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烧伤膏

2024-09-22

中药烧伤膏(精选7篇)

中药烧伤膏 篇1

烧伤是指由火焰、高温固体或液体及强辐射引起的组织损伤, 烧伤的程度主要受温度高低、接触时间长短等影响[1]。临床上常根据烧伤的深度, 将烧伤分为Ⅰ度、浅Ⅱ度、深Ⅱ度和Ⅲ度烧伤。当患者烧伤面积比较大、程度比较严重时可导致血管渗透性增加, 大量体液流失, 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危象[2]。如不及时治疗, 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命健康。如何能有效提高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创口愈合、降低患者的痛苦是临床医务人员共同探究的问题。我院为研究新中药烧伤膏湿润疗法对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选取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8例烧伤患者给予新中药烧伤膏湿润疗法, 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烧伤患者48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24例。对照组中男14例, 女10例;年龄2~68岁, 平均35岁;热油烧伤3例, 热水烧伤8例, 电烧伤4例, 化学烧伤7例, 放疗烧伤2例。观察组中男15例, 女9例;年龄5~63岁, 平均35.5岁;热油烧伤3例, 热水烧伤9例, 电烧伤4例, 化学烧伤7例, 放疗烧伤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烧伤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均先进行清创处理, 用0.1%新洁尔灭及0.9%氯化钠溶液冲洗创面, 清除创面的污物, 对有严重烧伤水泡形成的先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泡内的液体, 再用碘伏溶液进行周围组织的消毒。对液体流失过多出现休克征象者, 应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 进行补液抗休克处理。同时对创面较大、有感染患者, 应进行积极的抗感染处理及其他对症处理。对照组患者给予京万红膏外涂治疗, 观察组患者清创消毒后, 给予新中药烧伤膏局部湿敷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后6d、12d、18d的创口愈合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治愈23例, 感染1例, 治愈率为95.8%;对照组患者治愈22例, 感染2例, 治愈率为91.6%;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比较

治疗6d、12d、18d, 观察组患者创口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烧伤是临床上常见的组织损伤, 可由火焰、热液、蒸汽等引起, 电和化学物质所致的损伤也属于烧伤范畴[3]。由于烧伤后可伴创面的感染、瘢痕形成, 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周期、功能活动及外形美观, 如何最大限度的修复创面, 减少感染发生率和瘢痕形成值得临床探究[4]。根据国内外最新创面处理理念, 保持创面湿润有利于最大限度减轻瘢痕形成, 预防瘢痕挛缩所致的功能障碍[5]。

烧伤按烧伤深度分为Ⅰ度、浅Ⅱ度、深Ⅱ度和Ⅲ度烧伤, 直接关系到患者创面预后。按烧伤面积及并发症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及特重, 直接关系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6]。烧伤早期, 由于组织损伤、坏死可致毛细血管扩张, 组织间液渗透压增高, 体液渗出而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渗出的血浆、蛋白等营养物质有利于细菌定居、增殖, 因此烧伤后常见并发症即是创面感染和休克, 也是重度烧伤患者死亡的两大主要原因。小面积浅度烧伤由于渗出量较少, 通过人体代偿可基本不影响人体有效循环血流量, 烧伤的处理主要就是创面的局部处理, 包括清洁创面、预防感染及促进愈合。患者多数在2~3周内愈合, 局部无瘢痕形成, 仅少数留有色素沉着, 不影响局部功能活动。深Ⅱ度以上烧伤且面积较大者, 早期可因大量液体渗出而致低血容量休克, 患者逐渐出现意识障碍、心率增快及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此类患者应迅速进行大量的静脉滴注, 必要时输入血浆及代血浆, 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局部清创处理。由于创面早期渗出较多, 局部涂抹药物不易黏附, 可用无菌纱布敷料涂抹烧伤膏湿敷于创面之上, 外敷以无菌敷料包扎固定。及时观察敷料情况, 渗透后及时更换, 预防创面感染, 对于特重度烧伤患者应隔离治疗, 减少探视时间及人数, 保证环境的相对无菌状态, 最大限度的减少创面感染。

新中药烧伤膏是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及中药药理理论基础上研制而成的糊状膏剂。它由红花、黄柏、黄连、白芷、当归、香油、虎杖组成, 用凡士林作为辅剂可增加膏剂的组织亲和力及渗透性, 使上述中药的有效成分如β-谷甾醇、小檗碱、有机酸等更易到达损伤部位, 发挥去腐生肌、排除毒素、改善创面微循环, 促使烧伤创面皮肤原位再生修复功能, 并对烧伤创面的修复提供营养成分。

综上所述, 新中药烧伤膏可为创面愈合提供一个理想的湿润环境。该药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去腐生肌、预防感染、改善创面局部微循环等药理作用, 有利于创面的愈合。

摘要:目的 探究新中药烧伤膏湿润疗法治疗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烧伤患者48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京万红膏治疗, 观察组患者给予新中药烧伤膏湿润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6d、12d、18d, 观察组患者创口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新中药烧伤膏湿润疗法能有效提高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促进患者创口的愈合, 减轻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新中药烧伤膏,湿润疗法,烧伤,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跃生.烧伤外科学蓝皮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0:14-15.

[2] 朱思平, 蔡德珺, 刘石勇.新中药烧伤膏湿润疗法治疗烧伤的临床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22) :39-41.

[3] 高华.湿润烧伤膏对烫伤大鼠炎症反应与创面愈合的影响[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0, 22 (1) :11.

[4] 马晓芬.湿润烧伤膏∕湿润疗法治疗重度烧伤36例护理体会[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1, 32 (4) :87.

[5] 由国胜.中药烧伤膏包扎治疗烧伤创面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 2011, 17 (6) :146-147.

[6] 牛志超, 吕长久, 翟明翠.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烧伤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 (4) :119-120.

中药烧伤膏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烧伤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 男69例, 女31例, 年龄6个月至80岁, 平均 (30.4±6.2) 岁;烧伤原因:电烧伤4例 (4.0%) , 开水烧伤55例 (55.0%) , 火烧伤32例 (32%) , 化学性烧伤7例 (7.0%) , 液化气烧伤2例 (2.0%) ;烧伤面积:1%~10%者30例 (30.0%) , 11%~30%者47例 (47.0%) , 31%~85%者10例 (10.0%) ;烧伤深度:浅Ⅱ°49例 (49.0%) , 深Ⅱ°44例 (44.0%) , 深Ⅲ°7例 (7.0%) ;烧伤总面积在60%以上者7例 (7.0%) , 80%以上者1例 (1.0%) 。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外用湿性烧伤膏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外用湿性烧伤膏成分:当归500g、地榆1 000g、白蜡200g、红花50g、白芷500g、凡士林500g、桃仁200g、黄连250g、紫草300g、虎杖1 000g、当归500g、大黄200g、黄柏300g。用麻油煎炸上述药物, 将残渣清除后加入适当白蜡及凡士林制成软膏。使用外用湿性烧伤膏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

(1) 创面清洁。患者入院后及时进行烧伤创面处理, 先用生理盐水和双氧水冲洗创面, 将污物清除, 若出现水泡, 则要处理掉水泡内的液体 (水泡较大时, 低位剪破后清除液体, 将腐皮剪除, 且用碘伏溶液消毒) 。对于烧伤面积较大的患者来说, 要先抗休克, 后行创面清理, 其中化学烧伤患者要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 半个小时后用无菌纱布轻轻擦干创面。

(2) 涂抹外用湿性烧伤膏。创面清洁工作完成后, 将烧伤膏涂抹在创面上, 厚度在0.8~1mm之间。对于烧伤深度超过深Ⅱ°的患者来说, 可用含有烧伤膏的油纱直接覆盖创面, 其他患者则给予烧伤膏外敷。烧伤面积较大的患者创口结痂软化后要及时行削痂植皮手术。外用湿性烧伤膏时需每隔12h换1次药, 3天后则1天换1次。1周后去除创面腐皮 (手术刀切至痂皮基底部为止, 原则为不痛、不出血) , 同时外敷烧伤膏。

(3) 植皮手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自体皮肤植皮术或人工皮肤植皮。完成植皮手术3天后换药, 先用盐水 (含有庆大霉素) 棉球清洁创面, 然后外用湿性烧伤膏, 每隔2天换药1次。

(4) 内服中药。给予患者抗电解质紊乱、抗生素、抗休克等治疗, 根据病情适当调整静脉输液容量。可进食者配合中药内服治疗, 中药成分为当归10g、连翘10g、赤芍10g、生甘草10g、蒲公英10g、羌活10g、独活10g。用法:文火煎煮半个小时, 1天1剂, 分2次服用。

1.3 疗效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治疗效果评定标准可分为三个等级:治愈、有效及无效。治愈:治疗1个疗程后创面1期生理性愈合, 未出现瘢痕、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有效:采取外用湿性烧伤膏配合中药内服治疗10~60min内疼痛、肿胀有所缓解, 1周后出现生理性逆转;无效:治疗1个疗程后没有出现生理性逆转, 甚至死亡。

2 结果

经过治疗, 100例烧伤感染患者中治愈90例, 治愈率为90.0%, 有效8例, 有效率为8.0%, 总有效率为98.0%, 无效2例, 无效率为2.0%。其中无效2例均死亡, 主要是由于患者烧伤面积大、程度深, 且伴有呼吸道烧伤症状, 死于休克及严重感染。本组存活患者治疗时间为7~43天, 平均治疗 (17.2±1.3) 天。此外, 存活患者中留有严重疤痕者4例 (4.08%, 4/98) , 其中3例行整形手术后康复, 1例因下肢严重烧伤后截肢。患者行外用湿性烧伤膏配合中药内服, 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感染是导致烧伤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烧伤感染治疗水平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多年研究及临床经验表明, 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患者效果最好, 特别是大面积严重烧伤患者, 入院时常出现休克、昏迷等症状, 应及时给予抗休克治疗, 帮助患者补充血容量, 纠正电解质紊乱现象, 同时给予广谱抗菌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烧伤程度选择合适的广谱抗菌药物, 有效预防炎性反应及感染, 特别是深Ⅱ°及深Ⅲ°患者, 更应早期进行抗菌药物治疗, 疗程在5~10天之间) [3]。在治疗过程中, 配以自制外用湿性烧伤膏, 在患者可以进食的情况下给予内服中药治疗, 可起到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去腐生肌等作用, 促进患者创面恢复及身体康复。

本研究对我院100例烧伤感染患者采取外用湿性烧伤膏配合中药内服治疗, 其中外用湿性烧伤膏的主要成分有当归、红花、凡士林、地榆、虎杖、黄连、桃仁、大黄等, 内服中药成分主要有当归、赤芍、蒲公英、独活、连翘、生甘草及羌活等[4]。其中, 当归具有活血补血、止痛之功效, 红花具有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 地榆具有止血、清热解毒、消肿之功效, 大黄具有解毒、活血祛瘀之功效, 虎杖具有散瘀定痛、祛风利湿、解毒之功效, 生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缓急止痛之功效, 凡士林具有保湿之功效, 独活具有祛风止痛之功效等。本组患者治愈率为90.0%, 总有效率为98.0%, 其中留有严重疤痕者4例, 3例行整形手术后康复, 1例截肢。本研究结果提示要了解烧伤部位解剖结构及生理特点, 提高整复手术水平。此外, 应指导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类食物, 提高自身免疫能力, 有利于创面愈合, 忌辛辣、油腻等食物, 帮助患者补充充足营养, 提高免疫力[5]。

综上所述, 外用湿性烧伤膏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法具有清热解毒、止痛、消炎、溶痂、去腐生肌、促进创面愈合等功效, 辅以西医治疗, 能有效促进烧伤感染患者康复,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思平, 蔡德珺, 刘石勇.新中药烧伤膏湿润疗法治疗烧伤的临床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22) :39-41.

[2]高华.湿润烧伤膏对烫伤大鼠炎症反应与创面愈合的影响[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0, 22 (1) :11-13.

[3]朱思平, 蔡德珺, 刘石勇.新中药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78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1, 17 (1) :93-94.

[4]庞宗超, 李惠斌.中医药治疗烧伤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 (8) :115-117.

中药烧伤膏 篇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0例 (67例耳) 耳部烧伤患者中, 男15例 (25例耳) , 其中单耳烧伤5例;女25例 (42例耳) , 其中单耳烧伤8例;年龄10~70岁。致伤原因:火焰烧伤20例 (33例耳) , 烫伤13例 (20例耳) , 硫酸烧伤7例 (14例耳) 。

1.2 治疗方法

烧伤创面应用1%苯扎溴铵或生理盐水清洗, 化学烧伤病例应用清水反复冲洗后再用盐冲洗。Ⅱ度创面水泡应剪破引流, 保留完整的腐皮。创面清洗后将MEBO均匀涂于创面, 药厚1~2mm。对舟状窝、耳甲窝等处用棉签把药膏涂上, 创面充分暴露, 每4~6小时涂药1次。渗出液、液化物及时清拭。外耳道烧伤同时涂药, 直至创面愈合。

1.3 结果及预后

40例耳烧伤患者中, 28例耳为浅Ⅱ度烧伤, 创面一般10~12d愈合。深Ⅲ度烧伤创面8例耳一般16~18d愈合。部分Ⅳ度创面有浅瘢痕。5例耳发生软骨炎。

2 讨 论

2.1 MEBO治疗耳烧伤的优越性

(1) 止痛效果好:耳烧伤疼痛较其他部位更明显。如感染可使创面加深, 易并发耳软骨炎, 应用MEBO外涂后一般5~10min疼痛明显减轻。这是因为涂药后末梢神经受到保护, 减少刺激, 瘀滞区微循环得到恢复, 缓解了平滑肌的痉挛。通则不痛, 符合中医的理论基础。 (2) 加速创面愈合:烧伤后及时涂药, 尤其是能在伤后4~6h涂药者可使处在间生态组织复生、局部微循环疏通后组织细胞的氧气营养物需要得到保障, 创面深度相应变浅。创面愈合速度加快。本组28例耳浅Ⅱ度烧伤一般为10~12d愈合, 深Ⅲ度创面为16~18d愈合。愈合时间均较干燥疗法 (传统方法) 为短。 (3) 减少瘢痕形成:由于MEBO有效地控制了纤维组织与上皮生长的比例, 各种有利条件促进上皮生长。临床实践证明, 只要用药及时, 方法正确, Ⅲ度创面可减少瘢痕形成。

2.2 耳烧伤治疗的注事项

(1) 熟悉耳部的解剖特点, 在解剖上耳壳凹凸不平, 皮肤及皮下组织轻薄, 其支架是由一块弹性软骨片所构成, 加上它邻近发际与外耳相连等, 都给治疗上增加了难度。 (2) 凡头部面烧伤者不可忽视对耳的检查处理, 除了耳壳烧伤, 还有合并外耳道烧伤者, 所以必须引起重视。 (3) 耳烧伤治疗应遵照勤涂药、常处理、不受压的原则, 创面一般4h左右涂药1次, 随气候条件、药物消耗情况等调整用药次数。涂药时对舟状窝、外耳道等凹凸不平处理, 要用小棉签仔细涂药, 使创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 无论渗出期、液化期、修复期均要重视有效的清理。对分泌物、液化物应清理干净, 要充分暴露创面。治疗中要避免耳受压。 (4) 预防耳软骨炎的发生。耳烧伤后耳软骨炎的发生率占一定比例, 本组发生耳软骨炎5例, 预防或减少耳软骨炎的发生非常重要, 必须要采取相应措施。笔者认为可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选用敏感抗生素外用或全身应用。当耳软骨外露时及时用自体皮覆盖, 以减少感染机会。

中药烧伤膏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90例患者中男性76例, 女性14例, 年龄最大者63岁, 最小者16岁, 面积在1%~10%17例, 10%~30%61例, 30%以上%12例, 其中Ⅲ度烧伤31例, Ⅱ度烧伤59例, 致伤原因多为工作时操作不慎导致电弧光烧伤, 且创面多以头面颈部, 双上肢等暴露部位为主, 90例患者合并轻~中度吸入性损伤者42例, 无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 疗程最短者10d, 最长者43d, 就诊时新鲜创面87例, 感染创面3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抗休克治疗

烧伤患者伤后因烧伤创面大量渗出体液, 易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 休克也是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 因此, 在入院后应立即予抗休克, 液体复苏治疗, 补充充足的血容量, 烧伤后因大多数患者四肢部位多数烧伤, 致快速补液困难或液体通道不畅, 大面积烧伤患者入院后应及时性大隐静脉切开或锁骨下静脉, 股静脉穿刺置管, 以保障通畅的液体通道, 若患者锁骨区皮肤完好, 应优选锁骨下静脉置管, 股静脉区为易污染区, 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较高。在休克治疗过程中必须密切观察休克纠正情况, 密切监测患者每小时尿量, 重要生命体征, 以及时调整液体滴速, 防止脑水肿及肺水肿发生。

1.2.2 积极防治并发症:

(1) 防止心力衰竭及肺水肿:为防止休克期补液过快, 过多致心力衰竭及肺水肿发生, 医师必须随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休克纠正情况, 防止短时间内补液过快过多, 有条件者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根据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及时调整液体滴速。每小时尿量是最简便和有效的休克监测和观察指标。 (2) 防止早期暴发性败血症:早期经验性使用有效广谱抗生素静滴, 能有效抑制创面细菌经创面侵袭深部组织, 致创面败血症发生, 早期创面可短暂使用磺胺嘧啶银冷霜或混悬剂外敷, 也能有效减少创面细菌量。 (3) 防止肠道细菌移位:休克期人体组织为保证重要器官如心脑肾等器官灌注, 胃肠道血管收缩, 以保持充足的回心血量, 易致胃肠道组织血流灌注不足, 发生肠道菌群移位, 因此有效的防治休克是首要的, 只有休克纠正了, 才能保证胃肠道组织的有效灌注。休克期使用胃肠道抑酸剂等防止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休克期后及时的胃肠道营养也是防止肠道菌群移位的有效措施。

1.2.3 针对性治疗:

因电弧光烧伤部位多为头面颈部及双上肢等暴露部位, 故除全身治疗外, 需密切注意患者有无眼部, 呼吸道等重要部位烧伤: (1) 有眼部烧伤的患者需及时请眼科会诊, 根据病情行专科治疗, 防止角膜溃疡, 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90例患者电弧光烧伤后基本都伴有眼部不同程度的损伤, 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请眼科会诊后多以抗生素眼液点眼4~6次/日, 重者辅以抗生素眼膏涂眼睑治疗直至创面愈合, 后期并有眼睑外翻畸形者需及时行手术治疗纠正睑外翻。 (2) 有呼吸道吸入性损伤的患者, 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 行心电监护, 密切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 观察口唇紫绀及呼吸窘迫等情况, 加强吸痰及雾化, 稀释痰液, 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 头面颈部深度烧伤者需早期行气管切开术治疗, 以防止严重呼吸窘迫, 甚至窒息, 死亡。

1.2.4 创面处理

创面现场处理:烧伤后及时予冷水冲淋或冷冰块, 冷毛巾湿敷创面, 可有效降低热力对深部组织的进一步损伤, 并可有效减轻疼痛, 减轻烧伤程度, 小儿全身多出烧烫伤或成人大面积烧伤后不适宜冷水冲洗, 因可能加重休克。很多患者或患者家属对烧伤现场急救不甚了解, 在患者受伤后将“牙膏, 食用油, 食醋, 食盐, 纸灰, 各种有颜色的重要粉粉, 更有甚者采用童子尿等”涂于烧伤创面, 对烧伤创面造成污染, 也影响就诊时医师对创面深度和病情的判断, 故清创时需首先清除创面污物, 完整水疱应剪破后行低位疱液引流, 尽量保持疱皮完整, 因疱液引流后仍保持完整的疱皮在烧伤早期是良好的生物敷料, 可对烧伤创面起到保护作用 (对化学性烧伤应完全清除疱皮后再行创面处理) , 在清创时使用稀碘伏液清洗创面。去除部分烧焦腐皮和污染物后, 再行创面用药, 仅首次用药时需清洗, 以后每次换药不需再使用消毒剂。局部用药时应将湿润烧伤膏均匀涂于创面, 厚度约1~2mm, 每4~6h换药1次, 在烧伤早期渗出较多时可3~5h涂药一次, 以保持创面的良好引流, 我院采用烧伤膏纱布敷于创面, 每次换药时去除烧伤膏纱布, 可见纱布上附着有较多的淡黄色粘稠物, 为创面坏死组织溶解和烧伤膏液化物的混合物, 去除纱布后以无菌纱布拭净创面液化药物及坏死组织, 并适当清除创面坏死痂皮, 清创过程需注意不出血, 轻疼痛为原则, 防止损伤创面正常组织上皮细胞致创面加深, 对深度烧伤创面可行“#”字耕耘治疗, 使用耕耘刀行创面“#”切开, 致创面轻度渗血, 以利于创面烧伤膏更好的渗入和溶解坏死组织, 但切忌耕耘过深, 反而致创面正常组织损伤, 而致创面进一步加深。多数病员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 无须镇痛或仅需轻度镇痛治疗。创面坏死组织液化, 脱落及药物液化现象持续约1周, 约2~3周后, 创面基本已无液化现象, 此时, 浅Ⅱ度创面呈现嫩红色新鲜皮肤, 深Ⅱ-Ⅲ度创面可见不同程度分布均匀之白色毛囊点及新鲜肉芽生长, 创面仍需每日涂药2~3次, 以保持创面湿润, 利于创面生长修复。浅Ⅱ度创面疗程约1周, 深Ⅱ~Ⅲ度创面疗程4~7周, 创面均愈合满意, 仅Ⅲ度创面患者轻度瘢痕形成, 无明显功能障碍。

2 讨论

2.1 应用湿润烧伤膏湿润暴露疗法 (MEBT) 治疗电弧光烧伤, 作到

正确及时的创面处理及换药, 临床效果好, 能有效减少创面瘢痕形成及肢体的严重功能障碍。

2.2 止痛效果观察:

湿润烧伤膏止痛作用明显, 创面涂用美宝烧伤膏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 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 其止痛原理可能为:湿润烧伤膏与创面坏死组织发生了反应, 形成了创面保护膜, 从而隔离了创面, 保护了裸露的神经末梢, 应用美宝烧伤膏后创面分泌物引流通畅, 减轻了创面液化物及炎性介质对创面的刺激, 改善了局部微循环障碍, 松弛了立毛肌和血管平滑肌, 从而减轻疼痛。临床电弧光烧伤患者伤后创面疼痛明显, 往往需行镇静, 止痛等治疗, 而应用湿润烧伤膏后, 多数患者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迅速缓解。本组患者涂用美宝烧伤膏后约80%未使用镇静及镇痛治疗, 部分疼痛剧烈者仅予口服止痛药物治疗, 极少应用强效镇痛药物, 故创面应用美宝烧伤膏确实有较明显的止痛效果。

2.3 有效预防感染, 有利创面修复:

烧伤创面虽可痂下愈合, 但创面若长期暴露于干燥环境中, 暴露的真皮脱水使毛细血管与小血管易栓塞, 创面继发性坏死, 变深, 不利于保存残存的上皮组织, 且在干燥环境中愈合的创面质量差, 愈合后创面表皮层薄, 皮肤功能偏差。MEBO内含有β-谷甾醇, 黄岑甙, 其基质是蜂蜡构成的网状框架结构, 将其精制油含于其中, 行成框架软膏剂型, MEBO的亲脂力较强, 易于与创面组织结合, 从而保护与隔离创面, 使细菌不易于侵袭创面组织。MEBO的引流性强, 可将细菌和其释放的毒素及代谢产物充分引流, 使创面正常组织免受细菌侵袭。MEBO涂于创面后可使创面保持湿润环境, 使受损创面淤滞带微循环得到改善, 湿润环境适宜角质细胞迁移, 增殖, 从而加速完成受损创面的再上皮化, 缩短病程, 提高疗效[1,2,3]。

2.4 减轻瘢痕形成, MEBO可保持创面湿润环境, 提供组织细胞再生

所需要的生理环境, 有效激活皮肤烧伤后残留上皮附件的再生做成, 从而完成皮肤的原味再生, 使之形成良好的生理性愈合, 从而减少了创面愈合后的瘢痕形成及严重的功能障碍。

3 结论

通过对本组90例病例的治疗, MEBO治疗电弧光烧伤, 创面能够保持创面湿润环境, 最大限度的保留残存的上皮组织, 提供上皮组织细胞再生所需要的生理环境, 有效激活皮肤烧伤后残留上皮附件的再生过程, MEBO能够实现创面分泌物的充分引流, 使创面正常组织免受细菌侵袭, 使受损创面淤滞带微循环得到改善, 湿润环境适宜角质细胞迁移, 增殖, 从而加速完成受损创面的再上皮化, 可有效避免或减少烧伤。烫伤创面愈后色素沉着, 瘢痕形成及严重的功能障碍。

摘要:目的 观察应用MEBO (美宝湿润烧伤膏) 治疗电弧光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90例烧伤患者创面应用美宝烧伤膏治疗。结果 90例烧伤患者中Ⅲ度烧伤11例, Ⅱ度烧伤79例, 应用美宝烧伤膏治疗后完全愈合, 愈后无明显功能障碍。结论 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具有止痛效果好, 创面抗感染能力强, 为创面生长提供所需生理环境以及可减少瘢痕形成等疗效, 是治疗电弧光烧伤的理想方法之一,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于临床烧伤治疗。

关键词:电烧伤,湿润烧伤膏

参考文献

[1]黎鳌.黎鳌烧伤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2]徐荣祥.烧伤医疗技术蓝皮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0:75.

中药烧伤膏 篇5

体表面积较大较深的擦挫伤

我们是基层卫生院, 经常会遇到因劳动和车祸而摔伤患者, 造成体表擦挫伤, 深浅不一, 多伴随泥沙等污染, 渗血渗液, 创面剧痛, 传统清创因不便和不值得采用局部麻醉, 在使用碘伏和双氧水消毒清洗时患者痛苦难忍, 且一些细小的泥沙杂物难以清除, 可能残留和增加感染机会。清创后一般采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后敷料包扎或外涂甲紫红汞使其干燥结痂, 前者缺点是创面不透气, 易并发感染, 而后者因结痂, 创面收缩引发疼痛时间较长, 部分痂下感染积脓不得不二次削痂排脓造成更大的痛苦, 且这样一旦感染势必造成创面损伤加深, 使愈合延迟, 长时间的换药给患者带来经济及时间和心理上的负担, 并易留下色素沉着和瘢痕。

我们结合皮肤原位再生技术和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的原理, 在处理体表面积较大较深的擦挫伤时, 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直接外涂, 解除了立毛肌痉挛的问题, 保护了痛觉神经末梢, 既解决了疼痛问题, 也早期改善了局部微循环障碍, 达到了止痛快, 持续时间长的效果。创面不痛, 患者可早期主动活动肢体, 避免各肢体关节因疼痛造成功能性废用的发生。

MEBO的药物成分具有独特的抗菌作用。体表皮肤擦挫伤后, 对细菌侵袭的自然屏障作用消失, 加上清创时化学药物和刷洗对创面的附加损伤, 因此创面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 创面的感染会进一步加深对组织的操作, 不利于创面修复, 而MEBO抗感染能力强, 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减轻局部组织肿胀, 使渗流减少, 改善创面微循环, 使创面向有生机活力的方向转归, 加速损伤创面的修复。

MEBO能溶解液化挫伤创面的失活坏死组织, 且具有自动引流, 自动供药的作用, 创面的坏死组织通过不断液化的方式排出, 而修复的新生组织不受液化排斥的影响。对于气候寒冷, 或暴露不便的创面, 我们采用在创面上外涂一层烧伤膏后, 再用凡士林纱布和厚敷料包扎, 既可吸收渗液, 又可在每次换药时把液化物自动带掉, 也有利于创面引流而使其加速愈合。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这里说的擦挫伤创面主要指伤及表皮和真皮浅层, 至少创面有部分生发层健存, 若全层皮肤灭失则另当别论。

经久不愈的创面

这类创面 (包括挤压挫裂后感染的伤口、手术内固定后切口坏死感染形成的创面、褥疮等) , 这种创面多发生在离心脏较远的下肢远段, 如小腿下段及足背等处, 这些创面多存留时间较长, 创面有类白色纤维素样组织紧密附着, 或者创面边缘增生硬化瘢痕样组织, 均影响肉芽组织生长, 创面呈苍白或污秽样改变, 使创面经久难愈, 传统换药一般采用双氧水冲洗后凡士林纱条覆盖, 但换药时难以清除这些组织, 多次换药创面总是变化不大, 如果统统切除这些不良组织, 会面临创面扩大和创面反复的问题, 遇到这样的创面连续换药1~3个月是常事, 患者往返奔波容易产生不满情绪, 医生亦心神俱疲, 信心不足。

这类创面一般不痛, 我们的办法是在创面上涂一层湿润烧伤膏厚约2 mm, 再外用凡士林纱条覆盖, 1~2 d换1次药, 创面大多在7~10 d后颜色转鲜红, 纤维素样物及边缘附着的假性增生表皮样组织开始液化脱落, 创面边缘的增生硬化瘢痕样组织也开始软化, 利于肉芽组织生长, 换药时间均明显缩短, 且可适当降低换药的硬件设计要求, 使患者就近换药, 减少往返时间, 节约费用。

我们使用MEBO, 一是利用其抗感染和药膏相对创面的封闭作用, 可适当降低对换药材料的无菌要求;二是利用其中药的有效成分活血化瘀作用, 改善局部微循环, 减轻细胞水肿, 增加创面血供, 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三是利用其液化溶解作用, 使纤维素样物及增生的不良组织液化脱落, 并自动引流这些液化物, 为创面营造良好的愈合环境, 明显缩短病程, 加速创面愈合。

总之, 上述是在最初试探并逐步扩大范围后形成的一点体会, 这一方法我们认为特别适合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操作。

摘要:临床上乡镇卫生院使用烧伤湿润暴露疗法 (MEBT) 和美宝烧伤膏 (MEBO) 治疗各类小面积烧伤取得了良好效果, 近年来本院在治疗擦挫伤和经久不愈的创面等非烧伤创面上也使用这一技术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湿润烧伤膏治疗褥疮的临床疗效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Ⅱ~Ⅲ期褥疮创面的患者68例, 男37例, 女31例, 年龄28~87岁, 褥疮面积 (3 cm×4 cm) ~ (5 cm×20 cm) 。主要患病部位为容易受压的体表部位, 如骶尾部、髂部、肩胛、足跟部等处, 尤以骶尾部最多见。单一部位褥疮为43例, 合并两处以上褥疮为25例。其中大多数患者因截瘫、昏迷等原因长期卧床不能活动, 软组织受压迫引起。按褥疮分期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 A组34例患者中, 男21例, 女13例, Ⅱ期褥疮24例, Ⅲ期10例;B组34例患者中, 男16例, 女18例, Ⅱ期褥疮21例, Ⅲ期褥疮1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褥疮分期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患者给予常规碘仿消毒, 在其基础上加涂湿润烧伤膏或用湿润烧伤膏纱布填塞溃疡创面及腔隙, 若伤口分泌物较多, 应及时更换纱条及清除分泌物。为防止细菌生长繁殖, 一定要严格掌握好伤口换药时间, 直至褥疮创面新生肉芽组织, 创面逐渐愈合。B组患者采用碘仿消毒, 常规包扎, 定时换药。比较两组患者的愈合时间。

1.3 疗效判定标准

基本愈合:创面全部上皮化或大部分上皮化愈合;好转: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良好, 慢性溃疡创面明显缩小;未愈:大部分肉芽组织分泌炎性渗出液, 创面无缩小。总有效率= (基本愈合例数+好转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 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2%, 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5%, A组愈合效果明显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褥疮是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是身体局部血液循环不畅, 缺乏组织营养, 使皮肤组织失去了正常功能坏死造成。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褥疮, 是目前治疗褥疮的新途径, 湿润烧伤膏具有营养生肌之功效, 能明显加强皮肤毛细血管血液循环[1], 改善细胞的血氧供应, 保护湿润创面的肉芽组织, 加速创面上皮化[2], 故早期使用可保护创面, 提高治愈率。湿润烧伤膏外用易于结合坏死组织成液状离开创面, 该药膏的特殊成分可加速蛋白质的合成, 从而促进上皮细胞的增殖加强。在正确使用湿润烧伤膏的治疗中, 创面会产生纤维层[3], 它可以对创面起良好的保护作用, 其引流作用可以抗感染, 但不能杀死细菌, 配合稀碘仿消毒, 其刺激性小、无腐蚀性, 并且毒性低、杀菌力强的优点更好地防止感染, 最终使得创面愈合。本研究结果显示, 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2%, 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5%, A组愈合效果明显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湿润烧伤膏在褥疮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 且操作简便, 患者易于接受, 治愈率高, 应用于Ⅱ~Ⅲ期褥疮患者的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摘要:目的 探讨湿润烧伤膏治疗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8例患有ⅡⅢ期褥疮的住院患者, 按分期随机将其分为两组, A组患者给予常规碘仿消毒, 在其基础上加涂湿润烧伤膏, B组患者只采用碘仿消毒。比较两组患者的愈合效果及愈合时间。结果 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2%, 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5%, A组愈合效果明显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愈合时间短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湿润烧伤膏在褥疮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 且操作简便, 患者易于接受, 治愈率高。

关键词:湿润,烧伤膏,褥疮

参考文献

[1]王建萍.中西药配合应用治疗难治性褥疮60例的效果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3, 19 (5) :42-42.

[2]陈振宇, 王燕.湿润烧伤膏治疗褥疮32例体会[J].中国烧伤创伤杂志, 2001, 13 (3) :188-189.

湿润烧伤膏治疗烧烫伤临床分析 篇7

1 MEBO的作用

1.1 湿润烧伤膏具有明显的抗感染作用

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时, 能减轻了细菌的生长繁殖速度, 从而导致细菌致病性的降低和提高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湿润烧伤膏在创面形成保护膜, 隔离了外界污染, 同时形成自动液流循环, 使细菌毒素及代谢产物不断从创面组织中排出, 有效地降低创面细菌浓度, 避免了创面感染加重和再次感染。

1.2 湿润烧伤膏具有为创面组织损伤后细胞提供营养的作用

依据皮片成活情况应用湿润烧伤膏, 创面愈合时间较以往的治疗方法明显缩短, 绝大部分生长不良皮片得以生存。构成湿润烧伤膏特有疗效的药物成分是亚油酸, 它是细胞必需的脂肪酸, 是构成细胞生物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也是创面组织损伤后细胞修复的必须物质。它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 可为组织损伤后细胞修复不断提供丰富的营养基质。

1.3 湿润烧伤膏具有促使上皮细胞生长的作用

湿润烧伤膏能保持创面持久恒定的湿润环境, 符合创面残存上皮表皮干细胞再生、修复生理要求, 既能保护间生态组织, 又能促使残余创面和生长不良皮片的修复再生。湿润烧伤膏中活血化瘀的成分可明显改善创面局部微循环, 也能促使上皮细胞生长, 加速创面愈合。湿润烧伤膏在促进上皮细胞生长的同时, 对成纤维细胞的形成、分裂、增殖及胶原纤维的分泌、排列具有调节作用。使残余创面通过调整胶原纤维与上皮细胞的生长比例, 达到上皮化愈合, 即使是瘢痕化愈合, 瘢痕也较平软, 且弹性好, 不会有功能障碍。

2 治疗方法

2.1 局部治疗

先用低浓度的碘伏和生理盐水简单清创。 (1) 张力高的大水疱穿刺放液, 不去疱皮直接涂MEBO厚约1 mm, 疱皮已脱落者可直接涂MEBO。前3 d每3~4小时涂一次, 保持创面有药膏湿润, 以后每6小时涂一次, 每次换药时先清除创面液化物; (2) 创面有焦痂或深度及Ⅲ度的创面用手术刀采用“#”字耕耘法, 划开痂皮, 以不出血疼痛为度。主要便于MEBO的渗透入坏死组织, 并尽快使之液化、排除[1]。

2.2 全身治疗

(1) 抗休克治疗:根据患者烧 (烫) 伤面积、深度及身体状况进行补液, 输入量以患者的整体情况和烧伤湿性技术休克补液公式根据, 以保平稳渡过休克期; (2) 抗感染治疗:面积在5%以内的浅Ⅱ度患者一般不采用抗感染治疗, 以局部涂药膏为主;面积在2%以上的深Ⅱ度患者常应用广谱抗生素;如创面感染, 体温在39 ℃以上, 应与抗厌氧菌及绿脓杆菌的药物联合使用, 用药时间一般在液化期, 直至创面周围红、肿、痛消失, 体温在38 ℃以下即可停用抗生素。

3 讨论

3.1 MEBO主要成分及功效

主要成分有黄连、黄柏、黄芩、地龙和罂粟壳等。前三者属于清热燥湿药, 具有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凉血止血, 退热除蒸等功效;地龙属于息风止痉药, 具有清热息风通络功效;罂粟壳属于敛肺涩肠药, 具有止痛的功效。

3.2 MEBO作用及使用情况

3.2.1 止痛效果好

患者在早期经简单清创后立即涂MEBO能在30 s以内止痛, 主要是因为 MEBO具有保持创面湿润和营养肌肤的作用, 使烧伤组织保持立体的湿润环境, 避免干燥损伤刺激, 防止空气对创伤的侵袭, 保护疼痛末梢神经, 使疼痛减轻或消失, 并且该药对创面无刺激性。

3.2.2 抗感染能力强

主要表现为自动引流和隔离细菌的侵入, 对创面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药物的亲脂性使组织不受细菌及液化物代谢产物的刺激和侵蚀, 促使坏死组织早期液化, 并形成不利于细菌繁殖生存的环境[1]。因而本组病例未发生败血症和感染。

3.2.3 清除余热快

该药能解除立毛肌痉挛, 缓解血管收缩, 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及时有效清除余热。

3.2.4 生理性愈合创面

烧伤坏死组织和代谢产物在生理的湿润环境中进行无损伤性由表入里地液化、排除, 保障创面基底残存组织细胞向干细胞方向转化, 通过激活休眠于间质细胞中的干细胞, 使之不断的分裂、增殖, 实现深度烧伤创面的生理性愈合。然而, 这种分裂增殖过程是有序进行的, 可有效地减轻瘢痕增生程度。

3.2.5 治疗方便

传统干性疗法需要严格的无菌条件操作、隔离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而MEBO不需要严格的无菌条件。治疗技术方法简单易于掌握, 只要经过短期学习就能使用, 因此在医生的指导下, 小面积烧伤不需要住院, 在门诊或家里同样得到满意的效果。

3.3 小结

MEBO有以上特点, 使复杂的烧伤治疗简单化, 使烧伤各期之间更难划分实现了体液渗出期直接进入组织修复期的跨越, 缩短病程, 并有效避免或减少烧伤、烫伤创面瘢痕形成及色素沉着或缺失。

MEBO的独特效果, 缩短了全身治疗的时间, 减少了抗生素及静脉营养支持用量。患者早期即可进行肠内营养, 有效地防止细菌移位及消化道溃疡等, 大幅度降低治疗费用, 给烧伤患者的治疗创造了一条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上一篇:税收筹划的风险下一篇: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