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2024-11-29

福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通用8篇)

福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篇1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福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线作业一

福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线作业一 二 试卷13春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

判断题

多选题

、单选题 秋(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1.素质通过遗传获得,故又称遗传素质,亦称()。A.禀赋 B.天资 C.资质 D.天赋

满分:2 分

2.既是学校心理咨询的重点,又是大面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基础的是()。A.适应性心理咨询 B.障碍性心理咨询

C.发展性心理咨询和适应性心理咨询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D.直接性心理咨询

满分:2 分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内容中,不属于学生自然情况的是()A.学生个人情况 B.学生学习成绩 C.学生的既往史 D.学生的自评定

满分:2 分

4.在咨询中,咨询者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理解和同情当事人的心情,达到一种情感上的共振,这称为()。A.理解 B.尊重 C.共情 D.真诚

满分:2 分

5.在多数情况下,()是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首选课堂管理模式。A.权威型 B.人际关系型 C.民主型 D.放任型

满分:2 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是()A.心理咨询 B.心理辅导 C.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D.全面渗透

满分:2 分

7.以下属于会谈中正确的非言语行为的是()A.微笑示意 B.始终直视对方 C.语调平平D.面对面而坐

满分:2 分

8.()是指促进学习活动的一些外显 的操作程序和步骤,如画线、做笔记、写提要、学习计划与时间管理等。A.认知策略 B.元认知学习策略 C.支持性学习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满分:2 分

9.根据所含医学模式因素从多到少排列,以下正确的是()A.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 B.心理辅导、心理治疗、心理咨询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C.心理治疗、心理辅导、心理咨询 D.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辅导

满分:2 分

10.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过程一般包括()。A.五个阶段 B.六个阶段 C.四个阶段 D.七个阶段

满分:2 分

11.()是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重要的构成部分。A.校园的物质文化 B.校园的精神文化 C.校园的文化活动 D.校园的舆论环境

满分:2 分

12.对学校而言,指导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不包含(A.教育──在家长学校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B.代替──家长解决不了的问题,学校应出面解决 C.引导──邀请家长观摩、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D.辅导──开展家长心理辅导与咨询活动

满分:2 分

1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A.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 B.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 C.问题本位的综合课程

D.问题──经验──学科三位一体的综合课程

满分:2 分

14.就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定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A.副目标 B.首级目标 C.主目标 D.第一级目标

满分:2 分

15.()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瓶颈”。A.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 B.校内各部门的紧密配合 C.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的缺乏 D.理论研究滞后

满分:2 分

16.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把人的个性类型划分为现实型(R型)、研究型(I型)、艺术型(A型)、社会型(S型)、企业型(E型)和常规型(C型)A.卡特尔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B.霍兰德 C.埃里克森 D.詹姆士

满分:2 分

17.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A.完善状态 B.完整状态 C.健全状态 D.完美状态

满分:2 分

18.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将精神教育之理想归纳为三个字()。A.才、智、德 B.真、善、美 C.真、智、德 D.知、情、意

满分:2 分 19.神经症是()。

A.一种由于生理因素造成的常见病

B.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社会适应能力与工作基本能力都丧失 C.一组非器质性的轻型大脑功能失调的心理疾病总和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D.是突发性的 满分:2 分

20.下列哪一项不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要特点()A.无生涯性 B.强示范性 C.合作性

D.时空相对无限性

满分:2 分

福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线作业一 二 试卷13春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

判断题

多选题、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情绪辅导有两个目标,一是调控消极的情绪和情感,二是培养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人的心理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因此,们可以根据某个人某一时刻的心理状态判断其心理是否健康。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心理测验结果能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心理状况,结果是绝对的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智商是一个人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多种能力的集中体现,智力(IQ)是评价智力水平的一个相对比较客观的指标。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想象能力是智力的核心。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6.精神分析理论特别是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是用一种动力说的观点来看待人的本质,即认为在个体的人格内部存在着能量转换和交换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斯金纳的“程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就是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的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心理健康的终极目标是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9.学科教学的过程富含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这种隐性资源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学科课程本身的内容资源。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0.兴趣是人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A.错误 B.正确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满分:2 分

福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线作业一 二 试卷13春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

判断题

多选题、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受到()的制约 A.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B.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C.社会中其他人的态度

D.当前形势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满分:2 分

2.情绪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A.情绪认识 B.情绪识别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C.情绪沟通 D.情绪控制 E.情绪熏陶

满分:2 分

3.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该具备现实适应的良好和未来发展的潜力两个维度。具体而言,应该表现在以下()方面。A.智力正常 B.保持良好的情绪 C.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标准 D.意志标准 E.行为反应协调

满分:2 分

4.家长在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倾向有()A.依赖心理 B.应付心理 C.合作心理 D.目标心理

满分:2 分

5.目前人们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认识上的几个误区()A.科学化 B.德育化 C.医学化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D.学科化

满分:2 分

6.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是()A.无生涯性和高独立性

B.工作对象的强同质性和高差异性 C.与工作对象的年龄差距呈增大趋势 D.强示范性和时空相对无限性

满分:2 分

7.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A.生理因素 B.家庭因素 C.学校因素 D.社会因素 E.个人心理因素 F.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

满分:2 分

8.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做到科学、合理的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A.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次级目标” 或称为 “副目标”、“辅目标” B.符合学科及其教材的内在规定性

C.目标设定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状况,具有客观针对性 D.目标设定应尽量避免过于“线性化”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满分:2 分

9.根据行为障碍的不同表现方式,将其分类如下()A.不良动作习惯 B.退缩性行为 C.攻击性行为 D.特殊行为问题

满分:2 分

10.贯彻教育性原则必须做到()A.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 B.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C.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

D.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

满分:2 分

11.学校应坚持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有()。A.以学生为主的策略 B.以家长为主的策略 C.以学校为主的策略 D.中立性策略 E.客观性策略

满分:2 分

12.21世纪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A.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化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B.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 C.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代化 D.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功能齐全化

满分:2 分 13.非言语技术有()A.目光注视 B.形体动作 C.声音特征 D.距离和角度 E.沉默

满分:2 分

14.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布置要体现()A.温馨性 B.隐秘性 C.安静性 D.宣传性

满分:2 分

15.当前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有()A.发展迅速,但地区差别大

B.理论研究不尽人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尚未定型 C.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不高 D.形式多样,但缺乏规范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E.专业人员匮乏

满分:2 分

16.学校开设专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有()A.符合现代课程改革的方向 B.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C.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D.符合国际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

满分:2 分

17.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有()A.认同教师角色,悦纳教师职业 B.具有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C.对教育环境的良好适应和改造 D.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

满分:2 分

18.当前中小学生主要心理问题有()A.学习困难 B.人际关系障碍 C.自意识偏颇 D.行为障碍

满分:2 分

19.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有()A.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B.有助于推动国教育改革的进程 C.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D.满足家长的要求

满分:2 分

20.行为主义的理论来源有()A.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B.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C.斯金纳的社会学习理论 D.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满分:2 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福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篇2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又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青少年时期虽不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时期,但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由于中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性、认知结构的不完备性、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性等,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和遭遇到更多的挫折,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暂时性的心理障碍若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反应,从而影响以后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心理疾病。所以中学阶段是容易滋生心理异常的温床期。由此,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工作。我们的目标究竟是要造就什么样的人才,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我们教育的成功与失败?用什么来检验我们教育的得与失?在新形势下,我们不得不对这个问题重新加以思考。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社会非常重要的工作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现代社会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现代中学生的心理非常脆弱,一遇到不开心或想不开的事情就很容易表现出来。由于正处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过渡时期,属于心理未成熟时期,他们朝气蓬勃,精力旺盛,乐观自信,表现为参与欲强,好胜心强,有冒险精神。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逐渐成熟,中学生的心理需要逐渐加强,特别是社会属性方面需要明显增强。有学者为此进行了专项研究,并将中学生的心理需要概括为四种:一是友谊的需要;二是独立的需要;三是理解与尊重的需要;四是自我发展的需要。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或不能完全满足时,他们会主观地认为社会对自己不理解,积极性受挫,美好愿望不能实现,个性得不到发展,从而表现出对社会、对成人的怀疑,内心痛苦、焦虑,甚至走向极端。如果我们没有注意到中学生的心理需要,没有考虑中学生的个性特征,不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引导,就会影响到他们今后乃至一生的发展。

二、创设有利的环境是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

1. 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学生在曲径廊亭中看书,这些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2.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许多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有的还配备了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学校心理咨询师要给予咨询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还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做到既是学生的倾诉者,又是学生的咨询顾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很多学生是需要帮助的,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等。

三、教师是实施心理教育的主体

1.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单靠几个专职教师是不够的,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学业成绩就能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学生也能增强归属感和自信心,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的完善,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2. 改变评价方式。

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层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与负面影响,可能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被誉为德国普通教育之父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严厉的面孔和训斥、咒骂学生是一种恶劣的行径。”我们对待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应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爱护关心学生。不少教师缺乏这种意识,对学生太求全责备了,我们应学会赞美,让学生能不断地从中得到鼓励。教师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除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教师始终生活在学生之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心理指导。

福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篇3

首先有必要分析一下特殊学生的心理异常。学生心理异常,是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的反映。特殊学生心理异常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判断是非的能力差,易上当受骗。2.意志力薄弱,易产生自卑的心理。3.依赖性强,不善于自主学习。4.自私自利,排斥他人。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的利益、处境、心理感受,与别人(包括家长、老师、同学、邻居)关系疏远,常发生冲突。

针对以上的论述,我认为在学生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创设并优化特殊教育的生活环境

好的环境能使人振奋。对特殊学生来说,影响最直接、最经常的是学校班级以及与他们交往密切的老师和朝夕相处的同学。有序的学校管理,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风、班风,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习氛围,共同的理想目标,这些都会使特殊学生在心理上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为此,我们应该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积极创建团结协作、互助友爱、乐观向上的班级环境和丰富多彩、轻松活泼的课外环境以及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面对社会上一些不良影响和学生的现状,我们应把堵与导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激励性的活动,努力营造校园文明氛围,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集体规范的认同效应、校容校貌的陶冶效应、人际关系的凝聚效应和良好校风的导向效应。特殊教育学校也必须坚持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常规制度是一套系统的行为规则,它确定着对儿童行为活动规范的方式和标准。特殊学生由于易遗忘、丢三落四、时间观念差、个人卫生差,坚持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更为重要。

例如每周一升国旗,在国旗下奖励卫生好、学习好、不迟到、爱劳动、讲文明的优秀班集体和优秀个人。学生养成了每周日自觉洗头、洗澡、剪指甲、换衣服的习惯,每个星期一都能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按时到校上课。这些都对学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发展有促进作用。

二、与家长配合,提高家教水平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我国特殊儿童入学年龄一般比正常儿童来得晚,他们在家庭生活的时间比正常儿童长,家长的人格、品德、学识、情感及生活习惯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孩子,家庭教育以其启蒙性、连续性、终身性、潜移性的特点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完整的家庭结构、温馨的家庭教育氛围、科学的教养态度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学校可通过家校联合的方式,使学校与家庭及时沟通,使教师与家长统一认识、分工合作,形成教育合力,确保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架起沟通桥梁,融入文明社会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更需要我们每一个健全人与他们架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则更要关注他们、了解他们,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疏导和矫正。我们要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知识,依照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排除他们心理上的苦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消除他们的紧张和焦虑,避免他们可能产生的挫折感,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让他们融入文明的社会大家庭中。

比如,与正常学校建立友谊班,加强与正常儿童的接触和交往,增强其自信心和独立意识。正常儿童每月来帮他们打扫卫生,辅导他们做数学题。他们也可以为正常学生表演他们的文艺节目,或者向正常儿童赠送小礼品等。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学生们懂得了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需要友爱,从而培养了正常儿童理解、尊重、帮助残疾儿童的良好美德,对特殊学生来说也克服了自卑感,增强了独立意识,也学习了正常儿童的办事效率与优秀品质。

四、将德育融入生活,感恩社会

在抓好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生活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监护和安全条件下,开展有利于他们品德发展的活动。

如:教育学生孝敬长辈,让他们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样既能培养他们尊老爱幼、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的观念,又能提高他们做事的能力,提高自立、自强的信心。毕竟,这群学生早晚是要走向社会的,将来想在社会上生存肯定要获得更多人的帮助。那么,现在就要学会感恩社会、回馈社会。

教师满腔热情的爱心、理解和信任是对特殊教育学校儿童少年进行品德教育的前提。在这里学习的儿童少年是社会的不幸儿,在社会和家庭中他们受到的常常是冷落和歧视,很少能享受到温暖和爱,这就使他们的缺陷程度加重,如胆小任性、蛮横无理,动不动就表现出一种防卫姿态,丧失自信心,自卑心理突出……这些病态的心理,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教师满腔热情的爱心,再加上特殊的理解和信任,可使他们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并能逐步建立起向上的信心,使不良行为习惯得以淡化,使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强化。其实有时候这些看起来好像是不道德行为,但实际是这些儿童少年的某种器官功能缺陷所造成的,教师必须从这些孩子的生理、心理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出正确的处理,使他们时刻感受到老师的爱、集体的温暖,这样才有利于他们良好品德的培养。

福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篇4

一、填空题(参考答案)

1.我国古代医学博大精深,影响甚广,就在于它以“形神合一”、“ 天人合一 ”为理论基础。2.1936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 南京 成立,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中国的流传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

(一)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面向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与辅导。4. 学习策略 的学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

5.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的缺乏凸现了“ 全面渗透 ”的重要性。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 综合性 的课程体系。

7.目前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主要采用以下形式:直接咨询与辅导,书面咨询与辅导,集体咨询与辅导,报栏咨询与辅导。

8.一般把教师的职业行为问题分为五类 怨职型、自我型、异常型、暴戾型、不良型。9.对于学校而言,指导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三个:教育──在家长学校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导──邀请家长观摩、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辅导──开展家长心理辅导与咨询活动。

10.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内容有: “软件”评估内容 ; “硬件”评估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

1.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C)。

A.完善状态

B.完整状态

C.健全状态

D.完美状态

2.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将精神教育之理想归纳为三个字(B)。

A.才、智、德

B.真、善、美

C.真、智、德

D.知、情、意

3.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仅善于发现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更要把握学生的过去,很好地预测学生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指的是:(B)。

A.尊重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活动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

4.性心理辅导的目标是(D)。

A.性健康教育

B.性道德

C.性意志训练

D.增进学生的性心理健康

5.在多数情况下,(C)是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首选课堂管理模式。

A.权威型

B.人际关系型

C.民主型

D.放任型

6.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即(B)。

A.显性课程

B.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C.隐性课程

D.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

7.以下属于会谈中正确的非言语行为的是(A)。

A.微笑示意

B.始终直视对方

C.语调平平

D.面对面而坐

8.下列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说法,错误的是:(D)。

A.职业倦怠是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综合症

B.职业倦怠源于个体对付出和回报之间显著不平衡的知觉

C.职业倦怠受个体、组织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D.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出的反应有:过于自信、高估自己、骄傲自满

9.对学校而言,指导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不包含哪一项?(B)

A.教育──在家长学校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B.代替──家长解决不了的问题,学校应出面解决

C.引导──邀请家长观摩、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D.辅导──开展家长心理辅导与咨询活动

10.既是学校心理咨询的重点,又是大面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基础的是(C)。

A.适应性心理咨询

B.障碍性心理咨询

C.发展性心理咨询

D.适应性心理咨询

三、多项选择题

1.除了学习困难外,中小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还包括哪几个方面(BCD)。

A.职业厌倦

B.人际关系障碍

C.行为障碍

D.自我意识偏颇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中级、高级功能分别对应的具体功能是(ABC)。

A.预防心理疾病

B.提高心理素质

C.消除心理疾患

D.进行职业辅导

3.发展性学习辅导实际上是解决学生(ACD)等问题。

A.能不能学

B.想不想学

C.爱不爱学

D.会不会学

4.了解自己的职业心理包括(ABD)。

A.了解自己的职业或专业兴趣

B.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

C.了解自己的职业要求

D.了解自己的职业气质

5.学校应坚持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有:(DE)。

A.以学生为主的策略 B.以家长为主的策略

C.以学校为主的策略

D.中立性策略 E.客观性策略

四、判断题

1.学习困难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无法解决的困难从而阻碍学生的顺利学习。错 2.心理疾病是指像精神分裂症那样的重度心理障碍。错

3.人格取向的教学模式设计是以精神分析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错 4.教师角色的认同,指对自己的行为很满意。错

5.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工作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包括与之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经历过程。对

五、名词解释

1.考试焦虑 2.情绪辅导

3.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4.教师心理健康 5.理性情绪治疗理论

五、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1.考试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指学生意识到考试情景对自己具有某种潜在威胁时而产生的一种紧张的内心体验。

2.情绪辅导,又称情感教育,是指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认识、接纳和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识别他人的情绪并能有效地沟通,掌握控制、疏导不良情绪的适当渠道和方式,防止和克服消极、冲突的情感,培养良好情感品质的一种教育活动。

3.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称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指在学校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传递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注重挖掘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中的内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技能、情意特质和人格素养,从而完善心理机能的一种课程形式,它具有整合性、潜隐性、依附性等性质。

4.所谓教师心理健康是指,教师除了具备一般个体心理健康的基本特质外,还应具有教师职业所决定的特殊性质。

5.理性情绪治疗理论是指通过改变来访者不合逻辑的思考或不合理的观念,消除来访者恶劣的情绪,达到帮助来访者确立更加理性的思维,实现更加有效率地生活的一种咨询理论和方法。它是目前心理咨询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认知理论之一。

六、简答题

1.简析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2.简述学习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主要内容。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综合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4.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业务工作有哪几个方面?

六、简答题(参考答案)

1.答: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1)从达到的功能来看,三者处于一个连续上的不同区段。心理治疗侧重学生心理疾病的消除和情感活动等的重建;心理咨询主要重在预防;而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学生心理调整技能的获得和心理潜能的开发。

(2)从采用的方法上看,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采用结构性的方法,具有预先设定的程序;心理咨询中的团体咨询也具有一定的结构性;而个体咨询和心理治疗就不太明显,我们称为非结构。

(3)从时间上说,心理健康教育是终身性的一种活动,伴随着人的一生;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总有或长或短的时间限制。

2.答:

学习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主要内容:

(1)发展性学习辅导的内容:一是学习动机辅导,主要包括让学生认识学习的真正意义、培养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帮助学生积极归因;二是学习策略辅导,主要包括认知策略、支持性的学习策略、元认知学习策略。

(2)特殊学习问题辅导:例如考试焦虑、学习障碍、厌学症等。

3.答: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综合性表现在:第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独立型课程”和“融合型课程”的综合。第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综合。第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的综合。第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的综合。

4.答: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认同教师角色,悦纳教师职业。

(2)具有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3)对教育环境的良好适应和改造。

(4)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5.答: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业务工作有哪几个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工作纳入学校教务处,按学校教学管理要求进行严格管理。

(2)心理健康档案的开发、管理由心理学专业人员专人负责,在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前提下,向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及全校学生工作提供信息服务。

(3)心理咨询接待,可根据来访人员数量、宣传工作力度、学校学生规模等确定每周值班次数、每班教师数量、日晚班时间(含全天候)。

(4)与各班主任共同建立“问题学生”预警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

(5)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以及相关学术讲座和报告,纳入学校科研管理和激励机制,与晋升专业职务挂钩,并获得相应的科研补贴或奖金。

七、论述题

1.以一节课为例(课题自拟),阐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如何运用“情境──体验”式的教学模式。

2.如何维护与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七、论述题(参考答案)1.答案要点:

“情境──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如下:

(1)引入情境──产生体验──讨论交流──讲解知识

引入切合主题的情境,让学生 在深刻的情绪体验中 产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欲望,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适当讲解有关心理学知识。

(2)创设情境──观察参与──产生体验──提高认识

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学生在有关的情境中通过表演、观摩等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提高认识。

(3)设置讨论情境──改善认识

在学生根据情境进行独立的表演之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与全班学生交流。

(4)创设实践活动情境──调整自我

其一,要教给学生一些小窍门,比如行为训练包括呼吸调节训练、语言暗示放松训练等;其二,要鼓励学生联系自我,探讨自己在现实和未来生活中已经和可能遇到的一些情境,以及可以采取的方法。

(5)总结升华

教师最后要与学生共同对活动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的一些知识。

(上述是“情境──体验”式的教学模式的一般过程,结合自拟的课题进行作答。)

2.答案要点:

一、形成教师个体自助能力

(一)培养正确的压力观(要认识到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压力有其消极的一面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如压力的激励作用、压力可以靠人为的力量进行控制)。

(二)改善自我观念(对自己有清楚、全面的认识;对自己能够正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

(三)正确应对挫折和压力(教师正确对待心理挫折的方法有:自我克制、情绪合理释放、升华、代偿、精神转移法、增强对挫折的耐受力)。

(四)建立积极的思维方式和内在对话(看到事物不利方面时,应该看到它有利的方面。这样教师容易增强信心,振奋精神,并对之做出积极的反应)。

(五)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充实内心环境。

二、优化教师个体的周围环境

这点可以从社会和学校两个方面去考虑:

(一)社会层面

1.加大宣传和政策的力度,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

2.重塑教师职业形象,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化的进程。

3.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二)学校层面

1.优化学校教育环境和心理环境

(1)教育环境优化(建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给教师以足够的地位;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2)心理环境优化(学校领导者,应为教师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2.强化学校的管理改革

(1)树立良好的领导作风,采取合理的工作方法。

(2)正确合理地实行改革,保障教师的职业安全感。

(3)端正办学思想,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4)正确合理地运用奖惩措施,提高教师心理满意度。

3.健全教师心理健康的校内保障系统

(1)制订和实施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师心理辅导计划。

福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篇5

一、单选题(共 12 道试题,共 24 分。)

V

1.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A.时快时慢 B.不快不慢 C.先慢后快 D.先快后慢 满分:2 分

2.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满分:2 分

3.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满分:2 分

4.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师资训练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身心特征与职业修养称为教师的()。A.教师素质 B.心理素质 C.教学能力 D.教育机智

满分:2 分

5.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____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A.布卢姆 B.桑代克 C.铁钦纳 D.华生

满分:2 分

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A.斯金纳 B.布鲁纳 C.华生 D.桑代克

满分:2 分

7.首字联词法属于____。

A.复述策略 B.精致策略 C.组织策略 D.回忆策略

满分:2 分

8.不属于严重程度上由低到高几类心理健康问题范畴的是()。

A.心理困扰 B.心理障碍 C.心理疾病 D.心理异常

满分:2 分

9.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为智力超常或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提供更为充实、更有利于其潜能充分发展的环境和教学内容,说明教育心理学具有()的作用。A.准确了解问题 B.提供理论指导 C.预测并干预学生 D.结合教学进行研究

满分:2 分

10.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____心理学。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人本主义 D.建构主义

满分:2 分

11.对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具备制定____的能力,即能制定各教学单元的具体目标。

A.课堂教学目标 B.课程目标 C.学科目标 D.教育目标

满分:2 分

12.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况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的迁移学说是____。A.形式训练说 B.相同元素说 C.概括化理论 D.关系转换说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27 道试题,共 54 分。)

V

1.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涉及()A.敬业精神 B.职业素养 C.专业知识 D.专业技能 E.教学风格

满分:2 分

2.结构化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合理的逻辑联系,能体现事物各种内在关系如()。A.上下关系 B.平行关系 C.并列关系 D.网络关系 E.交叉关系

满分:2 分

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包括____。

A.定势 B.问题情境 C.功能固着 D.知识经验

满分:2 分

4.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动力是由____组成。A.内驱力 B.需要 C.诱因

D.期望

满分:2 分

5.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行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A.课时计划的差异 B.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 C.课后评价的差异 D.教学方法的差异

满分:2 分

6.周建达、林崇德(1994)将教师所面临的人际冲突情境分为____。A.教师与学生的冲突 B.教师与学校的冲突 C.教师与教师的冲突 D.教师与家长的冲突

满分:2 分

7.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的作用。

A.描述 B.解释 C.验证 D.预测 E.控制

满分:2 分

8.一般来说,元认知策略可分为()。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计划策略 D.监视策略

E.调节策略

满分:2 分

9.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

A.结构化 B.一体化 C.网络化 D.标准化

满分:2 分

10.复述策略包括____。

A.复习B.试图回忆 C.过电影

D.多种感官协同记忆

满分:2 分

11.道德行为包括()。

A.道德行为技能 B.道德行为习惯 C.道德行为认知 D.道德行为情感 E.道德行为体验

满分:2 分

12.在学习动机方面,班杜拉注意到三种强化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即____。A.外部强化 B.内驱力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满分:2 分

13.教学反思的环节包括____。

A.具体经验阶段 B.观摩和分析阶段 C.重新概括阶段 D.积极的验证阶段

满分:2 分

14.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包括____。

A.学习材料的特性 B.教师的指导 C.学习的心向和定势 D.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E.迁移的媒体

满分:2 分

15.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的影响表现在____。

A.学习动机可以加强注意

B.学习动机可以动员个体立即对学习做好准备 C.适中的学习动机的再现效果最好 D.学习动机可以提高学习的坚持性

满分:2 分

16.策略迁移的产生是衡量策略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条件,促进策略迁移的方法包括____。

A.提供足够的练习和反馈

B.激励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策略 C.引导学生评价训练的有效性 D.策略的专门教学与渗透学习相结合 E.引导学生生成新的策略 满分:2 分

17.为了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这些感知规律包括()

A.强度律 B.活动律 C.层次律 D.差异律 E.组合律

满分:2 分

18.按照创造力本身从萌芽到形成的过程,海纳特(Heinelt)将创造力分为____。A.前创造力 B.潜创造力 C.普通创造力 D.真创造力

满分:2 分

19.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下列哪些活动交织在一起()。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与反思过程 D.互动过程 E.管理过程

满分:2 分

20.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与桑代克的试误说的区别是()。

A.试误是顿误的前奏 B.顿悟是试悟的结果

C.试误发生在学习过程的早期 D.顿悟发生在学习过程的中、晚期

满分:2 分

21.品德不良的主要特征包括____。

A.认识特征 B.情感特征 C.意志特征 D.动机特征 E.行为特征

满分:2 分

22.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成分即()。

A.给定的条件 B.要达到的目标 C.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D.存在的疑点

满分:2 分

23.皮亚杰在1930年出版的《儿童的道德判断》等著作中,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____。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满分:2 分

24.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迁移研究包括____。

A.能力说 B.布鲁纳论迁移 C.奥苏贝尔论迁移 D.认知迁移理论

满分:2 分

25.韦纳指出,人们经常把成就行为归因于____四个方面的原因。

A.努力 B.运气 C.任务难度 D.环境 E.能力

满分:2 分

26.动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____。

A.激发行为 B.行为定向 C.记忆行为 D.维持行为

满分:2 分

27.自然实验法的基本组织形式包括____。

A.单组实验形式 B.等组实验形式 C.同组实验形式 D.循环组实验形式 满分:2 分

三、判断题(共 11 道试题,共 22 分。)

V

1.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遗传和环境。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对问题的表征包括问题的表面特征和深层特征,其中表面特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生存(站稳了脚跟)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学生阶段。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负强化与惩罚的含义相同。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抽象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因而从逻辑学中引进运算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阶段的依据。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6.如果学生把教师看做是榜样,教师必须言行一致、幽默、开朗、守纪律等。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元认知是关于个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知识的能力。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9.依从阶段的行为主要受控于外在压力,而不是内在的需要。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0.学习策略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是在布鲁姆1956年提出“认知策略”以后出现的。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1.杜威(John Dewey)则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成为进步教育的带路人。A.错误 B.正确

15秋福师《教育学》在线作业 篇6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包括本科的各校各科新学期复习资料,可以联系屏幕右上的“文档贡献者”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V 1.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____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满分:2 分

2.____是指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A.德育目标

B.德育

C.教育目标

D.教育

满分:2 分

3.____是指课程机构的编制,主要解决依据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以及解决课程的标准问题。A.课程安排

B.课程大纲

C.课程设计

D.课程计划

满分:2 分

4.()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A.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B.文化素养

C.专业素养

D.职业素养

满分:2 分

5.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____A.赫尔巴特

B.瓦o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

满分:2 分

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____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满分:2 分

7.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源于()A.拉丁语

B.汉语

C.德语

D.英语

满分:2 分

8.()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A.课程实施

B.课程评价

C.课程教学

D.课堂反馈

满分:2 分

9.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____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满分:2 分

10.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____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满分:2 分

11.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____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满分:2 分

12.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____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满分:2 分

13.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____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满分:2 分

14.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____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满分:2 分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____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评价过程中的基本问题有____A.评价概念是否合适

B.搜集和加工信息是否合适

C.评价过程是否科学

D.报告评价结果的信息是否合适

满分:2 分

2.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有____A.社会政治的需要

B.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C.文化传统的影响

D.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水平

满分:2 分

3.学校文化的特性有()A.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B.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C.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D.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满分:2 分

4.教学原则有____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E.因材施教原则

F.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满分:2 分

5.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主要有()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环境

D.教育影响

满分:2 分

6.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的是____A.方法科学

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

C.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

D.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

E.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

满分:2 分

7.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有()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环境论

满分:2 分

8.编写教科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____A.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B.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出科学性与思想性

C.教科书编写的内容呈现出时代特征

D.教科书编写的形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E.教科书编写正在由“教程”式向“学程”式发展

满分:2 分

9.根据课程的制定者,课程可以分为____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班级课程

满分:2 分

10.德育原则有____A.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B.导向性原则

C.疏导原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E.因材施教原则

满分:2 分

11.德育包括____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道德品质教育

D.健康教育

满分:2 分

12.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____A.四书

B.文法

C.修辞

D.辩证法

E.论语

满分:2 分

13.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有____A.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C.决定教育的目的

D.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满分:2 分

14.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内涵有____A.特殊的师生互动

B.特殊的时空安排

C.教学因素的特殊组合 D.特殊的教学内容

满分:2 分

15.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____A.家庭教育

B.道德教育

C.班级教育

D.学校教育

E.社会教育

满分:2 分

16.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有____A.非正式教育

B.正式而非正规教育

C.正规教育

D.正式且正规教育

满分:2 分

17.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____A.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C.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D.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满分:2 分

18.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角色必须做如下转换____A.教师必须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转换为新课程的创造者、设计者和评价者

B.教师由传统知识的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转变

C.由“单一学科型教师”向“跨学科型”教师转变

D.由“知识的搬运工”转变为“充满实践智慧的专业人员”

满分:2 分

19.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有____A.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

B.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

C.学习兴趣与习惯

D.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着年龄而增

满分:2 分

20.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____A.备课

B.上课

C.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D.课外辅导和答疑

E.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满分:2 分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V 1.道尔顿制教学形式由美国女教育家H.H.帕克赫斯特创建。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手段(包括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等)几个因素构成的。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巩固性原则是根据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的教学规律提出来的。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校园文化是精神文化的核心。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6.教育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发展个性,是要在人的差别性的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共同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自主性和独特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所谓“关键期”是指身心某一方面的发展最适宜形成的时期。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9.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0.压服强调以说理的方式使人心服,说服则用权威、权力、暴力、专制、威胁、恐吓、惩罚等强制性手段迫使人屈服。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1.教育目的仅仅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个人产生影响。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2.教师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师要“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3.研究型课程是在基础型课程的基础上,体现学生知识的扩展和综合能力的发展。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4.基础课程是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学习的基础,研究型课程又是拓展型课程的基础。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5.目的游离评价模式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克里文(M.Scriven)为代表,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提出来的。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福师《教育学》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V 1.____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A.遗传素质

B.环境因素

C.物质因素

D.学校因素

满分:2 分

2.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____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满分:2 分

3.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____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满分:2 分

4.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____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满分:2 分

5.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____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满分:2 分

6.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____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满分:2 分

7.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____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满分:2 分

8.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____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满分:2 分

9.____是指课程机构的编制,主要解决依据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以及解决课程的标准问题。A.课程安排

B.课程大纲

C.课程设计

D.课程计划

满分:2 分

10.____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及活动方式的总称。A.教学策略

B.教学方法

C.教学过程

D.教学原则

满分:2 分

11.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由瑞士学者____和美国学者科尔伯格等人创建。A.赫尔巴特

B.斯金纳

C.皮亚杰

D.弗朗斯

满分:2 分

12.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____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满分:2 分

13.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____A.杜威

B.怀特海

C.布鲁纳

D.克伯屈

满分:2 分

14.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____A.赫尔巴特

B.瓦o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

满分:2 分

15.()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A.课程实施

B.课程评价

C.课程教学

D.课堂反馈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教学的一般任务如下____A.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基础

D.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满分:2 分

2.课程设计分为()等层次A.课程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教学媒体

满分:2 分

3.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有____A.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B.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C.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D.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满分:2 分

4.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有____A.非正式教育

B.正式而非正规教育

C.正规教育

D.正式且正规教育

满分:2 分

5.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____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D.重视能力的培养

E.重视个别差异

满分:2 分

6.教学过程的结构是____A.激发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E.检查知识

满分:2 分

7.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____A.备课

B.上课

C.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D.课外辅导和答疑

E.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满分:2 分

8.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全民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多元化

E.教育的现代化

满分:2 分

9.说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的原因是____A.信息技术使远距离教学成为可能

B.使新时代的因材施教的理想得以成为现实

C.信息技术实现了人际互动模式

D.信息技术促使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满分:2 分

10.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角色必须做如下转换____A.教师必须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转换为新课程的创造者、设计者和评价者

B.教师由传统知识的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转变

C.由“单一学科型教师”向“跨学科型”教师转变

D.由“知识的搬运工”转变为“充满实践智慧的专业人员”

满分:2 分

11.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有____A.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

B.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

C.学习兴趣与习惯

D.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着年龄而增

满分:2 分

12.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____A.家庭教育

B.道德教育

C.班级教育

D.学校教育

E.社会教育

满分:2 分

13.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有____A.社会政治的需要

B.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C.文化传统的影响

D.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水平

满分:2 分

14.学生应当履行的义务有()A.遵守法律、法规

B.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C.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D.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满分:2 分

15.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A.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B.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C.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D.教育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满分:2 分

16.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内涵有____A.特殊的师生互动

B.特殊的时空安排

C.教学因素的特殊组合 D.特殊的教学内容

满分:2 分

17.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____A.以业余为主

B.以自学为主

C.以长期为主

D.以短期为主

E.以国外学习为主

满分:2 分

18.课程评价的模式有____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D.发展性课程评价

满分:2 分

19.按照教学单位的规模大小,教学组织形式可分为____A.个别教学

B.集体教学

C.小组教学

D.班级授课

满分:2 分

20.根据课程的制定者,课程可以分为____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班级课程

满分:2 分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V 1.学生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主。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压服强调以说理的方式使人心服,说服则用权威、权力、暴力、专制、威胁、恐吓、惩罚等强制性手段迫使人屈服。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高中以综合课程为主。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6.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或职业教育。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研究型课程是在基础型课程的基础上,体现学生知识的扩展和综合能力的发展。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智力主要指身体的正常发育成长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9.在我国,基础课程是由教育部根据不同阶段教育的性质和基本任务而制定的,它同时也规定了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设备、各类课程的基本标准以及合理的课程比例等。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0.校本课程通常由校长、教师来制定,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1.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2.目标评价模式以目标为中心进行,在布鲁姆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3.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4.教育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5.教学组织形式,是为实现一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A.错误

B.正确

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 篇7

一、学校师生心理健康状况

在今天的校园里, 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学生, 占据着一定的比例。有的平时对学习成绩、家庭、自身条件等方面不满, 长期不被理解, 得不到合理的解释、说明和引导;有的处于比较压抑状态, 得不到及时的倾诉和释放;有的学生的口头禅竟然是“死定了”“好恐怖”;有的因学习压力大, 上网、逃学甚至离家出走;有的大学生面对毕业人数逐年递增, 就业压力加大, 将来创业艰难, 导致心理抑郁。而有的老师还停留在应试教育中, 他们平时必须狠抓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纪律, 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累死了”。以上某些侧面, 反映出学校师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由于学校在评价机制方面还有许多不健全的地方, 这样就导致了教师心理不平衡。主要表现在:教师的工作成绩往往是以学生的成绩排队为依据, 教师再努力, 学生成绩上不去的话, 就很难看出教师的成绩。教师的职称评定僧多粥少, 论资排辈, 步履艰难, 自我发展的空间不断被压缩, 自我实现的愿望不断受挫, 最终导致教师心理失衡。另外, 师源性心理伤害对学生心理健康也可能造成不良影响, 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施教和评价上。由于培养目标定位狭隘, 教师往往对学生要求过高过严, 施加的压力过大, 这种求全责备的做法, 使学生看不到成绩, 得不到肯定, 最终使学生处于过分紧张状态, 对学习充满厌倦和恐惧。还有的教师缺乏师德修养, 不尊重学生的人格, 语言过激, 也导致了学生心理的不健康发展。

三、改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良状况的途径

第一, 加强心理健康咨询教育。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 是关系到造就大批未来合格人才的全面落实。首先, 培养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 让他们定期到高校培训, 拿到相关从业资格证书, 学校成立心理咨询室, 长期开设心理咨询热线, 有专人答疑解惑, 释放心理压力, 减轻心理负担。其次, 聘请高校心理专家, 给老师、学生作报告, 会后, 师生与专家现场互动, 答疑解惑。开展这样的名师讲坛活动, 可以解决基层老师许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再次, 学校每学期开设几节心理辅导课, 确实把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落到实处。

第二, 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就是教育学生要做好人, 做实在人, 让学生做到有爱心、有人性、有人格、有人道, 有是非、美丑、善恶观, 使学生感到道德就在身边, 而不是高不可攀、乏味空洞的说教。最终让学生懂得珍惜, 懂得感恩。这里最好的教育就是, 从身边的小事、平常的典型事例说起, 从学生能够真正看得着的人和事说起, 从而起到示范、引导、渗透作用。具体地说, 德育的方法要做到有效得当, 首先必须确保学生德育活动时间的充足, 使教师有选择运用各种德育方式的机会。其次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重视开发学生的潜能, 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多启发诱导学生, 与之探讨道德问题, 尊重学生的体验。三是注重运用现代化手段, 增强德育的实际功能。随着现代化的发展, 现代手段不断运用到德育之中。要充分利用网络等科技手段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四是要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作, 强化正面教育, 尽可能减少社会信息的负面影响, 寻求一致的德育合力。五是重视渗透性德育方法对学生德行的长期影响。通过学校隐性德育的建设、师长及父母等成人的道德榜样, 社会文化教育基地的宣传活动等多种途径, 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此外, 重视社会的德育方法体系的研究和推广也十分重要。

第三, 加强耐力教育、挫折教育。耐力教育、挫折教育就是克服自卑、永不言败。命运无轨迹, 一切成功与失败并非事先预计。在大多数人的生活经历中, 最初收获的并不是成功与鲜花。教育学生真正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是一笔最大的财富”的真正含义。大物理学家牛顿, 是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他童年身体瘦弱, 头脑并不聪明。在家乡读书的时候, 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属于次等。他还曾经失过学, 在家劳动。当时, 封建社会的英国等级制度很严重, 中小学里学习好的学生, 可以歧视学习差的同学。有一次课间游戏, 大家正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 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借故踢了牛顿一脚, 并骂他笨蛋。牛顿的心灵受到这种刺激, 愤怒极了。他想, 我俩都是学生, 我为什么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过他!从此, 牛顿下定决心, 发奋读书。他早起晚睡, 抓紧分秒、勤学勤思。通过刻苦钻研, 牛顿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不久就超过了曾欺侮过他的那个同学, 名列班级前茅。有志者事竟成。经过勤奋学习, 牛顿为自己的科学高塔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不久, 牛顿的数学高塔就建成了, 22岁时发明了微分学, 23岁时发明了积分学, 为人类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福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篇8

摘 要:目前在中职院校德育教育中存在一些效率不高的思想品德课,这非常不利于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改善思想品德课,关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鼓励中职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促进中职学生的健康发展,是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乐观积极状态,拥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导入;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013-01

由于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生活与文化生活已变得多样化,由此产生了很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一些内容陈旧方法落后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出现在中职院校学生的面前,使得已经出现的问题没有得到很有效的解决。因此,如何使道德教育更加完备,更符合当前中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已日益受到关注。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品德课将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很好办法。

一、中职思想品德课导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中职学生的特点与自我成长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院校的学生不同于大学生,他们大多是一些曾经被忽略的群体,绝大部分的中职学生文化课成绩较差,在以前的学校学习中经常受到老师与家长的批评与否定,甚至被冠以“坏孩子”的头衔,因此他们有其独立的心理特征。他们外表刚强实则内心脆弱,他们渴望得到爱与关怀,他们希望得到肯定与表扬,他们希望自己可以成为群体中最耀眼的一员,他们有较强的表现欲。与此同时,他们又缺乏耐心,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厌烦枯燥的讲授式教学。以上的种种特点导致他们难以取得较大的成就,难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为了使中职院校的学生转变其上述特点,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可度,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引入心理健康教育。

2、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方法创新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品德就是我们常说的道德品质,而这种品德是每个人在社会中由于道德标准的限制而体现的一定心理行为。因此,一个人希望有一个良好的品质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引导人们健康成长。在《课程标准》中,已明确表示了新规定:思想品德课以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家教育为主,向学生说明要注意在生长过程中提高自己,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都一个完整的系统,这是德育过程之间的关系。课程改革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被放置在一个主导地位,这表示我们应该重视德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使我们的每一名中职院校学生都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课程标准》中,尤其在细节,注意描述了教师也一定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让自己成为更符合发展的教师。

二、实现中职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途径

1、教师以身作则

从心理学表明,情绪能够扩散,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如何能培养出拥有健康心理的学生?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自身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又如何要求学生做到,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时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阳光积极的一面面对自己的学生,使学生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作为一个有道德的老师,应该拥有渊博的知识,平易近人,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生和鼓励学生克服生活困难,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可以随时沟通,让每一名学生都觉得老师不光是一名教师,还是一个很好的朋友,更是一位学习和生活上的榜样。于是教师在平时的行为积极,坚强乐观,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2、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健康的教学心理环境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融入每节课。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面对所有的学生并从心理上接受所有的学生,不管学生有何不足之处,教师应先接受,然后去正确引导学生改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言,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不要批评,老师要尽量鼓励学生思维的扩散,使之有进一步的思考,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时,鼓励其他学生进一步回答,当存在各种不同意见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在这样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的学生,形成一个学生更愿意学习,心情更加美好,自信心更强,学习兴趣更浓,成绩更好,对自身的满意度更高的良性循环,时时刻刻都向着积极的方面引导着学生的心理。

3、创办与组织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中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就有其与众不同的心理特点,过多的课堂理论授课对于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而言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因此,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中职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增强趣味性,吸引学生自主的投入到其中去。比如,可以进行心理健康知识问答,组织学生参加心理小游戏,举办心理健康知识大讲座,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卷调查,从多个方面,多角度的进行中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之,引导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是每一所职业教育院校的责任,引导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最重要的是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品德课当中。使思想品德课不再仅仅是讲授传递道德,法律等内容,还注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从多个方面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一点一滴中积极的影响学生的心理。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然还有一点很长的路要走,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以多种方式进行,并且需要多种资源有效的合作与配合,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品德课程当中这无疑是一个有效且必要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王以仁,陈芳玲,林本乔.教师心理卫生[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2] 黄煜峰、雷雳.中职生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253.

上一篇:预备党员转正决议格式及下一篇:干部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