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发展金融业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2024-06-04

关于加快发展金融业的思路与对策研究(共8篇)

关于加快发展金融业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篇1

关于加快发展金融业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河东区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第 46 期

河东区学习实践活动调研成果摘编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河东区针对查找的金融业总量小、规模小,金融业发展滞后于总体经济发展,金融企业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确定了围绕“金贸河东”建设,加快我区金融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的重点调研课题。区政府领导亲自领题,带领区金融办同志深入调研,全面了解了我区金融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区金融业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建立组织保障体系,完善发展金融业的体制机制

在去年4月初成立了河东区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基础上,成立金融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分管领导挂帅,区金融办、区经联局、区重点工程指挥部、区经贸委、区财政局、区发改委等部门组成,形成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围绕“金贸河东”定位,研究制定金融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和服务“两轮”驱动,壮大金融业规模,提高金融业比重。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培养和引进金融人才,加强金融干部队伍建设,构筑金融人才高地。聘请金融专家、博士生来区参与指导,积极为我区金融业发展出谋划策,搞好服务工作。

二、制定和完善适合我区金融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增强我区金融业的吸引力建议用足用好市、区关于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和完善适合我区金融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在增量上做足文章。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天津市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财税优惠政策》和《河东区发展区域经济奖励暂行办法》。对其中涉及的引进企业、单位和个人的奖励政策,信守承诺,及时兑现;二是不断完善优化扶持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激励制度,按照“其他区有的政策我们有,其他区没有的政策

我们可以谈”的原则,最大限度的给予金融企业政策优惠,同时在办理企业落户等相关审批手续时开辟“绿色通道”。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三是采取纳入财政预算与市场化运作等多种形式,建立支持我区金融业发展的专项基金,专项用于金融业发展规划设计、对外宣传、业务交流培训等。

三、积极做好金融企业的引进工作,做到引进企业总部和引进税收相结合加强与市金融办、市银监局、市保监局、市证监局的密切联系和协作,建立定期的双向沟通机制,主动获取金融机构进驻天津市的信息。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的楼宇资源,在努力引进金融企业的同时,盘活闲置楼宇资源。特别注重引进规模大、税收高、辐射力强的金融企业,尽最大努力发展和引进总部经济,促进产业做大做强。同时注意引进“短平快”的金融企业。

四、完善我区金融结构体系,积极做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引进和服务工作针对银行总部及外资、外埠银行和基金、投资、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我区是空白点,金融产业结构急需调整的问题,建议:一是大力引进内外资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期货等多种金融机构落户河东。当前,要全力做好渤海银行总部落户河东的各项服务工作,尽快启动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综合服务大楼。二是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兴金融机构,支持金融改革创新,积极组织推荐更多的企业参与申办。支持“福信”等小额贷款公司运营,不断完善和扩大业务范围,争取尽快完成向社区银行的转化,协调工商、税务等部门解决其在经营运行中遇到的难题。

五、多层次搭建融资服务平台,有效促进金融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是配合重点项目推进和重点功能区建设,搭建融资平台。主动跟进六纬路中央商务区、津滨大道商贸物流区、天津站-新开路商务商贸区、二号桥都市工业园区等项目进程,及时了解项目资金需求,并将重点建设项目与银行、股权基金、保险等金融单位进行对接。努力与多家银行在河东区与天津银行签订框架合作协议的基础上,继续走访其他银行,拓宽合作范围,搭建融资平台,保障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二是配合重点产业发展,搞好融资服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扶持商

贸流通、现代物流、中介服务、总部经济、广告、音乐艺术、新媒体等现代服务业。支持发展房地产业,加快发展都市型工业和推进科技进步。为市场前景好、有效益、有技术含量、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的企业兼并重组提供融资服务,满足企业并购重组融资需求。三是配合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建设和完善金融担保体系,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借鉴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在市场原则和商业化运作的前提下,把重点民营企业、科技明星企业等具有高增长潜力的企业作为扶植重点。研究上市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担保中心的设立条件,积极引导、帮助有要求的企业开展工作。组织金融机构与企业开展融资洽谈活动,根据融资需求和项目特点,开展专项对接,搭建定向业务交流平台,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六、创新完善融资机制,充分发挥金融服务的功能

要积极创新完善融资机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是根据企业的需要,为不同的金融企业提供个性化的贴身服务,及时帮助解决金融机构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于驻区金融机构提出的需争取市级机关支持的改革创新举措,全力协助向市有关部门争取支持。二是积极灵活运用各种金融工具为中小企业提供结算、汇兑、转账及财务管理、咨询评估、资产清算等方面的配套服务。三是推广实物融资服务和担保融资服务,并运用商业票据避免信用风险。四是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运用基金的形式筹集一部分资金,主要用于中小企业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等项目。五是发展典当业,为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创业和发展提供“短平快”的资金周转服务。探索发展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和融资保险业务。六是充分发挥区金融办的职能作用,主动搞好服务。密切与市级金融机关的联系,完善政策信息体系;密切与市、区两级财税部门的联系,完善税收信息体系;密切与金融企业的联系,完善协调服务体系。

关于加快发展金融业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篇2

一、辽宁海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 观念与行动的滞后性。

辽宁是海洋大省, 是最早成立正厅级地方海洋管理机构的省份之一;1986年辽宁就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发展海洋经济, 建设“海上辽宁”的战略口号。但是, 在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辽宁”过程中辽宁人的观念与行动却相当滞后。辽宁人更在乎的是“产品”、“资产”、“规模”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产业”内容。对于海洋产业, 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家们并没有真正在观念上重视起来。既没有认识到海洋产业属于朝阳产业, 也没有意识到海洋产业的高技术含量以及无限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像“熔盛重工”这样的奇迹出现在江南而不是在辽宁也就不出奇了。

2. 海洋产业缺失“霸主”地位。

辽宁是极具海洋资源的大省, 拥有全国12%的漫长海岸线。在全国的港口企业中上市港口公司就占了三个:大连港、营口港、锦州港。但是, 纵观海洋产业的若干行业, 除了海洋渔业的海参可以在全国和山东省叫叫板, 海洋产业的其他行业却缺少“霸主”地位。海洋运输业方面, 上海是全国的翘楚;海洋电力生产方面, 广东、江苏位于全国前茅;海洋船舶方面, 上海仍是一马当先;海洋油气业方面, 广东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海洋工程建筑方面, 浙江是龙头;海洋化工业, 天津是冠军;海水综合利用方面, 广东做得综合、高效, 位于第一;海盐盐业方面, 山东一直坐着领先的位置;海洋生物制药方面, 江苏是异军突起;海滨砂矿业, 浙江一再荣升全国第一……辽宁既进不了海洋产业的第一梯队, 也缺少几个占有霸主地位的海洋企业。

3. 产业结构不合理, 新兴产业规模小。

辽宁海洋产业的大多数企业技术含量低, 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项目居多。仅大连水产品加工企业就多达600多家, 省内船舶工业企业多达200多家。相应的海水淡化与海水直接利用、海洋药物业、海洋服务业等方面的企业寥寥无几。企业规模不够大, 管理成本高, 研发能力弱, 深加工能力差, 缺乏人才, 资金有限, 海洋科技水平滞后, 资源利用水平低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了辽宁海洋产业的发展。海水淡化和直接利用、新兴海洋空间利用以及海洋核能及其能源利用等, 均为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海洋产业, 辽宁省无论是在产业的重视度、支持度、资金的供给上, 还是财政、税收等方面, 远远满足不了这些行业的发展要求。在这些方面辽宁如何做?国内的深圳等地, 国外的日本、新加坡及德国等国家的做法给辽宁提供了学习的依据。

4. 投融资机制的“资本化”问题。

辽宁海洋产业除三个港口、三个水产品企业、大连圣亚海洋世界等上市公司外, 与海洋产业相关的很多企业, 没有深刻认识到资本市场对一个企业或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甚至不愿意去触摸资本市场投融资这扇大门, 更未涉足风险投资或是私募资金。因此, 企业或行业资金缺口大也就成了制约辽宁海洋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样的情形下, 靠着小打小闹的借贷资金和有限的留存收益, 一小步一小步缓慢发展的模式, 辽宁的海洋产业怎么能进入国家海洋产业的第一梯队?海洋产业既需要与科技融合, 更需要与金融资本融合。投融资机制的不健全, 直接影响了海洋产业的投资方向与投资形式、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如何解决融资、投资机制问题, 成了辽宁海洋产业加快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加快辽宁海洋产业发展的对策

1. 转变观念, 快速行动。

台湾管理大师白崇贤有句名言:天冷、人穷、企业苦。天冷, 冷在风里;人穷, 穷在举债上;企业苦, 苦在观念上。辽宁海洋产业的企业家、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转变观念, 不等不靠, 进行制度环境创新、产业环境创新、经营模式创新、经营理念创新、融资思路与渠道创新、投资方式创新以及人才引进方式创新。辽宁人应具有国际视野与长远目标, 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进入国家海洋产业第一梯队, 在海洋产业竞争力各项指标方面真正成为海洋大省。省委宣传部门可以组织地方政府和大型及重点海洋产业的企业家, 观看、学习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记录片《大国崛起》《公司的力量》《华尔街》及同名图书等等。“在一个商业时代, 赢得海洋比赢得陆地更重要”;“相信资本的力量”;“最发达的国家必定站立着一大批更加伟大的私人企业, 所有发展比较好的国家, 它的经济载体、第一信号、第一表征一定是企业家或者企业”。有了这样的理念, 才会有所行动。

“民营企业家学习, 地方政府付学费”。这是江浙地区开创的民营企业家学习模式。民营企业家到北大、清华学习现代管理知识, 由政府支付学费。辽宁已拥有的资源包括:学习资本市场理论与实践, 有东北财经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学习港口建设与管理、海上运输与管理, 有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学习水产品养殖管理等, 有大连海洋大学, 等等。政府相关部门的服务角色是作为学校与企业家之间的牵线人、组织者与监督者。同时, 地方政府宣传部门可以组织海洋产业的相关企业家参观兄弟省市的对口企业与行业, 找到标杆, 看到差距与问题, 明确辽宁相关企业的发展方向。辽宁省可以设立“辽宁海洋产业节”,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让其成为辽宁的重要名片。“海洋产业节”每年可确定不同的主题, 旨在扶持、宣传辽宁海洋产业、相关海洋企业, 推介产品与普及海洋产业的相关知识。

2. 重新梳理、定位, 打造“霸主”地位的海洋产业。

辽宁是海洋大省, 打造“蓝色GDP”是辽宁沿海经济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打造辽宁“霸主”地位的海洋相关产业, 是件迫在眉睫的大事。中国造船业旗舰企业在辽宁, 辽宁应该从学习、合作到“引智”、引进人才, 快速提升造船业的质量与技术水平;要充分利用日本、韩国、新加坡船舶业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引进技术与人员;进行企业并购或股权投资。日本二战后只用七年的时间就打造成世界排名第一的船舶业, 成为船舶出口大国, 其成功的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研究?这是辽宁船舶业值得思考的问题, 商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值得学习和研究的。

辽宁的港口运输企业, 前有标兵, 后有追兵。秦皇岛港、天津港、烟台港、青岛港无疑均是辽宁港口企业的竞争对手。辽宁的港口企业, 应该借助于《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两个国家战略的东风, 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区位优势、自然条件优势, 健全港口主体功能, 向专业化、大型化、集装箱化的现代化港口方向发展, 生产经营泊位由通用型向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泊位转化, 以满足新时期不同客户的需要;正确进行市场定位, 全力加强货源组织和货源的重点开发, 特别是大力发展集装箱业务。努力打造物流成本最低、速度最快、服务最好的产业形象, 提高各港口的综合竞争力。在省内, 既竞争也合作, 错位发展, 力争三大港口均迈入年吞吐量最大的港口行列。

“中国海参”的实质是由“大连海参”构成的。十几家辽宁名牌的海珍品企业创造了这个产业的奇迹。但是, 风光的背后也会有被掩盖的问题。已经有这个行业的企业家在担心了:“海参”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海红”、“对虾”?行业自律、行业标准与政府法规建设需要与时俱进, 及时满足行业蓬勃发展需要的同时也能杜绝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利、不和谐的现象。政府应该加大立法、执法与监管力度, 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对几百家海珍品企业, 进行管理知识、行业管理与竞争的宣传、普及就是政府扶持民营企业的最好办法之一。鼓励海洋渔业企业间的并购与做大做强、强强联合, 因为辽宁的海洋渔业在全国最具“霸主”地位。

旅游业是辽宁海洋产业的另一个应重点发展、资助的行业。辽宁滨海公路连接着旅游景点140余处, 这是辽宁滨海旅游业的优势所在。如大连、营口, 在全国范围评选也是响当当的滨海旅游城市;朝阳, 是中国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盘锦的红沙滩;锦州的辽沈战役;丹东地处鸭绿江畔;辽宁省会及重要工业城市沈阳等等。辽宁应该解决的是城市间的配合与联合, 加大宣传的力度, 做好适当的、正确的旅游城市定位。解决好城市与文化的定位、城市与旅游资源的定位。充分利用好有着“世界第一座情景式海洋主题公园”、“世界第一座海底金字塔”、“世界第一个海底飞碟”、“世界第一个海底城市”、“中国第一个海底工作站”、“中国第一舞鲨场所”和“中国第一梦幻海豚湾超级水秀”的大连圣亚海洋世界这样的丰厚的旅游资源。

3. 调整产业结构, 加大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

优化辽宁海洋产业结构, 应重点发展现已成规模甚至是国内领先的海洋渔业、船舶工业、海洋旅游与海上娱乐;加大对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引进、资金投入与科技投入;对海洋运输、港口建设, 应加大基础建设, 构建现代港口体系, 通过整合资源、准确市场定位, 进行有效的竞争及强强联合;加大对船舶、港口的错位发展、抱团竞争的政策导向力度;整合辽宁沿海的旅游资源与海洋运输能力。在此基础上, 应加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 重点支持海洋药物业、海洋服务业、新兴海洋空间利用、海洋核能及其能源利用等产业, 在政策、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大连、长海县应该加大投资海水淡化与直接利用方面的投资;以大连、营口为枢纽, 以丹东、锦州为两翼, 重点建设大窑湾深水泊位;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加大海洋空间利用力度, 建设海上人工岛、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隧道、海底光 (电) 缆、海底仓库、海上娱乐场, 使辽宁省的海洋空间利用达到较高水平。对于这些产业, 辽宁应该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在全球排名第一的特种计算机企业“研祥”, 就是税收优惠的受益者, 当年深圳市政府给予其免交10年所得税等税收优惠, 使企业留存收益用于发展, 成就了今天的霸主地位。

4. 加大海洋产业投融资的资本化程度。

建立健全海洋产业发展投融资机制。辽宁要打造“高效海洋、数字海洋、生态海洋、安全海洋、和谐海洋”, 实施“科技兴海”战略, 必须以强大的资本实力作支撑, 优化海洋产业区域布局, 打造具有鲜明区域特色与产业优势的海洋经济板块。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加大对资本市场的利用程度, 通过资产证券化、企业上市、引进风险投资、民间资本利用、建立信托基金等方式, 加大对海洋相关产业的资金投入。对于海洋产业中的新型产业项目, 只要能够客观地预测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 只要项目的盈利性客观、技术性先进、前瞻环境上可行, 可以实施资产证券化融资以保障投资的顺利进行;加强推介上市公司的力度, 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辽宁信托企业可以通过集合基金定向为高新技术含量的海洋产业相关企业募集资金, 这些资金既包括政府、企业资金也包括民间资金;引进国内外风险投资资金, 政府以参股形式出现, 确保风险资金的有效管理、安全运用。学习日本的“造船计划”、新加坡的“海事信托基金”及德国的“KG模式基金”等做法, 辽宁可以设立“海洋政策信托资金”、“海洋产业人才奖励基金”。卓越人才、充沛资金、顶尖技术与资本市场密切结合, 以市场为导向, 辽宁海洋产业才能加速发展, 辽宁海洋产业相关企业才能具有成长空间与发展速度, 辽宁海洋产业才能进入国家第一梯队。

摘要: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海洋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辽宁海洋产业如何发展?针对辽宁海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四个问题, 及其对辽宁海洋产业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 本文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于加快发展金融业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篇3

20 世纪末, 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悄然兴起。虽然中国金融信息化相对西方国家起步较晚,但在金融信息化建设方面进展迅猛。

据《2011年度中国银行业服务改进情况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末,全行业共有426,237台自助设备投入运行,2011年新增加各类自助设备90,629台,自助设施总交易额达253.23亿笔,同比增长43%,总交易额为18.17万亿元,同比增长6%。

在金融信息化渠道建设方面,各银行持续对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电视银行等电子银行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行业离柜交易达629.22亿笔,交易金额达719.76万亿元,行业平均离柜业务率为50.54%,同比增长5.52个百分点。

根据《中国金融业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提高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的信息化水平,建设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形成完整的人民币会计核算全国“一本帐”,以及时反映全国所有金融机构的本、外币存款准备金账户余额情况。

珠三角地区发展电子金融具有先天优势

1)雄厚经济实力和独特金融区位有利于珠三角发展电子金融产业 截至2011年底,泛珠三角地区(广东、香港、澳门)的经济总量达到7万亿左右,已超过韩国全国经济总量。巨大的经济总量无疑为珠三角地区的电子金融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

与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相比较,珠三角地区因为临近港、澳地区,在中国三大经济圈中具有其先天的地理优势。资本平台方面,珠三角企业不仅可通过在深圳交易所、香港交易所上市募资,还因紧挨香港金融国际中心而获得较多国内外投资机构的青睐。资源配置方面,珠三角地区也可充分发挥三地在人才、技术、市场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区域间人员、物资、资金和信息的高效集聚和流动,为电子金融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2)珠三角具备较好的电子金融环境 近年来,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电子商务用户和电子商务应用开始向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聚集,为网上银行支付、移动支付等新支付模式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自2007年开始,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在政策的支持下,珠三角地区在电子商务领域持续强劲发展,“十一五”期间,广东省电子商务发展总体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与长三角、京津唐地区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三大增长极。据《广东省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2010年广东省互联网普及率为55.3%,网民规模达到5324万人;网络购物人数达1927万人,占网民总数的36.2%;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在2010年已扩大到8000亿元,占全国电商市场份额的1/6左右。从淘宝网上的统计数据显示,深圳是在淘宝网上的销售额最大,而广州市在淘宝网上的企业数量最多。 根据《规划》要求,2015年广东省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突破3.2万亿元,预计“十二五”期间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年复合增速将达到30%。总体而言,电子商务的繁荣度是推动电子金融发展的关键,珠三角地区电子商务产业的蓬勃发展将为电子金融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3)珠三角电子金融企业集聚效应明显 综合企业调研反馈信息,电子金融企业发展主要受3方面因素影响:1)客户、资金驱动影响。金融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周边都会集聚较多的电子金融服务企业。2)政策导向影响。在政策扶持力度较大的城市,如北京、深圳、杭州,电子金融这类以轻资产为主的企业都获得较好的增长。3)技术因素 。技术能力是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电子金融企业通常会选择在掌握先进技术实力和研发实力的高校或研究所的城市、地区设立自己的研发中心,以持续提升自身的行业竞争力。

从目前已上市的电子金融类公司的分布看,A股上市的17家公司主要集中在沪杭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其中杭州有6家、广东8家(深圳5家),可见珠三角地区目前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电子金融产业集群。

粤港澳三地合作深化带来更多电子金融需求

2008年12月,国务院批准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明确把加快珠三角地区的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十一五”期间,各地政府积极推动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了珠三角地区金融服务的现代化、普及化水平。展望“十二五”,《广东省金融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广东明确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通过完善地方金融市场功能、深化合作共同开展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等重要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建立重要金融市场平台等多种方式推进广东实现向金融强省的转型。

另一方面,随着三大金融创新区(横琴新区、前海新区和南沙新区)建设的推进,未来粤港澳地区金融合作项目和金融创新业务品类都将有明显的增加。金融基础设施的配套以及跨境业务互连互通的需求也将相应提升(如跨境支付清算平台的建立,实时总额清算(RTGS)、票据清算、银行卡清算等)。

加快珠三角电子金融产业发展的对策

粤港澳合作进一步深化将带动大批金融机构进驻珠三角地区,未来珠三角地区金融机构对信息化系统升级的需求也将伴随创新业务的增加而提升。然而,电子金融产业要加速发展必然离不开多方面的支持,具体包括:

1)积极发展金融创新工具 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在三大金融创新区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及金融后台服务机构,促进金融核心区建设形成规模。积极推进区内金融机构开办跨境业务。 在建立统一的法律制度和有效的监管机制背景下,加快推进三大金融创新区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离岸业务、区内企业参加跨境人民币结算和综合经营等方面创新试点。

2)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培育电子金融企业做大做强 建立多层次的产业投融资体系,拓宽与创新直接融资渠道与工具,支持粤港澳三地符合条件的机构联合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引入更多股权投资机构,以培育珠三角地区的电子金融企业做大做强,并支持符合条件的电子金融企业通过上市和全国银行间市场发行企业债券实现多渠道融资。

3)提供各种优惠条件支持电子金融行业发展 积极推行中小企业创新融资模式,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区域性再担保机构;鼓励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并给予三大金融创新区内电子金融企业特殊优惠政策。

关于加快发展金融业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篇4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的创新。发展低碳经济与我国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等既定目标相一致,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也是优化能源结构、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游戏规则”制定的途径。2009年12月,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郑重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及其后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加以落实。既要发展又要低碳,这是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生活方式革新的倒逼机制,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一、我市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短期内我市发展低碳经济将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我市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能耗大碳排放多。随着我市综合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在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面消耗的能源资源势必越来越多。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CO 2排放量、商品能源消费量和经济发达水平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我市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技术装备水平低和管理

水平相对落后,导致单位GDP能耗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都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平均水平。从我市“十一五”情况看,虽然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万元GDP能耗由2005年的1.12吨标准煤下降至2009年的0.977吨标准煤,年递减3.4%,但能耗水平仍然比全省平均水平的0.761吨,高出28.4%;CO 2排放总量更是快速攀升,从2005年的525.2万吨上升至2009年885.9万吨,年递增14%(详见下表)。未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结构的惯性推动之下,CO 2排放量必将不可避免地持续增长。

某某市2005年—2009年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情况估算

指标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174.31 207.47 255.5 290.17 337.07 14.5 15.5 16.1 13.5 13.7

1.12 1.14 1.065 1.055 0.977

1.8-6.6-0.9-7.4

195.2 236.5 272.1 306.1 329.3

21.1 15 12.5 7.6

525.2 636.2 732.0 823.5 885.9

21.1 15 12.5 7.6 绝对值增幅

绝对值

增幅

绝对值

增幅

绝对值

增幅地区生产总值

万元GDP能耗

能源消耗总量

CO 2排放总量

(亿元)(%)(吨标准煤)(%)(万吨)(%)(万吨)(%)

备注:因CO2排放量难以准确测量,且现阶段CO2排放监测体系尚未建立,暂按能源消耗总量来推算我市经济发展所应承负的CO2排放量。

通常估算CO2排放量,一般按一吨标煤排放CO2为2.66-2.72吨估算,我们取中间值2.69吨估算。

2、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提高能源效率短期难以实现。虽然我市近年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但产业仍然很不合理,能耗大、

拉开序幕,可以预期,今后一个时期伴随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发展而兴起的新产业和新商机将迅速步入快速增长阶段,这将为我市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新引擎、开辟新空间。从全国看,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已纳入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取向,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从我市看,促进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市中长期发展的主题,转方式、调结构、抓创新已经成为全市共识,发展低碳经济的思想基础不断巩固,内在动力明显增强,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二、我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思路

从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进程看,“高碳”型工业经济仍然有相当长时期的快速增长,碳排放大量产生仍不可避免。但从未来和大背景看,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人们越来越关注以此获得更好发展的历史机遇,越来越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效益。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符合某某实际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发展路径、发展方式、发展机制。

在发展战略上,把发展低碳经济与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结合起来。发展低碳经济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通过培育发展低碳产业及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的新一轮高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要赋予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低碳内涵,推进发展观念、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技术和管理体制的创新和转变,形成低碳绿色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路径上,把发展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有一定的承继关系和交叉重叠,

融业、商贸流通业、科技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为重点,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旅游业、房地产业、卫生事业、家庭服务业、住宿餐饮业为重点,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以文化产业、教育培训产业、服务外包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突出服务业重点集聚区建设,加快培育具有较强辐射力、竞争力的专业市场,加快化工、金属材料、火车站、农产品四大物流园区建设;大力推进黄桥、古银杏森林公园、城区、沿江四大旅游板块建设,完善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快构建大旅游格局;加大型工业企业主辅分离推进力度,引导和支持制造企业将服务环节外包,鼓励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向制造业企业的前端及其全过程渗透,加快实现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

大力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大做强高技术产业和优势支柱产业。大力实施主导产业“强体”工程,着力推动化工、机电、医药等主导产业高端化,注重产品开发和后道产品的延伸,鼓励企业进行强强联合和上下游一体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形成系列化深度开发和集约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废物排放。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提升”工程。鼓励和支持传统产业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加快改造提升,着力提高技术装备、品牌经营和集约发展水平,提升传统产业内涵发展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实施新兴产业“倍增”工程。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碳汇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低碳型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政策扶持,要素倾斜,围绕市场前景广阔、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等要求,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坚持壮大规模和调整结构相结合,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集成相结合,引导和支持现有新兴产业生产企业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经过“十一五”强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空间收窄、难度加大,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一是着力抓好落后产能淘汰。把淘汰落后设备的目标任务,迅速落实到企业,落实到设备上,并采取强制性措施限期淘汰到位。同时,提前指导和帮助企业做好新设备的选型及购进工作,确保淘汰落后设备和保障企业正常生产两不误。二是着力抓好小化工生产企业的关停。对所属明令关停并转的小化工生产企业,及时做好职工安臵、资产盘活等工作,确保按期关停到位。三是着力抓好重点耗能企业监控和市场准入。切实加大对重点耗能企业的预测预警和监控分析,及时了解掌握重点耗能企业的耗能动态情况,指导帮助企业加快开展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严把项目环评审核关,从源头上杜绝高耗能项目的建设。

2、推进技术创新,建立以低碳技术为导向的创新体系。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核心。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包括终端用能部门技术进步和能源工业技术进步)对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度将长期保持38%左右,到2050年贡献度将达50%左右。为此,要加强对节能降耗技术、控污减排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关键技术攻关,突破技术瓶颈,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节能减排中的支撑作用。结合某某来实际,要实施多层次技术创新战略模式:

原始创新战略模式。重点引导和支持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依靠自己的研发力量,率先研发出关键低碳技术,并使其产品商品化,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获得能源利用、产品成本、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在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的占有率的同时减少碳排放。综合实力较强的中丹、济川等大型企业集团以及宏大、泰隆、锦鸡等10家省创新型企业,应该说已经具备了原始创

行有偿交易。

加快建立市场机制。目前,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还不能充分发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和供求关系,“污染者付费”的原则还没有全面落实,资源环境标准还没有成为市场准入的重要门槛,资源环境成本还没有成为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因素。要深入推动资源环境方面的市场化改革,形成内在激励机制:一是切实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加大差别电价实施的行业范围和调节力度。强化对节能产品、可再生源产品的差别定价,以扶持低碳产业的发展。扩大污水处理费征收范围,继续提高征收标准。二是逐步建立排放指标交易制度。进一步完善排放指标有偿使用政策,探索建立规范的交易平台。三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解决开发区域对保护区域、受益区域对受损区域的利益补偿,逐步建立生态保护转移支付制度。

加强宏观政策引导。政府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制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导向的扶持政策。一是税收政策。提高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设备和产品研发费用的税前低扣;对经认定的技术、产品和进行相关研发、技术推广的企业实行一定的地方税收返还。二是财政政策。加大对技术研发、示范、推广,教育培训、基础能力建设的投入;扩大绿色、低碳产品政府采购范围。三是金融政策。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贷款审批,对低消耗、低排放的技术设备研发和产业投资实行差别利率政策;鼓励各类社会资本运用各种金融工具,满足绿色、低碳企业和项目的资金需求。

4、建设生态某某,倡导以低碳绿色为主导的生活消费方式。建设低碳生态市。城市交通和生活能源消耗碳排放是仅次于工业活动的碳排放源。城市的空间结构、功能、产业特性和运行

0

关于加快发展金融业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篇5

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对推进新型工业化、完善城市综合服务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都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十二五”期间,我县物流产业通过培育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港口、公路以及内河网为依托,运输仓储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体系及“一主三辅多节点”物流构架布局,全县物流业共完成增加值54.4亿元,达到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的8.55%,取得了较好成效。本文通过阐述当前我县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客观分析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力,进而研究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对策建议,为我县物流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我县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一)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当前,我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144公里,公路密度121.09公里/百平方公里,已初步形成干线公路骨架网内联外通、乡镇主干公路衔接顺畅、农村公路通达全覆盖的格局。拥有内河定级航道21条,航道总里程222.24公里,以“二横三纵”为骨架(两横:武太线-洛东线-钟新线、德新线;三纵:东苕溪、杭湖锡线、京杭运河),加上众多的支线航道、矿区航道,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内河航道网。同时,正加快建设“四纵铁路网”(宣

杭铁路电气化改造湖州段、商合杭铁路德清段、杭州至德清城际铁路、莫干山镇-通航小镇有轨电车);另外,杭宁高铁开通,一个以高铁、高速、国省道为骨架、县乡道路及内河线网为依托、农村公路为脉络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基本成形。

(二)产业规模持续增长。2015年我县全社会货物运输量1526万吨,货运周转量11.3亿吨公里,在矿山整治导致矿建材料物流需求大幅下降的情况下,运输量和周转量保持相对稳定。2015年全县物流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为11.5亿元,较2010年增长了23.6%,对全县生产总值的贡献度达1.8%。同时,物流业增加值的增速也处于全市领先,位居全市三县二区首位。随着积极承接杭州物流产业转移,大力发展钢铁、建材等原材料物流,我县已逐步形成了杭州都市圈的物流基地;内河航道整治及环保要素约束增加,倒逼全县内河水运货种全面转型升级,迎来了集装箱运输的崭新时代。

(三)企业园区初具规模。目前,全县拥有物流企业142家,2A级企业1家,3A级企业2家。企业类型主要为传统货运物流企业、航运物流企业、危险品运输企业和快递业等。近年来物流企业在组织上逐步优化整合,并向物流链上下游延伸,在功能上也由传统的运输、仓储服务向多样化、个性服务提档升级。临杭物流园区和德清港国际物流园均已初具规模,集聚物流相关企业近百家,在具备港航、仓储、运输等传统物流服务的基础上,提供公水联运、集装箱运输以及物流信息平台等多种物流服务的升

级功能,为杭州都市圈的原材料加工、生产制造、外经外贸及民生物流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招商引资产业延伸。在部门、镇街和平台的协同合作下,现代物流产业招商成效显著。相继引进了普洛斯德清新安物流产业园项目、TCL德清O2O电子商务平台项目、杭钢金属材料线上线下综合项目、德清宝湾国际电商物流港项目等一批高质量的物流项目,促进了我县智慧仓储、电商物流、线上线下的创新发展,实现了我县物流产业链的延伸和结构优化调整,逐步形成了物流产业集聚效应。

二、我县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设施衔接不畅,节点规划有待完善。我县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有待提升,各种运输方式衔接协调不够,交通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物流园区道路与主要干线之间的衔接有待优化;铁路货运发展较为缓慢;内河港口码头规模小,大型装卸设备少,且设备与工艺不够先进,制约了综合交通网络优势的发挥。县域物流节点布局和建设依然缺乏系统清晰、层级分明的物流专项规划进行指导,难以与现有货运及物流需求特征相匹配,制约了县域内物流节点设施充分发挥集聚、集约的作用。

(二)土地资源较为有限,物流用地相对紧张。当前,我县普遍存在生产性和生活性物流用地需求。例如,高新区内生产制造企业有较大的第三方仓储需求,各镇街也不同程度存在物流用地的需求。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用地需求还将呈现逐步上升的

趋势。然而,由于土地政策约束趋紧,加上我县建设用地实施“节约集约深化细化”策略,而物流用地在直接产出和税收等方面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相对较小,并且占地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因此物流企业在竞地时往往处于劣势,难以及时获得物流建设用地。

(三)物流需求层次偏低,企业转型动力不足。物流服务需求层次不高。物流用户对于物流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对基本、传统服务的需求上。例如,销售物流、传统仓储、运输、装卸等服务,而对物流系统设计、供应链管理、物流金融、一体化服务等高增值性、综合性的物流服务需求较少。部分物流用户的原料采购及产成品的附加价值有限,在选择物流企业时仍然过分关注服务价格,以价格成本作为主要考虑因素,而且物流服务市场价格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致使物流企业利润微薄,使得企业缺乏自主改造设施、提升服务品质的动力。

(四)信息资源共享较弱,标准应用相对滞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推动物流企业发展、行业升级转型的核心力量。但是县域内拥有信息平台的物流企业较少,而且业务功能较单一,主要是物流供需信息发布、政府政务信息发布等基础功能,与市场需求脱节,平台发展缺乏推手,企业入驻规模小,后续发展动力不足。另外,行业标准化发展滞后,虽然近年来各部门已陆续出台了几百个物流相关标准,但标准的适用性差,再加上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的管理体制和企业标准化意识的淡薄,导致全县物流标准的推广应用不够,使用率不高。

三、我县经济发展趋势和物流业发展潜力

(一)农业转型现代化,零散物流重整合。近年来,我县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广泛应用,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自动化、精准化。同时,通过大力整治生猪养殖污染和温室龟鳖养殖污染,促使环境改善,生态循环理念也逐步深入人心,进一步加快了农业转型升级步伐。总体来看,我县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农产品物流需求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其发展重点是做好农业零散物流资源整合,着力提升农产品物流服务质量。

(二)工业升级高精尖,配套物流高要求。总体来看,今后我县工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工业也将向高技术、尖端领域迈进,运输的产品也将由价值较低的大宗商品转向价值较高的高科技产品及新型工业品,货物流向也将辐射到内陆并延伸到海外。面临工业发展对物流服务提出的更高要求,我县正以发展大物流为目标,加快构建发达的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积极推进物流市场主体、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物流市场环境建设,强化物流特色优势,培育形成一批物流龙头企业,努力做好配合工业发展的配套物流服务。

(三)商贸流通势头劲,物流网络强支撑。近年来,我县商贸流通领域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稳定,商品销售总额、物流批发均实现较好发展,电子商务初具蓝图。其中,2015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13亿元,增长

12.5%,增速列全市第一;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完成36.6亿元,增长11.5%,全年商贸流通业市对县考核名列第一。为进一步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比例,我县将围绕“互联网+”带来的新业态和新模式,进一步做大做强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地理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软件服务、大数据、云服务,推动信息技术多领域应用。随着电子商务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县的商贸流通物流服务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在我县强有力的物流网络支撑下,商贸流通业必将迈入一个崭新的台阶。

(四)进出口额稳增长,外贸物流新刺激。依托强大的工业基础,我县“十二五”期的进出口总额一直保持在全市第二的水平,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2015年,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137.3亿元,出口120.4亿元,进口16.9亿元。出口商品方面,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及休闲文化产品分别占出口总额的27%、23%和25%,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欧美等传统市场发展平稳,分别占出口总额的30%和24%,东盟等新兴市场发展迅速,占出口总额的7.9%,已成为对外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将刺激外贸物流需求稳步攀升。

四、加快我县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围绕加快实现全县物流园区和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更加完善,物流服务保障体制和智慧化服务平台更加健全,较好实现“接沪融杭”战略目标对物流业的要求,提出如下建议:

(一)落实开展改革试点强抓手。进一步落实交通运输部《关

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全力支持浙江省作为交通运输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充分把握全面深化改革试点的契机,健全“大物流”管理体制,探索形成制度化的“一城一交”、“交通牵头”的物流业协同发展管理模式。充分挖掘德清在解决制约地区物流管理体制机制、发展质量和综合服务水平等重大问题的经验,逐步理顺物流业管理体制机制及运行机制的方式方法,为全县交通运输与物流业协同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二)加大配套政策支持夯基础。拓展融资手段,完善配套政策,为降本增效提供制度保障。金融、财税、交通等部门要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的交流协作,加大对物流企业上市资源的培育力度。要强化全县物流节点的规划与建设、物流信息化建设、物流业装备的升级改造、物流企业培大育强等工作的财政支持。同时,要加大对物流企业的土地财税政策倾斜,切实降低物流企业成本。

(三)打造完善基础设施建网络。加快推进全县物流枢纽节点建设,构建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物流节点体系,深度融入国家骨干物流服务网络。加快完善陆路物流通道建设,加强内河水运集装箱运输航线建设。围绕“两带两核四心多点”发展布局,因地制宜推进一批专业功能突出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建设。引进和建设一批先进、适用的设施装备,加强园区作业各环节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完善集疏运体系,重点推进港口疏港公路、综合物流园区与高等级公路间的连接线

等重点项目建设。

(四)助力信息化智能化快推进。以企业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基础,以信息基础交换共享网络为支撑,以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推手,充分发挥信息化、智能化在物流领域的作用,实现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加速“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进一步完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建立物流政务信息跨部门协调机制,提高政务信息资源跨区域、跨部门共享交互水平和一体化综合服务能力。加快完善各运输方式行业信息系统,推进互联互通。支持企业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引导规模化企业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实现企业内部管理优化和服务升级。推动物流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信息标准统一和系统对接。

(五)推广运输组织方式提效率。以标准载荷单元为基础,以甩挂运输为纽带,加快构建我县多式联运服务网络,提升物流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加强多式联运信息资源、服务规范、作业流程等方面的有效对接,支持联运企业间强化合作,进一步提升联运、转运设施设备现代化水平。加快培育多式联运承运人。支持企业整合资源,创新发展集装箱甩挂、网络化甩挂、多式联运甩挂等先进模式。

关于加快发展金融业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篇6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

科技金融是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金融制度、金融政策、金融工具、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为充分发挥科技金融在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积极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创新型经济,现对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明确发展定位,突出支持重点,推进科技金融创新试点

(一)明确科技金融发展定位。以政府引导、银行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为导向,以破解成长期科技企业金融服务瓶颈为重点,积极构建高效衔接、完整配套的科技金融组织体系、市场体系、扶持体系和服务体系。

(二)突出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扶持以下科技企业发展:一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特别是江苏省新兴产业发展导向的科技企业;二是处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特别是“量产”开始阶段的企业;三是科技型中小型企业特别是省、市、县重点培育的小企业。

(三)探索开展科技金融创新试点。在科技金融发展较好的地区率先开展省级“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试点,优先给予机构设立、市场培育、业务创新、财税支持等优惠政策,并积极争取国家金融改革创新政策措施在试验区先行先试。

二、坚持专业专营,改进绩效考核,推动科技金融加快发展

(四)加快构建科技金融组织体系。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要逐步在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设立科技金融服务部门,配备专业团队和人员提供专业服务。支持在省级“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优先设立科技支行,可在现行银行体系内新设、转设支行。完善省、市再担保与市、县担保联动机制,省再担保公司优先在“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科技子公司,在有条件的地区成立专业的科技担保公司,鼓励各类担保公司为科技企业融资提供服务。

(五)积极发展新型科技金融组织。鼓励在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等科技产业密集地区设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为科技中小企业提供债权和股权融资。鼓励设立金融租赁公司,为成长型科技企业提供研发、生产设备租赁。鼓励设立专业科技信托公司,运用集合信托计划支持科技企业发展。制订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加快设立各类创投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为科技企业的成长提供资本支持。

(六)建立科技金融绩效考核制度。省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确保科技信贷增幅明显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幅。各金融机构要强化一线激励约束和“尽职免责”机制,适度提高对中小科技企业授信户数指标的考核比重,给予营销经费支持和绩效考核倾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提高科技信贷风险容忍度。

三、丰富产品服务,创新风险管理,提升科技金融运作效率

(七)丰富科技金融产品。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推广基于应收账款、订单、知识产权、股权、期权、动产等适合科技企业的新型金融产品,推广“科贷通”、“科技之星”等金融服务品牌。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加强对资金流、信息流、实物流的有机整合,大力发展供应链融资。鼓励风险管理类金融衍生产品在“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的试验和推广。

(八)改进科技金融服务。各金融机构要扩大“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授信审批权限,对政府推荐且给予风险补贴的重点科技企业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与地方政府、园区管委会、专业化市场、行业协会开展合作,动员社会各方资源参与可贷企业筛选,引导金融机构对成长型科技企业实行批量“信贷工厂”服务。针对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科技企业的不同特点与需求,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方案。

(九)创新科技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引进专业的科技金融信用甄别和风险定价技术,探索以简洁的评分卡工具取代复杂的评审报告,淡化财务要素评分比重,强化对科技企业“三表”(水表、电表、煤气表)、“三品”(人品、产品、抵押品)、“三单”(税单、货运单、银行对账单)等非财务因素和管理团队素质等行为因素的评分。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外部评审制度,建立共享的科技专家库,启动科技专家随机参与科技金融决策评审工作机制。积极推进银行和保险机构紧密合作,深化科技保险试点工作,鼓励发展科技产品出口信用保险和商业信用保险,提高科技保险承保规模和业务比重。

四、开拓金融市场,畅通融资渠道,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功效

(十)推进科技企业在创业板和主板上市。加强与证监部门的对接,积极推动科技企业上市,缩短发行时间,简化发行程序,提高发行效率。争取设立“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内科技企业上市发行“绿色通道”。

(十一)扩大科技企业债券市场融资。积极推动各地“高科技企业集合短期融资券”、“高科技企业集合中期票据”、“高新技术企业集合债”等新型金融工具的承销与发行,有效拓展科技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

(十二)推动我省更多高新技术开发区进入国家“股份代办转让系统”试点,为园区成长潜力好的非上市科技企业开拓更为宽广的投融资和股份转让渠道,为挂牌企业通过转板机制进入主板市场创造条件。

五、鼓励错位竞争,开展互惠合作,满足科技企业多样化金融需求

(十三)鼓励科技金融组织错位竞争。支持各地发展不同所有制结构、产权结构、商业模式的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租赁、信托等科技金融组织,引导其找准市场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开展错位竞争,积极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

(十四)推动科技金融组织互惠合作。支持各类科技金融组织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开展互惠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投、贷、保协调联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发挥科技金融主力军作用,充分整合科技金融资源,主动担当科技金融服务链的“集成商”和“百货公司”。

六、健全中介服务,推进信息共享,搭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十五)发展科技金融中介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在苏南地区设立全国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吸引国内外优秀评估、评级、会计、律师等中介机构落户集聚,为广大科技中小企业提供股权、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登记、评估、交易、结算以及融资、信息等中介服务。鼓励各地培育和发展财务外包、法律咨询、技术认证等科技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各市、县要对现有的登记评估部门进行有效规范,切实解决评估有效期限短、收费标准高、多头评估等问题。

(十六)健全科技金融信息共享平台。支持“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整合科技企业信用信息,解决科技金融领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立重点科技企业(项目)名单的定期发布和信息通报制度,方便金融机构及时跟踪服务。建立担保机构信用评级结果发布制度,完善银保合作信息共享机制。完善政银企沟通机制,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技金融推介洽谈活动。

(十七)加快科技企业培训辅导平台建设。推广由专业机构承担科技企业“创业保姆”和“创业导师”的经验,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成长型科技企业管理、营销、财务及融资的培训与辅导,提升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度。

(十八)提升科技金融人才服务平台。建设金融人才服务中心,建立科技金融人才数据库,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管理和开发机制,完善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通过股权、期权、公积金和人才保险等手段,加强对领军人才、高端人才的引进。

七、加大财政投入,优化奖补方式,完善科技金融正向激励机制(十九)加大科技金融财政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科技金融的投入,加快建立省、市、县科技金融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大力发展多层次股权投资体系,重点加大对孵化期和初创期科技企业的风险投资支持。

(二十)优化科技金融奖补机制。创新财政支持金融科技投入方式,实施拨改奖、拨改补、拨改保、拨改投等新型财政奖补方式,形成资金杠杆撬动和滚动发展机制。整合相关部门科技金融发展资金,发挥集中使用功效。建立健全财政奖补资金绩效评价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

(二十一)建立多样化科技金融正向激励机制。设立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对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发放科技贷款给予适当支持。人民银行要积极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提供科技金融发展正向激励。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科技不良贷款核销工作。

八、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推进合力,完善科技金融创新发展保障机制

(二十二)建立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副省长牵头,省发展改革委、金融办、财政厅、科技厅、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和人行南京分行、江苏银监局、江苏证监局、江苏保监局等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参加,研究解决科技金融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指导“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试点工作。各地要建立相应组织协调机构,加强领导,明确职责,集成各类资源,形成推进合力。

(二十三)完善科技金融发展定期评估机制。省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联席会议定期对各地科技金融发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绩效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支持相关创新试点的重要依据,并与奖补资金等扶持政策挂钩。

关于加快发展金融业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篇7

一、当前贫困县脱贫摘帽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贫困县在脱贫摘帽中的现状,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笔者对贫困县脱贫摘帽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 发现当前贫困县脱贫摘帽面临以下困难与挑战:

1. 贫困面广量大程度深

进入到“十三五”的开局之年, 河北扶贫开发进入啃硬骨头的“冲刺期”, 总体脱贫攻坚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河北省扶贫办政策法规处处长樊晓晨介绍说:“河北目前还有62个贫困县, 建档立卡贫困村7366个,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85.5万。河北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燕山—太行山区、环首都贫困带、黑龙港流域三大片区, 共有贫困县52个, 占全省贫困县的84%。”这些区域特殊贫困矛盾突出, 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欠缺、地方病严重, 生产要素匮乏, 人均产值、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仅为西部县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 但贫困人口却覆盖了全省贫困人口的70%以上。扶贫工作的难度大、成本高。如青龙这样的山区农业县, 存在着农业大而不强、农村广而不新、农民多而不富, 84%的人口在贫困的农村。这些事实说明, 全面建设小康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的农村。

2. 产业发展方式粗放落后

目前, 虽然各地都在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推进产业化、集约化经营, 但一方面部分地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域, 发展产业、增加收入的难度很大;另一方面特色产业处于起步阶段, 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和综合竞争优势, 带动贫困地区和农户发展的能力有限。农业生产力水平低, 农业结构不合理。很多农村地区处于以人力为主、自家经营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 农民务农收入极其有限。农业结构单一, 以种植业为主, 以粮食作物为主, 没有形成农、林、牧、副、渔一体化农业产业结构。造成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 经济总量小, 财政不能自给, 长期靠国家补贴, 很难彻底脱困解贫。

3. 贫困群体收入渠道单一

大多贫困群体主要居住在离城较远的偏僻村落, 耕地多属山地或坡地, 蓄水能力差, 土地贫瘠, 且交通不便, 信息闭塞。只能中规中矩地从事农业生产, 易受灾害性气候、市场因素影响, 收入长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低收入家庭就业负担偏重, 每个家庭有劳动能力的人数相对较少。受访的30余户低收入家庭户均人口为4.78人, 户均就业人数仅0.56人, 负担系数较高。就业赚钱难, 打工收入普遍降低。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 与上一年相比, 农民在外务工人员的工资普遍锐减30%~50%, 甚至不少外出人员找不到工作, 造成家庭收入大大减少。

4. 坐等脱贫思维依然存在

“精神贫困”是扶贫攻坚的最大敌人。当前我省部分地区群众“精神贫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贫困人口和贫困家庭没有很强的自我发展意愿, 更多的是依赖外部扶持, 而不是主动去脱贫;二是贫困人口和贫困家庭有脱贫的愿望, 却缺乏自主精神。在农村社会发展中, 我们发现, 贫困农民普遍存在小农意识, “种田为饱肚, 养猪为过年, 养牛为犁田, 喂鸡喂鸭换油盐”;缺乏市场经济观念, 安贫乐道、得过且过、不求更好、只求温饱;缺乏创新与改革的意识, 依赖于组织和上级政府的救济与扶持, 安于现状, 创业精神不强, 难以改变传统生活方式。

5. 脱贫群体返贫现象易发

脱贫摘帽本来是件好事, 但“刚脱贫又返贫”现象易发。究其原因有政策原因, 也有其他原因。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指出“有些地方‘抱着集中力量办大事’和完成任务的心态, 为及时完成任务, 就把能用的资源都集中倾斜过来, 验收完毕后, 又让很多政策和资源‘倾斜’回去了。”扶贫攻坚成了拆东墙补西墙的运动, 不仅达不到摘掉贫困帽子的目的, 而且还浪费了国家资源。其他原因如基础设施落后、生存环境制约和自然灾害、上学、地方病和突发重病、残疾和智障等问题返贫情况时有发生, 新的贫困人口持续出现。其中因病致贫最为严重。数据显示,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中42%是因病致贫返贫, 有的地方甚至高达50%。可以说, 在全面脱贫的道路上, “因病致贫”带来的考验十分巨大。

二、加快贫困县脱贫摘帽的思路对策

加快贫困县脱贫摘帽, 需要领导重视、多部门长期齐抓共管、公众广泛参与、多措并举才能见成效, 经深入调查研究, 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 强化扶贫攻坚意识, 为贫困县脱贫摘帽提供精神支持

⑴强化责任意识, 要有“贫困不除愧对组织”的情怀。贫困县的县级领导和乡镇主要负责同志要签订“军令状”, 确保扶贫攻坚工作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不讲条件的落实。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乡镇包村干部和县直联络员也应该层层签订军令状, 努力形成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带头打冲锋的格局。要明确“一把手”的领导责任、乡镇和村的主体责任、牵头部门的主导责任、帮扶干部的包办责任、企业的帮扶责任, 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脱贫攻坚上。

⑵强化公仆意识, 要有“群众不富寝食难安”的信念。打好脱贫攻坚战, 关键要有为民服务的情怀。要心系群众, 一心想着群众, 一心帮着群众, 带着感情抓脱贫。驻村干部要全身投入、激情工作, 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贫困村的条件都很艰苦, 要和贫困群众一起苦、一起干, 遵守群众纪律, 真心实意为群众找到脱贫的出路。

⑶强化大局意识, 要有“不脱贫军令处置”的担当。要成立由纪检、组织、督查部门和县扶贫办组成的联合督导组, 对照军令状, 从严追责。对干部业绩的考核, 尤其要加重扶贫工作“砝码”, 增强各级党员干部的担当意识。要重奖重用在脱贫攻坚中担当意识强、措施办法多、工作作风实、脱贫成效显著的党员干部。对扶贫工作重视不够、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 要严厉追责。

⑷强化争先意识, 要有“贫困不除誓不罢休”的气魄。要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 运用广播电视、访谈专栏、设立宣传牌、拉横幅、贴标语等形式, 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地宣传报道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项目安排等, 营造一种万众一心、势不可挡的舆论气势。让干部有“贫困不除誓不罢休”的气魄;让贫困群众能自觉投入到改变贫困面貌、创造美好生活的具体行动中, 真正实现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2. 落实扶贫攻坚举措, 为贫困县脱贫摘帽提供根本途径

⑴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主攻方向。要抓住产业脱贫这个根本, 全方位打好产业攻坚战。一要选准特色产业。根据各地产业特点和资源现状, 把本地优势资源的生产能力发挥出来。比如可以明确划分出优质稻米、名优小麦、绿色蔬菜、特色果品、特种水产、健康畜禽等主导产业。选准最适合的特色产业, 实现“一村一品”产业发展, 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增收项目、都有脱贫门路。二要推进本地区综合开发。可以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 大力引进工商资本投资林果种植、畜牧养殖、休闲旅游等项目, 每个乡镇可以建设1个县级生态农业园区。特别要做好各帮扶企业、休疗单位的招商引资工作, 鼓励他们在贫困县投资农业园区、打造餐厨基地。三要创新产业模式。要以“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合作社+农户”的“六位一体”模式为引领, 大力发展各类股份合作模式, 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每个行政村可以建立1个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的合作社, 引导贫困户以土地、林地、劳务等资源入股合作社, 真正把贫困户纳入到产业项目中来, 获得综合收益。要加快发展农村市场主体, 大力培育食品加工、中药材加工、矿泉水开发、木材加工等龙头企业, 加快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 让农村市场主体活起来。四要做好宣传营销。要围绕打造京津冀绿色农产品基地, 加强标准化建设, 打造绿色、有机、无公害品牌。大力培育营销商, 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 通过在京津等城市开设贫困县特产专营店、在北京新发地销售本县农副产品等各种形式, 彻底打通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要借助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机遇, 搭建三级服务平台, 打造集包装设计、品牌展示、线上线下交易于一体的电商产业链, 扶持每个贫困村建立1个电商服务站, 实现“一村一网店”目标。

⑵改善生态环境作为长远战略。贫困县大多处在山区, 承担着我省生态建设的重任, 所以贫困县要针对县域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实际, 打造国家级生态公园。一要以保护促脱贫。要积极做好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与恢复等生态保护工程, 积极争取生态建设资金。要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 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二要以建设促脱贫。要结合全县造林绿化总体安排, 通过“大户统造统管、实施土地流转, 合作社牵头、统一组织, 行政主导、户栽户管户收益”等模式, 大力发展板栗、苹果、核桃等经济林。三要以开发促脱贫。按照“大景区+乡村游”的总体思路, 将景区与周边贫困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统筹起来, 打造精品乡村旅游度假区, 带动贫困户通过民宿、接待、销售农产品等途径增收致富。

⑶建设美丽乡村作为重要抓手。抓脱贫还要把农村富与农村美有机结合起来, 真正让群众的生产生活品质好起来。一要科学规划。按照“四美”要求, 对贫困县没有完成建设的村要精心设计, 提出契合本地区的方案。科学引导, 把贫困村分期分批纳入省、市重点村范围, 按照集中连片、示范带动的原则, 打造市级精品片区。二要扎实推进。各驻村工作组, 既要抓脱贫攻坚, 又要抓好美丽乡村建设, 大力实施“十二个”专项行动, 突出产业美, 大力发展庭院经济, 促进贫困村建设和发展水平全面提升。三要改进方式。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不盲目攀比, 不急于求成, 不搞千篇一律, 要加强指导, 使贫困村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 努力实现面貌提升和脱贫增收效益最大化。

⑷深入改革创新作为内生动力。脱贫工作要跳出传统视野, 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一要放大财政资金效益。进一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 推动专项扶贫资金、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打捆使用。要以重点扶贫项目为依托, 通过担保风险补偿金等办法放大资金使用效率。二要创新金融扶贫机制。要把承贷载体谋划好, 把承贷主体和项目载体谋划好, 解决好银行愿意贷, 村里没法贷的问题。要把承贷模式建设好, 探索建立涵盖“三农”和扶贫的投融资平台, 支持扶贫项目建设。以成立金融担保公司为核心, 搭建“农户+担保公司+银行+保险”的“四位一体”循环模式, 解决农户贷不了, 银行不信任的问题。三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可抵押、可流转等办法, 发挥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作用, 总结推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的经验, 让贫困村的土地、劳动力、资产等要素活起来。四要探索建立共享机制。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 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等项目形成的资产, 要研究折股量化到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具体办法。对贫困地区水电、矿产、旅游等资源的开发利用, 要探索赋予土地被占用的村集体股权, 分享资源开发收益。五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引导农民以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尽快让土地流转起来, 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让农民就地转化为股东、产业工人。

⑸建设基层党组织作为重要任务。突出强化“四支队伍”建设:一是乡镇党委书记队伍。乡镇党委书记是本乡镇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人, 所有的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脱贫工作展开, 既要当好扶贫一线的“指挥官”, 更要当好扶贫一线的“战斗员”。二是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村党支部书记要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 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鼓励和发挥群众参与、支持脱贫攻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奖重用在脱贫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村级组织带头人。三是驻村第一书记队伍。一方面, 驻村工作组要强化作为意识、担当意识, 有效帮助贫困村贫困户拓宽致富路子, 积极承担县乡安排的各项工作;另一方面, 乡镇党委要在严格帮扶业绩考核的同时, 大胆使用、放手使用、给他们压担子、提要求、交任务, 齐心协力把驻村帮扶工作做好。四是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脱贫工作没有局外人, 致富带头人更要发挥帮贫促富的带头作用。要深入探索农村党员培养机制, 把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 把党员培养成农村致富带头人, 通过加大扶持、强化培训、引领示范等方式, 激发农村致富带头人干事创业的激情。

关于加快发展金融业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篇8

关键词:区县经济发展步伐研究与思考

0引言

区县经济是在区、县级行政区的地域和空间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且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区县经济以区、县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区域广阔,资源丰富,区域经济特色明显,是我国社会经济功能较完整的基本单元。

1必须看到大力发展区县经济具有的重大意义

大力发展区县经济,有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有助于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是区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快区县经济发展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区县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层次,它既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接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会点。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必须加快区县经济发展步伐。同时,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整体水平,没有区县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整体经济的大发展。

2有针对性地解决好区县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区县功能定位相似,优势产业选择雷同,部分区县在功能定位上存在交叉重合、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出现雷同的问题。

2.2区县尤其是郊区县企业深化改革的难度较大,就业的压力较重。

区县企业目前仍处在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阶段,大多数国有企业还未走出困境。企业改革重组必然带来就业结构的变动,从而产生大量“下岗”人员,如何提高就业率已成为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同时,由于目前乡镇企业的发展处于低谷时期,郊区各县解决就业问题的压力相应增大。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曾凭借其体制优势,抓住短缺经济的契机,以灵活的经营机制,获得了快速发展,一度成为郊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短缺经济时代的结束、生产相对过剩现象的出现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减少了就业机遇,增加了就业困难。

2.3城镇化推进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效益不明显城市是区域经济的集聚与辐射中心,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带动经济的增长,而经济的增长反过来又会促进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例如:上海郊区的城市化水平不高,平均只有39.2%,但个别区县的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其经济发展水平却相对较低,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还没能充分发挥两者间的互相促进效应。

2.4区县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拉大区县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并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差距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逐渐缩小,从而逐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目前,区县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相对拉大,个别区县相对落后,这是大都市经济区走向协调发展必然要经历的前期阶段,但暂时落后的区县也应在认识到差距的同时,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寻求经济增长率的突破口,急起直追,而不能任由差距越拉越大。

2.5区县人才紧缺、科技力量薄弱,区域经济增长缺乏后劲在区县,科技对区县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还处于较低层次水平。而对以高科技为主要发展动力、知识结构更新速度加快、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不少区县深感人才不足、科技实力不够,区县内现有人才结构和人才供给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创新的需要,区县经济增长缺乏坚实的科技人才后盾。

此外,区县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益不明显、基础设施建设还债压力大、区县内国有企业竞争力不强、工业部门规模效益偏小、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形态规划的衔接不够等一系列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3制定加快区县经济发展的相应政策

3.1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按照“能放都放、权责统一”和“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的原则,将投资项目的决策权下放给各类投资主体。除国债项目、财政预算内项目、统借统还国外贷款项目,以及国家限制类项目外,其他项目不再审批。

3.2各类金融机构要为区县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要加大对区县投资主体的授信额度,各金融组织在区、县设立的分支机构在当地吸收的资金,应主要用于支持区县经济的发展。

3.3鼓励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或以技术入股、合作攻关等方式开展高新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和经营活动。

引导和鼓励机关干部、事业单位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到基层创办企业。

3.4加大农村社会公共事业投入,各级政府每年新增加的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公共事业。

3.5鼓励经济强县进一步加大利用外资力度,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4坚持城乡一体化,积极协调区县经济发展的对策

4.1加强区县的创新体系与竞争力竞争和创新已经成为新世纪影响区县经济运行质量的关键因素。从国家竞争战略到地区竞争战略再到区县竞争战略,都是竞争在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客观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区县实现经济腾飞的活力所在。

4.2努力促进区县功能明确、协调发展格局的逐步形成针对目前区县功能定位类似现像较为突出的问题,引导各区县实现错位协调发展。鼓励各区县分析本区县的区域比较优势,把握近期发展目标与长远发展战略相结合、局部发展目标与总体发展目标相结合的原则、自主申报本区县的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协调与平衡。有针对性地引导区县逐步形成功能明确、协调发展的局面。

4.3充分发挥市场对区县特色经济形成的导向作用针对区县优势产业选择雷同、经济特色不明显等现状问题,要加强对区县经济工作的指导,提倡以市场为导向来促进区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区县应在充分尊重市场选择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一业特强、多业发展”的要求,在一个特定阶段集中力量,努力培育出一个特色的特强产业。

4.4加快城镇建设的投融资本制改革区县尤其是郊区县的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还未形成互相促进的机制,城镇建设的投融资机制不健全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名区县在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中,普遍面临着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依靠财政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积极的解决方案是深化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在改革中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

上一篇:1班级文化指的是一个班级的团结理念和凝聚力所在下一篇:公司对个人的评价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