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邵阳历史文化的研究调查

2024-07-07

关于邵阳历史文化的研究调查(精选4篇)

关于邵阳历史文化的研究调查 篇1

邵阳位于湘西南,历史悠久。根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即有先民栖息屯居,从隋朝文帝开皇十年时(590年)起历经唐、宋、元、明、清诸代,邵阳一直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天下第一县。

1.意义:邵阳是雪峰山下的一座有着两千五百年多年的历史古城。但对于邵阳是历史古城之事,一直不受关注。身为邵阳人也有很多对此不了解。通过这次调查可以让我们更了解邵阳的历史文化。

2.目的:让我们更好的了解邵阳历史,更好的向人们介绍邵阳历史,更好的宣传我们城市形象。

查阅有关书籍,有关资料整理出邵阳历史的纲要。通过走访采访老人,询问邵阳的变迁,再寻找仅存的历史景点,拍下照片。最后进行总结,整理出邵阳的历史文化。

邵阳境内系江南丘陵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南岭山脉绵亘南境,雪峰山脉耸峙西北,衡邵丘陵盆地展布中、东部。境内溪河密布,有5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595条,分属资江‘沅江、湘江、西江四大水系。全境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照充足、水雨丰沛、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夏少酷睿‘冬少严寒。境内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各类地形具有,大体是:‚七分山地两分田,一分水‘路和庄园。‛如此好的地形和资源使邵阳的经济作物和传统土特产品种类繁多。另外,邵阳位居湘西南,历史悠久,根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即有先民栖息屯居,又因邵阳交通相对闭塞,致使境内社会生活长期处于亚稳定状态。所以,古老的民风民俗在邵阳保存得较完好。还有邵阳有很多旅游景观。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四部分为大家介绍邵阳历史。

1.邵阳名称的演变

邵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春秋时期正式建城称白宫城,属楚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之十六个郡,邵阳属长沙郡,东汉末年属零陵郡,三国初属蜀,后入吴,三国吴宝鼎元年(公元226年),分零陵北郡为昭陵郡,郡治设今邵阳市。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司马炎平定东吴,武避其父司马昭之讳,改为

邵陵。唐代设邵州南宋宝庆元年升邵州为宝庆府。元代设宝庆、武冈两府。明初设宝庆、武冈两府后降武冈为州。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废宝庆府设宝庆县。民国17年改为邵阳县,1949年10月建立邵阳市,隶属邵阳县。

2.邵阳文化遗产

邵阳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即有先民栖息屯居,从隋朝文帝开皇十年时(590年)起历经唐、宋、元、明、清诸代,邵阳一直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天下第一县。

‚衣冠王化染,耕凿古风同。‛生长、生存与湘西这一篇居之地的人们,尚武崇文,文明绵远,代有才人。唐代曾著有《咏史诗》3卷。自宋到明代数百年中,为最具有影响的启蒙读物。在宋治平四年,中国理学创始人湖湘文化的最早代表——周敦颐以永州通判权知邵州。邵阳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积淀。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梅山文化,梅山文化集中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宗教信仰、二是生活习俗、三是反映梅山峒民的劳动、生活及表达思想的方式。

3.邵阳著名景点

双清亭 位于邵水东面,资水南岸的砥柱矶上。因位居资水、邵水汇合,故以‚双清亭‛命名。双清亭则吸引历代墨客骚人揽胜抒情。元贞元年郡守之不都书‚天开图画‛,明湖广巡抚赵贤

书‚双清揽胜‛,明刑部尚书顾璘亲题‚砥柱矶‛三字。亭外亭上有一楹对联:‚云带钟声穿树区,月移塔影过江来‛。‚屿扼双流和,江涵一流烟‛是出自魏源之手。

东塔 始建于南宋,清道光年间重建,至同治元年竣工。清代诗人登临塔顶,曾写下‚塔开玛瑙叶。山挂水晶盘‛的诗句。水府庙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年),为宝庆城内居民和资水、邵水船民合建而成的。现存建筑为清道光21年(1841年)重建。

新宁崀山 是古代文化发源地之一,近年掘出土有古生物化石、新石器大量石刀、石斧及2000多年前的陶桐文物。

4.邵阳饮食文化

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拒细。‛孟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邵阳虽没有成都那样的小吃街,也没有像模像样的百年老店,跟未见报刊上追捧。邵阳馆子虽多,但出了‚盟华园‛的包子,‚周复盛‛的米粉,回民食堂的糖粑粑,下河街的水饺外没有其他的名店了。邵阳的日常家庭菜系和家常小菜,是家家户户会做的大众菜,也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

从邵阳的名称演变、文化遗产、旅游景点、饮食文化等方面可

以看出邵阳是一历史古城,有丰富的资源,深厚的人文底蕴。身为邵阳人,我们要维护邵阳是历史古城的城市形象,保护邵阳文化遗产、旅游景点。

宝庆名篇之宝庆城

曾娇慧、石睿、袁紫馨、戴安琪、贺睿菡、郑文峰、邓盼、黄钰容、徐玉艾、李乐宁、柏青青、陈玉琪、夏婕、黄露、朱丽莎。

关于邵阳历史文化的研究调查 篇2

我国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民族、民间文化的主要源头也在农村。但是目前,农村又是我国文化基础最薄弱、发展最滞后的区域。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不可能有全国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因此,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意义非常重大。现就安徽省怀宁县农村文化建设进行调查。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村文化建设有了一定发展,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许多问题。

1、数量少。怀宁县农村文化方面有特长的人才十分缺乏,由于体制等原因导致乡镇文化馆站编制少、人员少,每个乡镇都没有专业的吹、拉、弹、唱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农村“五户”中的文化活动中心户虽然开展了一些活动,但只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次上,没有形成真正的文化大院。

2、年龄大。在农村,懂乐器,通曲艺的文化人多是在文革期间由于宣传需要而培养出的文艺才能。现在他们的平均年龄在55周岁以上,由于身体和工作等原因的限制,进行文化活动的时间很少。

3、素质低。民间文艺团队不少,但缺少高水平的群众文艺创作优秀人才。乡镇文化站没有财政编制,导致许多“老文化”不在岗或不专职,既不专业更不专心,部分专业人员既不爱岗更不敬业。现有的文艺团体均是自发形成,经费自给自足,演员忙时务农闲时演出。这些人最高学历往往只是高中,他们的文艺专长大都是靠自悟形成的,而且,都仅停留在“会”的层面上,根本谈不上“精”、“专”、“博”。仅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面上,根本谈不上“传”、“帮”、“带”。

4、经常性差。有的村往往只是在春节前后,组织开展一些简单的文化活动,如扭秧歌,唱唱歌等,没有形成规模;有的村搞一些象棋比赛、篮球比赛,但也不经常,也不是很正规。农民在农闲时间文化活动十分单一,集体的文化娱乐活动非常缺乏。除了看电视、录像,就是打麻将、上网,很少从事其他文化活动。

5、主动性弱。由于年龄等原因,演员们参加文化活动不积极,往往都是在许多爱好者多次邀请下才参加。有的文艺骨干,在为文艺团体服务中,不是推辞做不好,就是要报酬,从事这种文艺活动在他们看来注重的不是精神上的娱乐,而是经济上的收入,积极性不高。乡镇文化干部只注重办好镇里交办的工作,文化部门布置的文化工作被束之高阁,从而形成农村文化工作管理上的错位,党的文化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难以落实到基层。

6、影响面小。即使组织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也仅限于邻里之间、本村之间,横向辐射面不大,群众的参与面很小。

二、主要原因

1、农村文化体制不健全。有的乡镇名义上设有专门的文化站,有的乡镇则由一人主抓文化工作但并没有独立的部门,职能发挥不突出。村里就更没有人抓文化工作了,农村文艺人才的培训工作一直“撂荒”,因此,乡(镇)、村的文化工作处于无人组织,无人辅导的瘫痪状态。

2、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簿弱。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当簿弱,缺乏活动场所及必要的器材,乡镇的文化设施闲置、挤占、挪用、变卖现象突出。

3、对农村文化骨干的培训工作处于停止状态。市文化馆负责对全市群众文艺骨干的培训工作,但由于文化馆专业人才数量不足,门类不全,加之开展城镇文化活动,时间有限,所以多年来对农村文艺骨干的培训工作一直处于停止状态。

三、建议和对策

1、加强对农村文化人才建设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文化人才建设的重要意义,要把农村文化人才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把文化人才培训工作同其他社会经济工作共同部署,共同推进。各乡镇、村要成立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文化组织机构,尽快建立乡镇文化站,配足专业人

员,落实编制,形成农村文化有专人管,专人抓的工作格局。

2、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尽快完成乡镇文化站的恢复重建工作。以乡镇为依据,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采取“投、引、捐、集、融”资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文化事业。

3、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市、县文化馆等部门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开展好服务工作,加强对农村文化干部、文化骨干和文化中心户的免费培训辅导,充分发挥出农村文化能人的引带、辐射作用。一是尽快解决文化馆专业人才短缺和缺乏训练场所、教练辅导力量不足等问题,加强辅导人员力量。二是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能人、文化中心户的作用,不断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扶持乡村建立各类文化协会,并指导各类协会组织开展好活动,逐步扩大农民文化活动的参与面,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四是从源头抓起,农村各中小学要辟建好文化第二课堂,设全并上满上好音、体、美等艺术课;加强农村艺术师资力量,建议在分配艺术院校毕业生时,优先满足农村对艺术人才的需求。

4、做好农村文化建设的试点工作。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本着先点后面,先试点后普及推广的原则,先在全市确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做好农村文化建设的试点工作,在试点村,要把文化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全面开展。边试点边总结经验,然后逐步在其他村进行推广,力求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5、不断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文化部门应积极向上争取文化政策性资金及器材,用于支持农村文化事业;各级财政部门应保证文化事业单位的办公经费;有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因增加农村文化服务内容而需要扩大人员规模和经费的问题,确保农村文化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乡、村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发展农村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确保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合理分布,为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及室外健身场所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6、不断地创新载体,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部门和农村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组织开展好农民书画展、农民歌手大赛和农民秧歌会演等常规性的文化活动,引导和推动农民自演自赏、自娱自乐的文化骨干队伍的形成,营造祟尚科学、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围。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改革专业剧团组建文工团,增强专业剧团综合演出功能。文艺工作者要把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人新事创作编排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深入乡、村巡回演出,以激发广大农民自娱自乐的积极性。要以文化下乡为载体,改进服务方式,深入农村,流动服务,变文化“下”乡为文化“留”乡,变“送”文化为“种”文化。抓好乡村文化、家庭文化、农村校园文化,推进农村文化普及工作,提高农民群众文化活动质量。

湖南邵阳高三历史三模试卷 篇3

农时。这样,他们就能晚睡早起,父子兄弟全家关心劳动,不辞辛苦地经营。这一经济思想

A.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确立 B.推行重农的经济政策

C.是在变革生产组织方式 D.是要废除土地国有制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试题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土地租佃关系也逐步形成,因而推动租佃关系确立的根原是土地私有制,故A项错误;材料中将土地分租,实行分户经营是为了让农民精心生产,勤奋劳动,并不能直接体现政府的重农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将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是将集体生产变为农民小家庭个体生产,因而改变了生产组织方式,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废除土地国有制,故D项错误。

【答案】C

25. 周宣王晚年,干涉鲁国立太子之事,使得鲁国发生内乱,从而引起许多诸侯不满,结果是“诸侯多畔

(叛)王命”。这说明当时

A.出现了“礼崩乐坏”局面

B.诸侯已不承认周王为共主

C.王位世袭受到诸侯的威胁

D.周朝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考点定位】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先秦

【试题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许多诸侯因周宣王干涉鲁国立太子之事引起内乱,大为不满且违抗王命,可知周王室势力衰弱,诸侯实力强大,诸侯不再臣服于周天子,说明维系周朝统治的宗法制、礼乐制破坏,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周宣王依然能干涉鲁国事务,且有王命之说,说明诸侯形式上依然尊奉周天子,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周王室的王位继承问题,故C项错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在秦朝建立,故D项错误。

【答案】A

26. 贞观初年,太宗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这

说明唐初

A.通过制度形式约束皇权 B.宰相与谏官可相互监督

C.谏官负责监察朝廷百官 D.谏官有权评议国家政事

【考点定位】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汉至元中央与地方的斗争;隋唐

【试题解析】谏官制度主要依靠儒家伦理道德的约束作用而起作用,是否能够发挥功效最终要取决于“君臣个人的德性”,凭借理想化的德性约束并非制度制约,故A项错误;材料中唐太宗与宰相议事时让谏官同入,谏官提出谏议,太宗必采纳,说明谏官是对朝政进行谏议,并非与宰相相互监督,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监察系统分为两类,一类为谏官,谏正皇帝得失,一类为察官,监察百官,如秦朝御史大夫,所以负责监察朝廷百官是察官,而非谏官,故C项错误;根据“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说明谏官有权评议国家政事,故D项正确。

【答案】D

27.据《阳明年谱》中记载,王阳明临死之际开目视曰:“吾去矣!”积泣下,问“何遗言?”先生微哂 (微笑)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如此回答是因为他

A.追求心灵的满足 B.回归了道家的洒脱

C.遵守佛教的因果 D.认为真知出于内心

【考点定位】宋明理学;明朝

【试题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王阳明为心学的集大成者,结合材料内容“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可知王阳明认为心即理,真知出于内心,每个人只要自己反省内心都能获得真知,因而死前没有遗言可留。A选项追求心灵的满足是从表面信息理解材料,没有结合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故A项错误;道家洒脱体现在无欲无求,与材料信息无关,故B项错误;佛教的因果关系体现在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也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D选项认为真知出于出于内心,符合题意,是王阳明的观点所在,故D项正确。

【答案】D

28.下面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参战士兵体格调查表。据此可推知

年龄

(岁) 身高

(cm) 体重

(kg) 胸围

(cm) 呼吸伸缩差

(cm) 肺气容量

(mL) 握力

(kg)

日兵 21.4 165.1 60.88 84.95 10.36 3631 41

清兵 29.8 166.65 54.75 89.5 10.24 3129 31

A.清军战斗力落后于日军 B.军人体质决定战争结局

C.清朝不够重视军队建设 D.清军战斗精神不及日军

【考点定位】甲午中日战争

【试题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日兵在年龄、体重、肺气活量、握力上均要优于清兵,说明日兵整体的身体素质强于清兵,从材料中不能体现日清军队战斗力的比较,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日清军人体质有差异,但军人体质的差异不能决定战争结局,说法太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清兵整体素质弱于日兵,表明清政府没有严格进行军队士兵的挑选,也从侧面说明清政府不够重视军队建设,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清军与日军的战斗精神,故D项错误。

【答案】C

29. 如果说中国从汉代起两千年的思想基本上是以儒学经典的弘扬为其主干的话,那么,民国以来思想的

发展,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则是对传统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的猛烈冲击。这反映出五四新文化运动

A.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了基础

C.主要批判儒家封建伦理道德 D.有助于近代思想格局的多元化

【考点定位】新文化运动

【试题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开端是五四运动,而非新文化运动,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五四新文化运动则是对传统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的猛烈冲击”,可知材料强调新文化运动冲击儒家思想,促进思想解放的意义,因而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基础并非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包括政治革命、伦理革命与文学革命三部分,并非主要批判儒家封建伦理道德,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民国以来思想的发展,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则是对传统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的猛烈冲击”,说明五四新文化运动吸收多元思想,故D项正确。

【答案】D

30. 下面是1979-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比上年增长)曲线图。据材料信息可知

A.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经济增速 B.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波动增大

C.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 D.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经济稳定

【考点定位】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1992年起)

【试题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79年以后GDP总体呈增长发展,说明改革开放推动经济总体发展,在1984、1990、前后波动较大,这是因为1984年前后面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0年前后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20中国市场经济受到国外金融危机的影响,这说明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经济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仅呈现了1979-20即改革开放后的GDP增速情况,没有与改革开放前的GDP进行比较,所以无法得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波动增大的结论,故B项错误;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标志着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因而C选项与材料呈示信息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经济稳定”,故D项错误。

【答案】A

31.罗马法学家曾说:“根据自然法,所有人均是生来自由的;只有实在法才在他们之间造成差别。”这

反映罗马法

A.反对等级差别 B.具有社会属性

C.体现灵活特性 D.符合人性特点

【考点定位】罗马法

【试题解析】根据材料“根据自然法,所有人均是生来自由的;只有实在法才在他们之间造成差别”,说明自由是两类权利,即自然法上平等的自然权利和实在法上不平等的受到法律禁止或强力阻碍的社会权利。而罗马法是指罗马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7世纪制定的一切法律,因而也包括材料中的“实在法”,所以罗马法承认实在法中的不自由,即等级差别,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说明罗马法既体现了自然法精神,又承认了社会实际法,即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罗马法注重形式主义特征,不具备灵活特性,故C项错误;法律要求人人自由平等,但在实际中人性特点各有差异,故D项错误。

【答案】B

32.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宣称:“科学如果不是从实践中产生出来并以一种清新的实验结果来证明,

便是毫无用处,充满荒谬的,因为实践乃是确定性之母。”这体现了达•芬奇

A.肯定实践与实验的互证作用 B.倡导个性解放

C.认为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注重现世生活

【考点定位】文艺复兴

【试题解析】材料信息表明,科学必须从实践中产生并用实验进行验证,说明达芬奇肯定在科学产生过程中实践与实验的互证作用,故A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个性解放是指将人性从封建神学中解放出来,材料没有涉及该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认为实践与实验对科学产生同等重要,且“实践乃是确定性之母”更突出实践的作用,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并不注重现世生活,故D项错误。

【答案】A

33. 18世纪,按规定,英国申请圈地者若得到本区土地持有者五分之四的当事人同意,即可提交议会批准。

所谓五分之四的当事人同意,是以同意者的土地占该区土地面积或地价的五分之四为准。材料反映出

英国圈地运动

A.直接导致工业革命开展 B.并未伴有生产关系变革

C.合法掠夺了少数人权益 D.阻碍国内消费市场扩大

【考点定位】第一次工业革命

【试题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原料、市场等条件,推动工业革命开展,但不能直接导致工业革命开展,故A项错误;圈地运动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改变了生产关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英国申请圈地者若得到本区土地持有者五分之四的当事人同意,即可提交议会批准”,可知圈地运动是不顾少数人(五分之一土地所有者)的反对,只要多数地主(五分之四)同意的情况下即获批准,这是用多数人的意见压制少数人的意见,掠夺了少数人的权益,故C项正确;圈地运动扩大了贸易交流,故D项错误。

【答案】C

34. 19,苏俄1卢布的价值相当于191卢布的1/188 ,相当于19的1/ 13000。 这从侧面

反映出

A.物资奇缺,阶级矛盾尖锐 B.苏俄应对通货膨胀的经验不足

C.以物易物,市场贸易取消 D.西方国家对苏俄经济进行封锁

【考点定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试题解析】1918-1920年,苏俄处于国内战争时期,推行战时共产主义,以物易物,市场矛盾贸易取消,因而货币大量贬值。A选项中阶级矛盾尖锐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1920年,苏俄1卢布的价值相当于1918年1卢布的1/188,相当于1913年的1/13000”,说明1918年至1920年苏俄卢布持续贬值,从侧面反映出政府缺乏有效应对通货膨胀的措施,故B项正确。C选项为材料的直接信息,而题目要求反映的侧面信息,故C项错误;帝国主义的封锁都不能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他们只能是国家政策调整的其中一方面因素,而不是全部,故D项错误。

【答案】B

35. 1944年7月,一些国家的抵抗运动代表在日内瓦发表声明,宣称只有一个联邦制的联盟才能保证欧洲

大陆的自由与文明,使欧洲经济得以重建,使德国人民能和平地参加欧洲生活。各国在伦敦的流亡政

府也都很关心战后欧洲的安全,认为欧洲有必要联合起来。材料说明

A.走向联合成为欧洲各国共同目标 B.实行联邦制符合欧洲发展的需要

C.避免战争的途径是找到共同利益 D.欧洲联合的目的是对抗德国侵略

【考点定位】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试题解析】欧洲联合之初主要是西欧六国联合,因而走向联合并非欧洲各国的共同目标,故A项错误;欧洲联合属于国家间的联合,并非建立联邦制国家,B选项中实行联邦制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一些国家的抵抗运动代表宣称只有一个联邦制的联盟才能保证欧洲大陆的自由与文明,……使德国人民能和平地参加欧洲生活……各国在伦敦的流亡政府也都很关心战后欧洲的安全,认为欧洲有必要联合起来”,表明各国认为要保障欧洲和平,避免战争再发生,必须欧洲联合,即使欧洲国家存在共同利益,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及史实,倡导欧洲联合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战争,维护和平,促进战后欧洲经济恢复和发展,故D项错误。

关于邵阳历史文化的研究调查 篇4

各县、市、区卫生局,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

根据湖南省卫生厅公告(湘卫公告〔2007〕9号)规定和2007年全省医师资格考试工作会议精神,现将我市2007年医师资格考试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试时间1、实践技能考试:7月1—15日2、医学综合笔试:

执业医师2007年9月22日、23日两天,上午9:00—11:30;下午1:30—4:00;

执业助理医师2007年9月22日一天,上午9:00—11:30;下午1:30—4:00.二、报名时间:2007年4月10日至25日。

为便于管理,保证报名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请各县、市、区卫生局,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通知考生按照以下具体时间安排报名;

绥宁县、城步县4月10日;新宁县4月11日;武冈市4月12日—13日;洞口县4月14日;邵阳县4月15日;隆回县4月17日—18日;邵东县4月19日—20日;新邵县4月21日;双清区和大祥区4月22日;北塔区和市直医疗卫生单位4月24日;25日为机动报名时间。

三、报名地点:邵阳市卫生局招待所。

四、报名资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卫生部《关于印发〈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暂行规定(20版)〉的通知》(卫医发[2006]125号)等文件为依据。同时,考生可登录卫生部网站和湖南省卫生厅医学考试培训中心网站(www.神州医师。cn)查询报名资格有关规定。

五、报名手续:应由本人办理。

考生在报名时应提交如下材料:

1、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学历证明。

3、试用机构出具的临床试用期满一年并考核合作的证明(见附件1);

4、二张小二寸正面免冠近期彩照;

5、执业助理医师申报执业医师考试的,还应提交《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原件和复印件、执业时间和考核合格证明(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并注册后,大专工作满2年,中专工作满5年可报考执业医师。)

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传统医学师承或确有专长人员还需提交下列材料:1、考试资格考核合格证明。2、在《执业医师法》颁布之日前经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批准的有效行医资格证明;或师承人员的《师承合同》和《出师合格证书》;或确有专长人员被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认可的确有专长证明。(详情请参阅邵阳市卫生局中医科2007年3月23日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2007年师承或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审核工作相关事项的紧急通知》)。

六、考试报名收费:按照湖南省物价局、湖南省财政厅有关规定,实践技能考试每人200元;医学综合笔试:执业医师每人160元、执业助理医师每人145元。

七、要求:

1、今年所有报考者除提交毕业证原件外,还应提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学历证明(见附件2)或在报名现场查询、打印的“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提供的学历证明。

2、持毕业的各类成招(“五大”)和自考文凭报考的无助理资格者,应同时出示毕业学校所在省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入学时间证明或其它有效证明,如录取审批表、自学考试考籍注册证、学生档案等。

3、请各县、市、区卫生局,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及时将我市2007年医师资格考试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到每一位考生。

邵阳市卫生局

上一篇:忍的作文200字下一篇: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