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型

2024-07-06

历史课型(精选11篇)

历史课型 篇1

微课是大数据时代下教育信息化的体现,由于它在教学形式上有了很大转变,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因此能够实现“从教到学”的实质性转变。

1 微课产生的背景及其含义

近年来,社交媒体、移动通讯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个性化学习需求明显增加,各种教育资源也逐步开放,其形式也渐渐多元化,其中资源形态的微型化、内容主题化发展趋势明显。在国内,微课是微课程的简称,是一个继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风靡之后在教育领域衍生的新事物。它是把复杂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可融合于课堂教育或者可移动地服务于社会开放式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视频单元,从时长来看,时间较短,目前较被认可的是每个主题时间为5~8分钟;从其主题来看,每个主题相对独立,具有一定针对性,主要解决一个重要问题。

2010年佛山教育局率先组织开展了全市中小学教师优秀微课资源征集评审活动,首次正式提出“微课”概念并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建设实践应用研究。目前很多教育界人士也都努力尝试将这种新兴教学形式运用于实际课堂教学中,以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益。

2 运用微课进行历史课型的转变

2.1 历史课型的多种分类

课堂教学的课型泛指课的类型或模型,是课堂教学最具有操作性的教学结构和程序。根据基点选择的不同来划分课型。

若把应完成的教学任务做分类基点,课可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等,统称单一课。

若按教学内容的性质来判断,则可划分为自然科学课、人文科学课、思维科学课、艺术科学课等。为适应新课改,若干新课型中以自学互教、讨论合作型课堂的导创优势最为明显。

若以教学的方式、方法作为划分依据,则可分为讲授课、自学辅导课、讨论课、练习课、实践课、参观或见习课等。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共同活动。而教学方式构成了教学方法,目前主要通过教学方式而不是教学方法来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特征。讲授课、讨论课等都是以某一主要教学方式进行的教学活动。

虽然分类历史课型的基点不同,但都应该要符合大的课型分类的基本要求。首要是应涵盖历史学习的全程;第二,各课型要有一定独立性。本文主要探讨基于上述第三种分类基点划分出的众多课型中的概念课、解题课、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这四种。从迥异的教学实施流程可以看出各种类型课不同的风格。

2.2 运用微课进行某些历史课型的转变

新课改实验以来,老师们都感到了课堂时间的紧迫和教学任务的繁重,历史教学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求,就需要进行一些新的尝试。微课作为新兴事物有其独特优势,能让有心学习的人利用每一点零碎、空闲的时间得到一些收获。而在不同教学任务的历史课堂中,恰当运用微课则有利于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无论对教或学都有重要影响。

2.2.1 历史概念课可运用微课实现先学后教

一般“概念”包括四个方面:概念的名称、定义、例子及其属性(关键特征)。历史概念,既有一般概念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它是人们对历史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全面认识的概括性反映。历史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是特定的历史名词或词组。一般来说,历史概念应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1)该历史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时、地、人、事;(2)该历史事物的性质;(3)该历史事物的特征、意义、影响。各个历史概念之间相互联系、由简到繁由此形成了历史的学科体系。

历史事物按种类可进行很多种不同的区分,因此,历史概念也相应地可以划分为不同种类。按照其所反映的历史事物的范围,可划分为两类:(1)专指性历史概念。一个历史概念,只反映一种特有的历史事物,形成一个历史专有名词,如商鞅变法、武王伐纣。(2)泛指性历史概念。这类概念,泛指某一类历史现象,而且不一定是历史学科所专用,在社会科学其他领域也常使用,这类概念一般理论性更加明显,因此又可称为理论概念。它由诸多历史概念通过发展和升华,高度抽象概括而形成。例如:阶级、国家、革命等。这种理论概念大多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范畴,是人们认识历史和现实的基本指导思想。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没有,也不可能对理论概念做专门阐释,所以在传统课型中主要是依靠老师在讲授有关历史问题时,做适当的相关补充阐释,希望由此能使学生接受到有关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思想教育,同时借此提高学生运用这一基本观点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这种知识的呈现是复杂静态的,学生难以理解理论性概念容易疲劳,由此将微课引入课堂,避免老师一味枯燥地讲解,视频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是很好的调味剂。此外,因为一节微课主要讲一个重要问题,老师可以由此延伸出这一概念的背景、相关事件与易混点等,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便于掌握。所以教师在讲解某一专指性历史概念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运用微课。由于微课是提前录制好可以反复播放的,课前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实现先学后教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而对于一些难理解的地方,课下学生也能自主复习。

2.2.2 解题课可运用微课帮助归纳总结

各省高考历史试卷的题型有很多种类,在本文中我仅以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卷的题型为例,包括选择题、材料题、问答题三类。历史卷的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广、题量多,学生需要踏实、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同时又要具有一定的概括、分析、评价能力。在实际做题时学生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为何知识点老师都讲过,我却不会用来做题?主要原因可能有两点:(1)没有深入理解知识点;(2)解题缺乏归纳技巧。传统历史教学中对题型的归纳讲解往往是到最后的考试复习课上老师总结一遍即过,接受较慢的学生还没理解是怎么回事,老师却早已讲完了。通过反复观看微课视频使他们学会理解和归纳,帮助其完善认知结构,也利于学生对自己上阶段的学习进行查漏补缺不断提高。同时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时常总结归纳的良好学习习惯,有益于他们未来发展。

2.2.3 历史复习课可运用微课进行分层次教学

所谓复习课就是专门为复习巩固之前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方法的理解运用所进行的课堂教学。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们往往只花较少的课时笼统地进行期中或期末考前的统一复习。长此以往,那些接受能力相对比较弱的学生自信心将会受到很大打击。微课对学生的益处就在于录制时能详细讲解每个知识点,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同一知识点可录不同微课视频以展示层次不同的内容(包含基础、提升、拓展等),做到各取所需,实现知识点分层次教,学生分层次学。

2.2.4 试卷讲评课可运用微课做到因材施教

顾名思义,试卷讲评课就是考试之后老师在课堂上统一讲评试卷。试卷讲评课的关键是个“评”字,对班级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和不足,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和老师的分析讲解来纠正。但众所周知,个体存在差异性,所以即使是同一班级的学生其能力水平也是有差异的。处于普通水平的学生可能需要老师对错题的详细讲解,但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来说重复听讲可能就有些浪费时间了。微课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老师仔细分析试卷后,把对试卷的讲评按难易程度分类录制,这样在自主学习时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观看。如此一来既可以减少仔细讲解试卷所占用的课时;另外,也有利于做到因材施教,对具有不同学习能力和掌握程度的学生实现个案补偿教学,使他们能够齐头并进共同进步。

3 微课对于历史课型转变的意义

胡铁生认为,对于教师而言,微课将会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将发生改变,教师备课、上课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运用微课资源进行的校本研究将有大作为,也将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大途径。对于学生而言:第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自主学习的需要,通过微课他们既可以巩固强化知识也能够查漏补缺。“微课”将是他们在校园课堂之外学习及获取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是现代社会无线网络和各类电子产品的普及,不仅仅是成人在普遍使用,许多学生也已拥有手机等数码产品,微课视频时间短且可通过网络传播的特性,使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也能够利用琐碎时间给自己充电,因此基于视频的“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第二,它能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既能使优秀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又能按要求促进学习较困难的学生跟上班级平均进度。运用微课实现先学后教和分层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进班级全体学生整体发展。另外,微课的开放性及其还可进行后续补充与开发的特点,也为教学带来了巨大的灵活性。

摘要:历史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都能了解基本的历史知识,使之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为了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历史课上得到相应的多样的发展,微课应运而生。微课正是从学生个体差异性出发,实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它可以满足学生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以此微课对历史课型的转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微课,历史课型,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9.

[3]胡铁生.佛山教育局全国首创微课作品征集活动广受好评[J].教育信息技术,2011(6):21.

[4]中国微课网http://dasai.cnweike.cn.

历史课型 篇2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纷纷创新了教学模式。专题型教学作为新型的教学方法,高中历史教师在运用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不利于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围绕专题型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其解决措施,希望给高中教师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中历史;专题型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分析

高中历史课程具有很多教育功能,例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扩宽学生的知识面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等,但高中历史教材具有一定的难度,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教师通过在课堂中合理运用专题型教学,可以创建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1专题教学简述

专题型教学的教学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师教案设计、选取专题素材、整合知识点、课堂教学、反馈评价等。历史教材作为教师讲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教材内容,尽量围绕教材重点进行论述,从而扩宽学生的知识面积,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数。近年来,某些地区的历史课程已经实现了专题化教学,给其他学校的专题化教学设计提供了借鉴意义。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两条主线进行阐述,即纵向路线与横向路线,将对应的历史知识进行整理串联,使学生们在脑海中浮现清晰的历史框架,熟悉历史事件脉络,从而更好地对历史知识点进行学习。例如:根据数据调查显示,很多高中学生能够有效掌握中国经济文化史的内容,但是不能掌握西方经济文化史的内容。这是因为高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大量的中国经济文化信息,因此,能够准确树立我国的发展史脉络;由于西方文化经济史知识接触的少,无法将西方文化经济史的知识点进行串联,不了解西方历史中发生的重要事件。针对这一情况,历史教师必须详细讲述西方文化经济史,在教学课堂前,制定好详细的授课方案,包括重大事件、详细时间、重要人物、社会意义、历史价值、课后思考等,同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西方文化经济史的资料收集作业,使学生提前了解西方文化经济史知识,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师的历史教学质量。

2建立情景化的专题教学

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传统的教学课堂中,主体为教师的教学方案,教师在课堂中,把重点放在教学方案的讲述,不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导致某些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思路,降低了学习兴趣,出现厌学心理,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教师通过改变策略,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人发展,围绕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念,必须引导学生对问题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否则,导致很多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当遇到难题时,跳过个人思考环节,直接向教师索要问题答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中,必须重视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高中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特点进行教学,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必须明确重点、次要点。某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讲解较多的知识点,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不了解教材重点时,降低了学习历史课程的效率,因此,降低了教师的历史教学质量。由于高中课程繁多,很多学生在学习大量课程的过程中,会出现身心疲劳的现象。为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活跃课堂气氛的方式很多,例如:多媒体教学。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将声音、图片、视频等元素进行结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在轻松地环境中学习历史。由于某些历史章节中涉及理论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全面理解人文思想主旨,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概念化的内容转化为具象化,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这一章节中,应提前制作好教学方案,制作好多媒体课件,并提前布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收集有关这一章节的内容,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增强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印象,利于学生后期课程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中,结合多媒体讲授这一章节,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方式讨论课堂问题,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表达个人观点,不仅提高了历史教学质量,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当学生讨论结束后,应与教师进行问题探讨,在探讨问题的环节中,不断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次数,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对于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教师必须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重视对学生的表扬,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加深历史知识点的影响,从而提高历史成绩。同时,教师通过应用专题型教学方案,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3建立知识框架

由于历史知识点较为分散,同时时间跨度大,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点进行记忆,降低了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同时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生进行及时地交流沟通,指导学生学习相应地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数。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专题型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整合历史知识点,掌握历史教材中的重点,教师在应用专题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提高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

4结语

由于高中历史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专题式教学将专题作为传播载体,将历史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联系,形成严密的结构框架体系,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作者:乌日古娅 单位: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蒙古中学

参考文献:

[1]张长城.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7)

高中历史新授课型设计 篇3

关键词:设计思想;教学设计;新授课教学的基本顺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31-01

一、设计思想

根据历史新大纲的要求,高中历史新授课教学必须完成以下三个方面的任务:

1、传授知识。即要求 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及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历 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2、培养能力。即培养学生掌握历史学科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思想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具有时代使命感;形成正确的国际参与和竞争意识及健全人格,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教学中应严格按照历史学科的知识系统和逻辑顺序,有条不紊地讲述历史,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历史知识,清楚地看到中外历史发展的轨迹。

2、直观性原则。充分运用各种直 观手段(语言、教具、图像 ),重视历史表象,使学生广泛地、多方面、多角度地感知历史,激发兴趣,促进积极思维。

3、启发性原则。教学中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激发其创造性思维。

4、史论 结合的原则。史论结合是历史教学中的一条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原则,要求教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按照年代顺序,具体讲述历史,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分析和结论,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避免光有材料堆积而无结论或只有空洞的结论而无材料支持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

1、讲述法。教师以“述”为主,可分为叙述、描述、概 述三种,在历史教学中,叙述、描述和概述通常应配合 使用。[来源:学科网]

2、讲解法。通常用于政治制度(含各类典章制度)、经济结构、法令条约、文化成就等教材内容的讲授,也可适用于其它教材内容。讲解法以“解”为主,重在释疑。它主要有分析综合、类比对比和实例论证等几种方法。

3、讨论法。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及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提出问题,组织和启发学生根据所提问题进行思考、回答,从而获得新知。讨论法适合班级水平较好,学生思维较活跃的学生。

4、发现法。教师在讲述某些历史概念或复杂的历史事物时,先给学生必要的材料,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发现问题,进而掌握历史概念和探讨历史发展趋势。这种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联系运用旧知识,去观察社会现象并做出分析判断,从而主动获得新知识。这种方法较适用于班级水平较好,学生思维活跃的学生。

四、新授课教学的三大环节

1、三大环节。检查复习、讲授新课、概括总结[来源:学科网]

2、具体要求。设计要求结构完整、层次清晰、环节衔接过渡自然、妥贴,课堂容量适度,详细得当,针对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调整难易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对尽量 调动学 生形成师生互动;课堂提问设计应有启发性;课堂练习简洁明快,有代表性;课后总结简明扼要,作业布置应适量。

五、新授课教学的基本顺序

主要流程:

复习导入→指导学生阅读→教师讲解→课堂练习应用→反馈指导→小结及作业布置

具体 操作:

1、复习导入

(1)书面练习导入。上课后由教师准备简短的书面练习材料发给学生 练习后 ,扼要讲评后联系新课内容而引入。

(2)提问导入。上课后由教师结合上节课内容或已学过的旧知识提出问题,在学生思考回答后由教师扼要小结联系新课内容引入。

(3)教师总结引入。上课后教师总结前面已学内容,设问联系新课内容引入。

(4)复习导入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导入设计应简洁明快,与新课过渡应平缓,能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同时能培养养成联系学习的习惯。

2、阅读教材

复习导入后,教师指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本节教材相关内容,迅速阅读后 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使学生在教师讲解时已基本了解和认识本节内容的重难点所在,以便在下一环节教师讲解时提高听课质量。

本环节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左右,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应加 强督促指导,使学生阅读目的明确,积极主动配合教师。在学生阅读教材过程中,教师可板书本节内容提纲,既给学生点明本 节重难点,同时为下一环节讲解作好准备。

注:本种新授课型一定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

3、教师讲解

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的基础上,教师依据板书提纲对本节内容进行讲解。易懂的内容可抽学生回答后教师 总结,教师重点讲授分析本节的重难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和点拨,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在本环节中,教师应有意识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加以解决,学生基础好一些的班级适当引 导学生讨 论某些重点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有关能力。

本环节是本节课的关键,要求教师应精心准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讲解应简明扼要,设问应有典型性和启发性。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以内。

历史图表型材料题反刍 篇4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卷, 图表类材料题按图形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数据图表类、图片类和地图类材料题, 现以近几年江苏高考历史卷为例, 从这三种类型分别谈谈它们的特点、解题方法和技巧。

一、数据类材料题

数据图表类材料题主要以数字表格、线型示意图、柱状数据图等为载体, 利用具体数字信息考查学生对表格的材料处理能力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 对考生认识历史发展特征和逻辑推理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

数据图表类材料题的试题特点主要有: 一是以数字信息材料或表格为载体, 要求学生将数据信息转换成历史文字知识和信息;二是数据图表类题在表现形式上, 不如历史图片那样形象直观, 核心信息量隐藏较深, 要求考生善于辨别获取, 只有从综合的角度多方面对比材料信息的基础上, 才能明确材料的主题及命题意图, 因而对考生的比较归纳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例一 (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第2题) :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 由此可见, 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以例一为例, 该题问题比较笼统, 需要看清数据图要表达的意思, 往往有同学比较直观地只关注士族子弟占了绝大多数, 就误认为是九品中正制的表现, 贸然选择了A或者B选项, 这就犯了没有全面分析数据图的错误。 该图应该表达两层意思:其一, 《唐书》所载的830名进士出身于士族、寒族及小姓三部分, 说明唐代科举制兼顾了多个阶层, 并没有完全被特权阶层垄断;其二, 在这三部分中士族子弟占了绝大多数, 说明唐代科举制没用完全打破特权低位, 所以还不是特别完善。 故选D项。

由于数据图表类材料题是以表格、 数据曲线等为载体因此在解答本类题型时, 第一步要高度关注题干和注释中的关键词, 例如其中的限定词和答题要求等, 表格类题中的关键词是解题的钥匙, 很大程度上也是最终答案的组成部分。第二步, 就要带着题干的问题仔细阅读数据信息, 对数据要“三把握”:一是把握表格数据本身或者注释中所反映的历史信息, 界定历史线索的范围;二是把握表格反映的问题实质, 确定答题方向;三是把握表格的关键信息, 尤其是一些关键的数字信息, 明确内涵和外延。 第三步, 捕捉表格中的隐藏信息, 即读出表格中所蕴含的变化。 第四步, 联系课本知识, 利用阶段特征, 分析信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最后综合判断, 得出答案。

二、图片类材料题

图片类材料题是历史考卷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它主要以历史照片、图片或绘画等为载体, 考查学生对图片的理解认知能力和运用图片提供的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这类试题资源比较丰富, 且提供了直观形象的试题情境, 使试题呈现图文并茂的效果。

历史图片类材料涵盖了选择题、 材料题及问答题等各种题型, 其呈现方式主要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试题提供图片材料 (宣传画、漫画、历史照片、文物展示等) 及其材料的出处、注释及提示语等, 二是提出“设问”, 指出解题的方向和范围。 这类试题的基本特征是:试题新颖直观、生动活泼;强调对阅读材料的正确理解, 要求考生弄清图片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体现不同学科之间能力的相互渗透和融会贯通。

例二 (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第11题)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 在这一过程中, 最主要的改变是:

A.土地的使用权B.土地的用途C.土地的所有权D.土地的规模

以例二为例, 该题分别提供了宣传画和文物展示两种图片, 题目设问的方向比较明确, 围绕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现代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展开。 本题的难点在与学生对图片表达的历史信息不明确, 造成无从下手的局面。解答时, 要先通过观察三幅图提示的历史信息, 如合作社、人民公社、承包合同书等进行辨别, 明确三幅图分别代表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和家庭联产承包者责任制, 进而运用所学知识, 联系生产关系, 得出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 但是土地的用途、所有权及规模都没有发生变化。 故选A项。

图片材料题将一定的信息隐含在图片里, 借助图片研究事物的特征、规律或联系等, 解答好这类题, 需要坚持“两步走战略”。 第一步:审, 一是审图和注释, 要求弄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是什么, 有几个要素和几层含义;二是审标题, 因为标题是图片的题眼或中心, 能够迅速缩小答题范围; 三是审设问, 设问是图片题的题点所在, 不同设问决定了不同的答题方向, 只有把图片内容与设问要求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有的放矢地解答问题。 第二步:联, 即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注意图与图之间的联系, 注意图与教材相关知识的联系。

三、地图类材料题

历史地图是研究历史事件发展脉络的直观材料, 在反映历史战争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地图类材料题以地图为载体, 既考查了学生对地图信息的处理能力, 又考查了学生依托地图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更考查了学生的相关地理学科能力, 体现了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对学科间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

地图类材料题可以涵盖各种题型, 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地图为主题情境, 用直观的图示代替文字描述反映历史现象, 主要考查学生读取地图的信息、理解地图所涉及的基本史实的能力;另一种是以地图辅助文字材料来设题, 融读图、阅读文字、逻辑思维于一体, 在该类题型中, 地图和文字之间有密切联系。

例三 (2010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第6题) :下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 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以例三为例, 该图很明显考查的知识点是甲午中日战争, 解题的关键在于判定该图片是哪场具体战役, 这也是本题的难点所在。 很多考生表现出对地图不熟悉, 纠结于黄海海战还是威海卫战役, 通过结合所学知识和充分挖掘地图信息, 我们可以判别出该地图反映的是威海卫战役, 在本次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故选A项。

解答地图类材料题可分别对待。 一是以地图为主题情境, 另以文字补充地图内容不能反映的信息。 解题的关键在于从地图中提炼信息, 并以文字传递的信息为补充, 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筛选, 得出正确答案。 二是以文字材料为主题情境, 以地图作为辅助。 解答的关键在于对文字材料所隐含的信息进行深挖和解读, 以地图所传递的信息为补充, 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判断, 正确作答。 三是图文并重型, 文字和地图材料都是进行分析和判断的依据, 并可相互参照和佐证。 解答的关键是地图和文字同时挖掘有效信息, 并互相参照和佐证, 得出答案。

通过以上三道例题的分析, 针对高考中历史图表型材料题的类型, 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解题方法和技巧:

第一, 审题, 即审清设问规定, 明确题意要求。 首先, 要审清设问中的关键词语, 它规定了具体的作答要求。 其次, 要审清材料、设问和课本三者间的关系, 理解以设问为中心的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侧重点, 进而融会贯通、迁移知识、选取有关历史知识作答。

第二, 辨别图表数据, 挖掘并提取有效信息。 就是通过图表材料所呈现出的数据, 确定材料所要展示的历史信息, 这是解题的关键, 并结合设问规定的作答要求, 对判读分析出的材料信息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提取。

第三:规范用语, 关注分值, 完备答案。 就是把提取出的有效信息付诸实施, 形成语言准确、内容完备的答案, 同时要关注试题的分值, 根据分值安排答题量, 这样能迅速有效地把握答题量。

浅谈高中历史理解型对话教学 篇5

一、师本对话

师本对话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其所持有的“成见”为前提而对文本进行的理解。成见即先入为主之见,并不是教师个人创造的,而是教师所处的社会、历史、时代和文化等共同给予的。

(一)师本对话的三个条件

首先,要有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史学知识的基本结构及其基本概念,隐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历史研究方法等。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完成课程所规定的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教学中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主要就是这种分门别类的知识。教师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认识学科结构和学生认知特点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理解所教课程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的逻辑结构,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

其次,教师要很好地理解文本内容,除了扎实的史学专业知识外,还需要丰富的文化背景。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迅速,各种知识会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各种媒介传播开来,学生获得的各种信息也会在课堂中反映出来,使教师面临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另外,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和课程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因此,教师必须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以便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尤其对于历史这一门内容庞杂丰富的课程来说更是如此。

最后,师本对话的过程,并不是教师消极地接受文本内容的被动的过程,而是教师与文本在各自的地平线上通过积极的对话不断形成新意义、建构新视界的过程,是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过程。

(二)师本对话的操作程序

首先,教师要熟悉文本。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就应是教材知识的已知者。若教师不懂、不会,则学生更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必须熟悉文本,将文本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尽量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装备以及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

其次,教师要创造性地发展文本。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师应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智慧,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整合,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探究,去自主学习。包括适当取舍教材内容和拓宽文本的视界。

最后,教师要反思文本。教师在课堂上实践文本后会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课后教师要在原来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反思,不断丰富,不断改造,不断创新,充实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为以后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生本对话

生本对话的过程,实际上是让学生独立地去体验和感受,通过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情感把握文本的意义,在和文本的相互作用中建构文本意义世界的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过程。

(一)教师指导生本对话的具体原则

1.充分信任学生。高中生已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初步的批判能力,教师应该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处理好自己与文本之间的关系。

2.建立生本之间的平等关系。课本虽然是由教育专家和各学科的专家在充分讨论和调研的基础上编写的,但是大学教授很少有机会接触到高中学生,因此对学生的特点缺乏直接客观的了解。文本内容对于学生不应是居高临下和高深莫测的姿态,相反只是促进学生学习、理解和发展的工具。

3.尊重个体差异。在生本对话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文化背景、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而对文本的感悟、体验、理解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忽视这种差异,而应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这种差异,通过生本对话达到学生与文本的相互承认和理解,从而建构起学生自己的个性化的生活世界。

(二)生本对话的操作程序

1.进入教材情境。2.质疑教材。3.完善自身的主观世界。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理解文本,已经将自己的和作者的感情世界融为一体,引起个体心灵的震动,这必然使学生对自己的主观世界有新的理解和感悟,完善自身的主观世界。

(三)生本对话中的“本”不应局限于历史课本

还应包括各种历史文献资料及遗迹、遗物等。例如,鉴于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中关于北宋时期东京沛梁商业兴盛的内容叙述不足,有的教师补充了下列材料:“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袜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以东街北,赵十万宅,街南中山正店。……又投东则旧曹门,街北山子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又李生菜小儿药铺、仇防御药铺……以东牛行街,下马刘家药铺,看牛楼酒店……自土市子南去铁屑楼酒店,皇建院街、得胜桥郑家油饼店,动二十余炉。直南抵太庙街、高阳正店……近北街曰杨楼,街东曰庄楼,今改作和乐楼,楼下乃卖马市也。”只要学生读完这些材料,关于东京商业的繁荣也就无需更多的讲解,教师利用生本对话来生成文本意义,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发展。

如何妙解话题型历史选择题 篇6

在实际考试中, 话题材料来源广泛, 形式又多样 (可以是文字型、图表型、图片型等样式) , 已经明显地向考生提供了新情境。新情境让考生感到超本超纲、很不适应。另外, 话题型选择题的备选项, 既可以是话题的中心, 又可以是与话题相关的背景、原因、目的、影响、作用、意义等, 还可以是话题涉及的史论、史观等, 这更让考生感到茫然。当然, 命题人还可能会使用许多计策来为难考生:比如, 偷换概念, 移花接木, 造成考生推理、分析、判断的障碍;因果倒置, 舍本求末, 造成考生用现象掩盖本质;史实、观点正误交错, 鱼龙混杂, 造成考生一头雾水。总之, 我们可以说:这种情境式的话题型选择题是当前历史高考的难题, 广大考生基本上取得的是20—24分的“温饱型”分数。有没有妙法来应对这种类型的题目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简单总结, 希望对考生有益。

一、判断句式结构, 分清主次关系, 找准话题侧重点

例1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 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 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 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例题释读】题干 采用了复 句结构“只 有……才……”, 其侧重点在条件上, 即必须联合城市的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所以, 根据复句的条件就容易选出正确答案是B项。

【技巧总结】题干与选择项采用了复句结构, 必须注意区别复句的侧重点。一般来说, 转折复句 (虽然……但是……) 的侧重点在“但是”的那一句上, 条件复句 (只有……才……, 如果……那么……) 的侧重点在“只有”或“如果”的那一句上, 因果复句 (因为……所以……) 一般强调原因部分, 并列复句 (既……又……) 虽然都要考虑, 但仍会侧重某方面。

二、注意历史事件 (历史史实) 的各个细节, 合理排 除不当选项

例2在周代分封制下, 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 战国时期, 秦国地区的君王墓葬规模宏大, 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 君主、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例题释读】题干有两个时间, 即周代和战国时期。话题的主体意思是:战国时期, 秦国与东方六国的墓葬区别表明了什么?根据时间 (战国时期) 可知:铁器、牛耕出现, 生产力发展, 导致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礼乐制遭破坏。所以选项A与D的表述是错误的, 应该排除。分封制的定义是:上一层分土地、人口等给下一层, 同时将某种爵位封给下一层, 所以分封制不是集权, 恰是分权, 选项B是不符合历史概念的, 应该排除。根据话题中心, 即东方六国还维护着君主、卿大夫、士、民众为突出特征的等级制度, 秦国却是君主独尊之外无明显等级差别, 可见正确答案是C。

【技巧总结】特别注意题干的细节, 只要备选项出现下列情形之一均可以用排除法: (1) 待选项本身的表述与历史史实等不符或不完全相符, 则这个备选项是错误的。 (2) 待选项本身表述正确, 但与题干即话题的某个细节不符 (细节可以是时间不符、地点不符、性质不符等) , 则这个备选项是错误的。

三、运用史学基本理论, 判断选项的相关关系

例3对于我国雕版印刷术的发展, 宋代叶梦得《石林燕语》卷8中有“今天下印书, 以杭州为上, 蜀本次之, 福建为下”的记载, 可见, 北宋国子监所刻印的书籍, 多数都拿到杭州去刻印, 而非在汴京。这一现象从根本上反映出

A.宋代以后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

B.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C.宋代民间手工业的兴盛

D.宋代君主专制的强化

【例题释读】题干明显是讲文化现象, 即印书。材料的大致意思是国子监不在北方的都城 (汴京) 印书, 舍近求远地到南方的杭州去印书。这证明南方的印刷业比北方发达。我们再根据史学原理推断文化现象的根本在于经济, 因为南方经济逐渐超过了北方, 所以南方的文化事业也超过了北方。正确答案是A。

【技巧总结】遇到要求判别程度问题的选项, 可以利用史学原理来判断相关关系。常用的相关史学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主要有:原因和结果, 本质与现象, 必然性与偶然性, 重点论, 两点论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主要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阶级和阶级斗争, 人民与英雄的关系等。

例4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 (正德) 以前, 百姓十一在官, 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 今去农而游手趁食 (谋生) 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 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例题释读1】我们不需全懂材料, 只需略知务农的人逐渐减少了。根据原理可知, 生产工具是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 所以不同的生产工具就体现了人的不同分工, 更体现了不同的经济结构。不同的经济结构反映了人与人的不同关系。人与人的不同关系就是社会组成结构变动了。正确答案是B。

【例题释读2】这段文言文材料反映的内容是:明朝后期,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出现了务农人口迅速减少的社会问题, 而务农人口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农业衰退, 排除A项。这也说明当时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动, B项正确。C项没有正确反映材料内容。在古代文人看来, “游手”主要是离开土地的人。在明代后期, 这些“游手”主要从事工商业, 并不完全是无业游民, 所以D项不正确。

四、利用数学思维方法, “反其道而行之”, 从而选出 正确答案

例5普京曾多次指出:“我们近70年的时间里走入了一条死胡同, 偏离了人类的康庄大道。无论承认这一点有多么痛苦, 经济意识的理想化扭曲了最基础的财产关系, 导致我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忘记过去, 就意味着没有良 心, 但要想回 到过去, 就意味着 没有脑袋。”由此看出

A.普京强调阶级斗争学说

B.普京抑制西方和平演变

C.普京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D.普京反对资本主义制度

【例题释读1】遇到话题材料, 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在自己的知识库中去寻找相关的熟知内容。从已知推未知, 是正常的做法。但我们不要忘了, 数学思维方法也还有经常用到的:反证法。课堂上出现过“阶级斗争”“西方和平演变”“资本主义制度”这些词语, 唯独没有出现过“历史虚无主义”这个词。历史虚无主义就是不承认历史和历史规律性, 认为历史对现实没有意义的一种观念、主张。反证法就是这样从反面来证明, 故正确答案是C。

【例题释读2】当看到C项时, 考生因对“历史虚无主义”一词不了解, 感觉无从下手。实际上, 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排除。“和平演变”一词是西方针对苏联社会主义时期所实行的政策, 选B项也是错误的。因为当前 (普京执政) 俄罗斯实行的就是资本主义制度, 故D项错误。排除掉A、B、D, 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

【技巧总结】当你遇到某些不熟悉的词语时, 应该尝试着用反证法、排除法逐项排除其余三个选项, 也许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五、利用史学观、史料学、常识, 推断出正确答案

例6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 (1931年9月18日) 晚上10点钟, 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 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 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这段电文

A.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实

B.是后人的“伪造”史料

C.是研究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的珍贵材料

D.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例题释读】初看材料就知其说法是矛盾的:一面说是偶然因素, 一面说是中国军队破坏……袭击……史料学告诉我们文字材料都带有写作者的主观目的性。从出处“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看, 就知道这应该是有史料价值的, 而不是后人伪造的。史料的价值在于可以从中发现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借口等。正确是D。

例7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 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例题释读】只要了解史学研究范式, 就明白现代化史观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是不断地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所以应排除C、D;A有点迷惑性在于“清末新政”, 但它只是个幌子。所以B正确。

中国铁路客运主型车辆历史回顾 篇7

中国铁路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从其第一条营业铁路——上海吴淞铁路——1876年通车之时算起, 是133年;从其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1881年通车之时算起也亦128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这60余年中是中国铁路自强不息、坚忍不拔、披荆斩棘、前赴后继的60年。特别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 中国铁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新的路线和新的方针、政策指引下铁路事业推陈出新, 突飞猛进。截至目前, 我国铁路交通运输网络主要由京沪、京哈、沿海、京九、京广、大湛、包柳、兰昆“八纵”和京兰 (藏) 、煤运北、煤运南、陆桥、宁西、沿江、沪昆 (成) 、西南出海“八横”组成的“八纵八横”铁路运输通道基本形成。一个横贯东西、沟通南北、干支结合的具有相当规模的铁路运输网络已经形成并逐步趋于完善。

2 客运车辆

目前, 中国铁路客运系统拥有旅客乘坐车39438辆, 其中硬座车17148辆、硬卧车11738辆、软座车676辆、软卧车2421辆。在这些客车中, 有18573辆为空调车, 占44.4%。现代的客车车体为薄壁筒形结构, 其材质已由普通钢发展为低合金钢、不锈钢以及铝合金。这种结构和材质不仅大大提高了车体的强度、刚度和耐腐蚀性, 而且降低了车辆的自重, 提高了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节约了维修费用和牵引动力消耗, 为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创造了有利条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 我们铁路客车由22型逐步向25型升级换代, 从25B、25G、25Z到25K不断发展进步, 技术水平日益提高。21型客车是中国自行设计第一代主型客车, 1953年开始生产, 1961年停止生产。车长21.97 45m, 车宽3.00 45 m, 构造速度80 km/h~100km/h, 车辆自重48/45t。硬座车原设计为二、二人座, 定员为88名。车内还设置一个敞开式洗面室, 两个厕所, 一个乘务员室。1955年改为二、三人座, 定员增至108名。车窗改为钢窗, 内墙板采用胶合板。1956年又将敞开式通过台改为密闭式, 加装了折棚门和翻板, 并采用铝制烟灰缸和衣帽钩等。车体为全钢铆接结构, 底架上无金属地板, 作用于车内地板面上的载荷主要依靠底架的各梁传递, 走行部采用均衡梁导框式转向架。1957年再次进行减轻自重的设计改进, 将车体结构改为焊接, 侧墙带压筋, 车辆自重降至43/39t。以后, 内墙板又贴有塑料布。21型硬卧车为三层卧铺, 定员54人, 铺位较宽, 旅客睡眠较为舒适, 但中铺较低, 下铺坐人直不起腰来, 所以1958年就停止生产, 被22型取代。22型客车是中国铁路第二代主型客车, 1959年生产1994年停止生产。车体长23.6m, 车宽3.105m, 构造速度120km/h。硬座车有两个密闭式通过台, 一个温水循环独立锅炉暖房, 两个厕所, 两个敞开式盥洗室、一个乘务员室。座位为二、三配置, 定员120名, 座位之间设有固定式茶桌。1961年将取暖方式改为大气压式, 定员增加到122名, 即YZ23型。1962年, 对22、23型车重新修改设计, 将23型定员又改为120名。1970年对车内造型及部分结构又作了较大的设计改进, 仍采用独立取暖房, 定员改为116名。车体为全金属焊接结构。在钢骨架外焊有金属板, 形成一个封闭壳体, 俗称薄壁筒型结构车体;为增加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壳体内采用了墙板压筋方式, 形成整体承载。以后内墙板和保温层又广泛采用了塑料贴面板和硬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具有不吸潮, 不需包装, 耐碰撞, 制造工艺简单等优点。1957年首批22型硬卧车有9个各容纳6个卧铺 (两层睡铺带边铺) 及一个可容纳四个卧铺 (两层睡铺不带边铺) 的敞开式单间。1958年改为9个各容纳8个卧铺 (三层睡铺带边铺) 及一个可容纳5个卧铺 (三层睡铺带边铺) 的敞开式单间。1966年后, 改为10个敞开式单间, 每间三层半软席卧铺两组。取消了边铺, 改为18个活动座椅和10个活动小茶桌。并将厕所与洗脸间分开。25型客车是中国铁路第三代主型客车, 1967年开始生产。25型客车除基本车型外还有双层客车。这种客车结构上的特点有:车体钢结构系用无中梁无压筋薄壁筒形整体承载结构。定员较多, 比21、22型客车有所增加, 每一定员所占车辆自重降低;构造速度较高, 有较好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采用低磨耗低噪声的风挡及橡胶风挡, 安装单元式铝合金车窗。各车均有车顶单元式空调装置和电热装置, 端门为自动门。车内布置新颖典雅, 色调柔和, 座椅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 乘坐舒适。行李架采用板式结构铝型材制造。特别25K型快速客车, 在确保运行时速达到160km时, 运行平稳、安全、可靠, 给乘客提供了一个舒适、明亮、卫生的乘车环境, 使乘客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随着中国铁路的大提速而诞生、发展, 将成为中国铁路主型客车。

3“绿皮车”

目前, 我国开行的“T、K、Z”字列车已经全部实现了空调车。但地区差异及经济状况的原因决定了铁路运输市场亦应多样化, 以适应不同阶层旅客的出行需要。其中, “绿皮车”是我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旅客列车的代名词, 主要是指22 (23) 型客车。这些车辆大多车身斑驳, 条件较差, 存在车厢内空气混浊、缺氧、冬冷夏热, 拥挤不堪, 通行困难, 饮水不能满足需求等较多问题。但是, “绿皮车”因票价低廉, 仍然有相当市场, 特别是对广大中低收入群体而言, “绿皮车”具有很大吸引力, 是他们出行的第一选择。一位基层铁路部门负责人明确表示:“就目前的铁路现实来讲, 淘汰绿皮车, 三五年是不可能的, 但假如在软件上狠下功夫, 把服务质量提上去, 可以弥补硬件上的不足, 价格低反而是很大的竞争优势。”某客运段段长介绍, 我们管段有十余对列车是“绿皮车”, 都是跑管段支线、短途和慢车的, 占客车总数的50%。虽然“绿皮车”在很多程度上还存在市场需要, 但是, 原有车辆的恶劣条件和状况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卫生、舒适度的要求。所以, 铁路部门近年来投入巨资对“绿皮车”进行了更新改造, 列车的内墙板、顶板、座椅、卧铺、车窗、厕所洁具等采用了新型材料;车厢的照明、色调都有很大改观。

参考资料

[1]2005年中国铁路建设行业研究报告[R].[2]李志, 李威武.千里探访“绿皮车”, 2006.[3]2003年版中国铁道年鉴.

参考文献

[1]2005年中国铁路建设行业研究报告[R].

[2]李志, 李威武.千里探访“绿皮车”, 2006.

历史课型 篇8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课程,探究型学习,教学策略,实施

探究学习是《历史与社会》学习的主要方式。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实践中, 坚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大力倡导探究式学习, 鼓励学生体验、探究、实践,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既可以使学习成为获得积极、愉快、成功体验的过程, 也能收获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一、探究型学习教学策略的内涵

探究型学习教学策略主要是指教师依照既定的探究目标, 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探索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目的的教学方式。初中历史与社会问题探究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 围绕着一个或者多个核心问题进行, 联系生活,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探究型学习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

下面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 分析探究型学习教学策略的基本过程及注意事项。

1. 巧设探究问题

探究过程的第一步是确定问题, 让学生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索中, 探究问题的设计或形成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核心和线索。在课堂教学中, 首先应提出能够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问题或任务, 但绝不能是深不可测的, 必须能够通过学生的观察、实践及已有的基本知识来解决。因此在提出问题时, 应该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 把不适应教学需要的、太大的问题转变为“怎么样”的问题, 这种改变使探究的问题更集中、更深入、更接近科学。

教师问题设计之后, 如何呈现给学生?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这些就要求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帮助学生发现和形成真切的问题。比如: (1) 用形象的语言、实物创设问题情境; (2) 利用趣味性的问题、典故来创设问题情景; (3) 利用现实生活, 充分联想来创设问题情境; (4) 利用多媒体来创设问题情境; (5) 利用故事、漫画等手段来设喻创设问题情境; (6) 语言描述, 通过教师的充满激情和感召力的描述, 来再现生活情景。

2. 形成研究思路

确定问题之后, 需要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和策略。问题的属性不同, 需要采取的解决策略有很大差别, 不同的解决策略, 需要不同程度的探究活动。在整个过程中, 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所以, 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在巡回指导时, 可给出一些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的相关基本知识的提示, 既要掌握适度又要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 否则学生会失去探究的信心。

3. 分析、整合信息

形成探究思路后, 教师采取适当的措施, 指导学生分析、整合信息, 让学生在积累丰富资料的基础上, 学会反思, 验证已有结论, 作出新的史论;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不拘于教材, 不囿于成规, 对有关问题进行独立分析。

4. 展示或交流结果

学生分组根据计划进行探究活动, 将形成不同形式的探究结果, 如调查报告、作品、访谈结果等, 需要通过展示交流进一步丰富、扩展这些结果。在这一环节, 教师主要针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分组进行结果展示, 允许不同的结果甚至错误的结果出现。首先, 让各学习小组推选发言代表清晰、明确地描述所研究的问题及取得的结果, 然后通过小组间互相交流比较, 分别评价对方的结果。最后, 教师则对交流结果进行总结评价, 肯定正确的一面, 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表扬和赏识, 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增强其学习信心。

三、我们的感想

当前,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和谐教学的环境下, 探究型学习教学策略已经成为广受师生欢迎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学实践应用中, 尤其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基础上, 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更加强调探究知识的过程, 而不是得出一个一成不变的结论。在实施探究型学习过程中, 教师应统筹全局, 善于倾听学生, 注意调控课堂进程与节奏, 发挥好协助、监控和指导作用。从本质来看, 探究型学习的初衷是授人以“渔”, 教师要能对每一个学生都抱以欣赏的态度, 竭力为每一个学生创造适合其发展的平台, 让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更加淋漓尽致地发挥其特长。由此, 学生的自主意识才得以激发, 创新才能得以挖掘。

参考文献

[1]乐志兴.浅谈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探究性学习的原则[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5, 27 (3) :145-147.

历史课型 篇9

历史环境指与土地密切相关的文化遗产所构成的、一定范围的整体物质环境, 在日本学界称为“历史风土”。

日本的《古都保存法》中将“历史风土”定义为:“在历史上有意义的建造物、遗迹等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已成为一体, 具体体现并构成了古都传统和文化的土地状况”。该定义也反映了历史环境是一个包含历史建筑及其周边环境、历史村落、历史街区、历史地段、历史风貌区等范畴的中观概念。

历史环境保护指从单体文物保护出发, 保护历史建筑 (群) 、传统街巷、历史街区, 以及与之形成整体的自然环境和场地特征, 对可能有损于历史环境空间品质和景观特色的建设项目实施规划控制, 进而保护城市的独特个性和魅力场所, 增加城市的吸引力。

由此可见, 历史环境保护与城市设计基本属于同一维度和同层视野的规划设计工作。进一步可以认为, 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可以看作是带有历史保护目的的城市设计, 而城市设计也可看作是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的具体工作操作方式。从城市设计的视野解读历史环境保护问题能够具有更强的实操性, 特别是对于以更新为目的的复兴型保护。

二、城市设计视野中复兴型保护案例——美国查尔斯顿经验

1931年, 位于南卡罗来纳的查尔斯顿 (Charleston) 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历史地段 (Historic District) 。与之前的保护方式相比, 不仅是保护空间上的又一次扩展, 也是建筑遗产保护第一次上升至城市设计视野, 是从宏观角度出发维护社区历史特色为目标的整体性思路的体现。以查尔斯顿为代表的历史地段保护方式, 即对于社区和整体历史环境的保护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美国国家历史场所登陆制度中将历史地段定义为:“一个可以用地理区域——包括城市或乡村, 面积大小不定——来定义的一系列场所、建筑或构筑物组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集合。这些场所、建筑或构筑物在美学上代表了历史空间和物质的演变, 或者与特定历史事件相关联。”大多数情况之下, 历史地段往往是一个社区。查尔斯顿的历史地段保护中采用了用地控制 (Landuse Control) 的方式, 重视区域的整体性和不同个体综合的效果, 更重要的创新在于查尔斯顿历史基金会最早建立了用于建筑遗产保护的循环基金 (Revolving Fund) 。该基金会将一部分筹集的固定资金用来购买历史建筑, 对其外立面进行修复, 将室内的修缮和装饰权留给业主, 然后在市场上出售、回收同等数额的资金, 如此循环往复, 形成一种非营利性的保护市场机制。该基金模式在后来的欧美的保护活动中广为应用, 收效丰厚。介于以上的成功创新, 地方历史地段 (Local Historic District) 已成为近日美国建筑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主要保护模式。

美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自始就具有基于民间力量的保护特征。美国当代保护体系既有联邦的历史登录制度, 也有历史保护国民信托这样的全国范围的私人组织, 是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重作用。美国保护活动的民间特性由其特殊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所决定。美国是市民社会 (Civil Society) 的典型, 公共参与基于公民在契约、道德、经济、社会和政治关系中的共同性 (Mutuality) , 体现出了一种公共道德标准。

美国市民社会的一大特色就是民间组织繁多, 这些组织自然成为了美国遗产保护运动的推动者。而美国遗产保护的公共参与主要通过各种非营利组织来进行, 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各种社区组织。社区组织不具有行政职能, 但对居民个人而言却具有地方性, 代表了社区的自我意识。

很多社区本身还建有社区基金会, 设有专项保护和循环基金, 为社区历史遗产保护提供资助。社区基金会和其他非营利组织的蓬勃发展对于地方文化遗产保护起到了很大作用, 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大量的社会捐助力量。美国社会有慈善捐助的传统, 这来自宗教传统和市民文化的影响, 政府也会通过税收政策进行鼓励。可以说, 美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是一种全民保护运动。

三、建立保护与复兴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1. 保护与复兴紧密联系的价值所在

1975年的《阿姆斯特丹宣言》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活动提出了以下的见解:“历史建筑能被赋予新的适应当代生活需求的功能, 这一点已经得到验证。赋予建筑适应当代生活需要的功能, 这些功能能尊重它们的特征并确保它们能存续。保护政策也意味着将建筑遗产融入社会生活之中。保护工作不仅要针对建筑的文化价值, 而且要针对其使用价值。”上述话语平实地述说了一个观点, 即保护活动不仅是尊重历史的过程, 也是适应当代生活的过程, 保护的目的不仅是保存历史遗产的文化价值, 也包含延续历史遗产的使用价值。基于此, 1976年的《内罗毕建议》明确的提出了“保护和修复工作应与复兴举措共同推进”的复兴型保护方式, 并认为对历史地区的复兴能为文化遗产带来新的生命力。

同样, 复兴型保护是社区利益实现的途径, 也是重塑社区主体性的途径。复兴是基于历史资产的发展模式, 这是文化遗产地所承载的本土社区发展的独特优势。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发挥文化遗产的使用价值, 为本土社区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就是复兴型保护的主要目的。本土社区能较好地把握复兴的力量, 为自身创造可持续的利益, 也就自然树立了社区在当前发展大潮中的主体性。想要建立本土社区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趋势中的主体性, 可以说复兴型保护是必经之路。

保护与复兴的紧密联系也是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伴随文化遗产保护价值观的演进, 人们不再满足于欣赏静态的、博物馆式的文化遗产, 而希望看到动态的、生活着的文化遗产, 并能融入其中切身体会其文化魅力。文化遗产生命力的来源正是复兴型的保护活动, 保证文化遗产的历史延续性, 营造一个伴随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文化遗产体系就是复兴型保护的工作目标, 所以说, 维持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也在于复兴型保护的推行。

2. 建立保护与复兴紧密联系的具体思路

建立保护与复兴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可以总结为几点具体思路。

(1) 以发展的视野界定保护对象

发展的视野意味着两个层面, 一是保护活动也是适应当代生活的过程, 保护的目的也包含延续历史遗产的使用价值, 这决定了当代生活、本土社区都是保护的核心对象, 而不仅仅限于物质形态的保护;二是考虑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即除保存物质遗产之外还要考虑遗产所承载文化的延续, 这决定了保护工作也涉及到一个“活的”、可延续的文化体系的建设工作。通过以上两个层面所界定的保护工作的对象都具有对自身延续性的要求, 这必然与复兴工作相联系, 从而避免了静态看待保护问题, “博物馆”式的保护方式的误区。

(2) 建立保护工作的自维持机制

保护工作自维持机制的建立可以看作是延续历史遗产使用价值的体现, 核心思路是再开发历史遗产的使用价值, 利用历史遗产的新价值用以维持遗产本身, 赋予历史遗产新的延续性, 实现历史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思路也就是所谓的保护中的复兴的核心目的。

不同的历史遗产新的使用价值各有不同, 针对不同类型的历史遗产进行适合的复兴工作策划就是保护中的复兴的主要工作内容。已建立的自维持机制如运营得当, 不仅能够实现自维持目的, 同时还可以有相应积累, 可以发展成逐步扩展的保护工作自循环机制, 结合公益基金会的管理模式, 可以实现保护工作的逐步扩展, 以保护项目来促进保护, 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循环机制, 本文第三节中列举的美国查尔斯顿历史基金会用于建筑遗产保护的循环基金 (Revolving Fund) 就是很好的范例。

(3) 对复兴过程的监控与限制

保护确实需要复兴的推动, 但复兴也需要保护的限制, 历史地区进行自发的复兴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但如果缺乏合理的保护限制, 而一味强调复兴, 则复兴活动很容易成为打着保护口号的破坏活动。实现对复兴工作的监控与限制的具体思路有:

首先, 明确保护的基本底线并章程化, 每一个保护项目都有重点保护的对象, 应将保存 (Preservation) 的标准在第一时间以章程的形式明确, 以免不恰当的复兴行为对历史地区的更改和破坏;其次, 通过调查研究建立对复兴活动的限制标准, 为复兴活动建立限制依据;再次, 对复兴过程进行监控, 该环节建议结合过程研究, 成立独立团队完成, 以免在工作开展中被发展过于强势的复兴工作误引导。

四、结语

历史课型 篇10

一、 高考真题解析

例1(07年全国文综卷Ⅰ·21) 图6反映的是1956年-1965年间我国()

A. 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

B. 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

C. 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

D. 石油生产的基本状况

解答分析:本题是通过历史数据表格而创设新情境,对学生是否准确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此图表在历史教材中并没有出现,因而既考查了学生处理历史图表、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其思维含量较高。学生可将破解点迁移到图表文字中的“1958年、1960年”这两个时间信息上,其所反映的是1958年某事物生产的下降,而我们知道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后,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下降,而1960年经过“八字方针”和“七千人大会”对农村工作的整顿后,农业生产开始恢复,因而其反映的是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另,从钢铁生产来说,1958年大炼钢铁,钢铁生产是上升而非下降,这样同时也可排除煤炭生产。至于石油生产,我国在1956年不可能有如此产量,当时还没有建成自己的大油田。可见通过确定图表中时间信息,不仅能明确思路,顺利解答,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审图和读图能力,因此答案是B。

例2(07年全国文综卷Ⅱ·13) 图五是西汉政府授予边疆少数民族首领的铜质官印的印文,该印出土于新疆沙雅什格提遗址,这印证了当时这一地区()

“汉归义羌长”

A. 与西汉王朝结盟

B. 为西汉王朝的附属国

C. 正式归属西汉王朝

D. 是西汉王朝的封国

解答分析:本题通过一古印文,一方面在题干文字中给出了时间和内容信息,即西汉和西汉政府授予边疆少数民族首领的铜质官印;另一方面在图画中又给出了内容信息的属性,即“汉归义羌长”,而选项则要求学生判定此地区与汉政府的关系。通过印文中的“归”与题干文中的“官”等两方面信息的互相补充,构成了完整的信息主体,就是此地区属于汉政府的正式辖区。因而正确选项为C。

例3(07年北京文综卷) 有学者认为,古代游牧民族大举南下,与气候寒冷有密切的关系。读图5,完成12、13题。

12. 在图中Ⅰ期,南下进攻的民族是()

A. 山戎B. 匈奴C. 突厥D. 回纥

解答分析:本题通过曲线图给出了时间信息,推断图表中Ⅰ期的时间,应是秦汉时期,而秦汉时期主要南下进攻的少数民族是匈奴,如秦北击匈奴和修长城、两汉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所以答案是B。

13. 在图中Ⅱ期,少数民族两次入主中原,对这两次过程相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B. 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

C. 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统治

D. 接受汉文化,推动自身进步

解答分析:本题Ⅱ期的时间段是1127年金灭北宋到1368年元亡明建,分析这两次女真族和蒙古族入主中原,因为金只据有北方地区而没有统一全国,所以选择项A和B明显错误;C项是金以后的元朝实行的,也非共同之处。只有D项,无论是只入主北方地区的女真族还是入主全国的蒙古族,由于其本身的落后性,为巩固其占有区的统治,无不接受先进的汉文化,从而在巩固统治的同时也推动了自身的发展。所以答案为D。

例4(07年山东文综卷·15) 从下列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包括()

① 和亲有利于民族之间的和睦 ② 祖国认同感具有强大影响力 ③ 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 ④ 民族平等是历代的民族政策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解答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的提取能力,三幅图反映了汉、唐和清时期的民族关系,时间跨度较大。“昭君出塞”和“唐蕃会盟碑”体现了通过和亲实现民族之间的和睦,但并不能说明是在实行平等的民族政策,所以①正确④错误;“《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碑”反映蒙古一支不远万里回归祖国,体现的是具有强大祖国认同感,而非是在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所以②也正确③错误,故答案是A。

例5(07年四川文综卷·14) 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很重视严惩干部队伍中的腐化堕落分子。图4反映的运动的作用不包括()

A. 教育了广大干部和群众

B. 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C. 肃清了反革命残余势力

D. 纠正了官僚主义的作风

解答分析: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历史事件性质的辨别能力,图表刘青山、张子善伏法所反映的是建国初期我党针对干部队伍中的腐化堕落现象而进行的“三反”运动,这场运动主要在党政干部中进行,并非是针对反对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领导的反革命分子进行的,因而不属于镇压反革命的性质,所以这场运动的作用不包括C。

例6(07年山东文综卷·14) 图9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① 民族团结原则

② 民族平等原则

③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

④ 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 ①③④B. ①②③

C. ②③④D. ①②④

解答分析: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中的文字既有汉文也有少数民族的文字,说明了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及实行民族平等原则、民族团结原则,但这并不能说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式创立,因为人民币并非是特别的纪念币,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式创立没有关系,所以应排除③。答案为D。

例7(07年广东历史卷·1)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解答分析:此题通过几幅图表来考查学生对一定时期农业生产状况的掌握。分析各图,牛耕图和铁犁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明显与商朝的时间性不符,所以是错误的。殷墟戴刑具陶俑虽是商代的,但并不能说明商代的农耕生产,因为戴刑具陶俑只说明了奴隶的地位低下而不能说明是从事农业的。只有甲骨文所反映的“田”字,反映了商代农业耕作时将田亩划分耕作的实际状况,所以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C项。

二、 应试策略

图表题一般由图表和设问两部分组成。解答图表题要先解决图表,因为图表是它的主体结构。一般解答时要做到:

1. 审设问。首先,围绕图表审读设问,只有把图表内容与设问要求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有的放矢的解答所设问题;其次,审设问要咬文嚼字,把握时间、范围、程度和本质。

2. 审要求。题目的要求规定了答题范围,先理清图表与教材内容的联系,这是解图表题时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要找准找全图表信息,一方面要看图表内容,通过内容折射教材知识,另一方面要根据设问要求,确定图表与教材某部分知识是否相关,对号入座。只有明确要求,答题时才具有针对性,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历史课型 篇11

初高中历史学习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 高中历史简化具体史实, 突出前因后果, 强化理论分析, 注重现实影响;高中各年级的历史学习对学生也有着不同的能力要求, 而学生知识储备有深浅, 分析能力有高低, 个性素养有差异, 学生必须随着年级的提升而不断地适应学习重心的转移和学习方法的更新。新课程关注过程、重视体验、强调创新的教学要求, 为教师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基于以上认识, 我们在“探究—建构”型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基础上, 从高中各年级学生心理特征和能力层次出发, 结合当前新课程和新高考的推行, 秉持统一性与多元化并存的原则, 在实践中探索“探究—建构”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变式, 逐步形成了“高一必修”、“高二选修”、“高三单元复习”、“高三专题复习”等不同课型的“探究—建构”型教学模式的系列变式。

变式一:高一必修课“纲要导读—问题探究”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要避免脱离学科、不切实际的空谈和生硬说教, 而要用生动的教学和科学的评估来达成能力培养的目标和渗透情感价值观。在推行新课程的初步实践中, 我们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将教学紧紧贴近高一年级必修学习的需要, 形成了“探究—建构”教学的变式之一“纲要导读—问题探究”模式。

1.列纲要, 以导读。历史教材人事众多, 头绪纷繁复杂, 但历史现象不是孤立的, 每一个具体历史问题的发生都有其特定的条件和独特的影响, 这要求教师对历史信息进行提炼加工, 以板书的形式, 用简练的关键词或图表图示作为导读提纲, 将知识之间的联系传递给学生。学生根据纲要提示, 自主学习教材, 整合资源, 归类零散知识, 发现知识联系。导读提纲的形式有辐射式、表格式、填空式等。

2.设问题, 以探究。导读提纲上, 教师要针对重点、难点以及知识点联系, 精心设计问题, 牵引学生思路, 启动学生思维, 促其主动探索。问题探究的形式多种多样, 按提问的对象分有个别提问、集体讨论和小组交流。当一个问题涉及面广、难度大、个别提问难以全面处理、集体回答又无法统一思路时, 依据认识由表象到本质的规律, 可将问题设计成若干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有坡度的小问题, 根据学情差异,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讨论对应层次的问题, 鼓励学生积极地去思考、想象、创造, 有效地掌握重点、消化难点。

“纲要导读”与“问题探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还能帮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对现有知识结构的理解补充, 实现对知识结构的全面构建, 最终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变式二:高二选修课“品尝探究—消化建构—吸收内化”

高二选修教材增加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内容, 这进一步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做到为学而教, 而非为考而教。基于以上思考, 高二历史选修教学在“探究—建构”教学实践基础上形成了“品尝探究—消化建构—吸收内化”变式。

1.品尝探究。这是获取知识、锻炼能力的第一步。学生在课前自学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 主动探寻知识联系, 以图示框架的形式, 列写学习提纲, 描摹出知识结构轮廓;对于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学生提出质疑并标注在提纲上以待课堂解决。教师从中挑选能够体现知识联系、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示范性提纲”, 课上出示点评;也可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 挑选“问题性提纲”, 进行对照性教学, 这样不仅纠正了学生自我探究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了教学针对性, 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消化建构。这是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课前学生已初步勾绘了知识结构轮廓, 教师需汇总归类学生的疑点, 结合教学目标设置不同档次的问题, 开展讨论、交流、辩论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 综合思考角度, 互补思维方式, 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发表观点、解决疑点、突破难点, 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吸收内化。通过课前探究、课堂建构, 知识点消化了, 但能否完全吸收?教师应站在更新的高度, 打破思维定势,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使新的知识结构与原有的知识结构相融合, 更新知识体系, 并将内化的知识用作探究的工具, 展开对新知识领域的探索, 开拓新的历史视野。

“品尝探究—消化建构—吸收内化”教学过程中, 学生通过主动参与, 完成了对零散知识点的整理归类, 理解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并将新的信息和经验与其原有的知识基础相融合, 实现对整体知识的理解、运用、创新, 从而主动完成了学习任务。

变式三:高三单元复习课“归纳—质疑—活化—延伸”

历史学习要有连贯性、宏观性, 横看一大片, 纵看一条线, 古今贯通, 中外关联。高三第一轮单元特征复习, 要求抓住历史发展的时序性, 揭示特定历史时代的阶段特征。历史特征有外在表现和内在实质, 它源于历史又高于历史, 个性盎然地“活”在历史知识体系中。因而, 高三历史复习必须以时空为单位划分历史阶段, 按照历史时序, 打通教材, 排列和重组知识内容, 深入浅出地勾勒出历史的时代特征。“归纳—质疑—活化—延伸”教学变式体现了这一复习要求。

1.归纳。这一步建立在高三学生占有一定知识量的前提下。教师课前布置充分体现阶段特征的思维任务, 由学生凭借已有知识, 从经济、政治、思想、外交等方面归纳阶段特征, 进而对该阶段有全面完整的认识。例如“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变化”, 要求学生从政治上“主权丧失”、经济上“自然经济解体”、思想上“新思潮出现”以及外交上“中国被迫放弃闭关政策”上考虑, 而这四方面正是“十九世纪中期”这一时代的特征。

2.质疑。这一过程中, 学生将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问题提到课堂上, 如对“半殖民地”、“半封建”、“人民大众”等概念似懂非懂, 对“太平天国与西方侵略者的关系”不明确。教师依据问题的难度, 或鼓励学生自我解答, 或交由学生讨论, 或教师点拨启发, 这样不仅排除了知识障碍, 形成了浓厚的探究氛围, 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能, 对教师的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也起到推动促进的作用。

3.活化。如果说阶段特征是个框架的话, 那么, 具体的史实则起到了活化特征的作用, 它使特征框架更显得有血有肉, 富有生气。“活化”环节要求学生用具体史实去论证所归纳的特征, 其途径可以由教师通过问题设计来完成。如本单元可以设置: (1) 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哪些主权? (引向主权的丧失、半殖民地化开始) (2) 十九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中国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 (引向半封建化的开始) (3) 用史实说明为什么说“向西方学习”是“新思潮”? (引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 于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框架不再是干枯的, 而是有史有论、史论结合。

4.延伸。任何一个知识点都是历史知识链中不可或缺的一节, 承上启下, 左右牵制, 所以不仅要把握好知识点在特定历史阶段中的作用, 还要掌握其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 延伸事件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发展。

变式四:高三专题复习课“领题研究—交流共享—总结升华”

高三历史复习不仅要打通教材, 横向掌握体现时代阶段特征的知识结构, 还要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探求历史发展的趋势。时代特征与专题线索的纵横交错构成网络, 时事热点支撑着网络上的知识点, 使历史与现实结合得更为紧密, 体现了历史“知古鉴今”的功能。高三复习“领题研究—交流共享—总结升华”教学变式, 以社会热点为切入口, 以专题知识为主干, 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着眼过去, 正视现实, 展望未来, 进行专题探讨。

1.领题研究。课题挑选要体现“小题目、大视角、深挖掘”的原则, 小而集中, 涉及多门学科知识, 有开发和拓展空间, 如“科技革命”这一主题。教师就这一主题, 从多个视角透视设计成“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科技和大国兴衰”、“科技与生活”、“古代、近代、现代中外科技对比”等系列小课题。学生领取课题, 组成个题组, 分工合作, 充分整合教材、书刊、网络等教学资源。由于每个课题的开展必然涉及与主题相关的基础知识, 所以既能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 又能引导学生触类旁通, 综合创新。

2.交流共享。各组选派代表将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交流。汇报者出示结题报告, 引用实物材料、网络资源来论证报告。一个题组的研究不仅使该组学生掌握了研究方法和手段, 还把其成果通过展示让全班学生得到共享, 于是每个学生无论技能还是知识都取得长足进展。探索和拓展是研究性学习的生命所在, 在课堂交流中, 各种观点碰撞, 使探索和研究向着更纵深、更开阔的方向发展。

3.总结升华。领题研究、交流共享让学生在广袤的知识海洋获取、思考、感受、想象, 思绪洋洋洒洒、一泻千里。但作为教师必须做到“形散神不散”, 要在展示结束后把学生的结论进行全面总结, 使学生对本主题有一个整体系统、高屋建瓴的认识。在本专题中, 教师可以以三句话进行总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从生产力角度) ;科学技术是一种革命的力量 (从社会变革角度)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从科学与人类的共处关系角度) ”。课题研究内容的多视角、多层次和研究方法的多类型、多形式, 为学生历史学习提供了更开阔的选择空间, 使学生在了解人类社会多样化发展的过程中, 汲取智慧成果, 提高人文素养, 形成开放意识。

上一篇:传动设备下一篇:集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