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规划设计

2024-07-14

城镇规划设计(共8篇)

城镇规划设计 篇1

城镇风貌规划课程作业1:

南京林业大学校园风貌调研

1.概述:

本课程作业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南京林业大学为对象进行校园风貌调查研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程作业。

大学校园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往往是构成城市风貌特色的重要节点。本课题要求学生通过对南京林业大学校园风貌的调研,初步理解和掌握城市(区域)风貌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调查、分析、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并尝试进行校园风貌特色的提炼,提出风貌改善建议。

2.调研对象

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及周边环境。

3.研究内容

(1)认知与分析

在对南京林业大学校园风貌进行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的基础上,认知校园风貌的基本构成要素和结构,如校园与城市的关系、校园空间结构、功能区划、地形水文、植物配置、建筑风貌、道路结构、景观节点、色彩灯光、校园历史、校园文化、人员构成、行为特征、功能特征等。分析提炼南林风貌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并比较分析南林风貌与南京其它区域的共性和异性,同时,可以横向比较与其它校园风貌的差异。通过双向度的分析比较,可以加强对南林校园风貌的认识和理解。

(2)风貌分析草图

用草图分析记录校园中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场景和结构,形式不拘,校园总图、建筑平面、立面、剖面或节点透视图均可。

(3)评价与建议

1)对校园风貌的构成因素,以及校园风貌结构进行评价,提出南林风貌的主要特色和构成因素,有什么不足和需要改善的地方。

2)根据前面的认知、分析与评价,根据不同区域场所的特征差异,将校园做一个风貌分区,并提炼每个风貌区的主题。

3)可提出校园风貌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4.进度安排:

(1)调研阶段:1周(分组调研,3人左右为一组)

(2)撰写调查报告阶段:2周(以组为单位)

5.成果要求:

每组提供A4调查报告一份,字数不少于3000字,要求图文并茂,可采用图表、草图、照片或其它资料图片;每组提供PPT一份,并准备课堂演示。报告中应明确小组各成员的分工。

城镇规划设计 篇2

中国·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主要业务包括:城乡规划设计:城乡总体规划、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 综合社区及小区规划, 城镇住宅和公建设计, 新农村建设规划等;城镇建设技术服务:为各部委及地方提供技术服务咨询与专业评审服务, 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和规范制定, 城镇化与城乡建设发展课题研究等。

中国·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以独有的“规划设计—科研—城镇建设技术支撑”一体化架构为基础, 充分发挥综合技术优势和行业平台以卓越的规划、设计、科研成果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中心全球最佳范例奖、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中国人居环境奖、建设部优秀勘察设计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北京市优秀勘察设计奖等国际、国家、省部级优秀设计奖五十余项。中国·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汇集行业及相关领域一流专家, 将以高水平、专业化的规划、设计、科研团队为全国各地提供优质服务。

科技著作及期刊杂志

浅析城镇发展与城镇规划关系 篇3

【关键词】城镇;规划管理;经济;开发

从城镇化的战略需求看,城镇规划必须注重统筹发展城镇规划是继承过去、创造今天、预测未来的一门科学。搞好城镇规划,必须从城镇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统筹考虑局部与全局、近期与远期、条条与块块的关系,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宽。

城镇规划是城镇发展的战略、建设城镇的纲领、管理城镇的依据,也是城镇政府指导调控城镇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手段。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39%,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如何保证我国城镇发展沿着健康的道路快速推进,这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城镇政府必须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重大课题。

城镇的开发建设表现为多种经济法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或者是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的关系。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镇规划体制无论在自身机构、管理机制、还是规划方法等方面都难以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关系。

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的城镇规划对城镇土地和空间资源价值认识不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城镇建设资金短缺;二是传统的规划管理强调的是计划性和强制性,若严格按照城镇规划进行管理,则投资商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容易影响投资商的积极性,若规划执法不严又容易产生各种腐败现象;三是城镇规划代表的是城镇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目前我们低规格的城镇规划管理机构(有的城镇还没有独立的城镇规划管理机构),难以承担起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协调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关系的职能;四是传统的城镇规划是以土地利用控制为核心的一种静态的物质规划,规划缺乏实施可行性论证和评估,造成了规划的目标过于僵化,实施中缺乏可操作性,难以适应干变万化的市场,从而造成大面积的违法建设;五是传统城镇规划关注的是既定规划蓝图的实现,而忽视了城镇规划对城镇土地开发过程的调控功能,容易引起土地的投机活动;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商对经济效益过度追求往往会侵害公众的利益,造成土地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作为城镇整体利益的代表,城镇规划部门难以对这类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和调控,使得公众利益受到损害,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得不到有效保障等。

1. 要树立规划的资源意识。城镇规划不仅是一种重要资源,而且是一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使用权的取得主要通过有偿出让、转让。土地出让转让的关键是土地价值问题。尽管影响土地价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就具体某一块用地来说,它的价值往往由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情况和城镇规划确定的开发条件来决定。《城市规划法》“城镇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服从城镇规划”的规定,明确了城镇开发用地的性质、功能和容积率等开发要求由城镇规划来确定,这些开发要求直接左右着开发效益。因此,通过城镇规划的科学测算,合理确定开发商与城镇政府收益分配比例,可以为政府筹集大量的建设资金。具体地说,城镇建设中容积率的提高、原有建筑的加层、“破墙开店”等用地性质功能的改变都可以产生很高的级差收益,但这不是项目开发本身产生的,而是政府长期基础设施投入的结果。这些收益不能全部纳入开发商的口袋,而要通过规划的手段,使政府基础设施投入产生的收益回流到政府的口袋中,为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城镇规划直接创造了经济效益。

2. 要把市场机制引入城镇规划,规划管理要靠“两手”。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方式按价值规律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方式,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力要素流动和城镇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这种运行机制对形成城镇土地市场和带动城镇建设起了十分重要的的作用。在这种运行机制下,如果城镇规划不利用市场调节这只“无形的手”,就无法对城镇建设实施有效的调控。当然,城镇规划工作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政府行为,无论在什么体制下都是以政府的管理或干预的形式维护公众利益的一种社会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商追求的是最高最大的利润,这种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求往往会造成对公众利益的侵害。市场土地供给的有限性与价格的上涨趋势也往往会导致土地投机活动。市场调节的结果也往往只使直接经济效益高的项目吸引了很多投资者,而维护城镇正常功能的绿地、道路交通设施等公益事业仍然难以吸引投资,只能依靠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城镇规划的调控来加以解决。如不加以控制和引导,市场机制很容易导致城镇建设的盲目性和城镇功能失调。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管理工作既不能单靠行政手段进行控制,也不能仅靠市场调节进行规范,而要靠“两手”,一是行政法规“有形的手”,二是市场调节“无形的手”。

3. 城镇规划要为城镇建设筹集资金。

3.1 当前城镇建设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设资金问题。有资金才能改造城镇,没有资金城镇就难以发展。所以.城镇建设资金问题,是我国乃至世界所有的城镇市长所关注的问题。没有建设资金,规划得再好也没有用。在国际上,城镇建设资金一般有三个来源:(1)税收,西方国家都是用税收来搞城镇建设的。像日本大版市1996年的建设资金是1500多个亿,还说不够。(2)级差地租,以土地来挣钱,比较典型的是香港。(3)各种收费,增加城镇积累。就我国来说,税收不是我们的办法,规划费用也不是办法,国务院早已三令五申,不许乱摊派。

3.2 地方政府唯一能掌握的是级差地租。级差地租用不好,城镇就不能发展;级差地租用得好,城镇就会发展。温州市紧紧抓住这一点,五年内城镇改造面达50%,创造了一个新的温州城。杭州、宁波等城市也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手段,对旧城区进行成街、成片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同时,有的市县尽管也利用级差地租的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旧城改造,但由于没有充分发挥规划部门的作用,缺乏科学的测算,在土地开发过程中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使一个本来可以给政府带来收益的成片开发项目入不敷出,成为政府的包袱。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规划的手段、级差地租的杠杆为城镇建设筹集资金。

3.3 规划管理应具有前瞻性,应能预测城镇经济发展动向,并及时调整策略与手段,对投资环境的改善应该更多起引导作用,而少使用制约手段。规划管理与投资环境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开放系统。目前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已经开始吸引一些人才、资金、技术进入西部地区,但相应的配套软硬件环境却不尽如人意,这主要表现在政府观念开放程度不够、市场经济意识不够、招商引资的基础性工作不够、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办事效率低、官僚作风严重等等.从而影响招商引资的进程。如何把握好城镇规划与投资环境的关系,充分了解和努力发挥城镇规划对投资环境的作用,以营造最佳投资环境,是城镇规划管理者应该认真加以研究的课题。

近半个世纪来,城镇规划的研究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全面渗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科群,依据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我们大体可以看清城镇规划的基本轮廓:城镇是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高度协同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内部的物质变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构成环环相扣、协同共生的网络,具有实现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充分利用、信息反馈调节、经济效益最好、社会高度和谐、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机能。

城镇规划简答 篇4

1.聚落,也称为居民点。它是人们定居的场所,是配置有各类建筑群、道路网、绿化系统、对外交通设施以及其它各种用工程设施的综合基地。

2.城镇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协调城镇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城镇建设的蓝图,也是城镇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3.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4.冲沟是由间断流水在地层表面冲刷形成的沟槽。

5.滑坡是由于斜坡上大量滑坡体在风化、地下水及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向下滑动而造成的。

6.风向频率是地某一时期内各个方位风向发生的次数占该时期内观测累计各个不同风向的总次数的百分比来表示。7.静风区是当一个地区的静风频率大于30%时,则该地区称为静风区。8.温度,就是气温,所谓气温通常是指离地表面1.5m高度处测得的大气温度,其单位用℃表示。

9.降水是指降雨、降雪、降雹、降霜等气候现象的总称。.城镇性质是指城镇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外的地位与所起的作用。.城镇规模包括城镇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即城镇人口的多少与用地的大少。12.城镇人口规模地指一定时期内城镇人口的总数。一般把到规模期末城镇所能达到的人口总数称为城镇人口发展规模。

13.基本人品是指主要为外地服务的厂矿、交通运输、机关、学校等机构中工作的人员。

14.服务人口是指本城镇建设的企业、行政机关、文化教育、卫生福利设施等机构中的工作人员。

15.被抚养人口是指依靠家庭或社会抚养的人口。

16.职工带眷比是指带有家眷的职工人数占职工总人数的比值.17.带眷系数是指职工带眷属的平均人数.18.城镇用地是规划区范围用于城镇建设和满足城镇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19.仓储用地是指专门用作储存物资的用地。

20.干道网密网密度=城镇干道总长度/城镇用地总面积(㎞/㎞²)

21.城镇总体布局任务的核心是城镇用地的功能组织,是在城镇性质和大体确定的情况下,在城镇用地适用性评定的基础上,按照各类用地的要求,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加以组织,使用城镇成为一个协调的有机整体。

22.居住小区又称小区,是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镇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23.居住区作为城镇的一个有机组组成部分.是人们日常生活居住的地方,一般为城镇干道或自然界所包围的相对独立的地区,设有为居民服务的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

24.居住组团又称组团,一般指被小区级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生活聚居地。

25..城镇公共中心,就是主要公共建筑分布的主要集中地区,实际上就是人们认为的经常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广场、干道、建筑群所组成。26.绿化覆盖率(%)=各类绿地覆盖总面积/用地面积100%

27.人均公共绿地=公共绿地意面积/城镇

人口(%)

五、简答题

一、简述城镇规划的任务;答:根据国家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方针,技术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布置城镇体系,合理的确定城市在规划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布局,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综合部署城市经济、文化、公共事业及战备等各项建设,保证城市有秩序的协调的发展。

二、简述城镇规划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答:1.在调查中要注意综合运用踏勤、访问、座谈会、填表等多种方式,其目的在于准确掌握全面情况。2.城镇规划基础材料一定要准确无误。

三、简述城镇现状条件分析的主要内容”。答:1城镇总体布局的分析2城镇规模的分析3工业现状的分析4交通现状的分析5生活设施现状的分析

四、简述确定城镇性质依据的主要内容 答:1区域地理2城镇的资源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4城镇的历史条件5城镇的现状资料

五、简述城镇工业用地选择的一般要求 答:1节约用地,考虑发展2充分利用城镇原有设施,节约建设资金3用地地质可靠,少挖多填4不淹不涝,靠水近

电5交通运输的要求6环境卫生的要求

六、简述居住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答:1选择确定居住用地的位置和范围,包阔建设、拆迁的范围2确定人口规模和所需用地的大小,或者根据建设地区的用地大小来决定人口规模3拟定住宅类型、层数比例、数量以及其规划布置的方式4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数量、规模、分布和布置的方式5拟定居住区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及内部道路系统的规划布置6拟定公共用地、体育、休息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7拟定各项工程管线的设计方案8拟定竖向规划设计方案9拟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和造价估算

七、简述旧居民区改建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答:1维修旧房2调整用地布局3改善居住环境4完善居住区道路系统5调整并增设公用设施6对传统居民、文物古迹、古树加以保护

八、简答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目的 答:意义:它不仅仅在于保护城镇历史发展的轨迹,以留存城镇的记忆;也不只是继承传统文化,以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他同时还是城镇进一步发展重要基础和契机之一目的:对构成人类记忆的历史信息及其文化意义在城镇中的具体表现进行保存,使新的作用和活动与历史城镇和城区的特征相适应,确保历史城镇和城区的和谐关系,并适应成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九、简述城镇规划管理的重要地位。答:1城镇规划与规划管理是共生的统一体2城镇规划管理是城镇规划合理实施的保证3城镇规划与规划管理是城镇政府的重要职责

十、结合实际论述城镇规划工作的特点。答:1城镇规划工作的政策性、综合性、地方性、长期性

十一、结合实际论述城镇总体艺术布局的要求 答:1城镇体量要适度,2历史传统要继承3保护地方特色

十二、结合实际论述管线工程综合的意义 答:1为满足工业生产及人民生活需要2管线工程综合是城镇建设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管线工程的施工及今后的管理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四、名词解释

1.聚落,也称为居民点。它是人们定居的场所,是配置有各类建筑群、道路网、绿化系统、对外交通设施以及其它各种用工程设施的综合基地。

2.城镇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协调城镇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城镇建设的蓝图,也是城镇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3.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4.冲沟是由间断流水在地层表面冲刷形成的沟槽。

5.滑坡是由于斜坡上大量滑坡体在风化、地下水及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向下滑动而造成的。

6.风向频率是地某一时期内各个方位风向发生的次数占该时期内观测累计各个不同风向的总次数的百分比来表示。7.静风区是当一个地区的静风频率大于30%时,则该地区称为静风区。8.温度,就是气温,所谓气温通常是指离地表面1.5m高度处测得的大气温度,其单位用℃表示。

9.降水是指降雨、降雪、降雹、降霜等气候现象的总称。.城镇性质是指城镇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外的地位与所起的作用。.城镇规模包括城镇人口规模和用地

规模,即城镇人口的多少与用地的大少。12.城镇人口规模地指一定时期内城镇人口的总数。一般把到规模期末城镇所能达到的人口总数称为城镇人口发展规模。

13.基本人品是指主要为外地服务的厂矿、交通运输、机关、学校等机构中工作的人员。

14.服务人口是指本城镇建设的企业、行政机关、文化教育、卫生福利设施等机构中的工作人员。

15.被抚养人口是指依靠家庭或社会抚养的人口。

16.职工带眷比是指带有家眷的职工人数占职工总人数的比值.17.带眷系数是指职工带眷属的平均人数.18.城镇用地是规划区范围用于城镇建设和满足城镇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19.仓储用地是指专门用作储存物资的用地。

20.干道网密网密度=城镇干道总长度/城镇用地总面积(㎞/㎞²)

21.城镇总体布局任务的核心是城镇用地的功能组织,是在城镇性质和大体确定的情况下,在城镇用地适用性评定的基础上,按照各类用地的要求,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加以组织,使用城镇成为一个协调的有机整体。

22.居住小区又称小区,是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镇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23.居住区作为城镇的一个有机组组成部分.是人们日常生活居住的地方,一般为城镇干道或自然界所包围的相对独立的地区,设有为居民服务的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

24.居住组团又称组团,一般指被小区级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生活聚居地。

25..城镇公共中心,就是主要公共建筑分布的主要集中地区,实际上就是人们认为的经常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广场、干道、建筑群所组成。26.绿化覆盖率(%)=各类绿地覆盖总面积/用地面积100%

27.人均公共绿地=公共绿地意面积/城镇

人口(%)

五、简答题

一、简述城镇规划的任务;答:根据国家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方针,技术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布置城镇体系,合理的确定城市在规划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布局,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综合部署城市经济、文化、公共事业及战备等各项建设,保证城市有秩序的协调的发展。

二、简述城镇规划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答:1.在调查中要注意综合运用踏勤、访问、座谈会、填表等多种方式,其目的在于准确掌握全面情况。2.城镇规划基础材料一定要准确无误。

三、简述城镇现状条件分析的主要内容”。答:1城镇总体布局的分析2城镇规模的分析3工业现状的分析4交通现状的分析5生活设施现状的分析

四、简述确定城镇性质依据的主要内容 答:1区域地理2城镇的资源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4城镇的历史条件5城镇的现状资料

五、简述城镇工业用地选择的一般要求 答:1节约用地,考虑发展2充分利用城镇原有设施,节约建设资金3用地地质可靠,少挖多填4不淹不涝,靠水近电5交通运输的要求6环境卫生的要求

六、简述居住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答:1选择确定居住用地的位置和范围,包阔建设、拆迁的范围2确定人口规模和所需用地的大小,或者根据建设地区的用地大小来决定人口规模3拟定住宅类型、层数比例、数量以及其规划布置的方式4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数量、规模、分布和布置的方式5拟定居住区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及内部道路系统的规划布置6拟定公共用地、体育、休息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7拟定各项工程管线的设计方案8拟定竖向规划设计方案9拟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和造价估算

七、简述旧居民区改建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答:1维修旧房2调整用地布局3改善居住环境4完善居住区道路系统5调整并增设公用设施6对传统居民、文物古迹、古树加以保护

八、简答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目的 答:意义:它不仅仅在于保护城镇历史发展的轨迹,以留存城镇的记忆;也不只是继承传统文化,以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他同时还是城镇进一步发展重要基础和契机之一目的:对构成人类记忆的历史信息及其文化意义在城镇中的具体表现进行保存,使新的作用和活动与历史城镇和城区的特征相适应,确保历史城镇和城区的和谐关系,并适应成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九、简述城镇规划管理的重要地位。答:1城镇规划与规划管理是共生的统一体2城镇规划管理是城镇规划合理实施的保证3城镇规划与规划管理是城镇政府的重要职责

十、结合实际论述城镇规划工作的特点。答:1城镇规划工作的政策性、综合性、地方性、长期性

十一、结合实际论述城镇总体艺术布局的要求 答:1城镇体量要适度,2历史传统要继承3保护地方特色

城镇小区规划复习 篇5

第一章住宅区的意义与组成一、居住区的含义

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它由若干个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组成。)

二、居住小区的含义

是指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河流等)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小区内设有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它由若干居住组团组成,是构成居住区的一个单位。

三、居住组团的含义

指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的,并不为小区道路穿越的地块,内设有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它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四、邻里单位的含义 指的是为适应现代城市因交通发展而带来的规划结构的变化提出的一种新的居住区规划理论。指城市中一个相对完备的居住地区。(它形成的基础是邻里关系,提出的原则是对居民生活需求的反映。)

五、住宅区的四大用地

1、住宅用地

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3、道路停车用地

4、公共绿地

第二章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

一、社区发展原则

它的主要内容是: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建设社区文明与发展社区文化,建立完善的服务与管理机制。它的核心内容是:如何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

它包括:

1、需求层次理论

2、适居性

3、识别与归属

4、文化与活力

二、生态优化原则

它是指积极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利用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善住宅区及其周围的小气候,减少人工通风和照明,减少污染,节约能源,完善社区管理机制,实现生态社区。(要综合考虑交通、停车系统、供热取暖系统和垃圾收集处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三、共享社区原则

它是指住宅区的规划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全体居民对住宅区的财富的公平共享,包括共享设施、共享服务、共享景象、公平竞争。(它包括:

1、共享

2、公众参与)

第三章居民调查

一、调查的分类

(一)从调查面来看:

1、普查(面上调查)

2、专项调查(重点调查)

(二)从调查的目的来看:

1、实况调查(指对居民当前居住生活状况的调查)

2、评价调查(指居民对目前所居住的居住环境满意程度的调查)

3、意向调查(指居民对期望的居住环境的调查)

二、调查的方法

1、问卷调查(针对的对象及内容比较广泛)

2、访谈调查(一般是针对特定对象和内容进行调查,调查范围小)

3、观察调查(需要一定的客观事实认定时采用这种方法)

第四章空间

一、围合的含义及特点

(一)含义

围合是采用最多的限定和形成外部空间的方式。

(二)特点

1、围合的空间具有很强的地段感和私密感。

2、围合的空间易于限定空间界限和提供监视。

3、围合的空间可以减少破坏行为。

4、围合的空间可以增进居民之间的交往和提供户外活动场所。

二、住宅群体组合的生理和物理因素

1、住宅日照(指居室内获得太阳的直接照射。对满足户内居住条件的影响很大。)

2、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房屋之间,为确保后排的住宅能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的日照量而必须保持的距离。)

1保证基本的日照量 ○2达到住

3、住宅间距(包括住宅前后以及两侧的距离。)(它的要求是○

3考虑户外的日照需要○4私密性保证问题)宅的安全要求○

4、自然通风(指空气借助风压或热压,使室内外空气得以交换)(相关因素:建筑的高低、间距、外形、方向、选址及用地规划等等)

5、住宅朝向(主要是为了满足住宅达到日照标准)(影响因素:日照时间、日照间距、太阳辐射强度、主导风向、地形等)

1住宅区的选址

6、噪声防治(噪声源:交通噪声、人群活动噪声和工业生产噪声)(防治:○

2绿化○3建筑的合理布置○4区内外道路和交通的合理安排○5区内噪声源相对集○

中。。。)

第五章 通路

一、人车分行

(一)目的:保证住宅区内部居住生活环境的相对安静与安全。

(二)原则:

1、在空间上,步行道路和汽车通道分开。

2、车行路应分级明确。

3、步行路应贯穿住宅区内部。

4、在车行路周围或尽端设置适量的停车位,并在尽端型车行路的尽端设置回车场地。

二、人车混行

(一)含义

指机动车交通和人行交通共同使用一套路网,即机动车和行人在同一道路断面中通行。(适合在私人汽车的国家和地区,特点是经济和方便)

三、住宅区的路网布局规划原则

1、顺而不穿,保持住宅区内居民生活的完整与舒适。

2、分级布置,逐级衔接,保证住宅区交通安全、环境安静以及居住空间领域的完整。

3、因地制宜,使住宅区的路网布局合理、建设经济。

4、功能复合化,营造人性化的街道空间。

5、空间结构整合化,构筑方便、系统、丰富和整体住宅区交通、空间和景观网络。

6、避免影响城市交通。

四、住宅区的道路的分级

1、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20~30米车行道宽:9米)

2、居住小区级(道路红线宽:10~14米车行道宽:5~8米)

3、居住组团级(道路红线宽:8~10米车行道宽:5~7米)

1是指直接通到住宅单位人口或住户的通路○2路幅的宽度不宜小于2.54、宅区小路(○

米;连接高层住宅时,宽度不宜小于3.5米)

五、道路规划设计的其他规定

1、较大规模的住宅区,至少需要两个对外联系的通路出入口。

2、当住宅区与城市交通干道连接时,其出入口间距不小于150米。

3、住宅区的主要道路与城市道路相交时,交角不宜小于75度。

4、地面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通行。

5、尽端路的长度不宜超过120米,并设置12米*12米的回车场地。

第六章设施

一、住宅区的设施分类

1、公共服务设施

2、市政服务设施

3、停车设施

4、安全设施

5、管理设施

6、户外活动设施

二、公共服务设施

1、分为:公益性设施、盈利性设施

2、按其服务内容分:商业设施、教育设施、文化运动设施、医护设施、社区设施。

三、市政公用设施

1、供水系统(生活用水、设施用水、消防用水、绿化用水、清洁用水)

2、排水系统(包括:污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

3、供电系统(包括:建筑用电、户外照明用电)

4、通讯系统

5、燃气系统(主要是指管道燃气)

6、环卫系统(主要是生活垃圾的运收)

7、工程管线综合第七章户外环境景观

一、住宅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的目标

营造生态化、景观化、宜人化、舒适化的物质环境以及和睦、亲近、具有活力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住宅区的绿地的作用

1、使用功能(指具有可活动性)

2、生态功能(指具有生态平衡、调节气候的作用)

3、景观功能(具有可观赏性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三、住宅区各类公共绿地规划的要求

1、住宅区的级别越高,功能越齐全。只有达到居住区级才具有“管理”功能;住宅组团级不具备“运动”功能。

四、步行环境

(一)步行环境设计的考虑因素:

1、功能

2、景观

1、在功能上,提供一个不易磨损的路面和场地系统,使人能安全、有效、舒适地从起点到达目的地或开展活动。

2、在景观上,要求能吸引人,并提供一个使人产生丰富感受的景观环境。

(二)步行环境设计的物质要素

1、地坪竖向(需要从‘地形利用’、‘使用空间构筑’和‘景观’这几方面考虑)

2、地面铺装(考虑舒适、自然、协调)

3、边缘

4、台地

5、踏步与坡道(踏步的坡度宜在1:2~1:7之间坡道的坡度在1:12,至多不超过1:6.5)

6、护坡与堤岸

7、围栏与栏杆

8、环境小品等等

五、车行环境

(一)主要处理两个问题:一是如何通过路面处理限制车速和标识车路界限。二是如何处理机动车停车场地的景观环境使之与居住生活环境协调。

第八章规划指标

一、住宅区规划的功能指标包括:用地配置指标(反映住宅区的功能特征,和把握整体的居住质量)和设施配建指标(为了保证居民日常生活的正常与便利)两类。

二、普通住宅区的居民私家车停车位的配建标准一般为住宅区居住总用户数的30%~50%

三、绿地率在新区建设中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时不宜低于25%

四、人均绿地面积:居住组团——不少于0.5平方米/人;居住小区——不少于1平方米/人;居住区——不少于1.5平方米/人。

第九章住宅小区物业房屋及设备管理

一、房屋修缮管理的含义及内容

1、含义:是指物业管理公司按照一定的科学管理程序和高度及一定的维修技术管理要求,对企业所经营管理的房产进行日常维护维修技术管理。

1对房屋的使用情况进行安全检查。

2、内容:○

2依据国家、建设部和房地产主管部门的相应标准考核各项修缮工作的完成情况○

和完成状态。

3对房屋修缮过程实施管理。○

二、房屋修缮工程的分类

1、小修工程:为确保房屋正常使用,保持房屋完整,而对使用过程中造成的小损小坏进行 修复。

2、中修工程:指少量主体构件损坏或不符合要求,而进行的局部修复。

3、大修过程:指大部分主体构件损坏或不符合要求,但不需要全面拆除,而进行的修复。

4、翻修工程:指房屋需要全部拆除,重新建造或少量主体构件需要更新改造的工程。

5、综合修缮工程:指多栋房屋或面积较大的房屋,因大部分严重损坏而进行的修复工程。

三、房屋修缮的原则

1、规范性原则。(依不同结构、设计、情况针对性地制定房屋修缮管理方案。)

2、计划性原则。(按步骤、阶段、程序进行)

3、技术性原则。(修缮人员要求专业性)

4、一致性原则。(物业公司出台方案应与业主协商一致)

四、小区的物业设备管理

(一)意义

1、小区物业设备管理单位对小区物业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小区物业的使

用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大小,也直接体现小区物业管理水平的高低。

2、物业设备管理是业主生产生活和学习正常进行的有力保障。

3、物业设备管理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保证。

4、物业设备管理是城市文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5、物业设备管理能强化物业管理公司的基础建设。

(二)内容

1、基础资料管理

2、运行管理

3、维修管理

(三)特点

1、专业性

2、制度性

3、适应性(及时更新)

4、规范性

第十章住宅小区物业环境管理

一、物业环境管理

(一)含义

是指物业管理企业依据有关规定、条例和合同,遵循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文明原则,对管辖范围内的人的环境行为和物的环境质量进行有效管理,预防和处理环境破坏和污染行为,目的是营造一个让业主或使用人感到卫生、舒适和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环境,促进物业的保值、增值。

(二)内容

1、房屋维修管理

2、设备设施管理

3、安全管理

4、绿化管理

5、环境卫生管理

6、环境质量管理

7、有关人的健康安全的管理

二、小区物业的绿化管理

(一)含义

是指在物业公司对小区范围内园林绿化植物及园林建筑、园林小品等进行设计、施工、修缮、更新,并对园林植物进行养护管理,达到改善和美化环境、保持环境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效果,使业主的物业得到保值、增值。

(二)作用

1、小区物业绿化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物业管理公司的形象。

2、良好的小区物业绿化管理可以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效益。

3、良好的小区物业绿化管理可以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4、良好的小区物业绿化管理可以创造出良好的环境效益。

(三)内容

1、配备和培训环境绿化管理人员。

2、加强绿化宣传,培养居民绿化意识。

3、物业环境绿化的营造。

4、物业环境绿化系统的养护。

(四)如何进行小区物业绿化管理

1、明确各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

2、注意管理模式的多样性

3、要注意加强对物业绿化管理前期的介入

4、要因地制宜

5、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三、小区物业的卫生管理

(一)含义

指物业管理公司通过宣传教育、监督治理和日常保洁工作,保护小区环境,防治环境污染,维护小区所有公用部位的保洁卫生,从而塑造小区文明形象,提高环境效益。

四、小区物业的文化管理

(一)小区文化的含义

指小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

(二)小区物业文化管理的含义

指物业管理公司根据文化建设的规律,对小区的文化建设进行引导和管理,通过发挥文 化对人的引导、约束、娱乐等功能,促进小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小区居民的文化层次,创建文明小区。

(三)作用

1、有利于形成和谐气氛,促进创建和谐的住宅小区。

2、有利于社会主义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小区的文明安全。

3、有利于增强居民对本物业的归属感、认同感。

4、有利于促进房地产销售,塑造品牌形象。

五、社区的四大要素

1、地域要素

2、人口要素

3、结构要素

4、社会心理要素(群体的心理取向、归属感)

六、小区物业的安全管理

(一)含义

指物业管理公司针对小区内人为灾害的防范和处理,使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最低或造成危害最低。

(二)作用

1、维护居民在使用物业过程中的正常秩序。

2、保障居民能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3、保障城市充分发展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三节 城镇规划勘察 篇6

上海城镇规划勘察始于1957年,由上海市城市建设局负责。至90年代初,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采用比较落后的手段,完成35个小区的勘察,汇编了上海第一份《工程地质图集》。第二阶段在80年代初、中期,重点为拟建开发区和部分沿海地带,勘察手段开始应用原位测试。第三阶段自80年代后期开始,工作集中在浦东新区,勘察中应用了现代手段,并在计算机处理数据上取得成绩。三个阶段的勘察成果,基本满足了城镇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的需要。来源:考试大

1957年,上海市城镇规划有48个小区。1958年,以上海市城市建设局规划设计院(简称上海规划院)勘察总队为总负责单位,与中船勘察院、上海勘察院、上海民用院、上海轻工院、上海铁勘院、武汉黑色冶金设计院勘察公司等单位,开始按小区分工勘察。统一采用1∶10000~1∶15000地形图,按400~600米方格网布孔,最大方格网间距为800~1000米,控制性技术孔(取土孔)深度为30米,一般性鉴别孔深度为15米,技术孔与鉴别孔相间分布。由于工程地质勘察力量较弱,勘察设备为苏联手摇钻,全靠人力钻进、提升、搬运。钻进30米深的孔,非常艰苦。在两年多时间内,共完成33个地区,勘察面积687.9平方公里,钻孔约1289个,总进尺32660米,取原状土试样约2万个,进行了相应的土工试验。由上海规划院勘察总队组织人员进行资料分析,并编制了33个地区的工程地质图,尚有15个地区未能完成规划勘察或编图工作。

1960年,将各区地质图汇编为《工程地质图集》,1963年第一版《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将其作为附件正式出版,供内部使用。由于它反映了深度30米以内的地层情况,为上海市的城市建设,节约了勘察时间,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1985年修订《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三版,上海民用院重新印制图集增订版,改编北新泾地区为虹桥——北新泾地区,新编江湾地区及宝钢地区工程地质图,使图集扩至35个地区,同年12月出版。

70年代~80年代初,上海勘察院根据上海市规划局为高层建筑提供基本地质资料的要求,先后进行了虹桥小区、曲阳小区、兰花小区及彭浦小区的规划勘察工作。每一小区进行了钻探孔(取土、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孔、十字板剪切试验孔、跨孔波速及单孔波速试验孔、旁压试验孔等多种原位测试工作,最大孔深达70~75米,对地基土的特性进行深入的勘察研究,为这些地区的大规模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

同一期间,根据规划要求,上海勘察院还进行了漕泾化工区规划勘察。一期勘察于1976年上半年完成。勘察场地位于杭州湾北缘、漕泾镇至柘林镇沿海滩地呈三角形的地带,勘察面积为12平方公里。采用1∶10000地形图,按800米方格网,共布置勘察孔68个,其中取土技术孔30个,鉴别孔20个,静力触探孔8个,标准贯入试验孔8个,波速试验孔2个,取原状土样300多个,取水样17件,一般孔深为25~35米,控制孔深为50米。第二期规划勘察于1982年12月~1983年2月进行,勘察面积67.32平方公里。按800~1000米方格网布孔,局部地段为300~500米方格网,布置取土技术孔20个,静力触探孔6个,取土208个,地下水9件,实际完成钻孔13个,一般孔深为25~35米,控制孔深为50米,总进尺455.5米,取土204个,取地下水9件,因另有两组技术孔(包括波速试验、静力触探、十字板等试验)未完成,故未出勘察报告。

1984年4~12月,上海市地质处对漕泾化工区东部的星火纺织工业区,进行了工程地质规划勘察,采用1∶10000地形图,按600米×800米方格网,共布置勘探孔33个,其中静探孔7个,一般孔深度为30米,控制孔深度为60~70米。同年9月,上海地质中心水文地质队还进行了漕泾——星火地区供水水文地质普查勘察工作,实际完成钻探孔组10个(31个孔),总进尺约4100米,抽水试验29层次。

80年代后期,浦东新区规划勘察被列入市科技攻关课题。上海勘察院在1987~1989年搜集了浦东陆家嘴地区已有勘察资料,用计算机成图方法,编制了《陆家嘴试点小区的桩基工程地质图集》,1990年经市建委组织评审通过。为加快浦东新区建设,市建委决定,上海勘察院负责编制《浦东新区桩基工程地质图集》,上海市地矿局环境地质站负责编制《浦东新区浅基工程地质图集》,开展了大量规划勘察。1990年8月,上海勘察院对浦东金桥地区进行规划勘察,勘察区4平方公里,地跨金桥、洋泾二乡,采用1∶5000的地形图,按400米×400米方格网布置勘察孔,一般孔深为25~35米,共完成勘探孔38个,总进尺1206米,其中钻探取土孔21个,进尺为689.9米,静力触探孔17个,进尺为516.6米,取原状土样261个,标准贯入试验24次,扰动土20个,地下水2件,同年10月完成野外勘察工作。在生活区共完成勘探孔33个,总进尺1153.22米,其中技术取土孔18个,进尺673.02米,静力触探孔15个,进尺480.0米,取原状土试样240个,标准贯入试验47次,扰动土41个,地下水2件,一般孔深为30~40米,控制孔最大深度为70.3米。此后,又进行了外高桥保税区的规划勘察工作。保税区位于浦东新区东北角,在长江入海口沿岸码头以南,杨高路以东,同高路以北,地跨高桥乡、高南乡及高东乡,面积约10平方公里。一期勘察分为a、b、c、d、e5个小区,a区0.45平方公里,泊位处在1987年10月为建港区曾勘察过,其余b、c、d、e4个小区于1990年由上海勘察院进行规划勘察。勘察面积约为4.5平方公里,以1∶5000地形图,按400米×400米方格网,共完成勘探孔36个,其中取土孔15个,取土标准贯入孔21个,一般孔深为40米,控制孔深80米,静力触探孔34个,其中45米深静力触探孔5个,40米深静探孔29个,完成总进尺30250米,采取原状土试样522个,扰动土样151个,标准贯入试验151次,测量孔位70个,取地下水样2件。

90年代期间,上海勘察院1991年初,进行了钦公塘地区的规划勘察工作。勘察面积为35.8平方公里,东起长江边白龙港,西至川奉南公路,北至蔡路船厂,地跨合庆乡、龚路乡、顾路乡和杨园乡,南北长11.2公里,东西宽2.4~4公里。勘探点线距为1600米,一般孔深为40米,控制孔深为70米,静力触探孔深为50米左右,共完成钻孔27个,总进尺960.43米,其中技术孔24个,进尺811.43米;静力触探孔3个,进尺149.0米。标准贯入试验68次,取原状土278个,扰动土64个,取地下水2件。同年,由地质矿产部下达给上海市地矿局及浙江省地质矿产厅进行浦东新区1∶0工程地质详查任务。根据浦东新区已有勘察资料的情况,以高东、高南、东沟、金桥、张江、北蔡、严桥、三林一线为界,分为东西两个区段。西区段面积约170平方公里,曾作过1∶10000和1∶25000的工程地质详勘及其他勘察,未补充野外工作。东区段面积约290平方公里,共布置钻孔135个,进尺7919.09米,静力触探孔12个,进尺521.96米,旁压试验孔10个,作试验101段,十字板剪力试验孔18个,试验387段,抽水试验孔10个,10次试验,标准贯入试验1003次,测量135点,一般孔深为40米,控制孔深为80米,利用已有钻孔105个,总深6408.08米,汇总编写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工程地质详查报告》。

为了满足编制外高桥、陆家嘴和金桥地区桩基工程地质图需要,扩大编图范围,1993年,上海勘察院对外高桥保税区的西北与东南两部分进行了补充规划勘察工作,补勘面积为17平方公里,按800米×1000米方格网布孔,共完成钻孔30个,孔深为40~80米,总进尺1371.25米,取原状土试样187个,标准贯入试验83次,扰动土81个。同年10~12月,对内环线的塘桥——竹园——洋泾一线以西,面积达9.75万平方米的弧形区内,进行了补点规划勘察工作,以800米×1000米方格网布孔,补充钻探技术孔7个,进尺为365.15米,一般孔深达⑨层,补充静力触探孔11个,进尺454.0米,取原状土54个,标准贯入试验67次,扰动土样67个,测量18点。通过上述几个综合规划区的规划勘察及搜集历年工程勘察资料,为建立工程地质资料数据库,编制外高桥、陆家嘴、金桥3个小区桩基工程地质图集创造了良好条件。上海勘察院在取得陆家嘴试点小区运用计算机编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计算机先进技术,进行了数据分析与处理,开发出一套集工程地质编图、岩土工程数值分析与计算、工程地质资料数据库为一体的岩土工程综合信息系统,1994年经市建委组织鉴定通过。

城镇规划设计 篇7

一、新型城镇化与中小城镇的基本理念

(一) 城乡统筹:中小城镇的角色转型

传统的城镇化道路片面强调中心城市、大城市的发展, 而忽略了中小城镇以及广大乡村地区的联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转向关注城乡互相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究其核心, 立足中心地理论和廖士景观的城市体系是由不同等级的中心地组成的, 中心城市为周边的从属区域提供服务, 并以确定的腹地边界作为中心地服务范围, 构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完整体系。城镇化的开始, “城乡二元体系”实际上扩大了城市与乡村的差距;二十世纪末的“城乡一体化”理念又在试图缩小这一差距。城乡统筹和协调, 反应到层级金字塔, 表现为一种极不均衡的“协调”:中小城镇在其中充当纽带的作用。中小城镇既疏导大城市过度集中的人口, 缓解“大城市病” (在城市延绵区中城镇群对大城市的疏导现象已十分突出) ;又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 推动城市化进程。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就在此, 有几个关键的问题一直围绕着当代城乡统筹的发展进程:

1. 中小城镇如何在从城到乡、自上而下有限的资源分配下, 获得更多的关注?

2. 中小城镇如何在中心城市“核心”以外的“边缘”地带, 实现主动的发展?

3. 中小城镇如何在同层级的竞争中, 塑造品牌, 提升地位, 脱颖而出?

然而, 尽管今天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 但中国城市的首位度仍然非常高。经济水平越落后的省份, 人口首位度越高, 人口越向中心城市集中, 中小城镇越是不发达。哪怕在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 中小城镇与中心城市的经济水平仍然相差甚远。中小城镇的深远意义和滞后的发展现状, 意味着需要强化中小城镇的吸引力。值得指出的是, “人”这一关键要素在“城—乡”两者或者“大城市—中小城镇—乡村”三者之间要实现充分流动, 这就要求政府应该深化户籍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 减少对“人”流动性的限制。

(二) 新区域观:“流空间”理念的兴起

任意的城市或城镇的个体, 都是城镇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都需要从区域中建构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区域观经历了新旧两个阶段, 从而导引出新旧城镇观点:“传统区域观”导引出“传统城镇化”, “新区域观”导引出“新型城镇化”。传统区域观是指区域范围以行政管辖区域为主, 且边界较为稳定:城市发展主要依赖区域内部资源, 而区域间的资源是不可交换的, 区域资源构成了城市的产业特色;区域发展要素静态化:城市经济运作模式内向化。全球化背景下的自由流动和竞争法则催生了“新区域观”:以经济区域、市场区域代替行政区域;区域边界是动态的, 是竞争下的区域空间;区域发展要素是变化的;城市发展重在获取和支配更大的区域资源:城市经济运作模式以外向 (两头在外) 为主。全球化改变了区域概念, 放大了城市空间, 也大大激发了相互之间的竞争空间。

在当下的城市建设中, 后现代的变化与不定性被人们所关注。在当代城市和区域发展中, 城市—乡村以及中心—边缘的界限正在被打破。驱动这种发展的关键条件是全球化网络, 如互联网、金融网络等。曼努埃尔·卡斯特 (Manuel Castells) 将其定义为“流空间” (space of flow) 。在一个城市中, 不能再按空间特征, 如市中心、围墙、大门、广场来定义城市, 而应以流动空间的逻辑取代“场空间”。这种生成城市结构和结构的新策略, 也被称为“流动城市主义 (Flow Urbanism) ”。这也促进了对新区域观的重新思考, 将城市看作动态发展过程而不是一个固定而僵硬的空间形式和功能分区。新区域观的思想也是对这种观点的响应与实践, 将城市看作是一个多节点、复杂流动的网络 (见图1) 。

各种生产要素流生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可以抽象为通道、引力和势能。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使支撑生产要素流动的廊道得以形成, 全球顺畅成为可能。至于引力与势能, 前者是全球化的经济合作和贸易交流, 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全球资源整合, 构成了全球化生产要素流动的需求驱动, 其导致流的产生;后者是不同区域地理势能的差异, 也就是地区差异, 构成了各种生产要素流动的动力机制, 其决定流的强弱。在社会经济空间中, 不同地域系统间的引力可以视为差异而产生的、互补的相互需求, 差异大小可以看作彼此间的势能差, 两者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界定相应的内涵范畴。因而, 生产要素流在流空间整体上体现出一种“需求—流动—全球一体化”形式。“流空间”概念的一个显著点就是用节点和网络的结构代替了中心与边缘的理念;换言之, 对于中小城镇而言, 它们不再是中心以外的边缘。

(三) 发展转型: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今天中国出现的诸多城市问题, 如住房问题、交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 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未能配套完善。对于这些问题, 国外的郊区化、农村的城镇化以及新的信息技术革命已经昭示出中小城镇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

近年来,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从中央到地方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传统城镇化模式主要体现为粗放型工业化推动下人口规模的增长、城镇空间无序膨胀、资源大量消耗、城镇环境显著恶化。在我国, 以沿海地区早期粗放型工业化背景下城镇化大规模量的扩张为典型代表。新型城镇化, 区别于传统城镇化, 是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互相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其内涵要旨有:与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城镇化;产业发展基础良好的城镇化;因地制宜、路径多样的城镇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更加重视城镇化质量, 强调适度和健康的城镇化发展速度, 其目标指向是“适度的城镇化增速”、“投资环境的改善”和“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

总的来说, 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前者强调量的增长, 后者强调质的飞跃;前者关注城市建设, 后者关注人的需求;这在价值观上有着明显而巨大的差异, 这就要求在中小城镇规划的目标和方法上有所反思和突破。在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四方利益主体在城市空间发展的博弈中, 显然地方政府占据优势;当地方政府和企业联合在一起时, 就是绝对的优势。新型城镇化的的核心就是转变这一局面, 凸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也就是以公众利益为本。

二、新型城镇化导向下黄圃镇的规划实践

(一) 新的区域视角

宏观区域内, 当前的珠三角区域, 是以广州和深圳为“两极”的一体化。黄圃镇位于珠三角国际城市群核心区位, 连接广珠新兴工业发展轴与广州南拓轴。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 黄圃镇周边地区如佛山顺德、广州番禺等均已进入经济发达城市的行列。黄圃自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生态基底, 城镇的发展, 面临新的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城镇功能分区也面临着新的调整。“新型城镇化”应抓住两条主线——等级格局和网络体系, 即前者以向心型的垂直联系为表征, 而后者以跨越腹地边界的多向联系为表征。

1.在等级格局中, 中小城镇位于大中城市之下, 乡村之上, 不应该忽视自身的可拓展空间优势, 而应立足大中城市所缺乏的自然基底和广大乡村所缺乏的配套服务, 凸显“宜居”本色。

2.在网络体系中, 中小城镇应该加快完善区域支撑体系的建设, 不应该强“中心”, 盲目追求“退二进三”, 过分强调服务功能的区域辐射力;而应该凸显大中城市所缺乏的级差地租优势, 以“缝合”产业链条的角色融入到区域发展当中。

中观区域内, 根据2004年中山市总体规划, 黄圃镇位于以小榄和古镇为中心的中山西北部组团 (还包括南头镇、阜沙镇、东升镇、横栏镇和东凤镇八镇) 。在珠三角以自主和外向型为导向的形势下, 04年版中山市总体规划以组团为单位的“规模—等级”格局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当前的趋势是层级格局逐渐趋于扁平化;以静态“场空间”为导向的“层级格局”逐渐演进成以动态“流空间”为导向的“网络体系”。中山市的城镇群应构建网络多节点的动态格局:网络特点既体现区域性的基础设施, 也体现在资金流、信息流和物质流的流动性限制减少;节点可以是城乡联动的功能组团, 也可以是辐射区域的特色片区, 或者是产业链条的重要环节 (见图2—4) 。

微观区域内, 随着江番高速、横一线、纵四线的修通, 将拉大城镇发展的格局, 同时能疏导南三公路的通过性交通。届时, 兴圃大道将成为中山北部协作发展的示范主轴, 在“黄南之心 (1) ”的位置通过“三旧改造”, 建设辐射区域的重要商圈——中山北部协调发展示范区。另一方面, 依托中山市北部最大的港口黄圃港和北部垃圾处理基地, 加强与中山市临海装备制备基地的协作, 建设临港装备制造业为主导, 以环保、物流等新兴产业为突破口的临港创新产业基地, 其将成为中山市西北组团未来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推动器。

(二) 发展核心理念:“适居适业”与“宜居宜业”并重的城镇化

着眼城乡统筹关系和土地储量优势, 着眼区域产业链条和特色产业优势, 着眼区域人居环境差异和景观资源优势, 网络体系启发黄圃镇, 不要盲目“强中心、抢中心”, 而是以“缝合”区域网络的角色介入区域的竞合关系中。黄圃镇将发展成为珠三角国际城市核心区内、中山北部、连接广珠新兴工业发展轴和广州南拓轴的协调发展示范镇;兼具良好生态基底、深厚文化底蕴、丰富旅游资源以及岭南水乡特色的宜居型城镇 (见图5—7) 。

“以人为本”:一方面, 要让已成为城镇常住人口的进城农民和外来工等“新市民”通过培训等手段提高自身生存能力, 并提供稳定的生机来源和基本的社会保障, 提高生活质量, 使之适应城市的居住和就业环境 (“适居适业”) , 真正融入城镇生活;另一方面, 要更多的为已经稳定和沉淀下来的“老市民”提供更高品质的就业场所和居住环境, 形成“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和安全周到的社会服务设施, 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

值得指出的是, “适居适业”和“宜居宜业”并重并不代表面面俱到, 新的区域观要求新型城镇化立足现实, 科学定位, 有所侧重。由于集聚规模和辐射水平的差异, 中小城镇不可能建成大城市的现代服务业水平, 而应立足和强化第一、第二产业, 缝合区域产业链条, 因此“适业”是“适居适业”的重点和前提。由于级差地租和自然基底的差异, 中小城镇往往会比中小城市更容易建成优质的人居环境, 而且价格往往更有优势, 所以“宜居”是“宜居宜业”的重点和核心。其实质就是提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也就是落实“宜居”和“适业”为导向的发展。“宜居”对黄圃镇有着丰富的内涵:塑造岭南水乡特色的人居环境, 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和社会保障体系;“适业”在黄圃镇可以理解为:缝合区域产业链条, 加强地方协作, 提供多元化的就业岗位。

新型城镇化的价值取向带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它回答了当前普遍存在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跟公众的需求错位, 指出了地区经济发展的落脚点, 也提出了对政府工作的要求。总结其最关键的举措在于三个方面:扩大就业面、强化公共物品供给和促进消费模式转变。

1. 扩大就业是城镇化发展的源动力。

这是城镇化动力观的转型。过去将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从外部获取, 从中央到地方, 从城市到城镇再到乡村, 强调城市对周边城镇的“输血”功能;转型后的发展动力将从内部获取, 不是笼统的提“发展经济”, 而是落实到惠及广大市民的“扩大就业”的针对点上, 让广大中小城镇形成“造血”功能。扩大就业是政府的职责, 有可能并且有必要结合城镇的空间规划来进行统筹考虑。

2. 公共物品供给是城镇化质量的直接体现。

这是城镇化落脚点的精确化, 同时明确政府对于广大市民的责任。过去非常强调“面子工程”、“政绩工程”, 这些表面上提升了城镇形象, 遗憾的是, 这跟公众的需求产生了错位。城市的核心作用决定了城市要以层次、差异化的设施和服务, 满足人们生活保障乃至安全和社会归属等心理需求。

3. 消费模式升级是城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

这是城镇化归宿的重新界定。城镇化的目标是多元的, 包括区域地位的提升, 竞争力的增强, 城市个性的凸显;究其根本, 以人为本, 消费模式的升级才是城镇发展的根本目的, 也只有多元化高层次的消费才能诱发更多需求, 推动城市的良性发展。

(三) 发展理念阐释

1. 扩大“生产型就业”与“服务型就业”并重, 避免“产业升级”的盲目转型

在城镇化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就业模式:农业经济时代, 人们依附于土地从事农业生产, 第一产业是劳动就业的主要渠道;工业经济时代, 人们依附于工厂从事产品制造, 工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战场, 主要从事“生产型就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城市为居民提供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满足人们过上体面生活以及获得社会尊重的需求, 让人们有机会通过杰出的工作表现来实现个人价值, 新兴服务业逐步成为不可或缺的产业板块, “服务型就业”也越凸显其重要地位。

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也提出了“退二进三”、“产业升级转型”等发展方向;各地规划纷纷“落实”这一理念, 而往往置当地的实情于不顾。在黄圃镇战略规划的编制过程中, 也对黄圃的产业选择进行了多方深入的探讨, 提炼出“适业”的目标:

(1) 黄圃镇不应盲目强调“转型”, 强调“退二进三”:应立足自身的产业优势——家电产业和材料五金产业, 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 “缝合”区域产业链条, 提高空间生产效率。换言之, 黄圃新型城镇化建设应立足“生产型就业”,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2) 黄圃镇应该衔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立足“生产型就业”, 服务“生产型就业”, 提出发展2.5产业的概念。在马新工业园内选址规划了“R&D产业与创新孵化基地”, 兼具产业型“总部经济”的功能。也就是说, 在黄圃镇, “服务型就业”更多是为本地服务的, 为“生产型就业”服务的, 属于城市经济的非基本部门, 服务业的等级和规模预测应基于这一理性。

(3) “扩大就业, 增加收入”, 就要求为这部分人群提供职业培训或者岗前培训。城镇人口大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结果, 依托中山市高级技师学校和黄圃理工学校, 规划打造“中山北部科技培训示范区”:提供面向农村、企事业单位、社会人员举办“计算机、数控、车工、电工、会计、食品检测、肉制品加工、仓管、家政”等各类技能培训。规划应为劳动者提供足够的、持续的、适应就业岗位不断变化要求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支撑起多元化和逐步转型的就业结构。

2. 完善“基本型保障”与“发展型保障”并重, 实现公共配套的全面升级

城镇的外部环境和公共配套是人感知城镇的重要因子, 也是城镇品质的决定要素。针对人的需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五个需求层次, 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其中前两个层次主要是满足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功能的不断提升和强化, 人们对高层次公共物品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强烈, 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应从一般的“基本保障”向高级的“发展保障”转变。

在中山黄圃镇, “宜居”是城镇建设中的主旋律, 其实质就是通过“三旧”改造和新城建设, 实现城镇公共配套的全面升级。旧城区与西边的南头镇紧密相连, 以粪参浪地区“三旧”改造项目为契机, 逐步转移工业布局, 注入商务办公、酒店餐饮等服务业功能。规划对新城的空间发展方向提出了调整, 沿兴圃大道的发展主轴, 依托建成的黄圃新客运站和规划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形成“新城触媒”。

(1) 社会基础设施从“分布不均”向“均等化”转变。其中, 住房供给方面要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 在东部滨河地段中加以选址落实;医疗卫生体系要完善疾病防治体系, 规划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文化事业要形成分层级, 多样化的文化供给体系, 规划中以“绿道”和“滨河风情带”为载体落实。体育事业要提倡全面健身, 规划一河两岸建设黄圃文体休闲公园。

(2) 绿色基础设施应由散落化向整体化转变。黄圃镇绿色基础设计的配套策略是“绿脊蓝湾, 通城悦步”, 以道路“绿脊”和水脉“蓝湾”构建起“弓形”鱼骨状的生态格局, 串联大型生态斑块“绿心”, 在上面点缀公园、街头绿地等“绿珠”, 人们能通城实现快慢相宜的“悦步”。另外, 开发利用应从“侧重保护”向“保护与利用并重”转变。以生态控制线的形式严格划定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等生态用地, 实施永久性严格保护, 实现生态基础设施从“单一保护”到“全面保护”的转变;以绿完善建设、休憩等配套设施的形式, 实现公共开敞空间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的转变。

(3) 市政基础设施从“分头建设, 计划分配资源”向“共建共享, 以服务为导向”转变。新型的市政基础设施不是简单的加大基础设施系统的规模以适应最极端的需求, 而是寻求供应方与需求方的最优化, 提供最好的服务, 全面促进建设模式向“可再生、低负面影响”的方式转变。

3. 满足“产品型消费”与“服务型消费”并重, 提供多元多样的消费空间

消费方式的不断升级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而这种转变需要规划的导引和空间的承载。首先, 在以“解决温饱”为主的物质消费模式阶段, 衣食住行等基本消费需求带动食品加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和国民收入增长, 对私人小汽车的大量需求带动石化、钢铁及相关装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人们的出行支出占消费支出比例越来越大。与此同时, 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使人们获得更多的休闲时间。信息网络的发展, 使得人们即时了解和更新消费信息和新场所。高速快捷的交通工具为人们“面对面”交流和长距离出行提供了有力支撑。公共交通的发展以及对信息技术的依赖, 推动休闲消费时代的到来。在中小城镇, 人们的消费需求由低层次向中层次发展, 由基本生活型向多元化品质型提升是必然, 而且是可能的。

(1) 把握“三个转型”:购物需求从“生活必需型、数量型”向“休闲品质型、质量型”转型, 文化需求从“低层次文化认知”向“高品质文化生活”转型, 娱乐需求从“大众化、观赏性”向“专属化、参与性”转型。结合旧城改造, 规划建设“岭南腊味风情街”, 塑造文化品牌, 提升区域辐射力。

(2) 当今以购物为代表的消费活动已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原来简单的购物到复合性消费, 涵盖了购物、休闲、娱乐、旅游、教育、社交方式以及自我价值实现和身心放松的情感体验。现状的城镇商业以沿街为主, 等级较低, 难以满足黄圃日益增长的体验型、品质型的购物需求;规划在“新城触媒”区, 打造时代广场MALL。另外, 中山北部尚缺少汽车销售的集聚区, 黄圃应抓住发展先机, 打造“中山北部汽车城”项目, 引领区域汽车消费。

(3) 休闲旅游需要“单一功能”的名山大川、文化古迹观光旅游等向“多元复合”的休闲度假, 娱乐活动、生活体验等转变。在开发高附加值休闲游憩的同时, 大力发展多元化的旅游产业链条, 形成了与娱乐、艺术、健身运动有关的多样旅游产品。黄圃北面的尖峰山片区, 结合“猛虎下山”, “雁落平沙”, “神仙脚印”、“绩麻盘”、“玉泉洞”、“海蚀遗址”等人文景观, 打造尖峰山休闲旅游区。

三、结语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城乡二元格局走向了城乡一体化, 传统的地缘区域观走向了新的经济区域视角, 规划学界对中小城镇的思考也发生由“传统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的重大转变。前者强调量的增长, 后者强调质的飞跃;前者关注城市建设, 后者关注人的需求, 这就要求在中小城镇规划的目标取向和方法论上有所反思和突破。

新型城镇化的理念核心是“适居适业”和“宜居宜业”的城镇化;对于广大中小城镇, 其发展的重心应落在“宜居”和“适业”上。在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四方利益主体中始终坚持“公众”的价值立场;于是, 关系紧密, 互为因果的三个层面内容——“生产型就业”与“服务型就业”并重, “基本型保障”与“发展型保障”并重, “产品型消费”与“服务型消费”并重。

笔者总结了黄圃镇的总体规划 (2004) 、一河两岸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9) 以及兴圃大道沿线城市设计 (2011) 的一些经验, 希望对其他中小城镇的规划编制产生积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Castell Manuel.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九铸, 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506.

[2]李晓江.城镇密集地区与城镇群规划——实践与认知[J].城市规划学刊, 2008 (01) .

[3]崔功豪.城市问题就是区域问题——中国城市规划区域观的确立和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 2010 (01) .

[4]孙中伟, 王杨, 李彦丽.论流空间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5 (06) .

[5]徐慧琼, 叶育成."适居适业"与"宜居宜业"并重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J].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论文, 2010 (05) .

[6]崔功豪.中国城市规划观念六大变革——30年中国城市规划的回顾[J].上海城市规划, 2008 (06) .

[7]石忆邵, 王云才.异地城镇化:新时期中国城镇化的主旋律[J].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4) .

[8]张敏, 顾朝林.近期中国省际经济社会要素流动的空间特征[J].地理研究, 2002, 21 (3) :313.

新型小城镇的规划设计问题研究 篇8

关健词:新型;小城镇;规划;设计

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小城镇在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型小城镇的建设与规划也成为一个核心问题。在新型城镇化理念的指导下,对于新型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应该考虑到的问题较多,不仅要考虑到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还应该考虑到小城镇的经济发展,以及地方特色问题。因此现阶段,对于新型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小城镇的城市设计内涵要进行深入认真的研究,从理论落实到实践,实现新型小城镇功能的全面性与科学性。

1新型小城镇规划设计的内容

小城镇的特殊性,决定其规划设计的对象不仅仅是小城镇本身的整体空间或某一场所,还应该包含小城镇区域范围以及人们生活环境的相关内容。小城镇的规模通常较小,一些地块或局部的城市设计往往很难进行准确界定,所以可考虑采用区域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来实现设计目标。一般区域规划阶段的小城镇规划设计可结合城镇体系规划来同时进行。在总体规划阶段,小城镇规范设计非常关键,它甚至决定了小城镇的未来发展。对新型小城镇进行总体规划,首先应该考虑到空间组织的各项影响因素。比如新型小城镇的背景、功能、形态、公共环境设施等。总体规划阶段还要对城镇的空间格局、景观构造系统、道路交通以及建筑风格等进行整体设计。在详细规划阶段,需要考虑的层次及内容更多,可以说是总体规划设计的进一步细化。在这一阶段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小城镇的局部空间设计。需要以人为本,对小城镇的生产、生活、交往、休憩等地面活动进行设计。在小城镇的详细规划设计阶段,主要涉及的内容有建筑群体的形态设计、公共空间设计、道路交通设计以及环境设施设计等。

2新型小城镇规划设计的原则

2.1遵循与环境相适应的原则

环境是小城镇人们生存与生活的保障,在城镇化进程不,不可避免的会对城镇生活造成危害。城镇生产和生活对环境的污染正在逐步恶化,对小城镇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而且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小城镇的环境保护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因此在新型小城镇的开发与规划设计工作中,必须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新型城镇的工业布局、人口规模等都应该在生态平衡所能适应的范围之内。

2.2遵循地方特色的原则

地方特色可以说是小城镇发展的有力支撑,是小城镇形象和知名度树立的法宝。在新型小城镇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将地方特色充分的考虑进去。对于新型的小城镇,如果没有历史传承下来的特色文化,可以积极的去创造一种地方特色。尤其是景观特色、文化特色等。由于小城镇的规模较小,其景观要素也较少,所以在规划过程中必须重视个性与特色,要小而精,小而特。要科学运用各种特色来打造新型小城镇的形象,避免出现生搬硬套、千篇一律的情况。

2.3遵循工业合理布局的原则

工业结构与布局的合理性是推动小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小城镇特色产业的充分体现。因此新型小城镇的工业布局必须考虑对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还应该对生态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考虑,进而体现新型小城镇工业规划的合理性。目前很多小城镇的工业布局都充满盲目性,存在布局混乱、技术落后、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合理的工业布局对于完善小城镇的经济结构,推进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作用。

2.4遵循土地合理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在新型小城镇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采用因地制宜,合理利用与开发土地,尽量节约用地的原则。采用各种方式来提高土地节约化程度,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对原有的建筑及设施进行合理的利用,以减少建设资金的投入。资金投入可采取多渠道筹集的方式,加强新型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小城镇的多元化经营模式。全面考虑周边其它城镇或乡镇的相互利用与影响,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来推动城镇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建设。

3新型小城镇的规划设计思路

3.1小城镇的功能分区

对新型小城镇进行功能分区规划设计时,应该结合当地的土地、水域、生态环境情况以及目前的使用功能来进行具体规划。另外,还应该综合考虑小城镇的未来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通常小城镇的功能区划分可分为工业区、商贸区、文教区、居民区以及混合区等。对于各功能区需要进行合理的布局,同时注重功能区开发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在小城镇的上风向或饮用水源等敏感区,严禁建设存在污染威胁的项目,其中包括规模化的畜禽养殖业。分区时应该确保新型小城镇的功能与规划相匹配,可根据小城镇的自然条件进行划分;也可根据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进行划分;还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及特点进行划分;或者依据行政区域进行划分等。分区时,对于每个规划区的位置、面积、主要发展产业等都要进行详细说明,同时控制好相关的污染问题。

3.2小城镇的交通规划

当小城镇规划设计中存在铁路线路时,就需要考虑铁路线路与铁路站的分布问题。通常铁路站应该尽量布置在小城镇的一侧边缘,以避免互相干扰。同时尽量将客站与货站用地布置在小城镇的同侧方向。尽量将客站布置在生活居住用地附近,将货站布置在工业、仓库用地附近。如果铁路线路必须穿越城镇,则应该在铁路两侧各分区配置独立的生活福利及文化设施,尽量减少跨越铁路的交通;在进行公路线路设计时,线路可分为穿越小城镇和绕过小城镇两种。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应该结合公路的等级、过境交通以及入境交通的流量等因素来进行综合考虑。对小城镇公路路线进行规划设计时,还应该考虑到公路与城镇的相互干扰问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布置。对于交通量较小的过境公路,可适当拓宽路面,并将城镇区内的公路改造为城市型道路。结合用地规划对公路两侧的建设项目进行调整和控制,尽量减少交通联系。

3.3小城镇的主要公共空间布局

传统的小城镇空间除了街道外,其它公共空间往往较少。在新型小城镇规划设计中,应该重视对公共空间的规划。比如建筑空间、街道空间、休闲空间等。在新型小城镇规划过程中,应该结合不同的建筑功能、用地性质以及人流的活动规律来设置公共空间。居民的公共空间应该与商业建筑、活动中心等空间相配合,交通空间应该与人们的出行方式、交通场站以及城镇的布局特征等相配合;自然景观空间则应该与自然景观、园林规划以及生态保护等相配合。另外小城镇的空间层次也要相对丰富,不仅要设置不同的功能区和公共空间,还应设置功能不同但性质相同的多层次空间。比如在广场设置上可分为交通集散、休闲娱乐、集会或市政等不同功能。

4结论

近年来,我国的新型小城镇不断兴起,在小城镇规划设计方面也存在不同的意见。一些新型小城镇建设趋于都市化,一些新型小城镇建设重视地方特色的突出。但是,无论采取何种规划设计理念,都应该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社会经济、人口、文化与环境的和谐、与协调发展。

文献引用

[1].张雪华,浅谈小城镇规划设计的要求和原则[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9):58.

[2].谢珍华,现代小城镇规划设计分析探讨[J].四川建材,2008(6):91~93.

上一篇:军事下一篇:高一活着读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