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学院校徽(精选9篇)
邵阳学院校徽 篇1
四川外语学院校徽
四川外语学院一般指四川外国语大学
四川外国语大学(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川外”,位于中国重庆,是一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市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拥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是中国西南地区外语和涉外人才培养以及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四川外国语大学始建于1950年4月,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俄文训练团;1951年1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附设俄文大队;1953年5月,成立西南俄文专科学校;1959年5月,扩建为四川外语学院;4月,更名为四川外国语大学。
截至20底,四川外国语大学占地面积1077.8亩,校舍面积449054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0562.22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6519.63元;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91.5万册;下设22个教学院系(部),本科专业36个;拥有在校生人数14833人(其中硕士生1356人、本科生13209人),专任教师810人。
历史沿革
1950年3月,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和刘伯承元帅的手谕,西南军区作出决定组建俄文训练团,俄文训练团由二野军大学员和一野西北军大俄文大队学员共两部分组成,团址在山洞。
1951年1月,西南军大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俄文训练团改为附设俄文大队,直属校部领导。
1952年6月,根据政务院和中央军委的联合决定,俄文大队成建制转入地方,准备扩建为西南俄文专科学校。
1953年5月,经过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俄文专修部一年的`过渡准备,西南俄文专科学校正式成立。
1954年10月,西南高等教育管理局随西南军政委员会的撤销而撤销,学校改属中央高等教育部领导。
1959年5月,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决定西南俄专扩建为四川外语学院,郭沫若亲笔题写“四川外语学院”的校名,设四年制俄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并陆续开设法德语专业。
1963年5月,由于专业增多,招生人数扩大,校舍不足,经四川省高教局决定,暂借北碚歇马场农机校校舍使用.学校决定英语系(包括法德语专业)迁该址上课;
同年9月,根据教育部计划,四川省决定成立重庆外国语学校,外语语种有俄语、英语,按教育部《关于开办外国语学校的通知》,川外被指定为接受外国语学校毕业生的十二所高等学校之一。
1965年3月,四川省教育厅、高教局决定重庆外国语学校划归四川外语学院领导、管理,改名为四川外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并在石桥铺建校(1966年,校舍建成,学校迁移新址);同年12月,根据四川省高教局决定,川外在北碚文星湾原西南师范学院速中校址建校,北泉校舍作价转让四川仪表总厂,学校决定首先修建教学大楼一幢,该大楼于1966年年底基本竣工。
1966年1月,英语系全体师生从歇马场迁回北碚文星塆校址;同年12月,学校北温泉三花石本部全部迁到北碚文星湾西南师范学院原速中新址。
1970年10月24日,根据四川省革委《关于西南师范学院、四川外语学院搬迁有关问题的通知》,学校从北碚文星湾迁至沙坪坝烈士墓原决定撤销的西南政法学院内。
11月30日,全部搬迁完毕。
1972年4月,学校停止招生6年之后,开始恢复招生,面向全国招收首届工农兵学员406人,学制3年。
1979年12月22日,经教育部批准,学院出国留学生预备部正式成立,陆续开设德语、英语、法语专业,学制半年至一年。
1982年2月6日,第一次招收的攻读硕士学位的1981级研究生俄语专业4人、日语专业2人入学;
同年3月19日,成为中国首批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等学校之一;
同年9月30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举行会议,批准授予1981届毕业生235名,1982届毕业生246名以文学学士学位,这是1949年以来的第一次授予学位证书。
1986年8月11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出通知,学校英语语言文学和俄语语言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获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重庆市脱离四川省成为直辖市,学校由四川省划归重庆市领导。
12月,学校被增列为重庆市立项建设博士授予单位。
1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为“优秀”。
年4月14日,教育部批准该校更名为四川外国语大学。
河北体育学院校徽 篇2
,运动人体科学系成立。
3月,经河北省教育厅正式批准,河北体育学院东方大学城基地于在廊坊成立,下设社会体育专业高尔夫球管理方向和运动训练专业网球运动方向。
205月,中共河北省委对河北体育学院领导班子做出调整,之后新领导班子更新办学理念,调整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按照“大体育观”要求,重新配置、整合、优化体育资源,在院本部新征地300亩,并根据省委政府关于河北体育学院与河北省体育中心合并建设的决定,制定了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
年7月,河北省体育运动学校并入河北体育学院;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舞蹈学专业正式招生。
,河北省体育局射击中心、河北省体育局体育科学所并入河北体育学院。
5月,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正式成立体育艺术系。
体育竞技
研创平台
据208月学校网站显示,学校建有1个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和体育科学研究所[17] 。
河北省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神经肌肉功能与力量训练实验室[1]
科研竞技
科研成果
据年8月学校网站显示,近五年来,体育学科学术团队共承担各级别课题400多项,其中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124项,厅局级课题230项;横向课题75项;共发表论文14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517篇、被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论文23篇;出版专著和教材91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共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9项;有10项成果获国家专利。
竞技成绩
学校培养出了奥运冠军郭晶晶、蔡亚林、庞伟,世界冠军张亚菲、赵颖慧、任洁、池彬[18] ,中国象棋国际大师棋王李来群、棋后胡明,世界足球小姐孙庆梅,女足国家队队员白洁、张欧影、王丽萍、刘亚丽、王坤,国家队篮球名将马健、梁达、刘军、孙悦,乒乓球国手樊建新、牛剑峰,女子铅球亚洲纪录保持者李梅素等。
2016年7月,学校代表队在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比赛中集体项目获得易筋经第一名、竞技六字诀第五名;个人项目获得男子易筋经第一名、女子竞技六字诀第三名、男子竞技八段锦第五名、女子八段锦第八名。[19] 8月,学校毕业生尹军花获里约奥运女子拳击60公斤级银牌。
体育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16年8月学校网站显示,学校图书馆馆藏专业实体文献总量25.8万册(件),体育期刊合订本1.3万册,中外文报刊796种。引进了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17种大型光盘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以及方正数字图书馆、书生图书馆等电子资源。
体育期刊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创刊于1987年,是由河北体育学院主办、国家新闻出版
署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体育学术刊物,双月刊,96页,国际标准开本,设有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等栏目,主要刊载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以及国内外体育新动态。
东南学院校徽 篇3
东南大学是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素有“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其前身是创建于19的三江师范学堂。19经郭秉文先生竭力倡导,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正式建立国立东南大学,后经历了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工学院、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南京大学工学院等历史时期。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以原中央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学校更名为东南大学。4月,原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南京地质学校并入,组建新的东南大学。
截至203月,东南大学占地面积5888亩,建有四牌楼、九龙湖、丁家桥等校区;设有29个院(系),拥有75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4440余人,在校留学生人数达到1813人,已发展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学、工学、医学、文学、法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历史沿革
清末时期
东南大学起源于1902年建校的三江师范学堂,学堂下设理化科(后称理化数学部)、农学博物科(后称博物农学部)、历史舆地科、手工图画科。
195月,两江总督周馥易“三江”为“两江”,并根据《奏定学堂章程》条例,定名为“两江优级师范学堂”。
19,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正式停办[2] 。
民国时期
198月,江苏省巡按使(即省长)韩国钧委任原江苏省教育司司长江谦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在两江师范学堂原址筹建。1916年秋,鉴于中国生产力水平落后,国家贫困,急需发展工业;又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帝国主义无暇东顾,给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因为急需工业人才,南高遂设立工业专修科,开始时工科教育面较广,后逐渐偏重于机械制造与工艺。
194月,郭秉文在校务会上提出,在南京高等师范的基础上创办一所国立大学议案,与会委员一致赞同。
1921年7月13日,教育部核准《东南大学组织大纲》。国立东南大学校
下设6个学科,其中有工科,初时工科下仅有机械工程系。1923年3月,时工科主任茅以升会同工科李世琼等七位教授联名向校评议会、教授会提出增设土木工程系和电机工程系的议案,提案通过了校评议会、教授会两会的审议。
1924年秋,工科从东南大学划出,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组建成了国立河海工程大学。
1927年7月,教育行政委员会明令将原国立东南大学、河海工程
大学、江苏法政大学、江苏医科大学、上海商科大学以及南京工业专门学校、苏州工业专门学校、上海商业专门学校、南京农业学校等江苏境内专科以上的9所公立学校合并,组建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共设有9个学院,其中工学院的一部分在南京复成桥南京工专旧址,另一部分与其他大部分学院均在南京四牌楼国立东南大学原址。此时工学院下设机械工程科、电机工程科、土木工程科、建筑科、矿冶工程科、化学工程科、染织科等7科。
1928年2月29日,第四中山大学奉训令改称江苏大学。改名江苏大学引起校名风潮。4月24日,大学委员会以大学院337号训令,将“江苏大学”改称为“国立中央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建立初期,工学院与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时期一样,仍下设7科,后停办矿冶工程科和染织科。
1933年9月,工学院复办化工组,后改为系。
1934年11月,筹办机械特别研究班。
1938年8月,又发展为航空工程系,开创了中国的航空工程教育。
1937年增设水利工程系。
抗日战争期间,避难四川的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下设土木系、机械系、电机系、建筑系、化工系、航空系、水利系等7系。
1943年4月,汪伪政府行政院通过在南京设立中央大学案,恢复中央大学。建校初设理、工两院,但很快便合并为理工学院,下设土木系、化工系、数理系、机械工程系。抗战胜利后,国立中央大学准备复员南京。
1946年11月,国立中央大学在南京四牌楼复校开课;工学院仍设7系[2] 。
建国初期
1949年1月,南京国民政府的失败已经成为定局,中大校长周鸿经奉命迁校。但中大教职工普遍对国民党丧失去信心,多数教授决定留在南京。周鸿经弃职离校后,中大在共产党地下组织的主持下先后组成应变委员会、临时校务委员会维持校务、保护校产,准备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
1949年4月1日,南京爆发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学生游行,遭到军警镇压,中大两名学生遇难。4月23日,解放军开进南京,军管会派赵卓到中大接管,宣布由梁希主持校务。8月8日,中大接华东教育部通知,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50年10月去“国立”两字),潘菽任校长。
1950年,安徽大学土木系和艺术系并入南京大学。
这一时期,全校各学院的教学规模处于维持状态,只有工学院仍有一定发展。
1949年,工学院由钱钟韩任院长,仍设7个系共47名正、副教授。全校1949年有学生2363人,其中工学院634人,1951年全校本科生共2545人,其中工学院976人,占全校的38%,是当时学校最大的学院。
1952年,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主要目的的大规模高校院系调整开始了。在南京,以原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化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电机工程系以及农学院食品工业系共6个系为基础,并入金陵大学化学工程系和电机工程系,以及江南大学机械工程系、电机工程系和食品工业系,成立多科性的工业大学,名为南京工学院[3] 。
1952年至1953年,又有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交通大学、山东工学院等校部分专业先后并入。
1952年底,南京工学院设建筑系、机械工程系、电力工程系、电信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化学工程系、食品工业系共7个系及基础课教研组,开设10个本科与10个专科专业,有教员265人、学生1948人、正副教授87人,时在南京是规模最大的高等院校[4] 。考虑到国家工业建设和工学院发展的需要,经南京大学、金陵大学联席会议决定,将原南京大学的四牌楼本部作为南京工学院的校址。院系调整后,南京工学院就开始招收研究生,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共招收研究生117人。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
2.
3.
4.天津音乐学院校徽
5.南京审计学院校徽
6.襄樊学院校徽
7.广东教育学院校徽
8.
9.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校徽
西安工业学院校徽 篇4
2010年,学校被陕西省确定为重点建设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2011年,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
2012年5月22日,陕西 政府、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共建西安工业大学签约仪式在北京钓鱼山国宾馆隆重举行 ;
2012年,学校经陕西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批准成为国家二级保密资格单位,正式成为一所以“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研高校;
2013年,学校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2016年,学校材料与化工学院李建平教授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高性能多尺度颗粒协同增强铝、镁基复合材料关键技术与应用”喜获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6年7月,学校获批成为陕西 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 。
★ 外事学院毕业个人简历
★ 北京大学校徽
★ 北京科技大学校徽
★ 温州医学院校徽
★ 淮阴师范学院校徽
重庆教育学院校徽 篇5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扎根重庆基础教育、服务教师专业发展”为办学宗旨,由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公办普通本科学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是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重庆市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市统筹城乡教师教育研究中心,重庆市学前教育发展中心,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是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培养培训的主要基地。
学校现有南山、学府大道两个校区,现设有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学前教育学院(重庆学前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数学与信息工程系、旅游与服务管理系等10个二级教学单位;现有本科专业19个,涉及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门类。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校徽 篇6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又名九江船校,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江西省唯一的一所省教育厅直属的高职高专院校,是江西省确定的`重点建设高职高专院校。,学校被列入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院校,被国防科工委列为首批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重点建设单位。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学院前身九江船舶工业学校创建于1960年,先后隶属于原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学校由国防科工委划转江西政府管理,是省教育厅直属高职院校。
据学校网站10月信息显示,学校设有7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人,有58个专业;建有1个工业工程中心和1个工程训练中心,实验实训室156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8亿元。学校是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江西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历史沿革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九江船舶工业学校创建于1960年,先后隶属于原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199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首批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10所学校之一。
19学校由国防科工委划转江西政府管理,同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制为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是省教育厅直属高职院校。
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20被财政部确定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院校”;
被国务院七部委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年学校被国防科工委遴选为全国15个重点建设的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之一,被财政部确定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院校”;
20获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
2010年6月,学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成为江西省唯一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5月,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
20,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文化传统
校训
德行大道,技承天工
校徽
校徽以学院英文名称的首写字母JVTC为创意元素,以鸿雁、红日、江水等为寓意出发点来表现学院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
1、JVTC几个字母组合成为昂首飞翔的鸿雁造型。代表了学子具有鸿鹄之志,寓意全院学子壮志凌云,展翅高飞,也寓意学院追求卓越的理想与雄心。
2、图案中心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造型,寓含学院发展气势如虹,如日中天,同时寓含学子朝气蓬勃、积极阳光。
3、下方蓝色弧线代表长江,点明学院所处的地理位置。也寓意学院青年激情澎湃,学院为社会不断输送优秀青年。
洛阳师范学院校徽 篇7
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的.河洛师范学校,历经河南省立河洛师范学校、河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河南省立洛阳师范学校、洛阳师范专科学校、洛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诸阶段,升格为本科院校,定为现名。
截至4月,学校校园占地2850亩,建筑面积近7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约8.78亿元;有23个学院,3个公共教研部,63个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有教职工145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4000余人。
历史沿革
河南省立洛阳师范学校
1916年8月,河南省立河洛道师范学校成立,学校创建伊始以周公庙为校址。
19,河南省立河洛道师范学校更名为河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
1927年7月,河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河南省立洛阳第八中学合并组建河南省立中山学校,学校由周公庙迁入东关双龙巷旧迎恩寺内。
1928年,学校又恢复原名,自迎恩寺迁入洛阳城内西南隅南营旧址办学。
1933年,河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更名为河南省立洛阳师范学校。
1938年8月,学校迁到豫西山区卢氏县涧北村,以该村莫家祠堂及关帝庙为校舍。
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洛阳。不久全面内战爆发,学校先迁开封。
1948年,河南省立洛阳师范学校流亡江苏。
洛阳师范学校
1950年2月,河南省立洛阳师范学校复校并更名为洛阳师范学校,在洛阳老城区东华街1号恢复重建,后迁往洛阳治安南街8号。
1958年,洛阳行署在洛阳师范学校基础上挂牌成立洛阳师范学校,定名为“洛阳师范专科学校”。
1959年4月,洛阳师范专科学校搬回洛阳。校址选在安乐窝原洛阳地区教育行政干校的旧址。
1962年,洛阳师范专科学校与洛阳师范学校合并,恢复“河南省洛阳师范学校”校名。
1978年12月,洛阳师范学校升格为洛阳师范专科学校。
1988年,学校被国家教委表彰为首批全国优秀师专。
1992年4月,洛阳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洛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洛阳师范学院
203月,学校与洛阳市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洛阳师范学院。
7月,洛阳师范学院成立了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
,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获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
9月21日,位于伊滨区的洛阳师范学院(下称洛阳师院)新校区正式启用。
,学校获批特岗教师在职研究生招生资格。
年1月,经河南省文化厅批准成立“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师范学院毕业个人简历模板
2.师范学院毕业生个人简历范文
3.师范学院外语系个人简历模板
4.牡丹江师范学院校徽
5.湖北师范学院师范生个人简历模版
6.湛江师范学院校徽
7.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校徽
8.盐城师范学院校徽
9.绵阳师范学院校徽
10.长春师范学院校徽
南京审计学院校徽 篇8
南京审计大学起源于1983年的南京财贸学院。1987年更为南京审计学院,由审计署和南京市人x政府联办。1991年转制为审计署直属。办学体制调整为江苏省人x政府与审计署合作共建,以江苏省人x政府管理为主。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并入,组建新的南京审计学院。11月更名为南京审计大学。
截至201月,南京审计大学占地面积2178亩,建有浦口、莫愁两个校区;设有18个院(部),拥有29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15237人,其中普通本科在校生14094人,硕士研究生243人,留学生90人。是一所以审计为品牌,经、管、法、工、文、理等学科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财经类院校。
历史沿革
南通师范学院校徽 篇9
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1958年,1962年停办。
1976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以“扬州师范学院南通分院”名称恢复办学,197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南通师专科学校”校名。
南通教育学院前身是南通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和南通市教师进修学院。南通地区教师进修学院于1959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1963年停办。
1982年3月经省政府同意,建立南通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和南通市教师进修学院。
1983年3月南通市委决定两院合并,建立新的南通市教师进修学院。同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南通市教师进修学院定名为南通教育学院。
5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所公办本科院校合并组建南通大学。
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师范学院毕业生个人简历范文
2.湛江师范学院校徽
3.乐山师范学院校徽
4.信阳师范学院校徽
5.杭州师范学院校徽
6.绵阳师范学院校徽
7.长春师范学院校徽
8.曲靖师范学院校徽
9.楚雄师范学院校徽
【邵阳学院校徽】推荐阅读:
邵阳学院排名05-31
内江师范学院校徽07-11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校徽06-11
邵阳市场论文07-12
邵阳中心小学办学经验材料08-15
关于邵阳历史文化的研究调查07-07
广东省湖南邵阳商会2016新春联谊会07-31
邵阳市邵东县“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和“纠’四风’、治陋习”专项整治信访举报件登记台账10-06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07-19
学院文化与学院精神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