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城镇研究

2024-08-20

历史文化城镇研究(精选12篇)

历史文化城镇研究 篇1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 南京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由改革初期的“吃-穿-用”为重心的消费模式, 演变为目前的“吃-文教娱乐服务-交通通讯-住-穿-医-用”为重心的消费模式。换而言之, 文化消费地位在不断攀升, 已内化为一种存在方式;需求总量在持续、稳定地提升, 已成为消费热点之一。

一、南京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状分析

纵观2002年以来南京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 我们发现, 他呈现了以下特点:

(一) 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比例偏低

1、文化消费系数1呈上升态势, 但在消费结构中比例偏低。

数据显示, 2002年以来, 南京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系数呈直线上升态势, 由2002年的13.2%, 上升为2003年的14.6%, 2005年的16.3%, 2006年的17.8%和2007年的19%。虽然文化消费系数在不断上升, 但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仍然偏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当人均GDP达到1600美元, 文化消费系数应达20%;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 文化消费系数应达23%。2002年, 南京人均GDP已达2760美元, 但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系数仅为13.2%;2003年, 人均GDP已达3300美元, 文化消费系数仅为14.6%, 远低于国际上23%的水平;2007年, 人均GDP已达6157美元, 文化消费系数仅为19%, 尚不到国际上人均GDP1600美元时的水平;2008年, 受金融危机影响, 南京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系数下降为16.9%。这也验证了“当消费因收入落差而被抑制的时候, 最先从消费者账单上消失的往往是高弹性的文化消费”的理论。

2、文化消费支出增速高于消费性支出增速和可支配收入幅速, 在副省级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

2002年以来, 南京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发展势头迅猛, 文化消费支出增幅除2004年低于可支配收入增幅和消费支出增幅外, 其余年份均高于两者。如2003年, 南京的文化消费支出幅度为16.5%, 分别比两者高了5.2和11个百分点;2005年, 分别比两者高了16.4和17.5个百分点;2006年, 分别比两者高了6.7和9.4个百分点;2007年, 分别比两者高了2.1和8.7个百分点。而与此同时, 绝大多数副省级城市则呈现了文化消费支出增幅低于两者的状态, 部分城市的文化消费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如2007年青岛的文化消费支出增速为-4.5%、西安为-12%、杭州为-16%。

(二) 文化消费内部结构不协调

1、家庭教育经费支出在文化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过大。

统计数据显示, 为应对日益增强的知识需求和社会竞争压力, 家庭文教娱乐支出中很大比例的经费被投入到了教育行列。如2007年副省级城市城镇家庭居民教育经费支出占文教娱乐支出比重平均值为42.1%;南京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支出占文娱乐支出比相对较低, 但也高达33.8%。研究还发现, 目前家庭教育已从单一性转向多元性, 家庭教育投入已经从子女扩大到所有成员, 从某一种教育形式转向多样性的组合教育投资模式。2007年, 南京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消费支出中成人教育费支出60元, 比2002年增长了1.27倍, 5年来年平均增长17.8%2, 但与183.2元的择校费等跨代教育费用支出相比, 成人自身的教育经费还是相对为小。

2、文化消费层次较低, 形式单调。

有研究表明, 虽然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在日常生活开支中占据了重要部分, 但目前基本上还处在改善生活环境、休闲减压的初级阶段。除上网、旅游属于新兴热点文化消费项目外, 电视、报纸这类传统媒体形式仍是市民最主要的文化消费产品, 逛公园、打麻将等传统的休闲消遣性文化娱乐活动仍是居民文化消费的主要内容, 这些活动的消费范围和环境局限性大, 消费层次偏低。而且, 在享受型文化消费中, 娱乐消费不断升温, 出现了大众消费文化的低俗化现象, 而高雅文化、传统艺术等高层次的精神消费内容却鲜有问津。

(三) 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不足挤压了群众的其他文化消费

居民的文化消费还包含了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虽然近年来南京在公共文化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 但总体看来, 南京的公共文化投入不足, 挤压了群众的文化消费。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为例, 据测算, 2007年南京平均34.3万人才拥有一个图书馆, 平均41.1万人才拥有一个文化馆。这一发展型的文化教育设施不仅远低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图书馆与人口比例为1:300的标准, 也与老百姓需求差距较大。但城市的舞厅、歌厅、卡拉OK厅、夜总会的发展速度则远超过发达国家几十年的历史。

总之, 目前南京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呈现了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比例偏低, 文化消费内部结构不合理, 政府对公共文化投入不足等特点, 这不是南京的特例, 而是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一个普遍真实写照。

二、南京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偏低原因探析

文化消费是一种个性消费, 是一种生活方式, 他既受制于消费习惯等消费主体自身的行为因素, 也受制于对未来收入与支出不确定性等外部环境因素;既受制于收入水平等自身的经济因素, 也受制于政府对公共文化投入等外部政策因素;既受制于文化修养等自身的素质因素, 也受制于文化产品价格等外部市场因素, 具体而言:

首先, 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影响文化消费数量和质量的首要因素。居民的收入水平, 特别是可支配收入水平, 决定了文化消费能力的大小。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21世纪以来, 南京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其收入主要来自薪金, 如2007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69.6%是工资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仅占1.8%。而目前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国家、企业收入比重在上升, 居民的收入比重在下降, 数据显示, 1997~2007年, 我国GDP增长234%, 财政收入增长490%, 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仅增长167%。3这种分配关系, 显然不利于居民的最终消费需求, 这是文化市场潜在需求不能转化为现实消费的重要原因。

其次, 传统消费习惯是抑制即期文化消费的重要因素。一方面, “以满足生存消费为主要内容的提倡节俭、量入为出”传统消费习惯和“注重下一代、敷衍自身的”跨代型消费文化, 使人们的文化消费被禁锢, 形成了“注重物质消费、轻视文化消费”, “注重存款、不敢轻易超前消费”的特性。另一方面, 政府包办文化事业的文化消费习惯限制了居民主动进行文化消费的意愿。这使文化消费被作为一种“软需求”而长期受到冷落。

第三, 过高的文化产品价格是影响文化需求的重要要素。有研究表明, 过高的价格使文化产品脱离了群众的真正需求, 抑制了文化消费。《人们日报》和《人民论坛》杂志于2008年进行的“中国居民文化消费倾向千人问卷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 61.4%的受访者认为“生活压力大, 文化消费过于昂贵”是阻碍自身“进行文化产品消费的主要因素”。5

第四, 文化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是影响居民文化消费需求释放的重要因子。在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既定的情况下, 文化消费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供给。从目前文化产品供给方面情况看, 一方面, 文化产品市场主体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数量和质量上与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和期待之间存在严重脱节;另一方面, 较低水平的公共文化投入使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总量过少, 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如2007年, 南京文化事业投入2.34亿元, 仅占财政收入的0.37%, 低于一般国家文化事业费占其全部支出1%以上水平的惯例。

第五, 对未来不确定性是影响文化消费的重要原因。我国目前正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特定经济体制转型时期, 原来由国家统包的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一系列社会福利制度, 逐步改革为由国家与个人共同负担;与此同时, 体制改革、机制转换等结构调整中的岗位变动、失业等不利因素导致居民收入预期越来越不确定, 使得群众对未来预期缺乏信心, 促使居民谨慎消费, 消费倾向降低, 6文化消费等非基本生活所需的消费被压缩。如南京的平均消费倾向由2004年的72.0%、下降为2005年的71.4%、2006年的69.8%、2007年的65.4%和2008年的65.5%。

三、南京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文化消费是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历史趋势和必然选择。笔者以为, 要提升南京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应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 深化分配体制改革, 提高居民现期收入水平, 增强即期文化消费能力。

在当前内需不足、国家要刺激消费需求的背景下, 利益分配机制应注重国民收入分配向劳动者倾斜, 使劳动-收入-消费分配功能增强, 切实提升居民收入水平, 重点提升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逐步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 使之成为文化消费的中间力量。

(二)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稳定预期收入, 增加即期文化消费信心。

如各级政府部门与财政部门应及时研究建立与消费价格指数相关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降低人们对未来收入和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提高住房、教育、养老、医疗、保险等改革措施的透明度, 加大宣传力度, 增加居民对未来的信心, 增加当前商品劳动的购买数额。

(三) 引导培育不同文化消费群体, 培养居民成熟的文化消费习惯, 形成多元文化消费结构。

首先, 教育、引导居民文化消费意识, 培育文化消费群体。如借鉴英国、香港模式, 电视台、电台应争取每天抽出30~90秒钟的时间进行免费文化消费公益广告宣传;把文化消费教育纳入普通国民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 全面推动全民文化消费教育。其次, 采取区分重点消费群体的方式, 实行多元化的文化消费模式。如针对高收入支持的“先导型”消费群, 实行高档次的精品消费模式和个性化消费模式;针对中等收入支持的“升级型”消费群和低收入支持的“培育型”消费群, 实行大众消费和精品消费的协调发展模式。

(四) 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 优化文化消费环境, 使文化成果共享于民。

首先, 通过法律法规等形式, 提高政府财力在公共文化方面的投入。如明确规定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不得低于2.5%, 以实现对教育的基本保证。其次, 改革公共文化服务投资体制, 优化公共文化财力投入结构。如通过立法、税收等调节手段, 促使各类社会资本和生产要素向公共文化领域流动, 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公益文化发展新格局;设立公共文化建设基金, 培育一些介于政府与民众的文化公益组织。

(五) 改善文化消费市场环境, 繁荣文化市场, 解决供求矛盾。

首先,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文化消费开“绿灯”, 为消费者创造一个更加经济的消费市场。其次, 系统制定与协调文化消费政策, 完善文化消费市场环境。如建立健全文化消费舆论监督和经济监管的法律体系, 制裁低劣的文化产品和消费行为的出现,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统计局网.消费热点变化对南京消费品市场影响分析.

[2]刘国光.被排挤的居民消费需求[J].经济展望, 2009, (6) :138.

[3]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河南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状与相关发展对策[J].中州学刊, 2006, (4) :117.

[4]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河南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状与相关发展对策[J].中州学刊, 2006, (4) :117.

[5]孙墨笛, 杨暄.逾六成受访者认为文化消费昂贵[N].人民日报, 2009-08-31.

[6]张晓明, 胡惠林, 章建刚.走进“十一五”:发展文化产业的新综合与新视野.中国社科院网.

[7]邹晓东.“十五”期间上海市文化消费变动因素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 2007, (6) :65.

历史文化城镇研究 篇2

Old town and building protection

[摘 要] 概述了湘西凤凰古城旅游资源的特征及旅游保护开发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该古城旅游保护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凤凰古城旅游保护开发的一些设想。[关键词] 古城镇;保护;规划;发展;文化。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e tourism resources characteristic and the present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in the western HunanFenghuang ancient town were outlined.The main questions existing i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county were analyzed.Some tentative plans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enghuang ancient town were proposed.[Key words] old town;protection;planning;development;culture.一、历史城镇

“历史城镇”也称历史文化城镇,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古城、古镇、历史文化街区、古村落、古遗址及古建筑群等。

二、场所及其意义

场所,场即场地,指物质空间,所,所指,所用,即人的活动。场所是由城市物质形体环境、人的行为空间和社会空间交织在一起而构成。沱江码头边,经常可见洗衣的妇女、嬉戏的孩童与闲聊的人群,这种人文交流场所,充分体现了人与人的和谐;凤凰古镇在发展过程中,新旧建筑的相互协调呈现了历史延续性,历史与未来相互和谐,整个古镇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民族文化碰撞、交流的场所与传承的物质载体。场所精神和场所空间物质形态的互动方式表现有两方面:一是既能从物质和精神层面都能满足社会与人的需求,又能提升城市人文精神的城市历史文脉保护与延续与旧建筑及外部空间环境的保护和改造性再利用的互动。其次是主要是对“人”的生活与活动空间的重视,对人的生活形态的更新,创造新的、适宜的生活环境,延续与创造新的生活方式与城市场所文脉的互动。这种人与场所间关于存在的意义、时间的确认、空间的把握,便是场所的意义。沱江与连绵的青山,是凤凰古镇生态环境平衡的关键,它吸引人类与生物在此聚集,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场所。

凤凰古镇是沿着沱江伸展开来的。境内有黄丝桥古镇、奇梁洞、古建筑朝阳宫及沈从文故居4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南华山森林公园与两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根据凤凰古镇的景观空间,其场所类型大致分为三类:沱江景观带场所、主要生活场所、主要标志性场所。

三、文脉及其传承

场所理论提出“文脉”的概念,所谓城市文脉就是“城市赖以生存的与其本质密切相关的背景”。包括城市的政治、经济、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等。简言之,“文脉”是人的活动在空间的时间印迹,真正的“场所”,即场所文脉,是空间与一定的城市文脉相耦合。所以,场所文脉只有在立足于物质形体环境的同时,充分尊重当地人的活动、社会文化,才能实现保护和传承。

四、凤凰古城主要景观

古城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城内,古代用紫红沙石砌成的城楼,沿沱江边而建的吊脚楼群细脚伶仃,明清古院古老朴实风采依然,油绿的沱江静静地流淌;城外有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城下艺术宫殿奇梁洞、建于唐代的黄丝桥古城、举世瞩目的南方长城等风景区。这里不仅风景优美,有着少数民族的浓郁风情,而且人杰地灵、贤达辈出。它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的美誉。

出北门经长条青石阶逐级跌落至江岸,一条古粱桥,划破沱江,把两岸联系贯通。经过梁桥过江东行,可饱赏沱江两岸景色。在弯曲的沿河小径上,分设几座关门,关门造型质朴厚重,对景线起到引导和限定段落的作用。再往东行,沱江的转弯处,在一群古建筑伫立一座三层重檐的八角楼阁。若驻足在粱桥中段往东看,八角楼便是河轴的底景。这一切可谓是没有建筑师的杰作,渲染了小山城特有的宁静气氛,呈现小城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协调一致,可谓城在景中,景即是城。

城门———北门城楼

北门城楼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名曰“壁辉门”,位于沱江中段南侧,是城门中最雄伟的一座。用紫红砂石砌成,两层,每层设4 个城门,高11 m,形为半圆,是仿北京前门楼所建。城门上的城楼有8 孔炮台,与沿江岸近6 m 高、500 m长的城墙相连,气势磅礴。在城墙上不仅可以登临远眺,也可行至下方北门码头沿岸亲水平台。它是沱江景观空间的地标,人们在这里驻足停留,也极易辨别方位,产生场所的归属感。

祠堂寺庙———万寿宫 万寿宫,原名“水府宫”,又名“江西会馆”,是清末民初时江西人的商号旧址,位于沙湾转角东门外,面临沱江(寓意着财源滚滚),北靠东岭,有3 个拱门。其规模宏大,依山势层次叠建,古朴典雅、雕梁画栋,内有髙约二十米的遐昌阁一座,精美挺秀。前有宽阔的坪坝与九级台阶,最有意蕴的当属门前两棵高大的梧桐树,它们与沿江的梧桐组构城了江畔独立的、古朴小空间。

阁楼———遐昌阁

遐昌阁建于清朝咸丰四年,意为永远昌盛之地。位于万寿宫内左侧,北靠东岭。阁楼为三层六方木质结构,高二十米,十二根大柱支顶,每层六个翘角下均悬挂铜铃、重檐上布小青瓦,从上至下每层翘角造型为“金鱼游天”、“ 金凤展翘”、“ 鲤鱼跳龙门”。一层六扇装花窗门上有各种花鸟鱼虫和人物浮雕,顶部和四周均绘有生动的彩画与妙趣的漫画。2楼可见是黄永玉先生的巨作国《画荷花丹鹤图》。登上三楼的回廊,沱江的蜿蜒深远、古镇的烟雨、山岭的葱郁一览无余,令人神清气爽。

虹桥

虹桥(卧虹桥)始建于明洪武七年,位于观景山和奇峰山间、沱江中游,不但连接了两岸的景观和山体轮廓线,也连接了两岸的交通。最初并无风雨楼,1914 年沱江大洪水后由江西镇守主持修复和建风雨楼,最终于2000 年复建廊桥。底层中间为行人过道,两侧为商铺上层为民俗文化长廊,3 层为仿风雨桥建筑。黄永玉曾这样描述虹桥:“桥跨沱江水,长五十丈,川平风静,皓魄当空,清光满漾。近则两岸烟林,远则千山云树,皆入玻璃世界中,桥上徘徊,仿佛置身蓬岛”。

跳岩

横跨沱江的跳岩是古城极具民族特色的标志景观,位于北门码头边,是湘西特有的交通方式,承载着古城的沧桑变化。新旧两座跳岩,平行相隔10多米远旧跳岩桥面非常狭窄,始建于唐代,因人们在经过时需要一跳一跳踩着15块红色大岩墩而得名,现在加盖了长木条,并用粗铁丝固定。新跳岩修建于2000年,由一高一低成双行排列的水泥四方柱组成,共132 块,全长约100 m。天蒙蒙亮时的清晨,跳岩是最令人善心悦目的,三三两两的小船停靠在江边,两岸的吊脚楼和远处的青山还沉睡在小城的薄雾中,脚下清澈的沱江水随着股股水草缓缓流动。

东正街 这里是古城最中心、最具代表的传统历史街区,建筑年代各不同、形态多样,保留了如东门城楼、城隍庙、天后宫等历史遗址以及许多传统老字号店面、地方传统名居与商业建筑,保持了历史有机的连续性。它与道门口交汇处的原镇署建筑,位于视觉中心位置,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标识性。街道两边是错落有致、层层叠叠的屋顶与马头墙,远处是青龙山顶峰,这里便是“东岭迎晖”的所在地,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景观境界,建筑与山景的融合丰富了小镇的天际线。

五、保护与开发

古城的保护是基础,保护不好是谈不上开发的,在保护古城的问题上,不同的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佛罗伦萨大学的教授介绍了古城保护的三条原则:一是限定原则,即确定保护目标和保护范围;二是特征原则,即古城特色的保护;三是归属原则,即保护社区的特征。阮仪三先生认为古城的实效保护应包涵三个步骤:一是保护对象本底调查。查清保护对象家底,划定保护界线,确定保护层次与级别;二是编制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措施与方案;三是建立保护跟踪系统,全方位地跟踪了解保护对象在发展利用过程中的各种情况,确保保护对象在利用过程中无损。但他们有一点是共同的: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开发利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保持古城可持续发展。

借鉴以上见解,应对古城保护区的历史建筑保持原有风貌;对不协调的建筑进行整治,保持与古风貌一致;对新建改建的房屋,严格控制高度、形式和色彩,保持与古风貌协调,把保护区、经营区严格区分开来,使旅游功能区布局合理,并规范各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对难以保护和维护的区域、古建筑、景点,必须“有限度”地开放,特别是完整的古民居要挂牌保护,尽量保存好古城的历史风貌,提高古城旅游观光的文化品位。人居文化空间是古城的“灵魂”,景观布局是古城的“骨架”,只有保护好“灵魂”与“骨架”,古城才能永放光彩,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使古城的旅游开发建立在更为坚实的基础之上。要特别保护沉淀在古民居之上的独特的人居文化空间以及古城的景观建构。普及推广古城的全民保护意识,凤凰古的保护应把全体居民发动起来,使古城的保护成为全体居民的共同行为,着眼于古城的长远利益,消除短期行为。

此外,确定以东正街与南正街为主保存完整、有代表性的商业界面及传统民居群沿南边街、北边街、文星街、登瀛街、老营哨、沙湾路、回龙阁、史家弄、中营街、老菜街等的居住性特色风貌带,沿沱江及护城河的滨水风貌带为重点保护区 沿江(河)风貌带应保持原有的江(河)水、古桥、码头、吊脚楼人家的典型地方特色。及时整治河道及周边环境,小品如埠头、驳岸、栏杆、休息座椅等应具有古城传统特色,沿河绿化应与古城风貌协调,树种选择应符合历史环境。街道应保持原有的空间尺度,商业街巷立面不应任意改动。所有街巷应采用地方特色赤色石板铺地。传统民居建筑群采用传统前店后宅形式,应避免沿街建筑群的完全商业化。门、窗、墙体、屋顶等形式应符合风貌要求、建筑檐口高度控制为6.0 m,色彩控制为黑、白、灰及红褐色、原木色等。原有电线杆、有线电视天线等有碍观瞻之物应取掉。利用原有居住用地间的部分弃置地,规划新增公共绿地及休憩、集散广场用地,重要历史环境要素如古井、树木、墙体及外立面装饰,及反映居民生活状态之特色庭院、特色空间(如街头广场、码头广场)应予以保留并整治环境,考虑旅游交通与景点联系问题, 修缮及开辟主要旅游码头———北门码头、水门口码头、田家祠码头、万寿宫码头、回龙阁码头。民居群内不符合保护要求的风貌障碍建筑应予以逐步改造或拆除。

旅游资源的开发本身就是一种保护,在古城的开发过程中,必须突出本地“核心文化”及特色,如西递的徽派民居、周庄的桥,是建筑文化中很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同里抓住“东方威尼斯”的形象,发掘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以退思园等极具特色的园林和全国有名的影视摄影基地为依托,突出这些方面的宣传;乌镇突出古镇保存完整的原貌及其独具特色的街区文化。因此,针对凤凰古城的开发,可以根据古城特有的文化内涵及品味,培育“南方长城”、“边城文化”等“核心文化”,强化开发“神秘”、“考古”等特色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 姚笛,历史城镇传统开放空间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以青岩古镇为例[D],东南大学,2007.[2] 洪亮平,城市设计历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历史文化城镇研究 篇3

关键词 城镇化 正定古城 文化 古城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历史悠久,历史文化名城众多,正定历史文化名城,古称常山、真定,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是河北省会石家庄的北大门。2009年河北省启动加快推进城镇化,提出石家庄要按照500万人口城市框架谋划城市发展,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北跨滹沱河发展、建设正定新区的决策。2013年,周本顺、张庆伟先后视察正定古城,提出要力争三年恢复正定古城历史风貌。因此探讨新型城镇化视野下的正定古城保护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1正定古城文化的内涵和历史地位

正定古城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之美称。近年来,正定县加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挖掘和整理力度,对二鬼摔跤、腊会、民间故事等民间艺术实物资料图片进行了搜集整理。正定高照、常山战鼓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国家保护文物8处,省保6处,县保24处,被誉为“古建艺术宝库”、“佛教文化博物馆”等。

正定古城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宝库中亮丽的瑰宝。四大名著中的两部在正定能找到它的影子,《三国演义》是对正定古城的经典宣传、《红楼梦》是对正定最好的传扬,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是冠军文化的缩影,随处可见的碑文标志着书法艺术之乡,以马家鸡、梁家排骨、八大碗、王家烧麦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隆兴寺为代表的佛家文化,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在正定体现的淋漓尽致。

正定古城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文化是一个地域人民的根、魂。正定古城拥有着清晰的精神脉系,彰显着正定古城品格,使得正定人才辈出。比如以亲民、捍卫国家统一、有治国理政才干而著称的南越王赵佗;以英俊、忠勇、治军有方著称的名将常山赵子龙;以能诗善赋闻名于世的徙居真定的杂剧家白朴;以为官清正、慷慨言事、思维缜密著称明朝政治家、军事家、正定北圣板人梁梦龙;又比如唐代临济禅院弘法的高僧、中国禅宗临济宗创始人义玄;又比如与段祺瑞和冯国璋并称“北洋三杰”,且被称为“三杰之龙”的正定县牛家庄人王世珍。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正定古城文化保护面临的机遇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为古城古城文化保护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1)新型城镇化要求城市具有自己的个性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与原有的城市化有了很大的不同,新型城镇化要求城市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新型城镇化要求城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每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城和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出来的城镇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石家庄作为河北省会,由于历史的原因,被誉为火车拉来的城市,也是最年轻的省会城市。由于发展时间短暂,历史文化难免显得单薄。寻找这座新兴城市的历史渊源是丰富城市内涵和提升城市品位的关键问题。开展正定古城保护有助于打造石家庄的特色和个性。

(2)新型城镇化要求城市具有人本气氛浓的特点

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要树立牢固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这就要使城镇具有人情味,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不是相反。所以要做好城镇联动,紧密二者的关系。要把城市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解决好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或畸轻畸重的问题。新型城镇化要打破二元结构,形成优势互补、利益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因为农村可以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形成坚强后盾,城镇可以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从而全面拉动农村发展。

(3)新型城镇化要求城市传承古城文化、挖掘自身特色

走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正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所说:“推进新型城镇化,不能盲目克隆国外建筑,而是要传承自身的文脉,重塑自身的特色,没有自己的文脉,形不成自己的特色,自身优势就发挥不出来,就会千城一面”。因此开展正定古城文化保护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需要,是塑造省会特色的必然要求,是打造省会特色的内容之一,是发扬省会文化优势的题中之义。

(4)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正定古城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化是城市之魂,石家庄不缺少历史文化,滹沱河南北两岸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灿烂辉煌。在新城镇化的背景下,我们要转变城市发展理念,让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轴心,让文化精髓贯穿于城市进程,让城市始终闪耀着璀璨的文化光辉。着力改造好正定古城,加快建设一批体现城市文化功能的特色建筑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古城一路之隔的正定新区的建筑要精心构思、精心设计,彰显正定独特的文化魅力。正定新区的建筑的格调、色彩、外观,要形成整体特色。正定古城辖属的村庄应进行高起点规划,着力建设成一个个、一片片能够充分体现自然禀赋、文化特色、民风民俗的特色庄园,构筑起省会主城区周边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实现城市与乡村的统筹发展、有机融合。

nlc202309051531

因此,正定古城保护对于石家庄市的城市化进程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用三年时间恢复千年古郡、北方雄镇的历史风貌对于提升石家庄市的文化内涵、打造石家庄的文脉,形成石家庄的城市特色具有现实意义。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正定古城文化保护坚持的原则

(1)古城保护应坚持系统化的原则

古城保护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必须兼顾历史文化、人文环境、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等各个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古城保护不仅应保留其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精髓,还应保存其独特的传统建筑风貌,积极发挥其自身应有的城市功能,它们的保护之路应和城镇化发展相融合。重要历史古迹的保护应以其周边环境来烘托和突出,而不应迁就环境改变它。如果没有把“古城”作为一个完整体系,就无法形成古城保护的整体概念,就会使一处处文化遗产成为“孤岛”,古城就不能“活在现代”。这样的保护必将削弱“古城”的文化价值。

(2)古城保护应坚持“政府主管、专家建议、群众参与”的原则

古城保护应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必须杜绝一个动议、一个方案、一套班子的做法,古城保护应坚持“政府主管、专家建议、群众参与”,特别是重要历史文化区域有一个不换届的管理专家班子。这样才能保证“古城保护”思路、政策、措施的连续性和持久性,也才能使“古城”世代流传。要充分发挥文化非政府组织在古城保护中的作用。发挥省京剧院、省梆子剧院、市演艺集团、市博物馆、市歌舞团、市群艺馆等在正定古城保护中的智力资源,让众多的文化专家、学者围绕打造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等提供智力支持。

(3)古城保护必须在保护、民生与发展间求得平衡

古城不能因为发展就忘记保护,那样古城会在过度商业化和过多仿制品中成为一座“死城”;也不能因为保护就无所作为,那样原住民便无法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它的历史文化生命力也将是脆弱的,将是另一种“死城”。因此,适度开发是古城保护的有效方式。既要保护历史文化精华,又要体现历史建筑风貌;既要考虑民众利益,又要考虑经济效益。以正定古城为例,总面积达8.9平方公里,保护中如果有改造项目,必然会涉及原住民的拆迁,也一定会牵涉到他们的利益,如何兼顾是一道难题。古城古迹的保护与开发要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保护与适度开发要并重,要相辅相成。而且文物古迹总要被社会公众了解、总要通过旅游开发等开发方式体现出其历史文化价值,才能得到弘扬,才能被各方面认识到保护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当今的正定古城也是如此,保护是开发的根基。保护好,才有开发价值。

(4)古城保护要把握历史文化精髓、传统建筑风貌、城市功能三者的关系

古城保护必须做到“保护历史文化精髓、保存传统建筑风貌、体现城市功能”三者兼顾,融为一体。古城保护必须由常设机构、智囊团体进行长期运作。该机构应根据对古城保护项目“文化内涵精华、历史风貌保存、民生和环境改善及城市功能体现”等各项内容的精准把握,对古城、古镇、古村落、古街巷、古建筑等保护项目作出专业、客观的评价,评出一、二、三等级。为保证古城保护规划的顺利实施,笔者建议成立古城保护专业委员会,并建立全程跟踪评估机制。古城保护必须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重新梳理城市建设和古城保护的关系,制定新的城市保护规划,将其加以完善和提升。对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民情风俗进一步挖掘、规划和深度保护,根据古城的特点制定特殊政策,规划好古城保护、人口密度、功能布局等内容,推动古城成片保护与旅游整体开发。只有这样,古城保护才能做到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相融。

(5)古城保护要突出个性、挖掘特色、发挥优势

正定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也非常丰富,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被誉为“古建筑宝库”,也颇具魅力,这些都可以成为新时期弘扬正定形象、提升正定吸引力的着眼点。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是正定谋划整体发展定位的一个分支依托,正定还是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所在地(高速公路铁路国道交通也非常便利),是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全国生态示范县、国家乒乓球正定训练基地所在地、国家商品粮基地县。石家庄正定国际小商品市场的建设、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的推进,也在迅速提升正定的资源要素集聚水平。新城镇化背景下,古城保护要善于挖掘正定古城文化的特点和优势。

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正定古城保护的对策

(1)古城保护要秉承文保思维、 融入现代理念

与单一不可移动文物相比,古城包括的文物主体往往更多,蕴涵的历史文化因素也更加丰富和多元。因此,在古城保护与发展中,首要的是秉承文物保护的思维,不仅要保护好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要对其内部格局和周边风貌进行全方位保护修复。除了文保思维,还应以世界眼光和现代理念审视古城保护与修复,才能真正让古城焕发新生机,并最大化发挥其文化传承的作用。树立国际意识,就是要利用国际规则更好地保护古城并提升古城的品质。融入现代理念,则重在适应现代生活的便利性,近年来正定对古城多条小巷逐一整治,铺设了供电、通信设施以及上下水管网,改造修复后的正定古城,已经成为一座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古城”。

(2)正定古城应走旅游引导型的城镇化道路

旅游产业具有强大的动力价值及区域综合发展协调能力,相比其他工业带来的污染问题,旅游业是低污染、低能耗、关联度高、拉动性强的综合产业,旅游各要素的延伸带动泛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产业融合与产业聚集,旅游产业聚集形成人员聚集,从而形成原有城镇居民、农民城镇化居住、产业佣工聚集居住、外来游客居住、外来休闲居住、度假等几类人口相对集中,形成产业依托的城镇化基础。旅游产业通过搬运游客,搬运消费能力,形成消费聚集、人群聚聚、产业聚集,从而形成土地集中、促使农民从第一产业中解放,从事旅游相关产业。正定古城的东南部则集中了正定主要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一条街就集中了正定古城墙、开元寺、临济寺、广惠寺、梁氏宗祀、焦林书屋、文庙等古建筑,与位于县城东部的隆兴寺、赵云庙、荣国府、天宁寺形成两大旅游板块。

nlc202309051531

(3)正定新区与古城保护要相得益彰

石家庄作为省会,必须是经济实力强、生态环境美、文化底蕴厚。正定古城和正定新区的保护建设,要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战略中去规划,放在建设大省省会的大格局中去推进。因此,正定新区秉承“低碳、生态、智慧”的建设理念,将正定新区统筹规划建设,力求形成大的聚集效应。石家庄要按照“一河两岸三组团”的城市格局确定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搞好生态隔离带建设。要以全新的理念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省会,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实现文化底蕴厚,必须全力建好古城,因此在推动正定新区建设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正定古城保护,真正延续城镇历史文脉,努力建设有记忆的城镇。通过正定古城保护建设,进一步提升整个省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在各项保护工程建设中,要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到既保护古城,又惠及民生。将新区建设与古城保护统筹起来,实现古今结合、相融共生的效果。

(4)推进正定文化管理体制创新、增强竞争活力、聚集发展动力

文化资源应走出“以票养人”的路子。正定古城的文化资源是老宗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是人民所共有的文化财富,弘扬正定古城文化应突出正定古城文化的公益性。目前荣国府门票40元、隆兴寺50元,其他景点门票价格不一,笔者多次路过、调查,每天到广惠寺、开元寺、文庙、天宁寺的游客寥寥无几,出售门票的工作人员则有数位,几人无非在哪儿聊天、唠嗑,打发时间。要弘扬古城文化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必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认识它,只有这样才能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因此改革门票管理制度势在必行,门票管理适当的引进市场机制必然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由固定的门票制、通票制向浮动门票制转变值得考虑。改革旅游资源管理体制。对文保所的管理的文化管理机制进行创新。文化资源的管理可以引入公司的运营管理体制,政府(文保所)只行使监督管理的责任,将激活古城文化资源所蕴含的价值。适当的打折或免费日吸引省会众多的旅游爱好者前来寻宝。改革寺庙管理体制、回归原本的属性。佛教在当代中国的作用不可或缺,它是人民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结晶,它不是一种封建迷信,它对社会能够起到劝善规过、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因此,对目前正定古城几座寺庙进行管理移交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隆兴寺、开元寺、广惠寺、天宁寺都可以适当由现在的文保所管理移交宗教管理部门,适当引进僧人,尤其是引入一些全国著名的僧人入驻隆兴寺,在这一方面正定古城可以效法赵县柏林禅寺的管理体制,推进免费的佛教文化消费势必能够弘扬正定古城文化历史价值。

(5)处理好古城保护中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当前正定古城保护的重点在于其打算用三年时间恢复其“千年古郡,北方雄镇”历史风貌,把古城正定建设成为华北平原的文化明珠、旅游名城、经济强县。当前正定古城保护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硬件设施上,南城门改造扩建工程、护城河周汉河的疏通、城墙周边设施的拆除、历史文化街区的进一步改造等说明重心在于硬件,要在三年内硬件设施实现完成。仅仅有硬件没有软件是不行的,因此在投入巨资进行古城保护硬件恢复的同时应及早构建软件规划建设,否则仅仅有一堆仿古建筑,而没有文化气息是无法成就其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的,可以邀请全国知名学者及早规划古城文化重建工作,打造红楼文化、常胜文化、儒家传统文化、佛教香火文化等等,让这座古城散发出历久弥心的千年韵味。民俗文化是世代相传、丰富多彩的,是正定古城能够永久散发其魅力的源泉所在。正定作为千年古城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目前正定民俗文化中有名的有“老人节”、“腊会”、“庙会”,进一步规范和发展正定民俗文化。邀请知名专家、名人创造有关正定历史上名人的实景演出,比如选取三国演义中有关“赵子龙”的片段进行加工,选取元曲白朴创作的有关内容、范忠淹等有关内容,另外从已经成型的《红楼梦》中选取部分片段在荣国府附近进行实景演出。

基金课题:石家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正定古城文化保护对策研究》(编号:WH1410)的阶段性成果

历史文化城镇研究 篇4

一、文化消费研究的意义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波及我国各个领域, 在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时, 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成为业界讨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文化消费“口红效应”频频见诸于报端。在很多专家看来, 文化消费是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历史趋势和必然选择。翻看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 其成绩有目共睹, 然而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却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根据国际经验, 一定的GDP发展水平, 与一定的恩格尔系数, 以及一定的文化消费支出有相关性。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表示:根据国际算法, 2005年我国人均GDP就已超过了1700美元, 文化消费总量却只有4150亿元左右, 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平均值的差距至少在15000亿元以上。换句话说, 中国居民的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仅仅不到1/4。当前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潜力远未得到释放, 文化消费存在海量发展空间, 文化消费将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引擎之一, 加强文化消费研究势在必行。

文化消费是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内容而言, 通常可以把文化消费划分为文化产品消费和文化服务消费两种形式, 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等消费项目。文化消费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民生活消费的水平, 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程度与速度。研究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可以为国家及地方政府文化教育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及区域文化经济制度的有效性等问题提供理论支持。作为一种典型的非物质追求活动, 文化消费的发展受到诸多元素的影响, 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消费者的行为偏好、心理动机、个人收入、地理环境等。文化消费自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在进行研究时需要多学科、全方位着手, 以拓宽研究领域, 深化研究内容。鉴于文化消费研究涉及数据广泛庞大, 为更为细致微观研究, 我们选取典型城市, 以点带面, 深入探讨。作为东部沿海城市, 杭州经济发达, 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其文化消费发展在东部城市具有代表性, 并对中西部城市具有示范意义, 因此本文重点调研杭州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状。

二、利用恩格尔系数分析杭州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文化消费比例

根据杭州市统计信息网提供的数据, 2000年以来, 杭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都有大幅增加, 2007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21689元, 是2000年的2.24倍, 人均消费性支出14895元是2000年1.91倍。下面我们利用恩格尔系数分析杭州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 探讨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状。通常认为恩格尔系数与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关系如下:恩格尔系数大于60%, 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处于绝对贫困状态;50%到60%之间, 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处于温饱阶段;40%到50%之间, 居民生活消费实现小康水平;在20%到40%之间, 居民生活消费趋向富裕;小于20%, 居民生活消费最富裕。根据杭州市统计信息网提供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2000年以来杭州历年的恩格尔系数以及文化消费所占比例 (见表1) 。

(根据《2008杭州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http://www.hzstats.gov.cn/) 。)

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第一, 从宏观层面来看, 杭州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变化明显, 虽然用于食品的支出依旧占据消费的第一位, 但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所占比重则日趋增大。从表1可以看出, 教育文化、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三者的总和逐步接近40%, 居民消费结构正逐步进入较为高级层面。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可以发现, 2000年以来杭州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已经基本处于40%之下, 交通和通信的增幅最快, 最高年份 (2006年) 曾达到2000年的4.65倍。文教娱乐支出增幅明显, 呈逐年递增趋势, 2006年达到2010元, 为2000年1.86倍, 其在整个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2000-2004年一直处于食品支出之后, 居第二位, 2005年始让位于交通和通信排第三位。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支出比例逐年下降, 表明耐用产品逐步到位, 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可见一斑。第二, 当前杭州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首先是城镇居民居住支出所占比例持续上升, 居住消费基数日渐增大, 反映出近年来杭州房价涨幅过快, 居民购房压力增大的实际状况。其次, 2005年以来文化消费发展略显缓慢并呈现出下降趋势, 这一点值得我们关注。最后, 2007年城镇居民在食品消费上的支出明显上升, 交通和通信及文教服务支出也有下滑趋势, 这与2007年我国物价飞涨存在很大关系, 据相关报道“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CPI) 同比上涨6.5%, 与8月创出的十年最高点持平”。从这里可以看出居民文化消费的波动受经济变化的影响十分明显。

三、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 (ELES) 模型分析杭州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倾向

在研究消费结构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中,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实用效果一直备受好评。经济学家Luch提出的基本公式为:

式中:Y为收入;bi*为边际消费倾向, 而且bi*≤1, 为边际储蓄倾向;Xi为第i种商品的实际需求量;PiXi为第i种商品的消费支出, PiXi0为第i种商品的基本消费支出。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分析消费倾向具有明显优势:它可以直接运用截面资料进行参数估计, 无须任何有关价格 (水平) 的信息, 还可以用来进行边际消费倾向分析、需求收入弹性分析、基本需求分析。

根据表1数据, 并由 (1) 设:

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 根据ELES模型以人均可支配收入为自变量, 分别以人均消费性支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为因变量, 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各指标的t统计值、相关系数R、模型判断系数R2见表2。

分析表2数据可以看出, 2000年以来, 杭州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635, 即杭州城镇居民新增收入中有63.5%用于消费支出, 消费需求旺盛, 对拉动内需, 促进经济稳步发展作用巨大。从数据上看, 交通和通信边际消费倾向为0.209, 说明汽车消费、手机消费、网络消费发达;食品边际消费倾向依旧占据第二位, 衣着和居住边际消费倾向分别为0.076和0.074, 占据第三位和第四位。反观教育文化娱乐服务边际消费倾向仅为0.061, 居于第五位, 这与其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差距较大。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 虽然杭州城镇居民文教娱乐消费基数较大, 在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较高, 但教育文化娱乐服务边际消费倾向十分低, 且有递减趋势, 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

(根据《2008杭州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http://www.hzstats.gov.cn/) 。)

从上述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来看, 2000年以来, 在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深入的背景下, 杭州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正在逐步发生转变, 生存性消费资料比例不断下降, 享受性和发展性消费资料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杭州城镇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根据“低层次消费结构是以追求生存资料为主, 主要包括简朴型消费结构和温饱I、II型消费结构。中层次结构是以追求发展资料为主, 主要包括温饱III型和小康型消费结构。高层次消费结构是以追求享受资料消费为主, 主要包括比较富裕型和以后的富裕型消费结构”这个标准, 杭州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从小康型消费结构向比较富裕型、现代型消费结构迈进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 文化消费虽然有较大幅度发展, 但教育文化娱乐服务边际消费倾向不足这一问题十分明显, 尤其值得业界关注, 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汉辞:我国居民文化需求满足程度不到1/4[EB/OL].http://news.china.com/zh_cn/domestic/945/20070228/13958516.html.

[2]陈芳、周英峰、郭奔胜:2007:物价持续上扬的背后[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1/15/content_7081096.htm.

[3]广州市居民消费结构分析[EB/OL].www.njcdtjx.com/upload/month_0707/gd7k_2.doc.

浅析城镇文化的双重性 篇5

浅析城镇文化的双重性

中国千百万个小镇以自己的独特风貌和丰富文化内涵吸引越来越多城市人的关注,这与现代人热衷于古镇旅游的.现象不谋而合.本文从界定城镇概念入手,明晰了城镇与乡村和城市的联系和区别,通过分析城镇物质和社会空间形态,提出了城镇文化双重性是城镇特色的最好诠释,找到了现代人热衷小城游的原因.

作 者:黄葵 HUANG Kui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刊 名: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ESHAN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1(10) 分类号:G04 关键词:城镇   城镇空间形态   城镇文化双重性  

历史文化城镇研究 篇6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农村老年;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 杨冬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中图分类号】 G2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6-0014-03

近年来,“新型城镇化”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并成为公共讨论的热点。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并要求各地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新型城镇化,是在传统城镇化的基础上展开的,与传统城镇化强调城镇化发展速度、追求城镇数量和规模等特点相比,新型城镇化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注重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提升。其中统筹城乡关系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发展方向,提升公共服务和文化水平是其重要内容,要求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使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紧跟城市发展的步伐,让农民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一、推动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正在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老龄化现象则更为严重。近年来,国家关于农村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农村的養老保障、医疗保障问题逐渐完善,农村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有了较大改善,但是他们的文化生活仍存在很多问题。随着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农村老年人文化生活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1. 推动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材料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7亿人,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粗略计算,目前全国近60%的老年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老龄化程度明显高于城市。但农村老年人明显缺乏精神文化活动,是我国文化建设的短板。对如此庞大的农村老年群体开展文化建设,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2. 推动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新型城镇人本气氛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临近,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和家庭的共同话题。当代养老不仅要做到老有所养,更要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健全农村老年人文化服务体系,推动老年人文化建设,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让老年人更加幸福地度过晚年生活,能够增强社会的人本气息,建设一个其乐融融的新型城镇,使社会更具人情味。

推动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有助于建设文化个性鲜明的城镇。新型城镇化不应是千篇一律,而应该各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千城一面”的城镇化,只能抹杀地域个性,丧失区域文化特色。在新型城镇化的文化建设过程中,应结合每个地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制定不同的政策,老年人的文化建设是其中重要一环。老年人熟悉的农村传统的庙会文化、家族文化等,都对建设新型城镇、彰显城镇特色具有重要意义。通常一个地区的老年文化代表着这个地方的传统文化与历史传承,对老年人进行文化建设应该结合当地原有的基础,形成该地域独有的文化,而与众不同的文化建设又会反作用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有助于打造个性鲜明的城镇。

二、我国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现状

1. 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没有多余财力享受文化生活

首先,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加上农村老年人文化水平较低,农村老年人普遍更重视物质生活,而对文化生活并没有高水平追求,尤其在一些偏远山区这种现象更为严重。我国新农保自2009年开始实施,目前大部分老年人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费,只有国家下发的基础养老金。我国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老人每月领取55元,无其他固定收入,显然难以满足日常生活。近十年内,我国农村老人还将停留在靠子女养老的阶段,没有多余财力享受文化生活。其次,由于传统城镇化的发展模式继续存在,青壮年人口大部分流向城市。留守老人不仅要耕作土地,还要照顾留守儿童,繁忙的家务劳动让老人无暇关注文化生活。

2. 农村老年人文化生活缺乏引导,愚昧活动滋生

目前我国农村老年文化建设缺乏专门的领导、组织、策划,农村文化生活出现了很多的歪风邪气。这些行为不仅对老人家庭产生影响,还可能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质量。我国农村留守老人问题严重,这些留守老人缺乏精神生活上的引导,子女又常年不在身边,老人一方面担心自己子女在外的状况,另一方面又有严重的失落感与孤独感。于是,一些农村老年人以宗教活动为寄托,想要靠宗教活动保佑在外的子女,同时自己也寻求精神上的慰藉。我国很多地区都出现了例如“观香” “算命”等迷信活动,这些活动披着传统文化的外衣,对教育水平不高的农村老年人,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另外,据《经济参考报》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文化系统艺术表演团体深入农村演出数量最多的是1964年,达82万场,而到了2004年,由于县市级剧团改制后逐渐衰落,却只有23.4万场,仅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的1/4。“正能量”文化活动缺乏载体导入农村,各种不正规民营剧团开始进入农村,出现了很多色情演出、低俗演出以博取眼球,这种现象对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3. 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

一方面,由于我国地方政府的政绩仍然是以经济为标杆来衡量,对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基层党委与村集体财政长期处于捉襟见肘的局面,没有多余的资金进行文化建设。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不但缺乏必要的老年活动室、活动器材等硬件设施,更严重缺乏文化人才等软性文化设施。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老年人无活动可做,只能聚集、串门闲聊或“晒太阳式”呆坐。同时,由于农村老年人缺乏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赌博等恶习在农村迅速滋生。

4. 文化活动群体性不强,文化政策缺乏实质作用

举办文化娱乐活动只有从实际出发,真正考虑到农村老人的现实情况,才能提升农村老年人参与文娱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做到文化利民、文化惠民。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一直强调加强社区与乡村文化设施投入,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各地政府也纷纷响应中央号召,但是农村老年人文化参与性仍不高。究其原因,首先,地方政府宣传方式不当,不能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通常一项文化活动举办了,当地村民尤其是教育水平不高的老年人却不了解,甚至是不理解这项活动举办的意义。其次,政府举办的文化娱乐活动往往不能满足农村老年人的文化需求,文化娱乐活动与农村现状脱节。目前一些地方举办的“老年人书画展”“老年人太极拳比赛”等娱乐活动,在农村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年人没有这方面的经历,也缺乏这方面的审美意识,自然没有兴趣参与。文娱活动“不接地气”,老人参与度不高,阻碍了新型城镇化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进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策略

1. 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村发展

信息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新推动力,农村地区也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农业发展提供生产销售等相关技术服务,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推进城镇化科学发展、改善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政府还应继续完善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的同时,还应该利用政策建立激励机制,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使城乡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均等化,由此也可吸引农村青壮年回乡创业,减轻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压力,使农村老年人参与文化生活没有心理负担和后顾之忧。

2. 积极构造农村老年人文化帮扶平台

农村老年人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这影响了农村老年人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度和参与度。国家应积极出台相关法律和政策,加强农村老年教育方面的财政投入,用于建设类似农村老年大学、农村文化书屋或老年人学习培训班等機构,逐步完善农村老年人教学网络,推广农村老年教育。

政府与市场一主多元的模式是当前我国公共服务有效提供的最优模式。因此应搭建农村老年人文化帮扶桥梁,积极构建现代化的农村老年人文化帮扶平台,为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提供资金与物质支持。平台运营中心为民政局,通过民政局牵线,联系爱心公益组织、爱心企业、农村老年人,让企业等爱心团体与农村老年人进行有效沟通。平台的运行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和爱心团体。一方面,以村庄广播、村庄网络、村干部走访等方式向农村老年人及其子女宣传,鼓励农村老年人积极申请加入平台。另一方面由政府招募有意向的企业,通过政府文件、官方媒体、宣传单等途径,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农村老年人文化生活的改善中来,与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爱心团体等签署爱心协议,由爱心企业等组织提供平台运营的资金与部分物质支持。政府对这部分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同时联系媒体,宣传爱心企业社会形象,也鼓励更多爱心团体参与进来。

3. 完善法制建设,加强对老年人文化生活的引导和管理

政府在农村养老文化建设中应积极发挥主导功能,鼓励各级老龄工作部门、农村村委会等机构参与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做好农村老年人的思想工作,劝阻农村老年人不要参与封建迷信活动。同时,完备的法律制度是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有利于保证新型城镇化质量。目前我国关于老年人文化建设的法律尚不健全,应加强文化立法,完善与农村老年人文化生活相关的文化法律体系建设,为农村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服务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法律条文要对资金的来源及投入、老年人文化设施的建设使用及管理、农村老年人文化生活的组织管理及标准等作出详细规定和法律解释,使农村老年人文化权益有章可循、文化建设有法可依,保持其长效性、公正性、科学性。尤其要提升法律制度的执行力度,加强对各级政府乃至农村领导干部的考核,将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实施成效纳入干部考核机制,以保证法律的有效执行。

4. 加强农村老年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该把农村老年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自身的管理范围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规划之中,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做好基础工作。文化基础设施是农村老年人参与文化活动的基础和必备硬件,政府应加大对农村老年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增加数量和种类,并完善设施的质量。如修建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设棋牌室,报刊阅览室、图书室,舞蹈室等,同时还可修建老年人体育健身场所、文化广场等,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5. 引进高素质专门人才参与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

高素质专门人才难以流入农村,限制了农村老年人文化生活内容和形式的创新,降低了活动的多样性和丰富化。因此,当硬件设施准备完善后,文化活动的筹划组织管理则又应提上日程。国家层面应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农村老年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吸引“大学生落户农村”。同时,在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中,不要沿用之前主要依靠物质资本投入和资源消耗的方法,应积极利用人力资本和创新要素改善农村老年人文化生活,重视文化管理人员及民间老年人组织的成立和运行,让文化设施真正为农村老年人所用,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6. 追求新型城镇化文化建设质量,重视文化资源集约利用

在完善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中,不要急于追求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速度,而是要追求建设质量。在农村老年人文化设施建设中,要坚持新型城镇化内涵集约增长的发展方式,坚持文化资源的节约保护和集约利用。

当前,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主要体现的是基层政府及职能部门的需求偏好,而不是有效地反映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因此政府在制定老年人文化建设政策过程中,要积极坚持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即以人为本,要认真做好前期调研和规划分析,根据老年人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等深入了解农村老年人的实际文化需求,针对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村老年人对文化生活方式的特定爱好和追求。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加强公共服务和提升文化建设水平是其重要内容。在老龄化尤其是农村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当今农村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仍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但是我们相信,在服务型政府逐渐成为现实的今天,积极坚持城镇化质量内涵,坚持科学发展观,用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推进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农村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定能得到很好的改善,真正让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 马健.新型城镇化的文“化”之道[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4,(1).

[2] 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Z].2010.

[3] 刘良恒.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堪忧[N].经济参考报,2013-2-1(6).

[4] 邹水才.农村封建迷信活动成因分析和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

[5] 夏悦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

[6] 孙鹃娟.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7] 石洪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历史文化城镇研究 篇7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社区文化,社区文化资源,整合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鼓励社区居民能真正把社区当作自己的家来建设, 努力构建和谐社区。实践证明社区文化建设是和谐的“助推器”。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推进社区文化服务, 发展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 逐步建设方便社区居民读书、阅报、健身、开展文艺活动的场所,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区文化活动不仅能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 提升社区群众的文化品位, 更重要的是以此培育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 激发他们参与社区管理, 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

一、经济欠发达城镇社区文化发展现状

经济欠发达城镇社区文化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由于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当前仍不能满足社区群众文化需求, 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成员素质和观念有明显差异。

由于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通过购房、工作关系、亲属投靠等方式落户社区, 成为新“社区人”。越来越多的“单位人”退休下岗后转变为彻彻底底的“社区人”。他们具有不同的文化教育背景、价值观念, 风俗习惯, 这些不同的观念集中在社区发生碰撞, 社区文化发展现状不能及时解决这些不同观念的融合。

2、社区文化认识不全面

社区成员没有充分认识到社区文化是一个综合体 (包括传统文化又包括现代文化, 既有精神文化的内容又有物质文化的涵义, 既包括本社区的特色文化又吸纳外来文化的新内容) 。所以理解不全面, 往往将社区文化理解为广场文化, 歌舞晚会。其实真正的社区文化包括社区精神文明, 社区教育, 社区科普, 社区文艺, 社区体育等不同文化形式。这样极易造成社区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需要。

3、社区文化建设手段单一

目前社会各方面对社区服务业的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不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活需求, 促使了社区服务业发展比较单一, 多依靠政府投入, 福利性、事业性服务项目占大多数, 基本上属于政府行为, 向社会化、产业化、实体化转变的步伐不快。

普遍出现了社区经费不足、设施不全、作业组织实施社区建设的街道办事处职能作用被削弱的现象。并没有形成共住共建的良好氛围, 社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促使了社区各阶层包括政府、社团组织、志愿组织、非营利企业、驻区的企事业单位和中介组织及公民个人, 对社区事务的关心、支持和投入不够, 出现了“上热下冷”的局面, 形成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较难;

4、社区文化教育功能弱化

从社会学角度来讲个人的文化价值观往往受到家庭、邻里、学校、同辈群体、工作单位和大众传媒的影响。而居住共同体、同辈群体、工作环境对人们形成政治观点及文化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并持续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社区文化应加强政治形态教育, 社会价值观、传授技能等方面的工作, 把社区文化推向更深更广阔的领域。

5、社区文化人才缺乏

一般参与活动的都是45岁以上的老年人, 青壮年少。在新型住宅小区, 居民互不熟悉, 相对关系比较冷漠。而且建设规划和活动场地偏少, 致使社区文化专业人才缺乏。

二、经济欠发达城镇社区文化发展障碍

欠发达城镇社区存在着诸多文化滞后或文化底蕴淡薄因素, 严重制约社区文化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思想意识上看, 他们的价值观念陈旧, 不易接受新生事物。文化是人的意识的产物, 它作用于人, 改变着人的意识和思想, 从而改变着人的行为, 并影响着人的行为。欠发达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势, 使当地缺乏进取和创新精神, 从而限制了其行动上的主动性和开拓性, 固步自封, 囿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之中。他们只看到自己的天空, 汲取不到其他地区传来的信息, 即使有了一些好的信息, 也不会利用, 甚至对此不屑一顾, 将其排除在自己生活的圈子外面。他们对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反映呆滞, 思想保守, 习惯于旧式生活, 不能接受现代化的观念, 跳不出循规蹈矩的模式。这是制约欠发达城镇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这种观念如果得不到改变, 其步入全面小康是不可能的。

2、从精神状态上看, 非常典型的是空虚, 对生活缺乏信心, 得过且过, 没有人生的理想和更高的追求。这在生活中就表现为缺乏奋斗力, 满足于现状, 艳羡美好的生活, 但又不想付出努力, 认为没有知识照样能够生活。当地自然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没有改变”一亩地, 两头牛, 孩子老婆热炕头”的习俗, 需求层次很低, 文化娱乐设施匮乏, 不注重思想的进化和思维方式的改变。

3、小农意识较重, 长达两干多年的封建主义统治, 固化了小农经济, 普遍而广泛的小农经济在中国大地形成, 小农意识由此漫延开来, 并影响深远。小农意识有明显的狭隘性和落后性, 小农意识中的平均主义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而且对城镇经济也有着突出的影响。小农意识中的自私自利, 家庭意识等, 阻碍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进程和社区文化建设。

4、文化制约因素, 物质的贫乏是显性的, 而文化的影响因素却无法显示出来, 更难以用具体的量化指标来测定, 所以这些因素被众多的研究者所忽视。实际上如何解决欠发达城镇的文化障碍非常重要。

综合上述, 经济欠发达城镇社区文化发展机遇和问题并存, 特别是经济和意识的制约, 严重影响了社区文化的发展。我们必须应地制宜地整合社区文化资源, 并通过与私营企业、辖区单位及发达地区建立联盟来拓展社区文化服务, 增强社区文化的水平和丰富社区文化内容。

三、经济欠发达城镇社区文化资源整合的措施

(一) 整合社区内部资源, 提高服务水平, 创建特色社区文化

1、充分利用政府及社区资源整合, 参与社区文化的管理。

由党政部门指导监督。以社区为单位, 建立健全由工商、民政、文化、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社区文化组织工作委员会, 建章立制, 明确职责;社区党组织加强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导、规范、管理、协调和监督。在巩固、壮大现有的社区文化活动团体的基础上, 联合驻社区企业、单位、学校及部队, 组建居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相结合的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网络, 扩大参与面。

社区文化的繁荣需要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硬件设施, 需有计划的购置、更新、充实文娱、宣传等所需设备, 逐步增加必要的现代化文体器材;文化设施的使用和管理, 社区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 社区文化方向的确定和引导, 社区文化品位的培育与提高, 社区文化志愿者的培训与服务, 居民的积极响应与支持等, 都是社区文化必须的软件。

要确保社区文化建设硬软件的齐备和完善, 应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社区文化中心经费应以政府投入为主, 采取社区文化建设经费与社区财政收入以一定的比例同步增加的机制;建立社

合唱与和谐的感悟

崔景亮

(营口市歌舞团辽宁营口115000)

【摘要】合唱艺术是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协作的集体艺术, 合唱要求集体的配合、均衡、和声之间的和谐, 这样的合唱才能和谐动听, 笔者就自己多年的经验, 浅谈一下自己对合唱与和谐的感悟。

【关键词】合唱艺术;合唱与和谐;“合”与“唱”

合唱属于声乐的范畴, 是一种艺术活动, 也是艺术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在演唱实践活动中, 把握和理解声部间的配合, 均衡, 和声的色彩等, 才能和谐动听。合唱离不开“合”与“唱”。

合唱人人都会, 区别在于有的人唱的好听, 有的人唱的不好听, 甚至难听, 有时连单声部的旋律都唱不好, 合唱就更难了。多声部的演唱要唱的美起来, 和谐, 准确的母音状态, 圆润的音色, 丰满而集中的共鸣, 准确的感情表达, “合”与“唱”就会动听, 和谐。

一、合唱的基本要求

合唱演唱者要想完美地通过声音来提示作品的内容和含义, 传达给听众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就必须熟悉、了解和掌握产生美好的声音及音响的规律和要求, 从而懂得在合唱集体里所发挥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运用自己的嗓音在集体的合唱队中能协调和控制并达到统一的共性。在音量、音色、音准上能把握自如, 将声音的美在瞬间传达给听众。这需要多方位的音乐综合训练过程。

二、如何做好合唱训练

合唱训练包括了和声、复调、音色、音量、音准、气吸、吐字、声音共鸣、强弱的控制、动与静、纵与横、连与跳、松与紧、刚与柔、快与慢、起与收的统一训练。它是一种高度的艺术创造和综合艺术修养培训。因此, 合唱队员的声音训练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对独唱演员要求更高。

1. 气息的运用

气息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呼吸是歌唱的命脉, 呼吸与起音、触音、音量、音色、音质有直接的关系。虽然每个人的生理器官部位有大小不同的差异, 但正确的歌唱方法是能解决共同存在的弊病和调整声音的不统一。离开了呼吸就无从发声, 无正确的发声就不会有正确的声音高位置共鸣。

气息的运用, 曾有位朋友跟我说:很喜欢唱歌, 但有时很累, 不会用气, 其实他说的用气就是指呼吸的方法, 深深的吸, 缓缓的吐出来, 要求做到吐气时的自然与平衡, 在唱到高音时, 区文化事业发展基金, 资金来源可从社区文化产业税收中提出一部分, 也可接受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捐赠和资助;鼓励通过房产开发来带动文化设施建设, 使文化设施建设与房产发展同步进行。

2、社区文化与其他文化整合, 形成特色文化

社区应加强社区文化服务, 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与时俱进, 努力探索社区文化建设新路子。在开展的社区文化活动中, 做到与国际国内重大时事结合、与社区的实际工作相结合;与社区服务、下岗职工再就业、社区综合治理及计划生育等重点工作相结合;引导企业文化与社区文化互为补充, 相互促进。通过社区文化活动阵地把当地传统文化融入社区。

深入挖掘及合理调配社区内丰富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及文化人才等资源, 提高社区文化含量, 形成本社区的特色文化, 激励社区成员的参与热情, 同时更增强了社区群众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3、努力做好社区人力资源的整合

在内容上应注意满足社区成员的不同需求, 既要发展通俗文化, 也要发展高雅文化;在科普教育服务中, 提倡多样化;在开展社区文化休闲活动中, 把群众自发、分散的活动组织起来, 逐步建立和规范各种群众性的文化社团, 并纳入统一管理。

在社区居民中培养、挖掘一批社区内的文化工作者, 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事业, 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抓好专业和业余两支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 做到力量互补。

4、完善社区文化管理机制, 实现文化资源共享。

在整个社区文化建设中, 政府起着牵头引导协调的作用, 我会采用射击瞄准时吸气状态, 这样的高音就很容易上去, 而且也能保持。

2.良好的听觉

良好的听觉也是合唱的关键, 好的听觉能判断声音的正确与否。一支优秀的合唱队, 除了有良好的演唱技巧外, 乐理, 和声, 视唱等都应该是每个合唱队员必会的知识, 这里的视唱较为重要了, 合唱是多声部的和谐体, 每个声部都是独立的旋律, 几个声部加起来又是一个完整的和谐的一体。如果有一个声部不准, 那么这个整体就不好听, 不和谐, 这就要求每个合唱队员音准要好, 自己唱时候要听到另外的几个声部。所以, 良好的听觉在演唱实践活动中显得更重要。

3.做好作品分析

搞好作品分析, 做好案头准备。实质上是指在合唱老师的指导下对合唱作品的分析。在训练演唱一些中外经典作品中, 我们不但能了解和掌握音乐创作的风格, 也能从中了解到音乐的文化特点、风土人情及音乐创作的艺术手段。作品所表达的丰富的潜在艺术造型, 往往会给人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和潜移默化对音乐修养的提高。我在对作品的曲式, 和声, 高潮部分等的理解, 更好的把握主题, 以使演唱鲜活, 具有表现力, 对作品做到深入细致, 脉络清楚, 心中有数, 在合唱中以表达艺术形象为基本, 合理的把领唱, 重唱, 轮唱, 衬腔等, 表现的更丰富, 这样才能收到好的合唱效果, 和谐的声音, 从而提高合唱水平。

三、合唱与和谐之升华

合唱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 也是一门伟大的艺术。做好合唱训练, 目的就在于达到合唱的效果——和谐动听。只有达到了和谐的目的, 才能将合唱称之为一门艺术。

总之, “合”与“唱”是密不可分的, 且又具有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只有正确处理好“合”与“唱”的关系, 才能演绎美妙动听的旋律, 达到和谐的结合。合唱需要和谐, 社会的大家庭更需要和谐, 为美妙的旋律, 我们共同唱出和谐之音。

具体的策划、组织、参与则是社区成员 (包括企事业单位) 共同承担的。应注重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工作运行机制、评优树先机制、文化传播机制、资源共享机制。

(二) 整合社区外部资源, 提高社区文化层次, 创建品牌文化。

社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壮大, 扩展社区文化的服务功能, 构建社区文化联盟是一种非常有效途径。街道和居委会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织者, 与社区内私营文化企业、学校和发达地区社区文化单位均保持着密切的业务联系, 这为其构建社区文化联盟提供了有利条件。

1、横向的社区文化联盟。街道和社居委可以通过参股、联营、合作等方式与其他私营文化企业、学校及辖区单位组建覆盖面广的社区文化联盟, 利用广泛的网络、规模效应来构建社区文化宣传优势。

2、纵向的社区文化联盟。向社区的两端延伸, 一种是以合资、联营的方式建立紧密型的契约社区文化联盟, 另一种是以业务合作的方式建立松散型的协议社区文化联盟, 可有效整合社区文化的各个要素和相关单位。街道和居委会可以谋求与私营文化企业和相关文化部门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为社区文化发展提供机会, 将有利于合作各方实现双赢。

雅鲁藏布江流域城镇历史变迁研究 篇8

1.1 区位优势

雅鲁藏布江中游北部的扎囊县的桑耶镇。该地地貌类型为高山深切中宽谷, 该区域北部和西部为冈底斯山脉, 连绵不断。桑耶寺所处区域海拔约3566米, 周边地势较为平坦,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其东南侧为哈布日神山 (西藏四大神山之一) , 南北走向, 山体形态保存完好, 最高海拔约3712米。桑耶寺位于哈布日神山山脚的平缓地带, 三面环山。桑耶寺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的支流谱曲河西侧, 南邻雅鲁藏布江北岸, 两条河流河道较宽, 在其两侧形成河漫滩, 加之交通便利, 是山南地区到拉萨地区的重要渡口之一。这些都为桑耶寺的选址建设提供了基础。

1.2 气候因素

该区域属于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 冬长夏短。年平均气温在6-9摄氏度之间;降水少, 年降水量约420毫米, 主要集中在7-9月。日照充足, 辐射强烈, 年日照数约3092小时。另外, 无霜期短, 年无霜期约140天左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该区位于西藏重要的农业区, 土壤肥沃, 农产丰富。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冬小麦、春小麦等, 所以在此建造寺院有利于寺院的正常运作。

1.3 水源条件

雅鲁藏布江东西穿过扎囊县中部, 桑耶寺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的支流谱曲河西侧, 南邻雅鲁藏布江北岸, 水资源丰富。桑耶寺在此选址建造, 考虑到了水源问题, 毕竟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离不开水源。寺院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之畔, 靠水临壑的环境保证了寺院生活供水充足。

1.4 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其选址受到藏族“天梯观”的影响, 这一观点认为山是凡间与天沟通的最近媒介, 是世俗王与宗教神佛交汇的地点, 而且佛学理论中地、水、火、风相和相应构成世间万物, 自然崇拜、万物有灵的信仰使藏传佛教对山、川、河、湖充满了敬畏和崇拜。桑耶寺东侧的哈布日神山就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 是西藏四大神山之一, 选址在此增加了桑耶寺的灵力, 因而得到了跟多信徒的敬仰;历史与政治方面, 由于桑耶寺修建处于吐蕃时期上层争夺统治权利的特殊时刻, 赞普选择赤德祖赞的牙帐及扎玛 (brag-bmar红岩) 附近, 即统治集团势力辐射的核心区, 以便于统治管理。

2 寺院对城镇的影响

2.1“因寺成镇”的历史渊源

桑耶寺的创建对佛教在西藏的发展传播意义重大。佛教初传入西藏时, 与藏地本土宗教———苯教产生了激烈的对抗和矛盾, 至赤松德赞即位时, 苯教徒组织了规模更大的排佛行动。为确立佛教在藏区的地位、击败苯教敌对势力, 需要表达流畅、易于接受的藏文经典, 以及藏族自己的僧伽组织, 进而需要建立一座符合佛教教义、规模宏大、富有凝聚力的寺院, 作为广泛宣传佛教思想、大力培养佛学人才的场所, 桑耶寺因此应运而生, 其建造是佛教势力在西藏扭转困难处境的对抗措施。桑耶寺的建成标志着佛教除胜苯教, 自此, 佛教立足雪域, 得以广泛流传、发扬光大, 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的“藏传佛教”。

桑耶寺的建造是吐蕃历史发展的关键转折点。七世纪中后期, 吐蕃贵族集团与苯教徒结成强大的统一战线, 吐蕃赞普王室要维护、巩固自己的统治, 必须利用佛教来和贵族集团所支持的苯教抗争, 夺回统治权力, 稳固神权利, 在这场政治斗争中王室的命运与佛教的盛衰紧密联系, 因而吐蕃佛教与苯教的斗争也就远不止是纯粹的宗教斗争。当佛教徒提议以兴建桑耶寺作为重振西藏佛教的重要措施时, 赤松德赞立即表示支持, 在其冬宫附近选地, 邀请印度高僧莲花生勘查、寂护规划设计并亲自主持了盛大的奠基仪式, 显示出吐蕃上层对佛教发展的重视。桑耶寺的创建是吐蕃上层为维护自己的集权统治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历史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举措的正确性与预见性, 因而桑耶寺的修建在吐蕃时期具有重要地位。桑耶镇也因此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

2.2 寺院对城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2.2.1 空间形态对于聚落演变研究

空间形态研究是将抽象的空间结构与人类行为模式结合起来, 从而获得对人类聚居场所分析的结构模型。在这套结构模型之中, 基本要素是抽象的结构要素:点、线、网络、面, 要素之间有着递进构成关系, 要素之中存在层级。空间形态的发展变化从而影响聚落演变, 桑耶寺最初的建立, 到形成现在的桑耶镇, 印证了空间形态研究中从点到线再到面梯进发展理论, 下面就将桑耶寺对桑耶镇的空间布局及城镇景观进行简要分析。

2.2.2 桑耶寺的整体空间布局

桑耶寺的整体布局是佛教意义中宇宙观的直观体现。桑耶寺以主殿乌孜大殿代表须弥山, 以此为圆点, 取五万由旬为半径画圆, 再取二点五万由旬画圆, 形成宇宙的四大洲和八小洲。依次东方建半月形三殿, 分别象征东胜神州、提坷洲;南方建肩胛骨形三殿, 分别象征南瞻部洲、遮末罗洲、筏罗遮末罗洲;西方建圆形三殿, 分别象征西牛贺州、舍谛洲、嗢怛罗漫怛里拏洲;北方建三角形三殿, 分别象征北俱罗洲、矩拉婆洲、憍拉婆洲。在四面建造四色塔, 白塔依声闻传规;红塔依菩萨乘转法轮传规;黑塔依独觉传规;绿塔依如来从兜率天回降传规。大殿南北设太阳殿、月亮殿一象征日、月轮, 外围环绕象征铁围山的多角形围墙 (现为椭圆形) , 其上建一百零八白塔。同时, 桑耶寺也是迄今以这一概念规划设计的寺院中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一座, 清晰、完整、直观的图解了佛教“中心说”, 开创了西藏地区寺院坛城式布局的先河。

2.2.3 桑耶寺对城镇景观的影响

桑耶镇是以桑耶寺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城镇, 经过藏传佛教文化一千多年的影响, 其影响深深地“扎根”在当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城镇聚落的空间分布形态是历史脉络的遗存, 恰恰是该地文化的综合体现。因此, 正由于桑耶寺的中心思想, 以及坛城结构 (及“回字形”) 。并且, 由于藏传佛教转经朝佛路线即为“回字形”路线, 而桑耶镇的整体空间形态也呈“回字形”, 这是藏传佛教思想对桑耶镇城镇布局的最直观的影响。

其次, 桑耶寺作为宗教文化中心, 影响着当地居民的房屋建筑形态。因为房屋建筑作为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相结合的产物, 最能体现出是哪种文化对其产生影响。在桑耶镇房屋建筑风格无处不与桑耶寺藏、汉、印风格相结合, 藏式风格主要体现在典型的中心单柱、四柱八梁, 还包括以上两种基本结构构成的、适合大型单体建筑的多柱多梁。汉式风格主要反映在金顶及加筑汉式歇山顶、庑殿顶等屋顶。印度风格主要体现在佛塔造型以及狮身顶梁。这反映了多民族文化交融, 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居民建筑形式。

最后, 城镇色彩景观也体现出桑耶寺的影响。在桑耶镇的藏式建筑中给人强烈的色彩冲击感。除部分房屋屋顶为金顶之外, 以白、红、黑三色为主, 因为这代表了藏传佛教思想中的“三界”即上天、地上、地下。桑耶寺的整体城镇景观颜色, 是以桑耶寺的颜色为主体, 由桑耶寺为点逐步扩散, 一般与寺院主体色彩相似, 这也映证了空间形态理论的传播方式。

3 结语

雅鲁藏布江流域是整个藏文化的发源地, 文化底蕴深厚, 人文与自然资源丰富,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高原气候对当地的城镇聚落产生了影响。藏传佛教对整个西藏的影响体现在各个领域, 佛教寺院对聚落的影响是其它地区不能相比的。因此, 站在历史地理的这个纬度看这个问题, 就显的尤为重要。因此, 桑耶寺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和宗教文化价值, 在佛教信徒中仍享有崇高的地位, 是藏区重要的佛教拜谒之地, 也是雅鲁藏布江流域悠久历史与文明的象征和载体。将桑耶寺作为重要的佛教文化向心地和历史文化感受区, 在整体保护的基础上, 在尊重藏民和僧侣宗教信仰及生活习俗的前提下, 对文物建筑、历史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适当展示, 完善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建设, 吸引更多参观者来到桑耶寺, 感受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悠久历史文化和宗教魅力。

摘要:雅鲁藏布江流域是整个藏文化的发源地, 文化底蕴深厚, 人文与自然资源丰富,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高原气候对当地的城镇聚落产生了影响。西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神秘的宗教文化深深的影响了该地区的城镇文化, 产生了许多类似的因寺成镇的现象。本文试图以雅鲁藏布江流域典型的事例来对寺院与城镇的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研究, 梳理该流域城镇发展的历史变迁过程。

关键词:雅鲁藏布江流域,桑耶寺,城镇,历史变迁变,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3.

[2]张羽新, 张双志编纂.民国藏事史料汇编[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5.

[3]陈家琎主编.西藏地方志资料集成[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1999.

历史文化城镇研究 篇9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内地的社区设计起步比较晚, 2008年奥运会, 社区的形象设计才开始受到关注。北京的亚运村安慧里社区把企业形象设计方法 (CI) 引入社区建设, 是大陆第一个开展社区形象设计的社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朱明德同志把亚运村的社区形象设计称为“社区文明建设的里程碑”。从全国范围看, 社区形象设计还处在初始阶段, 只能算是初步建立了社区文化建设的载体, 以社区为基本单元, 挖掘地方特色的研究正在起步。良好的社区形象设计, 不仅仅是城市区域聚集的外在景观, 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积淀的外在表现, 更是城市魅力与吸引力之所在。良好的社区建设, 可以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能够极大地提高城市居民的文明素质以及整个城市的精神文明水平。

对于经济不够发达的山区城镇来说, 要想吸引更多的人来生活、投资, 必须首先让人来认识、了解它, 这就需要用战略发展的眼光对山区城镇的形象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设计。社区是城镇组成最基本的单元, 是形象树立最有效的途径。在社区形象设计方面应体现山区城镇本地文化特色, 促进良好城市形象的建立, 可以为人民群众生活、生态旅游业发展带来有益的影响。

二、山区城镇社区形象设计的现状

我国内地对社区形象的设计研究, 大多停留在区域规划、园林、社区的各种制度及活动策划等方面。目前对山区城镇社区形象设计的研究较为缺乏, 亟须有针对性地挖掘地域文化特色, 打造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新型城镇社区形象。

现阶段山区城镇社区视觉传达设计中存在很多问题, 如视觉识别还不够完整、地域性的特色不足等。经实地调查发现, 突出的问题有: (1) 整个社区没有统一规划, 没有进行功能性的区域设计, 也没有指示系统设计, 居民有时候找不到社区办公地点。社区的宣传项目制作粗糙, 不能引起居民的注意, 起不到宣传的作用。 (2) 部分导入CI的社区, 设计过程中没有经过实际的民意调查, 社区居民没有强烈的参与感、存在感, 形象效果也大打折扣。 (3) 社区新建、改建过程中, 对原社区的历史文化不重视, 甚至有一定程度的破坏, 没有保持其历史文脉的延续性。 (4) 部分新建的社区, 在设计元素、设计材料使用上没有结合区域特色, 导致社区品牌重复雷同, 体现不出地域文化特点, 识别性低。以上这些都是当前山区城镇社区形象设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山区城镇社区形象设计的理念与原则

(一) 设计理念

山区城镇社区形象构成具有多维性, 需要根据地域特点不同、文化特色不同、基础条件不同、办公环境不同等实际情况, 进行因地制宜、灵活地开发, 要多方了解, 制定详细的计划步骤和实施方案。借鉴由企业形象视觉传达设计原理延伸出的社区形象设计原理展开设计, 充分挖掘整理地方特色, 体现社区文化。作为城市重要组成单元的社区, 要结合城市历史文化, 根据社区的环境特色、建筑特色、民俗文化等, 创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新型社区形象。

(二) 设计原则

1. 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原则。

在社区新建或改建过程中, 要加强传统街区的保存与保护。要着重保护具有地域特色与文化特色的建筑或景观, 如宗祠、城楼、戏台、手工作坊、牌楼、古井、古树等。要注重延续社区历史文脉, 体现城市历史文化。

2. 特色化原则。设计时必须充分了解本社区的环境及文化特色, 总结提炼并创造出具有人文要素的符号。

3. 社会化原则。

社区的理念、视觉形象的设计要与时代合拍, 顺应时代潮流。要注重社区形象设计的长期适用性, 对于设计方案的后期应用部分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4. 标准化原则。

进行社区形象设计时, 将理念、行为规范及视觉形象统一化。标准化原则包括:简洁化、统一化、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

5. 求异创新原则。发掘社区独特的文化观念, 设计新颖的视觉要素系统, 运用有效的实施手段, 塑造个性鲜明的社区形象。

四、结语

山区城镇社区形象设计的研究和推广, 对于保存山区城镇的地域特色以及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设计中要注重区域文化的表现、社区形象特征与特色, 引入社区形象设计理论, 创造出充满地方特色、性格魅力和生命活力的现代新型社区形象。良好社区形象案例的开发, 能够引起大家对社区形象设计的重视, 从而有利于山区城镇整体形象的提升。促进城镇、景区旅游的联动发展, 充分发挥出社区文化魅力对山区城镇旅游发展的引领作用。

摘要:国内新型社区的形象设计目前未能大范围地普及、推广, 山区城镇的社区形象设计尤其缺乏。针对现状, 结合山区城镇发展情况, 充分考虑本地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特色的提炼, 以山区城镇特色要素为基础进行研究分析, 建立社区视觉形象设计的一般框架, 提出社区形象设计的有效理念与原则, 以期为同类城镇提供借鉴。

关键词:文化特色,山区城镇,设计理念,设计原则,新型社区

参考文献

[1][美]R.E.帕克, E.N.伯吉斯, R.D.麦肯齐.城市社会学[M].宋俊岭, 郑也夫, 译.商务印书馆, 2012.

历史文化城镇研究 篇10

一、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结构性问题

(一) 文化消费在居民整体消费中的占比不高

根据国际经验, 当年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以上时就会出现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人均GDP超过5 000美元时, 文化消费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根据邱羚的测算[5], 早在2009年我国人均GDP已达5 000美元, 文化消费总量年平均增长11.5%左右, 仍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15%至18%的文化消费比重。

此外, 大部分副省级城市文化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低于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 2007年青岛、西安、杭州等城市的文化消费甚至出现负增长[6];1993年以来上海市持续处于文化消费平均增幅均低于投资的平均增幅的状态[7];而在浙江省, 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日益丰富和城镇居民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也并未有效提高人们的文化消费意愿[8];1996—2005年厦门市居民文化消费水平逐年提高、飞速发展, 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9];2004年河南省70%以上的家庭用于文化消费的支出平均每人每月不足100元, 并有50%以上的家庭表示只愿将家庭收入的5%, 约32.1元用于文化消费;而在“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选择上, 选择前者的人数是后者的近两倍, 文化消费长期被冷落[10,11]。

以上研究说明, 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普遍存在比重偏低、增长不快、居民消费热情不高的问题。

(二) 区域间文化消费发展不平衡

文化消费的实现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 其数量、内容及需求量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故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各地区间, 存在不同步性[12], 文化消费支出差距甚大[13,14]。研究表明, 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群体间也存在较大的文化消费差异。城乡间[5,15,16,17]、经济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之间[18], 文化消费的类别、数量、需求程度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沿海城市和东部地区城镇居民的购买力水平相对较高, 因此文化消费市场中产品种类、消费现象均呈现相对繁荣景象, 而在西部一些地区, 可供消费的产品种类相对有限, 居民的文化消费渠道仅限于电视节目等传统项目。通过计算2006年中、东、西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量发现, 除山东、河北、海南以外, 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平均水平[16]。

此外, 不同省份的文化消费发展情况也不尽相同:2001年全国20个省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北京是河南的3倍以上。同样, 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超过3 000元的只有上海市, 超过2 000元的也只有北京、浙江、广东三省、市, 而包括河北、黑龙江、海南等在内的7个省、区人均文化消费还不足1 000元。其中上海、广东、北京等地的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是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区的3-6倍[19]。

(三) 群体间文化消费差异较大

同一地区内部, 不同收入群体的文化消费也存在较大差距。通过对深圳市200户住户的深入调查发现:中等收入群体的文化消费支出是低等收入群体的1.6倍, 高等收入群体的文化消费支出则达到低等收入群体的2.4倍;2006年厦门市城镇用户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最高收入群体的文化消费支出是最低收入人群的3.36倍[20]。

不同收入群体的文化消费类型依然有差异。广州市较高收入户的教育消费低于娱乐消费, 而中低收入群体的主要文化消费支出则是教育支出[9]。此外, 经调查得出, 不同年龄段人群、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文化娱乐活动也差别较大[11]。

(四) 文化消费内部结构失调

1. 家庭教育支出占比过大。

《2006: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指出, 教育支出始终是文化消费的重头戏, 一定程度上挤出了其他类型的文化消费, 导致用于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求的消费比重较低[21]。2000—2004年陕西省的教育支出也占据了居民文化消费支出的绝大部分, 城镇居民达到63%, 农村居民甚至达到75%, 教育支出的持续增加不免对文化娱乐支出产生“挤出效应”, 导致居民纯文化娱乐消费连连下降[22]。作为西北重镇的兰州市, 教育消费超过家庭文化消费总支出的三分之一。通过数据分析得出, 2007年副省级城市城镇居民教育经费支出占比高达42.1%, 即使是教育支出占比较低的南京市, 也达30%以上[6]。

2. 文化消费层次偏低。

早在1997年徐淳厚的研究中就发现, 我国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中, 享受型文化消费更受消费者青睐, 而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基础型文化消费和发展型文化消费则相对滞后。研究者也注意到当前社会中文化休闲泛滥、精神文化和教育文化却越来越被忽略的现实[23], 与《2006: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中的分析一致。调查结果显示, 山东省城镇居民每月用于基础类文化消费的时间支出和经济支出明显高于娱乐类和发展类文化消费, 其中看电视、看报纸或杂志、看书、上网等的时间和经济支出均占50%以上, 而字画收藏、参观会展、看歌剧或音乐剧等发展类的文化消费比重仅占到不足10%[24]。此外, 厦门市、宁波市、南京市、曲靖市、温岭市、河南省、河北省、吉林省等诸多省、市均面临文化消费的这一结构性问题[6,9,11,21,25,26,27,28]。

文化消费层次偏低的现状导致:一方面, 普通文化消费场所门庭若市, 城市甚至小城镇的歌舞厅、夜总会发展迅速[25];另一方面, 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场馆却大量闲置, 文化演出、民间文艺等无人问津[28]。这也是不少地方面临的普遍问题:在南京、长沙、浙江湖州等地, 相声、小品、杂技等表演上座率达70%~80%, 但大型书城、大型剧院等却经营艰难, 且纯艺术类的高雅文化面临推广难、无人或少有人“捧场”的普遍现象。

3. 文化产品供求失衡。

(1) 企业提供的文化产品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文化消费行为的实现, 不仅需要居民有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还要有能满足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供给[5]。目前, 我国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正面临供求失衡的结构性问题。通过对浙江省文化消费的调查, 发现随着居民文化水平逐渐提高, 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不断丰富, 消费者不再被动的接受市场上现有的文化产品, 转而主动地引导市场供给, 变“被动地选择”到“主动地要求”, 从“饥渴型”转向“挑剔型”[8]。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文化市场仍处于初级成长阶段, 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和技术附加值明显较低, 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29], 人们的多样化消费需求仍得不到广泛满足, 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存在较大差距。许多文化产品的生产单位一味地生产商品, 却未切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因而造成供给“充足”, 需求“充足”, 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却得不到满足的矛盾[30]。在河北省包括省会石家庄在内的多个城市缺少现代艺术载体和文化消费场所, 高层次文化消费少之又少, 相反盗版文化产品的使用频率在居民文化消费中居于较高位次[31]。

(2) 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总量过少。过少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主要源于较低的文化投入。目前国际上一般国家具有文化事业费占其全部支出1%以上水平的惯例。2007年, 南京的文化事业投入仅占0.37%, 明显低于1%的国际水平, 不足的资金投入导致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超过30万人才拥有一个图书馆, 更为严峻的是, 超过40万人才拥有一个文化馆, 但舞厅、歌厅、卡拉OK厅、夜总会却处处可见, 其高速的发展远超发达国家几十年的发展速度[6]。河南、陕西、河北等省份均面临文化事业投入低的问题[6,11,22,31]。即使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温州市, 也是KTV、歌舞厅随处可见, 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却少之又少[28]。

二、文化消费结构性问题的原因

上述结构性问题, 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市场化和消费环境等不相匹配、不相适应所引致的。

(一) 消费者主体需求欠动力

1. 消费主体经济能力的限制。

与一般消费行为一样, 文化消费的实现同样需要消费主体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在我国, 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占比较低的现状是抑制居民消费需求, 导致GDP高速增长的同时却面临缓慢的文化消费增长[18]。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低, 支付能力弱是同样是制约文化消费的主要因素[11]。在河北省文化消费制约因素的研究上, 贾玉娥指出, 扣除住房、医疗、养老和教育准备等支出后可用于文化消费的收入较低正是导致文化消费不足和低层次的重要原因[31]。以上海市为例, 通过计量分析可知, 收入水平是影响文化消费的主要因素, 消费主体经济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居民文化消费水平。

2. 消费者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雷五明 (1993) 通过调查发现, 除了收入水平、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外, 文化程度也是影响文化消费层次的重要变量[32]。邹晓东、苏永军 (2002) 对上海居民90年代文化消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7]和贾玉娥 (2011) 对河北省的调查分析[31], 以及韩海燕 (2012) 对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整体情况的调查[29], 均表明受教育程度是制约居民文化消费爱好多样化发展、文化消费空间拓展的重要因素。

(二) 文化经营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

1. 经营管理体制落后导致供求失衡。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走向成熟, 越来越多的文化资源进入商业领域, 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商品性”不断凸显, 原有的经营管理体制逐渐出现不适应。北京社科院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的钱光培 (2003) 认为, 文化产品一旦进入市场, 就同其他产品与服务一样, 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33]。

但长期以来, 政府包揽多项文化事业, 使文化单位与市场无法直接联系, 无法实现文化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 更难以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文化产品, 尤其是地方性文化馆、公共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建设步伐较慢, 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34]。文化市场上文化产业的产出偏低、产品同质化现象, 韩国影视的流行, 得益于其运作的高度市场化[35]。而河北多地市、浙江温州市、河南省等地区的文化多由政府经营, 一些图书馆、书店、艺术馆及剧院经营单一, 不能瞄准市场动向, 无法根据消费者需求提供所需文化产品[28,31], 这一因素的制约无疑是造成文化产品供求失衡、文化产品价格高于消费者预期的重要原因[5]。

2. 价格偏高抑制文化消费向高层次发展。

2009年《人民论坛》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文化消费的调查活动, 调查结果显示, 超过六成的受访者因文化消费过于昂贵而拒绝文化消费, 可见价格因素是阻碍文化消费的最大障碍[36]。通过调查北京演出场所的票价, 发现整体票价水平明显高于大部分普通民众的心理预期, 导致文化市场的潜在需求无法转化成现实需求。诸如歌剧、交响乐之类的较高层次的文化消费类型, 其票价动辄百元甚至千元, 远远超出了一般观众的承受能力, 不免将普通观众拒之门外, 使得看演出成为“贵族消费”[35]。

3. 创新缺乏抑制文化产品多元化生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只有创新才能赢得更大的市场, 只有创新才能为企业打开更广阔的利润空间。以动漫产业为例, 指出我国的动漫生产模式早已与发达国家接轨, 但九成以上的动漫企业仍以加工为主, 原创作品较少, 严重阻碍了我国文化市场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的转化[30]。现在社会群体的多元化造成文化需求的多元化, 这就要求文化产品的供给要满足不同群体、不同阶层和不同地域消费者的需求, 而文化产品缺乏创新性正是造成精品供给不足, 种类单一的重要原因[37], 也是导致我国文化产品本身与文化市场需求间脱节、文化消费市场无法真正满足消费需求的关键因素[34]。

(三) 文化消费环境待优化

1. 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大。

胡同泽等 (2002) 指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大是导致东部沿海地区文化消费支出明显高于中西部的重要原因。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文化消费的档次明显高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 在东部大中城市, 诸如喝咖啡、打高尔夫或其他高档的娱乐消费是司空见惯的, 而在西部贫困地区, 甚至没有这些娱乐项目, 更别提消费[13]。王亚南 (2008) 通过比较全国各地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情况, 发现精神文化消费不一定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但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间仍有较大的文化消费差距[38]。

2. 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完善抑制文化消费。

文化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实现不仅需要充足的产品供给、一定的收入和消费水平, 还涉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问题[5]。蔡蓉英 (2012) 指出, 正是我国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不完善, 加剧居民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 严重影响了居民文化消费的积极性[34]。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 (2011) 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95%的人把文化消费排在医疗、子女教育、养老、住房之后, 认为文化消费可有可无, 可多可少, 在文化消费上不敢花钱的心理普遍存在[21]。王亚南 (2010) 指出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会使民众压缩“非必需”的精神文化消费, 将收入转变为积蓄或未来的“自我保障”[38]。

3. 文化发展政策影响文化消费。

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市场的健康成长都需要合理的制度安排。同样, 文化消费的成长也需要相关制度和政策的大力推动, 税收优惠、法律法规完善等多方面的措施均可影响文化消费的发展, 帮助改善当前文化消费比重低、层次低等问题。

我国文化市场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缺乏完善的文化消费政策和整体规划、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 尚不成熟的外部环境严重制约了文化消费的健康发展[18]。文化补贴政策、价格指导政策、消费信贷政策、文化权益保护政策等政策的缺失, 难以跟上文化消费发展的步伐, 导致潜在需求无法向有效需求转变[31]。有学者通过调查了解到, 在北、上、广、深等城市率先制定了适合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划后, 文化产业带动文化消费有了大幅提高, 江、浙、湘、鄂、津、蜀、渝等地纷纷效仿, 也制定了相关发展规划, 力图在未来5~10年将文化产业发展为当地支柱产业[39], 促进了当地文化消费的提高和结构性问题的改善。因此, 改善文化市场监管、加强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对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改善文化消费结构十分重要而迫切[18,29]。

三、结论性评述

综上所述, 我国各方面已经开始广泛关注文化消费, 并谋划大力发展文化消费, 但是在发展的同时, 也要不断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其中结构性问题的解决尤为关键。笔者通过整理现有文献的观点, 发现目前的研究仍有一些不足之处, 有待于今后深入研究:

第一, 文化消费的指标体系不统一。根据统计年鉴的划分, 文化消费简单分为文化产品用品、教育和文化娱乐服务三类。但这种分类过于简单, 特别是随着文化产品的多样化和文化市场的发展, 诸多文化消费形式难以明确归属于上述分类, 故研究者多根据实际情况和主观理解进行重新分类。这就导致关于文化消费的量化指标五花八门, 难以统一, 使各个阶段、各个地区的研究缺乏可比性, 研究意义大打折扣。

第二, 一些学者在研究中作了相关的调查报告, 但被调查人群多局限于某个具体城市或某个特定群体, 而缺少具有相同条件的群体和地区间的横向比较, 例如地区GDP相近的城市或群体、区域政策相同的城市、收入水平相近的群体或地区等。宏观层面的比较容易忽视不同群体和区域所处的不同社会环境, 缺乏可比性, 难以发现在某一特定层面上, 造成文化消费差异性的根本原因。所以只做全国性或区域性的调查比较是不够的, 还要从相同群体或相同环境入手, 进行可比性分析。

第三, 目前在对文化消费结构问题原因的分析上, 多数研究仍停留在经济层面、政治层面, 而忽视了文化消费中文化所具有的社会和心理属性。文化是个含义广阔的概念, 涉及到除经济领域以外的多个领域, 故笔者认为应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 引入其他相关学科, 开展多学科、全方位的深入研究, 把握文化消费对居民多方面的深入影响, 以便从多个角度寻求促进文化消费的策略和方法。

第四, 当前对文化消费的研究较多关注当下文化消费存在的各种问题、问题的原因,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但是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下, 什么样水平和什么层次的文化消费才是最佳, 对经济增长、拉动消费的作用最强?这些问题鲜有学者研究。文化消费的扩展, 在某一经济水平下都有一个“均衡”状态, 过高过低均不宜, 那么何种程度为最佳, 如何达到最佳也是今后值得深入探索的。

摘要:文化消费正成为推进消费升级的新增长点。当前, 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总体比重低、区域间不平衡、群体间差距大、内部结构失衡等结构性问题, 这显然不利于文化消费的持续发展。这些结构性问题的出现, 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市场化和消费环境等不相匹配、不相适应。现有研究的主要不足之处体现在:文化消费的指标体系不统一;缺少具有相同条件的群体和地区间的横向比较;忽视文化消费中文化所具有的社会和心理属性;文化消费的水平衡量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鲜有研究。

历史城镇保护规划 篇11

1.历史城镇保护规划研究基础

1.1简介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标志人类所处时代和所处地域的社会缩影,它反映了某个时代和地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最高成就,是一批长期积累起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1.2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或是近、现代革命运动和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地方。保护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1.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特点

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按照历史和自然文化特征,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可分为 7类:①历史上以政治中心为主的都城、省城、州城或府城、县城;②风景如画、依托山水名胜和重点文物古迹为主的名城;③以传统手工业、商业特别著称的名城;④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特色突出的名城;⑤边境、口岸及长城沿线以军事防御为主的历史城镇;⑥以海外交通为主的港口名城;⑦重点革命纪念地名城。其中有不少名城可以兼有几个特征。

2.延安历史城镇文化保护与规划

2.1历史城镇场所

历史城镇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聚集地,它最可能成为文化承载的土壤,其保护应当从物质保护转向活太的历史环境与场所的保护,注重其自然环境与城市文化的融合。

延安古称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的位置。

2.2延安历史文脉延续

在现状延安中心城区范围内,古城遗址主要有5处,即延安州城、延安府城、肤施县城、南关围城、北关围城。五座城池相距很近,布局上形似莲花,古有“莲花五城”的总称。

延安具有悠久的历史,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当地居民的传统民俗、历史源流、道德伦理、宗教信仰、建筑理念、审美和价值取向等等,具有极高的社会和文化价值。

首先,延安丰富的古建筑、建筑群、传统民居建筑为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宝物。我国古代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丰富、独特的传统建筑文化。延安的窑洞就是适应了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好民俗民风所形成的,充满智慧和地方特色的产物。不仅为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保存和延續发挥重要作用,更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其次,延安作为一个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为人们体验、研究城市发展历史和黄土高原传统文化提供了方便。延安城市的发展记录了当地社会历史文明发展的历程,反映了延安人们传统民俗、道德伦理、哲学思想等深层次文化内涵以及衣食住行等生活状况和社会状况,为研究人类文化发展演进提供了宝贵的史料依据,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2.3延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

延安文物保护部门积极抢修了一批重要的革命旧居、旧址和历史古建筑,如南泥湾王震旧居、中宣部旧址、杨家岭中组部、延长东征会议旧址、吴旗革命旧址、富县东村会议旧址等。重建了独具特色的子长钟山石窟钟楼和富县石泓寺大殿,完成了黄帝陵而起改造祭祀大大殿的修建。

2.4延安名城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1)城市的过度发展和名城保护工作缺失,是的延安城市风貌和独特的“三山对峙”的城市格局收到你强烈冲击,破坏严重。

延安市区地处狭长的河川地带,革命纪念地旧址和文物古迹散点分布其中,二忧郁城市建设用地紧张,市区建设密度越来越大、建筑高度越来越高,使得城市景观比例失调,强烈对比使得原本蜿蜒清秀的市区水系看起来像一条小臭水沟,同时,这些大体建筑还严重阻挡了城市景观视廊。

(2)过快的城市发展及管理、控制层面的失当,延安城市规模的剧烈扩张导致许多革命旧址周边环境的混乱,严重所害了原有的传统风貌景观、影响延安革命纪念地的形象。

(3)城市环境质量差。城市内河流污染严重,城市大气及水土流失治理虽有所改善,但空气质量仍然不尽人意,城区内建筑密度大,缺少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

(4)共鸣历史文化保护意识淡薄,一旦局部利益与城市保护发生冲突是,往往牺牲历史文化保护,导致文化遗产容易被随意破坏。

2.5延安历史名城保护

作为中华名族的发祥地、中国革命的摇篮,延安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延安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城市依山傍水,沿三川谷地进行建设。南川、东川、西北川三川交汇处是相互对峙的宝塔山、清凉山和凤凰山,山上存有宝塔山、清凉寺等众多名胜古迹。这就形成了延安“以宝塔为核心,三山对峙,延水中流”的城市格局。所以保护要从格局入手。

2.5.1古城保护与新区建设协调发展,保护城市格局

由于延安城市中心地段是老城中心区,周边新区的发展速度较慢,功能较单一,多为居住与工业,这样使得老城区大量珍贵文物和历史建筑被毁坏,严重破坏古城传统风貌,虽然城市大部分都被现代城市风貌覆盖,但是延安“三山、一塔、延水中流”的基本城市格局保存较完整,若能及时降低老城区人口和建筑密度,减少交通量,垃圾污水的排放量,同时完善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必然焕然一新。

2.5.2传统风貌与古城环境保护并进,还原周边环境风貌

延安是依山傍水的城市,所以城市风貌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所以加强环境建设与改造才是保护历史城镇的首要任务。整治河道,绿化美化河道,两岸建设滨河公园,是城市内和周围环境形成完整的绿化系统。

2.5.3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合理利用遗产资源

旅游开发是提高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认识和促进保护利用的直接手段,也是形成保护与发展良性循环的捷径。所以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前提下,大力宣传延安的特色与文化,通过旅游的开发使城市历史文化得到保护。

3.结语

历史城镇的保护在考虑诸多社会原因的情况下,最终需要将城镇整体保护与历史空间场所精神的延续问题落实到具体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方法中去,才能实现真正的意义上得分历史城镇保护与更新。

历史文化城镇研究 篇12

1 城镇化发展背景

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进入了一个小康社会得到全面提升的时代,这就表明,推进现代化产业进程日益成为了各级组织面临的迫切问题[2]。相关调查表明,在小城镇体育文化的影响下,由群众或专业组织开展的体育活动属于自发性组织活动,即体育项目的进行能够带动当地居民充分利用自身日常生活中的闲暇时间,这就说明,广大居民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决定所参加的体育项目,其中,较为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包括:登山、跑步、骑自行车、赛龙舟、划船、扭秧歌等,该类体育活动项目具有明显的乡情文化与民族特色,因此,小城镇体育运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传播我国远近闻名的体育文化,让国内其他地区乃至整个世界都领略我国体育文化的内涵与精髓。但是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体育产值已经接近4 000多亿美元,且每年在以20%的速度增长,发达国家其体育产值接近于总产值的3%左右,而我国体育产值所占总产值比例还不足0.5%,可见其差距显著[3]。我国大城市无论是体育设置,还是体育人才均显著高于小城镇,因此强化小城镇体育发展对提升我国体育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中涌现的问题

2.1 资金缺乏

小城镇体育文化运动的组织与发展属于公益性活动,并不产生明显经济效益,而对于本就发展资金有限的小城镇来说,政府部门趋向于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投资当地经济建设。与此同时,由于小城镇经济水平较低,无力开展具有一定文化、精神引导作用的体育文化运动,因此,我国小城镇始终面临资金匮乏引起的体育文化发展迟缓的问题。如:山西,由于开展小城镇体育活动的主体多为村组,因此,投入仅仅为村办文化活动中心,开展的活动内容也主要局限于简单传统民间体育,例如:踩高跷、篮球、秧歌、广场舞、舞龙舞狮等,村组支持资金十分有限,具笔者调研发现,甚至部分村组连基本的高跷、篮球等都无法给予支持,都要参与活动的个人出资购买。

2.2 专业人员不足

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城镇普遍存在由当地普通居民组织体育运动的现状,例如:流行于小城镇的广场舞运动多为当地居民通过网络等平台自行学习,很少会受到专业舞蹈者或是体育人员的专业指导。由于资金的匮乏,以及山西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的滞后,山西小城镇体育参与者中几乎见不到专业人员,笔者调研发现,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绝大多数为自我组织、自我发展,没有任何专业性指导,如:洪洞县政府所在的大槐树镇人口近15万,但是体育活动方面的专业人士仅为学校体育教师,以及各种舞蹈班的教师,具洪洞县教育局数据显示,大槐树镇仅有各类体育教师27人,即便所有体育教师日常均参与校外的体育活动,这样每5 500人才有一位专业人士指导。

2.3 居民意识落后

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城市居民用于参加体育项目的时间为1.5小时/天,而小城镇居民用于参加体育项目的时间却只有0.8小时/天。这充分说明我国小城镇居民普遍存在体育文化参与意识不足、落后的现象。此外,我国愿意参加体育运动的小城镇居民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参加体育运动的老年人所占比重不断增加,而青年人的比重却出现逐年降低现象。由于居民没有积极性,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普遍较低,甚至将参与体育活动视为浪费时间。

3 提升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水平的策略

3.1 市场手段解决资金问题

为了改善小城镇体育文化面临的资金匮乏现象,当地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财政扶持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的作用,积极参与建设小城镇体育文化的具体项目之中。例如:政府部门可在实施市场运作手段的基础上,有效解决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的资金来源问题。此外,小城镇可以通过市场化、商业化运作的方式,将带有显著公益性质的体育运动商业承包给个人来进行组织,从而拓宽体育文化建设的资金获取渠道。

3.2 引进高水平人才

为吸引高水平体育人才,我国小城镇需制定引进体育专业人才的优惠、友好政策,例如:为体育文化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同时,小城镇政府部门可通过与国内体育院校进行合作的方式,委托体育院校在毕业生中宣传小城镇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前景,从而引导体育专业人才主动加入到建设小城镇体育文化的伟大行列之中,将促进小城镇体育文化全面、科学、健康发展,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此外,小城镇还可为当地具有体育素质的居民提供专业化培训机会,以便壮大体育专业人才的队伍。

3.3 提升居民热情

为达成居民共同参与小城镇体育文化建设的共识,小城镇政府部门应将居民对体育运动的实际需求作为主要参考,优化体育文化发展机制的中心指导理论,从而让当地居民充分认识组织、参加体育运动的优势,提升居民的体育精神与体育参与热情。此外,小城镇企事业单位也应加大对自身员工体育参与热情的培养力度,为青年群体提供完善的锻炼场所与时间,充分发挥青年群体体育精神在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如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笔者曾在山西寿阳县做调研,发现在重大赛事期间,小城镇局面观看体育节目的收视率普遍提升,尤其是中国获得了多少金牌、排名第几都成为了小城镇居民茶语饭后的谈资。因此,借助体育赛事发挥体育媒体对体育文化的加速功能,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多途径,让小城镇居民参与到体育赛事之中,从而可以有效培养小城镇居民爱好,提升小城镇居民对体育的热情。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全方面实现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我国需着重促进小城镇体育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出台相关政策引领小城镇体育文化走向健康、科学、合理的发展道路。我国不断加大扶持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的力度,能够充分展现小城镇体育文化与管理制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此外,小城镇体育文化的不断发展与优化,能够带动当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完善,同时,小城镇体育文化的发展也将依托当地政府部门充分发挥财政扶持的重要作用,为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延伸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与物质平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体育文化作为小城镇文化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战略模式,彰显出了我国各地小城镇的民族文化与地域特色。与此同时,小城镇体育文化在改革过程中,转向群体性明显的活动需求。然而随着广大群众对体育运动方式、体育文化要求的增加,我国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模式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该文以我国小城镇体育文化的发展背景为出发点,深入研究了小城镇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内在发展规律及特点,探讨资金匮乏、专业人员缺失、居民体育意识落后等对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进程的影响,提出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引导市场经济改善小城镇体育文化的资金现状,并通过吸引专业性体育人才的方式,提升居民参与体育文化运动的热情,从而实现在体育文化软件、硬件兼备的基础上,带领我国小城镇体育文化迈入一个新台阶,并逐渐将其文化影响力向我国农村地区延伸。

关键词:城镇化,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研究,发展背景

参考文献

[1]罗敏,李晋萍.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其建议[J].大家,2011(14):178-179.

[2]宋昱,邹玉玲,邱飞云,等.统筹城乡体育发展视域下的“小城镇体育”与“农民工体育”[J].田径体育学院报,2010(3):2.

上一篇:案件现场下一篇:建筑大师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