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风貌区

2024-10-11

历史文化风貌区(共7篇)

历史文化风貌区 篇1

历史风貌区是一个城市的珍贵遗产, 是在历史长河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來的, 是一座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但是, 今天一些城市在所谓的“旧城改造”、“危旧房改造”中, 实施过度的商业化运作, 采取大拆大建的开发方式, 致使一片片积淀丰富人文资讯的街区被夷为平地;一座座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被无情摧毁;一处处文物保护单位被拆除和破坏的事件也屡见不鲜。由于忽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造成这些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历史文脉的割裂、社区邻里的解体, 最终导致城市记忆的消失。

一、容县历史风貌区概况

容县历史风貌区范围由沿江北路—城南街—城北路—新北街—北门街—高速公路引线所围合的区域, 总面积约70公顷。由现存明代真武阁和近代岭南地区传统骑楼风貌为主的传统商业、居住街坊建筑群构成, 是容县规模最大、历史建筑数量保存最多、古迹留存丰富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 突出体现了容县商贸繁荣、人杰地灵的岭南风貌特征。风貌区内历史人文荟萃, 街道尺度宜人, 空间朴实自然, 环境优美舒适, 建筑类型多样, 风格统一而有变化, 其中典型建筑主要为传统沿街骑楼商业建筑, 并有少量西式别墅类住宅和古代建筑, 建筑装饰风格有鲜明的岭南特色。

二、历史风貌区现状问题及分析

(一) 街区格局尚存, 传统风貌所剩无几

目前风貌区的街道虽然都基本保持着传统格局, 但传统建筑保存质量令人担忧, 许多传统建筑已显出十分破旧的样子, 不少地段已被改建为现代的风格, 在高度、体量、立面、材料、色彩等方面与传统建筑不相和谐, 甚至改变建筑周围原有的空间景观特征, 从而影响保留传统建筑的正常使用, 与传统风貌格格不入。

(二) 公共活动场地缺乏

在新时期的城市建设中, 城市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主要集中在道路硬化、建筑外墙立面改造上, 仍然缺乏对人的行为、环境本身、广场生态等问题的考虑, 没有活动的场所和休息的设施, 无法满足人的行为需求。

(三) 对风貌区的保护认识不足, 管理机制与法律制度尚待完善

由于没能列入国家特定的历史街区范畴, 现有的法规条例只能对个别的文保单位进行严格保护, 对于文保单位外的生产、生活行为均没有进行约束, 尚未形成相应的管理体系和法律保障。保护涉及到规划、城建、园林、环保、交通等多个部门, 目前还未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 处于多头管理状态, 各有关部门职责交叉不清, 影响保护规划的管理操作。

三、改造更新的思考:产业优先、居住环境改造优先还是文化保护优先

1.不同社会视角对风貌区改造有不同的要求。

2.单纯从单一视角来考虑, 很难对该地区是否需要改造形成明确的结论。

建筑环境方面:不能单纯以建筑好坏来确定改造, 如何处理好建筑的保护与居住环境的改善、空间肌理的维护与基础设施的改造问题, 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社会经济方面:地区经济活力延续与产生转型风险是改造不得不面对的困境, 但产业转型带来的外来人口的入迁, 原有的特色、生活形态将不复存在, 这对风貌区保护又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外来人口不断迁入带来人口结构转变, 留存本地人经济能力不足, 有些载体也在逐步消失。

四、改造的理念

容县历史风貌区一直是容县文化形象和平民化城市性格的典范区, 是外地认识容县的窗口。实现本土文化的挖掘和展现, 通过再现地方文化的特色吸引外来者, 树立口碑, 成为岭南文化的先锋地区。

五、改造更新的整体策略

(一) 建筑更新与策略

分区改造、综合平衡:根据建筑和空间特点划分不同的区域, 采取不同改造策略, 以维护风貌区空间特色, 确保改造的经济可行。

产权入手、远近结合:产权混杂是风貌区建筑更新和改造的难点, 包括个人私有、私人共有、公产 (代管、经租、公有房) 、私公共有、公企共有等情况, 建议优先处理产权关系, 采取保留、置换、回购、拍卖、代管等策略调整产业结构, 为建筑的更新和改进创造条件。

与地区功能调整、保障性住宅的建设结合:建筑要结合地区功能调整的要求进行更新和改造, 确保地区整体功能完善和提升, 建筑要结合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进行更新和改造。

(二) 设施与环境的改造策略

面对日渐老化的基础设施, 需要贯彻系统改造的原则, 采取更新、局部调整和增加设施同步进行的策略, 通过更新管网, 局部调整消防和交叉口, 增加停车场、社区服务设施等举措, 最终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三) 社会重构策略

地区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于人力资源, 提升风貌区人口质量是改造的核心。因此, 更新和改造的关键在于人口重构, 通过与产业配合、保障性住房配合、产权调整、土地资源整合等方法, 实现人员的自然迁徙, 留下一批、出去一批、引进一批, 实现社会重构。

六、改造更新的重点

1.保护黄绍竑、黄旭初别墅, 容县真武阁等建筑及其群体布局;恢复新北街、新南街已拆除的沿街骑楼建筑, 还原骑楼商业街风貌;保护其他商业、居住、历史建筑等多种类型的传统及近代公共建筑以及其他体现本风貌区历史文化特征的建筑元素。

2.历史风貌区的特色风貌可以通过空间组织加以体现, 如步行街道的组织和新老建筑协调整合, 形成和谐的风貌特征, 延续与发展历史文脉。保护现有的街巷, 维持其线型、宽度、空间尺度、绿化环境与景观特征。

3.以建立步行区为目标, 对区域交通流进行合理组织。合理布置周边的公交线路和出租车临时停靠站, 确保可达性和步行街环境的协调;着手主要节点的改造, 使周边道路系统能更好地为步行区服务, 最终将步行街对周边的交通影响降至最小, 同时保证风貌区道路交通体系的协调。

七、结语

特色, 是城市的生命。然而, 自从上世纪末我国进入城市发展“高速公路”后, 带着“破旧立新”的幼稚思想在城市建设中摒弃历史, 不断抄袭和克隆所谓现代建筑, 自以为那就是现代化、就是与国际接轨, 结果一些好大喜功的官员、利欲熏心的开发商和设计师合谋之后恰恰使得越来越多的城市迷失了个性, “特色危机”日益突出。当一个个城市历史风貌被破坏时, 我们听到的不仅仅是推土机的轰隆声, 我们分明听见了拥有历史积淀、象征文明的城市在惨叫!鲁迅先生著名的“弃医从文”经历告诉我们, 要改变一个社会, 人的意识、觉悟是最重要的。同样, 现在最紧迫的是唤醒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觉悟。必须认识到城市历史风貌对于城市特色塑造的意义和作用。亡羊补牢, 为时未晚。

摘要:一个历史风貌区对于塑造该城市的的形象和特色来说, 作用重大。国外的老城区能经历几百年风雨, 其魅力经久不衰, 其中的奥秘值得探究。风貌区改造更新需要建立城市整体观念, 总体上对风貌区进行全面的研究, 制定一个整体的改造系统, 明确改造措施策略与改造重点, 为进一步倡导小规模的有机更新创造条件, 以期引导风貌区改造更新步上良性发展轨道。

关键词:历史风貌区,特色,改造更新,容县

参考文献

[1]龚迪嘉.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特色塑造若干问题探讨[C].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08.

历史文化风貌区 篇2

走在苏州河沿岸的历史建筑群中, 我们会发现, 很多店家都喜欢挂一些体积硕大异常艳丽的灯箱招牌, 想起那些被掩盖在红红绿绿的广告牌后的圆润优美的拱券穹隆、雕刻精致的山花图案让人不禁为之惋惜。如同上海老住宅区挂衣杆上的“万国旗”一样, 历史建筑上体积硕大的灯箱广告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视觉污染。

2 苏州河沿岸景观的现状综述

在设计一个全新的街区时, 我们可以进行毫无拘束的想象, 而对于那些拥有着众多历史建筑遗产的地段, 不加控制的设计很容易对整个街区产生破坏和冲突。长期以来, 苏州河两岸的建设是在一种自发的状态下发展形成的。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 致使部分地段在景观上产生了矛盾和不和谐的情况。

2.1 色彩上的混乱无序

人们对苏州河沿岸许多建筑喜欢选择一些时髦或者是鲜亮色彩来装饰外表, 大面积色彩艳丽、色度饱满的灯箱、横幅或气球广告, 无规则地置放到历史建筑的屋顶、立面或街道两旁, 甚至一些标志性建筑也披挂上花花绿绿广告, 这也给苏州河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2.2 材料无法与原有历史建筑相协调

与上海其他街道的灯箱招牌一样, 苏州河沿岸历史建筑的招牌也大多采用不锈钢、亚克力、广告布等材料, 这种现代化的建筑材料与原有历史建筑所形成的古朴、沉着的环境气氛极不和谐。

2.3 装饰元素缺乏连续性

通常, 建筑与建筑上的招牌在形式上应该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然而, 在苏州河两岸, 许多大体量的平板招牌悬挂在充满着古典气息的历史建筑上, 感觉很突兀。

2.4 整个环境缺乏文化氛围

尽管近几年来, 苏州河的部分历史建筑开始引来一些文化艺术产业的入住, 但是大量的房子还是被用做了建材、五金材料和工业制品的经营部门, 致使苏州河在整体文化氛围上显然有些支离破碎了。

3 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

从以上问题的成因来看, 主要还是缺乏对历史建筑周边环境的整体规划设计, 任何一个历史建筑如果脱离了和谐的环境氛围, 它所呈现出来的艺术震撼力都会大打折扣的。欧洲有许多国家早在100年以前就制定法律, 对一些城市的建设作严格的规定, 法规一直沿袭到现在, 造就了一批有特色魅力的城市。

我国对于历史风貌区的广告招牌的规划控制也越来越多的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西安老城区钟鼓楼一带, 传统特色的工艺品店被安排在古建筑的一层, 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招牌很好的衬托了古建筑的原貌;而那些富有现代气息的店面却设在广场地面以下的一层, 既给古建筑带来了活力, 又很好地防止了对古建筑形象造成的影响。

4 苏州河历史风貌区广告招牌的规划控制

对于苏州河沿岸历史风貌区广告招牌的规划控制,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4.1 广告招牌的色彩规划

大面积色彩艳丽、色度饱满的灯箱、横幅或气球广告会破坏城市的整体形象, 造成严重的光色污染。在了解了苏州河沿岸历史建筑的色彩选择规律之后, 我们可以按照历史建筑的色彩体系给店家的广告招牌的色彩定个标准。

根据广告招牌的面积大小, 选色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级别:小面积的广告招牌, 作为环境的点缀色, 它的选色范围可以适当放宽一些, 纯度也可以高一些;中等尺度的广告招牌, 色彩要结合周围历史建筑的色彩范围进行一定的控制;对于那些大尺度的广告招牌, 色彩选择范围要大幅度缩小, 纯度上进行严格控制, 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4.2 广告招牌的尺度控制和位置经营

在苏州河沿岸, 很多体积硕大的招牌高高悬挂在历史建筑的屋顶, 有的甚至占满了整个建筑, 对建筑形体的完整性造成了严重破坏, 也影响了环境的美感。

当前, 广告招牌尺度和位置的规范控制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地规划部门的重视。欧洲一些国家对广告招牌的尺寸和位置做了严格的规定。同样, 上海市的城市规划部门在对南京路商业街进行整体规划时也对广告招牌的尺度和位置做了相关的规划。

一般来说, 为了防止招牌破坏建筑的形体, 在尺度和位置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①建筑的顶上, 特别历史建筑顶部, 不应放置招牌;②建筑上悬挂招牌应该以垂直于建筑的形式为主;③招牌的尺度应根据建筑及周围环境进行严格控制;④较大尺度的招牌尽量采用单体艺术字的形式代替板式招牌;⑤招牌的造型和位置应与建筑完美结合, 避免遮挡其立面的装饰。

4.3 提倡挂艺术招牌

我们去欧洲的一些城市旅游, 绝少看到那种简单的方体灯箱, 商店的招牌都非常有特色, 那些精美的铁制艺术招牌, 风格各异, 店家们如同经营自己的店面一样经营着自家的招牌, 透露着他们对艺术与个性的追求。目前, 苏州河沿岸的大多数灯箱广告的最大缺点就是缺乏艺术感, 平板的造型、方正的大字让人无法与一个水岸文化休闲场所联系起来。结合苏州河目前的景观环境定位, 应该提倡店家挂艺术招牌。艺术招牌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了整个环境的文化氛围, 更具欣赏性。

4.4 建筑外观也是招牌

美丽的建筑本身同样也是一种招牌, 当店家力争以醒目鲜亮的招牌吸引眼球时, 当他们极尽可能的突出自己的形象时, 也可以考虑一下利用建筑本身的价值来凸显企业的形象。在外滩建筑群中少有大块的广告牌, 但是没有人会怀疑那里落户的是上海最顶尖的银行、公司和门店, 优秀建筑本身蕴涵着巨大的品牌效应, 这样的理念在苏州河沿岸的建筑中同样需要加以强调。

5 结 论

对于广告招牌的规划设计, 可以采取政策与引导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政府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 对广告招牌的尺寸、位置等做相关的规定, 对一些严重影响环境的招牌进行清理, 同时规划部门做一些引导性的设计导则, 导则中具体表明希望变更的方向, 引导店面的招牌向着有利于彰显建筑魅力、营造和谐环境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建华·Places and design (场所与设计) [M].贺冰, 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松·城市风景规划:欧美景观控制方法与实务[M].蔡敦达, 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历史文化风貌区 篇3

历史悠久的合川留下许多自然风貌独特的村镇, 在历次撤乡并镇运动和城镇化的推进中, 许多历史文化街区和具有风貌特色的村镇几乎消失殆尽, 仅有些被遗忘的村镇得以保存下来, 不过这些地方经济水平较低, 基础设施较差。如何唤醒和保护利用好这些历史文化资源, 并重新赋予其生命力, 成为规划者首先要思考的。

一、现状概况

重庆市合川区云门天星老场镇是得以保存具有自然风貌特色的小镇之一, 该镇地处合川北面的合肖路旁, 距合川城区15公里, 是合川到涞滩古镇 (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 的必经之路。场镇呈南北向长条形, 长500多米。建筑除有五、六栋两三楼的砖房外, 其余全为川东民居建筑, 街道为青石路面, 一条溪河穿镇而过, 保存有许多大黄葛树。另外, 在该镇还有两大著名的传统品牌——天星醋和毛笔, 均为传统工艺制作, 在川渝等地具有较大的影响。

二、特色元素提取

天星古街除一条保持较为完好的街道外, 最大的特色就是古街入口处的大黄葛树和绕镇而流的小溪河。但是, 它本身所承载的记忆却是鲜明的。

于是, 我们对天星古镇进行了详细的实地了解和调查, 对天星桥当地的地域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 天星老场镇的特色元素主要有:1、上百年的大黄葛树, 它们郁郁葱葱, 高大挺拔的屹立在镇子里;2、自然的溪河, 小溪弯弯曲曲, 绕着小镇自东而西缓缓流淌;3、传统民居建筑及古水井、石桥、青石板路, 这些是古镇最初存在的见证;4、废弃的寺庙曾是香火极其旺盛的地方;5、传统工艺制作的天星醋和毛笔曾畅销我国很多地方;6、有着朴素的民俗民风和生活气息, 作为地方性很强的民俗民风, 有其特殊的地方, 但大多离不开日常生活, 使人更容易进入, 有归属感。

于是, 这些毛笔、醋、民居、石桥、古树等元素经过设计师的整合, 被应用到规划中去;再从打造小城镇风貌的精、气、神入手, 融入到合川这个大环境里的文化特征、资源条件、文脉延续等, 通过对天星风貌的内在底蕴和外在形象进行研究, 对旅游开发、城镇形象定位、市场运作机制等新理念的运用, 着力表现其鲜明、独特的小城镇形象。

三、创作构思

对于天星古镇的规划设计, 我们定位为“找回的记忆”。提倡内心的回归、本位的回归、自然的回归。把历史传统文化、日常生活在整个设计中尽情演绎、发挥。

所以, 我们在设计中尽量通过环境艺术、特色元素的提取来体现日常生活。比如:屋檐底下, 摇着蒲扇的老奶奶正给小孙子赶蚊子;河沟里, 几个赤脚的小孩子正搬开石头, 寻找螃蟹的踪影;大树底下, 藤椅上的老人喝着茶, 胡子被风吹得乱舞。这些场面都使人不由自主的进入。这种宁静、朴素的日常生活气息, 会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

在构思上, 首先要回归的是记忆。整个地区像一片舒展的绿叶, 中间的道路为绿叶上的主要脉络, 然后沿着叶片主脉络向各个地方伸展开去的支路就是绿叶上分明的次脉络, 使游客参观、游走有主次之分, 从记忆里提炼生活的味道。通过对树木、溪河、建筑的处理和对文化的融合, 来创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

(一) 设计主题——古街

突出古街的独特性。通过对历史文化的积极吸收, 对古街的地域环境、建筑风格、民间风俗进行发掘、保护, 恢复古街风貌。

(二) 创作根源——挖掘传统文化、突出本地特色

创作的根源在于挖掘本土传统民俗、文化, 突出本地特色。毛笔、香醋都是天星桥的当地特产, 因此, 设计了毛笔博物馆和香醋博物馆。而寺庙恢复不仅带动人气、吸引人流, 更体现了空间布局的人文特色和人文关怀。

(三) 创作构思——“找回的记忆”

在构思上, 重点突出“找”字, 落点在“回”字, 通过幽深的小巷、古老的建筑、熟悉的场景等元素, 唤起人们内心的情感。首先, 以青石铺地的石板路为联系记忆的符号, 然后在步行的过程中不断出现唤起记忆的各种物质:寺庙、毛笔、香醋、古老建筑、沿街小吃、荡漾在空气中的酒香。达到“回”的目的, 做到真正的回归自我、回归自然、回归记忆, 使日常生活、宗教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四) 建筑特点——川东民居

古街具有强烈的川东民居建筑风格。所以, 对古街原有建筑应进行保护, 对危房与风貌不协调建筑进行加固和拆除, 对古风较浓的建筑进行内部修缮。在老街的周边修建风格一致的民居及旅馆。突出传统文化空间的地方特色和民俗特征, 考虑地方建筑材料特性。

(五) 开发策划——文化经营、展示与体验旅游

文化展示是文化经营的基本策略, 把分散的物件收集起来集中展示, 把真实的生活文化体验分散到每一个古民居。逐步挖掘合川特有的手工艺品, 开设手工艺品作坊、书画社、旅游品商店等, 让游客可以自己动手, 体验制作工艺品的乐趣。

四、功能分区

该片区沿过境公路以西一侧布置, 以历史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根据街区的布局、走向, 把合川天星特有的文化产品向游客展现, 创造出一个文化底蕴浓厚、人文价值深刻、充满浓郁生活气息、富有凝聚力和归属感的风貌古镇。

于是, 结合古街的空间组合特点, 通过对历史空间环境肌理的梳理和保护, 按功能将其分为:宗教文化区、民间工艺展示区、传统文化区、服务区、住宅区。

(一) 宗教文化区

位于南入口不远, 恢复这个区域的古寺庙, 增加部分宗教活动, 以期达到增加香火气氛。

(二) 民间工艺展示区

与宗教文化区相临, 设计毛笔博物馆和香蜡博物馆, 主要展示天星老场镇的特产——毛笔、香醋, 展示其制作工艺及在历史演变中的发展过程等。在博物馆里, 主要展示它们的历史、发展, 演变到今天的现状, 以及今后的趋势。另外还展示它们品种的丰富、不同地方的不同特色。这些与合川本土的特色相结合, 使人们更能深刻理解背景上的文化底蕴。

(三) 历史文化街区

恢复以前传统特色的书画社, 增设旅游品商店, 出售各种特色旅游工艺品。同时, 此区还设置了酒吧、茶楼、小酒馆、风味小吃等, 营造一种日常生活气息浓厚的氛围。同时, 挖掘合川特有的手工艺品, 开设特种手工艺品作坊, 使游客可以自己操作设计。

(四) 服务区

位于入口处, 设置宾馆、酒店、旅游产品开发等旅游配套及管理设施。

(五) 住宅区

在合肖路旁, 布置一些以传统四合院为主的特色民居, 可用做当地居民居住, 也可出租、出售, 作为家庭小旅店。

五、道路交通

道路交通上考虑车行与步行严格分开, 对原有的青石板路严格保护, 禁止机动车进入, 交通组织为环状;在南、北入口处及部分节点考虑设计一定面积的停车场, 满足自驾车游客的需要。

(一) 综合现状条件, 结合地形地貌

综合考虑天星老街的格局和现状情况, 结合地形地貌, 在道路的定位、路线的设计上从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出发, 尽可能的减少土石方量。

(二) 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相结合

加强静态动态交通结合, 以减少核心区的车流量, 更好地保护生态和文脉。

(三) 道路线形与景观结合

在道路的布置上, 讲究步移换景, 以营造一个良好的景观氛围。在道路的两侧均种植植被或观赏性强的花草、树木, 使游览公路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 满足游客方便

道路工程的建设围绕游客游览、观光、休闲的目标出发, 主次分明、覆盖面广、快慢游结合, 使游客的旅游生活轻松、方便、舒适、完整。

六、环境景观设计

(一) 展示文化, 营造本土的风情

本次风貌设计的宗旨:传统文化, 本土风情。相对于环境艺术而言, 如何从环境上去表现出本土传统文化精髓, 是我们设计时一直思考的问题。

设计主要从沿街的景观及建筑方面考虑。从沿街的移动花台、垃圾桶、电话亭、休息座凳等公共设施入手, 把造型、特色相互结合, 再运用丰富的本土材料, 石材与木材相结合, 体现传统韵味。营造出一种古老、悠远、绵长的传统情绪感染力, 让这种情绪跨越时间、跨越空间。

(二) 保护溪河, 人类与环境共生

保护溪河, 构建生态廊道。溪河的保护主要是对现有溪沟的整治, 包括垃圾的处理、水的净化、河道里淤积的泥沙、河岸两边的绿化、防洪与水土保持等。让人类发展与环境共进, 使小镇的生态完好, 建立多层结构的生态保护体系。

(三) 遍植绿色, 回归自然的通道

绿色植物能让人的心情愉悦, 使人从中寻回大自然的灵性, 唤醒内心的自然节奏, 重新获得生命的能量。所以, 绿色是回归自然的通道, 回归生命的通道。在整个街区中, 除了对已有的古树进行保护外, 还种植了适合当地的植物。

第一层绿化:山体植被保护。

第二层绿化:古街周围田园风光、溪河廊道的古树、植被保护。

第三层绿化:古街区、绿色廊道及公共活动区域的绿化, 如:街道绿化、广场景观、道路拐角绿化。

第四层绿化:庭园绿化, 结合民居主人的喜好, 烘托古民居氛围。

七、结语

历史文化风貌区 篇4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在扩建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留存下的具有历史价值的一定规模的区域。它们的存在见证了城市发展的脉络,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见证了城市街巷的演变历程、城市人文景观风貌的变迁。可以说, 在城市地域景观的体现中, 历史文化街区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但随着各个城市的进一步扩张, 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大量的历史文化街区逐渐没落为城市中心的钉子户、棚户区, 因此,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 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我国在面对城市历史街区的风貌重建, 若盲目地追寻建筑样式、建筑格局的复制, 会造成城市在地域文化景观方面的断层, 也会造成地域景观的人文生态的缺失。面对我国的众多城市历史街区, 在建立较为健全的法律机制的同时, 还应针对其所在的具体城市、具体位置, 进行相应的风貌重建。根据其不同的周边限定环境, 在原有街区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产业模式的建立, 同时运用景观设计的手法, 根据不同的产业模式, 重塑不同的地域景观风貌, 进而解决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发展中的社会问题、生态问题, 使得城市中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得到一定的恢复[1]。进而对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风貌重建思路进行进一步的整合、探究。

1 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义和价值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发展中保留下的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能够完整且集中地体现城市历史风貌与发展格局的一定规模的区域。历史文化街区概念在我国最早出现在2002年公布的文物保护法, 其中指出历史文化街区即一个法定保护的区域[2], 在这片区域中, 保护的不仅仅是具有地域特点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 还有构成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风貌重要组成部分, 即街道、河流、树木等, 除了这些物质存在因素, 一些非物质的因素, 如活态文化、民俗传承等也是构成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部分[3]。

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多样且复杂, 在现今的城市发展背景下, 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多体现在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教化价值5个方面[4]。这5个方面相互渗透, 共同形成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意义的价值体系。

2 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风貌

景观风貌重建是历史文化街区价值传承与延续的重要过程。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是其价值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院落文化、建筑文化主要体现在硬质景观上[3], 而场所精神、活态文化的延续更多地体现在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结构形态以及不同的产业模式中。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硬质风貌景观的重建, 主要体现在对于原有建筑的修复、重点建筑保护以及某一特定使其街巷的重新扩建。而活态文化、场所精神的建立, 则更多地体现在对于树木、河流、街道等具有人文生态气息的空间构建中。这两种不同层面的景观风貌的重建均是对于城市历史文脉传承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于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的重建, 可以使原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处于边缘化的历史街区再度焕发活力, 使得其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教化价值在新的城市结构中有所体现, 同时, 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风貌重建也会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活力热点。

3 结合实例浅谈历史街区的景观重建

3.1 上海新天地

提起上海新天地,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上海老石库门弄堂和海派文化的完美结合。上海新天地位于上海市中心淮海路, 东临南坡南路, 南临自忠路, 西临马当路, 北临太仓路[5]。上海新天地的前身是具有上海中西复合文化特色的“石库门民居”, 在高峰时高达9000多处, 占整个上海市全部住宅面积的6成以上[6]。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发展、人口增多, 原先的里弄已经渐渐不适宜居住, 不少危房旧房遭到拆除, 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适应城市发展的高楼大厦。人们意识到具有海派文化街巷的消失, 因而在1997年提出对于上海石库门, 也就是新天地的前身进行景观风貌的开发与保护。

上海新天地的开发, 很大程度地尊重了当地的地域文化以及周边环境。为了适应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 在改造时保留石库门建筑原有的中西合璧的海派文化特色, 改变建筑的居住功能, 赋予其新的商业经营价值, 将古老的石库门打造成一片新天地[5]。上海新天地的改造, 并没有在原有街巷的肌理上对其进行复制与延续, 而是顺应新的发展需求, 在一些建筑较为密集的区域进行“掏空”, 同时有重点地对可以代表上海海派文化的建筑进行保留[5]。在景观风貌重建中, 新天地遵循了居住空间向公共空间转换的原则, 增加了具有代表性的开阔空间, 且在对于原有建筑保留的细节中, 也尊重了石库门原有的景观风貌。

在具体的上海新天地景观风貌重建中, 中共一大会址的保留, 加重了上海新天地的文化氛围;在石库门的重塑上, 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石库门原有的风貌, 参照法国建筑师的设计图纸, 对面目全非的石库门进行了修缮;在材料的运用上, 继续延续了石库门里弄的清水砖墙, 配以现代的防潮科技, 对原建筑上的砖瓦进行保护与修复;街巷内原有里弄肌理, 植物的分布均做了最大程度保留, 减少挖掘机进入里弄施工。在改造理念以及重建细节上, 上海新天地基于功能转换模式的景观风貌重建无疑是成功的, 它较为成功地保留了上海石库门建筑群的肌理及建筑特色, 同时对海派文化的历史承接性进行了保留。上海新天地已然成为一种新型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代名词。

3.2 武汉昙华林

昙华林位于老武昌的东北角, 地处城墙内的花园山北麓与螃蟹岬南麓之间, 早期是由于该地段内的小型庭院多植有昙花而得名。1946年, 将戈甲营出口以西的正卫街和游家巷并入, 统称为昙华林[7]。现如今, 昙华林东起中山路, 西至得盛桥, 全长1200m[7]。昙华林浓厚的历史背景使其成为武昌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代表, 时至今日, 昙华林已成为中西文化杂糅, 民居商铺混合, 兼具街巷文化、建筑文化、教育文化、宗教文化、古城文化共存的商业街区[7]。昙华林的改造保护工作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进行, 与上海新天地相似的是, 它们均代表了所在城市曾经的历史风貌以及独特的中西杂糅的文化阶段。但不同的是, 武汉昙华林在保护修复时, 仍旧保留了公共建筑的属性, 转变的仅仅是内部的商业构成模式。由原先的故居、医院、教堂等, 转变为以这些优秀历史建筑为依托的文化创意产业。

昙华林的景观风貌修复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商业模式的塑造, 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经规划分为3个地段:西段的历史文化风情街, 中段的文化休闲街区, 东段的文化产业街区[8]。昙华林的保留与修复是在原有街区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提升, 充分尊重周边居民的需求。在改造时, 着重选取重点建筑进行重新的功能定位, 对于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 改造时并没有盲目地迁出或拆除, 而是通过合理的路线规划对其进行了保留。可以说, 昙华林在某些方面做到了尊重历史文化景观, 很好地填补了现代城市文明与历史文化中的断层。这种不突兀、自然顺畅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留改造理念值得借鉴。

3.3 济南宽厚里

2015年10月1日, 济南的宽厚所街更名为宽厚里, 在一片争议中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宽厚所街与司里街、所里街、后营坊街并称为城南四大名街[9]。全长400m, 以住宅为主, 是数百年来济南市民生活的舞台。新建成的宽厚里, 是一条地地道道的商业街, 伫立在一片高楼大厦的中间, 打着老济南街巷的旗号, 用一些别扭的商业元素努力着延续着宽厚所街的原有的神韵。宽厚里在某些街巷的处理上, 还原了宽厚所街“横竖十八街”的意境, 收和开放的空间、宽窄不一的小巷、青灰色的砖瓦体现了老济南城区的街巷特点。

宽厚里的景观风貌重建, 在景观外形的处理上体现了对于曾经的宽厚所街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尊重。但相比较上海新天地与武汉昙华林, 济南宽厚里还有很多不足。首先, 宽厚里的景观风貌重建方式不值得推崇, 它是将原有的街巷肌理全部打破, 进行重新的仿古建设。这样的重建模式容易造成原有街巷肌理神韵的缺失, 同时对于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造成不可磨灭的断层;再次, 宽厚里所营造的产业模式过于单一。宽厚里是一个单纯的商业模式下的街巷重建, 浓厚的商业模式冲淡了原有的历史街道应有的文化感, 这使得人们无法长时间在内部驻足, 且脱离一定居住模式的商业模式, 过于单薄与冰冷, 缺乏商业步行街应有的氛围;其次, 宽厚里中所保留的济南金家大院以及浙闽会馆被一片新建仿古建筑掩盖, 重点建筑虽然得到了保留, 但未能很好地作为街巷中心进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修复。

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风貌重建, 不是单纯的重新建造, 而是应当在顺应城市发展的需求的同时, 利用一定的规划理念与景观设计方法, 将历史文化街区原有的生活风貌以及地域文化特征进行整合, 与顺应城市发展的新的历史文化街区融为一体, 为城市的发展开发新的活力聚集点。

4 结语

我国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风貌重建仍旧处于初期阶段, 各个城市对于所在地域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水平参差不齐。通过案例的分析与比较可以发现, 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认识在某些方面仍旧存在偏差。目前我国对于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的重建, 其修复观念均有由历史文化街区本身向城市景观规划层面进行扩展, 并且开始注重从规划以及人文生态系统的视角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改造, 历史街区改造的整体性与地域性逐渐增强;但功能的复合多样性在历史文化街区中体现较弱, 新旧建筑之间的景观连接性仍有待加强。相信随着理论经验的不断总结以及案例的不断实践, 我国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风貌重建的体系会更加完善, 景观风貌的延续性也会更加完整。

摘要: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保留下的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能够完整地体现城市历史风貌区域。对构成历史风貌的建筑外观与街巷塑造进行景观风貌的重建, 是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重点之一, 也是对历史文化街区中建筑风貌与民俗文化价值传承与延续的重要过程。本文通过对上海新天地、武汉昙华林、济南宽厚里景观风貌重建的分析与评价, 讨论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在景观风貌重建中所产生的优势与不足, 总结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重建中的经验教训, 从而对我国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风貌重建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重建

参考文献

[1]王云才, 石忆邵, 陈田.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与进展[J].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0 (1) :18-24

[2]曹昌智.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概念界定[J].城市发展研究, 2012 (08) :36-40.

[3]周雨莲.史继术.历史街区景观风貌更新[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10) :5497-5499

[4]张大玉, 王苗.重试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历史文化街区现状问题思考[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3 (2) :1-6

[5]罗小未.上海新天地广场——旧城改造的一种模式[J].时代建筑, 2001 (4) :91-96

[6]华赟杰.上海石库门里弄的现状、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 2012.

[7]梅芸.反思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导向的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以武汉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华中建筑, 2013 (12) :158-160

[8]杨洋.浅论武汉近代历史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以武昌昙华林历史文化片区为例[J].华中建筑, 2015 (9) :178-181

[9]徐北文.济南史话[M].济南出版社, 2010 (05)

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社会价值 篇5

一、积淀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

历史风貌建筑年代较为久远, 上至远古时代, 下至新中国成立之初, 横亘历史五千年。这些历史风貌建筑不仅表现了彼时建筑艺术的风格和特色, 更凝结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它已经超脱了建筑物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以一个个延续至今的独立存在, 向后人鲜活地展示其在历史长河中所积淀下来的文化内涵。可以说, 历史风貌建筑存续的历史, 反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 每一栋历史风貌建筑, 都是历史的一个缩影。

正是历史风貌建筑所承载的独特的文化与历史底蕴, 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得以突显。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等方面的原因, 很多历史风貌建筑遭到破坏、损毁, 有的则被挪用、改建, 失去或将要失去原本的面貌, 其后果便是它所代表的文化符号面临消亡的危险。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就是要维护这些建筑的原始面貌, 使其蕴含的文化得到维系与传承。

二、保存历史风貌原状, 增进民众对历史的理解与感悟

古代的历史风貌建筑主要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到了近代, 中国的历史风貌建筑由于时代的剧烈变迁而将东西方文化交融在一起。鸦片战争结束后, 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这个特殊的社会形态里, 西方文明随着列强的入侵而对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在此背景下, 中国的很多地方出现了具有时代烙印的建筑, 其中尤以天津最为典型。

在近代中国, 天津由于其毗邻京城、地处南北要冲的特殊地理位置而举足轻重。1860年之后, 天津开埠通商, 英、法、德、意等租界逐渐形成。当时租界的建筑迥异于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和理念, 例如英租界推广引入西方的生活方式, 按“花园城市”理论进行规划和建设。受租界的影响, 当时天津出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欧洲古典复兴建筑、折衷主义建筑、现代建筑等不同风格的建筑共存的景象, 反映了近代中国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现实。这些建筑大多数保存至今, 对于研究近代中国和欧洲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除了租界建筑外, 众多的名人寓所也是近代天津的宝贵遗产。据考证, 近代有200多位名人政要在天津留下了足迹, 例如伟大的革命先驱者孙中山, 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刘少奇、邓颖超、张太雷, 爱国将领张学良、吉鸿昌, 历史名人梁启超、严复、张伯苓, 以及末代皇帝溥仪, 北洋政府五位大总统, 等等。这些名人寓所构成了中国波澜壮阔的近代史的一部分, 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基地。对这些名人寓所进行整理修缮, 保存其历史原貌, 并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外开放, 可以让民众更深入地了解历史名人的经历, 更深切地体会近代天津乃至近代中国的前进历程, 并增进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发掘历史人文内涵, 提高现代城市品位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以及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 一度成为现代城市的主要标志。不过, 许多城市在经济发展的背后, 隐藏着人文内涵缺失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缺少先天的人文资源。由于历史原因, 有些城市 (特别是新兴的、年轻的城市) 并没有积累起丰富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文传统, 尽管这些城市可能会采取措施加强人文方面的建设, 试图提升其人文品位, 但人文内涵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 并非后天在短期内所能完全弥补。二是忽视人文建设。有些城市并不缺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但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 未能有效保护和开发已有的人文资源, 使得城市的人文气息逐渐流失。

人文内涵的缺失, 反映了城市发展中物质与精神的失衡, 不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历史风貌建筑的存在, 则为城市的人文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历史风貌建筑不同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以物化的形式展示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并且这种物化的形式很容易为人的视觉所感知, 因而它在表现城市的人文环境时更具优势。

实践证明, 只要对历史风貌建筑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 城市的文化品位就可以得到有效提升。以天津为例, 近年来天津市在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建设滨海新区的同时, 十分注重对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工作, 以立法的形式制定了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制度, 成立了专门的负责机构, 同时通过举办研讨会的形式深度发掘历史风貌建筑的内涵, 以举办展览、对外开放等形式增进各界对历史风貌建筑的了解与认知。这些措施对提升天津的文化品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一方面, 市民通过与历史风貌建筑的接触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养, 使人文气息蔓延在大街小巷, 活跃了整个城市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 天津藉此成功塑造了文化名片, 五大道、小洋楼等俨然成为天津的招牌, 并广为外界所知。

四、展示地域风格特色, 丰富旅游文化资源

每一栋历史风貌建筑的产生都有其时空背景。根源于既定时空的特性, 决定了历史风貌建筑的差异性和不可移植性, 时间不同, 空间不同, 历史风貌建筑也会有所不同。进一步而言, 时空背景的差异造成不同的历史风貌建筑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和特色, 反映了我国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是我们民族宝贵的历史财富和文化遗产。这些各具特色的历史风貌建筑具有独特的魅力, 对不同兴趣爱好和审美观点的游客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游客通过参观不同的历史风貌建筑, 可以了解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和历史渊源。因此, 历史风貌建筑所在地方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历史风貌建筑这一有效载体, 发掘其人文内涵, 制定富有本地特色的旅游发展规划, 整合既有的旅游文化资源, 并辅之以适当的行销策略, 从而打响城市的旅游文化品牌, 实现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与发展旅游经济的完美结合。

历史文化风貌区 篇6

一、构建历史风貌建筑价值体系的意义

天津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是我国近代接受西方文化最早的城市之一, 形成了独特的中西融合的城市文化, 也保存了大量独具地域特色、形式多样的历史风貌建筑。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 专门负责对纳入保护利用规划和整理计划的历史风貌建筑进行策划、腾迁、整修、收购、租赁、转让等经营活动, 在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利用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 实际工作中面临的最大困扰是如何确定某一历史风貌建筑相比其他历史风貌建筑或是普通建筑的价值, 如何反映在出售、出租及其他形式的经营活动中的价格。目前对挂牌保护的历史风貌建筑仅限于对保护等级的简单划分, 缺乏对其本体价值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特别是经过腾迁、整修之后, 历史风貌建筑即将转入租赁和出售环节, 更多的市场因素凸显出来, 而以往从历史人文价值角度对历史风貌建筑所作的评价过于主观、片面。历史风貌建筑经营活动涉及风貌、规划、建设、房地产开发等诸多部门, 作为其产权所有者、使用者、管理者, 所处的领域及代表的利益各不相同, 对历史风貌建筑的价值往往持有不同的看法, 很难达成统一的认识。传统的历史风貌建筑价值评价, 来自于个别专家或评估机构的鉴定意见, 从侧重点和深度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导致决策中出现经验化、随意化的弊端。

针对上述情况, 为了建立适合天津市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的历史风貌建筑综合价值评价体系和方法, 代替以往模糊的定性式评价, 从而为客观地认识其价值, 进而作出较为合理的价格定位提供有力的依据, 最终实现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的目的, 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公司与天津财经大学房地产经济研究所组成课题组, 启动了“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价值体系研究”项目。

该项目研究的意义:一是明确各类资源价值的大小及相对重要性, 进而平衡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有利于更好地发掘和利用其价值和资源, 使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得到有效的保护;二是在当前大规模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进一步推进历史风貌建筑经营管理现代化、市场化的需要, 促使其进入量化、科学化和法制化轨道;三是为决策者、管理者、经营者制定正确的决策和权衡综合效益提供参考, 为深化对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价值认识和研究提供借鉴。

二、历史风貌建筑价值体系简介

与一般建筑不同, 对历史风貌建筑价值的认识和判断增加了“历史人文”的因素, 该因素在决定整个建筑价值上非常重要。因此, 历史风貌建筑的价值构成因素中既包括所有类型建筑都包含的市场因素, 又包括历史风貌建筑特有的非市场因素。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在影响历史风貌建筑价格方面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于同一栋历史风貌建筑而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 市场因素的影响会逐渐趋于弱化, 而非市场因素反之, 这个特性就表现出历史风貌建筑的稀缺性、独一无二性以及其历史沿革等文物特性。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同时, 课题组经过多次调研和反复论证, 对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丰富的价值有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 进一步认识到价值体系必须完整地反映历史风貌建筑所具有的诸如历史、人文、艺术以及功能等各方面价值的要求。

因此, 课题组在设计非市场因素指标时, 主要考虑了历史风貌建筑的历史久远度、文物价值、历史事件名人影响度、建筑典型性、距完整核心风貌区中心的距离或在核心风貌区内所处位置、历史真实性和生活延续性等方面;市场因素指标设计则更多地考虑历史风貌建筑作为普通建筑价值评估的影响因素, 如反映历史风貌建筑区域间差异的因素以及土地和历史风貌建筑物自条件对价值产生影响的因素。整个价值体系按照商业、办公、住宅三种类型设计, 共3层33个指标。每个指标都有相应的评分标准, 各个层次、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由权重决定。各项指标划分做到清晰、不重合, 各层次划分符合包含关系, 有较大的适应性。各个指标所赋权重是综合30~50位专家的意见, 以评分的形式综合确定下来的。权重可以控制各种能够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影响, 也即说明各个评估列项在综合价值中的重要程度。综合全部的指标分值和指标权重, 就得到了目标历史风貌建筑各指标的权重分值, 将权重分值还原为各指标实际分值, 所有指标的实际分值总和即为目标历史风貌建筑的总分值, 进而推算出价格。

课题组选取了马场道、大理道、常德道等多处有一定代表性的历史风貌建筑为实例, 应用该价值体系进行评价, 经验证结果基本在正常区间值范围内。

此外, 课题组还开发了软件系统, 包括商业、办公和住宅三个模块, 每个模块又分为非市场因素和市场因素测算子模块, 操作人员在每项指标右边的文本框中填写分值后, 系统自动将分值进行处理, 计算出非市场因素、市场因素得分以及总分值。该系统具有直观性、易操作性和安全性等特点。

阳泉市城市历史风貌保护规划 篇7

阳泉市是中共第一城, 其雄居太行, 俯瞰华北, 是三晋门户, 晋冀要冲, 地处太原、石家庄两个省会城市的中间位置, 东连环渤海经济带和东南沿海地区, 西接中西部地区, 是京津塘及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辐射的重要通道。

阳泉市历史风貌环境构成要素由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部分组成。

2 历史风貌特征分析

优越的区位条件使阳泉市融山水于一体, 浑然天成, 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太行山南麓。

狮垴山:一处以森林风景为主, 集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为一体的综合公园。

南山:位于市区中心, 系一仿古建筑为主的综合性山地公园。

北山:依据地形地质特征, 对原有废渣山进行改造, 建设成开朗、壮阔的欧式园林风格景区;形成典雅、幽静的中式园林景区。

王母垴:位于市区东部, 山上植物资源丰富。

刘备山:阳泉市郊区西北部, 主峰位于荫营镇西, 海拔1 272.6 m, 山势陡峭, 气势雄伟。

桃河:发源于寿阳县东部的土径岭, 由西往东流经阳泉市区至娘子关的磨河滩村与温河相汇, 是阳泉的母亲河。

山城:阳泉市随着1903年石太铁路通车后, 采矿业随之兴起, 1947年5月2日, 平定县阳泉镇解放, 并建设为新型工业城市。从此, 阳泉成为我党亲手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阳泉市自古锁钥晋冀、喉扼京津, 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历来为统治者及兵家所关注, 素有“京畿藩屏”和“晋东门户”之称;加之丰富的矿产、便捷的交通、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民群众不畏强暴、勇于反抗的革命传统, 使阳泉在山西近现代发展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阳泉市城市是依桃河而建的山区城市, 构成了突出的山、水交融的山区城市风貌特色。

综上所述, 阳泉市整体风貌特征概括为:城坐山中, 水映城垣, 山水相依, 山城共融, 山、水、城与历史人文内涵共构的城市风貌格局。

3 风貌保护原则

1) 维护城市基本历史格局原则。2) 突现山、水交融特色原则。3) 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 继承和发扬阳泉市的传统文化,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4) 风貌视廊控制原则。5) 城市协调的原则。

4 整体风貌保护

根据阳泉市用地布局和空间环境特色, 规划重点在中心城区确定五大风貌保护区:城市滨河风貌带保护、大阳泉历史文化名村环境风貌保护、小河历史文化名村环境风貌保护、银元山庄历史风貌保护、城市山麓风貌带保护和历史风貌视廊保护。

4.1 城市滨河风貌带保护

滨河风貌带西起坡头村, 东至白羊墅, 东西长约20 km, 北以青年路为界, 南以南大街为界, 纵深约100 m~500 m不等。该区是展示山城特色和城市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主要场所。

滨河风貌带既是阳泉的“门廊”, 也是面向域外的“城市界面”, 其空间形态和建筑结构集中体现了阳泉市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文脉, 规划按三个区段进行风貌控制:

1) 桃河城区段上游 (芦湖桥—赛鱼桥) 。该区段北侧建筑主要有阳煤新景矿、自来水厂、平坦镇镇区、辛兴村、阳煤运输处、太行国际新城, 南侧以石太线和自然山体为主。

2) 桃河城区段中游 (赛鱼桥—五渡桥) 。本区段桃河河道治理工程已经完成, 把现状150 m宽河道压缩为120 m对称型或部分非对称型式断面河道。主槽宽70 m, 两侧滩槽各宽25 m。滩槽进行绿化种植灌木、草坪, 并供出现较大洪水时通过。

3) 桃河城区段下游 (五渡桥—乱流) 。该区段南侧为王母垴植物园、小河历史文化名村, 北侧现多以村民住宅、白羊墅编组站和山体为主, 全长8.7 km。本段南侧形成具有现代化工业气息的城市空间风貌。建筑层高不超6层、总高18 m以内。北侧下五渡和白羊墅村通过改造形成现代化的城市小区, 建筑层高不超20层, 总高70 m以内。

4.2 大阳泉历史文化名村环境风貌保护

1) 周边环境:保护古村落周边的山体环境、空间形态、植被景观等。2) 空间格局:保护村落“龟蛇之相”的整体选址布局, 完善重要建筑构成的完整空间格局。3) 建筑遗产:保护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保护点, 保护集中体现古村落特色历史文化内涵的文物古迹。4) 建筑形态:维护古村落左右对称, 主次分明的四合院建筑形式, 保护并修缮重要文物大院。5) 公共设施:垃圾箱、公厕、招牌、路灯等街道小品应采用传统的形式和传统的材料。6) 公共绿化:保护类与准保护类树木应严格予以保护。7) 河流水系:严格保护村落南侧的义井河, 村中现存的漾泉泉眼应严格予以保护。8) 景观视廊:视线通廊内有碍观瞻的建筑物、构筑物应予以改造或拆除, 保证视线通廊的通畅。保护区南侧、西侧以及东北侧用地为低层区域 (建筑高度9 m以下) , 外环路西侧三片建设用地为高层区 (建筑高度18 m~60 m) , 其他区域均为多层区 (建筑高度控制在18 m以下) 。

4.3 小河历史文化名村环境风貌保护

为了保护整个小河村的历史文化内涵, 保护体现小河村历史文化的空间布局、街巷格局、建筑形式、人文环境等方面的特色。

1) 周边环境:保护古村落周边的山体环境、空间形态、植被景观等。

2) 空间格局:保护重点保护区内的街巷格局、院落格局、传统建筑风格。

3) 建筑遗产:保护各个文物保护单位和准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重要的传统建筑。

4) 建筑形态:维护古村落内传统建筑的形态, 做到整个小河村建筑格局的协调统一。

5) 建筑色调:古村落内尽可能用素淡的颜色, 新建建筑色彩要尽可能采用青、灰色。

6) 建筑体量:古村落内的传统建筑主要采用院落形式, 体现了浓厚的生活情趣。

7) 公共设施:垃圾箱、公厕、招牌、路灯等街道小品应有地方特色和传统特色, 采用传统的形式和传统的材料。

8) 公共绿化:小河历史文化名村内的绿化应见缝插针, 采用小块绿地的形式, 并采用地方树种。

9) 景观视廊:视线通廊内有碍观瞻的建筑物、构筑物应予以改造或拆除, 保证视线通廊的通畅。

4.4 官沟村张家大院历史风貌保护

官沟村张家大院集中反映了阳泉清末至民国的历史发展、物质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社会风尚, 具有较强的实物史料价值。

严格控制保护区范围以内建筑的历史风貌, 注重风貌的保持和延续, 维持保护区的整体空间形态和尺度。

4.5 城市山麓风貌带保护

阳泉市区周边山体有狮垴山、王垄山、北山、大鬼垴等;桃河两岸目及范围内有北山、狮垴山、南山、王母垴山等13座山体。规划应对山体风貌进行全面保护, 保护自然山体轮廓。

4.6 历史风貌视廊保护

视线走廊组织的目的, 是为建立文物景观点和自然景观点之间以及自然景观点和自然景观点之间的相互渗透与呼应关系, 并使标志性景观点的地位得到突出和强化, 增强地标识别性。视廊选择主要依据为:地标性自然环境:桃河、狮垴山、北山、刘备山、王母垴。桃河是城市的母亲河, 是城市赖以生存的根本, 狮垴山、北山、刘备山、王母垴是城市外部空间环境的制高点, 也是城市具有标志性的外部空间环境和背景轮廓线。主要视廊控制点:南山凌云阁、桃河桥、联通大厦、广电大厦、美隆大厦、太行国际新城、滨河世纪城等, 它们是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综合上述各点的具体情况, 分别选择和确定各视廊的视点、视高、视线、视域和被视区域, 最终确定视线通廊。

4.7 紫线控制区保护

将历史建筑紫线保护范围分为绝对保护区和风貌协调区。

绝对保护区指历史建筑本身, 包括历史建筑本体及其围合的院落和必要的通道。划定37处历史建筑的绝对保护区, 此类建筑的绝对保护区必然包括建筑本体和院落空间。

风貌协调区是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只重视历史建筑本体保护, 而忽略周围环境, 整体风貌协调的问题, 主要考虑历史建筑的外部环境, 控制一定范围内新建建筑与历史建筑的协调, 保证历史建筑景观不受破坏而划定的区域。

5 城市风貌保护框架

城市风貌即城市的风格和面貌, 规划从城市建成区整体着手, 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整体艺术形象与和谐完善的城市风貌。

1) 城市风貌保护范围界定。

阳泉城市风貌保护范围的划定以阳泉建成区和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大阳泉古村、小河古村及官沟银元山庄为主, 并适当向城市南北两翼延伸, 总面积约60 km2。

2) 城市风貌保护框架的主题。

阳泉城市风貌保护框架主题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主题之一:军事要塞之城 (百团大战、中共第一城) ;

主题之二:矿产资源之城 (无烟煤基地) ;

主题之三:门户之城 (山西东大门) ;

主题之四:山地之城 (城市自然地形起伏较大) 。

3) 城市风貌保护框架的结构。

城市风貌保护框架强调的是城市空间的保护, 确定阳泉城市风貌保护框架为“一带两山三区四片多点”。

一带———沿桃河南北两岸的滨河城市风貌带和桃河滩槽绿化及堤岸绿化形成的城市景观带。

两山———城市南北两翼的狮垴山和刘备山。

三区———地处城市建成区城乡结合部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大阳泉古村、小河古村及官沟银元山庄等历史地段。

四片———利用文物古迹保护和自然山体形成的城市山体公园, 包括国家级文保单位关王庙周边的玉泉山风景林地、南山公园、北山公园和王母垴植物园。

多点———地处城市建成区内代表不同历史时期建、构筑物和街巷, 如阳泉旧火车站、文化宫、晨光电厂等。

4) 城市风貌框架保护。

阳泉市地处太行山中段, 城市周边群山环绕, 形成了独特的山地城市景观。因此城市风貌保护规划应充分利用阳泉市城市环山, 河水穿城的自然环境与城市不可分割的空间关系, 建筑空间布局及景观建筑的适当布点, 相映成晖的景观效果。

a.城市风貌特性分区。

阳泉城市风貌特性分区为:历史文化建筑传统风貌区、城市新区建设风貌区、城市山水风貌区、工业特色风貌区。

b.城市天际轮廓线保护的原则。

阳泉城市山环城, 河穿城, 由山体组成的天际线, 具有十分明确的形象特征和序列关系。

c.外部空间轮廓控制。

阳泉市城市风貌保护区在视觉上形成三条特色空间轮廓:依托桃河构成的水轮廓;依托以狮垴山为主体, 桃河两岸连绵群山构成的山轮廓;以历史地段和文物古迹、古村落构成的城轮廓。

d.内部空间保护要求。

阳泉城市风貌保护区内部空间特征主要体现在沿桃河两岸一些标志性景观节点 (北山公园、滨河公园、桃河公园、南山公园等) 和大阳泉古村、小河村、官沟村三大片区, 规划要求对有特色的城市空间进行保护。

e.城市景观轴线。

城市景观轴线主要指穿城而过的桃河滨河生态景观轴线, 由两岸的滨水绿带组成连续的景观视线。

f.城市节点标志。

城市大门:主要入城道路和火车客运站入城大道两个主入口。

城市标志景点:是具有鲜明形象特征及文化象征意义的标志性构筑物, 是人们的视觉焦点。

g.新区建筑风貌控制。

阳泉城市新区建筑风格总体上应体现时代感, 提倡多样性。

5) 建筑高度控制。

a.建筑高度现状分析。

阳泉市城市风貌保护区城区内新、旧建筑混杂, 建筑高度参差不齐, 原有的一些标志性景观 (如凌云阁、北山公园等) 失去了最佳观景视廊。

b.高度控制原则。

从实际出发, 紧密结合现状, 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保护城市整体风貌, 突出传统特色。

协调古村、开发和利用的关系, 既保护好古村及历史地段的传统风貌, 又为合理开发创造必要的条件。

c.高度控制规划。

高度控制规划是在充分研究和分析历史城区传统特色及现状建筑情况来确定历史地段、文物古迹点以及内外部空间视线通廊的高度控制要求。

d.视线通廊控制。

根据阳泉市自然山体分布特点, 以桃河为轴线, 在城市建成区确定五条视线通廊:

桃河轴线视线通廊 (实廊) ;

南山公园—北山公园控制视廊 (虚廊) ;

南山公园—狮垴山森林公园控制视廊 (虚廊) ;

刘备山—狮垴山森林公园控制视廊 (虚廊) 。

6城市风貌管治策略

1) 风貌管治的策略性意见。

建立不同行政区域的风貌协调机构, 明确政府职能部门及城市规划管理局内部的专职管理机构和监督机构。

2) 风貌管治的主要内容。

针对阳泉城市风貌特色, 主要提出以下管治内容:

a.城市自然环境的管治。

b.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态的管治。

c.城市风貌特色街区的管治。

d.标志性建、构筑物以及风貌符号的管治。

参考文献

[1]GB 50357-2005,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S].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Z].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Z].

[4]城市紫线管理办法[Z].2002.

上一篇:地方发展下一篇:继续医学教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