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第三产业发展建议

2024-09-03

陕西第三产业发展建议(精选12篇)

陕西第三产业发展建议 篇1

一、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陕西有着兵马俑、明城墙和法门寺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谓之“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光辉灿烂的革命文化、壮美雄奇的山水文化、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颇具实力的现代文化优势”, 其近几年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达到年均增速25%左右, 但是从整体上看, 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与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陕西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 由于时代环境以及自身条件的限制, 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境。通过探析这些问题和困境并敢于迎难而上才是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正确态度。

二、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和对策建议

(一) 文化资源开发不足。陕西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其中一些文化资源项目的开发取得了显著成绩, 如秦兵马俑文化景区、法门寺佛文化景区和黄河壶口文化景区, 但是还有众多文化资源没有开发或开发不足。如陕西省重点培育的“十大文化旅游景区项目”中的其它景区项目“岐山西周文化景区、商於古道文化景区、汉长安城大遗址景区、韩城司马迁文化景区、汉中两汉三国文化景区、统万城文化景区、乾陵唐文化景区”目前的影响力还仍局限于省内, 没有形成知名度高的品牌。中部省份河南的文化资源并不比陕西丰富, 但其文化产业发展得风生水起。仅就演出产业而言, 河南省充分利用了其开封城、少林寺、豫剧、汴绣等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出了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梨园春》等深受国内外观众喜欢的节目。从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和前瞻性来看, 陕西省应当向河南省学习。另外, 陕西文化产业资源开发过程中还出现了有的企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对文化资源或历史遗迹造成破坏的现象。2010年, 西安曲江集团欲对西安明城墙进行“更名和改造”遭到大众强烈反对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值得城市管理者反省的例子。

(二) 资金不足。文化产业若发展得好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虽然陕西省大多数城市的管理者也认识到文化产业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载体, 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但在财政投入方面却是“雷声大雨点小”, 除西安外, 多数城市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不足。这一方面是由于陕西省内大多数城市的财政收入并不宽裕;另一方面是因为文化产业项目并不都是见效快的项目, 而且大型文化产业项目往往具有一定的高风险, 所以大多数城市也安于“小打小闹”的现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 政府不仅要向急需资金的文化企业“输血”, 更重要的是要“迫使”企业最终自己“造血”, 培育骨干文化企业以点带面, 否则如果相关文化企业是“扶不起的阿斗”, 即使投入再多的资金也无济于事。另外, 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的筹措应该多渠道同时进行, “一是市场化运作为主。文化产业项目建设资金按照属地化和项目实施主体负责的原则, 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多渠道筹措。二是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对公共文化设施项目, 省级项目以省财政投资为主, 市级项目以各市财政投资为主, 同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三是整合部分现有文化资金。”

(三) 人才不足。陕西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自然环境和交通等条件也比不上东部各省, 所以难吸引有实力的文化产业企业来陕西发展。文化创意人才因为陕西相关企业少工资收入低等原因, 自然也很少来陕西发展。同理, 陕西高校培养的文化创意和管理专业的学生, 毕业时也更倾向于去条件更好的东部各省发展。人才若不足, 缺乏人才支撑会严重影响作为文化产业源头的创作和策划环节, 创作和策划跟不上来, 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自然后劲不足。总体来说, 陕西可以从三方面解决文化创意人才不足的问题, 一是靠“引进来”, 从发达省份甚至发达国家引进“高端紧缺艺术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文化贸易人才、文化创意策划人才、数字和网络技术人才等”;二是鼓励省内文化产业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到发达省份甚至发达国家学习和进修先进的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的经验。三是靠自己培养, 鼓励和帮助相关高校设置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专业, 并且聘请真正懂文化和创意的教师和专家, 培养既懂文化又懂管理的人才。据调查了解, 目前陕西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大多是从历史、中文或新闻等专业“半途出家”过来的, 对文化产业知之甚少, 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 陕西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里学不到太多真正以后派的上用场的文化产业方面的知识, 毕业应聘时也受到文化产业企业的“冷落”, 导致最后这些毕业生大多从事跟文化产业无关的职业。因此, 陕西高校文化产业专业教师的聘用以及专业课程的设置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 文化消费不足。按照世界各国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 当人均GDP超过3, 000美元时, 文化消费会快速增长, 接近或超过5, 000美元时, 文化消费则会井喷。根据陕西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 2014年, 全省人均GDP为47001.46元, 远超5, 000美元。但陕西文化产业在经过一个快速发展期后增长乏力, 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虽然陕西人均GDP已经不低, 但城乡贫富差距较大, 而文化产业中“数字出版、互动新媒体、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 促进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网络艺术品等数字文化内容”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城市中高收入人群。恩格尔系数 (Engel’s Coefficient) 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较高, 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低, 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穷。反之, 恩格尔系数较低, 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高, 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富裕。由于物价上涨等因素, 目前陕西省的恩格尔系数依然较高, 衣食住行占据了大多数人消费支出的大头, 没有更多的收入用来文化消费, 所以文化消费的相对不足导致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乏力。另外, 并不是人民收入提高后就一定会增加文化产品的消费。一方面, 陕西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很大一部分消费在房子、教育和医疗等方面, 另外, 在文化产品满天飞的21世纪, “酒香还怕巷子深”, 相关企业必须根据本省人民的文化消费习惯和特点去创造“因地制宜”的文化产品, 并且要加大自己文化产品的宣传和营销力度, 刺激人民进行文化消费的欲望, 以带动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三、结语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 陕西经济发展水平的稳步提高, 政府的日益重视以及文化产业从业者素质的提高, 陕西文化产业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期, 为陕西乃至全国的经济和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摘要:陕西省是文化资源大省, 却不是文化产业强省。陕西文化产业经过一段快速发展期后遇到了自己的问题和困境, 本文着重从资源开发、资金、人才以及消费几方面进行了针对性分析, 期冀陕西文化产业管理层能够“对症下药”, 使陕西文化产业迎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产业经济,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陕西省政府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Z].2013, 9

[2]孟鑫.中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11, 3

[3]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蓝皮书·文化发展报告 (2014)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3

陕西第三产业发展建议 篇2

目前,全镇安县已建设肉羊繁育场1个,肉羊肥育场3个,养羊大户12户。该县争取省级肉羊基地县建设项目,争取省级财政扶持资金100万元,计划建设存栏500只母羊的肉羊繁育场1个。

镇安县以项目为依托,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以产品安全为保障,推动畜牧产业稳步发展。

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对策 篇3

区域之间的竞争,最终是文化的竞争。陕西文化要具有综合竞争力,必须要凸现陕西文化的特色和个性,而特色和个性的形成,就需要充分挖掘陕西资源中的相对优势和绝对优势。陕西省以“周、秦、汉、唐”为核心的历史传统文化资源,却构成全国乃至世界的一种绝对优势。它的经济意义在于,将这一绝对文化优势资源融入我省第一、第二产业和其它相关的服务业中,如以秦兵马俑和法门寺文化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业,以唐宫庭菜系列为主的文化饮食等,形成带有陕西文化特点的特色经济,塑造陕西独特的陕西特点和陕西形象,就能形成陕西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我省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这将成为文化强省的核心和路径。当前及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是把我省的文化资源优势变为文化产业优势。

二、陕西文化产业发展对我省建成西部经济强省的影响

1、文化产业构成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能增加第三产业总量,优化产业结构。从结构转换、升级角度拉动我省经济总量的跨越式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能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提高我省第三产业的综合水平。首先,文化产业中的相当部分属于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它的发展能提高我省第三产业的“质”。其次,从总量和结构上分析,国际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在恩格尔系数下降到50%以下时,对文化产业的需求迅速增长。陕西省2003年人均GDP达784美元(按1∶8.27汇率计算),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达39.4%。据省统计局城调队调查,我省2003年恩格尔系数城市已下降至34.6%,农村降至39.3%,居民生活消费进入“发展型”和“享受型”,文化消费比重逐年上升,2002年全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化娱乐用品消费支出219.86元,较1995年增长2.5倍。综上,我省文化产业已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时期,成为推动我省跨越式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2、发展具有陕西特色的企业文化、机关文化和事业文化。能提高微观效率。

首先,从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看,文化已日益成为一种崭新的生产要素。亚洲“四小龙”的起飞,与东亚文化圈内传统儒家文化中强烈的人文伦理色彩的强大生命力和渗透力息息相关,儒家精神与东亚企业精神一脉相承,核心是强调共同参与的非个人主义倾向的价值观,它给东亚地区注入了经济发展的新要素及一种资本形成的崭新方式。陕西特色的企业、机关和事业文化的形成能从微观角度推动经济增长。其次,文化又日益成为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粘合剂,在日本经济“起飞”的经验中,文化教育的作用还不仅仅在于文化科技的普及和提高,关键在于通过文化教育强化了一种民族精神和共同的价值观。这种文化精神大到一个民族,小到一个企业,能避免内耗,增强凝聚力,整合各种要素和资源,提高我省各个主体的微观效率。

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能给我省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有利于社会稳定。

陕西过去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由于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是全国失业下岗的“重灾区”之一,2002年全省失业下岗人数达40万人左右。一般来说,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是第二产业的4—5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社区文化,有利于解决我省的失业下岗问题。上海设立的上千个书报亭,不仅活跃文化生活,还解决部分就业问题,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4、发展文化产业能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城市品牌,提高陕西城市形象和魅力,有利于经营城市,加快我省城市化进程。

经营城市,推进城市化进程是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新思路之一,陕西省在制订区域规划、扩大市场规划、完善城市设施、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文化产业在城市经营中具有重大作用。“大都市竞争以文化论输赢”,只有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在丰富城市内涵、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的独特功能,才能增强城市的集聚效应,提升陕西省的综合竞争力。

5、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发展制度文化和提高市民文化素质,有利于优化陕西省投资软环境。

当前,西部大开发中各省、区的竞争已经集中浓缩到投资软环境的竞争上。一般来说,影响投资软环境的最大主体有:①政府:政府形象,尤其是政府执法部门形象和执法水平对投资软环境至关重要。而改善政府形象的方式之一是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形成廉政、勤政和公开、公平的氛围;②市民:不遵守公共场所规则(如几次球场骚乱),举止言谈不文明等已经构成陕西省优化投资软环境的“死角”和“软胁”。现代社会文化发展趋势已由少数政治精英掌握的文化权利转变为公民普遍享有的文化权利,从“人人都是投资环境”角度出发,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本身就构成良好的投资环境,有利于吸引国内外生产要素参与陕西大发展。

三、发展陕西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1、省政府要将文化产业提升为战略产业的高度加以扶持,尽快制订我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有重点、有倾斜的文化产业政策。首先,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必须纳入全省经济社会中长期规划的总盘子。规划包括: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纲要、行业规划和文化企业集团规划,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重点和方向,确定鼓励和限制发展的文化行业导向目录,定期或不定期向社会公布,增加规划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为文化企业提供宏观信息导向。其次,制订和实施区别性的文化产业政策,主要包括:文化产业结构政策、文化产业组织政策、文化产业技术政策、文化产业布局政策、文化产业贸易政策和文化产业所有制结构政策。

2、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实施陕西省文化产业的名牌战略,走出“洋、阔、奢”的误区,从文化产品的商标创新、包装设计、广告策划、市场营销等环节入手,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牌产品。政府要特别扶持和提升原产地域文化产品的品牌,如秦腔、仿唐乐舞、法门寺旅游文化等,以自然历史文化景观服务为中心,打造带动饮食、旅馆、交通、购物、娱乐等配套成龙的重要文化名牌群,打造响亮的陕西文化品牌。

3、在对文化企业、事业单位重新定位的基础上,转变政府职能。本着“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原则,将政府计划体制下对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管制方式转变为市场体制下的服务方式,打破政府对文化的垄断,变审批制为备案制。对必要的审批,必须强调时效,提高其审批效率;同时实行政事分离、政企分离,让文化企业成为自立经营的文化主体,政府按经济规律对文化产业进行调控。

4、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政府调节市场,一般是通过社会中介组织实现的。具体到文化领域,政府要把部分管理权限让渡给行业和社区的中介机构,如文化经纪机构、文化咨询评估机构、艺术委员会、作家艺术家权益保护机构、演出公司等。只有我省文化中介组织发育壮大起来,才能建立和健全文化市场体系,文化产业也才能实行市场化运作。

5、根据WT0的国民待遇原则,应尽快取消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文化产业的壁垒,降低文化市场准入门槛,凡是允许外国资本进入的领域都应允许本国不同所有制经济形式进入。①鼓励社会力量以参股、购股、合伙经营以至控股的方式投资创办文化企业;②鼓励建立为中小文化企业服务的民间金融机构,拓宽社会投资渠道;③发行文化基金彩票,吸纳民间和私人资本;④引进外资,改善文化企业的资本结构,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化程度。

6、现代科技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陕西省应将文化资源的相对和绝对优势与科技、装备制造业的优势结合起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科技投入,加快对文化企业的技改,提升文化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从而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以增强陕西省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广播影视业、报刊出版业、广告展览业、信息服务业、音像业等均属于科技含量大、高投入、精设备的部门,科技开发、技术装备具有主导作用。

7、组建文化企业集团,走规模经济之路。文化企业只有上规模,才能形成产业化。陕西省要遵循“清理资源存量,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实现文化的集约化规模经营。文化企业集团的组建,应是市场竞争和互利互惠基础上的结合,而不应是政府安排。以政府权力取代市场的基础性调节,要杜绝以市场为借口,形成比计划经济规模更大的产业和行业垄断。许多境外资本和文化企业集团有强烈的投资愿望,陕西省应与境外资本实行跨国合作,有利于改善陕西省文化实体的资本结构,做到文化产业的跨国经营。

8、理顺条块分割、部门所有的管理体制,重新整合文化资源,统一规划,提高文化产业的效率。建议陕西省在文化领域制订类似“反垄断法”,成立有关统一管理和协调的机构,打破地区、部门、所有制界限,通过资产重组,组建跨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的大型文化企业实体,陕西和西安有线电视并网就是一个成功改革的范例。

陕西第三产业发展建议 篇4

关键词:生猪产业,现状,问题,建议

1发展现状

略阳县辖15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145个行政村、20个居委会。人口20余万,其中农业户38 354户,农业人口14.3万。生猪养殖是传统产业,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调整,生猪产业出现了两减一增的现象。一是养殖农户数量减少,2015年底生猪养殖农户有19 886户,占全县农业人口总户数的51.8%,比2014年的25 561户下降了22.2%。二是能繁母猪数量有所减少,据统计,2015年能繁母猪存栏2 654头,同期相比减少32%。三是规模养殖户数和专业合作社有所增加,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102个,有存栏100~199头的规模场(户)15个,存栏200~499头的6个,存栏500~999头的3个,存栏1 000头以上的2个。但是散养户仍占较大比例,存栏1~4头的散养户占全县养殖总户数的80%。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猪产业发展,并在产业发展上,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和激励机制,在政策激励和项目资金的扶持下,全县生猪产业化生产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养殖公司加农户、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齐头并进的格局。在生猪产业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

2存在的问题

1)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户数逐渐减少。近年来,由于农村外出打工人员不断增加,农户种植玉米等粮食作物面积减少,导致养猪饲料等投入品的价格的不断上涨,加之仔猪价格偏高,养殖成本持续增加,很多农户都不愿养猪,认为养猪不赚钱。还有部分规模养殖场户由于先期基础建设投入过高,导致后续生产经营资金严重不足,在生猪价格回暖时已无资金投入再生产,个别场户只能通过销售部分生猪甚至能繁母猪来回笼资金,维持运转,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规模养殖场的发展壮大。

2)生猪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影响生猪产业发展。由于略阳县没有完善、配套的生猪保种场、原种场,没有健全的引进品种纯繁场,部分繁育场(户)没有严格执行繁育制度,无法有效开展配套繁育,无法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纯种亲本和符合质量技术规范的二元母本、最佳三元杂交商品仔猪,导致种猪供应不配套,纯种和杂种、祖代和父母代、繁殖代和商品代猪代次不清、杂交组合不明;同时,散养户引种、留种混杂,导致种猪的品种退化、生产性能下降,不能满足市场对瘦肉型生猪品质的需求。

3)畜产品安全要求不断提高,监管难度大。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身体健康。随着国家对重大动物疫情的公开和农产品贸易竞争的加剧,畜牧业的自然灾害和贸易风险不断加大。发达国家纷纷设置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城乡居民健康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对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略阳县散养户多、规模不大,点多面广,养殖环境不优,养殖者素质不高,监管难度大,尤其是从源头的监管更加困难。

4)生猪价格波动加剧,保障供给和价格调控难度大。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畜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国内国际市场的变化越来越敏感,产业波动的诱因越来越多,呈常态化趋势。由于养猪生产周期较长,养殖户在获利时急于扩张,亏损时急剧收缩,就出现了“猪周期”现象,畜产品区域性、阶段性、结构性短缺与过剩的矛盾并存,对广大养猪户造成一定的影响。

5)规模养殖发展迅速,环境保护任务加重。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已成为养殖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产品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特别是养殖场内排放的污物和畜产品加工过程中不规范行为污染畜产品、污染大气水系和土壤等,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新挑战。同时,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户居住条件逐步改善,部分农户怕养猪影响环境卫生,也影响了生猪产业的发展。

3建议

1)认真抓好生猪生产基地建设。把生猪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作为重点,继续抓好畜种改良,提高养殖水平,增加基础母猪数量,大力推广猪人工授精,提高三元杂交的覆盖面,加大瘦肉型猪生产比重,适度引进地方特色种猪,如黑河猪,也可将本县黑河猪资源进行挖掘,突出地方品种特色。加快规模化养殖速度,不断建立健全良种猪繁育体系,大力培养生猪规模养殖场户。认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搞好程序化免疫,防止疫病发生,加强疫情监测,严格产地、屠宰、运输检疫和市场肉品监督管理,确保畜牧业发展安全。落实好省、市、县制定的生猪养殖优惠扶持政策,积极争取省市项目资金,增加略阳县畜牧产业经济投入。

2)大力培养龙头企业。大力培育出一批生猪养殖龙头企业,通过龙头带动全县生猪生产的发展。以天福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龙佳养殖有限公司、西广香猪养殖公司等为依托,按照“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不断带动周边乡镇农户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确保养殖户增收。

3)不断壮大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功能和作用,鼓励农民参加合作社,不断带动合作社成员致富。以瑞新生猪养殖场为样板,采用绿色、环保养殖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合作社和社员养殖规模。

4)强化组织保障。把加快现代生猪产业发展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科学制订发展规划,落实具体相关措施,各级领导、各部门要积极主动扶持龙头企业、规模饲养场(户)、专业合作社等建设,帮助协调解决资金、土地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根据规划要求,把年度目标和重点项目分解到责任单位和个人,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加强对生猪生产及其相关产业的宣传报道工作,在全县上下营造实施生猪产业发展氛围。

5)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不断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力争在生猪良种繁育、疫病防治、肉食加工技术等方面有大的突破。吸引高科技人才,引进高科技项目,力争养猪科技水平有新的突破。加强市场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行网上交易,及时掌握科技动态、市场行情,为养猪企业和农户提供信息服务。强化科技培训,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科学养猪水平。

6)建立质量安全体系。进一步强化生猪疫病防控工作,对重大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加强饲料和投入品的监管,使生猪疫病免疫密度、免疫标准达到要求,确保生猪产品质量安全。

陕西省环保产业的发展模式 篇5

从强化环保产业发展驱动因子出发,通过对陕西省环保产业发展特征与现状分析,提出了以政策为动力、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效益为中心和企业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中国加入WTO的良好机遇,全面推进陕西省环保产业的`发展.

作 者:吴丽萍 李毓  作者单位:天津市城市建设学院,300381,天津 刊 名:环境卫生工程  ISTIC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ENGINEERING 年,卷(期): 11(4) 分类号:F407 关键词:环保产业   驱动因子   模式  

陕西第三产业发展建议 篇6

【关键词】文化产业;战略定位;成长特点;发展思路;构建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追求自强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文化产业是文化和经济相互渗透互为表里而形成的新兴产业,是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路径。陕西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富集、后发优势明显,具有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无与伦比的产业发展基础。建立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文化产业尽快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对于加快建设文化产业强省及实现西部文化强省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深远的实践价值。

一、文化产业的界定与发展趋势

(一)文化产业的性质与特征

1.性质

文化产业是指生产文化产品或提供文化服务,以满足社会精神文化需要的行业门类的总称。我国文化产业概念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1)文化产业是文化和经济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产业,也是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最具前景的“朝阳产业”。(2)文化产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知识密集、信息密集、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社会效益好、成本低、无污染等特点。(3)文化产业服务化、现代化、知识化、数字化、网络化、国际化发展趋势日趋明显,在优化经济结构、扩大消费、增加就业、传承文明、促进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地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生机无限、空间广阔、利润巨大的经济增长点。

2.特征

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六个基本特征。(1)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主要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各种文化消费需求及精神需要,文化消费水平日益提升。(2)文化影响深远,主要是文化产业具有文化性、商品性、产业性等多重属性,文化产业化发展势不可挡,影响力与竞争力日益加剧。(3)成长空间广阔,主要是现代高技术和高智力集合应用日益广泛,全球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基本建成,激发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活力。(4)发展前景光明,主要是文化和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日趋明显,文化产业成长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可以期待。(5)文化业态多样,主要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交相辉映,文化产业趋向多元化发展格局。(6)市场化要求强烈,主要是民族文化产业创新与现代文化产业兼并重组日趋活跃,文化产业国际化、区域化、园区化、集团化发展趋势明显。

(二)文化产业的结构与范围

1.结构

目前我国把文化产业内部结构划分为“核心层”、“ 外围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其中:“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影电视服务以及文化艺术服务等四个大类行业;“外围层”包括以互联网信息为主的网络文化服务,以旅游、娱乐为主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以广告、会展、文化商务代理为主的其他文化服务等三个大类行业;“相关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等两个大类行业。

2.范围

我国将文化产业范围划定为两部分:主体部分和补充部分。主体部分包括提供文化产品(如图书、音像制品等)、文化传播服务(如广播电视、文艺表演、博物馆等)和文化休闲娱乐(如游览景区服务、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等)的活动。补充部分包括与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如工艺品等)的生产和销售活动。

(三)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与趋势

1.经验借鉴

文化产业发端于美国,繁盛于欧洲。美国文化产业是当今世界发展程度最高、最为成熟的文化产业。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积累的经验:一是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二是制定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三是重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四是广泛开拓文化资源。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完善文化市场运作机制。二是鼓励学习模仿和文化创新。三是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四是大力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2.发展趋势

目前,文化产业已经发展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重要增长点,创造了十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发达国家以视听出版、影视传媒、演艺娱乐和旅游、网络、体育、会展服务为基础产品的文化产业,已占居国家GDP的2/3到3/4。例如,文化产业已发展成为美、日两国的第二大产业。美、日两国占居了国际文化市场2/3的份额,美国文化产品出口总额占居世界首位。尤其是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文化企业、文化产品(服务)快速进入我国,抢占我国文化市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未来争夺文化产业发展制高点,提高文化渗透力和竞争力,已成为全球乃至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重点发展战略之一。

二、目前陕西文化产业成长的特点分析

陕西位于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2010年国民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挤入中等收入省份行列。近年来,陕西提出建设西部强省奋斗目标,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强,我省文化产业已经从探索、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八方面的基本特点:

nlc202309011706

(一)文化产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产业发展规模依然相对较小

2004—2009年五年间,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了年均31%以上高速增长,较同期GDP年增速高出16.7个百分点,较第三产业年增速高出17.1个百分点。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226.7亿元,占GDP总量的2.77%;文化产业拥有法人企业及单位11687个,拥有总资产433.33亿元,年末从业人员达到34.96万人,分别较2004年增长80.6%、79.8%和27.5%。但陕西文化产业增加值仅排全国第12名。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仅为北京的15%、上海的26%、浙江的28%、广东的10%、湖南的33%、河南的36%,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2.77%,分别较上述几个省份低9.49、2.86、0.73、2.68、2.43和0.43个百分点,与拥有丰富文化资源及科教资源大省的省情实际极不相称。

(二)文化产业结构出现可喜变化,但产业龙头带动效应依然不强

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的企业和单位增加值所占比重,由2004年的59.8%、20.9%和19.3%,调整为2009年的49.3%、27.8%和22.8%,核心层比重下降10.5个百分点,而外围层和相关层比重提高了6.9和3.5个百分点。在九大行业中,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40%的行业依次为:网络文化服务业、文化艺术服务业、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和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销售业。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发展更加均衡,一个较为完备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雏形初步形成。但文化产业效益偏低仍然比较突出。我省多数文化经营单位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近年来,虽然组建了一些企业集团,但未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由于我省文化产业园区和骨干企业偏少,对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明显不足。

(三)文化产业区域布局高度集中,但产业条块分割痕迹依然明显

我省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陕北和陕南地区明显偏低。2009年,关中、陕北和陕南地区文化产业单位增加值分别占全省90.8%、5.2%和4.0%。关中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优势非常明显,而西安市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心和引擎地位更加突出。2009年,西安市文化产业单位增加值、企业及单位数、年末从业人数和总资产,分别占全省的69.1%、43.8%、54.8%和77.4%。由于行业内部分割,行业间缺乏交流,区域间有效合作不足等现象依然存在,导致文化产业与经济、金融、信息、高技术等要素有效融合不够,资源有效整合缺乏内生发展动力,各级对新兴文化业态的创新与产业链延伸支持不力,尚未形成中心辐射带动和三大区域文化产业联动的新格局,制约了我省文化产业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四)文化产业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成效显著,但文化消费水平偏低与消费观念落后依然存在

我省依托丰厚的文化资源,积多年努力,推出了一大批在全国颇具盛誉的文化品牌。主要有历史文化品牌,红色文化品牌,民俗文化品牌;宗教文化品牌,自然风光品牌,现代文化品牌。虽然我省城乡居民文化娱乐用品和服务支出,每年都有一定的增加,但文化消费水平与兄弟省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用品和服务支出为584.29元,比江苏少464.51元,比浙江少432.71元,比上海少1124.71元;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为351.99元,比江苏少361.01元,比浙江少380.61元,比上海少498.01元。除了收入水平偏低,文化消费热点不足之外,我省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观念落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五)文化产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步伐加快,但产业战略投资者与高端文化人才依然匮乏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调动了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初步形成了各种所有制文化产业竞相发展的局面。2009年底,全省民营文化企业占68%,民营文化企业增加值占70%。华商传媒、大唐西市、西安唐苑、关中民俗博物院、阳光丽都大剧院等,一批民营文化企业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生力军。陕西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相对较多,但缺乏文化创意、经营和管理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尤其是缺少有战略眼光、懂经营、善管理的创新型文化领军人才和高端人才,以及必要的战略投资者与合作伙伴。比如,在文化产业的艺术创作方面,缺少中国顶级、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师巨匠;在产品开发上,缺少高端的创意、设计、营销人才;在产品生产上,缺少技术开发人才,以至许多传统工艺后继无人;在产业整合与结构优化上,缺乏战略投资者与合作伙伴。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我省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步伐。

(六)文化产业优化意识和整合兴趣浓厚热烈,但产业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依然不明晰

我省文化资源丰富,有着许多世界级的文化资源品牌。但大多数品牌的影响力依然局限在一定区域内,资源整合市场化程度不高,尚未形成产业规模以及品牌效应。缺乏像云南省那样,以其“原生态”为特色,将民族文化资源有效转化成为通俗的、大众的、有特色的文化产品,以及文化品牌族群,源源不断地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当然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需要相应项目的有效带动和政策支持。我省文化产业已经明确了发展的目标,即建设西部文化强省,力争“十二五”末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缺乏与之配套的系统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发展规划。尤其是准确把握国际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趋势及其特点,依托我省资源优势,瞄准极具发展前景及潜力的文化产业,实现借势发展与错位发展的战略思路、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举措,以及品牌打造、发展环境、保障措施等方面,尚未提出明确意见和建议,导致产业发展重点还不够突出,发展水平难以大幅跃升。

(七)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举措不断深化,但体制机制生成与政策支持力度依然不到位

nlc202309011706

全省文化体制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省上完成了文化单位“事转企”改革,组建了各类文化产业集团,成立了相应的文化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省图书馆、省戏曲研究院作为省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的试点单位,亦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多元化投资主体和文化市场正在形成,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但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政策系统支撑力度不够,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体制改革与市场要求对接不够。二是扶持政策缺乏系统性、前瞻性、操作性。三是对民间文化力量重视不够,支持不力,行政垄断现象依然存在,尚未形成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格局。

(八)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环境日益改善,但思维观念滞后与融资困难局面依然不容乐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2009年7月,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提升到国家层面。2010年10月,在党中央“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中,首次提出,要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家的支柱性产业。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目标,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目前全省上下已经形成了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的共识,发展势头良好。可以说,陕西建设文化强省具有后发优势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干群思维观念依然滞后:一是全社会文化产业的“产业”观念不强。二是市县领导的思维模式还停留在办文化、管文化的层面上,政府职能没有完全转变。三是各文化单位形成了文化事业国家包办的思维定式,市场意识淡薄。四是我省文化产业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发展相对落后,尤其是文化产业融资难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缓解,严重制约着我省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三、构建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我省文化产业发展仍然处于起飞前的加速阶段,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临挑战依然严峻。但总体上讲机遇大于挑战,文化产业仍然处在黄金(钻石)发展时期:历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中国唯一世界少有;文化消费需求日益旺盛,国内国际市场空间巨大;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物质基础坚实雄厚;产业基础初具规模,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各级政府强力推进,发展环境千载难逢。目前最为重要的战略任务就是搞好顶层设计:

(一)明确战略定位

一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将文化产业融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视野中;在国家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全面实施关天经济区规划,贯彻落实中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我省高层次会议辐射引领的大环境和大背景下,全面落实国家及省委省政府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二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构建文化产业体系,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开发和塑造文化产业精品为突破口;以整合文化资源,实施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为切入点;以开发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拓展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陕西文化名品”品牌为支撑点;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扩大文化消费,实现统筹规划,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联动发展之要求。三是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探索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新路径,深度挖掘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在发展战略、体制机制、工作协调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围绕激发产业活力、增强内生动力主线,全方位提升陕西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尽快把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实现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突出战略规划

一是准确把握全国乃至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及其特点,依托陕西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及文化产业发展基础,按照“适度超前、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特色、错位发展、重点突破”的原则,尽快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陕西名副其实的战略支柱产业。二是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科技强省、经济强省,关键是正确把握与深刻领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科学发展的精神实质;以开拓创新的思维,敢为人先的胆识,大胆探索的气魄,勇于实践的谋略,深度挖掘文化产业的聚集和扩散效应,全面制定极具前瞻性、科学性、权威性、可行性和操作性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三是要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纳入全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采取战略措施进行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抓住战略重点

一是规划与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陕西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形成以西安为中心,关中、陕北、陕南三大文化产业板块联动发展的新格局。二是重点规划与突出发展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演出、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等六大优势产业,形成一批辐射全国、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旗舰式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或航母。三是规划与建设十大文化主题园区,培育十大现代文化产业基地,承载和支撑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四是规划与创造一批具有陕西文化特色和市场竞争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文化精品、活动品牌及服务品牌族群。五是规划与建立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文化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和高端人才市场。

(四)瞄准战略目标

一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弘扬,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二是文化产业实现跨跃式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迅速提高;三是文化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布局更加合理,文化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文化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基本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四是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更加健全,市场秩序更加规范,产业发展保障体系更加完备;五是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额大幅提高,国际国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五)推进战略步骤

第一步,2009—2012年,初步建立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政策体系健全、效益明显提升的文化产业运行框架,基本完成文化体制改革,经营性文化单位全部转为企业,普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实现股份制改造,以及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在2009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文化产业总体实力居全国中上水平。第二步,2013—2015年,真正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文化企业(集团),基本形成以文化旅游、广播影视、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文化会展、广告印刷、工艺美术等为主导的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增速不低于25%,占GDP比重达5%以上,成为全省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之一,实现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目标,文化产业总体实力居全国前十位。第三步,2016—2020年,促进文化产业门类结构优化、技术先进,形成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大的文化企业(集团),初步拥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品牌,以及集生产、服务和销售为一体知名网络,文化产业的国际市场份额明显提升,总体实力进入全国前列。

nlc202309011706

(六)实施战略举措

一是完善文化市场运作机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主要是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市场规律对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服务进行商业运作,形成一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运作模式。二是鼓励学习模仿和文化创新并举、初步形成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互动机制。我省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后发优势比较明显,鼓励学习模仿先进文化产业与提升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并举,按照文化产业成长发展规律,积极布局,稳步推进。三是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培育特色文化产业。以传统文化产业为基础,以现代文化产业为主导,以特色文化产业为核心,以优势文化产业为支撑,以新经济增长为着力点,采取多元素集成思路,实行政府全力推进。四是推进文化科技创新,重视发挥科技作用。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充分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与相互融合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五是广泛拓宽文化资源,扩大文化消费热点。陕西历史文化悠久,传统文化资源丰厚,积极通过文化产业资源整合、管理创新、市场运作和商业包装,使历史文化既获得了新的生命,也使陕西文化产业获得了新的价值增长点,可谓一取两得。六是大力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促进陕西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文化产业促进政策,文化产业发展激励约束办法,正确把握和处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发展关系,鼓励二者相互促进,共同繁荣;转变政府职能,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不断完善和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切实提升地方政府的统筹规划与科学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研究(2011·08)[EB/OL].http://www.sxzys.gov.cn/news-3373.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中共陕西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sxxwcb.gov.cn/news/zhuanti/rdzt/jzgg/2012/0112/1095.html.

[4]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www.shaanxici.cn/content/2012-02/16/content_5996878_5.htm.

[5]陕西省“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2015)[EB/OL].http://district.ce.cn/zt/zlk/bg/201206/11/t20120611_23397732_7.shtml.

【作者简介】

周省(1962— ),男,陕西洛南人,哲学研究生,中共商洛市委党校经济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领导科学,青少年研究;周钰杰(1990— ),男,陕西商洛人,沈阳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研究 篇7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高新技术是指以知识密集为基础并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的技术, 高新技术产品则是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产物, 具有技术含量高、技术水平高、产品附加值高等特点, 因而在占领现有市场和引导、开发新的市场方面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例如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就是当今世界的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作为一个概念, 其内涵和外延都不是固定的。随着技术进步和更新, 更高、更新技术的出现并取代原有技术, 高新技术的内涵和外延都会随之发生变化。20世纪50年代发明的半导体技术在当时被视为高新技术。而现代的半导体技术则已被广泛普及, 从而失去了“高”、“新”的意义, 集成电路技术更具高新技术的意义。也许几年或十几年后, 比集成电路更高、更新的技术又将出现并被广泛应用。

我国学者对高新技术的概念问题也发表了中肯的看法, 许多学者认为高新技术并非从纯技术角度出发, 而应该把高科技与社会活动及其在经济中的应用结合起来。国家科技成果办公室在征询国内专家的意见后对我国高新技术作了一次界定:高新技术是建立在综合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 处于当代科技前沿的, 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和增强国家实力起先导作用的新技术群。它的基本特征具有明显的战略性、国际性、增值性和渗透性, 是知识、人才和投资密集的新技术群。技术领域有:电子信息技术, 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航空航天技术, 新材料技术, 高技术服务业, 新能源及节能技术, 资源与环境技术,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陕西是地处西部地区的经济欠发达省份, 也是科技资源雄厚、科技高教实力较强的省份, 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 创新能力建设相对滞后, 科技成果转化较弱。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形势看, 陕西机遇与挑战并存。“十一五”以来, 按照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创新型陕西的总体要求, 通过实施“13115”等科技创新工程, 陕西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高, 高技术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十二五”时期, 是陕西继续扩大高技术产业规模, 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 建设创新型陕西的重要阶段。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 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 为陕西发展高技术产业提供了机遇, 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重要意义和战略意义日益突出。

1 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 陕西高技术产业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 陕西高技术产业企业数379家, 较上年增长16.7%, 比2005年增加了72家, 与“十一五”末持平。资产总规模达到1805.9亿元, 比上年增长11.2%, 比“十一五”末增加371.9亿元, 增长25.9%。从业人员平均人数21.62万人, 比“十一五”末增长8.6%, 在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数中的占比达到8.9%。

分行业看, 自“十一五”以来, 陕西高技术产业五大行业的规模均取得一定程度的扩张, 但发展程度不尽相同。其中, 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在企业数、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方面都保持了同步发展, 增速稳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数年均增长6.8%, 比全省高技术产业企业数年均增速高3.7个百分点。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年均增长3.4%, 比全省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年均增速高2个百分点。

2 高技术产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陕西高技术产业经过“十一五”、“十二五”的大力发展, 企业经济效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12年, 高技术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238亿元, 与2005年相比, 年均增长16.9%。实现利税121.7亿元, 年均增长28%, 其中实现利润77.2亿元, 年均增长42.4%, 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6.1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在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的同时, 出口逐年扩大。2012年, 陕西高技术产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09.7亿元, 比2005年增加了84.8亿元, 年均增长23.6%。分行业看, 从2005年到2012年, 高技术产业中各行业盈利能力均大幅提高, 经济效益增速明显。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表仪器设备制造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利税和出口交货值均取得长足发展, 增势明显。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现了利润总额和利税的扭亏为盈。

3“十二五”以来, 高技术产业占比呈下降趋势

2012年, 陕西高技术产业完成总产值1274.9亿元, 比上年增长20.2%, 年均增长16.3%, 有效拉动了陕西工业经济增长。自2005年以来, 陕西高技术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从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陕西省生产总值的份额来看, “十二五”以来, 高技术产业对生产总值的直接贡献率较“十一五”时期下降近一个百分点。

4 R&D活动总体向好

2012年, 陕西高技术产业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为17367人, 年均增速达到8.7%。R&D经费支出为55.31亿元, 年均增长24.5%。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57.24亿元, 年均增长25.3%, 新产品销售收入221.35亿元, 年均增长11.4%。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为14.34亿元, 年均增速1.5%。申请专利数1606件, 较2005年增加了1211件, 年均增长22.2%, 其中, 申请的发明专利数835件, 年均增长27.3%。企业拥有研发机构数量185家, 研发机构人员14203人, 均较2005年翻了一番, 企业拥有研发机构研发经费支出18.36亿元, 年均增长17.7%。总体看, 陕西高技术产业R&D活动继续向好, R&D投入及非R&D投入增加, 各项指标稳步增长, 但年均增速低于西部和全国平均水平, 仍然处于投入低、成果转化少、新产品产值低的水平。

从行业看,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是研发投入重点行业。与2005年相比, 2012年,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和R&D经费内部支出稳步增长, 占全省高技术产业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和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重从67%、60.1%上升到了68%、74.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和R&D经费内部支出占全省比重均有所下降。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在R&D投入、新产品开发与成果转化、非R&D投入、高技术产业企业办研发机构投入方面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占全省高技术产业活动的比重均大幅提高, 增势显著。

5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 但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2年, 陕西高技术产业施工项目308个, 与2005年相比, 年均增速2%, 但占全国高技术产业施工项目的比重从3.8%下降到了2%, 其中新开工项目179个, 年均增速6.5%, 占比从2005年的2.6%下降到1.8%。完成固定投资222.09亿元, 年均增速24%, 占比从2.3%下降到1.7%。新增固定资产127.19亿元, 年均增长21.1%,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从2005的67.41%下滑到了57.27%。以上数据表明, 近年来, 陕西高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入不断增加, 但仍低于西部和全国平均水平, 总体面临投入不足的问题。

分行业看, 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业和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施工项目数增加, 占全省高技术产业施工项目比重从2005年的51.4%提高到了65.3%, 其中,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施工项目数年均增长12.1%, 新开工项目年均增长14.1%, 增幅明显。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业三大行业投资额年均增长22.2%、7.8%和34.3%, 但投资额占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额比重从2005年的89.1%下降到了67.5%, 只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额占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额比重从21.7%上升为34.3%。三大行业新增固定资产103.45亿元, 占比从2005年的89.5%下降到81.3%, 只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占比在提高。从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情况看, 除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外, 其余四大行业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均下降。

通过对陕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发现陕西高新技术产业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规模不断扩大。它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拉动了陕西工业经济的发展, R&D活动总体向好,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 但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所以还需继续加强学习, 合理利用高新技术产业, 给企业带来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亢娜.基于动态调整模型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本结构实证研究[D].河南大学, 2009.

[2]肖作平.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和双向效应动态模型——来自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新证据[J].经济评论, 2004 (2) .

陕西省有机肥研究发展现状及建议 篇8

1 发展有机肥产业的重要意义及政策支持

大力发展商品化有机肥, 实现有机肥标准化及规模化生产, 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 不断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 已成为推动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的迫切需要, 而发展有机肥产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1.1 发展有机肥是落实中央重要农业政策需要

国家历来重视发展有机肥料。1995年农业部出台了沃土计划, 大力推广应用有机肥料。在2004~2009年间, 党中央连续6a下发的1号文件, 都强调要增加对耕地的投入, 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2009年党中央1号文件更明确指出:“开展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奖补试点。”

1.2 发展有机肥是国家环保行政法规鼓励支持项目

我国首部农业环保行政法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在预防、综合利用与治理、激励措施等方面, 支持发展有机肥产业。

《2013年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鼓励利用固、液分离后, 沼渣和固体粪便高效堆肥技术作为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和利用方法。

2 陕西省有机肥研究发展现状

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自然生态环境脆弱, 耕地质量退化严重, 亟需有机肥进行土壤结构的改良和培肥。陕西省可被利用的有机肥源丰富, 广大农村的沼液沼渣是优质的有机肥, 其中富含有机质、氮磷钾等作物生产所需营养元素。但是利用方式比较落后, 利用面积及利用量不断减少。宝鸡市陈仓区农技中心的数据表明[2], 陈仓区随着近年来速效化肥应用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有机肥积肥量和施肥面积正逐年下降。2008年底, 全区有机肥积肥总量168.9万t, 比10年前的182.3万t减少13.4万t, 施用面积占作物播种面积比例由原来41.8%下降到不足23.1%, 表明施用有机肥的份额正在同步降低。

为了解农业生产中有机肥施用状况, 2010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孙志华等人[3]在陕西米脂县、合阳县、武功县、城固县4个县采用农户典型调查的方法, 对有机肥和畜禽粪便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 50%的农户、38%的耕地、40%的粮食作物和70%的经济作物施用有机肥;在农田养分投入中, 有机肥的养分贡献是K>N>P, 提供了33%的养分;调查结果为推广有机肥施用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为沼肥的广泛推广与高效应用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 陕西省十分重视有机肥料建设, 广辟肥源, 大力积造有机肥料, 有机肥生产企业发展迅速, 截止2008年, 陕西省登记的有机肥生产企业有30余家, 主要分布在渭南、咸阳、宝鸡、西安、杨凌等关中地市, 年生产商品有机肥15万t、有机无机复混肥5万t左右[4]。

陕西各地在开展沼肥的推广与高效应用实验示范的同时, 积极引导各地开展有机肥加工试点。如靖边县在开展沼气服务的同时, 依托大型沼气工程和全县1万多座家用沼气池, 建立沼肥加工厂, 通过将分散的沼液沼渣收集起来, 再搭配草炭加工生产成有机肥。

2011年, 陕西省政府调整省级农村沼气、沼肥的推广与应用建设资金支持方向, 调减户用沼气建设, 加大了沼肥的推广与应用建设支持力度, 重点开展万吨有机沼肥加工示范和推广沼气社会化服务。

在陕西省农业优势品种产区、经济作物主产区中, 选择有规模的养殖场 (牛存栏千头以上, 猪出栏万头以上的养殖场) , 联合社会投资方, 合作开展养殖场万吨有机沼肥加工试点。2011年, 在万吨有机肥项目实施第1年, 陕西省安排了27个合作开展的万吨有机肥试点工程。截止2012年9月, 万吨有机肥项目实施的第2年, 陕西省万吨有机肥项目增至75个[5]。

3 有机肥生产工艺及设备流程

3.1 有机肥生产的工艺流程

实现畜禽养殖污染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 依据“资源———产品———资源”的循环再生模式, 畜禽养殖有机肥生产推荐工艺流程如下 (如图1所示) 。

为了进一步提高有机肥的肥力, 根据施用土地类型、作物类型, 可进一步在有机肥中调配其他微量无机营养元素, 制成不同种类的复合肥、复混肥。

3.2 有机肥生产的设备流程

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的生产线成套设备主要由发酵系统、干燥系统、除臭除尘系统、粉碎系统、配料系统、混合系统、造粒系统、筛分系统和成品包装系统组成。

4 加快陕西省有机肥产业化发展建议

随着陕西省万吨有机肥试点示范项目的实施, 陕西省畜禽养殖粪便有机肥产业化也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陕西省可被肥料化利用的有机物资源丰富, 但是利用方式比较落后, 为了更好地发展有机肥产业, 提出以下建议:

4.1 扶持产地化、规模化、标准化有机肥企业

有机肥生产必须实现产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才能提高并保证产品营养成分质量和推广应用。生产规模小, 设备简陋, 工艺落后的有机肥厂很难发挥有效的效益, 应当根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大力扶持有机肥企业, 在税收、用电、贷款、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一切优惠待遇。

4.2 加大项目财政资金和科技管理支持力度

有机肥产业化发展起步晚, 社会对商品有机肥的认知度低, 正处于徘徊阶段, 有机肥产业的发展需要社会资金、科技、宣传等力量支撑。

应组织科研单位、生产企业与有机肥使用农户, 开展畜禽养殖粪便的发酵及无害化处理、有机肥质量标准控制等方面的联合攻关研究, 加大示范项目的推广实施力度。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农业专项、环保治理资金和农业科技支持力度。农业部门要加大商品有机肥的认知度与示范效益宣传力度, 提高使用商品有机肥和绿色农业生产的意识, 充分运用商品有机肥示范基地影响力, 研究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有机肥配方, 提供各种作物专用肥使用方法, 并对农民进行定向培训指导。

4.3 合理选址与规划、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

畜禽养殖场的选址, 应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 养殖场应远离人口稠密区、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 要建在农业优势品种产区、经济作物主产区周围, 以便农牧结合, 实现沼液就地处理和利用。要结合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按照生态学规律, 严格控制单位面积的畜禽饲养量。

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必须依照国家规定,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申报。畜禽养殖场严格实行“三同时”制度, 即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并实现生产区、生活区、管理区的分离。

4.4 粪尿分离、治污工程与资源化工程协调统一

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中, 遵循清洁生产原理, 禁止水冲粪工艺, 应采用干法清粪工艺, 实现日产日清, 做到粪便与尿水、污水固液分离后排出。尽量减轻后续污水处理负荷, 尽可能回收粪便, 收集、治理粪水与尿污, 将鲜粪发酵成有机肥料原料, 进而生产颗粒有机肥、复合肥、复混肥, 在实现治理畜禽养殖污染的同时实现粪便资源化利用。

摘要:在分析发展有机肥产业意义及政策支持的基础上, 介绍有机肥生产的工艺流程、设备流程和陕西省有机肥研究发展现状, 提出陕西省有机肥产业化发展建议。

关键词:有机肥现状,工艺流程,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1]范超, 伍云卿.福建省有机肥现状及产业化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 2009, 21 (11) :207.

[2]康银孝, 王银福, 张明学, 等.宝鸡市陈仓区有机肥资源利用现状与发展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 2009 (03) :97-98.

[3]孙志华, 张金水, 同延安.陕西省有机肥施用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25) :15295-15296, 15300.

[4]张金水, 同延安, 云伟祥, 等.陕西省农业废弃物养分资源肥料化利用现状与前景分析[J].磷肥与复肥, 2008, 23 (05) :53.

陕西发展新能源发电产业探讨研究 篇9

为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 陕西省还制订了一系列举措, 包括大力促进新能源的分散式、分布式开发, 为新能源市场开拓新的渠道;完善新能源配套电网接入, 加快以定靖区域为主的330k V骨干电网工程建设, 在电网未覆盖的地区建设新能源项目, 鼓励发电企业先行代建接入系统;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企业与新能源制造企业相互联合, 共同建设新能源发电项目等。

此外, 陕西省在税收、用地、融资方面也出台了优惠措施。为加快新能源发电项目审批进度, 省发改委将进一步简化程序, 加快项目核准。

(摘自中国行业研究网)

据了解, 全球最大照明展———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将于2013年6月9~12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展馆举行。“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创办于1996年, 至今已连续举办17届, 2012年展览规模已达22万m2, 是全球最大规模照明展览会及LED展。该展为照明电器企业搭建了一个面向全球的展览贸易和交流合作平台, 拉近了中国照明行业与世界的距离。

在工业界, 全球知名的德国汉诺威工博会开幕式上将揭晓Hermes奖, 旨在表彰推动技术进步及产品创新的公司, 该奖具有“工业界奥斯卡”的美誉, 被公认为国际工业技术的权威交流平台, 也是全球工业发展的风向标。德意志展览公司在工博会框架内创设Hermes奖, 与展览会相得益彰。

陕西第三产业发展建议 篇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智能感知与计算协同创新中心”。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牵头“大数据智能感知与计算协同创新中心”, 在大数据的智能计算及机器学习等方面承担了一批国家高水平的科研任务, 有面向基础领域培育立项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3个、973子项2项、国防重点预研项目10余项。经过两年多建设和发展, 中心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运行保障制度, 实现了创新资源的有效聚集, 凝聚了115名科技创新人才和企业技术骨干。在大数据的智能计算及机器学习等共性基础技术方面取得系列原创性成果, 为大数据智能感知与计算技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获国家级或省部级奖1-2项, 发表SCI论文100-120篇, 申请发明专利100-120项。

同时, 中心完成面向大数据智能感知与计算领域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 为我国大数据智能感知与计算领域培养未来的领军人物和高端技术人才。

西安交大管理学院“大数据应用与管理研究中心”。2013年8月, 西安交大管理学院与陕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联合成立了“大数据应用与管理研究中心”。联合研究中心的研究目标是以面向大数据和管理、数据质量及其分析应用方面的前沿技术、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为主, 将高校的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它将凭借世界一流研究学者, 包括1-3位“千人计划”专家, 以建成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大数据分析研究中心。

联合研究中心预期目标包括在知识产权申请方面, 在研发过程中形成本领域的发明和软件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在培养人才基地方面以培养高端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复合型技术科研人才、培养应用型技术产品研发人员;在博士后创新基地方面, 陕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加挂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创新基地牌子, 进基地博士后在联合研究中心开展工作。陕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为创新基地博士后提供相关的研究项目和额外的经费支持。

西安邮电大学陕西省高性能计算研究中心。“陕西省高性能计算研究中心”是西安邮电大学经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委托建设, 于2013年5月份正式挂牌。中心将科研与应用高度契合在一起, 作为所有的电子政务的中心节点, 将陕西省驻西安的所有的厅、局、委的机房全部集中在一个数据中心内, 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统一调配。与传统高性能计算研究中心不同, 陕西省高性能计算研究中心以解决陕西省当前信息化问题的高性能计算应用开发为目标, 作为陕西省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遵循陕西省信息化顶层设计“以需求为主导, 以应用为目的”的方针, 一切科研和实施工作均以服务陕西3800万居民为根本目标, 为陕西省电子政务、驻陕企业、农村信息化等多方面提供高性能计算服务。

陕西第三产业发展建议 篇11

一、陕西省太白林业局基本情况

陕西省太白林业局建局于1963年,隶属陕西省森林资源管理局,单位性质为森工企业,管护区域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经营面积13.81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3.3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3693.3公顷。截止2008年底,森林蓄积量128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6.3%,全局共有在册职工 814名,退休职工1378人。全局有7个国有林场、8个产业单位、1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等24个基层单位。

陕西省太白林业局位于秦岭山脉西部中段,分别与佛坪、长青、太白山,桑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老县城、牛尾河、水生野生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相邻或接壤。太白林区气候类型多样,植被群落复杂,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生态区位极为重要,维系着国家生态安全和国防安全。太白林区是湑水河、太白河、石头河发源地和主要汇水区,是关中平原的“水塔”和后花园,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不仅对江河湖泊有着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作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调峰蓄洪功能,还是维系长江、黄河和南水北调等我国重大水利枢纽工程安全的绿色屏障,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二、林业产业现状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我们加大生态公益林建设步伐,截止到2010年底共完成封山育林19.24万亩,人工造林11.1万亩,森林抚育21.45万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4.5万亩,完成种苗基地建设300亩,采种基地建设3.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97年的92%提高到2008年的96.3%,森林植被得到很好的恢复。大熊猫栖息地“岛屿化”现象得到消除。森林面积增加了4万多亩。“十一五”期间职工养殖业、种植业都从无到有,逐步得到发展。苗木绿化产业有所发展,生态休闲产业初见成效,全局累计完成林业产业产值5052万元。目前,职工承包林地,租赁耕地发展养殖业、种植业的情绪高涨。

三、林业产业存在的问题

太白林业局产业发展仍处在探索起步阶段,产业发展滞后,职工收入偏低,“大资源、小产业”的矛盾十分突出。

1.思想不够解放,认识水平低

一方面对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地位认识不到位,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引导不够,林业系统领导、职工思想不够解放;另一方面林业产业发展经营水平低,管理粗放,使许多好的项目不能得到持续发展。

2.场级产业发展规模小,资源分布不均衡,且林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

太白林业局资源分布不均,场级产业发展不均衡,特色产业发展相对薄弱,不具备竞争力。因绿化大苗后续资源不足,熊猫活动区域进一步扩展等原因,绿化大苗销售、林副产品生产都将停止。各类基地建设和林下经济的发展,因缺乏项目和资金的支持都处于摸索发展阶段。林区山高、坡陡无霜期短,自然灾害频发,种植、养殖利润低、风险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道路年久失修、人员进出和林产品运输困难等严重制约了林区产业发展。

3.资金短缺,缺乏项目引导和支持,支柱产业还未形成

林业产业发展相关配套政策少,扶持优惠政策落实难;招商引资困难;企业经济危困,偿债能力差,信贷融资困难;资金短缺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由于缺乏项目引导和支持,产业项目难以发展壮大。

4.森林旅游起步晚,融资难度大,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自营经济发展初见成效,但缺少基地和平台支撑,难以形成规模化发展。全局森林旅游开发力度不够,在省内外知名度低,外来旅客人数少,森林旅游的基础设施差,没有真正形成品牌效应。自营经济发展零敲碎打,未形成拳头产业,加之缺少规模化的基地和有力的扶持平台,难以形成规模化发展。由于资金困扰和贫困限制,林区职工求稳心态较重,创业激情不足,难以动员大部分职工发展自营经济。

四、林业产业发展对策

1.坚持不懈开展产业发展大学习、大交流、大讨论活动,掀起学习新高潮

全局上下坚持不懈开展产业发展大学习、大交流、大讨论活动,掀起学习的新高潮。通过学习,要吃透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会其精神、把握其重点,做到融会贯通。在工作中做到 “三个结合”:一要与解放思想相结合;二要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三要与创新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我能为太白林业干什么?”大讨论活动,理清产业发展的思路,明确产业发展目的和目标。产业发展的难点在机关、重点在机关、核心在机关,所以要决好机关人员对产业发展上的认识。

2.实施“包抓共建”,搞好“三个活动”,进一步完善推进产业发展的方式方法

机关科室与林区基层单位产业发展实行“包抓共建”制度,各基层单位产业发展的成败与各科室业绩考核相挂钩,每年以文件形式予以明确包抓单位的包抓任务、目标和要求,促使包抓单位制定调研方案,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层层开好职工座谈会和职工动员大会,将职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局党政工作会议的决策上来。实施《职工增收明白卡》管理制度,确保职工收入年年上台阶。包抓科室人员和林场人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确定增收目标。用目标倒排增收措施,使职工增收有“抓手”、致富有“门路”,并根据确定的增收措施组织职工填写《职工增收明白卡》,督促林场将增收目标张贴上墙,按照计划实施,进而实现增收的目的。在局统一的指导下开展好三个活动,一是开展“兴林富民服务年”既百名干部下基层服务活动;二是在局机关开展一次“和谐林区,从我做起”产业动员活动,全面营造推进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开展以找差距、议措施、促增收为主要内容的“职工增收大调查”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的方法。

3.依托太白县生态休闲产业发展契机,优先发展四大绿色产业

依托青峰峡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棚户区改造工程、管护站点等项目建设做大做强生态休闲产业。围绕桃川—太白—黄柏塬—核桃坪等黄金线路开展第三产业,积极筹建四个自驾游营地和休闲产业接待站,把各类园区建设与休闲观光产业结合起来,积极打造主导产业,狠抓特色园区建设,发展休闲观光产业;依托区位优势打出品牌,优先做大做强林木种苗业和绿化工程,立足于我局资源、技术、人才、管理的优势设立陕西省太白林业局绿化工程部,确立种苗兴场富民的发展战略;积极引导、搞好服务,做活林下资源开发大产业,由国家或林业局建立林下循环经济样板产业和示范园区成立林下经济合作社,带动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的良性发展;严格政策、抢抓机遇,做足做活林地资源的利用,严管林地,依托资源优势拓展增收空间,确定林地资本化管理原则,在严格执行国家政策保证四项费用足额收缴,在办理征占用林地手续的基础上以林地资源为基础实施多元化合作,采取定额返还的办法,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4.积极外联,落实产业发展资金

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产业发展工作。资金问题的解决,必将有力的推动产业发展工作。坚持在大项目建设问题上积极招商引资,并向银行申请开发建设资金。在场级产业上实施让利扶持政策;按照比例给予基层单位留成,留成可以作为发展资金,根据单位实际也可以作为职工奖励基金;在职工自营经济发展资金的问题上给予无偿借款,基层单位给予预借工资,对于自主创业资金需求较大的职工,给予担保贷款。

5.完善组织保障措施

成立林业产业发展领导机构,定期专门研究产业发展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发展战略、和总体任务和制度措施,协调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按照“领导到位、责任到位、考核奖惩到位”的原则,建立有利于产业发展、有利于局强民富、有利于职工创业的考核考评机制,促使责任落实,目标任务完成;把职工增收和领导干部干产业作为重点考核项目,纳入年度考核目标;大力宣传林业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通过全面、集中、有效地宣传,增强全局对林业产业发展的认识,让职工了解政策并从林业产业发展中得到实惠,进而促进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省太白林业局)

陕西第三产业发展建议 篇12

据调查和统计, 在蚕桑产业链条中, 以桑园年产干物质计算, 桑叶桑枝条占64%, 蚕沙占22%, 茧丝和蚕蛹各占3%, 其他占11%。也就是说我们利用的主产品茧丝仅占桑园总生物量的3%左右, 其他97%的资源称之为副产物, 多数都没有很好利用。目前全国桑园面积80万hm2, 年生产蚕茧70万t, 年产茧丝10万t左右, 茧丝是蚕桑业的主产品, 据推算, 在茧丝生产过程中, 还产生12万t干蚕蛹、70万t桑椹、90万t残桑干物、100万t干蚕沙 (粪) 和200多万t的桑条干物, 以光合作用的干物质计算, 茧丝只占3%, 而通常每年把其它400多万t鲜干物质都作为副产物或废弃物。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就是充分利用蚕桑生物资源和文化资源, 实现产业升级, 以此推动并实现传统蚕丝业向现代蚕桑业的转化升级。其实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并对蚕桑资源进行利用, 许多原料成为经典中药材和保健食品。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在桑果饮料、蚕沙叶绿素、丝绵丝绒被服、桑枝食用菌、蚕蛹蚕蛾食品、饲料桑以及生态桑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并正在实现产业化发展。

在全国都关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 蚕桑业的发展开始由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的转变, 把蚕桑物质看作生物资源, 进行资源和效益最优化利用, 充分挖掘蚕桑的物质潜能和生物潜能, 可以最大限度地达到蚕桑资源的高效利用, 这是实现蚕桑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化的主要途径。通过拓宽资源利用途径, 延伸产业链, 最有可能优先成为可持续和循环发展的产业。

陕西茧丝产量大约占到全国的3%, 在全国排名9~10位。是一个区域特征比较明显的产业 (安康茧丝业和陕北生态桑)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借助陕西较强的科技优势和蚕桑资源优势, 从资源综合利用和多元化开发入手, 实现陕西蚕桑业的突破和跨越式发展。

1 产业分布和现状

陕西目前大约7个市38个县 (区) 有蚕桑产业分布, 但区域性产业特征明显, 基本上形成了以安康茧丝产业 (占全省80%) 和榆林生态桑产业 (占全省桑园面积40%) 为主的区域特色和优势产业分布。蚕桑业经过近年来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 在基地建设、技术设备更新改造、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产业基础进一步加强。2011年全省有桑园8.67万hm2, 其中投产5.33万hm2 (实际应用估计50万亩左右) , 生态桑应在5.33万hm2左右 (陕北60万亩、陕南20万亩) , 近年来东桑西移工程建设的1.33万hm2左右桑园成为目前蚕桑生产主力 (大约有10-15万亩丰产密植桑园发挥主导作用) , 据相关统计资料, 2011年发种49万张, 产茧1.8万吨 (实际应该低于这个数据) , 蚕农蚕茧收入6.3亿元, 其它套种套养和综合利用收入2.5亿元左右, 蚕桑业收入大约9亿元。缫丝企业15户, 现有缫丝能力4.3万绪, 生产白厂丝3 000 t左右, 丝绵被2万床左右, 产值10亿元左右。

但我们应该意识到, 我省以茧丝为单一目标产品的蚕桑业, 其产业无论是从规模还是效益正出现大幅度下滑, 蚕桑产业链延伸不够、效益不高、规模不大、技术落后、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更加突出, 尤其是蚕桑资源的综合利用还处于初期。

2 陕西省蚕桑资源以及开发利用情况

蚕桑资源的多元化开发中, 大宗资源是最有可能进行产业化开发利用的资源。这部分资源主要有桑枝条、蚕蛹、蚕粪 (沙) 、桑果等。

2.1 桑枝条及利用现状

桑树枝条经粉碎后可作为食用菌培养基原料、草畜动物饲料和花卉栽培基料, 也可广泛应用于强化木地板制作、工艺编制、造纸等领域, 是优质宣纸的最佳原料。在蚕桑主产区, 按照“1公斤桑叶1公斤枝条”来计算, 我省最多养蚕68万张, 产茧2.6万t, 生产鲜枝条30多万t, 折合干枝条10多万t, 陕北生态桑每667 hm2产枝条400 kg, 4万hm2生态桑可产鲜枝条24万t, 折合干枝条8万t, 加上未养蚕桑园枝条, 全省每年生产桑树干枝条近20万t。目前桑枝食用菌全省每年大约有2 000多万袋, 利用桑枝不到2万t, 其余则作为燃料或废弃物。

2.2 蚕蛹及利用现状

蚕蛹是缫丝业的主要副产物, 含有大量的全价蛋白、油脂、壳聚糖以及矿物质, 其中蛋白质占干物的45%~50% , 油脂化合物占30%左右, 油脂中75%以上为不饱和脂肪酸, 其中ω- 3 脂肪酸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蚕蛹还含有核黄素、维生素A、维生素B1 、维生素B2 、维生素D 及麦角醇, 以及Zn、Fe、Cu、Mn等微量元素, 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可广泛用于多种营养食品。蚕蛹经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后得到的各种有效成分可在食品、饲料、化工、医药、纺织等工业中加以利用。

每公斤鲜茧生产鲜蚕蛹0.8 kg, 折合0.2 kg干蛹, 我省每年生产2万t左右鲜茧, 大约有4 000 t干蚕蛹。这些干蚕蛹在收烘和缫丝过程中, 没有对蚕蛹进行必要的保护处理, 因此绝大部分蚕蛹都存在酸败等问题, 只能作为劣质的饲料利用, 效益极低。

2.3 蚕粪 (沙) 及利用现状

蚕沙是大宗的蚕桑副产物,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叶绿素、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物质, 粗蛋白、粗纤维、总磷和钙的含量分别为13.7%、13.38%、0.45%和2.7%, 营养价值优于麦麸。在我国, 利用蚕沙提取叶绿素已实现规模化生产。

每养1张蚕需消化掉600 kg桑叶, 其中四至五龄占85%, 大约产出蚕粪500 kg, 折合干蚕沙100 kg, 我省每年饲养60万张左右蚕种大约产出干蚕沙6万t, 如果作为饲料其产值在6 000万元以上。目前, 我省蚕沙除过少数蚕农堆沤有机肥, 以及少量的蚕沙枕外, 大多数农户将其随意抛洒, 不仅是蚕病诱发的主要污染源, 也对环境和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2.4 桑果及利用现状

早在1993年, 卫生部就将桑果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中, 作为食品, 它不仅甘甜多汁、口味独特、鲜美, 更重要的是营养成份十分丰富, 含总糖12%~15%, 粗蛋白0.8%~1.8%, 有机酸1.8%, 含有16种氨基酸, 7种维生素以及Fe、Ca等矿物元素, 还含有胡萝卜素、果胶等, 是维生素C的上等来源, Fe的优质来源。桑果作为药品, 从《本草纲目》到现代医学均被推崇, 它性味甘、酸、凉, 可滋补肝肾, 养血祛风, 安神养心, 延缓衰老, 主治耳聋、目昏、须发早白、神经衰弱、血虚便秘、风湿关节痛、失眠健忘、动脉硬化等症状。而近年有报道, 桑果中还含有“白藜芦醇”抗癌物质。

我省的果桑种植和加工在全国是比较早的, 目前有果桑种植面积667 hm2左右, 年生产桑果1万t, 大约有一半用作鲜食, 2 000 t用来加工果汁饮料, 其它因不能及时收获而腐烂, 年产值近亿元。

2.5 桑叶及利用现状

干桑叶中蛋白质占到15%~34%, 氨基酸模式与人体相近;粗脂肪占6%~10%, 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几乎占到脂肪酸总量的一半;碳水化合物占27%~36%, 其中食用纤维含量达52.9%, 超过蔬菜和水果;矿物质元素含量非常丰富, 占12%, 而且易吸收, 对补充Ca、Mg、Zn、Fe有特殊功效, 尤其K、Ca含量较高, Ca含量比红虾或鱼粉中Ca含量还高;桑叶富含能维持机体免疫系统、抗氧化系统、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周转代谢系统正常或应激活动所需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尤其维生素C含量高达65 mg/100 g鲜桑叶。因此桑叶不仅是很好的健康食品, 也可以作为优质的饲料添加剂。

我省主产区每年未利用桑园1.33万hm2以上, 加上陕北4万hm2生态桑, 每年未利用桑叶大约有40万t (陕北24万t) , 折合干桑叶8万t。这些桑叶目前基本上没有利用。

3 发展目标

根据我省资源现状, 应从桑枝、蚕蛹、蚕沙等大宗资源入手, 开展精深加工和利用, 提高附加值, 并拓展蚕桑生态和文化功能, 实现蚕桑资源的全方位开发, 打造蚕桑资源高效利用新产业。

3.1 立足传统优势, 做大做强桑枝食用菌产业

我省陕南素有栽培食用菌的传统和习惯, 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进一步开展桑枝食用菌栽培基料和配方的优化、高效珍贵食用菌引进和栽培以及食用菌加工技术等研发和推广。同时, 粉碎的桑枝条和生产过的食用菌棒基料是高档花卉苗木很好的培养栽培基质, 为做强做大桑枝食用菌产业, 陕南蚕茧主产区要争取桑枝食用菌以及基料化利用达到30%~50%, 产值超过蚕茧生产。

3.2 加快果桑产业发展

陕西省是我国主要的果汁加工出口省份, 要充分利用陕西丰富的果汁加工能力和技术, 在关中和陕北, 稳步推进桑果产业基地建设, 争取达到1 333 hm2的规模, 大力发展桑果汁饮料, 逐步将陕西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桑果饮料和桑果酒生产基地。适度发展果桑的设施栽培, 丰富春节鲜果市场供应。

3.3 加强蚕蛹食用化和饲料化开发

蚕蛹是高蛋白 (含量约50%) 和高油脂 (含量约30%) 的优质原料, 其蛋白是全价蛋白, 油脂中75%是不饱和脂肪酸, 是生产食用优质蛋白 (多肽) 、全价蛋白饲料和健康油脂的最佳原材料, 已广泛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工业生产以及替代鱼粉等蛋白饲料加工业。在蚕蛹开发方面, 应该加强优质蚕蛹生产标准研发制定, 做好蚕茧收烘和缫丝全过程质量控制, 减少蚕蛹在收烘和缫丝过程中的营养损失和酸败, 争取我省缫丝蚕蛹80%以上能够得到深度开发, 提高蚕蛹利用价值。

3.4 陕北生态桑的饲料化开发

陕北目前大约有生态桑4万hm2, 主要以梯田埂桑、退耕还林桑草间作桑、沙漠灌木桑 (桑朴子) 和大的乔木甜桑为主要栽植形式, 在陕北黄土高原植被修复、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和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据测算, 陕北4万hm2生态桑每年可减少输入黄河的泥沙500万t, 是陕北和黄河宝贵的财富。这4万hm2生态桑每年大约生产桑叶和枝条40~50万t, 目前基本上没有得到利用。为此, 可以结合陕北畜牧业发展需要, 将桑枝和桑叶进行优质饲料化开发。

3.5 适时开展蚕沙的资源化利用

当强村大户发展到一定程度, 蚕业生产集约化和规模化比较成熟时, 蚕粪 (沙) 的收集和集中处理就比较容易, 可以结合沼气入户工程和新农村建设, 逐步开展蚕沙沼气能源技术、蚕沙堆沤肥料化技术以及蚕沙饲料化利用等。

3.6 积极倡导蚕桑休闲文化旅游

蚕桑有5 500多年的历史, 是农耕文明的代表, 丝绸之路起点在西安, 桑树和家蚕全身是宝, 栽桑养蚕和缫丝织绸涉及植物种植、动物饲养、昆虫利用、纺织、机械加工等行业, 这些都是了解历史文化、开展科普教育、践行健康饮食和生活的绝好资源, 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大力宣扬蚕桑产业的悠久文化和特色, 并赋予蚕桑综合利用产业现代化色彩, 将蚕桑资源利用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建立蚕桑产品的消费环境和文化氛围, 挖掘蚕桑历史文化, 借助桑叶、桑果、蚕蛹、蚕蛾、蚕丝等保健品和功能餐饮以及日用系列产品开发营销, 积极发展蚕桑休闲文化旅游, 稳定和带动蚕桑产业发展。

4 蚕桑资源的多元化发展建议

4.1 构建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创新体系, 成立技术研发中心

目前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还比较薄弱, 许多技术不很成熟, 实用化不强, 没有形成有效的科研开发技术体系, 因此需要从资源的功能评价、多功能品种选育、原料标准化生产、加工工艺等进行系统研究, 构建蚕桑资源高

效综合利用科技创新体系。建议充分利用我省强大的科技优势, 统筹科技资源, 成立陕西省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科技研发中心, 该研发中心挂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该校在农产品加工技术和产品研发、功能活性有效成分分析提取、食品科学、蚕业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科技和人才优势, 加之在蚕桑科研和技术推广方面具有50多年的科研积淀和丰富的品种资源, 可以联合我省相关技术力量, 对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大技术问题联合攻关, 解决技术瓶颈。

4.2 设立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专项资金

为了能有效推动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产业化开发, 突破我省传统茧丝业裹足不前甚至大幅度下滑的窘境, 大幅度提升我省蚕桑产业效益和竞争力, 急需从政策上对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进行扶持和倾斜。建议省政府设立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专项资金, 每年从财政列支500万元, 主要用于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科技创新技术体系建设、重大和关键技术研发攻关以及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制定出台相关政策, 鼓励和带动民间资本积极投身到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产业开发之中。

4.3 建立3~5个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示范园区

针对我省蚕桑业发展的区域化特点和优势, 因地制宜建立陕南桑枝食用菌示范园区、蚕蛹精深加工示范园区、陕北生态桑饲料化利用示范园区、关中蚕桑休闲文化旅游示范园区等3~5个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示范园区, 集成创新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产业化开发, 辐射带动我省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 推动蚕桑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化升级, 大幅度提高蚕桑业整体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摘要:在对陕西省蚕桑分布和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陕西省蚕桑资源多元化、产业化开发利用潜力、途径和目标, 并对产业化开发中的政策措施提出了建议。

上一篇:角色定位理论下一篇:话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