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小城镇建设研究

2024-10-29

天津市小城镇建设研究(共10篇)

天津市小城镇建设研究 篇1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发展小城镇可以有效地扩大国内市场需求, 消化过剩产能, 确保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通过推动小城镇建设, 有利于土地统一管理与规划, 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业特色园区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

一、天津市小城镇建设现状

1. 功能小城镇主体不断完善

经过4期建设和示范, 天津小城镇功能体系不断完备, 基本上形成了各具功能特色的小城镇体系, 如表1。金钟镇依托自身三面环河特点, 发挥自身环水特色, 将自身建设成为以水为主题的小城镇, 安置居民数量达到5个村2.6万人;而军粮城作为天津小城镇建设极具特色的一个, 将历史文化作为卖点, 以唐宋风作为建设特色同时进一步发挥其交通枢纽作用, 预计安置居民数量6万余人;新立镇充分利用自身特色, 发挥延海河周围欧洲风格建筑群的特点, 将进一步按照欧洲风格进行建设, 预计安置10个村, 2.6万人。

数据来源:http://www.tianjinwe.com/

综上, 天津市小城镇建设体系越发完善, 对天津市经济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尤其对天津市乡村旅游、特色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 经济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经济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是天津市小城镇建设的又一重要表现, 随着天津市小城镇建设不断完善, 对经济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其中, 较为明显的作用在于小城镇建设对消费的刺激作用。一方面, 天津市通过小城镇建设扩大了投资力度, 政府投资明显增强 (如表2所示) 。

数据来源:《天津市统计年鉴 (2013) 》

进而通过乘数效应扩大了天津小城镇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另一方面, 通过小城镇建设, 带动了城镇、农村居民消费, 带动天津市最终消费明显上升, 尤其天津市小城镇建设最紧密的2009年~2010年, 天津市消费出现跨越式发展 (如图1) , 对经济带动能力明显提高。

可见, 天津各项消费分别在2010年、2010年出现高点, 与天津市小城镇建设密切程度较高, 实际上充分说明天津市小城镇建设对居民消费的带动作用。然而, 值得注意的是, 农村居民消费虽然增长速度较为明显, 但是基数较低, 对天津市经济发展带动能力仍然较为有限。

二、天津市小城镇建设存在问题

1.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缓慢

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缓慢是天津市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天津地区小城镇建设情况上看, 天津市小城镇建设虽然发展速度较快, 且对经济带动能力较强, 但是实际上并未解决农民市民化的问题。而农民市民化作为以人为本的小城镇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手段, 对天津市小城镇建设和新型城镇化进程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 从目前天津市小城镇建设情况上看, 天津市小城镇地区存在身份尴尬的问题, 小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尤其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上, 由于缺乏明确的身份因此对新转换的居民的保险确定存在一定问题, 而超额承担部分谁来埋单也存在问题, 实际上影响了居民的城镇化意愿、制约了小城镇建设。

2. 失地农民就业不充分

失地农民就业不充分是制约天津市小城镇建设的又一重要问题。虽然在华明模式和三区联动模式下, 天津市小城镇建设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 但是相比于成个小城镇进程中的失地农民个体, 天津市小城镇建设失地农民的就业仍是重要问题。尤其对于华明模式下, 农民实际上用土地、宅基地交换房屋, 而房屋在短期内并不能形成稳定的收益, 而且农民自身也涉及到居住等现实问题, 因此失地农民就业不充分, 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天津市小城镇建设, 成为天津市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

3. 小城镇产业发展滞后

小城镇产业发展较为滞后是天津市小城镇建设存在的另一问题。所谓小城镇产业发展滞后并非前文提到的经济发展落后, 或者三区联动模式下小城镇缺乏经济增长的问题。实际上通过三区联动模式, 可以以产业形式吸引转移的劳动力, 并通过产业形式推动小城镇建设;同时通过小城镇建设为农业现代园区、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提供劳动力, 加之华明模式开发了数量较多的房屋, 结合小城镇建设, 为现代化农业园区、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的工作人员提供住宿, 从而形成良性互动。本文此处的小城镇产业发展较为滞后, 是指除了农业园区、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 小城镇本身产业发展存在障碍, 缺少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 实际上并不利于小城镇自身建设。

三、促进天津市小城镇发展思路

天津市小城镇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条件和经济基础, 在这些优势条件的影响下, 近年来天津市小城镇建设速度较快, 然而, 由于天津市小城镇建设缺乏整体核心战略, 影响了天津市小城镇建设。

1. 小城镇建设思路

小城镇建设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有利于带动我国经济统筹发展。区别于二三产业集群的大型城市、镇发展模式, 小城镇位于城市之尾, 农村之首, 是联结着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和纽带, 与农村经济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 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体系。天津市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 从2005年开始积极按照国家小城镇建设战略推动地区小城镇建设, 围绕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和资金难题, 天津市逐步探索出了以宅基地换房的办法建设新型小城镇, 先后推出3批共29个示范小城镇建设试点, 带动天津市小城镇快速发展, 为我国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发展经验。2010年, 天津市第四批示范小城镇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中塘镇、小王庄镇、新立街、中北镇、王稳庄镇、精武镇、东蒲洼镇、高家庄镇、大邱庄镇9个小城镇作为先期试点, 将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共涉及145个村、8万户、23万人, 规划建设农民还迁住宅和配套公建设施1080万平方米, 其中农民还迁住宅960万平方米、公建120万平方米, 总计投资420亿元, 为天津市小城镇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 在发展思路上, 天津市小城镇建设应继续发挥优势, 不断探索和扩大华明模式和三区联动模式, 通过三区联动模式, 可以以产业形式吸引转移的劳动力, 并通过产业形式推动小城镇建设;同时通过小城镇建设为农业现代园区、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提供劳动力, 加之华明模式开发了数量较多的房屋, 结合小城镇建设, 为现代化农业园区、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的工作人员提供住宿, 从而形成良性互动;同时, 进一步完善特色小城镇体系, 推动小城镇产业发展, 进而推动天津市小城镇建设长足发展。

2. 小城镇建设目标

天津市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 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推动小城镇建设, 有利于土地统一管理与规划, 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业特色园区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此外, 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 提供基础服务, 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让农民享有城镇生活水平, 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因此, 天津市应明确自身实际定位不断推动自身特色小城镇化建设, 力争将自身打造成为我国北方第一特色城镇群和经济体。

3. 小城镇建设原则

天津市小城镇建设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原则。所谓以人为本原则是指天津市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并以农民增收为原则保障农民收益得到保障。以往小城镇建设之所以缓慢, 其重要原因在于农民的补偿机制存在问题。单纯为农民提供经济补偿, 实际上并不利于农民长远利益, 且容易导致赌博、二次返贫等现象的出现;而考虑以工作方式安置农业, 又无法解决部分年老农民的安置问题, 没有办法吸引农民参与到小城镇建设中。因此, 天津市小城镇建设应进一步发挥以人为本原则, 将保障农民利益作为首位, 切实通过小城镇建设实现促进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目标。二是坚持以产业引导为主的原则。小城镇建设的核心在于产业发展, 只有通过产业发展才能通过市场力量带动市场发展, 达成收益。因此, 天津市小城镇建设应进一步坚持以产业引导为主的原则, 以产业发展作为小城镇建设的突破口, 通过大力发展小城镇的特色产业, 带动小城镇经济发展, 从而以市场为动力推动天津市小城镇建设: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以产业形式吸引转移劳动力, 并通过产业形式推动小城镇建设;另一方面, 通过小城镇建设为农业现代园区、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提供劳动力, 推动天津市小城镇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德勇等.农村城镇化发展问题探索[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2]叶连松, 鲁泽.中国特色城镇化[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3.

[3]袁中金.中国小城镇建设战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

[4]郭翔宇等.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5]冯杜能, 吴衡康译.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钱文荣, 马继国著.中国城市化道路探索[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7]沈建国.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城镇建设用地整理研究 篇2

关键词:建设用地整理 土地整理 潜力评价 存量建设用地 整理模式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而土地是最宝贵的社会资产和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得以发展的基础,可以说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利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状况的好坏。然而,我国很多城镇普遍存在布局松散、容积率低、生产生活用地缺少功能分区、人均用地量大等问题。针对城镇这种土地资源浪费、土地利用粗放的现状,开展城镇建设用地整理,实现土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利用转变,缓解日益加剧的人地矛盾,已迫在眉睫。

开展城镇建设用地整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从而使得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有利于落实国家节约土地的方针、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有利于抑制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趋势,最大程度地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有利于提高城镇生态环境质量。

1.2我国建设用地整理现状

(1)理论体系不断完善

(2)整理机构逐渐形成

(3)逐步走向制度化、社会化和产业化

(4)整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

2城镇建设用地整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土地整理概念

土地整理是人类在土地利用中不断建设土地和重新配置土地的过程①。土地整理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手段,土地整理的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要求。

2.2建设用地整理的概念

建设用地整理指针对土地利用不合理、不充分、甚至混乱等现象,对土地利用方式、强度及土地权属重新调整、理顺,以充分、合理、有序利用土地的动态过程②。建设用地整理包括城镇用地整理、村镇用地整理、交通和水利实施用地整理、独立工矿用地整理及其他建设用地整理。

2.3建设用地整理的特点

(1)广义性

从广义来看,土地整理的范畴很大,包括一些土地建设,而这些土地建设都有助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土地利用效益。较典型的土地建设有旧城区改造、工程压占废地建设、村镇规划建设等。

(2)目标的多重性

就我国而言,开展建设用地整理对发展小城镇建设有很强的推动力,还可促进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城市化水平提高,为建设用地提供不竭资源。

(3)动态性

土地整理的目的、内容及任务,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土地整理。

(4)过程的一体性

土地整理应将开发、利用、保护、整治结合在一起,保持一体性。

(5)效益的统一性

土地整理应追求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的统一,做到社会上可行、生态上平衡、经济上有效。

2.4建设用地整理的理论基础

(1)土地经济供给理论

(2)可持续发展理论

(3)系统理论

(4)人地关系的协调理论

(5)景观生态学理论

(6)地域分异理论

2.5建设用地整理的原则

(1)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有法律法规保障的原则

(4)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统一的原则

2.6影响建设用地整理的因素

(1)社会因素

(2)经济因素

(3)环境因素

(4)制度、政策因素

3建设用地整理的潜力调查与评价

3.1土地整理潜力概念及内容

土地整理潜力是指对现有集中连片的耕地区域、分散的农村居民点、各项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进行田、地、水、路、林、村等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可增加的各项用地面积③。

土地整理潜力的内容包括农用地整理潜力、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废弃地复垦潜力、未利用地开发潜力。

3.2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

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应在深入了解不同地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的背景下,根据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遵循城镇土地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从可持续、优化、集约化利用的角度选择相应整理潜力的调查因素,追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涉及建设用地的区位条件、交通便利度、繁华度、人口密度、地上附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完善程度、建筑物的容积率和利用率、环境质量的优劣度、各项建设用地内部土地闲置率、整理难易程度、投入规模、限制性等多项指标的调查④。

3.3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评价

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评价首先应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从整理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分析土地集约利用的效益、潜力、限制条件等,然后选择与整理潜力相适应的评价指标并建立指标体系。与此同时,还应确定评价标准,可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对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与比较;再确定评价指标的理论极值,将极值无量纲化,最后得到整理潜力评价值。

nlc202309031017

4城镇建设用地整理模式

4.1老城区改造的建设用地整理模式

城市旧城区的房屋总体呈现低矮、破旧、拥挤的情况,高建筑密度、低容积率,直接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同时,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均较差,市政設施和基础设施也已经老化。为此,对城镇建设用地进行整理,能有效调整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优化城镇功能布局、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尽管旧城区有较理想的区位,整理后的土地价格升值空间大。但是旧城区居民较多,搬迁补偿和交易成本的费用高直接导致整理的难度加大。因此可采取市场化整理模式,筹集社会资金,通过置换土地的方式鼓励企业参与整理⑤。

4.2旧工矿改造的建设用地整理模式

我国城镇中心的土地利用效率普遍较低,究其原因是受到传统用地制度的影响,很多工矿企业占据了城镇中心地段,相反部分高科技产业、商贸企业等第三产业却分布在城镇边缘,区位条件严格限制了第三产业效益的发挥,为了改变我国城镇土地利用的“凹”形分布现状,提高土地利用率,应进行产业转移和企业搬迁,具体依据土地级差地租效益,使第三产业成为城镇中心用地结构的主导产业,同时城镇还应结合自身的功能定位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

4.3城镇污染土地政理的建设用地整理模式

所谓城镇污染土地的整理,不应仅停留在清楚污染物和切断污染源,还应进行污染源搬迁。例如,城镇河流受到污染,应搬出对河流产生污染的企业,同时搬离河流边的居民。尽管通过整理,可以改善城镇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居住及办公环境。但整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整理的难度很大。可以采取行政化整理模式,即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也可以吸引企业参与整理,如对参与整理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和提供一定的商业土地开发权等。

5研究总结

城镇建设用地整理是一项牵涉面广,历经时间长,利国利民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系统的理论作指导,严格的土地整理法律法规做后盾,科学系统的运作程序来规范。需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城镇的实际状况,在城镇建设用地整理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反复研究,反复论证,反复修正,方能凝练而成。由于水平的有限、实践的不足,本文只是在理论上对城镇建设用地整理作了初步的研究,很多方面尚需在以后的实践中加以充实和完善。

参考文献

①②③胡振琪.土地整理概论[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2.

④李志超,周世烨.市地重划模式与借鉴[J].中国土地,2000(7):23-24

⑤夏显力,李世平,赵敏娟.城市土地整理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1).

天津市小城镇建设研究 篇3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天津市围绕破解农村城镇化及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和资金双重约束的难题,在广泛征求农民意愿和大量调研基础上,推出以“宅基地换房”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办法。

所谓“宅基地换房”办法,就是按照承包责任制不变,可耕种土地不减,尊重农民自愿的原则,高水平规划建设富有特色和生态宜居的新型小城镇。农民自愿以其宅基地,按照规定的置换标准换取小城镇的一套住房。新的小城镇,除了农民的住宅区外,还规划出一块商务区或经济功能区,用未来这部分土地的出让收入平衡小城镇建设资金和增加就业岗位。原来的宅基地统一组织复耕,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总量不减,质量不降。

据天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小城镇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依靠政府财力、农民自身积累,显然不可能。只能在土地上做文章,通过“宅基地换房”,让土地流动起来,使资源资本化。

自2005年开始,天津市政府分两批批准在东丽区华明镇、津南区小站镇、武清区大良镇、西青区张家窝镇、北辰区双街镇、汉沽区茶淀镇等共“十二镇五村”运用“宅基地换房”办法,开展示范小城镇建设,涉及行政村129个、6.9万户、17.7万农民。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30亿元,开工建设农民住宅585万平方米,土地整理复垦220公顷,至2008年底,累计有10万农民迁入新居。

因为靠近机场和东丽湖旅游区,距市区仅10公里路程,东丽区华明镇成为天津试点首选。华明示范镇项目自2006年4月开始规划建设,目前已建成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3.6万多村民已喜迁示范镇新居。

原华明镇1 2个村共有宅基地12071亩,总人口4.5万,新建小城镇需占地8427亩,其中规划农民安置住宅占地3476亩;宅基地复耕后不仅可以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还可腾出土地3644亩。华明镇用于农民还迁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建设资金约37亿元,可出让的商业开发用地预留了4000多亩,土地出让收益预计达到40亿元,可以实现小城镇建设的资金平衡。

通过“宅基地换房”,使农民的家庭财产大幅度增加。农户平均现有宅基地和房屋估价四、五万元, 到华明街道可置换一套80多平方米的住宅, 价值超过55万元。

据介绍,“宅基地换房”后,耕地没有减少,土地承包关系没有改变,农民可以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此外,华明街道依托邻近的空港物流加工区和具有自身传统特色的运输物流服务区,通过合理规划,预留出了发展空间,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当地政府还从社会保障入手,多渠道解决还迁村民的就业问题,通过增加农民的“薪金”、“养老金”、“租金”、“股金”,使农民真正安居、乐业、有保障。政府将土地增值收益用于还迁农民的社会保险,还迁农民达到规定的年龄 (男60周岁、女55周岁) ,可以享受到每月400至500元不等的社会保障金。据天津市统计局城调队调查统计,还迁农民满意度达到了95.3%。

天津“宅基地换房”示范镇的建设始终秉承科学发展观,坚持“为民”和“创新”,采取以“宅基地换房”等多种形式,分层次地稳步推进,引导农民向新城、中心镇、一般镇和中心村集中。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研究 篇4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

一、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的作用

(一)城镇化将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

从当前就业形势看,大中城市为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村劳动力提供的就业机会越来越有限。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许多就业机会,城镇建设和市场的形成给建筑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西部民族地区小城镇充分发挥了吸纳劳动力的优势。

(二)城镇化将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民族地区农村人口的快速增加,人与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乱砍滥伐,造成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农村工业工艺和环保措施落后且分布分散,环境污染大大高于城市。推进城镇化可以有效地解决或者缓解这些矛盾。

(三)城镇化将促进西部民族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

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可以引导民族地区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加速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小城镇具有比农村齐全的基础设施,先进的技术力量、方便的运输条件、快捷的信息传输渠道等优势。民族地区乡镇企业向城镇聚集,使农村市场从彼此封闭、分割的格局逐渐转变为开放、统一的市场,有利于推动乡镇企业迅速壮大,

(四)城镇化将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

加快发展民族地区城镇化,有利于构建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解决“三农”问题,保护人民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民族地区城镇的发展,不仅创造了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条件,不断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时更重要的是保护了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构成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结构。

二、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面临的问题

(一)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水平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城镇化水平也大幅度提高,2000年,全国城镇化水平为36.22%,东部地区为46.11%,中部地区为32.97%,西部地区为30.82%,西部民族地区为19.21%。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起步晚,发展慢。城镇缺乏现代工业支撑,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落后,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低。经济动力是城市发展的最基本动力,西部民族地区薄弱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二)西部民族地区城镇体系结构发育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实施,西部民族地区的城镇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是从满足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来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城镇体系的发育尚不发达。一是城镇平均人口规模偏小。二是城镇体系发育欠完善。主要表现在城镇体系中大中城市少,城镇规模小,城镇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三是城镇体系发育受各种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制约,布局结构比较复杂。

(三)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体制与政策仍不完善。

推进城镇化建设本质上是要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实现城乡经济共融。近年来尽管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有所打破,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正在削弱,但影响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体制障碍并未彻底根除。对农民进城就业仍有—些限制性规定、城乡劳动者就业以及其它社会福利等并未平等。体制与政策上的障碍仍在相当大程度上阻挠农民的城镇化进程。

(四)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的规划工作与基础设施滞后

西部民族地区的城镇规划滞后,现有规划比较僵化,缺乏弹性。基础设施落后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使得城镇经济难以繁荣起来,城镇功能的发挥也受到极大影响,导致小城镇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并且不利于集中财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三、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对策

(一)深化改革,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

进一步推进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切实解决城镇职工和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要坚持城乡统筹就业的改革方向,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要结合退耕还林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积极实行转包、租赁、作价入股、互换、拍卖和抵押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土地流转办法。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结构优化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工作。小城镇产业结构调整要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发挥各地优势,从有利于增加就业,节约资源,提高农业增加值和保护环境着眼。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走农业产业化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路子;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培植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

(三)合理利用和保护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构成了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自然基础,要把这种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坚持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的原则,搞好开发建设的环境监督管理。因此,在西部民族地区实施城镇化建设的战略中,在充分利用西部民族地区资源优势的同时,要加强其环境生态价值的建设和保护,对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科学决策。

(四)加大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持,

西部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便是资金障碍,加快小城镇建设,需要国家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建设的财力扶持力度。中央财政预算应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发挥国家投资对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拉动作用。要改革转移支付制度的办法,保证支持资金专项用于西部民族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调节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才发.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及其法律保障[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2]游涛.浅谈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J].贵州民族研究,2008,(1).

[3]张克俊.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的对策思路[J].经济问题探索,2005,(7).

天津市小城镇建设研究 篇5

1 引言

小城镇的发展, 可以有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转移, 促进农村产能的升级, 同时舒缓城市的就业压力[1]。从2005年开始, 天津市围绕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和资金难题, 探索出了以“宅基地换房”的办法建设新型小城镇, 加快了小城镇规划建设步伐[2]。然而, 快速增长的城镇人口和消费需求与有限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3], 尤其是近期京津冀地区持续遭受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雾霾天气及其影响。因此, 尽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 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紧凑的绿色城镇化道路是必然选择[4]。

2010年, 天津市市委、市政府制定以示范小城镇建设为龙头, 实行居住社区、示范工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园区联动发展的战略部署, 形成“三区”间相互推动, 相互促进, 相互提高, 共同发展的格局。其中, 居住社区与小城镇居民生活息息相关, 是小城镇生态、低碳建设的主要阵地。在欧洲国家, 碳排放的30%~40%与家庭有关。在美国, 住宅行业能源消耗占美国能源消耗总数的20%以上[5]。在日本, 居住碳排放比例占城市总量的15%以上, 仅位居工业碳排放之后, 高于商业、客运和货运碳排放比例[6]。同样, 在中国, 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也仅次于工业部门而位居第二[7]。所以, 居住社区是实现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小城镇的重要空间载体和基本单元, 其低碳化程度对建设低碳小城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天津市尚无完善的小城镇居住社区低碳建设导控目标, 由此建立一套操作方面、简单实用的评价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2 评价指标体系发展现状

国外的低碳社区发展较早, 现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国际上影响力较大的绿色社区评估体系有美国的LEED-ND评估体系、欧洲的BREEAM评估指标体系、日本的CASBEE等[8]。我国在区域低碳评价方面, 可以参考的相关标准主要有《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区技术导则》、《绿色社区考核指标与评价标准》和《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建设评价指标》等[9,10]。其中, 《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区技术导则》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主编, 主要适用于规划面积1~5km2城镇新建或改造的综合开发建设区域。《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建设评价指标》按集约节约、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总体要求进行编制, 是一套考虑小城镇“三区”的综合指标体系。

以上这些低碳社区评价指标虽然基本上适用于小城镇居住社区。但是一方面, 我国幅员辽阔, 土地面积广阔, 不但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资源能源状况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各有不同, 而且政府政策导向也不同, 天津市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中力求贯彻保持“原汁原味”的原则;另一方面, 《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建设评价指标》是针对于“三区”全面发展制定的综合评价标准, 然而各区由于功能属性的差异应加入个性化指标, 以增强应用的灵活性。因此, 本文结合天津市小城镇建设的实践经验和进程, 构建了一套具有本市本土特色的小城镇居住社区评价指标体系, 并制定了具体评价标准。

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需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和前瞻性、引导性原则[11]。本文构建的低碳评价指标体系, 包括6大目标层、10个准则层、36个具体指标, 形成一个递阶层次结构。

3.1 目标定位

《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 推进“三区”联动发展, 将示范小城镇建成高水平、有特色, 适于产业聚集、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镇。《天津市农村城镇化“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 “十二五”期间加快农民居住社区的建设, 首要任务是建设生态宜居的农民安置住房, 一是科学规划, 确定适宜的小城镇发展规模及合理的用地布局, 高标准确定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二是高标准建设, 大力推广节能节材产品, 推广绿色生活方式, 建设好污水和垃圾处理系统, 大力推广太阳能和清洁能源。《天津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围绕城镇组团和中心镇, 建设“亲田园宜居生态社区”, 实现家居环境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

从天津市对小城镇发展的要求入手, 同时考虑到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污水处理厂缺乏、生活环境卫生差、文化程度低以及乡土气息浓重等, 研究提出居住社区的低碳发展目标是:三区联动、规划先行;资源集约、能源高效;绿色交通、出行便捷;配套完善、技术先进;环境优美、镇容整洁;生活低碳、社会和谐。

3.2 评价指标筛选

参考国内外成熟的指标体系框架[12~14], 在小城镇居住社区低碳发展目标的指导下, 本文所建指标体系划分为10个准则层, 分别为土地利用、建筑布局、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建筑材料、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镇容卫生、低碳管理。

指标层各指标的遴选采取文献分析、公众参与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国内外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文献, 获取与小城镇居住社区低碳化相关的指标60个, 建立指标库, 并按照上述准则层进行分类。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公众意愿, 调查区域选择天津大邱庄镇、天津东丽华明镇和天津宁河东棘坨镇。同时咨询相关领域专家, 筛选出36个指标, 如表1所示。

4 评价标准

4.1 指标权重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 (AHP) 来确定指标权重, 它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维方案和目标的分析方法[15]。首先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邀请相关专家填写判断矩阵, 并对每位专家的矩阵几何平均, 得出综合判断矩阵。然后利用YAAHP软件 (7.5版本) 进行分析处理, 计算权重 (表1) , 并检查一致性比率。计算结果显示矩阵的一致性比率小于0.1, 满足一致性检验。

计算得到的指标权重反映了专家对低碳社区同一层指标重要性的判断和认知。从权重对比结果来看, 在准则层中, 土地利用、能源利用和道路交通权值相对较高, 是低碳社区建设的重要方面, 也是实现社区向低碳化转变的重要途径。

4.2 指标标志值及评分标准

确定评价指标标志值有以下原则:凡已有国家标准的或国际标准的指标, 尽量采用规定的标志值;参考国内外知名低碳社区的现状值;依据天津市小城镇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实际发展水平进行调整[16]。

以标志值为基础, 每个指标设置相应的评分标准, 将指标标准化为百分制。下面以容积率R为例进行说明。

容积率R是社区总建筑面积与社区用地面积之比, 该项指标综合反映了社区用地的紧凑程度和居住生活习惯以及舒适程度, 属于约束性指标, 可根据居民和专家调查问卷确定此项指标值。调查结果显示, 小城镇居住社区中, 居民以“宅基地换房”的乡镇农民为主, 由于多年形成的平层或低层生活习性而对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接受度仅为4%, 因此, 居住建筑高度不宜大于6层, 从而反映出较高容积率并不适合小城镇。本文制定的指标体系应以人为本, 不能一味提高容积率, 而应在保证人体居住舒适的前提下, 提高社区的低碳水平。综合考虑, 容积率R的标志值定为0.5≤R<0.8或3.0≤R<3.5, 评分标准如表2所示。

4.3 评价模型和等级

采用加权线性求和法建立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式中:A为低碳社区综合分值;Bi为各准则层分值;Wi为各准则层权重;Wij为第i个准则层的第j个指标权重;Sij为第i个准则层的第j个指标的标准化分值。

以低碳社区综合分值为评判标准, 将评价等级划分为4级, 入门分数为60分, 满分为100分, 见表3。

5 实践探索

5.1 评价对象

研究选取中新天津生态城和静海县大邱庄镇的居住社区作为评价对象。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战略性合作项目, 制定了国内第一套生态指标体系, 而且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虽然生态城并不是本研究意义上的小城镇类型, 但是可以对小城镇社区低碳化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参考作用。大邱庄镇是天津市第四批“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镇小城镇试点之一, 2011年9月, 被国家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为全国第一批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目前镇中心区面积3km2, 居住人口约6万人, 现有居民住宅楼、别墅区总建筑面积116万m2 (图1) 。

5.2 评价结果

通过现场调研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取得相关数据资料, 按照上述评价过程, 对各项指标打分后带入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得到低碳社区各准则层分值及综合分值, 评价结果如图2和表4所示。

从评价结果来看, 中新天津生态城评分为96.04分, 低碳发展水平达到三星。这是由于城市建设遵循TOD理念, 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实行高强度开发;居住社区内建筑布局全部进行了风环境、日照环境、噪声环境的模拟, 且全部按照建筑标准设计和建设;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和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 可再生能源占生态城总能源的比例达到20%;社区内以绿色出行为主, 设置了社区绿道;垃圾和废水全部做到无害化处理。因此,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小城镇低碳社区建设的标准, 其能实行、能推广、能复制的设计理念为低碳小城镇建设提供了模板。

大邱庄镇总得分为79.14, 低碳发展水平达到一星。大邱庄镇建设基础较好, 是全国的绿色低碳重点示范小城镇, 在低碳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力量, 尤其是在安置区安置房建设、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以及环境保护治理等方面连年增大力度。短板主要在道路交通和建筑材料两方面, 表现在公共交通出行不便、公交站点覆盖范围较小, 未形成有效绿道系统;建筑材料本地化比例较低, 原宅基地拆迁废旧建材回收利用率较低。

6 结果与展望

本文构建了天津市小城镇居住社区低碳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了各指标权重, 制定了具体评价等级, 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天津市小城镇在绿色交通和建材本地化利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 该评价指标体系层次有序, 目标明确, 能够反映天津市小城镇居住社区的发展特点, 操作方便, 简单实用, 可以对居住社区的低碳化建设起到评价和引领的作用, 对社区定量考核和指标化管理具有深远意义。

天津市小城镇建设研究 篇6

综合整治,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华明示范镇是较早一批国务院确定的农村小城镇建设试点, 也是天津市第一个通过“宅基地换房”实施土地综合整治的试点镇。所谓“宅基地换房”, 是指在国家政策框架内, 坚持土地承包责任制不变, 坚持耕地保护总量不变, 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 高水平规划和建设有特色、适于产业集聚和生态宜居的新型小城镇, 农民以宅基地置换小城镇住房。这种做法解决了过去农村土地地块零碎、利用率低、无法规模化经营等问题, 实现了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有力地提升了华明示范镇的农业竞争力。

以人为本, 实现安居乐业有保障。华明示范镇的土地综合整治包含着“土地换保障”的思路, 只有让失地农民用土地换回生存权、就业权、发展权和享受社会保障权, 才能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此, 镇政府对进城农民采取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对搬迁的农民给予合理的补贴, 让农民搬得起;实行了一系列降、减、免、补政策, 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 让农民住得起;采取个人流转、集体承包、统一经营三种方式, 解决搬迁农民的土地耕种问题。以打造拥有薪金、股金、租金和保障金的“四金”农民为载体, 实施全方面、多角度保护农民权益的措施, 有效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实现了安居乐业有保障。

生态宜居, 建设和谐环保小城镇。在城镇布局上, 华明示范镇科学划分了居住、服务、就业的区域功能布局, 合理安排了商业、学校以及休闲娱乐场所等配套设施。在城镇环境上, 规划建设了湿地公园和生态湖, 形成了特色生态田园。在建筑功能上, 广泛使用太阳能和清洁能源, 采用地热温泉集中供热, 实现低碳节能环保。过去在农村, 农民生活用水靠村子里的机井, 做饭、取暖靠烧煤炉子, 村子里的道路、活动场地等条件都很差。现在搬进了楼房, 自来水、煤气、太阳能热水一应俱全, 每天晚饭后还可以在文化广场扭扭秧歌、跳跳舞, 农民们过上了实实在在的市民生活。

天津市小城镇建设研究 篇7

截至2012 年天津市户籍人口993.20 万,外来人口392.79 万。外来人口占户籍人口的39.54%。所以,天津市一方面要解决城镇一体化统筹发展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容纳解

决外来人口的落户问题,可谓是任务重大。

下面从天津市城镇化率指标考察天津市城镇化建设的整体推进情况。

城镇化率最能反映一个地区的城镇化的整体状况水平。下面从三个视角考察一下我市的城镇化率(见表1)。

注:天津统计局网数据整理。

视角一:按照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常住人口聚集程度反映的城镇化率,这也是世界通行的计算方法。

城镇化率=(616.36+392.79)÷1 385.99×100%=72.81%

视角二:按照天津市有户籍的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

城镇化率=616.36÷993.20×100%=62.06%

视角三:按照全市就业情况反映的城镇化率。

镇化率=803.14÷993.20×100%=80.86%1

通过以上三组城镇化率的数据表明,天津市从三个视角计算的城镇化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较为乐观。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一个农民无论出生在哪里,都改变不了其农民的身份。虽然,目前,天津市正在开展外来人口落户制度的改革,制定了放开户籍准入的条件,但是,过高的异地落户成本和落户具备的条件使外来人口虽然生活在本地,但却不能扎根或不敢扎根。所以,要想提高天津市的城镇化率只能从户籍制度入手进行改革降低准入制度和限制条件。按照常住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反映的城镇化推动情况,是世界各国通行的计算方式,天津市该指标也已达到72.81%。距离联合国发布的发达国家2050 年城镇化率达到87.6%的目标还有15 个百分点。

另外,按照从业人员计算的城镇化率已经高达80.86%。从另一个侧面可能更能反映天津市的城镇化的整体水平。因为,中国正处于改革的深化阶段,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进城务工,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随着中国商品市场的丰富、货币市场的发达,各司其业、专业有攻,恰恰说明该地区的商品化发达程度,所以,按照从业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地区或城市城镇化统筹发展。

但是,从天津市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分析:全市平均人口密度为1 100 人/ 平方公里[1],其中环城四区人口密度与全市平均人口密度基本持平;而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最高达27 347 人/ 平方公里;涉农三县人口密度最低只有321 人/ 平方公里。所以,市区的城镇化率远高于涉农各区县的城镇化率。这也说明天津市城镇化率在城区和环城及其边缘各区县的城镇化统筹状况发展极其不平衡。由于涉农各区县的城镇一体化推进情况也参差不齐,尤其是天津市三个涉农大县地大人稀,城镇一体化推进任务繁重,既需要科学的方法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二、天津市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一)天津市涉农各区县城镇化建设中的重点问题

1.区县经济总量,财政实力极其不均衡,在农村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上力有不逮。如蓟县2012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3.7 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0.28 亿元,绝对量在农口区县中仅高于宁河,人均水平全市最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小,是武清、静海的1/10,宝坻的1/4、宁河的1/3 左右。

2.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产业升级任务依然繁重。总的看,各县产业发展参差不齐,但总体表现层次还比较低,农业发展与现代农业的“五化”标准(集约化、精细化、设施化、品牌化、生态化)还有较大差距;在工业发展上,新型产业发展刚刚起步、高科技产业比重还比较低;服务业以交通运输、批发、餐饮为主,金融、物流、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3.农民转化身份后的就业难度较大。由于合区所辖镇人口聚集度过低,市场人气不足,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转移劳动力就地就业成为难题。因为只有人口聚集,才可能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服务业的就业都是与人口聚集相关的,如果没有人口聚集,许多事情仍由家庭做的话,是永远不会实现社会化的。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巨大吸纳能力就说明了这一点。当然,天津市不同的区县,面临的就业难度不同,有地区位优势明显,吸引大量外来人口,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如滨海新区。但是,也有区县位居山区,转移人口就业压力较大,如蓟县,新城建成后,将导入5万库区农村人口,农民原有的劳作方式和经济来源将彻底颠覆,安置农民就业成为当务之急。

4.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十二五”期间,市有关部门将加大二氧化碳排放考核力度,由于各县工业总量小,原有排放基数低,在低基数基础上实现减排难度很大,对后续经济转型、产业发展造成很大压力。

以上问题可以称得上是各级政府正在重点主抓的问题,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问题,只要我们认真、细致、耐心,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胜利。但是,天津市城镇化发展改革中真正的难点问题不在于此。那么,笔者感觉城镇化发展的难点问题应该是人的问题,是人的城镇化问题。因为,当前硬性城镇化建设,使散居、独立的横向邻里关系转变为群居、相邻叠加的纵向邻里关系。如何处理好邻里关系,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所以,在强调物城镇化,搞好硬件建设情况的同时,是否也要强调人的城镇化,加强城镇化的软环境的建设。具体涉及到社会环境和谐,文化修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即注重农民意识的转变,市民素质提高,人与人之间涵养的提升,生活环境与生活习俗的扬弃和升华。

(二)天津市城镇化建设的预期管理问题

1.户籍二元结构带来的问题。随着撤村进镇、村改居进程的加快,部分农民户籍将由农业转为非农业,在农转非过程中由于两种户籍人口在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方面政策差异较大,涉及农转非人员切身利益,因此需要解决农业与非农业户口在两种政策的差异性问题。

2.土地权属带来的问题。因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并没有改变,不利于吸引市场投融资者参与土地整合工作,投资者对集体土地与农民的利益联系持观望态度,而土地整合中三位一体的安置补偿方式又急需大量资金。

3.房产证办理问题。农民还迁用房需要颁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及房屋产权证,以利于推动试点镇工作,便于群众办理房屋贷款,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办证所涉及的部门较多,手续复杂。

4.群众对楼房这种新居住环境还不适应。农民迁入楼房后,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比如生活物品的堆放,垃圾的清理,电梯的使用,公共设施的维护,邻里间关系的处理等,需要采取集中培训,宣传影响,使群众逐步适应新的居住生活方式。

三、推进天津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根据区位特色、空间人文特征,合理规划

根据本区的总体规划和空间布局,一方面有序推进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通过推进整合工作,完善区域整体功能。其一,逐步建成一个具有产业支撑的新型城镇化体系。以满足发展现有优势产业、容纳节能环保项目,解决在整合工作中失地农民“农转非”后的再就业及增加收入问题。其二,利用良田土壤,实现农田集中复耕,发展以名、优、特、新、精品种为主的高效农业、生态农业项目,为不具备转岗条件的失地农民“农转非”后的再就业创造条件,提高农业收益。其三,结合天津市重点规划景区发展旅游设施及健康产业。以满足完善休闲旅游度假保健养生功能,建设健康娱乐、健康公寓、医疗保健、抗衰老园的需要。其四,为实施总体规划,缓解财政资金压力,采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通过设立土地储备基金、民营企业成长基金,成立社区银行,完善开发性金融、融资租赁、信用担保等金融服务手段,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完善的金融服务平台,破解资金瓶颈,保障整合工作的资金来源。

(二)宅基地换房与旧镇区改造相结合

第一,各区镇利用“挂钩”试点的优惠政策,拆除分散座落的农民现有住房和旧镇区简陋平房,建设集中住宅楼房。严把质量关,新建楼房坚持高标准设计、高标准施工、高标准监理的原则。第二,设立社区活动中心、服务中心以及中小学和幼儿园等配套设施,完善社区功能;合理绿化,提高镇区绿化水平。为还迁群众提供生态宜居、节能环保的放心楼房,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使广大群众实现安居。第三,对积极参加整合工作的群众,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且免收五年物业管理费,五年内采暖费减半收取,消除动迁群众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住得进楼、住得起楼。第四,完成整合工作的行政村,实施撤村建居,原村党支部、村委会改组为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社区组织工作经费和工作人员工资由镇财政承担。原村集体组织成员与其他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共同参加社会生产活动。镇政府增强服务职能,加强对社区居委会的管理和指导,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控制和具体服务作用。力争达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

(三)改革集体土地流转机制,保障农民切身利益

开展整合工作,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各镇按照天津市政府的有关政策和失地农民不同年龄段,分别给予养老补偿待遇。第一,不满18 周岁的,给予一次性失地安置补助费。第二,对适龄参保人员按政策规定标准提供养老保险保障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人员给予一次性生活过渡费。第三,各区对于新出生人口实施两年过度期,以后不再区分农业和非农户籍。

(四)界定集体及个人资产,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座落在实施拆迁范围内集体土地上的村集体企业地上物、集体公建等集体资产,以及个人所有的企业地上物及地上附着物等资产,政府按照合理补偿的原则,委托有资质的评估机构对其进行作价评估,依据评估报告给予经济补偿。村集体资产补偿所得由村委会负责组织依照民主议定程序确定分配方案,按人均发放至本村村民;个人资产补偿费用直接发放至资产所有人个人。在集体和个人资产处置过程中,做到权属明确,标准统一,公平合理,以村为单位整体解决,确保群众切身利益不受侵害,避免遗留问题或产生新问题。

(五)加强土地调控实现均衡发展

首先,加强土地调控,分批将村集体土地集中流转。土地流转模式,主要是通过全体村民民主公决的形式决定集体土地参加流转,由村委会依照村民的意愿代表全体村民与其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明确集体土地流转的权利义务以及集体土地流转获得的补偿。其次,按照总体规划把村集体土地进行集约整合,在集体土地获得审批转用后,为产业项目入驻提供载体,为现有优势产业拓展发展的空间,形成一、二、三产业并举、各业竞相发展的格局,快速扩大区域经济总量,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第三,充分利用公共基础设施的能力,更大限度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单位土地贡献率,为提升都市休闲农业水平提供资金支持,为提高群众社会福利待遇创造资金来源,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第四,建立农民转岗培训中心,重点开展失地农民岗前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使其农民身份自然转换为市民,提高其生活水平,增强其市民生活意识。

摘要:天津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同全国一样,都是各级政府起主导作用、市场运作、企业参与。这种做法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方面,政府全面主导的城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城镇化率迅速提升,有利于政府对人口流向、产业发展进行调节。不利的方面是,政府主导没有先例也是摸索前进,如果政府政策失效、负面影响就会被放大;再有政府全面主导的城镇化以行政手段干预人口向城市集聚,影响城市规模扩大拉动经济增长而非经济手段影响经济增长,有计划经济的影子。根据本区的总体规划和空间布局,一方面有序推进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通过推进整合工作,完善区域整体功能。

天津市小城镇建设研究 篇8

华明示范小城镇项目概况

天津市东丽区华明示范小城镇农民还迁住宅建设项目为天津市以“宅基地换房”的首批试点, 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和天津市城区之间。还迁涉及原华明镇的12个村, 总投资39亿元左右。

因其建设面积大、资金投入多, 依靠政府和农民的财力显然不可能完成。因此天津市东丽区政府突破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资进行项目建设的投融资模式, 积极推行以宅基地换房为手段的“以地生财, 以城养城”的做法, 在投融资方面开创了国家开发性金融与小城镇建设结合的先例。通过组建政府性融资平台 (天津市滨丽建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 以政府财政资金垫付项目资本金, 同时以华明示范小城镇建设项目出让区土地收益权作为质押条件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25亿元进行项目建设。这种利用项目收益融资的新方式, 缓解了东丽区政府的财政压力, 使得华明示范小城镇建设项目顺利完成, 迈出了天津市农村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性一步。

华明示范镇建设投融资模式引起的几点感想

(一) 地方政府进行投融资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 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需要

自2006年4月底开始, 国家五部委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停止一切对政府打捆贷款和授信活动, 地方政府不得为贷款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或变相担保, 叫停了地方政府的信用贷款业务。因此, 地方政府要积极领悟国家宏观调控精神, 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投资建设领域建立和培育政府的投融资主体, 发展和完善城建投融资平台, 以解决地方政府对各项投资的资金需求。

2. 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改革对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基础设施建设变得相对落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如电力, 城市交通, 铁路等) 是我国面临的一项较为艰巨的任务。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所面对的一大难题就是对资金的需求。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量大, 单独依靠政府投入的资金远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加之地方政府受法律不能进行借贷的约束, 因此地方政府必须进行投融资模式改革, 改变由政府计划控制和财政支付的方式到财政资金主导和市场化投融资的方式的转轨, 通过组建政府投融资平台, 利用建设项目本身或是政府信用向银行申请项目贷款来缓解政府财政能力不足的压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政府投融资模式的改革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3. 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改革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地方政府的主要任务之一, 政府投融资模式改革, 将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由财政投资主导逐步转变为银行信贷投融资主导, 将直接投资方式转变为间接融资方式, 大大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4. 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改革是适应未来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需要

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是未来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趋势, 地方政府在信用贷款受阻后应该积极改变思想观念, 不断借鉴城市经营思路与模式, 进行金融创新, 逐步以间接手段调控社会投资, 实现城建直接融资方式, 大力发展“政府引导、财政支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复合型投融资机制, 突破财政资金“瓶颈”和体制障碍, 促进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 提高投资效益, 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有力地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 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改革途径:积极推进项目融资

1. 项目融资概念

项目融资从广义上讲, 是指为了建设一个新项目、或者收购一个现有项目, 或者对已有项目进行债务重组所进行的一切融资活动。从狭义上来讲, 项目融资是指以项目的资产、预期收益或权益作抵押取得的一种无追索权或有追索权的融资或贷款活动。一般提到的项目融资仅指狭义上的概念。项目融资分为无追索权的项目融资和有追索权的项目融资, 目前较为常见的均为有追索权的项目融资。

2. 项目融资现状

国际:随着若干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融资方式形成, 以及在融资结构、追索形式、贷款期限、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和发展, 项目融资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电力、交通、城市公共设施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由于项目融资能够有效的将项目风险与投资者的风险在一定的程度上加以分离, 能够有机的将与项目开发密切相关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 帮助改善和提高项目的经济强度, 增加项目的债务承受能力, 减少项目投资者的自有资金投入, 提高项目收益率。因而, 项目融资一出现就有很强的生命力, 并且经过不断改进和发展, 在今天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奠定了自己强有力的地位。

国内:随着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 国有商业银行正逐渐成为以效益为中心、独立审贷、具备风险防范机制的商业金融机构。项目融资方式有助于控制信贷风险和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 有逐步被国内商业银行采用的趋势。而且近年来国内金融机构转换经营机制、注重防范金融风险, 纷纷推出项目融资金融服务业务, 包括飞机、船泊、大型设备国际租赁融资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项目融资方式必将在国内信贷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3. 地方政府应积极推行项目融资

项目融资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融资方式, 主要依赖项目自身的未来现金流量和收益为担保条件进行融资, 这种融资模式对地方政府而言, 能够引导投资者以及金融机构的资金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 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减轻财政负担, 加快地方城市建设速度。

4. 适合地方政府投融资的项目融资方式

BOT (建设—经营—移交) 是项目融资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方式, 是政府将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经营权授予针对项目设立的项目公司, 项目公司依托项目进行融资、建设, 在约定的期限内, 以项目收益偿还贷款、获取回报, 特许期满将项目设施无偿交给政府。这种以特许经营为基础进行项目融资的投资建设方式, 须经过国家特许才能进行, 形成的债务不是国家主权债务。BOT方式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不仅能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还可以使基础设施的经营效率大大提高。随着BOT方式的日渐流行, 根据项目自身特点又衍生了BOO (建设—拥有—经营) 、BOOT (建设—拥有—经营—移交) 、RLT (建设—租赁—移交) 和TOT (移交—经营—移交) 等项目融资方式, 实践证明, 这些投融资方式都比较有效可行, 地方政府在城建投融资体系中可以根据项目特点进行选择或创新, 从而扩宽城建资金筹集渠道。

融资租赁也可以说是项目融资中的一种形式, 是集信贷、贸易和技术于一体的融资方式, 可以不先支付现金而解决政府投资项目的大中型先进机械设备资金短缺问题。不少城建项目的先进机械设备都是资金需求量相当大的, 政府可以先向一些租赁公司或其他公司租赁, 使用并开始获得收入后再支付租金给出租人, 租期满后可根据合同协议以及项目本身的有关要求, 折价购买或作其他处置。融资租赁的杠杆作用极其巨大, 只需少量资金即可获得机械设备的使用权, 这对于缓解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不足有很大帮助。

5. 项目融资还需政府在投融资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

由于我国应用项目融资的时间较短, 从总体上看, 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地方政府要在投资建设中不断总结经验, 寻求适合的项目融资方式, 以缓解财政压力, 同时规避相应的投融资风险。

综上所述,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地方政府在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缓解巨大的财政资金压力和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及未来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需要, 必须进行投融资模式的改革, 改变财政直接投资为通过平台公司直接融资, 积极推进项目融资。项目融资作为一种新型的特殊的融资模式, 通过主要大型基本建设项目的应用逐步被地方政府重视和接受, 但由于其在我国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其进一步发展和应用需要地方政府在投融资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创新, 才能使其从真正意义上缓解地方经济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经济建设的资金短缺问题。

参考文献

天津市小城镇建设研究 篇9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村体育 制约因素 可持续发展

Research on Conditionality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ianjin Rural Physical Activities in

Construction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Huang Yanmei Zhu Jianmin

Abstract:The author takes peasants in Tianjin countryside as the research target,beginning with the actual investigations,making use of means of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from the microcosmic angle,to discuss the current condition and conditionality of the physical activities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socialism rural area,researches and reveals the elements which effect farmer sports inTianjin.This paper aims at finding strategies push forward to farmer sports in Tianjin countryside.

Keywords:Construction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Rural physical activities Conditional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2-0069-0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明确提出了“十一五”体育事业发展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以加大农村体育工作力度,加快农村体育发展步伐,促进全面健身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农村体育是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和谐农村体育,探索发展和谐农村体育的构建理念,构建具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的和谐农村体育健身体系,以此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下农村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一项紧迫、现实而有重要意义的工作。有鉴于此,本文以天津市农村体育为研究对象,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旨在探索新的形势下如何推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依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一些有益的

尝试。

1.天津市农村体育发展的基本现状

1.1 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现状。

由于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有效供给可以改善亿万农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丰富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大的正外部性。因此,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应主要由政府承担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的责任,并辅之以其他供给方式。但调查中发现,无论是体育场地的供应,还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配备,城乡差距都明显的过大。2006年,天津市乡镇人均体育经费仅为0.15元,而根据天津市体育事业十五发展规划,人均体育事业经费达到2元,后者是前者的13倍。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部分区县农村体育场地数量与第四次普查数据相比,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很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农村公共体育产品投入不足,致使部分农村公共体育设施荒废或被挪用。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中很大一部分为地方性公共体育产品,多由地方政府供给。但由于天津市县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地方领导对体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同,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呈现出严重的区域性不平衡。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农村和农民需要的公共体育产品,分布在乡(镇)村的体育场地的比例要远远低于市区。如健身设施和健身知识等供给严重不足。但能够反映和满足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政绩”和“利益”需要的大型体育场馆,如“一场两馆”或“两场一池一馆”和竞技体育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过剩,又造成了农村公共体育产品总体供给结构失衡。我们从表一可以明显看出,在对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上,天津市明显落后于北京和上海。农村体育弱,是在物质范畴和文化范畴上可观察、可测量、可判断的客观事实。

资料来源: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简明资料。

1.2 农村体育组织与管理现状。

目前,天津市农村体育管理组织建设运行机制可概括为县城、镇、村三级运行网络,以县城为龙头、镇为中心、村为基础,发展整个农村体育工作。天津市许多县区有较为健全的体育组织管理制度,乡镇和农村都成立了相应的体育协会和文体中心。但有的区县的农村体育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权限边界划分模糊,运行机制不畅,管理不力,具体表现在:体育管理部门负责人的性别比例失调(男多女少),学历层次偏低,体育专业毕业的太少;县区体育部门与上级体育局之间的沟通、联系少,权利责任不清;区县、乡镇的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少、水平低,有组织的体育活动、比赛较少;有的县区还没有专职的农村体育工作者。据调查显示,有专职农村体育工作者的区县不到65%,说明政府虽已加强了对农村体育的管理组织工作,但还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对边远县区的体育管理组织建设。另外,由于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刚刚起步,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的比例很少,而农村体育人口又较多,造成农村体育管理人员的不足,农村体育活动的指导率低。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难以保证农村体育发展的需要。

1.3 农民的健身观念和体育意识问题。

价值判断要真正指导、影响主体的行为,则需使外在或客观的价值标准内化为主体的思想意识,也就是说只有农民在对体育这一事物有充分的自主认知、自主价值判断他才会形成比较明确的体育态度。或者接受其他人所倡导的体育观念,而体育观念的形成将直接左右着他的体育实践。从表二中可以看出,在总收入相差较少的情况下,但文化娱乐的支出却差别较大。调查发现,不少乡镇村基层领导认为,“体育活动是闹着玩的事,搞体育既花钱又没有效益,得不偿失,蹦蹦跳跳跳不出钞票”;而终日劳作的农民则普遍认为“干活就是锻炼,无需再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是机关单位、城里人的事,富足无聊人的事”。因此,在不少乡镇领导眼里,体育成了可有可无、不务正业的事、摆不上台面,而一般干部群众空闲时宁可聚在一起打牌搓麻将,也不愿参加体育锻炼。教育差异、经济差异以及文化差异导致农民对体育价值认识存在较大偏差,制约农村体育消费的发展。调查发现,同是农业户口的农民,只占农民总数18%左右的农村文化精英经常参与体育活动,而占农村人口75%~85%的农业劳动者则很少经常参与体育锻炼。

我们对天津市郊农民《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天津市全民健身条例》的认识程度的调查表明,广大农民对体育法规认识水平及了解程度普遍偏低(见表3),仅有16%和8%的农民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天津市全民健身条例》很了解;有46%和75%的农民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天津市全民健身条例》毫无所知。以上问题说明,天津市农村居民对体育法律法规了解缺乏,农村体育管理法制化程度不高,政府在贯彻农村体育管理法规政策方面重视不足,农村体育管理缺乏法制保障,农村体育管理法制化建设基础不稳,宣传体育法规政策方面力度不够,工作明显得不到落实。加强对体育政策法规具体内容的贯彻落实及宣传教育应成为今后工作的重要部分。

1.4 农村体育的需求和特征。

农业是与大自然相伴的传统产业,他们的生产劳动特点决定了他们生活特征、文化特征和体育需求的特征。通过调查总结,现阶段农民体育需求的特征主要是:

1.4.1 负荷轻量和内容娱乐性。农民群众主要在户外从事体力劳动,体力劳动与体育运动固然有许多不同,但是,它们的体力付出和活动环境是相似的。因此,农民在体力劳动之余,就需要一些负荷量不大、调节性或具有休闲娱乐性的体育项目,使之与生产劳动的体力付出和精神疲劳得到调节。

1.4.2 季节性和随机性。农业劳动最突出的特点是农忙的季节性,体育活动作为休闲、娱乐的内容,多半是调节式和补充性的。因此,农民体育的季节性特点也很明显,而只能依照农业季节特点,进行随机安排。

1.4.3 文体结合和技能简便。与农民经济文化水平相适应,农村的民俗文化娱乐活动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开展农村体育一定要注意在文体结合点上,寻求增长点,如开展秧歌舞、踩高跷、龙舟、腰鼓等传统体育活动。由于多数农民缺乏体育知识和技能,因此,动作简捷、规则简单、便于推广的项目应当是开展农村体育的重点。

2.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

2.1 农民经济基础薄弱,消费水平不高。

马克思曾说过:现代社会对体育的需要是由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决定的。在物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社会成员享受各种权益,在体力、身心、精神、道德和个性等诸方面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的实现和社会对体育的需要,不是以人们的愿望和主观意志为依据,而是由社会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表4恰恰反映出影响天津市农村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第一个因素是经济条件因素。体育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个人、家庭或社会群体的经济实力。人们生活中的经济行为有较严格的层次划分,对于体育生活的投入是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之后的经济行为,这是生活需要层次的一般规律。依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可知,收入越高,消费在收入中所占比例越低,低收入阶段,消费对经济收入就会有相当大的依赖。虽然天津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各种形式的扶贫、助贫等惠农政策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未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仍没有得到解决,这将严重影响和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且城乡贫富分化日趋严重。2006年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为7942元,只相当于城镇居民的3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41.1元,相当于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39%。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日益突出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经济是基础,物质是保证,目前农村经济基础差,生活水平低下的现状是制约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发展的根本因素。因而,只有发展农村农民经济,加大政府对农村农民体育的扶贫,体育和健身才能进入千家万户。

2.2 投入明显不足,基础设施落后。

农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不仅取决于经济收入、个人需求、个人观念,同时还取决于体育环境所给予的容纳程度及其所提供的保障条件。当农民想参与、能参与之后,就必需解决参与什么、怎样参与、在哪参与、谁来指导、谁来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因而,这些方面也是严重影响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没有这些基本保障条件,即使农民的体育需求和愿望很强烈,也很难有效的、大规模的开展起来。建国后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所形成的我国二元社会结构,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社会差别与地理差别相互重叠、相互加强,即城乡差别不仅仅是地理位置差别,更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差别。这种社会差别不仅存在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而且在社会生活方面更体现为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体制存在差异。城市的文化事业包括体育公益事业经费是由国家财政供给,而在农村则是以“农民自供自给为主、国家补助为辅”这一供给制度,客观上使农村体育所需的经费、公共设施,既外在地受制于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差别,又内在地默认于地理差别供给的体制性。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资料显示,占总人口24.89%左右的农村仅拥有8.2%的公共体育场地,并且这些场地又多分布在学校。由此,这样一种有其历史必然性的二元社会结构,遏制着农村群众体育开展所需的配置要素,使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失去平台,制约了农村体育的开展。

2.3 农民的教育素质偏低,健身宣传难度较大。

需要是行为表现的先决条件,动因是行为产生的内在动力。只有当农民有了高层次的需要条件时,才可能产生其它行为,而这种行为的产生、实现,是这种行为在观念中得到表现并被农民所意识。因而,农民在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之后能否在余暇时间内参加体育锻炼,还应取决于他们对体育的认识。由于教育素质偏低,缺乏对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及对个人健康知识的了解和行动,造成很大一部分农村居民尚未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相当一部分人错误地认为体力劳动者不需要体育锻炼劳动就是锻炼身体、参加体育运动是高消费、锻炼身体人家笑话、参加体育锻炼是城里人的事等一些不成熟的体育意识正严重影响他们参加体育活动。更新体育观念,增强体育意识,使他们在相互的耳濡目染及亲身领悟中产生对体育的正确理解和爱好,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提高健康认识水平,增强健身意识,改变传统思想影响的旧观念。使人们懂得体育与生产劳动的区别、体育可以强身健体、消除疾病等观念。只有这样,农民才可能在时间少、条件差的情况下,挤出时间、创造条件去参加体育活动。

而且受多方面的制约,农民思想观念转变慢,接受新事物能力差,加之农村体育发展的基础薄弱,群众体育宣传、组织的缺乏,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不足,被竞技体育所同化。这必然导致新时期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宣传、推广、开展的难度增大。

2.4 传统的生活方式与观念,制约农民参与体育的积极性。

农村强烈的传统文化氛围时刻在起着作用,几千年传统农业文明条件下的农村居民,凭借日常生活的传统、习惯、风俗、经验、常识以及血缘和天然情感等生活形式加以维系,在家庭、村落、乡里等自然体系中建构起他们生活方式的规定性和日常活动其积极意义,是为个体自发地调节和支配日常生活的运行、规范其农村社会的运行机制提供必备的基础;其消极意义在于,当农民以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等种种传统的、习惯的、常识的生活方式去对待日常观念以外的事物或精神文化建设时,恰是那些积极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较大的阻滞力。农民长期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形成稳定的生活价值模式或心理定势,农民体育意识较淡薄。当组织者于农闲时发起迎奥运的健身长跑时,应从者多数是小孩(学生)和村干部,村民几乎都在家中玩牌。这都与长期形成的生活方式、观念造成农民自主参与体育意识不强,农村体育活动主体的缺失有关。

2.5 组织管理的统一化与需求多样化的冲突,阻碍农村体育的开展。

对农村体育认识上的偏颇,必然导致实践操作的失误。长期以来,管理部门都在强调城市体育所代表的群众体育对农村体育的导向与表率作用,而忽视了对农村体育自身的挖掘和整理。在理论上,管理者承认农村体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对农村体育的普及与推广更多地是采用了城市体育的思路,将农村体育作为一个被动的客体,以为要发展农村体育就是要将现代体育推行到农村的各个角落,以城市的群众体育标准去简单衡量农村,通过建多少场馆、参加了什么级别的运动会、获得了多少奖牌、输送了多少运动员来衡量农村体育发展的水平,而对农村的实际情况和丰富多彩的原生态的体育却远远重视不够。而现代体育的开展,对场地、专用器材和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因而是不可能在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下的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开展。比如,在过去的农村体育工作中,无视客观实际和城乡差别,盲目提出体育工作城市和农村并举,争取在四五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基本普及农村体育,五年内做到每乡有两场、一站、一馆、一池的要求,结果全部落空,就给了我们沉痛的教训。因此,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如果简单地把城市体育的一些做法复制到农村,那么这样对农村区域广阔和人均资源短缺的现况来说,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可以说根本无法实现。

3.对策与建议

3.1 强化政府职能和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农村体育工作。

体育事业是公益事业,发展群众体育事业是各级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体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宪法》和《体育法》都作了明确规定“在当前的条件下,强化政府职能于发展农村体育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当前农村体育处于起步发展的情况下,政府理应起到主导作用。没有政府行政行为,农民进行体育锻炼的自觉性是不强的,政府行为主要是依法行政和健全机构,全面组织和发动,真正把农村体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在当前特别是要抢抓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推动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并建立各项工作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和经济后盾。在一些体育“贫困”乡村,应该把体育场地建设列入农村发展规划,逐步使农民都有一个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

同时,应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比如可以制定一部全省性或地方性的《农村体育工作条例》,配合国家的《体育法》和天津市有关体育事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有关部门在开展农村体育时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减少随意性和人为因素,优化农村体育发展环境。

3.2 积极吸引社会投资,拓宽资金来源。

农村基础设施匾乏,公共体育设施少,己成为制约农村开展体育活动的“瓶颈”。树立群众体育群众办的体育社会化意识,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形成“政府、企业、群众(个人)”三位一体的投入机制,拓宽体育投入渠道,使体育真正进入市场拉动的发展轨道。结合目前天津市农村体育经费短缺、社会投资积极性不高等现状,政府应在筹集农村体育经费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它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来关心、支持和参与目前正在全国各地探索推广的“村企共建模式”,“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双赢”的思路是能够体现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新农村体育的建设也可利用该模式,即鼓励各行各业,投资兴建体育基础设施,举办体育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宣传和表扬对新农村体育建设给予支持和帮助的单位。此外,各级地方政府和体育管理部门应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尽快出台一系列体育法规、政策,对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组织体育竞赛、从事体育项目经营和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等活动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如优惠的税收、信贷等经济政策,以帮助和扶持农民发展农村体育事业,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来投资农村体育,从而形成“企业搭台,体育唱戏”的双赢模式。

3.3 建立农村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和流动的宏观调控。

一个国家或地区农村体育人力资源的潜力与状态对于充分有效地利用体育物质资源、实现体育经济增长中的体育产业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基础条件。各级领导必须正确认识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开发对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性,加强对开发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工作的指导,研究制定开发农村体育人力资源的相关政策与制度,充分调动农民从事农村体育产业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开发农村体育人力资源的环境。要建立农村体育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立足乡镇、重点村组、各级扶持与监督的农村体育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流动、创新、低耗高效的管理体系,实行遵循法规、政策引导、乡镇扶持、村组主导、农民主体的新型管理模式。同时,逐步完善农村体育人力资源的配置,实现各种体育资源的有效使用,这是转变农村体育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要重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创建公平的就业环境。农村体育人力资源的配置受地域特点、体育产业发展规模以及农民价值取向等多元因素的制约,其实施过程比较复杂,难度很大。因此,必须制定农民的体育创业优惠政策等有效途径,促进农村体育人力资源的有序流动,全面协调与控制农村体育人力资源配置方向、配置数量、配置质量与配置比例等问题。要重点培养农村全民健身、农村体育继续教育、农村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依靠市场供需关系与契约关系,进行组织协调、信息服务与监督指导,切实加强农村体育人力资源流动的宏观调控。

3.4 构建“以农为本”的农村体育内容体系。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以健体的价值取向发展农民体育显然是不合适的,发展农村体育,应形成适合我国农村的体育主流意识,需充分考虑农村、农民的自身特征,在目前,以文化娱乐为主流的体育价值,注重体育文化对农民生活方式、心理的积极作用无疑是吻合农民的心理特征,也是发展农民体育的一条新思路。从对农民体育器物、政策支持转化到对农民体育发展所必需的心理、文化支持层次。

加强对新兴体育项目的开发,对已有的体育项目进行改造,在活动的形式上坚持灵活多样的方针,实行传统养生与现代化健身相结合,娱乐休闲与健身锻炼相结合,平时健身活动与假日旅游活动相结合,个人活动、家庭体育、集体活动与竞赛活动相结合等,使农民踊跃投身于体育健身的活动中去,形成全民健身的新局面。农村体育,要做好“农”字文章。结合农村生活实际和农民生活特点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是发展农村体育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因此,一是因地制宜选择农民喜闻乐见、参与程度高的体育活动项目,有效利用健身工程的场地设施,常规性开展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台球、象棋、武术、气功等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二是建立农村特色的体育内容体系,利用农闲和传统节日,将体育活动与农民的生产劳动相结合,把趣味与常规竞技项目结合起来,如跳绳、踢踺子、拔河、挑水、搬运重物、自行车载重、掰手腕等。三是挖掘和创新民族民间(民俗)传统体育内容体系。那些根植于地方文化之中的传统体育、乡土体育不仅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而且在农村传统节日中能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凸显体育文化娱乐在构建和谐农村中的作用。总之,应推广更多富有浓郁本土文化气息,集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于一体,植根于百姓、易于开展、易于推广的新型特色健身项目。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年10月18日

[2] 陆相欣主编.农村社会学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3] 卢元镇主编.体育社会学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4] 张成福主编.公共管理学 [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5] 田雨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战略[J].体育学刊,2006/05

[6] 李留东、张文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角下发展农村体育的几点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06

[7] 黄爱峰.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体育发展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06

[8] 丁海勇.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思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01

[9] 于向.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06

[10] 胡庆山.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对策[J].体育科学,2006/10

天津市小城镇建设研究 篇10

关键词:基准地价,地价,容积率,修正系数

1 容积率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1) 容积率的内涵。容积率是西方国家 (主要是美国) 在20世纪初推行城市土地区划管理制度所采用的一项重要指标。因其以地块内建筑规模控制代替了早期的单纯建筑高度和体量控制, 为建筑设计提供了灵活性, 使这一指标得到广泛认可和采用[3]。

容积率是指在城市规划区的某一宗地内, 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与整个宗地面积之比, 即: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土地面积[3]。

2) 影响容积率的因素。影响一宗地容积率水平的因素, 包括宗地的价格水平、区位条件、用地类型以及基础设施配套条件等等。一块宗地的价格水平越高, 开发商越倾向于加大土地开发强度, 摊薄土地成本, 以保证能获得稳定的利润。

2 容积率与地价的关系

容积率不同可以导致土地开发收益大幅度变化, 一般情况下, 同一宗地的容积率增大, 可建设更多房屋, 利润上升, 开发商也愿意支付更多土地款, 导致地价上升。因此容积率是影响地价的重要因素。

1) 遵循“报酬递增递减规律”。土地纯收益会随着容积率增加而出现由递增到递减的特点, 即表现为地价先升后降, 在土地纯收益最大时地价最高, 此时的容积率是经济上的最佳容积率。2) 城市规模越大, 容积率指标变化对地价影响越大。中小城市, 容积率指标变化对地价的影响相对不明显。3) 同一城市内不同区位, 容积率指标变化对地价的影响程度不同, 表现为从中心向外围逐渐减弱。4) 容积率对不同类型用地地价的作用程度不同。商服和住宅用地, 容积率指标变化对地价影响明显, 工业用地则不明显。

3 容积率修正系数的测算

3.1 进行容积率修正必要性

容积率指标变化对地价影响很大, 因此有必要量化容积率变化与地价变化的关系, 即确定容积率修正系数。

3.2 容积率修正系数的确定原则

1) 遵循报酬递增递减原则与规划的有机结合。前已述及, 容积率增加会导致地价先递增后递减, 实际上, 城市规划工作中不仅考虑经济因素, 还需考虑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 因此规划部门给定的容积率一般都不会超过经济上的最佳容积率, 容积率修正应依规划数据开展测算, 超出规划的修正没有实际意义, 这样实际上容积率增大会导致地价的单边上涨, 呈非线性正相关关系。2) 考虑到城市规模、区位、用途不同, 地价与容积率关系的特点不同。所以, 应分城市、分区域 (级别) 、分用途编制相应的容积率修正系数表。3) 应考虑土地供求关系。土地投资收益如果全部体现为开发商的利润, 则容积率增加地价不会上升, 反之如果全部归出让政府所有, 开发商也不会有提高开发强度的热情。实际上, 土地收益会在政府与开发商之间分配, 具体分配比例由供求关系决定。因此应把握供求关系的影响。

3.3 容积率修正系数确定的几种方法

1) 特尔菲法:即通过专家打分, 确定容积率的修正幅度, 修正幅度因区位、用途等会有所不同。这种方法在早期的基准地价评估中应用较多。这种方法测定的容积率修正系数修正幅度一般都在5%以下, 在土地市场化改革初期, 土地供需矛盾还不突出, 容积率对地价影响普遍较不明显, 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合理性, 也便于操作, 但随着土地市场的发展, 土地供需矛盾突出, 土地集约利用趋势明显, 这样的修正幅度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步伐。2) 样点地价法:直接采用土地市场成交的案例, 每个案例作为一个样点, 通过统计分析某一区域同一用途各样点地价与容积率的关系来确定地价随容积率的变化规律, 从方法上讲, 这种方法最理想, 只需通过直观的统计分析就能理清地价随容积率变化的规律, 但难点是获取足够可用的样点地价, 大部分城市完全市场化的成交案例数量不够, 样本数量不足成为这种方法使用上的掣肘。3) 复合系数法:这种方法的原理是考虑土地收益规律和供求关系结合, 综合确定容积率修正系数, 即研究随着容积率增加引起的土地收益增加如何在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下在政府及开发商之间分配, 进而确定容积率修正系数。测算分三步进行:第一步, 用剩余法公式计算出地价随容积率逐渐增加的变化幅度即收益变化系数;第二步, 根据土地市场供求关系确定这个变化幅度在政府和开发商之间的分配系数;第三步, 根据收益变化系数和收益分配系数计算得出容积率修正系数。

4 以居住用地为例介绍天津容积率修正系数的确定

4.1 方法选择

天津近几年土地交易比较活跃, 市场也在发展中逐步规范, 本次居住用地容积率修正, 拟采用样点地价法和复合系数法两种方法, 以期两种方法能够互相印证, 相互补充。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供需情况基本一致, 因此不再进行分级别容积率修正。

4.2 居住用地容积率修正系数的确定

4.2.1 样点地价法

分析近三年天津中心城区的土地出让资料, 具体测算过程如下:1) 收集和整理资料。选取近三年129个土地交易案例, 容积率0.5~9.5, 进行土地交易情况影响修正、交易日期影响修正、土地级别修正和土地状况影响修正, 建立除容积率外相同的价格可比基础。2) 样点容积率修正值的确定。对不同容积率下的样点对应的比值进行算数平均, 得出不同容积率下的地价比值, 进而建立以居住用地平均容积率1.5为基准的样点容积率修正值表。3) 测算容积率修正系数。把前面得到的相关数据转入Matlab软件中进行拟合分析, 发现二次多项式 (y=-0.018 72x2+0.404 8x+0.448 1) 的曲线拟合情况较好 (R方检验值达到0.982 8) , 且与理论上地价随容积率变化的趋势相吻合。

4.2.2 复合系数法

1) 收集和整理资料。选取193个收集在售的商品房项目, 容积率0.6~10.6, 售价采用销许价格。通过剩余法计算出样点地价, 并进行除容积率修正外的其他修正。2) 样点容积率修正值的确定。用相同方法, 整理出以容积率1.5为基准的容积率修正值表, 各系数的值减1, 得出由容积率引起的土地收益变化幅度。根据市场调研和与各方面的专家的探讨, 收益分配系数取0.8。3) 测算容积率修正系数。把相关数据转入Matlab软件中进行拟合分析, 发现二次多项式 (y=-0.003 988x2+0.162 7x+0.722 8) 的曲线拟合情况较好 (R方检验值达到0.951 2) , 且符合理论上地价随容积率变化的趋势。

4.2.3 居住用地容积率修正系数的确定

样点地价法测算容积率修正系数用的是土地交易样点, 土地交易中的一些偶然因素不可能在测算时完全剔除, 因此会有一些误差;而采用复合系数法, 有坚实的理论支撑, 但用的是评估地价, 而且收益分配系数的确定需要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和坚实的理论基础。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就可以互相验证, 因此容积率修正系数测算是通过综合分析两种方法的结果得出的。

容积率修正系数运算的过程都是在Matlab等数学分析软件中完成的, 并由软件输出容积率修正系数图像、修正系数值及修正系数的公式。图1就是由Matlab软件输出的天津市容积率修正系数的图像, 2006年的曲线表示的是这次给出的容积率修正系数, 和2003年给出的容积率修正系数相比, 2006年的容积率修正系数比较明确地反映出在不同容积率水平上, 地价不同的变化规律, 具有较强的可信度和操作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下一篇:PS图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