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创新的历史

2024-09-11

延续创新的历史(共10篇)

延续创新的历史 篇1

0 引言

自人类建立城市以来,城市总是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造和更新,经历着“新陈代谢”的过程。因此,城市的发展运行总是处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新的不平衡……”的矛盾循环中[1]。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街区是居民生活的载体,是城市 “活的细胞”[2],是历史文化名城中最生动的缩影。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运行过程中,如何使新与旧保持统一性,如何维持发展与保护的动态平衡,如何实现传统居住文化延续与创新的双赢,而不是处在“断裂”的状态中,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内容。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历史街区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能够相对全面地表达城市的历史信息,以整体的环境风貌体现着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展示着某个历史时期城市的典型风貌特色,反映着城市历史发展的脉络,并因为有了居民的居住和生活,而使这个区域更加生动而具有吸引力。

历史街区的居住文化既要延续,也要创新发展。延续与创新不是两种对立的行为,无论是需要保护的地区还是需要更新的地区,都同时面临延续和创新两方面的问题,差别仅在于其各占的比重。历史街区居住文化的延续与创新对城市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 案例解读

2.1 项目背景

襄樊市位于湖北省北部,汉水中游,历来为地区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水陆交通便捷,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襄樊是襄阳和樊城两城的合称,两城隔江相望,自古沿江筑城,依水建市,形成了“南城北市”的传统格局,1986年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目前襄樊具有较好历史风貌的传统街区已经寥寥无几。樊城片区的传统街区有陈老巷、友谊街、中山前街、中山后街等。本文以樊城中山前街、后街历史街区为例。

2.2 现状分析

目前中山前街、后街地区尚存部分质量较好,且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民居和传统风貌街区,存在相当数量的文物建筑和历史遗迹,大部分文物建筑和历史遗迹处于消极保护状态。对其现状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街道格局仍然能够反映历史上“九街十八巷”的传统街巷格局;樊城盛极一时的商业气氛,仍可以从这些街巷的格局中得以感受。

2)街巷空间丰富,脉络有机,尺度宜人,形成丰富的巷道景观。

3)街巷出入口立有风格相似、形式各异的门式构筑物,上面标有街巷的名称,这些名称沿用至今,传承着历史的记忆。

4)部分遗存的传统民居能够体现当地地域特色,提取当地传统民居要素,如纵长方形形式、封火山墙(马头墙),为满足长纵深而用以隔断火势的防火墙,采光天井和明瓦,室内木质楼梯,店铺迎街面为方便经营和买主躲雨、防晒的大出挑檐口等。

5)街区内建筑密度较高,建筑采光和通风条件较差,市政设施不足,缺乏相应的绿化用地和良好的公共活动用地,居民居住环境和质量较差。

6)街区内会馆建筑保护现状尤其令人堪忧,由于历史原因,晚清民国时期见证樊城商业繁荣的21座会馆建筑至今仅存5座,且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并被一些单位或居民占用,缺少必要的修缮和保护措施,处于自然损毁状态,且存在严重消防隐患。

2.3 规划设计

在对现状和相关理论、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传承历史记忆同时又满足现代居民生活的新型居住模式,来实现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中历史文脉的传承。

2.3.1 规划原则

强调保护与更新的整体性,通过研究该地区城市格局和文脉特征,保持该地区城市肌理的相对完整,从而确保城市整体的协调统一;城市更新中尽量避免对遗存传统民居的破坏和拆除。

根据其风貌和质量状况对建筑进行分级保护,分为四级:保留、修缮、改观、拆除。

2.3.2 设计手法

1)功能的延续与创新。

保留街区的居住功能,并尽可能的实现居民回迁,原住民的生活形态,才是真正体现传统街区风貌的主要元素;遗留下来的会馆建筑,是樊城商埠繁荣的见证,通过对现有建筑的修葺,恢复其传统风貌和形态,并尽可能的提取其原有功能,在延续其形态的同时,实现其功能上的一脉相承。

2)空间的延续与创新。

借鉴传统街巷格局,仍以现状街巷脉络为基础,延续历史肌理,保留“九街十八巷”的传统风貌,形成丰富、有机的街巷空间。同时,在力求不破坏遗存传统民居的基础上,将部分巷道适当拓宽、打通,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既保持传统街巷的肌理,继承城市传统特色,又符合现代生活需求。

3)尺度的延续与创新。

由于传统大家族的解体,原有长纵深的大家族生活格局不符合现代居民的生活需求,原有天井空间转变为院落空间,居住模式从内聚转为外向。设计新型居住建筑,体量与传统建筑相当,从而满足宜人的建筑与街巷的高宽比,以切合传统街巷的尺度。而建筑内部的设计,是满足现代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

4)色彩的延续与创新。“说到表情作用,色彩却又胜过形状一筹,那落日的余辉以及地中海的碧蓝所传达的表情,恐怕是任何确定的形状也望尘莫及[4]。”颜色的延续会使景观环境的整体

设计中对历史区域的主导色彩进行采样分析,再进行材料选择,以使得与历史建筑的象征意义、环境关系及历史时期相吻合,保证文脉的延续。

5)符号的延续与创新。设计中通过对原有传统风貌和建筑的母体、构件、片断加以演绎、重组和诠释,来实现文脉的传承如提取街巷出入口门式构筑物的元素,通过类似构筑物的设置和街巷名称的延续,来传递历史记忆,同时增加绿化和小品设施,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建筑设计中提取马头墙、大出挑檐口、明瓦等元素,延续传统建筑风格。

设计中除了通过对传统风貌的提取,实现空间、尺度、色彩、符号、功能的延续外,对街区中不适宜现代居住的方面要进行改进,如市政设施、绿化空间、公共活动场地等方面。

3结语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要遵循“有机更新”和“动态保护”的原则,从而实现对“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历史街区既蕴涵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又是人们世代生活的空间。在其保护与更新中,要在保持其历史风貌整体性的同时,创造有生命力的城市空间,以实现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对传统居住文化的延续和对现代居住生活的尊重,从而记忆城市文化、传承历史文脉。

摘要:阐述了历史街区中居住文化的延续与创新对城市长远发展的意义,以襄樊市某历史街区为例,对其项目背景及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功能、空间、尺度、色彩、符号几方面探讨了历史街区中传统居住文化延续与创新的设计手法。

关键词:历史街区,传统居住文化,延续,创新

参考文献

[1]陈.福州三坊七巷文脉的保护与延续的探索[D].福州:福州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王景慧.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和作法[J].城市规划,1998(3):34-36.

[3]张新荣.青果巷传统居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初探[J].山西建筑,2007,33(7):21-22.

[4]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延续创新的历史 篇2

它们都曾经引领时代

如今的捷豹、路虎和MINI,在全世界都拥有大批簇拥者,这都源自它们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汽车文化。每个品牌都有值得骄傲的辉煌历史,它们曾经改变了汽车的设计风格,引领了汽车科技,改变了汽车生活方式。

当捷豹出现的时候,是以赛场上的卓越表现让人们记住它的,这其中不仅有它优秀的成绩,颠覆历史的汽车设计更让捷豹的名字响彻汽车界。在绝大多数汽车品牌还以横平竖直的线条来把汽车定格为一个工业产品的时候,捷豹就把柔美的线条与圆润的弧面带入汽车设计,不仅让车身更符合空气动力学,也让汽车变成了移动的艺术品。捷豹E-Tvpe是历史上最出名的车型之一,它唯美的线条不仅在当时俘获了很多明星和社会名流的心,也让法拉利创始人恩佐·法拉利赞不绝口,被喾为“史上最美跑车”。

路虎诞生于1948年,所有路虎SUV诞生的意义,就是征服这个地球上所有的路面,硬派越野能力出众的路虎很快就让全世界认识到了它的强大,尤其是在新技术的使用上,路虎总是走在最前面,包括全时四驱系统、全地形反馈系统、四轮盘式制动、空气悬架、陡坡缓降、电子牵引力控制、车门加装防捧梁等配置,都是路虎的首创。

说到MINI,它更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汽车品牌。当初为了节约石油资源而生产的节油小车,没有人能预料到它会成为英国的一个符号。小巧的车身,俏皮的圆灯,灵巧的噪控,让它不仅红遍英国的大街小巷,也在拉力赛事中异常勇猛。所有年轻人都想拥有一辆MINI,明星和名流也部成为MINI车主,憨豆先生也开着MINI在英国东跑西颠。在MINI辉煌的年代,皮卡、敞篷车、货车都是MINI来充当。MINI改变了绝大部分人车轮上的生活,以往家庭用车都是又大又费油,有了MINI,好玩还省钱。

运动基因的延续

捷豹、路虎、MINI,骨子里都带有运动的基因,捷豹以跑车成名,路虎钟爱越野,而MINI在蒙特卡洛拉力赛大发神威。如今,捷豹依然是跑车爱好者的挚爱,刚刚上市不久的F-Type,仍然坚持将运动基因与出色的设计结合任一起。这次我们也希望能从捷豹中国借到一辆F-Type,因为那更符合我们《汽车与运动》的立意,也更适合这个英国车选题。但事与愿违,捷豹F-Type的试驾车因为档期冲突未能到场,实在有些可惜。不过抵达现场的XF也可以代表捷豹如今的设计水准和造车工艺,但与“运动”二字略有差距。

捷豹制造跑车的实力依然是毋庸置疑的,前不久我刚参加了捷豹F-Type国内首次试驾,那销魂的排气音浪和彪悍的提速表现,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包括中国媒体在内的全球媒体,对捷豹F-Type的评价都比较高,认为它不仅延续了前辈E-Type的运动精髓,并用现今的技术和设计将F-Type推向了个新的高度,让全世界的目光,再次把注意力转移到英国跑车上。《evo》对F-Type的评价很高,不仅顶配车型与其他品牌不相伯仲,而且低配怀准车型都很有乐趣,这一点要比很多品牌做得好。

路虎在越野能力上的表现有目共睹,全新路虎揽胜采用全铝车架和悬架,让整车重量充分降低。搭配最新的全地形自适应反馈系统,1米的涉水深度,遍布车身四周的探测器,让车主可以随时了解到车身四周的情况,更有信心地去挑战大自然。硬派SUV如今已经不仅把目标放在off-road上,而是把公路行驶的各种表现也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豪华的车内空间,彪悍的动力,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将它看做是一辆豪华车,而对它越野的实力看得没那么重。这也正说明,路虎现在已经把揽胜打造成了一辆越野与舒适坚固,适应各种路面的全地形豪华SUV,当然,它的骨子里还是那个不惧挑战大自然的硬汉。

说到MINI的运动,那不得不提的就是JOHN COOPER,他最早将MINI送上赛道,让MINI在蒙特卡洛拉力赛上扬威。随后MINI又推出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高性能系列JOHNCOOPER WORKS,简称MINI JCW。它将MINI“好玩”的特性无限的放大,鼓励驾驶员激动驾驶,拉手刹过弯,为MINI赋予了更多的驾驶乐趣。在MlNl所推出的车型越来越丰富后,他们也开始积极的参与各项国际赛事,比如达喀尔拉力赛,而且今年最新一届达喀尔拉力赛,中国车手周勇将会驾驶MINI战车出征。

英伦的味道

只要是一辆英国车,都会被别人说它很有英国味道。但英国味道到底是什么样的?恐怕没有多少人说得上来。英国绅士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表现,正式场合

他们言谈举止端庄大方,注重礼仪礼貌,注重身份,所以他们会选择宾利、劳斯莱斯这样能彰显自己身份,并展现自身实力的顶级蒙华坐驾。而在闲暇的聚会社交中,他们风趣优雅、大方得体,路虎揽胜这样的多面手再合适不过。与女士约会,会选择捷豹和阿斯顿马丁的跑车。在自己一个人享受生活的时候,随着自己的兴致,开着手工打造的摩根出门兜风,或驾驶路特斯去银石赛道赛车。只有一个算是例外,那就是MINI,它似乎不属于绅士,但它一定属于英国老百姓,MINI已经是英国的一个符号了。

在全球汽车的设计制造都迈向同质化的今天,英国汽车品牌也并没有一味的去坚持,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品牌易主后,捷豹路虎已经属于印度塔塔汽车集团,MINI也已经成为宝马旗下的一大品牌。现在他们已经不再只为英国人造车了,而是用英国人对汽车的理解和造车的理念,为全世界制造汽车。如今捷豹、路虎和MINI在全世界都家喻户晓,虽然已经不再是英国本土的品牌,但大家也都知道他们来自英国,因为他们悠久的汽车历史和对汽车的理解,制造的汽车都带有那种无法磨灭的英国味道。况且印度TATA汽车集团对于捷豹路虎的收购,更多可以看作是资本运作上的事情,并不涉及到产品生产和研发。

这次在机场的英国车拍摄中,捷豹XF、路虎揽胜都不算是扎眼的车,他们的设计在宾利、摩根、路特斯、阿斯顿·马丁这些车面前,显得平淡了许多。只有MlNI C00PERJCW的迷你身材,加上两个圆形的大眼睛,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捷豹XF的2.0T发动机,对于它来说已经算是“小”排量了,以往捷豹都是3 0L起步,似乎只有足够大的排量才能为它的级别正名,但现在已经不是当初。小排量并不代表低动力,2.0T涡轮增压发动机也能让捷豹XF跑得不慢。快也不是XF所追求的,舒适的空间,精细的做工才是XF的重点。

路虎揽胜已经不是辆纯粹的越野车了,出色的通过性、全地形行驶性能以及豪华舒适的内部空间,是如今揽胜留给我们的印象。揽胜的内部确实足够豪华,出色的选材用料和精致的做工,已经不能再用越野车的标准去衡量,这也是揽胜为什么更愿意把自己的竞争对手中加上了奔驰s级,因为它的豪华程度已经可以与那些顶级轿车相提并论。而路虎引以为做的全地形自适应反馈系统,依然保持了揽胜应有的越野能力。3.0L和5.0L两款机械增压发动机的动力表现也配得上路虎揽胜庞大的车身。

MINI还是一副顽皮的造型,虽然它是JCW版高性能车,但那双大眼睛依旧没有露出凌厉的目光。“可爱”这个词似乎已经很难从MINI身上去掉了。不过MINI的驾驶乐趣绝对不是在场其他车辆可以给你的。小巧的车身、四轮四角的设计,带来的是极为灵巧的操控性。经过调校的1,6T发动机,搭配JCW轻量化的车架,让MlNI快得很有感觉。还记得之前下着大雨在上海F1赛车场跑圈,相信换了其他品牌,在那样的天气肯定会暂停,但MlNl整个团队都不把大雨当成障碍,依旧让我们开着MINI JCW在赛道中飞驰,这种嬉皮士一般的玩乐精神,似乎才是MINI最钟意的评价。

捷豹、路虎、MINI,在我们对英国车的评价中,关键词是“Classic”。他们代表了英国车的中坚力量,是老百姓触手可及的英国车。它们没有较真地把英国汽车的浓厚历史硬压在自己的身上,而是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一步一步地改变自己,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演变。而像摩根、路特斯又是另外一种味道,他们坚持最纯粹的机械结构,最直接的驾驶感受。迈凯伦和阿斯顿·马丁更钟情于超级跑车。英国车的各种滋味,值得爱车的人静下心来细细品尝。

延续创新的历史 篇3

一、余西的缘起与变迁

余西古镇始于唐末,兴于北宋,盛于明清,基于煮海为盐而逐步发展形成的古镇。历史上古镇南濒长江,北执范公堤,左滨大海,右近府州,历来是通东重镇,是通州(今南通市)往东的水陆交通节点。

余西所在地原为黄海的沙洲,南北朝中期出水,唐末与大陆涨接。五代余西所在地属静海镇,后周设余庆(余西前身)寨,与狼山、蔡港、西寨和石港同属静海五要塞。宋代余庆寨陆地面积进一步增大,盐业发展较快,行政地位得到提升,改设余庆场,与拼茶场、马塘场、丰利场合金沙场同属通州。同时朝廷专门设置余庆盐务分司管理盐场,“范仲淹集泰、通等州的兵夫4万,筑‘范公堤’,狄遵礼筑“狄公堤”,沈起筑‘沈公堤’”[3],使余庆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元代余庆场一分为三,即余西、余中、余东三场。明朝中叶,余西的盐业达到鼎盛时期,洪武二十五年(1392)余西课盐司建立,朝廷加大了以余西为中心串场河的修修筑密度,镇西设右营防守讯地,余西的经济政治地位进一步提高,成为通州五盐场的核心。乾隆元年(1736年)将余中场归并于余西场,使余西的地位提到历史最高。但随着海岸线的继续东移,其盐场逐渐衰落,民国元年(1912年)废两淮盐运使司通州分司及各场盐课使,同时裁掉了余西场,余西古镇逐步萧条。

二、余西古镇景观的构成

按景观要素内容划分,乡村景观遗产包括古镇建筑景观遗产、古镇聚落景观遗产、农耕文化景观遗产、民俗文化景观遗产等内容。其中乡村聚落作为乡村居民生活、生产的空间载体,其不仅包括聚落建筑本身,还包括共同构成乡村聚落景观体系的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因此,乡村聚落景观遗产由于其综合性和代表性通常成为乡村景观遗产研究的核心[4]。

1. 古镇建筑景观遗产

余西古镇的建筑遗产类型丰富,牌坊、民居、书院、码头、桥梁、城门、作坊和庙宇极大的丰富了古镇的内涵。古镇上为数众多的民居受多文化的影响,在江南以吴文化影响下,沿街建筑多为数进的“前店后宅”式建筑。门楼采用大门“蛮子门”和二门“提闼门”[5],建筑突出“建筑一进比一进高”的地域特色,从建筑的布局看,受江南文化影响的建筑不拘泥于方整的数进院落布局,和受北方文化影响的建筑则讲究工整的布局院落并存。就建筑而言,其朝向不苛求南向,多为江南风格,明间凹进形成廊,次间在廊下和明间室内均开门,形成很通透的空间。屋面有轻微的举折,铺小青瓦,正脊为三线雌毛脊。受北方文化影响,建筑次间开窗较小,显得比江南建筑封闭。同时受海洋文化的影响下,在装饰上处处显示海洋的符号,如海浪、鱼等,也出现了异域的装饰,加深了余西文化海洋性的色彩[6]。

2. 古镇聚落景观遗产

古镇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生活载体,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其更多的体现乡村的景观。江北传统古镇作为一种特定乡村景观类型,是一种生活方式与一种形式的结合,是集体意识和集体记忆的物质载体[7]。余西古镇在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区别于一般滨水城镇平行于河道轴向生长的模式,老镇区形成了独特的“中轴对称,城河相拥”的“工”字形城镇格局(如图2)。在余西建镇早期以北部的东西大街为主,并在街的两端设置对山和镇海两座城门,在东门以东和西门以西分布着不少的民居、庙宇和商铺。到了明代中期由于盐业的发展城镇亟待扩大,街道和建筑开始向南延伸,为了保证老镇区的安全,在东西向的北街设置了登瀛门。清朝中期古镇进一步发展,填平了中间的二道河,并在南北老街的二道河北岸设孝子牌坊和节孝牌坊,南部码头密布、生意兴隆,成为古镇的重点,龙城概貌最终形成。从外观看北端的盐业分司酷似龙头,南北主街为龙身,“工”字路的两端东西路和众多的支路形成龙爪,铺路碎石即为龙鳞,衙门左右的两眼明代古井则为龙眼,故余西又称“龙城”。

3. 农耕文化景观遗产

传统农耕文化景观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土地生产支撑了经济文化的发生和发展,人们形成了尊土重农的社会风气。诗情画境般的田园风光和恬静的田园生活为许多士人达商所推祟[8]。余西古镇是时间上的古朴、遥远,空间上的封闭、独立,和主体对象的独具特色等要素的结合。具有苏北地区特色的农耕文化景观,具有传统乡土社会特征和鲜明的地域色彩。古镇村落保持了地方化的文化多样化品格,因而在全球文化一体化的形势下,获得了特殊的价值,被作为旅游对象来开发。余西水乡古镇河网密布、水美土肥是苏北沿海农村的特有景观之一,水乡古镇的水稻田、菱荡、荷花荡是古镇环境的绿色背景,使水乡农业成为水乡古镇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水乡古镇重要的特色标志。水稻、荷花、水产养殖地是天然湿地与人工活动相结合的系统,这些景观形成了长江下游水乡古镇特有的水乡田园风光[9]。

4. 民俗文化景观遗产

民俗是指一种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定群体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趋同性的生活模式,它包含着人类在物质生产、经济贸易、社会活动、文化娱乐等方面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和行为模范,包括生产与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岁时岁日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和民间文学艺术等[10]。余西古镇经过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丰富的文化景观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包括了蓝印花布染整基地染坊园、盐业展示园、雕版印刷作坊、榨油酿酒作坊等。其中蓝印花布印染工艺源于秦汉兴于唐宋,最具典型的就是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的图案,制作工艺流程繁杂,影响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三、余西古镇的保护现状

1. 古镇开发文化内涵展现不足

人文景观生命力的延续,尤其需要依靠文化精神的传承。楼台的营造,无论多么精美,总有废旧之时。建筑物本身的寿命是相当有限的,弃旧图新是事理之必然。但是“以人传人,则传无穷”。[11]在文化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内涵的揭示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没有对文化产品之内涵的深入发掘,文化产品就不可能找到很好的销路[12]。余西古镇因盐成邑,盐业发展深刻的影响着余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盐文化,产生了相关的建筑、习俗、地名等。但遗留下码头、储存的盐仓、经营的盐栈等都因功能的改变,失去了原有的面貌,不能系统的反映盐文化的内涵。同时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文化也是余西的一大特色,保护宋末文天样的余西人,以曹顶为首抗倭寇的余西人,明末以柳敬亭明、黄朝飏为抵抗满族的余西人,共同铸就了余西的民族气节文化,但这些文化的遗迹多不完整。

2. 古镇整体景观协调性差。

余西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深刻的人文内涵在以建筑为主要载体的实物上传承下来,然而从上空看余西古镇的整体景观,屋面支离破碎,黑瓦和红瓦犬牙交错;古镇的肌理被穿插其中的厂房和现代住宅打破,古镇河道景观被违章搭建的房子隔断,核心区房子的质量欠佳,结构危险性大。同时古镇的核心区入口景观可观赏性差(如图3),核心区内节点少,缺少游人可聚集场所,一些传承乡村的杂耍、木偶、戏曲没有合适的演出场所,这些都是古镇乡村景观开发的软肋。

3. 可进入性差,旅游经济效益较低

可达性评价是对乡村景观网络特征和区域组合特征的客观衡定,通常是在确定景观源、景观廊道的基础上,依据可达性的内涵和标准进行评价的。在乡村景观空间中,人们的流动特征并不是在一个统一的景观源上开始的,而是在众多景观源之间随意流动,但这种流动有其内在的规律[13]。大量事实表明,旅游景点的旅游资源价值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与旅游消费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及大城市的距离,而且这一空间区位关系及客源中心引力场向心递增规律是十分明显的。因而,若一个旅游景点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可进入性差,游客接待能力有限,那么这就大大降低了其旅游资源的评估价值[14]。

四、余西古镇的乡村景观历史延续性重构

根据对余西古镇遗产景观空间形态特征的分析和旅游功能空间配置需要,总体上把握分区营造,统一协调的景观营造原则,对古镇景观资源进行历史延续性重构,使古镇分为核心区,边缘缓冲区和沿河农业景观区,在这些区域内构筑余西完整的历史景观。

1. 核心区环境景观要素的整合,保护文化景观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传统街区生长于特定的地域环境,其建筑文化与环境要素早已在历史积淀中浑为一体,较之于疏离自然的现代城市,这一点也是传统街区的独特魅力。构成街区景观特色的环境要素或存在于街区外的景观界面,或存在于街区内的细微之处。在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恢复中,应对这些环境要素予以充分考虑,将其整合为传统街区整体风貌的一部分[15]。对于古镇核心区,保护古镇的人文精神应是古镇开发的重点,居民是历史街区的主人,根据内生式发展模式,提高其活力是一个可持续的发展之道。首先核心区的景观整体性要得到足够的整治和充分的保护,要将直接影响视觉冲击力的景观做到统一,红瓦和红砖墙要进行重新改造,街道的铺装要采取传统的碎石路。其次多样性的院落空间、建筑艺术格调和地域性建构特点是保护的重点,民居在空间尺度、使用功能、建造材料和构造做法上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强化地域性建筑特色应在整体性的保护原则中一体与群体并重。第三基础设施要得到加强,在古镇区要有完善的旅客服务设施,诸如具有地域特色的卫生设施等。

2. 加大边缘缓冲区的文化内涵历史延续性,构筑完整沿河景观带

对于景观缓冲区是古镇旅游开发的重点,原因有二:其一,沿河地带不在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区内,开发的灵活性较大;其二,沿河建筑较少,开发的拆迁难度和成本较小。根据多方的意见,沿河将构筑古镇的曾经存在的文化遗产精髓,其中国南部的柳公亭及其后的柳公墓是为闻名全国的明代评书大家柳敬亭纪念场所,文庙是余西儒家文化的展示场所,和其相对应的武庙展示余西的民族气节文化,而镇海门、大悲殿、盐课司衙门、对山门、和朱理治纪念园共同构成了余西景观缓冲区的景观带(如图4)。同时在景观带上配以完善的旅游设施,成为景观开发的重点。

3. 旅游功能空间拓展区,联动二甲景区,构筑大古镇乡村文化旅游区

余西古镇的使命就是要给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一种暂时脱离繁忙压抑的都市生活,让游客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体味传统文化,得到身心上的放松,满足文化上的享受。从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看,和谐统一的缓冲景观也是构建旅游的重点,它是自然与人类相互作用,共同合作的结晶。对于景观协调区,应人工构筑与自然环境并重,物质与文化并重[16],建立区别于江南的苏北水乡,余西古镇的发展不能与邻近的苏南的水乡文化重复。具有强烈的“可识别性”和“可印象性”的旅游通道近年来成为旅游热点[17]。通道最能反映水乡古镇景观特色的一种要素,是节点和标志的载体。根据余西的现实,联动二甲景区,构筑大古镇乡村文化旅游区,形成缓冲区和沿河农业景观区。在余西沿河的部分恢复传统文化景点,诸如曹公墓祠、文武庙、柳公亭、沿河码头、盐仓等,在去二甲香光寺的河道设置菱荡、荷塘和适当的亭台构筑田园景色(如图5)。

五、结语

千年的余西古镇景观遗产承载了余西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千年的盐业兴盛,造就了辉煌的古镇文化景观。近阶段的沉寂,古镇逐渐没落,旅游开发的春风使古镇获得了重生的契机,古镇以历史的延续性为出发点,以古镇龙街为核心保护区,以护城河周边为景观协调区,以余西至二甲香光寺河两岸为乡村景观营建区的多层次景观重构开发方案为起点,不久的将来,一个具有苏北特色的水乡古镇将展示在世人的面前,这个千年的古镇将在旅游大潮中重放昔日的异彩。

图片来源

图1,2,4,5作者自绘

传统的延续与创新 篇4

传说天帝盘古原本孕育在一个混沌的“大鸡蛋”中,用神力将天地开辟出来,蛋清上升变成了苍天,蛋黄下降变成了土地,从此便有了人类世界。或许是因为盘古从“大鸡蛋”中破壳而出的缘故,鸡蛋便被引申为我国古代文化中新生命的象征,从而成为结婚、添子、满月等喜庆场合的喜庆之物。在过去,添丁的人家会用大锅煮好鸡蛋,染成红色,分发给亲朋好友。 如今,整个儿的白煮鸡蛋变成了卤蛋,且去了壳做成真空包装。对于不喜欢淡而无味的白煮鸡蛋的我来说,第一次吃到这种卤蛋,有种被惊艳的感觉。包装红蛋大大减少了人们的劳动量,味道也更受欢迎,因此形成一种代替原始红蛋的新趋势。可以说,这既是传统风俗的延续,也是表达形式的创新。 第一次见到喜福来红蛋的创始人陆建德,便被其大气爽朗的性格所感染。喜福来红蛋创立于2000年,至今已是第13个年头。一开始为了打开包装红蛋的市场,业务员直接跑到医院产房里进行推销。事实证明,喜福来抓住了目标客户,最终成就了如今的上海著名品牌喜福来红蛋。 然而,正应了那句话:“打江山难,守更难。”随着竞争对手的增加和网络购物的迅猛发展,陆总发现,即使有品牌的支撑,若一味“守成”,或许总有捉襟见肘的一天。陆总说,如今红蛋的主要消费群体是30岁左右的白领;而网购的风靡使得品牌效应在这个巨大平台上被大大稀释,因为许多人更为注重的是“性价比”,而非所谓的“老牌子”。保证产品质量、品牌价值的投入与维护,以及整个企业的运作,无疑使得喜福来在成本上比其他同类产品高出许多。 陆总发自肺腑地说出一个“难”字。对此,他及他的团队努力做好两件事:第一,保证产品质量。陆总说:“熟悉我们产品的人都知道,喜福来红蛋的规格从25~55克不等。现在是3月份,正值新鸡产蛋,蛋的个头都比较小,等到7月份蛋就会大一些。而一些不良企业会分割鸡蛋,把大的鸡蛋分割一些出来,最后重组成一个新的鸡蛋。”而喜福来红蛋除了采用新鲜的原料,还保证每一枚鸡蛋的完整性,诚信对待消费者。第二,拓展新的领域。一开始,陆建德是排斥互联网这一新兴事物的,但是网购时代的来临,进军网络平台势在必行。如今喜福来红蛋的市场占有率仍高达75%左右,但是本着居安思危的心态,喜福来淘宝官方旗舰店于今年2月28日正式上线。此外,陆总还亲自参与设计产品及礼盒的包装,在保留喜庆元素的同时,力求新颖时尚,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观。今后,喜福来产品种类也将更为丰富,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喜福来将推出蜜枣、鹌鹑蛋、饼干、糕点等新产品,以迎合消费者更多层次的需要。 正如喜福来的广告语:“传统红蛋,经典传承。”成为经典的要素,不仅是对质量的坚持,也是不断创新与改变。

延续创新的历史 篇5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设计流派具有不确定性,它的实质是对现代主义形式和内容的一个修正、再创造阶段,并不是单纯的反对,因为现代主义设计中对功能主义和民主方面的关注是不容抛弃的。后现代主义具有历史主义、装饰主义、折衷主义、娱乐及含糊性等主要特征;常采用古典传统、自然、华贵等历史装饰,绚丽的色彩,奢华的材料,折衷的处理方法以达到视觉上的丰富,开创了装饰新阶段。同时在现代主义设计构造基础上对历史的风格采取抽出、混合、拼接的方法,从而满足人们对具有人情味的、装饰的、多元化的、传统表现形式的追求。

二、建筑设计中后现代主义历史延续性的体现

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与现代主义建筑针锋相对的一种建筑理论的主张。被誉为“美国建筑的教父”的菲利普·约翰逊作为从理论上发展起来的建筑设计师,在1983年和建筑师伯奇设计了后现代主义建筑中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代表作:纽约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在设计中约翰逊把历史上古老建筑构件进行变形,加在现代化的大楼上,有意造成一种隐喻和不协调的尺度。幕墙是石头质地材料,具有一定的古典主义效果,细节处理则运用了罗马,文艺复兴及哥特风格,整个建筑融入了历史主义、装饰主义、折衷主义。值得肯定的是他大胆地把历史上的家具经典符号糅合到自己的设计中,虽然设计也具有一定争议性,如对过于豪华的装饰探讨其必要性,但对建筑批判性的讨论也给了人们更多关于后现代主义的思考。

在国内,1978年底,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受中国政府邀请设计北京香山饭店。他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设计呈现出三大特色: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化,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香山饭店的屋顶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轮廓,大堂就像历史建筑形式里的庭院,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设计中贝聿铭大胆地地重复使用两种最简单的几何图形正方形和圆形,大门、窗、漏窗,窗两侧和墙面上的砖饰,灯都是正方形,又巧妙地与圆组织在一起,南北立面上的漏窗由四个圆相交构成的。建筑整体设计偏折衷主义,西方现代建筑原则与中国传统的营造手法地融合,是一般“历史主义”的后现代主义。从外观上看香山饭店是集传统色调元素与现代简洁的符号语言于一体的设计风格,虽然也有些过多拼凑堆砌的痕迹,但也是设计师对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大胆尝试。而后发展起来的建筑设计代表作如鸟巢,它外部结构采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镂空的手法、“哥窑”瓷的纹路,将中国元素与钢结构设计巧妙结合,钢材和新型环保建筑材料的使用也是一大突破,而内部设计也体现出后现代的人性化设计需求。后现代主义建筑普遍都具有争议性,不论是鸟巢、水立方、还是央视新大楼、苏州东方之门等都具有中西方设计艺术理念的碰撞和冲击。好的建筑离不开当地民众的文化习俗,历史传统审美喜好,本土要素的选取才是历史延续性的最好体现。

三、环境设计中后现代主义历史延续性的体现

在设计理念上,首先是重视历史的装饰主义和历史的隐喻性。后现代主义室内设计抛弃了现代主义的严肃与简朴,注重细节装饰肯定装饰对于视觉的作用,强调空间关系,历史性和文化性。处于这样的理念之中装饰的手法上自然有了很多新发展,后现代主义室内装饰主张多样化融合,不同的文化风貌并存,体现在对于光、影以及建筑构件组成的空间感,更贴近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表现在起居室和餐厅的空间大都互通,没有明确的界定。设计上运用一些自然装饰元素、自然光线等也有机的联系着室内室外的空间。其次,从折衷主义的立场出发,表达了新旧融合,兼容并蓄的主张。而这一主张的主要表现就是承认历史的延续性,对古典主义的投入很多,而通过对历史建筑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古典元素,以及具有意义的文化象征符号运用,简化、解构、混合拼接、新材料的使用等手法都呈现出一种新的设计形式与理念。装饰色彩的大胆运用,夸张、裂变、变形等非传统的设计方式,传统构件的创新组合,这样的理念对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也是装饰主义新阶段的一大特点。最后是设计手段表现出一种含糊性和戏虐性。这是因为后现代主义设计运用到空间里大多选择分裂和解析手法,打破了原有的既定形式,形成了新的细节组合,设计意图旨在强调非理性的因素可以营造出的轻松氛围,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对仪式化和人性化的体现和关注。

四、后现代主义设计中历史元素的延续

哲学是美学的基础,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是哲学思想在设计上的一种反映,是人们物质生活极大提高后的精神解放。在资本主义初期,设计趋向典型的理性主义,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非理性的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逐渐被认可推崇。而历史延续性作为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一大体现,包含在后现代主义整体理念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通过对传统的文化的追溯,延续历史性和古典装饰元素,不断地推陈出新,二者不可分割。后现代主义要的是混合丰富,不要单一的统一明了,要多样性不要简约,而表达历史延续性就需要设计师发掘传统之中的元素,加以继承和重塑,在历史的文脉中寻找到新的意向,赋予设计作品以新的价值和意义。

五、结语

后现代主义是具有争论性的,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值得所有设计师关注并探索。社会开放时代,设计有着百家争鸣的发展趋势,后现代主义理念作为不可或缺的存在,需要我们不断理性的借鉴学习,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自己民族传统的本土设计道路,汲取精华,把历史延续下去,融入到设计作品里,使设计建立在符合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又发挥地域文化和历史延续性,并且做到多元化发展,为中国设计的创新推陈出新做出贡献。

摘要:针对后现代主义的概念,理论界一般认为它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文化思潮,在哲学、宗教、建筑、文学中都有充分的反映。物质基础决定意识形态,1980年中期欧洲经济恢复增长,建筑设计领域开始批判二战后形成的“少就是多”的现代设计理念,而狭义的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出现则具有区别于现代主义反对任何装饰和标准化的许多新特点,其设计形式体现在多元化、强调历史延续性的装饰以及折衷的处理手法等。后现代主义对当代设计回归传统、探索地域文化的兼容并蓄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设计等许多方面的探索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设计,后现代主义,历史延续性,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彼得·多默.1945年以来的设计[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延续创新的历史 篇6

一、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以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回顾

2 0 0 8年4月, 国务院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分别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保护规划的编制、保护措施等多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条例》自2008年7月1日实施以来, 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主要表现在:

(一) 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和审批工作。

2008年以来, 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 先后组织了第四、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和公布工作。目前,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数量达到了350个 (其中名镇181个, 名村169个)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已达700余个, 使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体系日臻完善。

(二) 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章规范制订工作。

《条例》颁布后, 我们着手完善名镇名村保护法规的制定工作。研究起草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办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这些办法分别从保护规划的编制、审批、公布,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为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保护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据。目前, 这两个办法已经完成征求意见稿, 并已于近期征求有关部门和各省的意见, 待修改完善后发布。

(三) 积极支持和推进地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

为加强各地历史文化名镇 (名村) 保护的交流与合作, 我部2009年、2010年先后在上海市枫泾镇、江苏省周庄镇召开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研讨会, 与全体历史文化名镇的代表共同议定了《枫泾宣言》、《周庄宣言》, 汇集众多代表的意见, 表达了“坚持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 因地制宜, 保护名镇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心声。同时, 各地也分别加强了地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力度, 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街保护条例》, 河北省起草了《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办法》, 山西等省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成果, 公布了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海南省开展了“十大古村落”的评选, 将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镇古村落列入了地方重点保护的范畴。

(四) 在汶川、玉树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中, 坚持贯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精神。

汶川、玉树等特大地震灾害, 对一些古镇和古村落造成了严重破坏, 我部在指导地方对历史遗存进行抢救性修复的基础上, 在指导地方编制灾后重建规划时, 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有关要求, 坚持在重建工作中注重历史风貌的延续及传统特色的体现, 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这些地方古村镇的完整性, 为传承地域文化特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 加大了国家专项资金对保护工作的支持。

“十一五”期间, 在中央补助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的支持下, 全国共实施了78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设施建设项目, 其中中央直接投资2.7亿元, 主要用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基础设施改善和环境整治。这些项目的实施, 对于改善镇村群众的居住生活环境, 保护街区、村镇的历史环境和传统风貌, 以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形势机遇和迫切性

2005年,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明确提出, “在城镇化过程中, 把保护优秀的乡土建筑等文化遗产作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把历史名城 (街区、村镇) 保护规划纳入城乡规划”。2006年, “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又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2008年, 国务院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应该说,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这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清醒地看到, 尽管我们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 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认识不到位, 保护意识薄弱。一些地方的领导对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缺乏认识, 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城镇和村庄发展对立起来, 在工作中重建设, 轻保护, 没有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一些地方将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拆除后兴建仿古一条街, 这种做法就像将不断增值的祖传古画换成了一文不值的现代印刷品。

二是依法行政力度不够。一些地方不严格执行保护规划, 随意修改保护要求, 结果导致部分古镇、古村落的历史格局被破坏;文物古迹周围的历史环境被破坏;一些地方的历史建筑被拆毁。

三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滞后。一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于经费所限, 没有及时编制保护规划, 保护工作缺少必要的依据。在保护中往往重视个别“点”的保护, 而忽视对自然历史环境的保护, 导致镇和村庄的整体风貌被破坏。

四是保护资金不足, 古村镇和历史建筑缺乏定期的全面维护。一些古镇内人口密度大, 基础设施落后, 建筑年久失修, 居民居住条件差。由于缺乏专项保护资金, 这类地区的建筑处于消极保护的状况;或交给开发商进行整治和建设改造, 由于商业利益的急功近利, 其结果往往毁坏了有价值的历史遗存。

五是“开发性破坏”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部分历史建筑逐渐丧失其历史原真性, 建造了一批毫无历史文化价值的假古董, 将十分脆弱的文化遗产作为普通的旅游资源开发, 以经济效益为单纯的追求目标, 造成了“开发性破坏”。

六是历史文化资源信息档案亟待建立。不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对自身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底数不清, 对资源的种类、数量、年代、工艺、材料等基本信息没有建立档案, 导致保护管理缺乏科学的安排, 影响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目前, 我国仍然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如何在这一时期, 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遗存, 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发现, 一些地方以推进城市建设土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名, 搞大规模的村庄迁并, 不少有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历史的村庄被迁并和拆除, 不但造成了村庄原有的传统格局和风貌不复存在, 一些有价值的民居院落遭到破坏, 而且严重损害了农民的长远利益。因此, 要解决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 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 坚持正确的理念和方法, 不能急功近利, 注意少走弯路、避免犯错误, 在保护工作中要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 要做好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即不仅要将保护规划纳入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之中, 而且要使编制的保护规划与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土地规划相衔接, 共同指导当地的保护和发展。

第二, 做好老区保护与新区建设的衔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经济建设发展已经与核心区保护产生矛盾时, 要主动采取开辟新区、保护核心区的措施, 将一些体现新居住功能的建设引向新区, 以避免新建筑在高度、形式上与历史建筑产生较大冲突。

第三, 要做好旅游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衔接。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旅游事业快速发展时期, 鉴于历史文化遗存及其环境的不可再生性, 应未雨绸缪, 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严格管理游客的行为, 防止过度旅游开发或其他不合理活动, 做到不削山、不砍树、不拔草、不填河, 以免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造成无法逆转的损害。

三、下一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主要任务

针对我国文化遗产领域面临的机遇和形势,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 结合各地实际情况, 探索出适合地方特色的思路和措施。总的要求是, 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坚持科学规划、保护为先、合理利用、加强监管, 努力实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健康持续发展, 促进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一) 尽快完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法规体系。

各地要依据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进一步细化深化有关保护规划与管理的规定。各地在制定保护办法时, 要因地制宜, 结合地方实际情况, 注重体现地方特点。建设部将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加快《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办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的制定步伐, 争取尽快以部令形式下发, 以指导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与管理工作。

(二) 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监督管理。

及时开展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建档工作, 对历史文化遗存状况进行摸底调查。要明确文化遗存的类型、保护等级、各类遗存的数量、遗存的保护状况等。通过调查, 发现问题, 掌握情况, 提出措施。在此基础上, 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为基本单元, 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动态监管信息系统, 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存状况和保护规划实施进行跟踪监测。

近期, 建设部将会同国家文物局等部门, 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进行检查, 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保护范围及数量变化、历史建筑的保护、保护规划制定与实施、地方法规制定、国家专项补助资金使用等情况。希望各省先对照《条例》做好自查, 及时发现和解决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检查过程中, 对保护不力的要提出整改要求, 对那些整改不力、并已造成无可挽回损失的, 可取消其称号。同时, 要结合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 逐步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监督员制度, 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监督管理, 保护脆弱的历史文化资源, 确保名镇名村的可持续发展。

(三) 抓紧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备案制度。

保护规划要全面覆盖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各省要加大对保护规划的审查力度, 确保规划编制的质量水平。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首先要摸清家底, 要明确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内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历史街巷的基本信息, 建立历史建筑档案, 在此基础上提出划定不同保护范围、不同类型建筑的保护整治措施。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将组织专家, 陆续对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成果进行备案审查, 对不符合要求的规划要重新编制。

(四) 积极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十二五”保护资金的申报工作。

我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全面总结《全国“十一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设施建设规划》的基础上, 启动“十二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设施规划编制工作。这项工作目前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希望各地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建设部的要求, 规范上报材料, 做好基础申报工作。将申报的重点放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方面, 注重改善居民群众的生活居住水平。为了确保“十二五”中央预算资金得到合理使用, 充分发挥中央专项资金对于名镇名村保护的作用, 我们将适时出台相关的管理监管办法, 利用好国家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专项资金, 切实发挥国家专项资金保护真实历史遗存的作用。对专项资金使用不到位、改变用途的, 一经查实, 要先行冻结, 再作处理。

(五) 继续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培训工作。

在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下, 加强名镇名村保护工作重要性的宣传与培训。为了使市长、县长、乡镇长的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强, 在建设部与中组部联合举办的市长、县长培训班上, 将继续把遗产保护相关内容列为必修课程。建设部还将继续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 不定期地举办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培训班。通过培训, 提高领导及专业人员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并掌握保护的正确方法。

(六) 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应当坚持整体保护的原则, 保持传统格局、历史和自然风貌以及空间尺度, 不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要依靠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 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技术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 为各地开展系统的研究和技术服务提供帮助。在此基础上, 加强对不同地域、不同保护对象的政策研究, 结合名镇名村保护实际, 突出重点, 分层次制订保护对策。

延续创新的历史 篇7

关键词:老街,民俗,景观,传统

1 斜塘老街概况

斜塘老街地处苏州市境内, 在南宋年间见诸与历史记载, 从有文献记载到如今已有760多年。这么长的年代, 历史经历了起起落落, 清朝初年, 斜塘镇临河通达、人口渐增, 人们往来频繁、商业繁荣, 形成了斜塘镇的初貌。咸丰年间中塘以北部分经历战火, 而南斜街因金鸡湖堤坝建设, 逐渐兴盛, 街铺林立, 形成斜塘老街。随着时代的变迁, 斜塘老街承载的历史功能和它的古风古韵已经不能追逐现代城市的风华。几番风雨, 斜塘老街破败不堪, 风貌沧桑, 为了重现斜塘古韵, 保留历史乡土文化和风土人情, 传承斜塘的商业光辉和厚重的历史功能。2012年初, 斜塘老街动工开始, 东西向长1000m, 南北距离150m, 总的面积约为13hm2, 北有万科和朗诗建筑, 南接斜塘河、西起南施街、东至星塘街。斜塘老街4期2.5万m2。

2 斜塘老街4期在改造和景观设计上面临的问题

2.1 如何延续斜塘老街的古风古韵, 保持老街的商业繁华风貌和内涵肌理

斜塘老街在历史上是河岸的交界处, 人来船往, 商贾云集, 江南的繁华尽显, 如何在设计上将这些历史融入, 并且有机结合在当代, 使历史的更新和延续有机结合在一起, 是设计首要面临的问题。

2.2 斜塘老街四期的设计理念

从地域上看, 苏州是江南水乡的呈现, 苏州园林秀甲天下, 园林艺术圆润透熟, 园林美给人清丽婉约, 一步一景的美感;从保护历史与尊重人文角度出发, 斜塘老街的设计尽量恢复原有风貌, 使历史与现代高度契合在一起, 既有历史的苏风古韵, 又有现代的舒适和方便, 从文化角度上说, 斜塘街有传统优厚的文化传承, 将着力把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内涵烙印在当代文化载体中。

3 斜塘老街四期设计

3.1 立意明确

充分考虑老街的“老”, 突出老街的历史风貌。斜塘古街有着久远的历史, 老街老景是历史名街的灵魂和基石, 也是对外展示精髓的名片。通过复建老街的文化建筑、住宅和景观, 来展现老街的魅力[1]。在老街巷的铺装上, 利用了大量收购的斜塘老街废旧材质, 在庭院和老景点设计上, 采用了苏式园林的特点, 烘托老街的沧桑和质感。

3.2 空间布局合理, 造型符合环境要求

充分考虑老街的地理环境, 突出江南水街的风貌。江南水街有着特殊的迷人风采, 而又与当地的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街河相依、前河后街、小桥流水、粉墙黛瓦。通过合理的布局, 采用不同水系划分出老街多元文化业态布局, 使滨河景观为老街增添了水乡情调。

4 选择重建模式

当前在中国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 历史文化古街的重建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首先, 企业利益最大化, 忽略重建的质量。大面积的拆毁原来建筑, 重新建立许多商业景点, 破坏了原有的建筑。还有的是仅仅改造外观, 只为旅游, 对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没有多大改善, 这2种做法违背了历史文化古旧老街内涵, 违背了建筑文物保护与历史传承的出发点。其次, 在重建过程中, 大量的迁走原有住户, 变成富人区, 新的小区建设彻底变样儿了, 外观相似, 精神和内涵传承悄然失踪, 这种重建设计也否定了历史古街的性质。再有, 某些在开发建设中把历史的旧建筑全部拆掉, 建设成仿真街, 迎合了一部分旅游需要, 却真正伤筋动骨, 从长远角度看, 也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2]。

在斜塘老街的重建与景观设计中, 充分考虑当前古街重建中的弊端。当前在历史文化古街的重建中有3种模式, 一种是以开发商为主的盈利性模式, 这种模式是由开发商主导的, 资金来源由开发商筹集, 重建的功能是以商业为主。还有一种是政府主导的复建, 这种模式注重综合效益的考虑。斜塘老街的复建, 将由开发商、政府和居民在原有古街的传承上做文章, 既要保留古街的历史风貌, 对原有文化场景要维护和复建, 它的鱼骨状的水巷格局和250m的街道长度得以恢复, 也充分考虑重建后的功能, 引入许多老字号店、大小作坊、展览馆、画廊等, 具备文化、旅游、社区、商务、商业五大服务功能, 展示和传承了苏州文化文脉。

5 小结

通过对斜塘老街四期景观设计思路的研究与探析, 更加明确在历史人文古街巷和水乡风情的古韵景观设计中, 一定要依据具体的环境构成条件, 分析历史传承和现代的功能, 协调好古建筑与当代建筑的统一和互补, 协调好人工设计的美和自然风光的结合。

参考文献

[1] 贺静, 唐燕, 陈欣欣.新旧街区互动式整体开发——我国大城市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的一种模式[J].城市规划, 2003 (4)

[2] 李琴.城市景观的解读及空间整合[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 2005 (4)

[3] 杨戌标.现代城市发展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复兴——杭州河坊街保护的实践与研究[J].城市规划, 2004 (8)

延续创新的历史 篇8

关键词:奥林匹克陈列馆,地域文化,建筑设计

引言

无锡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灵秀的人文环境。无数人杰的出现,使无锡这个山水名城、工商名城更具备了历史文化内涵。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的设立旨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保留珍贵历史资料。同时,也是对何振梁,这位从无锡走出去的“中国奥林匹克先生”的真诚敬意。何振梁先生对其青少年时代的建筑情有独钟,因此选定现改建的运河公园内的原塑料厂厂房作为“陈列馆”馆址。这不仅体现了其所根植的文化意识,又同时记录了城市的文脉、城市的传说以及城市的成长历程。

一、项目背景

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见图1)项目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蓉湖路以东,生和浜以北的运河公园内,紧临素有“千里运河精华在无锡”之说的具有历史风韵的无锡市古运河。历史虽有千年,但古运河承载着无锡经济的底蕴,也积淀了浓厚的人文景观。两岸许多遗留下来的工商业遗产及丰富的旅游景点,具有保护、开发利用价值。2005年,无锡市政府全力实施古运河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再现了无锡“母亲河”的魅力,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就坐落在古运河的边上。它是一座红色建筑,四周绿树环抱,面前溪水相拥,成为了无锡城又一引人入胜的景观。

运河公园地处无锡新旧运河交汇处,是一个集古运河文化、旅游观光、生态绿化、教育普及、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开放公园。建成开放的“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以其丰富的馆藏、传奇的故事成为传播奥林匹克知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实践“人文奥运”理念、展示无锡体育名人风采的重要场所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该建筑原址为旧塑料厂厂房(见图2),因功能的丧失已经废弃。但仍保留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建筑结构的特征,是工业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与展示相结合的一个成功典范。原建筑结构为单层排架结构厂房,结构形式为砖砌体结构,屋盖形式为三角形芬克式屋架。鉴于原建筑原始资料及设计图纸缺失,为保证改造后结构的安全性,由江苏省房屋安全检测中心对原有建筑进行检测及安全鉴定,以此为依据进行了改造设计。原有建筑保留主体结构,新增一层内框架,设独立基础及拉梁,使原有结构墙体并未增加承受荷载。因原有屋面板存在裂缝,改造时将原屋面无檩体系改为有檩体系。屋面板以轻型材质替换,严格控制自重,以保证原有屋架的安全使用。我们决定将结构基本完好无损的主体建筑保留,根据项目功能的需要,在原厂址上再扩建一部分,与保留的主体建筑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设计构思

陈列馆为改建项目,在设计中,我们本着对历史的尊重,同时在何振梁先生的要求下,采用“改旧如新”的方法,尽可能去还原老建筑的风貌,最大限度保留原有建筑的历史价值。虽然陈列馆的前身只是一个废弃的塑料厂旧厂房,但我们也希望保留下来的建筑能够延续当年企业的历史文脉。因此,我们可通过改变其性质及功能,根据需要改变其空间的变化,借助新的技术手法,使原建筑重获新生的同时,又蕴含历史痕迹。如此构思,也就确定了改建的设计原则:尊重历史文化、科学技术先进、功能流程明确、安全创新高效。

三、项目概况

陈列馆分为主馆和副馆,主馆是在原有建筑上进行改造的。由于陈列馆藏品数量之多及奥运百米玉雕展示空间的需要,在主馆旁边扩建陈列馆副馆,满足了使用的要求。建筑总建筑面积为3 900.7 m2。其中,改建建筑面积为1 324.3 m2,新建建筑面积为2 576.4 m2。根据原有建筑的层高,设计为地上两层,局部一层,整体由两层展厅和一层多功能活动厅以及配套用房组成。本设计延续原有清水红砖建筑的格调,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原有建筑的外形和风貌。在建筑主体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根据功能需要进行了局部的改建。

陈列馆以“和平、发展”为主题,以“奥运精神”为素材,意在表彰何振梁先生为中国及国际奥林匹克事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通过记事、影像、物品的陈列,讲述了何振梁先生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时时刻刻。

四、建筑设计

1. 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

无锡,拥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在这里,从天到地、从山到水、从人到物、从衣食到住行、甚至一草一木,都能够让每一个人在文化上有所收获。无锡的文化有着“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般的活力和“包孕吴越,通江贯海”般的气度。那么,在这样一个本土文化如此灵动、敏慧秀逸的地方,该如何入手设计,是这个项目的关键。

“建筑是石头的历史”,建筑的生命无法脱离环境和文化而孤立存在。因此,本项目要想成为一个有生命的创作,就要依托无锡当地的文化,从中吸取营养。这一看似轻松的改扩建项目,却值得我们深深思考。建筑材质是城市肌理、文脉的印迹,也是往昔岁月时光的眷顾。主体建筑原为红色清水砖瓦的工业建筑风貌,砖的质地给人以平和、亲切、沉稳,它的色彩、砌筑方式有着极强的艺术表现力。我们在保留原有建筑特点的基础上,从当地民居、老房子的建筑风格中提取元素,进行重组再加工,使老建筑有了新的面孔。但仔细品味,却是“似曾相识燕归来”,浓浓的民俗气息,沁入心扉。

南侧扩建部分保持与原建筑风格一致,衬以大面外凸玻璃窗。既符合室内功能要求,又与原建筑协调设计。进一步烘托出老建筑的风采与特色,使老建筑在精心设计后焕发了新的生命。

2. 总体布局与建筑环境的融合

陈列馆位于运河公园南侧地块中间,紧邻生和浜。陈列馆为改建项目,建筑位置已先天固定。将道路与停车场以陈列馆为核心环馆而设,既连通了入口广场与公园内部的空间,又连通了陈列馆内外的活动流线。同时将大片的绿地集中设置,使公园内景与外部广场及道路互不干扰,动静分区,相得益彰。

沿陈列馆的四周、紧临陈列馆的绿地及入口广场,用设计的手法,以和平发展为主题,以奥运项目为素材,均布置雕塑、小品、立柱等,在陈列馆四周营造出一个轻松欢快的动感环境,使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能在随兴畅游时为富有情趣的小品所感动。童心雀跃,游戏其中,想到的是“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比赛,体会到的是只有在“和平与发展”的背景下才能享受到的体育公平竞争带给我们的快乐。

3. 功能分区与江南建筑格局的融合

依据新建筑的性质——陈列馆,室内功能以展览陈列为主,辅助用房为交通走道、接待休闲和商品零售区域。主体建筑原为单层仓房,室内净高达9.25 m(到桁架底),顶部三角形桁架裸露且保存完好,具有很强的观赏性。经设计把原建筑改建为上、下二层,一层层高3.90 m,二层层高5.32 m,局部挑空成为中庭。既丰富了室内空间,也集中展示了何振梁先生与奥运的渊源和收藏。扩建部分为一层,层高4.20 m,主要为接待休息区。在主体建筑与扩建部分拼接处设内庭院,既符合江南建筑格局、美化了室内的景观,又在功能上改良了建筑的日照、通风、采光。

北部扩建部分主要为展览区,层数为两层,层高与原有建筑一致。展示了无锡籍奥运名人的业绩以及奥运百米玉雕的风采。

整个室内环境设计铺装基调采用江南建筑常用的和谐对比的青灰色色调,在灰色系的基调上,用点缀色彩鲜艳的小品雕塑来烘托奥林匹克主题。红白相间的地面被设计成田径跑道,跑道边所设置的用来休憩的凳子则是由彩色的奥林匹克英文字母组成。头顶投下的光影,在地面、墙上闪跳出历届奥运会会标。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了精心的设计,使陈列馆内的“奥运”元素无处不在(见图4)。

4. 旧建筑改造与节能材料的融合

本设计采用先进技术对现有柱子端部进行了加固,对锈蚀损坏构件进行了修补。为减轻结构承受荷载,墙体材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及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轻质隔墙,屋面板采用轻型材质。不仅减轻了自重,又节约了结构构件用料。

设计中采用了多项节能技术。由于主体建筑外墙原为240厚的粘土砖墙,东南扩建部分采用相同材料,与主体建筑外墙风格一致。因此,采用外墙内保温节能措施,增强了外墙保温隔热功能。屋面设40厚挤塑保温材料,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室内利用庭院及中庭改善自然通风和采光,减少了空调运营费用。采用节能型光源也要综合考虑色温以及照明布置,幕墙采用Low-E玻璃。根据室内展品的布置,采用合理的开窗形式可降低能耗。以上措施给整个陈列馆的运营节约了大笔费用。

5. 地域景观与现代奥运精神的融合

无锡运河公园分为三个功能分区:A地块为生和浜以北,重点构建“米业文化”及古运河民俗风情;B地块为生和浜至李家浜,布置中心聚会广场及体育活动场所;C地块为李家浜以南,突出体现古运河文化轴线及休闲娱乐功能。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位于运河公园A区西南方主入口处,此次环境设计是基于运河公园整体公园景观设计之上的局部景观方案调整,烘托位于地块中心的陈列馆的风采。作为公园景观的一部分,陈列馆周边的景观既是独立的又与整体的设计风貌一致。

由于主体建筑的设计定位是带有浓厚无锡民居特色的砖瓦工业建筑风貌,因此整个景观设计铺装同样采用了青灰色仿古砖及灰色石料。在景观用地功能上分为四个区域,分别为是入口广场景观区、生态和谐主题区、奥运精神主题区、奥运竞技主题区。四个区域是奥林匹克竞技比赛项目的主要分类,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的历史和奥林匹克蕴含更高层面的含义——“和谐、友爱、平等、向上”的体育精神。

(1)入口广场景观区

本区域不仅是陈列馆的主入口广场,同时也是整个运河公园的主入口广场。入口干道上以一列五色花柱与不同材质的铺装划分了人流与车流动向,从而实现了同一出入口人车不干扰。北侧是一弯如新月般的弧形斜墙——奥运历程展示墙,墙面上以喷字灯箱块的形式排列了从公元1896年第一届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到公元2008年第29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百年奥运历史。同时,该墙也具有防洪闸墙的功能。

(2)生态和谐主题区

本区域位于陈列馆建筑主体的北面。前景为整修草坪,中景为低矮的灌木,背景为高大的乔木。在草坪与灌木间,通过点缀组成的系列小雕塑,体量不大但具有亲和力。雕塑主题选材体现了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动态,以及表达和谐、温馨主题的生活场景。

(3)奥运精神主题区

本区位于主体建筑西面入口处,区域范围较小,主要以一尊表现奥运五环与奥运积极向上精神的抽象雕塑——“奔”来烘托主题。雕塑主体为五个奔跑着的符号化人体,分别采用了2008北京奥运指定的五环用色,即中国红、琉璃黄、国槐绿、青花兰、长城灰。整个雕塑积极向上,精神蓬勃,既体现了奥林匹克的国际性又带有浓郁的本土特色。

(4)奥运竞技主题区

本区域位于主体建筑的东面近生和浜处。该区主要以五组不同色彩的抽象小品座椅分别表现了五个奥林匹克运动竞技大类,五种颜色暗合五个2008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所各自的代表项目。造型简洁抽象,色彩鲜艳夺目。

五、结语

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既突出了何振梁先生为中国及国际奥林匹克事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也展示了奥林匹克的“和平、发展”的主题,弘扬了“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本设计着重研究了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巧妙地加入地域文化特色,如何延续历史记忆,传承当地的特有建筑风格,并将传统元素融合到改建项目当中,使之符合人们日常的审美方式和使用习惯等问题。

参考文献

[1]胡晓玲.以文化的视野探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6.

[2]鲍家声.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洞藏酒文化的延续和创新 篇9

提起洞藏,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会立刻想到白酒,洞藏白酒近几年里一直被白酒行业所津津乐道。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葡萄酒洞藏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作为洞藏酒文化的延伸和创新,葡萄酒洞藏文化是否会成为一种新兴潮流?

葡萄酒洞藏,从这里起航

2014年8月2日,“中国葡萄酒第一洞——茅台葡萄酒洞”的授牌仪式上,一个由茅台经过8年实践和潜心积累、开创的葡萄酒洞藏存储模式正式对外发布,从而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沉寂了8年的茅台葡萄酒洞终结硕果。葡萄酒洞藏,从此正式起航!

为什么说8年的艰辛才成就了今天的茅台葡萄酒洞呢?说起酒洞的由来也是一个奇妙的机缘巧合。

2002年,由贵州茅台酒集团投资在秦皇岛昌黎成立茅台葡萄酒业有限公司,随着茅台葡萄酒文化的不断积累,以及对高品质葡萄酒的追求和热爱,葡萄酒公司便开始酝酿建设茅台自己的,蕴含丰富的茅台葡萄酒文化、有着茅台特色的、独一无二的酒窖,同时如何将传统手工酿造工艺和现代化设备相融合,以达到茅台更高品质葡萄酒的特质,也成为了茅台葡萄酒团队的追求。

带着这份追求,茅台团队用执着精神不断寻觅和探索,一处纯花岗岩的石洞进入了茅台人的视野,该石洞位于昌黎县东山公园内,在“小东山”山体之下,山体北靠绵延而巍然的碣石山山脉,面朝以沙滩旅游文化著称的“黄金海岸”,紧邻205国道,距黄金海岸14.3公里,距京沈高速23公里。山洞原型始建于1969年,是在当年毛泽东主席提出 “深挖洞,广积粮”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产物。整个酒洞均为花岗岩结构,最薄厚度6.7米,最厚21.9米,总面积3000多平米,最大储酒容量23万升,洞藏成品每年2万升左右,传统手工精酿葡萄酒6000-8000升。由于花岗岩的特性,使得酒洞相对湿度平均保持在70%—85%,温度在冬季最低14度,夏季最高16度,使得酒洞成为我国唯一一个自然恒温的大型葡萄酒洞藏基地,而每年一个14-16度的温度变化周期,更是让葡萄酒在陈酿过程中保持和增加了其细腻的特质。

经过检测,酒洞负氧离子含量达到1320每立方厘米,山洞透水岩层的滴水中含有130多种有益健康的成份,经过洞藏的葡萄酒香气会更加浓郁、丰富和饱满,口感更加细腻、稠密。

这是任何一个人工酒窖所无法比拟的。

2005年,茅台葡萄酒发现的喜悦还没有散去,茅台人便迫不及待地进入了石洞储酒的研究和实地试验阶段。

为了给洞藏葡萄酒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茅台团队对山洞进行了长达14个月的技术监测,也进行了包括桶装、瓶装、坛装等10余种器型,近百种盛器,共3000余升葡萄酒的洞藏试验,并进行了近百次不同器皿、不同品种、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人群的实地品鉴,得到相关业内业外人士的首肯。在广泛收集各界不同意见并进行整理修正后,多次对酒洞硬件设施、山体状态、空气环境进行改造,先后投资2600余万元,历时七年,经7次较大规模改建,用心雕琢出了一个近3000平米的花岗岩酒洞,营造了中国独有的洞藏葡萄酒工艺和文化。

立体化葡萄酒“体验洞”

自2007年以来,茅台葡萄酒洞存储了10余万瓶高质量葡萄酒,按照洞藏五年的管理理念,茅台洞藏葡萄酒于2013年已经上市。茅台酒洞集茅台葡萄酒文化、葡萄酒洞藏文化为一体,设有文化展示区、橡木桶陈储区、瓶储区、会员专属区,以及手工精选区,橡木桶发酵区,会员酿制区、无菌灌装区、品酒区、餐饮休憩区、休息饮品区、3D影院等。形成一整套洞藏葡萄酒管理操作规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茅台洞藏酒及茅台酒庄酒管理标准和分级标准。这里不但是葡萄酒洞藏文化的发源圣地,也是最原始的葡萄酒酿制车间,还是最舒适的休闲场所,更是茅台洞藏葡萄酒以及中外名酒集中储藏与展示的最佳博览馆。

葡萄酒在陈酿过程中保持和增加了其细腻的特质,茅台葡萄酒洞成为一个自然恒温的大型葡萄酒洞藏基地,经过检测,酒洞负氧离子含量达到1320个每立方厘米,山洞透水岩层的滴水中含有多种有益健康的成份,经过洞藏的葡萄酒香气会更加浓郁、优雅和细腻,口感更加圆润,肥硕。经过8年的洞藏技术积累和探索、研究,以及业内20余名专家的论证,葡萄酒洞藏事业初现雏形,形成了一整套洞藏储藏理论和管理规范,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并形成了茅台洞藏酒及茅台酒庄酒管理标准和分级标准,从而衍生出一整套有关管理规范,并已申报国家洞藏酒和国家酒庄酒标准。

茅台葡萄酒酒洞的正式授牌,同样对于昌黎葡萄酒而言,意味着昌黎陈酿型葡萄酒产区建设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果酒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杨强说,“中国葡萄酒第一洞”的正式落成,对于不断挖掘和丰富具有产区特色的葡萄酒文化内涵,促进葡萄酒文化游和当地历史文化游相结合,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提升产区地理标志品牌形象,以及创建陈酿型产区等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包揽众多“第一”

总体而言,茅台葡萄酒洞经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结合,采用分级酿造和洞藏陈酿的办法,开创了中国洞藏葡萄酒的众多第一:

国内第一个提出葡萄酒洞藏的储藏方式,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葡萄酒洞藏管理模式。

国内第一个葡萄酒洞藏文化馆。经过全方位、多角度、长时间、大规模的葡萄酒洞藏研究和洞储葡萄酒,经过积累、整理、挖掘和提炼而形成了一种葡萄酒洞藏文化。

国内第一个高密度全花岗岩的存酒石洞。整个酒洞均为花岗岩结构,岩层最薄厚度6.7米,最厚21.9米,最大储酒容量23万升。

国内第一个温度、湿度、空气完全自然流动、自然调节的酒洞,全年温度在14-16度,湿度70%-85%;

国内第一篇《葡萄酒赋》,由茅台葡萄酒洞起草并撰写第一篇《葡萄酒赋》,是迄今为止第一篇完整描写葡萄及葡萄酒的赋。

延续创新的历史 篇10

一、阅读分析——文殊坊的文脉与现状

(一)成都当地的传统建筑特点

相对于其他地区,成都自古多雨、潮湿、日照少,这样的气候条件产生的民居形式自有其特点。在设计这一片区建筑时,延续历史还要研究和遵循当地民居的几大特点:

1. 外封闭、内开敞、大出檐、小天井、高勒脚、冷摊瓦。

2. 建筑群体布局灵活、规划合理顺应地形。

3.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设计、就料施工。

4. 轴线明确、平面灵活,变化有序,内外结合,层次丰富。

5. 青瓦粉墙,重重院落,轻盈精巧,朴实自然。

(二)文殊坊的现状及保护改造原则

1. 文殊坊的建筑文化特色

文殊坊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典型的川西民居建筑为纽带,以九街十庙的规模和“街、巷、院”的建筑空间格局,构成近400亩的川西建筑风情群落。

文殊坊重现了老成都街坊肌理,“九街十庙、庭院艺坊”的格局再现了走大街——穿小巷——跨门道——进院落——上堂屋——入居室的生活情趣。五大历史院落概括了老成都住宅的各种类型,包括前店后宅式、下店上宅式、平行二合院式、L形拐尺式、三合院式、四合院式、大院套小院等形式。整个街区街巷连接,院院相套,空间曲径通幽,步移景异,一座功能完备的川西建筑博物馆展现无遗。

2. 文殊坊的保护改造原则

文殊坊依托文殊院及周边民居,成为成都市历史保护街区。根据《文殊院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实施规划》所确定的保护模式:“整个街区的保护模式采用多种技术措施,以修复、改造、整合、迁建有价值的传统民居和公共建筑为主,适当新建风格与传统建筑相协调一致的新建筑,从而重塑历史文化传统街区的风貌和神韵”。在建筑设计中,思考保护传统民居格局空间和延续历史文化的有效手段。在科学调研和试验的基础上,既要提高建筑使用功能与现代生活的适应性,又力图充分还原老街区的街巷空间、高低错落的临街建筑及四川民居的小青瓦、粉壁穿斗墙。采用了传统的外貌、现代的空间,完成民居核心区的保护和历史的延续。

文殊坊民居的保护同文物古迹的修复不同,修复或复原不是惟一的,它更多的是体现一种设计,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在价值评价上,要能反映出居民生活的历史、环境和世俗的价值。因此,在保护文殊院历史文化保护区方面,能够尊重总体风貌而新建的建筑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文殊院片区的保护不是单纯地重现这一区域因佛教兴盛带来的旧有面貌,而是考虑到此区域的现状、生活环境的实际状况以及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从而制定出与这些条件相对应的保护方法。

二、保护策略——传统建筑的再利用是一种积极保护

(一)历史街区的延续性更新

在中国目前的城市再造运动中,传统建筑如何保护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热点,流行的主要是博物馆式保护法和拼贴保护法。博物馆式保护法即将古建筑复原与修复后,保持原有布局,并力求能把从前的生活方式也一起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以便完整地再现历史风貌。拼贴保护法即对零星分布在城市不同街巷之中的古建筑或古民居按照传统街巷格局体系集中迁建于一处,新建一个“历史街区”。这两种保护方法虽然不失为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然而都有其各自的弱点。博物馆式保护是一种静态、消极的保护,会使传统建筑失去灵气与活力,而拼贴式保护则可能花费巨大且会破坏传统建筑的原貌和韵味。而且这两种方法都只是把传统建筑的外形还原在历史街区中,而对于历史文脉的联系则无法顾及,不分时宜的运用“拼贴”、“复制”,加剧破坏了历史街区文脉的延续性、景观界面的整体性。这时,就需要探讨能够联系历史文脉和现代生活要求的设计方法。如何通过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实现历史街区景观界面的整体保护,实现景观界面风貌延续城市特色,保存城市文脉,这对于当前的历史街区更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历史街区更新中,延续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延续历史街区中的生活结构,二是延续历史街区的风貌特征。只有保证历史街区的风貌特征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协调发展,才能保持历史街区的活力和魅力。需要说明的是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既是矛盾的两面,又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支撑的统一体。保护离不开更新,而更新则是为了更好的保护。鉴于文殊坊当前历史街区功能衰退、建筑老化的情况,单纯的保护是不符合当前现实情况的,因此,文殊坊历史街区的延续性更新必须立足于保护的前提,从而在更大层面上实现保护和更新的统一。

“对老建筑最有意义的保护是找到它‘再利用’的方式。”这是加拿大建筑大师菲利普·歌德史密斯广泛强调的观点。文殊坊正好利用了这一保护方式,即传统建筑的“再利用”方式,赋予传统建筑以新的文化功能和意义。

(二)文殊院片区的保护及规划措施

文殊坊由“成都会馆”和“成都庙街”两大功能区组成,会馆区的主要功能是展示,以博物馆的形式向游人展示民俗文化的历史、民间技艺的起源发展及操作过程;而庙街区则重在体验,集文化收藏、名特小吃、旅游精品为一体,游人在此可以亲身体验学习民间技艺,可购物、可休闲,可坐在茶房里看精湛的茶艺表演。

文殊坊的规划:其一,保留了历史街道的现状走向、空间尺度与街名。保护区内街道都经过更新施工,忠实保存了其历史原貌。街道两边经营店面,既保留了过去成都传统沿街为市的特点,店面亦由单一的沿街经营发展至纵深院落,使街市更加繁荣,老百姓在怀旧的记忆中流连忘返。

其二,对传统城市肌理的细胞——院落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历史上,这个区域公馆林立,装修考究,园林精致。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不少高质量的民居院落在20世纪50年代后大都变成了大杂院,原来一户一院的开阔空间被临时搭建的厨房、卧室所堵塞。不过不少院落风韵犹存、格局尚在,通过维修与复建后,完整地保留了院落的民居风格,每个院落外闭内敞,传统布局的房间、堂屋和天井空间亲切宜人,令人向往。院中有院的布局把街、巷、院串通得井井有条,出入自由,巷巷相通,在还其本来面目的基础上传承优秀建筑历史。

改造后的文殊坊青砖黑瓦,雕梁画栋,朱红的大门,布满青苔的水缸,花团簇拥的门斗,坡屋顶房檐上的滴水瓦当,青石砌的地板,雕花的窗棂,黑色的楠木柱……在原有建筑的地基上,按照原来的风格、风貌进行“克隆”,大小、占地、高度与原有建筑一模一样,街、院、巷、邻里保持了亲和的尺度关系。

三、结语

文殊坊承载着一个城市的记忆、情怀与古韵。当记忆深处的故乡渐行渐远之时,文殊坊的问世可以把关于成都的记忆再一次激活。

文殊坊区别于南京夫子庙、上海豫园、昆山周庄和武侯祠、杜甫草堂等“纯”历史文化旅游景点,是成都城市中心弥足珍贵的休憩之地。作为“文殊院街区”的复原蓝本,文殊坊以其地脉和环境优势,通过再现川西特色建筑,恢复传统街区风貌,重拾川西休闲遗风,打造“都市休闲旅游第一街”。文殊坊的青瓦白墙、木窗雕花、挑檐垂柱、门斗脊檩彩画、过厅的撑弓、正厅的檐廊以及明间挂落,记载着岁月的痕迹;风车车、捏泥人、烙糖饼,这些古老的民俗曾勾起多少人的美好回忆,展示着民间的绝技。亲身体验蜀绣等传统工艺品的制作,品尝风味独特的地道成都小吃。有人说:“上海有新天地,成都有文殊坊。”通过改造的文殊坊已经成为具有成都特色的名片。

参考文献

[1].[英]史蒂文·蒂耶斯德尔蒂姆·希恩著.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二):2000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祝莹.历史街区保护中的类型学方法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2/6

[4].李国忠.历史街区景观界面延续性更新的类型学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上一篇:近郊休闲旅游下一篇:地面广播覆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