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快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2024-07-08

对加快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调查与建议(通用6篇)

对加快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篇1

对加快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物联网产业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一支新军。随着经济转型速度的加快,特别是欧美金融危机以来,物联网被视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已成为国内外发达地区竞相发展、重点推动的战略性产业。我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成全国重要的物联网产业基地”,邯郸作为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和传统工业基地,物联网产业是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工业化、信息化融合的催化剂,其应用领域广阔,发展前景巨大,应予以重点发展。

一、物联网是当今国内外最具发展潜力的战略新兴产业

(一)物联网已成为国内外竞相重点布局的战略性产业。国际上,美国2009年提出了以物联网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地球”计划,借此复兴美国经济;同年6月,欧盟公布了物联网产业发展十四点行动计划。此外,德、法、日、韩等发达国家也相继提出了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实施计划。在国内,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考察物联网项目时首次提出“感知中国”理念,并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中,将物联网产业列入重点培育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我国物联网建设以及加强在关键技术研发和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等内容。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十二五”规划》已完成起草,进入最后论证阶段。我国各省市也纷纷“抢滩”物联网产业,目前,全国共有包括广东、江苏、河北、浙江等14个省以及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无锡等28个城市提出了本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

(二)物联网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物联网不仅是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经济循环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形容物联网是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大力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工业、农业、服务业中的广泛应用,还将产生更多市场及延伸产业。据有关研究机构预计,国内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在未来5年突破万亿,2020年将突破5万亿。

二、我市已经具备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基础条件

(一)经济基础。经济规模决定了物联网领域规模的大小。从我们目前了解到的28个明确提出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城市,在2010年全国GDP排名(见图1)中可以看出,28个城市的GDP均达到2000亿元以上,其中,GDP达到5000亿元以上全国排名前17位的城市,全都明确提出发展物联网产业。可见,物联网产业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对发展物联网产业既是需求,也有市场。2010年,我市GDP达到2342.2亿元,全国城市GDP排名第45位,已初步具备了发展物联网产业的经济基础。

(二)电信产业基础。电子信息产业是物联网产业的基础,物联网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延伸和发展。近年来,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增速。从今年起,3—5年内,我市还将投入近60亿元谋划和建设11个信息电子产业重点项目。这些重点项目将会进一步推动我市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园区基础。产业集聚与融合是物联网产业发展应用的关键。我市园区建设方兴未艾,以冀南新区为龙头的“1+4”五大产业聚集区建设将和物联网产业形成良好的互动效应。总投资2.8亿元的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产学研基地项目落户邯郸经济开发区,已被列入全省重点发展的五个物联网产业基地之一,将进一步推进我市物联网的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并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方面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四)网络设施基础。网络建设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有了较为完善的网络设施才能真正实现物与物之间的连接。目前,我市已拥有大容量程控交换、光纤通信、数据通信、卫星通信、无线通信等多种技术手段的立体化现代通信网络。不断推进中的3G通信网络又为物联网信息传输增添新平台。2010年,我市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31亿元,增长30%。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31万户,增速15%,其中市区150万户,已基本实现人均一部手机。全市互联网用户112.6万户,增速13%,其中市区52万户,已基本普及互联网。全市网络建设的快速发展为物联网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网络基础支持。

(五)应用基础。邯郸是国家城市信息化试点城市、国家数字城市建设综合示范城市、国家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国家农村信息化试点城市、河北省信息化示范城市、河北省制造业信息化试点城市、“数字河北”首批试点城市和欧盟信息社会援助城市。在全省乃至全国较早启动并实施了一系列信息化、数字化的重大应用和示范工程,具有相对成熟的技术经验。此外,物联网技术在我市一些领域已经开始得到应用。如在智能电网领域,我市清华华康电力电子有限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生产的远程电网抄表系统已在成安县得到应用;在公交领域,我市公交公司引进智能公交GPS调度系统,公交电子站牌也即将在市区范围内安装;在消费领域,邯郸移动分公司推出“电子钱包”业务,实现了手机购物的新消费方式。随着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两化”融合速度的加快,物联网技术将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切实重视和加快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目前,我市虽已初步具备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基础和条件,但从整体上看,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因规模尚小,又是相对陌生的新兴产业,各方面重视程度还不够;二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缺乏有效的规划和扶持政策;三是物联网企业少、规模小,尤其缺乏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骨干龙头企业;四是物联网技术研发薄弱,层次较低,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五是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少,较为分散、集成度不高,市场驱动力不足。

现阶段,我市发展物联网产业应遵循“科学布局、产业聚集,龙头引领、应用带动,加强合作”的思路,切实提高各个层面的重视程度,突出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两大领域,坚持物联网产业的引入与培育相结合、产业发展与推广应用相结合,加快产业规划布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技术引进和人才培养,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努力把物联网产业尽快培育成邯郸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制定规划。发展规划是指导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去年我省出台的《关于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各地市制定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目前,全省除石家庄已出台物联网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外,唐山、秦皇岛、保定等市均在积极制定中。建议:我市抢占先机,由市工信局牵头,在充分研究和分析国家、省及各地市物联网产业政策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尽快启动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发展思路、产业布局、扶持政策、推广应用等方面进行具体安排和部署,全力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

(二)争做试点。根据去年河北省下发的《关于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意见》(冀政〔2010〕118号),今年准备在全省选择2至3个设区城市开展“智慧城市”综合试点工作,重点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公共安全、环境监测、家居、电网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建议:我市高度重视此次全省试点工作,尽全力争跑全省“智慧城市”试点。通过试点,进一步助推邯郸物联网产业的起步和发展。

(三)用好平台。一是利用好北邮物联网产业基地这个产学研平台。北邮物联网产业基地是我市唯一一个专业物联网产业基地。主要为物联网产业领域射频识别、传感器、无线传输网等科研成果,提供中试基地和成果转化场地。目前,该项目建设整体进展较慢。建议:我市加快推进北邮物联网产业基地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年底前主体完工,明年全面投入使用,使该基地成为全国物联网技术开发与应用的高层次、综合性开放式的科研平台,成为北方最大的物联网产业基地。二是利用好我市国际会展中心这个产品展示和推介平台。近年来,北京、上海、天津等20余个发展物联网产业的主要城市,均通过举办展会,有效促进了当地物联网产业发展。建议:我市以邯郸国际会展中心为平台,全力争跑承办国家级的物联网产品技术展会,在展示和推介企业产品,引进物联网产业项目和技术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整体形象。

(四)培育龙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我市涉及信息产业的企业虽然不少,但专门的物联网企业较少。据统计,我市生产传感器、元器件、智能仪器仪表等涉及物联网相关研发生产的企业仅有2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家,且大部分企业为民营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科研力量不足。建议:我市在3—5年内,培育和扶持一批物联网企业做大做强,以龙头企业带动整个物联网产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一是扶持比较优势明显的本地物联网企业。鼓励通过技术创新、规模扩张和并购重组等路线,逐步成为竞争力高、带动性强的本地龙头企业.二是加快引进外地优势企业。创新招商方式,加快引进一批拥有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的国内知名物联网企业,通过战略重组、技术转让和协作配套等方式与本地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成为推动我市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三是鼓励推进我市现有企业转型和业务扩展。我市信息电子企业的许多产品、技术与物联网产业关系紧密,应鼓励和扶持本地信电企业发挥技术、人才、市场等优势,积极转型为物联网企业,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我市一些大企业、大集团,如718所、汉光机械厂、美的集团等,其本身的一些产品已经具备物联网技术特性,如718所研制的高性能气体传感器、石油测井设备、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汉光机械厂生产的机光导鼓;美的集团研制的物联网家电等,我市应鼓励这些大企业集团利用其雄厚的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优势,继续扩展物联网业务范围,培育物联网产业新的业务增长点.(五)加快应用。由于我市物联网企业少、基础尚显薄弱,因此物联网产业发展不能完全依靠研发生产领域来带动,而应更多的注重走研发生产与推广应用并重的道路。从目前各省市实践看,各地均选取在一些产品、技术较成熟的领域实施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通过发挥应用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物联网相关产品技术的生产研发,加快市场培育,推动产业体系协调发展。建议:我市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做法,在我市重点领域以及产品技术较成熟领域,分期分批建设九大应用示范工程。一是在经济领域。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管理和节能减排为目的,推动物联网在工业、农业、物流、电力等行业中的应用推广,重点实施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和智能电网应用示范工程。二是在公共管理领域。以提高社会公共管理水平为目的,围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重大突发事件响应、重点区域环境监测等领域,重点实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公共安全、智能环保应用示范工程。三是在公众服务领域。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以3G网络融合应用为突破口,推动面向公众领域的应用推广,实施智能消费和智能家居应用示范工程。

(六)强化保障。

一是组织保障。建议: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工信局牵头,联合市发改委、建设局、国土局、财政局、科技局等相关部门成立邯郸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调动各方积极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协调解决产业发展及技术应用等方面重大问题,全力推进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是资金保障。(1)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物联网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前期投入较多,风险也较大,因此,需要政府在资金上给予一定地扶持,在我国嘉兴、常州、扬州、无锡等二三线城市,每年用于物联网发展的专项资金在2000万元以上。建议:我市尽快设立邯郸市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金可以同我市每年1亿元的企业技改专项资金进行捆绑使用,列入重点扶持行业,鼓励和支持我市物联网企业快速成长。(2)积极争取上级部门专项资金支持。当前,国家对物联网产业发展支持力度较大。据了解,仅国家工信部计划在5年内专项50亿元用于支持物联网产业发展,今年7月初首批5亿元专项资金申报工作已全面启动。此外,今年6月底,最新修订的《基本建设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中,财政部对基础设施贷款新增加了对物联网企业场所建设的贴息支持。建议:积极鼓励我市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申报或合作申报国家物联网专项资金、信息服务业专项资金,以及省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等,争取国家、省各类资金支持。

三是人才保障。物联网产业的高层人才大部分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二线城市,我市专业人才,尤其是研发人才匮乏,短期内引进一批专业人才队伍的难度大,也不现实。我市须在人才引进的方式方法上想办法。建议:(1)严格落实引进人才的各项政策。在创新创业启动资金、住房优惠、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继续创造富有竞争力的条件,为高层次人才在邯创业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2)坚持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让外地高层次人才参与到邯郸物联网产业发展中来。(3)发挥本地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据了解,仅去年,国家教育部就批准30余所高校设立物联网相关专业。目前,我市河北工程大学也正在申报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我市应鼓励和全力支持高校的专业申报工作,通过专业设置,培养和造就一批本地物联网专业技术人才。

四是合作保障。由于物联网产业的多样性和上下游关联性较强,因此,各地物联网企业往往采取产业联盟的形式发展壮大,同时也促进了本地区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如北京、武汉、无锡、南京、成都等城市均打造了一支本地的物联网产业联盟。建议:我市借鉴各地经验做法,由政府推动,电子、信息、家电等核心企业牵头,组建由政府、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科研院所、网络运营商及产业用户等多方参与的邯郸物联网产业战略联盟,进一步推动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

对加快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篇2

1. 徐州市矿山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1) 研发平台构建情况。

徐州市先后创建徐州市矿山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矿山安全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国家级感知矿山重点实验室、“感知矿山”物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创新载体;实施矿山物联网重大科技攻关工程, 在新型传感器及传感节点研发、矿山物联网软件及系统集成、矿山实施工况与环境感知、传感节点组网与协同处理等关键技术上加大攻关力度, 加快产品定性和鉴定推广步伐。

(2) 关键技术开发情况。

目前, 国家科技部“矿井工业智能化作业与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煤矿突水、火灾等重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及装备”、江苏省经信委“智慧矿山物联网示范工程”、江苏省科技厅“矿山物联网技术标准”等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正加紧研发。全市围绕矿山人员、设备和环境“三大感知”技术进行重点攻关, 已开发专利近20项, 研发新产品20余项, 形成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并成功产业化。

(3) 产业发展规模情况。

徐州市已形成以徐州高新区为核心区, 以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张薇武卫王莹苏小青

园、徐州软件园、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支撑区的矿山物联网产业集聚发展格局。徐州高新区以相对成熟的矿山安全物联网应用领域和项目为切入点, 推动国家安全科技产业园和特色化物联网示范工程的建设, 培育智能矿山产业集群。国家大学科技园、徐州软件园和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形成物联网设计制造、中间件制造、系统集成及软件开发等企业的集聚。江苏中矿智慧、江苏中矿创慧、格里尔数码、精创电气、中矿华洋等一批矿山物联网企业发展迅速。

2. 徐州市矿山物联网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1) 核心企业和关键技术发育不足。

目前, 核心企业偏少, 制造水平不高, 缺乏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核心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虽然已实现井下人员环境的初步感知, 但井下控制系统复杂, 要实现人员、环境、设备“三大感知”的综合集成,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仍存在较大难度。

(2) 标准体系和团队建设相对滞后。

国内统一的矿山物联网标准体系尚未建立, 徐州市企业主导和参与的矿山物联网相关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偏少, 多数矿山物联网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偏低, 不足以支撑徐州市矿山物联网形成技术垄断壁垒。目前, 徐州市多数矿山物联网企业缺乏开拓型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高素质的营销团队、工程实施团队和技术服务团队,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3) 投入机制和合作模式亟待明晰。

徐州市针对矿山物联网产业方面的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目前尚未制定专门的资金投资激励措施, 无论市政府还是社会资本投入规模都较小。多数矿山物联网企业在融资贷款方面存在难度, 制约企业快速成长。矿山物联网产业“政产学研”合作关系有待进一步明晰。

3. 徐州市发展矿山物联网产业的对策建议

(1) 打造规模化发展路径。

促进规模集聚, 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构筑布局合理的矿山物联网特色产业基地, 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互动共赢的产业发展格局。以相对成熟的矿山安全物联网应用领域和项目为切入点, 重点打造徐州高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核心区。推动国家安全科技产业园和特色化物联网示范工程的建设, 培育智能矿山产业集群, 加快形成完整的矿山物联网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以国家大学科技园、徐州软件园和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 大力推进产业发展支撑区建设。充分发挥矿大科技园、徐州软件园集聚矿山物联网研发机构、高等院校、产业链相关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资源, 重点攻克矿山安全感知成套应用技术, 集中打造完善的矿山物联网产业链, 拓展具有徐州特色的矿山物联网服务。

完善产业配套, 优选成长性好的矿山物联网企业进行重点培植。同时, 支持矿山物联网上下游产业链条扩张, 以横向配套、纵向协作为基础, 并购、重组上下游相关企业, 集成各类资源要素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在“感知矿山”物联网领域重点形成感知设备、网络应用终端等矿山物联网配套生产能力, 形成集矿山物联网相关终端产品、配套产品、软件生产及集成应用、施工等为一体的产业架构, 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

(2) 加大产业技术创新力度。

加强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瞄准产业核心技术、重大战略产品和高端制约环节, 实施一批能够体现国家乃至国际水平的科技支撑项目。重点组织矿山实时工况与环境感知技术、软件及系统集成技术、传感节点组网与协同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攻关, 加快产品定型和鉴定推广步伐, 为企业提供源头创新保障与持续科技支持。在重点物联网企业和高校建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为矿山物联网产业产品测试、公共研发和技术创新服务。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矿山物联网企业重大项目建设、示范应用推广及关键技术研发。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深化产学研合作, 建立“校企联盟”等多种合作载体, 推动技术、成果、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物联网产业集聚。

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用。加大江苏省矿山安全物联网联盟企业联系力度, 进一步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 引导联盟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壮大, 鼓励运用市场化机制, 建立形式多样的产学研联合机构和合作模式, 积极吸引联盟企业来徐投资和成果转化, 引导形成联盟成员共同投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长效稳定的利益共同体, 形成完整的感知矿山物联网产业链。

实施技术标准推进计划。加快实施物联网产业技术标准推进计划, 推动有条件的企业、高校院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行业协会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 促进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推广应用。重点推进“感知矿山”物联网系统标准体系、封闭式储煤设施监控系统行业标准建设, 细化完善M2M平台接口规范、矿山物联网数据规范等行业规范, 主导国家矿山物联网行业标准建设。

(3) 加快研发平台建设, 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支持企业、研发机构联合设立市场研发联动平台, 及时搜集捕捉矿山物联网市场的需求动向和技术产品发展趋势, 提升对市场的敏感性, 为矿山物联网相关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提供战略方向, 提升开发适应市场能力。

推进重大成果产业转化。帮助企业及研发机构积极争取国家重点技术、标准、产业项目的立项。为企业申请项目基金提供配套和培训指导。每年在矿山物联网产业领域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 加强对物联网产业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方面的集成创新, 推进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对技术先进、优势明显、带动和支撑作用强的重大项目, 优先纳入市重点项目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4) 加大产业招商和招才引智力度。

进一步加强产业招商。针对徐州矿山物联网产业链缺失环节, 瞄准行业领军企业加大产业招商。重点招引感知矿山物联网产业涉及的矿用传感器、网络化控制、矿山通信技术产品与设备、应用平台及软件、矿山电气及设备等一系列产品和技术,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对接, 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大力引进和培育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根据矿山物联网产业人才需求, 与各高校进行全面合作, 建立挂职基地, 柔性引进一批矿山物联网产业发展高层次人才, 培养锻造一支高素质营销团队和技术服务团队, 推动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逐步完善高层次人才激励政策, 鼓励高层次人才及创新团队创办企业。在高校内设置矿山物联网相关专业, 为未来矿山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生力军。

(5) 采取多种方式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资金投入。建议建立市级财政专项资金对感知矿山物联网产业集中投入机制。徐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引导资金应加大对矿山物联网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示范应用推广、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重大标准规范制定、公共平台建设、骨干企业培育和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励各县 (市) 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设立相应专项资金, 进一步加大对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

对加快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篇3

一、运作

近年来,恩施市紧扣“当好全州龙头、勇当武陵山排头兵、县(市)域经济发展走在全省生态功能类县市前列”的目标,着力打造武陵山“六个中心”,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与“十一五”末比,2015年全市GDP达171.4亿元,财政总收入27.0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8.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9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56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10元,各项指标分别年均增长11.3%、23.3%、22.7%、15.8%、11.6%、15.7%。

(一)突出试点建设,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按照李克强总理“着力在创新综合扶贫体制方面破题,形成可资推广的经验”的重要批示,围绕“扶贫搬迁、移民建镇、退耕还林、产业结构调整”四大重点,实施龙凤民族新镇、龙马风情小镇提质扩容,启动5个中心社区、24个集中安置居民点建设。“律师进村、法律便民”的做法和创新经验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等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重要批示;“两社两司一卡一库一平台”体系让农村产权变股权、资产变资金,激活了农村金融活力。

(二)突出产业兴市,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一是巩固强化农业基础。大力实施“粮安工程”和“菜篮子工程”,建设特色产业基地120万亩。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8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825家。大力发展以“恩施玉露”为主的茶叶、以生猪为带头的畜牧业等区域性支柱产业,获“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全省现代肉牛示范区”称号,连续9年获授“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恩施玉露”获中国驰名商标,恩施富硒茶荣登“中国十大富硒品牌”。二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路子。全市“规上”企业达80家、“入统”企业达104家,较“十一五”末分别增加45家和71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家。三是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带头的服务业。连续4年获“全省旅游发展先进县市”。“十二五”末,全市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251.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5.1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4.5倍和5.5倍。

(三)突出城乡一体化,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市域城镇化率达51.7% ,与“十一五”末比年均增长1.8%。城区“六纵五横三环”城市路网建设加快,城市骨架拓展提速。城市配套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亲水走廊、凤凰山森林公园等一批公共休闲场所提档升级;城市供水排水、燃气、路灯、停车场、综合交易市场、公厕等配套项目加快推进;“六城”同创取得明显成效,城市全面亮化、美化。二是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近年来,全市新(改)建等级以上农村公路2200多公里,完成通畅工程1000多公里、安保工程1700多公里,建设绿色生态旅游公路200多公里,实现建制村“村村通客车”。改造特色民居2.12万户,建设省级新农村示范村14个。

(四)突出改革开放,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顺利实施不动产登记改革,“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发展活力和人民的获得感不断增强。招商引资力度逐步加大,成功引进省交投、鄂旅投、省联发投、奥山集团等知名企业,累计新签招商项目56个,实现到位资金108亿元,直接利用外资2060万美元,外贸出口创汇14050万美元。

(五)突出民生改善,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既重视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又着力民生改善,重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认定,被表彰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城乡医疗联合体建设稳步推开,贫困户基本医疗救助政策全面落实,新农合参合率达99.68%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8%,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

二、挑战

从纵向比较看,虽然恩施市在全省29个生态功能类县市县域经济考核中排名第一,但从经济总量等7大类的41个子指标看,呈“14进11平16退”。在16个退位指标中,退位幅度较大的有信用环境评价指数退18位、单位GDP地耗下降率退16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增长速度和互联网宽带(4M及以上速率)接入用户升降幅度均退12位。从横向比较看,恩施市七大类考核指标在8位以后的指标有3类,即绿色发展指标(22位)、速度指标(10)位、后劲指标(15位)。另外,结构指标中城乡居民收入比排29位,人均指标中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15位,社会指标中信用环境评价指数83.67%排19位(2014年排第一)。

(一)发展速度回落

2015年恩施市地方税收收入增长9.87%,较上年回落7.23个百分点,低于生态功能类县域平均增速2.89个百分点,居19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增长速度10.14%,较上年回落22.55个百分点,低于生态功能类县域平均增速0.61个百分点,居17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6.92%,较上年回落1.04个百分点,低于生态功能类县域平均增速0.02个百分点,居13位。

(二)产业结构不优

恩施市2015年结构指标指数虽然居第2位,较2014年上升1位,但从产业内部结构看,恩施市县域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第一产业增加值中农业增加值占比58.7%,畜牧业增加值占比38.6%,两者合计高达97.3%,尽管近年来恩施市大力发展新型特色农业,但仍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工业也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烟草、建材、农副食品加工行业,高端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很少,2015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2.8%,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1.4%,较生态功能类县市平均水平3.88%低2.48个百分点,居24位;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重最大的行业仍是非营利性服务业,占比达到35.5%,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占比14.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占比7.8%,交通运输业和邮政业增加值占比4.4%,这四项传统服务性行业增加值占三产业比重高达62.4%,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仍非常薄弱。

(三)经济发展后劲乏力

2015年全市招商引资(含实际利用外资)19.72亿元居18位,仅相当于生态功能类县域平均水平33.18亿元的59.4%,招商引资实际落地项目不多、开工率也不高。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7.78亿元,分别落后南漳县72.83亿元、麻城市143.59亿元、丹江口市30.61亿元,大项目储备不足,项目建设推进难度大,经济增长后劲不足。

三、对策建议

在经济新常态下,必须牢固树立 “五大发展理念”,着力发挥恩施县域经济的特色和优势,补齐发展中的短板,加快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大限度地释放发展潜能,推动恩施市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一)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一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抢抓精准扶贫、竞进小康战略机遇,以龙凤试点为引领,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努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二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围绕硒资源为主导的七大产业链,加大工业投资,做大做强现有的骨干企业,形成一批产值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以生态文化旅游业为重点,加快推进信息、绿色产业、住房、旅游休闲、教育文化体育、养老健康家政等六大消费工程,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培育发展新商业模式和新业态,全面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培育和形成新的县域经济发展增长极。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一是要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功能,加强招商引资平台建设,提高园区承载能力。二是要大力营造宽松的制度环境,不断创新服务方式。要瞄准世界500强以及知名品牌招商,积极承接产业资本转移,重点引进一批与优势资源关联度高、配套能力强,以及高附加值、高科技、低耗能的绿色产业。三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引得进、落地快、早投产,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三)坚持创新发展,增强县域经济驱动力

一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落实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项政策措施,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提升制造业竞争力。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电网、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企业由制造向创造中高端转变,提升恩施市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三是构建创新创业人才高地。进一步完善多元化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和人才服务体系,加大科技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创新人才使用激励机制,为恩施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坚持绿色发展,增强县域经济可持续性

一是注重绿色发展。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理念,提高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水平。加大对高能耗行业和碳排放管控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二是注重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全面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和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加强监管,严格控制并不断减少污染物总量;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推进种养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使恩施市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对加快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篇4

袁玉飞

加快城镇化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是提高城镇区域经济增长质量,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经济发展优势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近期,我们对全南县城镇化建设和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加快全南县城镇化建设和发展做了一些理性思考。

一、全南县城镇化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全南县位于江西省最南端,国土面积1520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1个企业集团、1个林业资产经营管理公司、1个国有林场,总人口19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小县。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城镇化发展战略意义认识的深入,特别是全南县委、县政府坚持走“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城市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之路,积极实施“对接珠三角、建设新全南”发展战略和打造“实力全南、活力全南、魅力全南、和谐全南”建设目标的提出,该县创新经营城镇理念,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城镇配套设施建设,在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城镇化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城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镇化水平逐年上升。

全南县紧紧围绕“实力全南、活力全南、魅力全南、和谐全南”建设目标,坚持“城中建园,园中建城”的城市建设理念,积极推进创建省级卫生、园林、文明城市工作,全县城镇化建设步伐快速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截止2008年,全县城市化水平39.08%,全县城镇人口7.46万人,县城建成区面积6.95平方公里,同比分别增长2.01%、10.07%和12%。新增建房面积10万多平方米,县城新增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6.85%。

规划意识明显提升,规划控制逐步加强。

近年来,全南县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着力在城镇规划上下功夫。2006年9月聘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对该县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按照“山是城之魂,水是城之灵,文是城之品,人是城之本”的设计理念,高标准完成了《全南县县城总体规划》、《全南县绿地系统专项规划》、《一江两岸城市设计》、《金龙大道城市设计》、《南海大道城市设计》、《梅子山公园城市设计》等规划编制,建立了功能清晰完善的城市规划网络体系。2007年3月聘请江西师大规划设计研究院按照远景发展的目标重新编制完成大吉山、龙源坝、南迳3个建制镇及中寨、社迳、龙下3个乡的总体规划,全县乡(镇)总体规划覆盖率达到100%。同时,自2004年赣州市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全南县始终把新农村规划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举全县之力,全面组织实施,于2007年11月全面完成了全县86个行政村、790个自然村的规划编制工作。

城镇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城镇管理日趋规范。

全南县全力实施“对接珠三角、建设新全南”发展战略,坚持“以山为景,以水为亲,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按照“水是城之灵,绿是城之魂,文是城之品,人是城之本”的城市建设要求,全面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积极推进创建省级卫生、园林、文明城市工作,形成了以“一江两岸”为主框架,协同推进新老城区配套发展的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新格局。2006年以来全县建设行业完成投资4.25亿元,其中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1.62亿元,先后实施了工业园区道路、水沟、路灯建设,滨江路二中桥至南海桥道路、河堤及景观工程,沿江路下圩段道路、河堤及景观工程,南海大道改造工程、桃江河橡胶坝建设工程、216套拆迁安置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梅子山公园改造、星级宾馆、污水处理厂及截污干管建设、县体育中心建设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在城镇管理方面,城管、国土、公安、工商、文化、卫生、环保等部门大力配合,大力推行市容、环卫、市政、园林综合整治活动。尤其针对县城规划区内城中村违法建房现象,采用“疏、堵”结合的探索性做法。一方面成立了以县城管局为主的违章建筑联合执法大队,加强日常巡查,防止突击抢建等问题的发生,加大执法力度,对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违法建筑进行强制拆除。另一方面,在实施依法拆迁“堵”的同时,启动“疏”的办法。按照“有偿自愿”、“一户一宅”的原则,在国土、规划部门的指导下,根据规划图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报批的办法,对一些无房户、住房困难户、危房户及在改造范围内的住户,进行集中安排、统一管理,统筹有序地解决居民建房用地,逐步疏通居民建房用地渠道。在加强私房建设规划管理的同时,从源头上规范管理个人住宅建设行为。

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城镇发展软环境进一步优化。

全南县委、县政府在加大城市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努力打造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软环境,始终把降低企业发展的综合劳动成本、提升招商引资竞争力放在首要位置,设立行政服务中心,开辟招商引资“绿色通道”为招商引资企业登记、审批、办证提供一条龙全天候便捷高效服务,印制了《招商引资企业缴费明白卡》,切实减轻企业规费负担;招商部门开展代理代办服务工作,劳动部门组织和帮助企业开展招工、培训服务工作;企业报关、报检方便快捷。为帮助企业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同时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先后出台了《关于建立重点工程(项目)、招商引资企业绿色通道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并落实“四项制度”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若干政策规定》等文件,共计60条优惠政策。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整合工作流程,进一步简化手续,最大限度地减少作业时间,提高效率,确保该县在重点工程(项目)、招商引资企业项目落地投产在全市乃至全省时间最短、效率最高,真正使项目建设做到“七个减少、三个防止”。

随着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镇管理的加强,城镇发展软环境的不断优化,全南的城市承载能力日益增强,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全南的城镇化建设发展已步入合理规划、规模适度、分批建设、逐步推进的健康有序发展阶段。

二、全南县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城镇硬件建设相对滞后。

近年来,全南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但与广东等发达地区相比,仍无法满足当前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需求。如管道天然气工程仍处在前期准备阶段,自来水厂2万吨扩容工程和污水处理项目还在实施,货运物流运输混乱无统一站场等,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全南县城市的扩张。

2、城市服务功能不够完善。

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将全南县定性为赣粤边际新兴工业明珠和山水园林城市,但由于种种原因,全南县城市的服务功能还不完善。具体体现在:主要路段的环卫设施和公厕较少,城区体育中心还在建设当中,文化活动、图书馆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正常文化需求,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共设施较少,卫生服务能力不强,缺少档次高规模大的商场等。

3、城中村改造比较缓慢。

随着全南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全南县的城中村愈来愈多,已扩展到现在的寿梅路、含江路、滨江、城西4个社区居委会、8个村委会、44个自然村。由于村集体经济软弱,致使村内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环境卫生状况较差,村民住宅建筑风格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全南县的对外形象。同时,各村都是独门独户,且新规划的庄基地越来越大,老村中土地闲置,严重浪费土地资源。全南县要加快城镇化步伐,必须首先解决“城中村”问题。

4、城镇管理有欠规范。

城区的建筑风格不一,在城中村和部分主要路段还存在着未批先建、少批多建、乱搭乱建、占用耕地和农田等违章建筑以及杂乱无章、房型陈旧、裸房较多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城市整体形象。

5、市民素质亟待提高。

受群众习惯影响,还存在着“马路市场”,尤其是逢集,占道经营非常严重,部分市民素质不高,还存在乱贴乱画、乱倒垃圾、乱排生活污水等不良现象。

6、城镇经营理念缺乏。

城镇化发展进度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如何。从城镇基础设施的投入来看,全南县基础设施投资渠道单一,对财政的依赖性太大,无法满足城镇化发展的需求。

7、城镇管理机构和专业人员有待完善。

目前,全南县9个乡(镇)中只有南迳镇和陂头镇设立了规划所,其他各乡(镇)的规划管理机构,均设立在各乡(镇)国土部门,规划所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和专业人才,造成乡(镇)规划管理工作无法正常的开展,乡(镇)规划的指导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三、加快全南县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当前,正处于国家扩大内需的关键时期,全南县应抢抓发展机遇,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承接珠三角等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创新经营城市理念,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努力提升城镇化水平,为构建山水园林城市和打造“四个全南”奠定坚实的基础。

1、完善城市发展规划。

规划是城镇化的指导蓝图,是建设龙头。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城镇化发展水平、速度和质量。目前,全南县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坚持高起点、突特色,科学实用理念,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城中村改造规划等分项规划;各乡(镇)要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同时,严格执行“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审批一支笔,管理一条龙”,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多方筹集资金,加快项目建设,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打造宜居宜商的生态园林城市。一是有效开拓天龙山寺庙、南迳温泉、客家瑶族旅游市场。聚集各类民俗文化,如中寨香火龙、瑶族花棍舞、南迳车马灯等,合理增加老腔等文化演出时间,加大宣传促销,打造民俗文化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带动城区经济发展。二是拓展商业服务网点。以沿江路、滨江路、江畔湾广场、南迳温泉山庄等为重点,统一规划,加大政策引导,社会融资,建设特色商业街、步行街和南迳温泉养生等休闲娱乐项目,满足游客及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拉动城市经济发展,使之真正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内涵丰富、交通运输便捷、城市功能完善、产业经济集聚、辐射带动能力强,最适合人们居住和创业发展的独具魅力的山水园林城市;三是健全文化休闲设施。加快建设梅子山公园、体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同时规划建设布点丰富的文化广场和城市文化休闲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四是加快房地产市场建设。加大政策引导,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行为,建设与全南县文化相匹配的规模化住宅小区,不断改善城市经济发展环境、社区环境和人居环境,增强城市吸引力。同时以市场化运作模式,采用村民住宅小区的形式,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节约土地资源,全力改善城市面貌;五是完善便民设施。在城区各路段合理规划设置垃圾箱,规划建设公厕。六是加快教育、卫生、广电等各项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设施档次,完善服务项目,满足人民群众的正常需求。

3、落实管理责任,健全管理体制。城市的管理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以创建省级卫生、园林、文明城市为契机,一是强化城镇管理。加大工作力度,理顺城镇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机制,以规范建设、交通秩序、市场管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重点,落实门前卫生“四包”责任制,提高城镇管理水平;二是加强市场规范管理。加大城市综合执法力度,划行归市后,坚决取缔马路市场、明火亮灶、乱搭乱建和占道经营行为;三是健全城镇卫生保洁体系。加强垃圾处理厂后期运作,进一步完善垃圾清运系统,继续实行分段包干的卫生保洁制度,定期洒水,彻底改变城市“脏、乱、差”现象。

4、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居民素质的提高,要加强对群众城市意识和社会公德的宣传教育,在电视台开辟《城市建设大家谈》等栏目,引导培育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管理,为城市建设建言献策,规范居民行为,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促进城市文化与经济建设的同步发展和共同进步。

5、创新城镇经营理念。

城镇建设必须走政策引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的路子,以经营的手段来加快城镇建设。一是土地资源资产化。要加大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整合闲散土地,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公开挂牌,竞价拍卖,以地生财;二是基础设施市场化。对可经营的基础设施和市政公共设施实施市场化运作,如出售公共停车场、公厕经营权,拍卖公共场所和建筑物上的广告发布权等,将所得资金再投入城市建设,实现再投入,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三是建设项目社会化。按照“政府抓规划,民力搞建设,社会出效益”的要求,变单纯的依赖财政投入为政府投入为导向,开发商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四是加快城投公司运作。城投公司作为政府的融资平台,要在开行融资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2万吨自来水厂扩容工程的基础上,以供气、道路、公园、学校、医院等城镇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产业类项目为重点,以开行和县内各金融机构为融资对象,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形象;五是大力实施土地置换项目。即以闲置的土地资源为兑换条件,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可解决全南县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加快开发了闲置土地,繁荣了全南县经济。

6、进一步完善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和配备专业人员。

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应当有专门的机构和专业人员来管理。没有机构、没有专业人员,再好的规划也难以实施到位,建议县委、县政府对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给予特殊配备政策,特别是重点镇要建立健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为城镇建设节约投资、减少浪费、做优城镇、做美环境发挥作用。

对加快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篇5

一、皖西白鹅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六安市抓住国家扶持发展畜牧业的战略机遇,充分利用皖西白鹅这一独特优良品种资源,积极推广“种草养鹅”技术,实施“皖西白鹅系列开发”星火科技扶贫项目、资源保护项目和“皖西白鹅腾飞工程”,白鹅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水平逐年提高。

(一)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六安市是传统的农区,物产丰富,山地、丘陵、圩畈水面各占1/3,可用山场200万亩、冬闲田200万亩,境内多草山草坡,农作物秸秆资源和饲料饲草资源丰富,发展白鹅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加之皖西人民养殖白鹅历史悠久,历经200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养殖技术和经验,皖西白鹅已成为全市的农业特色产业和对外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

(二)区域布局日渐明晰。皖西白鹅一直占全省饲养量的四分之一、全国饲养量的二十分之一。全市已初步形成以寿县、霍邱、金安、裕安四县区为重点的皖西白鹅生产区域,集中了全市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羽绒及制品企业100多家,鹅肥肝生产厂家近20家。

(三)规模养殖渐成主体。自2011年7月六安市实施肉禽产业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白鹅)项目以来,2万只的反季节鹅生产基地建成投产,改扩建标准化鹅舍4万多平方米,年养殖500只以上大户达到1180家,全市规模化养鹅的比重已达到50%。据统计,全市白鹅饲养量已由2004年禽流感时期的不足1000万只,恢复性增长到了2013年的1750万只。

(四)产品研发成果明显。广大养殖户积极介入皖西白鹅的加工项目,生产出了丰富多样的系列产品,鹅肉熟制品加工也开始起步,鹅产品市场前景看好。其中,皖西白鹅腌制品已有10多个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寿县向天歌白鹅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俊邦”牌风干鹅、贡鹅、鹅肫爪、鹅油等系列产品市场供不应求。同时,皖西白鹅羽绒产业也步入了发展“快车道”,诞生了一批羽绒、羽毛制品加工企业,产品从最初单一的羽绒品种向具备高科技含量的羽绒精加工领域拓宽。据统计,六安的羽毛球已占全国40%的训练球市场。

(五)技术支撑逐步提高。六安市先后制定皖西白鹅国家标准和行业地方标准,皖西白鹅品种提纯复壮、杂交选育、人工孵化、鹅肉及羽毛制品开发等鹅业基础研究已取得10多项科研成果,各项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皖西白鹅选育及种鹅营养需求参数的研究”和“皖西白鹅高产系配套生产技术研究” 科技攻关项目,使皖西白鹅产蛋率提高39%。

(六)产业引导持续加大。实施皖西白鹅系列开发星火科技扶贫项目、资源保护项目和皖西白鹅腾飞工程,成立白鹅养殖专业合作社,组建羽绒(毛)产业协会,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加强白鹅养殖基地建设,积极引进皖西白鹅养殖和深加工龙头企业,大力推进羽毛绒交易市场建设,实施皖西白鹅农业标准化养殖工程,实施产业化开发。2013年,全市羽绒企业实现国内贸易额45亿元,出口额9500万美元。

(七)品牌效应日益显现。皖西白鹅于1981年被正式编入《中国家禽品种志》,列为国家二类保护物种;2000年列入首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获得国家产地证明商标;2006年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目录》,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皖西”牌羽绒、“翰文”、“鸿鹄”牌羽毛球和羽毛球拍获安徽省著名商标,“三祥”牌羽绒羽毛被授予“安徽省名牌产品”。

二、皖西白鹅产业发展制约因素

(一)疫病和市场两大风险。动物疫情形势复杂,近30年平均每年就有1—2种新传染病出现,75%都是人畜共患传染病,其中有给家禽业带来灾难性后果的H5N1、H7N9等病毒。虽然白鹅抗病力较强、疾病较少,但由于养殖起点低,防疫条件差,鹅群平均死亡率在10%以上。特别是重大疫情造成的影响大,2013年春季受禽流感影响,羽绒制品出口订单和鹅肉、鹅肝等食品消费减少,对养殖也造成一定影响。虽已连续举办四届中国国际羽绒节(博览会),但全市肉鹅生产、加工、销售、市场需求等信息体系尚未形成,农户和养殖户获得信息的渠道有限,难以准确判断评估市场的供求关系、风险、生产成本和收益,导致盲目生产、销售困难。

(二)资金和技术两大瓶颈。虽然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但用于畜牧业发展的资金量小。全市各级财政对养殖业的投入虽然逐年增多,但是针对皖西白鹅这一特色产业发展的扶持资金却相对较少,2013年市财政安排100万元、主产区各级财政投入1157万元,对白鹅产业快速发展所起作用有限。加之银行金融政策限制,支持农村的贷款额度小、期限短、门槛高,养鹅户很难得到较大额度的贷款支持,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同时,由于缺少必要的专业研究机构和技术人才,缺乏科研投入,技术指导力量薄弱。鹅产品多数采用民间传统烹调技术,难以进入国际市场。鹅肉、鹅肝国际贸易量较大,但还没有建立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鹅产品卫生质量标准。羽绒检疫规程和检验机构没建立,疫病传入传出风险大。

(三)总量和龙头两大软肋。虽然六安市皖西白鹅养殖总量在逐年增长,但规模养殖不大,千家万户分散饲养,自然孵化、自然放牧,饲养管理粗放,上规模的种鹅场(户)不多。加之皖西白鹅自身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存在缺陷,良种选育和繁育体系建设仍停留在初级阶段,皖西白鹅年产蛋量一般在20—25枚,最高只能达到31—32枚,导致皖西白鹅供种能力不足,出栏量难以大规模提升。龙头企业带动乏力,更是皖西白鹅产业发展的最大软肋。养殖、加工、流通各环节企业多、小、散,管理粗放,没有一家国家级龙头企业。皖西羽绒及其制品产业虽然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深加工水平亟待提高。?据统计,全市100多家羽绒系列加工的企业年产值超7000万元的企业只有6家。

(四)政策和品牌两大缺位。作为六安市农业地方支柱产业,从事白鹅生产的企业、农户却没有享受到任何实质性的补助政策,也没有出台针对皖西白鹅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各县区没有专项扶持政策,现代农业发展政策中涉及到皖西白鹅的也很少。虽然编制了六安市皖西白鹅产业发展规划,但市、县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联动主导力度不够,规划执行不到位。虽已实施品牌战略,但对皖西白鹅的品牌建设总体重视不够,缺乏整体思路和规划,名牌效应还不够大,政府宣传主导作用没有真正发挥。

三、加快皖西白鹅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产业发展引导。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应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发改、农委、财政、国土、环保、科技、金融、公安、交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皖西白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市鹅业生产的政策落实、宣传引导、技术指导、组织协调和检查考核工作。二是强化政策引导。应抓住皖西白鹅被写入安徽省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有利契机,尽快研究制定出台加快六安市皖西白鹅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皖西白鹅产业发展的定位、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产业链、实施方案等做出科学规划,明确皖西白鹅产业发展的指导思路和目标任务及措施保障,任务具体量化细化到部门单位。三是强化部门推动。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支持皖西白鹅产业发展。

(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议设立“皖西白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2014年开始,市财政连续五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县区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集中扶持金安区、裕安区、霍邱县、寿县等核心产区养殖大户,建设鹅舍、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皖西白鹅良种选育与繁殖体系的建设以及皖西白鹅加工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贷款贴息等。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要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大力支持皖西白鹅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原料基地和养殖场(小区)的建设与发展,在贷款方式上适当灵活,贷款数量上适当增加,还款期限上适当延长,贷款利率上适当优惠。三是兑现政策优惠。土地、税收、供电、供水、保险等部门,对从事皖西白鹅养殖和加工的各类组织予以政策优惠。继续实行规模土地流转财政奖补,逐年提高市、县区两级奖补资金标准。加大种鹅等相关保险的覆盖面,增强规模化养殖抵御自然灾害和应对意外事故能力。

(三)做实养殖科技支撑。一是加速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加强品种(系)选育和优良鹅种开发,加强皖西白鹅品种的保护,利用皖西白鹅原种场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高产配套性的选育,整合现有种质资源,搜集民间优势资源,优化原种保护科技队伍,制定选育目标,开展持续提纯、复壮与配套系组建的选育工作,培育专门化的高产品系。二是稳步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养殖。按照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进一步完善皖西白鹅标准化体系,在场址选择、场区布局、养殖规模、建筑环保、防疫和管理标准等方面严格要求,推进从繁育到养殖到深加工全过程标准化建设,提高鹅场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水平。

(四)打造完整产业链条。一是做好肉鹅文章。依托皖西白鹅产业协会,成立政府引导、协会协调、企业参与的皖西白鹅技术研究和推广中心,对鹅爪、鹅肝、鹅肉等进行整合、研究和开发,改变单一销售活鹅和腌制鹅的现状,引进食品加工先进工艺,进一步研制鹅肉熟食制品,增加鹅肉产品附加值。二是培育壮大龙头。大力构建“公司+基地+养鹅户”模式,开展产加销一条龙,牧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把养鹅场地与白鹅深加工终端产品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形成牢不可破的产业链条,努力解决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脱离而形成的风险问题。着力建立健全养殖户与龙头企业稳定的合作关系和利益联合机制,提高生产者的市场地位和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加快白鹅养殖合作组织建设,把分散的规模养殖户组建为一个经济实体,逐步实现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统一贷款、统一防疫,提高养殖的组织性、计划性,增强养殖环节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

(五)唱响六安白色品牌。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全方位、多角度地对皖西白鹅广泛宣传,每年举办国际羽绒节的同时举办皖西白鹅美食节,通过举办皖西白鹅美食展销会、开设皖西白鹅小吃一条街等措施,对皖西白鹅美食进行宣传、包装和推介,营造浓厚的皖西白鹅舆论氛围,打造城市名片。坚持“走出去”的宣传战略,采取参加国内外组织的农产品交易会,赴外地举办皖西白鹅的推介会,进一步提高皖西白鹅在国内、国际知名度、美誉度,打响皖西白鹅品牌。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财政局)

对加快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篇6

一、发展设施农业的重要意义

1.可有效解决我市耕地面积不足的矛盾

发展设施农业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我市目前农业人口18.8万人,耕地面积为20.14万亩,人均耕地1亩,南部沿山区和中部平川区人均0.5亩,北部库区人均1.8亩,单纯依靠发展规模经营的种植和粮田来提高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受到了制约。因此,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单位面积的效益,是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

设施农业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设施农业能够加快“秸秆生物反应堆”、“无土栽培”、“黄板诱蚜”、“菜沼综合应用”等农业新技术的普及应用,改变传统的生产观念,满足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生产要求。同时,设施农业建设可以有效带动建筑、机械、化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3.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设施农业具有高技术、高产出、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对农业结构调整和農民增收有重要影响。设施农业能够改变自然环境,充分发挥生物潜能,在大幅提高单产的情况下保证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具有满足市场需求和抵御自然灾害的功能。设施农业不仅是城镇居民的“菜篮子”,也是农民的“钱袋子”,被誉为农民的“绿色银行”。2010年南严村的瓜菜、东城村的西红柿亩纯收入均在1.5万元以上,今年南严村日光温室仅西瓜一项就为全村增加110余万元收入。

4.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生态环保水平的重要手段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耕地和水资源相对不足,农业发展面临人口增长、社会需求增加、资源短缺和生产环境恶化的挑战。设施农业通过生物工程与环境技术的综合运用,可有效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耕地产出率,减少水、肥料、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能源消耗量,实现农业生产的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促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如冯东村的大棚葡萄全年用药次数为6~7次,而露地葡萄用药次数为10~15次,用药次减少1倍。

5.是增加农产品供给、保障食品安全的有力措施

优质果菜产品、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的均衡供应与消费,是衡量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农业基础地位和战略意义的具体体现。设施农业通过创造可控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保证农产品的鲜活度和全年持续供应。据统计全市蔬菜产量为7.3万t,其中设施蔬菜产量为5.9万t,占全市蔬菜产量的80%。同时,在设施标准化生产的前提下,能够使农产品生产环节处在有效的安全监控范畴之内,成为食品安全的有力保障。

二、我市发展设施农业的主要做法

1.制定规划,科学发展

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深入村组,认真调研,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华阴市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发展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实施百万亩设施大棚工程的通知》等文件,并通过电视、广播、散发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2.政府重视、政策推动

一是召开专题会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召开全市设施农业发展专题会议,与各乡镇(办)签订了目标书,夯实了责任。二是资金支持。对于新建日光温室,除了省财政每亩补助资金2000元外,市政府每棚奖励1000元。

3.参观学习,调动积极性

一是先后组织华西、北社等6个乡镇主管领导、村干部、致富带头人等150名人员到杨凌、山东寿光等地参观,学习先进种植经验,让群众亲眼目睹力发展设施农业的好处和市场前景,调动群众的种植积极性。二是聘请我市土专家通过现身说法,使群众对设施农业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激发广大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科技支撑,强化品牌

一是实施技术责任层层包联。农牧局所属的8个基层单位负责包联6个镇(办)的日常业务指导,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中。各单位又与技术人员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夯实了责任。二是在建设设施大棚关键时期,下派20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到6个镇(办)22个村田间地头,全程跟踪,手把手、面对面进行现场指导,确保建棚质量。三是成立设施农业培训专家团,明确人员及分工,开通农业科技服务直通车,将农业科技服务车开到了田间地头,设立24h咨询电话,随时解决群众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四是引进、推广小型农机具和配套技术,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二年来通过农机具购置补贴推广配套微耕机600台,卷帘机1550台,喷药机330台,太阳能杀虫灯500台,有力地促进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三、我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近三年来,华阴市委、市政府依据市域实际,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造,全力引导,强势推动,把设施农业建设作为给群众谋利增收的英明之举。截止10月底,全市设施农业种植面积15125亩,产量51425t,总产值4537.5万元。新建日光温室1535亩,大棚4200亩,新建百亩以上的示范园6个,其中岳庙办岳东村规划建设集采摘、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高标准日光温室800亩,已建成54棚500亩。日光温室以钢结构为主,主要分布在华西镇的南严村、冯东村,桃下镇的东城村等6个镇(办)12个村,以种植礼品西瓜、西红柿、黄瓜、葡萄为主,亩纯收入在1.5~2万元。大棚以钢架、竹木混合结构为主、主要分布在北社乡的土洛坊、新姚村,华西镇的南严、庆华等5个镇(办)8个村,以种植甜瓜、哈密瓜、秋延辣椒为主,亩纯收入在0.8~1.2万元。经济效益高,发展势头强劲,但与设施农业发达县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四个方面:

1.设施农业规模小

一是受南山、北滩、东塬的特殊地理环境影响,我市地区间自然条件差异大,农业基础不平衡,使设施农业生产基地普遍偏小,难以形成规模。二是农村土地实行承包经营,土地使用权30年不变的政策,使分散在千家万户的土地难以集中,况且许多农民仍依靠种田务农来维持生计,土地流转难度较大,制约着设施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如我市百亩以上的设施农业示范园有6个,但缺少千亩连片生产基地,更不用说万亩连片生产基地。

2.投入资金短缺

农业资金投入不足,金融支农力度不大,农户贷款难,发展缺乏资金,财政补贴资金与农户发展资金相差过大。如建1亩标准日光温室需要投资6万元,省财政、华阴市财政每亩共计补助3000元,仅占总投资的0.5%。巨大的资金缺口主要是依靠群众以自筹的手段来弥补,造成制约发展“瓶颈”。

3.产业体系尚未形成

主要表现为信息、技术、流通设施等配套不够健全,服务功能不够强,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还不够高,产品档次较低,品牌带动能力不够,市场开拓份额不够大,流通体系不健全,尚未形成大基地、大市场、大流通的发展格局。

4.农民的标准化意识不够强

由于受传统种植的影响,推行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还没有被认识,许多农民群众对农业标准化还不了解,按照标准化生产还没有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四、对策及建议

1.扩大生产规模,做强优势产业

按照点状布局,块状联合,全面推进的发展模式,加快土地流转力度,使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推进连片经营,规模发展,努力形成精品化、标准化、规模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2.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扶持措施

一是增加财政资金投入。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整合使用、各计其功、形成合力”的资金整合原则,整合财政、农发、扶贫等各类涉农资金,将涉农项目资金向设施农业示范村倾斜。二是加强信贷资金支持。不断完善农村金融制度,联系协调农行、农发行、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对设施农业开展信贷业务,并不断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为农民发展生产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三是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出台优惠措施,吸引民間资本和社会闲散资金共同参与设施农业发展。

3.建立和完善标准化体系

主要围绕设施农业产业,根据国家、行业已有的标准以及国际先进标准,结合华阴市设施农业的实际特点,制定自己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等设施农业生产标准,指导设施农业由经验种植向标准化种植转变。同时,规范种植行为,对投入品进行严格登记,实施农业生产档案记录,如打药时间、使用农药品种、农药用量、农药使用方法等,具有可追朔性,保护销费者的合法权益。

4.加大设施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力度

上一篇:以距离为话题的中考作文600字左右下一篇:半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