的项目也会略有不同。在法律责任认定、心理危机的干预、非法药物滥用的控制、严重精神问题的处理等都有专业化的要求。

(五)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伦理和绩效评估。

英国对心理咨询影响最大的学会是”英国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学会”,高校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可以从这个学会得到实践指导和专业化的理论要求。高校心理咨询一样遵守统一的从业标准,为了心理咨询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心理咨询中心一般独立开展工作,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服务而且能够给学生保密。有严格的保密准则。

英国建立了完备的咨询师认证体系,有着系统的培训课程,和完善的心理咨询师管理办法,还建立了严格的关于伦理投诉和心理督导的准则。对心理咨询师每个月都要进行督导。督导一般每月1 到 1.5 个小时,对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员传授个人道德品质、价值观、职业指导、伦理道德和投诉程序等相关内容,提高咨询师的素质,以达到最好的咨询效果。咨询师的咨询时间也要受到严格的控制,他们的工作量不能太大,一般一次工作的时间不能超过 50 分钟,每一周也有限制不能提供 20 次以上的咨询服务。咨询师要咨询、整理病例和记录以便以后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会影响他们的职称晋升、职务晋升以及考核奖励。

三、结语

英国是全世界高等教育最早产业化的国家,因此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多元的文化也使得英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面对更多的压力,迎接更多的挑战。因此为了学生能够积极面对心理困扰,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心理健康服务的首要目标。当学生面对困境时需要提供必要和及时的心理健康服务,而且要针对在校学生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和预防教育,通过讲座、工作坊、个人导师、朋辈支持等形式,帮助大学生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仇道滨.英国高校心理咨询职业化发展及其启示[J].山东社会科学,2009,(9)

[2]候德伟.英国高校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特点与启示[J].高校辅导员期刊,2011,(4).

[3]Ang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2010(3) .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佛山市和东莞市的5所初级中学 (3所公立和2所私立) , 每个学校随机抽取初一到初三年级各1个班, 共得到流动儿童598名, 其中公立学校流动儿童256名 (男120名, 女136名) , 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342名 (男162名, 女180名) 。

1.2方法

使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学生进行测试。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4]共60个题目, 测量10种心理症状, 分别为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采用1~5级自评, 分数越高, 表明心理问题越严重。总均分与各因子得分在3.00~3.99分表明存在中等程度的心理问题或症状, 4.00以上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或症状。本研究中, 整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系数为0.96, 10个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58~0.73。

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5], 共包括40个题目, 由家庭、朋友、学校、生活环境、自我5个维度构成, 每个维度代表1个生活领域。所有题目都按照同意程度由弱到强1~5级计分, 其中有10个题目为反向计分, 得分越高, 代表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越高。本研究中, 整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系数为0.91, 5个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7~0.82。

1.3 统计分析

使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不同学校类别流动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比较 见表1。

注: () 内数字为百分率/%。

公立与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中等程度的心理问题或症状最多的3类问题均为学习压力感、情绪不平衡、人际关系敏感与紧张。2类儿童在人际关系敏感与紧张、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和总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在较严重水平上, 公立学校流动儿童最多的3类问题是学习压力感、情绪不平衡、焦虑;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最多的3类问题是学习压力感、抑郁、焦虑。2类儿童在偏执、抑郁、学习压力和适应不良4个方面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 均表现为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检出率比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低。

2.2 不同学校类别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得分比较由表2可知, 公立学校流动儿童与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除在强迫症状因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 在其他9个因子及心理健康总均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 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得分低于民工子弟学校。

从表3可知, 在家庭、朋友、学校、生活环境、自我等各方面的满意度以及生活满意度总分上, 公立学校流动儿童与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 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对生活的满意度显著高于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 公立学校流动儿童与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虽然在较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上较为一致, 但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检出率明显较低, 且有更好的心理健康和更高的生活满意度。这一结果说明就读于公立学校更加有利于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这和曾守锤[3]的研究结果一致, 而与邱达明等[1,2]的结果相反。主要原因可能如下。

首先, 公立学校办学条件更优越, 也更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虽然, 政府对民工子弟学校有一定的条件要求, 并对一些因为办学资金短缺、办学条件简陋、教学设施缺乏、师资力量不足而没有获得合法办学资格的学校进行了查封和关闭, 但大多数的民工子弟学校与公立学校相比, 在学校规模、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仍相距甚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大部分工资收入相对偏低, 而教学任务却相对公立学校教师繁重得多,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学校角度来看, 现在公立学校都较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较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绝大多数民工子弟学校一般无法提供较全面的教育服务, 也较少关注学生的身心成长, 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几近空白。

其次, 与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相比, 公立学校流动儿童有更好的家庭条件, 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方面, 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家庭经济条件会更好。各地政府基本都会对流动儿童在公立学校借读提出一定的条件要求, 比如在当地有住房、有一定数量的投资、在当地居住多年等。因此, 相对而言, 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家庭在经济上会比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家庭更好。另一方面, 就读于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是较为稳定的流动人口。虽然他们也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但由于大多在当地居住多年, 部分已有自己购买的住房, 少数家庭还在当地有一定的投资等, 因而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较频繁的流动性使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对学校生活适应不良, 并且较难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因父母流动而不得不时常在各民工子弟学校间转学给他们带来各方面的不适应, 包括学习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困难[6]。

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与民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在家庭因素方面具有很多的共同性, 其差异仅仅是程度的不同。反映在本研究中, 公立学校流动儿童与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都表现出较多的学习压力感、情绪不平衡、人际关系敏感与紧张的心理问题, 但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表现得更为严重。

第三, 公立学校流动儿童所感受到的来自城市社会的歧视少于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3], 更容易与城市社会融合。流动人口本身就处于社会的边缘, 在社会中属于处境不利的弱势群体, 这使流动儿童也沦为儿童社会的边缘。一种观点认为, 流动儿童感觉到被生活于其中的城市社会所排斥, 因而表现出较强的疏离感和孤独感, 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主流, 甚至出现一些严重的心理偏差和反社会倾向[7]。

一些研究者认为, 在以常住儿童为主流的公立学校中, 流动儿童会受到来自教师或本地学生的歧视和排斥[1,6,8]。虽然这种社会歧视确实存在, 但并没有成人想象得那么鲜明和强烈。调查发现, 公立学校中流动儿童可以与同伴发展良好的友谊关系, 而且有74.73%以上的流动儿童可以与城市儿童结交为好朋友[3]。对上海市流动儿童的调查也表明, 流动儿童对就读学校教师、同学的评价较高, 92.9%的在沪就读流动儿童回答没有被歧视, 只有7.1%的流动儿童回答有被歧视[9]。而相反, 虽然民工子弟学校中的流动儿童由于减少了与城市儿童互动的机会, 在客观上降低了遭受同龄城市儿童歧视的可能性, 但流动儿童感受到的歧视不仅仅来自于学校内部, 而是来自更大的社会范围。研究发现, 民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感受到更多的社会歧视[3], 也更担心被歧视[10]。也许, 在流动儿童看来, 自己所上的民工子弟学校本身就标明了社会对自身身份的歧视。

公立学校中流动儿童是否会受到教师或本地学生的歧视可能与当地政府对流动儿童的政策、与学校对待流动儿童的态度有关。在对本研究所调查的几所公立学校校长的访谈中得知, 当地对流动儿童进入公立学校就读的条件相对宽松, 所有学校都接受符合政策的流动儿童就读, 学校中流动儿童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甚至个别公立小学流动儿童的人数已经超过本地儿童。学校对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一视同仁, 一些学校还专门申报课题探讨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 消除师生对流动儿童的歧视, 积极关注流动儿童的成长。有当地儿童作为同学和学校一视同仁的教育态度, 使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更容易融入社会主流, 消除因“流动”而导致的身份自卑和被歧视感, 更有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

公立学校流动儿童与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虽然在较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上较为一致, 但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检出率明显较低、有更好的心理健康和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因此, 从有利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 本研究结果支持了政府的“以公立学校为主”的政策,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应尽可能让流动儿童到公立学校就读, 提高流动儿童在公立学校就读的比例, 争取做到与本地儿童同校、同班。而公立学校也应该以公平的待遇对待每一个儿童, 不管是户籍儿童, 还是流动儿童。

参考文献

[1]邱达明, 曹东云, 杨慧文.南昌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国健康教育, 2008, 24 (1) :33-34, 37.

[2]周皓.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及讨论.人口与经济, 2006 (1) :48-54.

[3]曾守锤.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教育安置方式的比较及其政策含义.辽宁教育研究, 2008 (7) :46-49.

[4]王极盛, 李焰, 赫尔实.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社会心理科学, 1997 (4) :15-20.

[5]田丽丽, 刘旺.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中文版的初步测试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 19 (5) :301-303.

[6]郭良春, 姚远, 杨变云.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研究———对北京市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的个案调查.青年研究, 2005 (3) :22-31.

[7]吴新慧.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融入状况———“社会排斥”的视角.社会, 2004 (9) :12-14.

[8]周皓, 陈玲.对流动儿童学校之合理性的思考与建议.人口与经济, 2004 (1) :69-73.

[9]郑桂珍, 陈艳梅.城市流动儿童健康成长问题探析.南方人口, 2004, 19 (1) :28-31.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 篇8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依据心理学原理, 根据心理活动规律, 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 在学校范围内开展的, 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内容的教育教学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以促其学业成功;二是促进个体形成健康的心理, 从而能适应社会、适应学校。

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和期望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 这些资料可以直接反映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现状;第二, 通过这些资料, 我们可以为分析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第三, 分析这些资料, 对于在中等职业学校是否要开展以及如何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尤为重要, 即如何设置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 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的等。

为了了解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情况, 以及在校教师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评价和期望, 结合长期从事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 经认真收集和筛选, 分别编制了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在校教师和学生的两套调查问卷 (见表1、表2) 。其中, 两套调查问卷各有9个封闭式问题和4个开放式问题。对本人所在学校师生进行了试测, 后又对南京市区、郊区四所中等职业学校 (江苏省江浦职业教育中心校、南京市浦口职业学校、南京南浦职业学校和南京市铁路运输学校) 80名不同专业的教师和410名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对表1结果的一般分析:

注:以上有问题作答人数不足, 因被调查人未作答或作答无效。

1.现状和评价:50%以上的教师认为中职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 40%的教师认为同事中的心理问题较多, 而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健康教育并未能真正发挥师生心理保健的作用,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很少, 教师自己也很少开展或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期望:教师基本上都支持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并能真正起到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要能走入师生心中, 针对性强, 不搞形式主义。同时, 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的培养, 以便更好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注:以上有问题作答人数不足, 因被调查人未作答或作答无效。

对表2结果的一般分析:

1.现状和评价:一半以上的学生对当前的生活状况不满意, 感到社会压力大, 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上不满意, 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没能真正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许多学生表现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了解, 出现心理困惑时, 不知道求助于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健康教师。

2.期望:多数学生一方面认为自己没有心理问题, 能力也不比别人差, 一方面又抱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没能起到作用, 抱怨学校不了解他们, 希望学校开展自己喜爱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 他们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要求比较高, 希望他们具有亲和力, 了解青年人的内心世界, 能真正在心理上给予同学们支持和帮助。

综上所述, 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和期望, 认为呈现出以下四个特征:

(1) 学生和教师都认为自己的群体中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

(2) 数据表明, 76%的教师表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表示支持, 85%的学生拥护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仍有10%的教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偏见, 不赞成在学校广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 多数师生认为学校目前没能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并认为学校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师资。

(4) 师生在对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建议方面提出四点重要内容:中职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 中职学生恋爱心理指导, 如何克服自卑, 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值得一提的是, 很少有学生和老师关心学生的学习焦虑、考试焦虑方面的问题, 这与当前有关资料是有出入的。

参考文献

[1]丹阳职教中心课题.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和实践[Z].2003.

[2]林崇德, 等.学校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3]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1.

[4]沃建中, 张宏.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智力篇)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现状 篇9

1 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的方法与效果

1.1 心理干预

杨竹洁等[2]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 根据评定结果, 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社区医生和助残员组成干预小组实施心理干预措施。主要采取了团体咨询、个别辅导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综合心理干预, 为期12个月。结果表明在改善人际关系和家庭支持方面, 心理综合干预对残疾人的心理康复有积极作用。黄凌谊等[3]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 选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对残疾人进行评估, 由国家注册的心理咨询师进行为期6个月的心理健康服务。通过专题讲座、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进行心理干预, 也证明了心理干预对残疾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明显的作用。

1.2 社会支持干预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 需要社会给予特别的扶持和帮助, 从而实现参与社会生活。残疾人的社会支持是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缺陷, 克服环境障碍, 使他们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研究表明, 一个人的身心健康, 尤其是心理健康状况, 除了自身调节之外, 社会支持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有利于维护个体的身心健康。曹海涛[4]通过加大客观支持、加大主观支持以及提高支持利用等三个方面实施社会支持干预, 提高了社区肢体残疾人的社会支持程度, 并有利于残疾人心理健康的改善。张璇等[5]将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和互动模式三大小组工作模式运用于残疾人的心理干预中, 通过团体之间的生活经验分享和感受聆听, 让残疾人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的个体;通过共同合作达成目标, 使其感受到自身的能力和团体对其的关注;通过小组过程使残疾人学习遵从适应社会需要的行为规范, 培养其社会责任心, 鼓励其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担当起积极而有用的角色, 从而更好地实现对残疾人的引导, 带领其走出心灵误区。

1.3 体育运动干预

体育运动对残疾人的康复可起到积极作用, 其可有效地改善残疾人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 提高机体的能力, 最大限度地补偿残疾带给他们的不便, 使他们融入社会, 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逐步走上身心健康发展的道路。残疾人运动员通过平时的训练不但改变了自身的身体素质, 竞技能力, 建立了良好的运动能力方面的自我概念;而且, 参与竞技比赛对他们社会、家庭、感情等方面会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 促进积极的自我概念形成[6]。王文平等[7]对我国2010年残疾人射击锦标赛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评分析, 结果显示:残疾人射击运动员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不参加任何运动训练的残疾人。傅振磊[8]对坐式排球运动员与普通残疾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坐式排球运动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创造了一个契机, 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要, 有利于提高残疾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值得在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中进行推广。综上所述, 体育运动能激励残疾人勇于迎接挑战, 增进生理机能, 改善心理状态, 促进与社会的融合, 促使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得以实现[9]。

1.4 残疾人心理互助

张凌晨[10]在四川汶川地震后参加心理援助的过程中, 探讨了残疾人心理互助组织的建立。这个组织里的成员均为残疾人, 与健全人对残疾人的心理救助相比, 残疾人心理互助具有下列优势:沟通更为有效;具有健全人没有的品质;残疾人能作为自理能力的引导师;残疾人心理互助对于救助者也能起到促进作用。残疾人之间的心理援助, 在很多时候比正常人更有效, 甚至比某些心理专家都更有效。因为他们都是残疾人, 彼此之间能自然沟通, 正因为其无可比拟的作用, 必将成为残疾人心理救援的突破口, 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存在的问题

2.1 服务体系不完善

目前, 我国的残疾人公共服务理念不到位, 残疾人权利保护未得到足够重视, 残疾人公共服务不均等, 在心理服务体系中服务对象都不是残疾人[11], 社会心理咨询体系中, 缺乏针对残疾人的咨询机构, 忽视了残疾人的心理服务。

2.2 服务技术力量薄弱

残疾人心理疏导及其工作系统的建立, 是一种高层次的工作, 需要诸多高素质的专家和专业人才的共同合作。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 残疾人组织开办了少量的残疾人心理康复机构, 培训了一批心理康复咨询工作者, 为当地的残疾患者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但是由于专业人员和数量的限制, 心理健康服务只注重有严重心理问题残疾人的心理康复, 对于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心理教育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同时, 学校和社会的心理服务机构中, 真正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不多, 大都没有经过正规训练, 能力水平受到质疑, 特别是既能掌握残疾人心理特点, 又能与残疾人进行交流的服务人员更少[12]。

2.3 服务支持系统不健全

我国现阶段尚处于发展时期, 普遍存在对残疾人服务重视不够的现象。长期以来, 社会中仍存在一些对于残疾人的不全面的认识, 残疾人公共服务政策得不到有效落实, 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不能满足残疾人的基本需求, 政府公共服务行为不规范, 残疾人公共事业发展缓慢等。在残疾儿童的医疗、入托和残疾青少年入学、残疾成人的就业及社会无障碍环境方面, 还需要有切实可行的政策[13]。由于人力和财力等原因, 残疾人的社区服务和社区康复还存在许多问题, 社区服务只注重残疾人的生理康复, 而忽视了残疾人的心理矫正[14];社区志愿者不足, 缺少经过培训的社区医护人员, 社区资源仍不足, 需要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以共同完成社区残疾人的心理健康工作。

3 建议与对策

3.1 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是基础

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规划和制度建设, 有效整合各方资源, 不断扩大残疾人服务覆盖面。制定、完善残疾人服务机构建设和技术考核标准, 完善行业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 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全面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应把残疾人的心理服务明确列入服务体系的范畴, 积极关注和关心残疾人事业, 关注残疾人的身心健康。政府部门需进一步加强对残疾人的扶持, 把残疾人心理服务机构的建设定位为公益事业, 加大投入, 成立面对残疾人心理服务的培训、咨询与康复、心理教育等服务机构, 构建残疾人心理服务体系[13]。

3.2 建立高素质的残疾人心理服务队伍是关键

心理服务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科学, 对从业者的专业水平要求很高。心理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调节过程, 需要有一批具有心理学专业基本知识以及心理治疗方法的心理医生作为残疾人心理康复的保障[14]。结合目前残疾人心理服务的现状, 应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 建设一支精干的残疾人心理服务队伍。经过专业化心理人才的培养、在职岗位培训等逐步实行资格认证, 实现残疾人心理服务的规范化。通过普及心理科学知识, 使非专业的心理服务志愿者者通过教育、管理、训练等形式接受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给残疾人提供基础的心理疏导和帮助。

3.3 健全服务支持体系是保障

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支持体系是一项系统工作, 为了能够保证其顺利实施, 必须在政策、组织机构的建设、经费的筹措等方面提供充分的保障。通过完善社会化康复服务网络, 逐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完善残疾人教育服务体系, 不断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发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 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还需要健全残疾人法律服务体系, 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发挥残疾人组织作用。残疾人的心理健康服务常常是伴随其一生的过程, 残疾人生活在社区, 与社区的关系最紧密, 尤其是推动残疾人的社会参与, 促进社区的融合而改变社区社会环境。建立残疾人家庭、家长的社会支持系统, 社区的辅助工作做到位可给残疾人的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保障。

心理健康服务危机干预建设研究 篇10

1 对突发灾害事件与危机的反应表现

水灾、地震、空难、疾病爆发等突如其来的灾难事件发生时, 个体所处的紧急状态会表现出情绪、认知、行为活动等一系列改变, 这些改变可能会导致一些人出现各种轻重不一的躯体症状, 也可加重或诱发原有疾病, 严重时产生意志失控、情感紊乱等心理危机。危机反应主要表现在生理上、情绪上、认知上和行为上。在生理方面主要表现为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做恶梦、容易惊吓、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梗死感、肌肉紧张等。在情绪方面表现常出现害怕、焦虑、恐惧、怀疑、不信任、沮丧、忧郁、悲伤、易怒、绝望、无助、麻木、否认、孤独、紧张、不安、愤怒、烦躁、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无法放松、持续担忧、担心家人健康、害怕染病、害怕死去等。在认知方面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在行为方面表现为呈现反复洗手、反复消毒、社交退缩、逃避与疏离、不敢出门、害怕见人、暴饮暴食、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等。

持续而强烈的危机反应, 会同时对公众的躯体和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近年来, 突发性公共事件频繁出现和心理危机干预活动的出现, 昭示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构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危机干预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危机干预是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 使之最终战胜危机, 重新适应生活。很多研究和实例证明, 在发生灾难性突发事件时, 心理干预可起到缓解痛苦、调节情绪、塑造社会认知、调整社会关系、整合人际系统、鼓舞士气、引导正确态度、矫正社会行为等作用。有效的危机干预就是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 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 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 对自己近期的生活有所调整, 并学习到应对危机有效的策略与健康的行为, 增进心理健康。现代意义的心理干预, 主要体现在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结合。就是要以人为本, 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尊重。

2 突发公共事件需要心理危机干预服务

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心理健康服务, 危机干预是非常必要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危机干预是一种通过调动处于危机之中的个体自身潜能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危机爆发前的心理平衡状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术。心理危机干预是针对严重的心理问题进行的紧急处理, 避免事态的恶性发展, 帮助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恢复心理健康。进行及时有效干预, 可以避免自杀、自伤结果发生, 保障个人生命安全, 提高健康水平;同时可减少一些社会矛盾带来的心理障碍, 避免矛盾激化, 降低对他人的伤害及对社会的破坏, 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减少事故、灾害的后遗效应。目前危机干预已经日益成为临床心理服务的一个重要分支。危机心理干预在国外已有很大发展, 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在危机心理干预方面有比较丰富的经验, 也有完善的系统。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尚未建立起来, 目前大多干预措施及对策还处于研究和探讨阶段。

3 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对策

3.1 建立危机干预系统, 积极开展心理援助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尝试。近年来, 在一些心理学和公共管理专业人士的呼吁下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一些区市开展了这方面的尝试, 2002年制定的《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 (2002—2010) 中已经把受灾人群列为重点人群, 提出“加快制定《灾后精神卫生救援预案》, 从人员、组织和措施上提供保证, 降低灾后精神疾病发生率”。 针对我国心理危机干预存在的问题, 我认为解决措施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随着医学模式的变化, 我们进入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现代医学模式。

因此, 面对突发事件, 在指导思想上, 我们要摆脱仅仅靠物质救援的单一思想。要体现出提供物质和精神救援与心理干预相结合的这种综合思路和意向。

(2) 在法律上, 要制定精神卫生方面的法律, 把心理危机干预纳入到应急预案体系中。

提升心理危机在应急管理体系中的地位, 心理危机干预一定要在专业限定的范围之内进行, 违反专业心理干预无异于二次创伤。

(3) 在实践中, 要开展相应的应急培训, 特别是要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培训。

除了相应的医学技术水平, 还要让医生了解一些简单的心理知识, 使危机干预活动通过医务人员第一时间传递给受影响的人群做到及时和有效。

(4) 在经费上, 加大对突发公共事件危机干预的经费投入。

迅速组建包括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储备库、心理危机干预机动队和志愿者名册等组织, 促进社会支持系统共同参与救助。

3.2 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建立危机干预的专业机构

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分为客观社会支持和主观社会支持两个因素。前者主要指, 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是否有人或组织以某种途径提供支持;后者主要指, 医护人员本人主观感受到支持, 一旦有应激事件发生, 我们也要充分运用社区资源或组织有关心理学专家, 建立心理咨询室, 开展有针对性的谈心活动和心理咨询。学校、医院、流动人口居住区等人口稠密的地方, 要进行定期心理知识讲座。还可利用社会力量, 开通心理咨询热线, 加强社会心理沟通。为此, 专业组织和研究机构应该制定一套服务质量标准, 形成专业认证准入制度。还要进行监督以评估其服务质量, 以及持续的质量改善、系统的服务改革及对质量机制的审核。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的法律建设。据报道昆明市已成立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主要职责是提供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社会服务, 开展心理危机监测和研究;承担社会宣传, 临床服务和专业人员的培训;提供院外心理卫生急救服务, 社区居民心理健康促进服务;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危机应急处置等。

3.3 造就积极心理品质, 培养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

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对抗心理危机的有效武器。另外, 要树立现代意识, 培养公众的心理承受力。 (1) 我们在平时应有风险意识, 增强知识和手段的储备。当遇到危机时, 则应该注意保持健康的心态, 客观、理性和积极地应对我们所面临的困境。 (2) 学习相关信息的基本辨析能力与相应的专业知识, 在一个越来越复杂的社会中, 国民只具有常识不行, 专业知识又不可能完全具备, 公众就需要有超越于常识的一些准专业知识。 (3) 稳定的心理素质方面, 突发事件最能反映国民的心理健康程度。因此, 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 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学会正确有效应对方式, 以解决重大应激条件下引发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 这有助于提高社会公众的心理健康水平, 促进社会功能的复苏, 具有重要的意义。

3.4 心理救助和干预必须在法律法规的范围之内进行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等法规文件, 指出了心理救助的必要性, 明确了卫生、民政等部门的心理救助责任。应该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危机心理健康服务的规律, 建立健全危机心理健康服务的制度, 明确责任主体、投入机制, 出台统一的实践标准, 推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健康服务的规范化和体系化。

需要强调的是, 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危机干预的建设过程中, 要明确和强调政府的主导地位。它的有效实施依赖于一个由政府主导负责的高效的组织管理体制, 来承担组织、协调、扶植、推进、和监管的职责。医院和研究所等专业组织应该负责对心理问题的专业处置以及对非专业人员的培训,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这不是一种程序化的心理治疗, 而是一种心理服务。因此在使用技术的同时更要体现人文关怀, 同时心理危机干预必须和社会支持系统结合起来。尤其是在遭遇重大灾害的时候, 心理危机干预和社会工作服务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两者共同努力建立健全有效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摘要:21世纪灾害频发, 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SARS事件、汶川大地震等诸如此类的突发性公共事件作为应激源给社会公众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 加强对个体、家庭以及社会如何去面对和承受突发性公共事件这方面的心理研究, 寻找一种能引导、疏通和帮助大众的应激心理策略, 探究构建一种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为社会的进步、家庭的安康、个体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心理救助, 是现代公共卫生、社会学、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应激,危机干预

参考文献

[1]岳文浩, 潘芳, 张红静.医学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24.

[2]黄希庭, 郑涌, 毕重增, 等.关于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J].心理科学, 2007, 30 (1) :2-5.

[3]童辉杰, 杨雪龙.关于严重突发事件危机干预的研究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 2003, 11 (4) :382-386.

[4]徐大真, 徐光兴.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模式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 2007, (4) :5-9.

论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篇11

关键词 高职 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管理 素质教育

目前,由于社会环境的浸染,学校教育的失重,家庭教育的失误,以及高职生自身认识上的偏差等各种原因,高职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高职生的健康成长,影响了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重视与改革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一、当前我国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和专业化程度欠缺。

保证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数量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是导致目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诸多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成因。可以说,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尚很欠缺,满足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良现象,使心理健康教育失去了自身的特点。

(二)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不健全。

管理机制不顺畅的重要表现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协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孤立性、条块性明显。一是大多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被看成是少数几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少数有问题的学生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的特殊工作;二是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有效的将人、财、物与学生管理、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的管理机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孤立于学校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从而导致大多数学生丧失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随意性大。

(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率不高。

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片面化;二是对象与方法上以守株待兔式的心理危机干预、治疗为主,心理教育其次,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象范围偏窄,受教育人数少,工作的主动性较差;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照抄照搬一般院校模式,没有体现高职院校的特征,没有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相结合,无法有效地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的特殊需要与问题。

二、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的模式构建

(一)机构、人员设置。

1.成立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职责: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规划,制定计划并组织实施、提供物资保障、检查评估;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协调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有关部门的关系,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其他工作相结合。

2.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下设院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其主要职责在于: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开设系列讲座;开展心理第二课堂活动;培训专、兼职辅导员及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指导“大学生心理协会”各项活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建立和维护心理健康教育网站。

3.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为调动专兼职教师工作积极性,促使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参考教学工作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人员配备与考核。专职人员从学校总编制中统筹解决,其编制纳入教师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管理序列,评聘相应的教师职务。专、兼职教师教学及辅导等工作按学校有关规定计算工作量或给予报酬;着重保证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的进修培训,建设高层次、规范化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4.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学校心理专业人员匾乏的现状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实行主管领导负责,形成以班主任(辅导员)、教师为主力、两课教师与心理专业人员为核心,专兼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与队伍格局。三级网络体系的构建并融之于学校教育教学为一体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行之有效的唯一途径。三级网络:指成立“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并在各班级设立心理健康联络员。

(二)管理机制构建。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将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中的人、物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有机协调起来。这就有赖于健全管理机制。

1.制定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规章制度。

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广量大,专业性强,必要的硬件设施是正常开展工作的基本保障。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科研管理。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应从高职院校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成长、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主线、通过集体备课、合作教研、明确重点和难点、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学科教学,局限于心理学知识的传授。

4.以地域为界,高职院校间组成心理工作协作单位,实现师资、宣传、咨询的资源共享,以解决高职院校间师资、技术、资金等各方面的先天不足问题。

(三)实施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系统涵盖了学校所有学生工作机构与人员。三级网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联络员、心理协会会员作为日常学生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稳定与安全等多项工作的“情报员”,及时掌握学生中的各种情况。比如,有的学校甚至将宿管员(临时工)都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中。以某高职院校规定为例,“宿管员每天必须了解学生有什么异常情况(有人吵架了?谁失恋了?谁最近心情郁闷等),及时做好记录、向班主任、系领导反馈。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与学生管理工作有关的按常规处理:需要进行心理干预的,则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介入。或由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或辅导站委派心理健康联络员;或安排当事人的同乡、好友主动与其谈心、使其心情放松、化解危机;或由一级网络专业教师介入,进行心理辅导或咨询等”。

参考文献:

[1]叶一舵.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2]冯观富.学校心理辅导的组织与管理[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 篇12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心理老师处境。1.孤军奋战型:平时有课上课,有咨询做咨询,很少与其他学科教师班主任进行业务方面的交流。久而久之,心理工作变成了一个人的战斗的局面。2.被神秘化:有很多人对心理学的知识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他们往往认为简单几句话能让人痛哭失声,只是画一幅画,就能知道你内心的秘密,通过你的动作就能知道你内心的想法……看似很神秘,其实心理学没有那么神秘。3.心理教育万能化:心理学无所不能。现在人们的意识还是不错的,当学生有了问题时有的教师会想到这可能是心理问题,那就给心理老师吧,只要去你的咨询室,几乎所有问题都能被解决。这是一种被万能化的倾向。

(二)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关系方面。我想主要是通过学科渗透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化的目的。比如在学科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和内容。如果你帮助班主任或其他教师来做这些活动,他们还是很愿意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的。

二、学校教育的热点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系

(一)三独问题——主要指在中小学校园里,教师是独生子女(我们称之为独一代),学生也是独生子女(独二代),学生的家长也是独生子女(独一代)。不同的教育理念、文化背景、教育方法夹杂在一起,是学校教育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案例

学生小奇上课时喜欢跟周围同学讲话。多次批评不见效,情急之下告诉他周围的同学:“别搭理他”。不料,第二天家长来到学校认为老师的做法是“孤立孩子,让他失去朋友”。最后闹到校长那里,几经调解,才平息。

这些事都有着雷同点:他们都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当事人中的老师、家长、学生,均是独生子女。其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三独”正在挑战学校教育传统,这是不容回避的现实。另一方面,“独一代”教师显得很有个性,学校管理难度大。如何运用年轻教师的优势,弥补他们的不足,让新老教师互相良性的影响,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

(二)青春期教育问题。我认为现在的学生青春期提前又延长。所谓提前,现在已经提前到小学高年级,延长——到高中末期。厌学、叛逆、早恋及性教育、家庭教育及亲子关系……都是青春期教育的主题,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是学校重点“关注和教育”的对象。不过所有事情的形成、发展、变化都是有一定的规律,孩子青春期的问题也是这样,抓住了规律,找到“病因”才能教育好青春期的孩子。

(三)单亲、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孤儿的教育问题

这四个群体共同的特点是缺乏亲情的关怀,才导致各类问题的发生。无论是学生的问题还是问题学生,我们都能从家庭的角度寻找到一些答案。家庭好比上游教育,学校好比下游教育。现在很多的问题出现在上游,而恰恰是学校把这些问题承担起来。这些问题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引发社会热议的也不少,面对这样的群体或是个人,我们还是可以从专业的角度来做一些调查和统计工作。

(四)小升初的衔接及入学适应问题。由小学到初中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方法有被动到主动,学科增多应付不过来,人际交往需要适应,尖子生易遭遇大滑坡……等方面发生了变化。

很多初中老师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想法:题挺简单,怎么就不会;学科增多是个必然现象,但是在小学阶段科目也不少,不还是一样去学吗?都挺大的人了,一说就哭……其实初中老师不知道小学是怎么教的,也不知道学生是如何去学习和生活的,而学生也没有建立起来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的学习、生活策略,所以引起了对初中学习生活的不适应,这个角色转变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

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常态化思考

(一)心理工作要融入到学校整体工作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单单的以心理学科为主,要同学校的整体工作融合、配合,其中,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最为重要。因此,心理教师要打破自己角色、专业、方法的限制,了解学校大局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放到学校全局工作中,才能得到关注进而受到重视[2]。

(二)心理教师要寻求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心理教师的力量势单力薄,应加大与各学科教师合作的力度,将更多教师纳入到心理教育队伍中来。可以先寻找与班主任合作的机会,为班级的日常管理出谋划策,增强班主任的心理教育意识,然后开展班级的特色活动。

常态化的模式就是如何让心理教育具有持续性。从学科的角度去看待一些问题,找出一些规律,探索一些方法,提供给其他教育者,这才是心理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因此,将心理学沉淀到教育学里,会成为主流的教育趋势。东北师大刘晓明教授说过:心理学离开教育学就不会走路了。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我刚才讲了一些专题,罗列了一些教育现象,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法,方法在哪里呢?在常态化教育里。

摘要:在我们落实具体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的时候,有时感觉力不从心或者是做了很多却收效甚微亦或是感觉自己在孤军奋战没人理解和支持……这可能是我们所有心理教育工作者都曾有过的困惑和迷茫。我们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就是心理工作是学校众多工作中的一个方面,即使我们的工作很重要,也要把我们放在教育的大环境下进行衡量和考究。

关键词:心理,教育,常态化

参考文献

[1]李皓.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及建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

上一篇:采样过程下一篇:历史课堂提问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