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金阳新区改革发展的意见

2024-07-06

关于加快金阳新区改革发展的意见(通用8篇)

关于加快金阳新区改革发展的意见 篇1

贵阳市《关于加快金阳新区改革发展的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步伐,结合金阳新区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现就加快金阳新区改革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金阳新区改革发展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迫切任务

1、深刻认识金阳新区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市强力推进金阳新区开发建设,经过8年的努力,17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一批配套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功能逐步完善,40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新型现代化城区雏形初步显现。随着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移,金阳街道办事处、金华镇、朱昌镇划入金阳新区管辖范围,金阳新区的发展空间不断扩展;以贵广快速铁路为标志的7+2国家、省、市重大铁路建设项目的全面启动,金阳新区开始步入大提速、大扩容、大发展的关键阶段,进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

2、深刻认识加快金阳新区改革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金阳新区的建设与发展事关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事关我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目标的顺利实现。近几年来,我市的市情和金阳新区的区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金阳新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金阳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日益迫切,城市管理和社会建设亟待加强,原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难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金阳新区改革发展步伐,及时调整目标任务,完善发展规划,促进金阳新区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上“走前列、做表率”,率先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二、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

3、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总抓手和切入点,大力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强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抓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快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统筹城乡发展。2012年前,全面实现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的目标。2013年前,基本建立行政区管理体制,在全面完成建设区开发建设的基础上,基本完善规划控制区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城市功能配套和生态产业布局,建立合理的生态产业结构和产业体系,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2009年——2013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亿元以上,聚集人口30万以上。2013年——2020年,基本完成金阳新区198平方公里管辖范围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功能配套建设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努力把金阳新区打造成为生态型、园林式、数字化的新城区,强力推进金阳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健康发展。

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管理职能

4、改革行政管理体制。金阳新区管委会要加快申报行政区工作,设立完善相关职能机构,逐步向行政建制区转变;全面加强198平方公里管辖范围内的经济管理、社会管理、规划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大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5、强化人事管理。市直部门派驻金阳新区的机构接受派出单位和金阳新区工(管)委的双重管理,派驻机构主要负责人的任命、调迁须征求金阳新区党工委意见。改革金阳新区人事制度,推行全员竞争上岗制、轮岗制、部分岗位聘任制等人事管理制度。

6、加强行政委托。市直人事、建设、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人防、劳动和社会保障、林业绿化等相关职能部门依法授权或委托金阳新区管委会相关部门行使市级相关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职权。金阳新区管委会在市政务服务大厅设立相应的窗口统一审批办理区域内排污许可证、拆迁许可证、房屋所有权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等证照。金阳新区城市综合执法职权由市城市综合执法局金阳分局履行。

7、完善财税征管体制。金阳新区按行政区理顺财税体制、财政收支、转移支付等工作。2012年前,对金阳新区管辖范围内实现的收入,继续全额留给金阳新区用于机构运转、开发建设

和债务偿还。凡属于金阳新区管辖范围内的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金阳新区税收管理部门统一征税。市直各部门在安排上级部门下拨、转移支付的各类经费时应将金阳新区视为行政区进行统筹考虑。

8、推进企业改革。贵阳金阳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实行与金阳新区管委会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009年4月前,在目前贵阳金阳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基础上,组建贵阳市金阳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按照《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还贷,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新组建的贵阳市金阳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金阳新区管委会的指导下做好金阳新区规划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一级开发等工作。

9、拓宽投融资渠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社会事业建设,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的投融资体制新格局。支持贵阳市金阳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行企业债券。鼓励采取BT、BOT、TOT等方式,扩大资金来源,加快资金循环。

四、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10、大力发展物流业和商贸服务业。按照《贵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08—2020)》的要求,从2009年起,启动11平方公里物流园区、市场带规划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启动贵广快速铁路配套物流商贸园区建设。2012年建成金阳物流园区并投入使用。鼓励企业在金阳新区内发展配送型、产业基地型、行业分拨型等多种物流体系。鼓励在金阳新区开发建设超级市场、仓储式商场、特色商业街区、汽车4S店、专业市场等大型商业设施。积极发展连锁经营店、社区商业、特色餐饮、茶楼、酒吧、美容美发、洗浴、休闲娱乐以及小超市、小百货等便民服务业。2013年前,建成100万平方米以上各类商业购物中心。

11、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发展商业办公楼宇经济。鼓励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和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民企100强企业及境内外上市公司入驻金阳新区。引进国家重点科研机构及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新产品开发设计中心和决策运营中心。推进中央商务区建设。2013年前,引进建成10座以上企业总部大楼。从贵阳市其他区(市、县)迁入金阳新区的企业总部,由金阳新区统一征收企业应缴的税费后按照一定比例补偿给企业总部迁出的区(市、县),具体比例由金阳新区管委会与相关区(市、县)协商。

12、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会展会务服务业,积极扶持创意设计、3G网络游戏、动漫、广播影视、高科技广告制作、网络传媒等文化、科技、体育、观光旅游产业和项目。2009年启动体育公园建设。2010年完成奥体中心一期工程。2011年完成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项目建设并投入运营。2012年前,建成覆盖金阳新区40平方公里的无线互联网络。2013年前全面完成奥体中心、体育公园、观山公园、十二滩公园、“文化山”等项目建设。

五、实施民生计划,强化社会管理

13、全面实施民生计划。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鼓励辖区企业招用本地农民工,帮助困难群体就业。加快农民拆迁安置房规划建设,改善金阳新区居住条件。扩大社会保险在金阳新区企业、居民、农民中的覆盖面,提高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的比例。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提高农业人口参合率。设立金阳新区社保和医保中心,启动金阳新区职业学校建设,引进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职业中介机构。加大教育投入,将教育事业支出列入财政预算。制定金阳新区2009年——2013年教育发展规划。每年新建或改(扩)建1——2所标准化中小学,确保金阳新区内所有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创建省、市级示范幼儿园各1所,按照省级示范性高中标准新建1所高中。设立贵阳一中金阳班,招收具有金阳新区户籍并且在金阳新区实际居住和就读的学生。到2012年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0%以上。

14、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推进社区建设、基层民主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建设法制型和服务型政府,推进依法治区。重点加强通往金阳新区地段的治安巡逻,严打“两抢一盗”,创建无毒社区。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六、贯穿生态文明理念,加强规划管理

15、科学调整和修编规划。按照《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加快制定198平方公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建立金阳新区各层次规划、专项规划、专业规划相互衔接的生态文明城乡规划体系。结合金阳新区范围扩展的实际,科学合理划定优先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2010年上半年完成金阳新区198平方公里分区规划方案编制。启动中心环北线、贵金线、北京西路道路两侧产业布局规划和组织实施。

16、严格规划管理。坚持依规办事,重大规划按程序报市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审定。完善规划公示制度,听取各方意见,接受公众监督。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严格按照审批的规划开发建设,严禁随意调整规划。

七、加强城市管理,营造优美生态环境

17、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加强对公园、绿轴线、湿地、绿地、植被及森林资源的保护,严肃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案件,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严格治理各种污染,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要加快修复和重建。抓好金阳新区管辖范围内百花湖的环境治理和保护。支持和发展各种生态环保项目、替代产业和替代能源。力争2013年前在金阳新区内建成5个节水型、节能型绿色社区;完善排水系统,实现雨、污分流,城镇污水处理率达100%。

18、畅通新老城区交通。以政府为主导建立金阳新区公交客运服务网络。加强市客运行政主管部门与管理机构对连接新老城区的交通以及区内公共交通的组织、协调、服务和管理等工作。以政府为主导,实行市场化运作,尽快在金阳新区设立公交分公司,增设定点定时、封闭运行的快速公交线路。

19、实行“整脏治乱”长效管理和网格化管理。加强对环境卫生、垃圾无害化处理等的规范化管理。规划建设一批公厕、小市场等便民设施。规范户外广告、街景照明及亮化工程设施等审批管理,严格按照审批的规划方案统一设置。加大社区绿化、山体公园的建设以及主干道沿线立体绿化、美化。全面打造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示范区。

八、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市化率

20、促进城乡一体化。2010年前,力争将辖区范围内的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农民可暂时保留原土地承包权及相应的农村居民有关待遇。鼓励农民在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前提下,采取联合或以土地入股形式,按照统一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标准在指定区域修建集中居住区或兴办产业。到2013年,金阳新区40平方公里范围内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并逐步向198平方公里推进。

21、加快“村改居”步伐。2012年前完成金华镇和朱昌镇撤镇设立街道办事处工作;2013年前完成辖区范围内所有村改居工作,并根据人口居住情况相应设立社区居委会和公安派出所等机构。调整和规范辖区范围内地址名称,展示金阳新区城市形象。

九、加大政策扶持,注入发展活力

22、建立重点项目绿色通道机制。凡在金阳新区实施的列入实事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大招商引资产业项目等重大项目,可纳入市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一事一议。

23、鼓励公建配套建设。观山公园、奥体中心、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文化体育等重大公建配套项目,继续享受市政配套费减免优惠政策。

24、保障土地供应。在安排全市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时,要向金阳新区倾斜,优先支持金阳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等生态产业项目。

25、支持生态产业发展。金阳新区管委会定期制定和发布《金阳新区重点扶持发展产业目录》。对符合目录的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物流业等生态产业项目,其建设发展用地基准地价参照工业用地基准地价进行招拍挂;对其购买或租赁办公用房可给予一定补贴。

26、设立产业发展扶持资金。金阳新区地方财政每年要安排1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金阳新区重点发展产业项目,一定5年不变。

27、优化投资环境。对于入驻金阳新区的企业,除国安、纪检、司法、环保等部门依法进行的检查外,未经金阳新区管委会批准,任何单位和部门一律不得随意进行检查、评比、收费和

罚款。

28、鼓励商业地产开发。凡在金阳新区从事商业地产开发且注册登记纳税的企业,按实现开盘销售产生税收时计算财政奖励起止时段。

29、提升金阳新区城市建设品位。金阳新区范围内批准住宅用地中的三类住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比例可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平衡。

30、鼓励在金阳新区购房。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止,凡在金阳新区团购商品房的,经认定可给予一定购房补贴。具体认定标准及实施细则由金阳新区管委会负责制定。

31、加快金阳新区房产流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与金阳新区工(管)委要尽快研究制定有利于金阳新区房产流转的相关政策规定。

十、提高执行能力,完善协调机制

32、提高执行力。完善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规范重大事项和任用干部的决定程序。加强教育和管理,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切实增强各级干部的执行力。

33、推行绩效管理和问责制度。制定金阳新区建设发展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将责任细化到每一层次、每一岗位。以公众评价为基础,全面客观公正地考核金阳新区建设发展的各项工作。按照《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阳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试行)>的通知》(筑党发〔2008〕38号),完善党政领导问责制度。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

34、构筑廉政防线。建立健全以惩治和预防腐败为重点的反腐倡廉体系。大力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坚决纠正不正之风,杜绝各类违纪违法现象。加强审计监督。加强对重大工程、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的管理和监督。

35、完善金阳新区建设发展协调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直有关部门支持、参与金阳新区的建设发展,加快由国家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审批的项目进度。金阳新区重点建设项目和产业项目要争取列入国家和省重点项目范围。市直部门要继续支持、全力配合金阳新区建设发展。加快与三桥马王庙片区、白云区、清镇市、高新开发区等周边地区的连接和成片开发。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形成共建合力,推动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

关于加快金阳新区改革发展的意见 篇2

这些特点体现了滨海新区在港口、市场和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和巨大吸引力, 体现了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界入粮油加工业的积极性, 体现了地方国有粮食企业保障本地粮油安全的责任感;预示着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变化, 预示着各类型粮油加工企业不同优势的充分展现, 预示着粮油加工科学技术将有一次明显的进步。

全国业内权威人士表示:天津食用油的产能将达到全国产能的四分之一左右, 在全国举足轻重, 而且具有代表性。

为了更好建没滨海新区的粮油食品工业, 按照市科协要求, 我们参考有关资料, 综合企业和专家的意见, 提出如下建议, 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现在, 各方面对座落在滨海新区的粮油食品企业群有不同的称谓, 多数称为“北方最大的食用油加工基地”。我们认为可暂时沿用, 不过建议应该在这一轮建设完成后, 核对相应的权威统计资料, 再确定称谓, 以准确地体现它的地位。我们估计届时可能发展为全国最大的食用油加工基地, 甚至全国最大的粮油食品加工基地。

二、据了解, 现在有关企业由于历史的原因, 分别分布在滨海新区的临港工业区、保税区、开发区、南疆区和原塘沽区等, 比较分散。建议滨海新区在规划中尽量考虑码头、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关系, 合理集中安排, 以节约资源和便于管理。

三、为了充分发挥港口、市场和政策等优势, 以及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的条件, 并参考一些港口城市的做法, 建议可以选择新建或联合的做法, 以在区内建设或在区内注册等多种方式, 考虑大米加工、面粉加工和饲料加工等项目。若其他条件允许, 也可考虑生物能源项目。

四、粮油加工的延伸——综合利用和深加工潜力巨大, 经济效益可观。建议在建厂设计中充分考虑, 一并实现。如果限于条件暂时不能考虑, 也应争取预留场地, 以备今后上马。有些产量不大的产品, 可以考虑企业联合开发。

五、建议在项目设计和审查中, 除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外, 还要充分注意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适度加工, 以保证当前技术政策和产业方针的贯彻。

六、建议滨海新区注意学习上海的经验, 吸引大型国内外粮油科技开发单位落户滨海新区, 引导区内粮油加工企业增加科技创新、产品开发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投资。鼓励总部在新区的产业龙头企业, 增加产业科技开发投资。

七、建议滨海新区所属高校——天津科技大学, 适当调整科研方向, 以促进粮油行业的科技进步为指导适当调整专业结构, 为粮油行业提供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建议天津经济贸易学校恢复粮油加工和保管专业, 为粮食行业提供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

八、目前粮油加工企业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再加上综合利用和深加工的迅速开展, 总体达到精细化工的水平, 已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建议滨海新区给予粮油加工行业以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待遇。

九、滨海新区的部分食用油加工企业已经由市有关部门定为天津市的定点加工和代储企业, 承担着保障天津粮油安全的社会责任, 为天津市的粮油安全作出了贡献。建议滨海新区予以肯定, 有条件的话给予政策倾斜。

十、建议我市研究粮油工业发展的新形势, 研究大城市主销区保障粮油安全的不同模式, 研究充分利用港口的多种做法。抓紧整合全市国有粮食资源, 壮大市粮食集团。为其通过扩建、新建和联合等形式进一步全面发挥主渠道作用创造条件。

十一、多年来座落在滨海新区的食用油加工企业已经形成了“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合谐行业”的好传统。它们在经营上有竞争, 但企业之间互相支持, 个人之间广交朋友, 在业内受到赞许。建议滨海新区予以肯定和发扬。

完全可以相信, 经过2~3年的努力, 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 全国最大的粮油食品加工基地将出现在天津滨海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油脂加工产能见下表。

整理:孙瑞

关于加快金阳新区改革发展的意见 篇3

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坚持需求导向。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着力破除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创业者创新的障碍,着力解决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制约,让创新真正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坚持遵循规律。根据科学技术活动特点,把握好科学研究的探索发现规律,为科学家潜心研究、发明创造、技术突破创造良好条件和宽松环境;把握好技术创新的市场规律,让市场成为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的主要手段,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让知识产权制度成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大力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氛围。

——坚持人才为先。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更加注重培养、用好、吸引各类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强化激励机制,给予科技人员更多的利益回报和精神鼓励;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和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创新作用,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坚持全面创新。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统筹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合作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

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

发挥市场竞争激励创新的根本性作用,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强化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对创新的引导,促进优胜劣汰,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动力。

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研究降低侵权行为追究刑事责任门槛,调整损害赔偿标准,探索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权利人维权机制,合理划分权利人举证责任。完善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明确商业秘密和侵权行为界定,研究制定相应保护措施,探索建立诉前保护制度。研究商业模式等新形态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完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机制,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的“三审合一”,积极发挥知识产权法院的作用,探索跨地区知识产权案件异地审理机制,打破对侵权行为的地方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查处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加强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将侵权行为信息纳入社会信用记录。

打破制约创新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

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放开自然垄断行业竞争性业务,建立鼓励创新的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切实加强反垄断执法,及时发现和制止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拓宽空间。

打破地方保护,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规定和做法,纠正地方政府不当补贴或利用行政权力限制、排除竞争的行为,探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改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管理

改革产业准入制度,制定和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对未纳入负面清单管理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破除限制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发展的不合理准入障碍。对药品、医疗器械等创新产品建立便捷高效的监管模式,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多种渠道增加审评资源,优化流程,缩短周期,支持委托生产等新的组织模式发展。对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领域实行有针对性的准入政策。改进互联网、金融、环保、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监管,支持和鼓励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

健全产业技术政策和管理制度

改革产业监管制度,将前置审批为主转变为依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主,形成有利于转型升级、鼓励创新的产业政策导向。强化产业技术政策的引导和监督作用,明确并逐步提高生产环节和市场准入的环境、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质量和安全指标及相关标准,形成统一权威、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体系。健全技术标准体系,强化强制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加强产业技术政策、标准执行的过程监管。强化环保、质检、工商、安全监管等部门的行政执法联动机制。

形成要素价格倒逼创新机制

关于加快金阳新区改革发展的意见 篇4

责任编辑:台州之窗 添加时间:2010-1-6 17:09:23 阅读:13次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是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基本前提。为改变我市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明显滞后状况,根据国务院、省政府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快我市0—5周岁(下同)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1、我市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为目标,以加快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为重点,进一步确立学前教育的基础地位和公益性质,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推进均衡、提升内涵,强化保障、创新发展”的原则,科学规划,理顺体制,加快建设,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努力构建我市优质、均衡和充满活力的现代学前教育体系。

2、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2年,在巩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全市学前三年本地户籍幼儿入园率达到95%以上,其中农村达到92%以上;每一个乡镇都至少办有一所公办幼儿园,三级以上等级幼儿园达到 80%以上;幼儿教师持证上岗率达到 85%以上;乡镇0—3岁婴幼儿早教指导中心(站)建成率达到40%以上,基本形成0—5岁“托幼一体化”的学前教育办学格局。

到 2015 年,全市实现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学前教育,全面完成幼儿园的布局调整,学前三年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省三级以上幼儿园达到98%以上,乡镇0—3岁婴幼儿早教指导中心(站)建成率达到90%以上,幼儿教师都做到持证上岗,中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0%以上。

二、强化责任,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

3、构建起以县级政府管理为主、乡镇政府具体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为主负责的业务指导体制。市、县两级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分别要配足学前教育专职管理干部和教研员,乡镇要承担起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责任,负责举办中心幼儿园,有条件的乡镇可设立学前教育专干,以加强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管理与指导。

4、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集体举办的幼儿园为主体、民办幼儿园共同发展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学前教育职责,乡镇中心幼儿园原则上要公办,以承担起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管理与指导责任,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任命。

5、要大力发展0—2周岁的婴幼儿早期教育。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力量要通过举办托儿所、保教中心等形式不断扩大婴幼儿早期教育资源,特别是要鼓励社会力量大力举办托儿所和婴幼儿保教中心,大力鼓励幼儿园通过定期举办亲子活动参与对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帮助家长提高育儿质量。

6、落实学前教育事业经费。各地要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单独立项,并做到逐年增长,通过3—5年的努力使学前教育事业经费达到同级教育事业经费的 3%以上。各地要建立学前教育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制度,到2012年,学前教育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达到当地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的三分之一以上。

7、市、县两级财政要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今后三年,市财政每年安排学前教育专项经费200万元,专项用于台州市区公办幼儿园和村集体举办幼儿园的建设补助、上等级民办幼儿园建设补助和幼儿教师培训等,所需资金在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统筹解决,专项经费的使用办法由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另行制定。各县(市、区)也要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对乡镇公办幼儿园和村集体举办的幼儿园建设、幼儿教师培训、上等级民办幼儿园等方面予以补助。

8、建立学前教育经费合理分担机制。规范学前教育收费,逐步实施按幼儿园等级收费制度,建立起由办园主体、幼儿家长、政府合理分担的机制,公办幼儿园和享受政府补助的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标准由当地物价主管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核定,其他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报当地物价主管部门备案。幼儿园不得收取国家规定以外的各种收费。

9、建立贫困家庭儿童入园资助制度。本市户籍的低保家庭子女、烈士子女、福利机构监护的儿童、五保供养的儿童就近免费入读公办幼儿园,就近无公办幼儿园的入读具有办园许可证的幼儿园,其保育费按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减免,所需经费在各县(市、区)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中列支。

三、统筹规划,多元发展,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资源建设

10、科学规划学前教育发展。各县(市、区)政府要制定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分别以城区和乡镇为单位制订幼儿园布局规划。各地要根据人口出生率及人口流动趋势,科学布局,在当前新农村建设和村镇重新规划以及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调整时要将幼儿园的建设规划进去,统筹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建设,优化结构,加快规范幼儿园的建设。

11、各级政府要积极筹措经费,大力建设和举办公办幼儿园。

到2012年,每一个乡镇政府都要举办一所省二级以上标准的公办 幼儿园,公办幼儿园按事业法人登记。对建设公办幼儿园有困难的乡镇,县级政府要给予必要的帮助。鼓励公办幼儿园通过承办新园、托管薄弱园、举办分园等多种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多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帮助薄弱幼儿园提高办园水平。目前小学举办的附设幼儿园要与小学脱钩,作为公办幼儿园,做到独立校园、独立法人、独立管理,独立建账设户。

12、创新幼儿园用人体制。大力推行幼儿园教师聘用聘任制,编制部门要给公办幼儿园安排一定比例的教师事业编制,其余应实行聘任聘用制,民办幼儿园也要建立规范的聘用聘任制度,鼓励民办幼儿园参加当地教育、人事部门组织的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以确保民办幼儿园的师资质量,也鼓励公办幼儿园在公开招聘事业编制的学前教育教师时,对在民办幼儿园任教的符合教师资格、教学业绩显著的教师以一定的优惠政策。

13、鼓励城乡示范性幼儿园、中心幼儿园采取集团化、连锁化模式办园,在行政村独立或联合举办分园或教学点,以扩大农村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积极鼓励村集体投资建设和举办规范化幼儿园,中心村和经济发达的村都要积极筹措资金,建设和举办等级幼儿园,对村集体投资建设和举办规范幼儿园的,各级政府要给予经费补助,并可派入公办幼儿教师以帮助其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在学校布局调整时被闲置的农村中小学校舍应优先用于举办幼儿园。

14、大力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依法举办上等级幼儿园。凡有资质的社会团体、企事业法人、公民个人按布局总体规划要求建设和举办符合省教育厅二级及以上幼儿园标准的非营利学前教育机构,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若干意见》规定的各种优惠政策,实行建设用地划拨、税收规费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措施。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在申办审批、分等定级、教师培训、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享有同等地位。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保教工作的管理、指导和服务,任何单位(包括幼儿园的举办者、主管部门)都不得向托幼园所收取国家规定以外的各种费用。

15、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居民小区配套的幼儿园建设和管理。各地在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和实施农居工程时,要根据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修订版)》的要求,规划建设好与居住人口相适应的公建配套幼儿园,并做到与建设区的住房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在出让商品房土地和安排经济适用房土地时,根据学前教育设施布点规划,将配套幼儿园建设和产权无偿移交给政府,作为前置条件。建设规划部门在规划和组织托幼园舍设计方案审查时邀请辖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参加。配套幼儿园和公建配套中小学一样,是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政策性投资,属公共教育资源,由属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办理幼儿园产权登记手续,不得改变性质和用途。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将配套幼儿园以出租、承包等形式交付其他组织和个人承办,已出租、承包的,由当地政府牵头限期收回。

四、立足培养,强化培训,切实提高学前教育师资水平

16、建立幼儿教师准入制度。凡要进入各类幼儿园任教的教师必须先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各幼儿园也只能聘任具有幼儿教师资格的教师任教,力争到2012年,全市各类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持有率达到85%以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具有学前教育执教资格的幼儿园教师实行注册登记,并实行幼儿园自主聘任、合同管理。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民办幼儿园教师在业务培训、专业发展、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评优评先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幼儿教师的同等待遇。对未取得教师资格证或上岗证的教师和园长,要限期取得任职资格,或逐步解聘。

17、健全幼儿教师基本待遇保障制度。建立民办幼儿教师最低工资制度,具体标准由各县(市、区)教育管理部门根据高于当地最低职工工资标准制订。要确保幼儿教师基本的社会保障,民办幼儿园应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为教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各地要将幼儿园为教师办理社会保险状况列入幼儿园审批、升等定级、评优评先等的必备条件。

18、完善幼儿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从 2010年开始,幼儿教师职称评审单独设立评审组,具有资格的公、民办幼儿园的教师都可以参加评审。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幼儿园教师培养方面的主渠道作用,鼓励优秀初高中毕业生报考学前教育专业。建立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具体培训工作由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承担,每个幼儿教师每年应获得不少于48个的继续教育学分,并列入考核、职称评定等考核内容。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落实培训经费,不断提升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鼓励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力争到2012年,全市幼儿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5%以上,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60%以上。

五、强化管理,规范办园,全面提高学前教育的保教质量

19、实行托幼园所办园准入和等级管理制度。凡设立学前教育机构(含托幼机构)必须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取得办园许可证,并根据办园性质分别由当地编制机构或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对未经批准的园(所)先由教育主管部门出具通知书,责令其停止办学,若还继续办学的将依法强制取缔。

20、规范学前教育的办学行为。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突出启蒙教育,规范幼儿园的课程开设和教材使用,注重幼儿体育锻炼、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积极开展各种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活动,要防止和纠正“小学化”、“保姆式”的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严重背离教育规律,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幼儿园要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无效的要责令其停止办园。

21、要强化对托幼园所的安全管理。学前教育坚持“就近招生,就近入园”原则,各地要以乡镇为单位,以幼儿园布局规划为基础,建立幼儿园学区制度,幼儿园按学区招生,原则上不允许用接送车接送幼儿,需要用接送车接送幼儿的需按有关规定报 所在地县(市、区)教育等相关部门批准,椒江、黄岩、路桥和开发区同时报市教育局备案。幼儿园食品要实行统一配送制度,按照卫生防疫等有关规定,落实相应防控措施。各乡镇(街道)和村要共同负责托幼园所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维护托幼园所的治安和安全。

关于加快金阳新区改革发展的意见 篇5

(2011年1月21日)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江苏地处江淮沂沭泗流域下游,是全国唯一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洪涝、干旱等灾情频繁发生,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组织带领全省人民坚持不懈大干水利,初步建成了防洪、排涝、调水、挡潮、灌溉等水利工程体系,但防洪保安、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切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水利现代化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紧密结合江苏实际,现就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按照水利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把水利作为全省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更加注重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统筹,更加注重大中小工程配套,更加注重城乡水利协调,更加注重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加强水利建设,强化水利管理,深化水利改革,不断提高水利的防洪保安、水资源保障、水环境保护和服务民生能力,率先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

(二)目标任务。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初步建成现代化的水利综合保障体系。“十二五”期间,全省基本建成标准较高、协调配套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功能齐全、长效管护的农村水利工程体系,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水资源保障体系,有效控制、河湖健康的水生态保护体系,依法治水、管理规范的水工程管理服务体系,综合配套、保障有力的政策法规支撑体系。淮河、沂沭泗、长江、太湖等重点流域防洪标准全面达到50年一遇以上的规划目标,区域骨干河流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左右,大中城市达到国家防洪排涝标准;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达到85%以上,旱涝保收面积达到72%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8以上;全省年用水总量控制在560亿立方米以内,城乡供水保证率进一步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到120立方米每万元以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70%左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合理配置的水价形成机制基本建立。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

(三)基本原则。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大力发展民生水利,让人民群众得益受惠。二要坚持科学治水、人水和谐。遵循水的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有效保护水资源。三要坚持标本兼治、统筹兼顾。实行防洪除涝抗旱并举、开源节流保护并重、建设管理改革并进,促进区域与流域、农村与城市水利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水利综合效益。四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民参与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形成政府社会协同治水兴水的合力。五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制约水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加强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形成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水利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二、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大流域防洪工程建设力度。开展新一轮淮河治理,推进淮河入江水道整治、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分淮入沂、蓄滞洪区安全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太湖治理,建设走马塘、新沟河、新孟河等引排骨干工程。实施长江堤防加固、河势整治及长江口综合治理。巩固海堤达标建设成果。加大城市防洪排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提高城市防洪排涝标准,增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城市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要达到规定的防洪排涝标准。

(五)突出以中小河流为重点的区域治理。更加重视区域治理,不断提高区域防洪排涝能力。完成滁河、水阳江等长江主要支流和列入国家规划的区域河流治理,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加快里下河、洪泽湖周边、沂南沂北、南四湖湖西、阳澄淀泖地区等重点易涝洼地治理。继续实施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和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

(六)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和水生态保护。加快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建设,确保2013年全线通水。加强沿海水资源工程建设,完成泰州引江河二期、泰东河拓浚等工程,抓紧建设区域内部供水工程及平原调蓄水库,保证沿海开发水资源供给。

继续实施丘陵地区水源工程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深入推进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南水北调、江水东引、引江济太三大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清水通道建设。强化河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对重点河湖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加强山丘区和平原沙土区水土流失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平方公里。建立建设项目占用水利设施和水域补偿制度。

三、着力加强农村水利工作

(七)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按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整合各类涉及农田水利的建设资金,统一规划、综合整治,集中投入、连片治理,大力实施农田小型灌排泵站、涵闸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基本完成29个大型灌区、10个中型灌区改造任务,加强农村圩区建设。扩大节水、抗旱设备补贴范围,积极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强化灌区用水管理,切实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提升灌区服务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能力。

(八)建立农村河道疏浚整治长效机制。按照畅通水系、恢复引排能力、改善环境、修复生态、拆坝建桥、方便群众的要求,继续疏浚整治县乡河道和村庄河塘。坚持分级负责、因地制宜,建立河道轮浚和长效管护机制,实现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和管理养护经常化、制度化。

(九)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区域供水,全面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认真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土地供应、税收优惠和供水用电价格优惠政策,供水用电执行居民生活或农业灌溉用电价格。

(十)加强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职能明确、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基层水利管理服务能力。乡镇水利站承担着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设、农村饮水安全、水利科技推广等公益性职能,要按规定核定人员编制,将人员和事业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充分发挥其在农村水利建设管理中的作用。实行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四、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十一)实行用水总量控制管理。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建立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加强相关规划与项目建设布局的水资源论证工作,对擅自开工建设或投产的一律责令停止。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或限制审批新增取水。严格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实施地下水取水总量和地下水位控制,组织开展地下水超采区修复治理。优化水资源调度方案,协调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建立和完善水权制度,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

(十二)强化用水效率控制管理。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把节水减排工作贯穿于经济发展全过程和社会生活各个环节,坚决遏制用水浪费。制定实施不同区域、行业和用水产品的用水效率指标,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管理。强化对取水单位的取水管理,对取用水大户的用水效率实行重点监管。严格限制水资源不足地区建设高耗水型工业项目。开展取排水规范化整治,落实建设项目节水设施同步建设制度。深入开展企业、社区、学校、灌区、城市等节水载体创建活动,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行政区域用水效率和效益评价与考核指标体系,发挥政府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执行国家节水强制性标准,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用水产品用水效率标识管理,对节水型产品和节水型器具实施扶持优惠政策。

(十三)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强化全省水功能区管理,协调好水功能区划与土地利用、城市建设、岸线开发等相关规划的关系。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把限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的重要依据,明确工作责任,抓好措施落实。加强水功能区和水源地水量、水质监测。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

五、加强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十四)提高防汛防旱应急处置能力。严格落实防汛防旱行政首长负责制,健全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强化防汛应急响应和联动机制,推进防洪风险管理,完善各类应急抢险救援预案,加大防汛抢险专业队伍建设力度,健全防汛物资储备体系,努力实现“指挥决策科学化、应急处置规范化、防汛抢险专业化”。加强人工增雨等影响天气能力建设,科学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

(十五)强化河湖水域管理。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体系,实行“河湖蓝线”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河道管理“河长制”。严格河湖水域管理,落实占用补偿措施。岸线开发利用必须符合防洪规划、水功能区管理要求,维护水利工程安全和能力,明确开发利用控制条件和保护措施。严格实行河湖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影响评价、水规划同意书和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建立饮用水源地核准和安全评估制度。组织开展水源地环境整治,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备用水源地。强化饮用水源地应急管理,制定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加强长江、沂沭泗等水域采砂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

(十六)积极推进依法治水。坚持依法行政,围绕防汛防旱、河湖管理、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管理、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农田水利管理等方面,完善水利法规体系,使水利建设、管理的各个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健全水利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对涉水项目的管理和约束作用。大力推进水行政综合执法,加强水利执法队伍和能力建设,完善执法体制机制,规范执法行为,落实执法保障经费。维护社会水事秩序,建立水事纠纷依法调处机制。做好水库移民安置工作,落实后期扶持政策。

(十七)增强水利科技支撑能力。健全完善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水利现代化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加大现代水利先进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金水工程”,推进现代化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遥测遥感技术等在水资源管理、暴雨洪水监测预报、防洪抗旱指挥调度、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以水利信息化引领和带动水利现代化。

(十八)推进水文气象现代化建设。加强水文气象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站网布局,着力增强防洪重点地区、重点城市、重点水功能区、地下水超采区的水文监测能力。加快水量水质自动监测、应急机动监测和信息处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化的水文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及预报会商体系。加强气象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完善气象观测网站,提高气象公共服务水平。

六、建立健全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十九)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10年全省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省、市、县各级财政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要有明显提高,市、县财政要确保当年可用财力的2%至4%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继续征收防洪保安资金、水利建设基金、南水北调基金等财政性资金用于重点水利建设。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省级集中部分资金支持重点地区。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的农业土地开发资金,要按规定比例用于农村水利建设。有防洪任务的城市,要从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划出不少于15%的资金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逐步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专项用于水资源的保护管理、节约利用和水源工程建设。加强各类用于水利建设的财政性资金征收管理,确保应收尽收、规范使用。优化水利投资结构,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水工程、水资源管理,切实解决“重建轻管”问题。

(二十)拓宽水利融资渠道。鼓励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通过直接、间接融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水利建设信贷资金。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根据不同水利工程的建设特点和项目性质,确定财政贴息的规模、期限和贴息率。支持符合条件的水利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探索发展大型水利设备设施的融资租赁业务,积极开展水利项目收益权质押贷款等多种形式融资。鼓

励和支持发展洪水保险。提高水利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推进经营性水利工程市场融资。

(二十一)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通过民办公助、政府购买、委托管理等多种形式,鼓励企业、个人及社会团体投资公益性或准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民营企业按照规划建设的水利项目,产权和收益归投资人。民营企业投资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工程,享受与集体经济组织同等补助政策。按照多干多补、多筹多补的原则,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发动和组织农民群众兴修农田水利。

七、大力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

(二十二)积极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经济规律和水的自然规律,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推进,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健全完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

(二十三)全面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水利工程分级建设负责制,完善水利建设项目法人制,逐步推进政府重点水利项目代建制。加强水利建设市场监管,强化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建设,推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全面实行水利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制、竞争立项制、投资控制制、资金保障制、绩效评价制,提高投资效益。改进水利投资分配使用办法,将各地水利建设资金落实到位情况与省级资金安排补助相挂钩,对城市防洪排涝、地方基建、水环境治理等以地方投入为主的水利建设项目,实行“以奖代补”、“先干后补”等补助政策,充分调动各地的积极性。

(二十四)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区分水利工程性质,分类推进改革,健全良性运行机制。各级财政要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落实好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加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市场培育,积极推进“管养分离”,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晰所有权和使用权,明确管护主体和管理责任。加强水利工程安全监测、自动控制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确保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二十五)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大力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提高非农业用水价格,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用水价差。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出台鼓励中水和再生水利用的价格政策。积极推进容量水价和计量水价制度。

八、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

(二十六)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水利工作摆上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重要的位置,及时研究解决水利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健全完善水利规划体系,研究制定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方案,认真落实水利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取得实效。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水利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抓好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工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尽快制定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和办法,共同推进水利事业发展。要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十七)加强检查考核。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水利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纳入目标考核内容,实行防汛防旱、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水库安全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对水利建设、管理、改革等各项任务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切实加强对水利投入政策落实情况、配套资金到位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投入政策落实到位。加强水利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强化财政、审计、监察部门的监督检查责任。

(二十八)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水利发展。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建设。把水情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把水利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为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对在水利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政府要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关于加快金阳新区改革发展的意见 篇6

甘政发〔2010〕92号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

兰州新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建设兰州新区是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和省委区域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兰州市拓展城市空间、全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省政府决定启动兰州新区建设。为了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建设,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设兰州新区的重要意义

开发建设兰州新区,有利于破解兰州发展的瓶颈制约,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加快转变生产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壮大经济实力,实现“中心带动”跨越发展的目标。

开发建设兰州新区,有利于在兰州市以及全省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集聚,充分释放这一区域的发展潜能,加快培

育新的经济“引擎”,构建与产业体系相配套、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城市

构架,形成统筹发展的功能布局,辐射带动全省经济加快发展。

开发建设兰州新区,有利于发挥兰州市作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特

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发展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支

撑区域。

二、加快新区建设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战略定位:通过5—10年建设,使兰州新区成为发展战略性新兴

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经济的集聚区,国家经济转型和承接东中

部装备制造业转移的先导区,“两型”社会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生

态建设和未利用土地综合开发实验区,传统优势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的扩展区,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沟通全省和西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

纽和物流中心,实现全省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功能布局:立足于建设高度集聚的产业发展区,着眼于集聚集约

集群发展,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石油化工、装

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和现代物流、仓储等服务业。

发展目标:到2015年,新区框架、产业体系及相关配套服务体系

初步形成,交通及城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具备较强的集聚效应和要

素资源的吸纳能力,兰白核心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到2020

年,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产业集聚,服务配套、人居环境

良好的现代化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城市人口达到

50万以上。

三、强化兰州新区建设的推进措施

(一)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坚持统筹布局、突出特色、适

度超前、跨越发展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兰州新区建设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兰州新区。一定要解放思想,创新理念,用战略

眼光和战略思维来谋划兰州新区建设。规划一定要有前瞻性,要和国

家“十二五”规划和省上“十二五”规划相衔接,与国家产业政策相对接。

(二)兰州市政府要抢抓机遇抓紧开展前期工作。要不断完善规

划建设方案和发展思路,细化规划内容;抓紧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围绕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按总体规划要求尽快谋划实施一批基

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符合国家政策的重大产业项目,并争取纳入国家

项目规划,及早付诸实施。要搞好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多渠道筹措资

金,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等工作。要处理好老城区和新城区发展的关系,科学合理确定新老城区的功能及分工,对老城区重新定位,强化功能、提升水平,逐步调整老城区布局,做到新老城区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积极探索兰州新区建设的新体制新机制,实行高效便捷的管理服务模

式,为项目核准、工商注册、用地审批、资金筹措、环保评估、通关

服务、人才保障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创造高效、便捷、宽松的良好

投资环境。

(三)省直各部门要全力支持兰州新区建设。按照发展目标,强

化职能服务,上下联动,通力合作,共同推进。主动配合兰州市政府

做好相关工作,积极做好与国家有关部委的汇报衔接工作,争取得到

国家更多的支持。省发展改革委要积极做好规划方案和重大项目衔接

工作,争取上升到国家层面加以推进。省建设厅要协助兰州市搞好新

区的功能定位、规划范围、人口与用地规模、综合交通规划布局,尽

快编制完成第四版《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并协助兰州市政府制定

兰州新区详细规划,按程序上报,争取早日获批。省民政厅要协助兰

州市科学调整行政区划,按程序上报并获批。省国土资源厅要协助兰

州市政府尽快完成《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争取新区建设所用

土地指标及开发补贴政策按程序上报尽快获批;要协助兰州市政府开

展地质灾害评估并着手治理规划。省发展改革委、省环保厅、省林业

厅等部门要协助做好生态环境建设方案,做好环境承载能力评估和审

核工作。省建设厅和交通厅要协助兰州市政府开展兰州新区综合交通

网络规划研究,确保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省工信委要协助兰州市

政府制定兰州新区产业布局规划方案。省水利厅要协助兰州市政府制

定兰州新区水资源配置和使用方案,做好用水保障工作。省地震局要

协助兰州市政府做好兰州新区地震影响力评价工作。省政府金融办要

协助兰州市政府做好兰州新区投融资平台的建设工作。省财政厅要协

助兰州市政府做好新区建设的财税支持政策制定工作,提出具体支持

措施。省人社厅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协助兰州市政府做好新区建设的人才引进工作。省商务厅要协助做好综合服务功能区建设的规划工

作和招商引资工作。省教育厅要协助兰州市政府根据新区产业发展配

套,建设职业教育园区和开放式实训基地。省科技厅要协助兰州市政

府在新区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其他有关部门都要积极参与兰州新

区建设,积极协助兰州市政府做好相关工作。

为了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建设,同意设立兰州新区管理委员会,为

正厅级建制,享有市一级的行政管理权限,负责新区范围内的行政管

理和提出新区区划调整意见,组织领导新区的开发建设,全面管理新

区的各项社会事务。

兰州新区建设是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件大事,省

直各部门和兰州市政府要通力合作,将其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

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西部大开发战略

和我省区域发展战略的实际行动,切实加快兰州新区建设进度,着力

培育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努力提升兰白经济圈的中心带动作用。

甘肃省人民政府

二○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关于加快金阳新区改革发展的意见 篇7

一、总体要求

(略)

二、围绕重点领域, 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当前, 要围绕市场应用广、节能减排潜力大、需求拉动效应明显的重点领域, 加快相关技术装备的研发、推广和产业化, 带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一) 加快节能技术装备升级换代, 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增效。

推广高效锅炉。发展一批高效锅炉制造基地, 培育一批高效锅炉大型骨干生产企业。重点提高锅炉自动化控制、主辅机匹配优化、燃料品种适应、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小型燃煤锅炉高效燃烧等技术水平, 加大高效锅炉应用推广力度。

扩大高效电机应用。推动高效电机产业加快发展, 建设15~20个高效电机及其控制系统产业化基地。大力发展三相异步电机、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等高效电机产品, 提高高效电机设计、匹配和关键材料、装备, 以及高压变频、无功补偿等控制系统的技术水平。

发展蓄热式燃烧技术装备。建设一批以高效燃烧、换热及冷却技术为特色的制造基地, 加快重大技术、装备的产业化示范和规模化应用。重点是综合采用优化炉膛结构、利用预热、强化辐射传热等节能技术集成, 提高加热炉燃烧效率;在预混和蓄热结合、蓄热体材料研发、蓄热式燃烧器小型化方面力争取得突破。

加快新能源汽车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加快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 大力加强动力电池技术创新, 重点解决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和轻量化问题, 加强驱动电机及核心材料、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研发和产业化, 加快完善配套产业和充电设施, 示范推广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空气动力车辆等。

推动半导体照明产业化。整合现有资源, 提高产业集中度, 培育10~15家掌握核心技术、拥有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龙头企业, 建设一批产业链完善的产业集聚区, 关键生产设备、重要原材料实现本地化配套。加快核心材料、装备和关键技术的研发, 着力解决散热、模块化、标准化等重大技术问题。

(二) 提升环保技术装备水平, 治理突出环境问题。

示范推广大气治理技术装备。加快大气治理重点技术装备的产业化发展和推广应用。大力发展脱硝催化剂制备和再生、资源化脱硫技术装备, 推进耐高温、耐腐蚀纤维及滤料的开发应用, 加快发展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及其装备, 以及高效率、高容量、低阻力微粒过滤器等汽车尾气净化技术装备, 实施产业化示范工程。

开发新型水处理技术装备。推动形成一批水处理技术装备产业化基地。重点发展高通量、持久耐用的膜材料和组件, 大型臭氧发生器, 地下水高效除氟、砷、硫酸盐技术, 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成套处理装备, 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技术装备。

推动垃圾处理技术装备成套化。采取开展示范应用、发布推荐目录、完善工程标准等多种手段, 大力推广垃圾处理先进技术和装备。重点发展大型垃圾焚烧设施炉排及其传动系统、循环流化床预处理工艺技术、焚烧烟气净化技术和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等, 重点推广300t/d以上生活垃圾焚烧炉及烟气净化成套装备。

攻克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重点研发污染土壤原位稳定剂、异位固定剂, 受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安全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技术, 实施产业化示范工程, 加快推广应用。

加强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开发应用。提高细颗粒物 (PM2.5) 等监测仪器设备的稳定性, 完善监测数据系统, 提升设备生产质量控制水平。开发大气、水、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设备, 培育发展一批掌握核心技术、产品质量可靠、市场认可度高的骨干企业。加快大气、水等环境质量在线实时监测站点及网络建设, 配备技术先进、可靠性高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

(三) 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 提高资源产出率。

提升再制造技术装备水平。提升再制造产业创新能力, 推广纳米电刷镀、激光熔覆成形等产品再制造技术。研发无损拆解、表面预处理、零部件疲劳剩余寿命评估等再制造技术装备。重点支持建立10~15个国家级再制造产业聚集区和一批重大示范项目, 大幅度提高基于表面工程技术的装备应用率。

建设“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推动再生资源清洁化回收、规模化利用和产业化发展。推广大型废钢破碎剪切、报废汽车和废旧电器破碎分选等技术。提高稀贵金属精细分离提纯、塑料改性和混合废塑料高效分拣、废电池全组分回收利用等装备水平。支持建设50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加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形成再生资源加工利用能力8000万吨以上。

深化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动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 鼓励产业聚集, 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尾矿提取有价元素、煤矸石生产超细纤维等高值化利用关键共性技术及成套装备。开发利用产业废物生产新型建材等大型化、精细化、成套化技术装备。加大废旧电池、荧光灯回收利用技术研发。支持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粮棉主产区秸秆综合利用。加快建设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

推动海水淡化技术创新。培育一批集研发、孵化、生产、集成、检验检测和工程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海水淡化产业基地。示范推广膜法、热法和耦合法海水淡化技术以及电水联产海水淡化模式, 完善膜组件、高压泵、能量回收装置等关键部件及系统集成技术。

(四) 创新发展模式, 壮大节能环保服务业。

发展节能服务产业。落实财政奖励、税收优惠和会计制度, 支持重点用能单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 开展能源审计和“节能医生”诊断, 打造“一站式”合同能源管理综合服务平台, 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的数量、规模和效益快速增长。积极探索节能量交易等市场化节能机制。

扩大环保服务产业。在城镇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烟气脱硫脱硝、工业污染治理等重点领域, 鼓励发展包括系统设计、设备成套、工程施工、调试运行、维护管理的环保服务总承包和环境治理特许经营模式, 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占全行业的比例大幅提高。加快发展生态环境修复、环境风险与损害评价、排污权交易、绿色认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新兴环保服务业。

培育再制造服务产业。支持专业化公司利用表面修复、激光等技术为工矿企业设备的高值易损部件提供个性化再制造服务, 建立再制造旧件回收、产品营销、溯源等信息化管理系统。推动构建废弃物逆向物流交易平台。

三、发挥政府带动作用, 引领社会资金投入节能环保工程建设

(一) 加强节能技术改造。

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 采取补助、奖励、贴息等方式, 推动企业实施锅炉 (窑炉) 和换热设备等重点用能装备节能改造, 全面推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交通运输节能、绿色照明、流通零售领域节能等节能重点工程, 提高传统行业的工程技术节能能力, 加快节能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开展数据中心节能改造, 降低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冷却耗能。

(二) 实施污染治理重点工程。

落实企业污染治理主体责任,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 开展多污染物协同防治, 督促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加大投入, 积极采用先进环保工艺、技术和装备, 加快脱硫脱硝除尘改造, 炼油行业加快工艺技术改造, 提高油品标准, 限期淘汰黄标车、老旧汽车。启动实施安全饮水、地表水保护、地下水保护、海洋保护等清洁水行动, 加快重点流域、清水廊道、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等重点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 推动重点高耗水行业节水改造。实施土壤环境保护工程, 以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为重点, 选择典型区域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加大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行力度, 支持企业采用源头减量、减毒、减排以及过程控制等先进成熟清洁生产技术, 实施汞污染削减、铅污染削减、高毒农药替代工程。

(三) 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

引导企业和地方政府加大资金投入, 推进园区 (开发区) 循环化改造, 推动各类园区建设废物交换利用、能量分质梯级利用、水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 实现园区内项目、企业、产业有效组合和循环链接, 打造园区的"升级版"。推动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提高主要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循环利用率, 基本实现“零排放”。

(四) 加快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以地方政府和企业投入为主, 中央财政适当支持, 加快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地下工程建设, 推进建筑中水利用和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探索城市垃圾处理新出路, 实施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废弃物示范工程。到2015年, 所有设市城市和县城具备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城镇污水处理规模达到2亿立方米/日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87万吨/日以上,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能力达到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35%以上。加强城镇园林绿化建设, 提升城镇绿地功能, 降减热岛效应。推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五) 开展绿色建筑行动。

到2015年, 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平方米以上, 城镇新建建筑中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比例超过20%;建设绿色生态城 (区) 。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 推动政府投资建筑、保障性住房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新建建筑全面实行供热按户计量;推进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实施供热管网改造2万千米;在各级机关和教科文卫系统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2000家, 完成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6000万平方米, 带动绿色建筑建设改造投资和相关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建材, 推广应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 推动建筑工业化。积极推进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 扩大新能源产业国内市场需求。

四、推广节能环保产品, 扩大市场消费需求

(一) 扩大节能产品市场消费。

继续实施并研究调整节能产品惠民政策, 实施能效“领跑者”计划, 推动超高效节能产品市场消费。强化能效标识和节能产品认证制度实施力度, 引导消费者购买高效节能产品。继续采取补贴方式, 推广高效节能照明、高效电机等产品。研究完善峰谷电价、季节性电价政策, 通过合理价差引导群众改变生活模式, 推动节能产品的应用。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扩大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范围, 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中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达到60%以上, 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出租车、物流车补贴试点。到2015年, 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水平提高15%以上, 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

(二) 拉动环保产品及再生产品消费。

研究扩大环保产品消费的政策措施, 完善环保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制度, 推广油烟净化器、汽车尾气净化器、室内空气净化器、家庭厨余垃圾处理器、浓缩洗衣粉等产品, 满足消费者需求。放开液化石油气 (LPG) 市场管控, 扩大农村居民使用量。开展再制造“以旧换再”工作, 对交回旧件并购买“以旧换再”再制造推广试点产品的消费者, 给予一定比例补贴, 近期重点推广再制造发动机、电动机等。落实相关支持政策, 推动粉煤灰、煤矸石、建筑垃圾、秸秆等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应用。

(三) 推进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

完善政府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 提高采购节能环保产品的能效水平和环保标准, 扩大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范围, 不断提高节能环保产品采购比例,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政府普通公务用车要优先采购1.8L (含) 以下燃油经济性达到要求的小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 择优选用纯电动汽车, 研究对硒鼓、墨盒、再生纸等再生产品以及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的政府采购支持措施。鼓励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 提高能源、水等资源利用效率, 降低使用成本。抓紧研究制定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实施方案。

五、加强技术创新, 提高节能环保产业市场竞争力

(略)

六、强化约束激励, 营造有利的市场和政策环境

关于加快金阳新区改革发展的意见 篇8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需求引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面向多样化、多层次人力资源服务需求,鼓励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优质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

鼓励创新,提升服务。强化科技支撑,鼓励发展新兴服务业态,开发服务产品,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供给水平。

深化改革,增强活力。加快人力资源市场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增强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依法管理,规范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宣传引导,坚持促进发展与规范管理两手抓,在鼓励发展的同时,保障市场规范运行。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建立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服务充分保障,市场经营性服务逐步壮大,高端服务业务快速发展,服务社会就业创业与人力资源开发配置能力明显提升。

——规模逐步壮大。人力资源服务业结构更加合理,服务主体进一步多元化,各类业态发展协同性进一步增强,从业人员达到50万人,产业规模超过2万亿元。

——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服务产品日益丰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规模化、品牌化和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充满活力,政策法规体系、诚信服务体系、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建立,监管机制规范高效。

二、重点任务

(一)发展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集群,增加人力资源服务供给。支持通过兼并、收购、重组、联盟、融资等方式,重点培育一批有核心产品、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集团,发挥大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综合性服务功能。鼓励发展有市场、有特色、有潜力的中小型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发展小型微型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到2020年,重点培育形成20家左右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

(二)增强人力资源服务创新能力

实施人力资源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推进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的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加强人力资源服务理论、商业模式、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发和应用,丰富服务渠道和服务模式。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业信息化建设,鼓励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务应用和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结合。培育服务需求,鼓励用人单位通过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引进高端急需紧缺人才和购买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引导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细化专业分工,向价值链高端延伸,重点鼓励人力资源外包、高级人才寻访、人才测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

(三)培育人力资源服务品牌

鼓励企业注册和使用自主人力资源服务商标,开展自主品牌建设,形成一批知名企业和著名品牌。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参选本地区服务业重点企业名录。建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分类和评估指标体系,组织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水平等级认证工作。举办人力资源服务供需对接、服务产品推介等活动,搭建人力资源服务品牌推广平台。

(四)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发展

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依托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培育创新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形成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枢纽型基地和产业创新发展平台。加强园区建设,完善和落实产业园扶持政策,加大招商力度,充分发挥园区培育、孵化、展示、交易功能,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发展和产业链延伸。加强园区管理,制定完善园区管理办法。重点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影响,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五)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人力资源服务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将其纳入相关人才计划和人才引进项目,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研修培训,依托著名高校、跨国公司,建立人力资源服务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和引进人力资源服务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纳入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和相关服务领域的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力资源服务业人才队伍。

(六)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业管理

依法实施人力资源服务行政许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将设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许可由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探索建立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和经营异常名录等制度。深入推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体系建设,健全诚信管理制度。加快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包括基础术语、机构评价、服务规范、人员资质、服务技术在内的人力资源服务标准体系。鼓励各地和行业协会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新兴业态标准的研究工作。建立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共享和综合执法制度,充分利用信息跟踪、市场巡查、受理投诉举报等监管手段,加大监管力度。

(七)推进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分离改革

nlc202309041231

深化人力资源市场体制改革,实现人力资源市场领域的管办分离、政企分开、事企分开、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分离。推进政府所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设立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脱钩,鼓励以委托经营、公司性改造、吸引社会资本等多种方式,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成为自主经营实体,加快社会化、市场化改制步伐。对具有经营优势的,要注意保持服务品牌,鼓励其做大做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八)夯实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基础

完善行业统计调查制度,逐步建立科学、统一、全面的人力资源服务业统计制度,建立覆盖各级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据库,加强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定期发布人力资源服务业行业发展报告,引导行业发展。培育发展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组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代表、行业自律、行业协调等方面的功能。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扩大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三、政策措施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研究通过中央财政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对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团队给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也应通过现有资金渠道,加大对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并探索采取政府股权投入、建立产业基金等市场化方式,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消除人力资源服务中间环节的重复征税问题。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总、分机构不在同一县(市),但在同一省(区、市)范围内的,经省财政、税务部门批准,可由总机构汇总申报缴纳增值税。符合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免税条件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提供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免征增值税。在国务院批准的21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内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符合现行税收政策规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条件的,经认定后,可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三)拓宽投融资渠道

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上市或发行集合信托以及公司债、企业债、集合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等公司信用类债券融资。进一步放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鼓励各类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收购、参股、联营等多种形式,进入人力资源服务领域,提高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的社会资本参与程度。

(四)完善政府购买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政策

各地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将适合社会力量承担的人力资源服务交给社会力量。要稳步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人力资源服务,研究将人力资源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的指导目录,明确政府购买人力资源服务种类、性质和内容,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及时进行动态调整。通过竞争择优的方式选择承接政府购买人力资源服务的社会力量,确保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平等参与竞争。要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人力资源服务各项制度,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加强监督检查和科学评估。

(五)扩大对外开放与交流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稳步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对外开放,积极构建公平稳定、透明高效、监管有力、与国际接轨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深入推进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人力资源服务合作。鼓励有条件的本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走出去”,与国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合作,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与合作。

(六)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加快制定人力资源市场条例及配套规章,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人力资源市场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着力打破人力资源市场中存在的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等各种壁垒,纠正设置行政壁垒、分割市场、妨碍公平竞争的做法。鼓励各地按照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要求,制定完善相关法规。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市场执法队伍,提升市场执法和监管水平。加大人力资源市场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上一篇:于永正教学实录——《水上飞机》下一篇:卫辉市幼儿园简报一研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