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城镇规划

2024-09-25

高职城镇规划(通用12篇)

高职城镇规划 篇1

1 高职城镇规划专业职业能力对接分析

通过企业调研, 分析核心课程是否对应职业岗位能力;项目化教学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 而精品课的建设一定是基于项目化课程改革的, 探讨项目化教学课程改革相关内容, 不断调整教学内容, 总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从而解决核心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的对接, 进而合理地进行精品课群的建设。

1.1 对城镇规划企业的调研通过先后走访多家城市规划设计院与企业, 与行业管理人员、设计人员、技术人员进行了交流与座谈, 并向其发放问卷, 问卷回收率为90.0%, 其中有效问卷合格率为86.7%。在问卷的内容安排上, 涉及对调研企业基本信息、城市规划行业调查、城市规划专业设计类核心课程定位与建设、课程改革等问题, 题型全部为客观题与主观题。通过数据的录入和分析, 对城镇规划专业设计类核心课程的定位与建设、课程改革进行研究, 从而确定精品课建设方向。调研基本内容如下。

1.1.1 确定城镇规划设计主要项目类型通过行业调研, 我们从辽宁省内各规划、设计单位了解到, 城镇规划常见设计项目包括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城市中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城市商业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城镇总体规划设计、场地设计、景观园林设计等类型。设计类型主要集中在城镇详细规划设计、城镇总体规划设计与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方面。另外, 场地设计与景观园林设计等方面也比较常见。

1.1.2 确定城镇规划专业设计类核心课程通过企业调研, 设计类型主要集中在城镇详细规划设计、城镇总体规划设计与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方面, 从而确定城镇规划设计类核心课程为《城镇详细规划设计》、《城镇总体规划设计》与《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

1.1.3 企业对核心课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未来的定位应是知识型、技能型和实用型的一线技术人才, 要求是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创新的能力, 同时还应注意拓展知识与其他领域相关知识的配套学习, 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思维敏锐, 上手快、发展潜力大。

1.2 对于设计类核心课程改革方面的建议调研企业指出城镇规划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广, 综合性、社会性、政策性强。应加大社会实践课程内容部分, 包括到外地进行实际规划实践, 到校外居住区进行居民调查, 实践与参观阶段能开阔眼界, 增加社会阅历, 毕业后工作能较快上手。企业在课程改革方面有以下几条建议:第一, 建议让学生来更多地了解企业文化, 熟悉企业管理结构、明确岗位职责;让学生初步了解项目工作流程。第二, 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大量运用企业的实际案例, 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1 关于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建议建议多采用项目式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及提高其综合素责、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能解决实际问题, 能一岗多能、一专多能。

1.2.2 提出课程考核标准的要求建议课程考核一定要按照实际工作需要设定评价标准, 不但要注重设计成果功能的合理性, 还要注重其效果表达是否能让甲方认可, 这其中包括方案的介绍与沟通等, 以上内容都应进入考核标准。

1.2.3 应编写出适应于高职教育的项目化实用教材建议教师与企业合作, 利用企业实际案例, 将实际设计方案运用到教学中, 把知识重组, 编写出适应于项目化教学的校本教材。

2 基于企业调研精品课程开发研究

2.1 核心课程建设要与企业需求对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接收者、受益者都是企业, 因此需要实施产教结合, 将职业教育办成符合企业需要, 赢得企业认可的教育, 课程开发与项目化教学改革作为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也在企业, 即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和需求改变课程结构和教学方式, 最终实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实现核心课程的建设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2.2 基于工作过程把理论知识有机重组课程对接企业需求, 要求课程根据企业工作过程和工作实际, 总结归纳出职业活动的具体流程, 这就需要把理论知识按职业活动和要求设计教学内容, 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课程, 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学与训练项目, 即根据工作过程把理论知识有机重组。

2.3 提出课程考核标准的要求建议课程考核一定要按照实际工作需要设定评价标准, 不但要注重设计成果功能的合理性, 还要注重其效果表达是否能让甲方认可, 这其中包括方案的介绍与沟通等, 以上内容都应进入考核标准。

2.4 应编写出适应于高职教育的项目化实用教材建议教师与企业合作, 利用企业实际案例, 将实际设计方案运用到教学中, 把知识重组, 编写出适应于项目化教学的校本教材。

综上所述, 项目化教学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 而精品课的建设一定是基于项目化课程改革的, 其目标是解决核心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的对接, 课程应对接企业需求, 要求课程根据企业工作过程和工作实际, 总结归纳出职业活动的具体流程, 把理论知识按职业活动和要求设计教学内容, 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课程, 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学与训练项目, 即根据工作过程把理论知识有机重组。另外, 精品课程应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与设计标准。

摘要:通过企业调研, 分析高职城镇规划专业核心精品课程是否对应职业岗位能力, 基于企业意见和建议提出如何进行精品课程开发。

关键词:高职城镇规划,课程开发,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小丽, 于国英, 魏志强.高职院校精品课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 (05) .

[2]张小丽, 宋明伟, 韩伟, 王建军.高职精品课建设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 2013 (16) .

[3]张艳军.浅谈项目教学法在数学课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 (下旬刊) , 2010 (03) .

高职城镇规划 篇2

从城镇体系看,小城镇是属于城市范畴,是城市居民点中的最下一个层次,数量最多并与农村具有密切的联系。从农村地域体系来看,小城镇又是农村地域体系的最上层次。它作为农村之首,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城市之尾,同样接受大中城市的辐射。面向农村、城市两个领域,是城乡之间的联系纽带;小城镇是乡村剩余劳动力、乡镇企业和大城市分离型企业的聚集地;是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城乡一体化的实验地;是乡村经济的突破口;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和前沿阵地。

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积极推进小城镇规划建设是一个大战略。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很强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广泛领域。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规划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管理小城镇建设的重要依据。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市迅速发展,小城镇蓬勃兴起,农村面貌发生很大变化。规划在促进经济建设、调整城乡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合理利用土地、改善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协调各项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大规模进行城镇建设的今天,适时加强小城镇规划与管理落实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

我县十分重视小城镇的规划,把小城镇规划作为促进城镇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规划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复杂的问题。如何提高小城镇规划设计水平,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小城镇,成为带动乡镇企业发展,加快城乡物资交流和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小区域经济中心,已成为关注的焦点,要达到这一目标,还有些问题值得探讨和思考。

2县域小城镇规划中面临的问题

2.1城镇发展规模的确定,导致城镇化水平预测不具备科学性

2.1.1人口规模的确定

对于小城镇人口规模的确定,一直沿用综合平衡法:

P=P0*(1+K)a+△P

式中:P——规划期内总人口(人)

P0——规划基期总人口(人)

K——规划期内人口自然增长率(‰)

△P——规划期内的人口机械增长数

N——规划年限

而其中P0就很难算清楚,其应该包括农业人口与非农人口之和,往往采集到的资料中有些指标如农业人口数,职工数,在外打工数等都交代不清,前后矛盾,这就造成了我们在计算基期总人口时出现重复计算的错误,而导致现状人口估计的不准确,公式中如剩余劳动力进镇数完全是一个估算值,而不同的规划者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都有可能算出不同的结果,从而影响了人口预测的不科学不合理性。这是一个比较难把握的问题,目前一些小城镇规划人口将剩余劳动力的转化比例定为80%,甚至90%,显然有些盲目偏差。一般认为小城镇镇区人口在5万人以上,才能达到集聚效应,为了一味追求规模效应,而盲目提高人口规模指标,实为不合理。

2.1.2用地规模的确定

在规划时不应根据硬性指标来盲目实施,不容许用地指标超出范围,指标超过规划用地面积应具有相应的弹性,要结合当地的情况,分析其土地利用状况,保证规划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如我县处于洞庭湖区,常年多雨会引起山洪爆发,因此在规划时设置必要的防护绿地,导致规划用地面积超标,因此为了保证用地面积在规定的范围内,要灵活运用,做到规划用地面积因地制宜,将防护绿地的面积不算入到镇区建设用地面积之中。

2.2城镇职能与性质的确定

目前,许多小城镇的性质都是根据现有的一点资料及现状产业发展状况来定的,多数是以商贸、第三产业的职能为主,过分着眼于现状,而没有从全省、全县的城市体系规划来论证本城镇的地位,职能,没有经过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如到当地作调查问卷),定性显得肤浅,缺乏长远性。因为当地的居民对自己生长的故乡最有发言权,我们往往可以从他们口中了解掌握很多书面上不能找到的问题和答案。而且要对当地发展条件分析,结合当地情况及发展适宜度做出规划。

2.3城镇规划编制的问题

2.3.1城镇规划的编制办法过于陈旧,很难适应新体制下经济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高度化的今天,规划主体已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不可测因素增多,总体规划只能是对城镇发展的宏观预测,是一个战略性的规划,落实到地域空间上也只能是粗线条的,而不可能是终极的模式。必须留有足够的弹性空间和发展余地,这样在规划主体突然变化时,才能得心应手地加以合理配置。

2.3.2编制规划的深度不够。

因为一个规划从编制到审批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由于编制工作组织不力,调查研究不充分,地方参与不够,加之其它客观方面的因素,导致规划编制内容不全,深度不够,难以发挥到其应有的指导作用,城镇规划中的许多问题不能解决或者应为缺乏规划实施办法难以使规划编制实施下去。而且有一些小城镇经济条件还很有限,技术力量薄弱,对于规划编制中的一些高技术问题是不能够实施。

2.3.3编制规划所依据的法规、标准不配套,难以适应小城镇经济实力、地域环境差异实际,而导致规划编制存在一定问题。

我们所用的小城镇编制规划是大众的,通用版,没有特殊点,因此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城镇可能并不适用,如经济落后,自然环境较差的地区,而要严格遵守其编制规划所依据的法规、标准,不但显得有些牵强,使一些规划做出后很难实施,而且各城镇很难发挥各自的特点,造成规划呆板,不具特色。

2.4城镇化水平预测简单沿用数学方法,没有具体分析。

城镇化水平的预测主要通过数学方法,应用公式:城镇化水平=镇区人口/镇域人口。其实,城镇化水平还要受其它很多因素的影响,要多角度来分析;如城镇的整体状况,包括城镇的构成,城镇规模,城镇密度,以及城镇发展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城镇基础设施水平等基本情况。其次,还必须对城镇现状水平,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所处的发展阶段各级城镇对现状城镇化水平的贡献程度以及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变化等进行分析。最后,对城镇包括镇域内的人口和经济流向进行分析。

2.5忽略城镇地域特色,规划布局呆板,千遍一律。

在我国有成千上万个小城镇,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各异、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不同,因而千姿百态,各具特色。但近10年来,许多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趋同一面,不管地形、地貌,道路多以棋盘式为主、布局模式也均死板教条,没有创新点,公建都以四方、条状格局,没有特点,失去了小城镇本身应有的特点,不能吸引人,也会丧失了发展中的机遇。

2.6规划脱离实际。可操作性、可实施性、弹性差

目前小城镇的发展依赖于规划,但是有些小城镇规划设计让人担忧。规划时完全忽略了小城镇的现状情况,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特色而盲目追求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未把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而不顾客观事实,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盲目扩大用地面积,盲目拆迁旧宅毫无考虑到居民的搬迁问题;将现有绿地,绿化带防护林破坏,这不仅破坏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也影响了人居生活环境。

此外,规划时为了刻意追求规划的漂亮、整体的美观,没有认真分析地形,往往在地形复杂,坡度大,难利用的土地上建设公用设施,加大了工程的实施难度。

2.7城镇规划滞后于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城市规划是城市未来若干年发展建设的指导性法规性文件,地方政府由于受经济影响和思想观念的束缚对城市规划在城市管理和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规划只能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认识似乎是大部分人的共识,所以直接导致出现规划未作而盲目建设的现象,没有规划约束的随意发挥,符合了领导的意愿,但这不光在财力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上造成极大浪费,也为以后的城市管理和改造埋下极大隐患。

2.8忽视生态环境建设,导致环境进一步恶化。

1)绿化体系不完整。公共绿地面积日益减少,不少城镇为了盲目扩大城镇建筑面积,不仅不开辟新的绿地,还将原有绿地挪作他用,城镇中缺乏防护绿地的建设,间接的影响了生态环境。

2)生活排污管道设置不当,布局混乱。许多规划者在规划排水管线时,只是考虑到当前利益,对排水、给水管道的设置考虑不周或不设置,造成洪水期来临时导致路基受损、路面积水,严重阻塞了交通和影响行人的正常流通。

3小城镇规划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从以上小城镇规划存在的问题分析可以看出,问题的焦点在于没有很好解决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具体规划缺乏地域特色,或者规划措施没有落实到位等等,笔者认为,要解决目前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重视小城镇体系规划,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整体效益,体现个体特色

小城镇是一定镇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小城镇规划时,首先必须根据其在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各自的产业特点,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地的拟定城镇性质,确定城镇未来的发展方向,主导产业,把握好城镇发展的方向。与此,研究各城镇之间的相对位置,相互关系,安排城镇的产业布局和功能分区,协调解决各镇自身难以解决的资源共享,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重大问题,切实发挥小城镇对资源的集聚效应,以达到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3.2结合当地情况,根据规划的标准,园地制宜的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1)结合镇区实际确定建设目标,本着可适当超前的原则,合理确定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盲目模仿大中城市的发展规模,脱离小城镇实际,把标准

定得过高,而使规划难以实现。

2)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符合当地实际,认真分析其城镇优势,城镇性质来建立配套的基础设施,其基础设施不应是小而全,由于有些镇与县之间的距离很近,仅几公里,有些基础设施可以考虑依托城市,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3道路建设要结合当地的地形,今后产业发展方向等因素,来确定道路的规划,采用数学方法,经过科学分析调查,计算现状道路的车流量、人流量来建设合理的路网体系。

34.4保护城镇生态环境,结合各镇区的优势,引入循环经济的思想,建立乡镇生态工业园区

在规划过程中,要确保整个规划,实施时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对镇区内的对环境有污染的产业要合理科学的规划,通过循环经济的原则,转城镇劣势为优势,建立生态型工业园区,既能解决环境问题,有能发挥本区特色优势,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生态型工业园是一个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两者保持高度和谐,园区发展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高效、稳定、协调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工业区是具有一定循环利用资源能力的工厂企业在一定空间范围的聚集区。

生态工业区的工业一是要发展无污染、少污染的工业项目,二是要将在资源及原材料使用上安排具有共性的企业集中布置,尽量形成合理的“工业食物链”,使上一级工厂排出的废料成为下一级或下几级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既减少污染物,又降低产品的成本。同时,同类型工厂相对集中布置,也有利于污染治理设施的集中配备,三是要提高厂区的绿地率。只有建立乡镇生态工业园区才能有效保证乡镇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水平,服务全镇。

3.5提高绿地覆盖率

绿地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净化空气,随着小城镇的不断发展,逐步实现小康,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及工业将不断的得到发展,而使得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加大绿地的覆盖率,合理布局,将会使一些小的废水废气等污染物被生态系统自身净化,这是保护生态环境一个简便有效的途径。

3.6努力寻求适合于不同类型的小城镇的人口计算模式

以科学的态度合理确定人口规模,不能盲目的运用过去的公式而造成失误,给规划带来不便。目前我们所运用的最多的就是综合平衡法,而其中的各项指标存在矛盾,我们应该结合各地区不同的情况,找出较为准确、合理的计算方法。可以利用目前所用的多种方法,如主要用一种方法算,再用其他方法验证,以保证数据的准确度,不会造成太大偏差。

3.7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全民规划意识

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对信息具有选择性,规划实施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决定了规划的宣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充分运用利用电视、报纸、广播、展示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领导和广大群众都认识到规划的重要性,从而保证规划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功能分区科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逐步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增强对规划成果的认识同时,要加强规划法宣传,提高各部门及人民对规划的严谨性,科学性,权威性的认识,自觉遵守规划,理解和支持规划城建部门的工作。

4结语

综上所述,县域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与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在“个性”上下功夫,培育发展主导产业,走以产业立镇之路,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所以,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思路,正确分析和逐步解决发展中存在问题,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于今.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协调城乡发展步伐[J].小城镇建设,2006(4).[2]唐建兵,王玉琼,张薇.旅游业和小城镇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2007,1.[3]伦海,徐敏.小城镇的生态建设,东北大学学报.2003,9.摘要:小城镇规划是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重要一环,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城市规划工作实践,并运用城市规划一般原理,详细分析了县域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与途径。

浅析城镇发展与城镇规划关系 篇3

【关键词】城镇;规划管理;经济;开发

从城镇化的战略需求看,城镇规划必须注重统筹发展城镇规划是继承过去、创造今天、预测未来的一门科学。搞好城镇规划,必须从城镇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统筹考虑局部与全局、近期与远期、条条与块块的关系,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宽。

城镇规划是城镇发展的战略、建设城镇的纲领、管理城镇的依据,也是城镇政府指导调控城镇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手段。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39%,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如何保证我国城镇发展沿着健康的道路快速推进,这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城镇政府必须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重大课题。

城镇的开发建设表现为多种经济法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或者是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的关系。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镇规划体制无论在自身机构、管理机制、还是规划方法等方面都难以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关系。

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的城镇规划对城镇土地和空间资源价值认识不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城镇建设资金短缺;二是传统的规划管理强调的是计划性和强制性,若严格按照城镇规划进行管理,则投资商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容易影响投资商的积极性,若规划执法不严又容易产生各种腐败现象;三是城镇规划代表的是城镇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目前我们低规格的城镇规划管理机构(有的城镇还没有独立的城镇规划管理机构),难以承担起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协调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关系的职能;四是传统的城镇规划是以土地利用控制为核心的一种静态的物质规划,规划缺乏实施可行性论证和评估,造成了规划的目标过于僵化,实施中缺乏可操作性,难以适应干变万化的市场,从而造成大面积的违法建设;五是传统城镇规划关注的是既定规划蓝图的实现,而忽视了城镇规划对城镇土地开发过程的调控功能,容易引起土地的投机活动;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商对经济效益过度追求往往会侵害公众的利益,造成土地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作为城镇整体利益的代表,城镇规划部门难以对这类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和调控,使得公众利益受到损害,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得不到有效保障等。

1. 要树立规划的资源意识。城镇规划不仅是一种重要资源,而且是一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使用权的取得主要通过有偿出让、转让。土地出让转让的关键是土地价值问题。尽管影响土地价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就具体某一块用地来说,它的价值往往由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情况和城镇规划确定的开发条件来决定。《城市规划法》“城镇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服从城镇规划”的规定,明确了城镇开发用地的性质、功能和容积率等开发要求由城镇规划来确定,这些开发要求直接左右着开发效益。因此,通过城镇规划的科学测算,合理确定开发商与城镇政府收益分配比例,可以为政府筹集大量的建设资金。具体地说,城镇建设中容积率的提高、原有建筑的加层、“破墙开店”等用地性质功能的改变都可以产生很高的级差收益,但这不是项目开发本身产生的,而是政府长期基础设施投入的结果。这些收益不能全部纳入开发商的口袋,而要通过规划的手段,使政府基础设施投入产生的收益回流到政府的口袋中,为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城镇规划直接创造了经济效益。

2. 要把市场机制引入城镇规划,规划管理要靠“两手”。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方式按价值规律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方式,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力要素流动和城镇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这种运行机制对形成城镇土地市场和带动城镇建设起了十分重要的的作用。在这种运行机制下,如果城镇规划不利用市场调节这只“无形的手”,就无法对城镇建设实施有效的调控。当然,城镇规划工作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政府行为,无论在什么体制下都是以政府的管理或干预的形式维护公众利益的一种社会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商追求的是最高最大的利润,这种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求往往会造成对公众利益的侵害。市场土地供给的有限性与价格的上涨趋势也往往会导致土地投机活动。市场调节的结果也往往只使直接经济效益高的项目吸引了很多投资者,而维护城镇正常功能的绿地、道路交通设施等公益事业仍然难以吸引投资,只能依靠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城镇规划的调控来加以解决。如不加以控制和引导,市场机制很容易导致城镇建设的盲目性和城镇功能失调。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管理工作既不能单靠行政手段进行控制,也不能仅靠市场调节进行规范,而要靠“两手”,一是行政法规“有形的手”,二是市场调节“无形的手”。

3. 城镇规划要为城镇建设筹集资金。

3.1 当前城镇建设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设资金问题。有资金才能改造城镇,没有资金城镇就难以发展。所以.城镇建设资金问题,是我国乃至世界所有的城镇市长所关注的问题。没有建设资金,规划得再好也没有用。在国际上,城镇建设资金一般有三个来源:(1)税收,西方国家都是用税收来搞城镇建设的。像日本大版市1996年的建设资金是1500多个亿,还说不够。(2)级差地租,以土地来挣钱,比较典型的是香港。(3)各种收费,增加城镇积累。就我国来说,税收不是我们的办法,规划费用也不是办法,国务院早已三令五申,不许乱摊派。

3.2 地方政府唯一能掌握的是级差地租。级差地租用不好,城镇就不能发展;级差地租用得好,城镇就会发展。温州市紧紧抓住这一点,五年内城镇改造面达50%,创造了一个新的温州城。杭州、宁波等城市也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手段,对旧城区进行成街、成片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同时,有的市县尽管也利用级差地租的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旧城改造,但由于没有充分发挥规划部门的作用,缺乏科学的测算,在土地开发过程中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使一个本来可以给政府带来收益的成片开发项目入不敷出,成为政府的包袱。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规划的手段、级差地租的杠杆为城镇建设筹集资金。

3.3 规划管理应具有前瞻性,应能预测城镇经济发展动向,并及时调整策略与手段,对投资环境的改善应该更多起引导作用,而少使用制约手段。规划管理与投资环境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开放系统。目前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已经开始吸引一些人才、资金、技术进入西部地区,但相应的配套软硬件环境却不尽如人意,这主要表现在政府观念开放程度不够、市场经济意识不够、招商引资的基础性工作不够、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办事效率低、官僚作风严重等等.从而影响招商引资的进程。如何把握好城镇规划与投资环境的关系,充分了解和努力发挥城镇规划对投资环境的作用,以营造最佳投资环境,是城镇规划管理者应该认真加以研究的课题。

近半个世纪来,城镇规划的研究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全面渗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科群,依据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我们大体可以看清城镇规划的基本轮廓:城镇是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高度协同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内部的物质变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构成环环相扣、协同共生的网络,具有实现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充分利用、信息反馈调节、经济效益最好、社会高度和谐、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机能。

高职城镇规划 篇4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全过程的重要环节。由于城市规划专业工作所具有的政策性强、法规性突出等特点, 因此更应重视实践教学, 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法治意识、程序规则意识、保密意识、参与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自主意识、道德意识、生态意识、科学理性精神。高职院校城镇规划专业的毕业实习是个必不可少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如果能安排学生到城市规划设计或管理单位的实际工作中去实习, 聘请城市规划行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为辅导教师, 在真实的城市规划工作环境中参与教学指导, 以行业需求为依据;以岗位工作过程为主线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依托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共同培养专业人才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是一个以“可持续发展、单位满意、学生乐于就业”为主旨, 创建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真实的城市规划工作环境教学, 可使教学过程和专业工作过程相一致, 将理论与实践技能融为一体,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会使所学的书本知识用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这样, 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的技术和方法, 毕业后就能很快地顶岗工作, 从而为实现教育与就业的零距离奠定基础。

到实际的城市规划设计或管理的单位去实习固然好处很多, 但是也会涉及到许多的具体问题。为了做好这项工作, 以达到教学目的, 事前应做好相应的计划和组织协调工作, 同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首先需要提前制定较为周密的工作计划, 并且应该征求所到实习单位的意见, 使得毕业教学实习尽可能的和实习单位的具体工作项目结合起来, 如果在时间上有冲突, 应在保证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调整学校教学进程, 尽可能去适应实习单位的工作项目要求, 以达到毕业实习的教学目的。

2.城市规划专业的毕业实习从性质上来说毕竟是专业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只不过是很重要而已;而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实习的学生其身份也毕竟是个未毕业的学生, 所以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始终保持对学生的实习行为进行监控, 不能放任自流;更何况城市规划的具体工作 (不管是城市规划设计还是城市规划管理) 都具有政策性强、法规性突出的特点, 而且往往会涉及到众多的利益冲突问题, 所以更要注意提醒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搞清楚自己的身份, 增强保密意识, 不能出现与实习学生身份不符的各种行为, 尤其是把握好工作中的行为尺度。

3.近些年来由于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难, 一些学校个别专业的毕业生设计和毕业实习教学出现了种种不正常的现象, 如为了抢占就业机会或是提前毕业, 或是将未完成毕业设计教学过程的学生提前安排到用人单位进行毕业实习, 实习期间随便的搞个题目混混了事, 以实习代替毕业设计。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是违背基本的教育科学规律的, 也是对学生、对用人单位和党的教育事业极其不负责任的, 是非常错误的行为。笔者认为这样做既对用人单位不利, 也害了学生, 同时也会影响到学校的办学声誉, 无异于杀鸡取卵。不可以以毕业实习代替毕业设计, 应在认真完成毕业设计教学任务后方可进行毕业实习。

摘要:城镇规划专业的毕业实习是个必不可少的专业教学环节, 为达到教学目的, 应遵照市场岗位需求和就业导向, 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 依托城镇规划用人单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教师职业素质, 按城镇规划用人单位实际工作氛围设计教学情景;教学改革结合城镇规划职业岗位标准编写工学结合教材;选择合适的城镇规划实际工程项目作为学生能力培养教学项目, 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平台, 在做好相应的计划、组织协调工作的基础上, 实习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对学生的实习行为进行监控, 不能放任自流;更不可以实习代替毕业设计, 应在认真完成毕业设计教学任务后方可进行毕业实习。

城镇规划简答 篇5

1.聚落,也称为居民点。它是人们定居的场所,是配置有各类建筑群、道路网、绿化系统、对外交通设施以及其它各种用工程设施的综合基地。

2.城镇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协调城镇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城镇建设的蓝图,也是城镇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3.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4.冲沟是由间断流水在地层表面冲刷形成的沟槽。

5.滑坡是由于斜坡上大量滑坡体在风化、地下水及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向下滑动而造成的。

6.风向频率是地某一时期内各个方位风向发生的次数占该时期内观测累计各个不同风向的总次数的百分比来表示。7.静风区是当一个地区的静风频率大于30%时,则该地区称为静风区。8.温度,就是气温,所谓气温通常是指离地表面1.5m高度处测得的大气温度,其单位用℃表示。

9.降水是指降雨、降雪、降雹、降霜等气候现象的总称。.城镇性质是指城镇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外的地位与所起的作用。.城镇规模包括城镇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即城镇人口的多少与用地的大少。12.城镇人口规模地指一定时期内城镇人口的总数。一般把到规模期末城镇所能达到的人口总数称为城镇人口发展规模。

13.基本人品是指主要为外地服务的厂矿、交通运输、机关、学校等机构中工作的人员。

14.服务人口是指本城镇建设的企业、行政机关、文化教育、卫生福利设施等机构中的工作人员。

15.被抚养人口是指依靠家庭或社会抚养的人口。

16.职工带眷比是指带有家眷的职工人数占职工总人数的比值.17.带眷系数是指职工带眷属的平均人数.18.城镇用地是规划区范围用于城镇建设和满足城镇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19.仓储用地是指专门用作储存物资的用地。

20.干道网密网密度=城镇干道总长度/城镇用地总面积(㎞/㎞²)

21.城镇总体布局任务的核心是城镇用地的功能组织,是在城镇性质和大体确定的情况下,在城镇用地适用性评定的基础上,按照各类用地的要求,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加以组织,使用城镇成为一个协调的有机整体。

22.居住小区又称小区,是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镇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23.居住区作为城镇的一个有机组组成部分.是人们日常生活居住的地方,一般为城镇干道或自然界所包围的相对独立的地区,设有为居民服务的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

24.居住组团又称组团,一般指被小区级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生活聚居地。

25..城镇公共中心,就是主要公共建筑分布的主要集中地区,实际上就是人们认为的经常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广场、干道、建筑群所组成。26.绿化覆盖率(%)=各类绿地覆盖总面积/用地面积100%

27.人均公共绿地=公共绿地意面积/城镇

人口(%)

五、简答题

一、简述城镇规划的任务;答:根据国家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方针,技术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布置城镇体系,合理的确定城市在规划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布局,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综合部署城市经济、文化、公共事业及战备等各项建设,保证城市有秩序的协调的发展。

二、简述城镇规划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答:1.在调查中要注意综合运用踏勤、访问、座谈会、填表等多种方式,其目的在于准确掌握全面情况。2.城镇规划基础材料一定要准确无误。

三、简述城镇现状条件分析的主要内容”。答:1城镇总体布局的分析2城镇规模的分析3工业现状的分析4交通现状的分析5生活设施现状的分析

四、简述确定城镇性质依据的主要内容 答:1区域地理2城镇的资源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4城镇的历史条件5城镇的现状资料

五、简述城镇工业用地选择的一般要求 答:1节约用地,考虑发展2充分利用城镇原有设施,节约建设资金3用地地质可靠,少挖多填4不淹不涝,靠水近

电5交通运输的要求6环境卫生的要求

六、简述居住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答:1选择确定居住用地的位置和范围,包阔建设、拆迁的范围2确定人口规模和所需用地的大小,或者根据建设地区的用地大小来决定人口规模3拟定住宅类型、层数比例、数量以及其规划布置的方式4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数量、规模、分布和布置的方式5拟定居住区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及内部道路系统的规划布置6拟定公共用地、体育、休息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7拟定各项工程管线的设计方案8拟定竖向规划设计方案9拟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和造价估算

七、简述旧居民区改建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答:1维修旧房2调整用地布局3改善居住环境4完善居住区道路系统5调整并增设公用设施6对传统居民、文物古迹、古树加以保护

八、简答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目的 答:意义:它不仅仅在于保护城镇历史发展的轨迹,以留存城镇的记忆;也不只是继承传统文化,以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他同时还是城镇进一步发展重要基础和契机之一目的:对构成人类记忆的历史信息及其文化意义在城镇中的具体表现进行保存,使新的作用和活动与历史城镇和城区的特征相适应,确保历史城镇和城区的和谐关系,并适应成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九、简述城镇规划管理的重要地位。答:1城镇规划与规划管理是共生的统一体2城镇规划管理是城镇规划合理实施的保证3城镇规划与规划管理是城镇政府的重要职责

十、结合实际论述城镇规划工作的特点。答:1城镇规划工作的政策性、综合性、地方性、长期性

十一、结合实际论述城镇总体艺术布局的要求 答:1城镇体量要适度,2历史传统要继承3保护地方特色

十二、结合实际论述管线工程综合的意义 答:1为满足工业生产及人民生活需要2管线工程综合是城镇建设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管线工程的施工及今后的管理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四、名词解释

1.聚落,也称为居民点。它是人们定居的场所,是配置有各类建筑群、道路网、绿化系统、对外交通设施以及其它各种用工程设施的综合基地。

2.城镇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协调城镇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城镇建设的蓝图,也是城镇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3.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4.冲沟是由间断流水在地层表面冲刷形成的沟槽。

5.滑坡是由于斜坡上大量滑坡体在风化、地下水及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向下滑动而造成的。

6.风向频率是地某一时期内各个方位风向发生的次数占该时期内观测累计各个不同风向的总次数的百分比来表示。7.静风区是当一个地区的静风频率大于30%时,则该地区称为静风区。8.温度,就是气温,所谓气温通常是指离地表面1.5m高度处测得的大气温度,其单位用℃表示。

9.降水是指降雨、降雪、降雹、降霜等气候现象的总称。.城镇性质是指城镇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外的地位与所起的作用。.城镇规模包括城镇人口规模和用地

规模,即城镇人口的多少与用地的大少。12.城镇人口规模地指一定时期内城镇人口的总数。一般把到规模期末城镇所能达到的人口总数称为城镇人口发展规模。

13.基本人品是指主要为外地服务的厂矿、交通运输、机关、学校等机构中工作的人员。

14.服务人口是指本城镇建设的企业、行政机关、文化教育、卫生福利设施等机构中的工作人员。

15.被抚养人口是指依靠家庭或社会抚养的人口。

16.职工带眷比是指带有家眷的职工人数占职工总人数的比值.17.带眷系数是指职工带眷属的平均人数.18.城镇用地是规划区范围用于城镇建设和满足城镇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19.仓储用地是指专门用作储存物资的用地。

20.干道网密网密度=城镇干道总长度/城镇用地总面积(㎞/㎞²)

21.城镇总体布局任务的核心是城镇用地的功能组织,是在城镇性质和大体确定的情况下,在城镇用地适用性评定的基础上,按照各类用地的要求,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加以组织,使用城镇成为一个协调的有机整体。

22.居住小区又称小区,是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镇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23.居住区作为城镇的一个有机组组成部分.是人们日常生活居住的地方,一般为城镇干道或自然界所包围的相对独立的地区,设有为居民服务的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

24.居住组团又称组团,一般指被小区级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生活聚居地。

25..城镇公共中心,就是主要公共建筑分布的主要集中地区,实际上就是人们认为的经常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广场、干道、建筑群所组成。26.绿化覆盖率(%)=各类绿地覆盖总面积/用地面积100%

27.人均公共绿地=公共绿地意面积/城镇

人口(%)

五、简答题

一、简述城镇规划的任务;答:根据国家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方针,技术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布置城镇体系,合理的确定城市在规划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布局,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综合部署城市经济、文化、公共事业及战备等各项建设,保证城市有秩序的协调的发展。

二、简述城镇规划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答:1.在调查中要注意综合运用踏勤、访问、座谈会、填表等多种方式,其目的在于准确掌握全面情况。2.城镇规划基础材料一定要准确无误。

三、简述城镇现状条件分析的主要内容”。答:1城镇总体布局的分析2城镇规模的分析3工业现状的分析4交通现状的分析5生活设施现状的分析

四、简述确定城镇性质依据的主要内容 答:1区域地理2城镇的资源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4城镇的历史条件5城镇的现状资料

五、简述城镇工业用地选择的一般要求 答:1节约用地,考虑发展2充分利用城镇原有设施,节约建设资金3用地地质可靠,少挖多填4不淹不涝,靠水近电5交通运输的要求6环境卫生的要求

六、简述居住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答:1选择确定居住用地的位置和范围,包阔建设、拆迁的范围2确定人口规模和所需用地的大小,或者根据建设地区的用地大小来决定人口规模3拟定住宅类型、层数比例、数量以及其规划布置的方式4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数量、规模、分布和布置的方式5拟定居住区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及内部道路系统的规划布置6拟定公共用地、体育、休息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7拟定各项工程管线的设计方案8拟定竖向规划设计方案9拟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和造价估算

七、简述旧居民区改建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答:1维修旧房2调整用地布局3改善居住环境4完善居住区道路系统5调整并增设公用设施6对传统居民、文物古迹、古树加以保护

八、简答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目的 答:意义:它不仅仅在于保护城镇历史发展的轨迹,以留存城镇的记忆;也不只是继承传统文化,以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他同时还是城镇进一步发展重要基础和契机之一目的:对构成人类记忆的历史信息及其文化意义在城镇中的具体表现进行保存,使新的作用和活动与历史城镇和城区的特征相适应,确保历史城镇和城区的和谐关系,并适应成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九、简述城镇规划管理的重要地位。答:1城镇规划与规划管理是共生的统一体2城镇规划管理是城镇规划合理实施的保证3城镇规划与规划管理是城镇政府的重要职责

十、结合实际论述城镇规划工作的特点。答:1城镇规划工作的政策性、综合性、地方性、长期性

十一、结合实际论述城镇总体艺术布局的要求 答:1城镇体量要适度,2历史传统要继承3保护地方特色

庙城镇:规划先行产业铺路 篇6

自2006年以来,庙城镇争创科技创新型多镇,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成立专门的领导班子,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根据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发展适合自己的特色产业。

在发展过程中,紧临城区的庙城镇,重点发展休闲产业。城市功能区产业,物流产业和高新技术等产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产业带动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规划先行

庙城镇紧紧围绕城南板块的功能定位,做出了科学规划为先导、搭建发展新平台的重大决策。镇党委投资200余万元,聘请国内外30多名知名专家学者,制定出台了包括土地利用、道路交通等在内的庙城镇可持续发展总体规划,描绘出了庙城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尤其是针对创新型乡镇建设,庙城镇与北京工业大学合作,对全镇一产。二产,三产分别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根据全镇具体情况对今后五年科技发展做出了规划。科技规划整体发展思路是推进城市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经济社会战略大发展。

依托优越的交通区位,庙城镇确立了北部怀河文化休闲带、中心区城市功能产业带、南部工业物流带的“一心、两极、三带、四区”产业总体规划,重点打造酒文化公园、时尚岛、汽车物流园等4大新兴产业和汽车、食品、印刷,建材等8个主导型产业。

在对全镇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的基础上,庙城镇通过组织村干部实地考察,使各村寻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村级产业发展路子,按照《庙城镇总体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怀河产业带、工业园区、日村改造、物流仓储等新的投资增长点为龙头,18个村分别制定了具有庙城特色的村级发展产业规划。

庙城镇领导表示,庙城镇要整合内外资源,加强技术引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发展高科技产业,进~步完善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实现科技主导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围绕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培育和支持几家具有持续自主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现代都市观光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

以科技项目促产业

庙城镇发挥地理区位以及自然资源优势,积极与首都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积极开展科技新技术、新项目和农业新品种科学实验,并及时引进和推广实验成功的新技术和新品种。

为发展设施农业,庙城镇按照市、区有关设施农业的文件精神和本镇的实际情况,在三山地区建设千亩绿色蔬菜基地,打造怀柔三山都市型设施农业公园。结合园区实际的科技需求,在北京市科委和怀柔区科委的大力支持下,庙城镇积极与北京农科院、林业大学,农学院等专家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就本镇设施农业目前现状和未来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长远规划。通过庙城镇千亩绿色蔬菜基地项目建立科技示范园、抓好科技协调员队伍建设和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制定园区发展规划和经营模式研究。

近年来,庙城镇积极做好科学试验。先后完成了白萝卜新品种引进试验、优质梨品种——晚秀引种试验、嵩绿谷子和嵩黑谷子引种试验,磨盘南瓜引种试验,玉米新品种京科183引种试验等八项试验并获得了成功。

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庙城镇先后成功推广了,食用甜玉米,多年生药材牡丹、中华葱王、高油玉米等,为全镇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此外,庙城镇积极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先后引进了北京同仁堂鸿日药业有限公司,北京磁源高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丹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第一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北京广盛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怡百信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等十余家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的引进,为庙城镇经济实力的壮大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也为庙城镇承担更多更大的科技项目有了载体。

目前,庙城镇先后承担了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的平衡施肥技术推广项目,牛奶抗生素检测试剂盒开发生产项目(市级),国家级星火计划——信息化基地建设项目(国家级),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市级)等十余项科技项目。

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庙城镇通过建设一批面向北京旅游度假休闲市场的具有京郊特色的都市型“农游”农业,在为广大市民提供休闲观光、采摘,度假、体验参与,亲近自然等生活方式的活动场所的同时,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和“服务品牌”。在现有农业产业基础上发展10个农业观光园,在三山地区建立千亩设施农业园,打造一批以蔬菜,药材,花卉,果品为内容的观光项目,重点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观光采摘园,使之建设成为一个集生态示范,科普教育、赏花品果、采摘游乐,休闲度假,农耕体验和生产创收于一体的综合性特色都市型农业观光园。

在创新型乡镇建设的过程中,庙城镇的科技协调员队伍不断壮大,科技服务体系也逐步完善。本着来自农民、植根农民、服务农民的要求,庙城镇已建立了50多人的科技协调员队伍,通过对这些协调员进行的培训,使他们真正成为上传下达的“信息员”、把握需求的“调研员”、解决难题的“技术员”,连接市场的“推销员”。

协调员的发展也促进了爱农驿站的建设工作,到目前为止庙城镇共建立爱农驿站站点9个,协调员与爱农驿站紧密联系,针对全镇农民的科技需求,及时给予解答和解决,切实发挥科技协调员作用。

近年来,庙城镇还建立了北京市庙城益佳益农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北京市史山来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北京市庙城家逵奶牛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8家,其中协会8家,合作社9家。这些农民合作组织分别分布在种植,养殖、信息服务、农产品加工,销售等各行各业,形成具有农民合作组织特色的自然科技服务体系。

北京市庙城益佳益农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是“龙头企业+果农+市场”的方式。2008年合作社收购本镇果农水果99.25吨,其中梨20.25吨,杏79吨,收购菜农樱桃西红柿146.1吨。目前合作社已有固定社员106户。合作社在为社员解决销路的同时还积极组织社员定期培训,针对社员反映的情况,聘请相关行业的专家为社员填补技术空白深受广大社员的好评。

高职城镇规划 篇7

我院城镇规划专业在办学方向上不同于其他本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注重理论、科研、对外交流和管理,综合性较强,但缺少针对性;我院该专业遵照学院提出的“适应市场岗位需求,坚持就业导向、强化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和“以职业岗位行动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线索,以实践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的指导思想;因此在办学方向上注重“主干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真实工作内容相一致,实践教学标准与职业岗位能力标准相一致,人才培养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相一致”。

为了真正培养出“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上岗即顶岗”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创建一个平台———项目化教学,模拟规划设计院真实的工作环境,营造真实的工作氛围,这样才能和社会接轨,达到和企业对接。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加强高职院校城镇规划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是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体系,主要表现在:

1. 彻底打破学科式教学体系,理论与实践技能融为一体,采用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创建适合本行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2. 构建以工作岗位环境为标准的教学情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改革为参与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改革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教、学、做合一的校内实践教学环境,为进一步研究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打基础。

三、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

1. 城镇规划专业实训基地的建成将达到提升专业实训条件、校企资源共享、服务于社会,为国内同类院校做示范的目标。

2. 聘请城市规划行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教学指导,创造校内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模拟城市规划工作状态情境教学。

四、实训基地建设遵循的原则

1. 全面建设与重点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实训中心建设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指导思想,对学生的基础技能的实训进行全面建设,重点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具有真实环境的实训室。

2.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对应学生所需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将实训基地按基本训练、专业训练有机地进行布局,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项目的的训练。

3. 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

实训中心营造企业现场氛围,引入企业管理文化与理念,实训内容来源于真实的项目,同时利用实训中心的场地和设备解决规划设计的实际问题。

4. 将企业引进校园,达到校企融合的目的

走工学结合创新的道路,在学院总体校企合作的框架下,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形成互惠利益,将规划设计院引进学校,校内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研发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探索一条校企深度融合的办学之路。采用校内实训企业化,将黑龙江省规划院、哈尔滨市规划院等企业引进学校,学生在由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工作的实训室里边学习边实践,学生在校内直接接触到企业的管理、技术和文化。

五、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

为适应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行业岗位技能要求,按城市规划行业标准建设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由专业基本技能实训室、总体规划实训室、详细规划实训室、城市设计实训室、总工室、评图和出图室、资料室、冰雪规划实训场组成,共8个实训室。

总之,我院城镇规划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完全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保证学生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完成所学专业实践技能训练,从而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实训基地的建设将对我省高职实训基地的建设起到示范作用,将会成为我院与国内其他院校交流的一个平台和窗口。

参考文献

[1]周济.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议上的讲话[EB/0L].教育部网, 2006-11-14.

[2]申屠江平.高职院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2010-06-11.

[3]唐子来.不断变革中的城市规划教育[J].国外城市规划, 2003 (3) :79—80.

高职城镇规划 篇8

一个城镇的特色风貌蕴藏在它所处的地理环境、自然风光中, 而更重要的是孕含在它与环境结合的人工创造的建筑物和空间形态及布局中。城镇特色是小城镇物质形态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的综合反映, 它是特定条件下的小城镇符号系统所提供的差异性特征。

这里所说的“特色”应该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属性, 客体方面是指任何一个小城镇所具有的突出的, 独特的, 它处没有的性质、特征, 这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小城镇自身具有的、区别于其他城镇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村镇面貌等, 这些是小城镇不可选择, 亦是其他城镇占据不了的客观条件;主体方面则是强调人们对特色的认识是通过比较而获得的, 小城镇特色的各个方面的体现要使人们感观意识里产生惟一性、强辨别性的意识, 这标志着小城镇特色的确立, 也是城镇规划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城镇特色规划研究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专题, 其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城镇特色有功能特色和形象特色之分, 这正与总体规划对功能性质定位, 详细规划力图通过外部和内部空间的详细设计产生空间感都是一脉相承的。当然, 城镇特色作为专题研究, 有着自身特殊考虑的内容———城镇所在地域的自然、历史、人文当中的众多内容要通过规划筛选提炼, 并在规划中体现功能、突出形象, 且与上、下层规划有着良好的衔接。这里, 我们以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江城镇规划为例, 来说明特色规划提出的问题。

一、项目概况

江城镇地处滇中腹地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北部, 属云贵高原低中山盆地, 是江川县内四个坝子之一, 气候条件优越,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全镇域面积223平方公里 (含水面面积) , 中部和南部为坝区, 坝区东、西、北三面为山区, 南接星云湖, 东临抚仙湖, 一镇跨两湖。全镇山、水、镇、田的景观格局较为明显, 山湖相连, 湖清水明。

江城镇地理环境宜人居住, 自古滇国至今的两千多年来, 都有人在此生活。据考古证实, 今江城镇李家山一带隶属古滇国地域, 这里出土的滇国青铜器以及丰富多样的古墓随葬品记载了两千多年前古滇国的辉煌历史。江城镇自明崇祯7年 (公元1634年) 建城以来, 距今已有360多年历史, 并以历史古城、交通要冲、物产丰富、旅游胜地、商业兴旺闻名滇中, 具有着深厚的特色底蕴。

这里不仅有显示古代滇国辉煌历史的古滇文化和青铜文化, 更有高原水乡孕育出的特色经济——渔业、矿产工业、花卉业等。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江城古镇空间格局和民居建筑相对完好的现状, 共同成就了城镇的景观特色和旅游优势。

2001年, 原江城镇与临近的龙街镇、翠峰乡合并为新江城镇后, 成为江川县除县城以外的第一大镇, 也成为县域的副中心。为了实现城镇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江城镇应充分挖掘城镇的突出个性, 展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同时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 整合各种自然与文化资源, 建设一个特色鲜明的江城 (见图1) 。

二、江城镇特色规划原则

江城镇城镇特色体现在不同的方面, 并有着丰富的内容。通过深入的SWOT分析, 我们确定本次特色规划的目的主要体现以下两点:第一, 把握整体地域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和时代发展趋势来规划江城, 既考虑整体性, 又考虑适当的超前性;第二, 不仅有利于改善江城的地方特色形象,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江城乃至江川的区域竞争力。因此, 规划要遵循的原则:

1.特色性原则:特色是城镇的灵魂。深入研究分析城镇特色, 力求根据自身的条件, 在扬长补短中谋求发展。

2.发掘与创新相结合原则:将地方文化要素予以创新性继承, 并将之运用于整个城镇形象特色的设计之中。

3.发展性原则: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保护、继承和开发地域文化资源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城镇发展的需要。

4.近、远期相结合的原则:以近期建设规划为主, 远期规划强调宏观控制。

5.适度超前原则:规划和建设根据规划期内的发展状况和当地条件, 也考虑未来一段时间城镇发展的进一步需求。城镇发展规模和水平既要保证适度超前, 又不能造成浪费。

三、江城镇特色规划设计

规划人员通过阅读史料, 召开座谈会, 现场踏勘等多种方式, 深入挖掘和整合江城镇镇域环境中的各种特色资源, 使江城镇“两山两湖两文化, 一寺一河一古镇”的特色格局凸显出来。这里的“两山”为李家山和孤山, “两湖”为抚仙湖和星云湖, “两文化”指古滇文化和渔文化;“一寺”指碧云寺, “一河”指连接抚仙湖和星云湖的玉带河, “一古镇”指的就是江城古镇。

依据江城镇的以上特色和规划原则提出的要求, 我们浓缩和概括出了江城镇最具惟一性、权威性、排他性的特色是其同时具有古滇文化与两湖文化特色, 其中古滇文化包含了青铜文化, 两湖文化包含了两湖自然资源和渔文化。最终形成了“揽两湖资源, 跨千年文明”的特色精华。将“两山两湖两文化, 一寺一河一古镇”汇聚成为一个性质统一、功能多样、分工明确的整体大经济旅游区, 即把江城镇转变为“中国·古滇文化园”的主要组成部分的特色旅游小镇。

(一) 城镇特色定位及规划内容

城镇特色的规划与塑造是城镇发展的根基。未来城镇的竞争将是环境、形象、品位等诸多特色的竞争, 特色是城镇的无形财富, 是城镇的“名片”。

城镇特色规划, 总体定位为“滇国故里, 水乡江城”, 突出古滇文化与两湖文化, 并以经济发展和旅游发展为核心, 通过资源重组, 东西联动, 南北分工, 实现江城镇功能角色转变, 明确各片区性质, 完善各片区功能。

依据定位与分析, 我们在规划中采用了从宏观到微观逐层深入的手法, 首先提出的是城镇特色经济规划和城市特色旅游规划, 而后对镇区城镇总体布局做了安排, 最后对重点地段、特色民居建筑以及环境艺术设计做了具有指导性和实践性的设计 (见图2) 。

(二) 城镇特色经济规划

通过对江城镇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 我们认为江城镇应该巩固第一产业, 在不影响景观和生态的区域选择性地发展第二产业, 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既抓住产品经营, 也注重环境经营, 带动城镇的整体发展, 塑造一个地方特色鲜明的城镇。最终提高江川县的经济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特色经济规划通过对江城镇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调整来实现, 形成了特色商贸旅游城镇 (中心城区) 、湖滨旅游区 (孤山景区) 、特色工业区 (翠峰工业区) 、特色文化区 (李家山) 、特色渔业区 (抚仙湖、星云湖沿岸) 、特色花卉区 (龙街至星云湖间) 。这样的布局安排使城镇功能通过性质分工得以完善, 在城镇空间上形成层次多样的经济特色圈, 实现整体协调发展 (见图3) 。

(三) 城镇特色旅游规划

特色旅游规划通过相似案例 (德国波登湖案例等) 的比较和对江城镇旅游现状的分析, 确立了江城镇特色旅游发展应遵循四项措施, 即“跳出水面看整体, 离开夏天比四季, 依托村镇搞旅游, 借助旅游显文化”, 形成“山、水、镇、田”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 以摆脱现状冬夏淡旺分明、景点单一的旅游瓶颈, 并在不同地点之间构架出联系方便的特色旅游线路和性质相符的特色旅游产品。

在由水上产品吸引游客的湖滨旅游发展起步阶段完成之后, 旅游发展稳定期的特色旅游规划重点强调和凸显出了城镇在旅游服务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并策划了城镇旅游促销和宣传的手段, 正是江城镇旅游发展拓展产品、实现整体效益增长、发展可持续的关键 (见图4、图5) 。

(四) 城镇特色设计实践

1. 特色总体规划布局意向

近几年江城镇城镇发展主要沿南北向澄川路和南北大街拓展, 呈不规则的椭圆形 (长轴为南北向, 和鱼身类似) , 将来也应如此。因此, 结合江城的地理空间环境特点和城镇拓展的趋势, 规划考虑镇区空间结构意向为两条鱼的布置, 形成两条鱼头尾相连的形态。鱼的形态构成可依靠道路来构成, 也可依靠规划新区形态来构成。

这样的“鱼形”城镇空间形态规划有两个好处, 首先在布局和功能上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道路面积, 鱼骨形的道路网分割出的灵活地块有利于城镇的发展建设;其次, 中心城区和龙街片区形成的“鱼”形城镇空间结构有一定的文化意义, 她体现了江城镇“渔文化”的古老历史, 人们可以从设置的观光游览塔或在周边山顶上清晰直观的看到这个有深刻文化寓意的城市布局 (见图6) 。

2. 重点地段改造或概念规划

江城古镇范围内存在着众多标志性的历史街巷和历史建筑, 而以这些街巷和建筑为核心经过几十年没有规划, 没有指导的发展, 如今特色已处在消亡之中。特色规划对这些重要的地段空间及一些新建项目提出了特色改造和概念规划设计, 寄以能为江城古镇恢复古镇特点, 并适应现代生活、生产之需要。

(1) 文星阁片区改造, 以建设于清道光十九年的历史文物文星阁为核心, 严格控制文星阁周边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和高度, 力图达到统一和谐, 不抢文星阁空间景观标志性。文星阁片区改造已经拆除了文星阁周边民居, 并将居住空间置换为公共空间, 配备了商贸街、广场等小型休闲空间。当地政府做出这样的决定主要是考虑到:第一, 文星阁作为极具特色的城镇景点, 应该得到核心重点发展机会;第二, 周围民居环境破败, 设施不全, 在调查中发现周边民居建筑的可保留性和历史文化价值并不突出;第三, 以文星阁为核心, 将周边破败的居住空间置换为公共商业空间, 可以营造良好的旅游景点和经济吸引空间, 既凸显了亮点, 又清除了发展弊端 (见图7、图8) 。

(2) 沿街建筑特色改造, 对在文星阁附近、南北大街及几个主要节点处的建筑立面改造采用“穿衣戴帽”的改造方法。保持建筑原有的结构, 尽量不对其进行拆除或降层, 最大限度的节约改造的费用。改造主要是使建筑沿街面恢复传统风格, 给建筑添加坡屋面、披檐、山墙面等, 使其造型丰富多变。再加上环境艺术小品的建设, 形成当地的特色街区和景观大道 (见图9) 。

(3) 建设旅游服务区, 江城古镇是镇域内的中心城镇, 在此建设旅游服务区, 形成旅游集散中心, 可以统筹城镇范围内的旅游资源, 更好地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 并对镇域经济发展和自然景点环境保护有显著作用。提出规划旅游服务区要做到:进得来 (指方便进入) ;聚得拢 (指有公共活动场地) ;散得开 (指游客不显拥挤) ;藏得住 (指人能藏于镇, 镇能藏于自然) ;看不透 (指避免一览无遗) ;走得通 (指游客容易走遍全镇, 不容易迷路) 。最终达到留住客人, 服务区也成为旅游景区的目的。

3. 新民居设计

民居建设是城镇建设的重中之重, 使其成为保护和传承城镇历史文脉, 延续城镇空间肌理的主体, 避免成为破坏城镇历史环境, 抹杀城市特色的杀手。因此, 对民居建筑的设计应格外重视。

江城镇民居建筑的设计思路产生于对当地建筑元素“一颗印”、院落空间和建筑色彩的提取, 充分考虑到城镇空间肌理的保持——新民居单体设计结合宅基地面积控制提出了一套提高建筑平面可变的单体设计手法, 避免成片建设的小区出现行列式的单调布局模式 (见图10) 。

4. 特色环境艺术小品设计

城镇环境艺术设计是构建公共环境景观特色的重要手段。规划依托江城镇特色定位, 从古滇文化、青铜文化、渔文化、历史建筑符号等方面提取了众多设计元素, 并通过“简洁小巧、朴实自然”的手法, 使其反映在环境艺术小品上。包括:绿化、雕塑、标识、水体、售货亭、公厕、地面铺装、围栏、街灯、垃圾桶、公共电话、邮箱、弱电箱、井盖等 (见图11、12) 。

四、结语

高职城镇规划 篇9

一、新型城镇化与中小城镇的基本理念

(一) 城乡统筹:中小城镇的角色转型

传统的城镇化道路片面强调中心城市、大城市的发展, 而忽略了中小城镇以及广大乡村地区的联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转向关注城乡互相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究其核心, 立足中心地理论和廖士景观的城市体系是由不同等级的中心地组成的, 中心城市为周边的从属区域提供服务, 并以确定的腹地边界作为中心地服务范围, 构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完整体系。城镇化的开始, “城乡二元体系”实际上扩大了城市与乡村的差距;二十世纪末的“城乡一体化”理念又在试图缩小这一差距。城乡统筹和协调, 反应到层级金字塔, 表现为一种极不均衡的“协调”:中小城镇在其中充当纽带的作用。中小城镇既疏导大城市过度集中的人口, 缓解“大城市病” (在城市延绵区中城镇群对大城市的疏导现象已十分突出) ;又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 推动城市化进程。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就在此, 有几个关键的问题一直围绕着当代城乡统筹的发展进程:

1. 中小城镇如何在从城到乡、自上而下有限的资源分配下, 获得更多的关注?

2. 中小城镇如何在中心城市“核心”以外的“边缘”地带, 实现主动的发展?

3. 中小城镇如何在同层级的竞争中, 塑造品牌, 提升地位, 脱颖而出?

然而, 尽管今天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 但中国城市的首位度仍然非常高。经济水平越落后的省份, 人口首位度越高, 人口越向中心城市集中, 中小城镇越是不发达。哪怕在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 中小城镇与中心城市的经济水平仍然相差甚远。中小城镇的深远意义和滞后的发展现状, 意味着需要强化中小城镇的吸引力。值得指出的是, “人”这一关键要素在“城—乡”两者或者“大城市—中小城镇—乡村”三者之间要实现充分流动, 这就要求政府应该深化户籍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 减少对“人”流动性的限制。

(二) 新区域观:“流空间”理念的兴起

任意的城市或城镇的个体, 都是城镇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都需要从区域中建构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区域观经历了新旧两个阶段, 从而导引出新旧城镇观点:“传统区域观”导引出“传统城镇化”, “新区域观”导引出“新型城镇化”。传统区域观是指区域范围以行政管辖区域为主, 且边界较为稳定:城市发展主要依赖区域内部资源, 而区域间的资源是不可交换的, 区域资源构成了城市的产业特色;区域发展要素静态化:城市经济运作模式内向化。全球化背景下的自由流动和竞争法则催生了“新区域观”:以经济区域、市场区域代替行政区域;区域边界是动态的, 是竞争下的区域空间;区域发展要素是变化的;城市发展重在获取和支配更大的区域资源:城市经济运作模式以外向 (两头在外) 为主。全球化改变了区域概念, 放大了城市空间, 也大大激发了相互之间的竞争空间。

在当下的城市建设中, 后现代的变化与不定性被人们所关注。在当代城市和区域发展中, 城市—乡村以及中心—边缘的界限正在被打破。驱动这种发展的关键条件是全球化网络, 如互联网、金融网络等。曼努埃尔·卡斯特 (Manuel Castells) 将其定义为“流空间” (space of flow) 。在一个城市中, 不能再按空间特征, 如市中心、围墙、大门、广场来定义城市, 而应以流动空间的逻辑取代“场空间”。这种生成城市结构和结构的新策略, 也被称为“流动城市主义 (Flow Urbanism) ”。这也促进了对新区域观的重新思考, 将城市看作动态发展过程而不是一个固定而僵硬的空间形式和功能分区。新区域观的思想也是对这种观点的响应与实践, 将城市看作是一个多节点、复杂流动的网络 (见图1) 。

各种生产要素流生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可以抽象为通道、引力和势能。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使支撑生产要素流动的廊道得以形成, 全球顺畅成为可能。至于引力与势能, 前者是全球化的经济合作和贸易交流, 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全球资源整合, 构成了全球化生产要素流动的需求驱动, 其导致流的产生;后者是不同区域地理势能的差异, 也就是地区差异, 构成了各种生产要素流动的动力机制, 其决定流的强弱。在社会经济空间中, 不同地域系统间的引力可以视为差异而产生的、互补的相互需求, 差异大小可以看作彼此间的势能差, 两者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界定相应的内涵范畴。因而, 生产要素流在流空间整体上体现出一种“需求—流动—全球一体化”形式。“流空间”概念的一个显著点就是用节点和网络的结构代替了中心与边缘的理念;换言之, 对于中小城镇而言, 它们不再是中心以外的边缘。

(三) 发展转型: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今天中国出现的诸多城市问题, 如住房问题、交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 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未能配套完善。对于这些问题, 国外的郊区化、农村的城镇化以及新的信息技术革命已经昭示出中小城镇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

近年来,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从中央到地方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传统城镇化模式主要体现为粗放型工业化推动下人口规模的增长、城镇空间无序膨胀、资源大量消耗、城镇环境显著恶化。在我国, 以沿海地区早期粗放型工业化背景下城镇化大规模量的扩张为典型代表。新型城镇化, 区别于传统城镇化, 是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互相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其内涵要旨有:与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城镇化;产业发展基础良好的城镇化;因地制宜、路径多样的城镇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更加重视城镇化质量, 强调适度和健康的城镇化发展速度, 其目标指向是“适度的城镇化增速”、“投资环境的改善”和“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

总的来说, 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前者强调量的增长, 后者强调质的飞跃;前者关注城市建设, 后者关注人的需求;这在价值观上有着明显而巨大的差异, 这就要求在中小城镇规划的目标和方法上有所反思和突破。在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四方利益主体在城市空间发展的博弈中, 显然地方政府占据优势;当地方政府和企业联合在一起时, 就是绝对的优势。新型城镇化的的核心就是转变这一局面, 凸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也就是以公众利益为本。

二、新型城镇化导向下黄圃镇的规划实践

(一) 新的区域视角

宏观区域内, 当前的珠三角区域, 是以广州和深圳为“两极”的一体化。黄圃镇位于珠三角国际城市群核心区位, 连接广珠新兴工业发展轴与广州南拓轴。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 黄圃镇周边地区如佛山顺德、广州番禺等均已进入经济发达城市的行列。黄圃自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生态基底, 城镇的发展, 面临新的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城镇功能分区也面临着新的调整。“新型城镇化”应抓住两条主线——等级格局和网络体系, 即前者以向心型的垂直联系为表征, 而后者以跨越腹地边界的多向联系为表征。

1.在等级格局中, 中小城镇位于大中城市之下, 乡村之上, 不应该忽视自身的可拓展空间优势, 而应立足大中城市所缺乏的自然基底和广大乡村所缺乏的配套服务, 凸显“宜居”本色。

2.在网络体系中, 中小城镇应该加快完善区域支撑体系的建设, 不应该强“中心”, 盲目追求“退二进三”, 过分强调服务功能的区域辐射力;而应该凸显大中城市所缺乏的级差地租优势, 以“缝合”产业链条的角色融入到区域发展当中。

中观区域内, 根据2004年中山市总体规划, 黄圃镇位于以小榄和古镇为中心的中山西北部组团 (还包括南头镇、阜沙镇、东升镇、横栏镇和东凤镇八镇) 。在珠三角以自主和外向型为导向的形势下, 04年版中山市总体规划以组团为单位的“规模—等级”格局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当前的趋势是层级格局逐渐趋于扁平化;以静态“场空间”为导向的“层级格局”逐渐演进成以动态“流空间”为导向的“网络体系”。中山市的城镇群应构建网络多节点的动态格局:网络特点既体现区域性的基础设施, 也体现在资金流、信息流和物质流的流动性限制减少;节点可以是城乡联动的功能组团, 也可以是辐射区域的特色片区, 或者是产业链条的重要环节 (见图2—4) 。

微观区域内, 随着江番高速、横一线、纵四线的修通, 将拉大城镇发展的格局, 同时能疏导南三公路的通过性交通。届时, 兴圃大道将成为中山北部协作发展的示范主轴, 在“黄南之心 (1) ”的位置通过“三旧改造”, 建设辐射区域的重要商圈——中山北部协调发展示范区。另一方面, 依托中山市北部最大的港口黄圃港和北部垃圾处理基地, 加强与中山市临海装备制备基地的协作, 建设临港装备制造业为主导, 以环保、物流等新兴产业为突破口的临港创新产业基地, 其将成为中山市西北组团未来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推动器。

(二) 发展核心理念:“适居适业”与“宜居宜业”并重的城镇化

着眼城乡统筹关系和土地储量优势, 着眼区域产业链条和特色产业优势, 着眼区域人居环境差异和景观资源优势, 网络体系启发黄圃镇, 不要盲目“强中心、抢中心”, 而是以“缝合”区域网络的角色介入区域的竞合关系中。黄圃镇将发展成为珠三角国际城市核心区内、中山北部、连接广珠新兴工业发展轴和广州南拓轴的协调发展示范镇;兼具良好生态基底、深厚文化底蕴、丰富旅游资源以及岭南水乡特色的宜居型城镇 (见图5—7) 。

“以人为本”:一方面, 要让已成为城镇常住人口的进城农民和外来工等“新市民”通过培训等手段提高自身生存能力, 并提供稳定的生机来源和基本的社会保障, 提高生活质量, 使之适应城市的居住和就业环境 (“适居适业”) , 真正融入城镇生活;另一方面, 要更多的为已经稳定和沉淀下来的“老市民”提供更高品质的就业场所和居住环境, 形成“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和安全周到的社会服务设施, 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

值得指出的是, “适居适业”和“宜居宜业”并重并不代表面面俱到, 新的区域观要求新型城镇化立足现实, 科学定位, 有所侧重。由于集聚规模和辐射水平的差异, 中小城镇不可能建成大城市的现代服务业水平, 而应立足和强化第一、第二产业, 缝合区域产业链条, 因此“适业”是“适居适业”的重点和前提。由于级差地租和自然基底的差异, 中小城镇往往会比中小城市更容易建成优质的人居环境, 而且价格往往更有优势, 所以“宜居”是“宜居宜业”的重点和核心。其实质就是提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也就是落实“宜居”和“适业”为导向的发展。“宜居”对黄圃镇有着丰富的内涵:塑造岭南水乡特色的人居环境, 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和社会保障体系;“适业”在黄圃镇可以理解为:缝合区域产业链条, 加强地方协作, 提供多元化的就业岗位。

新型城镇化的价值取向带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它回答了当前普遍存在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跟公众的需求错位, 指出了地区经济发展的落脚点, 也提出了对政府工作的要求。总结其最关键的举措在于三个方面:扩大就业面、强化公共物品供给和促进消费模式转变。

1. 扩大就业是城镇化发展的源动力。

这是城镇化动力观的转型。过去将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从外部获取, 从中央到地方, 从城市到城镇再到乡村, 强调城市对周边城镇的“输血”功能;转型后的发展动力将从内部获取, 不是笼统的提“发展经济”, 而是落实到惠及广大市民的“扩大就业”的针对点上, 让广大中小城镇形成“造血”功能。扩大就业是政府的职责, 有可能并且有必要结合城镇的空间规划来进行统筹考虑。

2. 公共物品供给是城镇化质量的直接体现。

这是城镇化落脚点的精确化, 同时明确政府对于广大市民的责任。过去非常强调“面子工程”、“政绩工程”, 这些表面上提升了城镇形象, 遗憾的是, 这跟公众的需求产生了错位。城市的核心作用决定了城市要以层次、差异化的设施和服务, 满足人们生活保障乃至安全和社会归属等心理需求。

3. 消费模式升级是城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

这是城镇化归宿的重新界定。城镇化的目标是多元的, 包括区域地位的提升, 竞争力的增强, 城市个性的凸显;究其根本, 以人为本, 消费模式的升级才是城镇发展的根本目的, 也只有多元化高层次的消费才能诱发更多需求, 推动城市的良性发展。

(三) 发展理念阐释

1. 扩大“生产型就业”与“服务型就业”并重, 避免“产业升级”的盲目转型

在城镇化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就业模式:农业经济时代, 人们依附于土地从事农业生产, 第一产业是劳动就业的主要渠道;工业经济时代, 人们依附于工厂从事产品制造, 工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战场, 主要从事“生产型就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城市为居民提供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满足人们过上体面生活以及获得社会尊重的需求, 让人们有机会通过杰出的工作表现来实现个人价值, 新兴服务业逐步成为不可或缺的产业板块, “服务型就业”也越凸显其重要地位。

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也提出了“退二进三”、“产业升级转型”等发展方向;各地规划纷纷“落实”这一理念, 而往往置当地的实情于不顾。在黄圃镇战略规划的编制过程中, 也对黄圃的产业选择进行了多方深入的探讨, 提炼出“适业”的目标:

(1) 黄圃镇不应盲目强调“转型”, 强调“退二进三”:应立足自身的产业优势——家电产业和材料五金产业, 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 “缝合”区域产业链条, 提高空间生产效率。换言之, 黄圃新型城镇化建设应立足“生产型就业”,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2) 黄圃镇应该衔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立足“生产型就业”, 服务“生产型就业”, 提出发展2.5产业的概念。在马新工业园内选址规划了“R&D产业与创新孵化基地”, 兼具产业型“总部经济”的功能。也就是说, 在黄圃镇, “服务型就业”更多是为本地服务的, 为“生产型就业”服务的, 属于城市经济的非基本部门, 服务业的等级和规模预测应基于这一理性。

(3) “扩大就业, 增加收入”, 就要求为这部分人群提供职业培训或者岗前培训。城镇人口大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结果, 依托中山市高级技师学校和黄圃理工学校, 规划打造“中山北部科技培训示范区”:提供面向农村、企事业单位、社会人员举办“计算机、数控、车工、电工、会计、食品检测、肉制品加工、仓管、家政”等各类技能培训。规划应为劳动者提供足够的、持续的、适应就业岗位不断变化要求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支撑起多元化和逐步转型的就业结构。

2. 完善“基本型保障”与“发展型保障”并重, 实现公共配套的全面升级

城镇的外部环境和公共配套是人感知城镇的重要因子, 也是城镇品质的决定要素。针对人的需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五个需求层次, 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其中前两个层次主要是满足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功能的不断提升和强化, 人们对高层次公共物品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强烈, 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应从一般的“基本保障”向高级的“发展保障”转变。

在中山黄圃镇, “宜居”是城镇建设中的主旋律, 其实质就是通过“三旧”改造和新城建设, 实现城镇公共配套的全面升级。旧城区与西边的南头镇紧密相连, 以粪参浪地区“三旧”改造项目为契机, 逐步转移工业布局, 注入商务办公、酒店餐饮等服务业功能。规划对新城的空间发展方向提出了调整, 沿兴圃大道的发展主轴, 依托建成的黄圃新客运站和规划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形成“新城触媒”。

(1) 社会基础设施从“分布不均”向“均等化”转变。其中, 住房供给方面要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 在东部滨河地段中加以选址落实;医疗卫生体系要完善疾病防治体系, 规划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文化事业要形成分层级, 多样化的文化供给体系, 规划中以“绿道”和“滨河风情带”为载体落实。体育事业要提倡全面健身, 规划一河两岸建设黄圃文体休闲公园。

(2) 绿色基础设施应由散落化向整体化转变。黄圃镇绿色基础设计的配套策略是“绿脊蓝湾, 通城悦步”, 以道路“绿脊”和水脉“蓝湾”构建起“弓形”鱼骨状的生态格局, 串联大型生态斑块“绿心”, 在上面点缀公园、街头绿地等“绿珠”, 人们能通城实现快慢相宜的“悦步”。另外, 开发利用应从“侧重保护”向“保护与利用并重”转变。以生态控制线的形式严格划定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等生态用地, 实施永久性严格保护, 实现生态基础设施从“单一保护”到“全面保护”的转变;以绿完善建设、休憩等配套设施的形式, 实现公共开敞空间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的转变。

(3) 市政基础设施从“分头建设, 计划分配资源”向“共建共享, 以服务为导向”转变。新型的市政基础设施不是简单的加大基础设施系统的规模以适应最极端的需求, 而是寻求供应方与需求方的最优化, 提供最好的服务, 全面促进建设模式向“可再生、低负面影响”的方式转变。

3. 满足“产品型消费”与“服务型消费”并重, 提供多元多样的消费空间

消费方式的不断升级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而这种转变需要规划的导引和空间的承载。首先, 在以“解决温饱”为主的物质消费模式阶段, 衣食住行等基本消费需求带动食品加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和国民收入增长, 对私人小汽车的大量需求带动石化、钢铁及相关装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人们的出行支出占消费支出比例越来越大。与此同时, 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使人们获得更多的休闲时间。信息网络的发展, 使得人们即时了解和更新消费信息和新场所。高速快捷的交通工具为人们“面对面”交流和长距离出行提供了有力支撑。公共交通的发展以及对信息技术的依赖, 推动休闲消费时代的到来。在中小城镇, 人们的消费需求由低层次向中层次发展, 由基本生活型向多元化品质型提升是必然, 而且是可能的。

(1) 把握“三个转型”:购物需求从“生活必需型、数量型”向“休闲品质型、质量型”转型, 文化需求从“低层次文化认知”向“高品质文化生活”转型, 娱乐需求从“大众化、观赏性”向“专属化、参与性”转型。结合旧城改造, 规划建设“岭南腊味风情街”, 塑造文化品牌, 提升区域辐射力。

(2) 当今以购物为代表的消费活动已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原来简单的购物到复合性消费, 涵盖了购物、休闲、娱乐、旅游、教育、社交方式以及自我价值实现和身心放松的情感体验。现状的城镇商业以沿街为主, 等级较低, 难以满足黄圃日益增长的体验型、品质型的购物需求;规划在“新城触媒”区, 打造时代广场MALL。另外, 中山北部尚缺少汽车销售的集聚区, 黄圃应抓住发展先机, 打造“中山北部汽车城”项目, 引领区域汽车消费。

(3) 休闲旅游需要“单一功能”的名山大川、文化古迹观光旅游等向“多元复合”的休闲度假, 娱乐活动、生活体验等转变。在开发高附加值休闲游憩的同时, 大力发展多元化的旅游产业链条, 形成了与娱乐、艺术、健身运动有关的多样旅游产品。黄圃北面的尖峰山片区, 结合“猛虎下山”, “雁落平沙”, “神仙脚印”、“绩麻盘”、“玉泉洞”、“海蚀遗址”等人文景观, 打造尖峰山休闲旅游区。

三、结语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城乡二元格局走向了城乡一体化, 传统的地缘区域观走向了新的经济区域视角, 规划学界对中小城镇的思考也发生由“传统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的重大转变。前者强调量的增长, 后者强调质的飞跃;前者关注城市建设, 后者关注人的需求, 这就要求在中小城镇规划的目标取向和方法论上有所反思和突破。

新型城镇化的理念核心是“适居适业”和“宜居宜业”的城镇化;对于广大中小城镇, 其发展的重心应落在“宜居”和“适业”上。在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四方利益主体中始终坚持“公众”的价值立场;于是, 关系紧密, 互为因果的三个层面内容——“生产型就业”与“服务型就业”并重, “基本型保障”与“发展型保障”并重, “产品型消费”与“服务型消费”并重。

笔者总结了黄圃镇的总体规划 (2004) 、一河两岸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9) 以及兴圃大道沿线城市设计 (2011) 的一些经验, 希望对其他中小城镇的规划编制产生积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Castell Manuel.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九铸, 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506.

[2]李晓江.城镇密集地区与城镇群规划——实践与认知[J].城市规划学刊, 2008 (01) .

[3]崔功豪.城市问题就是区域问题——中国城市规划区域观的确立和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 2010 (01) .

[4]孙中伟, 王杨, 李彦丽.论流空间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5 (06) .

[5]徐慧琼, 叶育成."适居适业"与"宜居宜业"并重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J].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论文, 2010 (05) .

[6]崔功豪.中国城市规划观念六大变革——30年中国城市规划的回顾[J].上海城市规划, 2008 (06) .

[7]石忆邵, 王云才.异地城镇化:新时期中国城镇化的主旋律[J].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4) .

[8]张敏, 顾朝林.近期中国省际经济社会要素流动的空间特征[J].地理研究, 2002, 21 (3) :313.

小城镇规划漫谈 篇10

1.1 规划缺乏长远性与稳定性

一些地方缺乏长远战略眼光和科学精神, 规划意识不强, 导致小城镇建设布局不合理, 变动过于频繁。小城镇建设规划关系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百年大计, 规定的其发展方向和目标, 不能随意变动。但实际情况中, 新领导上任后往往有新思想、新设想, 在自己的任期内建功立业, 体现政绩, 于是大刀阔斧, 弃旧图新, 把前任留下的城镇规划改得面目全非, 使规划建设失去稳定性和连续性。

1.2 过境公路穿越镇区, “马路经济”较为普遍

从现有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来看, 多数小城镇往往是沿过境公路两边逐渐形成的, 过境公路既是小城镇内部的主要交通性道路, 又是小城镇内部的主干道, 逐步形成了小城镇公路两侧商业服务业集中、行人密集、交通拥挤等混乱现象。这种小城镇穿心式过境公路布局在一定时期对城镇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并且过境公路穿城的城镇发展快于其他地区。但是随着城镇经济和公路运输机动化的发展, 城镇用地和交通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 沿路布局造成的外部成本大大上升, 对城镇进一步的发展带来的制约作用超过促进作用, 其弊端和矛盾越来越凸现出来。因为小城镇沿过境公路进行开发、建设, 用地结构松散, 形成公路城镇, 土地利用效率很低, 浪费现象严重。公路城镇建设中, 供排水管道、电力通信管线等基础设施等都要穿过公路, 提高了设施配置难度, 同时, 城镇交通道路与过境公路形成交叉, 不利于城镇居民出行的安全, 既影响到国道交通运输, 也影响到城镇交通的效率。小城镇的居民住宅分散、杂乱, 建筑物布局松散, 占地面积大, 建筑密度低, 浪费了大量的土地。加之城镇建设治理水平相对落后, 既削弱了小城镇对农民的吸引力, 也降低了投资者的热情, 制约了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1.3 脱离实际, 人口规模偏大, 过分追求高城镇化率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只有提高城镇化水平, 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才能加快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和全国的工业化, 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当前, 我国正处在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 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有效实施, 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镇化水平, 但一些地方片面追求高城镇化率, 不切实际地扩大小城镇人口发展规模, 人口规模估计的比合理发展的现实规模大, 使小城镇用地规模和相应的设施标准过高, 造成了长期的不合理与浪费。

1.4 小城镇建设“千城一面”, 毫无特色而言

在小城镇的规划中, 忽视了对小城镇风格特点的研究, 对小城镇的自身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等个性特质把握不准, 由于小城镇属于城市的范畴, 规划工作者往往仅以大城市的规划模式来指导小城镇的建设, 如道路多以棋盘式为主、广场位于小城镇中心, 民用建筑一般高, 无层次感, 建筑布局过于单调、呆板, 最终的发展模式仅成为大中城市的简单缩影, 建设布局毫无特色而言。

2 小城镇规划的编制与对策

2.1 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

小城镇要想建设好, 首先应把握好科学合理制度, 小城镇规划的设计立意要高, 考虑到今后足够的变化, 既管当前近期, 又管城镇发展的中期和远期目标, 保证该规划的超前意识, 以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来保证小城镇发展的合理需求, 有利于保障发展小城镇经济的适应性、战略性, 科学设计运作适应自己发展的城镇规划。

2.2 合理确定小城镇的道路格局

对于小城镇沿马路轴向式发展的问题, 应采取“近而不进, 惠而不扰”的原则, 既要充分利用过境公路给小城镇带来的发展机会, 又要将干扰程度降到最低, 避免片面回避。在小城镇规划的过程中, 应当首先优化小城镇内部的路网结构, 突出小城镇核心区的吸引与辐射作用, 尽量将小城镇沿过境公路一侧发展, 合理组织小城镇内外交通。过境公路与小城镇内部道路要做到有效的衔接与组织, 充分发挥过境公路的交通职能, 合理规划小城镇内的生活性主干道, 尽量减少小城镇内部道路与过境公路的平交道口, 可适当采取局部立交的方式, 减少二者的相互干扰。

2.3 必须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小城镇在建设中依据规划一定要形成自己的风格, 风格应是小城镇建设的主题词。对于小城镇发展中没有特色的问题, 在对小城镇进行规划时, 应首先对其所处的大区域背景进行宏观分析, 确定小城镇的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 突出小城镇的产业特色;其次要尽量保持小城镇原有的格局, 小城镇小巧近人的规模尺度、环境优美的山水风光、自然亲切的田园气息都可以巧妙地利用以强化小城镇的建设特色。一个城镇, 只要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 才有自己的个性与灵魂, 才有生命力。

2.4 必须合理确定人口规模

对于人口规模偏大, 过于追求高城镇化率的问题, 需要在与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有效衔接的基础上, 通过对小城镇内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各行业优势的具体分析, 充分发挥小城镇发展的潜力, 在镇区范围内进行合理的劳动力分配, 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布与流向, 确定小城镇吸纳人口的数量。同时, 国家方针政策的调整、小城镇外部交通的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与心理因素的变化等因素也影响着小城镇的发展规模。一般而言, 当小城镇的人口规模达到5万人以上, 才能发挥集聚作用, 同时, 小城镇内部制度和社会公用设施水平等诸多因素构成了农村居民进城的门槛。因此, 要使农民从根本上转变观念, 将目光由大中城市转向小城镇, 首先要使小城镇实现经济上的飞跃, 带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提高集聚效应。

结语

总之, 在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工作中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也需要探索出更先进、更合理、更科学的规划方法, 使小城镇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宝林.河南省小城镇规划建设若干问题[J].小城镇建设, 2002, 5.

[2]曾祖华.小城镇规划与城乡一体化现状及对策[J].小城镇建设, 2003 (6) :12-18.

新时期的小城镇规划 篇11

关键词新时期;城镇;规划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41-0210-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小城镇在经济结构体系中所显示的重要地位,小城镇的发展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用于指导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城镇规划工作,同时呈现出十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市场逐步成熟的今天影响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因素不断涌现,并且是动态变化的,又随着城镇建设投资主体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不可预测因素增多,对传统的城镇规划方法和理念提出了挑战。

1小城镇规划的目标

小城镇规划目标的个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规划目标、职能目标、景观目标。

1)规划目标: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目标、人口目标、用地指标。经济发展目标是在现状基础上,根据自身地域范围内产业布局的调整与结构的转换,根据近年的经济增长幅度与发展前景展望,做出较为科学的规划目标预测。它是确定城镇建设发展规模的决定性因素。人口目标包括镇域范围内人口的规模预测(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与机械增长率计算)与镇区人口的规模预测(根据城市化水平、经济辐射能力作出弹性规模预测)。它是确定城镇发展规模的基本因素。用地目标是在经济目标、人口目标确定的基础上,根据省政府制定的城镇建设用地标准,划定合理的规划区。

2)职能目标:主要体现在确定城镇性质与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其功能与作用的定位,理顺村镇体系,加强小城镇服务区域范围内的中心作用,强化并完善社区建设与管理职能及服务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的定量配给与文化、教育、卫生、科技、信息的完善服务)。城镇中心区是城镇居民聚会的场所,是城镇个性反应的客厅,在城镇黄精的创建中站突出地位。所以应对所构成的城镇轮廓、城镇天际线、城镇的透视、街景和建设项目提出指导性规划。

3)景观目标:一个城镇给人们留下的直观印象往往是由建筑物、构筑物、街道、色彩、绿化、城镇标志等要素构成的城镇空间体系中布置得是否合理,取决于城镇规划水平。主要表现为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借助于山、水、田、林等自然风貌,加之以绿化、防洪、灌溉等工程改造,结合街道、建筑群体错落有致的布局,形成蓝天、碧水、绿树、五彩建筑相依相间的现代城镇立体景观,同时将自然景观与小城镇文脉相承的地方特色、人文景观协调一致。

2搞好镇域总体规划,科学安排村镇体系

镇域内不同等级的居民点,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體。镇域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搞好村镇体系规划,科学确定镇域居民点的规模等级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尤其要合理确定中心村。按照分级配置原则,搞好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但要确定项目建设类型,还应根据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确定不同类型公建的建设标准和规模。镇域基础设施规划,应特别注意防止重复建设,对距离近、联系紧密的村镇,应考虑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节约投资。此外,应注意上下游相互干扰的问题。

3重视小城镇住宅建设,加强村镇旧区改造

小城镇内的住宅建设量大,占建设用地比例高。住宅建设不仅仅是解决居民住房问题,而且会影响到小城镇的建设状况和景观形象。小城镇住宅建设一般可分为:2-3层别墅式住宅和3-5层公寓式住宅。住宅建设的不同阶段,反映了小城镇的不同建设水平,对基础设施由不同的要求。应根据不同层次居民的居住要求,设计不同的户型,适应他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近几年,村镇中由于旧区内农宅占地少,院落小,供排水设施不配套、住宅形势落后等原因,形成了大量的“空心村”、“空心镇”。不少住宅闲置起来,浪费了建设用地。在旧区改造,应针对具体情况,确定旧区用途,或复耕,或改善设施加以利用,吸引原村名回旧区居住。

4搞好乡镇工贸小区规划建设,为促进乡镇企业发展提供场所

多年来,不少乡镇企业分布在不同的村镇,“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布局散,规模小,污染大,效益差。这违反了二、三产业只有集中才能取得规模效益的规律。为解决这一问题,科采取建设工贸小区的方式,即乡镇工贸企业相对集中选址建设。由此充分利用基础设施,提高企业集聚效益。此类小区建设应注意以下问题:①建设数量上,根据不同情况,可一个乡镇相对集中建设一个;或2-3个乡镇相对集中建设一个;②选址上,应尽量选择现状条件较好的小城镇,并注意与镇区搞好功能分区;③只能上,应做到工贸结合,优势互补;④加强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搞好污染治理,与生活之间应留有一定的防护绿地。

5小城镇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小城镇规划管理的方法是指在旅行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管理职能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

1)经济方法。经济方法即用经济手段来管理的方法。经济手段也包括价格、财政、税收、信贷、工资、利润等经济杠杆和经济奖赏办法。用它们来调节小城镇利益分 配,将各类社会活动纳入城镇镇府的管理轨道。用经济方法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现实行、普适性、可操作性强,对于加强城镇建设管理,创建文明城镇是极为有效的管理措施。

2)法律方法。法律方法实在在小城镇规划建设活动中,根据国家法律,调整城镇各个方面关系,维护规划的法律地位和尊严。我国颁布和实施了《城乡规划法》,确立了“一书两证”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规划的实施。由于用法律条文来加以规定和实施一些比较稳定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和较长时期运用的政策和管理制度,将科学管理内容法制化,使生产经营者树立长期的经营思想和采取长期的发展策略。因此,在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这是现代社会管理科学化得客观要求。

3)行政方法。在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上,必须把握行政方法的科学、适度运用,即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建立科学的行政决策体系,进行追踪观察,及时反馈信息,掌握变化规律,提高行政方法的有效性。但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体制的需要,应避免行政方法的超度使用,防止人为行政意志在城镇建设运作中的随性体现,以利于城镇建设的持续与稳定。

4)思想教育方法。将马克思注意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现代行为科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城镇居民进行系统、长期的教育,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通过宣传城镇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向人们展示一幅美好的发展蓝图,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思想教育方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方法交叉配合使用,提高管理效益。

高职城镇规划 篇12

1.1 重镇区规划, 轻镇域规划

目前, 我国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主要以镇区规划为重点。在规划内容上, 侧重于镇区的功能定位、人口、用地规模的确定以及用地功能的组织。总体结构的确定, 道路交通的组织以及市政公共设施的配套等方面。镇域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镇村体系的等级、职能和规模及相应的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而对周边农村地区的研究深度不足。就成果而言, 无论是规划说明书还是规划图件, 镇区规划都是规划中的主体。镇域规划不被重视, 使得总体规划对整个镇域空间资源没有起到合理配置的调控作用。

1.2 重城镇规模, 轻实施成效

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主体一般为当地政府, 一些基层领导受政绩的利益驱动, 不顾发展规律, 片面强调做大城镇规模, 导致小城镇的规模过度扩张, 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盲目的造城运动。镇区建设脱离实际, 出现了占地较大的广场、设施以及大片用地粗放的工业区, 导致土地、资金等资源的浪费, 农村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2 城镇总体规划编制重点解决问题

2.1 镇一级城乡统筹规划的发展定位

在城镇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 准确分析城镇未来的发展定位是十分重要的。因为, 城镇定位决定了未来城镇的用地结构及发展重点。不仅对城镇空间形态的拓展起着先导作用, 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镇一级城乡统筹规划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总领性规划、协调性规划和引导性规划、城镇定位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2.2 镇一级城乡统筹规划的编制形式

镇一级的城乡统筹规划与传统总体规划相比, 其特点体现在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 更加侧重农村地区发展, 最终目的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所以, 镇一级的城乡统筹规划的编制要以更高的起点、更宽的视野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体系, 以“一规带五规”的编制形式更好地促进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即用城乡统筹规划带动镇村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通过镇一级城乡统筹规划的编制协调各层面发展关系, 引导城镇建设向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推进。

2.3 镇一级城乡统筹规划编制的重点内容

城乡统筹规划的最终目标是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福利保障制度等向农村地区的覆盖延伸,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最终使得农村居民能和城镇居民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 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同质化的生活条件。所以, 镇一级城乡统筹规划应该从统筹城乡社会、统筹城乡产业、统筹城乡空间3个角度落实以上要求。统筹城乡社会要从城乡综合交通、城乡设施角度进行落实、构建和完善;统筹城乡产业应从区域产业定位分析, 在镇域范围内将资源和生产要素重新配置;统筹城乡空间要以生态空间保护和控制为先导, 实现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充分衔接和协调。

2.4 镇一级城乡统筹规划在实施策略上的重点突出

解决“三农”问题是城乡统筹规划编制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 镇一级城乡统筹规划也不例外。在规划实施策略上应予以重点研究, 把农民工问题作为城乡统筹的突破口, 同时着重研究城乡统筹与工业反哺、城乡统筹与财政保障、城乡统筹与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4者之间的关系, 保障规划的操作实施。

3 城镇环境评价方法

城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有两方面, 一是评价拟议中的规划方案对被评价地区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二是该方案在会计布局中的合理性。针对于城乡规划的环境评价, 可采用以下两种评价方法:

3.1 规划方案环境满意度评价

环境满意度评价是通过计算评价指标, 借助计算机的辅助评价系统, 来进行分析。此项技术可以有效地分析出, 人民居住环境的客观情况与普通市民的主观评价, 进而直观地展示给公众。在此基础上, 计算指标标利用目标满意度函数, 计算评价标准的隶属程度, 从而进一步计算出环境满意度综合的得分。以此来反映被评定地区的环境状况, 并说明规划方案对环境影响的正效应和负效应, 也可通过计算设计出更令人满意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3.2 规划布局生态适宜性分析

城市规划中也包含对土地利用的规划和布局, 而环境评价通过对该地区规划布局生态适宜性进行分析。该方法的原理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 将用地类型划分为不同生态位势——高位势和低位势。结合规划的具体内容, 分析规划布局的生态适宜性和合理性。

4 环境评价在城乡规划政策研究中的作用

在城乡规划政策的研究中, 环境评价的必不可少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曾经提出, 规划环境评价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 应充分发挥其在政府决策中的支撑作用。

4.1 预测项目, 防患于未然

从城乡规划政策方面对建设项目提出限制, 进而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杜绝污染的产生, 以预防为主的环境保护措施。可以开发的项目进行提前分析, 对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做到超前预防, 强化了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

4.2 提高技术, 促进发展

进行环境评价工作, 改善了城乡环境, 同时促进了科学技术、检测技术、预测技术的发展, 为实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创造了条件。如果环境评价得到切实的实施, 从根本上解决城乡环境影响、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及时采取措施, 减少后患。同时, 从全局方面, 正确选择工业结构、工业技术和排放标准, 合理布置工业企业, 组建工业生态园区, 找到造成环境影响问题的源头, 将其根治。城乡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最重要的意义, 是找到了一种比较合理的环境管理机制, 构建了综合决策的实际内容。

4.3 统一机制, 加大管理力度

通过环境评价, 充分地调动了城乡各方面的力量, 形成一种由政府审批,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制, 提出公众参与的方法, 从领导到普通百姓共同保护卡环境, 加大管理力度, 找出城乡规划中造成环境影响的有关部门监督该部门对其负责。城乡规划中, 环境评价改变了环保部门在环境保护管理方式, 形成了宏观、主动参与、综合型的管理方式, 创造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服务平台。

5 结语

小城镇建设和规划工作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是在新的形势下依然严峻, 从现行城乡关系制度安排转变到另一种不同制度安排的过程, 是一种高成本的过程, 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全社会整个制度环境的变迁和长时间的消化, 未来城乡统筹发展任重而道远。小城镇总体规划需要的是实践, 而不是纸上谈兵, 小城镇建设需要不断完善现有政策, 强化具体措施, 并出台新的政策, 建立完整的发展体系, 促进城乡融合, 营造良好的小城镇发展环境。

摘要:随着国家城镇化的进程加速, 城镇的建设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时机, 城镇的总体规划要讲究科学性, 要有环境保护意识, 对城镇的规划要建立环境评价体系, 确保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总体规划,编制,环境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丁贵生.小城镇建设必须正视的几个问题.前进.2005.

[2]卓越.城乡统筹中的大局意识.企业改革与管理.2005.

[3]陈志诚, 侯雷, 兰贵盛.城乡统筹发展.与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应对.规划师.2006.

上一篇:口腔护理说课设计下一篇:数字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