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意识教育

2024-09-21

跨文化意识教育(精选11篇)

跨文化意识教育 篇1

文化意识既指本国文化意识又指英语国家文化意识, 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需要学生在在掌握英语语言的同时, 逐步培养跨文化意识, 不断总结, 不断提高, 为跨文化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下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谈几点想法。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

作为英语教师首先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要广采博览, 厚积薄发, 必须熟悉外语教学所涉及的两种文化, 既本民族文化和目的语民族文化, 成为两种不同文化间的桥梁。

二、加强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课堂是文化教学的主要阵地, 虽然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 但是只要教师充分合理的利用课堂教学的45分钟, 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内容包括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内容如此之多, 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进行有效的文化教学, 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 讲解和介绍目的语文化

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主要在课堂上, 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该语言的真实环境, 遇到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时, 往往会感到费解。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 直接给学生讲解、介绍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在备课时要精选一些与教学相关的文化信息材料, 将它们恰到好处的运用到课堂上。

2. 对比与分析文化差异

对比分析的方法既是跨文化研究的主要方法, 又是外语教学的重要方法。各个民族由于地域、生态环境、政治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的不同, 其文化特征也不一样。

3. 加强课堂语言实践

培养跨文化意识不是文化知识的灌输, 而是学生在教师的中介作用下, 通过各种语言实践活动, 感受不同文化的差异, 从而逐渐形成一种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并在使用英语时根据异国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 (1) 、听、说训练。 (2) 、阅读训练。 (3) 、写作训练。 (4) 角色表演。

三、强化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学习和掌握外语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 教师应在校领导的支持下, 努力营造一个英语文化氛围浓厚的第二课堂环境, 为学生提供一个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更广阔的舞台。

1. 利用多种教学媒体

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和变化, 新的语言现象、文化现象也在不断产生,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去了解、探讨、研究这些新的文化背景知识。外语教学应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视听媒体和互联网信息量大、时代性强的优势, 引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节目, 培养他们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2. 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既是课堂内容的延伸, 又是扩大知识面的必要途径。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有效的增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 必须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实践。增加文化方面知识的积累。教师在指导阅读时需要注意文章题材的多样性和题材的广泛性, 应趋向现代化、生活化、知识化, 突出实用性、时代性和趣味性。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富含英美文化的报刊新闻、网上下载的英语文章、各类文化小故事等。而让学生读一些简易的英文版的文学作品, 做好笔记并交流新得, 效果也许更好。

3. 加强课外跨文化交际训练

人们的交际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活动中进行的, 语言的运用和发展均离不开社会文化环境。越来越多的校园已经出现各式英文或中英双语标语, 指示牌, 并定期作适当更新。如此布置, 学生在校内随处可见英语成语、谚语, 身临其境。另外,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交际中多讲英语, 并定期开展英语角、英语朗诵、英语演讲、英语晚会、英语短剧表演等活动, 来强化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还应带领学生探索和尝试一些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走出校园, 了解世界文化, 切身体验文化差异, 培养世界文化意识。进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结束语

外语教学的任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应有意识的把西方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 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点, 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操练, 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有效得体交际的目的出发, 帮助学生排除交际中的文化障碍,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努力做到文化教育与培养语言能力同步进行。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第二外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

[2]吕良环外语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李星娟排除语言障碍, 渗透文化意识小学教学设计2004

[4]吴菲基础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

论外语教育的本土文化意识 篇2

外语的教学活动长期以来受到教育全球化和知识产业化思潮的持续冲击,同时也受到外语文法教育的传统教学观念的不断束缚。本文认为,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市场化与精英化、知识性与方法论的种种观念冲突之中,外语的教学活动必须超越传统语言教学的标准化和技术化的不良倾向,在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关注外语教育的价值趋向,而在提倡文化平等交流的同时则更应该对青年学生大力加强本土意识的素质培养和本土文化的素质教育。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门自2000年以来就不断推行各种外语教育改革,已经将外语义务教育年龄从13岁(初中一年级)降低到9岁(小学三年级),外语成绩对国民的升学、就业乃至职称、收入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某些教育部门甚至提出双语教育目标是用外语取代汉语对中小学生进行各类学科教育,即用外语作日常教学语言进行课程教学活动。一方面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外语学习的急功近利,诸如“三个月攻克外语”、“外语十日成”等等培训课程持续风行;另一方面却是在全球化条件下对汉语教育的极力轻视,作为母语的汉语在各类外语课程的强大攻势之中不断被边缘化甚至被漠视。因此,外语的教学模式始终是国内学校外语教育改革的软肋课题。教育部自2003年起就颁布《外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强调“培养学生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外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应该说,外语作为一种外语课程,实质上也是一门培养跨文化能力的素质教育学科,而外语教师则同时扮演着语言的教授者和文化引导者的双重角色,他在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必须关注外语教育的价值趋向,而在提倡文化平等交流的同时应该对青年学生大力加强本土意识的素质培养和本土文化的素质教育。

一、从“走向世界”到“立足本土”:全球化视角的重心转移

长期以来,外语是作为被广泛使用的国际通用语言,因此很多学者就认为中国要融人国际社会,就必须消除语言障碍而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改进中国的外语教育,将外语的教学重点放在口语和写作训练层面,同时推进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和逐步实施全英授课,在重视学科建设的同时提高全民的外语意识。然而,在全球化视角下一味地强调“走向世界”的教育目标,也不利于在“本土意识”的素质培养:未来的目标要走向世界,必然意昧着当下正在世界之外,而所谓的国际标准是否就意味着西方世界?是否全球化风潮就意味着西方教育观念的扩展和东方文化的失声?在自然科学领域,我们不断强调科学技术的本土化和国产化,而在人文学科尤其是外语教育领域,我们怎么就能主动放弃自主创造性而一味追求西方所谓的世界标准?既然我们要走向世界,那么首先必须清楚我们身处何处,所谓的世界又在哪里?应该说,中国教育的实际状况既是全球化趋势在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缩影,又是发展中国家本土化进程的未来导向,我们正在进行的各项教育改革也必须立足本土推行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根本的目的不在于仿造西方的技术水平,而是为了学会表述自我的交际能力。

按照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的看法,既然“现代性的激进化或是社会生活的全球化都决不是一个已经完成了的过程”,那么现代性的根本后果就是全球化趋向,而教育全球化也是作为现代性后果的组成部分,因此随着现代性进程而来的教育全球化趋势正在分享着现代性的种种后果。对于中国本土教育来说,民族文化的全面复兴、现代化的强国之梦更加突出了立足本土的教育创新观念。应该说,在教育日益国际化的未来趋向之中,没有教育观念的创新机制也就没有教育的全球化利益,因此必须遵循教育全球化的既定法则来思考中国民族在全球化教育网络的未来布局,具有全球视角和中国意识的本土教育,只能是以本土意识来不断丰富教育产业的世界舞台,而绝不能放弃自我表述而标准化的全球化形式。

二、从“引入西方”到“输出中国”:跨文化交流的价值导向

正如上海外国语的何兆熊教授指出,“我认为一个学生,除了国家对所有学生在德育、体育等方面提出的共同要求外,在专业方面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较高的外语技能,较丰富的外语语言、文学知识和较高的人文修养,较宽的相关知识面”。然而,我们国内学校正在使用的外语教材多为《外语全新版》(浙江出版社),而以《外语全新版》的读写综合教程为例,虽然课本自身所附的参考教程有对相应课文具有全面详细的要点解析,而且也已经补充介绍了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使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取相应的授课材料,但是这些课文内容本身和补充的背景知识往往只是局限于对西方文化尤其是英美文化的价值观念。因此,虽然我们国内的部分学生通过这样的教材接受或许能够有效地运用外语去理解和表述西方的某些历史或传统习俗,也能就外籍教师所提及的西方生活展开深入的主题讨论并能很好地展开交流交际活动,可是每当面对本土文化的主题讨论,或许他们虽然非常清楚其所指内容,却往往没有能力用较为准确的外语语言能力随即大致表述出中国历史文化的某些核心观念和传统习俗,而这个问题也是目前许多中国学生在外语学习中所遇到的价值困惑。

三、从“世界公民”到“本土意识”:外语教育的批判思维

针对外语教育在“世界公民”和“本土意识”之间的批判意识,正如北京外国语的何其莘教授指出,我们国内的外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_2]。应该说,在国内的外语教育界,语言翻译的技术主义长期以来困扰着外语教育的思维导向,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语言技能的短期目标要远远超越于语用知识和文化语境的素质教育。然而,对于面向未来的生态型教育导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早就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批判思维的素质教育在其他学科的专业教育中已经得到充分重视和深入研究,而这种人文学科的基本素质在外语的教学活动中却完全消解于“世界公民”的未来憧憬。

如果将批判眼光转向我们的邻国同时也是外语教育强国的印度,就会发现:虽然自17世纪初英国的基督教传教士开始进入印度,外语教育在印度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然而印度的语言教育积极贯彻国家的三语教育政策,致力于保护母语,尽可能使儿童接受母语教育,以保持国家语言的多元化性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中,也有年青一代为了提高经济地位选择放弃使用母语而转向外语,但是印度各级政府却始终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实现本土化的语言教育目标,甚至在2006年开始外交攻势来推动印地语成为联合

国的工作语言。应该说,在印度多语教育体系之中,母语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交际工具,也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和思维模式的载体,强调母语教育实际上就是强化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然而,对比印度的语言教育状况,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各种外语教材涉及中国文化的课文内容微乎其微。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以交际教学法和体验教学法为主的外语教学也是全部聚焦于“原汁原昧的”且不含任何“异域成分的”、来自英美世界的科学技术、历史习俗和文化精神。国内已经不少学者撰文强调我们国内的外语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目的语文化”,但是却仍然没有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理论重视。因此,不难发现我们对外语文化的教育现状就是:学习者对于莎士比亚、狄更斯、马克-吐温之类欧美经典作家非常熟悉,对于欧美流行文化更是如数家珍,然而对于西方世界仰慕的孔老夫子却不知译为“Confucius”,更不知“儒、佛、道”为何物;更具有反讽意味的则是,像《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中国古典名著在外语世界中只有西方汉学家才真正会感兴趣、敢翻译,而中国当代的所谓知名翻译家却大多数以翻译引进外国名著才成名成家。

高中外语教育中的跨文化意识 篇3

一、基本理论

跨文化交际是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之间的交际,这是一个简单的界定。但是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整个过程是复杂和多元的,涉及不同文化背景得观念、态度、心理和诠释。

跨文化交际意识就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于不同文化间行为功能的形式、意义和分布的差异与冲突的意识程度。具体说,就是“感觉的敏锐性、理解的科学性、处理的得体性和文化整合的自觉性”(毕继万,1991),在现实交际中体现为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跨文化意识在外语教育中的必要性

1.外语教育现状分析。高中外语教育领域长期以来,都是注重的是语言能力,即语音、词汇、语法和阅读能力的教授和训练,而忽视了外语文化教学。在语言能力培养的同时,忽视了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不能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从词汇的来源、内涵,文章的文化背景等方面介绍外语国家的民族文化,社会习俗和价值体系等。这样的外语教学,对学生建立跨文化交际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和影响。使得很多学生不能正确的表达所学外语能承载的信息,产生了交际上的失误。所以,在外语教学中有意识的建立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能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并在这种差异的了解过程中,克服中文对交际的影响,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跨文化交际能力缺失的不利影响。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因为文化的差异,语言学习者会在语言词汇使用中受到的干扰。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社会观念不同,因此对待同一事物的认识也不一样,并且其附带的感情色彩的也有很大差异。比如“dog(狗)”,在西方被视为宠物,所以关于“dog”的习语都没有贬义,如“lucky dog幸运儿”,“sea dog老练水手”,“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但是在中国的文化中,对狗的看法是厌恶和鄙视的,所以关于狗的习语有很多是贬义的,比如“狗东西”,“狗仗人势”。其次是社会文化习俗的不同。但由于文化差异造成中西方语言使用的巨大差异,也给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带来了困难。

三、跨文化意识的激发和培养

1.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原则。如何在实际的外语教学中加入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培养原则。相关研究认为应该遵循适用性,适度性和阶段性原则。

适用性原则是指所教授的文化内容必须要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密切相关,文化教学结合语言交际实践,让学生不觉得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过于抽象而空洞,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兴趣,自然形成跨文化意识。阶段性原则指文化教学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生理以及心理状态,采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渐进式的教育方式,让学生逐渐充分了解所学文化内容的本质。

2.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途径。要想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跨文化意识,除了要遵循上文提到的原则以外,还应该要有正确的培养途径。从教材、教学过程和教学任务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

(1)教学材料必须要有针对性强的特点。各个民族文化方面的知识包罗万象,全部拿来让学生学习,则不能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效果,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是漫无目的。所以,根据适用性和适度性原则,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实用度高,趣味性强的材料是教师选材时的首选。

(2)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由于学生个体语言能力层次不齐,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和方法,让学生逐渐理解和掌握文化内容的本质,并能自觉形成跨文化意识。

(3)必须要对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言文化做对比。在教学中采用本族语和目的语文化对比这一生动、有效的方法,对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四、总结

现代高中外语教育发展趋势必须遵循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将跨文化交际作为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高中外语教学中,语言知识的教授只是语言文化教育的基础,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激发和培养,调动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达到外语教育的目的。

摘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高中外语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才能更好的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通过对跨文化意识重要性的阐述,提出了在高中外语教学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方法。

跨文化意识教育 篇4

2.1 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行国际交流和沟通,而畅通高效的交流和沟通是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认知之上的,可见英语跨文化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要,因此中职英语教育,需要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纠正学生应付等级考试的学习动机,避免耗费太多的时间背诵单词、词组、句型,而忽略英语读、写、听技能的同步提升。笔者认为中职英语学习,应强调教材的文化内容,中职英语教材中,包括诸多的跨文化内容,在实际学习中,这些文化很容易被忽略。英语教育过程中培养跨文化意识,需要重拾对相关跨文化内容的重视程度,将相关文化内容融入到课堂学习当中,譬如某段英国社会文化对话内容的学习,有必要讲解对话内容所对应的文化背景内容,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对话内容的含义,也便于从中汲取有用的`文化知识。

2.2 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

当前中职英语教育的授课方式,大多围绕老师的讲解,学生课堂学习相对比较被动,即便教材有精彩的文化内容,也可能被老师轻描淡写地带过。笔者认为,跨文化涉及到各个周家的文化内容,譬如国家的建筑文化、科学文化、服装文化等,这些内容均可通过形象的声像表现出来,如果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授课,将文化以图片、视频、声音等方式表达出来,自然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化内容的印象,英语知识的掌握也能够得以进一步巩固。另外很多英语影视作品,同样蕴含着宝贵的英语文化知识,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或者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观看英语影视作品,这样一来,既可以大大提高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够让学生同步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文化。

2.3 采用多文化教育方式

很多学生将英语文化的学习,局限于英国与美国两个国家,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围绕更多国家的英语文化内容,实行多文化教育方式,纠正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片面见解。多文化教育方式,要求学生把握各个文化范畴的知识点,着力提升学生多文化交流的能力,增强英语学习的宽容性和敏锐性,尤其是文化差异问题的处理能力,这样方可适应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满足国际交流的实际需求。英语教师应尽快摒弃“语言文化二元论”的落后教育理念,除了需要讲解英语发音、翻译、语法和句式,还应该让学生透彻理解英语的文化内涵,将语言和文化完全融合起来,这样反而能够让学生加深对所需知识的印象。

3 结束语

跨文化意识教育 篇5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文化传承;实效性

意识形态是国家和地区思想观念的聚集体,是特定历史时期主流思想意识的集合。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因素,是当前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内容。传承并发展的传统文化,是与意识形态安全紧密相连的一个重要因素。新时期,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应高度重视传统优秀文化的凝聚力量,以不同群体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提升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各民族群体影响,从而确保我国国家的整体安全。

一、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

意识形态是一个政权的“灵魂”,也是一个政权凝聚人心、进行社会整合的强大工具。意识形态往往反映着一定历史阶段的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同区域间思想文化的传播、交锋甚至冲突成为常态化现象;而思想和文化在区域间的矛盾,成为不同意识形态竞争的“催化剂”。意识形态作为软实力竞争的基础因素,是敌对势力与我国争夺的重要阵地。

纵观历史,苏东剧变就是从反对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潮搞乱人们的思想打开突破口,最后导致社会制度和政权被颠覆的。“八九风波”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搞乱人们的思想导致社会动乱的。对思想意识方面的渗透,是凭借混乱的社会思潮搞乱一个国家的手段,也是从意识形态领域实现敌对势力不良目的的方式。意识形态作为国家意志,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体现出其重要的作用。正因为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作用,以及它在维护政权稳定和区域发展中所体现出的至关重要性,意识形态安全俨然成为我国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

当前新形势下,西方资产阶级加紧在我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步伐,将思想渗透作为颠覆中国的重要手段。西方反华势力和境内外敌对势力把“西化”、“分化”的思想观念通过文化传播和交流渗透到我国,对我国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使我国国家整体安全遭受到一定的冲击。新的历史时期,意识形态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的层面,并作为维护国家整体安全的核心内容,被提到我国安全工作的首要地位。

二、传承的优秀文化是促进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因素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整体安全中一项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就成为当前历史时期的重要内容。在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之前,认清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之间的重要关系,不但能够开拓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新方式,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寻找更多的载体创新形式;同时,也能够以此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促进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进一步发展,并巩固意识形态安全。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个统一的国家和民族,需要共同的文化作为凝聚不同群体的向心力。特别是由多民族构成的社会主义中国,虽然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但事实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最终其实都归属于中华文化圈之中。不同民族都具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并且这种文化特征还会随着民族历史的不断推进,在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前提下,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其他民族文化相互杂糅,并表现出复杂性的一面。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看到我国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应当以不断传承和发展着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和国家精神,从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

以传承的优秀文化作为促进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出于文化在意识形态安全中,所呈现出的极端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文化不仅是影响意识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意识形态在现代社会中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要巩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成果,利用文化因素形成的强大表现力量,显然是十分可取的。

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路径

首先,应当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寓于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之中,以优秀的文化引领教育。其一,要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舆论导向宣传,在坚守意识形态舆论阵地的同时,使民族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其二,要将优秀传统文化寓于爱国主义教育、国家和民族历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育内容中,形成文化教育的日常机制;其三,要营造文化育人的良好环境,使群体在良好氛围中产生思想意识的飞跃。

其次,要积极开展文化建设工作,在不断丰富我国文化内容的基础上,以更加具有主流意识的传统文化对被教育者实施教育。在传统文化语境下,我国文化具有十分明显的多样性,这也就致使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被“打磨”和“筛选”,而当前得到的则是我国文化的精髓之处。从思想意识的角度来讲,它也代表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积极开展文化建设工作,就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众化,在实现文化大众化的前提下,使群体思想意识得到提升。

最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积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是囊括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理论指导。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向引领性,一方面,要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理论灌输之中,强化其思想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各部门和单位应当积极引导社会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内容,以培育群体的核心思想意识。

参考文献:

[1]神彦飞.政权稳定视阈下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探析[J].东岳论从.2013(11).

[2]林泰.问道: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6月版:P15.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4月版:P373.

作者简介:王潇(1989-),女,陕西咸阳人,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

论外语教育的本土文化意识 篇6

筅江苏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龙臻

外语的教学活动长期以来受到教育全球化和知识产业化思潮的持续冲击, 同时也受到外语文法教育的传统教学观念的不断束缚。本文认为,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市场化与精英化、知识性与方法论的种种观念冲突之中, 外语的教学活动必须超越传统语言教学的标准化和技术化的不良倾向, 在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关注外语教育的价值趋向, 而在提倡文化平等交流的同时则更应该对青年学生大力加强本土意识的素质培养和本土文化的素质教育。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教育部门自2000年以来就不断推行各种外语教育改革, 已经将外语义务教育年龄从13岁 (初中一年级) 降低到9岁 (小学三年级) , 外语成绩对国民的升学、就业乃至职称、收入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某些教育部门甚至提出双语教育目标是用外语取代汉语对中小学生进行各类学科教育, 即用外语作日常教学语言进行课程教学活动。一方面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外语学习的急功近利, 诸如“三个月攻克外语”、“外语十日成”等等培训课程持续风行;另一方面却是在全球化条件下对汉语教育的极力轻视, 作为母语的汉语在各类外语课程的强大攻势之中不断被边缘化甚至被漠视。因此, 外语的教学模式始终是国内学校外语教育改革的软肋课题。教育部自2003年起就颁布《外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强调“培养学生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外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应该说, 外语作为一种外语课程, 实质上也是一门培养跨文化能力的素质教育学科, 而外语教师则同时扮演着语言的教授者和文化引导者的双重角色, 他在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必须关注外语教育的价值趋向, 而在提倡文化平等交流的同时应该对青年学生大力加强本土意识的素质培养和本土文化的素质教育。

一、从“走向世界”到“立足本土”:全球化视角的重心转移

长期以来, 外语是作为被广泛使用的国际通用语言, 因此很多学者就认为中国要融入国际社会, 就必须消除语言障碍而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改进中国的外语教育, 将外语的教学重点放在口语和写作训练层面, 同时推进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和逐步实施全英授课, 在重视学科建设的同时提高全民的外语意识。然而, 在全球化视角下一味地强调“走向世界”的教育目标, 也不利于在“本土意识”的素质培养:未来的目标要走向世界, 必然意味着当下正在世界之外, 而所谓的国际标准是否就意味着西方世界?是否全球化风潮就意味着西方教育观念的扩展和东方文化的失声?在自然科学领域, 我们不断强调科学技术的本土化和国产化, 而在人文学科尤其是外语教育领域, 我们怎么就能主动放弃自主创造性而一味追求西方所谓的世界标准?既然我们要走向世界, 那么首先必须清楚我们身处何处, 所谓的世界又在哪里?应该说, 中国教育的实际状况既是全球化趋势在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缩影, 又是发展中国家本土化进程的未来导向, 我们正在进行的各项教育改革也必须立足本土推行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 根本的目的不在于仿造西方的技术水平, 而是为了学会表述自我的交际能力。

按照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的看法, 既然“现代性的激进化或是社会生活的全球化都决不是一个已经完成了的过程”, 那么现代性的根本后果就是全球化趋向, 而教育全球化也是作为现代性后果的组成部分, 因此随着现代性进程而来的教育全球化趋势正在分享着现代性的种种后果。对于中国本土教育来说, 民族文化的全面复兴、现代化的强国之梦更加突出了立足本土的教育创新观念。应该说, 在教育日益国际化的未来趋向之中, 没有教育观念的创新机制也就没有教育的全球化利益, 因此必须遵循教育全球化的既定法则来思考中国民族在全球化教育网络的未来布局, 具有全球视角和中国意识的本土教育, 只能是以本土意识来不断丰富教育产业的世界舞台, 而绝不能放弃自我表述而标准化的全球化形式。

二、从“引入西方”到“输出中国”:跨文化交流的价值导向

正如上海外国语的何兆熊教授指出, “我认为一个学生, 除了国家对所有学生在德育、体育等方面提出的共同要求外, 在专业方面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较高的外语技能, 较丰富的外语语言、文学知识和较高的人文修养, 较宽的相关知识面”[1]。然而, 我们国内学校正在使用的外语教材多为《外语全新版》 (浙江出版社) , 而以《外语全新版》的读写综合教程为例, 虽然课本自身所附的参考教程有对相应课文具有全面详细的要点解析, 而且也已经补充介绍了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 使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取相应的授课材料, 但是这些课文内容本身和补充的背景知识往往只是局限于对西方文化尤其是英美文化的价值观念。因此, 虽然我们国内的部分学生通过这样的教材接受或许能够有效地运用外语去理解和表述西方的某些历史或传统习俗, 也能就外籍教师所提及的西方生活展开深入的主题讨论并能很好地展开交流交际活动, 可是每当面对本土文化的主题讨论, 或许他们虽然非常清楚其所指内容, 却往往没有能力用较为准确的外语语言能力随即大致表述出中国历史文化的某些核心观念和传统习俗, 而这个问题也是目前许多中国学生在外语学习中所遇到的价值困惑。

三、从“世界公民”到“本土意识”:外语教育的批判思维

针对外语教育在“世界公民”和“本土意识”之间的批判意识, 正如北京外国语的何其莘教授指出, 我们国内的外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 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2]。应该说, 在国内的外语教育界, 语言翻译的技术主义长期以来困扰着外语教育的思维导向, 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语言技能的短期目标要远远超越于语用知识和文化语境的素质教育。然而, 对于面向未来的生态型教育导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早就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 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批判思维的素质教育在其他学科的专业教育中已经得到充分重视和深入研究, 而这种人文学科的基本素质在外语的教学活动中却完全消解于“世界公民”的未来憧憬。

如果将批判眼光转向我们的邻国同时也是外语教育强国的印度, 就会发现:虽然自17世纪初英国的基督教传教士开始进入印度, 外语教育在印度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然而印度的语言教育积极贯彻国家的三语教育政策, 致力于保护母语, 尽可能使儿童接受母语教育, 以保持国家语言的多元化性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中, 也有年青一代为了提高经济地位选择放弃使用母语而转向外语, 但是印度各级政府却始终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实现本土化的语言教育目标, 甚至在2006年开始外交攻势来推动印地语成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应该说, 在印度多语教育体系之中, 母语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交际工具, 也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和思维模式的载体, 强调母语教育实际上就是强化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然而, 对比印度的语言教育状况, 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各种外语教材涉及中国文化的课文内容微乎其微。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以交际教学法和体验教学法为主的外语教学也是全部聚焦于“原汁原味的”且不含任何“异域成分的”、来自英美世界的科学技术、历史习俗和文化精神。国内已经不少学者撰文强调我们国内的外语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目的语文化”, 但是却仍然没有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理论重视。因此, 不难发现我们对外语文化的教育现状就是:学习者对于莎士比亚、狄更斯、马克·吐温之类欧美经典作家非常熟悉, 对于欧美流行文化更是如数家珍, 然而对于西方世界仰慕的孔老夫子却不知译为“Confucius”, 更不知“儒、佛、道”为何物;更具有反讽意味的则是, 像《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中国古典名著在外语世界中只有西方汉学家才真正会感兴趣、敢翻译, 而中国当代的所谓知名翻译家却大多数以翻译引进外国名著才成名成家。

因此, 针对外语教育对“纯正口音”的技术崇拜, 也针对“世界公民”和“本土意识”之间的失衡状况, 国内知名语言学家杜诗春先生曾指出:“我的外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汉语学习和写作”;孙骊教授也指出“有的人英文可以说极好......他们还有另一个共同点, 即中国古文功底极好。这和学习英文能有什么关系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可以肯定的就是, 在强调以外语作为目的语学习的同时, 我们也必须同时加强汉语的学习效用, 以本土意识的批判思维来积极提升学习者的专业素质与人文修养。也诚如杜诗春先生所强调的:“外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本身, 这是外语教学的内因”。因此,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市场化与精英化、知识性与方法论的种种观念冲突之中, 外语的各种教学活动不但要树立以外语为目的语的“知彼”文化观念, 更要培养面向母语文化的“知己”历史意识:它必须首先超越传统语言教学的标准化和技术化的不良倾向, 在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关注外语教育的价值趋向, 从而在提倡文化平等交流的同时则更应该对青年学生大力加强本土意识的素质培养和本土文化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何兆熊.办好之我见.外国语, 2003 (2) .

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教育 篇7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教育,文化教学,渗透,培养

一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新课标对现代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不能单纯地进行就语言而语言的教学, 只有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具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才能对英语的语言本质和思想内涵有一定的把握, 才能更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而近几年高考试题也逐渐走向多样化、交际化和生活化, 重视英语国家文化的渗透, 着重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是语言知识。所以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 培养和提高跨文化意识能力十分重要。

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意识教育

1.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信息, 在阅读教学中传授文化背景知识

高中英语教材材料真实、广泛, 蕴含着丰富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教师可以结合教材, 介绍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民族、宗教、饮食、习惯等文化背景知识。如在学习fork一词时, 可设置以下问题让学生讨论:Why is weather the main topic among the English people?What do the English people use to put food into their mouth while having their meals?And how about we Chinese people?学生会积极讨论, 这时老师讲授两种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以及两国民族风俗习惯不同, 这样学生了解了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 拓展了知识, 还学习了另一个词chopsticks。

2. 从社交礼节及习俗方面着手, 帮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 逐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首先, 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西方礼貌用语和互尊互让、平等待人的文化心理。英语中当表示感谢、请求时, 经常会用到Thank you、Please这类礼貌用语。表示拒绝时, 要说:I’m afraid、Sorry。教师需要求学生牢牢把握“礼貌”原则, 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掌握与西方人士交谈的规则。其次, 涉及年龄、收入、财产、婚姻、家庭等话题涉及他们的隐私。所以在交际的时候, 最好以天气、旅游、体育活动、新闻、影视等话题为引入方式。最后, “身势语”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 增加交际表现力。如西方人在问候和道别时, 除了握手之外, 还有拥抱、亲面颊和接吻等方式, 而中国人在公共场合很少有亲吻和拥抱动作。教学高二英语第三单元Body language时, 教师可就不同的常用“身势语”, 如握手、点头、亲吻、挥手等, 及他们在不同国家表示的意思列一个表格或进行系统的总结。这样, 相同身势语在不同国家的意思就能一目了然。

3. 充分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 在教授词汇过程中渗透文化

英语中的很多词汇来自于神话、典故、寓言、传说等, 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地介绍与其相关的文化知识, 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学动物名词时, 在西方狗是忠诚、可靠、英勇聪明的象征, “a top dog”意为“聪明的小孩”。而在中国狗则含有贬义。在教学part-time这个词时, 可以结合“part-time students”介绍美国人的价值观。半工半读是英美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 用自己挣的钱付部分或全部学费, 这在英美大学生中十分普遍。这就可以让学生以“College students should or shouldn’t take parttime jobs”展开辩论, 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又可以使他们深刻体会自立自强的含义。

4. 在英语语法结构中了解文化

语法规则虽然是一些程式化、约定俗成的东西, 但也含有文化的成分。英语和汉语的语法是有差别的, 这种差别可以从英语国家的历史、民族性格、生活方式等诸方面加以解释, 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语法规则, 也能为学习英语增添一些情趣。如附加疑问句“Lovely day, isn’t it?”实际上是无疑而问, 只是英美人引起话题的一种常见的方式罢了。

5. 充分理解习语的文化内涵, 在教授习语过程中渗透文化

习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 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英汉两种语言中丰富的习语都体现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如汉语中常常用“小菜一碟”来形容某事很容易做, 而英语中的同义习语是“a piece of cake”。汉语中形容一个人“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的状态, 在英语中则说成“have butterflies in one’s stomach”。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为学生讲授外, 还可指导学生在课后搜集一些素材, 并进行比较分析。

6. 与课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文化的学习不应只限于课内, 课外的文化教学也是一个很好的延续和补充。具体方法有: (1) 举办英语角、英语沙龙等活动。这些活动能为学生提供用英语直接交流的机会, 让学生在娱乐中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其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 (2) 搜集反映中西文化差异的材料。如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的区别;中西餐桌礼仪对比;中西禁忌语之异同等。 (3) 观看录像、电影、VCD、DVD、听英文歌曲、演讲等。大部分电影和录像片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某个侧面的缩影, 英文歌曲也是英美文化的精粹, 教师可多收集一些学生喜欢的英语流行歌曲, 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 快乐地学习语言, 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听力水平。 (4) 利用课外阅读渗透文化意识。在课堂之外, 要将好的外国文学作品介绍给学生。通过拓展阅读, 让学生了解到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重要的节假日等。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阅读英文报纸。报纸的真实性、时效性、新颖性让学生们可以时刻感受到世界最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动态, 为学生们开辟了一个了解各国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风土人情的窗口。

总之, 文化教学不能仅靠课堂教学的零星点缀, 它应是一个潜移默化、不断积累的过程, 只有将文化教学渗透到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一门语言。新课标对教师的外语教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教师也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探讨科学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外语教学新思路, 以适应时代对外语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跨文化意识教育 篇8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通讯手段的发展与交通工具的进步, 各国先进技术和具备先进技术的专业人才也随之而来, 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能够频繁地接触和交往。高校学生在走出校门参加工作后, 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 新形势下工科院校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通识教育的理念下培养跨学科性、跨学科背景、跨文化背景的应用型人才, 目前加强跨文化教育,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是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通识教育的应有之义

跨文化意识就是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 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

从四个层面上来理解:一是对那些被认为是怪异的表面文化现象的认识;二是对那些与母语文化相反而又被认为是不可思议又缺乏理念的显著文化特征认知;三是通过理性分析取得对文化特征的认知;四是从异文化持有者的角度感知异文化。要求参与者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苦乐和际遇, 体会对方的心境, 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同时在部分认识异文化差异的基础上, 将自己置于对方的文化背景上观察和思考问题。

在全球国际化的背景之下,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是当务之急, 应当成为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弗兰克·罗兹指出, 受过通识教育的大学生应具有的共同品质包括:在具体社会情境中理解问题的能力;自信和好奇;忠于公民责任;一种方向感, 并具有追求这一方向的自我修养、个人价值观念和道德信仰;对他人开放、清晰、准确的交流的能力;与他人相处并尊重他人的能力。

李曼丽教授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不同角度对通识教育进行了系统解释:就性质而言,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教育;就目的而言, 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公民;据内容而言, 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可以看出通识教育是一种唤醒人的“主体性”, 以促进“人的觉醒”的教育, 它立足于全面发展、坚持独立、真理、正义与自由精神培养的和谐教育, 也是构建健全人格、以培养旷世济人的博雅人才的教育, 并与专业教育一起构成普通高等教育的全部内容。

对照通识教育的目标, 可以发现与跨文化意识的基本要素高度契合。培养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任务就应该由作为大学生共同教育的通识教育来承担。培养跨文化意识, 有助于提高学生外语学习的兴趣, 有助于正确的运用语言,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修养, 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 通识教育中跨文化意识培养面临的问题及成因

1952年的院系调整奠定了中国高等教育以后半个世纪的格局, 其影响一直持续至今, 单纯的工科院校由于固有知识结构上的缺陷, 使得学生的思维方式偏重逻辑思维, 而忽视了形象思维。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 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文化素质教育改革, 即强调培养以政治素质为首的全面素质, 关注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的发展, 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的培养;既强调为提高工作适应性拓宽专业面, 也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既强调对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 又注重培养学生合理的能力结构。

2004年教育部颁发了《高等教育英语专业英语教育大纲》要求, 各高校外语专业加大了目的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传授与学习, 开设了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日本文学史、日本文学作品选读等课程。可是工科院校跨文化知识还是作为文化背景知识穿插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讲授的, 教学当中片面强调语言点, 忽视文化点的, 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还有教师本身因对文化背景知识的认识不足, 也是造成学生跨文化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

虽然学生的应试能力很强, 在TOEFL和IELTS中能够考出优异的成绩, 可在表达自己, 与人沟通上却相形见拙, 导致学生未来在社会实践中缺乏独立工作能力、开拓能力和沟通能力。特别是高速发展的今天, 我国的外资企业越来越多, 工科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很多到国外、外企工作, 例如北京、上海、大连、深圳等城市, 与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相处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因背景知识或用语知识缺乏造成的文化干扰现象, 甚至引起对方的误解或不快, 导致工作失败。

4 通识教育中工科院校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措施

21世纪迎来了全世界范围内差异文化交流的新时代,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都不可能是孤立封闭的自我繁殖, 而是要和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交流, 相互影响、补充、渗透, 不同国家都需要不断借鉴、吸收、融合外来文化。

工科院校应加强多元文化的教育, 遵循适应性、阶段性、交际性和渗透性原则, 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 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使学生学会批判、分享和理解, 养成跨文化生存的能力。

4.1 学校开设特色课、选修课, 为学生提供学习跨文化知识的平台

文化和语言一样, 不能先天习得, 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模式本身都是一套完整的社会文化项目, 牵涉到生活中的各个层面。

东西方文化不同, 人们的性格也不相同, 即使隔海相望的日本人与我们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日本人追求和谐以及严谨的态度是举世公认的。他们办事有条不紊, 而且对自己的感情常常加以掩饰, 不易流露, 避免伤感情的对抗性的和有针对性的言行, 同时日本人也不喜欢马虎、急躁的工作作风。因此, 在与日本人进行商务谈判中, 争论和幽默都不是常见的, 他们喜欢平静、和平、和谐, 即使你不情愿和日本一样随声附和, 也最好尽量避免直接拒绝。在与日本人打交道的过程中, 没有耐性、不能掩饰自己情绪的人, 往往不会得到预期效果。

笔者在2008年开设了“日本文化与风俗”这一选修课程, 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共101名 (受教室大小的制约) , 专业情况详见表1。

由此得出, 选修这一课程的学生覆盖学校的各个专业, 其中机电专业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最大, 约占总数54%, 经过调查约有10%的学生自学了日语初级。表明机电专业的学生想更多地了解日本、日本人、日本文化等。

近些年来, 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日本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上海的日资企业与日资贸易代表处合计已有8000多家, 涉及金融、贸易、服务、制造等领域, 其中以从事电子电器设备、机械制造、耐用消费品生产的企业居多, 虽然金融风暴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但上海的日企仍有一定招聘需求, 资料显示懂日语的软件工程师尤其难觅, 很多公司不得不委托培训机构代为培养, 所以, 对于工科院校的毕业生来讲是良好的就业选择。

工科院校应改革教学内容, 通过开设特色课、公选课等渠道, 使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理解熟悉目的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化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 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同时, 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4.2 加强在职教师的进修、培训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 从根本上说, 是文化素质的培养, 而不是纯语言的训练或交际技能的训练。教师在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当中扮演者不可替代的主导角色, 只有当教师具备了较强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中外文化有较深厚的了解, 才能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知识的教学, 打造出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是当前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把一批有潜力的教师按计划送出国门, 到世界工业、经济发达的国家如日本、美国、英国等进修;或派遣一些教师到国内的外资企业实践, 培养教师的跨文化意识, 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3 加大文化导入力度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材设置情景, 通过介绍各国的风土人情、商务礼仪、宗教信仰等, 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 培养跨文化意识, 参照得体、恰当的文化背景来进行交流,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课外教师也应最大限度地创设好外语文化氛围, 如鼓励学生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 多渠道地摄取文化养分, 在阅读过程中多注意其中的文化细节, 以便更深层次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 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学习活动。参照教材内容, 以课本剧为依托, 让学生参与戏剧表演, 组织学生观看外国录像、电影, 让学生通过感官与心灵接触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信息, 以轻松愉悦的心情体验外国文化并感悟其文化内涵。此外,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与外国人接触, 进行面对面交谈;组织学生假期到国外实地参观与学习异国文化, 亲身体验不同国家的民俗和文化;或访问网站, 与外国网友交流, 让学生在直接的交流中理解外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 锻炼跨文化交际能力, 为将来到外资企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聘请国外专家来校任教, 聘请国内企业外资、合资的成功人士来校做文化讲座、学术交流等, 让学生获取更多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 丰富的文化知识, 培养的跨文化意识,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之,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通过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共同作用, 与时俱进,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使之能顺利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 是目前工科院校教育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 世界性的时间与空间上的紧缩, 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能够频繁地接触和交往, 高校毕业生渴望成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代人, 工科院校应加强跨文化教育,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尤显重要。

关键词:通识教育,跨文化意识,工科院校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2]吴望新.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7 (1) :152-154.

[3]文茂伟, 房欲飞.在通识教育中发展大学生领导能力[J].比较教育研究, 2008 (1) :7-10.

[4][日]大塚丰, 年智英.全球化时代对日本大学博雅教育的若干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 2009 (1) :1-6.

高校英语教育中文化意识培养措施 篇9

一、高校英语教育中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文化是历史沉淀的产物,这种知识具有一定的恒久性和珍贵性。毋庸置疑,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其它内容的表现形式。语言的习惯和方式是思维习惯的反映,而思维习惯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人物本身所处领域的文化形态,同一种语言将其置于不同的文化环境所表现的文化内涵一定不同。故要学好和用好英语,在英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至关重要。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国家间文化的融洽交流,有助于英语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将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偏差减少到极致,更有利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高校英语教育中培养文化意识的措施

基于高校英语教育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教师充分发挥课堂主导性的作用,运用多种措施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逐渐成为高校英语教学的强烈呼声,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教师应提升自身文化素养,重视传统文化。教师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引导者,无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亦或是外国文化都应该有透彻的理解和感悟,自身对文化的学习不应固步自封而应与时俱进。试想一个英语教师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一知半解,怎能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呢?拥有一个文化素质高的教师是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前提。另外,充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优秀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与外国人的交流与合作,而在交流的同时,传递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使中国文化登上世界舞台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和骄傲。在英语教育中培养外国文化意识固然重要,但中华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是了解和学习外国文化的基础,高举弘扬中国文化旗帜,努力学习外国文化将二者巧妙融合才是英语学习的根本。

2.在课堂中重视文化渗透,对比中英文化差异。在课堂中适当进行文化渗透有利于学生在了解课文文化内涵和所涉及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更加立体直观的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印象。具体方法是:先通过教材讲解,介绍背景知识,然后在适当环节(讲解词汇或某一内容时),结合背景,讲解相应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近年来,英语课文中出现许多生词,这些生僻词汇的出现于时代进步与文化发展紧密相连。另外,在课堂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中英文化的差异性做出对比与判别,加深文化学习。例如,“What am I gonna do?”英文中的后半句“gonna do”是“going to do”的意思,但是为了表达的简单和明了,被完全口语化后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但是此种现象在中国教材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在培养学生外国文化意识的同时,要注重对比中英文化的巨大差异,在差异中寻求学习和记忆英语知识的最佳途径,只有对中国文化背景和英语文化背景全面了解,文化意识的培养才能水到渠成。

3.创设文化交流氛围,发展多元化的视听教育。英语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书面知识的获取,要重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与人交流的能力。教师应创设适宜的文化交流氛围,发展多元化的视听教育,满足学生与人交流的欲望。交流的最佳方式是面对面,因此,教师应该组织和鼓励学生于外国人进行交流。只有同外国人交谈才能实现中英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在交流中学生可顺利了解他国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另外,通过多媒体教学组织学生观看正宗的美国影视,听纯正的英文歌曲也是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口语和视听的双重影响,学生对外国人的民族文化、生活习俗、价值表达,历史发展等有了全面透彻的了解,更有效弥补课本知识的欠缺。以这种途径可以培养学生深刻的文化意识,促使学生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跨文化意识教育 篇10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3-063-01

0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从中考的出题变化来看,近年来中考试卷调整和改革的趋势表明,试卷越来越侧重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听力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查,而语言知识的考查已从单纯的语法知识的设计转到突出语境化设计。中考试卷充分考虑语言的文化性,除考查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外,试卷注重把握中西文化的渗透,越来越体现人文性。因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在中考中遇到相关题目更能得心应手,不会失分。

2.任何语言都是为交际而服务的,是交流的工具。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学习英语这门语言的同时就应该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行深层次的理解,用英语进行思维,理解在英语文化背景中生活的人,这样才能无障碍地进行沟通与交流。如果不了解西方英语国家的文化,可能会造成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

3.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更有益于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有益于接受属于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有益于培养国际意识。

二、学生文化意识培养之有效途径

1.在词汇学习上注重介绍其文化内涵,在词汇理解中渗透文化

词汇是语言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反映出一定文化的内涵。准确的把握词汇的文化意义才能更加准确的在不同语境中进行语言表达。因此,在分析词汇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将文化与语言有机联系起来理解,使学生在学习词语的同时能对照中西文化,比较两种语言使用的异同,这有助于他们加深印象,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特征,有意识地根据语言环境选择适当的语言进行交流,提高语言使用的得体性。

2.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阅读篇目,引导学生从教材中积累

新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内容,包括我们中国的民族文化、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非英语国家的文化。这些知识是我们初步学习不同文化非常好的素材。教师应帮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这些信息,并结合课文简要介绍英美国家的地理、风俗习惯、民族、宗教、制度、饮食习惯、历史等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全面认识、了解英美等国家的文化,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3.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体验异国的文化氛围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日趋完善,极大的丰富了学校教育方式,有图书馆、阅览室以及多媒体教室等等,应当充分利用这些为学生们创造丰富多彩的文化语言环境,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体验异国的文化氛围,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学习英语、使用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以学生为中心,创设丰富的交际情境,利用网络资源,整合学习资料,利用直观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让“距离”不再是距离。

例如,利用西方的节日来学习西方的文化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在不同的西方节日里,利用网络媒体展示出国外的人们庆祝的情景,他们的服饰、饮食和庆祝活动等等,还可以学唱英文歌,让学生们获得直观的文化知识。之后,以此为情景,让学生为主体,要求将所学习的文化知识融入小组表演中,最后看哪个小组表演得准确到位。通过输入与输出,学生对这一文化语言的得体使用将掌握得更牢固。

4.鼓励课外广泛阅读,引导学生自学

仅仅依靠课堂的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手段来学习和体验外国文化,让学生认识到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使他们化“被动”为“主动”地去比较、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教师可推荐一些适合初中学生看的有关英美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优秀书刊,比如《英语广场》、《疯狂英语中学版》、《英语画报》或者一些英文名著类,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中,能吸收一些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从而学习更多词汇,丰富英语表达,掌握词语使用的内涵和外延,扩大英语知识面,了解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等;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有关外国文化的电影或电视,推荐一些英语学习网站,利用这些直观的媒介来引导学生观察和积累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耳濡目染,从而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教育 篇11

融入企业文化的职业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企业成员普遍认可与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与思维模式的总和。职业意识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与态度的总和, 是支配与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职业意识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沟通教育与职业的桥梁。将企业文化融入职业意识教育是使校园人迅速转变成职业人, 尽快适应企业生产与管理的有效途径。

是社会经济与企业发展的需要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使社会责任、服务、质量等成为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企业仅靠提高产量、扩大规模是不能发展的, 甚至是不能生存的, 企业只有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对社会负责,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 主动适应竞争, 不断创新进取, 才能生存和发展壮大。这就要求企业员工能适应这种变化。然而, 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对员工的培养是极其有限的。如果在校内就能完成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 不仅可缩短企业培养人才的过程, 而且可以减少这方面的投入, 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高职学生的就业去向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主动适应企业需要。现代企业要求每个员工具有事业心、责任感、竞争意识、协作共事的团队精神并遵章守纪, 而少数高职学生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共事能力和奉献精神。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提倡事业心、责任感, 倡导守纪律、讲团结、自觉等观念, 引导学生把个人追求自觉地融入企业发展的目标之中。高职教育只有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毕业生, 才能适应整个社会特别是企业的发展需求, 自身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是高职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具有企业文化素质是高职学生区别于普通大学生的特殊性, 也是高职教育突出职业性、针对性与实用性的体现。毕业生进入企业, 将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如何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职业岗位上, 以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二是如何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事实上, 很多员工被企业淘汰, 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胜任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 而是由于缺乏适应企业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素质, 根源就在于对企业文化缺乏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从而无法在企业建设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自然更谈不上为企业建设做贡献。因此, 把企业文化融入职业意识教育, 对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岗位适应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融入企业文化的职业意识教育的内容

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社会、企业发展的主流意识, 是社会与企业发展的前提, 也是人的道德意识中最本质、最深刻的层次。有责任意识的人, 无论处在什么职位、什么岗位, 都能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随着科学教育、技术教育、专业教育的地位愈来愈突出, 一些学校和教师怕学生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 要求学生远离社会, 更不要说责任意识的培养了, 这成为高职生社会责任意识淡化的诱发因素。因此, 责任意识的培养是职业意识教育的首要任务。

服务意识 当今世界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 参与国际经济竞争, 一靠产品质量, 二靠优质服务, 而且随着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以及消费者需求趋向的变化, 服务因素逐步成为决定企业市场竞争能力高低的关键因素。要让学生了解到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都是通过各自的职业活动, 直接或间接地满足社会上各个行业及其成员的需要, 同时也从各个行业的职业活动中满足自身的需要, 从而形成“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服务意识。

质量意识 质量意识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起推动作用的主导意识。以质量意识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文化反映出整个企业的事业追求、工作作风、基本指导思想等, 决定着员工群体的心理定势。通过对学生质量意识的培养, 可以使学生大大提高关心企业产品质量的自觉性, 增强责任感和对企业的向心力, 严格按照企业生产规则和工艺流程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关心企业生产, 维护企业声誉, 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竞争意识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突出特点, 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是职业意识的内涵。为了使高职学生在将来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时能遵循“适者生存, 优胜劣汰”的规律, 必须在学校建立各项竞争机制, 引导学生对企业竞争的实例进行调查, 要求学生懂得社会的发展需要合理的竞争, 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树立竞争意识。

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富于创新精神的高职毕业生, 才能在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 受到企业的欢迎。因此, 首先要培养学生技术革新与技术改造的创新意识。在进行专业教育时要求学生对技术要有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 树立起敢于拼搏攻关的勇气和信心, 在走向工厂企业工作岗位之后可以针对某些产品质量低劣问题, 进行大胆的技术改造。其次要培养学生具备技术革新与技术改造的创新能力。

诚信意识 诚信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对于个人而言, 是思想道德素质核心的外在表现, 是高尚的人格力量。我们倡导的是企业诚信为社会、员工诚信为企业的诚信意识。这就要求在学校教育中, 要将职业道德教育与诚信教育贯穿始终, 使学生懂得诚信的意义和价值, 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忧患意识 “安而不忘危, 存而不忘亡, 治而不忘乱”。要使自己时时保持警醒、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知危识危, 居安思危, 才能牢牢把握竞争的主动权。有了这种忧患意识, 就有了目标, 就会激励人们奋发图强;有了这种忧患意识就有了用之不竭的动力, 可防微杜渐, 防患于未然;有了这种忧患意识, 就有了无穷无尽的创新力, 可使自己得以全面发展。大学生从小就生活在舒适的社会、家庭环境之中, 在父母与亲人的呵护下成长, 生活无忧无虑, 如果忧患意识教育不足, 就会使大学生在学习工作中失去明确的前进目标, 遇到挫折时就会悲观失望, 取得一点成绩就会沾沾自喜, 情绪冲动时就会缺乏理智控制, 使自己处于焦虑、郁闷、自卑等不良情绪之中。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与员工都要树忧患意识, 思企业发展。因此, 忧患意识培养是高职生职业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法律意识 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 市场经济的运行受国家法律和法规的制约, 健全法律、法规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础。目前人们的法律意识还不是很强, 只有加强法纪意识教育, 才能使学生学会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从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起, 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才能抵制各种不正之风, 不做违法的事。另外, 要教育学生学会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协作意识 一滴水要想不干涸的唯一办法就是融入大海, 一个员工要想生存的唯一选择就是融入团队。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一方面职业分工越来越细, 劳动过程更趋于专业化、社会化, 需要加强联合;另一方面产业间相互依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不断趋向整体化。在这两大发展趋势驱动下, 一个人的职业活动总是与一定的职业群体密切联系, 更离不开同行的支持与协作。很多高职院校目前对学生比较强调竞争, 却忽视了合作, 学生在合作技巧方面的学习往往不受重视。必须改变这种状况, 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会竞争, 也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自律意识 自觉自律是职场的基本操守, 是优秀员工不可缺少的职业品质。如果一个企业员工缺乏自律能力, 他在工作上的敬业程度就会大打折扣。高职教育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计划的第一站, 是培养高职学生积极向上的自律意识与职业意识, 着力塑造学生人格素质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学习、做事的习惯养成会对未来职业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融入企业文化的职业意识教育的思考

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前提 教育工作者对职业意识的认识与态度, 决定着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走向和力度。职业意识决定着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又决定着职业道德、敬业程度、工作效率与工作效果;职业意识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 融入企业文化, 对学生进行教育, 使他们具备适应社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对于企业和学生自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高职院校的领导应高度重视, 引进企业的文化和管理思想, 在全校形成全员化、职业化的共识与氛围, 走出重就业指导, 轻全程职业意识培养的认识误区。

引导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知是核心 职业基本知识是职业人理性职业意识逐渐形成的基础,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文化。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引进企业文化和管理思想, 并引导学生对不同企业文化的认知学习, 使学生了解不同企业的文化, 认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特点, 使学生具备现代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 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未来任职企业的文化认同感。有了这种文化认同感, 高职毕业生就能根据企业文化的要求, 自觉、主动地对自己的行为、思维方式进行调整, 使自己尽快融入新的组织中, 适应新环境的要求, 实现由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

实行产学合作的教育模式是关键 职业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很多, 高职教育的特性决定了职业意识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走出校园, 到企业中去, 与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实际相结合, 实行产学合作模式。产学合作能使学生接触到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真实情况, 能感受到企业的文化氛围, 使学生获得对企业文化的感性认识。通过这个渠道, 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又能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有利于增强高职学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只有这样, 企业文化理论知识教学才能符合实际, 职业意识教育才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 才能对毕业生就业发挥积极作用。

管理方式的改革是条件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手段方法与企业管理的手段方法往往差别很大, 管理模式偏重对学生进行制度性的“硬管理”, 学生无法通过学校的管理行为领会到企业的管理文化。这种管理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是以牺牲学生的人格、尊严为代价的, 而企业的管理文化是“以人为本”的。学校应借鉴企业管理文化的经验, 对学生管理方式进行改革。但现阶段对学校的所有管理工作都实行企业化的管理模式是行不通的, 可以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建立企业文化仿真系统。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充分调查, 在校园内模拟某个或某类企业的文化原貌, 尽可能将企业的理念、价值观、道德观、行为、制度、形象等基本要素移植到校园内, 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对实训基地进行设计, 构成实训基地的“软件”设施, 使学校具备企业的氛围, 使学生在校内也可以培养企业文化素质, 掌握职业人所应具备的职业意识。

参考文献

[1]陈亭楠.现代企业文化[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3.

[2]包发根.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学校——高职院校如何全方位、深层次推进产学研结合[J].高等农业教育, 2005, (2) :78-80.

上一篇:反思思维策略下一篇:水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