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小城镇发展研究

2024-09-25

陕西省小城镇发展研究(通用9篇)

陕西省小城镇发展研究 篇1

小城镇建设作为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一条特殊路径,为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产业要素集聚提供了空间载体,旅游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为小城镇建设水平的提高提供产业支撑。陕西地处中国内陆腹地,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具有发展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无与伦比的产业发展基础。但近年来旅游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其产业发展水平仍不能很好地满足陕西省小城镇建设的需要。同时,陕西省位于西部省份的最东部,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是产业升级与产业转型的先发地,是古代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和重要节点,对其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引领和示范效应。因此,通过研究陕西省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之间的内部互动关系,进而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 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研究综述

21世纪初,小城镇建设已经成为境外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美英等发达国家(地区)都进行了长期实践,其中以旅游型小城镇的开发建设最为突出。Junxi Qian ,Christian M.Rogerson等从游客需求和地区旅游开发政策的角度出发,对旅游型小城镇的建设进行了分析[1,2,3]。Duk-Byeong Park等以韩国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乡村旅游对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为旅游小城镇开发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4]。部分学者也对小城镇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如Clare Murphy和Emily Boy研究了当地旅游资源在小城镇旅游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并构建了小城镇文化旅游发展理论模型,从而指导小城镇实现经济转型[5]。Akama J kieti D在对肯尼亚蒙巴萨岛旅游小城镇旅游发展现状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旅游产业在小城镇建设中的经济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认为政府主导、社区参与等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小城镇进行旅游开发[6]。Shu-Tzu Chuang通过比较台湾地区以社区为基础的乡村旅游和以农场为主题的乡村旅游这两种模式,提出社区居民参与对小城镇旅游开发的影响[7]。

在中国,小城镇是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关小城镇与旅游的研究在中国一开始就具有独立的研究地位,但在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互作用研究方面,涉及到的个案实证研究和定性研究较多,而系统化的定量研究相对不足。秦学较早对我国中小城镇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定性研究[8]。唐建兵,王玉琼以我国小城镇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为出发点,对旅游产业与小城镇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展开了定性分析,提出发展旅游特色小城镇的对策建议[9]。殷景文等以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的共生模型为切入点,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公共交通、旅游发展等五个方面对溪口小城镇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之间的协调度进行了实证研究[10]。王群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乡村旅游与小城镇建设现状及问题,对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定性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11]。王兆峰,余含以张家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的耦合机理,并对张家界旅游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耦合度进行了实证分析[12]。

通过分析相关研究可以看出,虽然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日趋成熟,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也逐渐多元化,但现有文献仍主要集中在对二者“单向”关系的研究上,尤其是从旅游视角下研究旅游产业发展对小城镇建设的促进作用的较多,而对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互动关系展开系统的定量研究的文献明显不足。

2 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2.1 旅游产业发展对小城镇建设的带动作用

第一,旅游产业发展有助于推动人口城镇化进程。小城镇建设不仅要求发展农村经济,也要求增强小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旅游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吸纳较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资料显示,旅游产业每直接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给社会(民航、城建、商业等)带来5~7个间接就业岗位,且不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大量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第二,旅游产业发展有助于促进旅游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旅游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能够有效带动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商业地产等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在地理上相对集中、经济上快速发展的旅游中心,抑或是旅游小城镇。

第三,旅游产业发展有助于加快资源优化配置。旅游产业发展在带动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暂时性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对住宿、交通等基础设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促使政府和企业将小城镇建设的定位及规划向更有利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倾斜,使得旅游者和小城镇居民能够共享公共产品和服务,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社会价值。

第四,旅游产业发展有利于加强文化交流和沟通。旅游活动在本质上是多种文化不断交流的过程,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具有不同的文化和观念,旅游者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会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当地居民与旅游者之间的频繁接触,也会使其自身落后的观念逐渐被新的观念所代替,而小城镇作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过渡性社区,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沟通与交流的结果。

2.2 小城镇建设对旅游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一,小城镇居民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人口城镇化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小城镇建设带动的工业产业化及农业现代化使社会生产率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繁重的工农业生产中解脱,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同时,小城镇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外出旅游成为可能,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使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第二,城镇景观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依托。旅游产业属于资源依托型产业,城镇旅游的发展突破了原有旅游资源的内涵,使城镇景观及原有城镇文化均可以成为旅游资源,城镇绿地、城镇公园等在城镇体系中的出现,不仅增加了城镇景观的多样性,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游憩空间,使小城镇景观不仅具有物质性生产现状,而且兼具观赏性和商业旅游的现状。

第三,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人员集聚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服务支撑。小城镇日趋完善的接待设施、更加便利的交通体系及较为发达的服务业,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便利,也节约了旅游企业的成本,特别是小城镇人力资本积聚效应的增强,大幅减少了旅游企业雇佣劳动力的成本。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小城镇建设带来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增加反过来再投入小城镇建设,改善生活及生态环境,进而又会吸引大量游客,最终形成旅游产业与小城镇建设的良性互动发展。

3 陕西省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现状

3.1 陕西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首先是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现状。近十五年来,陕西省旅游产业经济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其收入效应和创汇效应逐渐突出,2000-2014年全省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12 183 亿元,年均增长27.95 个百分点。其中,国内旅游收入从2000 年的89 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2 435亿元,增长了2 346亿元,是原来的27.36倍;国际旅游收入增长相对缓慢,从2000年的2.50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14.16亿美元,是原来的5.66倍。

其次是旅游产业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现状。带动地区就业是旅游产业促进社会发展的突出表现,2000年至2014年的十五年间,陕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在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中,旅游产业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从2000 年的1.48%增长到2014年的16.91%,年均增长1.10个百分点。

再次是旅游产业发展改善生态发展的现状。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是衡量旅游产业的绿化贡献率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十五年来,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大幅缩小,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2000年的1.99平方米增长到2014年的13.56平方米,是原来的6.81倍,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生态效应得到了释放。

最后是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现状。随着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状况的提升,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在加强城乡文化交流和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方面的文化功能也有了明显加强。其中,陕西省旅客周转量从2000 年的376.99 亿人公里增长到2014年的1 137.34亿人公里,并在2012年成功突破千亿人公里;代表居民消费观念及消费方式转变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也于2004年突破千元大关,并在2014年增加到2 292.58元,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

3.2 陕西省小城镇建设现状

一是小城镇建设的人口发展状况。十五年来,陕西省城镇化进程较快,其城镇化率由2000 年的32.27%增长到2014 年的52.93%,增长幅度达到20.6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38 个百分点。其中,2012年陕西省城镇人口增长到1 877万人,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50.02% (总人口为3 753万人)。另外,全省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从2000年的803万人增长到2014年的1 338万人,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从2000年的44.29% 增长到2014 年的64.53%,且全省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从2004年的50.28%以后每年以1.39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全省人口城镇化质量显著提高。

二是小城镇建设的经济发展状况。近十五年来陕西省人均GDP及二三产业GDP比重均有大幅提升,其中,人均GDP从2000 年的4 549 元增长到2014年的46 929元,2005年陕西省人均GDP突破万元大关,十五年间陕西省人均GDP增长了42 380元,是原来的10.32 倍;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85.69% 增长到2014 年的91.15%,增长了5.46个百分点。

三是小城镇建设的社会发展状况。近十五年来,陕西省在医疗、教育、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提升,其中,全省医院拥有病床数从2000 年的9.26 万张增长到2014 年的19.90 万张,增长了10.64万张,是原来的2.15倍,全省医院拥有病床数在2005年突破10万张之后一直保持稳步增长;普通高等学校专人教师从2000 年的20 723 人增长到2014年的72 680 人,增加了51 957 人,是原来的3.51倍;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呈现上下波动的态势,但生活质量均有改善,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从2000年的35.8%和43.5%下降到2014年的35.4%和30.1%。

四是小城镇建设的生态变化状况。近十年来,陕西省在生态城镇化方面成绩显著,全省小城镇建设质量大幅提升。其中,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2005年的35.7% 增长到2014 年的41.2%,增长了5.5%。虽然全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垃圾从2005年的129 万吨增长到2014 年的629 万吨,是原来的4.88倍,但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却在逐步拉大,全省小城镇建设的生态环境质量发展尚不平衡。

五是小城镇建设的生活方式转变状况。近年来伴随小城镇建设的推进,陕西省在居民生活方式转变方面成效显著,私人汽车拥有量从2000 年的11.32万辆增长到2014年的308.72万辆,增长了297.4万辆,是原来的27.27倍。另外,城市用水普及率和城市燃气普及率发展迅速,分别从2000 年的59.75%和48.08%增长到2014年的97.01%和98.15%,年均增长分别是2.66个百分点和3.58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近年来陕西省旅游产业经济发展优势突出,表现出量价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旅游产业发展在带动地区就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加强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辐射带动效应仍略显不足,尚不能形成全省小城镇建设的支柱产业。另一方面,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伴随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陕西省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但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的人口数量和质量、医疗教育水平、建成区绿化率、城镇道路面积和居民消费观念及生活方式等尚未满足全省小城镇建设及发展旅游产业的需求。

4 陕西省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互动关系实证分析

4.1 陕西省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鉴于旅游产业的综合性,本文将从旅游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发展等角度设计指标体系,以全面反映旅游产业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人口、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内容,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同理,为了能够全面地反映陕西省小城镇建设的客观情况,本文将采用综合指标法来设计小城镇建设指标体系,其中包括人口、经济、社会、空间、生态、生活方式等六个方面的城镇化。具体指标见表2。

注:“+”表示正向指标。

4.2 数据来源

为了考察陕西省旅游产业与小城镇建设的互动发展状况,首先需要获得这两方面的相关数据。根据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指标体系,从2005—2013年《陕西省统计年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获取以下数据。

4.3 利用SPSS进行典型相关分析

首先,在SPSS数据编辑器中录入原始数据。如图1所示,X1、X2、X3、X4分别代表旅游收入占第三产业GDP比重、旅游产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旅游绿化贡献度和游客周转量;Y1、Y2、Y3、Y4、Y5、Y6分别代表城镇人口比重、人均GDP、每万人医院床位数、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私人汽车拥有量。

其次,在SPSS语法编辑器中调用CANCOOR程序。由于在SPSS统计分析中并没有直接提供典型相关分析的交互窗口,故需在SPSS语法编辑器中调用图2 所示的‘Canonical correlation.sps.’宏程序来实现。另外,CANCOOR不能读取中文名称,故需将变量改为英文名称。

最后,运行程序,即可得到所有典型相关分析的结果,图3是部分输出结果。

4.4 模型检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1)旅游产业发展(x)内部的相关系数矩阵。

Correlations for Set-1

2)小城镇建设(y)内部的相关系数矩阵。

Correlations for Set-2

3)旅游产业发展(x)与小城镇建设(y)之间的相关系数。

Correlations Between Set-1and Set-2

4)典型相关系数。

Canonical Correlations

在输出结果中,从前三个相关系数可以看到,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的指标都具有较大的相关性。从第四个典型相关表中可以看出,得到的这四个典型相关系数都较高,表明这些典型变量之间关系密切,但要具体确定它们之间相关性的显著程度,还需进一步对各典型相关系数的卡方统计量进行显著性检验。

5)典型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Test that remaining correlations are zero:

显著性检验表的第二列是各典型相关系数的卡方统计量,由此可知,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前两对典型变量都是显著的,这说明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之间有两对典型变量。后两对典型变量的相关系数虽然也达到了0.8以上,但是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故不能作为典型相关变量。

6)两对典型变量的系数。

①第一组标准化典型相关系数:

Standardized Canonical Coefficients for Set-1

②第一组非标准化典型相关系数:

Raw Canonical Coefficients for Set-1

③第二组标准化典型相关系数:

Standardized Canonical Coefficients for Set-2

④第二组非标准化典型相关系数:

Raw Canonical Coefficients for Set-2

由于原始数据具有不同的量纲,不能直接利用原始数据的系数来表示典型变量与原始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因此,在考虑典型变量的系数时使用标准化系数。根据上面的1)和3)标准化系数表,可以得到:

代表旅游产业发展的第一典型变量U1和第二典型变量U2分别为:

U1=- 0.322 X1+ 0.247 X2- 0.797 X3-0.140 X4

U2=- 0.078 X1- 4.601 X2+ 3.448 X3+1.084 X4

代表小城镇建设的第一典型变量V1和第二典型变量V2分别为:

V1=-7.126Y1-1.251Y2+3.089Y3+1.13Y4+0.294Y5+2.934Y6

V2= 19.635Y1- 3.106Y2- 13.084Y3-3.055Y4+1.708Y5-2.261Y6

7)两对典型变量的负荷系数。

①第一组典型负荷系数:

Canonical Loadings for Set-1

②第一组交叉负荷系数:

Cross Loadings for Set-1

③第二组典型负荷系数:

Canonical Loadings for Set-2

④第二组交叉负荷系数:

Cross Loadings for Set-2

典型负荷系数,也称为结构相关系数,该系数是典型变量与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由上面第一组和第二组典型负荷系数可以看出,旅游产业发展变量中的第一个典型变量U1和小城镇建设变量中的第一个典型变量V1与各自的原始变量之间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交叉负荷系数指的是某一组中的典型变量与另一组的原始变量的相关系数。同理,由上面的第一组和第二组交叉负荷系数可以看出,小城镇建设变量中的第一个典型变量V1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原始变量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旅游产业发展变量中的第一个典型变量U1与小城镇建设的原始变量之间同样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8)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①第一组原始变量总方差中由本组典型变量解释的比例:

Proportion of Variance of Set-1 Explained by Its Own Can.Var.

②第一组原始变量总方差中由第二组的典型变量解释的比例:

Proportion of Variance of Set-1 Explained by Opposite Can.Var.

③第二组原始变量总方差中由本组典型变量解释的比例:

Proportion of Variance of Set-2 Explained by Its Own Can.Var.

④第二组原始变量总方差中由第一组的典型变量解释的比例:

Proportion of Variance of Set-2 Explained by Opposite Can.Var.

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是对典型变量代表性的检验分析。其中,冗余指数的大小表示一对典型变量分别能够对另一组变差相互解释的程度大小,从而定量测量典型变量所包含的原始信息量的大小。其计算公式为:(某侧的)冗余指数=典型相关系数的平方×(本侧)代表比例。冗余指数越大,表示一对典型变量分别解释对方组原始变量的能力越强,包含原始变量的信息越多,典型变量的代表性就越好。

从四个冗余分析表可以得出,旅游产业发展变量被自身第一个典型变量解释了94.5%,被第二个典型变量解释了2.2%,二者累计解释了96.7%,而同样被小城镇建设的两对典型变量累计解释了96.7%。小城镇建设变量被自身的第一个典型变量解释了96.5%,被第二个典型变量解释了0.5%,二者累计解释了97.0%,而同样被旅游产业发展变量的两个典型变量累计解释了97.0%。冗余分析结果表明,两对典型相关变量U1和V1、U2和V2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5 结论及对策建议

本文利用陕西省2005—2014年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两方面的数据,对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之间存在显著的互动关系。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本文的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如下:

1)旅游产业发展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加快小城镇建设的社会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空间城镇化及生态城镇化进程;反之也成立。

从第一对典型变量的表达式可以看出,旅游产业发展对小城镇建设带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作用加快了小城镇建设的社会城镇化进程、生活方式转变、小城镇空间扩张及生态环境的改善,而旅游产业的经济、生态及文化作用对小城镇建设的带动效应稍显不足,反之亦然。因此根据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实际,借鉴其他领域的政策,给予各地更加公平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金融政策等,加大对全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企业经营、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倾斜力度,同时通过改革户籍制度、设计土地流转制度等方式,调动社区居民积极性,为陕西省旅游产业社会功能和小城镇社会城镇化等方面的进一步提升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旅游产业生态和文化功能的释放主要表现在促进小城镇人口城镇化和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反之亦然。

从第二对典型变量的表达式可以看出,旅游产业发展对小城镇建设的带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其生态和文化功能的释放促进小城镇人口城镇化和生态环境改善,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生态环境的改善会推动旅游产业生态和文化效应的发挥。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中,建设部门可以通过部门立法的方式进一步强化 “五线”管制制度(即文物紫线、河道蓝线、绿化绿线、基础设施黄线和道路红线),以引导小城镇建设中的人口城镇化和生态城镇化;在旅游产业开发中,对陕西省内重要小城镇的旅游资源开发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也可以通过部门立法的形式加以确认,进而为陕西省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3)在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互作用过程中,经济因素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而诸如社会、生态、文化等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这一现象的出现也正好说明了社会发展质量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重要性。

一方面,为延长旅游目的地及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实现陕西省小城镇旅游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既要根据陕西省内现有资源特色、旅游市场需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旅游形象,设计不同的旅游产品和系列产品,同时也要根据陕西省旅游市场需求及小城镇环境承载能力的变化趋势,对一些经济附加值高的旅游产品重新塑造旧形象、推出新形象,通过文化游、民俗游、红色游等一系列独具陕西特色旅游活动,不断提升陕西省旅游产业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把旅游产业打造成发展小城镇经济的一个优势品牌。另一方面,为巩固小城镇建设在推进陕西省城镇化进程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陕西省政府及地方政府应本着让利于小城镇的原则,发挥城市、城镇、小城镇及农村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制定陕西省城市、城镇、小城镇和农村共同发展、共享利益的政策,尤其在税收分成上要让利于小城镇,并由小城镇组织、发展与旅游产业相配套的服务业,形成小城镇经济高地,从而带动全省小城镇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JUNXI QIAN,DAN FENG,et al.Tourism-driven urbanization in China’s small town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Zhapo town,1986-2003[J].Habitat International,2012(1):152-160.

[2]LINGXU ZHOU.Online rural destination images:tourism and rurality[J].Journal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Management,2014(3):227-240.

[3]CHRISTIAN M ROGERSON.Urban touristm and regional tourists:shopping in johannesburg,South Africa[J].Rogerson.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2011(3)316-330.

[4]DUK-BYEONG PARK,et al.Understanding the benefit sought by rural tourists and accommodation preferences:a South Korea Cas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12(3):291-302.

[5]CLARE MURPHY,EMILY BOY.Testing a coneeptual model of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post industrial city:a case study of glasgow[J].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eh,2006,6(2):111-128.

[6]AKAMA J,KIETI D.Tourism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case study of Mombasa Resortin Kenya[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7,15(6):735-748.

[7]SHU-TZU CHUANG.Residents′attitudes toward rural tourism in Taiwan:a comparative viewpoi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11(2):152-170.

[8]秦学.中国城市旅游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人文地理,2001(2):80-87.

[9]唐建兵,王玉琼,等.旅游业与小城镇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1):75-78.

[10]殷景文,张凌.旅游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共生关系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0(1):99-104.

[11]王群.湖北省乡村旅游与小城镇建设互动发展探析——以长阳县都镇湾镇为例[J].农业经济,2012(4):36-37.

[12]王兆峰,余含.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耦合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2,32(7):165-171.

陕西省城镇化发展速度及质量分析 篇2

关键词: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熵值分析

一、引言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4年9月24日对外公布《陕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其中提出的城镇化发展目标是“城镇化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形成产业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良、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各具特色、城乡统筹发展,并与资源承载力、发展潜力相适应的城镇体系。”因此,城镇化发展,不应仅仅重视人口城镇化率这一“量”的指标,更应重视“质”的发展。陕西省地处西北地区,主要包括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关中平原地区和陕南秦岭山脉南麓地区,在衡量陕西省城镇化质量时,应结合陕西省实际地理情况,引入生态环境等指标,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城镇化质量指标评价体系。

二、陕西省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

分析构建陕西省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选取方面,本文参考了较为权威的2005年国家城市调查总队福建省城市调查队课题组所构建的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形势下所提倡以人为本的角度考虑,构建了以经济发展、人口就业、城市建设、社会发展、居民生活、生态环境为一级指标,以GDP总量、人均GDP、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等为二级指标的陕西省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如表2.1所示。

(三)实证分析

采用熵值评价法对陕西省各市城镇化质量进行测评。熵值评价法是一种比较客观、全面、无需先验结果的综合评价方法。根据上面建立的城镇化质量测评体系,运用熵值评价方法对陕西省的城镇化质量进行测评,得出如表2.2陕西省地级市城镇化质量等分情况及人口城镇化率统计表。

三、陕西省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基于上述熵值分析法,陕西省城镇化发展目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陕西省城镇化质量发展不均衡

目前,陕西省城镇化质量出现严重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地区不均衡和指标不均衡。地区方面,西安市城镇化质量较高,位列全省各市第一;关中地区由于地理区位优势,除城市建设外,各项指标均值较高。陕北地区地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大量煤炭、石油等能源开采量巨大,致使生态环境脆弱,在生态环境方面得分较低。陕南地区因地处秦岭山区及山区南麓,交通不便,主要经济来源产业单一,致使陕南地区在各项指标之中均低于陕北和关中地区。各项指标的权重中,居民生活指标所占权重高达35.9%,经济发展质量指标所占权重为23.39%,生态环境质量指标所占权重为10.1%,社会发展质量指标所占权重为5.41%[7]。由此可见,居民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质量对城镇化质量贡献度超过50%,但社会发展质量较低,人口和就业问题也较严重。陕西省城镇化质量发展不均衡问题已经显现,应在注重城镇化质量提高的同时,关注城镇化质量均衡发展。

(二)陕西省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人口比率差异巨大

关于城镇化率,大多数文献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但这种表示方法并不科学。陕西各地级市在快速推進城镇化的过程中,城镇化质量明显滞后。在人口城镇化水平上,城镇化率最高的铜川和西安分别为95.6%和92.1%,城镇化质量得分分列第三和第一;人口城镇化率最低的榆林和渭南分别是70%和72.4%,二者城镇化质量得分分列第七和第三。同时,陕西城镇化质量严重滞后于城镇化人口比率,因此,今后各地市的发展方向应更加关注城镇化的质量与内涵,强化城市功能完善与能级提升,在经济结构调 整过程中同步推进城镇化质量与水平。

(三)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城市病”日益突出,西安、咸阳等城市雾霾天气增多,据统计,2013年,西安市蓝天天数仅为138天,227天为轻度污染,达标率仅为37.8%。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城市空间格局不尽合理,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较低,县城以下污水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薄弱,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等外来人口聚集区环境较差等因素,也成为制约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因素。城市管理中,现行的户籍管理、土地管理、财税金融、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滞后,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四、提升陕西省城镇化质量的对策

(一)统筹优化市域城镇化协调发展

鉴于陕西省各市城镇化质量水平不均衡,在今后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应更加关注各市城 镇化质量的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通过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西安,大中型城市宝鸡、渭南、榆林、汉中,中小型城镇等,将会形成以西安为核心,以宝鸡、榆林、汉中、渭南为四极的陕西省新型城镇化格局,各个区域统筹发展,缩小区域间城镇化质量不平衡问题,使全省城镇化平均质量有所提升。

(二)完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针对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中,从陕西省城市建设城镇化发展水平来看,尽管经济发展保持较快增长,但人均公共资源占有率、人均公共服务占有率、生态环境指标都远低于人口城镇化率,因此,要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普通居民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三)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城市产业支撑能力

经济发展是城镇化发展质量提高的源动力,同时经济城镇化的发展对其他城镇化发展具有促进和资金支持作用。从全国情况来看,陕西省经济城镇化发展水平处于较低层次[7],陕西省需要加快发展,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持续改善民生。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集聚高端要素、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扩大内需、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城市经济同时具有扩散效应,城市作为增长点或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渠道向边缘地区扩散,并对整个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四)加强和创新城市管理

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的支持。随着城镇化发展,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显然与城镇化发展已不相适应,并且阻碍了城镇化发展。因此,必须改革创新,破除城镇化发展的障碍。管理城市中应顺应现代城市发展新理念,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加强社会管理,推进城市管理科学化、集约化、精细化、网络化,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 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7):27-31

[2] 国家城调总队福建省城调队课题组.建立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J]统计研究,2005,7:15-19

[3] 王富喜、毛爱华、李赫龙、贾明璐.基于熵值法的山东省城镇化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13(11)

[4] 朱洪祥、雷刚、吴先华、刘阳强.基于预警指标体系的城镇化质量评价——对山东省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的深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1(12)

[5] 陈明、张云峰.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名城·城市理论前沿,2011(2)

[6] 韩春,西安市城镇化质量及其协调性发展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3(4)

[7] 何平,倪苹,中国城镇化质量研究[J].统计研究,2013(6)

陕西省小城镇发展研究 篇3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是扩大内需、促进产业升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推进新型城镇化不仅是促进陕西省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径,也是扩大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现实选择,是实现陕西省经济转型的关键途径。由于融资约束问题的存在,使得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金融部门的支持,金融业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机制也揭示了金融服务、信贷结构调整将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产生积极的影响。新型城镇化特征对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因此,如何使金融业适应陕西省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创新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路径,成为当前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状况

(一)全省城镇化平均水平大幅提高

2014年陕西省城镇常住人口为1 985万人,较2013年增加了54万人,城镇化率为52.58%,较2013年提高了0.98个百分点。2010—2014年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278万人,年平均增加69.5万人,比2000—2010年的年平均53.1万人的增长水平增加了16.4万人。

(二)三大区域城镇化差异不断缩小

2014年,关中地区城镇化率为55.59%,较2013年增加了1.03个百分点,较2010年增加了6.03个百分点;陕南地区城镇化率为42.79%,较2013年增加了1.92个百分点,较2010年增加了9.21个百分点;陕北地区城镇化率为54.64%,较2013年增加了1.36个百分点,较2010年增加了6.86个百分点。2010年以来,随着全省移民搬迁工程、重点示范镇和旅游文化名镇建设的不断推进,关中地区增幅逐年趋于稳定,陕北、陕南地区城镇人口集聚能力不断增强,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全省城镇化的平均水平。

三、陕西省金融业发展状况

(一)金融规模不断扩大

2014年,陕西省金融业总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充分发挥了金融对“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建设的支撑和引领作用。2014年末,陕西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量为3.66万亿元,营业网点的机构个数为6 749个,从业人数为96 798人,而2010年资产总量为2.07万亿元,机构个数为6 375个,从业人数为78 958人,资产总量、机构个数、从业人数分别增加了1.59亿万元、374个、17 840人。陕西省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8 837.2亿元,同比增长16.14%;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8 111.34亿元,同比增长9.91%。

随着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建设,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升温。陕西安居工程稳步推进,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陕西省信贷资金多集中于基础建设、房地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等重点领域。2014年,陕西省贷款新增前五大行业分别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采矿业、房地产业、公共管理社会组织和制造业,占行业贷款新增额的68.9%。社会融资规模保持适度合理增长,直接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2014年,陕西省社会融资规模4 849.8亿元,同比增加595.8亿元,增长14.0%。其中,新增贷款2 579.3亿元,同比增长14.0%,占全省社会融资规模比重53.2%;直接融资占全省社会融资规模的21.6%,同比上升6个百分点。

(二)金融政策法规不断完善

加快金融业发展,充分发挥金融业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努力把金融业打造成为陕西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服务全面建设“三强一富一美”西部强省。陕西省先后制定并实施了《陕西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金融业发展改革的意见》、《陕西省关于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实施意见》、《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稳金融支撑促经济发展的意见》、《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陕西银监局关于推进陕西民营银行设立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的实施意见》等政策与措施,继续深化地方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步伐,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提高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增强金融风险防范能力,在实现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基本保证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支持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三)金融发展水平逐步提升

金融发展水平主要用金融相关比率来表示。金融相关比率=(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G D P。这个比率的数值越大,说明金融发展水平越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陕西省的金融发展水平在逐步提升,各项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不断扩大。良好的金融发展水平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2005—2014年陕西省的金融相关比率波动较小,从2011年以来,金融相关比率一直稳定增长,2014年达到265.40%,表明陕西省的金融发展水平不断上升。

四、金融业支持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分析

(一)建立多元化金融支持渠道

通过综合利用商业银行贷款、信托基金、金融租赁等方式,不断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多样化融资需求。加强银行之间的合作,对融资需求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术更新换代等项目使用银团贷款进行融资。支持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土地管理权质押融资业务和土地资本化的方法,充分利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增值收集金融资源。在严格控制金融风险的基础上,使用各种各样的信托产品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股票或债券融资,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发行资产信托产品,不断提高资本流动。

(二)增加政策性金融供给

从短期来看,可以鼓励政策性银行进入社会性、公共福利性、投资周期较长和建设周期较长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充分发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指导作用。政府可以设立金融优惠、税收优惠和其他形式的补偿措施。不断深化政策导向性金融机构的改革,解决政策性金融机构自身定位、发展和监督问题,明确其在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以便更有效地发挥辅助作用。从长远来看,我们可以考虑建立专业基础设施建设、住宅建设和其他政策性金融机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政策性银行支持项目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项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等。

(三)创新资本市场体系

相比商业银行贷款,长期债券投资回报期和基础设施建设周期更加匹配,更符合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需求。根据支持发展新型城镇化不同行业的特点,不断创新债券市场,并进一步创新债券品种,主要包括市政债、公司债、城投债和资产证券化等,大力发展多层次、多种类、多主题,具有较高流动性的债券市场,创新债券市场,不断激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巨大存量资本,提高资产回报率和使用效率。通过资产证券化解决问题资产的流动性和分散金融风险。

(四)创新融资模式

根据市场驱动的运行机制,创新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资和融资模式,实现公共财政负担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合理分工。地方政府应该把重点放在吸引和指导大型企业的投资上,新区建设或重点城镇建设可以直接向大型企业寻求帮助,在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为大型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方式。要注重股权融资和金融投资,促进资本杠杆不断推动社会投资。政府还应该发挥财政政策和财务杠杆的作用,面向社会筹集资金,可以考虑设立“新型城镇化建设基金”、“农业现代化发展基金”和“新农村建设发展基金”,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肖妍.金融支持西部落后地区城镇化:现状与对策研究[J].经济与金融,2014,(4).

[2]郭敏.金融支持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研究:广西实证[J].区域金融研究,2014,(9).

陕西省小城镇发展研究 篇4

【关键词】 城镇居民 可支配收入 医疗支出 相关性

引言

近年来,人们对于身体健康与保健的关注度越来越大,那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由此造成了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衣、食、住、行等物质内容上,也就是说人们的消费支出结构已经有较大的改变。在精神生活及身体健康方面,人们的看法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变,相较于以往填饱肚子的想法,人们更加注重生活上的保健工作,同时医疗保健方面的消费支出在大幅度的攀升。医疗保健支出的上漲,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不仅仅是人们医疗保健意识加强的结果。江西省自1998年1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实行将近50年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开始淡出历史舞台。随之建立了我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体系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制。这种崭新医疗体制,其关键是医疗保险的具体数额的设定、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我们试图通过对江西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医疗支出的变动及相关性分析,揭示经济增长、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支出增长的内在规律,为江西医疗机构、医疗保险、卫生行政管理等部门,特别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1. 基本情况

1.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析

在衡量居民收入水平的众多指标中,选择最能反映居民收入水平且数据又比较容易搜集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搜集、调研、整理江西省2001~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资料,如表一。

陕西省小城镇发展研究 篇5

1 城镇化发展背景

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进入了一个小康社会得到全面提升的时代,这就表明,推进现代化产业进程日益成为了各级组织面临的迫切问题[2]。相关调查表明,在小城镇体育文化的影响下,由群众或专业组织开展的体育活动属于自发性组织活动,即体育项目的进行能够带动当地居民充分利用自身日常生活中的闲暇时间,这就说明,广大居民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决定所参加的体育项目,其中,较为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包括:登山、跑步、骑自行车、赛龙舟、划船、扭秧歌等,该类体育活动项目具有明显的乡情文化与民族特色,因此,小城镇体育运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传播我国远近闻名的体育文化,让国内其他地区乃至整个世界都领略我国体育文化的内涵与精髓。但是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体育产值已经接近4 000多亿美元,且每年在以20%的速度增长,发达国家其体育产值接近于总产值的3%左右,而我国体育产值所占总产值比例还不足0.5%,可见其差距显著[3]。我国大城市无论是体育设置,还是体育人才均显著高于小城镇,因此强化小城镇体育发展对提升我国体育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中涌现的问题

2.1 资金缺乏

小城镇体育文化运动的组织与发展属于公益性活动,并不产生明显经济效益,而对于本就发展资金有限的小城镇来说,政府部门趋向于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投资当地经济建设。与此同时,由于小城镇经济水平较低,无力开展具有一定文化、精神引导作用的体育文化运动,因此,我国小城镇始终面临资金匮乏引起的体育文化发展迟缓的问题。如:山西,由于开展小城镇体育活动的主体多为村组,因此,投入仅仅为村办文化活动中心,开展的活动内容也主要局限于简单传统民间体育,例如:踩高跷、篮球、秧歌、广场舞、舞龙舞狮等,村组支持资金十分有限,具笔者调研发现,甚至部分村组连基本的高跷、篮球等都无法给予支持,都要参与活动的个人出资购买。

2.2 专业人员不足

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城镇普遍存在由当地普通居民组织体育运动的现状,例如:流行于小城镇的广场舞运动多为当地居民通过网络等平台自行学习,很少会受到专业舞蹈者或是体育人员的专业指导。由于资金的匮乏,以及山西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的滞后,山西小城镇体育参与者中几乎见不到专业人员,笔者调研发现,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绝大多数为自我组织、自我发展,没有任何专业性指导,如:洪洞县政府所在的大槐树镇人口近15万,但是体育活动方面的专业人士仅为学校体育教师,以及各种舞蹈班的教师,具洪洞县教育局数据显示,大槐树镇仅有各类体育教师27人,即便所有体育教师日常均参与校外的体育活动,这样每5 500人才有一位专业人士指导。

2.3 居民意识落后

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城市居民用于参加体育项目的时间为1.5小时/天,而小城镇居民用于参加体育项目的时间却只有0.8小时/天。这充分说明我国小城镇居民普遍存在体育文化参与意识不足、落后的现象。此外,我国愿意参加体育运动的小城镇居民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参加体育运动的老年人所占比重不断增加,而青年人的比重却出现逐年降低现象。由于居民没有积极性,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普遍较低,甚至将参与体育活动视为浪费时间。

3 提升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水平的策略

3.1 市场手段解决资金问题

为了改善小城镇体育文化面临的资金匮乏现象,当地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财政扶持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的作用,积极参与建设小城镇体育文化的具体项目之中。例如:政府部门可在实施市场运作手段的基础上,有效解决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的资金来源问题。此外,小城镇可以通过市场化、商业化运作的方式,将带有显著公益性质的体育运动商业承包给个人来进行组织,从而拓宽体育文化建设的资金获取渠道。

3.2 引进高水平人才

为吸引高水平体育人才,我国小城镇需制定引进体育专业人才的优惠、友好政策,例如:为体育文化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同时,小城镇政府部门可通过与国内体育院校进行合作的方式,委托体育院校在毕业生中宣传小城镇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前景,从而引导体育专业人才主动加入到建设小城镇体育文化的伟大行列之中,将促进小城镇体育文化全面、科学、健康发展,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此外,小城镇还可为当地具有体育素质的居民提供专业化培训机会,以便壮大体育专业人才的队伍。

3.3 提升居民热情

为达成居民共同参与小城镇体育文化建设的共识,小城镇政府部门应将居民对体育运动的实际需求作为主要参考,优化体育文化发展机制的中心指导理论,从而让当地居民充分认识组织、参加体育运动的优势,提升居民的体育精神与体育参与热情。此外,小城镇企事业单位也应加大对自身员工体育参与热情的培养力度,为青年群体提供完善的锻炼场所与时间,充分发挥青年群体体育精神在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如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笔者曾在山西寿阳县做调研,发现在重大赛事期间,小城镇局面观看体育节目的收视率普遍提升,尤其是中国获得了多少金牌、排名第几都成为了小城镇居民茶语饭后的谈资。因此,借助体育赛事发挥体育媒体对体育文化的加速功能,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多途径,让小城镇居民参与到体育赛事之中,从而可以有效培养小城镇居民爱好,提升小城镇居民对体育的热情。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全方面实现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我国需着重促进小城镇体育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出台相关政策引领小城镇体育文化走向健康、科学、合理的发展道路。我国不断加大扶持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的力度,能够充分展现小城镇体育文化与管理制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此外,小城镇体育文化的不断发展与优化,能够带动当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完善,同时,小城镇体育文化的发展也将依托当地政府部门充分发挥财政扶持的重要作用,为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延伸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与物质平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体育文化作为小城镇文化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战略模式,彰显出了我国各地小城镇的民族文化与地域特色。与此同时,小城镇体育文化在改革过程中,转向群体性明显的活动需求。然而随着广大群众对体育运动方式、体育文化要求的增加,我国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模式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该文以我国小城镇体育文化的发展背景为出发点,深入研究了小城镇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内在发展规律及特点,探讨资金匮乏、专业人员缺失、居民体育意识落后等对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进程的影响,提出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引导市场经济改善小城镇体育文化的资金现状,并通过吸引专业性体育人才的方式,提升居民参与体育文化运动的热情,从而实现在体育文化软件、硬件兼备的基础上,带领我国小城镇体育文化迈入一个新台阶,并逐渐将其文化影响力向我国农村地区延伸。

关键词:城镇化,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研究,发展背景

参考文献

[1]罗敏,李晋萍.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其建议[J].大家,2011(14):178-179.

[2]宋昱,邹玉玲,邱飞云,等.统筹城乡体育发展视域下的“小城镇体育”与“农民工体育”[J].田径体育学院报,2010(3):2.

陕西省小城镇发展研究 篇6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连续近10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围绕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强调了“三农”问题是我国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不在“三农”本身, 而是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它是农村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的最大制约, 是经济增长由外需拉动为主转向内需推动为主的根本障碍。为破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我国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小城镇作为联系乡村与城市的桥梁, 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赣县正在成为江西省赣州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改革试验区, 本文以赣县的储潭镇为例, 根据赣州城乡发展状况, 从城乡统筹的视角研究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战略, 以期为加快小城镇建设提供参考。

2 储潭镇概况

储潭镇位于赣县西北部, 赣州市区北部, 赣江东岸。镇区距离赣州市区10km, 距离赣县县城18km, 全镇总面积97.5km2。水陆交通方便, 距京九铁路、赣龙铁路交汇点———赣州东站只需20分钟车程, 夏蓉高速穿境而过, 镇区距离赣州北高速路口仅5km, 105国道穿境而过;拥有年吞吐量2万吨、赣州唯一的货运码头赣州港。

该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气候温和, 四季分明, 光照充足, 雨量充沛, 无霜期长。境内资源丰富, 物华天宝。山上盛产竹、木、油桐、油茶、桔、松脂及橙、袖、梨、李、枣、梅、柿、桃、等;田园主产水稻、花生、烟草、席草、葡萄、黄麻、果蔗、西瓜和蚕桑等。此外还有储君古庙、红庙、观音庵、白庙、燕子岩、白涧天宫寺址等旅游资源。

3 储潭镇城镇化发展条件分析

3.1 优势条件

3.1.1 区位交通优势。

储潭镇位于赣州市中心城区北侧, 距离赣州市区仅十几公里路程, 属城乡结合部、城市近郊区。境内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各类交通都比较便捷, 有着良好的交通优势。

3.1.2资源优势。

储潭镇拥有充足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旅游资源。在赣州市八境台汇流而成的赣江从镇内穿过, 历代文人骚客留下了不少吟颂储潭的诗篇, 储君庙、燕子岩等古迹和一批生态观光农庄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在此休闲、观光。

3.1.3 生态环境优势。

储潭镇地型多样, 空间格局丰富, 季节变化显著。东西两侧分属武夷山、罗霄山余脉, 以低山、丘陵为主, 山坡多竹、松, 其间斑块状分布农田。因靠近市区, 果蔬园地在该镇规模布局, 为发展生态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2 制约因素

3.2.1 地方财力有限, 政府主导发展能力较弱。

多年来, 由于税源基础不稳定, 地方财力尚弱, 城镇开发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上级拨款和社会资金的投入。

3.2.2 产业基础薄弱, 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储潭镇目前仍是一个农业大镇,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任务较为艰巨, 短期内难以将区域内的资源 (人力资源及自然资源) 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2.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不利于招商引资。

储潭镇现有商业设施整体规模较小, 档次较低, 服务设施水平一般;各类市政设施建设滞后, 导致城镇建设的前期投入成本过高, 不利于城镇发展;镇区规模偏小, 建筑过密, 没能形成良好的投资和就业环境, 对招商引资将造成不利影响。

3.3 发展机遇

3.3.1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从近几年各项针对小城镇发展政策的出台可以看出, 国家已经将“统筹城乡发展”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层次。目前投入分配体制、强农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等符合我国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新的农村政策体系正在形成。

3.3.2 国家振兴发展原中央苏区的战略机遇。

2012年, 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 在文件中强调要加强城乡统筹发展, 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向农村发展;对于基础较好的中心镇要重点发展, 稳步推进城镇化, 大力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的农业产业, 拓展农业功能, 带动农村发展,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3.3.3赣州市发展政策利好。

储潭镇已经划为赣州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改革试验区范围及未来赣州城市核心拓展区域, 对储潭镇的城镇化发展是不可多得的良好机遇。

4城乡统筹视角下储潭镇城镇发展战略

4.1以生态乡镇为抓手, 推进生态建设全域化

推动镇、村环境保护与生态保护建设, 促进镇、村生态良性循环。通过建设国家级生态社区、生态乡镇, 努力建设全省绿色发展先行区, 打造国家级生态区, 搭建全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试点镇。以发展生态经济、开发生态产业、保护自然生态为主要内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生态经济建设。

4.2以都市农业为基础, 推进功能业态多元化

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突出“特”、“优”、“名”、“精”、“新”的特点, 发展以生产、科技、观光为特色, 可以供市民体验、休闲、娱乐的都市农业, 如QQ现实版农园、观光农业公园、农家乐、垂钓乐园、花卉工业、少儿农庄、教育乐园等。

4.3以产业园区为平台, 推进发展要素集约化

以城郊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 重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提高农业的集中度, 逐步向农业工厂化方向发展。结合发达地区相关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应当避免发展之初缺乏规划, 布局分散, 造成厂商及行业之间缺乏亲和力, 不利于产生外部经济效益。通过产业集中入园, 将有效提升原料供应、能源供应、技术咨询、维修服务、信息交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集约效应。

4.4以休闲旅游为龙头, 推进现代服务特色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居民逐渐将日常休闲和旅游作为生活的重要部分。储潭镇要充分发挥城郊区位优势, 开发乡村旅游景区,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通过完善城乡休闲产业链, 促使城乡景观融合, 促进城乡经济互动。同时, 以休闲旅游业为龙头, 大力发展餐饮、物流等旅游服务业。

4.5建设新农村综合体,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方面通过加速城镇化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资源被集中利用的程度, 另一方面注重小城镇功能向农村地区延伸,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通过建设新农村综合体, 聚集和整合各类要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摘要: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重要发展战略, 小城镇作为联系乡村与城市的桥梁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赣州市储潭镇为例, 在城乡统筹的视角下, 全面而系统分析小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机遇, 科学合理的总结出小城镇发展战略, 指导小城镇健康发展。

关键词:城乡统筹,小城镇,发展定位

参考文献

[1]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与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概念解析[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3, 34 (02) :1-7.

[2]李树琮.突出特色: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关键原则[J].城乡建设, 2002 (05) :21-22.

陕西省小城镇发展研究 篇7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小城镇发展,陕西省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

城镇化的发展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城镇化的内涵一般涵盖了人口 (居住与就业) 、生态环境、公用设施、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等一系列内容。而当前提出的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为“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 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 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1]”

由此可见, 新型城镇化摒弃了没有特色、千城一面的缺点, 更为注重提高小城镇发展的内在品质和恰当转型, 更为注重小城镇的发展是否具有持续性和公正性。

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1. 陕西省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部条件分析

⑴优势条件分析

陕西省由于特殊的地域性, 自然资源空间分布、门类和生态类型多样, 且数量巨大, 同时这些资源的组合也较为合理, 这也体现在省域的资源体系和产业体系具有较强的对应性。这就是陕西省发展新型城镇化的物质储备与基础。

陕西省现有国家级科研院所191个, 重点实验室15个, 国家级专业研究机构10余家。拥有普通高等院校96所, 其中“985”和“211”院校近10所。2015年地方登记的科技成果共3299项, 年签定各类技术合同22499项, 合同成交总额721.76亿元。这些形成了陕西省特有的科技教育优势。

陕西省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城镇化发展的相关工作, 并在2016年11月专门制定了《陕西省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 要累计实现1000万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同时加强关中平原城市群辐射带动能力, 形成“一核一群两轴三带四极”的格局[2], 为陕西省今后的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 指明了发展目标。

⑵劣势条件分析

陕西省的北部和南部均属于生态脆弱区, 而且当前经济快速发展、人类活动频繁也进一步影响了生态环境, 使得生态环境的更新和恢复能力退化, 进而威胁到农业生产的环境, 还影响了与水利相关的工程的效益。这就给将来新型小城镇发展提出了较为艰巨的生态任务。

陕西省虽然人力资源充足, 但人力资本却实力不强。高级、专业人才比例不高;人力资源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结构不平衡;劳动力的就业技术能力也较弱。

由于地域和社会历史等缘故, 陕西省城镇之间的发展格局并不均衡, 这会对省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带来影响, 如不积极妥善处理, 城镇发展之间的差距会有增大的趋势。这也是目前陕西省深入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陕西省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外部环境分析

陕西省作为西部重要省份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已经得到财税倾斜、土地规划、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等多方面的支持, 这些都形成了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利环境。

陕西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发展策略

1.把以人为本放在发展首位

小城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之中, 要一直把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和居民生活条件提高结合起来。当前的第一要务是要积极妥善地处理好农民务工人员在城镇中的一系列民生问题, 切实保障农民务工人员的利益[3]。

2. 将人力资源的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的提升

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本市场体系, 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对职业教育、职工技术培训、农村务工人员的技能教育均匀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加大户籍制度、自主创业等政策支持, 降低人才流失;同时经济发展的水平要能满足资源向资本转化的经济要求。

3. 解除体制阻碍

首要任务是积极合理地改革现有户籍制度, 有序合理地放宽城镇的落户政策, 实现农业人口向城镇的顺利迁移。在此基础上, 还要注重配套的义务教育、城镇医疗保险、城镇失业保险和城镇养老保险的体系完备性。同时, 还要加快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保障农村务工人员的权益, 拓宽有针对性的技能和素质培训, 保证其市民化进程的顺畅。同时还要注重土地制度的调整, 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使用。对于省、市、县、镇的土地利用需求统筹管理规划, 对于公共建设、开发区建设、新区建设等各类建设的土地利用需求和基准地价统筹确立, 对于生产类用地引导其使用租让形式, 提升土地资源的使用水平与功效。

4. 构建新型的城乡关系

把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工作协调推进, 实现由城镇的发展带动乡村建设的新型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把城镇的公共基础设施逐步向农村扩展, 义务教育、公共卫生、民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也逐步向农村覆盖, 使得城镇与乡村共同发展, 最终公正有效地实现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公共服务共享。同时, 还要注重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探求合理的农村土地改革政策, 关注特色农业的发展, 为新型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提供根本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袁春霞、杨莉芸:《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四川城镇化发展路径选择》, 《学理论》2016年第9期。

[2]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http://www.shaanxi.gov.cn/0/1/6/380/220279.htm, 访问日期:2016年11月16日。

陕西省小城镇发展研究 篇8

城镇化的推进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重要途径,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提升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在改变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部分学者认为城镇化发展在长期内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促进作用,而短期内效果不明显。如刘艺容,陈阵(2013)等(1)。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是一场全面的社会变革,其推进过程对社会其他方面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肖忠意(2015)认为城镇化能够促进农村金融深化,这对农村消费市场具有积极的影响,进而能够提升农村居民消费(2)。所以城镇化不仅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直接影响,同时也存在间接影响。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满足了居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且能够为城镇化带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同时提升了其消费能力。如宋奇成、危志锋(2015)认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农村居民消费率的提高(3)。城镇化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条件,城镇化发展程度也影响着人口聚集效应的大小、资源配置的情况,这些都会影响到第三产业发展。如汪发元,邓娜(2015)认为城镇化发展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具有即时效应(4)。

在经济发展转型的背景下,山西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城镇化发展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前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在工业经济放缓的情况下,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山西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提升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但受不同城镇化程度的影响,第三产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存在地区差异。因此,本文参考肖忠意、赵忱忱(2015)(5)等研究成果,得出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门限效应的结论,以山西省各市农村居民消费为研究对象,构建面板数据的门限模型,研究山西省城镇化、第三产业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并就研究结论对提升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给出简单的政策建议。

二、山西省各市城镇化、第三产业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的门限效应分析

(一)模型的设定与变量的选取

采用Hansen(6)(1999)提出的固定效应门限回归模型方法,具体单一门限模型为:

其中,qit为门限变量,γ为待估计的门限值,xit为外生解释变量,与扰动项εit不相关。I(·)为示性函数,当,当qit>γ,I(·)=0。示性函数类似虚拟变量,根据门限值的不同,将所选取的样本分组,当不同样本回归得到的参数估计值显著不同时,认为一般线性模型不符,需要根据门限值分组回归,得到的便是门限回归模型。门限回归模型在设定后需要进行显著性检验,方法是通过原假设构造的F的统计量进行LM检验,其目的是确定是否存在门限效应,以及在门限效应存在的情况下,门限值的个数及大小。显著性检验能够确定样本是否存在门限值,但估计的门限值与真实门限值是否一致并不确定。因此,在显著性检验后,需要通过原假设构造LR统计量确定门限值的置信区间来检验估计的门限值与真实门限值是否相等。借鉴Hansen(1999)的研究方法,本文以城镇化发展为门限变量建立第三产业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的面板门限模型。具体两门限模型设定为:

注:自举抽样次数为500次,*、**、***分别表示在10%、5%、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资料来源于2000-2015年《山西统计年鉴》。

其中,被解释变量ncxfl表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选用农村居民消费率来衡量,用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表示。xit为控制变量,考虑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会受到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通货膨胀程度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选取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lnsr)、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增长率(cpi)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cxcj),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之比表示。城镇化率(urban)为门限变量,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之比表示。第三产业发展(third)为受城镇化率影响的门限依赖变量,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表示。β1、β2、β3表示在不同区间内第三产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系数大小。εit为随机干扰项。

(二)门限效应的检验及确定

借鉴Hansen(1999)门限效应检验方法,通过“自举抽样法”模拟F统计量的渐进分布,计算经验P值。对式(2)进行LM检验的结果如表1。由表1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式(2)分别在1%、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接了城镇化发展不存在门限效应,单一门限效应的原假设,接受存在双重门限效应的原假设。即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门限效应,且是双重门限效应,门限变量城镇化率的第一个门限值为31.07%,第一个门限值为59.03%。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第一门限估计值、第二门限估计值的95%的置信区间均是所有LR值小于5%显著性水平上的临界值7.35(图1、图2中的虚线)构成的区间。

(三)门限模型的估计结果及分析

根据表2中的门限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率具有促进作用,通货膨胀程度及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均对农村居民消费率产生了负向影响,即农村居民消费率会受到价格因素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农村居民消费率越低。而第三产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受城镇化发展程度的限制,当城镇化率低于31.04%时,第三产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显著,当城镇化率大于31.04%而小于59.03%时,第三产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显著,当城镇化率大于59.03%时,第三产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大,效果更明显。

三、结论及简单政策建议

根据面板门限模型的估计结果,山西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率影响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在不同的城镇化水平程度下,第三产业发展呈现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率不同的促进效果。其原因可能是山西过去的经济发展过于依赖资源,工业化发展较快,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而城镇化发展则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在经济发展转型后,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注重城市化。但城镇化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口城镇化的背后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以及受户籍因素的影响,农村居民在享受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方面目前与城市居民存在差异。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第三产业对农村居民消费率虽然具有促进作用,但与城镇化发展程度较高时相比,这种促进作用要小一些。

因此,从城镇化发展角度来看,加快山西省城镇化发展能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同时也对第三产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提升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一方面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推进城镇化发展以及提升城镇化质量对农村居民消费率的提高以及消费结构的改善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摘要:本文以山西省各市农村居民消费为研究对象,构建面板门限模型研究城镇化、第三产业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研究发现,山西省第三产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门限效应,当城镇化率低于31.07%时,第三产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率影响不显著,当城镇化率大于31.07%而小于59.03%时,第三产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城镇化率高于59.03%时,这种促进作用更大,效果更明显。因此,提升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率,发展第三产业具有一定的效果,推进城镇化发展以及提升城镇化质量对农村居民消费率的提升以及消费结构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镇化,第三产业发展,农村居民消费,门限模型

注释

1刘艺容,陈阵.湖南省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3,(5):155-158.

2肖忠意,城镇化.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及结构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15,(6):100-105.

3宋奇成,危志锋.重庆农村居民消费与第三产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6-32.

4汪发元,邓娜.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动态互动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5,(4):112-115.

5肖忠意,赵忱忱,李思明.城镇化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地区差异及门槛效应[J].西部论坛,2015,(5):16-23.

陕西省小城镇发展研究 篇9

1 富平县帝王陵墓保护及利用现状

关中唐十八陵自东向西依次分布于蒲城、富平、三原、泾阳、礼泉、乾县六县境内 (见图1) 。富平县境内的五座唐陵于1956年8月6日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多次战乱、历史变迁等因素, 这五座陵屡遭浩劫, 地表文物几乎全部被毁, 地下文物资源正在考古挖掘之中 (见表1) 。目前, 富平县的唐代帝王陵墓没有建成的博物院 (馆) , 唐帝陵博物院正在规划建设之中。

本文探究的唐顺宗李诵丰陵位于距离富平县城东北20公里左右的曹村镇陵前村。陵区周长二十公里左右, 陵区内原来有石刻分布, 四门各有一对石狮, 另有石人、石马等多种文物, “文革”时墓道被掘十余米, 石刻大部分被破坏。目前, 唐丰陵并未编制相关文物保护专项规划 (见图2) 。

综合来看, 唐丰陵及富平县其他唐代帝王陵的保护, 面临以下瓶颈:

(1) 缺乏区域竞争优势。分布于关中六县的唐十八陵中的唐昭陵、唐乾陵等, 凭借其丰富的历史遗存资源及墓主的历史影响力等因素, 其保护工作做得非常成功。此外, 咸阳拥有多座汉代帝王陵墓;临潼的秦始皇陵及其陪葬兵马俑, 在关中乃至整个中国的帝王陵墓旅游、考古等诸多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分布于富平县域北部的这五座唐代帝陵, 虽然从地理分布上看, 处于关中唐帝王陵群的中心地带, 但这五位帝王陵主, 大都生活在中唐、晚唐时期, 名气不大, 在历史上的影响力相对较小, 加之历代战乱和盗墓, 到目前为止, 没有重大考古发现, 他们的保护与利用基本处于起步阶段。综合富平县五座唐陵的自身情况和关中地区其他县市帝王陵保护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 前者缺乏区域内的竞争优势, 难以得到重视。

(2) 县域内帝陵保护等级不清。除了上述缺乏区域竞争优势外, 从富平县域来看, 历代王侯将相及名人陵墓众多, 主次等级不清。从关中区域上来讲, 富平县并非一个秦汉唐文化异常兴旺之地, 但仍是一个秦汉唐文化交错发展之地。从陵墓文化来看, 除了五座唐帝陵之外, 富平另有秦代大将王翦、王贲父子墓, 汉太上皇陵 (万年陵) , 西魏文帝永陵, 北周文帝成陵, 以及明尚书孙丕扬墓等。如此一来, 众多的帝王及名人陵墓, 形成了富平县陵墓文化的参差不齐与等级难以划分的现状。

(3) 未能与县域内其他传统地域文化资源整合互补。富平县文物古迹、历史遗存资源丰富, 历史底蕴深厚。但富平的唐帝陵保护与利用并未整合多种历史文化资源等地域文化资源, 未发挥综合多样的文物、古迹价值。

2 总规引导下的唐丰陵保护与利用专项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曹村镇地处富平县中北部, 位于县城北20公里处乔山山脉南麓, 距省道106线12.5公里, 与宫里镇、流曲镇等接壤, 镇域总面积138.1平方公里, 总人口4.32万人 (见图3) 。曹村镇是一个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特色产业资源都比较丰富的典型关中地区小城镇。针对唐丰陵并未编制相关文物保护专项规划这一现状, 结合曹村镇总规及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 对未来唐丰陵保护与利用专项规划的编制, 我们提出以下基本原则与编制要求:

(1) 提出保护范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明确保护范围, 是唐丰陵保护利用的基本依据。因此, 应在专项规划编制时, 结合考古发掘和相关可行性研究, 提出建议性保护范围, 该范围包含一定的建设控制地带等缓冲区, 一般应比国家文物部门公布的保护范围要大, 这样既有利于整个保护利用工作的展开, 也增强了保护利用规划的操作性。

(2) 保护文物遗存原真性的原则。这是文物古迹类资源保护与利用所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当前, 某些文物古迹类资源在大力朝着旅游业发展时, 无中生有、附庸风雅甚至颠倒是非、攀附典故的例子屡见不鲜。最终的结果, 只能是引来游客的厌倦和专家的唾弃。

(3) 科学发展的原则。如果每一处帝王陵, 管理者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都去修建帝王陵遗址公园, 都去搞旅游业, 吸引游客, 那么, 关中必将成为一个“坟茔遍地”的地方, 帝陵旅游业的发展反而会受到冲击。因而唐丰陵的保护与利用, 必须结合自身实际, 着眼于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综合衡量, 选择科学可持续的发展路子。

(4) 整合协调的原则。唐丰陵的保护与利用, 要结合县域唐帝陵的整体保护利用策略, 整合资源, 协调共生, 将帝陵资源优势, 转化为文化优势, 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效益。

(5) 按时序逐步保护利用的原则。唐丰陵属于文物型遗址, 其考古发掘, 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在所考文物, 不代表唐丰陵的全部, 更不代表唐丰陵就一定没有重大发现。因此, 在保护与利用的过程中, 必须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充分考虑唐丰陵未来保护与利用的各种可能。

3 总规引导下的唐丰陵保护与利用策略建议

就文物古迹而言, 保护与利用, 是相辅相成的。结合前文的论述, 本文认为, 唐丰陵应以保护为主, 利用为辅, 积极做好保护性利用。一般而言, 帝王陵的保护与利用, 应着眼于三个方面: (1) 陵墓主人的历史影响力; (2) 考古发掘的文物古迹及相关历史事件、典故; (3) 优美的自然环境。唐丰陵陵主李诵历史影响力不大, 故丰陵的保护与利用, 应着眼于后两方面。按照总规提出的总体引导, 结合曹村镇情及唐丰陵的具体情况, 本文对唐丰陵的保护与利用提出以下策略及建议。

3.1 保护与利用的内涵策略及建议

(1) 划定唐丰陵建议性保护范围, 处理好与周边区域的关系。总规中, 给出了唐丰陵建议性保护范围。从图4中, 我们能清晰地看出唐丰陵的保护范围, 以及它在曹村镇的区域位置、与镇区的相对关系、周边交通条件等要素。有了明确的保护范围, 保护与利用就有了基础。同时, 应在专项规划中, 划定一定的建设控制地带, 处理好唐丰陵保护区与周边区域在环境、风貌以及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关系 (见图4) 。

(2) 建设唐丰陵展览馆。《陕西省富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定, 将以唐定陵为依托, 建设唐帝陵博物院, 唐丰陵仅作为县域唐帝陵文化遗产廊道的一个辅助点。该规划同时确定将建设秦将军陵、汉太上皇遗址公园、西魏文帝永陵遗址公园等。同时,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遗址类博物馆、公园免费开放的趋势在所难免。以门票收入、旅游收益为目的建馆必然事与愿违。综合这一系列情况, 唐丰陵已经不可能再建设规模较大的博物馆及遗址公园。但是, 唐丰陵作为关中唐十八陵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更是唐文化完整性展示不可或缺的部分, 必须以适当的方式展示其真实内涵。因此, 本文提出, 建设规模适中、能充分展示唐丰陵所考文物及陵墓主人、时代特征的唐丰陵展览馆, 以充分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尊、文化自信, 保护丰陵埋藏, 展示大唐文化。

3.2 保护与利用的外延策略及建议

(1) 充分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 建设休闲观光区。唐丰陵在类型上属于“因山成陵”。古代帝王在选择陵址的时候, 非常注重风水, 以期死后能国泰民安、福泽万邦。唐丰陵位于曹村镇北部的虎头山上。虎头山山形酷似卧虎, 气势雄伟, 环境优美。虎头山脚下以柿子种植及深加工为主的马坡现代休闲农业园, 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应结合唐丰陵展览馆的建设, 利用丰陵雄伟的山势、优美的自然环境, 以大唐文化吸引人, 以农家乐等形式建设休闲观光区。在展示大唐文化的同时, 以皇家陵园的优美环境陶冶人, 让人们充分领略大唐文化的瑰丽。

(2) 充分利用本地特色, 给帝陵贴上当代文化标签。曹村镇海拔较高, 降雨充沛, 避风向阳, 光照充足, 历来是柿子最佳优生区, 其所产柿子产品已远销海内外, 柿子品牌已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唐丰陵所在虎头山现存200年以上的柿树有近千棵。可见, 柿子文化早已与唐丰陵根植一脉。总规确定, 未来曹村镇将建设成为柿子风情小镇, 充分展示曹村镇的柿子文化 (见图5) 。充分利用柿子品牌、产品来宣传和展示丰陵唐文化, 必然是唐丰陵保护与利用更高一层次的方法。可以在柿子产品上印上丰陵标志, 并辅以丰陵文化简介等, 用唐文化来促进柿子产品的销售。同时, 柿子产品的销售, 更是促进了丰陵唐文化的传播, 二者相得益彰。当代也是历史的一部分, 在唐丰陵展览馆, 也可展示曹村镇本地特有的柿子文化, 将帝陵文化与特色产业文化融合, 让历史在与现实的碰撞中熠熠生辉。

(3) 整合镇域人文资源, 发展人文旅游业。曹村镇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在富平县境内比较罕见。总规提出, 整合镇域人文旅游资源, 发展人文旅游业。除了位于镇域北部虎头山的唐丰陵外, 曹村镇还拥有宝峰山、月窟山等环境优美的山体。镇域北部正在积极建设马坡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 镇域东部尚书村曾经出过历史名人——后汉刑部尚书李彦温, 唐代诗人贾岛曾在大贾村居住, 其弟曾在小贾村居住。因此, 应与镇域内的后汉刑部尚书李彦温故址、贾岛故址等相整合, 形成镇域人文旅游带, 以人文旅游促进曹村镇柿子风情小镇建设, 进而促进唐丰陵的保护与利用 (见图6) 。

摘要:本文通过规划项目的实践, 站在小城镇总体规划的角度, 研究关中地区小城镇帝陵保护现状及面临的瓶颈, 探究帝陵保护与利用相关专项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并提出了帝陵保护与利用的策略及建议。此外, 本文亦可作为关中唐十八陵的研究个案, 以加深人们对唐文化的了解。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唐丰陵,陵墓保护与利用,人文资源

参考文献

[1]岳红记.陕西唐十八陵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 2011 (5) :148-152.

[2]张始峰.关中东部帝王陵墓考证[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 (7) :51-54.

[3]刘向阳.唐代帝王陵墓[M].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6:1-7.

[4]南志秀.富平史话[M].陕渭出版社, 1993:12.

[5]杨波.浅谈唐代帝王陵墓建筑[J].建筑科学, 2007 (11) :120-121.

[6]王双怀.关中唐陵的地理分布及其特征[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 2001 (1) :64-66.

[7]李世忠, 杜忠潮.关中地区古代陵墓的类型、地理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 (4) :50-53.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的职业精神下一篇:三元正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