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城镇保护规划论文

2024-09-24

历史城镇保护规划论文(共10篇)

历史城镇保护规划论文 篇1

1 黄姚古镇概况

黄姚镇是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镇,由于镇上以黄、姚两姓居多,故名“黄姚”。黄姚镇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东北部,东距贺州市72公里,西距县城70公里,距桂林200公里。常说的黄姚镇包括古镇(历史街区)和新区,古镇规模为15.7公顷。黄姚古镇于1995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7年7月被评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古镇内古树参天、清溪环绕、奇石遍布,古街巷皆铺青石板,古镇出口和周边重要处都建有寨墙,街区之间也建有寨门。镇内建筑按九宫八卦阵式布局,街道全部用黑色石板镶嵌而成,曲折幽深的街巷串起了300多幢具有岭南特色的古民居。古老的民居、街巷、戏台、宗祠、牌匾、石刻等历经百年沧桑。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亭,有亭必

有联,有联必有匾,构成古镇独特的风貌。(见图1)

2 快速城镇化下黄姚古镇保护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2.1 功能衰退与生活发展之间的矛盾

快速城镇化下的古镇,面临着城镇人口的快速增加、人民生活需求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等问题。黄姚历史建筑主要以砖木结构为主,并多已超过其使用年限,结构破损、设施陈旧。同时,古镇区内部还存在下水道阻塞、道路积水、现有管网高低错落,以及人与机动车混行等问题。

黄姚历史古镇现有的居住环境与日益增长的现代生活需要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使得部分历史街区内的居民逐渐迁出,部分居民则在老房子的基础上改建或重建,以致古镇功能逐渐衰败,原有的风貌特色逐步丧失。

2.2 保护修缮与经济支撑之间的矛盾

黄姚古镇能够在快速城镇化的浪潮中完好地保留,主要原因在于当地经济的落后使大部分群众无力改善自身的居住环境。随着保护工作逐步被重视,以及古镇自身发展的需要,大量古建筑、历史街区亟待修缮,而保护所需的经济支撑不足成为制约当前古镇保护与发展的首要问题。

2.3 原真性延续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不少人看到发展古镇旅游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于是片面地将保护看作发展旅游经济的手段,保护行为以盲目的旅游开发为目的,有的甚至不顾古镇自身的承受能力而过度开发。但是古镇的旅游开发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却使得其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慢慢遗失,有些古镇居民的日常起居毫无遮挡地展现在游客的视线里,没有了以往原真性的古镇生活。

2.4 规划实施与意识体制之间的矛盾

古镇民众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文物保护意识、文物保护法规认识较缺乏,甚至不少地方领导的保护意识及法律意识也很淡漠,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为古镇保护规划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 古镇保护与发展策略

3.1 历史环境保护与城镇开发建设的协调策略

古镇是全镇经济、生活的重要部分,古镇的保护与城镇开发建设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诸如用地调整、道路交通组织、旅游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和空间视觉景观保护等,都应同步协调进行。

当今的黄姚古镇既体现了典型岭南民居聚落的形态,又因为城镇开发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而形成混杂的现代农村式聚居风格。因此,规划根据古镇风貌特点进行分级保护并划定分级保护范围,整治并去除影响历史特色的建(构)筑物,在此基础上介入新的城镇开发和环境建设要素,促进历史环境在风貌上得到统一,在功能上得到提升,促使整个古镇风貌古今融合。

3.2 历史文化传承与资源合理利用的共生策略

应注重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历史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直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为黄姚古镇的保护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灵魂。

随着黄姚古镇旅游的兴起,游客数量不断增加,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逐渐改变,给本地文化的传承带来不利影响,并对本地民俗文化造成置换的趋势。因此,应规划传承黄姚历史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五种文化,即节庆活动文化、宗祠文化、诗联文化、牌匾文化和抗战文化,对黄姚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给予科学、合理、适度的开发利用。在文化传承与资源利用共生的基础上,使历史文化和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良好的文化及旅游产业。

3.3 保护规划交流与居民素质培养的引导策略

保护规划的交流过程,同时也是公众学习参与的过程,这是保护的一部分。积极引导其实也意味着充分调动当地居民和外来人员的主动性,使其由衷热爱并深刻体会到古镇的价值所在,并参与到古镇保护的活动中来。

在黄姚古镇保护规划过程中,应经常同公众及决策人员进行沟通,包括对国内外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的案例进行分析、介绍以及参观学习,使公众及决策人员同规划者在保护观念上不断接近,并使得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观念深入人心,居民的历史自豪感和审美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3.4 基础设施更新与相关政策扶持的保障策略

古镇的快速城镇化必然带动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和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模式的变化,原有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现代化生活需求。规划中采取如下措施构筑其社会生活保障策略:

一是除了通过对古镇内用地的调整和古建筑的整治,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外,还要求部分传统民居建筑继续保持其居住用途,以维护长期形成的社会网络和保留历史文化风貌的原真生活场景。

二是规划适用于古镇的公共空间及场所,使生活在古镇的居民逐渐形成新的合作生活网络,构筑地方性生活方式。规划要求历史街区内的沿街传统民居建筑在保留居住建筑风貌的同时,调整其内部功能,作为商店旅馆等使用,重塑历史上传统风貌街巷曾经商铺云集的区段。

三是促进古镇新、旧区居民之间的交往和互动,保障整个古镇人口(包括当地居民和外来人口)真正融入地方的社会生活网络,延续和创造新时期的黄姚文化。

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居民增收致富,促进当地居民就地、就近就业。鼓励居民以出租房屋、合作经营等方式参与特色产品经营。积极引导和鼓励失地农民投身旅游业,使古镇居民成为旅游业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政府应要求参与小城镇开发的企业为当地和周边群众提供就业机会,让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获得工资、福利等直接收入。

五是为古镇内原住民提供特定的资金保障和政策扶持。广西各级政府应以古镇各项保护修缮工作及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实施财政预算内贷款贴息的补助计划,整合资金,完善古镇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还可以通过开发利用荒地和废弃地、土地整理等措施,盘活存量土地,优先保证重点项目用地。降低周边群众到古镇落户的门槛,为居民参与古镇保护创造更多的机会。

4 保护与发展规划探讨

4.1 分级控制及保护

本次规划根据黄姚古镇风景名胜区规划,确定规划的控制区域,并结合保护需要划分为以下三个保护层次: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并提出对应的保护要求。(见图2、图3)

4.1.1 核心保护区

核心保护区以老城及周边自然山体水体为边界,对核心区内的街巷空间和民居宗祠建筑以及城墙寨门进行保护和维修,不可随意新建、拆建;对确需新建、拆建的建筑,必须符合保护规划的原则和审批程序,同时保证建筑整体风格的一致。

4.1.2 建设控制地带

建设控制地带为核心保护区往四周扩展约200m的区域。建设控制范围内经批准可以新建、改建、扩建建筑时,应当在高度、体量、色彩等方面与传统风貌相协调,不得破坏古镇传统风貌;对区内已建的违章建筑应立即拆除并加以绿化,以避免对历史环境的破坏。

4.1.3 环境协调区

环境协调区以自然山体、山林、农田、果园、水面、村庄等用地为主,以山脊线、山脚线等明显地物线为边界。环境协调区采取风貌保护的方式,不得随意建设项目,以最大程度上保护历史地段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保持水土,保护自然环境景观。

4.2 人口控制及用地布局调整

目前黄姚镇人口约为3900人,其中核心区人口为2500人。经初步测算,至2025年黄姚镇人口规划为5000人,日旅游人口约为3000人,控制古镇居住人口为1700人。

黄姚古镇的原建成环境特征为“居住加小商业”,规划核心区的主要用地类型为居住和商业、旅馆用地,其中商业以销售小商品、小食品为主,不宜引入大型商业。

核心区外的新区主要布置居住用地、商业用地、旅游服务设施用地等配套用地,以安置核心区内迁出的居民,避免商业、旅游服务对核心区的影响,保证核心区能保持古朴的村落特色。

4.3 古镇整体格局的保护

4.3.1 自然景观保护

保护古镇原有的自然景观特色,对局部损坏的景观应给予及时的修复,保护和利用相结合,使古镇与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梳理黄姚古镇奇秀幽美的自然山水,养护苍虬古朴的古树名木。

4.3.2 历史街区保护

石板街是黄姚古镇传统历史风貌的构成骨架。石板街皆用灰黑色的石板镶砌而成,由金德街、迎秀街、天然街、中兴街、安乐街、连理街、龙畔街、山磅街组成。

为保护现存的传统街巷布局,保持原有的街道界面,对损坏的局部应及时予以修缮,以保持街巷原有的空间尺度。对传统街巷两侧已建的有损古镇风貌的建筑进行改造和整治;对古镇区内新建的建筑界面,要求控制尺度,保持古镇特有的曲折退进的街道界面。保留古镇街巷中的传统步行方式,禁止机动车辆在其中通行。对老街的使用与经营,应在保护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合理开发。

4.3.3 古镇建筑保护

结合古镇内的建筑物现状,对古镇保护规划范围内的建筑,根据其价值以及保存完好程度等因素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保护与更新模式(不包括文物保护单位)。(见图4)

4.3.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黄姚古镇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俗民风文化(宗祠文化、牌匾文化、抗战文化)、特产饮食、名人轶事等,政府应鼓励支持通过节日活动、展览、培训、教育、大众传媒等手段,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促进其传承和社会共享。应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结合度,培育民间艺术旅游景区和民间艺术产业基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

5 快速城镇化下古镇保护与发展的再思考

5.1 基于合理保护下的发展

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文物古迹的古镇,是正在生活且不断发展着的城镇,因此古镇保护作为整个城镇发展政策的一部分,是政府在制定城镇发展规划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古镇保护作为城镇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合理保护其所具有的价值与促进其自身发展并重,为历史城镇赋予新的活力。

5.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保护

古镇的原真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遭到破坏就无法恢复,但并不意味着要采用原封不动的文物式保存方法。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就是“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凡是影响资源保护的不得开发,凡是保护措施不落实的不得开发,还要明确划定不能触碰的核心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强化保护责任。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和旅游开发,要将小城镇发展和延续历史文脉、改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保护好原有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保护好历史和民俗文化,实现永续利用。”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古镇保护与发展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模式,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的古镇保护与发展措施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黄姚古镇的保护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政府部门应充分做好协调和沟通工作,广泛地发动群众参与,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古镇保护各阶段工作的顺利展开和衔接,实现保护和发展的有效统一。

参考文献

[1]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2]王景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规划[J].城市规划,2004(10):68~73.

[3]赵万民.对巴渝历史古镇保护的区域性认识[J].重庆建筑,2003(4):6~8.

[4]张松.历史城镇保护的目的与方法初探——以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为例[J].城市规划,1999(7):50~53.

[5]苍铭.黄姚古镇形成与存留原因探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92~96.

[6]嵇岚.历史城镇保护的再思考——面向发展的保护[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大连:大连出版社,2008.

[7]李卉.巴渝古镇人居环境研究——建筑形态论[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8]林立勇.市场经济条件下历史小城镇的保护研究——以巴蜀山地历史小城镇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9]尤小菊.黄姚故事——从古镇旅游开发看文化资源产权问题[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0]汪光焘,加强引导创新机制促进旅游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在全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OL].http://www.gov.cn/gzdt/2006-07/11/content-333213.htm.

历史城镇保护规划论文 篇2

规划》。该规划概要如下:

规划原则:

1、对文明街历史街区划定范围进行整体保护;

2、在对重点传统街巷及有价值的传统建筑完全保护的同时,对整个历史街区传统风 貌进行保护。

3、恢复建设中应集中体现昆明的传统文化,使该片具有更典型,更集中的传统文化含 量。

4、强调传统旧城生活及经营理念的延续,使街区具有旺盛的人气及经济活力。

5、以人为本,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使其成为地域特色浓郁的现代城市公 共活动及游览空间。

主要规划内容:

1、街道保护—恢复文明街、甫道街、文庙直街总体风貌,对临街建筑的轮廊、立面及色彩原样恢复;对街区风貌及建筑进行重点保护及恢复建设。

2、片区修复—对甫道街东西片、文明街东片、文庙直街东西两片在现状基础上进行恢复性建设,并逐年拆除区内的非传统建筑,恢复传统巷道及院落。

3、环境改造一通过规划适当降低建筑密度,形成公共绿化活动空间,适当设置停车泊位,综合解决片区内的交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片区环境质量及抗灾能力。

4、特色展示一重视街、巷、院的传统肌理及传统风貌的保持,增加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环境,重现鲜明的建筑地方特色,提高传统街区的文化内涵,多层次地恢复与展现老昆明的传统文化。

历史建筑保护规划:

(l)完全保护建筑

确定胜利堂、云瑞东路、西路交叉口建筑、甫道街聂耳故居、福林堂、小银柜巷7一8号及其他18处建筑为完全保护建筑。

(2)修复保护建筑

如甫道街临街建筑,文明街、文庙直街建筑以及部分结构较完好的建筑,此类建筑保持其传统结构及外观,对内部空间及使功能可进行改造设计。

(3)原址重建建筑

对部分破损严重的建筑可按原有传统风格进行重建。

(4)拆迁重建建筑

对影响传统街区的非传统建筑逐年拆迁,恢复建设传统建筑。

街巷保护规划:

把文明街、文庙直街、景新街辟为步行街区,清除临街摊点,恢复临街商铺

传统特色。保护恢复传统风貌片区的巷道体系,保护其原有空间尺度,适当打通 部分巷道,并结合巷道形成一定的开敞空间。

绿化及庭院空间保护规划:

保护片区内的庭院及绿化,清除院内临时构筑物。保护并恢复完善传统的街道绿化。保护并补充传统巷道的绿化。强调雨道街、云瑞花园、胜利堂绿化轴线。

保护片区交通规划

形成步行商业街区,片区交通依托云瑞东西路、正义路及五一路迂回,光华街实行限时交通。片区停车依托胜利堂地下车库。在进入风貌区的各主要入口处设自行车停车场地。

片区旅游规划组织

以胜利堂为起点,通过胜利堂沿轴线游览雨道街及片区内部的建筑及巷道、庭院空间,参与其中的活动体验,在经过文明街、文庙直街片区内的游览至文庙收头。形成以胜利堂为起点、文庙为终点,两条景观轴线为重点的旅游大环路。

墓础设施规划设计

消防规划:打通部分较宽的主要巷道,在紧急情况下可通过消防车,次要巷道每60m间距设一个消防栓。

排水规划:改造设计片区内的排水管网设施,以保证污水及雨水的及时排放。供电规划:建议区内炊事采用电能,以减少污染,并增加用电负荷。

电信规划:在规划改造建设中,全部电信管网一次性规划容量到位,并留有余地。

在改造建设中,全部管线应入地,以保证传统街区的空间风貌特色的完整性。保护区建筑功能规划区内以传统文化及旅游经营为主,功能涉及传统茶室、画廊、书社、手工作坊、传统小吃店、旅游以及部分居住。

实施及操作建议

1、成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公室;

2、政府严格监控及强制维修,制定相应的古建筑维修保护手册;

3、严禁区内新建非传统建筑;

4、停止自由改造及装修传统建筑,应由规划部门统一管理,组织规范的改

造及装修;

5、对区内破损严重的传统建筑应及时抢救维修。

6、对进入保护区内的经营项目进行限制。

小结,该规划实现了对历史街区全面保护的思想理念。是一个以社会效益为

历史城镇保护规划论文 篇3

关键词:城镇化;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宁厂古镇

历史文化名镇保存着大量的文化古迹资源、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以及深厚的人文历史资源等,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与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历史文化名镇的历史遗迹等遭到严重破坏。如何在保护古镇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古城风貌特色以及历史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寻求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平衡,这已成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和发展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宁厂古镇,重庆市巫溪县北部重镇,是我国历史上的早期制盐地,同时也是巫巴文化的孕育地。2010年7月,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由于受经济发展缓慢以及交通设施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宁厂古镇的保护和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

1 城镇化进程中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具有传统特色风貌的古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和发展面临以下挑战:

1.1 商业化的侵扰

在商业化经济利益的片面驱动下,很多古镇出现大量的无序开发以及野蛮拆迁等问题,过量的游客人数、拆真作假的景点以及无规划的盲目开发等,是对古镇的严重破坏。首先,过度商业化的开发,会给古镇历史文化资源带来致命的损害。其次,商业化开发带来的大量游客必将会挤占古镇的公共资源,引起古镇发展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对立。最后,很多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会对古镇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压力。

1.2 “旅游开发性破坏”使历史文化名镇的建筑遗产逐渐丧失其历史原真性

如今休闲旅游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由于旅游开发能带来巨大商业利益,一些古镇也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当然,历史文化名镇在挖掘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有助于促进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发展。但是,在追求高额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很多古镇在被开发成“景区”之后,大量有价值的遗迹等资源遭到人为破坏。

1.3 保护观念落后

由于文化水平较低,保护意识落后、法律意识淡薄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地方在制定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及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有些古镇制定的发展规划,偏重于旅游服务以及游客需求方面,而忽视对历史文化名镇进行保护以及未来发展中的战略定位、产业协调以及空间布局等内容,没有充分考虑到当地居民的需求。这些所谓的保护与发展规划,严重脱离古镇的实际,妨碍甚至阻碍了古镇的发展。

1.4 保护资金短缺

由于一些古建筑、古迹等具有很长的历史,残损、破坏严重,需要维护、加固、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古镇的完整性,而这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各级财政每年拨付的保护经费十分有限,一些古民居或者历史遗迹等由于缺乏维护修缮而消亡。就重庆巫溪宁厂古镇为例,很多古建筑因年久失修,自然垮塌非常严重。

1.5 专业人才缺乏

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发展需要专业知识和专业人才。但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例如,很多古镇都在制定保护规划,但是由于缺乏专业技能人才,很多保护规划只是从旅游的角度进行阐述,而没有充分考虑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古镇的实际进行总体规划,缺乏独特性的指导思想,只进行小范围的体量控制与风格方面的统一,而古镇的发展建设并没有得到全面改善。

2 城镇化进程中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的措施

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应当充分认识到历史文化名镇的重要地位,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发展。

2.1 加强规划与引导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遍布着大量的文物,是传统文化的具体承载物。由于很多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必须要保护其原真性和完整性。所以,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法规建设,将保护文化遗产纳入到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领导责任制。宁厂古镇,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早期制盐地和巫巴文化的孕育地,其保护和规划,应当遵循“保护古镇、建设新区、发展经济、开辟旅游”的原则,在保护文物古迹、古城风貌特色以及历史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对道路交通、绿化、街巷、建筑、文化遗存以及自然山水环境等进行合理规划。

2.2 合理利用文化遗产

对相关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是推动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宁厂古镇的文化遗产包括明末清初农民起义的女王寨、秦家老屋、向家大院、方家大院、宁厂盐业遗址以及古栈道遗址等。对于龙君庙、秦家老宅、方家老宅等这些古建筑,对建筑外貌进行简单修缮,尽量不做改造。而对那些建筑质量尚好,有独特的建筑风貌的古建筑,应加以保护。对建筑形式与古城风貌不协调,但因现实条件无法马上拆除的建筑,可对其暂时保留。对无保留价值的危旧住宅,予以拆除,重新规划设计,且建筑的形式、比例应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充分体现古镇的风貌。

2.3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多渠道筹集名镇保护资金

为了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首先,县级以上政府应当把古镇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根据财政收入状况逐年提高。其次,根据有关政策,合理使用新农村建设资金,并且设立用于补贴古民居维修保护的资金,调动古民居所有者的积极性。最后,通过社会捐款、民间集资、使用人出资、税收减免及其他刺激政策筹集保护资金,加大对文化遗产的投入。

2.4 完善保障机制

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及管理体系。建设规划局、发改委、文化局和旅游局等相关单位要共同参与到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工作中来,形成合力。同时,建立健全古镇保护管理机构,抽调专人开展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工作,形成严密的古镇保护组织体系。自2002年宁厂自流盐井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巫溪县人民政府决定将宁厂自流盐井委托县文物管所進行管理。现在,巫溪县人民政府已经成立由发改委、城建局以及文化旅游等部门联合成立的保护协调机构,加强对宁厂古镇的保护与管理。

2.5 强化专业人才培养

做好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专业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当前,巫溪县文博方面的人才非常欠缺,无法独立完成历史文物的收集、鉴定以及管理等工作。因此,巫溪县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引进专业人才的力度。同时,要加强与地方高校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专业人才优势,为巫溪县以及宁厂古镇定向培养培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相关的专业人才,推动宁厂古镇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深入开展。

3 结语

历史文化名镇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历史文化,促进经济社会事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历史文化名镇的价值日益凸显。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发展等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 杨济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利用——以闽江口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例[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

[2] 楼晓舟.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加快打造现代化新型小城市——以太仓市沙溪镇为例[J].江南论坛,2014(8).

历史城镇保护中的原住民保护 篇4

关键词:原住民,历史城镇保护,以人为本

1原住民保护的意义所在

1.1 原住民保护符合建筑遗产保护原真性的原则

“原真性可以被理解为那些用来判定文化遗产意义的信息是否真实”“对有人居住的历史城镇, 还要考虑功能与用途的真实性”[1]。

只有在保护好建筑遗产的同时保护好其中的原住民, 才是对建筑遗产保护原真性的恪守。原住民是历史建成环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江南水乡古镇为例来说, 水乡古镇最概括的意向即为“小桥流水人家”[2]。这之中的小桥、流水、人家是一个和谐的而且不可分割的整体。古镇的居民世代繁衍生息, 逐步的创造了现今的水乡古镇, 同时他们现在仍生活在古镇之中。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充满传统意蕴的水乡生活空间, 地方文化特色, 甚至是一种独特的邻里关系。

1.2 原住民保护有利于保护人类的口述和无形遗产

瓦尔特·本雅明 (Walter Benjamin) 曾经说过:“人类生活的丰富性依赖于我们记忆过去的能力。城市是人们记忆的存储地, 是过去的留存处, 它的功用中还包括储存着各种文化象征, 这些记忆体现在建筑物上, 而这些建筑物就此具备的含意便可能与建筑师原本的意图大为不同了[3]。”

原住民是城市历史的原始记忆者, 原住民有着世世代代口口相传的历史记忆和生活场景记忆 (见图1) , 也是唯一能够将历史事件和场景与建筑遗产本身建立起较为全面的联系的人群。保留这些口述历史者, 使他们与历史的建成环境紧密结合, 相互依存是非常重要的。以笔者对上海的杨浦区复兴岛附近地块的里弄调查为例, 尽管里弄住区的居民对内部的基础设施和居住条件的恶劣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但当被问及住区内部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 居民们便兴奋起来, 滔滔不绝的讲起了他们这里的历史人物——四人帮之一的王洪文当初是怎样搬到这里, 住在哪栋房子里面等等。而他们的祖辈当时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 现在的场景和当时有些什么差别也会常常提及到。

1.3 原住民保护有助于建筑遗产本身的保存

1.3.1 原住民对历史建成环境建筑遗产本身有感情, 公众保护意识较强

人是有感情和有记忆的生物, 俗语中所说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讲的就是人对长期生活的生存环境所有的深厚感情。如曾经在上海闹得沸沸扬扬的杨浦区许昌路227弄纺三小区的居民联合反对开发动迁的事件, 居民对自身生存环境的热爱使得他们自发的组织起来, 对有钱有势的开发商坚决的说出了不, 他们的努力最终还使这一住宅小区列入了“上海市第4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4]。

1.3.2 原住民中的传统技术工匠拥有传统的修缮技术

笔者曾经到过湖南湘西的凤凰古城, 在凤凰县城的古城区看到传统的穿斗式木结构房屋的修缮场景。房子新修缮的部分是全新的树干, 颜色鲜亮, 因此新修建的部分具有极强的可识别性。但同时翻新部分的建筑结构形式与建筑材料和旁边的老房子并没有多大的差别, 也就是说新和旧的风格是一致和统一的。由此, 笔者不禁想到现今较为流行的古建筑修缮原则和我们的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修缮文化是多么的神似。

1.3.3 因为原住民保留有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俗等, 而这些是展示建筑遗产本身的重要渠道

曾经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读过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社戏》, 当时对文中所描述热闹场景充满憧憬, 对其中的戏台、水中看戏的船、熙熙攘攘的人群都很感兴趣。不久前在水乡古镇同里看到了这一真实场景 (见图2) , 虽然现在戏台上的表演商业氛围过重, 但这些表演至少让人们认识到了这一场景的历史存在, 也将戏台及其周边的建筑遗产进行了比较好的展示。同时, 古镇原有的商业街道包括河街和内街中的各种传统文化活动也是对传统街区建成环境的最好诠释。

2原住民迁出古城镇的原因探讨

2.1 因老城区旅游开发的需要, 原住民被政府强制迁出

当今的中国政府处于极其强势的状态, 在前领导人邓小平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指导思想下, 各级政府对于古镇保护抱着较为功利的心态, 希望通过古镇保护带动旅游开发从而带动经济发展[5]。但古镇保护不应单单只为旅游开发铺路, 如果是这样一种心态, 则很有可能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严谨的古镇保护, 从而出现为了让商家进入或让投资商开发而将原住民整体搬出的错误做法 (见图3) 。

2.2 出于对老城环境的不满和对外部居住条件的羡慕, 原住民主动外迁

我国多数历史城镇的居住状况都处于较差的水平。以平遥古城为例, 古城改造前最大的弱势, 就是城内基本没有现代的基础设施, 同时住房面积过小, 从而使得居住条件较为恶劣[6]。

2.3 因游客太多, 对生活干扰太大而导致原住民迁出

现阶段, 全国各地的旅游热导致对历史城镇建筑遗产的破坏是比较严重, 而这也是为国内学界和民众比较关注的。但同时由旅游热所带来的对古镇内的普通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却为大家所忽视。如各种噪声 (游客吵闹声、商贩叫卖声、交通噪声) 的污染, 各种固体垃圾 (游客、餐馆等乱扔的垃圾、大量建设所产生的建筑垃圾) 的污染, 各种对水体的污染 (如游船、餐馆排污、乘客向水中乱扔垃圾等) 。笔者在凤凰古城中看到, 在古镇中到处遍布的是各种复古酒吧和迪厅, 不仅噪声极大, 而且严重影响游客对古城风貌的真实感受。

3原住民保护应该怎么做

3.1 老城的居民密度可以适当的疏散, 但以不失去古城的生活风貌为前提

我国的传统城市尤其是由经济发展而兴起的城市, 普遍都是高密度单中心向外扩展的形态。这种传统形态造成了老城区较高的人口密度。对于人口密度确实过高、以致居民居住水平难以达到基本标准的老城区, 在尊重居民意愿的前提下应采取的措施是逐步的有计划的迁出部分居民, 但不应破坏整体的生活气息和氛围。同时我们应注意到, 我国传统城市中人口的高密度聚集是一种符合历史的正常的形态, 人口的高密度带来了城市的繁荣和小尺度的亲切感。迁出居民的工作需要把握好度, 万不可一时意气, 大规模的搬空老城区。

3.2 加大老城区内部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 使原住民享受到较高的生活品质

对于历史城镇的保护不需要也不能够做到冻结式的完整保存[7]。历史城镇的建筑遗产大部分是普遍性大量性的建筑, 如果采取冻结式的保护措施需要较大投入的同时也难以带来足够的收益, 这样的保护是不可持续的。通过对老城内所缺乏的基础设施进行彻底的改造, 同时对破旧的房屋进行必要的修缮是历史城镇保持活力的必要前提。通过对老城区的改造, 使它能够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 为老城区的老年人和小孩子提供宜居的环境, 为青壮年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 使整个城区的历史保护步入良性的轨道, 这才是历史城镇保护的根本目的。

3.3 对游客的数量进行限制

通过限制游客可以给原住居民留下适当的生活空间, 也可以减慢对建筑物的损耗。旅游区增加收入的方法不应该是通过提供廉价的服务来吸引大量的游客, 而是应该通过高品质同时也是高价格的旅游服务作为亮点来吸引适量的游客, 从而使旅游开发步入良性的轨道。

3.4 充分利用由旅游开发带来的商机, 为原住民提供就业岗位

鼓励原住民从事商业经营可改善青壮年外流, 留守居民多为老弱病残人员的状况, 有利于古镇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古镇的持续保护。

同时鼓励原住民从事商业经营可以减少外来商人的侵入 (见图4) , 从而间接对历史城镇的风貌起到保护作用。外来居民对本地的文化传承没有好处。他们本身不了解、不熟悉当地文化习俗, 不懂建成环境的文化历史内涵, 也不关心历史环境的保护, 只注重收益的他们是古镇风貌的潜在破坏者。

4结语

历史城镇的保护应当始终将当地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放在首位, 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而不是凡事都以发展作为开路机器。我们的价值评判体系应当从简单的功利主义向有更深层次思考的人本主义发展。在处理历史城镇的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经济与文化等矛盾时, 多一点稳重, 少一点冲动。

参考文献

[1]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2]张松.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古镇的文化景观解读[J].时代建筑, 2002 (5) :90-92.

[3]张松.建筑遗产保护的若干问题探讨——保护文化遗产相关国际宪章的启示[J].城市建筑 (主题专栏) , 2006 (20) :13-15.

[4]张松, 顾承兵.历史环境保护运动中的主体意识分析[J].规划师, 2006, 22 (10) :7-9.

[5]张松.城市之变——北京、上海、广州三城阅读杂记[J].时代建筑, 2002 (6) :20-22.

[6]张松.历史城镇保护的目的与方法初探——以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为例[J].城市规划, 1999, 22 (7) :11-13.

[7]张松.上海城市遗产的保护策略[J].城市规划, 2006, 30 (2) :70-72.

[8]张松.21世纪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J].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4 (3) :3-5.

[9]张松.留下时代的印记守护城市的灵魂——论城市遗产保护再生的前沿问题[J].城市规划学刊, 2005 (3) :90-92.

历史城镇保护规划论文 篇5

一、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分布与特色

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总用地面积为1038ha,约占旧城总用地面积的17%。其中重点保护区用地面积649ha,建设控制区用地面积389ha。加上已由北京市政府批准的旧城内200多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其建设控制地带,保护与控制地区总用地面积达 2383ha,约占旧城总用地面积的38%。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有14片分布在旧皇城区内。南北长街、西华门大街、南北池子、东华门大街、景山东、西、后街、地安门内大街现已演变为以传统居住形态为主的街区;文津街、景山前街、五四大街是旧城内重要的传统文化街;陟山门街是连接北海、景山的一条具有特色的小街。这些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旧皇城传统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街区内或街的两侧分布着一些著名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保留着大量的四合院住宅,成为故宫、中南海、北海、景山的重要“背景”。

另有7片分布在旧皇城外的内城。西四北头条至八条、东四三条至八条、南锣鼓巷地区建于元代,是胡同系统保留最为完整的传统居住区;什刹海地区是融水面风光、王府、寺庙与民俗文化于一体的地区;国子监地区是以重要文物和寺庙建筑为中心,以传统四合院为衬托的街区;阜成门内大街一直为重要的交通干道,沿街寺庙众多;东交民巷是1900年以后西方列强的使馆区。

还有4片分布在外城。大栅栏、鲜鱼口地区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商业街区。鲜鱼口街东的草厂三条至九条有北京旧城中密集的南北走向胡同,是传统居住区,东、西琉璃厂是传统商业文化街。

二、保护规划的原则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针对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分别制定了不同的保护原则。

1、重点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原则

(1)要根据其性质与特点,保护该街区的整体风貌。

(2)要保护街区的历史真实性,保存历史遗存和原貌。历史遗存包括文物建筑、传统四合院和其他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及建筑构件。

(3)其建设要采取“微循环式”的改造模式,循序渐进、逐步改善。

(4)要积极改善环境质量及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5)保护工作要积极鼓励公众参与。

2、建设控制区的整治与控制原则

(1)新建或改建的建筑,要与重点保护区的整体风貌相协调,或不对重点保护区的环境及视觉景观产生不利影响。

(2)进行新的建设时,要严格控制各地块的用地性质、建筑高度、体量、建筑形式和色彩、容积率、绿地率等。

(3)进行新的建设时,要避免简单生硬地大拆大建,注意历史文脉的延续性。

(4)要注意保存和保护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传统的街巷、胡同肌理和古树名木。

(5)什刹海、大栅栏、鲜鱼口地区的建设控制区应参照重点保护区的原则。

三、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在南北长街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的统一标准和要求”,作为各编制单位现状调查研究和编制保护规划的主要依据和基础,重点侧重于以下方面:

1、地块划分

结合北京旧城空间形态的特征,以院落为单位进行现状资料调查和规划编制。“院落单位”以现状的门牌编号及其范围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院落的行政区划、产权所属、历史形成、自然边界、院落的完整、出口位置等因素,有利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更新。

保护规划共划分了15178个院落单位。其中现状保存较完好的院落有5456个,占36%。

2、土地使用功能调整规划

(1)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用地性质分类遵照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2)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应根据功能需要进行调整,以进一步突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特色和性质。

(3)保护规划范围内:

居住用地面积由现状的490ha,调整为409ha,占总用地面积的40%;

公建用地面积由现状的247ha,调整为266ha,占总用地面积的26%;

工业用地面积由现状的17ha,调整为1.6ha,占总用地面积的0.2%;

道路用地面积由现状的154ha,增加到213ha,占总用地面积的20%;

公共绿化用地面积由现状的69ha增加为97.4ha,占总用地面积的9%;

其他用地面积由现状的61ha,调整为51ha,占总用地面积的4.8%。

3、居住人口规划

(1)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现在居民约9.5万户、28.5万人,总人口密度为275人/ha。改善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居住条件,首先要降低居住人口密度,因此,疏散人口是保护规划的目标之一,也是保护规划实施的关键。根据居住人口的现状调查结果,居住院落的人口密度共划分为五级。

I 级:指每100m2住宅用地上的居住人口少于2人,人均住宅用地面积大于50m2的院落。这类住宅的标准属于超大型,情况特殊,应予以保留。

现状调查中,此类院落为648个,占院落总数的6.4%。

II 级:指每100 m2住宅用地上的居住人口2至4人,人均住宅用地面积25至50m2的院落。这类住宅的标准属于舒适型,可以维持不变。

现状调查中,此类院落为1640个,占院落总数的16.4%。

III 级:指每100 m2住宅用地上的居住人口4至7人,人均住宅用地面积15至25 m2的院落。这类住宅的标准属于经济型,其标准与北京目前的居住平均水平相当,可以维持不变,也可以根据居民要求适当降低密度。

现状调查中,此类院落为3866个,占院落总数的38.6%。

IV级指每100 m2住宅用地上的居住人口7至10人,这类住宅的标准属于拥挤型。

V级指每100 m2住宅用地上的居住人口10人以上,这类住宅的标准属于特挤型。

保护规划中需要降低IV级、V级住宅的居住人口密度,使其至少达到Ⅲ级以上标准,以改善居住条件。

现状调查中,IV级、V级院落为3870个,占院落总数的38.6%。

(2)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人口为16.7万人。共需迁出人口11.8万人,占现状总人口的41%。

4、保护规划中的建筑保护和更新

保护规划中的建筑保护与更新是依据现状建筑的质量及其代表的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来确定的。

(1)根据建筑的结构损坏程度,将现状建筑质量分为好、一般、较差三类。

据调查,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内总建筑面积约为613万m2。其中建筑质量好和较好的占42%左右;建筑质量一般的占41%左右;建筑质量较差和差的占17%左右。

(2)根据现状建筑的传统历史文化背景、建筑空间布局与形态、建筑形式,对其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进行评价,分为五类。

第I类为“国家、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此类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7%左右。

第II类为“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建筑及近现代建筑”。指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但却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历史建筑。此类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9%左右。

第III类为“与传统风貌比较协调的一般传统建筑”。指单体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较低,数量较大,需要不断修缮的一般传统建筑,包括传统四合院建筑、近代建筑等。此类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36%左右。

第IV类为“与传统风貌比较协调的现代建筑”,指在建筑的空间形态、建筑形式、建筑体量、高度、色彩、材质、建筑细部等方面与保护区的传统风貌比较协调的现代建筑,包括仿古建筑等。此类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14%左右。

第V类为“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主要包括两种建筑:一种是单位或居民近年来自行翻建、改造的建筑,其建筑质量较好,建筑尺度基本符合保护区传统风貌的要求,但其建筑空间形态、建筑形式、色彩、材质、细部等与保护区传统风貌不协调;另一种主要是指近几十年新建的多层(甚至高层)建筑,虽然其建筑质量较好,但对保护区的传统风貌有很大的破坏作用。此类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34%左右。

(3)保护规划综合考虑对现状建筑的历史文化评价和建筑质量的评价,对重点保护区内所有建筑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建筑采取不同的保护更新手段;对建设控制区内的建筑则只要求保留前两类建筑,其他建筑均可按规划要求进行更新。

文物类建筑:对已划定为国家、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要依据相关法律和法规进行严格的保护。此类建筑占7%左右。

保护类建筑:对那些尚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但却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建筑和近现代建筑,应以修缮为主,保护外部面貌,其内部可以进行现代化改造。此类建筑占9.3%左右。

改善类建筑:对于那些具有清晰和典型传统建筑空间布局形态和传统建筑形式的历史建筑,其建筑质量评估分类为“一般”,可以进行修缮和翻建,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其翻建建筑必须维持原有的空间布局和传统建筑形式。此类建筑占23.8%左右。

保留类建筑:对于与保护区传统风貌比较协调的现代建筑,其建筑质量评定为“好”的,可以作为保留类建筑。此类建筑占7.3%左右。

更新类建筑:更新类建筑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建筑风貌上无保留价值的、建筑质量的评估分类为“差”的危房,可采取更新的手段,对其进行拆除,但更新改造必须要精心设计,使更新改造后的建筑与保护区原有的建筑规模、尺度、空间形态、建筑形式、色彩等保持协调一致;另一种是少数单位近几十年新建的多层(甚至高层)建筑。对这类建筑,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应予以拆除,原址复建应与保护区风貌相协调。此类建筑占49.2%左右(其中11.2%位于重点保护区内,38%位于建设控制区内)。

沿街整饰类建筑:为尽快恢复和体现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传统风貌,应对沿保护区主要街道分布,但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及装饰物,其建筑质量的评估分类为“好”或“一般”的建筑进行整饰。再次改造时,要严格按照保护区的风貌要求进行建造。此类建筑占3.4%。

5、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绿化规划

(1)保护规划把园林部门注册挂牌的古树名木列为“保护类树木”;把现状的各种成年乔木列为“准保护类树木”;规划要求新种植的乔木列为“新种植乔木”。

(2)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绿化建设应以街道、胡同绿化为主,不宜大拆大建集中绿地。绿化形式应以种树为主,提高绿化覆盖率。

(3)宅院绿化应是历史文化保护区绿化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宅院内的绿化形式,应充分考虑传统的植树栽培方式。

(4)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公共绿地面积为97.4ha,占历史文化保护区总用地面积的9.4%。保留各类树木9600余棵。

6、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道路交通规划

(1)历史文化保护区重点保护区范围内不执行《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原有道路规划红线要求。

(2)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道路交通规划应以不破坏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沿街传统风貌、方便居民出行、改善市政条件为目标。

(3)除城市主干道之外,历史文化保护区应尽可能限制过境交通穿过。

(4)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道路交通规划应采取多种方式,因地制宜地解决出行和车辆停放、道路宽度等问题。

(5)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交通组织应充分利用现有不同宽度的胡同系统。特别是7m以上的胡同,更应在规划中充分利用。

(6)适当打通一些尽端胡同,拓宽一些“瓶颈”胡同,以改善区内的交通组织状况。

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胡同总长度111km,其具体规划要求如下:

宽度小于3m的胡同:为步行和非机动车道路;此类胡同占胡同总量的16%。

宽度为3~5m的胡同:主要是步行和非机动车道路,同时可以是非穿行性机动车单向道路,为就地的居民服务;此类胡同占胡同总量的35%。

宽度为5~7m的胡同:为非穿行性机动车单向道路,为就地居民服务;此类胡同占胡同总量的26%。

宽度为7~9m的胡同:可以组织为机动车双向道路,除了为就地居民服务外,适当承担局部地区的穿行性交通;此类胡同占胡同总量的17%。

宽度大于9m的胡同:适当承担局部地区的城市交通。此类胡同占胡同总量的6%。

(7)历史文化保护区还有不同等级的城市道路,来承担保护区的交通。城市道路的长度为30km。

7、历史文化保护区市政设施规划

(1)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市政设施和综合管线规划应以不破坏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传统风貌、改善保护区内的市政设施和防灾设施条件为目标。

(2)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市政管线布置,应有效利用规划保留的胡同系统,不拘一格,综合考虑。

(3)应根据各个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具体情况,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和综合手段,改善保护区内的市政设施条件。如地下管网以综合管沟与直埋方式相结合,能源以使用天然气和用电相结合等。

(4)充分改善和利用现有的市政设施,节约投资和运行费用。

本次规划对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如何改善市政基础设施条件的措施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因基础设施建设是旧城的薄弱环节,且保护区内历史风貌的保护对市政设施的引入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故此项工作将进一步深化。

四、专家评价 2000年11月底,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组织了“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方案专家评审会”。会议邀请了吴良镛、周干峙、郑孝燮、罗哲文、李准、王景慧等19位著名专家、学者对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方案逐一进行了评审。北京市副市长汪光焘在会上做了题为“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的专题报告。与会专家们对这次保护规划的组织和编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次规划工作根据北京旧城特点,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理论与方法,所制定的规划原则、统一标准和要求是合理的和必要的。专家们原则同意所编制的《保护规划》,并希望在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后尽快上报北京市政府审批。

与会专家还为此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会后,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将专家意见向北京市政府做了汇报,并组织各参编单位积极研究落实专家建议,调整并完善了规划方案。

五、保护规划实施建议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要实现这一规划,必须全市统一考虑,新区开发与旧城保护协调发展。为了推动保护规划的实施,需要进一步研究制定下列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1)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和更新,首先需要疏解过密的人口。重点保护区内人口的疏解与其他地区的危房改造不同,需要制定相应的人口迁移政策。

2)人口的迁移与房屋的产权交易密切相关,现行的危改、房改相结合的方式在建设控制区内可以借鉴,还需研究专门的房改政策和产权交易政策。

3)应制定房屋管理修缮政策,以鼓励产权单位或居民按照保护要求自行修缮房屋,合理使用旧建筑,达到解危的目的。

4)制定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管理规定,使其尽快步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5)应在重点保护区内选择一些地块开展保护规划的实施试点。

浅析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编制 篇6

环境规划的目的在于调控人类自身的活动, 减少污染, 防止资源破坏, 从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通过小城镇环保规划的编制, 可以协调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强化对乡镇环境的宏观控制和管理, 解决好乡镇企业与城镇环境污染的问题, 保护农林牧副渔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 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 促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实现小城镇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环境规划编制的思路和原则

(一) 环境规划编制的思路

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协调;坚持以人为本, 着力解决城镇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 突出重点与特色, 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不断美化和优化生态环境, 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最终, 把小城镇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城镇建设与自然高度和谐、人文景观独具特色、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优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环境优美小城镇,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二) 环境规划编制的原则[1]

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有: (1) 环境建设、经济建设与城镇建设三同步原则。实施环境、经济与城建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则。针对小城镇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功能定位以及产业特点,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合理确定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 (3) 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规划, 同步实施, 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 (4)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原则。在全面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 突出特色与重点, 既要满足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又要为后代预留下可持续发展空间。 (5) 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服从区域环境保护规划原则。应注意环境保护规划与其他专业规划的相互衔接和补充, 充分发挥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综合协调作用。 (6) 科学性、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原则。该规划既要立足当前实际, 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又要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 使规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三、环境规划编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一) 环境规划编制的基本程序

小城镇环境规划的编制程序大同小异, 小城镇环境规划的编制程序可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编制阶段和报批阶段。图1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编制程序框图。

(二) 环境规划编制的主要方法

本文所论述的小城镇环境规划属综合性规划, 根据规划的目的可将其分为指令性规划和指导性规划[2] (P39~49) 。指令性规划是围绕上级政府部门下达的具体任务、目标, 制定规划方案, 是一种强制性规划;指导性规划是在现状调查、分析、评价与预测的基础上, 在充分考虑政策、经济、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前提下, 提出规划目标, 然后提出实现目标的多种规划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论证比较、优化及可行性分析, 这是一种导向性规划, 规划目标具有一定弹性。目前, 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多为指导性规划。图2是环境规划技术方法的路线图。规划编制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如下:

1.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方法[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特征, 查清污染源排放特点及趋势, 找出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 以便在规划中有的放矢。现状调查以收集资料为主、现场调查为辅, 全面收集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排放资料及水文、气象、生态条件等现状资料, 并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与评价。现状评价一般多用单因子评价法、指数法、系数法、计算污染负荷等常用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由于农业污染和畜牧养殖污染的调查方法在环境保护专业规划中应用较少, 在此只进行简要分析。 (1) 农业污染调查方法。按照土壤类型、土地高程、种植结构等特点, 把城镇农业用地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区块, 每一类区块土地按照系数估算法计算每年污染物的流失量和入河量, 即

式中:Tni表示第i块土地污染物流失量, 含COD、氨氮 (NH3-N) 和总磷 (TP) 等, Ai表示第i块土地面积;Lni表示第i块土地单位面积流失量, 含COD、氨氮 (NH3-N) 和总磷 (TP) 等。其中, Lni的确定是面源调查的主要技术难点。一般可采用土壤退水实际监测法进行确定, 如果没有实测条件, 可以参考其他相似地区的研究成果进行估算。 (2) 畜禽养殖污染调查方法。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畜禽养殖场进行实地调查, 获取主要畜禽的用水量、排污量参数, 然后发放畜禽养殖业排污调查表, 调查各种畜禽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即

式中:Ti表示第i个养殖场污染物排放量, 分为COD、NH3-N等;Nj表示第i个养殖场第j类畜禽数量;Lj表示第i个养殖场第j类畜禽排污系数;N表示第i个养殖场畜禽种类总数。上述方法也可用于农业污染的预测。

2. 环境预测方法

环境预测是指根据掌握的信息、资料和规律,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 对未来的环境状况、环境发展趋势和主要污染源、污染物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4] (P13~17) 。其目的是要预先推测经济社会发展到某一水平年时的环境状况, 以便在时间和空间上作出保护环境的具体安排和部署。它主要包括污染物排放预测和环境质量预测。污染物排放预测方法采用污染防治规划中常用的系数估算法、万元产值排污法、能耗量增长法等一些方法, 其重点和难点是系数或增长率的确定。如果有充足的、连续多年的资料, 可用回归方法求出系数或增长率;如果资料不足, 可用经验判断方法或类比方法进行估算。环境质量预测方法也是采用污染防治规划中的一些常用方法, 如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法、点源河水和污水的稀释合方程、非点源方程、湖泊 (水库) 的盒模型、S-P模型和高架点源扩散模式、面源扩散模式等。如资料和经费不足, 多采用趋势外推、类比和专家咨询法。

3. 生态功能区划方法

生态功能区划是从整个空间观点出发, 根据特定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 结合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条件, 按照一定的准则和指标体系把该区域的环境空间划分为若干不同功能地域单元的一项综合技术过程。其主要目的:一是为因地制宜制定生态环境规划和区域发展决策提供依据;二是提出不同环境单元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生态保护要求。一般常用的有地图重叠法、因子加权法、生态因子组合法、专家咨询法、数理统计法 (如灰色系统模型法、回归分析法) 等。如果资料不足, 则多采用专家咨询法。

四、环境规划编制应注意的问题

(一) 注重资料的真实性

搞好一个小城镇环境规划, 只有收集足够的真实可靠的资料, 才能保证编制出的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但在现阶段, 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 部分城市居民涌向小城镇, 使得小城镇居民人口统计存在一定难度;另外, 受浮夸风影响, 有些居民不愿透露真实收入情况等, 使得现有资料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差别。因此, 只有将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才能获得真实可靠的资料, 使编制出的规划既符合当前国民经济形势和政策需要, 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二) 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

规划能否被大多数人, 尤其是决策者所接受, 是关系到规划能否顺利实施的大问题。现实中规划方案能否顺利实施和取得成效, 不仅取决于规划方案是否科学合理, 还取决于规划是否符合当地习俗, 得到群众支持和认可, 尤其是决策者, 对规划的实施起重要作用。

(三) 注重区域资源以便确定符合实际性质[5]

小城镇是农村地区一定范围内的经济中心, 是连接城乡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桥梁。因此, 确定小城镇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必须从镇域和区域, 甚至更大的范围来分析确定。从资源来说, 由于相邻镇域和区域有其相似之处, 也有各自特点, 这就要求编制规划时, 首先要细致分析区域资源特点, 确定区域发展方向及小城镇在区域的地位和作用, 然后再从镇域中心的角度确定小城镇的性质及发展方向。还应考虑区域资源的开发、新技术的应用。例如:河北省邢台市的工业化水平超越了城镇化水平, 宁晋服装城、临西轴承大世界、平乡河谷庙工业区、清河国际羊绒科技园、隆尧华龙食品城等迅速崛起, 为城镇化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其小城镇规划中可依托产业建镇, 发挥优势, 突出特色, 形成“一镇一业、一镇一品”和以特色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市场、资源开发为主导型的小城镇格局。

(四) 注重可持续发展

不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就没有规划的可持续性。中小城镇的起源是农业村庄和乡镇, 发展的依托是土地资源丰富的农村, 受农村耕作方式的影响, 人均用地指标过大, 国土资源浪费严重。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是城镇建设和城市活动中最重要的物质载体, 土地开发利用的策略关系到城镇能否合理地、持续地发展。土地可持续利用强调两点:一是平等性, 当代人和后代人享有同等的发展权利, 当代人不能提早耗完土地资源而将矛盾转嫁给后代人;二是协调性, 要协调好土地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协调土地的供需平衡关系。首先在土地利用上以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 严格土地用途管制, 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用地;其次, 合理调整用地结构, 引导乡镇工业和村民住宅集中建设;再次, 通过完善基础设施, 改善环境。另外, 区域内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保护意识相对较差, 过度采伐现象严重, 且随着小城镇人口的增加, 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 若顺其自然, 小城镇的发展将受到制约, 面临困境。这就要求在编制小城镇规划时, 应从区域资源的角度出发, 注重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环境的治理, 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最大环境容量及人类对其改造能力, 研究可持续发展, 确定发展方向, 规范开发自然的度, 减少规划的盲目性, 使自然既能为现代人服务, 又不危及后代人需求。

(五) 突出特色与重点

所有的规划都强调突出特色与重点, 小城镇环境规划也不例外。抓住了特色与重点的环境规划, 才是一个实用的、可操作性强的规划, 才能很好地指导小城镇进行环境保护与建设。突出特色与重点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该城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特点, 找出制约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并对其进行重点分析、研究,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六) 注重对城镇总体规划成果的利用

在我国城镇总体规划编制已进行了几十年, 在近年来的城镇总体规划中, 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 尤其是在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环境卫生设施及绿化方面的规划内容逐步加重。在环境规划编制过程中, 要本着相互协调的原则, 对城镇总体规划中的环境保护相关内容进行认真论证, 能够利用的要充分利用。

总之, 要编制好小城镇规划, 必须有真实、可靠的资料作基础, 坚持区域资源的有度开发和利用。既要从小城镇的自身出发, 又要树立区域和全局观念;既要着眼于当代的利益, 又要考虑未来的需要;既要有超前意识, 又要不脱离实际。只有遵循客观规律, 实事求是, 才能编制出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融为一体的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建设部.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 (试行) [S].2002.

[2]刘天齐, 黄小林, 宫学栋, 等.区域环境规划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3]刘藏者, 等.论小城镇的环境规划[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10) .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技术指南[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性开发刍议 篇7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地区的标志, 体现着传统的城市文化价值, 彰显了该地区的独特魅力。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洪流中, 各地的传统文化环境均在城镇大力开发建设中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保护变成全社会的主动行为的最好办法即是使其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保护转化为不同社会群体的自觉行为。本文以蔚县古城的保护开发工作为例, 试论在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如何协调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二、古城建筑的分级保护和开发利用

(一) 重点建筑文物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皇阁与蔚州城墙同时建于明代洪武十年, 目前保护完好, 是蔚县古城中最高大的建筑, 两侧尚有2000多米城墙, 是蔚县古城的标志性文物建筑。在此区域内包括有完好的真武庙、财神庙、灵岩庙等景点。保护的重点应先将残缺的城墙修复完整, 以连接起周围相关的文物景点, 重现古城雄姿, 和城墙外壶流河畔的护城旅游景区交相辉映。在此基础上古城周围还可建护城公园, 种植一定规模的适宜当地生长的树木花草植被和兴建仿古建筑群, 使之成为水上游船民俗观光带, 恢复古城昔日玉带环城、池桥柳烟的自然风光。与此同时, 保护性维修玉皇阁、真武庙、灵岩寺、财神庙, 并开发建设仿古商业一条街, 以丰富蔚县古城的文化资源, 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见图1) 。

释迦寺位于蔚县古城的南门外。古时的南门是军队作战和商贾往来的必经之地, 由南门往南10余公里就是古代华北平原通往漠北高原史称“飞狐古道”的重要战道和古道。南门包括景仙门、释迦寺、关帝庙和南关正街等历史文物景点。这个景区的开发以建于元代的佛教寺院释迦寺为中心, 向西扩展到关帝庙, 向东为南关商业街, 向北直达护城河和景仙门, 使其成为蔚县南城最大的历史文化景区。这个区域的开发主要是维修和复建南关仿古街, 成为集古代军事、宗教、商业为一体, 具有游览、宗教和娱乐功能的历史文化旅游区, 恢复往日的繁华。

复建蔚州文庙。蔚州文庙又称蔚州儒学宫, 元代仿照北京的太学建造, 是元明清时蔚州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的学宫, 占地50多亩, 上个世纪后期被拆除。蔚州文庙是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复建文庙建筑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可为蔚州古城提供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 是开发和研究蔚县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复建的精髓是原样重建, 旧样新建, 充分显示出当年文庙的雄浑和神圣。蔚县文庙的复建不仅可恢复蔚县古城的全貌, 成为古城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 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而且还对于研究我国北方建筑艺术及明清社会风情具有珍贵的史料考证价值。

(二) 其他建筑文物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蔚县古城除位于县城所在地蔚州镇的众多规模较大的古建筑外, 在其周围乃至全县仍保留了不少的古建筑庙宇, 其数量之多位于河北省首位。这些庙宇既有封建帝王赦建的, 也有臣民信徒舍宅为寺或捐资所建, 集中了从辽到民国年间各时代建筑近600处。这些古寺庙建筑多为民间做法, 常出现官式建筑中不多见的单体建筑结构。如关帝庙的前殿建筑形式灵活多变, 在实用性上增加了大殿内的深度。另外, 古寺庙梁架彩绘也不同于官式建筑。除了采用和玺、苏式和旋子彩绘外, 还有民俗风情彩绘, 表现出了民间艺术的精美。众多的古建筑寺庙成为蔚县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吸引各地游客重要的旅游项目, 也为国内影视剧提供了拍摄场景, 如《亮剑》、《狼毒花》等剧作都是利用这里的寺庙拍摄的。这也为蔚县古寺庙整体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可分步骤、有重点地对全县古寺庙整理、保护、维修、开发, 保留其原貌风韵, 扩展影响, 使其逐步建成蔚县古城旅游和北方规模化影视拍摄基地 (见图2) 。

古戏楼保护具有历史意义。蔚县历史悠久, 遗存丰富, 寺庙、戏楼繁多。明末清初蔚县戏楼建设达到高峰期, 形成了“八百庄堡、八百戏楼”之说, 并衍生出特有的蔚县秧歌。截至2005年普查时, 全县戏楼仍有190座, 古戏楼保存数量是全国县级最多的。它们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集中反映了封建社会后期中国北方建筑艺术和文化发展。这些散落在全县各处的戏楼由于历史和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原因, 亟需修缮保护。县及乡村可结合新农村建设, 投入必要的资金, 加固楼体, 重绘装饰画景, 保护好体现我国北方古戏楼建筑艺术及相关社会文化形态, 多角度、全方位反映蔚县社会文化发展轨迹, 使蔚县文化旅游资源更加丰富多彩。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蔚县古城的形成、发展和众多古建筑的得以保存, 是和蔚县当时的社会形态、文化发展及习俗沿革密不可分的, 是数千年来蔚县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综合反映。做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 既可使其作为蔚县古城保护性开发的有机整体, 又可与其它古城项目实现资源共享和良性互动。

蔚县剪纸又称窗花, 是驰名中外的剪纸艺术品种之一。蔚县剪纸经过数世纪的发展和传承, 形成了其生动、变化无穷和满纸喜庆的艺术特点, 享誉全国, 蔚县被授予中国剪纸艺术之乡和中国剪纸艺术研究基地称号。要使蔚县剪纸艺术在保留原有特点的基础上形成规模并扩大影响, 就必须改变以往个体分散的做法, 实现相对集中的规模开发。可在其发源地建设民俗文化街和蔚县剪纸博物馆, 集剪纸展览、现场制作、产品销售、精品收藏、业务洽谈和蔚州民俗文化展示于一体, 使其成为剪纸艺术民俗展览和旅游购物的窗口。通过宣传蔚县剪纸独特的艺术魅力, 进一步挖掘其深厚文化底蕴, 赋予蔚县剪纸更强劲的生命活力, 使蔚县成为全国剪纸艺术展销和交流中心, 将蔚县剪纸发展成为富民强县的特色文化产业, 使蔚县剪纸真正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世界级文化品牌。

位于蔚县西部的暖泉镇旅游资源丰富, 民间民俗文化独具特色, 集“古城堡、古寺庙、古民居、古戏楼”四大民俗文化奇观为一体。目前, 镇内保存较好并有独特风格的古寺庙、古民居、故店铺、古城堡、古戏楼等有200多处, 是真正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而打树花是蔚县暖泉镇劳动人民独创的古老文化遗存中最具魅力的一种民间社火活动, 至今已延续300多年。蔚县暖泉镇丰富的民俗建筑和独特的打树花社火活动的保护性开发应体现其唯一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及激情感染力。民居和寺庙城堡在文物保护部门和建设单位指导下搞好维护和修缮, 保有原貌, 保持古居民俗之乡风韵。打树花也不必拘泥只在元宵灯节举行, 可视季节和旅游状况适时举办。逐步形成游人白日游览欣赏古屋民居, 夜晚观看打树花表演的游览项目。暖泉镇民居和打树花的保护性开发将历史文化、民俗民风、民间艺术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能够形成可持发展并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 拓展蔚县古城旅游资源。

四、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蔚县自然风光秀丽, 尤其是南部深山区河北第一高峰小五台山, 峡谷深峪景观奇异。还有华北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开满雪绒花的高山草甸“空中花园”, 北部浅山丘陵区有万亩杏扁园, 可开发利用的景观众多。距蔚县古城6公里的壶流河水库, 总库容量近9000万立方米, 流域面积1700多平方公里。库区内水草丛生, 周围是成片的林地, 库内生长着各种野生鱼虾蟹, 大量的鸟类在此栖息, 自然景观极为优美。如将此处辟为蔚县古城旅游配套景点, 在库畔兴建旅游度假村, 水上兴建大型游乐设施, 以此吸引游客到水库观光, 可填补古城水域旅游空白, 促进文化旅游资源共享。同时, 也能改变壶流河水库的生态环境, 促进鸟类和野生鱼类的繁殖增长以及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良性发展。赤崖峪位于蔚县桃花镇, 由此登山, 小五台峰峦叠嶂, 山泉流淌, 松柏长青, 山鸟长鸣, 美丽宜人的景色一览无余。松枝口峪是小五台山南台和西台的主要通途。峪内皆为崇山峻岭, 幽谷险壑, 山势奇美不俗, 沸泉飞瀑, 谷河漫流, 山高林密, 奇花异木, 野趣横生, 构成了山水林禽共生的自然景观。通过对赤崖峪和松枝口峪进行开发, 可让游人领略河北第一高峰的神奇秀丽。这样美丽的景致可发展为蔚县古城的旅游延长线。所以景区内并不需修建专门的旅游建筑, 而以自然原貌情趣游为主。在通道旁辟出赏花采摘区, 用峪水养殖鱼类, 帮助景区周边居民开办农家院, 使游客能够品尝当地山珍野味;亦可组织专业旅游公司在景区搭建活动房屋或简易帐篷, 为游客提供野外生存和探险项目服务;利用蔚县海拔较高的特点, 开发滑雪场项目。草沟堡乡地处蔚县大南山上, 周围山体松软, 坡度缓且坡长, 气候较冷, 冰冻期长, 非常适宜建设滑雪场。如果在这里建起滑雪场, 不仅冬季能正常接待滑雪游客, 还可以利用与外地的温差, 增加两个月的滑雪场开放时间, 吸引北京等地滑雪爱好者前来旅游, 实现全年无间隙旅游接待, 促进蔚县古城保护、文化旅游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共赢 (见图3) 。

五、结语

对古城的保护开发要做到统筹规划, 各类资源协调发展。遵循“以保护为主、重点修缮、合理开发、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 有重点地搞好保护性开发全县古城遗迹和传统文化项目及自然景点, 发挥其独特的文化特色, 使蔚县古城成为集社会文化形态研究、宗教、民俗文化旅游于一体, 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交融的北方文化强县。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人们对于文化旅游越来越青睐, 借着旅游建设的东风, 对蔚县古城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开发, 不仅有效地保护了文化遗产, 更可以向世人展示出塞外山城张家口的无穷魅力和时代风采, 为张家口整体经济和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摘要:蔚县县城是河北省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城, 其丰富的历史与自然资源是其保护的重点与发展的资本。本文针对其三方面主要情况进行分析, 提出一些保护与开发的实施措施, 为探讨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性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段进, 薛松.城市化进程中历史遗存片断的可持续保护与利用——以连云港凤凰古城保护开发为例.城市建筑, 2006 (1) .

[2]范亮春, 王保林, 于红兵.浅谈张家口旅游业的开发[J].经济论坛, 2005 (16) .

试论城镇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篇8

1 城镇发展的环境问题

我们都知道, 城镇规划是某个特定历史时期内城镇发展的计划和目标, 城镇的发展决定于城镇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受上层建筑的制约。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镇人口迅速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 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1.1 城镇大气质量日趋恶化

现代化工业和城镇交通的迅速发展以及煤炭、石油、化工燃料的大量使用, 夜以继日地将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硫化物、粉尘等有害物质排入大气层中, 使城镇大气质量严重恶化。据有关部门统计, 东北老工业基地沈阳、本溪曾因烟雾弥漫而被称为“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而大气中的硫化物、氮氧化物严重超标, 导致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酸雨现象, 酸雨降落不仅破坏生态环境, 而且还会加剧铁道、桥梁和建筑物等的腐蚀、破坏, 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损失, 另一方面, 由于大气污染而引发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被破坏, 更将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1.2 城镇水体污染问题

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所产生的大量污水, 在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后直接排入水体或渗入地下, 致使水体 (河、湖) 和地下水源遭到严重污染。据环保部门监测统计, 全国大约1200多条河流中, 约有900多条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在7大水系中, 辽河、淮河、海河的污染最为严重, 全国约有80%的河段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水源, 有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 导致许多大中城市出现供水危机。

1.3 垃圾围城现象日趋严重, 固体废弃物堆积如山

据有关部门统计, 全国每年由工业生产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约有8.3亿吨, 其中有害废物约为4000~5000万吨, 多年累积量已超过70亿吨, 它们堆积如山, 并侵占了5亿多m2土地;而由居民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也很惊人, 每年约有1.85万吨, 并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由于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都在城郊露天堆放或掩埋, 全国约有2/3城镇均处于这些垃圾的包围之中。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随处堆放和填埋, 不仅有碍观瞻、侵占土地、传播疾病, 还会加剧对空气、水体、土壤的污染程度。

1.4 噪声污染现象不容忽视

由于城镇化、工业化以及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业的快速发展, 噪音扰民现象越来越严重。据知名国控网络对全国大中城市的噪声监测资料, 全国有2/3以上的城镇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 尤其是洛阳、开封、兰州、大同和海口等五城市的噪声等效声级均远远超过国标, 亟待尽快予以治理。

2 城镇规划中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鉴于上述环保危机, 让我们意识到城镇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十分严峻, 要求我们尽快运用科学的环保规划来指导城镇建设和发展。城镇环保规划是城镇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我国环境保护应“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总方针, 城镇环保规划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2.1 规划准备工作

内容包括城镇的自然环境资料收集 (含地理位置、生活环境、气象条件、水文地质等) 、城镇的社会经济状况调查 (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水平等) 、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 (大气、水体、噪声的监测资料、固体废弃物来源和历年累计量、对污染的治理状况等) 、城镇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功能区划分等。

2.2 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规划

这需要根据城镇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分, 并按预先拟定的环境目标来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 然后再制订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目前我国大部分城镇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由于采用落后的燃煤方式和日渐增多的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 由此产生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因此, 城镇环保规划的远景目标应是改进落后的燃煤方式, 提高燃烧效率, 发展煤化工企业, 尽量使用气体燃料、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无污染或少污染能源, 实行区域集中供热, 消灭小烟囱;通过强化污染源治理和提高污染控制技术等手段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创建大气无烟控制区;通过采用技术和行政手段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提高城镇绿化率, 选择抗污染性好的树木花草, 大力发展净化植物种植事业。

2.3 治理水体污染的规划

在对水体污染制订综合治理规划前, 应先对水体污染现状作个详细的调查研究, 然后再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出最大允许污水排放量, 并由此确定最佳治理方案。据各地环保部门检测, 我国每年工业废水排入长江、黄河、松花江等的排放量约为520亿吨, 其中含化学需氧量约710万吨、氰化物约2500吨、重金属约1580吨以及砷、汞、酚类、油脂类等污染物数万吨;生活污水约占全年排放总量的1/4, 其中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鉴于上述污染状况, 结合我国国情, 我们对水体污染的综合治理规划必须是通过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 采用先进的少废水乃至无废水的工艺流程来实现清洁生产, 切实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资源利用率, 减少污水排放量, 修建高效污水处理厂, 强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有效治理, 达到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2.4 综合治理固体废弃物的规划

治理前应根据环保目标对各类固体废弃物分别它们的综合利用率与处理指标, 并制订出最终治理对策。例如:要求各工业企业将固体废弃物按有害无害、能否重复利用等分类堆放, 以便按规划要求分别处理;要求医疗院所将固体废弃物按有毒无毒、能否降解等严格分类并密封存放, 以便按相关卫生条例予以焚烧或消毒后深埋处理;要求城镇居民将生活垃圾分类投入小区或街区设置的分类垃圾箱中, 以利于环卫部门收集后分类予以处理;建筑工地的建筑垃圾、既有建筑二次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等, 施工企业可以将废旧混凝土、砌块等经过破碎、过筛、清洗后重新用于地面、坡道等作为垫层材料, 将那些有害物质如油漆残渣、酚苯溶液等作无害处理后深埋地下等。

2.5 关于噪声污染的综合治理规划

要从源头上治理噪声污染, 即:一方面应对城镇工业企业、交通运输业等在建厂初期和购置运输车辆时优先考虑无噪声或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和优选性能优良、低油耗、低尾气、低噪声的环保型公交车辆;另一方面, 城镇管理部门应对城镇文化娱乐场所和建筑施工现场所产生的噪声进行严格管控, 比如规定午夜零点起, 歌舞厅、卡拉OK歌厅等娱乐场所必须停业;学校、幼儿园和科研场所周围500米内严禁开设歌舞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严格要求并强制性规定施工现场必须采用集中搅拌的商品混凝土进行浇捣, 而且应避开夏秋季午休、学生高考和中考以及午夜零点至凌晨8点这几个时段施工, 以杜绝噪声对城镇居民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骚扰。S

摘要:城镇规划对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有些中小城镇在做城镇规划时往往只重视街道布局、建筑造型和层数、建筑立面装修等, 很少去考虑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划和管理, 对此, 应当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迅速纠正。

历史城镇保护规划论文 篇9

1 当前小城镇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与需求

分析小城镇生态环境现状和需求, 为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由于小城镇特殊的地位特殊的构成特殊的生态环境, 在规划建设中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当前, 小城镇生态环境现状有几种情况

(1) 环保设施建设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协调。土地城镇化速度过快, 人口城镇化和产业化发展却相对滞后, 造成大量空间资源闲置, 耕地等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与此同时缺乏合理规划, 不仅导致空间布局混乱, 而且由于水土等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利用, 缺乏必要的污染物处理和生态建设措施等, 导致生态和环境状况严重恶化。如一些小城镇生产生活污水、废气烟尘、垃圾废物未经处理而任意排放、倾倒, 生活污水就近排水河道, 加剧了小城镇及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给水环境造成极大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

(2) 小城镇生态环境配套设施落后, 资金投入不足, 环境污染大。镇区道路、配套设施不完善, 乡镇企业排污减废经费少手段差, 街面脏、乱、差影响镇容镇貌, 不少小城镇仍然处于农村集镇状态, 环境污染相当严重。

(3) 环境管理十分薄弱, 大多数小城镇没有环境保护机构和意识, 工作人员严重不足, 忽视了小城镇自身的绿化建设和生态建设, 环境检测和环境监理工作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以上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城镇发展速度。小城镇规划建设需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开展城镇规划建设工作中, 必须紧紧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的目标和任务。因此, 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水力资源、历史遗迹以及自然景观资源等等在被有效利用的同时需要加强保护。在美化山川河流、改造生态环境的同时, 原生境保护不可忽视。需要在被保护资源长期演化或生长繁衍的生态环境下实施保护, 避免因人为因素使其原有生态环境恶化, 导致被保护资源遭到破坏。

2 加强小城镇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发展

2.1 加强小城镇环境规划工作

各地方应根据当地的情况, 做好小城镇环境规划, 指导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制定相应的乡镇工业污染防治规划、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规划、农药和化肥安全施用与污染防治规划等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改变小城镇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向生态环境友好型发展, 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维护生态环境功能为目标, 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发展相结合, 统一规划, 加强法制管理, 严格监管力度, 实现小城镇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 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2 发展循环经济, 提供生态产业水平。

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 指的是人与自然资源以及科学技术在资源投入的全过程中, 将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模式, 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方式。当前, 我国大部分小城镇的企业已具备一定的发展规模, 但是由于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 造成了大范围内的环境污染。所以, 必须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发展循环经济。要鼓励农民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城郊绿化, 要加大推广开发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 科学使用化肥、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 合理耕作, 实行用地和养地相结合, 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从新技术着手, 从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无害处理等几个方面来发展小城镇经济。

2.3 加强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

重点抓好公路、河流两侧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工业废料、农业物秸秆等固体废物的处理;加大对地处大、中城市郊区、风景名胜区、重点旅游区周边的小城镇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治理, 注重空气污染和水污染问题, 提高垃圾和污水处理率;加强农业和农村的污染治理。各个地方要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监督, 严格控制畜禽养殖的废物排放, 认证贯彻《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方案》, 搞好重点区段秸秆禁烧任务的落实, 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积极探索农药、化肥、农膜污染防治的有效途径, 促进农用化学品的合理使用;强化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引导乡镇工业适当集中, 建立工业小区, 实行集中管理, 集中处理污染。对规模不经济的污染企业要严格处理限制其发展, 对产业结构不合理、污染严重治理无效果的, 要予以停止。逐步在乡镇工业企业中推行清洁生产。要进一步加强乡镇企业环境管理, 加大对国家强制关停或淘汰的“15小”及国家产业政策命令淘汰的乡镇企业的监督检查, 防止其死灰复燃。严格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把自然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控制在最低限度, 对已造成的生态破坏要限期予以治理和恢复。

2.4 切实提高环境监督管理水平, 进一步完善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保障体系

在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 一定要有较为完善的保障体系作为支撑。要贯彻实施国家关于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有关税收、财政补贴等政策, 建立有关小城镇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检测和评价体制, 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相关企业和责任人一定要严格追究相关责任。政府要站在一定高度上,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工作, 提高监督执法力度和水平。同时, 还要加强监管队伍的建设, 提高队伍人员的综合素质, 从基层环保的薄弱处着手。最后, 还要加强社会和舆论监督, 在群众中建立自治的环境保护监督小组。

3 结语

小城镇规划的核心和最终目的是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因此, 小城镇规划的合理规模决不等同于规模的盲目扩大, 而应该是使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达到最佳状态的规模。同时, 我们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牢记科学发展观, 巩固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果, 统筹城乡规划, 全面实现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化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小城镇建设的普及, 如果不重视环境问题, 势必出现农村环境污染的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的局面, 所以必须加强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完善城市功能, 优化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 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和居住条件,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主要针对小城镇建设中的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建设,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高潮.小城镇建设运筹与管理实务全书[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

[2]伍茜溪.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小城镇发展道路选择.

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问题与思考 篇10

一、历史街区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 发展与保护的矛盾

如何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城市历史街区保护最突出的矛盾。时代发展引发的人类生活内容以及城市功能形态的转变正是历史街区保护问题产生的根源。一方面昔日繁华的城市中心难以适应如今高速发展的时代步伐;另一方面蕴含在历史街区建筑甚至砖瓦中的传统文化却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正是在两者的斗争中不断前进。

(二) 物质与情感的矛盾

这些历史街区蕴含几代人的情感寄托, 报刊杂志充斥了海量的对传统街区的追忆, 不断唤起人们对历史街区所蕴含的美好历史的向往。然而当有人真正走进并关注还生活在历史街区中的民众时, 你会发现拥挤不堪的居所、卫生条件极差的公共厕所, 甚至时刻担心一场暴雨引发的城市内涝, 这或许就是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的往日情怀之间的矛盾。

(三) 方法与现实的矛盾

我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及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使得蕴含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化的历史街区呈现独特的特色;同时由于历史街区所处的环境不一及保存程度的不同, 使历史街区呈现不同的情况。我们需要针对各历史街区的具体情况研究更具针对性的保护方法与措施, 体现历史街区的差异, 以实现更有效的保护。

二、历史街区保护的问题根源

(一) 经济根源

经济发展轨迹是城市规划历史街区保护领域的种种矛盾产生的最重要的经济根源。西方经济发展轨迹一般是渐进式的, 各个时代的经济发展轨迹在城市建设中都能得到反映, 而历史街区保护的理论正是在这种经济模式和城市建设契合度比较高的建设实践中提炼出的。中国更多呈现的是追赶西方发达国家跨越式的经济发展轨迹, 这映射在城市建设领域就体现为城市的历史脉络被割裂;而其中的历史印记——历史街区由于随意的开发, 被侵蚀或被人为地孤立成为城市孤岛。

(二) 文化根源

东西方哲学最显著的差异体现在对物质观的争辩, 在城市历史街区保护规划问题上, 西方侧重物质遗产的保护理论与其城市生活相契合, 而中国理论界更关注对城市脉络的梳理以及对于记载传承方式的关注的倾向。在历史街区保护应用领域, 这种文化态度上的差异直接孕育了现实矛盾。

三、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法规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已形成以《文物保护法》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为核心的历史街区保护法规体系, 而《环境保护法》、《旅游条例》等相关法律和行政规章也涉及到了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问题。这些法律法规对保护历史街区提供了法律的依据, 但是仍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缺乏专门用于历史街区的技术标准规范

我国很多省份制定了城市的规划技术管理规定或规程, 但是缺乏对历史街区规划技术的专门研究。一般性的技术标准规程由于不能满足历史街区保护的特殊要求, 所以很多控制性的指标只能由设计单位在规划编制中确定。而从现在的建筑规划教育来看, 各大专院校都侧重于设计技术层面的训练和西方现代建筑规划理论的介绍, 而少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与普及, 导致规划设计单位的设计师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意识和保护方法的欠缺, 增加了规划设计方案的随意性和不可操作性, 这不利于历史街区的保护。

(二) 与土地政策、资金政策的衔接不够

当今, 一方面我国招、拍、挂土地出让制度的推行, 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明显, 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追逐利润、消化高昂的土地成本, 不得不提高土地开发密度或建筑的容积率, 成为破坏历史街区的主要经济动因;另一方面随着政府部门管理开支的增加, 土地财政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以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转。再加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政绩观, 促使政府部门妥协于房地产开发商主导的规划设计方案。而现有的与历史街区保护相关的法规未能体现这方面的因素, 因此缺乏了可操作性。

(三) 对公众参与的规定缺乏对居民的强制性

在现有的规划法规中, 对公众参与的规定, 倾向于强制政府、设计单位走向民众, 而缺乏强制民众走向规划, 从而影响了公众参与的实现。公众参与历史街区保护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又是一项义务, 历史街区保护也离不开居民参与。但是, 现在大多数规划设计方案的形成被看作是政府的事、是设计单位的事、是开发商的事, 居民参与的程度很低。有的人甚至不愿向设计调查人员提供自己所了解的信息, 甚至提供不准确的信息, 导致公众参与难以奏效, 难以达到集思广益。一方面原因是, 很大一部分政府官员、技术人员认为规划设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一般的普通民众素质不高, 根本不懂专业知识, 很难展开交流, 或者把规划方案看成是表达个人才能的手段, 而不愿与他人沟通, 从而降低公众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 居民参与的意识还不高。由此可见, 公众参与是政府、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商、居民之间多方互动的过程, 必须从多方面激励措施入手, 尤其是从激励居民参与的一方入手。

四、城市历史街区的生命体特征

(一) 时间轴

从城市有机体视角下观察城市会发现, 城市都是时间长河中的微小片段构成, 今天国内历史街区的研究容易把关注点置于保护上而缺乏更新的研究, 缺乏对历史街区的生长和衰败的清晰认识, 文化价值相对较低的被新的时代印记所取代是城市的正常代谢过程。只有把城市中历史街区保护问题置于时间的维度中进行考察才能更好地进行城市保护。

(二) 城市空间

今天国内学术界对待历史街区保护方法更倾向于另建新城与旧城平行发展的模式, 针对建国初期关于北京城市建设策略的批判, 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学术讨论甚至渗透到主流媒体,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这种趋势。然而从城市有机论视角来考察却呈现另一番景象, 城市是发展的生命有机体, 其具有自己的空间发展轨迹。其发展过程中有过多人为因素介入, 放弃对其本身城市空间形态文脉的关注, 转而关注所谓的功能合理以及简单追求物质遗留, 并在过程中把承载全部情感、人类活动的活生生的城市简化为保护完好、具有高度历史价值的旅游目的地, 就这一点而言, 此做法正好和其规划初衷所倡导的趋势相违背。

(三) 城市细胞

在城市中个体和组织正是构成有机体的一个个细胞, 正是这种细胞间相互作用实现了城市的不断代谢。所有的保护工作所针对的是隐藏在对象后所积淀的文化价值, 绝非对物质形态的固化遗存, 生活在其中的人作为文化的创造者及传承者, 更应该是保护工作的核心, 然而生活在历史街区中的人们的生活状态让人不容乐观。受物质条件限制, 历史街区中承担的各种机能逐渐随着细胞的流转而转移, 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固化丧失城市机能, 很多的历史街区演变成为了城市贫民窟, 生活在其中的人成为社会遗弃的人群, 城市有机体视角下历史街区保护的核心正是对生活在其中的人的关注。

五、思考

(一) 与时代的关系

要正确认识到时代变迁是引发历史街区保护矛盾的根源, 在保护过程中强调分析, 针对不同类型寻求不同策略。探寻历史街区发展源动力, 寻求新的社会因素的介入。北京798艺术区或许是对此最好的注脚, 旧的工业发展因素消亡了, 机缘巧合下新的艺术资源的注入为地区重新焕发活力。

(二) 与自然的关系

人居环境的建设可以追溯到整个人类进化以及迁徙历程, 人类对于生存环境的选择受制于当时的生产水平, 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寻求理想人居环境的历程。中国古代城市营建往往首先根据“风水理论”对地理、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进行综合勘查分析评价后进行选址, 虽然风水有迷信的成分, 但它蕴涵着人与自然协调关系的准则, 选择利于人生存的地理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以指导择地建宅的“民间智慧”, 渗透其中的正是今天所倡导的“自然承载力”的概念。

(三) 与文化的关系

上一篇:英语情景教学下一篇:体验教学中的朗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