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教学实录——《水上飞机》

2024-07-06

于永正教学实录——《水上飞机》(精选7篇)

于永正教学实录——《水上飞机》 篇1

于永正教学实录——《水上飞机》 第一课时

师:今天学一篇课文,看老师写~板书课题:水上飞机

生:齐读

师:谁能把这种飞机和其他飞机有什么不同说一说,也就是把它的特点读出来?

生:指名读

师:怎么读把这种飞机和其他飞机不同的地方读出来?

生:指名读(两位),齐读

师:读书有意思吗?注意力集中。这篇课文你读了几遍?

生:读了两遍

师:都读了。问一下,在你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时,你是怎么想的?

生:水上怎么可能有飞机呢?

生:哎,飞机为什么到水上去呢?

师:会说“哎”!读了题目后,答案找到了吗?会读生字的举手,都认识的举手,既然都认识,我检查一下,先写一个,看好~板书:芒

生:指名读,齐读。

师:写两个,注意看,板书:货、资

生:指名读,师:大声读,读的再自信点!

生:齐读,指名读

师:笑眯眯的读,还可以组什么词?

生:小组组词读“资料……资源”

师:书上怎么说?

生:物资

师:一会儿工夫认了三个字,这个字最难认,板书:汲拿不准的看书,拿准的把手举起来。

生:齐读:汲

师:谁和你过不去,你就叫谁起来读。

生指名:乔丹

师握手

生指名读,齐读。

师:板书:水

生:汲水

师:什么叫汲水?把井里的水打上来,这里指把海里的水吸上来。

师指读,生齐读生字。

师:读课文有个要求,眼到、心到、口到,通过朗读把你心里的想法读出来。读书要慢一点。

生自由读。

师:谁愿站起来读第一自然段?敢读吗?那为什么不举手呢?

生:敢!指名读。

师:纠正:小海鸥,再来,白色船体的两边

生重读

师:一起读,生齐纠正读。

生继续读,重新读

师:第二遍比第一遍好,再读第三遍。一遍比一遍好!齐读

生接着往下读。

师:读书要眼到、心到、口到,读书要想,想它的意思,看谁能把第一段的意思读出来?

生自读。

师:请你来读,一看你的表情就知道你读的好。

生:指名读

师:听,他这一读老师就好象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一起读,看谁能让于老师看到大海。

生齐读

师:完整词语板书:茫茫、大

师:听他读“奇怪”

生指名读

师:奇怪在哪里,奇怪在大~~上

生齐读

师:所以读书要眼到,心到,口到。谁能把想的意思读出来?

生自读

师:我发现你们的表情不错,声音好象不行

生:指名读

师:有意思,到前面来,摄影师给镜头

生再读

师:好不好,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掌声。声音不要高,要用气读。

师范读。谢谢!掌声。

生自读,看谁超过于老师。

师:好,真带劲。不要急于举手,要静下心来思考,该读的读,该想的想。下来要想小海鸥什么心情?怎么想的?请小朋友做到眼到、心到、口到。

生自读。

师:谁站起来读,响一点。

生:指名读

师:读的非常正确,也比较流利,但是我刚才说了,要体会它的心情。你看,对小海鸥在说呢:不要担心,不要着急。再读,看谁能把它的心情读出来。

生:指名读

师:板书:哎不知道你想没想,小海鸥和水上飞机近不近?距离怎样?

生:很近

师:上来,是这样吗?“哎~~”不是得吓死?但是老师发现你很有勇气。

生摇头

师:既然你们知道了,再读

生齐读

分角色读。

师指导:你看他听不见,要读出他的特点~听清楚没有,一起读~飞机,你怎么掉到海里去了,哪个词要让他注意?

生指名读

师:听见没有,“不,我是降落在这里的!”板书:降落

师:谁愿意和老师来读?声音多好啊!

师生分角色读。

师:听清楚没有?自己读

生自读

师:我想问小朋友,想了没有?读书要用心想。水上飞机接着说,谁来读?

生指名读

师指导:输送再读

生继续读

师:谁来读这段话?这段话是说飞机用处的 生:指名读

师:掉了一个字,真可惜,再读

生齐读

师:站起来,我发现他表情非常自豪。站起来和做的读不样,有些紧张。

生:指名读,再指名读

师:不错,多自豪呀!读了这段话,你知道飞机的名字吗?能够扑灭水上大火的是什么机?能够……是什么机?谁来读他的话,想想他是什么心情

生自读

师:再读一遍,我看谁读的好。

生自读

师引读,两生跟读

师:表情好,但是要来不及了,要紧张,急一点。

指名读

师:谁还读的比他还急?

指名读(三位)

师:掌声鼓励,到目前为止,他读的最好,谁还读?

指名读。

师:读对话的时候,要想想说话人的心情。说完以后,水上飞机就离开了,渐渐远去。

小朋友,想不想去那个?下课

生:水上飞机作用很大

师:改一个字

生:水上飞机的作用很多。

生:有的可以救援;有的可以帮助海上船只输送物资。

师:他会说话,第一次说很大,第二次说很多,多比大准确,会说话。谁能念一念,听说你们对水上飞机了解,谁能告诉我,水上飞机的作用?

生:有的能……有的能……还有的能……

师:你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都知道哪些水上飞机?他的兄弟很多~

生:水上飞机的兄弟很多,有战斗机,有灭火机,还有……

师:收获很大,大家看第三题。出示词语:读一读,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救援输送物资渐渐的

师:有两个词要我们造句:渐渐的谁能用它来造句呢?想好了再举手。

师板画:小草

师:春天来了,(彩色粉笔)找不到,在你们想象中是绿色的。春天来了,怎么样?

用“渐渐的”指名说。

生:春天到了,小草渐渐的长出来了。

师:不一样的说

生:秋天到了,小草渐渐的枯萎了。

第二课时

师:你知道水上飞机有哪些作用?我喜欢思考,一句话说完。第一句话怎么说?

师:哇,季节变化这么厉害!春天的脚步渐渐的~

生跟说

师板画:地平线,山

师:在你的想象中,这是什么?

生:初升的太阳;落日

师:哇塞!有没有别的东西吗?

生:月亮

师:既然这样,用上你的想象,用上渐渐的,说一句话。

生:早上,太阳渐渐的升起来了

生:晚上,月亮渐渐的从山坡上升了起来。

师:这个小朋友叫小明,他一年级转来,学习成绩不好,现在三年级了,成绩好了。谁能用上渐渐的。想好再回答。

生:小明自从转到我们育才小学来,成绩渐渐的提高了。

师:谁能自己用渐渐的说一句话。

生交流(两位)

师:指投影词语,这个词最难了:究竟

生找读课文中带究竟的句子。

师:究竟在这儿可以换什么?

生:想问个明白

师:会动脑筋,究竟在这就是想问个结果。

师板书:问个究竟

师: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想问个明白,想问个究竟的事情?

生:今天,我的数学题写错了……

师:一道,不是全部的数学题。

生:猿猴到底是~~,我想到老师那儿问个究竟

师:到现在为止说的最好。生活中有没有看个究竟?

生:爸爸给我买几只小鸡,我想看个究竟。

生:爸爸把一本书藏在衣柜里,我想看个究竟。

师:想想怎么改?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师:看到了这个字就要说了,板书:探

生:这个山洞里到底住着谁,我想探个究竟。

生:听说常州有个恐龙园;科学家的这些东西怎么发明出来的,我想探个究竟。

师:课件出示:每年春天,究竟有多少人来到扬州旅游,我也说不清。表示疑问,谁能根据表示疑问的“究竟”,来说句子?要想好,静心想。你看,他坐下去想一想,又说了。

生:宇宙上究竟有多少颗星星,谁也说不清。

师:不要“啊”

师:出个难题,你们听说过外星人吗?听说过恐龙吗?以外星人为话题,或者以恐龙为话题,用上两个“究竟”,想好,自己练一练。

生:宇宙中究竟有没有外星人,我长大后要探个究竟。

生:我想知道,外星球上究竟有没有外星人。

生:我想知道,恐龙究竟是怎么灭亡的。

师:到目前为止,他说的最好。一个究竟,到底,一个究竟,表示疑问。

课后用上两个究竟写话。

于永正教学实录——《水上飞机》 篇2

于永正简朴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风格之“简”, 更多的是“简约”, 即“简洁而能约其要”;“朴”更多的是“朴实”, 即“朴素而能实其质”。笔者认为, 这是一种比较独特的“于式”简朴。简朴而又能达到至俗至雅、有情有趣的境界, 便是一种“化境”了。正如他自己所坦言:“要说我的教学还有一点特色的话, 那就是我重情重趣。无情无趣的教学永远不会是成功的教

想要真正解读“于式”简朴的语文教学艺术风格, 却并非易事, 这正如杨再隋教授为于永正的文集《教海漫记》作“序”时所言:“掩卷沉思, 又感到在幽默风趣的行文中, 有一种历尽人生沧桑的凝重感。”显然, 如果不下一番“众里寻他千百度”的功夫, 就很难读懂“于式”简朴中的那份凝重和深邃。

一、于式的“简朴”艺术, 本于对儿童真诚的尊重, 是一种大爱

于永正老师在江苏丹阳执教四年级的一篇常识性课文《新型玻璃》, 一位女学生读“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罪犯被抓住了”这句话时, 把句子读破了。于老师说:“这句话比较长, 难读。请你再读一篇。”第二次虽然流畅了一些, 但她还是把“被”字丢了。女孩子一连读了七遍, 都没读正确。她很急, 失去了信心, 想坐下。关键时刻, 于老师抚摸着她的肩, 说:“你深深吸一口气, 放松放松, 然后一字一字地在心里把这句话默读一篇, 第八次准能读正确了。”果然, 她成功了, 读得既正确又流利。同学们一起为她热烈鼓掌, 掌声差一点让她流下了热泪。如果于老师在她念错了第七次之后, 让她坐下, 也许这孩子永远再拾不起这个“自信”。正是于老师如此简朴的耐心鼓励, 给了她一次终生难忘的成功。难怪, 于老师的这个“第八次”竟成了小语界广为传颂的一段佳话。

著名小学语文教学专家张庆说于老师的课“犹如磁石一般, 哪怕是从未教过的孩子, 也能很快地被吸引, 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境界, 感到如沐春风, 其乐融融”。我以为其中的奥秘, 就在于老师有一颗未泯的童心。确实, 老师的爱生之心, 仅有责任感是远远不够的, 他必须同时要有跟孩子相似的纯真的“童心”, 才能形成不竭的爱的源泉。简朴而真诚, 有情又有趣, 是很接近儿童世界的, 这也正是于老师教学艺术的鲜明特征。

二、于式的“简朴”艺术, 源于对母语教学的敬重和亲和, 是大俗大雅

听于永正老师的课, 总会折服于他富有个性的教学语言:特别亲和而不失深邃;特别生活而妙趣横生。他对儿童说的是睿智风趣的“大白话”。学习于老师“简朴”的课堂艺术, 实在不可忽视他教学语言的这种个性特征。

在教学古诗《草》时, 他的背诵训练便是极富母语生活化特征, 又极具母语亲和力的一段脍炙人口的标志性设计。请看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 放学回家, 谁愿意背给哥哥听? (指名一学生到前边来) 现在我当你哥哥, 你怎么说?

生:哥哥, 今天我学了一首古诗, 我背给你听好不好?

师:哪一首?

生:《草》。

师:噢, 这首诗我也学过, 它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

生:哥哥, 你记错了, 是白居易写的。

师:反正都有个“白”字。 (众笑) 我先背给你听听。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

生:一岁一枯荣。

师:野火烧不尽, 春……春……哎, 最后一句是什么来着?

生:春风吹又生。

师:还是弟弟的记性好。 (众笑)

师:谁愿意背给奶奶听? (指名一学生到前边来) 现在, 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有文化, 耳朵有点聋, 请你注意。

生:奶奶, 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什么时候学的?

生:背《草》, 今天上午刚学的。

师:那么多的花不写, 干吗写草哇?

生: (一愣) 嗯, 因为……因为草很顽强, 野火把它的叶子烧光了, 可第二年又长出了新芽。

师:噢, 我明白了。背吧!

(生背)

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话是说, 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 (众笑)

生:不是“一岁一窟窿”, 是“一岁一枯荣”。枯, 就是干枯;荣, 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 草长得很茂盛了, 到了冬天, 就干枯了。

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你看俺孙女多有能耐, 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 哪有钱上学呀! (众大笑) 好, 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儿, 小朋友, 放学回家后请把《草》这首古诗背给家里的人听。

显然, 于老师的立意在于背诵训练中如何摆脱枯燥, 把使学生畏惧、乏味的背诵变得有情有趣。而这样的设计, 正是借助于由生活化而亲和随俗的母语个性生发而成的教学语言的承载传递, 所以才取得如此鲜明的效果。

三、于式的“简朴”艺术, 基于对中国语文教学传统经验之承传, 是“承”中有“创”

于永正的“简朴”艺术, 重视“熟读精思”, 这使他的课堂洗尽铅华, 除掉了许多浮华的泡沫;践行读写结合, 又使他的课堂, 显得特别的有效、扎实和厚重。

在于式的“简朴”中, 传统的“熟读精思”已不再是机械的反复诵读, 而多了一层时代的亮色和循循善诱的智慧, 让孩子乐此不疲、常读常新。请看这一课堂教学片段:

师:我在备课时感到最难读的是第三段, 我一连读了七八遍还没读好。同学们, 你们觉得第三段难不难?

生: (齐) 不难。

师:哎, 怪了, 我怎么觉得难读?既然这样的话, 我就请你们跟我比赛, 敢吗?

生: (齐) 敢。

师:请你们先练习一下, 然后和我比赛。

(学生自由练读, 教师巡视指导。)

师:准备好了吗?

生: (齐) 好了。

师:谁愿意和我比一比?

(学生都举了手)

师:手举得高的我不找, 因为我知道你们都很厉害。我找一个手举得不高的, (找一女同学) 我想她不会比过我的。请大家当裁判。

(女同学读得很流利, 也有感情。)

师:坏了, 找错人了。 (生笑) 你叫什么名字?

生:朱丽丽。

师:不该找朱丽丽, 该找朱丽。两个“丽”当然厉害。说真话, 听了她的朗读, 我不敢读了。

生:不要紧。

师:怎么不要紧?

生:你一定会读得很好, 我支持你。

师:有你的支持, 我什么都不怕。别说朱丽丽, 就是朱丽丽丽……我也不怕。说是这么说, 不过我还是有点胆怯。这样吧, 找个同学替我跟她比, 谁愿意?

(学生纷纷举手)

师:为了有把握, 请大家再练一练。

(学生练得非常起劲, 练后, 请一女同学读。)

师:你可要好好读, 替我争光呀!

(女同学读得流利, 有感情。)

师:怎么样?比过她没有? (生齐:比过了) 朱丽丽, 你说比过你没有?

生:和我差不多。

师:差不多, 就是说差一点, 差得不太多, 是吗? (对读书的同学) 不过也得谢谢你替我参加比赛。

生:谢谢你给了我一次参加比赛的机会。

师:真好, 握握手。

于老师设计的与学生比读书的环节, 极大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为熟读课文增加了乐趣。孩子们很乐意替老师与朱丽丽比读书, 于是, 课堂里洋溢着师生同赛、师生同乐的自然而和谐的情趣。学生读得认真, 赛得投入。要说简朴, 读书是最简朴不过的教学行为了。但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反复地读, 达到熟读精思的目的, 却正是语文教学的本色本真。

在于永正的“简朴”课堂里, 十分重视读写结合, 并落实于写的训练。因为“写”是语文综合素养的表现, 是孩子的言语生命活动。他说过:“学生进入学校学语文, 主要是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 培养读写能力的。不读不写怎么行?要符合小学生的读写规律, 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 为学生提供素材, 让学生‘有米下锅’。”

在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 于永正把学生预习时提出的不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其中有一个词是“饱经风霜”, 原文是“他听见脚步声, 抬起头来, 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于老师把其他词语都教了, 唯独“饱经风霜”这个词给漏了。这时, 于永正惊讶地说:“呀, 课文学完了, ‘饱经风霜’这个词怎么忘了讲呢?不过, 我们已经把课文读熟了, 对课文中的这位冒严寒、顶酷暑, 一年到头在马路上奔波的车夫已经十分了解了, 他的饱经风霜的脸会是一张怎样的脸呢?如果他才三十几岁, 如果他才四十几岁……请你们展开想象, 把他的脸刻画出来。”多么巧妙的安排!原来于永正是有意遗漏的, 他不仅要以此引起学生对“饱经风霜”这一词语的特别关注, 而且还要借此让他们写一段话, 在有情有趣中来完成一项读写结合的训练。不到5分钟, 就有学生写好了。一个学生这样写:“这位车夫才三十多岁, 可是看上去却像五十多岁的人。他面色蜡黄, 颧骨很高, 两只眼睛深深地凹了进去, 眼里布满了血丝, 眼角爬满了鱼尾纹, 嘴唇发白, 裂开了几道血口子, 灰白的头发乱蓬蓬的, 连眉毛似乎都是灰白色的。”这位学生写得好, 读得也好, 赢得了一片真诚的掌声。

四、于式的“简朴”艺术, 重于对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能力的培养, 是本色语文

研究于永正“简朴”的语文教学艺术风格, 我们不能不关注他对语文教学本色的追求。他说:“语文教学不能把孩子教死, 要少做题, 多读书, 要让孩子读出灵性来, 读出悟性来, 写出童真来。”

他教《月光曲》一课, 在贝多芬著名钢琴曲《月光曲》的音乐声由弱到强再转弱之后:

师: (深沉地) 100多年前, 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 该是多么幸福。”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我们现在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的一首, 叫《月光曲》。 (板书:月光曲。稍片刻, 琴声渐止。) 《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呢?这, 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呢。请打开书, 读读课文。读过之后, 看谁能把这个传说说给大家听听。读的时候, 要字字入目, 把内容记住, 能过目不忘才好呢。 (板书:字字入目, 过目不忘)

(学生自由读全文, 个个神情专注。)

师:看懂了吗?记住了吗?

生: (齐) 懂了, 记住了。

师:好。我要求大家先概括地讲, 就是说, 只把这个传说的大意讲出来。概括地讲比具体地讲恐怕还难。请你们再读书, 思考一下该怎么讲, 想过了, 自己小声练习练习。

(学生默读, 思考, 各自练习。)

看过很多节《月光曲》的观摩课, 教师总是会把精力投放在介绍贝多芬的生平, 展示《月光曲》产生的意境上, 既有图像、照片, 又有文字的课件, 琳琅满目。可于老师却着力于对学生读书的指导, 而且还板书“字字入目, 过目不忘”的要求和概述课文的方法指导, 突出了课文本体, 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师:哪位同学先说? (一男生站起来) 其他同学要仔细听, 要会听, 能听出优点和问题。

生:100多年前, 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一年秋天, 他来到莱茵河一个小镇上演出。一天晚上, 他在一条小路上散步, 听到断断续续地从一所茅屋里传来钢琴声, 弹的正是他的曲子。他走到门口, 听到屋里有两个人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要是能听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该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 可惜入场券太贵, 咱们买不起。”贝多芬听了很激动, 走进屋, 为兄妹俩弹了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姑娘一听弹得这么好听, 问:“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回答, 又为他们弹了一首曲子, 嗯, 这首曲子就是《月光曲》。

师:他讲得怎么样?

生:老师要求讲传说, 开头那句话可以不要, 就从“一年秋天”开始讲。

师:你很会听。 (对全班同学) 同学们, 大家都要像他这样, 要专心听别人讲话。 (对发言的同学) 你请坐。

生:我还没有说完呢! (笑声)

师:对不起, 请接着说。

生:兄妹俩的对话, 我觉得不能你一句我一句地说。

师:你的意思是——

生:我觉得这样说就不符合您的要求, 应该这样说:贝多芬走到门口, 听见里面有两个人谈话。从兄妹二人的谈话中, 他知道, 他们很喜爱音乐, 可是家里穷, 买不起票。

师: (非常高兴地) 你真是好样的!把对话改为叙述, 多简洁!你说完了吗?

生:说完了。 (笑声)

师:请坐。谁还有意见?

生:后半部分说得比较好。不过, 姑娘说的那句“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也不应该要, 可以去掉。

师:说得有道理。

生:我觉得贝多芬回客店记曲子还得要, 不然的话……

师:你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说下去。别紧张, 想一想, 我知道你心里很明白。 (不少学生举手要求替该生说)

师:很多同学想帮助你, 但是, 这次机会我还是想留给你。

生: (该生终于想好了) 不然的话, 这首曲子人家会觉得早就创作好了。

师: (高兴地) 你听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就是《月光曲》是贝多芬即兴弹奏的, 是他为穷兄妹二人的精神所感动, 面对清幽的月光, 激情来了而弹出来的, 不是事先有的, 是他回到客店才把弹的曲子整理出来的。因此, “贝多芬回客店整理”这一点必须交代清楚。总而言之, 刚才这位同学说得还是比较简洁的。谁再说一遍?

(指名简要复述“传说”, 这次基本克服了第一位学生的缺点, 做到了简明扼要。略)

好一个“简要复述”, 凡说得不当之处, 都是对课文理解的欠缺。而让学生充分评价的过程, 也是加深理解和提高运用能力的过程。于老师这样做, 就是要把“全盘授予”转化为学生自读, 并为教师的“相机诱导”找到“不悱不发”的最佳机会。

五、于式的“简朴”艺术, 根于对“自然”品格的天性追求, 是“清水芙蓉”

于老师的语文课堂, 总是能把“教书”与“育人”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达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无痕”的化境。

有一次, 于老师执教《翠鸟》一课, 在学习第三段时, 发现学生小庆打了个哈欠, 又与同桌嘀咕, 便语调平缓却十分认真地说:“小庆, 请你去逮一只翠鸟。”小庆慢慢腾腾站起来, 很茫然的样子, 于老师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 并加了一句:“请你不要推辞。”这话连听课的老师也懵了, 怎么要学生去逮鸟了?“到哪儿去逮呢?”小庆可怜巴巴地说。其他学生也是面面相觑, 神情迷惘。于老师说:“你看看书嘛。大家都读第三段, 看看到哪儿去逮。小庆看出来了最好, 看不出来请其他同学告诉小庆。”还没等别人发言, 小庆自己说:“翠鸟不好逮, 它住在陡峭的石壁上, 洞口小, 里面又深, 谁上得去呀?”于老师哈哈大笑, 小庆说的正是第三段的主要内容, 他读懂了, 应当表扬。当于老师问小庆为什么老师请他去逮翠鸟时, 小庆不好意思地笑了, 说:“刚才我和同学说话了。”“逮翠鸟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你虽然没有完成, 却帮助同学们读懂了第三段, 功不可没!”学生们听了都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就这样, 临场的教学机智把纠正一位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与读懂第三段课文十分自然, 而又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这种最常态、最原生、最本质、也最自然的教学, 在于老师面对上千听课者的观摩课上, 会常常见到。他教《壁虎》一课时, 要学生仔细读课文, 给老师当“参谋”, 一起把壁虎的形象在黑板上画下来:

师:……先看壁虎的脚有什么特点?

生:壁虎有四只脚, 每只脚有五个脚趾, 脚趾叉开, 紧紧地扣住墙壁。

师:对!它的脚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脚趾叉开;二是紧紧地扣住墙壁。 (于老师边说边画)

生:壁虎的头尖尖的, 有点像三角形。 (师重复学生的话, 并板画。)

师: (指着板画) 为什么不说“像三角形”, 而是说“有点像三角形”?

生:因为头跟脖子连起来了, 不完全像三角形。

师:说得好。可见作者用词很讲究。它的嘴怎么样?

生:它的嘴总贴着墙壁, 看不见, 所以没写。

师:因此, 我也没办法画了。 (众笑) 它的眼睛呢?

生:眼睛很小, 可是很机灵。

师:别看小, 视力好。 (师板画“眼睛”)

……

这一别开生面的以画导读, 以直白、幽默的对话, 把课文的细处都读出来了。“简朴”来自对自然品性的追求, 由此可见一斑。

六、于式的“简朴”艺术, 还在于“以少少许胜多多许”, 是一种学术性格

“以少少许胜多多许”是一种艺术风范, 也是一种学术性格。一位现代作家认为:什么是大师, 大师就是那些下最深功夫研究, 用最浅显、最简洁的语言表达研究成果的人。

于永正老师“简朴”的语文教学艺术风格, 就是对“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最好诠释。

下面这段实录, 选自《白杨》一课的教学:

师: (指着板书) 书上要求我们用“哪儿……哪儿”和“不管……不管……总是”造句。对我们来说, 这太容易了。我们来个“造段”怎么样?即写上一段话, 用上这两组关联词。写什么呢?就写课文中的这位叔叔。咱们就称他为“杨叔叔”。杨叔叔也许是位军人, 也许是位工人, 也许是位大学生, 他响应祖国的号召, 来到了新疆, 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边疆……请展开想象, 写一段话。别忘了, 要用上这两组关联词。

生:杨叔叔大学毕业的时候, 对校长说:“我是祖国的儿子, 哪儿需要我, 我就到哪儿去。” (师:两个“哪儿”用上去了, 用得很准确。再加上一句:现在新疆需要人, 请让我到新疆去吧。) 杨叔叔来到新疆, 搞科研工作。 (师插话:大学生有文化, 从事科研工作有条件。) (笑声) 不管条件多么艰苦,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 他总是坚持搞实验, 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 (师插话:你对搞科研还蛮内行的嘛!) (笑声) 他把两个孩子接到新疆, 希望他们也能扎根边疆, 把第二故乡建设得更好。

师:你写得好, 读得也好。光从“第二故乡”这几个字中, 就看出你对课文理解了。咱们班谁不喜欢作文?我想请他读一读。

生:杨叔叔从部队来到新疆, (师插话:应当是从部队转业来到新疆。) 哪儿艰苦, 哪儿困难多, 他便出现在哪儿。不管活儿多脏, 不管活儿多重, 他总是干完了。 (师插话:他总是干得十分出色。)

师:这位同学话虽然不多, 但是这两组关联词都用上了, 而且用得比较准确。同学们这两节课上得非常好, 你们自己提出问题, 自己解决问题, 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古人说:“文贵自得”, “书忌耳传”。今天, 我把这两句话送给你们。

……

用“哪儿……哪儿”和“不管……不管……总是”造句, 原是课后的习题, 但于老师不是机械地“教教材”, 而是富有创造性地“用教材教”。他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 提高了练习的难度, 让学生将两个造句连起来写一段话。特别是在学生交流时教师以插话导引点拨, 如纠误——“应当是从部队转业来到新疆”;增补——“再加上一句:现在新疆需要人, 请让我到新疆去吧”;激励——“你对搞科研还蛮内行的嘛”;提升——“‘文贵自得’, ‘书忌耳传’, 今天我把这两句话送给你们”等等, 都使这一原本是简单环节的课堂实施, 变得功能多样、效果显著、信息量大, 充满了新的言语生命的活力。

体现于永正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元素也许不仅仅是“简朴”两字。作为一个大师级的名师, 本身就是一本大书, 其内涵十分丰富, 要解读它并不容易, 也绝不只有一个视角。但笔者认为“简朴”对于永正来说却是可以称之为大师的本真所在。于永正在他的专著《教海漫记》的“后记”中曾写道:“我的确是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中国这么大, 教师这么多, 实践经验该有多丰富啊!在教学第一线里, 不知有多少个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我不同于别人的, 恐怕就是我喜欢思, 喜欢记, 喜欢写。”原来在许多语文老师心目中高山仰止的名师于永正, 他的成功之道, 也只是三个字而已:“思”、“记”、“写”。

于永正教学实录——《水上飞机》 篇3

师: 同学们,我姓什么? 叫什么?

生:(全体)姓于,叫永正。

师: (板书: 于永正)这是我的名字。我来自江苏徐州,是一位小学教师。怎么称呼我啊?

生:(全体)于老师。

师: 称我于老师是表示对我的尊重。还可以怎么称呼我?

生1: 还可以叫您于爷爷。

师: 握握手。叫我于爷爷,说明他把我当作他的亲人。还可以怎么称呼我?

生2: 于伯伯。

师: 于伯伯,我一下子年轻了,降一辈,由爷爷变成伯伯了。(笑声)

生3: 那我就再叫亲切一点——永正叔。(生笑)

师: 握握手!啊哟,多像我的侄女呀!有没有敢叫我于永正的?

(几秒钟后)

生4: 于永正好!

师: 我是说谁敢叫我于永正。

生5: 于永正!

师: 到! 在下便是于永正! (笑声)同学们,他叫我于永正,说明他把我当作他的朋友。名字就是由人来叫的,是个符号。叫我于老师是表示对我的尊重,叫我于爷爷、于伯伯,是把我当作他的亲人。我们可以上课了吗?

生(齐声): 可以!

师: 据我所知温岭太平小学特别强调读书, 同学们读了大量的课外书,背了好多古诗。最近呀,我搞了一张试卷,据说是一位非常有名的专家出的,而且是专门给六年级的小学生出的。专家说,这张卷子可以测试你们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如果你做得很好,就说明你的知识很渊博。(板书: 知识渊博)我认真地把这张卷子看了一下,发现这张卷子并不难,特别是对你们太平小学的六年级同学来说,那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我看在座的都可以做出来,都可以证明自己是知识渊博型的小学生,不知道同学们对考试有什么看法?你们愿不愿意测试?

生: 愿意。

师: 有不愿意的吗?

生1: 老师,我不想考试,考试太多了不好的!

师: 嗯!她讨厌考试,考试给她带来很大的负担。(问另外的学生)你呢?

生2: 说实话,每个学生都不是心甘情愿参加考试的。可是仔细想想,考试好像对我们也有益,所以我有点愿意,有点不愿意。

师: 握握手,说了真话。她对考试作了认真的分析,非常有道理。我就猜想你们当中肯定有又想考试,又不想考试的。你呢?

生3: 其实我们都不愿意考试,是尊敬您,为了给您面子,所以我们才说愿意考试。(生笑)

师: 是为了给我面子才说愿意考试。真好!有时候,是要给别人面子的。有愿意考试的吗?

生4: 我愿意考试,因为我觉得平时自己在班级里是读书比较多的,我想测试一下自己的知识是否渊博。

师: 噢!她想证明一下自己,很自信。你呢?

生5: 我是愿意考试的,虽然说我是打灯笼上茅房——找死,(生笑)但我家是开书店的,我阅读的也比较多。人们常说,重要的不在于成绩,而在于参与,所以我愿意!

师: 握握手!虽然你引用的这个歇后语不好听,但是这个歇后语能说明问题,有意思!而且,我赞同你说的观点,过程比结论更重要。你呢?

生6: 我也是比较愿意考试的,虽然我的知识不是特别渊博,但是我觉得考试也可以测试一下自己。如果现在知识已经比较渊博,也要继续学习;如果不渊博,今后就要更加努力学习。

师: 这种态度好。听见没有?证明一下,如果真的知识渊博,那对自己是一个鼓励,增强自信心。你呢?

生7: 我既喜欢考试,也不喜欢考试,喜欢的是那种另类的考试。

师: 另类的?什么意思?

生7: 比如说考的是课外知识而不是课内知识。因为课内知识要死记硬背,比如默写什么的,而课外知识只要你掌握了就好了,所以我不喜欢考课内的。

师: 这位同学的话对我很有启发,作为老师一定要思考你的意见。但是课内的知识该记的还是要记。知识的获取,特别是学语文,更重要的是读课外书。这一点我很赞同。好的,最后一个。

生8: 我愿意考试,因为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种说法:“考试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我们可以在考试中得到一些启发,从中知道哪些知识我们已经掌握了,哪些还没有掌握。

师: 多会分析问题,头脑多冷静!我听了你们的发言,觉得你们都很好。你们对考试的看法,对考试的分析,对于老师都有很大的启发。我可以断定,你们会考好,你们的知识都是渊博的。咱们下面考一考好不好?即使不愿意考的,不妨试一试,行吗?

生:(全体)行。

师: 我有两个要求:第一,要细心;第二,要按要求做。(板书: 细心 要求)记住一定要按要求做。细心到什么程度?把每个字都要看清,时间5分钟。

(发试卷,生赶做)

师: 好,时间到。(收试卷)成绩马上就可以公布了。(师边翻着试卷,边自言自语: 怎么回事?坏了!真坏了!糟糕,糟糕!发现一个,终于发现一个!)咱们班谁姓赵?叫赵一帆,请站起来。

师: (投影仪投出试卷内容)赵一帆,请把卷子读一读。

生: (读)知识渊博型小学生测试题。要求: 先填写自己所在的学校、班级、姓名,再读读每道题,读后再做。一、 写出你最喜欢的两首古诗的题目和作者。二、 默写一首诗,不写题目和作者。(三至九题略——编者)十、 读完以上各题,只做一、二两题。

(全场哄堂大笑)

师: 白纸黑字,印得清清楚楚。赵一帆你请坐。全班只有赵一帆按要求做了。老师不是说了吗,第一要细心,把每个字都要看清楚;第二,要按要求做。要求多明确啊!要求是先读每一道题然后再做。看到你们此时此刻的表情,我想你们心里一定有很多的感受。谁想说?

生1: 我觉得出试卷的教授简直神了!他想到我们心里去了。一般我们拿到试卷就写名字,然后就接下去做,他一开始就让我们读一遍,然后再做。但我没按要求做,其他题目有诱惑人的感觉。

师: 诱惑?你被诱惑了?是吗?你呢?

生2: 我感觉好像被人当猴子“耍”了一样,(生笑)这么多都白做了,就因为最后一题没看清楚。我真不明白,那个教授为什么后面还要写,多浪费字啊!前面两题写出来不就行了吗?多简单,一下子就写完了!偏偏让我们看清楚全文。我以为下面还有,已经翻过去看了,可是最后一题没仔细看就开始写了,害得我白写了很多字。

师: 那你现在最想用一句什么话来概括自己的心情?

生2: 我好像被人给耍了。

师: 哈哈!被人给“耍”了!用北京话说就是被人给涮了!这话很深刻呀!如果这个“耍”加上引号的话,你就会思考得更多!你呢?

生3: 我觉得出这张卷子的专家就是您——于老师。

师: 没错,我故意说是专家出的,您真有眼光!

生3: 您本来就是一个专家。我是说,您设下的这个陷阱是够深的。(笑声)

师: 听见吗?他认为我设了一个“陷阱”,而且是很深的。(笑声)

生3: 首先,您说要细心,要按要求做。一般考试的时候,同学们不会注意一个字一个字读过去,这就是我们的弱点,而您在最后写上只做前面的一、二两题,而且您要求是在5分钟之内做完。这就让同学们产生了矛盾,就只能“哗哗哗”地做,5分钟时间做不完怎么办?当听到您在阅卷时说“糟糕、糟糕”时,同学们以为名字忘记写了,这就说明您太聪明了!(生笑)

师: 我太聪明了!哈哈哈,感受很深刻。你呢?

生4: 我觉得像参加一次跑步比赛,快要到终点,突然被一块石头绊倒了而到不了终点;也像一群乌龟面对着火锅,一直在纳闷儿,该怎么吃呀?所以,我觉得于教授出的这张试卷就像谢张天(生3)所说,陷阱太深了,每一个同学不细心按要求做的话,真的会考不好。

师: 不仅考试要按要求,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要求,做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要求和规则。好!你说!

生5: 以前我听过一个故事,一个招聘公司也出过这样的试卷,结果许多人落聘了。当时我觉得那些人好笨呀!为什么他们会没看清呢?现在,自己也这么做,我也觉得自己好笨呀!而您于教授好聪明!您很会利用人之常情来给我们编这样的试卷,所以,我非常敬佩您!

师: 我利用了多数人的思维习惯。

生6: 刚才,同学们几乎把我的想法都说完了,可是我还是有话要说。我忽然想起昨天我们的语文老师跟我们说的话。他说,明天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位很有名的老师。现在我才知道,您这位老师有名在哪里啦!您知道学生心里在想什么,而且您刚才说有两点要求。一是要细心,二是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因此,我觉得您说的这几句话完全是在引诱我们走进那个很大很大的陷阱。

师: 不!我是真的在提醒你们要按要求做,恐怕你们上当,怎么反而说我的陷阱越来越深呢?(生笑)

生6: 也许于老师您没有注意到,您刚才说5分钟内做完,我们就在想,既然只有这5分钟,那就只能快点做,根本没有想过要看后面。如果说是以前考试的话,我都会去看后面,因为平时考试时间多。可是现在只有5分钟,谁还会去管下面的题目?谁知道您说的要细心、要看清题目的要求是在后面?所以,我觉得于老师您真的好聪明!利用了我们的心理。怪不得别人说您书教得好,出题都出得这么妙!

师: 是吗?我题目出得不够妙,是你的话说得妙!出口成章,如果把你刚才说的话记下来,就是一篇不错的作文!(赞叹声)

生7: 我现在觉得后悔莫及,我怎么没有发现于老师这么阴险狡诈?(生笑)

师: 听见吗?他说我“阴险狡诈”。

生7: 于老师设下的陷阱是环环相扣,因为您先是说要细心,然后说按要求做,后来又说在5分钟内做完。原来试卷一发下来,我就看见后面第十题“只做一、二两题”,我当时觉得很奇怪。

师: 你既然看清楚了,为什么不去做呢?

生7: 因为我看题目有十题,又说只做一、二两题,当时就觉得莫名其妙了,就稀里糊涂地做了下来。

师: 哈哈!搞不大清楚就稀里糊涂做下来!要说的同学太多了,这样吧,下面我请赵一帆来说一说。

生8: 我和大家一样地觉得老师的陷阱挖得比较深。也许有人想我比较聪明,其实不是我比较聪明,我只是记清老师的话,要细心到最后一题。为什么除了我一个,其余都没看最后一题呢?很奇怪噢!(生笑)

师: 大家很有感受,考试以前有想法,考试当中也有想法,考试以后感受更多,刚才都是有感而发。想不想写下来?什么叫作文?作文就是有感而发,把看到的、听到的、对自己很有感触的事和现象动笔写一写,在这种情况下写的作文,一般都有真情实感。这件事你确实感受很深,那你一定能把作文写好,真正好的作文不在于字数多少,只要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把你表达的意思说清楚了,都是好作文。如果你想写这次所谓考试的过程那是记叙文;如果把这件事简单说一下,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那就是议论文。请你们拿起笔来,就今天这次考试,把你最想说的写下来,你准备先出个什么题目?

生1: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师: 好题目!还有别的题目吗?

生2: 都是您这个“老狐狸”惹的祸。(生大笑)

师: 哇!在你面前,我变成了“老狐狸”!我相信这个老狐狸是加引号的。对吗?

生2: 是的。

师: 如果加引号,我就接受;如果不加引号,我就要难受了!

生2: 加!

师: 加引号,第一,我不是老狐狸。第二,我不是在骗你。我一再说大家要细心,把每一个字看清楚,一定要按要求做。为什么你不做呢?那到底怪谁呢?

生2: 怪我这支笔!

师: 除了怪这支笔,还应该怪什么呢?(指指该生的脑袋)这就找到根源了,既不怪我“老狐狸”,又不怪这支笔,而该怪自己的大脑,请你写下来——用《到底该怪谁?》作为题目好不好?同学们,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人说,好文题一半,什么意思呢?有个好题目,文章就成功了一半,记住了吗?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把你们真实的感受写下来,写吧!

(生习作,师边巡视边个别指导)

师: 写完了的同学,我送给你们一句话:“再念,再念,再念。”(叶圣陶语)有人请教叶圣陶,怎么改作文?叶老说:“再念,再念,再念。”什么叫念呢?出声音读作文。这样就会发现自己作文的毛病,但是不要理解为只读三次,而是反复念。如果你写好了,为了不影响大家,可以轻声念,这是修改作文的方法。写好的同学请按叶老的方法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

师: 下面,我们交流一下,好吗?交流的时候要注意倾听,学会倾听,因为任何人的作文,只要你听了,都会对你有帮助、有启发。学会倾听,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谁来读呢?我想请一位同学来指定。(一女生走到讲台前)请你指定一位不喜欢作文的人读。(生犹豫)

师: 指定一位平时跟你过不去的男同学。(笑声)

生: 平时跟我过不去的男同学多着呢!

师: 女同学也行!

生: 还是男同学吧!让我看看。

师: 看看谁不顺眼。(笑声)(被指定的一男生走上讲台)

师: 平时得罪她了吗?

生: 我没有得罪她,是她乱讲。(生笑)

师: 等会儿,你要感谢她的,因为她给了你很好展现自己的机会,喜欢作文吗?

生: 还成。

师: 还成,说话很有分寸。这一次作文写完了没有?

生: 写完了。

师: 来!读一下。

生: 题目: 《智力陷阱》。

师: 听见了吗?是智力陷阱,不是一般的陷阱,多好的题目啊!读!

生: 一张试卷,一个智力陷阱。这就是于老师出的试卷。于老师出的试卷主要是出其不意,就像“耍猴”。我们这群“猴子”,当然除赵一帆外,以为很安全,所以放心地被于老师引进他挖的不浅的陷阱。

师: 同学们,很安全、很放心地掉进我挖的不浅的陷阱,这句话多富有诗意。这句话写得好,就这句话该加5分。继续读。

生: 谁知他这是害我们——

师:“害”字加引号吗?

生: 没有。(生笑)

师: 大家说要不要加引号?

生:(全体)要。

生: 我觉得主要是我们太轻“敌”。以为陷阱很浅,走过去没关系,所以放心大胆地跟着“引导者”——于老师走。

师: 嗨,这个破折号用得好,跟着引导者——于老师走。继续!

生: 被牵进“陷阱”,还以为不但会顺利过去,而且会被称之为勇者。谁知这是白日做梦。朋友,做事千万要三思而后行。如果草草了事,不但会被人骂,而且要赔钱。这钱可是血汗啊!

师: 同学们听见没有?这钱可是血汗呀!继续!

生: 不扯远了,就说近的吧,比如做作业,如果不做好,不但会被老师骂,也会被家长骂。

师: 暂停,“骂”在温岭是不是批评的意思?

生: 是。

师: 那就好!(生笑)

生: 看,如果不三思,要惹多少祸,最后一点,我要提醒大家,做于永正老师出的试卷,要百分之一百二十的仔细。(生笑)

师: 这是教训,做我出的试卷要百分之一百二十的仔细。最后这句话好,虽然有点扯远了,但是中心明确,说明了不管做什么事,都该按要求做。这是一篇非常好的作文——形散神不散。起评分100,再加5分,105分!

生: 谢谢老师!

师: 请你再来指定下一个同学。(继续在学生耳边嘀咕。这次于老师要求指定一位作文写得好的人来读。)

生: 那就找我好朋友啦!

师: 你好朋友是哪一位?

生: 钟可歆。

师: 读,什么题目?

生: 《粗心的惩罚》。

师:“粗心的惩罚”,粗心可以惩罚我们的。题目好!

生: 歌手“刀郎”不是唱过一首歌叫《冲动的惩罚》吗?现在我没有感受到“冲动的惩罚”,却感受到了什么叫“粗心的惩罚”。

师: 哎!(生笑)这个写法好呀,由别的事说到了今天这个事,这叫什么写法,大家明白吗?这个写法是很高明的!读!

生: 全国名师于永正老师来给我们上一堂作文公开课。在位子上我就思考,于老师会让我们写什么呢?是“公开课”还是其他什么?是不是要列提纲呢?……总之,我的想法就是: 一定是有关公开课的!一般来说,上作文课是让同学们先说“从几个方面写”“注意什么”等等,再让同学们写。可是,于老师居然说要考试,什么知识渊博卷,作文公开课要考试,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师: 嗯!这个歇后语好听呀!比刚才那个同学说得好听多了。(生笑)很生动!因为这个歇后语加5分。

生: 当时,大家心里都不停地喊苦,可表面上都点头说好,我哭丧着脸想: 好好的考什么试啊?好不容易双休日了,又考试!考不好又得“竹笋炒肉”!

师: 嗯嗯,停下来,“竹笋炒肉”是什么意思?

生: 就是用竹片打屁股。(生笑)

师: 是我们当地流行的吗?

生: 嗯。

师: 这个比喻好!再加5分。

生: 当试卷发下来后,我看都没看就先写上姓名。这时,于老师又说:“限时5分钟。”我一听,“刷刷刷”下笔如流水,就稀里糊涂地写了大约5题左右,当做到“中国四大发明是什么?”时,无论我怎么想,都只想出了3个,我心里那个急呀!考试考不好啦!偏偏于老师又说:“停!交卷!”我们大家都“啊”了一下,不情愿地把试卷传了上去,同学们都埋怨自己速度不够快。你猜结果怎么着?这试卷最后居然写着:“读完以上各题,只做一、二两题。”而我们班只有赵一帆过了这一关——细心关。

师: 停下来,这里有一个词用得好——“居然”这词最能表达当时的心情。加5分,用词准确。继续读!

生: 我心里那个气啊,于老师再三提醒让我们按要求做,要细心。可是我是这么想的:“这很正常。大多数老师在我们考试前都会说这类话的。”谁会想到这是一次另类考试啊!在后悔之余,我又想到了一个问题——中国的教育。你们说这次考试难吗?一点也不难!可是为什么全班只有1个人做对了呢?这就是因为——不够细心。如果把这份试卷给全校的同学做,有10个人做对已经很不错了吧!中国的教育始终如一: 死板。这很容易让学生养成粗心、考试之前不审题的坏习惯。

师: 批评我们老师啦!很深刻,我代表老师,至少我自己接受同学的批评,好好反思!

生: 如果中国的教育注重素质、心理、习惯的培养,我坚信这次考试,所有人都会过关的!今儿个给大家提个醒,粗心的惩罚比冲动的惩罚还要厉害。

师: 起评分是120,再加15分,一共135分。(生笑)

师: 你有什么话要跟我说吗?(生笑)

生: 有。首先,我来听您的课非常荣幸;其次呢,我觉得这次考试吧,对我们来说肯定是人生当中最难得,也是最难忘的一次。

师: 祝贺你,掌声!下面请蔡佳钰同学读一读。

生: 于老师,还是我来拿话筒吧!我看您拿着挺吃力的。

师: (面对听课的老师)老师们啊!这就是太平小学学生的素质!她见我拿着话筒挺累的,就自己拿,多懂事!

生: 《到底怪谁》。我真的好后悔,于老师这只“老狐狸”(解释:“加引号”,笑声)给我们出了一张卷子,最后一题居然写着: 读完以上各题,只做一、二两题,害得我看也没看最后一题,就做到第三题。我到了这地步,只有在“陷阱”里大叫后悔,不过仔细想想,这到底怪谁呢? 第一,这份卷子我之所以会做错,是因为自己没看清题目才造成的;第二,“于狐狸”(还是加引号)先前也说过要看清楚题目,问题还是在我自己;第三,于老师也没做错什么,只是在卷子上设了个“陷阱”,把题目出得“另类”了点,卷子是我自己做的,又不是于老师写的,我干吗怪他呢?综合以上三点,我得出一个结论,于老师没什么错,怪只怪我们自己太粗心了。如果说于老师是只“狐狸”的话,那么他就是聪明的、老谋深算的“狐狸”,而我们不就是由于粗心而误入陷阱的兔子吗?如果老师们都像于老师这样,那我们岂不都是很聪明的学生了吗?总而言之,干什么事都不能急于求成,要细心才能干好事。(插白: 我还没写完)

师: 话还没写完,但这已经够精彩,够深刻的了!

生: 于老师,我还想说一下。

师: 说。

生: 其实,我在班里的地位不是很高,习作水平只是一般。而您这回真是高估我了!我只不过口头表达能力好一点,说得好听一点而已,平时只是有勇气爱发言,其实这回您真的高估我了!(生笑)

师: 这回,我又进入了一个陷阱。(生笑)你说的能力和写的能力比较起来,可能说的更好一些,我也承认。你认识很深刻,很会归纳,你以后会更厉害的。我真的不是高估你了,你真的很优秀!

生: 评分是多少呀?(生笑)

师: 135分!掌声鼓励!

生: 好朋友钟可歆,我跟你的分数一样高!(生笑)

师: 对不起,想读的同学还有很多,下课的时间快到了。最后请赵一帆来读,看她怎么写?她的感受肯定跟大家的不一样。

生: 我想先说个开场白,这是我们班语文老师经常让我们说的。

师: 好!

生: 就是觉得我这一次写得很差很差的。因为毕竟这一次我跟大家都不一样,心里有点紧张,而且这次作文时间好像有点短,而我平时写的作文比较长,所以这次于老师叫我读真的是抬举我了。希望老师多多给我指教,我很高兴得到老师赐教。(生笑)

师: 能用“赐教”一词,说明你的语文能力非同一般。读吧!

生: 大家不要笑我。

师: 大家喜欢你才笑。(生笑)读吧。

生: 《神话发生在我的身边》。

师: 神话发生在她的身边,题目好不好?加上5分,读!

生: 今天,我到温岭中学上课,是全国名师于永正老师给我班同学上作文课,心情好激动!我在途中一直想象着老师的模样,是高的还是矮的,胖的还是瘦的?

师: 是丑陋的还是英俊的?(生笑)

生: 可一到台前,竟发现老师是个平易近人的老爷爷,而且奇怪的是,一上课就给我们做试卷。于老师在考试前反复强调要细心,看清要求,只有5分钟的时间。我一听,想: 老师肯定有什么陷阱设在这张试卷里,我做试卷时一般都先审题。于是,我认真看了看所有题,结果发现最后一题让我们只做一、二两题,果然设有陷阱啊!想完,我就动笔写起来。不一会儿,老师就收了试卷。我想,同学们应该不会被“骗”吧!可老师一边看试卷,一边连声说“糟糕、糟糕”,我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儿,莫非中间又暗藏玄机?可老师说我是唯一看清要求并按要求做的人,其他同学都没按要求做,真是神话。

哎!“按要求做”,真是重要啊!上课要按要求做,做试卷要按要求,几乎所有事都得按要求做,如果不按要求可能就乱套了!开汽车不遵守交通规则,那不惨了?

审题是我平时的习惯,今天就因为这个好习惯按要求完成了试卷。看来只要大家人人按要求去做,神话就会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今天这堂课不只是使我明白了怎样写作文、做试卷,也使我明白了做什么事都要按要求去做的道理。

生: 老师,我结尾写得有点潦草。

师: 噢!草稿可以潦草,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

生: 是作文写得潦草,不是字写得潦草;当然,字也写得有点潦草。

师: 噢!如果说潦草的话,那不能怪你,因为时间来不及让你思考。多可爱的孩子,非常懂事!140分!

生: 老师您太高估我了,我只有几句写得比较好。

师: 你不要太谦虚了,只要有一句好就值千金;一个字好也值千金。“春风又绿江南岸”就一个“绿”字,那不值千金了?掌声鼓励!

(另一生提醒: 老师,你刚才忘加分啦,应该是145分)

师: 噢,对不起,你真细心。回校以后,大家修改一下,抄在作文簿上好吗?下课了,亲爱的同学们,咱们后会有期!

于永正《庐山的云雾》教学实录 篇4

第一课时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两个字。(板书:庐山)认识吗?

生:(齐声读)庐山。

师:你们听说过庐山没有?有人去过吗?

生:我没有去过,但我爸爸去过,他跟我说过。

生:我看电视时,知道有一个(座)山,叫庐山。

生:我是看地图时知道庐山的。

师:同学们背诵过很多古诗,有没有人是在诗中了解庐山的?

生:《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评:教学要有的放矢。摸清学生对庐山的了解为介绍庐山作准备。】

师:同学们,庐山在我国江西省的北部,紧靠长江边。毛主席写的“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写的就是庐山。庐山是世界文化名山,将来有机会你们都要去看一看。现在,我在“庐山”的后面加三个字。(师板书:的云雾)加了这三个字,课文的题目就是“庐山的云雾”。【评:这种“聚焦”式的出示课题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读这个题目,你看课文会重点写什么?

生:这篇课文会重点写庐山上的云雾。(师在“云雾”的下面加上点。)

师:读题目要动脑筋,好多文章的题目会告诉我们要写什么。读了这个题目,我们看出作者重点要写它的云雾。现在你脑袋瓜里面还会有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要写庐山的云雾?(师板书:?)生: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稀奇的? 生:庐山的云雾是什么样的?(师板书:?)师:这两个问题,于老师都明白。你们是想让我告诉你们,还是自己到书里找答案?

生:在书里找答案。

师:有的同学可能想要老师直接告诉答案。——有没有这样想的?

生:(齐声)没有。

【评:简单的是最有效的。于老师只卖了一个“关子”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简洁!】

师:好。打开书,拿起笔,默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加上拼音,把不懂的词语作个记号,同时想一想刚才提的两个问题。

(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相机板书:幽谷、变化无常、腾云驾雾、飘飘欲仙、千姿百态、弥漫、瞬息万变、一泻千里)

师:这些词语的意思我也懂,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们,你们是希望我现在告诉你们,还是希望自己读书,联系课文去理解?

生:我愿意联系课文理解。

师:你们是学习的主人。——大家同意吗?

生:(齐声)同意。

师:请同学朗读课文,第一,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能读出感情来最好。同时,一边读一边思考你们刚才提的两个问题和黑板上词语的意思。这些词语的意思一读书就懂,不要老师讲。学生自由读书,读得很认真。教师巡视指导,不断的给予以鼓励。)

【评:学生读书时,于老师不断地在学生中间走动,或表扬,或点拨,或纠正错读。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关注着他。】

师:读了几遍了?

生:我读了三遍。

生:我读了两遍。

师:读得很仔细。于老师最担心的是同学们书读不好,谁愿意读第一段?(请一位同学读,读得很流利。)

师:这两句话里面有5个生字,请同学们再读一读。(学生自由读第一段。)

师:读得真好。5个生字认识了吗?(生齐声:认识。)记住它们。请你接着往下读。(学生接着读书。)

师:读得真好,正确、流利而且有感情。注意看,这一段有一个词。(师板书:尤其)“尤其”这个词,可以换一个什么词?

生:可以换成“特别”。

师:“特别是庐山的云雾”。既然可以换成“特别”,那么“尤其”后面的话应该怎样读才有味道?前面的话应该怎样读?(师在“尤其”的前后加上“„„”号。)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

师:谁愿意读一读?(请一位同学读。)

生:(读)“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师:好不好?

生:(齐声)好。

师:谁愿意再练一练?(请一位同学读,读得很投入。)

师:一听就很神秘。他强调的是后面的“尤其是变幻无常的云雾,”他的语气读得很重,提醒人们注意这一点。一齐读一读,体会一下。

(学生齐读。)【评:抓住重点词“尤其”指导读书,既解释了词义,又揭示了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精巧!】

师:大家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不说“尤其是庐山的瀑布,更是雄伟壮观”呢?

生:因为课题是“庐山的云雾”,主要写的应是云雾,而不是瀑布。

师:噢,明白了,因为课题是“庐山的云雾”,所以他要特别强调云雾。谢谢你。刚才有好几个同学划出的不理解词是“腾云驾雾、飘飘欲仙”请你们读这两句话“在山上游览„„”想站的就站,想坐的就坐,可以做一些动作。通过你们读课文的动作、表情、语气,我可以知道是不是理解了这两个词的意思。

(学生读这两句话。有的站着,有的坐着。读到那两个词语,有些学生做起了动作。)

师:我请三位做动作的同学到庐山来游览。(三位学生上来)(师指着黑板前说)这是庐山的小道,你们到这里来高兴不高兴?(三人齐声说:“高兴。”)那请你们笑一笑。(三人嘿嘿笑了几声。学生和听课教师见状哄堂大笑)这笑声怎么有点哭的声音,再笑一笑。(三人又嘿嘿地笑了几声)【评:相机让学生放松,方法巧妙。只有放松情绪,才能把学生的才能发挥出来。这方面,于老师是高手。这也是于老师挖掘学生潜能的奥妙所在。】看下面的老师,都在山下,我们在山上。游览就是放松的,散步就要随便走走,不要紧张。注意,山上山下到处是云雾。其他同学读书,请他们三位做动作。

生:(齐声)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三人伸手向空中摸去)漫步山道,(三人慢慢地走,边走边看)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三人伸开双臂,上下摆动作飞行状)(听课教师中发出一阵笑声)

师:做得好。我看你马上就要变成神仙了。“腾云驾雾”还可以怎么做?

生:我觉得还可以像孙悟空那样。(说着模仿孙悟空打眼罩远眺的动作)(师生哈哈大笑)

师:你刚才怎么没有做出来?大家再读书,让她做一做这个动作。

(学生读书,女生做动作,逗得大家大笑。)

师:我也跟着成为神仙了。她这样一做,我就想起《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他腾云驾雾。(说着,于老师单腿直立,手掌翻遮在额前,作孙悟空远眺状。)(师生哈哈大笑)在你们心里不是出现了孙悟空的形象?(齐声:是的。)这样就读懂了“腾云驾雾”。“飘飘欲仙”懂了吗?(齐声:懂了。)马上就要成为神仙了。看了他们表演的动作,加上自己的想像,大家再读书,就会读得更漂亮。“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要读得美一点。【评:还概括的、抽象的词义为生动具体的动作,生动、形象,使学生学得有滋有味。这才是“阅读课”!】(学生齐读第一段。)

师:谁来读第二段?

生:(读)“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师插话:千姿百态,划这个词的同学请注意,下面的话就是解释千姿百态的。)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师:“千姿百态”懂了吗?(齐声:懂了。)注意,我们读书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中写的景象。请大家一齐读二三两句,要一边读一边想象,看脑子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也就是要“过电影”。(学生齐读二三句,教师板画四座山峰。)

师:你们脑海里出现没出现画面?(齐声:出现了。)我请四个同学,谁脑海里出现了“像是戴在山顶的白色绒帽”的形象?(请两位同学)谁脑海里出现了“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的形象?(请两位同学)请你们在山峰上画出你想像出的形象,其他同学仔细看,看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样。(四位同学画,其他同学看。)

【评:板画是于老师的“绝活”。这次,他让学生参与画,在画中理解了词义。真是“一画胜百言”。阅读就是“还原”,在于老师的课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师:懂了,从你们的画中,我看出你们读懂了,只是,你们的画画技巧还有待提高。再一齐读下面的两句。(学生齐读)这两句话的画面书上有。(边说边出示投影)(指着画面说)这就是云海,云雾弥漫整个的山谷像天边的大海;云雾遮挡了山峰,又像巨大的天幕。好不好看?(齐声:好看。)通过想像,通过观察,这一小节一定会读得更漂亮。读。(学生齐读这一节,读得很投入,很精彩。)【评:这叫以画促读,以想象促读。】

师:放下书,谁愿意把这一节读给大家听?

(请一位同学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好象来到庐山,见到了庐山的云雾。

第二课时

师:上节课,同学们一、二两段读得都很好,比我读得好。我在备课时感到最难读得是第三段。我一连读了七、八遍都没读好,最后我又认真地读了三、五遍。我读了十来遍才读好的。同学们,你们觉得第三段难不难读?(生齐声:不难。)唉,怪了,我怎么觉得难读?既然这样的话,我就请你们跟我比赛。敢吗?(生齐声:敢!)请你们先练习一下,然后和我比赛。

【评:这就是“蹲下来看学生。”于老师“降”下自己的水平,目的是提高学生水平。】

(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准备好了吗?(生齐声:好了。)谁愿意和我比一比?(学生都举了手)手举高的,我不找,因为我知道你们都很厉害。我找一个手举得不高的。(找一女同学)我想她不会比过我的。请大家当裁判。

(女学生读书,读得流利,有感情。)

师:坏了,找错人了。(生笑)你叫什么名字?

生:朱丽丽。

师:不该找朱丽丽,该找朱丽。两个“丽”当然厉害。说真话,听了她的朗读,我不敢读了。

生:不要紧。

师:怎么不要紧?

生:你一定会读得很好,我支持你。

师:有你的支持,我什么都不怕。别说朱丽丽,就是朱丽丽丽„„我也不怕。说是这么说,不过我还有点胆怯。这样吧,找个同学替我跟她比,谁愿意?(学生纷纷举手)

师:为了有把握,请大家再练一练。朱丽丽可非同一般。(学生练得非常起劲。练后,请一女同学读。)

师:你可要好好读,替我争光呀!

(女学生读得流利,有感情。)

师:怎么样?比过她没有?(生齐声:比过了。)朱丽丽,您说比过你没有?

生:和我差不多。

师:差不多,就是说差一点,差得不太多。是吗?不过,也得谢谢你替我参加比赛。

生:谢谢你给我一次比赛的机会。

师:真好,握握手。有照相的吗?给我们照张相。(环顾四周)很可惜,我们不是领导人,不然早有人照了。(师生大笑)我非要找个超过她的。(找一位男生)沉住气,一定经超过她。

师:怎么样?超过没有?(齐声:超过了。)朱丽丽,你说超过了没有?

生:他读得比我好。

师:多谦虚!谦虚是美德。不过我觉得,他读分号时没有你停顿的好。谁再来替我比?找我的一家子,于瑾瑾来替我比。大家听好。(于瑾瑾同学读,读得很好。)

师:姓于的读得怎么样?朱丽丽你说怎样?

生:好。

【评:于老师是一位好演员,又是一位好导演。他这里“导”、“演”了一场读的比赛。把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都“哄”了出来。这是“重情趣”的最好体现。】

师:大家说呢?

生:好!

师:好就好在于瑾瑾同学读的“刚刚”、“明明”。(板书“刚刚”“明明”)“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凤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你们说快不快?“瞬息万变”是什么意思懂了吗?(生齐声:懂了。)“瞬”就是眨眼,“息”就是喘气。一眨眼、一喘气的工夫就是“万变”,能不快吗?再读一读。

师:刚才,有几位同学替我比赛,给于老师增了光。还要不要我与她比?(生齐声:要!)是不是要出我的洋相?(生齐声:是。听课教师大笑。生又赶忙齐声说:不是。)

生:于老师看你的本领了。

师:不是出洋相,是看我的本领。谢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我下面亲自与朱丽丽比,请大家当裁判。(师读,读得好。但在最后故意把“一座冰山”读成“一座座冰山”)

生:读错了!多读一个字。

师:多读了一个什么字?

生:把“一座冰山”读成“一座座冰山”。

师:我看差不多,这样读也行。

生:不行。前面是“一匹白马”,后面就要“一座冰山”,不能变成“一座座冰山”。

【评:妙!多读了一个字,让学生多了一次品味课文的机会。】

师:噢,原来这样。谢谢同学们给我指出了错误。书读到这时,我们可以看到庐山的云雾的确太迷人,所以作者都不想回去了。请齐读最后一小节。(生齐读最后一小节)

师:读了这么长时间的课文,这些词语的意思,心里是不是明白一点了?(生齐声:明白了。)虽然不一定能说出来,但心里能明白就行。想不想看看庐山的云雾?(生齐声:想。)如果有些词语还不太明白,看看录像就清楚了,请大家看录像。(学生看配有课文朗读的庐山风景录像)

师:美不美?(生齐声:美。)看了录像,这些词语是不是更明白了?(生齐声:是)还有哪个词没有懂?

生:幽谷。

师:看黑板(师板画山峰之间的山谷,指画)这就叫山谷。“幽”不好解释,山峰之间,光线暗不暗?山谷深不深。你说大山之中,静不静?还有些让害怕?(生:是。)大概这就是“幽”的意思。这些词语要真正理解,还要多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增多,才会真正理解。

师:同学们,今天来了许多外地的老师,他们明天要在市内游览一下。你最希望他们到哪个地方游览?(学生举手)不要说,先写下来。徐州有什么好玩的?把你最希望他们去的地方,写一段话用上“尤其”。把希望去的地方的原因简单地写一写,最好是用上“千姿百态”和“流连忘返”。这些老师中还有一些“美食家”。什么是“美食家”知道吗?就是“好吃”!请你把徐州的小吃也介绍一下。也可以把你们的学校写一写。写成一段话。写字,要注意优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介绍玩的。(找一女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生:徐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我们这里有6大景点。(师插话:把第二次“我们徐州”删去。)有龟山汉墓、云龙山、云龙湖、淮海战役纪念塔、戏马台和楚王陵。我希望老师能去云龙山游览一下。云龙山一定会让大家流连忘返。

师:我发现一个问题,没有“尤其”这个词?看看在哪里加上。

生:在“我希望„„”前面加一句。

师:回去改一改,还有介绍玩的吗?

生:徐州有许多好玩、美丽的地方。有云龙公园、南郊公园„„尤其是云龙公园,里面什么都有。有千姿百态的青松,有水平如镜的小湖,还有许多花卉。你去了一定会流连忘返。

师:有介绍学校的吗?

生:我希望老师去我们美丽的学校,我们会把我们的本领给大家看。(师插话:把我们成果展示给老师看。)尤其是我们的鼓号队,还在全国的比赛中获过第一名呢!如果老师们看了鼓号队的表演一定会夸我们的。

师:好。还有介绍吃的吗?老师们现在最需要吃的。(笑)

生:徐州有很多小吃。有“小土豆”、“肯德基”、“老三房”、“麦当劳”等。尤其希望老师们去“麦当劳”,里面什么都有,有鸡腿、面包、饮料等。如果你去,绝对会不舍得离去。吃了这顿,还想那顿。(大笑)

师:其实是你吃了这顿想下顿。我代表老师们谢谢同学们的介绍。

【评:学以致用好。“写”即让学生练习了运用所学的词语,又发展了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这就是读写结合,就是于老师说的“重迁移”。】

于永正教学实录——《水上飞机》 篇5

(一)《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一、(板书课题)[学生看老师板书同时书空]“迅”要注意笔顺。读一读。(生读课题)[在于老师的教学开始,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在板书的时候,老师请学生注意观察,同时对容易写错的字重点提示学生书写中的注意事项。不要小瞧了这简单的一句话,课堂上老师的书写是很少的,抓住这极少的而又是必须去做的时机及时引导学生观察,规范学生的书写,体现了课堂上无处不在的教育契机,也体现了教师对写字的指导。反思自己的教学,识字是识字,写字是写字,好象不这样做就不实在,就会识不好写不准似的,结果占用大量的时间也未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注意这一点点上滴滴的零散时间,并注意在教学中随时抓住机会点拨提示,可能既节省了时间,又达到了指导识写的目的。] 师:大家对鲁迅比较熟悉。好好预习了没有?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们就知道了作者周烨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一读课题就知道作者周烨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

生:作者周烨是鲁迅先生的侄女。

师:对,因为她喊鲁迅先生为伯父,可见作者周烨就是鲁迅先生的侄女。我再问大家,周烨的父亲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

生:是鲁迅先生的兄弟。师:说具体点,是兄还是弟?

生:是鲁迅先生的弟弟。[生活常识] 师:周烨喊鲁迅先生为伯父,可见周烨的父亲是鲁迅先生的弟弟。鲁迅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周建人,周建人就是周烨的父亲,还有一个叫周作人。[文学常识] 师:请大家打开书,把课文仔仔细细读一遍,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把它读准,把它记住,同时还要求大家,边读边把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

(学生读书的同时,老师板书以下内容:追悼

吊唁

爱抚

呻吟

囫囵吞枣

饱经风霜

“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 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注意这个环节。第一次接触课文,一定要有认真读书,完整地阅读课文的过程。这个时间要给充分。另外,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书写到黑板上,这是一种教学方法,板书的基本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有的是学生提出的,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这也是一种教学机智。] 师:好,读完的举手。还有没读完的,一定要读完。继续读。

师:我根据同学们画的写了一部分,还有一些没有写,这些词的意思,还有这些话的意思,只要我们好好读书,好好思考,它的意思不难理解。下面拿起书来,我们一段一段读。谁能站起来把第一段读一读?好请你读。

[一段一段地读书,这是一篇比较长的课文,我们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总是大概让学生自己读一遍就算了。学生到底读得怎么样?字音读准了没有?句子是否能读清楚?读明白?在这里,于老师非常认真地请学生从头到尾读一遍课文,随着读随着理解课文内容,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一些重点句子在反复体会的同时读出情感。这样做也许感觉没有什么花样,很平淡,但却是符合阅读规律的。不读书,不弄懂课文内容而一味考虑热闹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生1:(读第一段。读到“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师:读得很正确很流畅。你看第一句话,周烨那时候小,说这句话的时候很幼稚。“伯父在世的时候„„”(范读)小孩的语气,想一想,怎么表达?再来一遍。

(强调“根本”)

师:谁来读这一句话。(一生再读后前一个学生继续读完)

师:读得很好,很流畅。看“追悼”这个词,这个词下面的话,后边的话就是对它的解释,什么是“追悼”呢,大家注意看书,我读前面的话,你们读后面的话啊:“伯父去世了,„„人们都来追悼他——”(生读)追悼懂了吗?追悼就是通过刚才我们读的那些形式,送花圈呀、致敬呀、送挽联呀、痛哭呀,通过这些活动来纪念他,怀念他,这些内容就是追悼的内容。我们再来读这一句话。(生读后前一个学生继续读完这一段)

[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这种做法我们一直提倡。但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却很难落到实处。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好的范例] 师:他正确流利地读完这一段,其实刚才这一段要认真去思考,思考周烨这时候是什么心情,如果你想了的话就会读得很有感情。大家想周烨这时候什么心情,然后去练习读。[指导读书]“那时候,我有点„„”(学生练习读)

师:好,谁来读这句话,想一想周烨这时候是什么心情?(指名一生读课文这一句。)

师:好,体会得不错,这一句很难读,大家再来读一读。

师:好,还是想请刚才读书的同学读这一句,看看他体会得怎么样。(请刚才读这一段的同学读这一句)

师:嗯,真正把这一句读好,还要读下面部分,读了下面内容再来读这一句话就能读得更好,感情更充沛。好,再看黑板,吊唁——和追悼的意思有相同之处,这两个词都表示对死者的怀念,但是有不同,吊唁又多了一层意思,除了表示怀念以外还有什么意思?[比较词语的不同,加深理解,积累词语。像这样的做法在于老师的课堂上是经常可以见到的。][补充一点,这两个词都是在课文中出现的,作为教师要把课文理解透彻,善于发现课文中语言的积累训练点!] 生1:除了表示怀念外,还有对死者敬仰之情。师:这个意思都有了,还有什么意思? 生2:对家属表示安慰的意思。

师:向死者的家人表示安慰,不要叫他们难过,懂了吗?我们再来读一读。[板书了问题就要一个个解决、落实] 师:好,看黑板,“追悼”和“吊唁”我们都是通过读书读懂了。所以,好多词的意思,只要多读书,联系课文的意思都能把它读懂。至于,什么叫“爱抚”,读下面的一个故事你就懂了。(生读下一部分)师:(生读到“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好,读到这里。先坐下,读得好不好呀?(生:好)看,他读得这句话,就是对“囫囵吞枣”的解释,我读这句话,你们接着读,就是对这个词的解释。(生读)水浒传读懂了吗?(没读懂)读书很粗心,是不是啊?(是)这就叫——“囫囵吞枣”。

师:谁知道“囫囵吞枣”原意是什么意思? 生:(讲这个故事)

师:多有意思的故事。本意懂了吗?谢谢你给我们讲了这个故事,我们再回头把这句话读一遍。(生齐读后原生再读这一段)[对于成语既讲了课文中的引伸意,又讲了原意,知道了故事。不同的词语要不同对待,但对于学生而言,这些知识点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帮助他们积累。] 师:这个故事有意思吗?(有)真有意思。下面请你们再练一遍,我马上请同学来和老师分角色读。(生练习)

师:再练一遍。(生再读)

师:读得不错,谁愿意到前面来和于老师一起来读这段课文。因为周烨是个女孩子,所以请个女同学来。我就是你的伯父了。我读的很简单,只有一句话,最难读的是你的一部分。大家注意听,你来读吧。

(生读课文)

师:我是夸我记性好,没说你半个不字,你为什么听了我的话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生:伯父表面是夸自己记性好,实际是批评我没有认真读这本书。

师:我侄女怎么样,真聪明,听了我的话把意思理解了。[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不知不觉就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思。方法巧妙自然。](生笑)真读懂了。看“哈哈„„”,这句话的意思懂了吧。临走的时候啊,伯父还送给周烨两本书,《小约翰》和《表》,告诉你们,这两本书是鲁迅先生亲自翻译的,这两本书都是外国的儿童文学作品,读了这个故事,看黑板,“爱抚”的意思懂了吗?什么意思?

生:爱抚就是关爱的意思。

师:关爱,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在这本书的第一段还有一个词,“爱戴”。“爱抚”的“爱”和“爱戴”的“爱”一样吗?[抓住时机,通过对比体会词意,既是积累词语,更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生:爱抚的爱是长辈对晚辈的疼爱。师:对,那这个“爱”(爱戴)是指——(生)敬爱。你看,同一个字,所在的句子不一样,词不一样,它的意思就有所不同。好的,同学们,这么好的伯父,对周烨这么关心爱护,他不直接批评,而是很委婉的批评。这么好的伯父,逝世了,从此以后,她再也得不到伯父的爱抚(指这个词),望着伯父的遗体,她怎么能不难过呢?读了这个故事,回过头来再请你们读这一段话,你们的体会和刚才会不一样。(生再读第一段最后一句,感情又有了发展)[对文章情感地体会是在理解的过程中一层一层深入的、循序渐进的;或者是有两三个来回才行。] 师:还有一件事也是发生在鲁迅家里的,这个故事完全是对话,对话完了,故事就结束了,先把这个故事自己读一读,认真体会读对话应该用什么语气,认真体会,自己读自己的。(生练习读)师:第三段讲了一件事也是发生在鲁迅先生家里,这件事作者写的全部是对话,对话完了,故事也结束了,不过这段对话是很难读的,要体会对话人的语气,尤其是这句话是比较难读的,要一边读一边思考,只要你一边读一边想了,它的意思是不难理解的。再来读一读。(生再读)[对于难读的段落要反复读,不能怕耽误时间,要把握住读的火候。] 师:谁来读这个故事?(生读)

师:先坐下,读了第二小结如果你是作文老师,你打算在第二小结加个什么样的眉批?[读写结合][这样的提问方法还是第一次听到。给课文加批!多富有想象力的做法!这正是引导学生在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而同时加批注又是批判地认识。好!] 生:人物表情丰富,描写人的形象很细腻。

生2:动作描写很细致。[从学生的语言可以看出平日是有训练的。] 师:这一小结描写很细致。

生3:提示语用得好。生4:描写外形很生动。

师:形?换个字。[随时纠正语言错误] 生:外貌。

生5:动作表情很生动。生6:动作很详细。

生7:外貌动作写得很细,提示语用得很形象。

师:同学们,这一小结读好了,今后你准会写提示语。再读。(生再读这一小结,生接着读。)[第四遍] 师:停下来,“那怎么”后面什么号请告诉我? 生:破折号。

师:(板书破折号)在这里表示什么? 生:表示疑问。

师:首先是表示声音的延长,为什么延长呢?表示的是疑问。再读这句话。[知识和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读则是理解与体会的过程与手段,在理解与体会的同时也达到读流利读出感情的目标。] 师:这回怎么样?好了,懂了就会读得更好。接着读。

师:下面我想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我们来表演一下这段对话,这次要求不看书,我说鲁迅先生的话,请到前面的同学读周烨的话,这样你们必须把这段话读得熟熟的,基本上记下来,给大家2分钟时间。(生练习读)[读全段已经是第五遍] 师:谁能大体上把周烨的话记住?

师:看我们两个对话,你们都不是外人,都是我今天邀请来的客人,有一个任务,什么呀?(笑)哈哈大笑。周烨要自然大方。

(师生表演)

师:刚才呀,我发现一个同学笑得最开心,请你站起来,为什么笑,笑什么?[新闻记者] 生:周烨非常天真。师:还有别的原因? 生:我笑,周烨只懂表面的意思,没懂深里面的意思。师:那你怎么理解的呢?

生:因为当时是在旧社会,到处都黑洞洞的意思是当时非常黑暗。由军阀统治。鲁迅先生宣传自由,而军阀是不允许人民自由的,所以军阀就把„„

师:鲁迅先生和反动派做斗争,受迫害的很厉害。我只告诉大家一件事,鲁迅先生用文章和敌人战斗的,为了防止敌人识破他,他曾经用了一百多个笔名,就从这点看出,在旧社会和敌人做斗争容不容易?(不容易)处处遭到敌人的迫害。很危险。这就是他说的“四周围黑洞洞的”,和“碰壁”,懂了吗?[此处联系时代背景有的老师是采取了让学生查资料汇报的方式,也可以。但不如这样可信。] 师:(指表演的学生)刚才说恍然大悟,悟了吗?(生摇头)现在才叫恍然大悟。师:把书拿起来,这个故事写得非常生动,都是对话,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好多时候会用对话,上课就是对话,所以写记叙文的时候好多都会用到对话,掌握好写对话的本事,要会写对话,什么叫会了,多读就会了,请你把这个故事认真地小声地读,一边读一边记,看人家是怎么写对话的,写提示语的,读熟了就会了。(生读)[老师用语言点出读与写的关系。看似简单、不着痕迹,实则如此这样长期下来,学生自然对文章的领悟就会更深一层,会从骨子里把读与写真正结合起来。][第六遍!] 师:同学们,看,鲁迅先生说话多么幽默,多么风趣,可是,鲁迅先生逝世了,从此以后周烨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想到这儿,望着伯父的遗体,周烨怎么能不难过呢?再读这句话,你们的体会又不同。(生再读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学生的感情更深沉了)[第二次反复] 师:还有一件事,这件事发生在一个寒冷的黄昏。谁再来读? 师:有一个字音,怒号的“号”,再读。(生接着读)师:请暂时停一下。“呻吟”懂了吗?有不懂的,再读这一段。什么意思? 生:很难过的样子。

师:因为受伤,很疼,发出很难受的声音。读这个词。(生齐读后学生接着这段文章)师:这句话比较长,不好读,不要紧,练一练再读,大家都练。(生练习读这句长句子)

师:好,第二遍读得多好。接着读。

师:这一小结读到这,老师要在黑板上板书一些词语,你们认为应该板书哪些词语,现在请你们读书画一画。再看他们认为该画的词语和你们一不一样。说说原因。[同上面请学生批注课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因为这些是表示动作的词。

师:通过这些词能够看出爸爸和伯父怎么样? 生:有一种助人为乐的精神。生2:有一种爱心,同情心。

师:是的,通过这些词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和他的弟弟富有同情心。一起把这一小结再读一遍。

师:读了这一小结,你们就知道什么叫具体。怎样写具体。今后写作文,你就不愁怎么写具体。再读。师:最难懂的是下面两小结,谁来读?(生读课文)师:读得多好啊。(重复读,深情地再读这两小结)同学们,还能让他说什么呢,鲁迅先生还能说什么呢!一切都在他的表情里,在他的动作里,在他的深深的叹息之中。咱们一起再把最后一节读一读。(生读课文)[难句子未必非讲不可] 师:就是这么一位对旧社会非常憎恨,对劳动人民非常同情的伯父去世了,他过早的离开了我们,他逝世的时候才56岁,从此以后,周烨再也见不到伯父的面了,想到这里她的心情怎么能不万分悲痛呢?读了这个故事,我们的心情一定会和周烨一样悲痛,再来读这句话。(生非常悲痛地读第一段这句话)[第三次反复] 师:伯父逝世后见了女佣阿三,她又给周烨讲了一个事。听了这段话后,周烨很动情地说了这样一段话,读。(生齐读最后一段)[关心女佣这件事只一带而过,教学的详略于此时可见一斑] 师:看黑板,别人,从课文来看,指的是什么人? 生:周烨,女佣,马车夫。

师:想一想,这只是许多人的代表而已。鲁迅先生想的是劳动人民,是全国的少年儿童。读到这里,周烨提的问题,答案找到没有?什么原因?因为他——(生齐读最后一句话)

师:为别人着想的人永远会为人民所记住。

师:今天我们通过读书把这篇课文读懂,不仅内容懂了,而且学会了描写人物对话、动作时的一些语言。是不是还有一个词没懂啊,“饱经风霜”,懂了的举手。我想考查一下,请同学们写一段话,这个三轮车夫是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的脸?从头发到眼睛到皮肤到嘴唇,甚至包括他穿的衣服,我给大家开个头,“这个车夫才三十多岁„„”请用这句话开头展开想象,你认为这是一张什么样的脸,请你写一写,但不许有“饱经风霜”这个词。

(生试写后读)[课堂上要有写的训练。坚持如此,写就不是难事。] 师:回去把这段话整理后抄写到日记本上或者小作文上,下课。

反思:

反复听了数次。反复读了数次。反复品味了数次。这才很冒昧地写下自己的一点体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再一次深刻地体会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贯穿于语文教学始终的目标,是基本目标。虽然现在强调人文,讲人性化的语文、讲生活的语文,但一切语文的东西脱离了文本便不再是语文了!

于永正课堂实录 篇6

作者:永安中小

点击数:577

发布日期:2009/12/6 18:32:36

师:今天早上,我发现一们四年级的小朋友把一块吃剩下的面包扔进了垃圾箱。(出示一块只咬了两口的面包)你们说,这事应该如何处理?如果被你碰到了,你打算怎么办?——说自己的心里话。[评:于老师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撷到说写训练的题材,使学生感到这种训练既亲切又实用。由此可见:训练题材何处找?处处留心皆材料]

生:我准备把面包拾起来,交给校长。生:我准备写篇稿子,提出批评。

生:我会告诉这们同学,农民种粮食很辛苦,不应该浪费。师:你打算当面劝告,是吗?——请大家接着说。

生:我将把这件事告诉校长,并请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告诉大家要爱惜粮食。师:浪费粮食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人都要爱惜粮食,是吗?以上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错的,还有部分同学不举手,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小诚,你准备怎样处理?

生:(站起来)我„„ 师:(鼓励地)说心里话,没关系。生:我不敢问„„(笑声)

师:小诚不是不想问,而是不敢问,胆子小。要锻炼自己的胆量和口才。[评:在言语交际训练的过程中,于老师不光给优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机会,而且还兼顾到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讲话的孩子。其实后者是最容易“被遗忘的角落”,而于老师却没有遗忘他们,这是很值得效法的]——同学们,刚才大家说了不少处理意见。你们 认为哪种办法比较妥当?

生:(齐答)劝告。

师:这件事,当面劝告一下比较好,当然,写稿子,报告老师或校长也不失为好办法。不过,当面劝告,(板书:劝告)不能耍态度,要以理服人。(板书:以理服人)[评:怎么劝告人?必须以理服人。以理服人是这次训练的核心内容。要做到说理充分,娓娓动听,使人怦然心动,这不光是个说话技巧的问题,关涉到一个人的思辩能力。由此看来,语文课中的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是互为表里、密不可分的,思维训练是不能离开语言训练孤立进行的。]如果请你去劝告,你准备讲哪些道理?对了,有人告诉我,这位扔面包的同学姓李。咱们就叫他晓理吧。(板书:晓理)你准备讲什么,先列个提纲。这叫发言提纲。(生写,师巡视。)

师:哪们同学说说你列的提纲。生:我先请晓理背古诗——《锄禾》,再根据古诗教育他粮食来之不易。师:你们是同学关系,“教育”这个词换成什么更合适?——请你自己考虑。生:把“教育”换成“告诉”。师:对了。[评:在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教师随时指出其用词不当之处,并通过推敲,帮助他们选用准确的词语,这是最切实际的语言文字训练的形式之一。]——这是第一条。还要告诉他,把粮食加工成面粉到做成面包,不知道要经过多少道工序,不知有多少人做„„

师:不知经过多少人的手。

生:第二条,告诉晓理,粮食的用途很大,谁能离开粮食?粮食是宝中宝。师:很好。(板书:2、粮食的用途)民以食为天,这是至理名言。除了供人们吃,还能干什么?知道吗? 生:做点心„„

师:粮食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做糕点、酿酒,还有,你们知道吗?好多药品都是用粮食做的。我们吃的味精也是从粮食中提炼出来的。总之,没有粮食,人类 就无法生存。

生:我请晓理算一笔帐,每个同学每天扔掉一块面包,那全国将浪费多少粮食?浪费是一种可耻行为。

师:这笔帐算得好!这真是一个天文数字!(板书:3、算帐)诸葛亮曾告诫他的儿子:“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简朴,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美德。浪费是可耻的。[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话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俗语:厚积而薄发。教师平时有了丰厚的积累,教学时便可随手拈来,为我所用。此即一例。不是现用现学,而是学了备用。谁知道哪块云彩会落雨呢!]

生:虽然我国现在经济发展较快,但还有很多人吃不饱。

师:有些贫困地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这一点也放在第三个方面说说。这也是一笔帐。生:我给他讲一个革命故事,红军长征时„„

师: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讲;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提示一下:你不是学巡“马背上的小红军”吗?那位小红军就是因为没有粮食吃而饿死的!还记得他干粮袋里那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吗?这可以算第四条。(板书:4、记住过去)

生:面包是用爸爸、妈妈挣来的钱买的,爸爸、妈妈挣钱很不容易。

师:这一点补充很好,可以把它放在第三条。大家想得很周到,讲得很有道理。我如果是晓理,听了以后,一定会心服口服的。大家谈了这么多,集中起来大体分四个方面。我们当面劝告晓理的时候,就从这四个方面讲。现在,请看看板书,回顾一下我们刚才讲的内容。待会儿,我扮演晓理,请你们来劝告我。(生笑)(生熟记黑板上板书的内容)

师:现在我当晓理。谁借条红领巾给我戴戴?(师戴红领巾)我是谁? 生:(齐答:晓理)

师:是于晓理。懂得道理。(板书:于晓理。众笑。)劝的时候,千万别说“于老 师您不应该扔面包”。(生大笑)现在,我请一个同学到前边来劝说晓理,其他同学在下面听,允许插话,都要参与,看谁有口有心,能说会道。[评:不是一个人唱独角戏,而是“允许插话,都要参与”,较好地处理了点与面的关系,提高了训练的效益。]——于婧,请你到前边来。(婧摇头)

师:我不喜欢摇头,我喜欢听“让我来试试”。(婧勇敢地走上讲台。老师鼓励她大胆一点。)[评:既教书,又育人。这不只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遇事不胆怯,不退缩的心理品质。]

生:于晓理同学,这是你扔的面包吗? 师: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众笑)(一生站起来插话:小同学,请问你是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

师:我是四(1)班的,叫于晓理。生:晓理同学,你扔面包是不对的。

师:我扔面包关你什么事!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众笑。婧一时语塞。师指出:对别人做的事发表意见,应从自己这个角度说,坚持“我”的说法,而且态度要诚恳,要这样说:晓理同学,你把面包扔了我感到太可惜了。如果直接指责对方,就会顶牛,激发矛盾。)

生:于晓理同学,我觉得把好好的面包扔了太可惜了。(师插话:这样说,对方就不至于抬扛了。)[评:劝说别人是一种语言艺术。要想取得比较好的效果,除了态度诚恳外,还要说得委婉,让人容易接受,于老师的这一点拨得非常重要的。]你想想,你妈妈在工厂里辛辛苦苦地工作,一分一分地挣钱,你妈妈知道了会怎么想?

师:妈妈知道了会生气,会狠狠地批评我。(众笑)(这时于老师立即提醒于婧:看看黑板上的提纲,应该先讲什么?)生:于晓理同学,你知道吗,粮食可来之不易呀!农民辛辛苦苦地耕地,播种,施肥,浇水,„„收割,(师插话:脱粒,晒干。)付出了多少汗水呀!咱们上一年级学过一首古诗——《锄禾》,你还记得吗?

师:记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姐姐,我错了,我不该浪费粮食。(众笑。一生插话:把粮食加工成面包,不知要经过多少道工序,经过多少人的手!)

生:粮食的作用可大了。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除了可以吃,还可以酿酒,做点心,制造药品呢。(一生站起来补充:还有提炼味精。粮食是宝中宝。)我们生活虽然好了,但也不能忘记过去。还记得咱们学过的《马背上的小红军》吗?(一生插话:如果我们一人扔一块面包,全国会浪费多少面包呀!)

师:(拿起桌子上的面包)小姐姐,同学们,谢谢你们的帮助,从今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我错了。(说完低下了头。笑声。)师:(取下红领巾)我现在不是于晓理了。(笑声)于婧态度好,讲得好,同学插话补充得也好。

师:同学们,浪费粮食的现象较普遍,不光是晓理一个人。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有的同学想写篇稿子,对这种现象提出批评,我认为很有必要。这样吧,咱们给全校同学写一封公开信,让每个人都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认识粮食的作用,都能珍惜粮食,怎么样?

生:(齐答)好!

师:我刚才说了,咱们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来着? 生:让全校同学认识粮食来之不易,粮食是宝中宝,(师插话:粮食的作用)都来爱惜粮食。师: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在信中就必须将粮食来之不易、粮食的作用写清楚,这是重点。格式和一般书信一样,为了区别于其它书信,第一行可写上“给全校同学的一封公开信”。

生:以谁的名义写?

师:以个人名义写吧,写的时候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随时提出来。请抓紧时间写草稿。生:于老师,我给市长写封信行吗?

师:可以。让市长在“世界粮食日”那天发表电视讲话,呼吁全市人民爱惜粮食。

(生写草稿,师巡视,个别辅导。多数学生写好之后,教师当面评改了两篇草稿,下面是评改其中耿臻一篇的实录。)生:(读草稿)给全校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师插话:“这是个题目。”)亲爱的同学们:上星期上午,我校四年级的晓理同学把一块只咬了两口的面包扔了。(师插话:“在公开信里不要点同学的名。”)五年级一班的于婧同学见了,挺身而出,进行劝告。(师插话:虽然制止这种不良行为需要有点勇气,但还不是和坏人作斗争,用“挺身而出”不合适。可以改为“诚恳地提出了批评”。)[评:这又是帮助学生推敲词语的一个精彩的例子。用词贵在恰如其分,不到位不行,过了头也不行。]其实,这种浪费现象很普遍。在我们学校的垃圾箱里经常可以看到发霉的馒头、包子、点心„„我们应该大声疾呼:不要浪费粮食!同学们,粮食是宝中宝。“民以食为天”。我们一天三顿饭,哪一顿能少了粮食!再说,粮食来之不易呀!它是用农民的血汗换来的。(师插话:你没有把粮食的作用讲全,它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做饲料呢!读完后补充上去。)咱们一年级就学过一首古诗,(师插话:“这一句应这样说:‘还记得我们一年级学过的那首流传千百年的古诗吗?’”)诗中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收下来再加工成面包,又不知要经过多少人的手!同学们,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是有了提高,可是还应当勤俭节约。小学生行为规范里讲得很清楚,要爱惜粮食。(师插话:“这里加上一句:‘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不多,每年还要从国外进口一部分粮食。’”)现在一些贫困地区还没解决温饱问题。还有,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曾经报道过世界难民缺乏粮 食的问题。当看到一幅幅骨瘦如柴的和我们同龄的孩子托着饭碗向别人乞讨的时候,(师插话:“前面有‘一幅幅’,后面就该加上‘画面’二字。要不,就把前面的‘一幅幅’画去掉。”)浪费粮食的同学难道不为之震动?(师插话:“有些电视节目应当看,耿臻同学看了,不仅受到了教育,而且在作文中用上了,很有说服力。”)同学们,也许有人会说,馒头我是用自己的钱买的,我扔了与别人没有关系。不对!父母挣钱容易吗?我们也应当珍惜父母的血汗呀!同学们让我们都来节约粮食,爱惜粮食吧!此致敬礼。五年级一班耿臻,1995年3月16日。

师:耿臻的信一是道理讲得较全面,较深刻;二是措词恳切,有力,感情真挚,有说服力。其他同学再看看自己写的,看看有没有疏漏的地方,修改好了,再抄在作文薄上。[评:于老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这种随机面批的方式。学生当众读,教师随机改,受益面大,效率较高。由于是随机改,这就要求教师有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敏锐的语感。但也不是高不可攀,只要我们勤学苦练,不断实践,就能够不断提高我们的随机面批水平。]为了达到让全校同学都爱惜粮食的目的,除了写信,还可以把刚才于婧劝晓理不要扔面包这件事写下来,写一篇记叙文。同学们看了同样会受到教育,下次作文课咱们就以《劝告》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有空儿,你们先写好草稿。

[总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教师要不断端正教学思想,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怎么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呢?我以为,于老师的“一块面包”说写训练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一是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撷取具有典型意义的说写训练材料。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谈薄了,尤其是乱扔面包等食品的现象时有发生,抓住这一现象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很有现实意义和典型意义的。二是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让小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三是教师不光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还注意抓学生非智力因素,以形成其良好的心理品质。

换个做法和说法

于永正

一年春节,我到一位朋友家拜年。吃饭的时候,朋友的孩子一失手,碗掉在地上,“哗啦”一声,碎了。

朋友生气了,说:“看你!做什么事都是冒冒失失的,连个碗也端不住„„”

孩子不安极了,要哭。

孩子的奶奶却笑着说:“碎(岁)碎(岁)平安!碎(岁)碎(岁)平安!再找个碗来!”

一句话,说得大家都高兴起来。家里立刻又洋溢着节日的祥和气氛。

我佩服朋友母亲的说话艺术。一句“碎(岁)碎(岁)平安”,把由孩子打碎碗而带来的“晦气”,转化为吉祥。我们当老师的,每天不知要讲多少话,处理多少事,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是不是也应该“换个说法”、“换种做法”?

一天,我到一所小学听二年级的一位老师教《我的爸爸》。我坐在教室的后面。和我同桌的是一位小男孩。

“是你一个人一张桌子,还是你的同桌今天没来?”我轻声问。

“自己。”他说,语言的简洁说明的不是他的表达能力强,而是局促和羞怯。二年级的孩子还不会认识到“事以简为止,言以简为当”。

我明白了,他在班里肯定是“好动分子”,是个“不受欢迎的人”。

老师开始讲课。当她讲到李大钊教育女儿学习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那一段时,瞅了我的“同桌”一眼,说:“咱们班有个别小朋友,学习就不能一心一意,而是三心二意。”

老师的本意显然是好的。她是想:“联系实际”,教育这位小朋友。是呀,讲到这里,提醒学生改过,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况且老师的语气又是极柔和的,没有半点儿严厉。

可是,事与愿违。小男孩一句“回敬”的话,宣告了老师教育的失败。只见我的“同桌”,脸一红,头一歪,嘟囔了一句:“谁三心二意了?”

这使我记起一位教育家说过的话:当学生意识到老师是在教育他的时候,这种说教往往是失败的。

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做:请这位学习不用心的男孩读读李大钊教育女儿的这一段话。如果读得尚可,及时予以肯定;如果读得不令人满意,及时纠正、指导,直到读得较好时。不妨说一句:“这次你读得真好。只要用心,什么事都会做好的。”这样效果可能会好得多。“文贵自得”,“书忌耳传”,这些古训,我们是万万忘不得的。

还有一天,我到一所学校听一位老师教《金色的细雨》,生字学完了,老师请一位学生读生字卡。一个“柁”字挡住了去路。

“谁来告诉他?”老师问。

一位学生站起来,把正确的读音告诉了处境尴尬的同伴。随即,老师让他连读三遍。

“记住了吗?”

“记住了。”

接着写生字。生字写完了,临下课前,这位老师又把“柁”的卡片举起来,请开始读错了的那位学生读。多么负责的老师啊!但我也担心,生怕他忘记了读音,经不住老师的“突然袭击”,再次陷入尴尬境地。学生读对了!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可是,没想到老师却沉着脸儿对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学习一定要用心。”

这位学生灰溜溜地坐下了。

开始读错了,经同学的帮助而终于记住了,应该表扬嘛!可是得到的却是老师带教训语气的话!老师假如这样说;“你的记性很好。”或者说:“我为你终于牢牢记住了这个字而高兴。”那,该生又会是一种什么心情、什么表情啊!

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我们的确应该换一个说法、换一个做法。

 新转到我班的刘合金,是名副其实的“合金”,硬得很。教数学的刘主任问他上课为什么随便说话,他说:“谁讲了?都是同位的先惹的我嘛。”刘主任问他作业怎么又乱又脏,他说:“那是因为钢笔‘拉肚子’,写着写着就滴水,我不是故意乱画的。”刘主任的鼻子差一点被气歪,说:“你呀,是瞎子盖被——反正都是里(理)儿!”这句歇后语虽然不大文明,用在这里却十分恰切。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到一个星期,全校老师都知道刘合金是个作业潦草、且又不讲理的角儿。

可刘合金倒无所谓,走路依旧昂着头,脸上依旧带着恬然的笑。一副“什么千里不千里的”表情。

我决定唱一回儿“白脸儿”。

“听说你的钢笔闹肚子?”一天,上语文课的时候我问他。“我是修理钢笔的专家,能不能让我看看?”

他难为情地从文具盒里取出来。我一看,笔帽上的卡子没有了,笔舌头也少了一块。

我说:“原来你的钢笑是位‘残疾人’啊!我这个专家也无能为力了。我不会‘断肢再植术’。这样吧,把我的钢笔借你用。哎,我的笔可是名牌哟!笔尖和你一样,也是‘合金’的。据说,有百分之五十的黄金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好笔,怎么能写好作业呢?”

他死活不要我的钢笔。我用命令的口吻说:“你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借期一个学期,放寒假时还我。”

不久,科任老师都说他的作业变干净了。虽然字写得还不尽如人意。一个学期下来,不但我的钢笔完好无损,而且他的文具盒里再也找不到“残疾”的文具了,看不到脏兮兮的橡皮了。

我望着他那淡淡的眉毛下一双细细的、聪明而又淘气的眼睛,在心里说:“白脸儿”,我唱对了。

但是,这决不是说“唱白脸儿”优于“唱红脸儿”。该唱什么“脸儿”,要视学生、视情况而定。唱红脸儿不行,则唱白脸儿;唱白脸儿不行,则改唱红脸儿。这都叫“换个做法”。

一天,我路过教室门口,发现刘云站在教室门口,头低着,鼻涕从鼻孔里探出头来,一个大书包拎在手里。

“是迟到了,还是犯错误被老师撵出来了?”

“迟到了。”他轻吸了一下鼻子。

我推开门,对正在上数学课的侯老师说:“迟到了,敢进校门,敢在教室门外喊一声‘报告’,需要多大的勇气!就凭这一点,我看是不是让刘云进教室听课?”侯老师点头同意。

我对全班学生说:“我小的时候,有一天,迟到了,连校门也不敢进;在大门口转悠了半天,又背着书包回家了,我不如刘云。”

刘云把鼻涕迅速擦掉,偷偷地笑了。

一句话,化“窘迫”为“轻松”。而且,在我的记忆中,刘云从此再也没有迟到过。

这样的事例很多。记得有一次我请两个学生在黑板上默字。其中一个学生把“尤其”写成“由其”。同学看了“哧哧”地笑。我没有批评他把“尤”字写错了,而是对这位学生说:“你成心想考考于老师,看我会不会写‘尤其’的‘尤’字,是不是?“他先是一怔,然后对着“由”字看,片刻之后,恍然明白了,连忙将“由”字擦掉,改成“尤”字。

我抚摸着他的头说:“我知道,你是会写这个字的。”

一次我到新沂市新安小学上课。我请一位学生读课文。有一个句子她一连读了三遍都没读正确,把其中一个“破”字丢掉了。同学们笑了,她却莫名其妙。我说:“由于你太紧张了,丢了一个‘破’字。再来遍。第四遍万一还读不好也不要紧,因为还有第五遍!”

她认真把这个句子看了看,又读了一遍。这一遍读得既正确,又流利,声音还响亮。

我说:“请你介绍介绍你取得成功的经验好不好?”

她腼腆地说:“把字看准,多读几遍。”

张庆老师评论说:“明明该批评,却变成表扬。这个细节耐人寻味。”

1997年教师节前夕,1975年毕业的六年级二班的学生在大马路小学聚会。来自北京、太原、石家庄、常州、连云港以及徐州本地的30名学生相聚母校,坐在22年前他们读过书的教室里,自然是感慨系之。他们中,有的22年未曾见面,有人已经叫不出名字来了。一个魁梧的小伙子紧握着我的手问:“于老师,您还记得我吗?”“怎么不记得?你叫李明,咱们班的小画家嘛!”

学生告诉我,李明现在是大画家了,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通过自学,他已拿到美术大专文凭,学业有成,事业也有成。

李明说:“上小学时,我常常为数学考不及格而烦恼。于老师,您还记得吗?有一次,我正对着没考及格的数学卷子落泪,您拿着我的美术作业——对教数学的老师和全班同学说:‘李明李明,画画真行!’我听了,心里不知有多么感动!从那时起,您经常要我为班做黑板报插图。您站在黑板报旁边夸我的时候,是我腰杆挺得最直的时候。从此,我便天天画。没有您的那句话,就不会有我的今天啊。”

我说:“人不可能什么都好,也不大可能什么都不好。有长处,发展长处,就会对社会有用。发展,主要靠自己。如果你不奋发,不孜孜以求,才不会有今天呢。我呢,只不过在关键时候,鼓励鼓励你罢了。”

李明说:“要知道,您是老师啊!同样的话,出自老师之口和出自旁人之口份量不一样啊!说内心话,我们现在见到您的心情还和上小学时见到您一样!”

没想到,在他失败、伤心的时候,我换了一个角度,换了一个话题,说了一句“李明李明,画画真行”,就使他鼓起生活的风帆,而且鼓出了出息。

不妨“换个说法和做法”,不是迁就学生,更不是不要直截了当的批评,包括严历的批评。这要看时机、场合(特别是学生的处境)以及老师的心境如何。其中,老师的心境最为要紧。老师没有良好的心境是较难做到的。老师的良好心境哪里来?它来自老师的善解人意,来自老师对学生的体谅,来自老师的豁达与宽容,耐心与冷静,诙谐与机智。

有一天,著名校外辅导员王遐方到一所小学去作报告。一进校门,见两位小朋友歪戴着帽子在打闹。王遐方不动声色,走到这两位小朋友跟前,弯下腰问:“小朋友,看看王伯伯的帽子戴得正不正?”两个小朋友立刻会意,连忙把自己的帽子戴正了。王遐方慈爱地抚摸了他们一下。两个小家伙向王伯伯道了声“再见”,跑开了。

于永正教学实录——《水上飞机》 篇7

于永正老师很好地践行了这一目标, 他认为“没有艺术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 他的课堂总能以一种不寻常的艺术张力和审美意蕴牢牢抓住学生, 切实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与语文学习方法的积累、语文能力的提升融为一体, 以求语文立美育人的境界, 其具体操作也颇具特色。

一、巧借媒介感受美

夸美纽斯说:“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官。”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 课堂教学中恰当借用媒介创设情境, 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美, 加强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首先, 把握媒介使用时机。这是因为媒介使用的契机对推动课堂、活化课堂起重要作用。如《月光曲》导入:伴随优美的月光曲, 于老师深沉地介绍贝多芬, 学生随即入情入境。接着, 话锋一引“《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呢?这, 还有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呢”, 自然地, 学生由音律美的感受过渡到对美好故事的期待。节奏紧凑, 美好情境营造到位。

其次, 创造性地使用媒介。如《草》的教学中, 于老师创造性地以绘画为媒介, 画出了“草”的四季生长变化, 生动地描绘了“一岁一枯荣”的情境, 学生形象地感受到自然生物的变化之美, 也感受到诗句“一岁一枯荣”的意境美。同时, 于老师还引导学生看图辨识“枯、荣”, 以及尝试将春风画进图画中。用最简单的方式诠释了最难理解的“枯荣”, 学生感受到“画中有字, 字中藏画”的双重美感。

二、细琢字词欣赏美

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首先发轫于审美认知, 而审美认知又启蒙于最基础的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既是审美的对象, 又是审美认知的手段和工具。于老师对此很有体会, 他说:“语文课, 就是要读, 要识字, 要写字。”咀嚼字词, 学生既能体会文字本身的妙处, 还能透过文字想象画面, 体验情境, 体悟情感。如古诗《草》的教学片段:

师:再看第二句“一岁一枯荣”, 谁能用“岁”说一句话?

生1:我今年8岁了。

生2:我奶奶今年80岁了, 还能做饭。

师:小朋友刚才说的句子中都有“岁”字。这一个小朋友说他今年8岁了, 也就是说, 他从生下来到现在几年了?

生: (齐声) 8年了!

师:8岁是8年, 1岁呢?

生: (齐声) 1岁就是一年!

师:1岁就是一年, 这不懂了吗?

相比低年级的帮扶, 高年级则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三、善融读写创造美

创造美是美学理论的实践化, 也是审美教育的最高表现。于老师的课堂将“读”“写”结合, 为学生提供多种途径表达个性化情感体验, 并创造美。

文艺理论家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于老师善于带领学生用多种方式“读”, 使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目视其文, 口发其声, 心同其情”。在情感积累到足够浓郁时, 他还善于发掘另一个输出口———“写”。学生们的笔下, 总能创造出另一番美景。

《月光曲》:迁移方法。于老师不是简单移植, 他善于把握读与写的结合点, 把读与写的训练融于一体。教授《月光曲》时, 于老师领着学生体会到联想的作用后, 便拓展阅读《荷花》, 还让学生试着用“联想”手法再创造《荷花》, 既拓展了阅读, 又将当堂所学“联想”手法迁移使用, 激发创作, 一举两得。

《再见了, 亲人》:创设情境。课文只写了志愿军说的话, 于老师引导学生想象思考“如果你是大娘、小金花、大嫂, 听了志愿军说的话, 会说什么呢?”由此, 写一段向志愿军告别的话。这正是让学生学习如何根据对方的话来进行应答, 行文原有的层次分析成为读写结合训练的指导。于老师在此创设情境, 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感物而动”, 充分发挥了审美情感的本体价值, 创造机会让学生潜能得到了开发。

四、营造氛围享受美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 课堂教学的和谐体现在课堂教学氛围的融洽, 而氛围离不开教师的营造。于老师个人美学素养颇高, 绘画功底深厚, 京剧唱腔精湛, 兼具诗人的气质和演员的表现力, 且机智幽默, 善于发现教材美、孩子美、生活美, 这都让他在举手投足之间散发着美, 感染着学生。

更重要的是,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是首要的, 于老师充分尊重学生, 课堂随处可见他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 常听到“别着急, 让他想一想”这样真诚的评价话语。一个眼中有学生的教师, 课堂自是多了“学生味”, 那么学生也就能更多地享受知识、课堂以及老师带来的美。

综上所述, 小学语文审美式课堂教学策略以关注学习者的“生命体验”为核心, 重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寻找恰当的审美起点, 创建美的教学情境, 重视学习者的审美情感, 强化师生之间的生命交流。也就是说, 从审美的视角思考教学策略, 应以创设富有形象性、感染性、愉悦性、和谐性和新奇性等特点的课堂教学为目标。

参考文献

上一篇:天梭说明书下一篇:关于加快金阳新区改革发展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