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白水县论文(精选9篇)
陕西省白水县论文 篇1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产品的销售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经过三十年的改革, 我国农产品流通从过去以供销社为主体的单一流通格局发展成为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流通网络, 为农户直接进入市场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但是,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农产品流通仍然存在着许多矛盾, 其中以“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 导致了农户仍然处于劣势地位。陕西省是我国著名的苹果生产大省, 以苹果为主的果业是陕西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 苹果的生产经营情况直接影响到农户的收入水平及农村经济发展。因此, 完善和发展苹果销售市场的流通体系, 是保护果农利益和苹果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研究陕西苹果销售渠道, 对于提高果农收入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也对农产品销售渠道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及实证分析。P.J.P.Zuurbier认为, 美国约有3/4的水果和蔬菜是通过超市到达消费者手中的, 并从供应链的角度对美国、法国和荷兰的零售商及中间商进行了研究, 认为垂直协作是提高效率、减少成本的措施。[1]Cook认为, 随着美国零售业的不断发展, 拥有配送中心的大型超市在购买生鲜食品的过程中不再需要批发市场作为中介, 而是从供应商手中直接获取, 生鲜食品从产地经过配送中心直接到零售商。[2]日本学者鸿巢 (2004) 认为, 近年来日本的流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大型贩卖店铺和配送中心的物流模式正在逐步发展起来, 以批发市场为主的物流模式以及价格形成机制都需要进行改革。江端一成 (2002) 认为, 由于生产规模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等原因导致了农协组织下批发市场的功能正逐步减弱, 提出大型超市与生产者直接交易的市场外流通模式, 从而降低流通成本。黄祖辉、刘东英描述了我国现行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渠道, 与农户直接联系的渠道有“农户+城市集贸市场”、“农户+产地批发商”、“农户+贩销户”、“农户+合作组织”、“农户+加工企业”。[3]刘东英、梁佳对河北省乐亭县生鲜蔬菜物流系统中三种典型的物流链进行了分析, 认为依托于批发市场的随机型物流链 (农户+批发市场) 是一种具有交易效率的物流组织形式。[4]郭红东、蒋文华以浙江省农户为例分析了影响农户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决定因素。[5]纵观这些学者的研究, 对于农产品销售渠道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基本一致。但是, 关于农户如何选择销售对象以及当地农产品物流模式的实证分析, 很少涉及到西部地区。对于以苹果产业为主的陕西省来说, 果农销售苹果的主要渠道是什么?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渠道?其影响因素是什么?针对以上问题, 本文拟通过对陕西省白水县果农的调查, 试图建立Logistic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从而探明影响农户选择销售对象的因素, 为当地政府发展农产品物流、提高果农收入提供政策依据。
二、数据来源及特征
1.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是笔者于2008年7月赴陕西省白水县通过对当地果农进行随机调查所取得的。陕西省白水县地处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 是中国著名的“苹果之乡”、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示范县之一。目前, 全县苹果栽植面积52万亩, 挂果面积45万亩, 苹果年均产量55万吨左右;果业总产值达到13.5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75%;人均果业纯收入1100元以上, 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4%以上。[6]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农产品经纪人同样作为中介组织, 对于农户降低农产品成本、提高农户收入来说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但是, 从我国农村的实践以及我们对白水县调查的结果来看, 合作经济组织多数处于松散、半松散的初级状态, 在助农增收方面作用非常有限, 农户之间也容易产生利益冲突, 农产品经纪人则避免了这些问题。而且, 由于经纪人大多来自农户, 对苹果的生产和销售情况非常了解, 比起外地商贩更容易为广大农户所信任和接受, 农户进一步降低了成本费用, 在销售和收入方面都有一定的保障。因此, 本文认为“农户+经纪人+市场”是一种最适合当地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在此基础上, 本文将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选择经纪人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三、计量经济模型和结果分析
1.计量经济模型的确立
为了便于分析主要销售渠道及影响因素, 本文将果农是否选择经纪人作为因变量, 含义是果农选择经纪人还是选择其他销售对象, 结果只有两种, 而传统的回归模型因变量的取值范围在正无穷大与负无穷大之间, 在此处不适用。因此, 本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 其概率函数的形式为:
undefined
式中, Y是变量X1, X2, X3, …, Xi的线性组合。
undefined
在数据统计分析中, 把果农选择经纪人行为的概率设为P (Y=1) , 则选择其他的概率为1-P (Y=0) 。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 通常要进行P的Logit变换, 即LogitP=Inundefined, 经过Logit变换后, LogitP=Inundefined, 这样就得到了概率的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线性表达式。
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将因变量的取值限制在[0, 1]范围内, 并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法对其回归参数进行估计。设计模型时, 本文将果农是否选择经纪人设为因变量y, 即0~1型因变量, 将“经纪人”定义为y=1, 将“其他销售对象”定义为y=0。本文认为, 果农选择销售对象的行为可能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①农户自身特征。②生产经营特征。③交易特征。④环境特征。模型中相关影响因素选取的具体变量及统计数据如表2。
2.经济计量模型估计结果
本研究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200个样本数据进行了Logistic回归处理。在处理过程中, 采用了向后筛选法, 即首先将全部变量引入回归方程, 然后进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在一个或多个不显著的变量中, 将Wald检验值最小的那个变量剔除, 再重新拟合回归方程, 并进行各种检验, 直到方程中所有变量基本显著为止。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陕西省白水县苹果销售的主要渠道是“农户+经纪人+市场”, 影响农户选择经纪人的主要因素、显著性和影响程度归纳分析和解释如下:
(1) 农户自身特征对农户选择销售对象的影响。从模型结果中可以看出, 户主年龄、农业劳动力人数对于农户选择将苹果销售给谁并没有关系, 模型结果已经将这两个变量剔除。“户主文化程度”一项Wald值为2.713, 回归系数为-0.439, 显著性水平达为10%, 说明农户文化程度越高, 选择将苹果直接销售给经纪人的意愿越低。原因可能是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企业、合作社、超市与农户的联系越来越广泛, 文化水平高的农户对其认知程度相对较高, 也更愿意选择这种提供技术服务、资金及其他帮助的新型合作者, 以获得长久稳定的支持。“家中是否有人当过干部”一项Wald值为4.689, 回归系数为1.113, 显著性水平达为5%, 说明家中有人当过干部的农户选择经纪人的几率比较大。因为根据经纪人的背景来看, 外地客商或加工企业要选择的经纪人必须要了解村里的情况以及农户种植苹果的情况, 除了苹果种植大户及销售大户以外, 村干部也是选择的对象, 因此这一项与农户是否选择经纪人呈正相关。
(2) 生产经营特征对农户选择销售对象的影响。“耕地面积”一项与农户是否选择经纪人呈显著的负相关性, 回归系数为-0.115, 显著性水平为5%, 说明农户的耕地面积越多, 则越不容易选择经纪人作为销售对象。究其原因, 可能是农户耕地面积越大, 苹果产量越多, 自己拉到外地去卖获得的经济效益越高, 而耕地面积小、产量少的农户, 自己寻找销售渠道的成本太高、不划算, 不如卖给周围的经纪人, 省去了收集信息、人工及运杂费等费用。根据调查, 白水县的大部分果农将商品果卖给经纪人, 而将次果卖给果汁加工厂, 商品果的价格与次果的价格相差几乎1倍。经纪人在收购苹果的时候制定了严格标准, 而农户在销售苹果的时候, 通过对可以成为商品果的苹果进行分级、清洗、包装, 尽可能地将更多苹果以商品果的价格卖出去, 因此, “商品化处理”一项与农户选择经纪人与否显著相关, Wald值为14.805, 回归系数为2.215, 显著性水平为1%。“苹果质量”也成为农户选择销售对象的一个显著性影响因素, Wald值10.209, 显著性水平为1%, 说明苹果的质量越好, 选择经纪人的机率越小。原因是果农普遍存有惜售心理, 认为质量越好的苹果越容易有客商高价购买, 而经纪人收购苹果的条件一般比较苛刻, 甚至尽量压低价格, 因此农户更容易观望, 而不是选择经纪人立刻将苹果销售出去。“生产经营中是否遇到资金困难、销售困难”两项与农户选择成负相关关系, 显著性水平均为10%。原因可能是其他合作组织提供资金服务, 一旦农 户遇到资金困难, 得到帮助后的农户将苹果通过其他合作组织销售出去, 如企业生产基地、农业合作社等。“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大小”一项回归系数为2.191, 显著性水平为1%, 说明农户能够抵御自然风险的程度越大, 越不需要加入一些合作组织。因为加入合作组织也是需要成本的 (如缴纳会员费等) , 因此, 农户销售苹果的时候也越容易选择经纪人。
(3) 交易特征对农户选择销售对象的影响。在交易特征中, 付款是否有保证、运输成本、能否及时销售以及买方的信誉都对农户选择销售对象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显著性水平为5%。苹果虽然是耐贮藏水果, 但仍然需要在一定冷藏条件下才能保持其鲜度。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 所有样本户家中均没有冷藏设施, 更没有采取冷藏措施, 所以为了能够及时销售, 农户将每天采摘的苹果就近卖给本村或邻村的经纪人。“及时销售的程度”与农户是否选择经纪人呈正相关性, 也说明了这一点。为了能够及时销售苹果, 减少室外贮藏苹果的风险性, 农户越容易选择经纪人。“付款有保证的程度”一项Wald值为7.76, 回归系数为-0.422, 说明比起其他销售对象, 经纪人在果农销售苹果过程中具有不言而喻的优势。但由于经纪人是当地的农户, 彼此之间的交易仅是口头凭证, 很容易发生赊账以至欠账不还的问题, 所以如果经纪人在对手交易中能够提高付款的保证程度, 农户也越倾向选择经纪人进行销售。“运输成本及风险程度”一项Wald值为7.664, 回归系数为-0.465, 说明农户自己将苹果拉到南方或大城市去销售的运输成本太高, 苹果销售所得到的利润太少, 甚至出现赔本的现象, 因此大部分农户愿意在当地销售, 虽然价格不高, 但节约了昂贵的运输成本。“买方声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与农户是否选择经纪人呈正相关 (0.369) , 说明买方的信誉越差 (相对来说经纪人的信誉越好) , 农户越愿意通过经纪人这个渠道将苹果销售出去。
(4) 环境特征对农户选择销售对象的影响。根据笔者的前期调查, 白水县14个乡镇中政府对苹果生产销售的政策支持并未因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 交通状况也无差异, 因此在环境特征中, 笔者只选取了“距离市场远近”一项, 回归系数为1.296, Wald值7.032, 显著系数为1%, 说明离市场 (渭南、西安等城市) 越近的农户, 销售相对更容易, 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市场销售, 而选择经纪人的几率减少。
四、简短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白水县200户农户的随机抽样调查表明, 陕西省白水县苹果销售的主要渠道为“农户+经纪人+市场”, 受到学者们广泛关注的新型供应链, 如合作社、批发市场、加工企业、超市等并没有成为农户主要的销售对象。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本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自身特征、生产经营特征、交易特征及环境特征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表明, 农户选择经纪人作为主要销售对象的行为受文化程度、耕地面积、商品化处理、资金、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苹果质量、距离市场远近等因素的显著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 农产品经纪人作为苹果种植户主要的销售对象, 一方面给农户增加销售量、增加收入带来了一定好处;另一方面, 农产品经纪人存在的不少问题也损害了当地农户的利益, 其中最严重的是吃称问题和苹果等级鉴定。当地政府需要进一步规范农产品经纪人的行为, 建立严格的苹果收购标准和相关制度。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来看, 农产品经纪人升级成为专业合作组织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因此, 当地政府在规范经纪人行为的同时应该尽快推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 确保其稳定的收益。对于苹果收购过程中出现的克扣、标准不一致等问题, 也应该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通过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保障农户的权益。
摘要:本文以陕西省白水县200户果农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 利用多元Logistic模型对苹果销售中影响果农选择销售对象的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 结果表明, 果农选择经纪人作为主要销售对象的行为受文化程度、耕地面积、商品化处理、苹果质量、距离市场远近等因素的显著影响。进而, 针对农产品经纪人存在的问题, 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苹果销售,果农,影响因素,Logistic模型
参考文献
[1]P.J.P.Zuurbier.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the Fresh Produce Industry:A Mile to go[J].Journal of Distribution Research, 1999, (03) .
[2]Cook RL.Supermarke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Fresh Fruit and Vegetable Producers and Shippers:Lessons from the US Experience[R].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Supermarkets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Shanghai, China, May24, 2004.
[3]黄祖辉, 刘东英.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与制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5, (04) .
[4]刘东英, 梁佳.中国的生鲜蔬菜物流链:观察与解释——以河北省乐亭县蔬菜物流系统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 2007, (08) .
[5]郭红东, 蒋文华.影响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因素分析——基于对浙江省农户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 2004, (05) .
[6]朱学新.降低农产品交易费用的制度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 2005, (12) .
陕西省白水县论文 篇2
山西省沁水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
结合国内外土地整理研究动态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必要性及意义,介绍了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的计算方法,并对山西省沁水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了分析及探讨了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措施.结果表明,山西省沁水县20农村居民点整理总潜力为642 hm2,占农村居民点总面积的19.02%,主要来源于河谷平川、低山丘陵地区的宅基地超标面积,废弃建筑物压占,建筑废弃地以及居民点内的零星农用地.
作 者:李保全 作者单位:沁水县国土资源局,山西,沁水,048200 刊 名:华北国土资源 英文刊名:HUABEI LAND AND RESOURCES 年,卷(期): “”(2) 分类号:P302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整理潜力 沁水县陕西省白水县论文 篇3
柞水县财政局以制度创新为基础, 以效益财政为目标, 通过“十制十促”, 注重加强预算编制、项目管理和财政监督, 建立健全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有机结合的管理机制, 促进了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益。
一是预算指标制, 促预算编制科学规范。构建定量和定性有机结合的指标体系, 更加合理、准确的反映支出的实际绩效。二是资金整合制, 促集中财力办大事。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的整合原则, 实现了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目标。三是一事一议制, 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不仅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而且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建设。四是国库集中支付制, 促提高直接支付比重。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为平台大胆创新, 走出了一条有柞水特色的国库集中支付之路。五是政府采购制, 促资金效益有效提高。把政府采购预算纳入部门预算管理, 严格部门采购预算编制和支出审核。六是一折直通制, 促惠农政策有效落实。有效防止了截留、挪用和抵扣等现象的发生, 确保了惠农资金安全、高效、直达。七是绩效评价制, 促资金管理有章可循。突出对重点项目资金进行绩效考评, 做到专项资金管理有章可循。八是贷款贴息制, 促财政资金规模效应。建立财政贷款贴息制度, 着力构建“财政投入启动、信贷投资为主、多方吸引民资”的多元化筹资格局, 形成财政资金规模效应。九是项目前期费用制, 促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促进扩大生产、提高效益, 为巩固和发挥企业效益提供支撑作用。十是投资评审制, 促投资管理规范。对上级和本级安排的专项资金的政府投资项目, 全部纳入财政投资评审范畴。
陕西省白水县论文 篇4
20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开始网上报名
20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采用无纸化方式,实行网上报名,报名时间为11月1日-30日,考试时间为2016年5月14日-18日。
根据渭财发[]254号文件精神,考生登录“陕西会计”(www.snkj.sf.gov.cn)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入口,按网上报名须知,填写报考人员登记表,上传照片,照片审核通过后,网上支付报名费,并在网上购教材及缴付相关费用,报名成功后打印报名信息表和报名回执表。
陕西省白水县论文 篇5
近日, 陕西省财政厅通报表彰了全省财政综合工作先进单位, 柞水县财政局被评为全省2007-2008年度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与改革先进单位。
近年来, 该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围绕建立政府非税收入长效管理机制, 以“金财工程”为平台, 按照中、省、市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要求, 建立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数据库和柞水县财政直收大厅, 运用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软件系统, 积极推行部门执法、大厅开票、银行收款、财政统管的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模式。并从今年元月起, 在全省首家实行对执收执罚部门履行职能时发生的政府非税收入由财政直收大厅直接收缴, 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了“三乱”现象, 促使了政府非税收入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三权”归位和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陕西省白水县论文 篇6
9月15-17日,由江西省、湖南省和湖北省党史研究室主办,九江市史志办及修水县委、县政府承办,以“湘鄂赣苏区的形成和发展”为主题的首届湘鄂赣苏区论坛在江西省修水县举行。13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史专家、湘鄂赣苏区元勋后代和湘鄂赣三省的党史研究部门负责人出席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的举办旨在继承苏区革命传统,交流学术研究成果和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加强边际合作,促进共同繁荣。9月16日,在论坛开幕式上,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作了题为《湘鄂赣苏区的历史地位与苏区精神》的学术报告,革命元勋后代代表滕久明深情追忆了其父滕代远在湘鄂赣苏区的峥嵘岁月。其后,全体与会代表参观了修水县的上杉和渣津两地的红色景点。当晚,全体与会代表共同观看了题为《唱着红歌欢迎您》的精彩文艺晚会。
9月17日,与会代表分两组分别围绕湘鄂赣苏区进行了学术交流,之后,九江市史志办主任罗环女士对本次论坛作了小结。论坛最后通过了《修水宣言》,并举行了论坛承办方的交接仪式。
陕西省白水县论文 篇7
1 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位于扬子板块 (Ⅰ) , 江南地块 (Ⅰ2) , 九岭隆起 (Ⅰ21) 的南西端。基底为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系, 为一套泥质板岩、变沉凝灰岩、变质细粉砂岩夹变火山岩系组成的中一低级绿片岩相复理石建造。盖层由震旦、寒武、白垩、第三及第四系组成。
区内基底褶皱为铁炉湾-李扬斗背斜, 为九岭复背斜的西倾伏端。该背斜轴迹呈北西-东西向波状弯曲, 两翼倾角20~80°, 枢纽呈舒缓波状向西倾伏。断裂构造有东西向、北西向、北东向及南北向四组区域岩浆活动频繁, 主要形成燕山期东渡港岩体、相公坳岩体和李杨斗岩体。东渡港岩体岩性为二云母花岗岩;相公坳岩体岩性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李阳斗岩体岩性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矿区地层比较简单, 有中元古界双桥山群安乐林组一~三段, 震旦系下统莲沱组 (图1) 。双桥山群安乐林组一段广布于整个矿区, 二、三段分布于矿区东南;震旦系下统莲沱组分布于矿区北部和南部。
安乐林组三段岩性为粉砂质板岩、变余细砂岩;二段为粉砂质板岩、变余粉砂岩;一段为变余粉岩、细砂岩。
震旦系下统莲沱组岩性为长石石英 (含砾) 砂岩、石英 (含砾) 砂岩、长石砂岩。
地层主要微量元素含量, 见表1。
2.2构造
2.2.1 褶皱
矿区位于基底褶皱李阳斗-铁炉湾背斜核部, 此背斜卷入地层为中元古界双桥山群, 核部地层为安乐林组一段, 轴向近东西, 轴面倾向南, 倾角40~60°, 枢纽起伏状, 向西侧伏。受李阳斗岩体影响, 矿区地层走向由北西转南西至北东, 倾向岩体外侧, 并向北东倾伏, 倾角5~44°此背斜区域上为一延伸百余公里之紧密线状复式背斜, 形态较为复杂。
1-震旦系下统莲沱组;2-蓟县系安乐林组第二段;3-蓟县系安乐林组一段;4-李阳斗单元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5-背斜核部;6-断层及编号;7-构造破碎带;8-金矿体及编号;9-实测与推测地质界线;10-角度不整合界线;11-勘探线位置及编号。
注:Au单位为×10-9, 其余均为×10-6;引用黄修保2001年资料。
矿区盖层不发育, 仅见震旦系下统莲沱组, 为东渡港向斜之南东翼。地层走向北东, 倾向由北西至南东, 倾角由缓变陡, 10~74°, 呈“~”型。
2.2.2 断裂
矿区断裂构造较发育, 以北东向和北西为主, 次为近南北向, 长度100~1000m, 宽度1~20m。前两组断裂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北东向主要断裂有F1、F2、F3、F4, F4断裂金矿化较好, 北西向主要断裂有F6、F7、F8。现将区内主要断裂分述如下:
F4断裂:出露于矿区中部, 走向北东, 倾向南东, 倾角45~60°, 局部反倾;长大于1000m, 宽3~30m。多为碎裂岩夹变余粉—细砂岩, 局部为角砾岩。具硅化、褐铁矿化。属先张、后压扭性断层。金矿化局部达边界品位 (1~1.91×10-6) 。Au6、Au7、Au8矿体即赋存于该破碎带中。
F7断裂:出露于矿区西南双桥山群安乐林组下段变余变粉-细砂岩中, 走向北西, 倾向北东转南西, 倾角48~71°;长大于150m, 宽约1~4m。岩性为碎裂岩、角砾岩。并具片理化、硅化特点, 弱褐铁、黄铁矿、黄铜矿、镜铁矿矿化。具张性和压扭性特点。Au1矿体即赋存于该破碎带中。
2.3 岩浆岩
矿区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 产于铁炉湾-李阳斗复背斜核部, 面积1.8km2, 总体呈近东西向不规则长条状。南北两侧接触面总体倾向南, 北接触带呈北北东走向, 倾角较陡, 为70°左右, 局部反倾。南接触带走向从西向东由南东至北东, 变化较大, 倾角较陡, 一般大于60°。西侧接触带较规则平整, 其出露界线呈北西向;南接触带形态极不规则, 并有岩脉分枝, 总体有向南扩展趋势。岩体流面产状大致65°∠17°左右。岩体为灰白色, 中细粒花岗结构, 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石英、钾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等, 含斜长石及白云母;副矿物主要为锆石, 另有少量金红石、独居石;稀土元素含量较低。矿物粒度均匀, 一般1~2mm, 结构致密。围岩蚀变强烈, 为硅化、角岩化, 岩体内蚀变主要为泥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岩体剥蚀浅, 其上残留有多处变质砂岩顶盖。时代为燕山期。
岩浆岩主要微量元素含量, 见表2。
注:Au单位为×10-9, 其余均为×10-6;引用黄修保2001年资料。
3 矿床成因探讨
3.1 控矿因素初步分析
李阳斗金矿具有多控矿因素的特点, 受到地层、岩浆岩和构造三方面因素的控制。
(1) 地层的控矿性矿区地层比较简单, 有中元古界双桥山群安乐林组上、中、下段, 震旦系下统莲沱组。安乐林组地层中含金丰度为10.48×10-9, 是区域地层的10倍。矿区除极个别金矿体, 如Au3矿体产于李阳斗岩体中外, 矿体基本上都赋存在安乐林组地层中, 说明双桥山群地层, 是该区主要的矿源层, 其为后期热液成矿作用, 提供了丰富的矿质来源。
(2) 构造的控矿性矿床经历多期构造运动, 和成矿活动相关的有晋宁运动和燕山运动。
晋宁运动, 矿区形成近东西向铁炉湾-李阳斗复背斜, 褶皱之上伴生的北东向、北西向断裂, 成为控矿、容矿构造。
燕山运动以断裂活动为主, 在矿区外围形成区域北东向大断裂, 其与铁炉湾-李阳斗复背斜复它们合控制了燕山期岩李阳斗岩体的侵入和定位。而矿区内则发育了北东向断裂, 它们有些可能是在晋宁期北东向断裂基础上发展而成, 部分还派生了北西向次级断裂, 两组断裂为成矿作用提供了储运空间, 严格控制了矿体的形成、规模、形态和空间分布。北西向断裂也会以小的夹角, 切割、破坏晋宁期形成的矿体。
(3) 岩浆岩的控矿性燕山期岩浆活动和金成矿关系密切, 该期李阳斗岩体含金量为2.8×10-9, 低于维氏值, 显示岩浆提供矿质的能力较小。但岩浆期后分泌的热液, 成为矿质搬运的介质, 且岩浆侵入为成矿作用贡献了热动力。岩浆侵入活动, 对金质的迁移富集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
3.2 矿床成因
中元古代, 本区沉积的双桥山群为一套深海火山—碎屑岩沉积建造。金在沉积成岩过程初步富集, 形成该区主要的矿源层。
晋宁运动期, 矿区形成近东西向李阳斗复背斜褶皱及伴生的北东、北西断裂构造, 沉积岩中 (OH) 矿物经受绿片岩相的区域变质作用, 析出富含Na、K、Si、Al元素的变质热液, 变质热液使得矿源层中的金活化、迁移, 在伴生断裂集中成矿。
燕山运动期, 本区侵入了李阳斗中酸性花岗体, 稍后在区域应力作用下, 形成北东向及派生的北西向断裂。携带一定金质的岩浆期后热液, 在岩浆的热力作用下, 沿北东向及派生的北西向断裂运移, 将途经变质岩系中的金再次活化迁移, 于断裂有利部位富集成矿。
综上所述, 李阳斗金矿床, 是经历了金的原始聚集, 区域变质热液和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导致的金活化、迁移及富集成矿等一系列过程, 而形成的变质热液和岩浆热液两种成因类型的矿床, 后者有可能是在同一位置, 在前者之上进一步叠加富化形成。矿床工业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
4 找矿方向
(1) 双桥山群矿源层, 是本区找金的首选位层;矿区北部震旦系下统莲沱组, 金的丰度值为8.07×10-9, 是区域地层近8倍, 也是本区重要的矿源层, 因而值得今后围绕该地层开展找矿工作。
(2) 背斜核部易形成虚脱空间和层间破碎带, 为含矿热液充填沉淀成矿提供空间, 是寻找沉积-变质成因的金矿体的有利部位。
(3) 围岩与岩体接触带部位, 受岩浆热动力作用影响大, 有利于形成富矿,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张经阳.煤矿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要素集成管理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 2014, 14 (11) :13~14.
陕西省白水县论文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修水县生活在农村社区1年以上的本地居民。
1.2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对全县36个乡 (镇) 按农民年人均收入水平排序, 用百分位数法于33.33%和66.66%两点截断分为3层, 每层按累计人口数随机抽取一个乡 (镇) , 每个乡 (镇) 再以同样方法抽取3个行政村, 在样本村以门牌号码排序, 随机确定第1个门牌号码, 依次调查100户以上居民。共发放问卷5600份, 获得有效问卷4998份, 应答率为89.25%。
1.3 调查内容
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如性别、年龄、婚姻、教育;家庭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和生活行为方式, 卫生服务需求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住院情况及未就诊 (住院) 情况等。
1.4 质量控制
调查问卷采用第3次全国居民卫生服务调查表, 经过口语化、通俗化修改, 使其尽可能便于农村居民理解, 显示出较高的可信度。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系统培训, 统一标准和方法。
1.5 统计分析
用SPSS 13.0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 率的分析用用精确概率法获得P值。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1088户4998人, 其中男性占52.36%, 女占47.64%;年龄分布中0~、20~、60岁及以上各占27.21%、62.23%和10.56%;婚姻状况分布中未婚、已婚和离婚丧偶者各占25.04%、69.01%和5.05%;被调查者中主要是从事农业劳动占48.09%、工人占25.00%、其他占26.00%;文化程度分布中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以上者各占9.20%、41.60%、42.00%、6.40%和0.80%。
2.2 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
2.2.1 卫生服务需求情况
修水县农村社区居民的2周患病率与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7.52%与9.78%。2周患病率与2003年江西省第3次居民卫生服务调查结果相比, 低7.18个百分点[1], 2者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表1) 。
2.2.2 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修水县农村社区居民的2周就诊率、2周应就诊未就诊率、年住院率和未住院比例分别为9.9%、22.07%、5.72%和17.93%。2周就诊率和2周未就诊率均低于全省第3次卫生服务调查的11.20%和40.93%[1], 两者之间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和 (P<0.05) ;年住院率高于第3次江西卫生服务调查的2.81%, 两者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未住院比例为17.92%低于第3次江西省卫生服务调查的27.90%[1] (P=0.009) (表2) 。
按就诊次数计算, 其中2周患病就诊的主要地点为个体医生与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各占67.07%、14.75%和18.18%, 慢性病患病就诊主要地点为个体医生与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分别占51.52%、15.89%和32.59% (表3) 。
2.2.3 门诊就诊的慢性病疾病结构
调查结果显示:修水县农村社区居民的2周患病就诊次数排前5位的疾病分别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肌肉骨骼结缔组织、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 慢性病患病就诊次数排前5位的是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肌肉骨骼结缔组织、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疾病, 与第3次江西省卫生服务调查结果相比, 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2.2.4 乡 (镇) 卫生院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统计数据显示, 修水县34所乡镇卫生院 (包括9所中心卫生院) 在编在岗441位医务人员中。其中有328人在中心卫生院工作。25所乡镇卫生院仅有正式职工113人平均每院4.5人。中心卫生院和乡镇卫生院, 医务人员职称两者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χ2=65.26, P<0.05) , 文化程度两者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χ2=13.23, P<0.05) , 见表4。另外, 从2004年开始修水县乡镇卫生院每年补充卫生技术人员120名, 但每年退休人员、考研及调离人员平均每年在75~80名左右, 卫生技术人员严重匮乏。
3 讨论
2周患病率是描述调查地区居民患病强度和对卫生服务需要的重要指标[2]。修水县农村社区居民的2周患病率明显低于江西省第3次居民卫生服务调查的14.7%的患病率水平, 2周患病和慢性病患病疾病结构排在前4位依次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肌肉骨骼结缔组织、循环系统。影响修水农村社区居民的主要疾病都为常见病、多发病, 说明修水县农村社区居民对医疗、预防和保健的需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从事乡镇医疗服务的工作人员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使居民明确对自身健康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调整消费结构, 将卫生消费意识从维护生命存在转向预防保健[3]。
2周就诊率是反映居民对医疗服务利用的重要指标[3], 修水县农村社区居民的2周就诊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说明该县农村社区居民的对门诊服务的利用率偏低。但住院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因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保住院为主, 所以住院服务的需求和利用水平相对要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整对参合农民门诊看病的补偿机制, 不仅农村居民对乡镇卫生院的利用率增高, 同时从莫种意义上乡镇卫生院的队伍与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通过对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调查发现, 社区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不高而乡镇医院利用率更低。主要是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文化程度相对偏低和技术水平不高, 农村居民所患疾病不能在乡镇卫生院快速确诊, 影响了看病的时间和费用。说明医生的技术水平是制约乡镇卫生院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造成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不高主要有2个原因, 其一大量的医务人员流失, 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其二乡镇卫生医疗设施差, 农村居民得不到相应的基本检查。因此加强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和投入, 改善乡镇卫生院的设施条件, 特别是人才的引进, 使农村社区居民更多地受益。
参考文献
[1]宁黎霞.江西省第三次居民卫生服务调查——医疗服务的需要及利用[J].中国医院统计, 2004, 11 (3) :248~249.
[2]子成, 董兆举, 王俊明, 等.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农村卫生服务现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 (4) :733~735.
陕西省白水县论文 篇9
一、纯农业乡镇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
近年来, 沁水县提出要在全县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格局, 各纯农业乡镇也积极帮助和引导农民实施产业结构调整, 但在具体操作中面临诸多问题。一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 只有金田园、烘茧站等档次较低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农产品附加值太低, 严重影响农业的比较效益。二是农村留守人员多为老年人和妇女, 文化素质较低, 具有一技之长的农民相对较少, 大多数农民既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在畜牧、蔬菜、蚕桑、林果等方面上规模、提档次, 从而使得各纯农业乡镇的农业产业结构仍然不合理,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举步维艰。
(二)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难以发挥
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 近年来该县连续引进了大象肉鸡、枫彩苗木等龙头企业, 但调研中笔者发现只有少数村干部和个别农户带头与龙头企业合作。在合作中还存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合同内容过于简单的问题, 双方权责利不够明确, 致使农民在创业之初就蒙受不小的经济损失,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三) 村级党员干部素质不尽人意
发展农村经济, 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 但现状令人堪忧。一是农村党员文化程度和科技水平偏低, 个别党员抱有随大流、糊弄应付的态度, 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二是大多数农村党员年龄偏大, 党员梯队建设迫在眉睫;三是大多数村干部因工资偏低, 社会保障有后顾之忧, 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些已成为导致纯农业乡镇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
(四) 农民素质整体水平较低
纯农业乡镇大部分农民科技水平低下, 思想观念陈旧落后, 市场观念淡薄, 种地的不懂集约经营只能粗放经营, 打工的只能靠卖苦力挣钱。再加上各纯农业乡镇不重视农民培训, 即使有的乡镇对农民进行了培训, 也存在投入不足、缺乏总体规划和统筹协调等问题, 使得农民素质整体水平较低, 好不容易引来的项目难以落地, 这些已严重影响了纯农业乡镇经济发展的步伐。
(五)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滞后
调研中发现, 许多村级集体经济状况不容乐观, 集体经济基本无收益的村就占到70%, 收益较多的村集体更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 是由于纯农业乡镇多数村领导班子在群众中威信不高, 无风险意识和创新意识, 缺乏壮大集体经济的胆量和思路, 依靠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来发展各纯农业乡镇经济还任重道远。
(六) 土地流转难度较大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 要使土地实现效益最大化, 只有把土地经营权流转到懂技术、善经营的农业种植大户或企业手中, 但各纯农业乡镇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 大多数农民受传统“靠土地吃饭”思想的影响, 怕土地经营权流转后, 生活没有来源;另一方面, 土地经营权流转价格逐年上升, 致使流转难度加大, 给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了巨大的障碍。
二、加快沁水县纯农业乡镇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必须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 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 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具体的操作中, 各乡镇党委政府一方面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农户的生产经营提供资金、技术和销售服务工作, 切实解决农户在产业发展中的难题与困难。另一方面, 应适时出台一些支持性政策, 使各纯农业乡镇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尽可能多地得到政策上的保障, 从而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格局。
(二) 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一要完善利益联结与分享机制, 规范合同内容, 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购销关系趋于稳定;二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监测力度, 随时掌握龙头企业与农户开展合作的各方面情况, 督促其履行合同, 对不合格企业要坚决取缔;三要尝试建立龙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 把龙头企业利益联结与分享机制、产品质量安全和诚信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媒体定期向社会公布, 不断提高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 壮大集体经济, 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物质基础
一要强化村集体经济管理机制创新, 解决好决策、债权、约束、激励等问题, 确保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二要充分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如集体荒山、荒土、矿产等,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因地制宜地制定各村经济发展规划, 引进一个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项目;三要落实好上级政策, 加大资金、技术、财政、人才支农力度, 积极扶持各村集体经济发展。
(四) 提高党员干部致富引领的本领
党员干部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者、组织者和实施者, 是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领头雁”, 必须想方设法提高他们致富引领的本领。一要通过组织参观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和本地先进典型, 拓宽农村党员干部的致富思路;二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提高他们的素质;三要加强考核, 向农村党员干部加压, 把他们逼向书本、逼向市场、逼向项目, 促使他们变压力为动力, 变消极等待为积极投入, 增强他们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责任。
(五) 提高农民素质, 培养新型农民
农民是纯农业乡镇经济发展的主体, 提高农民素质, 培养新型农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是发展纯农业乡镇经济的重要基础。一要强化政府指导, 强化政府在农民教育培训方面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把农民培训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二要加大资金投入, 除了加大农民培训的财政投入外, 还要建立多元化投入渠道, 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农民教育培训, 改善教学和培训条件;三要完善工作机制, “加强农民培训工作的统筹规划, 打破地方、部门和行业的界限, 综合利用农业、教育、科技、文化等教育培训资源, 建立开放式、多部门合作的工作协调机制。”四要突出培训重点, 大力开展专业农民和创业农民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专业人才培训等, 为纯农业乡镇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六) 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促进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
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重要前提, 要采取优惠政策, 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 引导农民到市场中进行土地经营权流转。一方面, 要想方设法使进入市场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农民得到实惠, 把农民吸引进来, 促进土地经营权规范流转。另一方面, 要“鼓励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推广、农产品营销、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要向他们倾斜”, 促进纯农业乡镇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七) 优化就业结构, 拓宽增收渠道
鼓励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促进农民增收。一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为本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提供有利条件;二要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进行大规模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就业能力;三要建立和培育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中介服务组织, 广泛收集用工信息, 指导农民工就业, 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四要落实好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政策, 为他们在外地安心务工创造条件。
摘要:近年来, 山西省沁水县农村经济取得长足进展, 但仍有少量纯农业乡镇因在农业结构调整、龙头企业带动、村级党员干部素质、农民素质、村级集体经济、土地流转等方面存在问题, 经济发展缓慢。笔者在对该县几个纯农业乡镇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之后, 厘清了纯农业乡镇经济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纯农业乡镇,经济发展,难题
参考文献
[1]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 2011.
【陕西省白水县论文】推荐阅读:
陕西白水08-12
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论文07-08
陕西彬县论文12-11
陕西省高级职称答辩论文及鉴定论文写作要求08-26
陕西凤翔泥塑论文12-03
陕西省户县10-24
陕西省高校12-01
山西省沁水县09-26
陕西省高考作文07-07
陕西省GDP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