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2024-09-22

历史文化(通用12篇)

历史文化 篇1

一、引言

龙尾关古称龙尾城、龙关、下关,位于西洱河畔,为唐开元26年(公元738年)南诏王皮逻阁征服西洱河蛮,利用苍山、洱海的天险,初为过关哨所,后南诏王阁罗凤出于政治、军事方面的需要,将其拓建为龙尾城,与喜洲镇上关村西“龙首城”共扼苍洱之险,是古代南诏国,大理国的重要军事关口。龙尾关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由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历代兵家必争的要塞之地,城下的西洱河南岸,曾是著名“天宝之战”的战场,也是我国唐、宋以来与东南亚各国通商贸易的南方丝绸之路——博南古道(即蜀身毒古道)和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近现代成为滇藏、滇缅公路交汇处(见图1)。龙尾关城内分布着众多的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遗迹:龙尾城遗址、龙尾关、寿康楼、将军庙、文庙、弥陀寺、玉龙书院、江风寺、天生桥、大唐天宝战士冢等历史人文景点,还有龙尾街、中承街等传统民居街巷,是当代大理市下关镇区中最能集中体现大理历史文化名城悠久历史风貌的重要街区。

1984年大理被公布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古城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1986年12月8日国务院公布我国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并在文件中首次提出要保护“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历史时期传统风貌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的历史地段,要求各地依据它们的价值公布为地方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开始逐渐受到重视(见图2)。2007年3月30日云南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批准龙尾关为“省级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同年7月经云南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批准,颁布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建设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并要求按照国家《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范》等有关法规编制保护规划。2007年11月15日,由下关镇政府组织召开了“大理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项目评审会,并由相关部门的专家组形成了对“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专家评审意见。2008年4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了第524号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从2008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008年由大理市设计院编制的《大理历史文化名城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成为了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重要依据。而我们的此次规划也在此基础之上,对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的“龙尾街、中丞街主街区保护以及对现状市政设施改造”的具体实施,起到一种过渡和衔接的作用。

二、规划方案

作为总体规划与具体方案实施的一个中间过渡环节,我们在本次规划中主要针对总规中的“一街两点”进行规划:“一街”——以龙尾街、中丞街为主轴线的传统商业街区;“两点”——龙尾关城楼、寿康楼街区节点。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规划构思方案,针对亟需解决的现状问题提出具体的改造措施。

(一)实地调研

龙尾街、中丞街是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内贯穿南北的主要街道,南与西洱河上的黑龙桥相接,北接南天门,地势北高南低,龙尾街位于南面龙尾关城楼与寿康楼之间,而中丞街则位于北侧的寿康楼与南天门之间。此次实地调研主要针对龙尾街、中丞街为主轴线的街区,并发现了实际存在的主要问题(见图3):

1. 市政基础设施设置混乱,严重影响古街区的使用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居民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作为传统的商业街区,与许多传统的古城、古街区一样,龙尾街、中丞街街道内的公共配套设施也出现了严重的短缺。虽然具有北高南低的自然条件优势,但是由于没有完善的给、排水系统,院落内部基本沿用天井内部自然渗水,造成卫生状况不佳、阴暗潮湿;街道两侧生活污水渗流,公共沟渠排水不畅,导致传统古井的水质与水源也受到影响。街道两侧各种电线杆林立,入户电线乱接乱拉,不仅影响街区内住户的通风采光和居住质量,也使街区内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2. 沿街建筑风格差异较大,影响传统街区的建筑风貌,亟需对其进行保护与整治。

街区内的临街建筑主要以清末民初的土木结构建筑为主,由于年久失修,许多建筑已破旧不堪,亟需维护。城市的发展与更新也使街区内出现形态各异的新建筑,其建筑色彩、体量与传统街区的建筑风貌不协调;许多沿街店面设置广告牌,色彩斑斓、大小各异,破坏了传统的街景;街区内新建的项目多为零星地块的“见缝插针”,一般为3-4层的现代建筑,许多居民私自搭建,对沿街建筑的风貌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 景观绿化系统虽有所保留,但仍需改造并完善。

街道内仍然保留着行道树,局部地块种植着较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沿街商铺的许多盆栽植物,也为街区增添了不少的活力。但是由于长时间对街区绿化的忽视,现状的绿化环境缺乏统一的管理,对整个街区的整体环境造成了影响。同时,街区内新增设了公用电话、垃圾收集点、街巷标志牌、公厕等设施,虽然满足街区的部分使用现状要求,但是对街道的整体景观环境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改善街道的景观与绿化系统,完善绿化环境与规范相关设施管理,是提升街区品质的主要途径之一。

实地调研作为规划初期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发现的问题,为我们的规划构思提供了最为重要的现实依据。

(二)规划构思

针对实地调研中发现的主要问题,结合总体规划中对该片区的保护要求,我们对龙尾街、中丞街主街区的保护进行了规划(见图4)。

1. 规划原则——以保护传统历史街区的特色风貌

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充分协调保护与发展、开发利用与改善居民生活的关系,满足市政工程设施完善与历史街区风貌特色相统一;结合龙尾城历史街区特点,因地制宜,寻找最佳的技术途径;节省用地、投资及运行费用。技术上安全可行,维护管理方便,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便于专业部门实施。本着“方便居民生活,有利于发挥和利用历史街区的作用,有利于当地的旅游发展,提高居民居住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路综合考虑技术要求。2.规划方案——规划主要以完善龙尾街、中丞街的主街道市政设施建设、沿街建筑立面保护与整治;新建龙尾关城楼广场和寿康楼广场;恢复重建玉龙书院等传统建筑院落为主,分期实施建设,并对相关的改造建设部分进行投资估算。规划方案的确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龙尾街、中丞街沿街商业较繁荣,且为典型的传统业态,以小商铺为主要特点,多从事小商品的零售。根据店铺特点和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需要,延续原有的商业形态,可形成旅游休闲为主的街区。同时可将保存完好的建筑利用为民俗博物馆,或将较为完整的院落改造为民俗旅馆等,可以让游客品味龙尾关传统历史文化的同时,带动街区内的经济发展。

(2)沿街建筑的保护已经成为恢复街区传统特色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街道沿街建筑中传统建筑的破损、新建的现代风格建筑、居民的私自搭建等,已经使街道两侧商铺传统的建筑风格受到严重破坏,传统建筑的保护维修、新建建筑的改造,都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从传统的建筑中提取出建筑符号,运用于建筑风格的保护与更新之中,形成龙尾关街区特有的符号象征,不仅改善了街区的居住环境,提升了街区的旅游品质,使龙尾关街区具有更明显的可识别性。

(3)通过设置地下管沟,将现有的水、电等管线埋地敷设,可以改善街道内市政设施混乱的现状,并根据街区市政设施的总体规模要求,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利用街道内现有的地形条件,恢复传统的水景工程。在街道内结合原有绿化,设置景观小品,统一标识牌,合理设置公厕、垃圾点等设施,在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时,营造街区舒适休闲的旅游环境。

(4)通过对龙尾关城楼广场、寿康楼广场节点的改造,不仅恢复了传统的历史遗迹,而且还丰富了古街道的空间构成,使人们在龙尾街、中丞街的街道上购物、游憩之时,能够充分体会到街道空间变化带来的不同感受。

龙尾街、中丞街主街道作为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现状条件的改造已经成为街区保护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的规划构思也主要以解决现状中的问题为前提,试图寻找一种比较合理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来达到改善环境的最终目的。

(三)具体改造措施

结合规划的方案,我们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造措施:

首先,完善街道内的市政基础设施改造。街道从黑龙桥北桥头至南天门,全长约920米,高差58.90m。龙尾街至中丞街起点:长240米,高差21.63米,中丞街口至南天门长560米,高差37.2米;路面坡度:龙尾街口至寿康坡起点5.4%,寿康坡至寿康楼12%,寿康楼至南天门7%,平均坡度8.2%。利用原有的地形条件,设置地下管沟,将电信、电力、给水、排水等管线埋地,并设置雨水收集口;结合原有的地势高差,设置景观水景,改善街道的使用环境现状。道路路面材料采用当地特有的麻石、青石和卵石,并铺砌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图案;由于地势高差较大,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还应重点考虑道路的防滑措施(见图5)。

其次,沿街建筑风格的保护与整治。主要针对沿街建筑铺面的保护与整治,恢复传统的抬梁、石柜台等具有明显传统商铺特色的构件。同时对建筑构件(如门、窗、柱、挑檐等)、细部装饰构件(如雕花、彩绘、泥塑等)、建筑材料(以木材和本地石材为主要材料)、色彩(木材的褐色系及石材的青色系为主要色调)等进行保护,根据建筑质量和风貌的实际情况,尽量保留原有传统构件的现存面貌,保持原真性。对与传统街区风貌严重不协调的建筑予以拆除重建;局部建筑构件受到破坏的进行更新与置换。最终形成具有龙尾关传统街区特色的建筑风貌(见图6)。

第三,完善绿化景观系统,为古街区营造一个舒适的居住、旅游环境。结合龙尾关城楼广场、寿康楼广场改造,设置集中绿化;对现存的道路绿化进行保护;提倡商铺摆设盆栽绿化,体现当地特有的盆景绿化;结合小块绿地和拆除私自搭建,增设景观小品,设置休闲椅凳;在恢复的景观水景旁种植绿化,使水景与绿树相互辉映,增添街道的活力;在街道上保留并展示体现不同历史时期特征的各种遗迹和体现人们生活场景特色的事物(如标志、标语、地漏、水池、石桩等),同时可以增加一些传统的装饰物以活跃气氛、加强风貌(如灯笼、匾额、招幌等),使整个街道更具有活力与吸引力。

第四,分期实施。考虑到对传统街道改造所面临的搬迁、重建、维修等实际问题,本规划将具体的工作分为两个阶段实施。一期重点完善街区的市政设施改造、龙尾关城楼广场的建设、临街建筑风格整治与保护;二期重点新建寿康楼民俗休闲广场、恢复重建玉龙书院等,完善街区内的功能设施(见图7)。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规划与方案实施的过渡阶段,本规划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以改善当前居民居住环境现状,提升当地旅游经济发展为目的。虽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会面临众多的社会问题,其可操作性和实施性仍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不断完善,但是对于古街区的保护却是我们所共同努力的目标。通过古街区的保护规划的实施,为当地居民生活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旅游者提供一个可以休闲娱乐的场所,在品味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文化的同时,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改善居民的生活现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摘要:本文主要对大理历史文化名城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的一个部分进行介绍,笔者试图通过对“龙尾街、中丞街主街区保护及市政设施改造规划方案”的尝试,寻找在古城保护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既可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又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而且行之有效的技术途径。

参考文献

[1].[澳]C.P.费茨杰拉德著.刘晓峰 汪晖译.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文化研究所编.五华楼:关于云南大理民家的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

[2].大理市设计院.大理历史文化名城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08

[3].相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法律、法规、规章文件

历史文化 篇2

和历史文化街区申报评选办法的通知

(黔府办发[2004]84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申报评选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四年九月二十三日

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申报评选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更好地挖掘、保护和继承我省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古迹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

第三条 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古迹较为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建制镇和集镇。

第四条 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街区、建筑群、村落和水系等。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五条 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历史上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军事要地,或在近代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对我省少数民族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且仍保存民族特色;传统产业发展对城市(镇)发展产生过关键性影响,并曾占有重要地位。

(二)城市(镇)格局和风貌仍然保留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特色。

(三)城市(镇)区范围内拥有一处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六条 申报省级历史文化街区须具备以下条件:

保留历史信息真实,遗存较为丰富,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或民族地方特色,并具有一定规模。

第三章 申报程序

第七条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由省人民政府审定公布。申报程序如下:

在编制完成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资源调查评价报告的基础上,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报地(州、市)人民政府(行署)审核后,由地(州、市)人民政府(行署)向省人民政府申报。

申报材料由省建设厅会同省文化厅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第八条 对符合申报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的,由省建设厅会同省文化厅督促相关地方人民政府申报。

第四章 申报材料

第九条 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申报表。

(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资源评价报告。包括:〈1〉申报城市(镇)地理位置、环境条件、规模、交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2〉历史沿革、地方与民族特色和文化价值情况。〈3〉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情况,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建筑群及其环境的原貌保存度、历史年代、现状规模、空间分布、历史价值以及地方特色等情况。〈4〉城市(镇)现状格局和风貌保护特色的情况。〈5〉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6〉保护措施。包括对原貌保存、古建筑修缮、环境整治等方面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具体办法,重点保护的具体地域范围和现状描述等。〈7〉附图。主要包括位置图(比例尺1/5000—1/20000)、现状图(比例尺1/2000—1/10000)、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图(比例尺1/2000—1/10000)。〈8〉能反映历史文化传统风貌的声像资料。〈9〉专家评审意见。

第十条 申报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申报表。

(二)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资源评价报告。包括:〈1〉所在城市(镇)地理位置、环

境条件、规模、交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2〉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镇)中的位置、规模、范围,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或民族、地方特色的情况。历史文化街区及其环境的原貌保存度、历史年代、历史价值及地方特色等状况。〈3〉城市(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状况。〈4〉保护措施。包括对原貌保存、古建筑修缮、环境整治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具体办法等。〈5〉附图。主要包括位置图(比例尺1/5000—1/10000)、现状图(比例尺1/1000—1/2000)、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图(比例尺1/1000—1/2000)、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图(比例尺1/2000—1/10000)。〈6〉能反映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的声像资料。〈7〉专家评审意见。

第五章 评价标准

第十一条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的评价标准由原貌保存度、现状规模、历史价值及地方特色等指标组成。

第十二条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的评价标准如下:

(一)原貌保存度。〈1〉城市(镇)现状格局和风貌仍然保留特定历史时期的特色。〈2〉具有一个以上较大规模历史文化街区,且历史文化街区保留历史信息真实,遗存较为丰富,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或地方民族特色。〈3〉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

(二)现状规模。城市(镇)中现存文物古迹的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及历史文化街区面积总和达到1平方公里以上。

(三)历史价值和地方特色认证。主要从历史文化名城(镇)形成的历史、自然和人文地理以及城市(镇)物质要素和功能结构等方面进行认证。具体可分以下几类:

1.古都型。以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和古都风貌为特点的城市(镇)。

2.传统风貌型。保留了某一时期及几个历史时期积淀下来的完整的建筑群体的城市(镇)。

3.风景名胜型。由传统民族建筑与山水环境叠加而呈显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镇)。

4.地方及民族特色型。受地域差异、文化环境、历史变迁影响,而显示出不同的地方民族特色或以独特个性特征、民族风情、地方文化、地域特色为城市(镇)主体风貌的城市(镇)。

5.近现代史迹型。以反映历史的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物群为显著特色的城市(镇)。

6.特殊职能型。某种职能在历史上有极其突出的地位,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城市(镇)

鲜明特征的城市(镇)。

7.一般史迹型。以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化古迹作为历史传统主要体现方式的城市(镇)。

第十三条 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的评价标准如下:

(一)原貌保存度。〈1〉历史真实性。有一定比例的真实遗存,携带着真实的历史信息。不仅包括建筑群及构筑物,还包括蕴藏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如世代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所形成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组织结构、人际关系、风俗习惯等。〈2〉生活延续性。这一地区在城镇生活中仍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记载了过去城市(镇)的大量文化信息,而且继续记载着当今城市(镇)发展的大量信息。〈3〉风貌完整性。地区范围内建筑风貌基本一致,在核心区域内没有严重破坏视觉环境和影响历史风貌、割断历史文脉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二)现状规模。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规模应达到10公顷以上。历史文化街区规模范围划分应符合历史真实性、生活延续性及风貌完整性的原则,有真实的历史遗存。街区内的建筑、街巷及院墙等反映历史面貌的物质实体应是历史遗存原物。

第六章 监管措施

第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所在地人民政府必须在两年内组织编制保护规划,并按程序报批。

第十五条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安排专项保护资金,制定管理办法,严格按规划开展保护工作,确保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第十六条 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及历史文化街区实行动态管理。省人民政府责成省建设厅会同省文化厅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保护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因保护不力而已不具备条件的,撤消其相应称号,并向社会公布。

第七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建设厅会同省文化厅负责解释。

历史文化 篇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灵武的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城乡文化基础设施不断更新,文艺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产业逐步形成,有利于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机制日趋完善,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日益显现。但是随着我市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仍然存在不相适应的状况。

(一)灵武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尚未形成具有灵武元素的在全区乃至全国影响广泛的文化品牌。有1亿6千万年前的恐龙化石遗址、有三万年前的水洞沟文化遗址、有2200年的县制历史;曾经演绎过唐太宗勒石会盟、唐肃宗登基兴唐室、李元昊称帝建西夏、康熙帝驻跸留诗篇等历史事件。这些都是灵武文化脉络中弥足珍贵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财富。

(二)文化市场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得到加强,但滞后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多年来,我市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文化娱乐市场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活跃了全市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在促进灵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扩大就业、涵养税源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差距较大,现有的文化设施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与全市经济迅猛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形成鲜明反差,已经落后于周边地区。

(三)全市大型文化活动逐年增多、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专业人才青黄不接的现状已经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全市文化系统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仅10多名,且普遍存在高职称、低学历、老龄化现象,缺少编舞、编剧、导演、作词和作曲等专业人才,连正常的一般性文化活动都难以开展,更不要说搞综合性的文艺晚会和对基层群众文化进行指导。人才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

(四)文化产品产量有所提高,但是没有形成能够代表灵武特色且在全国叫得响的文化精品。对外的影响力不大,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缺少在全国、全区叫得响的文化产品。

(五)文化产业已经起步,但是没有形成相关的产业链条和规模。文化产业规模很小,很多产业都是空白。这些产业还普遍处于分布不合理、规模偏小、效益偏低的状态,各文化单位之间也缺乏联系与合作,不能形成资源优势互补,难以发挥各种文化资源和要素的综合效益。

二、我市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机遇和优势

当前,灵武文化产业面临着最好的发展机遇和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一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的政策出台,为我们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环境的不断改善,为我们提升文化软实力增添了内在动力;三是近年来我市文化建设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特色文化、群众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出现了好的苗头,这为我们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此外,在我市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独特优势。(1)资源优势。一是灵武历史悠久,有1.6亿年前的恐龙化石遗址、3万年前的水洞沟文化遗址、西夏古瓷窑等历史遗迹,唐太宗、李元昊、康熙帝等历史名人为我们留下的文化历史遗存。二是灵武自然条件优越。有风光秀丽的白芨滩自然保护区、风景如画的长流水,更有享誉国内外的煤炭资源。三是灵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马氏口弦、王天贵葫芦画、烙铁画、唐氏羊羔酒等蜚声区内外。(2)区位优势。灵武位于宁夏中部,沿黄城市带核心区,河东国际机场、空港物流中心以及四通八达的高速路网构成了灵武优越的交通地理优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赋予灵武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潜力。

三、我市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目标和步骤

力争到2017年,构筑起完备的文化创新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形成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使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为实现这个目标,具体分两个阶段来实施:

第一阶段:2013年—2014年,研究制定并着手实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意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意见和完善扶持文化产业若干经济政策,确立并组织实施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力争建成全国文化先进市。

第二阶段:2015年—2017年,全市城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已经形成先进的文化体制、机制;培育产生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作品,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形成较强的区域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文化普惠于民,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文化在和谐社会中的引导支撑作用得到体现。文化基础设施要有大的突破,文化艺术中心、电影院、图书馆、体育馆等大型文化设施要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社区和农村要形成设施完善、功能配套的文体娱乐网络格局。

提升文化软实力任务重、要求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创新的思路和扎实的措施强力推进。在具体的建设实践中,要重点做到:

(一)以灵武精神为核心,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人文素质。城市精神是城市的文化之魂,城市精神作为城市文化的结晶和城市的“精”、“气”、“神”,代表一个城市共同的价值观、精神风貌、思维方式,既体现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与时代精神相融合。

(二)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文化格局。一是重点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改变目前城区文化设施落后,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不相称,与城镇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相适应的状况。结合沿黄城市带的建设,规划建设具有浓郁灵武特色的文化长廊。二是有序建设经营性文化设施。鼓励民营资本投资专业书店、游乐园、演艺厅、艺术馆、健身馆、展览馆等各类文化休闲设施,以弥补公益性文化设施的不足,不断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文化娱乐、健身休闲需求。三是加快建设基层文化设施。加快建设影剧院、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

(三)抓好文化人才培育,打造人才高地。一是文化专业人才培育。既立足用好现有人才,又要着力培养文化新人;既重视本地人才,又要引进外来人才,努力构筑文化人才高地。在引进文化人才时注重精神产品的质量,实行有别于一般科技人才不同的用人机制。二是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培育。通过多种手段,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培养能够创新文化理论、培育市场主体和消费群体的善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经纪人队伍。三是壮大群众文化骨干队伍。大力扶持自编、自导、自演的民间艺术团体,使其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成为城市社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文艺力量。

(四)以“亿年历史、万年文明、千年古城、百强跨越、活力灵武”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依托,打造具有灵武特色的文化品牌。在继续深入开展“广场文化季”、“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军营”等公益性文化演出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活动的同时,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整合资源打造具有灵武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一是强力打造节庆文化。按照政府办节、公司经营、社会参与的思路,围绕灵武现有资源,举办“品长枣、走进生态灵武”生态旅游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并形成长效机制。二是实施文化精品工程。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加强对灵武历史、民族、地域文化的研究,进一步挖掘、整理、包装,集中力量打响若干个特色文化品牌,成为宣传灵武、推介灵武的“有本之谈”。三是继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机构,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抢救、保护、扶持“回族马氏口弦”、“王天贵剪纸、葫芦画、烙铁画、核桃画”、“灵武羊羔酒”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争取进入国家级保护名录,力争成为我市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四、我市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保障和措施

(一)提高认识,树立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新观念。要认清做好科学规划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立足点。制定确立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布局的总体规划,尤其是重点文化设施的布点规划,指导全市文化产业快速协调有序发展。

(二)明确目标,打造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亮点。提升文化软实力要有市场理念的支撑,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超前思维,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重塑文化市场主体,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科学规划,着力打好五大特色文化品牌。一是打好唐文化牌。加快兴唐苑内部建设步伐,以众多唐历史碑刻、文物为依托,借重唐太宗灵州勒石、唐肃宗灵武登基等重大历史事件,充分挖掘唐文化底蕴。二是打好名人文化牌。以弘扬王有德等在全国叫得响的名人文化为切入点,做足用足名人文化效应的衍生作用。三是打好古迹文化牌。对恐龙遗址、水洞沟、西夏瓷窑等历史文化遗迹,做到严加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建设镇河塔文化广场。四是打好自然资源牌。发挥白芨滩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优势,争取2-3年内,建成一处集沙漠体验、观光旅游、水上垂钓、住宿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风景旅游区。五是打造回族文化品牌。灵武回族人口占51%,体现回族风情的文化特色产业必将成为灵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我们要从点上做起,选择合适的地方,打造“回族风情一条街”、回族风情村等特色名片,把灵武回族文化做大做强。

历史文化 篇4

关键词:山海关,历史文化,文化丛书,当代价值

关于文化作为“软国力”的国家形象, 已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指标。正如周宁先生在《中国文化形象在西方》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倡创建国家文化形象, 不仅要认清当今局势, 思考发展策略, 还应该清理历史遗产。在现代化历史的跨文化空间中重整中国的文化形象, 为我们今天创建国家文化形象提供资源与信念基础。

山海关作为万里长城东部的第一个关隘, 自明代建关设卫以来, 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的美誉。山海关不仅仅在中国, 在整个近现代人类历史上, 也是有着难以磨灭影响的一座闻名世界的城市。犹如《山海关历史文化丛书》 (此丛书已出版七册:《山海关图志》、《话说山海关》、《魅力山海关》、《历史名人与山海关》、《海岳古韵》、《山海关传说》、《田中玉轶事》) 的担纲之作《山海关图志》序言中所说:长城明珠山海关, 她是中国境内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 是中国历史上城市建筑的杰作之一。独特的资源禀赋铸就了独特的历史文化。

那么, 《山海关历史文化丛书》以怎样的面目逐次的、历史的“再现”或者展现“山海关”呢。

《山海关图志》用图表、照片并配以简约文字的直观、立体、强烈的视觉效果, 让人们追寻山海关上起殷商、下讫二十一世纪古城全面保护开发, 绵亘三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图志共分九编, 开篇《指点江山》凸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山海关得到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特别关注:1954年4月21日, 在共和国百废待兴, 繁忙的党务、国务工作之余, 中共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乘专列来到山海关。在“天下第一关”城楼上, 毛泽东望着远处当年吴三桂用来屯兵的营盘旧址, 与随行的同志谈起吴三桂卖国投敌的故事, 还特别谈到万里长城的重要历史作用和军事价值。毛泽东望着山海关的老城旧房, 他语重心长地说, 要关心群众生活, 山海关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要抓好生产, 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在明长城入海处老龙头的遗址上, 看着八国联军进攻山海关时丢下的一尊大炮, 毛泽东讲述起旧中国任人宰割的惨痛历史, 教育大家要为新中国而奋斗。1949年2月和1954年8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两次来到山海关。每一次莅关都要看看山海关桥梁厂, 向工人了解工厂的生产情况。1954年8月,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刘少奇来到山海关, 视察山海关桥梁厂。先后到山海关视察工作的, 还有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 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 对山海关的建设、保护、开发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指示。

第二编《海岳龙蟠》, 在简约追溯了山海关在公元前十七世纪至七世纪为孤竹之地;燕国兴起之后频繁活动于此;秦统一后其地划归辽西郡, 汉代隶属卢绾和阳乐, 魏晋二朝属卢龙郡和营邱郡, 以后改属乐浪、北平郡等;隋开皇三年, (公元583) 建渝关城;唐初归属临渝县, 后改石城县;辽朝设迁民县, 金则为迁民镇;明太祖洪武十四年 (公元1381) , 大将军徐达率军平定北部元朝残余势力后, 于迁民县置关修城, 控制险要, 更名为山海关。其后, 以详实的历史资料, 对关城的结构、设施、布局、作用以及明清以来对山海关城街巷的修缮与建设予以展示。

第三编至第九编分别以《巨龙昂首》、《古道沧桑》、《要塞烽烟》、《革命星火》、《血祭雄关》、《先机之战》、《换了人间》重点摘介了山海关从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 秦汉时期、明清时期文物古迹;山海关明清两代 (公元1644年甲申大战) 、 (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从海路侵入山海关) 及至民国 (公元1922年~1924年两次直奉战争) 重大战事;到中国守军 (何柱国将军率东北军独立第九旅1933年) 榆关抗战, 打响长城抗战的第一枪;我党早期 (公元1922年一大代表王烬美) 在山海关铁工厂、铁路发动工人运动;为挺进东北 (公元1945年曾克林出关) 占得先机的第一次解放山海关、和笫四野战军第二次解放山海关 (公元1948年) 以及山海关保卫战;直至古城今天的日新月异, 繁荣昌盛。可以说, “图志”是一部古今山海关的缩影, 亦不失为整套山海关历史文化丛书的总纲。

俗语说, “纲举目张”。作为山海关诗联集萃的《海岳古韵》, 按“咏山”、“咏海”、“咏关”的体例, 编年的顺序, 共收录从唐至民国初年的古诗180首, 楹联380副, 涉及山、海、关及山海关境内的庙宇58座。题诗中影响较大的有李世民的《春日观海》:独孤及的《观海》;金昌绪的《春怨》;骆宾王的《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戚继光的《镇东楼》;康熙的《登澄海楼观海》, 乾隆的《题澄海楼壁》;陈廷谟的《石河吊古》等。而楹联在其内容与学术上的影响和评价比题诗要广远得多:比如被列入天下奇联之一的, 相传建于辽宋时期的孟姜女庙 (亦称贞女祠) 上的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巧妙运用汉字一字多音多义的特点, 置莫测幻化于咫尺之间, 集海天无常于胸襟之内, 颇具心怀广宇, 笔下惊雷, 万千气象, 横生趣味, 趣味无穷之大观矣!而题于孟姜女塑像两侧的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则从另一侧面表达出劳动人民对猛于虎的专制苛政的怨愤。为纪念徐达功业而修建的显功祠的楹联:开国功臣千秋在, 长城重镇万古存。瑞云庵的楹联:白云飞去青山在, 青山常在白云中。都显现出山海关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走势的独特。

《历史名人与山海关》则以断代史的方式, 以详实的史料与传达民间美好愿望的评说相谐的体例, 从众多的历史人物中选取了自明大将军 (魏国公) 徐达建关设卫以来, 600多年间在干系山海关荣辱兴衰, 经纬成败, 勤政恤民, 抗倭保国, 播火兴智, 拔愚重教诸行中, 堪入青史的代表人物16位 (客籍人物10位, 本籍人物6位) 。其中, “大将军徐达建关”, “天开海岳戚继光”, “袁祟焕智守雄关”, “吴三桂引清入关”流传久远, 远播国内外, 深得史学界青睐;与中国共产党、人民共和国休戚相关的“王烬美关城播火”, “何柱国长城抗战”, “曾克林率兵出关”等至今脍炙人口, 深得民心。

《话说山海关》与《魅力山海关》两书在内容上虽各有侧重, 但细细品读开来, 各显千秋中犹望互补:前者重心在透析山海关之“长城”, “战事”, 并在铺陈列举中突出山海关古近代“辽海咽喉”, “无双之地”的“扼要”, 进而生发出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河北一号文化工程”, 途经世人瞩目的古城保护开发, 让古城独有的历史风貌得以再现, 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珠光得以璀璨;而后者由山海关特殊的地理位置, 优越的自然环境牵引, 使人倏忽间进入“人间仙境长寿山”, “北国桂林燕塞湖”, “苏杭园林姜女苑”, 又身不由己“巍然天下第一关”, “天开海岳老龙头”……诚如在山海关任职长达11年之久, 将自己的韶华之美倾注于斯的时晓峰先生在《说不尽的山海关》中的深情感言:历经千年的漫长岁月, 山海关 (方圆19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存有150多处历史文化遗迹) 汇集了大江南北、关内关外多种文化和风俗。她有那么多的荣耀:长城之首, 天下第一;她有那么多屈辱:八国联侵, 倭寇蹂躏;她有那么多自豪:榆关抗战, 长城御敌, 先机出关;她有那么多的依恋:山海娇媚, 人杰地灵, 名人辈出。山海关, 这个震撼世界的名字, 正越来越紧密地与中华文明融汇在一起。她的魅力, 她的精神, 她的伟力, 她的深邃, 使人真切地感悟到, 不了解山海关, 了解中国的千年史就有了一种缺憾。

由于山海关“官道, 御道, 商道, 栈道”的特殊属性, 加之这里是回、满、汉、蒙文化的交融之地, 山海关的故事便有了时空上、构建中的广袤性、伸张性与传奇性。《山海关传说》收传说故事70余篇, 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当属孟姜女传说系列, 被列入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孟姜女千里寻夫, 哭倒长城八百里的传说故事蜚声国内外, “孟姜女庙”、“孟姜女坟”两处文物古迹、自然景观, 因此成为国内文化团队、国际友人争相驻足的地方。亦因此, 2006年, 这里被专家们评定为“孟姜女文化之乡”。山海关的众多民间故事、传说大多是群众集体创作、口耳代代相传发展衍变而来, 因而因“势变事移”旨向不断更新:上世纪七十年代, 山海关的故事曾响亮全国, 《人民日报》以头版头条位置, 专题报道了山海关群众性讲故事活动。内容文化蕴含丰富多彩, 情节曲折形象生动有较强的地域性, 语言质朴贴近原色生活……使人们在故事、传说中能触感山海关人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心理特征和审美欲求的向度。

《田中玉轶事》是山海关近现代人物中唯一单独“立传”的。他的独特之处, 不因为其7岁入本村私塾, 9岁父亲病故, 自幼家境贫寒, 靠寡居的祖母和母亲抚养入仕, 先考入山海关北洋武备学堂, 毕业之后入北洋军, 曾任北洋军第一镇炮队第一标统带, 兖州镇总长。1907年随徐世昌赴东北, 就任东北三省督练总所总参议;中华民国成立后, 他曾代理山东民政长, 曹州镇总兵、兖州镇守使、陆军第五师师长等职, 直至任北洋政府陆军部次长, 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6年任察哈尔督统, 1919年后任山东督军并兼山东省长;亦不因其在山东任职时1923年端午节, 发生了震动国际的山东匪首孙美瑶制造了“临城截车” (车上有部分外国乘客) 大案, 田中玉因此引咎辞职……。

笔者以为, 所以单为田中玉“立传”, 意不在因其是北洋政府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 军政名人, 而投注于田氏遵其祖母母亲家训, 出资在山海关建起了田氏中学, 之后, 又在山海关陆续捐立田氏中学预备班、田氏私立中学初级女子中学部和8所田氏私立初级小学校。为了办好这些学校, 田中玉又陆续出资, 购置了1.45万亩的田地和25平方公里的荒山, 以其收入作为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正如编者所言:对于田中玉的历史功过, 我们无须再作评说, 但对于田中玉在家乡山海关办学一事, 我们应予以充分肯定:在山海关长时期兵荒马乱、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十分落后的历史条件下, 田中玉为了发展家乡的中、小学教育做了许多事情。特别是他所创办的田氏中学, 曾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和国家栋梁。他们无不得益于田中玉所创办、建国后又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山海关第一中学。

卡尔维诺将自己的小说《寒冬夜行》送给他最亲近的朋友贝托、艾柯时, 在书的扉页上写到:“读者在上游”。

事实上, 对于我们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来说, 我们对“文化”的力量, 无时无刻不在“触感”中:仅以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 外国入侵者对中国的每一次侵略和掠夺不能不谓之惨无人道, 大有灭我种我文而后快之狼子野心。禽兽们攻城掠地, 奸淫烧杀, 灭绝人寰, 无所不用其极 (英人用鸦片销蚀国人肉体摧其精神;八国联军将圆明园烧为灰烬;日军将南京屠戳为死城, 甚而使用细菌武器) 。但他们终未能动摇中国的“文化”之根, 民族之魂。许多侵略者在无影无形却无比强大的中国文化壁垒面前慨叹, 撼山易!……中国文化对于这些被历史钉在耻辱柱上的人类败类来说, 如同擎天大树之于蝼蚁。亦因而, 我们一直生活在文化之河:时间的河流或者空间的河流里, 我们无一遁逃;我们被文化笼罩着、裹挟着, 我们只能顺流而下……而没有了“上游”的河流, 终究是一条死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山海关历史文化丛书》彰显出“文化自觉”的当代价值。

平心而论, 我们改革开放30年来在经济、政体、科技诸领域的进展、开拓, 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飞跃。社会生产总值、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现代化总体水平显著提升, 文化领域获得了自由、生机与活力, 但对“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承接, 文化血脉的激活、生发与接续, 全国各地存在着严峻的“不平衡”现象。许多地方只知道吃“祖宗饭”, 而忽略甚而无视文化“血脉”的有序传承或“淹没流失”……《山海关历史文化丛书》以优良的“文化品质”, 将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转化为面向新世纪、新时代的“知识经济” (人类已经历三个经济时代:采集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 挺进的文化资本, 无疑具有难能可贵的前瞻性。

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 文化做为一种生存状态, 特别在“文化取向更加趋于以人为本:将人还原为人本身;将社会行为还原为人性行为本身;将人为制作的历史记录还原为真实的历史本身;将代人书写的修饰式的人生还原为人生本身……进而矢志于对真实的文明含量的提高”[1]向度上, 取得了空前的盛况。而《山海关历史文化丛书》的策划、组织、实施、出版, 既得益于这一宏大背景的牵引, 又将“文化氛围”的建设与“文化环境”的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既可说是“丛书”的文化“淘金”, 提升了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的“文化含量”与历史维度;亦可阐述为, 列为全省新世纪重点文化工程, 古城的全面保护开发, 瑞启、激扬、促进了“山海关历史文化”的“复兴”与繁荣。在现代文明与历史文明的对接上, 山海关已经初露“生活家园”丰美与“精神家园”强固, 并驾齐驱的, 拥抱挑战与机遇,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的姿态, 在环渤海经济隆起带必将显现一道鲜丽的亮色。

乔治·桑塔亚纳说:一个有活力的社会必须保有它的智慧, 以及对其自身条件的自我意识, 并且能够不断地予以更新。《山海关历史文化丛书》正是在“自我意识”的自觉中, 通过上下一致的倾注物力、体力与心力, 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 才得以这一套集体的智慧结晶面世。诚然, 对于山海关这样一座发生过许多震惊中外, 改写、改变中国历史进程大事件, 扭转了 (某种意义上) 历史发展方向的城市, 挟裹略无羁束, “万物皆备于我”的自信, 畅达更高的精神高度, 尚有相当的一段路要走。况且, 在体例设置、体裁剪贴、语言文字上, 也还略显急就的粗糙。但瑕不掩玉, “丛书”中洋溢与蕴涵的历史价值, 在国人愈行愈远的“集体无意识”与“文化内力” (例如2008年清明节上海千万人不约而同的上坟祭祖) 的凝聚中, 将风行水上, 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释

宋朝历史文化 篇5

公元971年(开宝四年)正月,宋军攻克英(广东英德)、雄(治浈昌,广东南雄)州。二月,进至马径(广州北),以火攻破南汉招讨使郭崇岳六万兵,继攻陷兴王府,刘鋹降,南汉灭亡。

宋灭南汉后,南唐后主李煜,明臣服以求自保,暗备战以防宋军进攻。赵匡胤志在统一江南。经两年准备,于开宝七年九月,命宣徽南院使曹彬为异州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偕都监潘美,统领十万大军出荆南,调吴越军出杭州(屑浙江)北上策应;并遣王明牵制湖口(属江西)南唐军,保障主力东进。十月十八日,曹彬率军顺长江东下,水陆并进,攻破池州(治秋浦,安徽贵池),占领采石(安徽当涂北)。于十一月中旬,在采石架通长江浮桥,保障大军渡江,继续向东推进。八年正月初三,宋军破溧水(属江苏),继与十万南唐军激战于秦淮河(江苏南京西),大败南唐军,直逼江宁(江苏南京)城,在西路王明军和东路吴越军配合下,全歼南唐神卫军都虞侯朱令赟率领的十万救援军,于十一月二十七日攻破江宁,李煜降,南唐灭亡。

平遥—历史文化古城 篇6

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2009年,平遥古城荣膺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再获殊荣,平遥古城现已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

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

南大街为平遥古城的中轴线,以古市楼贯穿南北,街道两旁,老字号与传统名店铺林立,是最为繁盛的传统商业街,清朝时期南大街控制着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机构。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

西大街,西起下西门(凤仪门)、东和南大街北端相交,与东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著名的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就诞生于古城西大街,被誉为“大清金融第一街”。

日升昌票号创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遗址占地2324平方米,其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商埠重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日升昌票号创立后,先后有介休、太谷、祁县相竞效仿。

东大街,东起下东门(亲翰门)、西和南大街北端相交,与西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

北大街,北起北门(拱极门)、南通西大街中部。

八小街和七十二条蚰蜒巷,名称各有由来,有的得名于附近的建筑或醒目标志,例如衙门街、书院街、校场巷、贺兰桥巷、旗杆街、三眼井街、照壁南街、小察院巷等;有的得名于祠庙,例如文庙街、城隍庙街、罗汉庙街、火神庙街、关帝庙街、真武庙街、五道庙街等;有的得名于当地的大户,例如赵举人街、雷家院街、宋梦槐巷、阎家巷、冀家巷、郭家巷、范家街、邵家巷、马家巷等;还有一些街巷则已经无法探究名称来历了,例如仁义街、甜水巷、豆芽街 、葫芦肚巷等。

平遥古城民居,为砖墙瓦顶的木结构四合院为主,布局严谨,左右对称,尊卑有序。民居院内大多装饰精美,进门通常建有砖雕照壁,檐下梁枋有木雕雀替,柱础、门柱、石鼓多用石雕装饰。

平遥目前基本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县城原型,有“龟城”之称。街道格局为“土”字形,建筑布局则遵从八卦的方位,体现了明清时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城内外有各类遗址、古建筑300多处,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被称作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

历史文化名城中有形文化保护浅析 篇7

关键词:有形文化,历史文化名城,古城保护

历史上对于传统建筑的保护经历了一个由孤立单体静态保存到整个区域动态保护的发展过程。传统建筑的保护总是与城镇的发展建设息息相关,城镇是一个文化生态系统,新陈代谢是个永恒的规律,城镇平衡发展贯穿于过去、现在、未来的生生不息的成长和繁衍过程中,由此决定传统建筑的保护不只是文物式的静态保存,而是体现在动态的更新发展中,因此如何达成保护与发展间的有机平衡,是个值得建筑学专业业内探讨的重要课题。

20世纪以来,我国处于大面积新建、改建的兴盛时期,引起了城市结构的深刻变化。随着大量人口向城市的迁移,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城市迅速发展,国外及中国港澳台行政区建筑设计公司的不断涌入,很多古迹名城面临严峻危机,如整个城镇规划缺乏整体感及单体设计缺乏地域性特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留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遭到严重威胁。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成为城镇建设中的一个尤为突出的问题。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修复这一课题显得日益重要。

纵观世界各国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与实践,经历了从保护文物建筑到历史地段,最后发展到整个古城的保护。保护从局部到整体,由硬质到软质,大约为三个阶段:文物建筑保护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保护与城市规划相结合阶段(20世纪30年代~20世纪60年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向具体化、系统化的纵深方向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现有的历史文化名城是祖辈们馈予我们的珍贵遗产,是华夏几千年古老城市文明的见证与体现,是不能再生的有限资源。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历史文化名城面临众多现实问题,有待专业人士解决,如正确处理古城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化进程,是一项紧迫的现实问题。保护和发展本身互为矛盾,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必须找到一个有利契合点协调它们间的微妙关系,这个“契合点”就是本文主旨所在。在城市不断改造更新过程中,这个“契合点”将使历史建筑和古城在城市建设中能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服务,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文化效应,而不是成为该城市的重大包袱。

此外,它的自身价值和城市精神功能是无可估量的,恢复历史建筑和保护古城,可增强广大人民的自尊和自信,提高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和凝聚力,振兴民族经济中起到明显的不容忽视的显著效果。

以祁县老城为例,其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在于它的历史文物价值。其中,位于祁县城内的文庙是祁县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祁县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城内东大街中段北侧的渠家大院是山西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之一,亦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渠家大院为五进式穿堂院落,内设统楼院、明楼院、栏杆院、戏台院。布局精细微妙,结构形式及建筑装饰典雅庄重。在祁县县城东大街还有长裕川茶庄、晋商镖局博物馆、中国珠算博物馆、度量衡器博物馆、雨楼明清家私博物馆等古建筑。

其次,古城保护对于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发展而逐渐演变形成的,而祁县老城正是在数千年的历史延续中诞生、完善、发展起来的。前人的传统总会给后人以巨大影响。假如后代抛弃前人的优良传统,割断历史文脉,等于一切从零开始,人类文明将无任何积累,人类认识将永远不能进一步深化,一切只能停滞在原始社会落后的状态,由此得出结论:没有古人的优良传统就没有现代人类的更大进步及发展前景。保护老城将有利于提高现有城镇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综合效益,有利于整个城市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对祁县城内“有形文化”的保护所强调的是建筑的群体风貌,对其中大部分建筑个体不能像文物保护单位一样严格,应该采取保护与更新发展相结合,保护和有效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在对建筑外观、整体形象进行必要维修、保护的同时,允许内部和局部有所更新改动,以适应现代城镇发展及现代生活的需要。

对祁县城内“有形文化”的保护不仅保持历史风貌,并能继续存在和发展,为人们提供优良品质的居住模式、组织形态和生活方式,维持上百年所形成的这一城镇和谐共存的社会结构形式,它一旦遭破坏就难以恢复,应当避免对“祁县古城”这一文化古城的大拆大建。维持一定数量老住户继续居住和保持建筑原有的使用功能是最根本的保证。

“祁县古城”的保护不同于有明确的范围和方法的“文物保护单位”,在其保护的度与量上都有很大伸缩性,实施性难度大,建立必要的法律保障机制是必然的,更重要的是要把它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中,使古城保护与整体城镇发展结合起来,同时加强公众参与监督,“古城”不是一个死的文物遗迹,而是人们的生活空间,得到当地居民的认同是保护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对祁县古城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首先,对祁县城内“有形文化”的维护,在维护的基础之上进行再开发,开展旅游业,建立社会教育基地。

其次,在保持古城原有使用功能、空间组织和社会结构基础之上进行更新改造,对祁县县城在古城内大量存在的普通民宅、街巷等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及人们的大量使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残损和衰落,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在保护和发展紧密结合的前提下保证祁县古城的延续和再生利用。

最后,在不破坏整体环境和保持新建筑在古城内所占比例不应超过20%的前提下,对失去修复价值的建筑及构筑物,进行插建和补建。

基于以上多种因素的分析,对祁县古城提出一些更新改造设想,首先,对祁县城内古建筑进行保护修复,古建筑分为“建筑文物”和“历史旧址”两类,其中渠家大院、文庙为“建筑文物”,祁县女子中学及牌楼等为“历史旧址”,对上述文物与遗址进行妥善维护,使其向旅游资源、传统教育基地方向发展。其次,对祁县城内传统四合院式居住区进行更新改建,主要集中在城东北角和西北角及十字街口,由于历史原因,这些院落大多变成拥挤的大杂院,院内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等居民物质生活条件很差,但传统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形式,使人们对自己祖辈们遗留下来的院落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形成目前较为和谐、稳定、安全的社会结构形式。在基本维持现有空间结构前提下,对院落、街道系统进行必要的更新改造,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质量和居住质量,对一些无维修意义的住宅进行改建或重建,让新老住宅体系和谐共存,让城镇的历史文脉从历史走向美好的未来。最后,对县城内西南角存在一些建筑历史价值不高而且损坏较为严重的建筑进行拆除和新建,历史上这里曾是一片水塘,而后相继建成大量简易居民住房,这里居民的居住水平和生活条件是整个城区最差的地段,需要在不破坏祁县古城整体空间构成的前提下,进行审慎拆除重建,而且保持新建建筑形态与整个祁县古城风貌相协调呼应一致。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建设,用地紧张、旧城区生活条件日益恶化等问题逐渐加剧,我们还将面临更大规模古城改造,“有形文化”被破坏的问题,我们应当在总结别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避免走前人走过的弯路而达到“有形文化”保护与城镇建设的有机平衡。

参考文献

历史文化 篇8

关键词: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更新

1. 环境状况

燕伋历史文化风貌区地处千阳县城中心区西北部, 北依裴家台塬, 是东海路——城市主轴线的对景, 位于千阳大道——城市主干道北侧, 西大街使其与老城区联系密切, 是城市新区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 规划用地面积22.94公顷。

2. 战略分析

2.1 历史文化资源

燕伋望鲁台位于千阳县城关镇西关村裴家台塬上, 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夏商周时期的人类居住遗址。2003年9月24日望鲁台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燕伋望鲁台据传是春秋时期燕伋所筑。燕伋为千阳县水沟镇燕家山人, 是孔子的弟子, 位列72贤之14。燕伋3次赴鲁跟随孔子17年。业就归里, 在千阳西关裴家台设教授徒, 传播孔子思想, 设教期间, 因思念恩师孔子, 每日去教学堂后面, 登高望远, 用襟撩土垫足18年, 日积月累, 便形成了高约10米、底径30余米的土台, 被世人尊称为中华尊师第一台。

千阳县历史悠久, 春秋时, 千阳是秦王朝的牧马地, 古代的千阳, 被诗人赞誉为“千水悠悠去似絣, 远山如画翠眉横”。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用自己的灵智创造了丰富的民间文化。灯盏头碗碗腔是陕西稀有剧种, 剪纸、皮影、雕刻、泥塑等受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影响, 具有浓郁粗犷的北方农村气息, 保留有炎帝氏族和周秦文化的民族精萃, 构图简洁明快, 造型夸张传神, 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2.2 自然环境特色

千阳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 处渭北旱厡丘陵沟壑区, 地形复杂, 分川、塬、山三部分。北倚千山, 南屏陇山余脉箭筈岭, 横穿东去的千水被陕西省冯家山水库大坝拦锁城东形成一座17平方公里的人造湖泊。境内山峦起伏, 沟壑纵横。

为体现千阳城市特色, 满足发展生态城市需要, 要充分利用千山、台塬、千水的优越自然条件, 形成以千山、台塬为依托, 千河水系为开敞空间, 中心集团为主体, 区间绿地为间隔的“山、塬、水、林、城”融为一体的山水景观城市, 为建设生态城市奠定基础。

规划区位于千阳县城关镇西关村裴家台塬上, 地势北高南底, 北环路以北为台塬坡地, 北环路以南地势较为平坦, 是构筑山水生态旅游城市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之一。同时这里地形变化丰富, 既是景观点, 又是观景点。

2.3 地位作用

望鲁台位于千阳县城市中心区的核心部位, 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便利, 将成为商贸、居住、旅游相对集中地段, 近期千阳县总体规划及十二五城镇发展城镇发展战略的提出, 为燕伋历史文化、旅游品牌的隆重推出打下了成功的伏笔, 燕伋历史文化区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悠久的历史同时叙述着千阳的成长历程, 是千阳县重要的城市功能组成部分, 对升城市文化品质、增加城市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作用。

3. 景区规划概念功能定位

通过分析千阳县现状以及燕伋望鲁台的现状, 规划将燕伋望鲁台地区的发展定位为:规划将该地区建设成为集历史文化展示、文化教育、旅游、商业、娱乐、文艺表演及休闲游憩等功能于一体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和文化旅游区。

4. 特色营造手法

4.1 空间形态与空间结构

对规划用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 并将各功能片区通过景点、步行系统、绿化广场等开敞空间有机联系起来, 共同组成统一整体。燕伋历史文化风貌区功能布局由“两主轴、三次轴、四片区”的空间结构组织成有机的整体。

“两主轴”指景区内一条为南北向沿望鲁台建筑轴线的历史轴。

“三次轴”指一条南北向连接燕伋文化博览园区和文化教育综合区的景观次轴, 一条为南北向连接民俗文化博览园区和综合商业休闲区的景观次轴及一条东西向连接燕伋文化博览园区、燕伋私塾文化区、民俗文化博览园区的景观次轴。

“四片区”指历史轴线上燕伋文化广场区和燕伋望鲁台祈福主景区, 文化轴线西侧的综合商业片区, 文化轴线东侧的文化教育片区。

4.2 燕伋中心文化广场区

燕伋文化广场位于整个历史风貌区的中心位置, 南北向历史轴和东西向文化轴的交汇处。其主要性质是体现燕伋文化特征, 并为游客提供休闲、游憩、娱乐场所的城市公共空间。依据用地条件, 广场设计采用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手法, 强调广场中心, 整个设计构图简洁大方, 刻意追求广场的开阔环境和文化内涵。燕伋文化广场由纵轴“燕伋文化广场”题刻——时钟花坛——世纪大道——中心广场 (主题雕塑与音乐旱喷) ——主题牌坊构成。十二根幡柱 (代表儒者十二条规:敬天、尊孔、读经、祭祀、传道、捐献、立牌位、行十义、着深衣、习礼乐、诵诗文、弘国粹。) 分两侧布置, 点缀艺术花钵、艺术灯柱等。使整个广场设计具有浓烈的文化氛围。

4.3 文化教育综合区

千阳望鲁台作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丰富传统文化及提倡尊师爱学的优秀传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平台。因此在景区主轴西面规划一个集文化、教育、旅游为一体的文化教育综合区。文化教育区内主要包括有千阳县文化中心, 孔子书院, 琴、棋、书、画文化休闲区, 古书交易市场, 并规划有一定数量的茶座和餐饮设施等。

整个文化教育区按照传统院落空间加以布局, 空间布局灵活, 层次丰富、室内外空间交融, 建筑围绕庭院布置成为一个充满人性化的文化载体。整个街区建筑采用传统的坡屋顶形式, 很好的与景区环境相谐调, 通过现代的手法和材料表现传统的韵味, 从空间体验中获得精神的享受, 从古朴中显出简洁的现代气息。

4.4 建筑风格设计

发扬传统空间特色, 改善原来混杂的风貌, 以曲折的小尺度步行街为其内部交通路线, 围合贯通。建筑风貌上强化其小尺度的传统建筑特色, 强调以人的尺度为基本尺度来规划设计。建筑以较小的尺度和体量展开, 布局方式主要为院落式空间, 组群式布局, 形成合院式建筑的空间肌理。特别做好各沿街及沿文物古迹和绿地广场的建筑平立面设计, 做到进退有致、高低错落、空间尺度适宜且具优美的天际线。

规划范围内的建筑风格以秦汉时期建筑形式为主, 新建建筑与文物建筑间在保持统一协调中求创新和变化。规划建筑的色彩以红色、灰色、青色、白色为主, 其材料采用反映传统风貌的青砖、灰瓦及其他合适的材料, 庭院与建筑的细部 (屋面、檐口、门窗等) 在体现地方特色风彩的同时力求创造新意。

5. 结语

近年来,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政府注重提高城市的文化底蕴, 本地的传统文化、历史特色日益受到了决策者的重视, 燕伋历史文化风貌区作为城市核心区块, 是城镇历史传统和地方文化个性的集中体现, 它能给城市带来良好的社会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些意识和观念上的转变给燕伋望鲁台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科峰.从宝鸡民俗文化看周礼儒学.《中国科技博览》.2010年32期

历史文化 篇9

一、案例研究

(一) 成都宽窄巷子历史街区

成都宽窄巷子历史街区位于成都市中心, 与天府广场仅隔1000米的距离。整个保护区范围是由泡桐树街、金河路、长顺上街以及同仁路西段围合的区域。这里拥有丰厚的文化要素, 包括从成都建城之初起就一直存在, 有着深厚的古城文化。同时, 它是南方胡同的最后一块标本, 也是全国唯一完好的清初道路格局的历史街区。浓郁的文化要素为宽窄巷子历史街区保护改造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提供了契机。

1. 积极开拓自有品牌的建设

宽窄巷子在保护开发过程中, 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业态的选择一直注重于塑造自己的自有品牌。整个街区分为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 宽巷子定位为“闲生活”, 窄巷子定位为“慢生活”, 而井巷子定位为“新生活”, 并且形成了以时尚餐饮、休闲服装和高档住宅为主要产业, 以创意生活产业为特色的成都市井创意市集。

2. 依托传统民俗来发展创意产业

宽窄巷子是一个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街区。结合这一特点, 在更新过程中严格保护这些民俗遗产, 积极发展民俗工艺展销、老成都原真生活体验以及四川民俗文化展演等创意活动。其中川剧中的变脸、吐火等绝活更是闻名世界。

3. 形成更大区域内的规模发展效应

宽窄巷子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 同时是成都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四大核心保护区之一。在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规划中, 宽窄巷子与片区内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金沙国际演艺中心以及西村创意产业园区等形成差异化竞争与协作的关系, 在更大范围内形成产业规模效应, 发挥自身特色。

(二) 上海新天地

上海新天地在人们眼中不仅仅是一个传统历史风貌区, 它更是时尚、创意的代名词。独特的石窟门旧里弄建筑与现代派建筑景观交融在一起, 使得新天地成为历史风貌区保护更新的典范。数以万计的商业、展示活动在这里进行, 形成了良好的商业氛围。

1. 结合石库门老建筑植入新的功能

新天地中的老石窟门建筑群占地约3公顷, 总建筑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 改造前多为居住用途。通过采取保护更新的方式, 保存、修缮原有建筑外墙和内部装饰, 将原有的居住功能置换成创意办公和商业配套功能, 从而达到穿越历史、新旧更替的目的。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建筑和街巷风貌, 并且通过置换老建筑承载的功能, 赋予其现代生活新的“灵魂”。

2. 打造成新的人文旅游景点

创造新的活力是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制定的重要目的之一, 而创意本身又可以激发出活力。在新天地的保护开发过程中, 深入挖掘该地区的历史、人文要素, 结合石库门建筑的保存、保护以及相关必要性的新开发项目, 将文化与创意融合, 使得新天地成为上海市乃至全中国重要的人文旅游景点。

3. 完善各类商业配套设施

商业配套开发是重塑街区活力必不可少的环节, 上海新天地在改造中除了给市民活动预留充足开敞空间和场地之外, 在商业业态上涵盖了零售、餐饮和休闲娱乐等, 并且规模比例的60%以上为餐饮和休闲娱乐等配套商业。

二、昙华林历史街区现状历史遗存

(一) 昙华林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现状

根据《武汉市总体城市规划 (2010~2020) 》和《武汉市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体系规划》, 武汉市目前明确了16片历史片区, 其中历史文化街区5片: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青岛路片、“八七”会址片、一元路片、昙华林片;历史地段5片:首义片、农讲所片、洪山片、珞珈山片、青山“红房子”片;历史文化风貌区6片:大智路片、六合路片、汉正街片、汉钢片、龟山北片和显正街片。从2004年开始, 武汉市进步加大了城市历史片区保护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的力度, 先后完成了相关片区保护规划及城市风貌街区体系规划等。

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武昌老城区东北部、花园山北麓, 西起得胜桥北段, 东至中山路, 面积约64.6公顷。现状功能以传统居住为主, 保留着武昌区大部分优秀历史建筑、各级文保单位和传统里份建筑, 保留有传统居住区老街的格局, 较为完整的古城肌理。2004年完成保护规划以来, 完成了一期改造提出的目标, 地区的整体环境有较大提升、启动了若干亮点项目, 并且重点修复、整治昙华林路、戈甲营、太平试馆 (崇福山巷) 三条重要保护街巷沿线。目前, 昙华林文化创意产业园也初具规模, 民俗文化得以传承, 汉绣、楚剧也在这里拥有了展示的舞台, 并且被列为武汉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园区之一。

(二) 昙华林街区历史文化要素

武昌昙华林街区是我市乃至全省、全国少有的历史建筑密集分布, 自然资源、文化内涵丰富的街区。昙华林街区具有典型的山、城、街巷、建筑的结构特色, 这里分布着63处文保单位、优秀历史建筑和一般历史建筑, 分布有花园山、凤凰山、螃蟹岬等自然山水资源, 并且是近代历史上中西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的地段。通过翔实的现状调研, 对街区历史文化要素进行了梳理和提炼。

1. 物质文化要素

(1) 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昙华林街区现存文物保护单位5处, 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石瑛旧居共2处,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万婴墓、私立武汉中学旧址、融园共3处, 市优秀历史建筑一级保护建筑共2处, 市优秀历史建筑二级保护建筑共19处, 历史建筑共37处。

(2) 传统特色街巷。昙华林街区现存20条老街巷, 以昙华林路、戈甲营、太平试馆等街巷风貌保存最为完好, 基本保存原有街巷空间肌理和尺度。

(3) 自然景观资源。“一湖三山”是昙华林地区自然资源景观的概括, 指该地区北临沙湖, 坐拥凤凰山、花园山和螃蟹岬。现存的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大多依山而建或是位于三山围合的区域内, 形成了优美宜人的自然、人文景观。

2. 非物质文化要素

(1) 古城文化。昙华林历史街区位于武昌古城北部, 武昌古城东、北至中山路, 南至津水路、巡司河路, 西至临江大道, 始建于公元223年, 至今已有1790年的历史。武昌古城老城墙沿螃蟹岬山脊而建, 在山脚处现存有一段武昌老城墙的墙基, 是千年古城文化的现实载体。

(2) 建筑文化和街巷文化。昙华林保存较多近代历史建筑, 包括中国传统建筑、西式建筑以及中西合璧建筑。展现出中西方建筑文化融合和碰撞的独特景观。同时, 大量的历史建筑依山而建, 错落有致, 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 形成了历史街巷的基本结构骨架, 是一本活的历史街巷文化的史书。

(3) 宗教文化。1861年以前, 昙华林地区就因佛教、道教的兴盛而闻名。近代, 随着国外殖民文化的渗透, 天主教和基督教也在此聚集, 使得昙华林成为中西宗教文化交融的地区。虽然现在部分宗教建筑已经消失, 但是积淀的佛教、道教、天主教以及基督教的文化底蕴却被保留下来。

(4) 教育文化。近代以来, 昙华林拥有众多新式中、小学堂以及书院、私塾和考场等, 可以说是中国新式教育的发端之地。同时也兴建大量外国教会学校, 体现出中西教育文化的碰撞。一直到现在, 这里还坐落着湖北省美术学院和湖北省中医药大学两所高校, 拥有延绵不绝的教育文化。

(5) 革命文化。昙华林地区冠盖如云, 名人如潮。辛亥革命期间, 昙华林也走出了许多进步的革命团体, 比如日知会、共进会, 为革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20年2月, 陈独秀应邀来昙华林演讲。1921年, 在街区的私立武汉中学, 走出了董必武、陈潭秋和李汉俊三位中共一大代表。

(6) 饮食文化。昙华林体现着老武汉的传统饮食文化, 有各种传统小吃, 包括蔡林记热干面、老通城豆皮、四季美汤包以及油条、面窝等。

三、保护规划中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 街区功能定位

结合历史街区保护规划, 以重塑街区活力为目标, 提出昙华林街区产业功能定位, 以其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为基础, 众多的历史建筑和历史遗存为载体, 依托良好的自然景观资源, 重点打造创意设计、文化旅游、民俗工艺制作、文化展示等功能。

(二) 文化要素利用方式

1. 物质文化要素利用方式

对于街区内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利用, 可参照上海新天地的做法, 对历史建筑的保护采取实体保护和内部功能置换相结合的方式, 将创意办公、民俗展示、文化展览和摄影艺术等功能替换原居住功能。对于街区内无保留价值的建筑拆除后的空间, 布置公共活动场地及民俗文化展示中心。重点塑造重要风貌节点的传统街巷如昙华林路、戈甲营、太平试馆等, 以及“一城三山”的自然景观格局, 在保留原有街巷形态基础上, 修缮街巷沿线建筑, 保存其完整历史风貌。

2. 非物质文化利用方式

非物质文化要素包括饮食文化、宗教文化、街巷文化、民俗文化等多元文化, 以及汉绣、楚剧等民俗表演、传统手工艺制作等。街区原住民是非物质文化要素的重要载体, 民俗工艺表演、传统工艺制作等都需要依靠原住民得以传承, 因此, 应当鼓励原住民留在街区内, 并引导他们发展传统生活习俗和文化艺术。依靠街区传统生活, 发展具有传统民俗特色的商业活动, 以提升街区文化辐射力, 并为后续保护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对于已消失的非物质文化要素可通过静态人文景观塑造, 如人文雕塑、文化墙等进行体现, 对于传承类的非物质文化如汉绣、楚剧、礼仪习俗等, 可通过塑造动态生活场景予以展现。

(三) 街区规划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建议

结合昙华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空间布局, 综合考虑历史街区保护的特殊控制要求, 按照不同等级保护区片来安排文化创意产业业态类型。

在核心保护区内, 应严格保护区域内的历史风貌特色, 严格控制开发性的商业设施建设, 可适度建设民间博物馆、民俗展览等文化展示功能建筑;在建设控制地带内, 应保护原有历史风貌, 可适当发展民俗工艺展示、制作、销售等文化创意产业, 并适度增加文化类, 如摄影艺术、婚庆策划等商业类型开发的比重;环境协调区内, 应注意不要破坏整个街区的历史风貌, 文化创意产业业态可选择与地区文化要素联系紧密的服装设计、摄影、婚庆策划、展销等, 商业的开发也应注重保持历史街区的原真原味, 而不应该用外来文化替代传统文化。

历史文化 篇10

研究发现,国内外的成功品牌都有一个适当的、受消费者认可的品牌名称,能够给目标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知名品牌的命名方法和策略为沫若品牌名称设计提供了独到的视角和借鉴。在符合相关法律的前提下,在有利于进行市场营销的基础上,沫若品牌名称设计的语音和语义必须有利于识别与记忆。在语音上读起来朗朗上口、清晰准确,而听者也能准确理解、过耳不忘,同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方言、土语和生僻拗口的字词。

(一)利用历史文化名人的名字。

历史文化名人的名字有原名、字、号、笔名、化名等很多形式,往往根植于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有着特别的文化意蕴。郭沫若,四川乐山人,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化名很多,沫若,麦克昂,石沱,高汝鸿,杨伯勉、白圭、羊易之等,用得最多的是“郭沫若”这个笔名。郭沫若家乡四川乐山有两条水,一条是沫水(即大渡河),另一条是若水。他少年时饮二水长大,所以后来发表新诗时,就用了“沫若”这一笔名。从知名度的角度看,可以用“沫若”、“沫”、“若”或“开贞”等作为品牌名称。

(二)发掘历史文化名人的作品。

历史文化名人作品丰富,作品的名字、作品中的典型角色和作品中的典型符号等都可以作为品牌名称使用。郭沫若是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中国新诗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公认的文化领袖。其著述颇丰,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女神”、“天狗”、“凤凰”、“天街”、“春莺”、“霁月”等可以作为品牌名称使用。

一个优秀的品牌标志往往非常简洁、单纯,富有灵性,并在视觉上具有强烈的可识别性和冲击力。典型的品牌设计方法有两种:文字和名称的转化、图案的象征寓意。它们可以组合裂变为四种不同风格的标志设计:字体型、象征型、抽象型和具象型。

二、基于历史文化名人的品牌标志设计

(一)字体型标志设计方法。

以文字(包括西方文字和中国汉字)符号或以品牌名称的字母符号作为标志图形,构成设计元素。所采用的字体符号可以是品牌名称,也可以是品牌名称的缩写或代号。在进行相关的设计时,可以选择“郭沫若、GUOMORUO、GMR”,“沫若、MORUO、MR、MORAL”,“女神、NUSHEN”,“天狗、TIANGOU”,“凤凰、FENG-HUANG”,“天街、TIANJIE”,“春莺、CHUNYING”、“孔雀翎、KONGQUELING”等字体型标志为基础,进行近似的变化设计和延伸。

(二)象征型标志设计方法。

采用自然界的客体图形作为标志设计的主要构图元素,以期通过这类图形所象征的寓意向目标受众传达品牌商品的类别、性能等相关特征。自然客体的图形所传递的视觉意念较容易被受众所理解,但难以在视觉上形成独特性和专有性,在商标注册和保护上常常会有争议。

(三)抽象型标志设计方法。

抽象的标志设计方法在构图上大胆地摆脱了具象的自然形态的约束,善于归纳和提取事物现象的本质规律与基本特征,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运用抽象的几何图形或在此基础上加以组合,画龙点睛地向目标受众传达出品牌商品的核心价值和意义。相对于具象设计而言,抽象型设计方法虽然也借助“形”来表现品牌所需要传达的内涵,但这个“形”却远远超越了具象实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从而显示了一种在思维方式上的意向转换。使用抽象型设计的品牌标志,更具有现代感、信息感、商业感。

(四)具象型标志设计方法。

具象型标志设计方法是以具象的自然形态为构图原型,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提炼、取舍、变通、组合,最后形成品牌标志设计所需要的视觉图形。自然界的一切元素,包括人物、动物、植物、山水、风景等都是具象型标志设计原型取之不尽的设计素材。采用具象型设计方法所设计的品牌标志,其优点是直接、明了,便于目标受众对品牌的内涵与意义予以识别、理解和记忆。

三、基于历史文化名人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视觉设计的基本元素主要由色彩、形式、纵深和位移所构成。

(一)色彩。

对于色彩的描述通常有三种不同的方法:客观法、比较法和主观法。与现实形象或媒介形象的其他属性相比,色彩往往更能唤起受众的情感反应。色彩是一种高度主观且极具影响力的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手段。美术专业人士很早就发现暖色(红色和黄色)比冷色(蓝色和绿色)显得距离更近,浅色使人们感觉比较柔和、愉快,深色则带有生硬、阴郁的情感色彩。

(二)形式。

形式包括点、线、形三个组成部分,可以决定一个物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一个图框中处于任何位置的一个点都会立即引起人们的注意。线条总能在受众心中激起某种感情,不同的线条能够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形状有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三种基本形态,形状以平面的形式出现在视野中,规定了物体的外部轮廓。和其他视觉属性一样,每种形状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意义。

(三)纵深。

画面的纵深感实际上是由于人的两只眼睛所观察到的景物有些微的差异而造成的,被视景物分别被投射到人眼的两个二维视网膜荧幕上,这两路信号到达大脑之后,由大脑将两者的差异解读为纵深感。构成纵深主要有七种因素:空间、大小、色彩、光线、介入物、时间和透视效果。

四、基于历史文化名人的品牌商品包装设计

商品的包装设计效果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判断,包装设计就是运用合适的材料、先进的设计理念以及完美的构图设计等实现产品的性能符合消费者的心理。综合分析包装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要素。

(一)外形要素设计和材料要素设计。

该要素是直接供消费者观看的,外形要素主要是商品包装的外形,例如商品包装的大小等;包装材料要素设计主要是针对商品包装的形状而言的,例如商品包装产品是由不同的形态构成的。例如在构建郭沫若品牌产品包装设计时,需要设计者了解包装设计的本身特征等,按照包装设计的形式美法则,结合各种产品自身功能的特点,将各种因素有机、自然地结合起来,以求得完美、统一的设计形象。同时,外形要素设计和材料要素设计要结合起来思考,根据不同的材料质地、材料表面的纹理等运用不同的材料,并妥善地加以组合配置,可以使商品包装产生完全不同甚至是天壤之别的视觉效果。

(二)构图要素。

沫若品牌相关商品需统筹考虑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以及风俗等各种影响因素,通过完美的工艺美术方法进行标识设计,并在商品包装上显眼位置展示商标。通过对沫若品牌商品性质、商标内涵、品名含义及同类产品包装设计风格等诸多因素深入研究,设计精美实物图形和其他辅助装饰图形,把各个沫若品牌商品形象内外在构成因素表现出来,以视觉形象形式把信息传达给消费者。为了让消费者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和铭记沫若品牌的形象和特质,还需要通过文字设计进一步传达思想、交流感情和信息、表达某一主题内容,包括商品包装上的牌号、品名、说明文字。在进行沫若品牌商品包装文字设计时,需要侧重文字内容的简明性,容易被消费者熟记;字体设计要体现出商品的特性,并且要具有独特性,具有市场审美价值。色彩以人们的联想和色彩的习惯为依据,是美化和突出产品的重要因素。在进行沫若品牌商品包装色彩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工艺、材料、用途和销售地区等各种因素,满足醒目、对比强烈、有较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等基本要求,与整个画面设计的构思、构图和谐统一。

五、结语

历史文化名人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和典型符号,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特色鲜明,其名人效应经过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本人及其作品和其他联系物有很多代表性符号能够契合当下我国市场的聚焦点,引起消费者的强烈共鸣。大力发掘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的现代价值,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名人资源丰富的内涵,结合品牌运营当下的市场环境、信息传播环境、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进行品牌整体形象设计,在极大促进我国民族品牌做大做强的同时,能够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快实现中国梦。

摘要: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各种组织应当大力发掘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的现代价值,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名人资源丰富的内涵,结合品牌运营当下的市场环境、信息传播环境、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进行历史文化名人品牌整体形象设计。应将品牌的文化与个性予以提炼和科学、系统的规划,将抽象的品牌文化和品牌个性通过创意设计转化为具象的识别符号,借助品牌形象识别系统这一特殊的载体向目标受众传递组织或品牌的相关信息。

关键词:品牌建设,品牌形象识别,历史文化名人

参考文献

[1]邓经武.名人故居的旅游品牌营销——以乐山“郭沫若故居”为例[J].郭沫若学刊,2005,3:35~38

[2]章玉钧.开发文化名人资源,铸造沫若文化品牌[J].郭沫若学刊,2003,4:1~5

历史文化 篇11

7000年的人类文明史、2500年的文字记载史、1700年的城市建立史……当专家们翻阅《历史文化名城嘉兴》一书时,对这个“白发”古城的“年纪”表示浓厚的兴趣。那么,正在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嘉兴,怎样来更好地表达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5月26目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周小璞,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魁立。浙江省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童芍素等专家、学者在嘉兴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嘉宾恳谈会上纷纷发表真知灼见。

浙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吕洪年认为,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是一项整体性工作,不是单项的保护,要避免零散,要把文化资源串联起来。尤其是要做好五个“原”;“原住民”是城市的文脉和人脉所在,他们有着天然的传承力;老街区、老村庄等要注重保护其“原生态”的面貌;民间有智慧,保护老百姓无穷无尽的“原创性”源泉;保护“原产地”,传统特产亮出地域品牌;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要以“原真性”面目示人,不要造假仿古。同时,抓住“粽子大王”、端午香囊制作等代表性传承人,让他们成为活着的“口碑”,传承民俗文化的草根英雄。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周小璞指出,文化保护一定要强调整体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能割裂。物质性是文象文体,非物质性是文脉文魂;历史街区保护不仅要完整地保护好那些物的形态,也要注重体现其文化特色与历史风貌。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研究员顾希佳建议,嘉兴要充分利用好“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这些资源,这些都是真正能体现嘉兴鲜明文化特色的东西。他去年到嘉善丁栅考察,发现那里还有着比较大的渔村,渔民保留了几十种捕鱼技艺,还有艘上百年的渔船。嘉兴的“网船会”。它是江南船民最后一个集聚活动场所,这些都是嘉兴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历史上,嘉兴米市在长三角有着相当大的影响,米怎么收购来的?怎么加工的?又是怎么运出去的?这些都应该深入研究。嘉兴自古织造业发达,如王江泾就是织造名镇,如何表现蚕桑文化、织造文化?大有文章可做。

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柯杨第一次到嘉兴,与之前读过的诗词歌赋里的“江南水乡”相比,感觉嘉兴还是太现代了。他认为,嘉兴是江南文化的发源地。嘉兴在创建历史文化名城过程中,要抓住“江南水乡”的特点,充分展现水乡人民的生活方式。嘉兴可以把诗词歌赋里的情景具体化、现场化,展现《采莲曲》、《采菱歌》等诗词里的江南水乡生活劳动场景。

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魁立建议更好地展现嘉兴名人辈出这一大特色,把名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宣传,嘉兴老百姓对名人都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熟悉,以自己是这些名人的同乡而自豪,从而让新嘉兴人热爱这座城市,让嘉兴的原住民离不开这座城市。

浙江省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省民俗文化促进会会长童芍素认为,嘉兴有马家浜文化、稻作文化、蚕桑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十分丰富,但是感觉比较零散,如果能够找到一条“红线”把这些文化资源都串起来。将非常漂亮。归根到底,历史文化名城创建要处理好“形”与“神”的关系,做到“形”“神”兼备。

嘉兴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多远?嘉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武亮觏曾带队到金华市考察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金华用了12年时间。嘉兴在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思路很明确,申报不是目的而是契机。嘉兴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与城市的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出“运河名片”,扩大红色文化外延;保护和改造历史街区,维护生活的延续性,留住江南文化的根。同时,注重在古今文化的交融、中西文化的交融、吴越文化的交融中深度挖掘。

今年连续举办6天的端午民俗文化节,也是嘉兴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之一。嘉兴市委书记陈德荣说:“作为端午民俗的保护示范地,嘉兴市决定在近年来成功举办江南文化节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品牌,隆重举办2009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并通过此次端午民俗文化节的举办,加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的步伐,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作为2009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的一项重要主体活动,为期三天的中国民俗文化当代传承浙江论坛在嘉兴举行。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嘉兴对端午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成效明显,承自传统,启示后代,令人欣喜。

嘉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卫宁表示,围绕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战略目标,嘉兴正在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关政策和工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加快传统文化的整理和挖掘步伐,发挥以“和谐”为主要取向的传统文化优势,发掘其中的价值观,使传统文化恢复生机和活力。

一个城市最重要的软实力就是城市的品牌符号、文化符号。嘉兴人文昌盛,民俗斑斓,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端午节期间,著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也来到嘉兴。他认为,嘉兴历史文化的精髓就是嘉兴城市坚实而强劲的软实力,完美地体现在嘉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光辉的历程、辉煌的业绩中;嘉兴要诉说好体现这座城市内涵、人文民俗、风土人情的故事,在凸显历史文化积淀、鲜明地域优势、独特人文精神中经营好嘉兴城市品牌。

链接

2000年2月,嘉兴市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07年11月,嘉兴市将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初步确定将用3年时间,把嘉兴建设成为一座有形有色、神形兼备的历史文化名城

嘉兴现有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十分明显:这里是马家浜文化的发源地,是一座具有重大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嘉兴古城格局基本完整,江南水乡古城风貌保存良好,月河、梅湾街、芦席汇三大历史街区体现了清柬民初嘉兴城市的风貌,且保存着象征城市兴起的子城及古中轴线,水乡城市特征明显,八每主河道呈放射状分布,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

历史文化 篇12

一、风俗对群众文化的影响

风俗即历代沿积而成的风尚、习俗。它是带有规范性质的一种社会习惯, 它在社会中形成, 并由社会所传授, 对任何个人的行为都具一定的约束作用, 违反者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文化传统影响着风俗的形成, 而风俗一旦形成, 包容在风俗内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就会在风俗活动中表现出来, 而习俗风情活动是群众文化的重要成分, 因而民族传统也必定反映在群众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之中。如中国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农为本, 尊儒教, 重伦理, 顺天命, 和为贵"等民族潜意识就常常在风俗活动中反映出来。以传统节日为例, 它是在长期的传承发展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独特习俗, 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群众文化的形式、内容, 强化了民族文化特色。它对群众文化的影响有以下特点:

(1) 汉民族以农业为立身之本, 长期来有较深的农本意识, 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 而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又以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男耕女织"家庭为主, 因此传统节日多源于岁时农事, 节日活动往往以家庭为单位, 当节日发展到汇聚有竞技游艺内容时, 活动范围才从家庭发展到村社。如春节放爆竹、贴春联、看社戏, 元宵节吃元宵、闹花灯等, 群众文化活动的范围从家庭扩展到村社群体。

(2) 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建构了宗法专制社会, 宗法观念严重, 儒家思想牢牢支配着民族意识, 所以节日民俗中又较多地渗透着儒家礼仪的内容。春节的迎龙灯活动和各地的庙会活动等等, 既反映了人们祈福消灾、国泰民安的善良愿望, 也反映了人们对帝王、神灵、英雄的崇拜心理和道德伦理。

(3) 在传统节日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活动目的的多重性, 参与人员的广泛性, 形成节日群众文化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和内容的复合性。人们根据生产、生活、社交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创造和选择了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文化活动, 使传统节日活动从信仰、祭祀、驱禳发展到竞技、游艺等多种文化娱乐活动, 综合性地发展了各项民俗, 丰富了群众文化的内容, 使群众文化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4) 同一传统节日, 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 表现在群众文化上都会有不同特色。各民族、各地域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 节日传统在承传演变中, 往往会与当地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信仰联系起来, 产生一些解释这些习俗的传闻, 这些传闻在不同的时空载体内都会有不同的内容, 它和当地民众的心态、观念一起, 在习俗群众文化活动中用不同的形式反映出来。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风俗是一项影响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生态因素, 它常常与其他因素一起把文化传统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反映出来。

二、宗教对群众文化的影响

宗教是文化传统的一种反映形式, 也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它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最初是作为原始人群的自发信仰产生的。随着社会和历史的发展, 宗教也不断演变。由最初的自然崇拜, 发展出精灵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由多种神崇拜发展到统驳众神的至上神崇拜以至一种宗教;由部落宗教演化为民族宗教以至世界宗教。由于每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的不同, 也形成了不同的宗教信仰, 宗教正是这种集体潜意识的反映。最突出的是对群众文化的影响, 使许多群众文化活动都打上宗教的烙印。像基督教的狂欢节、复活节、圣诞节、万圣节、亡灵节, 伊斯兰教的宰牲节、开斋节, 佛教的灯节、盂兰盆节等宗教色彩浓郁的节俗, 都伴有盛大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 也是当地人民的重大文化活动节日, 许多宗教的教义和宗教生活内容构成了群众文化的组织部分, 宗教活动也成为教徒的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 如中国的民族宗教道教, 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长久作用于民族文化心理和风情习俗等领域, 使中国的群众文化渗透着道教的浓厚色彩, 有关“神仙”的故事、传说、歌谣、塑刻、画像、戏曲比比皆是, 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庙会、摆花灯等活动都深受道教的影响。因此, 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文化传统, 都会通过宗教这一文化生态因素反映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里, 使各国家、各民族的群众文化拥有自己的特色, 而各国、各民族群众文化也必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历史文化传统。

上一篇:中药烧伤膏下一篇:膨化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