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精选12篇)
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 篇1
发展小城镇,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解决农民问题, 实现农村城市化的有效途径。小城镇发展的进程, 也是农民市民化的进程。
而要处理好农民市民化问题, 就必须加强小城镇社区建设, 尤其是社区文化建设, 因为社区文化建设能帮助进入小城镇的农民顺利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社会变迁, 化解农民市民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因此, 有必要对新形势下的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进行探索和研究。
本文所指的小城镇, 包括县级市、建制镇 (包括县城) 和非建制镇。
一、农村社区文化与城镇社区文化的分析比较
在新形势下的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中, 首先要对进城农民以前所处的农村社区文化和现在所处的城镇社区文化的特点进行分析, 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文化建设。
1. 农村社区文化
重血缘和地缘关系, 家庭观念、家族观念、亲属观念较强;邻里关系融洽, 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较强;交往面较窄, 活动范围较小;思想比较保守, 不易接受新事物;生活具有较强的散漫性和无序性, 时间观念较差, 生活节奏较慢;文化素质较低, 封建迷信思想较重;生活方式简单、文娱活动贫乏;农民整体或个体生活技能比较单一, 除种养殖技能外, 很少掌握其他技能;生产力水平较低, 生产工具落后;卫生习惯和环境意识较差;对交通规则和其他各种规章制度不够重视;不怕吃苦, 忍耐力较强。
2. 城镇社区文化
重业缘和组织关系;家庭观念、家族观念、亲属观念较弱;邻里关系淡漠, 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较弱;交往面较宽, 活动范围较广;思想较开放, 易接受新事物;时间观念较强, 生活具有较强的节奏性和条理性;文化素质较高;封建迷信思想已十分淡泊;生活方式多元化, 文娱活动内容丰富;居民整体或个体的生活技能多种多样;生产力水平较高, 生产工具先进;卫生习惯和环境意识较强;但吃苦耐劳精神不足。
二、农民对社区文化差异的体验
由于自身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 流动到城镇的农民大多干的是城里人不肯干或不屑干的建筑、搬运、环卫、家政、回收废品等脏累险活。再加上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尚未完全解体, 现行的户籍制度对农民还有许多限制, 并由此出现子女入学、升学、就业、参军等方面的困难。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 也使进入城镇的农民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方面难以完全享有与原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进城农民还难以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平等的财产权、休息权、教育权、劳动权、社会福利保障权等等, 甚至连基本的人权都无法保障。
农民虽然进了城门, 但在陌生的社会文化环境中, 面对陌生的生产生活方式, 以前在农村时那种从容恬淡、节奏缓慢的生产生活方式、融洽的邻里关系等都不见了, 普遍会出现一时难以适应的感觉, 表现出比较强烈的“文化震惊”现象, 难以真正地融入城镇生活。
不过, 由于小城镇社区文化处在城市社区文化和农村社区文化的边缘地带, 属于边际文化, 或者说小城镇社区文化处于城市社区文化和农村社区文化的交界地带, 尽管更多的带有城市社区文化的特征, 但和大中城市的社区文化特征相比, 它与农村社区文化更接近一些。因此, 农民来到小城镇以后, 相对来说, 还少了一些来到大中城市后那种诚惶诚恐、自卑自贱、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的感觉。
三、文化差异对农民市民化的影响
1. 社会角色转换困难
农民在从农村社区走进城镇社区以后, 开始扮演一个全新的城镇居民角色, 但部分人并没有能够很好地完成角色的转换, 特别是在生活方式方面, 还保留着农村的家庭生活方式。这些与城镇社区生活方式不相符的旧习使他们难以融入城镇社区的生活。而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 精神压力加大, 短时间内也很难适应。一部分人便对角色转换产生心理抵触情绪, 导致融入城镇社区更加困难, 普遍出现角色冲突、角色不清和角色失败等社会问题, 影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
2. 继续社会化出现障碍
由于新旧两种社区文化的差异, 在角色转换困难的同时, 继续社会化也出现了一些障碍。主要表现为难以完全理解、接受、认同城镇新的生活观念及生产生活方式, 而小城镇社区又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接纳农民、帮助他们进行继续社会化的机制。进入城镇社区的农民在缺少外来帮助的情况下, 主要靠自发的、不太有效的方式方法, 艰难地进行着继续社会化, 导致进展缓慢, 收效不大, 出现了种种文化、心理方面的障碍, 甚至出现了继续社会化中断, 产生一些不当的越轨行为。
3. 缺乏正常的社会互动
由于部分原有居民常以高人一等的姿态, 冷眼看待进城农民, 不愿、不屑主动与进城农民交流沟通, 加重了进城农民的思想负担, 而部分进城农民由于自身等多种原因, 又难以与原有居民正常沟通, 至于小城镇社区组织, 也缺乏对社区居民进行有效的协调沟通, 从而影响了新旧居民正常的社会互动。
4. 催生边缘社会群体
由于与小城镇社区文化格格不入, 加之受到某些来自城镇主文化的排斥, 部分农民便自发的形成一个以同姓、同族、同乡等为单位的边缘群体, 他们通常由从事某一种或某一类职业的人组成, 由于其身份、背景、职业、地位的同质性较强, 能产生较强的合力, 能够把持小城镇社区内某一行业或职业, 当这一群体与主文化发生磨擦或冲突时, 往往对小城镇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相当大的消极性。如小城镇社区中出现的菜帮、肉帮、搬运帮、摩托帮、废品收购帮等, 某些菜帮肉帮能垄断小城镇社区的农贸市场。
5. 产生与城镇社区主文化对立的反文化
农民在市民化进程中, 由于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低下, 普遍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 他们既渴望拥有自尊和自信, 又不得不选择宽容和忍耐, 对流入地区和单位没有认同感、归属感, 缺乏主人翁意识。那些对城镇社区文化感到迷茫、又未能融入其中的, 不甘城镇文化的排斥, 但又找不到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彷徨与失落感的笼罩中, 部分人逐渐滋生起了对抗城镇社区文化的反文化, 对城镇文化主导的一切采取仇视、对立的立场, 并常伴有越轨行为, 干扰了小城镇社区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给小城镇的发展带来诸多消极影响。近年来小城镇社区中的抢劫、凶杀等恶性案件发案率长期居高不下, 与农民市民化进程中滋生的反文化不无关系。
四、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的切入点
新形势下的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 需要把握农民市民化这一时代背景, 找准切入点, 由各级政府、社区组织、社区新旧居民共同努力来完成。
1. 正确处理新旧社区文化的关系
新形势下的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 必须处理好农村社区文化与城市社区文化的关系。凡是不适应城镇社区生活发展的, 都要破除, 如农村社区文化中的自由散漫思想、封建迷信思想、卫生习惯较差等方面。凡是同城镇生活与发展并行不悖的, 都可以保留, 有的还可以发扬光大, 如吃苦耐劳、纯朴诚实等。
当然, 针对农村社区文化与城镇社区文化的实际差异, 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的关键, 是发挥城镇社区文化的导向功能、规范功能、整合功能, 加强社区文化教育, 让正在市民化的农民解放思想, 相信科学, 反对迷信, 培养公德意识、卫生意识、参与意识, 不断提高正在市民化的农民的整体文化知识和能力素质, 尽快适应并融入城镇社区文化, 顺利实现农民非农民化。
2. 妥善解决有关的社会问题
要正确引导, 加强社区文化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在新的生活环境中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 提高文化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以适应城镇的生产生活环境, 逐步化解角色失调、继续社会化障碍和社会互动不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联谊活动和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娱活动等形式, 努力营造一个让农民能够广泛参与的城镇社区文化环境, 增进新旧居民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接纳, 让正在市民化的农民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传统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 在思想上走向开放, 拥有积极的心态和进取的精神, 从而逐步消除新旧居民间交流沟通方面的障碍, 缩短心理距离, 培养新旧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
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和手段, 积极引导和疏导, 争取边缘群体的回归;要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上, 用城镇社区主文化去同化、融合反文化, 使其分化和转化。比如, 对已经成为边缘群体的肉帮所采取的罢市等过急行为, 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破坏行为, 而要尽快了解动机和原因, 如果仅是为了垄断市场, 追求最大利润, 要对他们要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在说服教育的基础上区别对待, 对其中的煸动、组织者, 要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 对跟从者就宜从宽。对因其他原因造成的罢市, 政府和社区组织在说服教育的同时, 更要帮助他们解决在实际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消除影响他们正常营业的障碍。当然, 对其中的违法犯罪行为, 要依法予以打击, 以弘扬城镇社区主文化, 确保城镇社区的健康发展。
3. 营造和谐宽松的制度文化环境
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现行的土地承包制基础上, 推动土地流转, 加速城乡统筹步伐, 使进城农民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方面逐渐享有与原住居民同等的权利,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使在城镇中有相对稳定的职业、相对稳定的收入、相对稳定的住所的进城农民及其家属, 获得合法居住、工作的权利。在此基础上, 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居民户口, 取消种种限制, 降低农民进城“门槛”, 促进农民进城从事非农就业。
打通农民转化为市民的其他制度通道。政府应从法律政策方面提供支持, 在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安居扶持、服务均衡等方面, 保证区新旧居民在社会权利上实现平等对待, 享受同样的公民待遇。工会应当加大在农民工集中的用人单位建立基层组织的力度, 不断增强农民工的民主管理能力。在子女入学、升学等方面, 也应使进城农民尽快取得平等的合法权。从而减少新旧居民在制度文化上的差异性, 增加同质性, 为小城镇社区营造宽松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J].人民日报, 2004, 11
[2]杨心恒:从乡土社会到工业文明:转型中的中国农村社会结构[M].社会学家的眼光, 1998, 9
[3]郑杭生吴力子“:农民”理论与政策体系急需重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4, 5
[4]高华:农民工市民化:社会资本的构建与积累[J].中国选举与治理, 2008, 6
[5]刘传江:农民工生存状态的边缘化与市民化[J].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4, 11
[6]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4, 3
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 篇2
汇报材料
一、村镇规划目标
1、总体规划及报批已完成。
2、5个中心村规划及报批已完成。
3、13个基层村规划及报批已完成。
二、村镇建设目标
1、小城镇建设:
⑴、固定资产增长率26%。
⑵、小城镇提升有序进行,投资450万元对S209、柳濮路、工贸路进行详细规划和编制工作。
⑶、城区内投资1950万元新建楼房15户,建筑面积19500平方米。
⑷、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到位。
2、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按规划设计实施,新建300户,共计面积60000平方米。
三、村镇管理目标、小城镇管理
成立了20人城建监察大队,60人组成的环卫队和保洁队,城区垃圾日产日消,镇容镇貌有很大的改观,城镇建设
按规定办理“三证一书”。
2、新农村管理
每村按200-250人配一名保洁员,村内垃圾做到日产日消。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房屋建设等按规定办理宅基证和施工许可证。
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有工作计划并建立工作台账,完成了三个社区规划编制,并开始启动。
五、农村危房改造,两批共计22户,已完成。
六、垃圾集运系统运转正常,设备车辆完好,机构规章制度
健全,正常运行。
七、获省村镇建设先进单位,同时获市村镇建设规划先进单
城镇发展与社区建设 篇3
素有湖南“南大门”之称的郴州,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向内地改革开放的“过度实验区”,1994年撤地建市。但是2000年郴州市城镇化水平只有26.6%,同年全国的平均水平为36.1%,全省的平均水平为29.7%。可见郴州的城镇化水平较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衡量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城镇化水平,因此在新的时期,研究郴州市小城镇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加快城镇化发展,增强城镇的集聚功能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而“十五”期间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重点是发展县城和条件好的建制镇,着重扩大其规模,完善其功能。而要扩大规模一方面要做大、做强小城镇经济,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充分发挥其经济积聚功能;另一方面就要完善起居住功能,实现人口的集聚。鉴于郴州的区情,提出以下两个方面。
1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城镇是非农人口的聚居区,主要从事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总体上是“二三一”结构 ,大部分城镇第三产业仍没有超过第二产业。有关数据表明我国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仅为27%,而发达国家往往达到70%以上。郴州是一个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区域,1999年,农业总产值48.09亿元,工业总产值370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85.98亿元,第三产业的比重约为17%,可见郴州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而国家统计局的专家研究表明:国民生产总值每增加1%就可新增就业岗位80万个,而第三产业总产值每增加1%可新增加就业岗位130万个,可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此外,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对于改善城镇投资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一般而言,城镇的硬件设施是城镇发展的基础,而软件设施是增强城镇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一个城镇即便其硬件设施好,但如果软件设施不行,其竞争力往往不强。
2推进住宅小区建设,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康型”生活方式的到来,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也愈来愈高。居住环境的好坏成为制约人口集聚的重要因素。其中居住区的建设是居住环境的优劣的基础。近年来郴州市新建了一大批住宅区 ,但是多为平房和散建的住宅区。这些散建的住宅区,电力,通讯,绿化,给排水等基础设施难以配套,物业管理也难以跟上,而且很不经济,难以达到资源共享,这是其一;其二,这些散建的住宅区往往呈单体现代化,整体一团糟,难以形成和谐的城市景观,对城镇形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三,散建的住宅对土地浪费严重,土地资源是很珍贵的资源,对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而推进住宅小区建设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节约土地资源;有利于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住宅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有学者根据世界银行的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得出以下结论;中国每投入100元的建设资金,可创造相关产业170--220元的需求,每销售100元住宅便可带动130--150元的其他产品的销售,可见住宅建设对区域经济起推动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增强小城镇吸引力从而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城市化生活。总之,推进城镇住宅小区建设就是为了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扩大其人口规模,从而使小城镇建设上档次,上水平。
二 积极开展社区建设,促进城镇管理体制改革
1 社区建设的内涵
在“总体性社会”,国家掌握所有的资源,利用其行政手段,通过一个个的“单位”实现对社会的整合;而在“后总体性社会”即社会转型时期,单位体制解体,“单位人”向“社会人”“社区人"转换,人口流动加快,下岗人员增多以及老龄人口的增加等,社区异质性增强,居民的需求不再依靠单位而是通过市场和社区来得到满足,社区成为居民的主要活动场所,社区也就成为社会整合的重要载体。因此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民政部提出在城市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而后随着社会事务的复杂化,学术界和民政部一道提出社区建设的概念。可见社区建设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范畴,在国外往往指社区发展,但两者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所谓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依靠社区力量,整合社区资源,实现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等协调发展。可见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2 发挥社区服务的“龙头”作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尽管有许多的说法,但比较认可的是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等。其中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动力之一。所谓社区服务就是“社区中的社会服务”的简称,指在政府倡导下,发动和组织基层社区成员在自愿、自助、互助的基础上,为提高社区成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而提供的各种社会福利服务的项目。社区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社区里的弱势群体如残疾人、老年人、下岗人员等;社区里的居民以及社区里的单位、企业等。具有福利性、非营利性和公益性等特征。社区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近两年郴州也开始社区的建设,但还是在初始阶段。就目前而言主要是推进社区服务的建设。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牛鼻子”,社区服务具有许多优势如收益快,污染少,最重要的是可培育社区精神。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我国7个城市的家庭对社区服务需求的调查表明,家庭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很高,据统计预测,我国社区服务至少有2000万个就业容量,而目前社区就业人口仅为900万个。可见发展社区服务业可提供巨大的就业机会。因此就郴州来说关键要抓住社区服务这个龙头,毕竟社区服务涉及居民生活的许多方面,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有助于协调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促进社会稳定。
3 培育多元化管理主体参与社区建设
广泛参与是社区建设的本质含义。从社区建设定义来看,社区建设具有“社会性”特征。它表明社区建设不单单是政府的事情,也不是某个组织的事情,更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社区里所有的组织、个人等共同建设的过程,诚如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吴铎所说,“参与、分享”是社区建设的核心理念;社区建设涉及到许多方面,需要整合社区内所有的资源和力量。政府是社区建设的指导者,对全局起规划,宏观调控作用;居民是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居民的需求应该成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民间组织以其特有的优势,发挥着弥补政府功能的“空白”,积极推进社区建设。总之社区建设需要各方积极参与,然后共同分享所取得的成果即“参与、分享”。
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我国政府确立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管理模式。“小政府,大社会”管理模式的实现仰赖政府职能的转换和社会组织的发育。而政府职能的转换与社会发育是相互的,没有大社会的发育就不可能实现政府职能的真正转换;政府职能不转换,大社会难以发育良好。因此在城镇管理由政府主导型向社会自治型转换期间,应该大力培育和发展民间组织。让民间组织承担部分社会管理职能,从而减轻政府的压力。为此政府应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多元主体管理模式中,城市政府依然是城市管理不可替代的组织者和指挥者;营利性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则是配合政府为城市管理提供服务和物品的组织,它们的介入可以克服政府包揽管理事务的传统弊端而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与效益;社会公众则是城市管理主体中的基础细胞,是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重要动力。
三 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走社会化市场化道路
城镇的基础设施落后,城镇建设资金不足等严重制约城镇的发展。固然利用民间资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作为政府还应积极地发挥主动性采用新的方式来筹集城镇建设资金。大连的成功经验在于新的经营方式即经营城镇。经营城镇,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它要求城市决策者站在更高、更远、更实的角度,以城市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目标,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业主管理者的身份,对所掌握的诸如土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城市资产"的使用权、经营权、冠名权,以及相关权益进行市场化运作,有效解决城镇建设与管理中资金紧缺、建设效率低下等问题的一种新的思路和行为。可见经营城镇采用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对城镇的土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实行有偿使用,其目的是更好的促进城镇的发展。由于实行有偿使用,可有效解决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投入短缺问题,可降低推进城镇化的成本,还可推进城镇建设体制改革。
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 篇4
1社区文化建设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标志和突破口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以后,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标志,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实施。自党的十七大之后,小城镇建设的步伐更加迅速。现在看来,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日益集中,已经使小城镇之中的高层住宅小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图书室、文化主题公园等越来越多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文化建设在小城镇建设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的重头戏。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哪里的社区文化建设搞得好,哪里的小城镇建设就搞得好。
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不少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之中的重要角色。但是与此同时,不少乡镇企业在规模化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越来越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文化的支撑。社区文化建设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日新月异对人们精神世界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文化建设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社区居民的精神世界落后于时代要求,如何能够获得足够大的经济发展后劲?这就说明,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甚至可以说是相互依赖的整体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搞小城镇建设绝不是简单地将“农民”变成“居民”,而是要使其文化修养、思想道德素质,切实得以提高。只有全民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得以满足,才能成为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支持者和推动力量。而小城镇中的社区居民与发达地区居民之间的文化差距的减小,无疑成为我们进行小城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2开展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的方法与策略
如前所述,只有搞好社区文化建设,才能使小城镇建设的品位不断地提高,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两个文明建设。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队伍建设,深入挖掘传统,坚持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2.1以人为本,搞好社区文化队伍建设工作
深入地开展工作必然需要强有力的工作队伍。对于社区文化建设来说,进行队伍建设就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努力:
2.1.1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建立健全社区文化工作机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确保文化活动开展的经常性与规范性;
2.1.2壮大已有的社区文化团体,并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驻地部队相互联系,建立集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军旅文化相互融合的网络式文化活动体系;
2.1.3注意骨干性文化队伍,特别是特色鲜明的文化队伍的建设,从资金、政策等多方面予以扶持,保持文化骨干力量的积极性和可持续性,不断扩大其影响力,以此带动社区文化品位的不断提升。
2.2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多措并举,不断完善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新方法、新策略
2.2.1社区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从内容上来说,可以是居民文化,也可以是校园文化;可以是企业文化,也可以是军营文化,科普教育活动;可以是民族传统式的,也可以采用现代的国际流行式样。从形式上来说,既可以是宣传窗、书报栏,也可以是广场演出、歌唱比赛;既可以是征文比赛、趣味运动会,也可以是辩论会、专家讨论。只要是在坚持社区文化特色的基础之上,注意整合县内外、省内外甚至是国内外的优秀文化成果,发挥社区文化的传统优势,从内容和形式上来不断提升社区文化的内涵,就一定能取得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2.2.2在进行社区文化建设之时,我们应该坚持政府的引导作用
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实现社区资源的多元整合,构建立体化的融资体系,力保社区文化建设的协调运作。一方面,政府应该在预算许可的范围内,保证对社区文化资金投入的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政策扶持,做到谁投资谁受益。如对社会资金建设的文化项目的建设用地给予相应的优惠、优先安排公益性文化建设项目或配套工程的用地,对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税收优惠和精神奖励等。在政府、社会多方的参与之下,以政策进行引导,坚持市场化运作,构建多元化的融资体系,极力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与此同时,与邻近单位现有的文化资源、娱乐设施实现高度的合作,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基础,开展多个单位共同参与、协调联动的文化活动,达到文化资源的共享、优化和有序发展。
2.2.3文化建设活动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作为保障
关于加强城镇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5
一、基本情况
2002年,在南崖、卫前、万坊、西摆四个居委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宁红、凤凰山、南崖、西摆、万坊、衙前、卫前、百汇八个社区居委会,均属纯居民型社区,共有居民34120户,人口13万。一是社区办公用房情况。各社区均属租借其他单位或民房办公,既无会议室也无党员活动室。宁红社区租用民房办公,每月租金700元,其余七个社区的办公用房由国税局、财政局、房管局、工商局、建行和宁州镇企办无偿提供,其中南崖社区在南崖景苑拥有一套120㎡的办公用房,但因无钱装修没有进去办公。二是社区干部工资和办公经费情况。干部工资县财政每月补贴书记、主任600元,一般干部500元;镇政府每月补贴300元;县民政局每月补贴书记、主任100元、一般干部90元。办公经费每年8000元。三是社区干部配备情况。八个社区均配有书记和主任,现有工作人员38名,其中男性3名。大专学历以上12人,高中学历23人,初中学历3人;平均年龄40.1岁,45以上的5人,30-35岁32人,30岁以下的1人。日常工作要承担17项行政性事务,往往是白天上班、晚上收卫生费,工作负荷比较重。四是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情况。各社区均成立了党组织,百汇社区为党总支,其他七个为党支部。共有党员1014名,其中流动党员287名、下岗党员375名、无法联系党员149名、60岁以上党员366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县城镇社区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城区的快速扩张、人口的迅速增长,社区建设中的深层矛盾也逐渐凸显,主要表现为管理体制不畅,办公场所紧张,经费保障不足,服务质量不高,党建基础薄弱和社区意识不强等六个方面。
1、管理体制不畅。一是管理职能行政化。社区工作以完成上级布置任务为主,除日常工作外还要承担街道、县委县政府和其他职能部门交办的各种行政性任务。二是权责利不统一。部分职能部门本应下放给社区的权利没有下放,或名义上将职能下放,实际上是工作下放而权利不放,社区大量的时间花在“协助”部门工作上,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工作职责因工作繁重而淡化。三是工作缺乏合力。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等单位的服务设施和闲置资源的共享,听任单位领导意愿,缺乏有力的约束机制,没有形成“驻于社区、关心社区、建设社区”的良好氛围。
2、办公场所紧张。一是办公用房紧缺。八个社区的办公条都比较差,办公面积平均61㎡,特别是西摆社区一下大雨就浸、南崖社区一下小雨就漏。二是活动场所缺乏。各社区都没有党员活动室和会议室,公益性娱乐场所几乎没有,平时搞活动、开会靠向其他单位租借。三是《修水县房产开发项目建设管理试行办法》(修政办发[2005]38号)关于住宅小区按建筑面积0.08%提供社区用房的规定执行不到位。
3、经费保障不足。一是财政投入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社区作用凸显和管理重心下移,社区承担的工作任务逐渐增多,但“费随事转”的原则却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在承担工作的同时经费难以落实。基层组织建设资金向农村倾斜,社区硬件建设投入不足。二是干部待遇相对偏低。书记、主任1000元/月、一般干部890元/月,与县城其他类似工作岗位收入有一定差距,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三是办公经费相对短缺。随着城区居民增多、服务要求提高、工作量增大,每年8000元的办公经费远远无法满足社区办公实际需要。经费短缺导致一些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无法开展,市民服务难以落实,工作显得被动。
4、服务质量不高。受活动场所、办公经费等客观因素影响,社区服务水平还相对滞后,具体表现为:一是服务内容单一。社区平时主要围绕政府职能部门开展工作,服务内容以政府部门安排的工作为主。对市民需要的托幼、保健、娱乐、家政、保洁等服务还很欠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缺乏吸引力,不能满足市民需求。二是服务设施缺乏。很多院落、楼栋没有活动场地,如万坊、宁红和南崖等社区要么活动场地小,要么没有活动场地,市民无法就近开展活动。三是服务主体单一。政府和社区包揽了许多本应由市场提供的服务项目,而新型社区服务业又还没有形成规模,在引导非营利性组织、社团、协会等民间组织发挥作用方面还有待加强。
5、党建基础薄弱。社区党建阵地建设非常滞后,大多数没有党员活动室,没有党建宣传栏。党建意识淡薄,党建氛围不浓,党内活动贫乏,党员管理缺位,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三无”党员(无固定住所、无固定单位、无固定收入)游离于党组织管理之外,对 “三不”党员(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按时缴纳党费、不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缺乏有效管理。
6、社区意识不强。当前社区行政化现象普遍,工作方式以行政指挥为主导,简单地把社区工作等同于完成部门交办的任务,社区服务比较滞后。而政府部门往往把社区当成“下属”,直接向社区安排行政工作,这种结果导致了市民对社区工作认识的模糊,认为社区就是办办证明、管管卫生,对社区工作不关心、不支持,有事习惯找单位,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甚至有的国家干部连卫生费都不愿交。
三、意见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听取社区党员、干部和市民意见,广泛借鉴外地社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修水社区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1、进一步健全理顺社区管理机制。一是建议实行常委挂点联系社区工作制。一名常委联系一个社区,每季度定期召开一次社区党建工作联系会,协调解决社区建设中的难点问题。二是建议建立社区共建共享机制。出台相关规定要求驻区单位积极支持社区建设,帮助社区解决实际困难,将闲置资源无偿或低价提供给社区使用,单位服务及活动设施无偿向社区开放。同时,要求居住在社区的机关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社区组织活动。三是建议实行社区工作准入制。职能部门凡拟将其组织机构、考核评比、专项调查等事项及社区职能以外的工作进社区的,应通过一定程序向社区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未按要求申报审批的,社区有权拒绝执行。
2、逐步解决社区办公活动场所。一是建议将社区办公活动场所纳入政府规划。在政府建设廉租房、安置小区、公益服务设施时,将社区办公用房一并纳入考虑,同步规划建设。二是建议将社区办公活动场所纳入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范围统筹考虑。在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扶持的同时,县、乡财政每年配套一定数额的资金,通过新建和购买等形式逐年解决社区办公活动场所问题。三是建议将南迁单位闲置办公用房调配给社区使用。对搬迁至城南办公的单位闲置用房划拨给西摆等暂无适当办公场所的社区使用,对百汇和凤凰山等社区借用办公场所仍适应办公使用的,可将产权直接划拨给社区。四是建议按照(修政办发[2005]38号)文件规定,规模小于50000㎡的住宅小区,开发单位应无偿提供不少于30-50㎡的社区用房;规模大于50000㎡的住宅小区,开发单位应按总建筑面积0.08%无偿提供社区用房。
3、建立健全社区经费保障机制。一是建议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适当提高纯居民型的社区办公经费补助标准,按社区人口比例划拨一定人头工作经费。二是建议按照“费随事转”要求,对超出社区职责范围又确需社区承担或配合的工作,按照有偿服务的原则,由相关部门解决相应的工作经费。三是建议鼓励社区兴办经济实体,开展家政、保健、娱乐、物业等有偿或低偿服务。四是建议出台相关规定要求驻社区单位在物力和财力上对社区建设予以支持。五是建议在财力许可的范围内进一步提高社区干部经济待遇。
4、努力提高社区服务能力。根据市民生活需要,对社区内场地资源进行整合,鼓励驻社区单位、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开发、开放市民需要的体育、娱乐、文化等活动设施,解决当前文化娱乐场地缺乏的问题。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各类民间组织创办各类社区服务企业,鼓励待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开办社区服务项目,以市场化方式推动社区服务,防止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大包大揽。
5、全面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一是建议调整社区党组织设置。按照“一社区一总支”的原则和“无组织抓组建、有组织抓规范、有规范抓创新、软弱涣散抓整改”的要求,调整社区党组织设置,设立八个社区党总支,下辖若干党支部。二是建议开展“社区党建基础工作建设年”活动。对社区党建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进行全面规范,力求做到党建氛围浓厚、布置美观大方、资料规范齐全、数据准确详实。三是建议继续深化“党员干部监督进社区”工作和“受社区欢迎的干部”评选表彰活动。四是建议开展 “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 活动,对在职党员、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下岗党员进行分类登记,对在职党员实行“双管”,对下岗党员实行“接管”,对离退休党员实行“共管”,对流动党员实行“协管”,对居民党员、复转军人、毕业学生中的党员实行“统管”。五是建议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延伸到每个社区。
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 篇6
【关键词】城镇化 乡村社区 沙坝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32-01
一、沙坝村概况
沙坝村隶属赫章县结构彝族苗族乡,距赫章县50公里、毕节市157公里。村庄对外交通四通八达。全村辖13个村民组,居住着汉、彝、苗等民族474户1914人,其中农业人口1793人。少数民族人口1065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5.6%,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250亩,全为旱地,其中25°以上坡耕地占35%。沙坝村属于高海拔山区,无霜期180天,年均气温10.3度,年降雨量880-980毫升,自然和气候条件较好。
沙坝村的经济在种植方面主要栽种了蔬菜、洋芋、半夏三种经济产物。半夏的种植主要在沙坝村进行套种,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养殖业是沙坝村经济收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该村主要以养猪和养羊为主,目前全村养殖母猪32头,肉猪500头(用来出售),每头母猪一年可产猪崽两胎,一胎可产猪崽八头左右。母猪年投资1200元每头,肉猪年投资700元每头。全村养猪总投资39.64万元,每年收入86.4万元,纯收入56.8万元每年。养羊1000头,年投资15万元,每年收入150.8万元,纯收入135.8万元每年。
二、政策背景
2013年中央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强调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配套工程。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精神,其终极目标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优化布局,低碳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农村社区。已有不少农村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都加快了社区建设。新型的农村社区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这种新型城镇化可以做到不把农民迁入城镇,而是把“城镇”植入乡村,让乡村社区居民老有所养。
三、沙坝村城镇化乡村社区运营模式建议
(一)建立乡村社区功能
1.获取社区发展的产业支撑
目前,沙坝村城镇化乡村社区发展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依赖当地政府投入, 沙坝村城镇化乡村社区发展建设缺少必要的配套设施等等问题。应在吸引社会资本上增强主动性和创新性,要想推动沙坝村向具有一定规模和标准的新型农村建设方向发展还需要在利用社会资金方面积极探索。沙坝村社区产业的支撑是社区发展的基础,只有当产业规模得到发展,沙坝村村民才能获得就业的机会,村居民进入产业聚集区就业,不仅可以提高收入水平,还实现了从农业生产者向产业生产者和市民身份的转变,实现农村居民身份与就业转变。才能从离乡农民转换成为产业工人,实现返乡就业梦想 ,并享受与城镇居民一样的福利待遇。
2.实现村里土地集约化
土地集约化利用简单的说就是将土地集中交付给投资人来统筹管理 统筹生产。让更专业的人士去解决沙坝村土地建筑、人口、经济的容受能力或承载能力的问题,更高效的实现对土地初级利用、次级利用和总体利用的多重集约,这样才能使沙坝村土地产生 更大的效益。应充分尊重沙坝村群众的意愿,建立公开、透明、公正和规范的多元拆迁补偿与土地收益分配机制,让各级政府、投资的企业、村集体组织和村民整合协调,构建一个更加合理、更加规范的沙坝村土地收益分配机制,才能避免出现政府、村级组织、企业与农民之间可能出现的利益纠纷,这样才能使沙坝村城镇化乡村社区发展建设得以顺利发展。
(二)确保乡村社区生态建设标准
沙坝村城镇化乡村社区发展建设就是将其改造成为新型社区农民,这不仅仅是身份上的转变,更主要是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转变。并要确保乡村社区生态建设标准,把沙坝村农村社区建设和农村产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多元化的生态功能。 如使用沼气、集中供水,污水和雨水管网分离以及生活垃圾集中收集、集中处理,避免生产和生活造成的污染问题,改变脏乱差环境,让社区居民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生产和居住条件与环境,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并制定沙坝村城镇化乡村社区发展生态建设标准,以更好的促进沙坝村向健康文明的生态乡村社区发展。
(三)社区建设的实体产业
针对沙坝村的基本情况,经济收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主要以养猪和养羊为主,经济在种植方面主要栽种了蔬菜、洋芋。该地区可建成高效益产业园区,统筹安排,科学管理,把农村社区建设和农村产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农民生产与生活方式给以转变。让离乡村民返乡能在农村社区安居乐业。因此沙坝村社区建设的实体产业需要制定更为宏观的新型沙坝村社区空间布局发展规划,使该村社区建设具有较强的空间布局合理性,应以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洋芋种植和养殖业为主体产业,将这些主体产业做强做大。
参考文献: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社区建设研究——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
[2]刘国章,王志彬.《陕西农业科学》-2014
[3]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
[4]刘国斌,杜云昊.《山东社会科学》-2015
[5]二元共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城镇社区图书馆建设研究 篇7
社区图书馆是支撑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化设施。社区图书馆的出现, 是社会文化进步的重要标志, 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图书馆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社区图书馆的兴起使城市图书馆建设重心下移, 向基层社区有效延伸, 逐步构建起市、区、社区等多级图书馆网络体系。同时, 这一变化还为图书馆的信息网络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 为实现公共图书馆资源的社会共享创造了条件。
1 社区图书馆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中期,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初露端倪, 最初主要是以社区服务为重点, 逐步扩展到社区文化、卫生、环境等方面。随着基层文化事业的重视与发展, 作为城市基层文化设施的社区图书馆需要同步的建设, 在建设过程出现可喜的一面, 也存在较多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基层文化建设同样以经济实力为基础, 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尤为如此。经济基础良好的大中城市社区图书馆也随之建设的比较好, 而在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 社区图书馆发展缓慢而落后。
上海市的社区图书馆数量非常的可观, 已经达到2.8万多个, 其中城区的社区图书馆数量超过了总数的一半, 而且多数的上海社区图书馆已经进入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时代, 已形成了四级的网络体系[1]。
深圳市福田区图书馆率先建立总分馆体制, 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图书馆网络。2009年4月23日, 福田区图书馆正式启动图书专递服务, 同时开通了送书到馆和送书上门两种服务。福田区总分馆藏书共计140万册, 其中总馆有40万册, 分馆有100万册。数量巨大的藏书, 除少量下架外, 分别存放在全区101个公共图书馆[2]。
浙江省衢州市的发展推动了城区周边乡镇的城市化建设[3]。2006年社区图书馆个数是2000年的3.2倍, 藏书量是2000年的5.6倍, 馆舍面积是2000年的2.7倍, 从业人员是2000年的3.4倍。到2006年已有19个藏书超过2000册的社区图书馆, 其中还有两个万册以上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衢州是一个发展中城市, 城区面积不断上升, 社区图书馆自然也随之增加, 从1991年1个居委会图书室发展到2008年29个社区图书馆。
石家庄所辖的17个县及县级市都设有公共图书馆[4], 主要服务对象为本县或本县级市的居民。市区内现辖六区, 市民可以使用的公共图书馆主要有河北省图书馆、石家庄市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新华区分馆、裕华区图书馆、桥东区图书馆。但市区行政区的图书馆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 一般在检查时临时性组建一个, 没有真正运行起来。主要是省图书馆和市图书馆承担着整个石家庄市区内居民阅读辅导的繁重任务。
雅安市雨城区各社区图书馆场地面积普遍太小, 藏书量少, 均无专项购书经费, 图书来源全为赠送, 图书馆员只有一个社区为专职人员外, 其余均为兼职人员, 坚持正常开放的只有2个, 偶尔开放的2个, 闭馆的3个, 大部分馆不能正常开放[5]。
辽宁、山东、福建、广西等省市的社区图书馆事业也在迅速发展。但是,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的不平衡, 使得社区图书馆在数量、规模、功能发挥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
2 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模式
我国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模式呈现多元化。建设方式也随着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环境而有所差异, 具体采取哪种方式来实现图书馆服务的全覆盖, 既取决于当地政府发展文化事业的战略眼光, 也取决于图书馆所处的地理环境及其相应的功能体现。
2.1 地方政府模式
由地方政府对社区图书馆进行财政投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 地方政府根据城镇建设规划及人口的分布情况, 对社区进行区域划分, 以确保社区图书馆的位置和服务范围, 从而合理建设社区图书馆[6]。地方政府模式是向下属的各级政府强力灌输社区理念与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能够建立并形成较完整的社区建设行政组织体系, 制定社区建设规划, 并能够开展以便民、惠民为宗旨的社区服务活动, 提升居民的满意度。
2.2 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模式
总馆处于主导地位, 是各项业务工作的中心, 负责全面协调和管理工作。分馆是总馆的派出机构, 处于从属地位, 总分馆实行一元化垂直管理体系和网状结构模式。总馆提供专业人员, 并分出自己的部门馆藏资源, 同时也负责设备采购, 而社区仅需提供分馆场地即可。分馆负责人由总馆任命, 经费由总馆统一掌握, 馆藏由总馆集中采购、分编, 分馆主要进行流通与开展服务工作。
2.3“1+X”模式
社区图书馆的建设由一方牵头, 多方联合投资建设。主要是指政府、居民委员会、社区物业、驻区企业与开发商联合投资建设社区图书馆的模式。“1+X”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区图书馆发展中的互助, 并且长期正常运作的人、财、物和业务管理、技术等几方面都有保障, 通过合力共同提升自身服务水平。
3 国内社区图书馆的现状分析
3.1 各地社区图书馆建设差距较大
由于地方经济等方面原因, 全国各地社区图书馆建设状况也不尽相同。最初, 直辖市和东部沿海地区社区图书馆事业发展较快, 中西部城市相对发展较慢些。近些年, 城市社区图书馆的覆盖率逐渐提高, 但仍有许多地区的社区图书馆由于种种原因仍未起步。
3.2 本地区社区图书馆之间也存在差异
我国社区图书馆相对于过去有了长足发展, 但各社区图书馆的起点、规模、标准各不相同, 发展参差不齐。以上海为例, 个别较有规模的社区图书馆的馆舍面积达到1000m2以上, 多数的社区图书馆处于一间屋子两个书架的状态;又据2010年对北京全市社区图书室的调查显示[7], 超过半数的社区图书室年购书经费为0元。由于注入资金相差悬殊, 有图书馆藏书可达2万册, 有的则只有50册;社区图书馆之间面积资金投入、藏书量的巨大差距使其产生的社会效果也不同, 规模较大、藏书较丰富的社区图书馆广受读者青睐, 反之则门庭冷落, 而大部分社区图书馆的情况属于后者。
3.3 社区图书馆运行状况不佳
我国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所面临的不只是在城市覆盖率较低的问题, 社区图书馆建成后的运转问题也已凸显。“重数量、轻质量, 重建设、轻管理”是我国社区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误区, 使许多社区图书馆的运转陷入困境。目前, 从北京、南京、武汉、郑州、西安等许多地区的社区图书馆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8], 多数社区图书馆形同虚设, 有些社区图书馆空间堆满杂物, 有些图书室与棋牌室混用, 有些处于半开馆半闭馆状态。
4 社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举措
4.1 加大政府对社区图书馆的宏观调控
社区图书馆在服务中的地域性、全民性和广泛性, 要求与政府直接投资兴办的各级公共图书馆在性质、特征和功能上一脉相承, 是基层性质的公共图书馆[9]。与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维持运行的县以上各级公共图书馆不同的是, 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在体制确立、筹资创办形式等方面采用了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这种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和运行模式, 使社区图书馆建设与发展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然而, 多元化建设模式下, 没有一个权威的管理部门进行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 就会造成社区图书馆建设与发展进程中出现权限不清和责任不明的现象。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在整个社区的总体规划之中, 应详细地制定社区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工作计划和方针策略, 考察与指导社区图书馆的工作, 重视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4.2 社区图书馆建设应加强单位团体间的合作
服务于社区是公共图书馆的一项职责, 尤其图书馆实行免费开放后, 许多公共图书馆, 在节假日出现了一座难求的现象。社区图书馆加强与公共馆的合作, 不但能为社区读者提供方便, 还能缓解公共馆人满为患的局面。首先, 实现“通借通还”功能。通过联网, 社区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联合实行“通借通还”, 通过图书异馆借还, 切实方便了读者, 同时也使社区图书馆的图书“动”起来。其次, 建立图书流动点。公共图书馆可以设立图书流动点, 根据社区图书馆提供的书目, 给社区图书馆定期更换和配送图书。
4.3 健全对社区图书馆的评估机制
社区图书馆是贴近居民的文化设施, 是丰富广大居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机构,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之一。为了确保社区图书馆科学健康地发展, 有必要将社区图书馆纳入公共图书馆评估体系当中, 定期对社区图书馆进行全面的评估。另外, 有些社区图书馆接受了社会或个人资助, 为了向资助人反映图书馆服务的成果和水平, 有必要对图书馆业务进行评估。
4.3.1 立法保障
目前, 社区图书馆的建设, 民政部门和文化部门都有相关的责任, 但没有真正的管辖权。社区图书馆需要从法律方面出台统一的建设标准, 这样社区图书馆在建设上才能依法进行, 在管理上也才能有法可依。因此, 政府必须有健全完备的法律体系, 保障社区图书馆健康发展。
4.3.2 评估监督
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的主体不明确, 责任落实不到位, 因此, 评估是引起领导对社区图书馆重视的重要手段之一。评估的过程实质是一个实行服务质量控制和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过程。社区图书馆评估指标要以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为依据, 结合市文化先进街道、乡镇评选标准, 可以采取听取汇报、查看档案资料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对各个社区图书馆的办馆条件、馆藏资源建设、读者服务工作、读者反馈满意度、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量化评分, 每年或者几年进行一次评估检查, 得出评估结果。社区图书馆的评估监督反映着人们对社区图书馆建设成效的期许, 也在另一个角度为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提供标尺, 既促进了社区图书馆的持续发展, 也保障了社区图书馆不断提高。
5 结语
公共图书馆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 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社区图书馆让文化走进社区、融入生活, 是实现和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重要保证。正如李国新教授所言, 图书馆发达不发达的真正标志是基层图书馆, 基层图书馆不仅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点, 也是难点。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 社区图书馆经历了从小到大、从点到面, 从默默无闻到备受瞩目的发展过程。从国家的“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及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可以看出, 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 《国家人权行动规划 (2012-2015) 》中要求制定公共图书馆法、健全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推动文化覆盖。随着《图书馆法》的即将面世以及各地《图书馆条例》的逐步实施, 相信社区图书馆的数量会与日俱增, 业务水平也会蒸蒸日上。社区图书馆建设将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 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文献提供、信息参考、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服务。
参考文献
[1]曲蕴.面向学习型城市的上海社区图书馆建设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11.
[2]林蓝, 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研究———以福田区图书馆图书专递为例[J].中国报业, 2011 (6) :89-90.
[3]李雪仙.中小城市社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图书馆学刊, 2011 (2) :12-14.
[4]吴韬.石家庄市社区图书馆调查报告.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13 (5) :55-56.
[5]晏显蓉.社区图书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探讨[J].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0 (6) :38-41.
[6]金明生.社区图书馆的功能、模式及资源共建共享综述[J].情报科学, 2003 (12) :1256-1258.
[7]朱丹.国内外社区图书馆的概览与思考[J].图书馆论坛, 2011 (1) :161-163.
[8]社区图书馆何时不再门庭冷落[N/OL].新华书目报, 2011-07-01 (A23) [2012-12-03].
城镇化背景下生态社区建设探析 篇8
一、生态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社区环境, 从80年代的“整洁社区”, 到90年的“绿色社区”, 再到21世纪后社区生态环境建设, 逐步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生态学原理来规划和建设社区, 并且围绕居住区的环境规划设计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指导性文件, 如《绿色生态住宅社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2001) 等。然而, 在生态社区建设中仍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1. 社区景观设计问题严重。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紧缺, 新建社区多为高层建筑。这些建筑或是风格大同小异, 没有自己的特色, 或是盲目追求欧美风, 忽略城市本身的特点;小区的景观设计只是流于形式, 对居民需求考虑不够全面和长远, 人文关怀较少, 休息设施、照明设施少且缺乏维护;有些小区公共空间比较小, 建筑物排列过于紧密, 居民活动空间相当有限;高层小区, 采光问题突出;整体缺乏艺术性和美感。
2. 社区绿化状况有待改善。
各社区建设规划中都有明确的绿化要求, 但是为了“效益最大化”, 很多社区绿地面积不达标, 覆盖率低, 多为马路两边绿化, 有的绿化只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 没有综合考虑植物的多样性、季节、人的需求等因素, 而且缺乏必要的保护, 整体绿化水平不高;小型社区更是缺乏自然生态景观, 树木缺乏整形、修剪, 视觉效果比较差;大多数社区多为敞开式布局, 住宅与街道混杂, 人流量较大, 车辆较多, 道路两旁占道经营严重, 破坏了路边绿化, 还会带来严重的噪声污染和环卫问题。
3. 社区物业管理水平欠佳。
物业管理内容单一, 主要是收缴物业费、打扫卫生等基本服务, 其他如公共或业主家中设备维修、道路和车辆管理、消防、治安等做得不够;物业管理公司与居委会各行其是, 缺乏沟通协调。尽管在小区治安、绿化美化等内容上物业与居民委员会是交叉和重叠的,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两者几乎很少联系和沟通, 遇到某些问题还互相推诿, 不为居民解决问题, 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有的小区甚至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 物业管理公司没人监管, “黑物业”屡禁不止, 服务质量降低, 居民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居民的利益受到损害。
4. 社区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社区居民具有环保意识, 但是环保行动欠细致, 如生活垃圾不分类、不丢进垃圾桶、宠物粪便不清理等等;环保宣传教育活动较少, 参与社区活动的主要人员是离退休人员, 居民交流较少, 难以形成环保合力。此外, 清洁工不及时清理卫生, 造成环境脏乱差, 老旧的小区问题更加突出。
二、推进生态社区建设的建议
生态社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内容上具有全面性, 在时间上具有长期性, 在过程上具有渐进性和阶段性, 在成果上具有多样性。在推进生态社区建设工作中, 要注重实效, 不搞形式主义;要抓住重点, 不搞一刀切;要软硬兼施, 不搞片面性;要循序渐进, 戒骄戒躁。
1. 重视景观设计, 加强人文关怀。
社区景观设计要做到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科学与艺术、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它要充分尊重自然、尊重人、尊重文化。按建筑层数来说, 高层小区的景观布局可适当图案化, 既要满足居民在近处观赏的审美要求, 又需注重居民在室内俯瞰时的景观艺术效果;中层小区可采用相对集中、多层次的景观布局形式, 保证集中景观空间合理的服务半径, 尽可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心理取向的居民群体景观需求;低层小区可采用较分散的景观布局, 使住区景观尽可能接近每户居民。建筑要充分考虑环保、文化、人的心理需求等, 增加对人的关怀, 减少现代病。小区要突出层次化建设, 做到外来主义与本土主义相结合, 脱离千篇一律的风格, 走向个性化方向:建筑间距要适当, 保证良好的日照和通风环境, 同时避免视线干扰;建筑密度要合理, 不能为了一己私利, 忽视居民对适度空间的追求;道路、场所、绿地等景观都要满足卫生、安全、美观、经济等的要求。
2. 创造绿化体系, 构建绿化立体模式。
我国民间素有“树木花草栽庭院, 空气新鲜人舒展”的说法。现代医学研究也认为, 绿化不仅可以净化、美化环境, 还对人类的健康长寿有益。绿化体系不单单是景观要求, 还要将其功能化、系统化, 融入整体小生态圈, 通过绿化管理达到居住区降低噪音、防风、防尘、调节局部气候、缓解热岛效应、含蓄雨水、净化空气等目的, 为居民营造清新舒适的生态环境, 提供赏心悦目的休闲空间, 满足居民亲近自然、休闲娱乐、陶冶情操等需要。居住区绿地应该包括公共绿地、配件公建所属绿地、宅旁绿地和道路绿地四个类别。社区内可以建设小公园, 增加凉亭、行道树、隔离带等来建设绿地系统。在绿化中, 应该保持绿化物种的多样性, 有数据表明, 同样面积的乔木、灌木和草坪组成的复层结构综合效益为单一草坪的4~5倍, 而养护管理投入为1∶3。所以小区要结合乔、灌、花、草进行高、中、低搭配, 形成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疏密有致的绿化层次。此外, 还可以对屋顶、阳台、墙面等进行绿化, 加设种植槽和喷灌系统, 便于植物生长, 有效增加绿化面积, 充分发挥绿化的生态效益, 建立起立体化绿化模式。同时, 要搞好绿化的养护工作, 定期浇水、施肥、修剪、喷药等, 巩固绿化成果。
3. 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治理突出问题。
现代物业管理不再局限于对建筑实体的管理, 要更加关注空间与人、文化、价值等附着在建筑物之上的精神意味, 特别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最终实现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和谐进步的目标。很多小区停车位、小摊占道、清洁卫生问题比较突出。小区车位应该布置在建筑物背面, 多建立地下停车场, 甚至停车楼, 以增加车位;同时对外来车辆严格限制, 减少车辆乱停放问题, 实行人车分流, 营造丰富的步行景观, 也有利于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小摊占道的问题, 还需物业管理人员多加指导或请求政府管理, 以及居民的配合, 才能有所改善。物业应该督促保洁员, 及时清扫小区内的马路、便道、绿化带、公共场所, 及时收集、清运垃圾, 及时对垃圾桶等卫生器具清洗消毒归位;应尽量多设立卫生收集器具, 依照相关规定和标准加强日常监督检查, 保持小区的清洁卫生;还可以加强环境卫生的宣传教育, 提高居民的文明程度, 齐心协力, 积极配合物业搞好环境卫生。当然小区还存在设施维护、治安管理、邻里较生疏等问题, 都需要通过提高物业管理水平来实现。物业管理要提升综合性、服务性、专业性,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 软、硬兼顾, 建设高雅、向上的社区文化。
4. 宣传生态理念, 激励环保行动。
培根在《习惯论》中曾经说过: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 伟大的思想只有被付诸行动才会成为壮举。推进生态社区建设, 应该着重提高居民的生态观念、思想。首先, 通过继续深化生态宣传进社区活动, 在全社会普及创建生态社区的环境知识和生态理念。可以紧密联系新闻媒体开展环保宣传, 如利用电视台滚动栏宣传环保妙招;或者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环保宣传, 如在“6·5”世界环境日大力开展环保法律法规、节水节能及低碳循环理念等宣传活动;还可以借助环保志愿者服务队、老年人社团等社区组织宣传环境保护, 开展绿色社区环保主题实践活动, 引领公众参与环保等。其次, 要不断激励社区居民的环保行为, 做到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 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家庭, 要公开表彰, 甚至可以颁发证书和奖金。最后, 要努力提升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和循环意识, 积极倡导购买绿色、有机产品;提倡绿色出行, 开展“无车日”活动;以节能、节水、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 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改变不良的消费方式, 推广节能节水产品 (节能灯、节水喷头、节水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等) , 积极实行以旧换新, 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并使这种可持续消费的理念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程世丹.生态社区的理念及其实践[J].武汉大学学报, 2004 (3)
[2]袁雷.试论当代中国的生态社区建设[J].理论界, 2010 (10)
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 篇9
1 新型农村社区的性质和定位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同于传统的农村社区, 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和村庄翻新, 而是农村社区发展的新形式。现阶段的城镇体系构成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农村社区, 可见, 新型农村社区已经纳入城镇体系, 成为城镇化规划的一部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可以说是新型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结合体, 是城镇化发展的首要战略重点, 其发展具有更多的城镇特点。新型农村社区应当与城市社区一样, 具备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 并且具有整洁的居住环境、齐全的设施设备、安全有序的居住等, 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及生产方式, 才能推动农村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新型农村社区的性质和定位:
(1) 新型农村社区并不是简单的撤村并居, 而应该是为了周围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及其他人员而建的, 具体可以包括农业产业工人、在农村非农就业的人员以及返乡的城市退休人员等, 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由于不便于农业生产, 是不适宜上楼的。新型农村社区是周边几个村的农民集中居住地, 对于很多农民来说, 居住地距离农田的距离比原来的要远很多, 生产的作业半径会扩大, 为农业生产带来不便。
(2) 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是有条件的, 一是进入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必须是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 而是已经进入二三产业的;二是进入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已经是离开农村进入城镇的农民, 但是同时需要城镇具有相应的社会保障等条件接受这些农民;三是农民收入的增加至少不能慢于因进入新型农村社区带来的生活成本的增加。
(3)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选择可行的路径, 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路径分为以下三种模式:
(1) 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合一型。这一发展模式也就是“两区共建”模式, 是选择适合建设产业园区并且适合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区域, 坚持两区共同规划建设的原则, 使农村社区能够为产业园区的工作人员提供居住的地方。该种模式在逻辑上应该是先有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 以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和保障就业人员的收入, 才能保证农民在将土地流转出去时不会损害农民的利益。 (2) 镇区拓展型。这一模式主要针对的是已经具有一定城市功能的乡镇驻地, 在此基础上, 再按照城镇化的要求进一步拓展城镇功能, 以较低的建设成本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该种新型农村社区主要是吸引全镇范围内适合到社区居住的农民, 同时也可以吸引周边乡镇的非农就业人员或者城市居民前来居住。 (3) 中心社区集聚型。该种模式兼有“两区共建”模式和镇区拓展模式的特点。这一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可以选择在交通条件便利、生产生活比较方便的中心村, 例如附近有一定的产业集聚的村或者撤并合镇后的原乡镇驻地等。
2 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镇体系的原因及特点
2.1 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镇体系的原因
2013年1月, 山东省政府发布了《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 (2012-2020年) 》, 指出城镇化的主要目标, 到2015年全省的城镇化率达到56%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7%) , 到2020年进一步提高到63%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5%) 。该纲要还指出要积极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也就是以城市群为主体, 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 以县域中心城市为支撑, 以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镇体系。并且到2020年, 达到全省城区人口超过100万人的特大城市16个;50~100万人的大城市20个;20~50万人的中等城市40个;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30个;镇区人口5万人以上的小城镇100个;新型农村社区10000个。
由此可知, 新型农村社区已经成为新型城镇体系的一部分, 因为它是城镇与农村的结合点, 也可以说是一种过渡状态。但是由于进入新型农村社区已不是直接从事生产的农民, 已经实现了非农就业, 所以它更偏向于城镇, 应该是“就地城镇化”, 所以应该纳入城镇体系统一规划, 不能因规划不到位而取消或重建。但这只是一种初级阶段的城镇化, 其城镇功能应该简单实用。这种简单实用, 一是考虑其建设和生活成本, 二是规划要超前, 分步实施。新型农村社区是从村到城镇的跨越, 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要远好于农村, 但低于城市, 它是新农村逐步推进, 逐步分享社会进步的成果。
2.2 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镇体系后的特点
现阶段的城镇体系构成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农村社区, 可见, 农村社区建设已经纳入城镇体系, 因此, 在制定城镇化规划时, 应当将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首要的战略重点, 并将城乡居民的居住区看作是完整的体系进行规划。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镇体系后, 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必须是已经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而是进入二三产业, 实现了非农就业;且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是已经离开农村进入城镇的农民。故其所具备更多的城镇特点, 而不仅仅局限在农村。
3 纳入城镇体系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3.1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该与城镇化建设统一规划
现阶段,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已经成为城镇化规划的一部分, 而其规划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因此, 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应当与城镇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 并且要分步实施, 才能促进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首先应该将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当地城镇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按照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这五级城镇体系的理念, 进行统一的规划。该规划应该立足于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及农民“上楼”的需求意愿, 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目标, 使适宜并愿意“上楼”的农民能够尽快实现安居乐业。
其次, 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应该是按照规划分步实施, 稳步推进。因为社区的建设和适宜“上楼”农民数量的增长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 应该严格按照社区规划制定近期和远期目标, 并做到分步实施, 稳步推进。
3.2 强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产业支撑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完成后, 首要问题还是需要产业作为支撑, 必须做到以产业为基, 就业为本, 要与产业的发展相融合。因此必须确立主导产业来保障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 只有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才能更好地保障农民的生活和经济能力。产业支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可以增加就业机会, 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其次, 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从而提高其生活水平, 改善生活环境。
首先要灵活发挥地方优势, 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 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农村特色经济, 建设特色农业园区、工业园区或服务业园区。其次是大力发展技术合作互助型、合同契约联结型、股份产权联结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从而能够突破小农经济, 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 实现农业生产规模效益。第三是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 积极引导富余劳动力从事农产品深加工、运输、销售等工作,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3.3 统筹资源配置, 促进各区县间均衡发展
我国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各地区县间的新型农村社区发展不平衡, 存在较大差距, 而且各地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资源投入也存在不均衡的现象, 因此, 需要对具体区县的新型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 因地制宜, 统筹资源配置。此外还应该对各区县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平衡对策进行研究, 坚持做到发展快的地区带动发展慢的地区, 经济实力强的地区带动经济实力较弱的地区, 以达到均衡发展。对优势地区的政策不能减弱, 对弱势地区应该增强政策支持力度, 从而在促进各区县间均衡发展的同时, 能够有效防止进一步加大区县间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上的差距。
3.4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
通过农业产业化促进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 实现产业园区和新型农村社区“两区共建”, 可见, 农业产业化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强大动力及产业基础。因此,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该与产业发展同步进行, 相互促进, 协调发展, 统筹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必须以产业发展为基础, 以就业为本, 才能长远发展。其建设过程中应该做到以工业反哺农业, 促进农业的发展, 才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从而促进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得到更好的发展, 必须要有产业的支撑, 才能促进整个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轩.济源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 2013.
[2]陈振华, 侯建辉, 刘津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空间布局与建设模式[J].规划师, 2014 (3) :5-12.
[3]赵志敏.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探索[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 2014.
[4]王新越, 秦素贞, 吴宁宁.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测度及其区域差异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 (4) :69-75.
[5]徐文君, 仝闻一, 冯启凤.“两区共建”视角下的农村社区规划方法探析—即墨市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实践[J].规划师, 2014 (3) :28-31.
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 篇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内地的社区设计起步比较晚, 2008年奥运会, 社区的形象设计才开始受到关注。北京的亚运村安慧里社区把企业形象设计方法 (CI) 引入社区建设, 是大陆第一个开展社区形象设计的社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朱明德同志把亚运村的社区形象设计称为“社区文明建设的里程碑”。从全国范围看, 社区形象设计还处在初始阶段, 只能算是初步建立了社区文化建设的载体, 以社区为基本单元, 挖掘地方特色的研究正在起步。良好的社区形象设计, 不仅仅是城市区域聚集的外在景观, 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积淀的外在表现, 更是城市魅力与吸引力之所在。良好的社区建设, 可以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能够极大地提高城市居民的文明素质以及整个城市的精神文明水平。
对于经济不够发达的山区城镇来说, 要想吸引更多的人来生活、投资, 必须首先让人来认识、了解它, 这就需要用战略发展的眼光对山区城镇的形象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设计。社区是城镇组成最基本的单元, 是形象树立最有效的途径。在社区形象设计方面应体现山区城镇本地文化特色, 促进良好城市形象的建立, 可以为人民群众生活、生态旅游业发展带来有益的影响。
二、山区城镇社区形象设计的现状
我国内地对社区形象的设计研究, 大多停留在区域规划、园林、社区的各种制度及活动策划等方面。目前对山区城镇社区形象设计的研究较为缺乏, 亟须有针对性地挖掘地域文化特色, 打造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新型城镇社区形象。
现阶段山区城镇社区视觉传达设计中存在很多问题, 如视觉识别还不够完整、地域性的特色不足等。经实地调查发现, 突出的问题有: (1) 整个社区没有统一规划, 没有进行功能性的区域设计, 也没有指示系统设计, 居民有时候找不到社区办公地点。社区的宣传项目制作粗糙, 不能引起居民的注意, 起不到宣传的作用。 (2) 部分导入CI的社区, 设计过程中没有经过实际的民意调查, 社区居民没有强烈的参与感、存在感, 形象效果也大打折扣。 (3) 社区新建、改建过程中, 对原社区的历史文化不重视, 甚至有一定程度的破坏, 没有保持其历史文脉的延续性。 (4) 部分新建的社区, 在设计元素、设计材料使用上没有结合区域特色, 导致社区品牌重复雷同, 体现不出地域文化特点, 识别性低。以上这些都是当前山区城镇社区形象设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山区城镇社区形象设计的理念与原则
(一) 设计理念
山区城镇社区形象构成具有多维性, 需要根据地域特点不同、文化特色不同、基础条件不同、办公环境不同等实际情况, 进行因地制宜、灵活地开发, 要多方了解, 制定详细的计划步骤和实施方案。借鉴由企业形象视觉传达设计原理延伸出的社区形象设计原理展开设计, 充分挖掘整理地方特色, 体现社区文化。作为城市重要组成单元的社区, 要结合城市历史文化, 根据社区的环境特色、建筑特色、民俗文化等, 创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新型社区形象。
(二) 设计原则
1. 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原则。
在社区新建或改建过程中, 要加强传统街区的保存与保护。要着重保护具有地域特色与文化特色的建筑或景观, 如宗祠、城楼、戏台、手工作坊、牌楼、古井、古树等。要注重延续社区历史文脉, 体现城市历史文化。
2. 特色化原则。设计时必须充分了解本社区的环境及文化特色, 总结提炼并创造出具有人文要素的符号。
3. 社会化原则。
社区的理念、视觉形象的设计要与时代合拍, 顺应时代潮流。要注重社区形象设计的长期适用性, 对于设计方案的后期应用部分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4. 标准化原则。
进行社区形象设计时, 将理念、行为规范及视觉形象统一化。标准化原则包括:简洁化、统一化、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
5. 求异创新原则。发掘社区独特的文化观念, 设计新颖的视觉要素系统, 运用有效的实施手段, 塑造个性鲜明的社区形象。
四、结语
山区城镇社区形象设计的研究和推广, 对于保存山区城镇的地域特色以及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设计中要注重区域文化的表现、社区形象特征与特色, 引入社区形象设计理论, 创造出充满地方特色、性格魅力和生命活力的现代新型社区形象。良好社区形象案例的开发, 能够引起大家对社区形象设计的重视, 从而有利于山区城镇整体形象的提升。促进城镇、景区旅游的联动发展, 充分发挥出社区文化魅力对山区城镇旅游发展的引领作用。
摘要:国内新型社区的形象设计目前未能大范围地普及、推广, 山区城镇的社区形象设计尤其缺乏。针对现状, 结合山区城镇发展情况, 充分考虑本地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特色的提炼, 以山区城镇特色要素为基础进行研究分析, 建立社区视觉形象设计的一般框架, 提出社区形象设计的有效理念与原则, 以期为同类城镇提供借鉴。
关键词:文化特色,山区城镇,设计理念,设计原则,新型社区
参考文献
[1][美]R.E.帕克, E.N.伯吉斯, R.D.麦肯齐.城市社会学[M].宋俊岭, 郑也夫, 译.商务印书馆, 2012.
定州市回族城镇社区发展现状分析 篇11
【关键词】社区;回民街第二社区;民族特色
随着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社区发展呈现出落后于城市发展的趋势。由于不同社会主流文化及群体数量的限制,少数民族社区在整个社会中处于劣势地位,在城市中的生存发展遇到了困境。因此,在少数民族社区的发展中,既要考虑到时代发展对社区建设的新要求,又要立足于发展民族特色以及自身特点,在社区资源整合、社区服务完善以及社区文化的融合方面有所创新。
一、社区定义及社区研究的意义
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第一次提出“社区”一词。一百多年以来,随着社会变迁和发展,“社区”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关于“社区”的定义数量众多,郑航生教授在《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对“社区”的概念作了一个简要概述:“社区”是进行一定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极其活动区域。
根据“社区”的定义,“民族社区”被定义为:居住在某一特定区域,成员为单一的少数民族,或者是以某个少数民族为主题,几个民族杂居的,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的文化认同感而强有力联系在一起的群体构成的区域。根据地域性特征进行划分,我国的民族社区能够分为两大类:乡村民族社区和城镇民族社区。乡村民族社区包括从事农耕、放牧、渔业、林业、狩猎的少数民族聚居乡村和集镇;城镇民族社区包括民族地区的城市和城镇。本文中将要涉及到的定州市回民街第二社区就属于城镇民族社区。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人们在他们生活的一个个具体的社区中进行的。城镇社区是城市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它的发展状况紧密联系着城市的现代文明程度和群众生活质量。如果城镇社区发展不健康,运转不协调,那么城镇发展必然会面临巨大危机。所以,城镇社区的研究无论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转、安定和谐还是城市的经济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定州市回民街第二社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定州市回民街第二社区基本情况
定州市回民街第二社区是典型的少数民族社区,伴随经济的发展,回民街第二社区在民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和谐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结合回民街第二社区的社区建设情况来看,由于汉回混居、回族人聚居的特殊情况,决定了其社区建设基础、发展形势、发展规模等具有自身的特点。
回民街第二社区隶属于定州市南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现有常驻居民1980户,设楼、院长9人,居民小组长16人,社区党员105名。辖区共建单位10个。回民街第二社区为少数民族街,回族人口居多,属回汉混居街区。该社区社区组织健全,社区党支部3人,设书记1人,委员2人,社区居委会5人,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委员3人,交叉任职3人。社区下设:治安保卫、人民调解、社区保障、社区服务、人口与计生、环境与卫生、文化教育、老年工作经济管理九个工作委员会。
(二)回民街第二社区建设现状
回民街第二社区内的回族人口规模较大,与定州市其他社区相比,回民街第二社区回族人口比例也是最高的。早期的回族居民是围绕定州清真寺呈环状分布建立房屋的。定州清真寺,又名礼拜寺,座落在定州市中山中路与清风街交汇处,占地5255平方米。该寺始建于元代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为坐西朝东四合院式建筑,由垂花门楼、南北讲堂、正殿组成,经历代重修保留至今,且仍然正常举行回族各种宗教活动。回民街第二社区具有浓郁的回族伊斯兰风格,除了完好的清真寺,该社区还具有比较完善的民族社会化服务体系,如齐全的清真餐饮服务、周到的副食品、蔬菜肉食供应,良好的宗教活动场所等,为回族居民的社会、文化及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由于这种历史遗留下来的人口分布与构成特征,使得本社区的回族居民较完好的保存了本民族的民族信仰和民族习惯,并没有像其他汉回混居地区的回族人那样被高度汉化。
回民街第二社区的经济发展凸显了民族特色,促进了城市多元化发展。该社区长久以来形成了完善的民族社会化服务体系,很多居民在本社区中租赁店铺,从事与生活服务相关的产业,但是整体缺乏规划,服务经营范围不完善。2007年在政府相关单位的统一规划下,结合回民街第二社区是少数民族社区的特点,着重发展以清真食品为主要特色的相关产业,使该社区的经济结构呈现出合理化趋势。社区经济发展延续了回民清真食品的特色,于2008年建成清真食品小吃城;规范了社区内经营清真肉食的店铺,并且借助清真寺阿訇亲自宰杀牛羊对人们的影响力,对该社区肉食产品进行了大力宣传,在定州市树立了较好的品牌形象;打造了以“小肥羊”为龙头的清真餐饮行业。近年来回民街第二社区的经济发展在定州市各社区经济发展排位中呈上升趋势,由2007年的第18名上升到第12名。
(三)回民街第二社区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社区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看到社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回民街第二社区的社区建设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不同步,与广大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还有较大差距。社区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1.对回民街第二社区的少数民族特点认识不足
各级领导对该社区的少数民族特性在社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对城市文化多样性在社区建设以及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忽视了少数民族社区在城市社区建设及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各有关部门对社区建设重视不够,尚未形成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的整体合力,社区单位在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方面还没有形成共识。
回民街第二社区区划内有一所回民小学,原则上统收回族汉族学生,实际上回族的孩子占了80%。回民小学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学校基本相同,唯一的特点是会对孩子进行民族教育。由于生源较少,相关单位在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问题上认识不足,缺少相应的资金支持,导致回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很多回族孩子的家长对回民小学的教学质量产生质疑,纷纷将孩子送到其他城区教学质量相对较好的学校。越来越多的回族孩子从小就和汉族孩子共同学习,没有了专门的民族教育,被汉化的程度比他们的父辈高出很多。很多年轻的回族人除了不吃猪肉这个习俗之外,与汉族人没有其他明显区别,很大程度上被汉化了。这一现象说明民族文化多样性正在出现弱化的趋势,而相关部门对保护城市文化多样性问题上重视不够,加剧了这一弱化趋势。
2.社区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运行不畅
社区不是政权机关,但是在定州市社区建设当中存在社区行政化的趋势。回民街第二社区办公室工作人员申某表示:“上级会安排很多任务,今天公安部门来检查就挂上治安管理的宣传内容,明天计生部门来检查就换上计划生育的宣传内容。办公室就这么大,工作人员就这么多,我们每个人都身兼多职,其实挺虚的,我们也觉得很无奈。”
从运行机制看,由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从而导致社区的职能错位,管理范围广,治理方式单一的现象比较突出,致使很多事情管不到位、管不到底,形成了治理无力度,措施难到位等问题。据调查,回民街第二社区虽然组建了服务机构,但由于受到资金、人员、设施等各种条件的制约,社区服务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服务的内容比较单一。
三、对回民街第二社区社区建设的建议
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任务,推进社区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针对定州市回民街第二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该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适应城市多元化文化的要求,完善社区管理服务功能;拓展社区服务领域,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一)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素质
社区工作者是社区工作的主要管理者,是社区建设的骨干力量。社区工作者的能力水平决定着社区事务的管理水平。在招聘社区工作者时,要本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采取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办法,以保证充实到社区工作队伍中来的人员都是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人才。2009年以来,定州市政府通过村官考试,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安排在各个社区单位。这一举措有效的提高了基层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对认识社区发展任务的重要性,完善社区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理顺社区工作关系,避免社区工作行政化倾向
要强化社区功能,理顺街道办事处与社区的关系。必须克服社区工作行政化的倾向,不能把社区与街道办事处混为一谈,更不能把社区当做街道办事处的衍生机构。理顺社区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属于政府部门自身完成的行政性任务,不能硬性摊派给社区;不属于社区任务但社区有优势的行政性工作,要根据社区现有机构、经费、权力等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不能大揽大包,造成无果问题。
社区建设是一项全新的民生工作,也是一项维系大局的重要任务。在社区建设中,注重少数民族社区的发展,对保证邻里和谐、维持社会稳定、维护我国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切实把社区建设作为加强民生工作的有效载体,依照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保证少数民族社区发展与所在城市规划建设同步进行,进而在现代化城市发展中实现全民族的团结繁荣。
【参考文献】
[1]郑航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郑航生.民族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1.
[3]同保.新形势下城市社区的地位作用及发展思路研究——以延安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3).
[4]赵振军.加强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社会工作,2004,(5):44—46.
[5]林宇凡.西安回民历史街区的交通问题及规划建议[J].城乡建设,2007,12:66—67.
【作者简介】
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 篇12
所谓“村改居”是指农村地区建制实施“农转非”, 将村民委员会这一基层自治组织改变为社区居民委员会, 经济结构基础非农化, 农民转化为城市居民。“村改居”社区是一种特殊的城市社区, 介于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之间, 是一种“过渡性社区”, 亦具有独特的文化格局, 与现代文明有着不相协调的文化形态。
目前国内学者对“村改居”社区开展了有关研究, 主要集中在社区治理、组织建设、资本运营、城市融入等方面。对社区文化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分析:首先, “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实证调查研究。部分学者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 对“村改居”社区进行抽样调查, 分析得出我国“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部分学者从“村改居”社区文化转型评价体系入手, 并用因子分析等方法进行检验, 社区文化评价体系的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及身份认同等等不同维度。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 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最大亮点。从根本上说, 文化首先是外部事物在人的内心世界的意识化, 是作为知识观念、伦理规范、道德价值等内在于主体人的意识之中, 活跃于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的东西。因此, 建设社区文化, 为人民幸福谋福祉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
1“村改居”社区文化特征
“村改居”是一个过程, 构成“村改居”社区的四大基本要素包括:特定的地域、同质的人口、相似的文化和特殊的地域感。[1]同时, 由于居住人口的特殊性和外来人口的加入, 与其他社区相比, “村改居”社区文化有其特殊性。
1.1 动态性
“村改居”是一个动态变迁的过程, 由于城市的扩张, “村改居”社区全部改制, 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村改居”社区与城市社区之间的距离将最终弥合, 最终过渡到城市社区。文化的变迁就是不断地调适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和人与自身的关系的过程。“村改居”社区文化形态呈现不稳定性, 无论是社区参与主体、社区行为文化、社区制度文化、社区物质文化、社区观念文化都处于渐变状态。
1.2 多元性
“村改居”社区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是特定地域范围内各种文化要素的结合, 呈现多元性的特征。在文化内容上包含民俗文化、文艺文化、教育文化、科普文化、体育文化等多种类型。文化活动形式呈现多样性, 包括参与型、表演型、庆典型、讲座型、资讯型等;而在管理体制上, 也呈现不同的层次结构, 有政府部门主导、民间组织发起、社区居民参与等。“村改居”社区由于大量移民、流动人口的迁入潜移默化影响社区主流文化的变迁, 各种文化形态此消彼长, 在文化变迁和调试中凸显社区文化风貌。“在功能主义的视野中, 多元的文化具有保存文化积淀和社会价值观, 保持和促进社会发展与文化活力的功能。文化的多元性是每个社会得以生存和保持竞争力的根源。”[2]如何让社区多元文化和谐共存、多方位的互相吸纳和互动, 并且文化主体能自由平等参与文化交流和信息交换是值得思考和深究的问题。
1.3 保守性
“村改居”社区居民虽然已转为城市居民, 但居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就业能力、文化信仰等很大部分依然停留在改居之前, 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村社共同体是他们的庇护所。“村改居”社区居民往往有着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传统的文化根深蒂固。但是, 社区虽有一定的区域限制, 社区文化并没有界限, 健康的社区文化, 应该是开放、包容的, 无论现代文化还是传统文化, 只有创新, 才能拥有永久的生命力。这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文化使命。
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
社区文化是一个多层次、多方整合形成的体系。针对“村改居”社区文化的特点,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如何让社区文化发挥其精神导向和驱动作用, 使其最终向城市社区转变, 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2.1 把握社区居民文化诉求
社区文化的主要参与者是社区居民, 每个社区居民的文化特长、文化素质、文化需求都有所不同, 社区居民的文化特点是构成社区文化风貌的基础。“社区文化的生动性体现于社区居民的素质。由于不同层次的人群聚居形成了社区社会生活的特征, 这一过程营造了特定的社区文化, 也反映出不同的地域特征。”[3]“村改居”社区居民包括本地“农转非”居民、大量移民人口及流动人口, 社区文化风貌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一方面外来文化的输入赋予社区文化多面性和创新性, 另一方面, 新旧文化不断交替更新导致社区文化冲突不断。并且随着互联网科技突飞猛进, 网络信息、内容、咨询等含量丰富。传统的送戏下乡、送书进村等公共文化服务的受众面越来越窄, 如何让这些“非城非农”的“村改居”社区享受到文化服务、普及到社区居民, 更好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是居民文化精神需求的重要外来资源, 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目标。因此把握社区居民的文化诉求, 开展社区文化实践, 是建设社区“精神家园”首要任务。
“任何文化, 不管普遍的还是多元的、不管超验的还是世俗的都可以建立起相应的共同体。”[4]文化共同体的建立需要发挥组织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建议设立社区文化沟通协会, 由街道办事处领导, 收集社区内各类文化资源, 改变文化资源信息松散的情况, 拓宽居民文化诉求的渠道, 了解辖区内的居民的兴趣爱好, 继而整合文化资源, 分类造册, 有针对性地举办文化活动, 产生“大众创造、全民参与、人人享受”的效果。同时, 经常通过会议、电话、邮件等形式更新文化资源信息库。在切实维护居民、单位信息安全的前提下, 有效开发各类文化资源, 推动资源的开发利用, 繁荣社区文化。
2.2 清晰社区文化建设规划
做好新型城镇化中的社区文化建设, 要有清晰规划。社区建设如果只重外部形态设计, 而忽视文化规划建设, 就会缺乏色彩和个性。因此, 社区发展规划必须将文化建设纳入其中, 要有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划, 使文化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 统筹安排, 同步推进, 用人文理念引领城镇建设, 以文化繁荣提升城镇文化品位。
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 文化建设工作一定要目的明确, 有清晰、严谨、科学的规划。“村改居”社区因其特殊性, 有着与成熟城市社区和纯粹农村社区不同的文化建设之路, 各方面的制度基础和社会基础都比较薄弱, 文化建设规划涉及到多因素、多角度、多方面的系统工程, 需要导向性原则的指引。在制定“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规划时, 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 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实事求是, 以人为本, 确保文化建设工作不是为了城市而建设, 而是为了居民生活需要而建设。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不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 制定稳妥推进、讲究现实逻辑的建设规划。
2.3 加快社区文化设施建设
公共文化设施是城乡文化建设和实现城乡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载体, 是向公众开放用于开展文化活动、展示文化成果的公益性场所。疾风骤雨式的城市扩张, 许多村落在改居之前尚未做好充分准备, 就直接面对城镇化浪潮的冲击,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的情况同时存在, “村改居”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是不争的事实。而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带来的后果是其名义上不需要自行提供公共物品, 而实际上又缺少可以灵活支配的资源, 因为土地已经转为国有。
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和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文化权益的实现。因此, “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要抓住城镇化建设的机遇, 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 按要求、分层面建设好公共文化设施。社区内可规划建立公益性居民文艺活动场所、社区图书馆、社区文化广场等场所, 为社区文化活动开展提供坚实平台。
2.4 加强地域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积淀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精神面貌等, 是一个地方独特的文化资源, 更是文化建设创新的源头活水。抛开了地域文化的渊源和过往, 文化建设就会缺乏厚重和鲜活。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 “村改居”社区原农村土地收归国有, 原农村社区内的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建筑、古树名木、历史遗迹等随着新城镇的规划和建设而被拆除;除此之外, 非物质文化如:传统技艺、民间信仰、历史人物、故事传说、手工艺传承、村庄的节庆文化及民间特色文化活动等方面也随着物质载体的消失而被遗忘。社区文化建设呈现千篇一律的“城市风”, 不但不利于文化建设, 更不利于中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因此, “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规划过程中, 尤其要注意保留历史文物遗迹, 或拍摄一些纪录片, 以照片、影像等方式存留下来, 供社区居民欣赏、品味与传承。
2.5 力抓社区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能忽视地域文化的精神驱动功能, 任何经济现象背后总有某些文化因素在起作用, 因为人的经济活动总要受所处环境的文化传统、思想价值观、文化信仰等的影响, 文化以内隐的方式支配着人的行为。”[5]社区文化作为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支撑, 对社区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推进城镇化, 需要平衡多方面因素, 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 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文化产业发展的要义集“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为一体, 因此, 必将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源。
新型城镇化过程是一个深层次、庞大的、复杂的经济社会转变过程, “村改居”社区要真正融入城市, 首先要实现物质形态、经济形态的城镇化。改居前农民原来依靠的农业经济已经被无情的粉碎, 因此, 农民从农业经济中剥离出来后必须寻求空间集聚的产业经济。社区是一个个“微型城市”, “村改居”社区经济的发展, 以文化产业为突破口, 做强文化产业, 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链, 进而推动社区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 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战略选择。从而在社区中能形成一套产业运作, 促进成经济良性循环。
3 结语
社区属于社会基层组织, 是城市的缩影。发展社区文化, 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村改居”社区文化是一种特殊地域性文化, 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 一定要把社区文化建设渗透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之中, 放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为新型城镇化协调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如何保持文化的传承、文化的融合及文化创新, 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村改居”社区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特殊产物, 社区多元文化交替、糅合的过程矛盾重重。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必须把握居民的文化诉求, 做好社区文化建设规划, 加快社区文化设施建设, 加强地域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力抓文化产业的发展, 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村改居”社区文化发展之路。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黄立敏.社会资本视域下的“村改居”社区治理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3:19.
[2]刘秋洪.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趋同和文化多元性[J].学术论坛, 2005 (3) :160-163.
[3]唐濛, 龙长征.浙江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24.
[4]陆自荣.文化整合与社区和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173.
【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推荐阅读:
小城镇建设发展06-26
农村小城镇建设08-11
新型小城镇建设06-09
特色示范小城镇建设05-30
小城镇建设规划06-15
湖北小城镇建设现状07-07
小城镇建设学科总结06-17
7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07-06
小城镇燃气管道的建设07-21
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