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

2024-08-11

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精选12篇)

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 篇1

1 国内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资金短缺。目前, 我国许多小城镇的建设依然采用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 由国家、企业以及群众各出一部分建设资金, 一些小城镇通过不合理的手段征收各种杂费或者抬高地价获得建设资金, 这对于小城镇的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2) 人员缺乏凝聚性。目前, 我国许多新建的小城镇的人口数量不多, 通过统计分析建制镇的平均人口数量小于3000人, 人口组成主要以当地居民为主, 只有少量的外来人口, 并且还有一些建制镇的人口数量还表现降低的趋势, 城镇建设严重缺乏凝聚性。

(3) 小城镇建设采用生搬硬套的方式, 缺乏独有的特色产业。目前, 我国许多小城镇的建设依然采用生搬硬套的方式, 小城镇建设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 同时也没有形成小城镇独有的特色产业, 导致小城镇的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4) 环境状况较差。目前, 我国许多小城镇为了加快经济发展进程, 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大量引入污染程度高、能耗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同时, 小城镇中乱扔垃圾的现象普遍存在, 一方面是由于城镇居民素质的问题, 另一方面是由于小城镇政府并没有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导致生活垃圾、工业垃圾随处可见, 严重的污染小城镇环境。

(5) 粗放用地, 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普遍较低。我国尚未创建完善的节约用地调控机制, 许多小城镇在建设的过程中采用粗放用地的方式, 导致小城镇的土地利用效率较低, 用地结构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此外, 还有许多小城镇在建设的过程中只考虑短期利益, 侧重于新区的经济建设, 对于旧城改造等方面的投资相对较少, 导致小城镇的土地利用率普遍不高, 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6) 小城镇建设质量方面的问题。在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 过分重视追求进度和美观而忽略了过程中的控制与管理, 放松了对小城镇建设质量的监督与管理, 导致小城镇建设的住宅存在许多质量问题, 一些房屋不仅使用寿命短, 还经常出现质量问题, 这不仅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还限制了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进程。

2 加快小城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1) 多形式、多渠道的筹集资金, 加快小城镇基础建设。首先, 国家应该平衡对于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增加对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让农民群众充分的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在政策方面, 国家还应该鼓励外商、个人、集体等增加在小城镇发展与建设方面的投资, 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筹资方式, 增强对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再者, 还可以采用有偿使用的方式, 实现城建资金的良性循环, 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 有效提高小城镇的凝聚力。小城镇建设不要急于求成, 拔苗助长, 小城镇建设要有品味, 要体现珍重自然, 顺应自然, 天人合一的理念, 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 让城镇融入大自然, 让居民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因此, 为了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 应该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 针对小城镇的现状, 采用属地和职业的方式对居民进行户口类别的划分, 如果在其他小城镇具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或者固定的工作, 则允许其落户, 并且和原有居民享有系统的权利和待遇, 例如, 就业、社保、子女入学等;其次, 针对农民宅基地, 采用以县为基本单位的方式, 对原有以及其他居民的宅基地进行统一的规定和筹划, 这样能够加快农民向小城镇迁移的速度, 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3) 发展特色产业与优势产业的有效策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小城镇建设对地方经济的依赖程度在不断的提高, 特色产业以及优势产业已经成为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因此, 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 应该创建地方的特色产业与优势产业, 始终坚持走特色产业和优势经济的发展道路, 集中特色产业逐渐的形成优势产业, 这样能够吸引更多投资者的眼光, 这对于小城镇经济的发展以及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 小城镇政府应该根据当地的特色资源, 创建多元化的筹资机制与投入渠道, 对于具有经营价值、商业价值的市场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土地资源等进行重新包装、策划以及创意开发, 鼓励外资、民间资本以融资、联营、合作、合资、独资的方式参与到小城镇的建设中, 这样能够将自身的特色产业发展成优势产业, 尽快的形成优势经济, 加快小城镇的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

(4) 加强环保工作, 实现小城镇环境、社会、经济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小城镇在规划以及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中, 不能以污染环境为代价, 而是应该重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同时采用多种措施与方法治理环境, 实施以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为中心的环境治理战略。此外, 还应该在小城镇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增加风景林地、环城绿化、企业绿地、公园绿地建设等, 有效的改善小城镇的环境条件。

(5) 加强总体规划, 强化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土地利用直接关系到小城镇的规划与发展, 通过加强总体规划, 能够对规划区内的全部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所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指的是各级人民政府贯彻和执行国家关于土地利用政策, 根据当地发展整体规划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土地供给能力、建设用地需求以及环境保护等要求, 编制的土地资源利用计划。通过加强总体规划, 能够有效的协调各个部门在用地方面存在的矛盾, 同时对于小城镇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城镇规划等具有指导、协调以及宏观调控的作用。因此, 在进行小城规划建设的过程中, 应该始终坚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 为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指明方向, 以此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6) 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加强小城镇建设的整体管理。想要提高小城镇的建设水平, 必须有懂技术的专业人才, 一方面, 可以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小城镇建设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 并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选送青年学生到大中专技术学校进行培训和再教育, 通过专业性的教育, 能够为小城镇的基础建设以及特色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小城镇建设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在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 影响了小城镇建设与经济的长期性与持续性发展。因此, 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 应该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支持和推动小城镇建设与发展, 保证小城镇建设的人性化与绿色化水平, 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 实现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静.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研究[J].科技展望, 2014 (7) :153.

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 篇2

——林鑫仙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中国有9亿农民,要实现全面小康、促进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和政局稳定,必然要解决“三农”向题。小城镇建设,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同农业现代化战略、人口战略和城市化战略相关联。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并建立我国合理的人口、城乡结构的重要进程,也是建立我国新型城乡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之举。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思路,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

中国未来城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能的选择方案将是走总体城市化与农村城市化共同推进的道路,即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推行农村城市化,重点建设好一批县城镇和中心镇,使其逐步具有城市功能,成为总体城市化的组成部分。显而易见,没有农村城市化,整体城市化将难以实现。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既是整体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推动力量。

(二)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乡镇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大部分分布在农村,不仅难以管理,而且无法实现相应的聚集效益。通过小城镇的发展,使目前分散的部分工业企业积聚到小城镇,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加快发展步伐,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

乡镇企业与农村小城镇是一对“孪生兄弟”,不抓小城镇建设,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就发展不起来,大量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退不出来。相应地,不发展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就失去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就要减慢,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就难以生成。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发展小城镇也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两个战略要同步实施,才能使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为统筹城乡经济社

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找到共同点。因此,促进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发展既是乡镇企业今后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也是小城镇建设的内在需要。

(三)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可以与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相互促进

产业集群是指在同一地区集中了大量生产同类产品或相关产品的企业,它们之间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能够产生显著的规模效益,具有地理上集聚的特征。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也在向集群化发展,如浙江嵘州的领带、大唐的袜业,都是这样的产业集群。它们不仅提高了集群整体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而且大大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因此,乡镇企业集群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城镇是乡镇企业集群最好的载体。培育和发展乡镇企业集群,关键是要搞好小城镇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体系、政策环境、产业定位等,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促使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和城镇经济发展。反过来,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会为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功能更为完善的环境。

(四)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可以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小城镇是联结城市和农村的纽带,是国家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枢纽,也是农村社区发展的发动机。一方面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特点应与农村人口转移相呼应,小城镇基础建设中对简单劳动力的客观要求与农村人口能力水平之间的协调,为转移的农村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小城镇建设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提高了农民的自身素质和生活水平,也为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并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人口转移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加速了小城镇的基础建设。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在一个时期内将呈加速发展态势,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引起农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将有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缩小城乡差别是大势所趋。作为这一系列变化外在表象的农村人口流动,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最为敏感的因素,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会有增无减。

我国目前不仅有1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而且数量每年还在增加。理论研究及客观实践已经证明依靠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乡镇企业由于正在发生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可以促进乡镇企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

现代化理论和实践表明:人的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国民素质是人的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也是现代化的基石。农民转变为小城镇居民,进入到第二和第三产业的领域,新的劳动方式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变化,亦即当物质需要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必然产生不满足、产生新的欲望,推动精神世界的创新,开始追求更高一级的精神需求,包括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需求。农村小城镇受到自身规模和功能的限制,只能起到向农村传播城市文明“接力棒”的作用,刚刚转变角色的农民,适应小城镇有限功能的要求,也是向人的现代化跨出了重要的一步。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解决了制度变革之后,还有两个大的瓶颈制约:一是物质技术生产力过于低下;二是人的素质不高。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既有利于将传统落后的生产力转化为现代化的机器生产,实现物质技术生产力的进步,又有利于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尺度等社会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造就现代化人。

(五)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能够促进农村小康的早日实现

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衡量小康社会的指标也是多方面的。应包括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社会分配结构、社会秩序等多方面的内容。小城镇建设可以集中相当多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信息和服务事业。这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通过促进工业化、商品化而为农村实现小康提供物质基础,而且也可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从而推动农村小康的全面实现。

(六)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石,由于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生产经营分散,形不成适度规模,生产成本很高,劳动生产率低下,造成农民人均纯收入远低于城镇。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实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但这需要各种条件,而最关键的一个条件,是必须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加快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工厂化,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技术装备,把大批农民从传统种植业中解脱出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原则,广泛采用优良品种,提高农副产品产量与质量,使农业朝着种养加(工)、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方向发展,实施产业化经营战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推进耕地集约化经营,使剩余的劳动力从事务工经商、第三产业,促进小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的工业经济源于乡镇企业的崛起,我国2,400余万家乡镇企业,70%左右分布在村一级地域,其中规模较大的多集中于小城镇,但总体上看,乡镇企业尚未走出布局分散、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同,以粗放经营和外延式增长为主的阶段,并以高投入、高耗费、低产出、低质量、低劳动生产率实现其发展;还存在污染环境、浪费耕地等负面效应,改变这

种状况,迫切要求加速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以小城镇为载体,通过相应的措施和有效机制,吸引乡企向工业小区集中、连片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以上种种缺陷和弊端,又能相应地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更多地吸收农业富余劳动力。小城镇的发展和功能的进一步完善,还可以为乡镇企业和新建企业提供合适的地理区位、基础设施以及人才、技术、市场、服务等环境,推动乡镇工业和新建企业良性发展。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小城镇对实现农村产业化和现代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七)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发展乡镇第三产业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镇化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实践表明,城镇化水平越高,农民收入水平也会越高,也只有加快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城镇人口,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才能提高农民收入。因此,以小城镇为载体大力发展乡镇第三产业,是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应着力营造乡镇第三产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加大对第三产业的资金投入,打造乡镇第三产业服务体系和产业链条,建设信用担保体系、行业专业协会、技术创新和教育培训体系,巩固提高传统产业,努力开创新型现代服务业。

(八)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村循环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运行良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但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土地、植被、水资源等浪费严重,农村污染、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突出,农业的安全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要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就必须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小城镇建设是可以通过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缩减农村住宅用地,使农民住宅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小城镇的建设。可以节约大量的住宅用地和道路用地,从而使更多的土地能够用于农业生产,也体现了我们循环经济理论中的减量化原则。

(九)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互动发展

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构筑多种形式的以城带乡平台,扩大就业容量。一是构筑信息共享平台。把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基础工程建设的范畴,加快农村网络普及和应用,建立起城乡信息沟通的有效平台,加强信息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二是构筑产业对接平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壮大传统产业,做强非农产业,开发新兴产业,提高农业内部吸纳就业的能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县域经济和中小城市,扩大就业容量;三是构筑文化融合平台,推动城乡文化交流,特别是要采取“文化下乡”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繁荣农村文化市场,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实现城乡地位平等、利益均享。

二、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小城镇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多项功能,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十分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所以,要搞好农村小城镇建设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解放思想,树立发展是富民建镇的第一要务

中国发展小城镇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许多不利因素,最大的不利因素,还是思想解放不够,改革力度不大,措施办法不多。当前,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必须提高以下几种认识:一是始终坚持发展是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积极引导干部、群众认识生产力,掌握资本;挖掘生产力,积攒资本;发展生产力,增加资本;扩大开放,引进资本。要积极引导农民进镇做工、经商、办企业。二是不搞争论,大胆改革,大胆实践,锐意进取。学习先进经验,“先干不争论,先试后评论,先做再议论”,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于创业”的精神。真正做到创新不跟风,争先不争论,依靠不依赖,引导不误导,使大家立足镇情心系群众,开拓创新,大胆实践,把思想集中到发展上来,把精力用到改革上去,招商引资放手发展私营个体经济。三是一切坚持“三个有利于”。在农村解放思想的落脚点是加快发展,促进农民致富,促进小城镇建设。解放思想的具体行动则表现为一切坚持“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即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富裕,有利于城镇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二)用科学规划作为发展小城镇的奠基工程

小城镇的发展不能靠搞运动和行政命令,要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农民进小城镇要靠市场吸引。但是,小城镇不是完全自发能够形成的,特别是宏观布局上要有控制,城镇建设上要有规划。小城镇规划要体现高起点、可持续。所以,在编制和完善城镇发展规划中,首先,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根本上说城镇化水平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没有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流通的活跃,就不可能有农村城镇化。同时,城镇发展还受人口、资源、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因此,发展小城镇,要有合理的布局和分工,重点发展有潜力的县城和县域中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要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立足优势,突出特色,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科学确定小城镇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城镇规划应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长期规划相衔接,以使小城镇成为联接广大小集镇、农村与大中小城市的纽带,形成较强的推动经济发展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其次,要注重规划的超前性、协调性。城镇建设规划关系农村现代化的百年大计,必须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要体现地方特色,突出时代感和文化底蕴,有适度的超前性。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同时,又要全面协调、合理布局、抓

住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其中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各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协调,城镇功能的健全、规模适度、空间的合理分布、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等。

(三)以合理布局、突出特色为发展小城镇的根本错施

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几点思考 篇3

一、当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小城镇的规模普遍偏小,严重制约了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全省建制镇镇区平均只有1336.1户,4676.4人,镇区面积1.8平方公里,这种小规模乡镇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1)小城镇的规模小必然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使得城镇经济难以繁荣起来,城镇功能的发挥也受到极大影响,导致小城镇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并且不利于集中有限的财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小城镇规模小,对资源的集聚能力小,不仅难以把周边的资源吸引过来,对镇域经济也无法起到辐射作用。(2)镇域规模小,但行政人员并少不了多少,必然加剧农民的负担。规模与农民负担的关系可见一斑。(3)有些地方小城镇发展很快,早已突破了原来的规划,有的地方两个或多个相邻的镇已经联在了一起,形成了具有一定城镇化水平的经济区域,但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这些经济区域的基础设施不能共享,造成资源浪费,各镇各自为政,在同一经济区域争市场、争资源,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其结果是都形成不了规模,造成很大的浪费,并阻碍了人口和其他资源的进一步集聚。

2.资金短缺,严重制约小城镇的建设发展。资金问题是小城镇建设的大问题,也是小城镇领导人考虑最多的问题之一。虽然从全省来看,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总的说来政府部门的投资仍然是最重要的,在很多地方甚至仍然是单一的投资渠道。根据我们在嘉兴的调查结果,按照现行财政体制,镇政府不是一级完整的预决算财政单位。地方税归县财政所有,镇政府只能按人头获得经费,超收部分按一定比例分成。而各种费用则由县级政府各部门直接收取,一般情况下,各种费用总数约占预算内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有的地方还可能要多一些。县财政提取比例过大,往往使一些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捉襟见肘。

3.小城镇发展与土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基本农田在县域内见缝插针的布局形式,再加上国家基本农田的位置的不可变更,更进一步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并使得小城镇在土地利用方面出现不节约。另外,農民土地承包政策三十年不变在一定时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向规模、集约化发展,这时土地承包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土地的流转,影响小城镇的发展建设。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

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要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要坚持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集约有序”发展的原则,按照“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的思路,创新体制机制,突出建设重点,加快集聚进度,提高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使我省各镇逐步成为经济繁荣、布局合理、功能健全、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新型小城镇。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对策

1.合理确定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全省这么大数量的小城镇,如果平均用力,共同发展,既不科学,也不可能,超出了目前的财力允许范围。按照规模和财力,可以把小城镇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个县(市)政府所在地的城关镇;第二个层次是一般建制镇;第三个层次集镇。目前,已经明确显示出来规模较大、非农产业比较发达、吸收劳动力能力强、对区域经济带动比较明显、城镇功能比较强的城关镇和一般建制镇,应该成为我省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并继续适当合并乡镇,扩大小城镇规模,通过用地、财政等政策倾斜,进一步支持重点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引导分散布局的各类企业向重点镇集中。通过这种重点发展战略,一方面避免城镇化进程中“遍地开花”的“小城镇化”倾向,另一方面促进城镇在地区之间分布的平衡,使城市文明能够迅速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

2.强化规划引导,调整和完善小城镇建设规划。

从规划学的观点来看,一个合理的小城镇规划至少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超前性,即用改革和发展的观点,科学预测小城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做好小城镇规划工作。(2)科学性,即优化布局,节约土地,每个小城镇都要规划好六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工业区、商贸区、住宅区、行政区、绿化区)。(3)本土性,即小城镇规划要体现地方特色。地方政府应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工业小区的选择和布局是非常重要的,要结合小城镇发展的规划,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建设工业小区,同时在城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重点抓好住宅小区、商业街区和工业功能区的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强化规划实施管理,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突破融资瓶颈,抓好平台建设。

(1)加大投融资力度。投入是小城镇建设的动力源,小城镇建设面貌的日新月异,无不得益于不断加大的投入。

(2)加大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不断拓展小城镇发展空间,完善设施配套、打造小城镇新形象。

(3)以项目推进为着力点,抓好产业发展,推动小城镇建设发展。小城镇的发展离不开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的发展,要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项目推进为着力点,抓好产业发展,同时小城镇的发展,对包括工业在内的产业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抓好经营性用地工作。各镇要根据城镇总体规划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本镇实际合理安排和推出经营性用地,使小城镇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4.创新体制、完善机制,抓好落实。

(1)创新小城镇建设的管理体制。加强镇级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进行行政体制、财政体制、投资体制、集镇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理顺小城镇条块关系,增强各镇政府的调控职能。

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 篇4

生态城市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的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生态城市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城市绿化、环境保护,它具有人与自然走向和谐相处的特点;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一种特殊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小城镇与城市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其特色的一面,在生态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借鉴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同时更要紧扣小城镇自身特有的生态条件,以可持续发展观来规划建设小城镇。

1 生态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发展中小城市,是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举措,是避免人口过度向少数中心城市集中,减轻大城市的人口、就业和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的重要贡献者。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引入生态城市的概念,将会促进现行城市化战略的发展。在小城镇城市化进程中,要努力避免一些负面影响的出现,如城镇资源的无序开发;城镇基础设施的短缺;城镇环境的恶化等等,要在小城镇城市化进程中,把城市化的质量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与此同时,在中心城市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也应考虑小城镇的建设,努力营造开放的城市网络体系。小城镇建设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必须从区域发展的角度重视和确定城市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重视城市水源以及交通、环保、土地、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等重大问题。最终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体系,恢复生态、保护生态、实现区域生态平衡。

2 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2.1 建设指导思想模式、规划观念盲目效仿大城市

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片面追求大、宽、快,结果使城镇建设或者杂乱无章,或者整齐单调,缺乏有个性的城市形态与生活精神,无法形成小城镇的独特个性优势。在功能区的划分、交通布局方面参照大城市的机动车交通模式,使一些规模不大的小城镇很快浓缩了各种源自于机动车的环境公害,如公路干线穿城而过,造成严重的噪声和尾气污染,同时给城镇居民的人身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

2.2 生态环境意识落后

基础设施建设中环境意识落后,缺乏体现都市生活精神的使用清洁燃料,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收集和无害化、城镇污水收集及处理的必要城市环境设施,形成垃圾随意堆放,占用宝贵土地,并污染环境等现象;生活污水通常不经任何处理而随意排放,工业污水的处理率极低,散发臭气的简陋排水明沟或暗沟直接连接农田河道,造成水体和城镇周围农田土壤环境污染,给小城镇的形象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2.3 城镇自然环境和特色环境的破坏

建设好生态小城镇的关键之一在于解决好环境问题,使经济发展与创造城镇特色环境相得益彰。长期的历史沉淀使城镇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形态和自然环境特色,同时有其共同点,如:人工环境交融于大自然;有序的空间结构;宜人的街道空间。经济的发展、城镇的建设不应以牺牲环境特色为代价。目前造成城镇环境破坏主要有两方面原因:1)经济发展引起思想观念的倾向性,造成重经济、轻环境;2)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没有处理好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恶化。

2.4 破坏重要的人文—自然历史景观要素

这些人文—自然景观要素不仅包括全部的文物保护单位、重要历史遗迹,如古栈道、石拱桥,还包括农耕灌溉留下的人工或自然水系、农田防护林系统以及由水系和林带共同形成的特殊纹理、残留在城市中的大树、反映当地城镇不同发展阶段的典型建筑等等,在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应该设法保留这些人文—自然历史景观要素,尤其让外来者能够有机会阅读这些历史素材。

3 生态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3.1 制定科学的小城镇生态规划,开展生态小城镇建设

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在制定小城镇生态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生态学原理,按照全国和地区总体规划对该城镇的定位、定性要求,结合本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经过反复勘察、调查与论证,广泛听取专家和广大居民的意见,只有如此才能制定出符合生态规律的科学城镇规划。开展生态城市或者可持续城市建设,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使小城镇朝着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城市环境方向发展,而开展可持续城市建设的目的是要使得任何小城镇的开发建设活动和居民的生活方式都要对后人负责。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开展生态城市建设会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生态学是开展可持续城市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二者都关注城市建设中的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居民生活质量、土地和资源节约等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共同问题。

3.2 营造高效的生产服务系统

生态小城镇应具有高效的生产系统,其内容是高效利用资源与能源、合理产业结构与布局、清洁生产与循环利用资源。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加快第二产业的合理发展,工业项目要尽量向城镇集中,有利于集中使用基础设施、节约资源、节约土地,及时治理污染、减少工业发展的成本。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各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提倡发展绿色产业,重视特色农业,培植花卉苗木市场,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借助交通优势,发展物流产业。利用人才优势,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由此,逐步建立高效、节能、环保的生产和服务体系。

3.3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施生态工程

创造良好的城镇生态环境,首要的是搞好环境保护和治理。可借鉴采取的措施有:1)建立较高标准的环境质量指标,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噪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在内的环境质量指标;2)制定一系列控制污染、治理环境的政策和法规;3)发展环保产业,对废水、气、渣进行处理,循环利用,既不污染环境,又节约资源;4)尝试采用生态建筑。生态建筑是运用建筑学的设计原理,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利用合适的建筑材料,采取智能管理,使建筑达到高效、低能耗、无污染以及最低限度地对环境产生消极影响;5)建立城镇综合绿地系统。开放单位专用绿地、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镇的绿色基质;溶解城镇,将高产农田渗透到城区、镇区,使其成为城镇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大沿河林带、沿路林带及防护林带的建设与沟通,建立城镇绿色通道;加强湿地保护,架构城镇绿廊。

3.4 营造文明的人居环境

生态城镇必定有一个文明、祥和的社会环境,所以应有高素质的人和独具特色的文化。人作为生态城镇系统的核心,必须有较高的素质、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观念。人的素质首先反映在文化素质上,要重视教育,以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其次反映在人的品德、修养、内涵等方面,这需要加强宣传,树立社会文明风尚,教育引导等,逐渐形成文明的社会精神风貌,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对人的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大影响。城镇文化主要表现在城镇的历史建筑、历史渊源、文化传统、民风民俗以及文化氛围等方面,时时对人们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生态小城镇的建设中还应注重对历史建筑的保护,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历史传统,形成有特色的地域文化。

3.5 发挥政府在小城镇生态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毫无疑问,政府部门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政府工作人员应该更进一步更新观念和高瞻远瞩,具备基本的生态学知识,并将生态学知识的应用、开展生态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城市建设视为政府工作的一部分。从这种意义上讲,每个小城镇都可以考虑编制一个开展生态城市建设或者可持续城市建设的行动纲领,用来指导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使得小城镇生态建设工作日常化。

4 结语

我们正经历着快速城镇化阶段,与之并进是建设生态型小城镇的必然趋势。由于受经济基础、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生态城镇的建设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推动生态城镇的建设。应当不断加强城镇居民的城镇生态观,使建设生态城镇逐步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通过全社会的努力以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规划建设小城镇。

摘要:指出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阐述了建设生态小城镇的意义,针对现阶段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建议,从而促进生态小城镇的建设。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光宇,陈勇.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6):80-81.

[2]夏宗.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生态环境问题[J].城乡环境,1999(2):74-75.

[3]邹欣庆,刘青松,葛晨东,等.城市生态建设中主要问题的确定及战略规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2):88-89.

[4]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1997(2):65-66.

[5]黄光宇.中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进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3):40-41.

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 篇5

——三江镇小城镇建设发展的体会

十一五”期间,我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紧紧围绕“打造昌南商贸重镇、构建和谐平安三江”工作思路,以小城镇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全面推进新型农业产业化,全镇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态。

明确定位、扩张容量、打造精品城镇、带动产业发展

小城镇是城乡统筹的抓手,也是镇域经济发展的载体,三江镇在把握小城镇定位和建设目标时,充分结合三江镇实际情况,依托三江传统商贸繁荣和产业发展的优势,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镇域经济特点为突破口,在推进过程中,目标上突出“四快”(规划快完善、项目快完成、资金快筹措、成效快显著),措施上注重“三抓”(抓规划提品位、抓建设强功能、抓管理美环境),城镇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镇区功能不断完善,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一)城镇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在严格执行2000——2020年总体规划的同时,做好了前后万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规划,抓紧完成镇区控制性详规的报批,镇区结构初步形成了“一座大桥(秀挹大桥)、两大市场(三江集贸市场和三江商贸城)、三大功能区(以前后万历史文化名村为核心的休闲旅游区、以三江集贸市场为核心的农副产品集散区、以三江商贸城为核心的小商品交易区)”的一江两岸城镇格局。通过科学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产业化,逐步把三江打造成为了“辐射能力强、带动效益好、集约水平高”的区域性商贸重镇和农副产品集散地。

(二)城镇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五年来、三江镇把小城镇开发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产业结合起来,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结合起来,以三大体系建设为抓手,千方百计做大规模、扩张容量,完善城镇功能,加快小城镇建设进度,从而带动产业发展。一是加快完善商业体系的建设,把商贸体系建设做为聚集资金,吸纳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蓄水池,作为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紧紧围绕以市兴镇的工作目标,采取改建、扩建等方式引导各种经济成分、各方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市场建设,重点改、扩建集贸市场的基础设施配套和改进管理模式,成立了三江镇集贸市场责任有限公司,成功引进4500万元的三江商贸城的商业开发,通过市场的繁荣带动餐饮、交通运输业、小商品零售业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向二产、三产转移,农民向镇民的转变;二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创新融资机制,多元筹措城镇建设资金,采取向土地生一点、财政挤一点、上面拨一点、向外引一点、民间融一点等多种模式来推动我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城镇承载功能。五年来,共投资1.6亿元,重点抓好了三江秀挹大桥、广三公路、秀挹大道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逐步形成了一座大桥、四条主干道的城镇框架。这些建设项目的完成,增强了城镇气息,提高了城镇品位和档次;三是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建设。五年来,投入0.3亿元,积极稳妥地推进了三江中心卫生院的兴建、敬老院的改建、三江文化司法大楼、三江垃圾中转站、三江市场大棚建设、三江法庭、三江地税分局、三江农行分理处、三江信用社、自来水厂等一系列公共服务设施工程,大大提升了我镇的城镇服务功能和集聚能力。

(三)城镇环境面貌更加美化。一是强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广泛宣传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整治内容等,不断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形成全员上阵、全民动手的强大社会声势。二是抓建设,提高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水平,投入60余万元在主干道架设了路灯、铺设了人行道板,投入226万元深入开展“一大四小”工程,投资140余万元新建了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投资70余万元修建了“万芳园”“学府苑”两个休闲公园。三是重管理,建立了专业对口、责权统一、高效有序的城镇管理队伍。把小城镇建设管理与开展城镇先进单位、文明居民的评选结合起来。突出抓好违法违规建筑、环境卫生、镇容镇貌、交通秩序、户外广告、市场等专项整治,规范行人通行秩序,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城镇形象。

通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经营、高水平管理,使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完善,承载力、支撑力、辐射力、集聚力不断增强,给三江镇镇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人气、商气、财气。“十一五”期间,我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13.2亿元增加到2010年30.1亿元,增长了128%;财政总收入由2005年734.3万元增加到2010年2360万元,增长了221.4%;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4035元增加到2010年7563元,增长了87.4%;引进了盛强实业、瑞雪纺织等新项目21个,实际利用内资5.3亿元。镇域内工业企业数量由05年的280家增至39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形成了医疗器械、农副产品加工、服装纺织、机械制造等四大支柱产业。

借势扬势、做大做强、培植特色产业、促进城镇发展 小城镇的建设动力来自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的经济是城镇繁荣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小城镇发展要始终把发展经济、培植财源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任何一个地区的发展都必须是特色产业作为支撑。三江的特色产业就是蔬菜产业,在做大做强蔬菜这张牌做了大量仔细的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在做优蔬菜基地方面有所突破。三江镇村民种植蔬菜远近闻名,但无“精、优、特”蔬菜品种,更无集中连片的蔬菜基地,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成功的引进投资2000万元、占地1016亩的三江源蔬菜有限公司的千亩连片蔬菜种植基地。目前已完成规划、土地流转、沟渠、高标准大棚建设,一期工程已投产。该基地建成后年产量约1700万斤,年产值达到1500万元,吸纳农村富有劳动力200个,可示范带动2000人从事蔬菜种植、营销。使之成为了三江蔬菜种植一大转折点和亮点。

二是在做强市场方面有所突破。三江有着江西乡镇级最大的产地批发市场,是农业部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对市场改造和管理,完善市场信息联网、电子报价、中介机构等配套设施,市场年交易额达到7.2亿元,常年从事营销人员3600余人,小货车(2吨以上)1000余部,货运信息部6家,制冰厂3家,恒温冷库9家,最大限度的发挥市场辐射功能和聚集效应。

三是在做大蔬菜加工方面有所突破。三江蔬菜加工厂纯属礼品经济,没有进入市场经济的大潮,有蔬菜加工腌制窖400多个,但属于初级加工,完全没有形成真正的产品,通过内引外联等模式,松林村正在尝试蔬菜上超市、进市场发展模式。

四是在做活休闲农业方面有所突破。三江镇属南昌市一小时经济圈之内,充分利用三江的山、水、空气、土壤优良的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休闲、观光、蔬菜产业,成功引进了三江菜园、百花洲休闲垂钓中心、柏岗山农场三个农家休闲基地。

通过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做活商贸流通业,带动了周边众多乡镇种植蔬菜,辐射面积达8万余亩,涉及乡镇9个,每天运输人员到南昌达3000人次,年流动量70万人次,节假日、当墟时最高峰达到了3万人以上,成为了附近十几个乡镇的人流、物流、车流、信息流的聚集点,镇区吸引了外来人口1.5万余人到我镇务工就业、开店经商、购房居住,新增餐饮店50余家,个体户550余家。城镇化水平达到42%,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3.7:60.3:16.0.同时产业的发展和商贸流通业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我镇土地资产的增值,镇区房地产产业蓬勃发展,土地价格逐年攀升(其中三江卫生院4.64亩地卖到960万,达到惊人的196万元/亩;房价达到2200元/平方米;临街店面价格由05年的4000元/平方米增加到1.5万元/平方米),成功地引进了三江商贸城、财富广场、幸福庄园等房地产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大大加速了城镇框架的扩大,人口不断聚集、功能不断增强,城镇化、工业化、农业化相互带动、相互发展,促进了我镇经济综合实力大发展、大跨越、大变化,一座具有实力、充满活力、充满魅力的新三江屹立在南昌的东南端。

城镇发展与社区建设 篇6

素有湖南“南大门”之称的郴州,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向内地改革开放的“过度实验区”,1994年撤地建市。但是2000年郴州市城镇化水平只有26.6%,同年全国的平均水平为36.1%,全省的平均水平为29.7%。可见郴州的城镇化水平较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衡量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城镇化水平,因此在新的时期,研究郴州市小城镇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加快城镇化发展,增强城镇的集聚功能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而“十五”期间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重点是发展县城和条件好的建制镇,着重扩大其规模,完善其功能。而要扩大规模一方面要做大、做强小城镇经济,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充分发挥其经济积聚功能;另一方面就要完善起居住功能,实现人口的集聚。鉴于郴州的区情,提出以下两个方面。

1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城镇是非农人口的聚居区,主要从事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总体上是“二三一”结构 ,大部分城镇第三产业仍没有超过第二产业。有关数据表明我国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仅为27%,而发达国家往往达到70%以上。郴州是一个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区域,1999年,农业总产值48.09亿元,工业总产值370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85.98亿元,第三产业的比重约为17%,可见郴州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而国家统计局的专家研究表明:国民生产总值每增加1%就可新增就业岗位80万个,而第三产业总产值每增加1%可新增加就业岗位130万个,可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此外,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对于改善城镇投资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一般而言,城镇的硬件设施是城镇发展的基础,而软件设施是增强城镇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一个城镇即便其硬件设施好,但如果软件设施不行,其竞争力往往不强。

2推进住宅小区建设,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康型”生活方式的到来,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也愈来愈高。居住环境的好坏成为制约人口集聚的重要因素。其中居住区的建设是居住环境的优劣的基础。近年来郴州市新建了一大批住宅区 ,但是多为平房和散建的住宅区。这些散建的住宅区,电力,通讯,绿化,给排水等基础设施难以配套,物业管理也难以跟上,而且很不经济,难以达到资源共享,这是其一;其二,这些散建的住宅区往往呈单体现代化,整体一团糟,难以形成和谐的城市景观,对城镇形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三,散建的住宅对土地浪费严重,土地资源是很珍贵的资源,对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而推进住宅小区建设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节约土地资源;有利于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住宅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有学者根据世界银行的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得出以下结论;中国每投入100元的建设资金,可创造相关产业170--220元的需求,每销售100元住宅便可带动130--150元的其他产品的销售,可见住宅建设对区域经济起推动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增强小城镇吸引力从而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城市化生活。总之,推进城镇住宅小区建设就是为了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扩大其人口规模,从而使小城镇建设上档次,上水平。

二 积极开展社区建设,促进城镇管理体制改革

1 社区建设的内涵

在“总体性社会”,国家掌握所有的资源,利用其行政手段,通过一个个的“单位”实现对社会的整合;而在“后总体性社会”即社会转型时期,单位体制解体,“单位人”向“社会人”“社区人"转换,人口流动加快,下岗人员增多以及老龄人口的增加等,社区异质性增强,居民的需求不再依靠单位而是通过市场和社区来得到满足,社区成为居民的主要活动场所,社区也就成为社会整合的重要载体。因此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民政部提出在城市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而后随着社会事务的复杂化,学术界和民政部一道提出社区建设的概念。可见社区建设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范畴,在国外往往指社区发展,但两者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所谓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依靠社区力量,整合社区资源,实现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等协调发展。可见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2 发挥社区服务的“龙头”作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尽管有许多的说法,但比较认可的是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等。其中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动力之一。所谓社区服务就是“社区中的社会服务”的简称,指在政府倡导下,发动和组织基层社区成员在自愿、自助、互助的基础上,为提高社区成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而提供的各种社会福利服务的项目。社区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社区里的弱势群体如残疾人、老年人、下岗人员等;社区里的居民以及社区里的单位、企业等。具有福利性、非营利性和公益性等特征。社区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近两年郴州也开始社区的建设,但还是在初始阶段。就目前而言主要是推进社区服务的建设。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牛鼻子”,社区服务具有许多优势如收益快,污染少,最重要的是可培育社区精神。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我国7个城市的家庭对社区服务需求的调查表明,家庭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很高,据统计预测,我国社区服务至少有2000万个就业容量,而目前社区就业人口仅为900万个。可见发展社区服务业可提供巨大的就业机会。因此就郴州来说关键要抓住社区服务这个龙头,毕竟社区服务涉及居民生活的许多方面,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有助于协调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促进社会稳定。

3 培育多元化管理主体参与社区建设

广泛参与是社区建设的本质含义。从社区建设定义来看,社区建设具有“社会性”特征。它表明社区建设不单单是政府的事情,也不是某个组织的事情,更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社区里所有的组织、个人等共同建设的过程,诚如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吴铎所说,“参与、分享”是社区建设的核心理念;社区建设涉及到许多方面,需要整合社区内所有的资源和力量。政府是社区建设的指导者,对全局起规划,宏观调控作用;居民是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居民的需求应该成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民间组织以其特有的优势,发挥着弥补政府功能的“空白”,积极推进社区建设。总之社区建设需要各方积极参与,然后共同分享所取得的成果即“参与、分享”。

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我国政府确立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管理模式。“小政府,大社会”管理模式的实现仰赖政府职能的转换和社会组织的发育。而政府职能的转换与社会发育是相互的,没有大社会的发育就不可能实现政府职能的真正转换;政府职能不转换,大社会难以发育良好。因此在城镇管理由政府主导型向社会自治型转换期间,应该大力培育和发展民间组织。让民间组织承担部分社会管理职能,从而减轻政府的压力。为此政府应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多元主体管理模式中,城市政府依然是城市管理不可替代的组织者和指挥者;营利性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则是配合政府为城市管理提供服务和物品的组织,它们的介入可以克服政府包揽管理事务的传统弊端而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与效益;社会公众则是城市管理主体中的基础细胞,是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重要动力。

三 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走社会化市场化道路

城镇的基础设施落后,城镇建设资金不足等严重制约城镇的发展。固然利用民间资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作为政府还应积极地发挥主动性采用新的方式来筹集城镇建设资金。大连的成功经验在于新的经营方式即经营城镇。经营城镇,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它要求城市决策者站在更高、更远、更实的角度,以城市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目标,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业主管理者的身份,对所掌握的诸如土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城市资产"的使用权、经营权、冠名权,以及相关权益进行市场化运作,有效解决城镇建设与管理中资金紧缺、建设效率低下等问题的一种新的思路和行为。可见经营城镇采用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对城镇的土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实行有偿使用,其目的是更好的促进城镇的发展。由于实行有偿使用,可有效解决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投入短缺问题,可降低推进城镇化的成本,还可推进城镇建设体制改革。

农场发展小城镇建设对策探析 篇7

1 农场小城镇基本情况

农场历史上是以戍边和屯垦为目的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农场场部作为农场的政治、经济及经营管理中心, 有些毗邻县城, 甚至与县城连为一体, 市政设施、基础设施相对较为完善, 职工生产、生活较为方便, 成为人口、产业和职工就业的聚集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职工住房、生活区道路、路灯、排水等基础设施等已严重滞后, 极大妨碍了农场小城镇发展, 危旧房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已成为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内容。

2 农场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城镇规模小效益差

由于农场场部规模较小, 有的人口不足万人, 过小的城镇规模起不到产业积聚、人口集中和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作用, 吸引和带动能力不强, 缺少必要的资源腹地和人口来源, 对农场小城镇发展的支撑力不足, 致使小城镇建设资金缺乏,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过高, 小城镇基础设施不健全, 不能满足小城镇居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反过来, 又会阻碍下一步的建设, 造成非良性循环, 严重影响农场小城镇的发展。

2.2 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

由于农场小城镇发展具有自发性, 未纳入当地政府部门规划, 致使农场小城镇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农场只交税而未能享受税费使用政策, 而且还承担着许多社会职能, 造成农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在基础设施中道路系统、雨水、污水排放及处理最为缺乏。“软环境”规划建设的滞后, 已成为农场小城镇发展的“瓶颈”和“门槛”, 阻碍了农场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2.3 土地规划、建设规划与其他规划的衔接差

小城镇发展规划是一个综合规划, 它包括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 这些规划必须相互协调、相互衔接。然而, 在实际操作中, 这些规划之间不但协调性差, 而且也没有衔接好。由于发展建设缺乏强有力的规划支撑, 小城镇发展的定位不准, 影响了农场小城镇发展的整体质量, 使小城镇的发展不能借助于大中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顺势而上, 使小城镇建设孤立于城市体系之外。

2.4 小城镇发展与用地存在矛盾

小城镇的发展需要各种配套政策的支持, 农场作为城市的卫星城或接纳城市产业辐射、分工的基地和后花园, 其经济、人口、产业聚集明显, 小城镇发展充分, 发展空间大。现行土地制度对小城镇发展有制约作用, 新的土地管理法实施后获取新增建设用地难度加大, 成本增加, 小城镇发展速度受到限制, 而用地指标的严重不足也羁绊了小城镇向前发展的脚步。

2.5 小城镇发展资金严重不足

资金严重不足是小城镇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也是制约小城镇建设和阻碍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从总体上看, 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单一, 最重要的投资来源仍然主要是政府。

3 解决农场小城镇发展的对策

小城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规划、建设、资金、管理, 千头万绪, 但核心还是产业发展。农场应结合片区实际情况, 以规划计划为依托, 通过编制城镇更新计划和专项规划, 灵活采用综合整治、功能改变、拆除重建等不同手段, 增强土地精细化管理能力, 在仅有的土地上拓宽发展空间, 尽快使土地重新“活”起来, 引导产业升级, 提高土地产出率, 改善城镇面貌, 提升城镇形象。

3.1 农场小城镇建设规划必须融入地方总体规划

地方政府掌握着当地的各种行政资源, 农场的发展离不开这些资源的配备;而农场又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 但只有土地, 在尚未变成资源之前, 不能较好的开发利用, 很难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 因为农场在县域经济内只占小部分, 即使地方在发展, 农场也未必能发展;但是农场发展了, 地方肯定会发展并受益 (因农场在其管辖区域内) 。地方政府要发展, 缺乏成片的土地, 而这正是农场的优势所在。所以两者的发展有互相依存的关系, 农场小城镇建设规划必须融入地方总体规划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如黔江农场的场部建设规划于2009年被纳入武宣县城总体规划, 目前小城镇发展势头突飞猛进, 现已有200多hm2土地被纳入县城工业园区, 随着有3000多名学生的民族中学在场部规划区内落户, 黔江农场职工安置小区、经济适用房小区、公租房小区、廉租房小区建设完成, 多家新企业的入驻、县城公交车开通, 黔江农场的小城镇建设将更为迅猛。而农场如果未能纳入地方总体规划, 这一切都将举步维艰。

3.2 高起点做好小城镇建设规划

建设小城镇, 关键是规划。规划是龙头, 它决定着小城镇发展的方向和质量。规划编制必须具备科学性、前瞻性、动态性、可持续性。小城镇规划的核心和最终目的是为人们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的服务设施, 这样才能聚集人气, 拉动投资, 发展才会有希望和后劲。因此, 小城镇规划必须融入地方总体规划, 突出特色和个性, 要坚持做到产业规划与居住规划相衔接、地面规划与地下规划相配套、自然风景与人文规划相和谐。

以地处来宾市武宣县的黔江农场为例。武宣县将大力发展旅游经济, 建设“一心一带多区”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一心是以百崖大峡谷景区为中心, 一带是指大藤峡库区水上观光旅游带, 多区是指八仙天池休闲度假区、郭松年、刘炳宇、黄肇熙庄园文化旅游区) , 全县计划接待省内外游客超过500万人次, 旅游收入超过10亿元。黔江农场应以此为契机, 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及区位优势, 以打造“桂中二区一园一新城”为目标, 将场部、第一、二、三分场纳入县城总体规划, 通过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完善, 不断聚集人气物流, 加快建设场部小城镇。

打造“桂中农垦二区一新城”, 即统筹工业、农业和商贸物流服务业三个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快建设高糖高产优质甘蔗种植示范区、蔗糖产业循环经济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集中区, 规划建设黔江邻港仓储物流园和武宣金港湾新城, 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做好甘蔗主产业文章。

同时, 充分利用武宣县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地处大藤峡库区腹地的优势, 通过积极引入外来资本和旅游经营管理企业,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开发休闲度假、观光农业、旅游节庆、特色农产品等新的旅游产品, 并加以组合, 使武宣旅游产业链延伸到农场, 加快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 实现优势互补, 大力发展县郊观光农业、休闲垂钓、农家乐, 增加农场职工收入;积极鼓励职工利用武宣县城东工业园区、民族中学驻场等效应, 从事商贸、饮食等第三产业;利用城乡结合部的优势, 大力发展上规模、上档次的专业市场, 努力形成项目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拉长农业产业链条,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3.3 千方百计盘活现有资源

土地资源是农场最大的资源, 也是目前最具潜力的资源。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完善农场经济结构, 增强经济活力, 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所在。要遵行“宜农则农, 宜商则商”的土地资源开发原则, 对现有土地资源进行勘察, 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 通过自主和合作等多种形式, 稳步推进土地资源开发, 以此拉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实现农场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在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 “地根”日益紧缩的形势下, 面对发展和土地严格管理的双重压力, 小城镇开发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走集约化发展的路子, 千方百计盘活现有土地存量, 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主要是针对农场危旧房改造片区、场域空闲地、闲置厂房、厂区占地的处置和重新规划建设。

对于危改片区, 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以拆旧扩建、异地新建、集中统建公寓楼, 逐步取消单门独户的用地供给, 腾挪出来的危房片区即可复垦置换建设用地指标。

对于场域空闲地、闲置厂房, 可通过重组、兼并、控股等方式, 进行二次开发或内涵性再开发, 推动土地的集约利用,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4 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

小城镇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衔接城乡文明、沟通城市和农村的重要纽带。由于小城镇经济极富活力, 能够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火车头”的作用, 所以坚持城镇化战略, 是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举措。

农场小城镇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一是把立足点放在特色产业的培植上。要筛选出能够影响经济大局的支柱产业和当家产品, 实行优势突出、重点集中的倾斜式发展;二是把关键点放在现有资源的转化上。应立足场情, 开发现有资源, 挖掘潜在资源;三是把支撑点放在特色产品的开发上, 加大要素聚集力度, 围绕有优势、有潜力的产品, 加强保护和扶持;四是要破除“就资源论资源, 产资源卖资源”的自然经济观, 没有资源培植资源, 已有资源再生资源, 使资源生生不息, 多次利用, 形成新的财源和富源, 不断促进特色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3.5 扶持老企业, 慎引新项目

对于已经落户于农场区域内的企业, 只要其布局合理,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 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都应扶持。通过扶持, 促进场内经济经济结构优化, 推动经济建设上规模、上水平。同时, 应谨慎引进新企业, 考虑到企业今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点, 根据许多企业的环评结果暂时可以准许入驻, 但是随着经营范围的扩大, 其局限性也日益显现, 有时会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在现有条件下, 本着对辖区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 应努力经营好已经入驻的老企业, 尽量谨慎引进新企业。

3.6 加强垦地合作, 努力实现双赢

任何一个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都不能脱离开区域经济这个大背景, 前者因后者而产生和发展, 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基础和腹地。农场需要地方的资源和地方政府的服务, 地方需要农场在发展生产力中起带头作用, 同时农场也是创造利税的重要源泉。随着改革的深化, 农场和地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在发生变化, 有时会出现利益冲突和矛盾, 给垦地之间的交流、合作、协调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对这个问题, 既要正视, 又要从长远考虑, 采取措施, 审慎处理, 实现垦地相互交融, 促进共同发展。

在实施垦地共建的过程中, 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产权不变, 优势互补的原则。就是坚持地方和农场土地集体所有和国有性质不变的前提下, 展开合作, 最大程度地实现优势互补, 推进“强强”联合;二是把共同利益放在首位。要把互惠互利作为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地方和农场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应为了实现自身利益而牺牲另一方的利益;三是重视市场规律, 保证垦地共建健康、有力推进。黔江农场一直注重加强与武宣县政府的垦地合作。两年来, 经武宣县招商引资入驻的企业有6家, 招商引资额5亿元。总投资2.4亿元的广西自治区层面重大项目武宣轻纺加工标准厂房落在场部附近, 投资1.2亿元的武宣县公办民族中学在场部开发区内建成使用, “十二五”广西自治区重要纵向南北通道三江至北海高速公路及平果至梧州高速路 (武宣段) 上下路口设在场部附近, 场部作为重要站点被纳入武宣县城公交系统, 场部已成为当地政府向东扩展的桥头堡, 人气不断凝聚, 小城镇经济不断发展, 潜力巨大。这就是垦地合作实现双赢的最好见证。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 黔江农场的发展不会那么迅速, 同样, 农场的发展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全力支持。离开当地政府的支持, 农场的发展将处处受制, 特别是在规划修编、用地、报建、评审等领域举步维艰。

3.7 多渠道筹资解决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农场本身的特殊性, 不隶属于地方政府, 因此未被列为地方政府的建设规划, 目前只能依靠自身建设逐步完善小城镇建设。主要渠道有:一是严格按照土地规划加快安置用地的开发建设;二是走出去, 广联系, 争取客商合作, 在项目建设的同时建设配套及基础设施;三是申请土地出让金返还;四是向政府靠拢, 争取地方支持推进项目建设;五是努力争取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小型农田水利、“村村通”等方面的财政支持。

4 结语

小城镇未来发展建设规划研究 篇8

根据我国城市发展和建设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区域规划, 以及城市所在地区的历史情况、自然条件、建设条件和现状特点, 布置城市体系;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综合部署城市文化、经济、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 保证城市协调有秩序地发展, 使城市的发展建设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一、大格局下的小城镇发展需求

现定情况下根据一定时期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确定城市性质、规划和发展方向, 合理使用土地, 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从特点上看小城镇规划, 要以社会、经济、环境等各要素进行统筹安排, 使之各得其所。从目标上看, 小城镇要使城市在未来具有较高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 小城市规划要使城镇的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齐备、现代化;还要促进城镇发展的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高度匹配, 有利于城镇高度管理现代化、人性化。因此我们要确定城市的性质应把握四个要点: (1) 表达城市的宏观区位意义, 地域要明确; (2) 反应城市最主要的职能, 而不是罗列一般职能; (3) 体现动态发展含义, 不是对现状的描述, 而是在认识客观存在的前提下, 揉合了对未来发展的合理预期; (4) 文字表达准确、简练、凸显个性、弱化共性。

城镇发展和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而城镇规划则是驾驭整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依据和手段。改革开放以来, 城镇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 城市结构和功能日趋多样化, 城市各项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关系日趋频繁, 过去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管理, 没有城镇总体规划或不按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建设的状况, 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 必须进一步加强城镇总体规划的综合、协调职能, 城市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活动都必须纳入统一的规划, 实施统一管理、遵循统一的行为规范, 才能保证城镇的发展和协调运行。

小城镇规划的核心是对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合理的安排, 有效地对资源进行调控, 切实发挥城市规划对土地及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 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工业发展规划、旅游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专业规划, 凡是涉及城市土地、空间资源利用和建设活动, 皆应与城市规划相协调, 并由城市规划来进行综合, 因此, 小城镇未来的发展不单是单纯技术上的规划, 它更是一种综合经济规划、土地是城市最可贵的财富, 合理利用这些财富, 有利于城市规划。而合理的城市布局结构、良好的自然环境将使城市经济、环境体系更好地发展, 并能达到社会和环境相协调, 因此城市规划又是政府调控社会、经济和环境等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交通与土地利用整合

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予一定用途和功能的土地的统称。城市用地是按城市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 市政公共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的统称。

目前来说, 世界上各地的城市都面临着一个普遍现象, 那就是:城市发展都经历着郊区化的趋势。这种城市离心发展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国民经济的增长, 城镇、新城区的飞速建设的增长, 科技的发展, 其他各种各样因素的推动, 还有老城区内城居住环境质量的减退。在这个城市快速增长的年代, 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 城市的快速机动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城市的快速机动化给城市发展的控制与管理、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

城市交通是实现城市土地利用的手段, 城市规划的核心是, 围绕土地利用来制订和编制交通规划, 而不能让交通规划牵着走, 城市土地规划是多目标的, 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目的相一致的交通发展与规划是实现城市规划目标与城市规划得以实施的有力保障和前提条件。我们需遵循以下原则: (1) 土地使用驱使交通; (2) 城市交通的空间组织也能影响城市发展方向; (3) 自给自足、独立自主的卫星城的概念已过时; (4) 平衡的、混合的、沿着交通走廊的发展模式减少交通需求; (5) 物质环境的三维属性 (密度、多样化及设计) 影响交通需求; (6) 交通体系的硬件投资还需软性的公共政策配合; (7) 利用交通发展对土地价格的影响促进城市再发展; (8) 宏观的规划理念需微观设计来配合; (9) 城市主干交通和绿色连接次干道相互补充; (10) “公交第一”政策是实现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重要的因素之一。集上所思, 若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城市土地使用与交通规划相结合的规划与政策, 将限制我们城镇的更好发展。

三、城市规划研究应敢于面度挑战

城市规划研究、城市规划编制和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工作的三大重要内容, 而城市规划研究则是其首要环节。长期以来, 小城镇在带动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不能不承认, 其发展过程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自发性。

过去, 我们虽然在城市规划研究方面做过很多工作, 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 如城市间的互助互补关系, 城市与周边的联系衔接, 经济发展与城市规模的关系, 产业布局与城市结构形态的关系, 城市开发与环境保护, 城市的合理功能分区、规划的弹性分析论证, 规划的有效性, 规划的公共参与,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等众多方面, 都需要在规划研究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力度, 不但对完善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 而且对编制科学合理的具体规划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市规划是一项与城市社会发展有关的主体性行为, 它涉及到人类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 是具有三个方面内涵的主体性活动: (1) 城市规划作为制定指导城市建设的蓝图的活动, 与城市建设这种生产生活资料的经济活动有关, 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主体性活动; (2) 城市规划作为制定政策、确立法则以规范和控制人们的聚居形态与城市建设活动的规范性行为, 与生产社会秩序的政治活动有关, 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主体性活动; (3) 城市规划作为对人类的现状生存及未来的发展作出价值判断、并进行自由性选择的选择性行为, 与生产生活意义的精神文化活动有关, 是人处理与自身的发展关系的主体性活动。目前的主要保障措施有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常设机构。制定并颁布实施规划的法规。完善规划的实施机制, 其主要手段有:政策手段、规划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推行保障城镇群协调发展的共同制度。建立规划实施检测机制。

四、回归“人的尺度”的城市规划研究

城市设计规划的发展是与人的发展不可分割的, 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理论的奠基者Howard等人都是从人的视角来观察城市和环境, 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建成环境的和谐和友好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由于城市的复杂性首先体现在城市空间和时间的层次上, 同时存在层次之间的跨越。例如, 现在的城市规划程序, 通常可分为总体规划、战略规划、规划纲要、控制规划、分区规划和修建性规划等, 这样做, 可以说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适应了城市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复杂性的要求, 是对事物从宏观到微观的复杂性的逐一的认识过程。在进行不同层次的规划工作时, 我们既要把握住本层次规划的主要问题和目标, 同时也要注意到不同层次规划间可能的联系和跨越产生的影响。所以, 在规划程序的实际执行中, 既要强调由上往下对规划的整体把握, 同时又要注意到规划层次中可能的自下而上的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出, 在城市规划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基于资源和环境体系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和承载能力, 以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方法体系的关键环节, 同时也是避免重复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效应的重要途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有助于消灭不发达国家的城乡差别与功能差别, 使得原来相对偏远的地区也能调动起来, 参与到整个经济社会体系中来, 这种变化有利于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 篇9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建设,模式探索

把云南省建成民族旅游特色小城镇战略目标的实施以来, 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技术设计权威部门进行了小城镇规划建设模式实践活动, 让城乡一体化战略目标在规划设计上和建设过程中得到实践, 美丽的临沧在各乡 (镇) 逐步形成。小城镇规划是当地党委、政府进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茂兰镇基本概况

茂兰镇地处云县的东北部, 距县城25 km, 介于东经100°10′~100°25′, 北纬24°46′, 南北长96 km, 东西宽83.5 km, 国土面积384.8 km2, 耕地面积5.5万亩。全镇15个村委会, 236个村民小组, 2012年末国内生产总值2.198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15 989万元, 第二产业1 630万元, 第三产业4 356万元, 财政收入652.85万元, 支出652.85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5 643元, 人均口粮368公斤, 非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12 316元, 人均口粮315公斤, 总人口41 002人, 其中农业人口40 438人, 集镇居住人口8 931人, 经过全镇人民共同努力, 农业产业化建设稳步推进,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家园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二、茂兰镇小城镇规划建设概况与存在问题

1. 规划建设结构单一, 规划程度低

在茂兰镇规划建设中, 小城镇集镇中心区域规划建设内绝大部分是老居民区和镇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住地、小城镇试点区、农田地、空闲地块、市政公共设施的道路、给水排水、电线电网等16.7公顷规划区域面积, 一期、二期规划建设项目由于项目资金、群众主观意识工作难度大等问题, 规划建设与中央、省、市、县规划建设要求差距太大。小城镇规划建设含金量低, 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 制约着小城镇规划建设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提高, 加之近几年来小城镇规划建设存在着基层党委、政府只忙于完成上级项目抽查验收工作, 缺乏科学规划建设发展的连续性和多样性, 从而加大了小城镇规划建设艰难程度。

2. 规划建设取得成就不一

一期规划建设区域内效益低, 近年来国家加大城市和小城镇规划建设投入力度, 出现了房地产开发商热潮, 城市和小城镇规划建设取得很大成就。2003年云县被省级列入小城镇规划建设试点镇的有幸福镇、涌宝镇、大寨镇、茂兰镇。而茂兰镇是全县乡镇中一期开发规划建设效益最低镇。经过开发18 961 m2土地, 共计投资723万元, 仅可以出让小宗地89宗, 回收354万元。最主要的是茂兰镇政府中心区域长期处于“脏、乱、差”的状况 (2005~2010年) , 通过二期投资1 173万元治脏、治乱、治差环卫工作和环镇公路、主大街道、次干道给水排水规划建设工作, 小集镇新家园建设工作, 逐步治理“脏、乱、差”现状, 道路成了规范网络系统, 给水排水及镇容镇貌明显改善。“小桥流水”的集镇中心区域初步形成。

3. 对小城镇规划建设投入不足

小城镇规划建设投入一是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二是市、县、镇财政投入;三是企业、开发商和群众资金投入。应当说几年来国家拉动内需投入到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力度是史无前例的, 全镇投入资金每年不少于几百万元, 但是乡镇基层几乎无乡镇企业, 很少有房地产开发商来投资开发, 这样就造就与实际需要投入相差甚远。

三、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措施

1. 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茂兰镇小城镇规划建设一期相对滞后, 通过二期根治“脏、乱、差”现象, 对移民大街进行建设道路、下水道、人行道改善建设, 对主大街、茶马古道、环镇公路、老长土路面、农贸市场给水排水1 173万元基础工程实施, 把茂兰土地管理所、字守开、字守祥农户进行折搬迁, 使得小城镇规划建设区域内道路成贯通规范网络系统, 取得一个良好的小城镇规划建设基础。新区进行3 600 m2土地规划, 培育出规划建设高起点的新亮点, 走“政府职能+安居工程+科学规划建设”的路子, 将会形成道路网络化, 市政建设规范化, 人居环境美化亮化的集镇中心新形象。

2. 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投资条件

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投资条件包括:一是政府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采取积极“金融、财政、税收”等宏观调控政策, 微观放活多样性融资渠道政策, 发展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县政策和资金扶持;二是要把小城镇规划建设作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不断加大小城镇规划建设投资力度, 使小城镇规划建设内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3. 在人是第一资源上做大文章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是小城镇规划建设最核心关键的问题, 不发达地区经济问题, 要从发达地区经济模式学习。人作为一切政治、经济、文化最活跃的因素, 是第一资源, 而经济欠发达初级发展阶段的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的人, 由于历史、现实人文环境、地理位置限制, 人们在山吃山, 在山靠山的小富即安的思想意识根深蒂固。政府部门要用好小城镇规划建设专项资金, 搞活社会各方面资金, 采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高起点小城镇规划设计模式, 树立昆明、大理、西双版纳、丽江民族文化旅游小城镇建设形式。参照爱华镇、涌宝镇、幸福镇小城镇规划建设可持续科学发展成功典型案例, 结合民族旅游茶马古道实际, 走“政府职能决策科学化+开发商经济效益最大化+群众得益民主化”的路子。

四、结语

茂兰镇小城镇规划建设再次面临着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立足于茂兰总体上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平衡、发展质量不高的实际, 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巩固和提升支柱产业, 更加注重小城镇规划建设对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将看到, 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社会主义新茂兰镇小城镇在建设的道路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Z].云政办发[2008]259号.

农村区域经济与小城镇建设发展 篇10

我国经历计划经济时期, 合作社制度保障了我国战后经济发展, 但是, 由于时间的推移, 合作社经济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表现为出工不出力, 工作效率底下, 群众工作热情不高等方面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后, 小岗村走出了一条新的农村经济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种经济形式主要是以家庭作为单位, 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农民的这生产积极性, 还为国家改革开放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我国经济形势也为应对全球一体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争强竞争力。其中, 我国政府提出了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转向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新时期全球经济一体化方面出现了信息不对等, 生产效率低, 科技水平低, 竞争力弱等缺点。为转变这条件采取新的新经济形式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社, 进行土地扭转, 把土地集中耕作, 采用新的科技, 新方法, 发展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提高粮食产量, 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提供了新的方法。

我国加入WTO组织以后, 我国的经济发展开始逐步的从农村社会型的经济形式向城市社会转型, 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开始向城镇经济进行改变, 并且在我国加入WTO组织以后的10年、30年和50年的时间段内, 我国的城镇人口的劳动力的就业比例分别提高了为50%、70%、90%。在我国经济的这一改变中, 必将会带动我国社会、文化以及各行各业的改革与发展, 同时我国的土地使用者, 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结构也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 产生各种各样的冲突, 例如:保障粮食的基本耕地与城市开发之间的冲突、城市国有土地与农村集体土地之间的冲突, 以及农民与开发商、政府之间的冲突, 这些变化都将会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产生。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我国工业化的目标, 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农业的发展与进步对其他行业的促进作用, 因此加强农业产业的现代化是我国工业建设的重中之重。

但是, 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还存在着诸多的制约因素, 实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例如:促进我国传统农业向产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的转变, 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 增加农民收入等等。近几年来,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战略的调整, 城乡之间的收入水平逐渐被拉大, 农民的生活条件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从经济角度上来看,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 无论从出口创汇的效率还是能力上讲, 还是从其在国内产业间的比较利益上讲, 农业都不是一个理想的被保护和被支持的对象。但是, 我国的农业产业是一个较为特殊的产业, 农产品也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产品。产生该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 虽然我们可以不进行高档消费, 也可以不住豪宅。开豪车, 买名牌包包和服装, 但是我们的生活不能够离开食品, 并且这种对食品的消费具有必须性, 因此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农产品, 国家也不能没有农业这一行业。因此, 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提高农业产量势在必行, 而这种转型, 必须使土地集中耕种, 加深科技投入, 土地扭转势在必行。

而新的经济形势的发展, 也带动了我国小城镇建设。由于土地集中耕种, 大量务工人员离开, 使我国基层村庄逐渐消失合并, 造成新的城镇产生。而城镇的产生和建设又为当地提供新的劳动岗位, 加强了当地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在新的时期为我国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建设和发展小城镇, 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更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小镇建设, 都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目前, 我国的许多地区都在加大力度, 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在小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中, 正确的把握和认识小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和精神, 明确发展和建设小城镇的建设思路, 对我国小城镇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未来城市化的发展道路是中国未来城市的发展的主要方式, 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可以选择农村城市化共同推进的方案, 也可以选择总体城市化的方案。也就是说我国在发展大中型城市的同时, 还需要同时有计划的进行农村城市化的规划, 重点应该建设一批中心镇和县城镇, 让其具有城市的基本功能, 成为城市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总之, 没有农村城市化, 我国的整体城市化的发展目的是很难实现的, 因此, 加快农村的小城镇化发展不仅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组成成分, 同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研究表明, 乡镇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是随着农村企业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 农村的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由于一些乡镇的企业, 企业的规模较小, 并且企业的分布较为散乱, 大部分乡镇企业都分布在农村, 不仅难以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更不能实现农村乡镇企业的聚集效益。小城镇的发展, 能够有效的将部分散乱德尔乡镇企业进行积聚, 从而实现企业生产的资源配置和合理流动, 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进度, 实现具有中国话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另一方面, 转变农村企业的增长方式,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是目前进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进行面对的问题。总之, 开展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必须加强对农村资源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 实现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规模经营。

农村小城镇主要通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式, 让原本散落的土地进行相对集中, 这样的农业规模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率和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创造了基本的条件。另一方面, 非农业产业的发展, 可以通过使用先进的、大型的农业生产机械, 从而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影响中心城镇建设发展的因素 篇11

摘要:在城镇经济发展中,中心镇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本文通过中心镇基本特征的论述,指出了中心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中心镇 经济建设

0 引言

中心镇是指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符合区域经济和城镇建设合理布局原则,在历史发展中自然形成的,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一定经济规模,在各乡镇中发展比较快,能够对周边一些乡镇起到辐射带动作用的建制镇。中心镇上接县城,下连一般乡镇和村庄,是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城镇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1 中心镇的基本特征

加快中心镇的建设与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其基本特征。从实践看,中心镇的基本特征有:

1.1 辐射性 由于中心镇普遍具有人口规模大、经济实力强、交通区位优越等特点,一方面可以吸引周边地区的工业、商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向其集聚,另一方面可以加速商品、信息、技术等向周边地区扩散,对周边地区起到一定的辐射和拉动作用。

1.2 区位性 与一般乡镇相比,中心镇具有地理环境优越、交通、通讯方便,能源供应充足等优势,还要有历史的基础。具备这些有利条件,二、三产业才能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步向小城市这个方向发展。

1.3 客观性 中心镇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据是其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经济实力、环境容量等客观条件,确实能在周围乡镇一定区域内起到“中心”的作用。选择和确定“中心镇”,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遵循城市化发展的规律,尽量避免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

2 中心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由于中心镇建设是一项新兴的事业,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因此,在充分认识我国中心镇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在建设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其它方面的问题。

2.1 在政策法规指导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把中心镇工作纳入了政府的工作日程,制定了一系列保证中心镇发展的配套政策,出台了相应的法规。但是由于各部门职能不一样,站在各自的利益上,所以这一系列政策全部集中到中心镇,难免出现相矛盾的地方。同时,机械的城乡划分,过时的“身份”观念,传统的户籍制度以及中心镇建设资金政策等都成为当前阻碍中心镇发展的在问题。

2.2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一些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建设缺乏必要的建设资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不能适应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的需要,也不适应中心镇居民对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因此,降低了规模效益,妨碍了城镇的工业发展和经济社会的繁荣。

2.3 在规划方面

2.3.1 布局不尽合理,有些地区的中心镇过密,有些地区过疏;中心镇内部工业、商业、住宅等各功能区分布不尽合理,混杂现象普遍;乡镇企业布局分散,致企业和人口难以集聚,造成了农村第三产业没能随着农村工业的快速发展而得到相应发展,同时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2.3.2 中心镇数量太多,规模过小。目前中心镇的平均规模只有6000多人,非农人口3000多人。规模过小的直接后果是,城市功能难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成本过高,且严重不足,创造就业的门路狭窄,对人口的吸引力不强,反过来影响了城市规模的扩大,陷入低水平的恶性循环。

2.3.3 部分镇缺乏总体规划,工业小区、商贸区遍地开花,盲目建设、重复建设严重。此外,一些中心镇的总体规划眼光过短,修改过于频繁,建了拆,拆了建,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土地、人、财、物的大量浪费。

3 对中心镇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

3.1 加强规划,依法管理 规划是中心镇建设和管理的龙头,在新形势下要搞好中心城镇建设,必须有一个好规划作指导。中心镇规划的编制,要严格按《城市规划法》、《村镇规划标准》等有关法规进行,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出发点,坚持现代化、社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方向。对各部门制定的有关中心镇规划建设的政策措施要加强协调,防止各搞一套,互不关联,甚至相互矛盾,坚持依法建镇、依法制镇;对已经制定的城镇发展规划,要根据农村城市化进行相应调整,要从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出发,注重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防止脱离实际;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考虑到今后几十年发展的需要,在交通设施、分区布局、生态保护、环境美化等方面留有充分余地;要有大的功能分区,既不能照搬大城市的发展规划,又要注意规划和建设必须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对工业区、金融区、旅游区、商业区、文化教育区、住宅区等功能区要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同时,在规划中要注意贯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服务功能 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的建设和完善程度,是决定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城市功能的重要因素,也是关系到中心镇建设后劲和生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中心镇建设首先要抓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并且要先行一步。基础设施建设要按大城市要求,力足长远,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积极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在交通、能源、通讯、供水、供气、供热等设施建设中,实现基础配套和现代化。

3.3 坚持典型引路,抓好试点,以点带面,促进中心镇的发展 中心镇建设工作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既要解决发展问题,又要解决改革问题。因此,要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量力而行,逐步建设,切不可不顾主客观条件一哄而起,遍地开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乡镇企业设厂开发集中连片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投资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体制等问题,进行多方位的改革和试验。通过抓好中心建设的试点工作,探索路子积累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

3.4 积极推动有关制度的改革,加快中心镇的步伐

3.4.1 放宽户籍管理制度,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沿袭多年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影响劳动力合理流动、迁移和非农业进程的主要障碍,必须进行改革。要坚决拆除长期以来城乡隔离的藩篱,实行有计划指导的人口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建立和开放城乡劳动力市场,大力推行国务院1995年提出的“让农民自理口粮进镇落户”的办法。

3.4.2 积极加以引导,促进建制镇居民住宅和乡镇企业布局的相对集中。实现农村城市化,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农民住宅和乡镇企业星罗棋布、天女散花的零乱格局,使之从分散到集中,变无序为有序。

3.4.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实现经济结构和城镇功能结构的优化,第三产业是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衡量生产力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各地中心镇的的功能结构都偏重于工业,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因此要克服重生产、轻流通、轻服务的思路,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重要举措来抓。

3.4.4 建立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共同投入的多无化投资机制。镇政府要大力发展经济以增加中心镇建设的投放,县市政府要制定有利于中心镇建设的有关政策,并在财力上给予支持,从中心镇收取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应当按规定返回中心镇;允许和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投资兴办和经营中心镇市政公用事业;鼓励农民带资进镇兴办各种企业,参与中心镇的建设。此外,还可以用争取国家投资、扩大信贷盘子、引进外资等多种渠道来筹集建

设资金,以加快中心镇的建设步伐。

4 结论

浅谈我国小城镇特色建设与发展 篇12

1小城镇特色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特色小城镇建设不断加强, 规模不断扩大, 发展速度较快。从1995年到2014年, 我国街道办事处数量由5596个增加到7696个, 乡数由29502个减少到12282个, 镇数由17532个增加到20401个, 说明我国小城镇建设不断发展, 逐渐向城市化转变。 但在城市化、城镇化过程中, 各地发展建设模式基本相同, 完全忽视了各地独特的文化底蕴, 盲目效仿城市的建造模式, 使小城镇建设不具地域性特色。建设具有特色文化和产业的小城镇是以后小城镇建设发展首要考虑的问题。

小城镇特色建设重要性主要有:

(1) 我国国土广阔, 自然资源丰富, 小城镇建设能充分促进多种资源的开采利用。发挥本地自然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在独特的自然环境种植独具特色的农产品, 成为发展特色小城镇的农业基础。

(2) 借助当地文化资源的优势, 建设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小城镇, 一方面可以彰显当地的文化气息, 宣扬小城镇的文化魅力; 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民俗文化吸引大量游客, 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促进小城镇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3) 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通过建设小城镇, 将城市与农村紧密结合, 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解决一部分农村人口就业问题,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我国特色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小城镇建设模式单一

许多城市大拆大建, 对当地特色文化、文物、标志性建筑保护不力。在小城镇建设中, 片面追求速度和新潮, 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拆除了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和内涵的老建筑, 造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古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甚至消失殆尽。

2.2对特色文化保护不够

小城镇建设必然会对特色文化造成威胁, 传统文化也会逐渐没落, 展现不出当地的特色。当地的传统村落格局被打破, 传统工业得不到重视, 使其在城镇建设中被拆除, 一些特色工厂或特色农田被占用, 传统手工艺也会随之消失, 特色文化环境遭到破坏。

2.3过于重视土地利用, 缺乏人文建设

小城镇建设对土地需求较多, 根据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 小城镇建造过程中就更加重视土地的有效使用, 忽视人文的建设, 导致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信息化程度较低, 教育、就业、就医、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等基本保障欠缺。各地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片面追求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甚至通过“赶农民上楼”等做法来扩大建设用地, 小城镇建设缺乏调控力度, 小城镇管理缺失。

2.4小城镇发展规划不合理

小城镇规划涉及各个部门的的利益, 但在规划过程中, 注重特色风貌就可能导致施工困难, 失去了其高效性;注重高效的建设又可能失去建筑与周边环境的整体性与协调性。许多小城镇在规划中, 由于资金、利益等问题, 公共利益往往成为牺牲品, 规划者追求最高效率的建设, 缺乏对小城镇整体特色的考虑, 使小城镇在建设中失去其原本的活力与特色。

3对我国特色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3.1小城镇建设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

今后, 各地在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 要更加注重特色小城镇构建和小城镇品质的提升, 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对小城镇进行合理治理, 将特色小城镇打造成“高效、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小城镇。适当转变发展方式, 将小城镇发展转向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并重阶段, 着力提升小城镇环境质量, 将小城镇建设成历史文化氛围浓厚、现代化程度高的和谐宜居城市。

3.2重视对小城镇传统文化的保护

村落居民是村落非遗资源的守护者和传承者, 理应成为城镇化建设的参与者、城镇化发展的受益者[ ]。小城镇建设应对特色文化加以合理利用和保护, 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 将特色民俗文化渗透到在特色小城镇建设中, 这样既保留的文化传统, 又不失小城镇风采, 也提升了小城镇的文化底蕴。

3.3利用文化, 建设多元化小城镇

特色小城镇建设的目的是以文化来引导小城镇发展, 突显小城镇独特风格, 打造小城镇的完美形象, 提升小城镇功能。发展小城镇特色文化, 揭示城镇文化精神, 凸显小城镇特性和地方风情, 提高小城镇品质, 转变“千城一面”的格局。

3.4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促进经济发展

传统产业是当地特色产业, 能在小城镇建设中促进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有利于对文化的传承和对当地特色的凸显, 有助于带动小城镇经济活动的兴盛。合理利用当地的优势, 根据民族风貌风情推广手工艺, 发展特色旅游度假村等, 打造特色旅游小镇, 吸引更多的游客, 获得更多的投资和更大的社会经济利益, 促进小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3.5以人为核心, 注重管理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人”是重要因素。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放宽小城镇落户条件。完善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重视义务教育、就业、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同时, 也要重视现代化的管理, 转变传统重建设、轻管理的态度, 做到建管并重。

摘要:小城镇建设问题在我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小城镇特色建设需要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协调并进。本文首先对我国小城镇特色建设的重要性进行解读, 分析了我国特色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小城镇建设中出现的建设模式单一、本土文化及产业遭到破坏、缺乏人文建设等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特色小城镇,城镇建设,特色文化

参考文献

[1]丁智才.论传统村落非遗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同行——以南宁市缸瓦窑村香火龙为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15 (01) :101-106.

上一篇: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下一篇:纳米材料市场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