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主导产业选择(通用11篇)
陕西省主导产业选择 篇1
一、引言
区域主导产业代表着区域产业的专业化方向,正确选择区域主导产业,能够使区域蕴藏的经济优势得到恰当的发挥,使区域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并能促使区域之间建立协调的经济关系,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本区域的特殊需要。
陕西作为西北的门户,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在科技、人才、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从历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排名来看,陕西却一直落后于四川,甚至还不如重庆。从产业的角度讲,原因之一为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该地区资源富庶、科技教育发达、交通通讯便利等优势,没有形成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因此,陕西省如何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并培育主导产业,这对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实现陕西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二、主导产业选择标准
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有关主导产业选择的标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个:
1. 产业关联度标准。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应首先发展那些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的观点。这一基准的含义是,选择能对较多产业起带动和推动作用的产业,即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度大的产业,作为政府重点支持的优先发展产业。
2. 筱原标准。
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提出了选择主导产业部门的两条标准,即收入弹性标准和生产率上升率标准,后被称之为“筱原两基准”。筱原三代平认为主导产业部门应该是所生产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最大、生产率上升率最高的产业部门。
3. 比较优势标准。
比较优势理论源于李嘉图,本来它是用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但后来一些经济学家把它用作选择主导产业部门的标准。这种理论认为,作为一国主导产业部门应该是所生产的产品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一国通过大量生产和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换回更多的本国生产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从而能更快地实现工业化。
三、陕西省主导产业选择原则及实证分析
1. 选择原则。
综合考虑各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的优缺点,本文以筱原标准为基础,结合区位商的计算,以产业资源效率、产业外向度、产业规模度、产业区位优势、产业经济效益和产业发展潜力六个维度作为选择准则,具体以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科技密度、创汇能力、外贸依存度、贸易扩张系数、工业总产值比重、规模效应系数、区位商、工业增加值率、产值利税率、产业贡献率、总产值增长率、产品销售率等14个指标来评价主导产业。
2. 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根据上述构建的指标体系,从《陕西统计年鉴2015》的51个产业部门搜集相关数据。由于部分产业指标和产业部门统计年鉴未有详细统计,因此,本文最终选择国民经济部门中40个产业的11个指标作为陕西省主导产业选择样本。
(2)模型构建。为考察所选指标是否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提取因子,借助巴特利特球度检验(Bartlett test of sphericity)和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166.071,相应的概率P值接近0。同时,KMO值为0.803,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可知所选指标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3)因子提取。选取4个特征值,得到各主因子对应的特征值及贡献率,由于所选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861%,说明这4个因子能够解释这11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因此,把它们作为评价陕西主导产业的4个公共因子。
为体现所保留的公共因子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使得各原始指标与公共因子之间有更合理的相关解释,对得到的原始因子载荷矩阵作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1所示,4个公因子分别记为Fl、F2、F3、F4。
由表1可知:F1在资本产出率、总产值比重、规模集中度、区位商四个指标上有较高的载荷,可将其命名为规模因子;F2在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率、产值利税率三个指标上有较高的载荷,可将其命名为效率因子;F3在科技密度、产业贡献率上有较高的载荷,可将其命名为贡献因子;F4在总产值增长率和产品销售率上有较高的载荷,可将其命名为发展因子。
(4)因子得分。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可得出各因子得分函数:
(5)综合排名。根据各个公因子得分函数和公因子特征根值,利用因子综合得分公式F=(λ1×F1+λ2×F2+λ3×F3+λ4×F4)/(λ1+λ2+λ3+λ4),计算出各产业综合得分及排名,如表2。其中,λ1、λ2、λ3、λ4为各公共因子的特征根值,分别为2.420、2.289、1.972、1.334。
(6)主要结论。根据因子分析的综合得分,陕西省主导产业选择排名前十位的依次为:(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4)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5)烟草制品业(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8)医药制造业(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0)汽车制造业。其中,可将(1)、(2)和(4)合并为能源产业,(6)和(9)合并为矿产加工业。经定量综合分析排名后,陕西省主导产业暂定为:能源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烟草制品业、矿产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
同时,结合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的考虑,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属于高污染行业,不符合主导产业选择标准,因此将其剔除掉。同时,考虑到陕西丰富的科教资源,以及旅游文化资源,这些优势由于数据获取的限制,没有纳入模型分析中,但是考虑到它们的影响、发展前景、在全国所处的地位以及能够带来的可观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将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陕西省的主导产业加以培育。
最终陕西省的主导产业为:能源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烟草制品业、矿产加工业、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四、政策建议
1. 围绕产业规划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并与主导产业培育结合起来。陕西省应充分挖掘现有产业基地、工业园区的经济潜力,明确各产业基地、工业园区的主导产业定位,通过实施“园区专业化工程”,通过搭建专业化的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引进专业化人才,提供相应优惠条件,带动招商和项目引进,充分利用各种利益杠杆引导国内外企业投向这些产业。
2. 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
传统产业作为陕西省发展经济的主体,要取得新增长,就要不断加快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扩散和渗透,着力增强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力量、提升生产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着力在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等新兴产业的领域取得突破,发展新兴优势产业。
3. 优化主导产业的发展环境,营造产业氛围。
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努力使生产资源向主导产业积聚,是加速陕西省主导产业发展的保证。一是要围绕重点产业链的构建,积极培育和提高区域的产业配套能力,降低产业发展的商务成本,增强产业集聚度。二是要搭建和培育各类平台,为主导企业的发展提供系统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吉荣康.北京市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
[2]李飞.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J].河南社会科学,2007,15,(2).
[3]杨春丽.陕西省优势产业的选择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
[4]赵成柏.江苏新型工业化下工业主导产业选择[J].参考与决策,2005,(11).
陕西省主导产业选择 篇2
2011-7-29阅读次数: 28次
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的要求,是北京实现建设世界城市和“三个北京”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主导产业是在一定经济区域内形成的、具有区域经济特色、代表本区域最高技术经济水平、能够带动本区域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是对相关产业能够起到拉动作用的产业,也是一个镇域经济发展的品牌。主导产业是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和建设的关键所在,为此,就北京小城镇建设选择主导产业提出一些建议:
1.小城镇的主导产业要纳入北京市总体规划随着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北京小城镇建设中主导产业选择问题日渐突出。据对42个重点小城镇的案例调研分析,产业发展中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发展不足,产业园区或农民就业产业基地招商能力不强,入园企业效益不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小城镇建设作为北京市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节点,是农村产业发展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托,是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场所。为此不仅要对北京的小城镇建设进行行政区划功能定位,而且要对小城镇选
择主导产业实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以充实到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之中。
2.选择主导产业要突出镇域特色与优势
由于小城镇的发展进程和区域条件不同,产业结构也会不同,主导产业要根据本镇不同条件采用不同类型,如在养殖业发达的城镇建立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镇域主导产业。也可根据自身优势开发新的领域为主导产业,如紧邻北京市区的乡镇可选择房地产建筑业,实现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或是靠房地产业积累的资金进行区域资源的开发,发展优势产业。
3.对具有特色资源或区域优势的镇域,可经过开发培育逐步转化形成主导产业
通过小城镇建设把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到一个空间截体上,建设好配套基础设施,创建必要的生产、生活条件,培育一个品牌产品,一所知名学校,一家特色企业,建成一个特色市场等等。目标就是促使小城镇成为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生长点。增强对农民就业、居住的承载力和吸引力,促进小城镇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提升。
文章来源:北京生产力学会 屈宝香等 7.29
镇江主导产业选择的因子分析 篇3
[关键词] 镇江 主导产业 因子分析
引言
镇江作为一个传统工业城市,已形成了化工、造纸、建材、铝加工四大产业格局,这四大产业在目前和今后十几年发展过程中仍将对镇江工业乃至镇江整个经济的发展起着支撑作用。当前国际能源、原材料供应日趋紧张,四大产业产品全都属于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传统产品, 与国家十一五宏观调控的目标不同,且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不符合镇江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因此,在镇江市未来的发展中,应该优化镇江市的经济结构,寻找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主动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业升级改造。
一、主导产业的涵义
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或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出现的一些影响到全局的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这些产业部门因其利用新技术方面的特殊能力而具有很高的增长率,而且他们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较强的前后关联性,因此,这些产业部门的发展能够波及国民经济的其他产业部门,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高速增长。它一般具有如下几个显著的特征:第一,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能够实现”产业突破”。第二,具有持续的部门增长率,并高于整个经济增长率。第三,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能广泛的采取多种手段带动或启动其他产业的增长;对其他产业的增长产生广泛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第四,具有显著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潜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主导。第五,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随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不断转换。
二、镇江市主导产业选择的因子分析
1.因子分析法概述
因子分析法是处理经济发展中的多因素变量,并显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科学的经济数量方法。该方法从大量的可观测因素变量中通过因素分析计算,把众多的因素变量概括、析取和综合为少数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对经济发展差异有较大解释力或称载荷力),并通过对各因素变量的综合得分值进行相对次序排列,从而建立起最基本、最简洁的概念体系,最终达到诸因素之间差别明显化和可操作化的目的。通过因素分析对表中的原始数据进行降维处理,以浓缩数据信息,简化指标的结构,以便用最少的综合指标来概括和显示最大量的经济事实,从而达到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和揭示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的目的。
2.指标说明及数据准备
首先根据《镇江2005年统计年鉴》,将镇江各行业相关数据搜集整理,将亏损行业剔除,去掉一些负指标,类似指标进行合并,根据具体情况将类似行业合并。在统计指标中,能源合计表示企业消耗的能源折合为吨标准煤来进行计算的,可以看作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由于其为负效应,所以取其倒数。数据整理完毕后,将数据输入SPSS13.0,计算样本的均值与方差,得出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确定公共因子数目,对载荷矩阵进行旋转,以便更好的解释公共因子。表1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与因子特征值贡献率及所占的权重。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第二,第三主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7.388%,说明了前三个因子基本上包含了21个指标的总信息量。以各自的贡献率为权数进行线性加权得到各行业的综合得分:
第一主因子在税金及附加,销售成本,工业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工业增加植,从业人员平均数,技术费用,管理费用,流动资产平均余额,销售费用,能源合计负指标这些指标上有很大的载荷及解释能力,这些指标几乎包括了各行业的规模指标,所以我们可以把第一主因子统称为规模因子。
第二主因子在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财务费用,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利税总额这些指标上有很大的载荷及解释能力,而这些指标可以很好的解释各行业的盈利能力,因此我们可以把第二主因子称为盈利因子。
第三主因子在科技活动内部经费支出,科技项目经费,科技活动筹集总额,科技活动人员这些指标上有很大的载荷及解释能力,这些指标都与企业的研发创新有关,我们可以把第三主因子称为创新因子。
如表2所示,从综合得分来看,可以看出排名前五位的行业依次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纺织与服装皮革羽毛及制品行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其中纺织与服装皮革羽毛及制品行业规模因子得分在排名第三,而盈利因子排名为第二十二,创新因子排名为第二十四,可以看出并没有增长潜力,已为夕阳产业,政府以力求通过促退来萎缩此行业。对各指标进行对比可以看出,金属制品业的规模以及盈利能力目前不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但其创新能力明显高于化学原料制品制造业,并且耗用的能源较少,污染状况相对较轻,况且金属制品业的规模因子,盈利因子与创新因子排名相当靠前,所以应最优先发展金属制品业。考虑到镇江只是一个中等城市,资源有限,应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少数行业,确定的主导产业数目不应过多,所以可以确定镇江的主导产业为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与通用设备制造业,四个行业中优先发展金属品制造业。
参考文献:
[1]史忠良:产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蒋昭侠: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陈丽珍 陈海波:镇江市工业主导行业的目标选择及政策建议[J].科技进步与决策 2004(7):50
[4]郝黎仁等:SPSS实用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江西省主导产业变化研究 篇4
主导产业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 是区域经济和经济地理研究的重要领域。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 主导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优化的主要推动力;从区域角度来看, 主导产业是区域分工的标志, 是区域间经济互动的主要纽带, 也是区域内极点经济点辐射能力的承载基础;从主导产业的历史演进来看, 主导产业是一组不断演变的产业群。主导产业是某一区域的产业优势所在, 代表着区域产业的专业化方向,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得当, 能够启动或刺激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促进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长期增长。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区域分工、产业转移后空间分布等,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是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受研究者对区域内涵理解、社会背景和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国内外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起源于英国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基准、美国赫希曼的产业关联基准、日本筱原三代平的需求收入弹性基准以及生产率上升基准、中国周振华的增长后劲基准、短缺替代性基准和“瓶颈”效应基准。江西省是唯一一个与中国南部三大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西经济区毗邻的省份, 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全国经济格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 改革开放以来, 与周边身份相比, 江西省经济总量偏低, 财政实力偏弱, 综合实力在中东部地区的排位靠后, 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实力的落后, 进一步说, 在于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辐射能力不强, 对经济的拉动效益不明显。江西省主导产业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 但是发展较快, 例如:黄新建构建了工业总产值、销售额、利税额、行业增长率等四个指标, 对江西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探索, 谢奉军通过构建以需求收入弹性、比较劳动生产率、区位熵、市场占有率等十个指标体系构成的指标体系,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赣州的主导产业进行了选择。郭晓群构建了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年劳动生产率等四个指标, 选择来了江西省的主导产业。冒小栋运用区位熵以及投资需求收入弹性基准对2003年江西主导产业进行了选择。因此, 从时间序列的角度研究江西省工业主导产业结构的演进, 既可以探索江西省1987年以来主导产业结构的演变进程, 弥补之前的研究在时间序列上的不足, 也有利于在未来的时间段, 利用宏观调控手段, 在各地区引导和发展主导产业时, 根据当地资源禀赋的优劣程度,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完成江西省工业经济在中东部地区的“赶超”、“进位”, 以及以工业化为核心, 加快城市化和扩大经济开放度的历史发展任务。对于江西省实施“中部崛起”和“富民兴赣”等战略可以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研究方法
投入产出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里昂惕夫于20世纪30年代初创立, 是研究经济协同中各子系统之间的投入———产出的一种数量经济分析方法。投入产出法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来说, 是研究经济体系 (国民经济、地区经济、部门经济、公司或企业经济单位) 中各个部分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投入是指产品生产所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力等生产性消耗;产出是指产品生产出来或的分配去向、流向;投入产出法的基本内容有编制投入产出表、建立相应的线性代数方程体系, 综合分析和确定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 分析重要的宏观经济比例关系及产业结构等基本问题;投入产出表是指反映各种产品生产投入来源和去向的一种棋盘式表格。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投入产出法广泛运用于国内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在以往的投入产出应用中, 简单的一半采用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来选择主导产业, 详细的采用某一时间节点的数据, 根据投入产出表包含影响力系数与感应系数等建立指标体系, 再进行主观赋权的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为了更好的将投入产出法应用于时间序列的研究, 根据主导产业的定义, 从规模性、成长性以及产业关联性三方面将投入产出法应用于主导产业的选择。
主导产业分值Q=G*R* (E+F)
其中G, 指基期各行业总产出, 该指标能够体现产业的规模性。R, 指年均增长率, 该指标能够体现产业的成长性。F和E: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 该指标能够体现产业的关联性。
影响力系数 (F) :当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 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感应度系数 (E) :反映当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 某一个部门由此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 即需要该部门为其他生产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值量。
其中表示投入产出表中里昂惕夫逆矩阵系数。
3 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来自江西省统计局编写的《江西投入产出1987》、《江西投入产出表1992》、《江西投入产出表1997》、《江西投入产出表2002》和《江西投入产出表2007》的数据, 结合数学模型Q=G*R* (E+F) , 其中Q:各行业总产出, R:基于《江西投入产出表》的编写周期, 基期到末期的年均增长率, F:影响力系数, E:感应度系数, 以五年为一个研究阶段, 对江西省主导产业进行选择, 并总结其发展规律。
4研究结果
基于《江西省投入产出表》的中间流量数据, 求得里昂惕夫逆矩阵, 再通过计算获得四个研究阶段基期的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 具体如表1。
最后, 结合江西省主导产业分值模型, 对江西省主导产业进行选择, 然后选取前十位的产业, 具体如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自1987年以来江西工业主导产业演进呈现以下特点:
从整体上看, 各行业的主导产业分值的标准差呈现一直扩大的趋势, 表明江西工业经济各行业的发展状况差异性在不断的扩大;同时各行业的总产值 (相对价格) 处于稳定上升的状况。一直占据江西工业经济前十位的为: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制造业、电力热力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四个产业, 仅仅排名顺序发生变化;一直处于江西工业经济前三位的是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 其主导产业分值之和在四个阶段分别是前十大产业的末三位总和的3.40、4.19、4.50、5.12倍, 产业的集中度在不断的扩大。
具体而言, 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 影响主导产业分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总产值的增加, 从1987年的259亿增加到1992年650亿, 各行业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1.4%和23.3%;排名前十位的主导产业类型变化不大, 但其排名顺序发生变化, 金属冶炼及加工压延业、建材及非金属矿制品业、电力蒸气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及纺织业排名上升。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 工业产业规模由原来的650亿增加到1997年的1817亿, 由于这两个阶段各行业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3.3%、4.9%, 导致主导产业分值变化较小;前10位的主导产业类型变化依旧不明显,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排名上升。从第三阶段到第四阶段, 工业产业规模1817亿增加到2299亿, 各行业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4.9%、22.4%, 主导产业分值变化较大, 产业排名主要表现为建材及非金属矿制品业、食品制造业的下降。在这四个阶段中, 居主导行业感应度系数及影响力系数的处于上升趋势, 说明江西省主导产业的地位进一步突出, 产业带动性提高。
5 结论及对策
通过上文的分析首先, 江西工业经济在不同发展时期表现出来的不同发展特色, 1992~1997年和2002~2007年江西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1997~2002年江西工业经济的调整发展, 虽然1992~1997年江西工业经济的发展状况较好, 但是在1997~2002年期间江西工业经济进入了一个相对缓慢发展的阶段, 1992~1997年江西工业经济的发展是受政府主攻工业的规划思路影响, 但是1997~2002期间, 虽然政府规划延续了八五期间的思路, 但是江西工业经济并没有良好的发展, 说明存在一定的政策失效, 市场的作用开始显现, 2002~2007年期间江西工业才会出现了加速发展的情况。
江西省主导产业时间序列的研究表明在江西省工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主要是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等产品差异性小、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 主要依托于江西省丰富的自然资源;其次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产品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具有较好的发展速度, 是江西省今后工业经济的发展重点。在今后的经济发展战略中, 优势产业要继续发挥江西省丰富的自然资源特点, 提高工艺, 完善产业链, 并加强对其他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产业政策的制定过程中, 要加强对潜在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 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提高生产集中度, 形成优势企业集群, 加快江西省的工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马利彪,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问题研究, 2009年吉林大学博士论文[J].
[2]张斌华, 江西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其发展对策, 2005年南昌大学硕士论文[J].
[3]秦振辰,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J].2009年第一期.
[4]黄新建, 略论江西主导产业的选择,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J].2005年3月.
[5]谢奉军, 区域主导产业定量选择方法研究,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J].2005年4月.
[6]郭晓群, 主导产业的变迁选择与江西工业发展路径探讨,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J].2004年2月.
[7]冒小栋, “十一五”时期江西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初探, 景德镇高专学报[J].2005年12月.
[8]姜龙梅, 应用投入产出分析选择地区主导产业,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J].2007年第2起.
[9]王剑,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福建省主导产业选择, 黑河学刊[J].2009年第4期.
陕西省主导产业选择 篇5
关键词:主导产业;区位商;指标体系;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137-04
现代经济学认为,每一个经济发展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起主导作用的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注。以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赢取竞争优势,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重头话题。
一、主导产业的概念及其与支柱产业的区别
(一)主导产业的概念
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代表着该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方向,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带动和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或产业部门。主导产业的生命力在于其经济增长速度的领率性及其对其他产业的深刻影响力。它一般具有以下显著的特征:一是能够及时、有效地吸收新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的成果,具有高于其他部门的技术进步率;二是综合效益较好,具有持续的部门增长率,且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三是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较长,具有超常的扩散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大;四是具有时间序列更替性,随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外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转换。
(二)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区别
支柱产业也是表明产业所处战略地位的一个概念,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的总产出中占较大比例的产业。支柱产业往往是一国(地區)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可以看作是经济的主要支柱。在实际应用中,它与主导产业的关系接近,容易被混淆。两者主要存在以下区别:一是在国民经济中重要性的体现方式不同。支柱产业的重要性在于它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主导产业的重要性则体现在它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上。这是最根本的区别。二是有些主导产业会成长为支柱产业,但不是所有的主导产业都会成长为支柱产业。发展主导产业的目的主要是发挥它的关联带动作用,只要它能有效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主导产业的选择就是成功的,并不必然要求它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要达到很高。
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与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般说来,具有区域优势的产业一般具备主导产业的特征。在此,我们选取反映区域优势的系列评价指标,应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的指标来研究海南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静态指标:区位商
区位商是一个反映区域产业专业化水平的指标,又称区域产业专业化率,指的是一个区域某个产业增加值占该区域GDP的比重与全国(或上一级区域,下同)同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之比(商),其计算公式为:
(二)基于GDP的简化动态指标体系
一定区域的某产业的区位商可以静态地反映该产业在一定区域的现存规模优势,我们也可以用一组指标来说明某一区域或某一区域的特定产业是否具备动态的发展优势。它们计算方法相对简单,且GDP或行业增加值的数据获取方便,具有深入浅出的特点。
1.GDP增长率弹性指标
一定时段GDP的变化状况,可以从总体上把握某区域某产业的发展态势。我们选取区域GDP增长率弹性系数和区域产业发展质量指标作为测量GDP增长率弹性的指标。
如果该系数大于1,则说明某区域与全国其他区域相比较具有较好的发展态势,系数值越大,区域发展潜力越大。相反,如果该系数小于1,则说明某区域发展态势欠佳,系数值越小,越不具备发展优势,需加大优势培育力度。
如果该系数大于1,则说明某产业具有较好的发展态势,系数值越大,越具有发展优势。相反,如果该系数小于1,则说明某产业发展态势欠佳,系数值越小,越不具备发展优势。
2.区域产业贡献率指标
区域产业贡献率指标由区域某产业增加值增量与区域GDP增量之比得出。主要由某产业的增长速度是否高于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来判定其发展态势。
选取最近一个历史区间(比如五年),比较各产业贡献率指标的走势,若走势有趋高的情形,则说明该产业在这一区域内的增长速度高于各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具有发展优势。当然,这一分析指标所得出的结论,必须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尤其要分析涉及各类产业发展的国际国内及区域性政策环境的变迁及产业发展前景。有的产业近期发展滞后了,也许并非缘于该产业本身的“夕阳”性质而是其他的人为因素所致,某些产业近期的快速发展,或许亦出自某些人为原因。
(一)基于区位商的优势产业群
以全国为参照系,从区位商的角度来看,2005年海南省的三大产业专业化率(区位商)的规模优势依次为:第一产业(2.67)、第三产业(1.03)、第二产业(0.54)。如表1所示。
我们从海南省三大产业中,选取了2005年总产值相对较高的一些产(行)业来进行区位商的测定,希望找出具有规模优势的产(行)业。通过相关数据计算得出2005年海南省专业化率(区位商)在全国具有规模优势、排在前10位的行业(具体见表2)。
另外,我们对在海南省相对具有影响力一些其他产(行)业的区位商也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如下:教育产业(0.81)、房地产业(0.78)、食品、饮料制造业(0.76)、农副产品加工业(0.73)、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0.70)、金融业(0.42)、纺织业(0.20)、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0.1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04)。
依照区位商的理论分析可以看出,海南省的热带农业、金属和非金属矿采选业和旅游业的专业化水平在全国同产业中的专业化水平较高,具有显性比较优势;建筑业、医药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专业化水平稍高于全国的水平,也具有显性比较优势;教育产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等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均低于全国水平,处于显性劣势。
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前九位具有显性优势的产业,其专业化水平只是略高于全国水平,也就是说相对于其他地区的优势产业来说,海南省的优势产业并没有完全凸显出来,因而提高的空间和潜力比较大。
(二)基于GDP的简化动态指标体系的优势产业分析
为了弥补静态指标区位商的缺陷,我们再用动态指标GDP增长率弹性指标和区域产业贡献率指标来测量海南省有关产业的比较优势。
从2000年到2005年,海南省的GDP增长率弹性系数分别为:2000年(1.1)、2001年(1.22)、2002年(1.15)、2003年(1.15)、2004年(1.09)、2005年(1.02)。在此六年中,海南省GDP增长率弹性系数均大于1,说明海南省与全国其他区域相比较具有较好的发展态势,但均只是稍微高于全国水平,且各年发展潜力不相上下,只有2005年稍低于其他年份。如图1所示。
在进行产业GDP增长率弹性系数的计算中,我们选取了海南目前发展相对较好的热带农业(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和旅游业等产业。以2000年各产业的相关数值为基数,经过计算得出,以上各产业2005年的GDP增长率弹性系数依次为:热带农业(农林牧渔业)(0.72),工业(0.94),建筑业(2.06),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1.17),旅游业(1.63)。其中,产业GDP增长率弹性系数最高的为工业(2.06),最低的为热带农业(0.72),如图2所示。
尽管海南省的工业基础较薄弱,仍然属于产业发展中的“短腿”,但是海南省工业的GDP增长率弹性系数大于1,这说明自2001年开始引进大项目、2004年开始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发展战略以来,海南工业与全国其他区域相比具有较好的发展势态,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热带农业的GDP增长率弹性系数小于1,是所选取产业中最低的,这说明海南省的产业发展趋势已逐步由“热带农业为主、其他产业为辅”而转变为“其他产业逐渐呈现良好发展趋势”的格局。建筑业和旅游业的GDP增长率弹性系数均大于1,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几乎接近1,它们的发展对海南省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从2001年开始数,依次以上一年数值为基数,经过计算得出,以上各产业2001年—2005年的区域产业贡献率如表3所示。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2001年—2005年海南省相关产业贡献率,根据表3,我们把它做成一个走势图,可以看到各产业在5年中对海南经济发展贡献的走势。如图3所示。
区域产业贡献率指标反映了某产业部门在特定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和贡献大小。从产业贡献率来看,近期对海南经济发展贡献率比较大的产业主要是工业和热带农业,它们的增长速度均大于海南的平均产业增速,而建筑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相对偏低。
从图3可以看出,热带农业的产业贡献率虽然有所起伏,但对经济发展贡献一直都居于重要的地位;工业的产业贡献率变化则较大,由2001年的66.7%下降到2002年的15.7%,之后的3年中则在2002年的基础上较为平稳,这和2001年海南省开始引进大项目发展工业、2004年开始实施“双大”发展战略有关;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的产业贡献率虽然相对较低却在不断升高,说明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处于一个较稳定的上升状态;建筑业的产业贡献率偏低且变化较大,2005年降到了5年中的最低水平;旅游业得益于海南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按理应处于较高水平,但从数据和图中看来,其贡献率只是处于中等水平,甚至在2003年因为“非典”的缘故而出现负的产业贡献率,但2004年和2005年旅游业的产业贡献率处于不断向上发展的趋势,因此,海南的旅游业还是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的。
四、海南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
在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发展过程中,主要考虑应两个问题:一是根据海南所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主导产业,目前海南处于工业化前期;二是根据产业发展的阶段来选择主导产业。产业生命循环理论认为,产业在某一地区的发展中一般都规律性地经过科研创新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主导产业要在科研创新期和发展期的产业中选择,其中处于科研创新期的产业可以作为潜在主导产业来加以培育。结合上述的实证分析,我们对海南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给出一个初步的选择方向。
(一)大力发展热点高效农业
在海南省的三大产业中,尽管三大产业的结构由建省前的“一三二”模式演变为如今的“三一二”模式;但是第一产业即热带农业仍然是海南省专业化率最高的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在目前来说仍然具有一些无可比拟的优势。海南的农业具有自身非常突出的特点,即拥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土地后备资源量较多,海洋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海南热带农业资源处于全国其他地区不可替代的位置,“热”和“海”是海南农业需要做好的两篇大文章。海南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广阔,与现阶段农村劳动力素质、管理水平、资金能力等相适应,也有利于环境保护,是海南最大、最现实的优势,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和农村致富的有效途径。
(二)第二产业的竞争力不断上升,工业和建筑业的专业化和比较优势逐渐显现
根据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在工业行业中,金属和非金属矿采选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医药制造业等先锋行业是海南省现有工业行业的主要支柱,建筑业也为GDP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这些行业均要求较高的科技投入,同时又可以发挥海南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尽管第二产业的专业化水平相对较低,工业也一直是海南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条“短腿”,但我们分析时不能陷入区位商的“比较优势陷阱”①,应着重看工业对于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态势。工业行业内可以根据前述指标确立一批行业作为工业的主导产业,通过集聚效应与乘数效应的作用带动相关产业群的发展,进而带动海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利用独特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
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旅游业和批发零售业等行业,它们的专业化率均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上,具有比较优势。其中旅游业一直是海南发展势态最好的产业之一。当今的旅游业从其特点和作用来看已非单一的产业所能概括。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创造可观的直接经济效益,而且其产业带动效应十分广泛。海南是国内乃至世界上现存的为数不多的未受多大污染的地方,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独特,发展旅游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
(四)对主导产业的具体选择
热带高效农业、海洋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及旅游业等具有良好的扩张势头,是海南省的主导产业,也可能发展成未来支柱产业;医药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化工业、农产品和水产品加工业、食品、饮料制造业等亦可作为未来的支柱产业加以培育;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融业和教育产业等产业的发展势头较弱,作为支柱产业培育的道路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美]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2] [日]小宮隆太郎,等.日本的产业政策[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3] 孟庆红,李耀平.产业选择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4] 夏鲁平.选择绿色发展之路——海南发展20年的回顾与反思[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4.
[5] 刘国光.海南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8.
[6] 赵成柏.试析新型工业化下主导产业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J].生态经济,2006,(5).
[7] 郭克莎.工业化新时期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3,(2).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 篇6
1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有些学者认为,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应该遵循一定的基准, 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选择基准。
1.1 国外部分学者的观点
1957年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在《产业结构与投资分配》中提出了主导产业选择的两个基本准则——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收入弹性指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量变化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收入弹性高的产品, 市场容量大, 这类产品所属的产业也应该是区域的主导产业。生产率上升率基准指的是由于每个产业技术水平进步快慢不一样, 生产率上升速率不一样, 区域应该选择那些技术进步快、生产率上升率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艾伯特·O·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了产业关联度基准, 产业关联度即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影响的方向和大小程度, 主要通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衡量。主导产业应选择产业链较长,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较大的产业, 这样才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1998年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提出了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扩散效应主要指的是前瞻效应、回顾效应、旁侧效应。主导产业应选择具有较强扩散效应的产业, 将自身的产业优势辐射到其他的产业, 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
1.2 国内部分学者的观点
国内大部分学者结合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区域经济本身的特点, 提出不同的选择基准。
1992年周振华在《产业结构优化论》提出了增长后劲基准, 短缺替代弹性基准, 瓶颈效益基准。增长后劲基准是指主导产业的选择不应仅从产业的生产率上升幅度高作为选择, 而应选择对整个产业的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的产业。短缺替代弹性基准是指在经济出现短缺的情况下, 要重点发展那些替代弹性比较小的产业, 以满足社会的需求。瓶颈效应基准指的是要关注产业关联中瓶颈效应大的产业, 防止因为瓶颈效应影响其他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1998年何景明、卢旭在《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探讨》中提出了四个基准:市场需求基准, 即要选择目前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未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的产业;产业关联度基准, 同伯特·O·赫希曼的观点一致;资源有效基准即要选择最能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 避免资源劣势, 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产业;经济利益比较基准即要选择经济效益好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使它们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上升。
2003年郭克莎在《工业化新时期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中提出了六个基准:增长潜力大的产业、就业功能强的产业、带动效应大的产业、生产率上升快的产业、技术密集度大的产业、可持续发展性强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1999年王稼琼、李卫东在《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与方法再分析》中提出七个基准:其中吸纳劳动能力基准、可持续发展基准、产业之间的带动基准、市场前景和市场竞争力基准、技术创新与进步基准与郭克莎的观点基本是一致的, 他们还增加了动态比较综合优势基准, 也就是选出符合社会需求、能取得地区相对比较利益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世界市场竞争力基准, 即是选出在国际市场上能够进行资源的整合, 获得最大的利润产业。
1994年王宏伟、朱德威在《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模糊优选模型方法》中提出九基准说:在王稼琼、李卫东提出的七个基准基础上, 还增加了外贸原则、环境效益作为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准则。外贸原则指的是产业出口规模和出口依存度;环境效益指的是产业部门生产单位产值产品而排放的污染废弃物数量。
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 大部分学者对于主导产业选择还是基于整个宏观经济考虑的, 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应该从区域的层面选择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既要符合主导产业的基本特征, 又要达到政府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例如, 如果政府的发展目标是可持续性发展的, 那种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又具有节能环保的产业将会是主导产业。
2 主导产业评价指标选择研究
在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 研究者们研究的角度和视域不同, 建立了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
2003年刘克利、彭水军、陈富华在《主导产业的评价选择模型及其应用》中提出构建三个指标体系, 即主导产业特征评价, 包括技术要素相对密度、规模效应系数、产业关联度、感应度系数、需求收入弹性;主导产业领域内区域比较优势评价, 包括显示性比较优势、市场占有率;区域经济背景评价, 包括就业吸纳率等指标来设计主导产业指标体系。
2004年张魁伟在《区域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提出构建七个指标体系, 即动态上的区域比较优势、需求收入弹性要高、生产率上升要高、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要大、生产要素的相对集约性要强、产业的就业容量要大、可持续发展要强的要求。
2010年张金珍、张敏新在《海洋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综述》中指出区域海洋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包括整体性、客观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
2013年赵惠、李红兵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及在安徽省的实证研究》中指出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应包括三个指标:经济效益指标、比较优势指标、比较劳动生产率。
通过对前面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 不管选择怎样的指标体系去评价, 都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 全局性。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因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在设计指标时要能全面反映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内在要求, 各指标之间又相互关联, 要能够反映各区域主导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区别性。
第二, 可量性。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可以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尤其是定量指标的确定, 做到有资料来源, 有数据可查, 这样才能提高选择的科学性, 减少因为主观因素影响产生对选择结果的偏差。
第三, 可行性。主导产业指标体系不仅要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指标的量化性, 还要考虑指标的可比较性, 必须真实地反映主导产业的优势。
3 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
3.1 主导产业选择定性研究方法
根据文献资料检索, 仅从定性的方法来选择主导产业的比较少, 大多数学者都是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前期学者们的研究来看, 主导产业定性选择应侧重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2006年黎雪林、孙东川在《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的主导产业评选体系研究》中提出了主导产业定性选择应考虑该区域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现实或潜在供给量、该区域需求结构的现实状况及其变动趋势、该区域当前的工业化发展程度以及产业结构层次、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因素。
2008年唐拥军、刘文芳在《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判别和主导产业选择》中提出了主导产业定性选择应考虑区域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 主导产业也是不一样的。在前工业化时期, 应以农业为主;在工业化初期, 以轻纺工业为主;在工业化中期, 以重化工业、低度加工型工业为主;在工业化后期, 以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在后工业化时期, 以信息产业为主。
2016年张政在《宿州市主导产业发展政策研究》中提出了政府的产业政策对主导产业选择的重要性。政府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区域特点、产业发展前景和各种资源利用等情况, 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 着力推动主导产业发展。
3.2 主导产业选择定量研究方法
随着经济学逐步朝数理经济发展, 很多学者在选择主导产业逐步朝定量方向发展。早期的定量研究有产业产值、产业销售总收入、年平均职工人数、产业市场份额、感应度系数 (前向关联度) 、影响力系数 (后向关联度) 、需求收入弹性、产业增长率、劳动力综合就业系数、劳动生产率、区位商、比较劳动生产率等。
目前国内主导产业选择常用的方法是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法中比较有代表性的2014年陈俊宇、刘芳清在《层次分析法在湖南武陵山区特色农业主导产业选择中的应用》中主要采用了层次分析法;2014年吴开、王旭斌、何尾在《江西战略性工业主导产业研究——基于十大工业产业的实证分析》中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2007年唐琼艳在《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中主要采用了灰色系统分析法;张军以、苏维词在《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重庆市为例》中主要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还有很多其他的学者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其实不管是采用哪种综合评价法, 其关键点是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指标权重的赋予。
4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前期存在的不足与后续研究思路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前期研究可谓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但由于各种因素, 研究还存在着一些欠缺, 为了使后面的研究更完善, 以下几个方面可能是研究的思路。
(1) 保持数据的完整和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前期有些研究由于统计数据统计口径不一样, 还有统计数据不完整或者数据不充足, 导致在进行定量分析时, 不能表现出主导产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最终可能出现选择主导产业结果可靠性不强。建议后续研究在数据选择上要保持数据的完整和统计口径的一致性, 至少选用最近连续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并且数据要保证来源于官方发布的数据, 才能保证研究的可靠性。
(2) 构建完善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虽然目前主导产业评价方法很多, 但是有些方法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评价指标很多也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来选择, 每个指标的权重更是难以衡量, 这些都会导致同一地区、不同的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得出的结果是不一致的。建议后续研究主要集中在科学性和系统性上, 构建比较完善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3) 区域主导产业理论还缺乏深入研究。目前区域主导产业选择, 通常都是直接采用国家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而没有考虑不同产业、不同经济区域特点。建议后续研究进一步完善区域经济理论, 结合区域经济本身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等来选择主导产业。
摘要: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主导产业评价指标选择和主导产业评价方法等理论进行梳理, 分析了目前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并提出了后续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的思路。
关键词:主导产业,选择基准,评价指标,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何景明, 卢旭.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1) .
[2]郭克莎.工业化新时期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 2003 (2) .
西安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实证分析 篇7
1 主导产业及区域工业主导产业的含义
1.1 主导产业的内涵
20世纪中叶, 美国经济史学家罗斯托以某些产业部门的迅速发展和扩散来解释现代经济增长的历史和本质, 开创性地提出了主导产业的概念。
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中, 他指出, 在任何特定时期, 一个经济系统能够具有或保持“前进的冲击力”, 是由于若干个“关键部门”迅速扩张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效果, 而这些“关键部门”则被称之为驱动部门/主导部门。其在保持自身的扩张的同时, 还对其他部门产生了影响, 最终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
因此, 主导产业是指那些在国家 (地区) 经济发展或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中出现的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技术进步力、占有较大国民经济比重、发展速度较快且能带动一系列产业发展并代表着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的产业 (群) , 而这些产业部门因其利用新技术方面的特殊能力而具有很高的增长率。
1.2 区域工业主导产业的内涵
区域工业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工业产业体系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代表着该地区工业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 具有区位优势、较高经济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率, 能够带动和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部门) , 是居于支配地位的地区专门化产业 (群) 。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技术上的先进性;时间上的阶段性;结构上的层次性。不同的技术水平、发展阶段及区域层次, 其主导产业也有所不同。
1.3 区域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1) 有区位优势性:
应选择资源密集, 能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区位优势一般用区位商来表示, 区位商大于1, 则表明该产业专业化程度比较高, 在全国 (地区) 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2) 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选择主导产业时必须考虑产业的现实的需求状况及未来的需求潜力;
(3) 有较高的增长率和显著的规模及较强带动性:
通常, 某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以上, 则该产业即达到了支柱产业的标准, 从而才能对经济增长起到较强的带动作用。
2 西安市工业主导产业的实证分析
本文按照2008年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对于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的分类, 将工业部门分为装备制造业, 能源化工工业, 食品工业, 医药制造业, 有色冶金工业,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纺织服装工业8个主要行业, 其中不含建筑业。为和陕西省的分类标准统一, 上文提到的能源化工工业, 包含煤炭开采洗选业,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及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食品工业, 包含食品制造加工及烟草加工业;纺织服装业, 包含纺织业及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有色冶金工业包含黑色冶金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鉴于数据的可获性及西安市具体情况和工业发展的特点, 本文着重从产值比重、需求收入弹性及区位商三个方面, 对西安市的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进行分析, 并据此确定了其工业主导产业。本研究中用于计算各项指标的数据均来自各年西安市及陕西省统计年鉴。
2.1 各产业区位商对比
一般用来衡量产业区域优势的指标是区位商。区位商是指一个区域特定产业的产值占该区域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与全省或全国该特定产业产值占全省或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之间的比值。
鉴于是针对于西安市规模以上各工业主要行业的区位商分析, 本文在此选择比西安市高一级别的陕西省作为对比, 以数据最为全面的2008年为研究年份, 求得各产业的区位商, 如下表所示:
根据上表, 按区位商由大到小排序如下:医药制造业 (2.227) , 装备制造业 (1.974) ,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192) , 纺织服装工业 (1.093)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072) , 食品工业 (0.97) , 有色冶金工业 (0.332) , 能源化工工业 (0.212) 。区位商大于1, 可以认为该产业是地区的专业化部门;区位商越大, 专业化水平越高。由此可见, 西安发展医药制造业具有绝对优势, 其次是装备制造业,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纺织服装业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而最不具备区位优势的, 是能源化工工业, 其次是有色金属冶炼业。这和西安市的自然资源储备及2008-2009全球经济形势亦相符合。
2.2 各产业产值比例对比
通常, 某产业占某国 (地区) 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以上, 则该产业即达到了支柱产业的标准, 从而才能对经济增长起到较强的带动作用。结合西安的实际情况, 同时为便于比较, 本文参考并应用西安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产值与该年度西安工业总产值进行对比及分析, 具体结果见下表:
由上表可见, 在西安市2008年产值比重最高的, 是装备制造业 (42.08%) , 这与近年来西安市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不无关联。排在其后的, 依次是:能源化工工业 (10.3%) , 食品工业 (7.73%) , 医药制造业 (5.23%) 。这几个行业的产值都达到了西安市同年工业总产值的5%以上。它们的发展, 对西安市整体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此外, 上表中, 产值比重最小的, 是纺织服装业 (1.41%) , 这也符合西安市目前工业发展的现状:重工业化明显, 轻工业发展缓慢、比重持续下降, 轻工业产品在西安本地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情况, 对西安市整体经济的带动作用较弱。
2.3 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对比
从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角度来看, 一般选取需求收入弹性这个指标。它反映了产品需求结构与居民收入之间的变化关系。市场需求一般用收入需求弹性来衡量, 在不考虑物价水平的情况下, 一种产品的需求增长率与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之比即为收入需求弹性。
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 结合西安市的实际情况, 本文试图依照西安目前可用的2007-2009年的统计数据, 并以2007年为基期, 2008年为观察期, 计算相应的收入弹性。根据计算结果, 各产业依照产品需求弹性由大到小排序的前四位是:食品工业, 能源化工工业, 装备制造业及有色冶金工业。而弹性最小的, 是传统的纺织服装工业, 其次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较符合普通日常消费品需求弹性通常不大的规律, 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作为新兴产业, 需求弹性较低, 这与2007年开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及西安的实际情况有关。
3 对西安市工业主导产业的综合分析及结论
上面从产业区位优势、产值比及收入弹性三个方面对各产业进行了评价。利用DEA/AHP方法, 将各产业的三项基准得分作为输出指标, 输入指标设为1, 可以得到对各产业的综合评价, 结果见下表:
根据DEA/AHP分析, 得分有效的工业行业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及食品工业, 应优先考虑将其作为主导产业。而纺织服装工业及有色冶金工业紧随其后, 居于第五和第六位。考虑到节能减排的需要及服装轻纺等行业对于就业的带动作用, 可将其考虑作为备选产业。排在最后的是能源化工工业, 虽然西安市能源化工工业产值比重比较大, 但效率偏低, 于西安市区位优势不明显。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国内外能源需求的急速下滑导致能源化工工业的短期不景气也是该行业排序靠后的一个原因。考虑到能源化工产业较高能耗性, 及对经济的影响力,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促使能源化工工业效率的提升显得刻不容缓。
基于DEA的西安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的效率分析, 可以确定西安今后工业发展的方向。西安市应合理运用市场的力量, 在今后重点发展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及食品工业。
4 建议
4.1 提升工业结构水平, 培育发展龙头企业
根据工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主导产业一般按照轻工业—基础工业—重加工组装工业 (装备制造业) —高新技术产业的顺序依次递进的。西安市经过“十五”、“十一五”的发展, 2008年装备制造业已占到GDP总量的16.2%, 而高新技术产业只占9.1%。照此规律, 西安市今后, 除了继续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外, 还须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以提升其整体工业结构水平。通过培养和发展大型企业集团, 努力加快建设航空航天、汽车及零部件及新能源装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业特色优势产业基地, 强化资源配置, 完备功能设施, 为优势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优质服务, 从而带动西安市经济的整体发展。
4.2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工业化不可能完全不影响环境, 但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目前, 虽然西安市已经形成了一些具备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但是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依然还存在, 大多产业还存在资源利用率低下等问题。为了西安市经济的长远发展, 必须全面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发展循环经济, 寻求资源的高效配置。
4.3 坚持园区带动战略, 突出集群优势
西安今后应把产业集聚发展作为促进产业延伸、集约生产、提高配套、放大优势的有效途径, 采取政策支持、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措施, 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一批紧密型产业集群;依托资源优势形成深加工业等产品外延型产业集群;依托高新技术形成科技型产业集群。在“十二五”期间, 西安工业仍要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为载体, 不断加快园区发展, 以形成产业定位明确、产业集聚、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工业园区布局, 进一步促使工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摘要: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以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 如何制定西安市工业产业的发展战略,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促使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目前, 西安工业化水平偏低, 工业经济总体规模偏小, 工业园区经济总量小、发展不均衡,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较为明显。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 西安工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基于西安市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根据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利用2007—2009年西安市及陕西省统计年鉴数据, 针对西安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 从产值比重、区位商及需求收入弹性三个方面, 研究并试图确定各产业的定位和比较优势, 以明确西安市工业未来发展方向, 为西安市工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战略的选择提出建议。
关键词:DEA/AHP,工业主导产业,西安市
参考文献
[1]马庆国, 王凯.基于AHP和DEA的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效率评价[J].重庆大学学报, 2008, (2) .
[2]Green, R.H;Doyee, S.R;Cook, W.D;Preference voting and project ranking using DEA and cross-evalu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96, (90) :461-472.
[3]赵莹.基于DEA方法的区域主导产业决策分析[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 2006.
[4]李力, 韩丽媛.基于能源-经济-环境DEA分析的我国工业发展效率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8, (5) .
重庆新兴主导产业选择的思考 篇8
近年来,国家将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提上日程,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而环保产业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柱和载体,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各国环保投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环保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来发展,力求在环保市场取得优势。本文考虑将环保产业作为未来重庆新兴主导产业选择的方向,就环保产业发展成为重庆新兴主导产业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重庆环保产业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重庆环保产业发展状况
重庆环保产业虽起步较晚,从20世纪70年代的水污染综合治理以及废物利用等末端环境控制开始,但发展较快。2000年开始建立国家环保产业发展重庆基地,2002年成立了重庆环保产业园区,2004年重庆环保产业年收入总额为83亿元,位于环保产业收入总额地区分布的中间位置,其中环保服务业和资源综合利用居全国领先地位,洁净产品生产领域劣势较明显。近年来,重庆加大环保投资力度,并培育了一批环保产业骨干龙头企业,三废污染处理能力、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均大大提高。
1.2 重庆环保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的产业,重庆环保产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环保产业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侧重于发展环保产业中的环保服务业以及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结构不合理,存在明显偏向;产业布局设置不当,忽视对主城以外地区的产业投向;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匮乏;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存在资金瓶颈问题,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环保产业部分项目的财政投入有限,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环保产业的不重视、不信任,提高信贷“门槛”。
2 将环保产业定位于重庆新兴主导产业选择方向的可行性分析
许多国家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道路后,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支持环保产业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下,环保产业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各国重点发展的产业。将环保产业定位于重庆新兴主导产业选择方向具有可行性。
2.1 符合主导产业的基本要求
根据产业结构理论,可将产业关联度高、需求收入弹性大、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增加就业等作为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1]。将环保产业定位于重庆新兴主导产业选择方向符合主导产业选择的要求。
2.1.1 环保产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
环保产业渗透于三大产业发展中,感应度高,关联性强。具体而言,环保产业中的自然生态保护与第一产业紧密联系,环保产业中的环保产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洁净产品生产从属于第二产业,而环保服务,例如:提供有关环保方面的咨询服务等归属于第三产业。所以说,环保产业是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与其他产业或产业部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就重庆而言,环保产业与重庆传统主导产业相融合。环保产业的发展要求装备制造业提供相应的产品设备:城市污水处理系统集成成套设备、船用污水处理成套设备、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治理成套设备、城市垃圾处理、收运系统、环保自动化控制系统及在线监测仪表、天然气加气站等成套装备、船用CNG成套装置、液化天然气成套装置等,从而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方向。作为重庆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摩托车制造业,在“安全、环保、节能”逐渐成为21世纪汽车发展主题的背景下,发展环保产业将有利于为汽车摩托车产业发展开拓新的市场,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
2.1.2 环保产业具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
培育新兴产业应着眼于长远利益,考虑其发展前景。环保产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自然生态为手段,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朝阳产业。在环保技术创新及环保产品开发方面,部分发达国家已开始步入技术成熟阶段,将环保产业作为其经济稳定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来发展。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及清洁生产的推广,世界各国对环保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环保产品的市场交易额为3 000亿美元,到2000年有望突破6 000亿美元[2]。增长速度之快,说明环保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环保市场日趋成熟,各国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开始日益重视环保产业的发展。
直辖以来,重庆环保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作为一个典型的重工业城市,环境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形式严峻。为积极响应“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号召,重庆的环保产业急需改善和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环保型产品需求增加、对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要求提升。因此,从长远来看,重庆环保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市场需求潜力较大,不论是生产还是生活领域,环保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均会较高。
2.1.3 环保产业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增加就业
环保产业是一个对技术要求较高的产业,只有充分利用高技术才能生产出安全可靠的洁净产品、环保产品,提供舒适的环保服务,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同时环保产业的发展为其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为经济增长创造了基础条件。从环保产业产值与就业人数看,OECD国家环保产业产值大多超过该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仅在环境末端治理上就业的人数已占总就业人数的0.5%~1%,就业人均产值约为全国就业人员人均产值的2倍。重庆人口众多,失业劳动力较多,随着环保产业的重要性日趋凸显,通过自主研发、技术模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等方式加快环保产业发展,将成为重庆经济增长和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
2.2 符合产业发展趋势
当前,重庆的人均GDP已跨过1 000美元的大台阶,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该阶段的产业应以基础设施、重工业及装备型产业等为主。环保产业具有特殊性,它既为重工业以及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保障,又能为这些产业的发展创造新的需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它又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的特质。根据人均GDP数额来确定国家或地区所处的结构状态以及相应的主导产业选择标准,在工业化后期阶段,即高额消费阶段的产业发展应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中心。因此,将环保产业作为重庆新兴主导产业选择方向来发展,符合重庆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特征以及未来发展态势所对应的主导产业结构。
2.3 符合重庆现实需求
重庆是继北京、上海、天津后的第四大直辖市,但有着区别于其它直辖市的特殊性。一方面,重庆位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典型的重工业城市,环境问题严重,人口众多,人均GDP远低于其他三个直辖市,农村面积较大,贫困县较多,城乡收入差距明显;另一方面,重庆主城区环境污染严重,三峡库区水资源污染治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是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重庆发展的政策,2007年国家将重庆批准为城乡统筹配套改革综合实验区,而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基于此,将环保产业定位于重庆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方向符合现阶段重庆发展的现实需要。
2.4 符合世界“潮流”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趋势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以后已意识到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并将环保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部分发达国家已将环保产业定位于战略产业。在OECD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保产业一直以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2-3倍的速度增长。环保产业在政府、市场以及公众环保意识三重力量的推动下已经从最初的末端控制转为洁净技术的开发和洁净产品的生产,环境保护思路已经从污染治理转移到污染预防以及污染控制,积极开发和利用新技术,开发和出口新产品。重庆将环保产业作为新兴主导产业发展方向顺应了世界潮流,有利于改善和增强重庆在环保产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促进重庆生产总值的再创造、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以及经济发展环境的塑造,为重庆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3 将环保产业培育成重庆主导产业选择对象的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对重庆环保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可行性分析,本文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为将环保产业发展成为重庆新兴主导产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1) 积极运用政策发展环保产业。
当前形势下,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机遇,努力争取国家大型环保项目落户重庆。在城乡统筹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契机中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三峡库区和谐发展,解决重庆经济发展中瓶颈问题。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环保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2) 构建多元化的环保投融资体系。
环保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如上所述,重庆环保产业的资金来源渠道较为狭窄,必须运用资本市场手段,广泛筹集资金,为重庆环保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充分调动政府、企业、社会、外资等各方面的积极性,以政府提供产业政策和相关扶持政策为引导,形成资金来源多元化、投资稳健的投资格局[3,4]。通过审慎选择投资项目,有效化解投资风险,促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
3)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合理调整重庆环保产业四大类的发展方向,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可采用模仿和承接国外先进技术的形式来开发新的环保产品。同时要继续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率、大力发展环保服务,实现环保产业四大类的共同发展。调整环保产业的布局,将环保产业发展逐步渗透到各县区,而不仅仅局限于主城区,形成由中心向周围扩散和辐射的效应。
4) 培养环保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重庆环保产业人员素质结构普遍不高。虽说环保产业并不要求产业内部高层人才云集,但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投入生产、投放市场等环节要求有高技能人才来开发、运营和管理。这就要求重庆在发展环保产业过程中要注重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结合,共建研发基地、培训基地,加大环保人才培养力度。
摘要:新兴主导产业选择对重庆经济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考虑将环保产业作为未来重庆新兴主导产业选择的方向,从重庆环保产业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出发,就环保产业定位于重庆新兴主导产业选择方向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兴主导产业,产业选择,环保产业
参考文献
[1]刘华富.生态环保产业应成为成都市新兴的主导产业[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0(6):19-20.
[2]曾春九.试论环保产业在西部开发中的战略地位[J].中国环保产业,2003(6):10-12.
[3]刘达.我国环保产业风险投资评述[J].中国环保产业,2005(11):11-13.
陕西省主导产业选择 篇9
(一) 主导产业的定义
最早提出主导产业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 稍后罗斯托对主导产业概念进行了明确、系统的研究。罗斯托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中指出, 在任何特定时期, 国民经济的不同部门的增长率存在着广泛的差异。这时整个经济的增长率在一定意义上是某些关键部门的迅速增长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结果。他把这些关键部门称为驱动部门或主导部门。罗斯托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分为三类: (1) 主导增长部门; (2) 辅助增长部门; (3) 派生增长部门。经济增长就是为数有限的主导部门迅速扩大并带领辅助部门和派生部门增长的结果。
目前对主导产业的概念没有一致的观点, 笔者在此认为: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专门化产业, 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和较高的增长率, 产出规模大, 产值比重大, 关联效应强, 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增长, 并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 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在产业经济理论史上, 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了界定和选择主导产业的基准。罗斯托提出, 选择主导产业的基准有两条:第一具有较高的增长率和显著的规模;第二能带动其他部门的经济增长。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 (1958) 一书中, 提出了联系效应理论和“产业关联度基准”。这一基准的含义是指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对其他产业会产生较高的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选择这些产业为主导产业, 可以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比较优势基准”源于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以及稍后的赫克歇尔和俄林。该理论认为每个国家在各个时期都应该重点发展那些具有某些资源 (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技术资源、管理资源等) 相对优势, 并可以充分利用其相对优势的产业部门, 然后以此为中心按照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联系, 逐步推动相关产业部门的发展, 形成一个能够充分利用区域优势的产业结构。比较优势基准主张以资源密集度为基准选择主导产业。
结合广西的具体情况及区域差异的客观实际, 参照上述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笔者利用以下两项基准来判定和选择广西主导产业。
1. 比较优势基准。
选择具有某些资源 (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技术资源、管理资源等) 相对优势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 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并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
2. 市场基准。
区域主导产业必须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区域优势, 建立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结构, 引导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衡量指标为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某产业销售收入/全国同产业销售收入×100%, 市场占有率高, 说明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强。
二、广西产业结构总体特征及其工业化现状评价
(一) 产业结构总体特征
1. 三次产业构成比例结构由“一二三”型调整为“三二一”型。
2006年广西生产总值为4828.51亿元, 是1978年的63.65倍。三次产业构成比例由1978年的40.7:34.0:25.3调整为2006年的21.4:38.9:39.7。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 第二产业比重由快速上升逐步转为缓慢上升, 第三产业则经历徘徊、再上升的发展过程。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19.3个百分点, 第二、三产业分别上升了4.9、14.4个百分点。
1988年以前产业类型为“一二三”, 1989年转型为“一三二”。90年代中期随着工业高速增长和第三产业推动又转型为“二三一”。到了1997年产业结构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三次产业结构为31.9:33.8:34.3, 产业类型转变为“三二一”, 表明广西经济的工业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工业和服务业构成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 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一直保持:
“一三二”。广西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先快速减少, 后缓慢减少, 第二产业缓慢增加, 第三产业增加较快。1980~2006的27年间, 第一产业在全社会从业人员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大幅度下降, 由1980年占绝对优势的83%, 下降到2006年的55.1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幅度较大, 由1980年的9.0%上升到2006年的32.79%;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有所上升, 但上升幅度不大, 27年间仅上升4.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增加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但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一直保持“一三二”。
(二) 广西工业化水平的综合评价
1. 从GDP指标看广西工业化。
著名经济学H·钱纳里等人, 把经济学理解为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变, 并借助多国模型提出了标准模式, 即根据人均GDP收入水平, 将不发达经济到成熟的工业经济整个变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6个等级 (见下表) :
资料来源:H·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 1989.
人均GDP是反映工业化阶段直观指标, 一般说来, 人均GDP水平与工业化程度成正比。2006年广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0, 296元, 按汇率法计算人均GDP约为1291.8美元。根据H·钱纳里多国模型来判断广西工业化发展进入了第二阶段加速阶段, 因此其工业化程度比较低。
2. 参考西方国家学者提出的工业化
发展阶段更详细的划分标准, 可把工业化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1) 从产业革命开始到工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例超过农业产值这一点, 为前期工业化阶段, 即走向工业化阶段; (2) 工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例超过农业产值 (按钱纳里的观点) , 由这一点到农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例下降到20%, 为工业化初期阶段; (3) 从农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例下降到20%以下开始, 到农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例下降到10%以下, 为工业化中期阶段; (4) 农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例下降到10%以下, 标志着进入后工业化阶段; (5) 农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例下降到5%以下, 可以看作完全实现工业化。广西2006年工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例超过农业产值所占的比例, 且农业产值占广西GDP的比例是21.4%, 高于20%, 由以上可看出广西工业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综合来看, 广西工业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三、广西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 广西主导产业选择的基本方法
1. 区位商。
该方法主要衡量区域专门化程度。区域专门化程度也称专门化率, 是指一产业在区域结构中所占比重与该产业在全国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之比。
该指标用公式表示为:
注:RCAij:j地区第i产业的区位商;Xij:j地区第i产业的产值;Xit:j地区总产值;Xnj:全国或全省第i产业产值;Xnt:全国或全省总产值。
当RCAij>1时, 表明该产业专业化程度很高, 具有相对规模, 发展较快, 不仅可以满足本地需求, 还可以对外提供产品, 有可能成为区域主导产业。RCAij的值越大, 该产业的专业化就越高, 其转化为主导产业的可能性就越大;当RCAij<1时表明I地区J行业不能满足本地区需求, 需要由区外来弥补。
2. 市场占有率分析法。
该指标用公式表示为:
注:Pi:第i产业市场占有率;Sij:第i产业在j地区的产业销售收入;Sin:第i产业在全国或全省的销售总收入。
(二) 广西主导产业选择分析
资源来源:由《广西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年鉴2007》用相关数据整理得来。
市场占有率是衡量一个地区工业经济竞争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市场占有率高表明其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农副食品加工业 (3.48%)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12%)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2.1%) 、烟草制造业 (1.99%)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68%) 、医药制造业 (1.42%) 。市场占有率相对较高的产业, 工业经济竞争力较强。
综合以上两个指标分析, 笔者提出重点选择农副食品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烟草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等作为广西的主导产业。
四、广西产业结构调整
(一) 广西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 农业基础薄弱。
广西农业产业发育程度低, 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够强, 农业综合经济效益较低;商品生产基地集约化程度低, 科技含量不高;农副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普遍规模小, 实力弱, 企业与农户利益分割, 没有形成一体化经营, 绝大多数企业撑不起产业化的龙头;农产品市场档次不高, 规模不大, 市场体系不完善, 辐射范围小, 带动能力弱;社会化服务组织, 由于部门分割, 经费不足, 不成体系, 没有形成健全的综合服务功能。这种状况的存在, 造成广西千家万户的农业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 农产品的生产脱离市场的需求。
2. 工业经济实力不强, 产业结构欠合理, 地区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企业规模小, 骨干企业少, 全区能上规模, 上档次的大型企业集团为数不多。企业和产业缺乏规模, 缺乏竞争力, 导致广西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工业技术含量低, 技术设备落后, 创新能力低, 工业技术进步缓慢。广西工业的关联度低, 产业链条短, 直接制约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区域之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 小而全, 造成企业间低水平过度竞争, 资源配置效率低。区域为加速自身发展, 盲目建设, 没有很好形成经济特色。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小, 工业企业中传统的企业多, 产品结构单一, 层次较低, 缺乏市场竞争力。
3. 第三产业层次低,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 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 而广西以传统的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贸易餐饮业为主, 一些基础性第三产业 (如邮电、通讯) 和新兴第三产业 (如金融, 保险、信息、咨询、科技) 发育不良。
(二) 调整产业结构的对策
1. 推进农业综合开发, 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农业群。
广西具有丰富的亚热带特色的农业资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广西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1) 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 (2) 调整果业结构, 大力种植和发展具有特色的高产优质水果品种, 提高农产品质量,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3) 大力推广种植经济作物。如药材, 松树等。 (4) 延伸产业链,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 加快现代化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 大力发展农业现代物流, 开发和引进农副产品的冷藏、仓储、包装、营销等技术。 (5) 密切关注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的数量、品种来进行生产, 减少因供需信息不对称, 导致农产品供过于求, 积压腐烂或贱价卖出的情况发生。 (6) 重点组建一批具有一定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 建设有一定规模的科学种养基地,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培育和开发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
2. 加快发展工业的步伐, 重点发展主导产业。
(1) 坚决搞活中小企业, 加强大、中、小企业的合作。中小企业可以为大企业生产零件、配件, 从而提高产品的专业化水平, 资源利用率和创新能力, 也使得大企业有更多的资金、人力、精力花在具有比较优势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研发, 整合等核心部分, 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如上了规模的汽车企业, 可以将部分汽车零件外包给小企业, 集中开发和生产核心部分或具有较强优势部分。这样, 既留给中小企业较大生存空间, 并使某些零部件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又能令大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增, 市场竞争力增强, 能与区外、国际的企业相较量。 (2) 加强投资引入, 拓宽融资渠道。政府制定优惠政策, 吸引区外国外资金流入。 (3) 完善产业组织, 扩大产业规模, 兼并落后企业, 重组资产。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 产品质量, 降低经营成本, 完善企业组织。大企业可以兼并落后、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 进行资产重组, 扩大企业规模,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4) 发展特色经济。如广西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应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战略任务来抓好抓紧。广西发展海洋经济, 应以规划为先导, 以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为动力, 加快海洋经济综合开发, 加强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又如广西具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矿石。对有色金属进行统筹和深加工, 把广西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有色技术产业基地。
3. 加快发展服务业。
(1) 改造提升交通运输、餐饮、零售贸易等传统服务业。如在交通运输方面, 加快建设沿海大型组合港, 统筹规划和建设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三大港口;加快出海出省出边高等级公路建设。重点建设以南宁为中心, 通往越南以及广东、云南、贵州、湖南的高速公路, 构筑连接华南、西南、华中至广西沿海港口, 以及沟通中国与越南乃至通往东盟其它国家的高等级公路网络;拓展铁路网和提高铁路运输能力 (2) 加快发展现代信息、会展、金融、中介、咨询、会计、律师、房地产等新型服务业, 并加快与国际市场沟通。这些产业具有市场需求大、产业关联度高、吸纳人员多、延伸领域广等特点。如加快金融业的发展, 为投资者提供更多资金来源和更好的投资环境。 (3) 积极培育教育、文化、体育等需求潜力大的服务业。培养更多具有专业知识的服务专员, 提高服务质量, 并大力宣传本地文化。 (4) 大力发展旅游业, 既能提高本产业的生产总值, 又能带动其他配套产业的发展。广西旅游资源丰富, 发展潜力巨大。强化桂林山水、北海银滩、南宁绿都、防城港金滩、边关风貌以及各地民族风情等极具特色的新景区、景点、线路的开发和保护, 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这就十分需要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技术、装备、管理以及相应的教育培训。
摘要:本文根据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以及相关判断指标, 结合广西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特征, 确立了广西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并通过区位商和市场占有率这两个指标对广西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定量分析。统计分析得出, 广西的主导产业为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烟草制造业等。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了调整、优化广西产业结构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主导产业,区位商,市场占有率,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方志玉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以福建省为例[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 (8) 81-83
陕西省主导产业选择 篇10
【关键词】现代产业体系;路径;政策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是党的“十七大”针对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新变化以及我国产业发展中技术水平低、对资源过度依赖、高投入低产出、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为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陕西省国民经济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应首先弄清,究竟如何构建既顺应世界产业发展潮流又能充分显现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也就是说,深入研究探讨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的路径与政策选择,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现代产业体系的丰富内涵
现代产业体系最早是由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但对于什么是现代产业体系,“十七大”报告中并没有明确的论述。理论界也对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外延进行了多维度的解读,但目前仍没有就什么是现代产业体系达成共识。结合国内理论研究成果和国外发展变化,我们认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以下丰富内涵:
从构成要素上看,现代产业体系是指“现代元素比较显著的产业构成,主要指第一、第二与第三产业的构成”。由于现代化程度和发展水平不同,因而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实际涵义。“在经济发达国家,现代产业体系主要指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充分的产业构成,一般情况下现代服务业要占其GDP的70%左右。而在发展中国家,现代产业体系主要指工业化进程比较健康的产业构成,一般指工业增加值占GDP50%左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稳定上升的产业构成。”可见,国际比较视野下的现代产业体系,是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占较大比例,第二产业的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体系。在我国,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为核心构成的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系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产业载体。”这是现代产业体系与传统产业体系的重要区别。
从总体趋势来看,田家欣认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现代农业在第一产业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装备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并逐步成为第二产业的主体;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作用显著,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明显提升,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产业群落为核心,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以创新性、动态性、地方性、可持续性、协调性和开放性为主要特征。”这是世界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一般规律,也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要求。
从最终结果看,河北省社科學院研究员颜廷标认为,现代产业体系体现在三个层面上:产业层面上的结构优化,即通过“产业结构服务化、产业结构高新技术化、产业结构融合化、产业结构国际化产”,推动内部产业向世界产业分工链条的高端上移,从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企业层面的竞争力强大,即形成一批国际化、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有进入世界500强的大型企业,同时在全国500强企业中占有较多的名额,形成一批有国际影响的产业集群、产业链条、产业技术联盟,发挥聚集发展、组织竞争、技术创新的作用;产品层面的优质和高附加值,即形成一批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支撑的高新技术产品群,形成一批以优质产品、高附加值产品为特征、以著名品牌(商标)为标志的产品群,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这是现代产业体系建成的标志,也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方向与目标。
从发展途径看,现代产业体系需要四个方面的支撑平台:一是需有明确产业发展特征的政策支撑。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确定了“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这既从政策指向上清晰勾勒出我国“十二五”时期及后工业化时期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路径,也准确分反应了未来我国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二是需有体现产业竞争力的组织支撑。包括各类企业网络组织、企业集团、产业联盟、产业集群、产业链条等组织载体。这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载体,也是产业竞争力的具体体现。三是须有良好的运作平台支撑。包括政府管制调控能力、区域创新能力、融资能力、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城市承载能力等。做好产业平台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条件。四是须有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支撑。包括自然环境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这是吸引产业发展要素、促进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现代产业体系是相对传统产业体系而言的,是中国语境下的一个对产业发展具有导向性作用的新概念,是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创新能力强为特征、以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内容、三次产业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协调发展,从而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集聚化和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新型产业体系。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是我国重构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结构的必由之路。
二、构建陕西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
构建区域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实质上是一个体现区域产业有机构成基本特征的形成过程。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应当具有产业实力特色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集聚化和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等基本特征,并使产业总体呈现相对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发展态势。陕西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一)结构优化合理化——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
这是陕西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结构优化的根本要求。尽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陕西三次产业结构比从1979年的34.41:47.26:18.33已优化调整到2011年的9.8:55.2:35.0。但是,从总体发展看,陕西目前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加工制造业比重较大,尤其是全省服务业务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从全球、全国范围看,陕西服务业发展不容乐观。据世界银行统计资料显示(表一):当前全球服务业平均比重已超过60%,发达国家超过70%。2011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3.1%,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陕西仅为35.0%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从2005年到2011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从40.5%增至43.1%,而陕西从39.3%降至35%,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与北京(75.7%)、上海(57.9%)等服务业发达省份差距更大。与此同时,陕西服务业还存在着与第二产业发展相比增长较慢、占GDP呈下降趋势、传统服务业务占主导、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等问题。据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从“九五”到“十一五”,陕西第二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2.5%、14.6%、16.5%,GDP占比分别为43.4%、51.7%、53.8%,服务业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25、10.8%、14.9% ,GDP占比分别为42.3%38.1%、36.4%。2010年,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三个传统行业的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46.3%,而信息运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仅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4%。也就是说,目前,陕西“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发展不协调的根本原因在于服务业发展水平低,特别是缺乏以研发、设计、营销、物流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则要求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带动。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促进结构优化合理化,有利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这是陕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根本所在。
nlc202309031813
表11996年~2006年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重(%)
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世界656566676767686969696969美國727272737475767777767677欧元区686869696970707171717272日本646464656566676868686868中国333334363839404141404040资料来源:World Bank(2009),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9.
(二)产业构成特色化——以“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
这是陕西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特色化的基础。从产业构成看,十五、十一五期间,陕西将高新技术、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文化旅游、果业畜牧业及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初步形成了特色优势产业体系。目前,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加值已占到全省GDP的50% 左右,逐步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但是,产业配套能力不强,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科技与产业的融合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资源消耗大、环境约束依然严峻,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发展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产业层次低、链条短小、附加值不大,产业持续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影响发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统筹协调发展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因此,从初步形成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到基本形成现代产业优势,再到最终形成以“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四大产业体系构成的现代产业体系,既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主要任务,也是陕西省经济发展上台阶的关键,更是陕西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的根本要求。
(三)区域布局合理化——以“关中主体发展、陕北持续发展、陕南生态发展”的产业体系
这是陕西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区域分工、错位发展的战略布局。因为,从长远看、本质看,虽然陕北能源资源丰富,但受其不可再生性、生态脆弱性和难以恢复性制约,可持续发展始终是须破解的根本性问题;陕南是关中的生态屏障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地,在国家生态功能保护区中属适度开发区,生态发展、循环发展既符合国家主体功能区要求又适应国际发展趋势,陕南的优势是生态环境,关中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是最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因此,陕西的优势区域应是关中。从长远看、竞争力看,资源产业、装备制造业虽然是陕西的优势产业,但不是最重要的优势产业,不是陕西的核心竞争力,陕西最具潜在优势、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应是服务业,尤其是关中的文化旅游产业、科技产业、现代高端服务业。因此,陕西产业发展战略应该是“关中主体发展,陕北可持续发展,陕南生态发展”。 具体到关中、陕南、陕北三大区域,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科技优势,应当结合这些优势,找准突破点,指导三大区域规划、制定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错位差异化发展,防止产能过剩或重复建设。
(四)产业发展集群化——以“一个高地和四基地”为依托、以产业链条为纽带,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的“三位一体”的现代产业集群为引擎的产业体系
这是陕西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的源动力,集聚性、集群化是现代产业体系的空间特征,高新技术园区是现代产业体系集聚性、集群化特征的重要体现。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过程就是产业的空间结构不断调整、产业集聚化、最终形成产业集群的过程。基于产业链的联系、形成上、中、下游机构完整、外围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充满创新活力的有机体系,运输成本的节约、公共设施成本的分摊、信息沟通的便捷和包括技术扩散效应和学习效应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正的外部性,产业集群成为国家、区域获得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之一。因此,陕西应以“一个高地和四基地”为依托、以产业链条为纽带,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发展一批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的现代产业集群。这“三位一体”的集群化发展已具备一定的基础。陕西今后应做好产业聚集发展的两件事:一是做大做强支撑平台。主要打造国家级、省级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内陆国际港务区、生态保护区、产业园等。二是突出发展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研发服务、商务服务、物流服务五大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和传统农业现代化,为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提供服务支撑以延伸产业链。
三、构建陕西特色现代产业体系路径与政策选择
(一)加快构建应坚持四个原则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培育创新主体,打造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环境,深化技术、管理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强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坚持注重“两化”融合。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渗透和促进作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持续加大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三是坚持力促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技术密集与扩大就业相兼顾,努力在统筹互动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坚持板块推动。以各类基地建设为重点,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产业基础平台建设,促进产业聚集;突出市场建设,促进需求聚集,打造宜居宜业环境,促进科技人才聚集,大力培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专业化集聚、上下游配套和高端化发展。
(二)加快构建的必由之路
一是走创新发展之路。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支持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研发中心,使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二是走开放发展之路。在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产业竞争的背景下,陕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本身就要求更深、更广地参与省内外、国内外产业分工。引进大项目、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和各类人才,实现要素的吸纳和市场的扩散,借助外部资源实现我省产业的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三是走融合发展之路。力促四个方面的融合:(1)信息技术对包括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在内的所有产业的渗透和嵌入;(2)服务业对工业、农业的融合和渗透,如服务业加速向第二产业的生产前期研究、生产中期设计和生产后期的信息反馈过程展开全方位的渗透;(3)各产业内部部门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4)知识与产业的融合,如品牌价值提升和创意产业的发展。四是走集聚发展之路。要结合城镇化建设同步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强化产业集聚区的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园区经济、集群经济、块状经济等,充分发挥产业链联系、运输成本节约、公共设施成本分摊、信息沟通便捷等产业集聚的优势,打造区域经济竞争优势。五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继续抓好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大力发展绿色工业、节能工业、循环工业,努力用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保持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nlc202309031813
(三)大力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大力發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实质上是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以便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事实证明,新技术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传统产业的衰落速度,使部分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命力。比如,陕西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但使已经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业、服装业、建筑业正在转变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且使钢铁、汽车、化工等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可使其日趋信息化和知识化。陕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途径:一是继续坚持“大项目引领、大集团支撑、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的思路,通过开展战略合作,引进战略投资者,组织实施重大专项,推进骨干企业、重点园区、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发挥其对陕西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示范、带动作用。二是不断完善支撑体系,建设国家新技术产业基地。要不断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培育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若干个在全国家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四)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现代服务业
经济“服务化”是世界产业发展的总趋势,随着世界经济进入服务经济时代,信息服务业、专业服务业、科技研发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保险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迅猛崛起。这些服务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信息密集和人才密集的特点,成为发达国家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以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为核心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现阶段乃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陕西比较现实的选择。推动陕西现代服务业大发展的路径:一是牢固树立“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同步发展”的理念,以“工业化”为龙头,带动服务业提速;以“城市化”为依托,拓展服务业空间;以“市场化”为导向,创新服务业机制,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二是以西安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大力推进大型制造业企业的主辅分离,鼓励有能力的制造业企业将其承担的生产性服务功能分离出来,衍生出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在满足母体企业需求的同时为其他企业提供市场化服务”;三是积极引进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现代服务业大集团、大公司来陕发展,加快引进国外先进的服务技术和标准、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才,推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升级换代。
(五)以新型城市化带动工业现代化和服务业现代化
长期以来,陕西城镇化水平偏低,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除了西安中心城市规模较大外、次中心城市及小城镇规模偏小数量偏少,对人才、技术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辐射能力不足,城镇化发展水平严重制约了陕西的工业现代化和服务业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陕西新型城市化建设,实现新型城市化与工业现代化和服务业现代化的良性互动,是构建陕西现代产业体系的一条必由之路。一方面,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特别是加快西安国际大都市及关天经济区城市群建设,提升城市吸引力,促进人才、技术和资金向关天经济区城市群集聚,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要素和空间支撑。另一方面,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高速发展为依托,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化的速度,提高产业集聚化水平。
(六)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农业在陕西区域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下降是一个客观事实,但绝不能因此而忽视农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要坚持毫不动摇地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依托,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快用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和现代经营方式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加速土地使用权等农业要素流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和科技化水平,促进现代农业与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之间的协调发展。这既是陕西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现代产业体系[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266204.htm.
[2]张明哲.现代产业体系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0,(01).
[3]田家欣.构建区域现代产业体系的路径与政策选择[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07).
[4]颜廷标.河北省应构建什么样的现代产业体系[N].河北日报,2009-08-13.
[5]西安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意见[EB/OL].http://www.lintongdz.gov.cn/wMcms_ReadNews.asp?NewsID=404.
[6]李家俊.注重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N].学习时报,2011-4-18.
【作者简介】
华中煜,供职于中共商洛市委党校。
小城市新区主导产业选择案例分析 篇11
关键词:小城市发展,新区建设,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结构
一、前言
柯桥区是由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经济开发区, 设立于1993年。全区面积达到64.7平方公里。自开发区设立以来, 已经有接近一千四百家工业企业在该区落户, 至2010年起, 在连续十三年的时间里进入全省开发区综合指标考核前十位。可以说柯桥区是小城市新区建设的典型, 其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新区主导产业的正确选择有直接关系。本文进行案例分析的乡镇是是柯桥区的小城市建设乡镇, 该镇的主要产业是化纤和纺织、印染行业, 具有分析研究的代表性。
二、柯桥区经济结构分析
柯桥经济开发区自成立以来, 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 根据地域的资源优势, 将重点放在了纺织印染上, 并在近年提出了打造“高端纺织装备产业园”的战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即改革开放初期, 沿海一带的机械纺织开始兴起, 并得到快速发展。2010年, 在绍兴被科技部批准为绍兴纺织装备特色产业基地后, 机械纺织成为柯桥区主导产业。
而随着纺织印染在柯桥的兴起, 对纺织印染的机械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 一些大型的机械制造企业看到了商机, 纺织装备制造业开始在柯桥出现, 新形成的企业集群以及先天的地缘优势为该地区的防止装备纺织装备制造业增添了市场竞争力, 该产业也迅速成为柯桥经济开发区新的主导产业, 形成了品种齐全的产品系列和较高的产能。
在柯桥经济开发区, 不同规模的企业形成了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那些大型的具有技术和资金优势的企业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配套协作, 而中小企业可以为大型企业提供零件和低端产品的供应。柯桥区经济开发区的这种企业结构, 不仅可以节约资源, 提高效率, 更重要的是完善了产业链的调整, 增强了整个区域的行业竞争能力。
三、柯桥区某镇主导产业选择的现状和问题
1. 该镇的各项能力还有缺陷, 机械制造业发展水有待提高
以化纤和纺织印染为基础的实体经济在该镇的生产总值中占很大比例。但是作为该镇的主导产业, 在生产的资金投入、资产积累、工艺水平、技术开发等领域的能力明显不足, 导致综合产业竞争力较为薄弱。另一方面, 对于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不够重视, 对于产业升级和完善工作没有落实, 使得该镇主导产业的种类比较单一, 总体实力和某些具有大型机械制造企业的地域不能相提并论。
2. 对于推进化纤和纺织印染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努力不够
未来防治印染的发展趋势必然是纺织创意产业, 传统的纺织印染产业必须要做到产业转型升级才有生存空间。而该镇在这方面缺乏专业的人才, 在生产过程中的创新意识缺乏, 产品的特色不够突出, 没有树立本镇的独立品牌。而对于产业的结构调整不清晰, 对环境污染较大的化纤工业在该镇仍然占有很大比重, 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重心不够明显。
3. 交通道路、基础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健全, 土地资源的短缺是妨碍该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 该镇完整的交通网络没有形成, 现有的道路和停车设施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车辆, 再加上对于交通管理不足和部分道路破损的原因, 使得交通拥堵现象频现。另外, 对于电站、仓库、垃圾处理站等公共领域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没有达到要求, 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4. 科技和创新意识不够, 缺乏核心竞争力
在该镇化纤, 纺织印染的产业发展过程中, 对于科技创新的投入不足, 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够重视, 使得资源利用不充分, 产品附加价值较小。另一方面, 对于自主知识产权和地方特色品牌的保护力度不够, 也会使得该地区的优势资源流失, 丧失了核心竞争力。
四、如何实现主导产业选择完善和优化
1. 以市场为导向, 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不断完善主导产业的优化和更新
市场需求是企业生产的原动力, 是决定生产方向的最重要因素, 不同时期, 市场对于产品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在柯桥区该镇的主导产业的选择过程中, 要以市场为导向, 逐渐淘汰传统产业, 发展创意产业, 增加纺织印染的创意附加值, 使纺织印染产业全面升级, 而对于污染和能耗较高的化纤工业, 要适当的压缩规模, 并向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总之, 要做到经济结构的科学合理, 产业的升级和优化。
2. 增加产业的凝聚力, 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品牌
政府应当加强企业的引导, 加强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促进, 通过建设大型的条件完备的生产基地来吸引企业, 形成产业集聚, 从整体上提高该镇在业内的竞争力。加大对外宣传, 可以通过展览, 比赛等方式提高地区影响力, 逐渐树立特色品牌。
3. 重视科技与创兴, 加大对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投入, 提高产品价值
从政策上支持和鼓励企业进行创新, 放宽对于科技创新方面的限制, 建立和培养试点企业。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 可以建立专门的相关培训学院, 同时积极引进各类科技人才, 加强与相关机构的联系。企业要从长远的发展着手, 在内部建立和完善人才培育机制。
4. 在产业发展的同时要做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坚持可持续发展
加大对企业的监督的管理, 出台适合该镇的规章制度和考核标准, 并严格执行和监察, 对于污染超标的企业要进行处罚和整顿。对于节能减排要实施政策上的支持和激励, 政府可以对环保企业进税费的减免或者节能减排资金的发放。提高环保意识, 加大宣传力度, 使企业自觉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