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处理及护理常规(精选8篇)
烧伤处理及护理常规 篇1
烧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1、立即将病人送清创室,评估伤情,了解致伤原因,伤口处理经过、尿量、转 运过程,准备清创器械灭菌物品,配合医生对病人进行早期处理、清创。
2、根据烧伤病人的病情安排病床,准备床单位。
3、病室需有消毒、隔离设施,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室温维持在 28℃-32℃。
4、了解烧伤的原因、面积、面部和深度等,对有面、颈深度烧伤者应备氧气和气
管切开包,观察呼吸情况,必要时配合医生气管切开术。
5、大面积烧伤或危重病人应立即建立静脉通路。穿刺困难者立即准备配合医生深
静脉置管术,同时抽血标本送生化常规和配血,留置尿管。
6、在病情稳定情况下,清洁健康皮肤,修剪指甲,头面部烧伤剃除毛发。
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进出病室需换鞋,流水洗手。病室内每日进行消毒。向病员和陪护做好宣传工作,禁止探视。
8、讲解胃肠道营养的重要性,根据病情早期进食及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9、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思想情绪变化,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在烧伤早期护理
人员要根据受伤后具体情况给予心理疏导,消除其顾虑,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 作,让其协助护理人员共同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在烧伤回复期护理人员要注意 病员之间的谈话,诱导病员多作乐观积极的谈论,鼓励其加强功能锻炼,帮助致 残病人树立战胜伤残的信心。
烧伤休克期护理常规
1评估患者,合理安置病人,必要时床边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如 :氧气、负压吸引器、监护仪、气管切开包、深静脉置管包等;
2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休克期内每一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1次,根据病情应随时增加测试次数,熟悉烧伤休克期临床表现,并准确记录病 情变化,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熟悉抗休克的补液知识,掌握补液方法,注意补液的质、量和速度;
4输液是防治烧伤休克的最有效措施,应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妥善固定,保 持静脉管路通畅,躁动患者要做好约束,保证准确无误的完成补液计划;
5尿的监测留置尿管,保持尿管通畅,观察尿液的性质、量,发生少尿、无尿,应先检查尿管是否阻塞、脱出等,排除导尿管因素,再报告医生,记每小时尿量,必要时观察每15分钟或30分钟的尿量,成人尿量不少于30ml/小时,小儿每kg体重不少于1ml/每小时成人有血红蛋白尿者不少50-100ml/每小时,尿的PH值维持在7左右;
6严密观察病情,熟悉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性休克的症状,不可无原则地满 足病员口渴饮水要求;
7注意保暖,夏季室温维持26~28度,冬季28~32度为宜;
8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做好创面护理,取休克卧 位,病情允许,每2小时翻身一次,抬高患肢;
9因烧伤的特殊性(48-72小时为休克期),从病人伤后第一各24 小时按每八小时一小计,24 小时一总计,详细记录出入量和病情变化。
10、健康宣教
1)向家属及患者解释烧伤后48-72小时为休克期,体液渗出多,水肿严重,休克期主要是输液补充血容量,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让家属心中有数,以取得合 作;
2)向家属及患者说明休克期虽然口渴,但必须禁大量饮水,以取得家属及患者 的理解,必要时少量多次口服烧伤饮料,若过多、过急可诱发呕吐等不良反应。
严重烧伤感染期
1、责任护士对感染期患者的全身症状及创面变化要严密观察并详细记录;
2、观察体温变化,弛张或稽留热型或体温36℃以下者提示有可能感染及时报告医生。高热者先予物理降温,无效再遵医嘱用药物降温,体温36℃以下者给予保暖。
3、观察脉搏、心率、呼吸的变化,注意节律、频率。脉搏增快在
130次/分以上,注意是否有感染存在,特别出现脉搏和体温分离现象时,提示有严重感染可能
病情危重,及时报告医生。
4、观察呼吸变化,注意频率、深度。凡在病程中出现不明原因呼吸困难,表示有
创面脓毒症或败血症可能,及时报告医生。
5、严密观察创面的色泽、渗液、气味、水肿、疼痛等情况,随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协同处理。
6、鼓励病人多进食,少食多餐,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消化食物。密切
观察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腹胀、便血等,必要时禁食,必要时留 取标本,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7、密切观察精神症状。躁动者注意安全,防止坠床。
8、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协助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发生。
9、保证各种导管通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抗菌素,控制感染。
10、床边进行严格的消毒、隔离,以免交叉感染。
包扎创面的护理
1、注意包扎肢体的功能位及注意观察肢端的血液循环,当包扎过紧会出现肢 端发凉、青紫,麻木或剧痛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抬高患肢,减轻水肿,经常变换受压部位,防止创面受压,潮湿;
3、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防止污染,敷料渗液多时应及时添加外敷料或及时更 换,大腿根部内侧敷料应注意勿被大小便污染,可用消毒卫生纸或凡士林 油纱布保护;
4、患者出现高热、疼痛加剧、包扎部位有异味时,应通知医生及时检查;
5、炎热季节,注意室内通风。
特殊部位烧伤护理常规
一、头面部烧伤
1、剃净烧伤部位及其周围的头发,使之不与渗出物粘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
2、烧伤部位应避免长期受压,特别是枕后,要定时改变头部位置,避免因头部水肿,长时间受压而产生褥疮。
3、严密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及有无声音嘶哑,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应注意呼吸道通畅,备氧气、气管切开包等急救物品。
4、在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可采用抬高床头或半坐卧位,以利水肿消退。
5、有颈部烧伤时,颈部应予以过伸位,充分暴露颈部创面。
二、眼的护理
1、经常清除眼周围创面的渗出物及眼分泌物,按医嘱正确使用各种抗生素眼药水、眼药膏,防止感染。
2、眼睑烧伤水肿严重使眼睑外翻者,应予以保护,可用抗生素眼膏或生理盐水湿
纱布覆盖保护。
3、眼睑水肿明显,视物不清者做好预防跌倒/坠床的护理措施。
三、外耳的护理
1、避免外耳受压:仰卧时脑后用小枕头,使耳廓悬空。侧卧时睡在有孔的枕头上
或枕在耳廓上部。
2、保持外耳创面清洁干燥,及时用无菌干棉签清除积聚在耳廓内的分泌物。
3、外耳道烧伤时要保持外耳道引流通畅,每日可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滴耳。
四、口鼻腔护理
1、保持鼻腔清洁通畅,去除鼻腔尘埃和痂皮,应及时用棉签吸净分泌物。
2、鼻粘膜可涂石蜡油,防止干燥或分泌物粘结阻塞。
烧伤治疗原则
1.保护烧伤区,防止和尽量清除外源性沾染。2.预防和治疗低血容量或休克。3.治疗局部和全身的感染。
4.用非手术和手术的方法促使创面早日愈合,并尽量减少瘢痕所造成的功能障碍和畸形。5.预防和治疗多系统器官衰竭。对于轻度烧伤的治疗,主要是处理创面和防止局部感染,并可使用少量镇静药和饮料。对于中度以上烧伤,因其余全身反应较大和并发症较多见,需要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并重。在伤后24~48小时内要着重防治低血容量性休克。对于创面,除了防治感染以外,要尽力使之早日愈合、对Ⅲ度者尤应如此。如能达到这两点要求,则中度以上烧伤也能较顺利地治愈。
(一)创面初期处理
指入院后当即处理,又称烧伤清创术,目的是尽量清除创面沾染。但已并发休克者须先抗休克治疗。使休克好转后方可施行。修剪毛发和过长的指(趾)甲。擦洗创面周围的健康皮肤。以灭菌盐水或消毒液(如新洁尔灭、洗必泰、杜灭芬等)冲洗创面,轻轻拭去表面的沾附物,已破的水泡表皮也予清除,直至创面清洁。清创除了小面积烧伤可在处置室内施行,一般均应在手术室内施行。为了缓解疼痛,先注射镇痛镇静剂。
(二)新鲜创面用药
主要为了防治感染,促使创面消炎趋向愈合。应根据烧伤的浓度和面积选择药物。1.小面积的Ⅱ°烧伤、水泡完整者,可在表现涂以碘伏或洗必泰等;然后吸出泡内液体,加以包扎。
2.较大面积的Ⅱ°烧伤、水泡完整,或小面积的水泡已破者,剪去水泡表皮;然后外用“湿润烧伤膏”(中西药合制)或其他烧伤膏(含制菌药和皮质醇),或用其他制攻的中西药药液(可以单层石蜡油纱布或药液纱布使药物粘附于创面)。创面暴露或包扎。
3.Ⅲ°烧伤表面也可先涂以碘伏,准备去痂处理。注意:创面不宜用龙胆紫、红汞或中药粉末,以免妨碍创面观察、也不宜轻易用抗生素类,因为容易引起细菌耐药。
(三)创面包扎或暴露
创面清洁和用药后可以包扎或暴露。包扎敷料可以保护创面、防止外源性沾染、吸收一部分渗液和辅助药物粘附于创面。但包扎后不便观察创面变化、阻碍体表散热、并不能防止内源性沾染,包扎过紧可影响局部血运。暴露创面可以随时观察创面变化,便于施布药物和处理创痂。但可能有外源性沾染或受到擦伤。所以这两种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1.肢体的创面多用包扎法,尤其在手部和足部,指与趾应分开包扎。躯体的小面积创面也可用包扎法,先将一层油纱布或几层药液纱布铺盖创面,再加厚2~3cm的吸收性棉垫或制式敷料,然后自远而近以绷带包扎(尽可能露出肢端),均匀加压(但勿过紧)。包扎后,应经常检视敷料松紧、有无浸透、有无臭味、肢端循环等,注意有无高热、白细胞明显增多、伤处疼痛加剧等感染征象。敷料松脱时应再包扎,过紧者稍予放松。敷料浸透者须更换干敷料,如无明显感染,其内层可不必更换。如已发生感染,则需充分引流。浅Ⅱ°烧伤创面包扎后,若无不良情况,可保持10-14日首次更换敷料。深Ⅱ°或Ⅲ°的创面包扎后,3~4日应更换敷料,以观察其变化,或需作痂皮、焦痂处理。温度高的环境内不适用大面积的包扎。
2.头面、颈部和会阴的创面宜用暴露法。大面积创面也应用暴露法。所用的床单、治疗巾、罩布等皆需经过灭菌处理,病室空间应尽量少菌,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在渗出期,创面上可用药物(制菌、收敛),定时以棉球吸去过多的分泌物,以减少细菌繁殖,避免形成厚痂。创面尽可能不受压或减少受压,为此要定时翻身或用气垫床等。在痂皮或焦痂形成前、后,都要注意其深部有无感染化脓,除了观察体温、白细胞等变化,必要时可用粗针穿刺或稍剪开痂壳观察。
3.全身多处烧伤可用包扎和暴露相结合的方法。
(四)去痂
深度烧伤的创面自然愈合的过程缓慢、甚或不能自僡。在创面未愈期间,不但病人痛苦、体质消耗,而且感染可扩展或发生其他并发症。这类创面自然愈合后形成瘢痕或瘢痕增生症(瘢痕疙瘩),可造成畸形和功能障碍。为此,应积极处理,使创面早日愈合。原则上,深度烧伤宜用暴露疗效,在48~72小时内开始手术切痂和植皮。面积愈大,愈应采取积极措施,尽可能及早去除痂壳,植皮覆盖创面。1手术切痂和削痂切痂
主要用于Ⅲ°烧伤,平面应达深筋膜(颜面和手背处应稍浅)。若深部组织已失活,一并切除。创面彻底止血后,尽可能立即植皮。削痂主要用于深Ⅱ烧伤,削去坏死组织,使成新鲜或基本新鲜的创面,然后植皮。在手、关节等部位的深Ⅱ°烧伤,为了早日恢复功能,也可用切痂法。此类手术出血较多,在肢体上可用止血带以减少出血,术前应准备足够的输血。切痂和削痂均要辨明坏死组织层次,否则影响植皮成功等。2.脱痂
先保持痂皮表面干燥,尽可能预防痂下感染。等痂下组织自溶、痂壳与基底分离时(约2周以后),剪去痂壳。创面为肉芽组织,并常有程度不等的感染。用药液湿敷、浸洗等方法,控制感染和使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创面肉芽无脓性物、色泽新鲜、无水肿、触之渗出鲜血,即可植皮。此法是逐步去痂,称为蚕蚀脱痂法。为了减轻感染和加速痂皮分离,可在创面施用药物如抗生素、蛋白酶或中药制剂等,但尚未取得成熟的经验。脱痂法较切痂、削痂法简便,但难免感染和延长治疗时间,故不宜作为首选的去痂方法。
(六)感染创面的处理
感染不仅侵蚀组织阻碍创面愈合,而且可导致脓毒血症和其他并发症,必须认真处理以消除致病菌、促进组织新生。创面脓性分泌物,选用湿敷、半暴露法(薄层药液纱布覆盖)或浸浴法等去除,勿使形成脓痂。要使感染创面生长新鲜的肉芽组织(有一定的防卫作用),以利植皮或自行愈合。创面用药:①一般的化脓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感染,可用呋喃西林、新洁尔灭、洗必泰、优锁儿等,或黄连、虎杖、四季青、大黄等,制成药液纱布湿敷或浸洗。②绿脓杆菌感染时,创面有绿色脓液、肉芽组织和创缘上皮受侵蚀、坏死组织增多等改变,应作细菌学检查。可用乙酸、苯氧乙醇、磺胺灭脓、磺胺嘧啶银等湿敷或霜剂涂布。③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状菌、毛霉菌等)发生于使用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重症病人,创面较灰暗、有霉斑或颗粒、肉芽水肿苍白、敷料民也可有霉斑,作真菌检查可确定。创面选用大蒜液、碘甘油、制霉菌素、三苯甲咪唑(clotrimazol)等;同时须停用广谱抗生素和激素。较大的创面感染基本控制后,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应及时植皮促使创面愈合。
四全身治疗中度以上烧伤引起明显的全身反应,早期即可发生休克等。因此必须在伤后重视全身治疗,已有休克等危象者更应在处理创面前先着手治疗。
(一)防治低血容量性休克主要方法是根据Ⅱ°、Ⅲ°烧伤面积,补液以维持有效血循环量1.早期补液的量和种类国内、外研究者对烧伤补液疗法设计了各种方案(公式)、表二列出国内常用的方案。按此方案,一体重60kg烧伤Ⅱ°面积30%的病人,每一24小时内补液量应为[60×30×1.5(额外丢失)]+2000(基础需水量)=4700(ml),其中晶体液1800ml、胶体液900ml和葡萄糖液2000ml。第二个24小时应补晶体液900ml、胶体液450ml和葡萄糖液2000ml(共3350ml)。晶体液首选平衡盐液,因可避免高氯血症和纠正部分酸中毒;其次选用等渗盐水等。胶体液首选血浆,以补充渗出丢失的血浆蛋白;但血浆不易得,可用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等暂时代替;全血因含红细胞,在烧伤后血浓缩时不相宜,但浓度烧伤损害多量红细胞时则适用。
(二)Ⅱ°、Ⅲ°烧伤的补液量
第一个24小时内第二个24小时内每1%面积、公斤体重补液量(为额外丢失)成人儿童婴儿第一个24小时的1/2 1.5ml 1.8ml 2.0ml 晶体液:胶体液中、重度 2:1 特重1:1 基础需水量(5%葡萄糖)2000ml 60~80 100 ml/kg ml/kg 2.补液方法由于烧伤后8小时内渗出迅速使血容量减少,故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的1/2应前8小时内补入体内,以后16小时内补入其余1/2量。就扩充血容量而论,静脉补液比较口服补液确实有效。尤其对面积较大或(和)血压降低者,需快速静脉输液。要建议有效的周
围或中心静脉通路(穿刺、置管或切开)。对原有心、肺疾病者,又须防避过快输液所引起的心力衰竭、肺水肿等。输液种类开始选晶体液,利于改善微循环;输入一定量(并非全部估计量)晶体液后,继以一定量的胶体液和5%葡萄糖;然后重复这种顺序。5%葡萄糖不应过多或将估计量全部连续输注,否则会明显加重水肿。Ⅲ°烧伤面积超过10%或休克较深者,应加输碳酸氢钠以纠正酸中毒、硷化尿液。口服饮料(每dl含氯化钠0.3g、碳酸氢钠0.15g、或加少量糖、香料等),可以引起补液作用,但要防避引起急性胃扩张。以上为伤后48小时的补液方法。第3日起静脉补液可减少或仅用口服补液,以维持体液平衡。因为烧伤病人的伤情和机体条件有差别,补液的效应也不同,所以必须密切观察具体情况,方能调节好补液方法。反映血容量不足的表现有:①口渴。②每小时尿量不足30ml(成人),比重高。③脉搏加快和血压偏低(或脉压减少)。④肢体浅静脉和甲下毛细血管不易充盈。⑤烦躁不安。⑥中心静脉压偏低。较重的、尤其是并发休克的烧伤病人,需留置导尿管和中心静脉导管以便监测。此外,还需化验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积、血pH和CO2结合力等。存在血容量不足表现时输液应较快,待表现好转时输液应减慢,直至能口服饮料维持。有时快速输液使血容量一时间过大(中心静脉压偏高),宜用利尿剂以减少心脏负荷。
(二)全身性感染的防治
烧伤后的全身性感染,少数在早期可能与休克合并发生(称暴发性脓毒血症),后果极严重;其余是至组织水肿液回收阶段(多在伤后48~72小时)较易发生;发焦痂分离或广泛切痂时,又容易发生。实际是在创面未愈时细菌均有可能侵入血流。特别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如深度烧伤范围大,白细胞和免疫功能降低,脓毒血症容易发生。表现有:①体温超过39℃或低于36.5℃。②创面萎陷,肉芽色暗无光泽,坏死组织增多,创缘炎症反应突然退缩,新上皮自溶等。③创面或健康皮肤处出现知斑点。④白细胞计数过高或过低。⑤烦躁不安、反应淡漠等嗜睡等神志失常。⑥休克征象。⑦呼吸窘迫急促、腹胀等。
1.防治感染必须从认真处理创面着手。否则,单纯依赖注射抗生素难以有效。
2.选用抗生素①伤后早期宜用大剂量青霉素G注射,可合用棒酸或青霉烷砜(β内酰酶抑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常见的混合感染有效。②创面明显感染时常有为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的混合感染,可选用氮苄青霉素、甲硝唑、红霉素、林可霉素、头饱噻吩、头孢唑林等。③有绿脓杆菌感染时可选用羟苄青霉素、磺苄青霉素、头孢磺啶、多粘菌素B等。选择抗生素注射注意病人的肝、肾等功能状态,以防大剂量用药产生更多的副作用。清热解毒中药多有抗菌效能,此类注射制剂如四季青、三棵针、热毒清等也可选用。3.免疫增强疗法
①伤后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②对绿脓杆菌感染可用免疫球蛋白或免疫血浆、联合绿脓相干菌素疫苗或联合疫苗(含金黄色葡萄球菌)。③新鲜血浆可增强一般的免疫功能。其他经生物学工程技术制造的免疫剂正在究试用。
烧伤处理及护理常规 篇2
关键词:早期处理,促进创面修复,深度烧伤创面
深度烧伤创面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危重症,患者在烧伤以后,其病情变化非常复杂,严重的患者还会引发全身感染,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必须要采取及时的处理措施,进而降低患者感染几率。本文笔者选取2013年7月 -2014年3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深度烧伤的患者一共有92例,对92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 -2014年3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深度烧伤的患者一共有92例,致伤原因包括有火伤、化学因素、热压烧伤以及其他原因,它们依次为32例(34.78%)、27例(29.34%)、18例(19.56%)、15例(16.3%)。受伤部位包括有肩膀、颈部、颈部以上、四肢、手腕以及踝部,它们依次为17例(18.48%)、10例(10.86%)、12例(13.04%)、28例(30.43%)、16例(17.39%)、9例(9.78%)。烧伤面 积在30%49%TBSA,平均烧伤面积为 (40.2±7.1)%TBSA。根据是否采取即时治疗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当中,观察组男性31例,女性15例。年龄在5-67岁,平均年龄为 (36.7±8.9) 岁;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10例。年龄在3-62岁,平均年龄为 (34.2±7.3) 岁。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 0.05),可以给予对比。
1.2 方 法
观察组患者都在受伤以后6d以内进行处理。根据彻底清除创伤表面以后的烧伤情况,每天采取复方丹参20毫升以及低分子右旋糖酐450毫升。另外,保留间生态组织,应该采取辐照氟银猪皮覆盖创面2-3d,受伤以后6天采取皮瓣或者大张中厚皮修复创面。对采取大张皮移植手术的病人,每天采取复方丹参20毫升以及低分子右旋糖酐450毫升。之后采取切 / 削痂术。皮下血管网没有栓塞样改变的患者采取削痂或者浅切痂,反之采取切痂。削痂要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组织,不露脂肪,切痂要保留深筋膜组织和腱膜。对骨、血管、神经以及肌腱外露的患者,应该采取皮瓣进行修复。在手术当中进行死骨表面刮除手术,保持骨解剖的连续性,尽可能凿除炎性和碳化骨质。关节受损的患者采取关节融合手术[1]。
创伤表面肉芽组织出现以后,采取植皮以及换药治疗,没有给予两组肌腱以及神经修复术。临床手术以后采取广谱抗生素,1周以后辅助手指功能恢复训练,同时镜检植皮片的存活情况。
1.3 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优:功能和外观恢复良好;良:部分功能受到一定限制,外观恢复较为正常;差:受损部位的功能和外观恢复不良[2]。
1.4 满意度调查
采取我科室自主研制的病人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其中包括有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本文一共发放92份,回收92份,回收率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优良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 0.05),详见表1。
2.2 满意度对比
临床干预以后,干预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 < 0.05),详见表2。
3 讨 论
现如今,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全身感染,细菌主要来自创伤表面,深度烧伤创面大面积组织损毁和坏死,给细菌提供了繁殖的环境,对病人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根据相关报道表明,烧伤6h以后创伤表面会有大量的细菌繁殖,同时侵入皮下组织。烧伤8h以后细菌会侵入到淋巴系统。烧伤5d天以后,每克烧伤组织的细菌数量会达到103-105以上。受伤以后7天,烧伤痂每克组织细菌数量> 108的病人,大约高达11% 左右。之后第二周会上升到55%,第三周会高达75%。根据组织坏死情况,在临床当中应该尽可能实施及时、有效的创面处理措施,使组织坏死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进而使烧伤以后继发性死亡率明显减少,使患者生命安全得到保障[3]。
因为皮瓣血液运行丰富,抗感染力较强,回缩率较小,所以,众多临床研究人员建议在受伤以后7天以内扩创,之后采取皮瓣一期修复创面,进而对神经、肌腱以及血管给予有效保护。创伤表面良好愈合以后,肉芽组织当中会产生痂皮,并且相当严密。在给予治疗的时候,必须要将血痂联合自然脱落痂。另外,对于深度烧伤病人来说,由于创伤表面坏死,要根据其深度来决定切除血痂的程度。在这当中,深度烧伤病人大多数实施浅切痂术,将淋巴管以及皮下血管给予保留[4]。除此之外,对于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在进行手术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病人的四肢、胸部及腹部切痂,使出现院内感染的几率降低,使发生相关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减少。根据相关实践研究结果显示,对深度烧伤创面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对创面愈合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使瘢痕组织增殖明显减少。手部等主要功能创面修复以后,应该采取主被动康复训练,进而使皮肤痉挛收缩和肌腱粘连明显减轻。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优良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 0.05),和上述相关报道基本相同[5]。
眼部化学烧伤治疗及护理 篇3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118
化学烧伤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眼外伤之一,化学烧伤中有酸、碱烧伤、电弧伤、502胶烧伤等。其中碱性烧伤最严重,因为后遗症多,致盲率高。因此也是眼科住院病人较多的一类。
眼烧伤常影响着患者的容貌及视力,早期正确的治疗和积极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促进创面修复,保护视力,减少致残率。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也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资料与方法
本科于2004年1月~2008年8月收治烧伤病人共50例眼,其中男36例眼,女14例眼,年龄8~50岁,包括酸烧伤15例,碱烧伤10例,502胶10例,电弧伤10例,其他5例。治疗效果为38例眼痊愈,8例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损伤,2例只有光感,2例转上级医院做角膜移植。
讨 论
院前处理:化学性烧伤后立即用大量清水或其他清洁溶液冲洗结膜囊,冲洗时转动眼球,并要反复多次,用1~2L冲洗液,充分冲洗至少30分钟以上,立即送医院诊治。
院内处理:①早期治疗:立即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结膜囊,特别注意上,下穹隆部的冲洗。冲洗时翻转眼睑,转动眼球。将结膜囊内的化学物质洗出。若有固体物质残留,要以消毒棉球轻轻拭去,大量盐水冲洗不仅可以清除异物,还能降低局部温度,减轻组织损伤,酸烧伤可用碱性液中和,像2%碳酸氢钠,或0.5%氢氧化钾。碱烧伤可用3%硼酸水,1%~2%醋酸等酸性液中和冲洗,结膜下注射维生素C 2ml每日1次,严重者可做结膜切开和前房穿刺,进行彻底冲洗或放出前房内含碱性房水。②预防睑球粘连,保护视力,对角膜,结膜受伤严重者,应用无菌玻璃棒做上下穹隆结膜分离,每日3次,以防止睑球粘连,分离前眼内涂眼膏,分离动作要轻柔,避免给眼球造成新的创伤。分离后嘱患者做各方向眼球转动功能训练,有效降低睑球粘连的发生率,眼内烧伤严重者,在进行各种眼部治疗时动作要轻巧,勿给眼球施加压力,尽量保护角膜,防止穿孔引起眼内容物脱出而导致失明。③局部和全身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1%阿托品每日散瞳及营养角膜等药物。局部或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以抑制炎症反应和新生血管形成。④对于后期形成睑球粘连或角膜瘢痕者,可做睑球分离结膜囊成形术、角膜移植术。
临床护理:病室温度湿度要适宜、光线要柔和,避免强光直射。对病人进行卫生宣教,避免用脏手或不洁毛巾檫眼。饮食上给予易消化的清淡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烟、酒。
心理护理:严重眼组织损伤者,由于视功能的严重破坏,常使患者对工作,生活悲观,失望,不接受现状,不配合治疗,对医学知识缺乏者,对现代医学技术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心理,将角膜移植,装义眼,误解为换眼球、复明术,从而不重视必要的预防护理措施,也不珍惜现有的残余视力,针对病人出现的不同心理状况,医护人员要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现代医学所能达到的、重视必要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共同努力保护好现有的视力,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脑出血处理常规及流程 篇4
参考中国急性脑出血治疗指南推荐意见(2011修改稿)
1.疑似卒中患者应尽快行头颅CT或MRI检查,鉴别出血和缺血,收入病房治疗,需要监护的患者尽早转入监护病房。
2.尽早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一般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及实验室相关检查。
3.一般治疗:安静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加强护理,防治褥疮,瘫痪肢体良肢位摆放,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
4.颅高压的处理:一般措施:抬高床头、镇痛和镇静。必要时给予20%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静滴,1次/6-8小时;可加用地塞米松10-20mg,IV,肾功能不全患者可用甘油果糖250ml,1次/8-12小时,对伴有意识水平下降的脑积水患者可行脑室引流。
5.调整血压:如脑出血急性期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100 mmHg应予以降压,可静脉使用短效药物,并严密观察血压变化,每隔5~15分钟进行一次血压监测,目标血压宜在160/90 mmHg。注意个体化原则。
6.血糖管理:应监测血糖,使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7.抗凝和纤溶相关脑出血处理:推荐使用硫酸鱼精蛋白治疗普通肝素相关性脑出血,治疗用量与停止注射肝素的时间呈反比;INR值升高的口服抗凝药相关的脑出血应终止抗凝药的使用,接受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治疗纠正INR值,可静脉使用VitK。
8.痫性发作的处理:有临床发作的痫样发作需要抗癫痫治疗;如精神状态的改变与脑损伤不成比例,可行24小时脑电监测;精神状态的改变伴脑电图癫痫波的患者,应给予抗癫痫治疗;不推荐预防性抗癫痫治疗。
内分泌常规护理及人文关怀 篇5
在医院,人们的需求从简单的治疗病痛升级到医疗和人文并重,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得到充满人文关怀的护理是病人、家属和社会共同的愿望。
本文选取我院60名内分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参照组和研究组的方式进行分析,得出人文关怀在内分泌常规护理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人文关怀;内分泌;护理
引言
作为一名内分泌科的护士,每天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时候具备人文关怀非常重要。
具备人文关怀的常规护理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病患的病情和心理状况,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护士和患者之间的交流和对病情的跟踪,使得患者对护士以及医院产生依赖感、安全感和满足感,符合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学理念,是人性化服务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样本选取我院内分泌患者60例,其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在30~50岁之间。
1.2方法:随机抽取30名患者作为参照组,另外30名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取的是普通的护理模式,给予一定的常规治疗,而研究组在进行内分泌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其人文关怀。
烧伤后如何紧急处理? 篇6
1度烧伤局部皮肤发红、刺痛,一般3-4天可自愈,不留疤痕。2度烧伤有水泡、水肿或局部变白,易发生感染,一般3-4周愈合,愈合后留有疤痕;3度烧伤最严重,易感染,愈合慢,疤痕挛缩严重。
急救:
烧伤后首先要做的是降温散热。用水冷却烧伤部位10分钟以上,越早越好。
不要涂抹无效的东西。不要用酱油、牙膏、肥皂等涂抹伤口,这样非但没有效果,还会带来感染。轻度的烧伤可以涂一点干净的植物油,对于面积较大、较严重的烧伤,局部降温冷却后,用干净的布覆盖伤口,尽早去医院治疗。
1)一般对10%以上的烧伤或头面部烧伤面积在5%以上者,要注意休克的防治。补液的量应使病儿平稳度过休克期为准。补液时不要集中输入同一种液体,胶体、晶体、水分应相互间隔,均匀分开,严格根据尿量及心肺情况控制滴速。特别注意滴入水分时不要过快,以免发生肺水肿。
2)小儿烧伤休克期高热、昏迷、抽搐常是严重休克或脑水肿的表现,要行紧急处理,需采取镇静止痉、降温等措施,脑水肿者行脱水或用激素治疗。
3)小儿创面处理:因小儿体温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冬天可采用包扎疗法,夏天以暴露疗法为主。创面清创应轻柔。因小儿治疗不配合,特别注意镇静止痛。对于深度创面,切痂范围一次不宜过大,以防出血过多引起休克。一次手术时间以2小时为宜。
4)小儿烧伤感染的发生率及因感染死亡率较成人高,因此,要早期使用强有力的敏感的抗生素。对听神经及肾毒性较大的抗生。
烧伤科护理人员的压力及对策 篇7
1压力
1.1 来自患者与家属的压力
烧伤患者进入感染期后由于创面的疼痛及体温的升高, 患者会很痛苦。虽然疾病的恢复在理论上需要过程, 但是患者及家属却会因为知识的欠缺而对疗效不满。他们不好对主管医生发火, 便会转嫁到护士身上。
1.2 来自工作的压力
随着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开展, 病区实行家属只陪不护, 患者的治疗与各种生活护理全部需要护理人员来完成, 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付出更多的劳动和精力, 体力严重透支。
1.3 来自家庭的压力
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 连年的三班倒工作制, 造就了她们与亲人聚少离多。尤其是节假日更是要奔波在病房, 因此而得不到家人的理解。
1.4 来自社会的压力
虽然说三分治疗, 七分护理, 但是护理人员在病房却一直充当着“高级保姆”的角色。社会地位低, 与自己的期望值反差太大。
1.5 来自职业暴露的压力
病种的特殊性造成烧伤科的护理人员频繁接触的是患者的创面及渗出液, 稍有不慎则会造成职业暴露, 带来终身遗憾。
1.6 来自考试的压力
护理人员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日常考核, 业务考试, 职称晋升。
1.7 来自自身的压力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面对频繁的夜班, 生物钟长时间紊乱, 精神高度紧张, 随着年龄的增长, 身体每况日下, 健康令人担忧。
1.8 来自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
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面临复杂的人际关系, 医生与护士, 护士与护士, 护士与患者, 护士与后勤人员, 护士与职能科室人员, 护士与药师等等, 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困境, 直至影响到工作。
2对策
2.1 患者入科后, 健康教育要贯穿全程, 护士要与患者及家属做好沟通, 让其对疾病有个基本的了解, 清楚烧伤的疾病演变过程, 主动承担起疾病康复的责任。
2.2 科室管理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弹性排班, 患者病情重时, 适当增加护理人员人数, 减轻工作负担;同时改善工作环境, 必要时采取人员轮换制度, 缓解工作压力[1]。
2.3 科室管理者可以出面搞一些联谊活动, 组织护理人员家属一起旅游、聚餐、参观病区等等, 创造更多的时间, 使其熟悉她们所从事的职业, 更多的增进护理人员与家人的沟通, 从而增进彼此的感情得到亲人的理解。
2.4 医院管理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对护理这一职业大力宣传, 让社会各界能更多的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性质以及这一群体在生物人一生中的作用, 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地位, 职业幸福指数提升。
2.5 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时要加强自身防护, 比如戴护目镜, 防护手套等等, 严格按照各种操作规程及技术规范要求来进行操作。
2.6 科室管理者为护理人员提供各式各样的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 比如各种英语、计算机培训班, 外出进修学习来提高个人的素质。
2.7 护理人员要自己做好调节, 加强身体锻炼, 把锻炼融入到工作中, 持之以恒, 提高身体素质, 合理安排工作, 加强工作效率。
2.8 医院管理者可以办一些礼仪知识等方面的培训班, 护理人员自己也要不断提高社交水平, 注意说话方式方法。
3讨论
压力可以产生正面与负面效应, 轻度的压力可刺激机体处于紧张状态, 从而使患者得到优质护理;过高的压力则可使人能量和精力耗尽, 机体平衡失调, 导致身心疾病, 从而降低护理效果。护士压力直接影响护理质量, 因此有效地解除护士压力对于提高护理质量至关重要[2]。所以护理人员要正确认识各种压力, 提高个人素质, 增强个人抗压能力, 来为我们崇尚的护理事业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杜金琼, 刘友春.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对策, 临床肺科杂志, 2009, 14 (2) :268-268.
烧伤处理及护理常规 篇8
【摘要】重症烧伤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救治困难、病死率高,救治涉及抗休克、抗感染、创面处理、营养支持及内脏并发症的防治等多个方面。本文总结分析了14例此类患者的急救期间的输液和营养护理经验。
【关键词】重症;烧伤;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0-0153-01
1临床资料
本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68岁。烧伤面积50%~97%,以深Ⅱ度为主,均伴有不同程度Ⅲ度烧伤,6例伴呼吸道烧伤、小儿烧伤3例。致伤原因:烫伤7例,火焰伤5例,高压电孤伤1例,化学烧伤1例,治愈13例,死亡1例,治愈率92.8%。
2急救与护理
2.1病人入院后初步处置①对重症病员立即处理危及生命的合并伤,如大出血,开放性血气胸,进行必要的心肺复苏,胸部包扎,气管切开,止血和骨折的暂时固定等,还要警惕有无呼吸道烧伤。②镇痛、止痛、烧伤患者都有较剧烈的疼痛、烦躁不安,采用吗啡、度冷丁镇痛剂。③保护创面,将创面用清洁的纱布敷盖,避免污染和再损伤。④特重症烧伤病人应根据烧伤的原因、鼻毛及咽喉部粘膜是否烧伤,病人声音是否嘶哑,判断有无吸入性损伤及程度。必要时给予吸氧,按时为病人翻身,加强呼吸功能的监护。[1]
2.2建立输液静脉导管特重烧伤病人由于大量液体渗出,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成人烧伤面积超过15%,儿童超过10%就有可能发生休克,应及早建立静脉通路,要抓住烧伤早期静脉穿刺成功率大的机会尽快静脉穿刺,大面积烧伤静脉穿刺困难或需快速补液需静脉切开。
3静脉导管应注意的5个问题
3.1缩短导管放置时间组织水肿一旦减轻,周围静脉能进行穿刺时,拔除导管,据情实行静脉穿刺治疗。尽量减少从管道滴注刺激性强的药物,如红霉素,钾盐等,因长时间滴注这些药物易诱发血栓性静脉炎。
3.2输入液体的质和量烧伤病人输液量要根据病人烧伤后的时间,烧伤面积,和年龄不同计算,一般第一个24h成人每1%烧伤面积补胶体、电解质液1.5ml;水分3000~4000ml。幼儿每1%面积约2ml,另加水分70~100ml/kg;第二个24h,输给电解质和胶体为第一个24h实际输入量的1/2,水分同第一个24h。
2.3.1输入液体的速度一般伤后8h内,输入电解质和胶体为第一个24h总量的1/2,另外1/2在以后的16h内输入,水分(一般为5%GS)匀速输入,胶体,电解质和水分应交替输注,特别重要的是不能短时间内输入大量5%GS,以免发生稀释性低钠血症,发生脑水肿。
3.4观察导管插入皮肤变化对静脉导管插入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仔细观察,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可采用局部热敷、0.5~0.25%普鲁卡因局部封闭治疗。必要时静脉导管内缓慢推注2~5mg地塞米松,或1:50(lml生理盐水,50w肝素)肝素液2~5ml做局部冲洗。
4.1妥善处置导管做好导管的固定,在放入导管时静脉切开近端用丝线结扎固定,有效防止在病人躁动或改变体位时导管拖出。拔除插管时常规地进行导管末端细菌学培养,观察导管内有无血栓、脓栓形成。导管内合并显性血栓或脓栓的发生率较低,也很少发现有脓栓随同导管拖出。
4准确记录出入量
特重烧伤的病人的心率一般在100~200次/min,小儿可达160次/min。如患者心音有力,四肢末端温暖,尿量满意,即使心率快也不表示输液不足;反之则应考虑循环血量不足。特重烧伤病人每小时的尿量,是判断血容量较有效的指标,成人应≥0.5ml•kg-1•h -1 ,儿童≥1mg•kg-1 •h-1。如尿量减少,则应加快输液速度,增加输液量而不是先应用利尿剂。CVP一般情况下低于正常值表示血容量不足,高于正常值表示输液过量。但是,单凭CVP指导输液是危险的,根据多年护理经验,应与血压、心率、尿量综合考虑。
5静脉营养配制与管理
5.2水解蛋白营养液50%葡萄糖250ml+5%水解蛋白500ml。理论上5%水解蛋白500ml应提供4克氮,但实际上由于水解不完全,最多能提供3克氮。每个单位(750ml)中含氮3克,非蛋白热量为600卡,氮热之比为1:200。
5.3配置多种氨基酸11种氨基酸注射液的总热量为9.12%,含氮为1.3克/100ml,可参照以上数值配制不同比例的营养液。
6.1国产脂肪乳剂(intralipid)每1000ml能够提供能量4.6兆焦耳(1100卡)。本溶液不能同任何电解质相混合(氨基酸除外),一般要求在头10分钟内的滴速以20滴/分为宜,然后缓慢增加,30分钟后可稳定在所需要的速度上(60滴/分)。照此速度滴入,500ml液体可在3~5/小时内输完,但绝对不能少于3小时。
6讨论
本组病例通过加强入院后处置、有效液体复苏和严密监护下,除一例死亡外,其余均平稳渡过休克期。通过护理体会,认为特重烧伤早期如处理不当,易造成全身性伤害,同时,做好早期静脉导管插入,加强护理指标的记录,做好营养的重组给予,是减少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许石伟.现代烧伤治疗[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