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家坪镇小城镇建设情况总结(共3篇)
柏家坪镇小城镇建设情况总结 篇1
柏家坪镇小城镇建设情况总结
柏家坪镇位于宁远县北部,古称舂陵,是宁远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全镇辖4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6.3万人,总面积1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万亩。2011年,全镇工农业总值达4.18亿元,增长率达11%;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增长;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2415元,比上年增长9%。多年来,我镇突出重点、统筹全局,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积极实施城镇建设带动战略,增强城镇综合功能,在大力发展镇域经济的基础上,结合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镇容村貌焕然一新,具体做法有:
一、加强领导,力求建立有效工作机制。
根据国家加快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建设的政策措施,我们坚持把小城镇改革与发展摆在突出的位置,作为推动柏家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来抓。一是完善了建设领导机制。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加快城镇化的中心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成立了由镇主要领导牵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协调、研究和解决小城镇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跟踪督查小城镇建设项目的实施。镇党委、政府定期对我镇小城镇建设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并多次请示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来镇组织召开小城镇建设现场会、研讨会,为我镇小城镇合理、有序、快速建设提供了可行的决策依据。二是实行领导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小城镇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与领导干部的考核结合起来,严格考核,重奖重罚,从而使各项任务都落
到了实处,形成了从上到下齐抓共管的小城镇建设管理格局。
二、尊重科学,力求高起点规划
柏家坪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是永州南与沿海地区的承接产业带。要实现弯道超车,着力把柏家坪镇建设成永州南区域中心,就必须立足长远,科学规划,抢抓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向内地转移的大好机遇,充分利用我镇作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大后方,而我镇作为我市南六县的交通枢纽中心,更是承接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近两年来,我镇共引进“三来一补”企业4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家。通过精心制定规划,全镇总体规划已制定好,投资4万元,规划面积2.2公里,人口2万余人中心镇区规划已经制定好,重要路段、主要街道及中心镇区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新的工业园区和物流集散中心都将纳入柏家坪镇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将为柏家坪的小城镇科学长远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指向。
三、突出重点,力求高标准建设
几年来,我们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镇党委、政府的一项战略性任务,纳入我镇“十一五”规划。镇里先后投资200万元完善了镇中心区域交通路网,形成了两纵五横的便捷路网,投资40万元在镇区主要街道安装了100余盏路灯。投资超过1千万的农贸市场改造工程正在施工,日产2000吨的自来水二期扩容工程已于今年3月完工,占地5千多平方米的舂陵文化广场已完工投入使用,极大地方便了百姓业余生活。镇财政还拿出30多万元专项资金,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在镇主要街道、道路安装了垃圾箱,聘请专人成立垃圾清
运队伍,真正做到日产日清,同时还每村配套2000元用于兴建垃圾池及聘请垃圾集中员,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实现村村通电、通邮、通电话,有线电视普及率达98%,让广大老百姓受益。
四、建管并举,力求规范化管理。
在城镇建设上,我们始终坚持“建管并举”的方针,力求做到规划、建设、管理同步。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了“四抓四提高”。一是抓全民教育,提高文明水平。把城镇管理与创建文明城镇结合起来,制定了创文明城镇建设实施办法;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社会公德教育,使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得到有效调动,形成了“人人爱护公物、人人建设城市环境”的良好风气。二是抓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从城镇规划、市政设施、市容环卫、公共秩序等方面,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初步形成了以专业队伍为主,群管群职为辅的城管网络体系,主要干道的交通秩序、经营秩序、市容秩序、卫生秩序、治安秩序明显好转。三是抓严格执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大对建筑市场的整顿执法力度,严把规划用地审批关,严厉查处违章建筑特别是临街建筑。未经规划部门审批的建筑项目,一律不得上马动建。四是抓环境治理,提高环境质量。主要街道设置了垃圾箱、果皮箱等垃圾容器,并初步实现了绿化、美化、硬化。对城镇环境实行了综合治理,落实了“门前三包”责任制,对临街摊位实行了规范化管理。城乡居民的环境意识明显增强,城镇环境有了一定改善。
柏家坪镇小城镇示范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
仍有一些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一是小城镇建设资金“瓶颈”问题急需解决。国家的扶持资金有限,吸纳民间投资还处在探索和起步阶段,对进一步开发建设小城镇,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压力和问题。二是征地难.虽然做了城镇整体规划,即使按国家现行征地补偿政策,相当一部分群众也不愿意接受。三是小城镇建设的相关政策没有具体化,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把握。
龙池镇小城镇建设情况汇报 篇2
中共龙池镇委 龙池镇人民政府
今年以来,龙池镇紧紧围绕“发展蓝色经济、建设绿色龙池”的目标,克服地处偏远、区位优势不足、群众观念落后、工作难度较大等不利因素,把加快小城镇发展做为增强区域承载聚集能力、积极融入“三区”建设、拉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科学规划,繁荣镇域特色经济,加快推进生态园林型特色城镇建设。1—9月份,完成小城镇建设投入 元,同比增长 %;镇区建成区面积增加,比年初增加 ;新增绿化面积,绿化覆盖率达到。前三季度,全镇完成地方财政收入 万元,同比增长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亿元,增长67.2%;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 亿元、利税 亿元,分别增长 %和 %。
一、科学布局“一体规划”
以全镇一体化规划建设为先导,以镇区开发为龙头,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把我镇建设成为辐射带动力强,人气旺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生态园林式特色小城镇。在规划上,按照高档次、高标准、超前规划的总体思路,聘请潍坊规划设计院对城镇发展进行了统一规划,聘请省规划设计院测量了地形图,1 制定了各村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镇区商业街规划及服务园区规划,确定了“一区、一园、两组团”的空间发展模式。“一区”就是加快镇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升品位档次,增强承载聚集功能;“一园”就是发挥海能工业园的龙头作用,带动工业经济尤其是盐及盐化工业快速发展;“两组团”就是推动北部瓦城组团和南部马渠组团同步发展。力争用3—5年的时间,镇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1万人。
二、全力打造“四项工程”
把基础设施配套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大科学投入,打造精品工程,不断增强小城镇的承载聚集能力。重点实施了“四项工程”。
一是安居工程。高度重视集中居住区建设,加快迁村并点步伐,增强镇区吸纳聚集人口的能力。1—9月份,完成拆迁面积5.1万平方米,新开工项目18个,计划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已开工面积5万平方米。规划建设了总投资 元、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岱邱新村和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君逸家园两个商住区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 元;投资120万元,实施亮化工程,共安装高标准路灯200盏,覆盖镇区所有道路;投资80万元,新建一处垃圾中转站,实现了垃圾处理户集、村收、镇处理;投资40万元,在镇区安装标准化垃圾箱40个;投资400万元,对供电、通讯等管网进行集中改造,实行了弱电入地、强电南移出镇区;投 2 资800万元,按照高、大、密、厚的标准,对镇区所有道路两侧进行高标准绿化,完成道路绿化4公里,栽植风景树50多个品种,共计2.5万余株,新增绿地面积平方米,真正形成了“一路一景,步步有绿”,提升了城镇品味,优化了人居环境。投资350万元,完成植树造林40万余株,成片造林1560亩。
二是安康工程。投资560万元,新建一处综合门诊楼,购置了先进的医疗器械,医疗环境和服务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较好地满足了广大群众的就医需求。坚持以实施系统化大众卫生为依托,积极推进镇、村两级医疗机构建设,在全镇设立了14个标准化的定点医疗诊所,使老百姓足不出户就享受到昌邑市级乃至潍坊市级的医疗服务。
三是宜学工程。投资520万元,按照省级规范化小学标准,新建中心小学一处。新中心小学占地70亩,可设立18个教学班,16个功能房,容纳学生900名。把镇区周围3所小学和教学点合并到新的中心小学,进一步整合了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投资320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幼儿园,容纳学生300余名,解决了镇区周围11个村幼儿上学问题。
四是宜行工程。投资600余万元,完善镇域路网,拉起小城镇建设的大框架。今年新打通四条镇区道路,镇区南扩30公顷,拆迁面积6600平方米,新建改造镇村道路5.7公里,全镇形成了“五纵六横”路网建设框架。投资1550万元,新修柳龙路、官靶 3 路,全长13.5公里,20个村硬化村内道路40公里,全镇交通运输更加方便快捷。
三、镇域经济“三化发展”
龙池北临渤海湾,拥有丰富的地下资源和较为充足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这一先发优势,我们不断加大特色经济发展力度,为小城镇建设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
一是工业经济园区化。把握 “高新技术、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生态保护”四个关键,突出抓好以盐及盐化工为重点的工业经济发展,全力推进北部沿海开发。特别是把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起步区占地3400亩的海能项目区做为加快沿海开发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加快设施配套,强化招商引资,加大项目引进入驻力度,以园区的快速发展拉动整个镇域经济的成长壮大。投资2500多万元,新修海能路、园区西路等园区道路 条 公里;投资 元,建设了日供水1.2万立方米的淡水输送管道;投资 元,建设3.5万伏变电站一处,架设主干电力线路,铺设了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对蒸汽和氢气输送管道进行了配套。采取BOT模式,建设了日处理废水1.2万立方米方的污水处理厂。目前,项目区内已落户项目10个,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 个,过5000万元项目 个。投资 元的海能化学公司二期 吨离子膜烧碱项目今年 月份开工建设,明年 月竣工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 亿元,利税 元。1—9月份,全镇新增规模以上企业 家,总数达到 家。
二是现代农业产业化。从龙池实际出发,重点培育了6个有发展潜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加快农民专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制定完善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方案及考核办法,成立了种植、养殖等专业合作社16个,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专业组织跟进的农业经济发展格局,提高了标准化、产业化生产水平。
三是商贸流通网格化。对全镇重点是镇区的商贸服务业网点进行了统一规划,形成了“布局科学、特色鲜明、有序经营、方便群众”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新格局。加大龙海路、政府街等镇区道路的改造提升力度,先后搬迁派出所、财政所等多家单位,拆除天龙化工、建筑公司、兽医站、食品站、魏西村沿街房等建筑面积平方米,规划建设超市及沿街商住楼6处平方米。全部改造完成后,镇区将形成以龙海路为中轴,龙昌路、龙兴路、政府街、商业街等合纵连横的网格化大商业布局。同时,投资60万元,建设绿荫集贸市场一处,占地30余亩。在商户经营场地、税费征收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使商户落地生根,安心经营。1—9月份,全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元,同比增长 %。
四、着力搭建“三大平台”
创新完善服务网络,搭建好建设城镇、造福群众的综合平台,不断提升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档次和水平。
一是完善融资服务平台。以财政经管统计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投资主体,分别成立了“昌邑龙兴城乡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昌邑龙腾城乡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各1000万元。充分发挥融资平台的作用,先后融资3000多万元投入小城镇建设,有效化解了资金瓶颈制约。同时,采取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相结合,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企业、个人参与小城镇的建设,吸引社会闲散资金,解决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难题。今年的小城镇建设社会化投入近1.8亿元。
二是完善社区服务平台。规划建设了3个农村社区,服务半径都在2公里左右。每个社区都设立了办事服务厅和医疗卫生、社区警务、劳动保障、社会救助、文化体育、司法调解、人口计生等若干个服务站(室),为农民就近提供“一揽子”公共服务,实现了社区服务全覆盖。以社区建设为带动,引导居民向社区中心村聚集,培育区域经济、文化、服务中心,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环境管理一体化,提高了农村的城镇化水平,逐步构筑起镇村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三是完善创业服务平台。健全完善了镇、社区、村三级创业服务网络,实现信息联网、资源共享。投资30万元,建立了龙池镇公共服务中心,设立了公共服务大厅,配备了电脑、电子显示屏等先进办公设备,并选派了12名业务素质过硬的骨干担任工作人员。将中心社区服务大厅搬迁,实行联合办公,节约行政资源,6 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办事。拓展公共服务中心的职能,将政策法规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创业指导、就业备案、职业培训、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就业困难援助、社会保险接续等创业就业服务内容全部纳入公共服务中心,实行无休息日工作制,定期发布用工信息,全面、快捷、准确地为农村劳动力和创业就业对象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今年新增各类工商业户150多家,从业人员1000多人。
五、落实责任“三级管理”
镇级层面,成立了小城镇管理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小城镇建设现场会、研讨会和观摩会,进行重点安排和部署。对每一个重点项目,实行领导干部包靠责任制,制定时间进度表,定期进行调度总结,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制定出台了《龙池镇小城镇日常管理办法》,成立了行政执法中队、环卫所、路灯管理处、园林管理中队,以城市的标准建设管理小城镇。今年,先后开展了以治理脏、乱、差为主要内容的集中整治活动,对镇区所有道路两侧的违章建筑、堆积物、垃圾进行了清除。对户外广告牌进行了清理整顿,实行镇补贴一点,门头自己拿一点的办法,统一了所有广告牌匾的规格。
村级层面,积极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投资 万元,大力开展农村环卫、园林绿化托管。采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 7 办法,筹措资金 元,与市环卫局、园林局签订托管合同,提升了乡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有效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
羊楼司镇小城镇建设基本情况 篇3
一、规划修编情况:2000年修编已经不适应城镇发展要求,目前正在进行第二轮修编,处于专家评审阶段。
二、小城镇行政管理机构是:建管站,属事业单位,共有三名工作人员。
三、小城镇产业结构、产业特色
1、做大做强楠竹产业:楠竹产量达1400万根,竹器生产企业613个,楠竹产品476种,竹业产值6亿元。
2、发展新型建材产业:在巩固水泥、精石灰、水泥预制品生产的同时,兴办页岩砖和片石装饰板厂,产值达9000万元。
3、壮大边界贸易产业:依托“十里竹器长廊”、“竹木堆码市场”,巩固提高“湘鄂边界农副产品集贸中心”地位,竹木产业贸易额达到12。7亿元。
4、培育龙窖山旅游产业:本着“从大规划,从小起步,整体发展,重点突破”的方略。着重打造梅池山庄、明星山庄、龙源水库生态游和瑶族千家峒寻根游,游客量不断增加,呈现欣欣向荣趋势。
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1、投资750万元,将集镇街道全部实现硬化并安装路灯;
2、投资220万元,新建了日供水量1万吨的自来水厂;
3、投资210万元,建起闭路电视;
4、投资550万元,建起了邮电通讯大楼,普及了程控电话;
5、投资800万元,建起了12000平方米竹器市场和300平方米蔬菜水果农贸市场;
6、投资420万元,建起了供电站;
7、投资2170万元,修建了计生服务大楼、工商大楼、财政大楼、税务大楼、国土大楼、公安大楼、农行大楼、信用社大楼、政府办公大楼等行政事业单位办公楼;
8、投资1100万元,新建了两个铁路涵洞;
9、投资510万元,改建了中学、中心小学、农科教、影剧院、新建了集镇广场;
10、投资300万元,建起了敬老院。
五、城镇化水平
集镇人口1。9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0%。
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存在的问题:
1、城镇建设质量不高。
2、建设速度不快。
3、集镇市面不够繁荣。建议:
1、体制创新。
2、政策扶持。
【柏家坪镇小城镇建设情况总结】推荐阅读:
镇小城镇建设情况简介5则范文05-26
青树镇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05-22
z镇小城镇建设总结05-28
石墙镇小城镇建设简介07-05
镇小城镇建设“两个100”工程汇报材料09-15
小城镇城乡规划建设情况汇报10-03
常路镇创建园林小城镇工作总结06-28
关防乡丁家坪小学2017年秋学校工作计划05-16
安定区肖家坪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07-12
小城镇建设学科总结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