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2024-10-25

加快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共8篇)

加快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篇1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科学发展观,最突出体现在“五个统筹”的内容之中,全面、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其中的统筹城乡发展把农村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牢固确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大课题,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快小城镇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是这一实践的重要举措。

一、发展小城镇是形势所需

1、小城镇对于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优势明显

小城镇因其地理性和灵活性等诸多因素,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过程中,具备一定先天优势:

地利优势。小城镇是指具有一定辐射功能的县城和中心集镇,作为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小城镇在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占据着近水楼台的地利优势。一是交通成本低。农民外出务工,一方面期望能够有更好的工资待遇,同时另一方面还在盘算沿途交通费用。从农村去往附近近小城镇,去来方便,路上不需要多少花销,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免去他们的盘缠之忧。二是信息互通及时。当今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就是金钱。农民工对信息的需求也是他们的最大需求。远走他乡务工经商,一个信息误差住往就会让他们付出大的代价。如果附近小城镇里有什么好的工作,好的经营,好的买卖,距离越短,这种信息传递最及时、最准确,信息的价值对农民朋友来说就意味着含金量。三是两头可以兼顾。外出务工对于农村朋友特别是一些成家的朋友来说多是生活中无奈的选择,其实每个人有许多后顾之忧,如夫妻分居,子女教育,家庭农活,家人健康,如果在附近的小城镇有合适的就业岗位,工作和家庭两头兼顾,也是最理想的务工就业方式。四是农民工在家乡小城镇务工,熟人熟地,工资可以更好地得到保障。

门槛优势。大中城市的岐视性用工政策,脱离实际地设障围栅,人为把民工进城门槛抬得过高,阻碍了统一、公平的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没有严格的户籍限制,没有高得离谱的房价,没有高昂的生活消费。农民工要想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由流动完成迁移,实现进城目的,奔往小城镇应该是首选。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花上一笔钱在小城里买房,有相对稳定的生活来源,就可以把自己变为城里人,或者没有购房,但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租房成本也不算太高。小城镇人口压力很小,体制上更加灵活,农民工进城就业和落户的门槛更低,障碍更少,从在小城镇许多用人单位也基本不设门槛,农民工与其他职工同工同酬,能够享受基本公平,同时农民工想在小城镇落户,条件也比大中城市的宽松得多,迁进迁出也自由得多。农民进入小城镇比进入大中城市付出的成本低,“扎根”更容易,对政府压力也相对较小。

产业优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是近年来农村发展的基本思路,也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增值增效的最有效渠道。农民工就近转移到小城镇,在农产品销售、加工领域寻求发展,因为产品了解,行业内道,市场熟悉,具备一定比较优势。

人文优势。农民工就近向小城镇流动和迁徙,因为地域相近,语言相通,人情风俗相同,文化习惯相似,生活方式相差不远,小城的人能够把他们当作本地人看待,没有明显的排他排外心理,更容易包容他们、接纳他们,就近转移农民自身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更强,很少有人对他们“另眼相看”,与小城没有心理距离。因为人文领域没有明显裂痕,可以更快更好地实现文化层面的融合。同时在小城镇,地方政策更加灵活,可以人让他们比较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可以给予他们更充分的市民待遇。当地政府既是他们的婆家,又是他们的娘家,不

像身在异乡人生地不熟,有困难有麻烦可以直接找当地政府,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太多的心理隔核。

2、加快小城镇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里,只有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才会更加牢固。人口流动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效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农民工是当前社会生产力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农民中有文化的年富力强的群体,是创造财富的生力军,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有17%来自劳务收入,而农民收入增长的41.8%依靠外出务工。农民工已成为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力量。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要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从财政、金融、税收和公共产品投入等方面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外来人口较多的城镇要从实际出发,完善社会管理职能。要着眼兴县富民,着力培育产业支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导企业和要素集聚,改善金融服务,增强县级管理能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加快小城镇发展,对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带动村庄城镇化,发展乡镇企业和壮大县域经济,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加快小城镇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这种转移是否成功、是否会带来社会震荡,就要看社会各方力量对这种转移的支持程度。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作为社会转型时期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是农民但没有从事农业生产,是工人但享受不到应有待遇,在城乡之间驿动,过着两栖生活,他们的合法权益最容易受到侵害。大中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客观上也因此面临较大压力,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实际上也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正常遇到的一些不和谐音符。农民工问题的实质就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矛盾可能来自社会地位差异、经济差异、城乡差异、文化习惯差异。加快小城镇发展,就是通过小城镇这个重要阶梯进行过渡和分流,从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住房、教育、医疗、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解决好关系农民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就是要在城乡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既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加速农村文明进程,又缓解城市压力,推动城市化进程,这也是城乡统筹、共同发展的需要,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真正实现城乡和谐、社会和谐意义十分重大。

二.关于小城镇发展的几点思考

实施积极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是城市化发展本身客观规律的需要,也是我国工业化由初期阶段进入中期阶段的根本要求,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必经之路。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比例的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必然要不能避开城市化。在城市化进程中能够解决好农民工问题,就是如同安装了加速器,注入了催化剂。加快小城镇发展正是

顺应了这种潮流而生。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发展小城镇作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小城镇数量虽多,但平均规模偏小,聚集效益不够明显,基础设施简陋,非农产业基础薄弱,就业机会较少,社会保障不完善,农民“扎根”还有后顾之忧。要真正把小城镇作为一项大战略,加快小城镇发展,实现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规模成长转变,推动全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笔者认为政府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科学规划。小城镇一般是以某种产品为指导,以某个区域为集散地,通过集群经济辐射周边,带动一方。过去小城镇发展过程中遍地开花的办法实际也并不可取,小城镇规模偏小,特色不明,严重影响了小城镇的积聚功能和宏观效益,因此发展应该突出重点,科学规划。县城是我国行政序列中的重要一级,地理位置突出,人口相对集中,城市功能基本完备,多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链接城乡的重要要枢纽,其辐射作用尤突出。因此小城镇规划应该以县城龙头,以优势产业为支撑,突破性发展县域经济,同时规划一批重点镇作为区域中心,重点培育和吸引中小企业或相关产业集群的环境,就地消化大量农村劳动力,以城带乡,以城促乡,辐射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

2、加大投入。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政府还要加大对县城中心城镇建设的投入。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路配套,通信快捷,功能齐全,设施完备,与周边农村和大中城市交通便利。二是产业布局合理。结合地方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因地制宜发展壮大优势明显、特色明显、市场前景看好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江浙一带依靠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带动小城镇的发展就是非常成功的先例。三是在以市场化的手段开发城镇房地产的同时,加大对廉租房和经济实用房的建设投入,让就近转移的农民居者有其屋,这是对他们最好的吸引。四是国家可以结合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政策,以配套项目基金的形式,对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的开发进行必要扶持,在投入上适当给予一定倾斜。

3、合理引导。市场经济是自由经济、法治经济,政府当然不能对人民群众的自由生产活动设定限制,政府的基本职能是维护市场秩序和提供政策指导,为经济发展服务。大中城市具有强大的的劳动力集聚效应,小城镇发展上比较弱势,政府在要正确合理引导,鼓励农民工向周边城镇转移。一是思想引导。加强政策宣传,积极为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鼓与呼,营造小城镇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政策引导,不仅要放宽各种政策限制,还要结合实际出台一些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农村劳动力就近向小城镇转移,在小城镇就业甚至于安家落户。三是加强组织。在城乡之间建好“劳务纽带”,通过建立健全劳务输出体系,拓宽农民在小城镇的就业领域。四是改善环境。通过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丰富城镇文化,搞活城镇市场,着力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缩小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生活环境的上差距,吸引农民向小城镇转移。

4、制度保障。国家在宏观政策和制度层面上要对小城镇的发展进行必要支持和保障。一是在进一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手实施小城镇开发的宏观战略,切实发挥政策推动的巨大效应。二是进一步完善各种法律法规,为农民进入小城镇完全解禁,享受更加灵活的土地和就业政策。三是从解决农民进城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各级各地就吸纳农民往小城镇定居和就业以及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以制度形式予以规范化,为其提供切实可靠的制度保障。四是加快小城镇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经济转由市场调节,社区向农民开放,城乡统筹就业率先在小城镇启动,为农民免除后顾之忧,为城镇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促进农民与小城镇的融合,推动小城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

总之,实施积极的小城镇开发战略,会大大的加快整个城市化进程的步伐。我们期待着有一天,小城镇有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遍及华夏农村各地,处处呈现出农村工业化、经济特色化与小城镇蓬勃发展、共生共荣的繁华景象。

加快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篇2

加总体部署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 加快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 我区率快统先的改在试革渝验试东工验南作提“, 供积一示极翼范为”和实全借现市鉴城统。乡筹教城育乡统教筹育发综展合筹一区的总体、思路建设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城“实三党个 (的代一十表) 七指”大导重和思要市想思委。想三坚为届持指三以导次邓, 全认小委真平会贯理、彻论区落和委乡重庆二届四次全委会市领, 按照“统筹、优化精神, 、拓展以科学、提升发展观”的工为统教黔江区作提城升镇思教薄路育弱, 质学以量校推为办进突学教破条育口件体, 为制以重改改点革善, 和农深机村化制学城创校乡新和教、育育和谐教育改革, 提, 升教育总体水平优化配置教育资源, 为, 黔江统筹城乡促进教育公平促委员会发乡展教 (积育二累改) 有革主益与要经发目验展标, 提。为供总少示体数目范民标和族:借地坚鉴区持。统以筹城城带进高主任乡影育、响体整教制体育机推改制进革改, 发革城展创乡的新一各, 着体种力、瓶提科颈高学制农发约村展, 推教, 突进育破教保协峰规划布障水平, 局努、资源配置力缩小城乡、政策制度教育差距、, 水平提升实现教育调加完善区域均衡, 城乡化和、区域教育发城乡一体化。展更加协调教育结构体系, 教更发育高社机, 会职会发业更展教加的育平能特等力色, 显学更著校加增整鲜强体明。到教, 2育教01质育1量服年更务, 加经在提济渝展市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示范区东南率先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 建成重庆

具体目标:到2011年, 普及学前一年教育, 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80%以上, 每个乡镇建设一所规范化中心幼儿园;在渝东

南率先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九”,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率达到95%以上, 30%以上的中小学办学特色鲜明, 彻底消除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和择校现象, 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管理效益、教育质量等方面基本均衡, 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在渝东南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95%以上, 优质高中阶段学校比例达到70%以上;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突破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在校学生人数达到2万人以上, 中职和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 基本建成渝东南职业教育基地;积极发展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 建成1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质量达到市内区域性中心城市中上水平, 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2年以上, 基本建成规模适当、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质量优良、效益显著、持续发展、协调均衡的基础教育体系。

到2020年, 形成区域教育互动协调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 率先在渝东南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5%以上;全面实现双高“普九”, 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达标率达95%;高水平、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优质高中阶段学校比例达到90%以上;职业教育在校学生人数达到6万人以上, 建成武陵山职业教育高地;高等教育进入普及阶段, 毛入学率达50%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基本形成由坚实的基础教育、较完善的职业教育和较发达的高等教育组成的、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 建成渝东南教育中心和武陵山教育高地, 成为重庆市教育强区。

(三) 战略重点。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着力抓好六大重点: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以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为载体,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园为骨干和示范, 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的城乡幼儿教育发展格局。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开发转移为主线, 完善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推进农科教结合,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行业要求、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以创办高等教育为突破口,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层次, 加强产学研合作, 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拉动城市扩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作用。

——推进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建设。以全面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为抓手, 加快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建设步伐, 着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实现城乡学校办学条件相对均衡。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 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 着力提高教育核心竞争力,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依法规范学校管理。以教育改革创新为动力, 完善学校管理体制, 加强教育教学管理, 创新教育科研, 着力提高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水平。

二、建设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区的主要任务

(一) 统筹规划城乡学校布局。

根据黔江区城乡总体规划, 通盘考虑全区教育整体规划, 建立城乡一体、各地各校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衔接协调的教育建设发展规划体系, 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闲置。按照“高中阶段学校向主城区集中, 初中向原‘区公所’所在地集中, 中心小学、幼儿园和成人学校向乡镇所在地集中”的原则, 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 合理调整城乡学校布局, 盘活存量教育资源, 集中优势规模办学, 整体提高办学效益。推进舟白职教基地建设, 建好区职教中心, 积极创办高等教育。支持有条件的乡镇举办中心幼儿园。结合城镇化发展要求, 修订完善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方案, 进一步优化城区学校布局结构。

(二) 统筹配置城乡教育经费。

统一学校公用经费的预算决算, 统一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 保证每一所学校公用经费足额按时到位。视轻重缓急情况, 统筹安排城乡学校建设经费, 重点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审计制度, 逐步缩小城乡教育投入的差距。城市教育费附加优先安排给农村中小学, 教育技术装备优先装备农村学校。

(三) 统筹改善城乡办学条件。

加快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步伐, 有效解决城镇学校容量不足、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不配套、农村学校条件简陋等突出问题。更加重视农村学校发展和薄弱学校治理, 逐步缩小城乡教育硬件设施差距, 有效解决中小学择校问题, 实现教育公平公正。加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实施力度, 进一步扩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规模, 努力推进“班班通、堂堂用”, 实现城乡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到2011年, 全区基本实现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相对均衡。

(四) 统筹提升城乡师资水平。

统筹城乡教师编制配置, 实行城乡同一标准并在核定总编制内向农村学校倾斜, 按规定配备乡镇中心幼儿园教职工, 确保村小教职工配备, 完小及以上学校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必须配备专职教师。全面推行“城乡互动帮扶”工作, 每年组织10%的城镇教师下乡定期交流支教。加强教师继续教育, 特别要加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力度, 整体提高农村教师特别是“代转公”教师队伍的教书育人能力。加快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城乡教师职称结构, 岗位设置、职称评审适当提高农村学校中、高级比例。凡晋升中、高级教师职务的城区学校教师, 应有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支教一年以上经历。凡评上中小学特级教师、名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的, 应为所在学校服务5年以上方可流动。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对终身在农村从教的优秀教师实行奖励。

(五) 统筹抓好城乡教育管理。

探索试点城乡学校“两个法人单位、一个法定代表人”的管理模式, 实现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优质管理资源共享。建立干部定期交流制度, 探索试行城乡中小学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互派挂职制度, 加强校际合作交流。建立城乡教育管理经验定期交流制度, 定期举办校长、教师论坛, 提高农村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建立城市学校支援农村学校、重点学校支援薄弱学校的对口支教、轮流支教制度, 广泛开展“城镇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送教下乡活动。建立骨干教师联系薄弱学校、乡镇中心校教师到村小讲课制度和农村学校选派教师到城镇学校学习培训、挂职锻炼制度, 定期组织城镇优秀教师“下乡上课”和农村教师“进城进修”。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重视体艺、科技和人文教育, 加强科研创新,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建设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区的行动计划

(一) 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行动计划。

结合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 调整城乡学校布局, 进一步优化城乡学校布局结构。正阳、舟白新城开发和旧城改造按照实际需求规划和建设好普通中小学校及幼儿园, 到2011年新建2所小学, 改扩建3所中学、6所小学, 迁建2所中学、区职教中心、2所小学, 新增校舍15万平方米, 城区学校办学规模达到7.5万人, 切实解决大班额问题,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满足城区入学需求。加快村小布局调整步伐, 对三个班以下的村小在确保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前提下尽量予以撤并, 村小闲置校产主要用于举办村成人学校和幼儿园。

(二) 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行动计划。

加快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建设, 到2011年, 把全区25所农村中心校 (含九年一贯制学校) 和13所农村中学全部建成寄宿制学校, 实现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到乡镇中心校住读达到75%以上, 初中学生住读率达到85%以上, 有效解决农村学生特别是边远地区学生的上学问题。着力提升教育技术装备水平, 加速推进中小学实验室、图书馆 (室) 和音体美科技活动等功能室的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以及学生活动场地建设。到2011年, 全区中小学办学设施、教育技术装备均达到国家标准, 做到学校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和环境优美。

(三) 实施职业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把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推动城市扩容的突破口, 努力打造职业教育品牌, 不断提升我区职业教育影响力。全力加快重庆市渝东南职业教育基地建设, 2011年, 实现“1+1+N”目标, 即建成1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和一批具有活力的民办职业教育学校, 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达到2万人以上, 形成“专业设置合理、办学特色鲜明、品牌优势明显、社会影响较大”的职业教育学校集群。继续加强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和后勤保障建设。抓好职业技能培训, 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四) 实施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

以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效益、效能为重点, 建成覆盖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宽带城域教育网和满足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的计算机教室, 进一步扩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规模, 增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11年, 全区5个班以上中小学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 完小以上中小学建成计算机教室, 开齐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让全区所有中小学师生能充分共享国家优质教育资源。

(五) 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行动计划。

大力倡导“敬业爱生、明理诚信、平等合作、勤学乐教、廉洁奉献”的教师道德规范, 建立“热心爱教、文明执教、优质施教、廉洁从教”的“四教承诺”制, 严格师德考核, 引导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机制, 创办渝东南教师进修学院, 鼓励支持教师提高学历层次。2011年, 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0%, 小学专任教师专科率达到80%, 初中教师本科率达到40%, 高中教师本科率达到95% (其中研究生学历达到5%以上) 。

(六) 实施名校创建行动计划。

以培养“名校长、名教师”为抓手, 创建一批“名学校”。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大力实施“154”工程, 即在2011年前培养1名以上国家级教育专家、50名市级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400名区级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校长、教师队伍。建立名校创建和名教师引进、培训工作机制, 设立专项经费, 对纳入“154”工程的教师予以岗位补贴。健全名师、名校长奖励制度, 区委、区政府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批名校长、名教师;解决好区级以上高中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家属两地分居问题。建立学校管理人员岗位职务补贴制度, 实现学校管理人员责权利的基本统一。

四、建设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区的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

区政府成立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改革试验领导小组, 由分管教育的副区长刘承升担任组长, 区政府办、区教委、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人事局、区建委、区规划局等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 加强对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改革试验的指导和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教委, 由区

科、职成教科、督导室、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中心和教科所等相关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具体负责全区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改革试验的日常事务和相关协调服务工作。建立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改革督导评估制度, 对各乡镇、街道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改革工作定期开展督导评估, 对督导评估结果及时予以通报, 并纳入各乡镇街道、相关部门年终综合考核的重要指标。

(二) 完善政策制度。

进一步健全区级部门联席教育会议制、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 从政策制度上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和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强化政府教育督政职能, 由区政府分管领导兼任教育督导室主任。加大依法治教力度, 进一步强化教育执法队伍建设。健全农村教育统筹管理机制, 强化乡镇政府管理农村教育的相应职责, 落实并扩大中心校办学自主权。完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落实区直各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深化各级各类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机制, 推行校长职业化改革试点。建立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机制, 健全目标责任、督查督办、考核评估、奖惩激励和预警干预等制度, 充分利用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试验区战略平台, 积极策划争取推出一批教育发展项目, 编制完善各项行动计划具体实施方案, 各司其职, 分工负责, 协同配合, 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得以实现。

(三) 保障经费投入。

加快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篇3

在全国率先建设农村社区。将城市社区建设的理念引向农村,把农村社区建设的主动权交给农民。2006年,我省总结推广吴江等地有效整合镇、村,合并闲置资源,建立农村社区服务平台的做法,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社区建设,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积极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方针提供了实践依据。

统筹城乡和谐社区建设。2007年,我省确立了“生产发展、服务完善、管理民主、安定文明、和谐并进、全面小康”的全省城乡和谐社区建设总体目标,社区建设由城市为主向城乡统筹发展转变,先后召开苏南、苏中、苏北会议,重点推广了“启东模式”和赣榆等地经验。启东市坚持“只予不取、造福群众”的民本思想,筹集捐资6600多万元,为全市237个村兴建(改建)了社区服务中心,成为全国率先实现农村社区全覆盖的县级市。赣榆县从每个乡镇选择一个村进行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并逐步向面上普及,这种立足实际,由点到面,逐步推进的做法也得到了中央及省各级领导的肯定。

探索多元投入机制。2008年,我省在邳州市召开全省农村社区建设现场会,重点破解经济相对薄弱地区农村社区建设投入难题,通过会议拓宽思路,增强信心,加大了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力度。近几年,邳州市在财政相对薄弱的情况下,一方面加大政府投入,市财政每年拿出一定资金补助农村社区建设,从去年起两年内投入5000万元,重点扶持建设100个农村社区;另一方面又采取集体经济投入一点、部门和驻区单位赞助一点、市场化运作一点、社区志愿者和群众投资投劳一点等多措并举的办法,加快了农村社区建设步伐。

制定质量评价体系。为了解决社区建设多头评比等问题,省民政厅在总结南京玄武、白下等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会同省委研究室、省质监局共同制定了《江苏省城乡和谐社区建设评价总则》,内容涵盖了社区党建、教育、卫生、民政、环境、就业、公共服务等多个门类。农村社区建设评价标准与城市社区一样融入质量评价体系进行认证。这一评价体系的出台,给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参照系,有效解决了农村社区建设多头评比的问题。

农村社区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是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是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当务之急,是建设更加美好江苏的迫切需要。特别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国家和省为启动内需对农村的各项投入进一步加大,我们应当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步伐,进一步放大我省农村城乡统筹发展的优势。结合以往我们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经验和不足,笔者认为当前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应着眼于以下环节:

规划应先行。总体规划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指针。各级在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时,虽已将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其中,但大都是原则和笼统的一般号召,缺乏具体内容和可操作性,为此,一是要加强检查会审。省发改、建设、民政等部门应联合对各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进行会审检查,督促各地将农村社区建设切实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组织、自治组织办公和社区服务设施要统筹考虑,作为改善民生的基础项目也应按照适度超前原则优先规划发展。二是要加强分类指导。各级发改、规划、建设、民政等部门应抽出专门力量,组成专家认证小组,根据百姓需求,结合当地人文历史特色,指导基层切合实际地对农村社区整体建设规划作出合理编制,并明确时序、目标、任务。对不同区域、不同地方、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功能的农村社区作出不同安排,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批提高。三是严格执法。规划一旦形成,就要坚决执行。对新开发农村居民小区在规划审批和图纸审查时。就应督促开发商为农村社区提供办公和活动用房,为居民休闲娱乐活动建好场地和预留空间。切实防止盲目上马、重复建设,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法规应完善。政策法规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依据。最近几年,我省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几乎每次都要涉及到社区建设和管理无法可依,以及《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农村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修改等问题。“两法”修改需要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但我省目前最起码有三项工作可做:一是组织起草《江苏城乡社区建设管理条例》,提交省人大审议通过,规范城乡社区建设的规划编制、设计审核、功能模式、投入主体、人员配备、管理方法、组织关系、领导机制、优惠政策等,为全省城乡社区建设和管理提供法律依据。二是组织起草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根据形势发展和我省实际,除完善“四个民主”内容外,增加“村改居”和“村居合一”的组织方法和管理模式,公平对待城市拓展中的新型社区和新市民,给予“村改居”农民真正的市民待遇。三是组织修定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增补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的内容,建立新农村建设的组织机构和领导机制。把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内容纳入其中,实现农村村民委员会与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有效对接。

财政应统筹。搞好财政统筹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我省去年同口径财政总收入771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731亿元,应该说政府财政统筹农村社区建设的条件是具备的。一是要搞好计划。省财政、民政等部门,应会同对全省农村社区建设提出财政统筹计划,作出统一安排,省财政应重点扶持经济薄弱地区。二是要明确比重。省政府应拟定各级财政投入农村社区建设的最低比重,由省财政厅牵头监督实施,确保预算落实。三是要加大投入。省财政可参照南京市的成功做法,每年拿出一定数额的农村社区建设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办法,引导县(乡)级财政对农村社区建设加大投入。各地在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时。还应积极争取成功人士、驻区单位和社会各界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资助,逐步形成多元投入格局。

评比应统一。统一检查评比是减少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忙乱现象的有效措施。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应牵头组织发改、财政、民政等部门制定城乡社区工作准人办法和政府部门向社区民间组织购买服务付费标准,对部门工作进农村社区进行审核规范,在评比上实行统一操作。一是统一评价标准。省内农村社区建设评比应一律以《江苏省城乡和谐社区建设评价总则》为依据。二是统一评比考核。应由省民政厅牵头,各有关部门参与组成专家组,每两年统一对农村社区创建工作进行一次考核评审。三是统一表彰奖励。应以省级专家考核组统一考核结果为依据,报请省委、省政府对全省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进行命名表彰奖励。今后除国家级统一要求的评比表彰外。省级各部门不应单独组织对农村社区工作进行评比表彰。

机制应健全。健全机制是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基础。一是要健全领导机制。各级领导应充分认清农村社区建设在构建和谐江苏中的地位和作用,党政“一把手”亲自关心财政投入,亲自协调资源整合,亲自指导制定优惠政策,并督促落实。二是要健全协调机制。社区建设涉及到多个部门,省级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撤销后,由民政厅主抓这项工作。民政厅应坚决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民生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依靠各部门的配合支持,为各部门工作进社区提供服务。省级各部门也应主动关心支持农村社区建设,帮助排忧解难。农村社区内部也要成立有驻区单位参加的协调共建组织,整合资源,协力搞好社区建设和服务。三是要健全考核机制。各地党委组织部门应推广徐州等地做法,把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发展工作作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政绩考察内容,纳入“三个文明”建设奋斗目标考核体系,与党政领导干部的晋职和奖励挂钩,充分利用考核杠杆,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出成果出成效。

加快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篇4

宿迁于1996年建市,下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城区和宿豫区,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人口531.53万,是江苏重要和新兴的中心城市,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城市群中一朵艳丽的新葩,作为江苏、安徽两省之通衢,宿迁人杰地灵、资源丰富。

一、宿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城镇是一定规模及密度的非农业人口聚集的地方,是一定层级地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以及城镇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建市以来,随着经济建设和工业化的全面推进,宿迁城镇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镇化整体水平显著提高。

(一)城镇人口比重上升。2009年,宿迁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达到33.3%,比2008年提高了4.7个百分点。2009年全市城镇户籍人口达到136.76万人,占总人口的25.8%,比1999年增加100.25万人。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9.5个百分点,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这除了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建市以来,宿迁把城镇化作为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一方面努力发展经济, 推进工业化进程,使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向城镇聚集,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根据市情需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区划调整,将人口规模较小、区位优势不明显的乡镇并入经济实力强、人口密度大的中心镇,通过撤乡改镇、乡镇合并、镇镇合并、镇改街道,整合资源,发挥中心城镇对区域发展的集聚和带头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城镇化进程。

(二)城镇数量不断增长。建市以来,宿迁城市建设迅速进入全面发

展阶段,城镇数量迅速增加。各区、县积极整合资源,对人口规模较小、区位优势不明显的乡镇进行撤并,撤乡改镇或乡镇合并,以发挥中心城镇对区域发展的积聚和带头作用。全区乡镇总数从2000年的126个减到111个,减少了15个,其中乡的数量下降14.3%;而建制镇的数量则增长11.9%。目前全市乡镇平均人口4.53万人,平均面积68.9平方公里。

(三)产业聚集效应显现。建市以来,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聚集程度提高,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城镇化进程依靠二、三产业双轮驱动。2009年,三县两区的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达81.2%,比1996年提高10.2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4.6%,比1996年提高13.1个百分点。同时,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由1996年的46.3 %调整为59.8%,上升13.5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1996年的35.9 %调整为43.3 %,上升7.4个百分点。

(四)中心城市规模显著扩大。建市以来,宿迁加大区划调整力度,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发展空间,使中心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区行政地域面积从1996年的136平方公里扩大到944.7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规模由1996年的26.5万人扩大到136万人,比1996年增加100万人,增长46.9%,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25.8%。中心城区暂住人口由1996年的24.92万人增加到58.76万人,增加了33.84万人,增长135.2%。城市集聚功能进一步增强。

二、宿迁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的发展。2009年,宿迁地区非农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1.2%,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46.6%,非农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59.8%,而城镇化水平低于非农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40.8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低7.1个百分点,比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低16.3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例系数只有0.85。这反映了宿迁的城镇化与产

业非农化不同步,城镇化的发展滞后于产业非农化的进程。

(二)城市辐射带动功能不强。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起步晚、水平低,我市还处在集聚发展阶段,缺乏功能强大的经济中心区域,各1区、县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能力较弱。小城镇数目虽然较多但增长缓慢,县城镇规模偏小,功能偏弱,集聚能力不强,吸纳生产要素、转移农业人口的能力较弱。同时小城镇布局过于分散,缺少相应的产业支撑,集聚经济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较小,核心竞争力不足,城镇功能不明显。

(三)城镇化内在质量有待提高。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上,盲目攀比,乱铺摊子,只追求城镇区域的扩大,不重视空间组织的优化和城镇功能的完善,造成中心城镇规模扩张过快,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城镇管理水平上不去,医疗卫生设施不配套、科技教育发展滞后、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地方在城镇发展中,不注意挖掘本地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一味地模仿他人的东西,没有彰显出自己的城镇特色和建筑风格,甚至连道路名称都照搬外地。个别地方在老城改造时过度开发,对文物古迹、历史街区的抢救保护不够,造成城镇原有的历史风貌和传统文化特色丧失殆尽。

(四)区域协调发展不够。由于缺乏系统的区域城镇发展规划的引导,宿迁城镇化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受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的影响,各地在城镇化发展目标上缺乏明确的区域分工,城市主导功能定位不清,产业结构趋同,在发展中缺乏协调和沟通,影响了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同时,存在着重城轻镇、重镇轻乡的倾向,乡村居民点建设分散,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比较薄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2009年宿迁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0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83元,城乡居民收入的比例由1996年的2.11:1扩大为2.34:1。

三、加快宿迁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是宿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换代、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扩大消费需求、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的新形势下,宿迁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并进,坚持大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先发展中心城镇,积极融入宿迁城市群和徐州都市圈,以科学规划为依据,以产业支撑为基础,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推动城镇化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一)发挥规划先导作用。规划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调控城镇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依法管理和建设城镇的重要依据。推进宿迁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坚持以规划为依据,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证。加强规划研究与制定,增强预见性和前瞻性,适时、动态、超前研究编制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要全面把握城镇化的发展规律,认真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保证规划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要统筹区域城镇化发展,合理确定各区、县城市发展目标,加强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分工协作,实现城市优势互补和区域共同发展。按照经济社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总体规划、行政区划“四划合一”的思路,合理定位各级城镇的规模和功能,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镇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措施,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区域城镇体系。按照尊重科学、统筹城乡、服务经济、突出特色的要求,制定城镇化发展纲要,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根据城乡资源环境容量,切实加强城乡空间管治和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要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以规划引导城市科学发展,以规划促进村镇建设水平的提高。要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明确规划实施的主体和责任,加强对规划

实施的领导和管理。要完善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规划实施中的偏差,保证规划全面实施。

(二)加快发展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加快工业发展,提升工业化水平,对于推动宿迁城镇进程至关重要。要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并进,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方略,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促进重点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全面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进程。要加大工业投入,通过项目带动,形成支柱型经济增长点,扩大宿迁工业总量,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要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以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推动社会资本和资源向优势企业、优秀企业家集聚,加快培植一批主业突出、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发挥支撑带动作用的大企业和大集团,形成工业经济的中坚力量。要围绕支柱产业的配套延伸和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对原料型、低效型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形成链式产品结构,延长产业链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培育产业集聚区,加快形成区域经济特色。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利用外资,积极整合资源,强化功能特色,吸引更多的外资项目落户宿迁。要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现代技术、现代管理手段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保证社会的基本就业。同时,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提升产业结构层次。要加快发展商贸旅游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培育发展商务服务业,放手发展社区服务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三)加快发展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县城是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市域城镇体系中联系城乡的关键环节。提高县城发展水平,可以增强其接纳上一级或同级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的能力,为上一级中心城市提供发展空间,也可以发挥县城沟通城乡联系、协调城乡发展的纽带作用。重点中心镇是县域中区位较优、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乡镇具有较强辐

射能力的建制镇。从县域经济层面来看,县城是县域经济的龙头,重点中心镇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兴县必须强镇”,推进城镇化,应加快发展县城、择优发展重点中心镇,提高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要增强县域发展的自主权,强化县城的区域中心职能,提高县级规划建设水平,加快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升县城经济实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县城对周边城镇和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要坚持择优培育的方针,对区位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中心镇,给予更大的发展空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培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拳头产业或特色产业,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完善服务功能。要把重点中心镇建设成为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其中有条件的少数中心镇要发展成为小城市,以全面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加快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篇5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县建设全国百强县的战略选择。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支持延安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化县情分析,调整工作思路,强化推进措施,率先在全市、全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努力把**县的改革发

展推向新阶段。

一、实践成果

**县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千百年来传统农牧业绵延相续,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较为落后。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县吹响了石油兴县的号角,20年间,**县经济年均增长20%以上,已连续6届入围“陕西十强县”和“西部百强县”。我们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县在由农牧经济县向能源经济县蜕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城镇经济加速繁荣与农村经济相对滞后的矛盾,城乡二元结构日益突显。2006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整体推进”的思路,着力化解“城富乡贫”矛盾,奋力打造生态大县、文化名县、经济强县,努力推动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9年,全县GDP121亿元,财政总收入27.31亿元,地方财政

收入14.01亿元,城镇化率达到48.2%。我们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完善城乡规划促统筹。我们坚持“先规划、后实施,富规划、穷实施,铁规划、钢实施”的原则,努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小城镇为骨干、新农村为基础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拉大了城市框架,使县城规划区面积由原来的5.4平方公里扩大到16.4平方公里。先后两次修编了全县小城镇建设规划,为小城镇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依据。系统编制了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村庄建设规划

和产业发展规划。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

第二,改善基础设施促统筹。在规划的引领下,我们按照先城镇后农村的思路,前三年重点抓了县城和小城镇建设,2009年以来又将战略重点转移到农村,先后斥资50多亿元,实施建设项目200多个,使城乡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一是狠抓县城建设。我们采取财政投资、招商引资、市民自建多轮驱动的办法,拆旧建新,先后维修了3条主街道、治理了12条沟道巷道、改造了6个城区片段,旧城面貌焕然一新。开通了303过境公路,建成了宽阔的南滨大道,建起了陕北最大的窑洞群和西北最大的县区建材市场,形成了城南城北现代化新区。大力实施了改水、改厕、集中供热、县城气化、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工程,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二是狠抓小城镇建设。11个小城镇竞相发展、各具特色,其中旦八镇、永宁镇被列为全省重点镇,顺宁镇被列入省级100个项目镇,小城镇的整体承载能力和吸纳能力大幅提升。三是狠抓新农村建设。县财政先后投资5亿多元,带动农民投资约15亿元,实施了全县近一半的新村建设,许多农民的住房和生活条件超过了市民。四是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县砂石路通村率达到100%,油路通村率接近90%。成为“全国农村安全饮水示范县”和“全国梯田建设示范县”。建成了沼气“万池大县”,完成了万厕改造任务。农电通村率100%,通信覆盖率99%,电视覆盖率97%,信息入村率57%。五是狠抓城

乡环境卫生整治。一举摘取了“全国文明县城”和“国家卫生县城”两大桂冠。

第三,发展产业促统筹。我们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三色产业”,即黑色石油产业、绿色农业产业、红色旅游产业,使其形成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城乡大产业格局。一是巩固发展工业产业。牢固树立“抓石油强根基”的思想,千方百计服务和保障石油开发,强化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大力发展“四群一园”,即农副产品加工业集群、建筑建材业集群、石油配套产业集群、矿产资源开采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化。新建的**县工业园区已有25家企业申请入园,9家入园建设。二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按照“主攻草畜业、突显棚栽业、培育林果业、做精小杂粮”的思路,大力推进“22211”产业开发工程(即到2020年,全县存栏白绒山羊20万只,存栏生猪20万头,苹果面积扩大到20万亩,大弓棚蔬菜达到1

万座,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现已初具规模。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县城,改造了刘**县烈士陵园,启动了红都革命纪念馆扩建项目,建成了太白山生态休闲公园,加大了对红军大学等革命旧址的保护力度;在乡村,建成了九吾山森林公园、刘**县出生地旧址,启动了永宁山、三台山、金丁寨、旦八

寨及洛河峡谷景点开发项目。2009年,全县第三产业产值12.1亿元,占到GDP的10%。

第四,优化生态促统筹。全面推进了“两线三点”(河流沿线、道路沿线、县城、小城镇、新农村)绿化工程,逐步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城乡立体绿化网络。几年来,全县累计投入5.26亿元,新造林47.95万亩,建成清洁文明井场2270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60平方公里,全县的林草覆盖率达70%。今年,我们投资1.3亿元,用于建设百里绿色长廊和省级园林县城。过去的光山秃岭披上了绿装,**县的生

态环境越来越好。国家绿化委授予我县“全国绿化模范县”。

第五,扩大公共服务促统筹。一是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我们加快学校布点调整步伐,全面推进各类学校标准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了12年免费教育和“蛋奶工程”全覆盖。二是完善城乡卫生服务网络。扩建了县医院和中医院,新建了妇幼保健院和生殖保健中心,扶持发展民营医院1所,完成了乡镇卫生院改造任务,建成了122个村级卫生室,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全县农村和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参与率分别为94.4%和97%。三是城乡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组建了3个文艺团体和5个文化协会,建成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60个村文化室,倾力推出了大型歌舞剧《挂红灯》、《兰花花》,出版发行了《**县书库》、《陕北说书》、“高原部落”丛书,中小学校园足球被列为全国试点。四是建立城乡科技服务体系。建成科技示范乡镇3个、示范村10个、示范户100个、示范企业4个,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和“全国科普示范县”。五是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城市和农村低保覆盖困难群众14120人,其中农村受惠人口11305人。残疾人、慈善、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建成了3个区域敬老院和县中心敬老院,在全市提前两年启动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农民参保率达到86%。县城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6.85平方米,农村基本消除了危房户,被评为“全省安居工程建设先进县”和“全市廉租住房建设先进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六是扶贫开发扎实推进。又有1149人解决了温饱、6035

人实现脱贫,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扶贫开发成就显著县”。

二、战略选择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把步子放得更快一些,向全国百强县的目标迈进。在通往这一目标的道路上,我们面临着许多困难和矛盾,如经济总量不大、城乡发展不平衡、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发展方式滞后、社会矛盾突显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相互之间都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归根

结底是由发展不平衡所致。要破解这些难题,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子。

在科学判断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三步走”战略部署,初步确定了**县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人口转移趋势,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破解二元结构难题,重构城乡发展格局,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经营大户集中,推动城乡规划体系统筹、基本建设统筹、产业发展统筹、生态文明统筹、公共服务统筹、劳动就业统筹,促进农民社会地位市民化、农村社会管理城镇化、农业发展方式工业化、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努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县。基本原则是:规划引领、改革推进;政策普惠、资源共享;转变方式、科学发展;政府主导、社会联动。主要目标是:从我县实际出发,比全市整体先行一步,力争通过5-8年的努力,全面建立起城乡统筹发展机制,成为全市、全省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先导区,迈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到2015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均比“十一五”末翻一番,个别指标实现更大突破。城乡居民收入差控制在3∶1以内,三次产业占比分别调整到10%、70%、20%左右,城镇常住人口达到10万人以上,城镇化率达到75%。

三、基本路径

我们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路径是推进“六个一体化”:

一是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树立全域规划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村庄布局规划“五规”融合,高起点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增强对城乡空间结构、城镇体系、土地利用、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的统筹调控能

力,建立新型城乡关系。

二是大力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一要做强县城。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将保安撤镇设立大街道办,所辖城郊村全部并入社区,偏远村按照地理分布并入顺宁和双河,加快保安、顺宁、双河一体化进程,做大中心城市规模。到2015年,县城规划区面积扩大到30平方公里以上,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6万人,聚集人口总数突破8万人。二要做大集镇。全面修编小城镇建设规划,撤并万人以下及区划不合理乡镇,使旦

八、金丁、顺宁、杏河、双河、永宁、保安成为区域性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全县形成“六镇一街”的城镇体系。到2015年,6个小城镇常住人口达到4万人,聚集人口总数突破6万人。三要做好社区(村)。县城增设3-5个社区,小城镇各设立1个社区。在2015年前基本完成第一轮新农村村庄建设改造任务,所有中心村全面推行社区化管理。四要做实基础。优化城乡交通网络。建成延志吴高速公路,改造升级县乡公路(二级标准)9条223公里,新修通村油路(三级标准)24条271公里,新建城乡客运站点6处、停靠点60个,基本实现行政村通油路、重点镇通公交车、自然村通班车和县城公交“一元通”。开辟我县至甘泉县、靖边县、华池县的出境通道(二级标准),形成一小时经济圈。优化城乡饮用水网络。依据县域整体发展需要,统筹安排蓄水、引水、取水工程,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动态解困。规划复建永宁山水库,恢复利用旦

八、金丁、永宁水电站,发展水浇地1万亩。优化城乡供电网络。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实现城乡动力电全覆盖,农村电气化达到70%以上。优化城乡信息网络。实现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农村宽带覆盖率达到100%,视频会议系统覆盖率达到80%,数字电视入户率达到90%。优化清洁能源供给网络。县城、重点镇、工业园区全面实现气化和集中供热,全部建成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系统,农村普遍实现统一清洁和生活垃圾集中填埋,农村沼气入户率和卫生厕使

用率达到90%。

三是大力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一要巩固提升以石油为主导的工业产业。通过抓技改、强管理,确保境内原油产量稳定在400万吨以上。继续大力实施“四群一园”战略,引进实施石油冶炼、油气利用、天然气、深层煤、矿泉水、太阳能、风能开发及能源化工配套等重大项目,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做大**县工业园区经济总量,规划建设新的工业集中区,提高工业园区化承载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到2015年,非能源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达到30%以上。二要积极培育以绿色无公害为标志的农业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建立羊肉、洋芋、苹果、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贮藏加工体系,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个。三要大力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扩建改造刘**县烈士陵园、红都革命纪念馆、红军抗日大学旧址,建成太白山生态休闲公园,加快开发永宁山、三台山、金丁寨、旦八寨及洛河峡谷景点,完善九吾山森林公园景区设施,加快旅游业配套建设,倾力打造红都旅游品牌。积极鼓励和扶持发展餐饮、商贸、物流等服务业,做大第三产业总量。

四是大力推进城乡生态一体化。积极开展国家生态示范县、环保模范县城和园林县城创建活动,全面推进“两线三点”绿化工程,努力形成更多的永久性绿色生态空间。“十二五”期间,全县新造林20万亩,林草覆盖率提高到80%以上。坚持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5%以内。突出抓好饮用水源、石油开采和人口聚集地等重点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工业废水实现零排放,原油管输率达到

80%以上,空气质量和主要河流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五是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一要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推行“镇办小学、县办中学”模式,全面撤销农村教学点,撤销80%以上乡镇初中,在县城新办初中2所,小学生全部归集到城镇学校、中学生基本归集到县城学校。县职教中心要围绕市场办专业,围绕专业聘教师,充分发挥辐射带动功能,每年培训1万人次以上。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考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利用布局调整富余校舍和师资,健全城乡学前教育体系,实现镇有中心幼儿园、村有幼儿辅导室,普及率达到90%。建成省级教育强县。二要完善城乡卫生服务网络。全面提高县乡医院建设标准,新建社区和村级标准化卫生室30个,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统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成县乡公立平价医院,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合作医疗补助制度,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三要繁荣城乡文化体育事业。在县城建设“一塔一宫一馆一校”,即红军纪念塔、青少年文化宫、老年活动会馆、少儿足球学校,乡乡建成综合文化站,村村建成文化活动室和健身广场。四要建立城乡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推进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科技对经济发展贡献率达到60%以上。五要实施城乡安居工程。加快建设普通商品房、限价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适用多层次住房需求。实行城乡相对统一的住房保障制度,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90%以上的农民住上新房。六要提升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两个低保”和城乡养老保险统一标准下的全覆盖。统筹发展残疾人、慈善和福利事业,建成县残疾人福利中心和中心敬老院,新

建5个区域敬老院,五保户全部实现集中供养。

六是大力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促进机制,政府每年购买公益性岗位200个以上,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加强新型农民技能培训,实行农民工劳动技能鉴定补贴制度和外出打工“四免一补”政策,基本实现城乡各类人员充分就业。加大扶持力度,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的经营性、政策性、工资性、财产性收入。建立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资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低收入群体和生活困难群众补贴

救助力度。

四、保障措施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今后加快发展的战略主线,组建领导机构和常设办事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和配套政策措施,落实各级各部门职责,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推动工作

落实。

二要创新投入机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强化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担保公司、信用协会,发展村镇银行,争取并支持各大银行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积极吸引政策性金融资金支持农村发展。创新投融资方式,探索以所持石油企业股权和国有资产存量为重大项目融

资提供担保的新途径。

三要强化智力支持。组建**县县统筹城乡发展咨询委员会,有针对性地开展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战略合作,互派人员挂职交流,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及时获取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信息。建立城乡互动的人才交流机制和农村实用人才引进机制,鼓励优秀人才到基层工作,开展教师、医生、大学生“三下乡”

支农活动,鼓励各类人才送知识下乡、到农村创业。

四要深化改革开放。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探索农民用土地换社保、用宅基地换住房的路子,使农民带着资本进城。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城乡一体化户口登记制度和无差别管理制度,剥除一切附着在二元户口制度下的不平等权利。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统筹城乡的行政

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招商引资,提高经济开放度。

五要实行社会联动。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动员全社会力量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继续深入开展“千企进千村”帮扶活动,尤其是动员各石油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及劳动就业等

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促进企地共同发展。进一步完善县级领导和部门联乡包村机制,着力推动农村全面发展。充

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作用,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强大合力。

六要改进工作作风。树立超常的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和效率意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切实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加强社会管理,创建平安**县,为统筹城乡发展创造良好的社

加快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篇6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现代化建设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是实现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战略选址,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兴义市百万人口的战略目标,结合我镇实际,特拟定如下思路:

一、乌沙镇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乌沙镇位于兴义市西北部。处于贵州、云南两省结合部,西北与云南省富源县和罗平县隔河相望,东南与兴义市坪东办事处和白碗窑镇交界。距兴义市区12公里,是云南进入兴义的第一个乡镇,辖区有9个行政村,面积139.32平方公里。乌沙海拔在1100米-1759米之间平均海拔高度1406米左右,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形。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候15度,年降水量1350毫米,年日照时间1522小时,无霜期255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2010年底,乌沙镇总人口在32000人左右,其中镇区人口2000人左右,城镇化率为6.25%,少数民族4200人,主要少数民族有布衣族、苗族、回族、彝族等。目前全镇的主要规划主要在乌沙村、窑上村和牛膀子村,现已规划实施建设项目1个,即窑上新农村建设;完成规划编制2个,即乌沙新区和岔江农贸市场建设,拟规划建设项目1个,即兴义市乌沙镇大型综合物流市场。二、十二五期间推进我镇城镇化建设需完成的项目

(一)、窑上新农村建设

1、总体布局。窑上新农村建设占地210亩,总建筑面积81254.23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36520.12平方米,绿地率25.6%,容积率0.53%,建筑密度23.9%。可新建住宅252户,底层商铺166户。规划布局以贵龙山为中心,沿贵龙溪展开,总体布局强调山、水、镇的有机结合。形成“三带、两村、一站、两集”的规划布局结构,其中三带是指:贵龙溪滨河、商业、景观带,是由贵龙溪两侧的自然河岸与外侧的底商住宅和商铺组成的特色景观带。324商业带,是由现状324国道两侧的商住综合建筑组成的片区商业带。窑上片区中心商业带。两村:规划区内南北方向各一个汕昆高速搬迁安置新农村住宅村落和公共设施,一站是指公共汽车站;两集是指农贸市场和车载交易市场。

2、功能:

通过乌沙镇进行新市镇综合开发,整合区域产业结构,形成协调发展、滚动式开发的新格局,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生活和谐、环境优美、经济活跃的乌沙集镇。

——可以在乌沙镇区域内整合教育、医疗、疗养、休闲度假及体育等多功能,为新乌沙开发提供更多的推动力。

——可以改善乌沙镇区内的不合理商业区,居住区。——可以整合交通结构,改善324国道交通压力,提高片区通达度,全面整合交通体系。

(二)乌沙新区建设

乌沙新区位于乌沙镇区东侧,324国道以北,老乌沙以南,规划区有一条宽22米大道西接窑上新农村建设区,东至汕昆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南起324国道,北至汕昆高速公路,规划区面积110公顷。

规划布局:乌沙镇集镇新区规划结构为“一心、两轴、六区”的形式: ——一心:在规划区中部偏北部布置行政中心和文化中心;

——两轴:集镇中心主干道是联系窑上片区和新区的主要通道,也是镇区的发展主线,另外与集镇中心主干道相交的 另一条主干道,一侧有景观河道和滨河绿地,既是经济的发展主线也是景观的发展主线。

——六区:两条主干道沿线形成的商业区,规划西侧保留自然山体形成的休闲区,规划形成的三个居住区及汕昆高速互通区附近的仓储物流区。

功能:

——可以加大乌沙镇农村产业调整:培育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城镇化推进力度,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 ——实现由剥夺农业到扶持农业的宏观经济转型,最大限度的支持和保护农业生产; ——加快农村通信及信息设施建设,实现我镇农产品信息网建设进度; ——可以有效的保护环境,协调发展; ——可以有效加强农村社保体制的建设; ——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法制建设;

——可以集中加大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岔江农贸市场

岔江村位于兴义市境西部云贵两省边界处,距兴义城区32公里,距乌沙镇镇区18公里,全村现有居民895户,3788人。主要以种植辣椒和生姜为主。由于岔江集贸市场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明朝十一年宗贞皇帝在此过渡,明国八年永康桥修建好后在老渡口就设立一个市场,解放后,随着324国道线的建成,为了激活经济,将市场定在岔江,赶集时间为每周的星期五。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现已成为云贵两省三县(市)重要的农特商品集散地。由于原农贸市场较小,以路为市现象较为突出,每个场天入场人员高达3万余人,其中2万余人是云南人(古敢乡的扯扎村、呵坝村、热水塘村、岔河村纳格德村、普米村、白砂村、哈毕村、德厚村、谢歌村、长底村及其得乌、皂角树、小石桥、老寨、沙云、补长、石山脚、独家村、洞那、东革、弯河、普砂、老五衣、祭阳山与贵州接壤的14个村民组),车辆300辆,牲畜400头,交易额达100余万元。交易造成场路不分,交通堵塞严重,秩序混乱,使324国道过境车辆常因赶集而堵车,常达3、4个小时以上,使得途经324线到昆明的往返旅客、司机怨声载道,过往的货物特别是鲜货时间受到耽误,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为促进农村商品交易健康有序的发展,促进地方的经济繁荣,确保324国道线上的车辆顺利畅通,新修建一个现代化的功能齐全的大型批发综合市场已势在必行。

现状:乌沙镇生姜的种植面积达25816.7亩,按年产1.5吨/亩计算,产量达38725吨,除去人们消费掉45吨,能进入市场交易达38680吨。预计到2015年进入岔江市交易量达45680吨,2020年进入岔江市交易量达48000吨;周边乡镇:坪东(通过324国道进入岔江)、白碗窑(通过平白公路进入岔江)、雄武(通过平白公路进入岔江)、鲁布格(通过鲁岔公路进入岔江)四个乡镇2010年合计能进入岔江市场交易达22600吨,预计到2015年进入岔江市交易量达26900吨,2015年进入岔江市交易量达29200吨;云南省与贵州接壤15个村49个村民组,种植均以生姜种植为主,2010年合计能进入岔江市场交易达60800吨,预计到2015年进入岔江市交易量达69800吨,2020年进入岔江市交易量达76800吨。以上合计2010年进入岔江市场交易达122080吨,预计到2015年进入岔江市交易量达142380吨,2020年进入岔江市交易量达154000吨。

主要功能:

——按市场功能设置,主要分为车载、生产资料(生姜)市场;农贸百货综合市场;大牲畜市场。

——按农贸市场使用功能设置主要有营业(含摊位)区,辅助区、行政办公区三个功能区。

(四)拟建落红现代化大型综合物流市场 乌沙镇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结合市委市政府发展兴义市百万人口战略目标,承接坪东轻工业园区和乌沙轻工业园区建设,拉动乌沙经济长足发展,在乌沙镇乌沙村和牛膀子村结合部修建一个现代化大型综合物流市场已成必然。

建设规模:拟新建占地面积1000亩,新建物流仓库占地面积500亩,货仓1000个,指挥生活大楼一栋。

特点:

——交通便利。乌沙324国道、汕昆高速互通区为我镇大力发展物流提供了先决条件; ——物产丰富。乌沙周边煤矿资源丰富,农场品、工业产品逐年上升,为物流提供了可流之物。

——地理优势:乌沙是云南进入贵州的西大门,南昆铁路、汕昆高速、国道324等有利交通使乌沙成为重要战略地理位置。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我镇经济处于萌芽时期,目前全镇有8个企业,主要为冶金和水电,但总量不大、产业类别不多,严重缺乏规模以上的龙头产业且发展极为不平衡;产业布局不合理,难以形成集聚效益和辐射效应。城镇功能分区不明显,轻工业园区有待建设,基础设施还还不够配套,产业和城镇的发展良性互动格局还未形成。

(一)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发展不平衡,城镇规模效益不高,辐射、带动力亟待增强。目前我镇城镇化建设只是在乌沙村和窑上两村开展,其他村城镇化基本处于相对停滞状态。全镇规模仍然处于小、散、低、弱状态,难以承担区域经济中心的作用。城镇发展慢且布局不均衡,生产要素集聚力不强,整体辐射能力和带动作用弱。

2、城镇产业发展滞后,功能不完善,特色不突出,城镇扩张缺乏内在动力。

3、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机制不活,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

4、城市公共资源没有有效盘活,城乡发展不协调,缺乏后劲。一是土地一级市场垄断不够、二级市场发育不全,部门职能及乡镇管理欠缺,私下买卖交易土地现象较为突出,扰乱了土地市场秩序,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二是建设管理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农民擅自占用耕地修屋建房突出,缺乏有效的规范监督,构成了城镇建设发展的不利因素。

(二)城镇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城镇化的认识不够,战略意识不强,指导乏力。少数领导干部对城乡建设与城市化了解不多,对规划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足。

2、对城镇化的经济支撑薄弱,推动力量不足,“造血”能力不强。城镇建设重点长期局限于镇区,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良性互动作用难以实现,基础相当薄弱。

3、城镇发展规划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一是规划的基础薄弱,体系不完善。

4、城镇资本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形成。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渠道尚未建立,城镇建设资金缺乏,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土地出让金作为主要资金渠道之一,市场的运作尚不规范,造成一些地方的土地出让价格不能真实反映其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环境不优,招商引资难。

四、思路与对策

按照兴义市发展城镇化发展的大思路,围绕兴义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全力打造100万人口目标。坚持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一起抓,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注重特色,分类指导,依靠群众,稳步推进我镇建设。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逐步建成功能分区明确、配套设施完善、生活环境优化、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镇。

(一)加强对城镇化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把加快城镇化发展作为一个重要战略,组织打好总体战。要把推进城镇化发展纳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要负总责,亲自搞调查研究,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其他成员要协同作战,明确分工责任。各有关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加强协调,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齐抓共管,形成整体合力。设立建管专职机构,负责日常工作。

(二)确立明晰的城镇发展原则

1、突出重点。目前,全镇共有9个行政村,由于自然、地域、经济、社会等条件的差异,发展小城镇不能平面推进,更不能一哄而上,必须要有重点,否则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在现阶段我镇建设的重点主要为窑上新农村的建设、乌沙新区建设、岔江农贸市场的建设和落红大型综合物流中心的建设。

2、注重特色。主要是指城镇的街景环境、建筑、文化、风俗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镇貌和风格。在建设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我镇的风土人情、自然环境、经济基础。

3、科学规划。规划观念要更新,思路要宽,眼光要远。规划建设,要统筹谋略,科学布局,形成有利于发展、方便生产生活的合理网络。规划必须高起点,体现科学性、长期性、可行性和配套性,坚决防止和克服随意性,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

4、良性循环。城镇化建设的目的是合理布局城乡空间,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城镇建设除了要注重工业、商居建筑的建设外,还要加强包括水、电、路等在内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文教体卫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同时还要做好绿化、美化工作,使城镇建设与经济建设、环境保护相适应。

(三)合理定位城镇发展模式

1、立足自身独特的优势,做好城镇的性质功能定位。乌沙镇地处兴义市北部,依山傍水,气候宜人,自然、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加之革里彝族文化等积淀深厚,民风纯朴,因此立足自身独有优势,打山水牌、打历史牌,走特色路,定位为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生态城镇是比较符合实际的选择。

2、做好规模定位,城镇的规模必须依托经济总量,实现与产业、市场的相互促进。产业和市场是农村城市化的发动机,是发展城镇的关键和基础。城镇建设的发展规模必须以产业和市场所形成的经济总量为依托。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明确城镇功能特征上找准路子,切实把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速度与城镇功能建设的有机结合。

3、做好建筑风格定位,城镇的建筑风格必须体现地方特色,突出时代感和文化底蕴。风格,就是一个地方的脸谱,有特色才有灵气,才有生命力。城镇建设,必须突出当地的地理区位特色,体现资源、产业、文化、历史、经济等个性,同当地人文景观和文化传统有机结合起来,通盘考虑,提高文化品位。

4、注重效果,兼顾各方面利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城镇发展,必须注重人口、资源、经济、生态的协调与均衡,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要始终把握住城镇建设的基本内涵,面向现代化、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重视城镇功能的高效发挥和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重视生态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

(四)高起点科学规划城镇

推进城镇化工作,要把规划摆在首要位置来考虑。

1、明确城镇定位。乌沙镇要围绕“窑上新农村建设,乌沙新区建设”为主线,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适度超前,全面强化交通道路、供水、供电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全镇城镇化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力争2020年达到50%。

2、加强规划控制。一是规划编制上要形成特色。新区以体现现代气息为主,规划布局、建筑式样均要大气。

(五)高质量精心建设城镇

1、锁定建设目标。“十二五”期间,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确保乌沙中心城镇建成兴义市文明卫生乡镇,我镇城镇化率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力争2015年全镇城镇化率达到21.25%,镇区人口达到7000人左右,是2010年的3.5倍。

2、推进重点工程。一要完善全镇路网布局。首先要抓好“建、管、养、运”工作,目前我镇已基本实现村村通,力争在2015年底实现我镇组租通。“十二五”期间,要服务好汕昆高速公路的建设,做好乌沙村互动区的规划建设。

3、加快区域建设。一是加窑上新农村建设和乌沙新区的建设工作,规划好乌沙轻工业带的规划编制工作,力争在2015年底完成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促进工业产业的发展。加大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促使企业尽早入园,生产要素尽快入厂,快速形成生产力。同时,二是加快革里生态旅游景区的打造,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三是建设建材、农贸、车载交易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完善城镇功能,改善 “脏、乱、差”现象。

(六)高水平精细管理城镇

加快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篇7

关键词:舟山城镇化,渔农村社区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新渔农村

随着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不断深入, 舟山地区的“三农”问题也显得相对突出, 舟山地区“农”的主体不同于其他地方, 主要表现为“渔农”, 即渔农村、渔农业、渔农民。要统筹城乡发展, 破解舟山这特有的“三农”问题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 从理论上对“三农”问题的持续关注和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的渔农村发展政策都是在尝试和创新对这一问题的破解。在建设群岛新区, 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背景下, 去分析渔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模式, 对照舟山渔农村社区的建设规划, 研究舟山城镇化的可行路径, 探索实现舟山城乡统筹发展的突破口, 既是科学理论研究的热点, 也是群岛新区现实发展的需求。

1 舟山渔农村社区的内涵与实践模式

我们对社区的定义往往归结于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渔农村城镇化建设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渔农村社区的建设。这个社区大体上包括三种要素, 即地域、交往和价值, 社区是以共同居住的地域为基础, 具有共同的社会联系和价值认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是一种地方性社会。不同于城市社区, 舟山的渔农村社区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在沿海岸线零散分布、人口聚集程度相对低、生活方式比较传统等方面。

基于渔农村社区所具有的各类条件不同, 其内涵和定位不同, 渔农村社区的建设实践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舟山的渔农村建设实践主要有以资源优势为特色的生态旅游业, 以地理区位为特色的临港产业。从舟山渔农村社区的功能定位来划分, 大致可分为服务型社区、管理型社区和综合型社区。而从渔农村社区格局分布来看, 渔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又可归纳为“一村一社区”、“多村一社区”、“一村多社区”三种基本模式, 如图1。

注:正六边形代表行政村, 椭圆代表社区.

2 舟山渔农村社区建设的方向

我们从舟山渔农村社区的内涵和渔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模式中可以发现, 渔农村社区建设, 有利于解决目前所面临的“三农”问题。随着这种渔农村社区建设的推广, 我们就有必要去思考舟山渔农村社区建设的方向。从2003年“三农”问题提出伊始, 统筹城乡发展一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 基于舟山目前的地理区位、人文环境、政策背景等因素考虑, 舟山渔农村社区的建设方向有两个:“新渔农村”或小城市 (中心镇) 。对于舟山现有城镇, 其城市总体规划中就主要城镇职能分工, 如表1, 所以我们在建设“新渔农村”或小城市 (中心镇) 之时就要提前对待建体进行职能分工。

资料来源:《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0-2020年) .

渔农村社区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实现一定的“规模经济”以后, “渔农村社区”就走向了“城镇化”。这样的规模转变必然导致产业结构的调整, 舟山原有农业基础薄弱, 渔业也逐年衰退, 为适应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发展需要, 海洋经济第二、三产业迅速崛起。“新渔农村”将有大量劳动力流入二、三产业, 基于舟山实际, 旅游业及旅游服务业将成为社区经济的主导产业, 这样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的深刻变革, 将使得广大“渔民”、“农民”转变升格成为“市民”。

3 舟山渔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新路径

推进舟山渔农村城市化进程是一个过程, 建设舟山新渔农村是一条长路, 下面将通过几方面, 就舟山渔农村城镇化建设路径进行分析。

3.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做好渔农村城镇化, 首先就需要统筹, 而我认为的这个统筹的首要基点就是公共服务, 做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目前舟山渔农村实际来看, 要做好如下两方面的制度安排。

3.1.1 渔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应以渔民、农民需求为导向。

按需分配是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分配方式, 我们目前的经济、社会条件还达不到这样的程度, 但我们完全可以做到以需求分配为导向, 最大限度的满足渔农村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这样一来, 渔农村的实际需求将是决定公共服务种类、公共服务量、公共服务程序等因素的重要指标。

3.1.2 渔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构建。

庞大的公共服务体系必然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 除此之外也不是光有资金就能构建的。基于财政有限和分配格局复杂的情况, 完全由政府承包是不可行的, 让渔民、农民分摊也是不现实的, 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动用各方力量, 搭建一个服务供给平台。

3.2 城乡综合配套完善化

在渔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必须加快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 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 努力打破城乡二元分隔, 创造平等发展环境。舟山城镇化进程中需要完善的综合配套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2.1 全面完成渔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根据舟山市委办、市府办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渔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意见》 (舟委办发[2014]47号) 文件精神, 对于渔农村集体资产量化, 股权享受对象的界定, 股权的设置、管理以及分红, 防违纪等方面做了细致的规定, 在新渔农村建设的道路上要抓紧完成渔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3.2.2 深化渔农村户籍制度改革。

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渔农村的户籍制度改革就是要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区分, 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开放建制镇和小城市的落户。深化与城乡统筹就业相衔接的户籍、土地、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制度改革, 为城乡统筹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3.2.2 加快推进渔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确权和退出使用工作。

渔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是深化渔农村改革,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产权基础。我们通过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 依靠法律的确认来保护渔农民已经享有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 也是为接下来赋予广大渔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供相应的产权基础和法律依据。

3.3 渔农村基础设施普及化

普及完善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城区基础设施向渔农村的延伸, 应当在现有基础上, 继续加大投资力度, 扩大实施规模, 充实建设内容。舟山城镇化最急需普及的基础设施莫过于电网、水网、路网三大块了, 做好“三网”贯通就能基本形成方便渔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

3.3.1 电网。

这几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舟山地区负荷增长速度相对放缓, 原规划预测负荷已不能适应舟山地区经济社会需求。根据近几年舟山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负荷实际, 相关论证预测资料显示, 2015年舟山地区最高负荷为103万kw, 2020年为219万kw。目前电力供需充足稳定, 从侧面反映如果城镇化的大幅度推进将导致舟山地区用电紧张, 渔农村地区供电必然受限, 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快电厂建设和电力联网, 另外渔农村原有老旧电网需要改造提升, 以此切实保障城镇化进程中的生产、生活质量。

3.3.2 水网。

坚持“开源节流”的基本方针。舟山需要实行本地水资源开发与实施大陆引水工程相结合, 解决舟山的水供需矛盾。渔农村地区较舟山城市地区有较多的淡水资源, 通过继续投资渔农村地区水库、水厂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0-2020年) , 第八十五条水厂规划建设和第八十六条建立水源保护区, 切实保护供水水源。除此之外还需加快推进大陆引水工程建设, 继续谋划实施海水淡化项目, 为舟山城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水资源。

3.3.3 路网。

随着舟山连岛工程的不断升级, 舟山本岛与大陆的连结越来越密切, 本岛的“一环三纵”公路网络系统保障了舟山本岛主干线的畅通。渔农村的城镇化仅有这些主干线是远远不够的, 便利的交通是地区发展的基本保障, 舟山渔农村相对分散,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要做好岛际交通资源的整合, 通过路网建设使交通干线畅达每个社区, 实现“区区通”。

总的来说,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视角, 在此基础上进行舟山渔农村社区建设, 促进舟山新渔农村发展, 以渔农村建设推动舟山城镇化新进程这样一条群岛新区城镇化新路径是相当有借鉴作用的。

参考文献

[1]徐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J].江汉论坛, 2007 (4) :12-15.

加快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篇8

肥西地处安徽腹地、巢湖之滨,总面积1970平方公里,人口90万,辖4乡10镇2个园区,340个村(居)。近年来,在省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省创第一、中部进十强、全国争百强”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特色富民”战略,实现年地区生产总值153.7亿元,财政收入15.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8.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00元。连续四年进入全国中部百强县,连续五年跻身全省经济十强县,县域经济充满蓬勃生机与活力。

2005年8月以来,我县按照近城区走农村城市化道路,近郊区走农村城镇化道路,远郊区走农业产业化道路的思路,在全省率先启动了“两镇领先、二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全面启动”的新农村建设“221”工程,涌现了三岗、张祠、木兰、小井庄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国家、省、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促进了农村改貌、农民增收。2008年以来,围绕打造“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新农村建设样板区”的更高目标,按照市委、政府的部署,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在官亭镇丰祥—马河湾村和严店乡苏小—西郑岗村启动了两个万亩土地及宅基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试点,以新的机制、模式和举措,开创了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

一、具体做法

(一)科学制定规划,注重建设实效。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为了保证规划的高质量、高标准,分别聘请省、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承担两个项目的规划设计。新村规划设计秉承六条原则:一是保持原有风貌,突出地方特色;二是既要做到功能布局合理,又要造价适中;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四是坚持规划成果反映农民意愿;五是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节约土地;六是基础设施配套,公共资源共享共管。同时,结合土地整理后基本农田条件、当地产业特点和全县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同步做好产业规划,推进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二)深入宣传发动,加强政策引导。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新农村建设能否成功推进的关键。两个项目区共涉及4个行政村、90个村民组、132个自然村庄、2881户、9822人。两乡镇在项目正式确定后,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发放《致农民朋友一封信》、张贴标语、发布公告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优惠政策、实施步骤等,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组织乡村干部入户调查走访,就新村选址、新建房屋面积、结构、户型、层数、整理后的土地分配、土地流转、产业结构调整等,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通过深入宣传发动,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在家务农群众的参与热情,而且还吸引了大批常年在外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参与。在清明节前一周内,两项目区6000多座土坟全部迁到了指定的公墓;在新村规划点拆迁中,多数群众主动克服租房困难;在预缴建房款过程中,群众在十余天内踊跃筹款5000多万元。

(三)整合支农资金,拓宽投入渠道。有效投入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前提。官亭镇和严店乡两项目投资规模分别达2.65亿元、2.1亿元,除去市里对宅基地复垦奖补的1.4亿元、1.08亿元,仍有较大的资金缺口。为此,我县一方面大力开展支农资金整合,将土地、农委、交通、文化、教育、卫生等22家涉农单位项目资金以及各级财政配套资金进行整合,集中打捆,全力支持新村建设、土地整理、基础和公益设施建设以及群众的拆迁奖补。另一方面,大力拓宽多元化投入渠道,积极引导群众自筹、乡村配套、上级部门支持。同时,对经营性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实行市场化运作,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工商资本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形成了多方共建的联动格局。

(四)强化项目监管,确保工程质量。项目质量是百年大计。我县组织三方面监管力量,一手抓工程进度,一手抓质量监管。一是发动群众监督,在两个项目的实施村,分别成立由老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全程参与工程建设;二是委托项目监理单位监督,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有资质的监理单位入住工地,跟班作业;三是派驻政府部门监督,由县建管局质监站负责项目施工质量全程监管,对县委、县政府负责,并积极做好有关协调工作。三方监管力量各自开展工作,织密了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网。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定期深入建设工地督促检查,协调解决具体问题。

(五)推进流转土地,做强特色产业。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支撑。我县推广三河镇木兰村土地流转成功做法,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两只手”的作用,在项目村分别组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作社,在确保不失地、不失权、不失利、不失业的情况下,引导群众将留取自种以外的承包土地折股加入合作社,由合作社对外转包或租赁。同时,县里出台了《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二十条》文件,从财政扶持、经营主体奖补、信贷倾斜、用地支持、劳动力培训等方面鼓励土地适度规模流转。目前,两个项目区90%以上的农户愿意将自种以外的部分土地交由合作社统一流转,20%的农户放弃自种,将所有的承包土地进行流转,土地流转合作社已与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订了投资协议,项目村优质粮油、设施蔬菜、苗木花卉、水产养殖、观光农业等主导产业基本确立,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农业生产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六)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培育文明乡风、推进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需求。一方面,拆除零、散、乱、差的老村庄,按照城镇标准,兴建统一风格、整齐美观的农民新居,实施道路、绿化、给排水、电力电信、环卫、文体休闲场所、学校、医疗卫生室、农家店等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一次配套到位,打造硬实力。另一方面,积极筹建新型农村社区,推进生产、平安、救助、文化、养老、卫生、计生、培训等8项服务进社区,打造软实力。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的作用,组建专职管护队伍,实行“村民拿一点、集体补一点、政府奖励一点”的办法,筹集管护经费,积极探索新农村公共设施管护新机制。

二、主要成效

(一)农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丰祥—马河湾项目区规划为一个占地565亩的集中居民点,采取“村落—院落—组团”的结构方式,既满足农民居住,又适宜农业生产;既有助于营造邻里交往的良好环境,又兼顾自然景观风貌特色。住宅结构分为多层、小二层和四合院三种房型,目前,1352套新房全部建成,部分拆迁户已喜迁新居。严店苏小—西郑岗项目区规划为两个集中居住点,199幢小二层、10幢多层,1529套徽派风格的新居已全部建成。今年4月底前,两个项目区2881户农民将全部搬进新居,拥有和城里人一样甚至比城里更为优越的居住环境。

(二)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经过科学规划,考虑到不影响农业生产,两个项目区土地整理工作于去年10月份全面启动,目前整理工作全部完成,项目区内“田成方、路畅通、渠配套、林成网、旱能灌、涝能排”,农田有效灌溉率达100%,高标准农田比重达70%,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现代高效农业渐成规模。官亭镇与森淼集团、亚泰药业集团和铭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3家农业企业签订了租地协议,分别建设3000亩标准化养殖小区、3000亩中草药基地和5000亩大葱示范园;严店乡已建成1000亩苗木花卉精品园,并与宣州伟伟净菜配送公司、丰隆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丰乐种业等企业签订了土地租赁协议,分别建设3000亩大棚蔬菜、7000亩露地菜、3000亩杂交稻制种基地。同时,正在与五星集团、蚌埠园味园等国家级、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洽谈。

(四)土地利用实现节约集约。土地整理前,两项目区老村庄面积达3792亩,占村域总面积的11.6%,人均宅基地面积258平方米,户均占地1.32亩,荒滩坑塘田坎及未利用土地2000多亩。土地整理后,新增耕地4777亩,新增耕地率达14.63%,其中仅村庄整理就净增耕地2573亩。

(五)农民增收更加持续长效。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加速了农业结构调整步伐,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防灾抗灾能力。另一方面,农民流转土地后,在获得每亩500~600元租金的基础上,既可就近在农业企业打工,又可外出务工,促进了农民收入结构向农业生产、务工经商、土地租金、入股分红等多元化格局转变。

三、几点启示

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及土地复垦整理项目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创新举措,没有先例可循。肥西县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快速破题、稳步推进,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必须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农民建房向规模中心村和集镇集中,农业生产向适度规模经营者集中是必然趋势,肥西的试点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以“三化”(工业化增强县域实力,城镇化改变城乡面貌,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致富)为工作取向,坚持以规划引领建设,从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方面,科学编制和完善村镇布局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既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投入上的支持,又为工业化、城市化腾出了土地资源,实现了城乡发展的互促双赢。

必须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近年来,尽管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份额逐年下降,但县委、县政府始终紧抓“三农”工作不放松,在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的同时,大力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撑农村”。2008年,我县共整合农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资金2.3亿多元,带动群众和工商资本投资5亿多元,既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产业发展、村镇建设的亮点,产生了较好的辐射带动效应,又加速了面上新农村建设进程。

必须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是根本。为此,一方面,我们全面实施土地平整及沟、渠、路、林等基础设施配套,提高了耕地质量和农业生产条件;另一方面,引导农民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引进县内外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驻,重点发展高效农业,土地亩均纯收益由以前的500-800元增加到2000-3000元,实现了农民在更高基础上的增收。

必须进一步严格执行制度规范。新农村建设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必须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制度规范并严格执行。对新村建设和土地平整项目,全部实现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公告制和合同制,严格检查验收;对项目区房屋及附属物全部逐户进行丈量、登记造册、摄像,并在每个村民组张榜公示;对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做到单独立账、单独核算、专款专用,有效保证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必须进一步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我县始终坚持依靠农民、宣传农民、发动农民,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从规划设计、项目实施、土地流转、分房、资金使用和管理等,全程吸收群众代表参加。尤其是房型设计、土地流转等工作,均采取“两上两下”的方式,征求每一户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真正让农民享有了广泛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从而激发广大农民共建家园、增收致富的巨大潜能。

上一篇:错误的记叙文作文下一篇:团队室内拓展活动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