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课

2024-10-14

历史文化课(通用12篇)

历史文化课 篇1

一、引言

龙尾关古称龙尾城、龙关、下关,位于西洱河畔,为唐开元26年(公元738年)南诏王皮逻阁征服西洱河蛮,利用苍山、洱海的天险,初为过关哨所,后南诏王阁罗凤出于政治、军事方面的需要,将其拓建为龙尾城,与喜洲镇上关村西“龙首城”共扼苍洱之险,是古代南诏国,大理国的重要军事关口。龙尾关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由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历代兵家必争的要塞之地,城下的西洱河南岸,曾是著名“天宝之战”的战场,也是我国唐、宋以来与东南亚各国通商贸易的南方丝绸之路——博南古道(即蜀身毒古道)和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近现代成为滇藏、滇缅公路交汇处(见图1)。龙尾关城内分布着众多的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遗迹:龙尾城遗址、龙尾关、寿康楼、将军庙、文庙、弥陀寺、玉龙书院、江风寺、天生桥、大唐天宝战士冢等历史人文景点,还有龙尾街、中承街等传统民居街巷,是当代大理市下关镇区中最能集中体现大理历史文化名城悠久历史风貌的重要街区。

1984年大理被公布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古城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1986年12月8日国务院公布我国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并在文件中首次提出要保护“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历史时期传统风貌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的历史地段,要求各地依据它们的价值公布为地方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开始逐渐受到重视(见图2)。2007年3月30日云南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批准龙尾关为“省级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同年7月经云南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批准,颁布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建设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并要求按照国家《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范》等有关法规编制保护规划。2007年11月15日,由下关镇政府组织召开了“大理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项目评审会,并由相关部门的专家组形成了对“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专家评审意见。2008年4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了第524号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从2008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008年由大理市设计院编制的《大理历史文化名城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成为了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重要依据。而我们的此次规划也在此基础之上,对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的“龙尾街、中丞街主街区保护以及对现状市政设施改造”的具体实施,起到一种过渡和衔接的作用。

二、规划方案

作为总体规划与具体方案实施的一个中间过渡环节,我们在本次规划中主要针对总规中的“一街两点”进行规划:“一街”——以龙尾街、中丞街为主轴线的传统商业街区;“两点”——龙尾关城楼、寿康楼街区节点。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规划构思方案,针对亟需解决的现状问题提出具体的改造措施。

(一)实地调研

龙尾街、中丞街是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内贯穿南北的主要街道,南与西洱河上的黑龙桥相接,北接南天门,地势北高南低,龙尾街位于南面龙尾关城楼与寿康楼之间,而中丞街则位于北侧的寿康楼与南天门之间。此次实地调研主要针对龙尾街、中丞街为主轴线的街区,并发现了实际存在的主要问题(见图3):

1. 市政基础设施设置混乱,严重影响古街区的使用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居民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作为传统的商业街区,与许多传统的古城、古街区一样,龙尾街、中丞街街道内的公共配套设施也出现了严重的短缺。虽然具有北高南低的自然条件优势,但是由于没有完善的给、排水系统,院落内部基本沿用天井内部自然渗水,造成卫生状况不佳、阴暗潮湿;街道两侧生活污水渗流,公共沟渠排水不畅,导致传统古井的水质与水源也受到影响。街道两侧各种电线杆林立,入户电线乱接乱拉,不仅影响街区内住户的通风采光和居住质量,也使街区内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2. 沿街建筑风格差异较大,影响传统街区的建筑风貌,亟需对其进行保护与整治。

街区内的临街建筑主要以清末民初的土木结构建筑为主,由于年久失修,许多建筑已破旧不堪,亟需维护。城市的发展与更新也使街区内出现形态各异的新建筑,其建筑色彩、体量与传统街区的建筑风貌不协调;许多沿街店面设置广告牌,色彩斑斓、大小各异,破坏了传统的街景;街区内新建的项目多为零星地块的“见缝插针”,一般为3-4层的现代建筑,许多居民私自搭建,对沿街建筑的风貌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 景观绿化系统虽有所保留,但仍需改造并完善。

街道内仍然保留着行道树,局部地块种植着较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沿街商铺的许多盆栽植物,也为街区增添了不少的活力。但是由于长时间对街区绿化的忽视,现状的绿化环境缺乏统一的管理,对整个街区的整体环境造成了影响。同时,街区内新增设了公用电话、垃圾收集点、街巷标志牌、公厕等设施,虽然满足街区的部分使用现状要求,但是对街道的整体景观环境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改善街道的景观与绿化系统,完善绿化环境与规范相关设施管理,是提升街区品质的主要途径之一。

实地调研作为规划初期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发现的问题,为我们的规划构思提供了最为重要的现实依据。

(二)规划构思

针对实地调研中发现的主要问题,结合总体规划中对该片区的保护要求,我们对龙尾街、中丞街主街区的保护进行了规划(见图4)。

1. 规划原则——以保护传统历史街区的特色风貌

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充分协调保护与发展、开发利用与改善居民生活的关系,满足市政工程设施完善与历史街区风貌特色相统一;结合龙尾城历史街区特点,因地制宜,寻找最佳的技术途径;节省用地、投资及运行费用。技术上安全可行,维护管理方便,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便于专业部门实施。本着“方便居民生活,有利于发挥和利用历史街区的作用,有利于当地的旅游发展,提高居民居住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路综合考虑技术要求。2.规划方案——规划主要以完善龙尾街、中丞街的主街道市政设施建设、沿街建筑立面保护与整治;新建龙尾关城楼广场和寿康楼广场;恢复重建玉龙书院等传统建筑院落为主,分期实施建设,并对相关的改造建设部分进行投资估算。规划方案的确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龙尾街、中丞街沿街商业较繁荣,且为典型的传统业态,以小商铺为主要特点,多从事小商品的零售。根据店铺特点和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需要,延续原有的商业形态,可形成旅游休闲为主的街区。同时可将保存完好的建筑利用为民俗博物馆,或将较为完整的院落改造为民俗旅馆等,可以让游客品味龙尾关传统历史文化的同时,带动街区内的经济发展。

(2)沿街建筑的保护已经成为恢复街区传统特色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街道沿街建筑中传统建筑的破损、新建的现代风格建筑、居民的私自搭建等,已经使街道两侧商铺传统的建筑风格受到严重破坏,传统建筑的保护维修、新建建筑的改造,都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从传统的建筑中提取出建筑符号,运用于建筑风格的保护与更新之中,形成龙尾关街区特有的符号象征,不仅改善了街区的居住环境,提升了街区的旅游品质,使龙尾关街区具有更明显的可识别性。

(3)通过设置地下管沟,将现有的水、电等管线埋地敷设,可以改善街道内市政设施混乱的现状,并根据街区市政设施的总体规模要求,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利用街道内现有的地形条件,恢复传统的水景工程。在街道内结合原有绿化,设置景观小品,统一标识牌,合理设置公厕、垃圾点等设施,在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时,营造街区舒适休闲的旅游环境。

(4)通过对龙尾关城楼广场、寿康楼广场节点的改造,不仅恢复了传统的历史遗迹,而且还丰富了古街道的空间构成,使人们在龙尾街、中丞街的街道上购物、游憩之时,能够充分体会到街道空间变化带来的不同感受。

龙尾街、中丞街主街道作为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现状条件的改造已经成为街区保护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的规划构思也主要以解决现状中的问题为前提,试图寻找一种比较合理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来达到改善环境的最终目的。

(三)具体改造措施

结合规划的方案,我们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造措施:

首先,完善街道内的市政基础设施改造。街道从黑龙桥北桥头至南天门,全长约920米,高差58.90m。龙尾街至中丞街起点:长240米,高差21.63米,中丞街口至南天门长560米,高差37.2米;路面坡度:龙尾街口至寿康坡起点5.4%,寿康坡至寿康楼12%,寿康楼至南天门7%,平均坡度8.2%。利用原有的地形条件,设置地下管沟,将电信、电力、给水、排水等管线埋地,并设置雨水收集口;结合原有的地势高差,设置景观水景,改善街道的使用环境现状。道路路面材料采用当地特有的麻石、青石和卵石,并铺砌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图案;由于地势高差较大,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还应重点考虑道路的防滑措施(见图5)。

其次,沿街建筑风格的保护与整治。主要针对沿街建筑铺面的保护与整治,恢复传统的抬梁、石柜台等具有明显传统商铺特色的构件。同时对建筑构件(如门、窗、柱、挑檐等)、细部装饰构件(如雕花、彩绘、泥塑等)、建筑材料(以木材和本地石材为主要材料)、色彩(木材的褐色系及石材的青色系为主要色调)等进行保护,根据建筑质量和风貌的实际情况,尽量保留原有传统构件的现存面貌,保持原真性。对与传统街区风貌严重不协调的建筑予以拆除重建;局部建筑构件受到破坏的进行更新与置换。最终形成具有龙尾关传统街区特色的建筑风貌(见图6)。

第三,完善绿化景观系统,为古街区营造一个舒适的居住、旅游环境。结合龙尾关城楼广场、寿康楼广场改造,设置集中绿化;对现存的道路绿化进行保护;提倡商铺摆设盆栽绿化,体现当地特有的盆景绿化;结合小块绿地和拆除私自搭建,增设景观小品,设置休闲椅凳;在恢复的景观水景旁种植绿化,使水景与绿树相互辉映,增添街道的活力;在街道上保留并展示体现不同历史时期特征的各种遗迹和体现人们生活场景特色的事物(如标志、标语、地漏、水池、石桩等),同时可以增加一些传统的装饰物以活跃气氛、加强风貌(如灯笼、匾额、招幌等),使整个街道更具有活力与吸引力。

第四,分期实施。考虑到对传统街道改造所面临的搬迁、重建、维修等实际问题,本规划将具体的工作分为两个阶段实施。一期重点完善街区的市政设施改造、龙尾关城楼广场的建设、临街建筑风格整治与保护;二期重点新建寿康楼民俗休闲广场、恢复重建玉龙书院等,完善街区内的功能设施(见图7)。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规划与方案实施的过渡阶段,本规划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以改善当前居民居住环境现状,提升当地旅游经济发展为目的。虽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会面临众多的社会问题,其可操作性和实施性仍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不断完善,但是对于古街区的保护却是我们所共同努力的目标。通过古街区的保护规划的实施,为当地居民生活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旅游者提供一个可以休闲娱乐的场所,在品味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文化的同时,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改善居民的生活现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摘要:本文主要对大理历史文化名城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的一个部分进行介绍,笔者试图通过对“龙尾街、中丞街主街区保护及市政设施改造规划方案”的尝试,寻找在古城保护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既可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又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而且行之有效的技术途径。

参考文献

[1].[澳]C.P.费茨杰拉德著.刘晓峰 汪晖译.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文化研究所编.五华楼:关于云南大理民家的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

[2].大理市设计院.大理历史文化名城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08

[3].相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法律、法规、规章文件

历史文化课 篇2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很多历史文化遗产的存在都或多或少地遭遇到了一定的威胁,如何在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就城镇化与文化遗产;南京老城历史街区的现状;夫子庙的“伪文化”;评事街的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做了阐述。关键词:城镇化;文化遗产;伪文化;老城历史街区的现状;文化遗产保护 前言: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有历史价值文化内蕴的古城镇、老街区、旧建筑等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城市在大规模建设过程中,盲目改建扩建,导致有些具有文化底蕴的历史遗产被拆除,城市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传统遭到破坏;在旧城改造新城建设中,缺乏体制的规范与约束,往往缺乏“群言堂”而成为“一言堂”,既缺乏前期周密的调查,又缺少专家科学的论证;文化名城的历史街区、古老建筑,常常成为缺乏文化意识历史精神的城市规划建设的障碍,甚至认为这些残破的城镇、街区、建筑有碍于城市的发展规划。在城市的改建复建中,往往形成了城市建设难以恢复的败笔,甚至出现将真文物拆除建造假文物的境况;建筑设计缺少文化内涵·····诸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遭到破坏,不仅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古城古镇难以得到保护,甚至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也普遍存在着历史文化名城的危机与困境。

正文:历史文化遗产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中保护城市文化遗产作为城乡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是一个具有深远历史的大国,保护城市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是历史文化发展的载体,每个时代都在城市中留下自己的痕迹,如今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极大的改变着城市的面貌。然而,城市的建设会忽略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就显得迫在眉睫。

针对我们调查,分四个方面,主要探讨夫子庙的伪文化现象以及老城南评事街在各种利益博弈下的文化传承保护问题。

一、城镇化与文化遗产城镇化,又称城市化、都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 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从经济结构变迁看,城镇化过程也就是农业活动逐步向非农业活动转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从社会结构变迁看,城镇化是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人口以及城镇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从空间结构变迁看,城镇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向城镇地区聚集以及聚集后的再分散过程。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开启了中国具有现代化意义的工业化道路,也揭开了现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序幕。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国家以及地方政府都将推进城市化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予以实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我国现在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城市化率每年增长幅度约1%,2011年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1%。

我国有相当数量的文化遗产,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空间格局表现出明显的组团状特征,大致可以分为北京及周边、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西南地区四大板块,这些遗产分布地区多为自古以来适宜人口居住的地区,甚至是现如今的人口密集区。城市最重要的文化遗产是城市遗存的建筑物,这些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历史的缩影,也是民

族精神的象征。这就把文化遗产与城镇化的协调问题摆上历史的舞台,文化遗产需要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占有大量的土地,且因为保护问题导致的商业和生活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但同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要求城市的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商业服务能够跟上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的加剧了城市人口,土地,资源,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矛盾,给文化遗产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因此,如何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好文化遗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南京老城历史街区的现状南京老城南是位于明城墙以内部分,北至秦淮河中支,以门东、门西、夫子庙、南捕厅地区为核心,总面积约5.56平方公里。区内有多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夫子庙等会、秦淮河八绝、花鸟虫市场等重要历史文化资源,是南京历史最为悠久、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区域之一,是南京的“城市之根”,历史上是南京商业及居住最为发达的地区。先进综合来看,由于老城能够提供更加完善搞笑的服务体系,更多的就业机会,加上市民则聚的心理惯性,老城仍然是南京目前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虽然历史给了老城区极其大的吸引力,但是老城越来越多的问题让人难以忽视。人口和密度方面,南京老城城墙范围内居住半年以上的总人口占主城人口的一半,是人口和建筑高度密集的地区。老城的各项人均用地指标不仅远远低于国家城市建设用地标准,而且也低于现今主城的平均水平。交通方面,老城人口、功能和建设的集聚,使得交通需求不断增长,老城面临日趋严重的交通压力,一是随着新区建设加快,老城、新区通道上高峰小时交通量增长幅度较大,老城与外围片区高峰期潮汐式交通逐渐加剧,二是老城内部道路和停车设施不能满足要求,而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建设,老城的主次干道已经基本形成,且大部分地区已经实施改造,地面交通设施的增长空间已经有限。传统民居的改造方面,从住区更新的角度来看,虽然南京老城的大部分主区已经经过了一轮改造,但是由于老城改造和更新并未采用整体规划建设的方式,从而使得剩下的尚未改造的主区目前基本都是十分难啃的“骨头”。同时,这些改造难度大的地区,大部分又涉及传统居民区的保护问题,如门东、门西、南捕厅地区,他们的规模虽然在老城中有限,但却是南京老城传统民居仅剩的代表。如何在改善这些地区居民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的同时,保护、延续或者再现传统民居的特色是必须妥善区里的问题。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通过市场的调节和政府的积极引导使得老城的保护与更新能够运作成功,更是面临的难题。

三、文化保护中的“伪文化”

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伪文化”的存在。所谓“伪文化”即借“弘扬文化遗产”之名,大搞假冒伪劣文物,实质反映了一种以“政绩”和“金钱”开道的虚伪文化现象。例如南京的夫子庙。之所以称南京夫子庙为“伪文化”,主要是因为从外观上看,夫子庙的建筑很有古代的江南气息,但走进去就会发现里面全是现代的东西。现在的夫子庙早已被各种广告牌、酒楼等包围,到处都泛着浓浓的商业气息。而那些例如大成殿、瞻园、江南贡院、李香君故居、王谢故居等最能反映秦淮历史文化遗存的景点早已被周围的商业气氛所淹没。故称其为“伪文化”。

在一次调查中,问及夫子庙给人的第一印象时,15人中有6人选择了“孔庙”,选择商业小吃、综合的分别是6人、3人。在年纪大些的人印象里,夫子庙是文化,它本来是以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命名的,其中又有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贡院,徜徉其间,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但是在年轻人的印象里,夫子庙就是小吃街,是卖衣服的地方。由此可见,有很多游客不知道夫子庙是“孔庙”,是历史上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庙宇,其全称是“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庙”,简称“文庙”,又因孔子被世人尊称为“孔夫子”,故俗称“夫子庙”。现在的夫子庙的文化已被商业气息所掩盖,这是对其文化价值的贬低。

在全国十大最名副其实,十大最名不副实的经典的评选中,据说南京夫子庙成为后者中的第一名。的确南京夫子庙在外地游人中知名度很大,已成为南京的名片与代表性景点,成为外地游人必游之处。游客们对夫子庙的期望很大,但实际游过它时失望也很大,主要原因是没有达到心目中的夫子庙、秦淮河的标准,而他们心目中的夫子庙、秦淮河的美好印象又是从数目繁多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得来的。之前人们从古代文学作品里感受到的夫子庙、秦淮河,是给予他们极大文化冲击与期待的景点,而游过后他们最感到失望的也是因为这里的文化并没有达到他们心目中的标准,甚至差得还很多!那又是什么造成了今日夫子庙、秦淮河的文化景观让人如此失望的呢?那就是过份的商业化!现在的夫子庙只是一条商业街,毫无特色可言。

那么夫子庙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定位呢?在南京人看来,夫子庙应该是个雅俗共赏之地。理由是自古以来,夫子庙就有“两面性”。以文德桥为界,一面是尚儒之地,一面是歌舞升平,这就是南京夫子庙的特色,所以现在也应朝着这方面发展。但是在外地游客的观念中,夫子庙应以文化为主。他们认为夫子庙作为南京有名的景点,来南京就是看夫子庙的古代文化,但是现在夫子庙的景点全淹没在衣服和吃饭之间,所以南京应把夫子庙打造成古代的风格,不管是商业还是小吃,都要融进历史的因素,走入其中,让外地游客感受到古文化氛围。

四、评事街文化遗产保护 评事街,是古城南京有着千余年历史的一条老街,曾是南京历史上最繁华的地区之一。它位于南京城南,北至笪桥市,南至升州路,狭狭长长,与其说是街不如说是巷。无论是街是巷,评事街以其深厚的底蕴,在南京文化地理历史上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评事街中多以二层老式木房为主,现在多数的一楼经过改造成了门面房,做起了小生意,门面虽小却样样俱全,卖着各式小玩艺小食品的小摊占着两侧路牙,老人与赋闲的人三三两两地在路边聊着天,来往于这样的小巷中,你很难感受得到外面都市里的繁华与喧嚣。老街两侧多是纵深的小巷,走进去,是相连着的过道与天井,交错着,将十几户人家连成了片。

在评事街靠近升州路的这头,有一条可能是南京目前最窄的巷子了:老坊巷,不足一米的通道仅容一个人通过,不知道的人是不敢进去的,怕是一条死胡同。巷内的门户,多是青石台阶上的老式木门,住户多喜欢在屋外种上一两种绿色植物,小巷极为幽静。评事街的南段万寿宫,是城南一座很有名的建筑,为祝贺西太后寿辰而兴建的。

上世纪30年代以后,评事街人气很旺,先后有几家晚报的报馆设在评事街一带,一些著名报人、学者常在此出没,抗战前有张恨水,胜利后有卢前、张慧剑等人。

综上所述,可见评事街的文化价值是很高的。然而城镇化使旧日评事街里的那种凝缩了明、清、民国时期的井市文化将不复存在;那种民族混居的和谐文化不复存在;那种寄予世外而不灭其志特殊街巷文化也不复存在了。这是对评事街文化价值的破坏。

目前对评事街的改造遇到的几个问题有如下几个应对政策:

4.1、原住民的去留

原住民的去留问题是针对历史街区与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出的。对此,专家认为:“原住民是历史街区的一种文化,若完全迁出,历史街区就少了韵味,原住民是发展旅游和商业的根本”,所以应当适当保留。老城南旧城改造中规划混合多元的功能,结合老城南独特的传统风貌,发展特色商业、居住和旅游等,保留部分原住民,提高老城南活力。

4.2、肌理尺度的重构

所谓城市肌理,是指城市的特征,与其他城市的差异,包括形态、地质、功能等方面。具体而言,包含了城市的形态,质感色彩,路网形态,街区尺度,建筑尺度,组合方式等方面。从宏观尺度,是建筑的平面形态;从微观尺度,是空间环境场所。城市肌理的演化受到自然、经济、政策三方面的共同影响。

改造老城南,要让历史与现在融合,所以要重构肌理尺度。《名城保护机制保障》中明确指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区应确立‘整体保护、有机更新、政府主导、慎用市场’的方针,采用小规模、渐进式、院落单元修缮的有机更新方式,不得大拆大建。”

老城南更新改造中对传统街巷、历史建筑、名人故居以及非物质文化实行“全面保护、应保尽保”,放弃了资金“就地平衡”的旧模式,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市传统的尺度和肌理,对街巷体系进行保留、恢复,不满足需求的向地下要空间,已拆空的片区将按传统肌理恢复,以保护为主。民国建筑、五十年代的老厂房和八十年代的居民楼和谐共存,老城南的街巷尺 度和高度、院落边界不变,在置换功能过程中传承老城区的肌理和尺度,保护和展示城市格局。4.3、制度保障

为了进一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政府不断地健全与完善各种文化保护制度。先后制定了《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及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条例》等相关规定,并 成 立 南 京 历 史 文 化 名 城 保 护专 家 委 员会。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的《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中的第三章就是“老城格局和城市风貌的保护”;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及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条例》中指出“确需在重要建筑或者风貌区保护范围内进行新建、扩建、改建活动的,应当依照城市规划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前款规定的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应当在高度、体量、立面、材料、色彩等方面与原有建筑的空间格局、景观特征、周边环境相协调,不得破坏风貌区的历史文化风貌。”等相关内容都体现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重视。此外,还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例如结合南京实际,探索制定《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施暂行办法》;制定行动计划,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阶段性目标编制保护整治计划,并组织实施;加强公众参与,历史文化保护项目实行专家领衔制度,对批准的实施方案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监督等。

五、结语

城市化的发展对旧城来说是个挑战,如若改造旧城就是采取“全部拆除,重新建设”的的方法,那么旧城所拥有的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就会被破坏、摧毁,使其失去自身独特的魅力。另外,对于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保留其文化价值,不应该让商业气息掩盖其文化氛围,成为像夫子庙那种“外穿古装,内穿洋装”的“伪文化”。老城南作为南京有名的文化遗产,需要被保护和传承,为保护历史文化,改善人居环境,我们应该汲取成功的经验,依照保护条例相关内容,科学地改造,让城市更美好。别让历史文化名城在我们的手中沦落与颓败,应该将我们祖宗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王丽丽·南京老城南旧城更新的博弈与启示

薛伟·旧城更新中的公众参与问题及对策

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

仇保兴·城市化过程中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南京老城区原住民也是文化,应适量保留·城市在线新闻网

赵立孟·游客反映南京夫子庙景区文化气息不足·江苏新闻广播网

历史文化名城 篇3

历史悠久人文汇璀

汉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为世人瞩目。不但早在一百二十多万年前这里就有了人类活动,而且还是最早的天府之国。漫长的岁月中,这块史称“天汉”的古老土地数度辉煌,众多历史名人也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史迹,为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

汉王刘邦以汉中为发祥地,在汉中养精蓄锐,筑坛拜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举雄才、出奇兵,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建立了汉王朝。汉朝、汉族、汉字、汉文化等由此始称至今。西汉走向世界第一人张骞,从汉中奔向长安,开拓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死后归葬故里。汉初三杰张良功成身退于汉中紫柏山,韩信被封坛拜将于汉江之滨,萧何也在汉中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故事。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发明人蔡伦也在汉中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纸。

三国时期,汉中这块战略要地也曾演绎了无数英雄故事。魏蜀相争,汉中既是曹操进攻刘备、灭蜀并吴的军事目标,又是刘备北伐曹魏的军事基地。两大政治势力在这里发生了激烈碰撞,于是就有了《三国演义》中描述的老将黄忠汉中定军山下刀劈夏侯渊、骁将赵云汉水之滨大败曹军的激烈场景,有了曹操在汉中褒谷口杀杨修、马岱虎头桥斩魏延的历史悲剧。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一代名将诸葛亮在汉中度过了他一生最为呕心沥血的岁月。为辅佐刘备灭曹复汉,他在汉中屯兵八年,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最终归葬于汉中勉县定军山下,后由皇帝下诏修建武侯祠,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刘备、张鲁、班超、张飞、魏延等历史名人相继在汉中称王封侯,曹操、李白,杜甫,陆游等伟大诗人还在此留下了壮丽诗篇。

同时,汉中又是栈道之乡,褒斜道、子午道、荔枝道,傥骆道、米仓道,陈仓道和金牛道等连接秦蜀的千年古栈道大都经过汉中,也留下了千古传奇故事。汉中胜迹历历,史册煌煌。2006年,汉中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2007年7月,汉中又被世界名牌协会、中美贸促会等国际权威机构评为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鱼米之乡秀色江南

汉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清水秀,物产丰饶,是陕西的鱼米之乡,是中华聚宝盆,是地球上同纬度生态最好的地方。这片被巍峨秦岭和苍莽巴山环绕的盆地,被长江两大支流汉江与嘉陵江滋养的秀土,虽然位于中国西部,但却拥有与江南同样的秀色,是一处得南北之利、兼南北之美的风水宝地,自古以来就是修养生息和休闲度假之福地。水是汉中最具灵性的资源,正是因为有了汉江水,才有了汉中的来源,才有汉中的生生不息。而汉中盆地江、河、湖、塘星罗棋布,造就了汉中如诗如画般的美景,胜过了江南水乡的气质和韵味。

游历汉中,扑面而来的是满目苍翠,令人流连忘返。市内的黎坪、天台、五龙洞三个国家森林公园奇峰怪石林立,泉溪池瀑竞秀,生物种类繁多,到处鸟语花香;多处溶洞幽深神秘,洞内熔岩千奇百怪,形态万千;石门、红寺湖、南湖等水利风景区及多处河流、峡谷等水域景观或壮阔广博,或烟波飘渺,或山水交融,或恬静神秘,或气势宏大,或险峻震慑,宛如天然的国画长卷。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林海茫茫,峭峰幽谷密布,是西北第一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也是我国首个野外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长青国家自然保护区有“生物资源库”之美誉,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尤其以四大国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最为著名,国内外科学界广泛关注;紫柏山风景名胜区山岳巍峨,九十二峰、八十二坦、七十二洞,风景如画,雾霭蒸腾,其高山草甸、紫柏天坑,世间罕见;西北最大的柑桔生产基地,城固十万亩桔园,金秋时节桔红橙黄,游园采桔,其乐融融;全国第二大樱桃基地,西乡樱桃沟花开时节,山林尽染,绚丽多彩,十里飘香;还有汉中百万亩油菜,每到春季,沿江两岸百里金黄,蜂飞蝶舞,令人心旷神怡。

古韵民风魅力汉中

近年来,汉中把旅游业予以重点扶持开发,把“旅游活市”作为重点战略,立志把汉中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西部地区旅游枢纽城市。陆续包装推出了一系列旅游新产品,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促销活动;使汉中旅游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同时,通过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建成了一批与国际接轨的星级饭店和A级旅游区。进一步加大了资源整合与包装力度,推出了汉中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线路50余条。

根据不同游客的需求,汉中相继推出了茶园,桔园观光游,秦岭人与自然科考游、书法游、三国遗迹游、天汉访古游、野生动物观赏游、避暑休闲游等精品线路。举办了武侯墓清明文化旅游节、陕南民歌节、张良庙旅游节、紫柏山登山节、茶叶节、荷花节、啤酒节、美食文化节和川陕旅游协作年会暨川陕旅游产品推介周等一系列活动。目前,全市现有旅行社28家,高中档宾馆,饭店近50家,其中星级饭店30多家;有基本成熟的景区点50多个,其中国家级景区(点)21个,AAA级以上旅游区5家;能为旅游服务的各种营业性车辆达1000多辆,旅游购物和娱乐场所基本能满足游客需求:2006年,汉中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21多万人次,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旅游市场关注的新经济旅游城市。

汉中主要景区

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集自然保护区与科研、朱鹮保护与观赏、游览、会务、水上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自1981年5月在洋县境内重新发现野生朱鹮以来,就受到有关组织的极大关注,国家和省等有关部门与日本政府及有关研究机构开展了合作保护朱鹮项目。

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集自然保护区与秦岭珍稀动植物观赏、生态观光、科考修学、探险、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秦岭南坡山岳型综合性自然风景旅游区。尤其以四大国宝——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最为著名,已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组织。珍稀动植物丰富,有珍稀植物2039种,脊椎动物248种,大熊猫80余只。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4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并获世界旅游组织“绿色环球21”认证。被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理事会批准为生物多样性示范基地。在中国近2000个自然保护区中,属由中央部门直管的三个保护区之一,荣膺中国“首届梁希科普奖”。

古汉台

汉中市博物馆所在地。为汉王刘邦的行宫遗址,有着“汉基”的象征。关内有望江楼、桂荫堂、东西华厅、清晖阁以及镜吾池等,馆藏文物达12000多件,开辟有褒斜古栈道、石门十三品、汉中汉代史迹、宋代文物、馆藏古书画、汉中革命史迹和宗教造像艺术等陈列室。望江楼是汉中古城标志性建筑。

南湖

水面宽阔,湖水迂回于七山八沟之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亭立榭卧,为汉中近郊的一处幽美的游览胜地。景区内集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为一体。

张良庙

西北四大古建筑群之一。整个建筑群依山而建,自然天成。有照壁、牌楼、进履桥、大山门、三清殿院、拜厅及其两侧的方丈院和斋堂院、南北花园,竹园以及后山的第三洞天、草亭、授书楼等。

武侯墓

是中华民族智慧化身蜀汉丞相忠武侯诸葛亮的墓地,位于陕西省勉县城定军山下,距汉中市39公里。墓区占地360余亩,武侯祠

午子山

历史文化课 篇4

关键词:山海关,历史文化,文化丛书,当代价值

关于文化作为“软国力”的国家形象, 已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指标。正如周宁先生在《中国文化形象在西方》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倡创建国家文化形象, 不仅要认清当今局势, 思考发展策略, 还应该清理历史遗产。在现代化历史的跨文化空间中重整中国的文化形象, 为我们今天创建国家文化形象提供资源与信念基础。

山海关作为万里长城东部的第一个关隘, 自明代建关设卫以来, 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的美誉。山海关不仅仅在中国, 在整个近现代人类历史上, 也是有着难以磨灭影响的一座闻名世界的城市。犹如《山海关历史文化丛书》 (此丛书已出版七册:《山海关图志》、《话说山海关》、《魅力山海关》、《历史名人与山海关》、《海岳古韵》、《山海关传说》、《田中玉轶事》) 的担纲之作《山海关图志》序言中所说:长城明珠山海关, 她是中国境内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 是中国历史上城市建筑的杰作之一。独特的资源禀赋铸就了独特的历史文化。

那么, 《山海关历史文化丛书》以怎样的面目逐次的、历史的“再现”或者展现“山海关”呢。

《山海关图志》用图表、照片并配以简约文字的直观、立体、强烈的视觉效果, 让人们追寻山海关上起殷商、下讫二十一世纪古城全面保护开发, 绵亘三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图志共分九编, 开篇《指点江山》凸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山海关得到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特别关注:1954年4月21日, 在共和国百废待兴, 繁忙的党务、国务工作之余, 中共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乘专列来到山海关。在“天下第一关”城楼上, 毛泽东望着远处当年吴三桂用来屯兵的营盘旧址, 与随行的同志谈起吴三桂卖国投敌的故事, 还特别谈到万里长城的重要历史作用和军事价值。毛泽东望着山海关的老城旧房, 他语重心长地说, 要关心群众生活, 山海关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要抓好生产, 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在明长城入海处老龙头的遗址上, 看着八国联军进攻山海关时丢下的一尊大炮, 毛泽东讲述起旧中国任人宰割的惨痛历史, 教育大家要为新中国而奋斗。1949年2月和1954年8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两次来到山海关。每一次莅关都要看看山海关桥梁厂, 向工人了解工厂的生产情况。1954年8月,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刘少奇来到山海关, 视察山海关桥梁厂。先后到山海关视察工作的, 还有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 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 对山海关的建设、保护、开发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指示。

第二编《海岳龙蟠》, 在简约追溯了山海关在公元前十七世纪至七世纪为孤竹之地;燕国兴起之后频繁活动于此;秦统一后其地划归辽西郡, 汉代隶属卢绾和阳乐, 魏晋二朝属卢龙郡和营邱郡, 以后改属乐浪、北平郡等;隋开皇三年, (公元583) 建渝关城;唐初归属临渝县, 后改石城县;辽朝设迁民县, 金则为迁民镇;明太祖洪武十四年 (公元1381) , 大将军徐达率军平定北部元朝残余势力后, 于迁民县置关修城, 控制险要, 更名为山海关。其后, 以详实的历史资料, 对关城的结构、设施、布局、作用以及明清以来对山海关城街巷的修缮与建设予以展示。

第三编至第九编分别以《巨龙昂首》、《古道沧桑》、《要塞烽烟》、《革命星火》、《血祭雄关》、《先机之战》、《换了人间》重点摘介了山海关从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 秦汉时期、明清时期文物古迹;山海关明清两代 (公元1644年甲申大战) 、 (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从海路侵入山海关) 及至民国 (公元1922年~1924年两次直奉战争) 重大战事;到中国守军 (何柱国将军率东北军独立第九旅1933年) 榆关抗战, 打响长城抗战的第一枪;我党早期 (公元1922年一大代表王烬美) 在山海关铁工厂、铁路发动工人运动;为挺进东北 (公元1945年曾克林出关) 占得先机的第一次解放山海关、和笫四野战军第二次解放山海关 (公元1948年) 以及山海关保卫战;直至古城今天的日新月异, 繁荣昌盛。可以说, “图志”是一部古今山海关的缩影, 亦不失为整套山海关历史文化丛书的总纲。

俗语说, “纲举目张”。作为山海关诗联集萃的《海岳古韵》, 按“咏山”、“咏海”、“咏关”的体例, 编年的顺序, 共收录从唐至民国初年的古诗180首, 楹联380副, 涉及山、海、关及山海关境内的庙宇58座。题诗中影响较大的有李世民的《春日观海》:独孤及的《观海》;金昌绪的《春怨》;骆宾王的《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戚继光的《镇东楼》;康熙的《登澄海楼观海》, 乾隆的《题澄海楼壁》;陈廷谟的《石河吊古》等。而楹联在其内容与学术上的影响和评价比题诗要广远得多:比如被列入天下奇联之一的, 相传建于辽宋时期的孟姜女庙 (亦称贞女祠) 上的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巧妙运用汉字一字多音多义的特点, 置莫测幻化于咫尺之间, 集海天无常于胸襟之内, 颇具心怀广宇, 笔下惊雷, 万千气象, 横生趣味, 趣味无穷之大观矣!而题于孟姜女塑像两侧的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则从另一侧面表达出劳动人民对猛于虎的专制苛政的怨愤。为纪念徐达功业而修建的显功祠的楹联:开国功臣千秋在, 长城重镇万古存。瑞云庵的楹联:白云飞去青山在, 青山常在白云中。都显现出山海关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走势的独特。

《历史名人与山海关》则以断代史的方式, 以详实的史料与传达民间美好愿望的评说相谐的体例, 从众多的历史人物中选取了自明大将军 (魏国公) 徐达建关设卫以来, 600多年间在干系山海关荣辱兴衰, 经纬成败, 勤政恤民, 抗倭保国, 播火兴智, 拔愚重教诸行中, 堪入青史的代表人物16位 (客籍人物10位, 本籍人物6位) 。其中, “大将军徐达建关”, “天开海岳戚继光”, “袁祟焕智守雄关”, “吴三桂引清入关”流传久远, 远播国内外, 深得史学界青睐;与中国共产党、人民共和国休戚相关的“王烬美关城播火”, “何柱国长城抗战”, “曾克林率兵出关”等至今脍炙人口, 深得民心。

《话说山海关》与《魅力山海关》两书在内容上虽各有侧重, 但细细品读开来, 各显千秋中犹望互补:前者重心在透析山海关之“长城”, “战事”, 并在铺陈列举中突出山海关古近代“辽海咽喉”, “无双之地”的“扼要”, 进而生发出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河北一号文化工程”, 途经世人瞩目的古城保护开发, 让古城独有的历史风貌得以再现, 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珠光得以璀璨;而后者由山海关特殊的地理位置, 优越的自然环境牵引, 使人倏忽间进入“人间仙境长寿山”, “北国桂林燕塞湖”, “苏杭园林姜女苑”, 又身不由己“巍然天下第一关”, “天开海岳老龙头”……诚如在山海关任职长达11年之久, 将自己的韶华之美倾注于斯的时晓峰先生在《说不尽的山海关》中的深情感言:历经千年的漫长岁月, 山海关 (方圆19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存有150多处历史文化遗迹) 汇集了大江南北、关内关外多种文化和风俗。她有那么多的荣耀:长城之首, 天下第一;她有那么多屈辱:八国联侵, 倭寇蹂躏;她有那么多自豪:榆关抗战, 长城御敌, 先机出关;她有那么多的依恋:山海娇媚, 人杰地灵, 名人辈出。山海关, 这个震撼世界的名字, 正越来越紧密地与中华文明融汇在一起。她的魅力, 她的精神, 她的伟力, 她的深邃, 使人真切地感悟到, 不了解山海关, 了解中国的千年史就有了一种缺憾。

由于山海关“官道, 御道, 商道, 栈道”的特殊属性, 加之这里是回、满、汉、蒙文化的交融之地, 山海关的故事便有了时空上、构建中的广袤性、伸张性与传奇性。《山海关传说》收传说故事70余篇, 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当属孟姜女传说系列, 被列入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孟姜女千里寻夫, 哭倒长城八百里的传说故事蜚声国内外, “孟姜女庙”、“孟姜女坟”两处文物古迹、自然景观, 因此成为国内文化团队、国际友人争相驻足的地方。亦因此, 2006年, 这里被专家们评定为“孟姜女文化之乡”。山海关的众多民间故事、传说大多是群众集体创作、口耳代代相传发展衍变而来, 因而因“势变事移”旨向不断更新:上世纪七十年代, 山海关的故事曾响亮全国, 《人民日报》以头版头条位置, 专题报道了山海关群众性讲故事活动。内容文化蕴含丰富多彩, 情节曲折形象生动有较强的地域性, 语言质朴贴近原色生活……使人们在故事、传说中能触感山海关人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心理特征和审美欲求的向度。

《田中玉轶事》是山海关近现代人物中唯一单独“立传”的。他的独特之处, 不因为其7岁入本村私塾, 9岁父亲病故, 自幼家境贫寒, 靠寡居的祖母和母亲抚养入仕, 先考入山海关北洋武备学堂, 毕业之后入北洋军, 曾任北洋军第一镇炮队第一标统带, 兖州镇总长。1907年随徐世昌赴东北, 就任东北三省督练总所总参议;中华民国成立后, 他曾代理山东民政长, 曹州镇总兵、兖州镇守使、陆军第五师师长等职, 直至任北洋政府陆军部次长, 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6年任察哈尔督统, 1919年后任山东督军并兼山东省长;亦不因其在山东任职时1923年端午节, 发生了震动国际的山东匪首孙美瑶制造了“临城截车” (车上有部分外国乘客) 大案, 田中玉因此引咎辞职……。

笔者以为, 所以单为田中玉“立传”, 意不在因其是北洋政府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 军政名人, 而投注于田氏遵其祖母母亲家训, 出资在山海关建起了田氏中学, 之后, 又在山海关陆续捐立田氏中学预备班、田氏私立中学初级女子中学部和8所田氏私立初级小学校。为了办好这些学校, 田中玉又陆续出资, 购置了1.45万亩的田地和25平方公里的荒山, 以其收入作为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正如编者所言:对于田中玉的历史功过, 我们无须再作评说, 但对于田中玉在家乡山海关办学一事, 我们应予以充分肯定:在山海关长时期兵荒马乱、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十分落后的历史条件下, 田中玉为了发展家乡的中、小学教育做了许多事情。特别是他所创办的田氏中学, 曾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和国家栋梁。他们无不得益于田中玉所创办、建国后又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山海关第一中学。

卡尔维诺将自己的小说《寒冬夜行》送给他最亲近的朋友贝托、艾柯时, 在书的扉页上写到:“读者在上游”。

事实上, 对于我们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来说, 我们对“文化”的力量, 无时无刻不在“触感”中:仅以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 外国入侵者对中国的每一次侵略和掠夺不能不谓之惨无人道, 大有灭我种我文而后快之狼子野心。禽兽们攻城掠地, 奸淫烧杀, 灭绝人寰, 无所不用其极 (英人用鸦片销蚀国人肉体摧其精神;八国联军将圆明园烧为灰烬;日军将南京屠戳为死城, 甚而使用细菌武器) 。但他们终未能动摇中国的“文化”之根, 民族之魂。许多侵略者在无影无形却无比强大的中国文化壁垒面前慨叹, 撼山易!……中国文化对于这些被历史钉在耻辱柱上的人类败类来说, 如同擎天大树之于蝼蚁。亦因而, 我们一直生活在文化之河:时间的河流或者空间的河流里, 我们无一遁逃;我们被文化笼罩着、裹挟着, 我们只能顺流而下……而没有了“上游”的河流, 终究是一条死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山海关历史文化丛书》彰显出“文化自觉”的当代价值。

平心而论, 我们改革开放30年来在经济、政体、科技诸领域的进展、开拓, 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飞跃。社会生产总值、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现代化总体水平显著提升, 文化领域获得了自由、生机与活力, 但对“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承接, 文化血脉的激活、生发与接续, 全国各地存在着严峻的“不平衡”现象。许多地方只知道吃“祖宗饭”, 而忽略甚而无视文化“血脉”的有序传承或“淹没流失”……《山海关历史文化丛书》以优良的“文化品质”, 将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转化为面向新世纪、新时代的“知识经济” (人类已经历三个经济时代:采集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 挺进的文化资本, 无疑具有难能可贵的前瞻性。

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 文化做为一种生存状态, 特别在“文化取向更加趋于以人为本:将人还原为人本身;将社会行为还原为人性行为本身;将人为制作的历史记录还原为真实的历史本身;将代人书写的修饰式的人生还原为人生本身……进而矢志于对真实的文明含量的提高”[1]向度上, 取得了空前的盛况。而《山海关历史文化丛书》的策划、组织、实施、出版, 既得益于这一宏大背景的牵引, 又将“文化氛围”的建设与“文化环境”的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既可说是“丛书”的文化“淘金”, 提升了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的“文化含量”与历史维度;亦可阐述为, 列为全省新世纪重点文化工程, 古城的全面保护开发, 瑞启、激扬、促进了“山海关历史文化”的“复兴”与繁荣。在现代文明与历史文明的对接上, 山海关已经初露“生活家园”丰美与“精神家园”强固, 并驾齐驱的, 拥抱挑战与机遇,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的姿态, 在环渤海经济隆起带必将显现一道鲜丽的亮色。

乔治·桑塔亚纳说:一个有活力的社会必须保有它的智慧, 以及对其自身条件的自我意识, 并且能够不断地予以更新。《山海关历史文化丛书》正是在“自我意识”的自觉中, 通过上下一致的倾注物力、体力与心力, 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 才得以这一套集体的智慧结晶面世。诚然, 对于山海关这样一座发生过许多震惊中外, 改写、改变中国历史进程大事件, 扭转了 (某种意义上) 历史发展方向的城市, 挟裹略无羁束, “万物皆备于我”的自信, 畅达更高的精神高度, 尚有相当的一段路要走。况且, 在体例设置、体裁剪贴、语言文字上, 也还略显急就的粗糙。但瑕不掩玉, “丛书”中洋溢与蕴涵的历史价值, 在国人愈行愈远的“集体无意识”与“文化内力” (例如2008年清明节上海千万人不约而同的上坟祭祖) 的凝聚中, 将风行水上, 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释

隋唐文化--历史教案 篇5

第一节 科学技术和教育

一、李春营建赵州桥:

1.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

2.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的地位

3.赵州桥的建造特点。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

2.《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意义。

三、天文学家僧一行:

1.僧一行是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

2.测量子午线。

四、孙思邈和《千金方》:

医药学发展的`表现:

1.医学校

2.《唐本草》

3.孙思邈的《千金方》。

五、唐代的教育:

①隋唐科举制度

②唐朝学校制度完备

③有整套学校体制

④专业教育开始确立

⑤私人办学增多。

第二节 宗教、哲学和史学

一、宗教的兴盛:

1. 宗教兴盛的原因

2. 宗教兴盛的概况。

二、唯物主义思想家柳宗元和刘禹锡:

1.柳宗元的哲学著作《天说》

2.刘禹锡的《天论》

三、史学的繁荣:

1.唐太宗专设国家史馆和官修史书

2.刘知几的《史通》和杜佑的《通典》。

第三节 唐诗、散文和传奇

一、唐诗:

1. 唐诗

2.唐朝最著名的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二、散文家韩愈和柳宗元:

1.韩愈的散文特点

2.柳宗元的散文特点。

3.唐代传奇。

第四节 艺术和体育

一、画家和书法家:

1. 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

2. 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

二、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

1.敦煌莫高窟的艺术地位

历史文化课 篇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灵武的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城乡文化基础设施不断更新,文艺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产业逐步形成,有利于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机制日趋完善,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日益显现。但是随着我市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仍然存在不相适应的状况。

(一)灵武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尚未形成具有灵武元素的在全区乃至全国影响广泛的文化品牌。有1亿6千万年前的恐龙化石遗址、有三万年前的水洞沟文化遗址、有2200年的县制历史;曾经演绎过唐太宗勒石会盟、唐肃宗登基兴唐室、李元昊称帝建西夏、康熙帝驻跸留诗篇等历史事件。这些都是灵武文化脉络中弥足珍贵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财富。

(二)文化市场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得到加强,但滞后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多年来,我市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文化娱乐市场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活跃了全市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在促进灵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扩大就业、涵养税源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差距较大,现有的文化设施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与全市经济迅猛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形成鲜明反差,已经落后于周边地区。

(三)全市大型文化活动逐年增多、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专业人才青黄不接的现状已经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全市文化系统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仅10多名,且普遍存在高职称、低学历、老龄化现象,缺少编舞、编剧、导演、作词和作曲等专业人才,连正常的一般性文化活动都难以开展,更不要说搞综合性的文艺晚会和对基层群众文化进行指导。人才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

(四)文化产品产量有所提高,但是没有形成能够代表灵武特色且在全国叫得响的文化精品。对外的影响力不大,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缺少在全国、全区叫得响的文化产品。

(五)文化产业已经起步,但是没有形成相关的产业链条和规模。文化产业规模很小,很多产业都是空白。这些产业还普遍处于分布不合理、规模偏小、效益偏低的状态,各文化单位之间也缺乏联系与合作,不能形成资源优势互补,难以发挥各种文化资源和要素的综合效益。

二、我市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机遇和优势

当前,灵武文化产业面临着最好的发展机遇和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一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的政策出台,为我们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环境的不断改善,为我们提升文化软实力增添了内在动力;三是近年来我市文化建设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特色文化、群众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出现了好的苗头,这为我们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此外,在我市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独特优势。(1)资源优势。一是灵武历史悠久,有1.6亿年前的恐龙化石遗址、3万年前的水洞沟文化遗址、西夏古瓷窑等历史遗迹,唐太宗、李元昊、康熙帝等历史名人为我们留下的文化历史遗存。二是灵武自然条件优越。有风光秀丽的白芨滩自然保护区、风景如画的长流水,更有享誉国内外的煤炭资源。三是灵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马氏口弦、王天贵葫芦画、烙铁画、唐氏羊羔酒等蜚声区内外。(2)区位优势。灵武位于宁夏中部,沿黄城市带核心区,河东国际机场、空港物流中心以及四通八达的高速路网构成了灵武优越的交通地理优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赋予灵武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潜力。

三、我市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目标和步骤

力争到2017年,构筑起完备的文化创新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形成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使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为实现这个目标,具体分两个阶段来实施:

第一阶段:2013年—2014年,研究制定并着手实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意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意见和完善扶持文化产业若干经济政策,确立并组织实施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力争建成全国文化先进市。

第二阶段:2015年—2017年,全市城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已经形成先进的文化体制、机制;培育产生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作品,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形成较强的区域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文化普惠于民,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文化在和谐社会中的引导支撑作用得到体现。文化基础设施要有大的突破,文化艺术中心、电影院、图书馆、体育馆等大型文化设施要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社区和农村要形成设施完善、功能配套的文体娱乐网络格局。

提升文化软实力任务重、要求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创新的思路和扎实的措施强力推进。在具体的建设实践中,要重点做到:

(一)以灵武精神为核心,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人文素质。城市精神是城市的文化之魂,城市精神作为城市文化的结晶和城市的“精”、“气”、“神”,代表一个城市共同的价值观、精神风貌、思维方式,既体现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与时代精神相融合。

(二)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文化格局。一是重点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改变目前城区文化设施落后,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不相称,与城镇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相适应的状况。结合沿黄城市带的建设,规划建设具有浓郁灵武特色的文化长廊。二是有序建设经营性文化设施。鼓励民营资本投资专业书店、游乐园、演艺厅、艺术馆、健身馆、展览馆等各类文化休闲设施,以弥补公益性文化设施的不足,不断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文化娱乐、健身休闲需求。三是加快建设基层文化设施。加快建设影剧院、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

(三)抓好文化人才培育,打造人才高地。一是文化专业人才培育。既立足用好现有人才,又要着力培养文化新人;既重视本地人才,又要引进外来人才,努力构筑文化人才高地。在引进文化人才时注重精神产品的质量,实行有别于一般科技人才不同的用人机制。二是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培育。通过多种手段,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培养能够创新文化理论、培育市场主体和消费群体的善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经纪人队伍。三是壮大群众文化骨干队伍。大力扶持自编、自导、自演的民间艺术团体,使其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成为城市社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文艺力量。

(四)以“亿年历史、万年文明、千年古城、百强跨越、活力灵武”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依托,打造具有灵武特色的文化品牌。在继续深入开展“广场文化季”、“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军营”等公益性文化演出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活动的同时,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整合资源打造具有灵武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一是强力打造节庆文化。按照政府办节、公司经营、社会参与的思路,围绕灵武现有资源,举办“品长枣、走进生态灵武”生态旅游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并形成长效机制。二是实施文化精品工程。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加强对灵武历史、民族、地域文化的研究,进一步挖掘、整理、包装,集中力量打响若干个特色文化品牌,成为宣传灵武、推介灵武的“有本之谈”。三是继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机构,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抢救、保护、扶持“回族马氏口弦”、“王天贵剪纸、葫芦画、烙铁画、核桃画”、“灵武羊羔酒”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争取进入国家级保护名录,力争成为我市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四、我市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保障和措施

(一)提高认识,树立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新观念。要认清做好科学规划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立足点。制定确立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布局的总体规划,尤其是重点文化设施的布点规划,指导全市文化产业快速协调有序发展。

(二)明确目标,打造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亮点。提升文化软实力要有市场理念的支撑,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超前思维,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重塑文化市场主体,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科学规划,着力打好五大特色文化品牌。一是打好唐文化牌。加快兴唐苑内部建设步伐,以众多唐历史碑刻、文物为依托,借重唐太宗灵州勒石、唐肃宗灵武登基等重大历史事件,充分挖掘唐文化底蕴。二是打好名人文化牌。以弘扬王有德等在全国叫得响的名人文化为切入点,做足用足名人文化效应的衍生作用。三是打好古迹文化牌。对恐龙遗址、水洞沟、西夏瓷窑等历史文化遗迹,做到严加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建设镇河塔文化广场。四是打好自然资源牌。发挥白芨滩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优势,争取2-3年内,建成一处集沙漠体验、观光旅游、水上垂钓、住宿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风景旅游区。五是打造回族文化品牌。灵武回族人口占51%,体现回族风情的文化特色产业必将成为灵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我们要从点上做起,选择合适的地方,打造“回族风情一条街”、回族风情村等特色名片,把灵武回族文化做大做强。

历史文化名城中有形文化保护浅析 篇7

关键词:有形文化,历史文化名城,古城保护

历史上对于传统建筑的保护经历了一个由孤立单体静态保存到整个区域动态保护的发展过程。传统建筑的保护总是与城镇的发展建设息息相关,城镇是一个文化生态系统,新陈代谢是个永恒的规律,城镇平衡发展贯穿于过去、现在、未来的生生不息的成长和繁衍过程中,由此决定传统建筑的保护不只是文物式的静态保存,而是体现在动态的更新发展中,因此如何达成保护与发展间的有机平衡,是个值得建筑学专业业内探讨的重要课题。

20世纪以来,我国处于大面积新建、改建的兴盛时期,引起了城市结构的深刻变化。随着大量人口向城市的迁移,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城市迅速发展,国外及中国港澳台行政区建筑设计公司的不断涌入,很多古迹名城面临严峻危机,如整个城镇规划缺乏整体感及单体设计缺乏地域性特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留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遭到严重威胁。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成为城镇建设中的一个尤为突出的问题。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修复这一课题显得日益重要。

纵观世界各国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与实践,经历了从保护文物建筑到历史地段,最后发展到整个古城的保护。保护从局部到整体,由硬质到软质,大约为三个阶段:文物建筑保护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保护与城市规划相结合阶段(20世纪30年代~20世纪60年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向具体化、系统化的纵深方向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现有的历史文化名城是祖辈们馈予我们的珍贵遗产,是华夏几千年古老城市文明的见证与体现,是不能再生的有限资源。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历史文化名城面临众多现实问题,有待专业人士解决,如正确处理古城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化进程,是一项紧迫的现实问题。保护和发展本身互为矛盾,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必须找到一个有利契合点协调它们间的微妙关系,这个“契合点”就是本文主旨所在。在城市不断改造更新过程中,这个“契合点”将使历史建筑和古城在城市建设中能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服务,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文化效应,而不是成为该城市的重大包袱。

此外,它的自身价值和城市精神功能是无可估量的,恢复历史建筑和保护古城,可增强广大人民的自尊和自信,提高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和凝聚力,振兴民族经济中起到明显的不容忽视的显著效果。

以祁县老城为例,其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在于它的历史文物价值。其中,位于祁县城内的文庙是祁县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祁县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城内东大街中段北侧的渠家大院是山西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之一,亦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渠家大院为五进式穿堂院落,内设统楼院、明楼院、栏杆院、戏台院。布局精细微妙,结构形式及建筑装饰典雅庄重。在祁县县城东大街还有长裕川茶庄、晋商镖局博物馆、中国珠算博物馆、度量衡器博物馆、雨楼明清家私博物馆等古建筑。

其次,古城保护对于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发展而逐渐演变形成的,而祁县老城正是在数千年的历史延续中诞生、完善、发展起来的。前人的传统总会给后人以巨大影响。假如后代抛弃前人的优良传统,割断历史文脉,等于一切从零开始,人类文明将无任何积累,人类认识将永远不能进一步深化,一切只能停滞在原始社会落后的状态,由此得出结论:没有古人的优良传统就没有现代人类的更大进步及发展前景。保护老城将有利于提高现有城镇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综合效益,有利于整个城市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对祁县城内“有形文化”的保护所强调的是建筑的群体风貌,对其中大部分建筑个体不能像文物保护单位一样严格,应该采取保护与更新发展相结合,保护和有效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在对建筑外观、整体形象进行必要维修、保护的同时,允许内部和局部有所更新改动,以适应现代城镇发展及现代生活的需要。

对祁县城内“有形文化”的保护不仅保持历史风貌,并能继续存在和发展,为人们提供优良品质的居住模式、组织形态和生活方式,维持上百年所形成的这一城镇和谐共存的社会结构形式,它一旦遭破坏就难以恢复,应当避免对“祁县古城”这一文化古城的大拆大建。维持一定数量老住户继续居住和保持建筑原有的使用功能是最根本的保证。

“祁县古城”的保护不同于有明确的范围和方法的“文物保护单位”,在其保护的度与量上都有很大伸缩性,实施性难度大,建立必要的法律保障机制是必然的,更重要的是要把它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中,使古城保护与整体城镇发展结合起来,同时加强公众参与监督,“古城”不是一个死的文物遗迹,而是人们的生活空间,得到当地居民的认同是保护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对祁县古城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首先,对祁县城内“有形文化”的维护,在维护的基础之上进行再开发,开展旅游业,建立社会教育基地。

其次,在保持古城原有使用功能、空间组织和社会结构基础之上进行更新改造,对祁县县城在古城内大量存在的普通民宅、街巷等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及人们的大量使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残损和衰落,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在保护和发展紧密结合的前提下保证祁县古城的延续和再生利用。

最后,在不破坏整体环境和保持新建筑在古城内所占比例不应超过20%的前提下,对失去修复价值的建筑及构筑物,进行插建和补建。

基于以上多种因素的分析,对祁县古城提出一些更新改造设想,首先,对祁县城内古建筑进行保护修复,古建筑分为“建筑文物”和“历史旧址”两类,其中渠家大院、文庙为“建筑文物”,祁县女子中学及牌楼等为“历史旧址”,对上述文物与遗址进行妥善维护,使其向旅游资源、传统教育基地方向发展。其次,对祁县城内传统四合院式居住区进行更新改建,主要集中在城东北角和西北角及十字街口,由于历史原因,这些院落大多变成拥挤的大杂院,院内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等居民物质生活条件很差,但传统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形式,使人们对自己祖辈们遗留下来的院落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形成目前较为和谐、稳定、安全的社会结构形式。在基本维持现有空间结构前提下,对院落、街道系统进行必要的更新改造,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质量和居住质量,对一些无维修意义的住宅进行改建或重建,让新老住宅体系和谐共存,让城镇的历史文脉从历史走向美好的未来。最后,对县城内西南角存在一些建筑历史价值不高而且损坏较为严重的建筑进行拆除和新建,历史上这里曾是一片水塘,而后相继建成大量简易居民住房,这里居民的居住水平和生活条件是整个城区最差的地段,需要在不破坏祁县古城整体空间构成的前提下,进行审慎拆除重建,而且保持新建建筑形态与整个祁县古城风貌相协调呼应一致。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建设,用地紧张、旧城区生活条件日益恶化等问题逐渐加剧,我们还将面临更大规模古城改造,“有形文化”被破坏的问题,我们应当在总结别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避免走前人走过的弯路而达到“有形文化”保护与城镇建设的有机平衡。

参考文献

历史文化课 篇8

关键词: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更新

1. 环境状况

燕伋历史文化风貌区地处千阳县城中心区西北部, 北依裴家台塬, 是东海路——城市主轴线的对景, 位于千阳大道——城市主干道北侧, 西大街使其与老城区联系密切, 是城市新区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 规划用地面积22.94公顷。

2. 战略分析

2.1 历史文化资源

燕伋望鲁台位于千阳县城关镇西关村裴家台塬上, 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夏商周时期的人类居住遗址。2003年9月24日望鲁台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燕伋望鲁台据传是春秋时期燕伋所筑。燕伋为千阳县水沟镇燕家山人, 是孔子的弟子, 位列72贤之14。燕伋3次赴鲁跟随孔子17年。业就归里, 在千阳西关裴家台设教授徒, 传播孔子思想, 设教期间, 因思念恩师孔子, 每日去教学堂后面, 登高望远, 用襟撩土垫足18年, 日积月累, 便形成了高约10米、底径30余米的土台, 被世人尊称为中华尊师第一台。

千阳县历史悠久, 春秋时, 千阳是秦王朝的牧马地, 古代的千阳, 被诗人赞誉为“千水悠悠去似絣, 远山如画翠眉横”。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用自己的灵智创造了丰富的民间文化。灯盏头碗碗腔是陕西稀有剧种, 剪纸、皮影、雕刻、泥塑等受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影响, 具有浓郁粗犷的北方农村气息, 保留有炎帝氏族和周秦文化的民族精萃, 构图简洁明快, 造型夸张传神, 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2.2 自然环境特色

千阳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 处渭北旱厡丘陵沟壑区, 地形复杂, 分川、塬、山三部分。北倚千山, 南屏陇山余脉箭筈岭, 横穿东去的千水被陕西省冯家山水库大坝拦锁城东形成一座17平方公里的人造湖泊。境内山峦起伏, 沟壑纵横。

为体现千阳城市特色, 满足发展生态城市需要, 要充分利用千山、台塬、千水的优越自然条件, 形成以千山、台塬为依托, 千河水系为开敞空间, 中心集团为主体, 区间绿地为间隔的“山、塬、水、林、城”融为一体的山水景观城市, 为建设生态城市奠定基础。

规划区位于千阳县城关镇西关村裴家台塬上, 地势北高南底, 北环路以北为台塬坡地, 北环路以南地势较为平坦, 是构筑山水生态旅游城市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之一。同时这里地形变化丰富, 既是景观点, 又是观景点。

2.3 地位作用

望鲁台位于千阳县城市中心区的核心部位, 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便利, 将成为商贸、居住、旅游相对集中地段, 近期千阳县总体规划及十二五城镇发展城镇发展战略的提出, 为燕伋历史文化、旅游品牌的隆重推出打下了成功的伏笔, 燕伋历史文化区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悠久的历史同时叙述着千阳的成长历程, 是千阳县重要的城市功能组成部分, 对升城市文化品质、增加城市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作用。

3. 景区规划概念功能定位

通过分析千阳县现状以及燕伋望鲁台的现状, 规划将燕伋望鲁台地区的发展定位为:规划将该地区建设成为集历史文化展示、文化教育、旅游、商业、娱乐、文艺表演及休闲游憩等功能于一体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和文化旅游区。

4. 特色营造手法

4.1 空间形态与空间结构

对规划用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 并将各功能片区通过景点、步行系统、绿化广场等开敞空间有机联系起来, 共同组成统一整体。燕伋历史文化风貌区功能布局由“两主轴、三次轴、四片区”的空间结构组织成有机的整体。

“两主轴”指景区内一条为南北向沿望鲁台建筑轴线的历史轴。

“三次轴”指一条南北向连接燕伋文化博览园区和文化教育综合区的景观次轴, 一条为南北向连接民俗文化博览园区和综合商业休闲区的景观次轴及一条东西向连接燕伋文化博览园区、燕伋私塾文化区、民俗文化博览园区的景观次轴。

“四片区”指历史轴线上燕伋文化广场区和燕伋望鲁台祈福主景区, 文化轴线西侧的综合商业片区, 文化轴线东侧的文化教育片区。

4.2 燕伋中心文化广场区

燕伋文化广场位于整个历史风貌区的中心位置, 南北向历史轴和东西向文化轴的交汇处。其主要性质是体现燕伋文化特征, 并为游客提供休闲、游憩、娱乐场所的城市公共空间。依据用地条件, 广场设计采用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手法, 强调广场中心, 整个设计构图简洁大方, 刻意追求广场的开阔环境和文化内涵。燕伋文化广场由纵轴“燕伋文化广场”题刻——时钟花坛——世纪大道——中心广场 (主题雕塑与音乐旱喷) ——主题牌坊构成。十二根幡柱 (代表儒者十二条规:敬天、尊孔、读经、祭祀、传道、捐献、立牌位、行十义、着深衣、习礼乐、诵诗文、弘国粹。) 分两侧布置, 点缀艺术花钵、艺术灯柱等。使整个广场设计具有浓烈的文化氛围。

4.3 文化教育综合区

千阳望鲁台作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丰富传统文化及提倡尊师爱学的优秀传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平台。因此在景区主轴西面规划一个集文化、教育、旅游为一体的文化教育综合区。文化教育区内主要包括有千阳县文化中心, 孔子书院, 琴、棋、书、画文化休闲区, 古书交易市场, 并规划有一定数量的茶座和餐饮设施等。

整个文化教育区按照传统院落空间加以布局, 空间布局灵活, 层次丰富、室内外空间交融, 建筑围绕庭院布置成为一个充满人性化的文化载体。整个街区建筑采用传统的坡屋顶形式, 很好的与景区环境相谐调, 通过现代的手法和材料表现传统的韵味, 从空间体验中获得精神的享受, 从古朴中显出简洁的现代气息。

4.4 建筑风格设计

发扬传统空间特色, 改善原来混杂的风貌, 以曲折的小尺度步行街为其内部交通路线, 围合贯通。建筑风貌上强化其小尺度的传统建筑特色, 强调以人的尺度为基本尺度来规划设计。建筑以较小的尺度和体量展开, 布局方式主要为院落式空间, 组群式布局, 形成合院式建筑的空间肌理。特别做好各沿街及沿文物古迹和绿地广场的建筑平立面设计, 做到进退有致、高低错落、空间尺度适宜且具优美的天际线。

规划范围内的建筑风格以秦汉时期建筑形式为主, 新建建筑与文物建筑间在保持统一协调中求创新和变化。规划建筑的色彩以红色、灰色、青色、白色为主, 其材料采用反映传统风貌的青砖、灰瓦及其他合适的材料, 庭院与建筑的细部 (屋面、檐口、门窗等) 在体现地方特色风彩的同时力求创造新意。

5. 结语

近年来,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政府注重提高城市的文化底蕴, 本地的传统文化、历史特色日益受到了决策者的重视, 燕伋历史文化风貌区作为城市核心区块, 是城镇历史传统和地方文化个性的集中体现, 它能给城市带来良好的社会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些意识和观念上的转变给燕伋望鲁台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科峰.从宝鸡民俗文化看周礼儒学.《中国科技博览》.2010年32期

历史文化课 篇9

一、案例研究

(一) 成都宽窄巷子历史街区

成都宽窄巷子历史街区位于成都市中心, 与天府广场仅隔1000米的距离。整个保护区范围是由泡桐树街、金河路、长顺上街以及同仁路西段围合的区域。这里拥有丰厚的文化要素, 包括从成都建城之初起就一直存在, 有着深厚的古城文化。同时, 它是南方胡同的最后一块标本, 也是全国唯一完好的清初道路格局的历史街区。浓郁的文化要素为宽窄巷子历史街区保护改造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提供了契机。

1. 积极开拓自有品牌的建设

宽窄巷子在保护开发过程中, 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业态的选择一直注重于塑造自己的自有品牌。整个街区分为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 宽巷子定位为“闲生活”, 窄巷子定位为“慢生活”, 而井巷子定位为“新生活”, 并且形成了以时尚餐饮、休闲服装和高档住宅为主要产业, 以创意生活产业为特色的成都市井创意市集。

2. 依托传统民俗来发展创意产业

宽窄巷子是一个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街区。结合这一特点, 在更新过程中严格保护这些民俗遗产, 积极发展民俗工艺展销、老成都原真生活体验以及四川民俗文化展演等创意活动。其中川剧中的变脸、吐火等绝活更是闻名世界。

3. 形成更大区域内的规模发展效应

宽窄巷子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 同时是成都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四大核心保护区之一。在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规划中, 宽窄巷子与片区内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金沙国际演艺中心以及西村创意产业园区等形成差异化竞争与协作的关系, 在更大范围内形成产业规模效应, 发挥自身特色。

(二) 上海新天地

上海新天地在人们眼中不仅仅是一个传统历史风貌区, 它更是时尚、创意的代名词。独特的石窟门旧里弄建筑与现代派建筑景观交融在一起, 使得新天地成为历史风貌区保护更新的典范。数以万计的商业、展示活动在这里进行, 形成了良好的商业氛围。

1. 结合石库门老建筑植入新的功能

新天地中的老石窟门建筑群占地约3公顷, 总建筑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 改造前多为居住用途。通过采取保护更新的方式, 保存、修缮原有建筑外墙和内部装饰, 将原有的居住功能置换成创意办公和商业配套功能, 从而达到穿越历史、新旧更替的目的。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建筑和街巷风貌, 并且通过置换老建筑承载的功能, 赋予其现代生活新的“灵魂”。

2. 打造成新的人文旅游景点

创造新的活力是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制定的重要目的之一, 而创意本身又可以激发出活力。在新天地的保护开发过程中, 深入挖掘该地区的历史、人文要素, 结合石库门建筑的保存、保护以及相关必要性的新开发项目, 将文化与创意融合, 使得新天地成为上海市乃至全中国重要的人文旅游景点。

3. 完善各类商业配套设施

商业配套开发是重塑街区活力必不可少的环节, 上海新天地在改造中除了给市民活动预留充足开敞空间和场地之外, 在商业业态上涵盖了零售、餐饮和休闲娱乐等, 并且规模比例的60%以上为餐饮和休闲娱乐等配套商业。

二、昙华林历史街区现状历史遗存

(一) 昙华林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现状

根据《武汉市总体城市规划 (2010~2020) 》和《武汉市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体系规划》, 武汉市目前明确了16片历史片区, 其中历史文化街区5片: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青岛路片、“八七”会址片、一元路片、昙华林片;历史地段5片:首义片、农讲所片、洪山片、珞珈山片、青山“红房子”片;历史文化风貌区6片:大智路片、六合路片、汉正街片、汉钢片、龟山北片和显正街片。从2004年开始, 武汉市进步加大了城市历史片区保护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的力度, 先后完成了相关片区保护规划及城市风貌街区体系规划等。

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武昌老城区东北部、花园山北麓, 西起得胜桥北段, 东至中山路, 面积约64.6公顷。现状功能以传统居住为主, 保留着武昌区大部分优秀历史建筑、各级文保单位和传统里份建筑, 保留有传统居住区老街的格局, 较为完整的古城肌理。2004年完成保护规划以来, 完成了一期改造提出的目标, 地区的整体环境有较大提升、启动了若干亮点项目, 并且重点修复、整治昙华林路、戈甲营、太平试馆 (崇福山巷) 三条重要保护街巷沿线。目前, 昙华林文化创意产业园也初具规模, 民俗文化得以传承, 汉绣、楚剧也在这里拥有了展示的舞台, 并且被列为武汉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园区之一。

(二) 昙华林街区历史文化要素

武昌昙华林街区是我市乃至全省、全国少有的历史建筑密集分布, 自然资源、文化内涵丰富的街区。昙华林街区具有典型的山、城、街巷、建筑的结构特色, 这里分布着63处文保单位、优秀历史建筑和一般历史建筑, 分布有花园山、凤凰山、螃蟹岬等自然山水资源, 并且是近代历史上中西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的地段。通过翔实的现状调研, 对街区历史文化要素进行了梳理和提炼。

1. 物质文化要素

(1) 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昙华林街区现存文物保护单位5处, 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石瑛旧居共2处,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万婴墓、私立武汉中学旧址、融园共3处, 市优秀历史建筑一级保护建筑共2处, 市优秀历史建筑二级保护建筑共19处, 历史建筑共37处。

(2) 传统特色街巷。昙华林街区现存20条老街巷, 以昙华林路、戈甲营、太平试馆等街巷风貌保存最为完好, 基本保存原有街巷空间肌理和尺度。

(3) 自然景观资源。“一湖三山”是昙华林地区自然资源景观的概括, 指该地区北临沙湖, 坐拥凤凰山、花园山和螃蟹岬。现存的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大多依山而建或是位于三山围合的区域内, 形成了优美宜人的自然、人文景观。

2. 非物质文化要素

(1) 古城文化。昙华林历史街区位于武昌古城北部, 武昌古城东、北至中山路, 南至津水路、巡司河路, 西至临江大道, 始建于公元223年, 至今已有1790年的历史。武昌古城老城墙沿螃蟹岬山脊而建, 在山脚处现存有一段武昌老城墙的墙基, 是千年古城文化的现实载体。

(2) 建筑文化和街巷文化。昙华林保存较多近代历史建筑, 包括中国传统建筑、西式建筑以及中西合璧建筑。展现出中西方建筑文化融合和碰撞的独特景观。同时, 大量的历史建筑依山而建, 错落有致, 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 形成了历史街巷的基本结构骨架, 是一本活的历史街巷文化的史书。

(3) 宗教文化。1861年以前, 昙华林地区就因佛教、道教的兴盛而闻名。近代, 随着国外殖民文化的渗透, 天主教和基督教也在此聚集, 使得昙华林成为中西宗教文化交融的地区。虽然现在部分宗教建筑已经消失, 但是积淀的佛教、道教、天主教以及基督教的文化底蕴却被保留下来。

(4) 教育文化。近代以来, 昙华林拥有众多新式中、小学堂以及书院、私塾和考场等, 可以说是中国新式教育的发端之地。同时也兴建大量外国教会学校, 体现出中西教育文化的碰撞。一直到现在, 这里还坐落着湖北省美术学院和湖北省中医药大学两所高校, 拥有延绵不绝的教育文化。

(5) 革命文化。昙华林地区冠盖如云, 名人如潮。辛亥革命期间, 昙华林也走出了许多进步的革命团体, 比如日知会、共进会, 为革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20年2月, 陈独秀应邀来昙华林演讲。1921年, 在街区的私立武汉中学, 走出了董必武、陈潭秋和李汉俊三位中共一大代表。

(6) 饮食文化。昙华林体现着老武汉的传统饮食文化, 有各种传统小吃, 包括蔡林记热干面、老通城豆皮、四季美汤包以及油条、面窝等。

三、保护规划中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 街区功能定位

结合历史街区保护规划, 以重塑街区活力为目标, 提出昙华林街区产业功能定位, 以其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为基础, 众多的历史建筑和历史遗存为载体, 依托良好的自然景观资源, 重点打造创意设计、文化旅游、民俗工艺制作、文化展示等功能。

(二) 文化要素利用方式

1. 物质文化要素利用方式

对于街区内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利用, 可参照上海新天地的做法, 对历史建筑的保护采取实体保护和内部功能置换相结合的方式, 将创意办公、民俗展示、文化展览和摄影艺术等功能替换原居住功能。对于街区内无保留价值的建筑拆除后的空间, 布置公共活动场地及民俗文化展示中心。重点塑造重要风貌节点的传统街巷如昙华林路、戈甲营、太平试馆等, 以及“一城三山”的自然景观格局, 在保留原有街巷形态基础上, 修缮街巷沿线建筑, 保存其完整历史风貌。

2. 非物质文化利用方式

非物质文化要素包括饮食文化、宗教文化、街巷文化、民俗文化等多元文化, 以及汉绣、楚剧等民俗表演、传统手工艺制作等。街区原住民是非物质文化要素的重要载体, 民俗工艺表演、传统工艺制作等都需要依靠原住民得以传承, 因此, 应当鼓励原住民留在街区内, 并引导他们发展传统生活习俗和文化艺术。依靠街区传统生活, 发展具有传统民俗特色的商业活动, 以提升街区文化辐射力, 并为后续保护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对于已消失的非物质文化要素可通过静态人文景观塑造, 如人文雕塑、文化墙等进行体现, 对于传承类的非物质文化如汉绣、楚剧、礼仪习俗等, 可通过塑造动态生活场景予以展现。

(三) 街区规划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建议

结合昙华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空间布局, 综合考虑历史街区保护的特殊控制要求, 按照不同等级保护区片来安排文化创意产业业态类型。

在核心保护区内, 应严格保护区域内的历史风貌特色, 严格控制开发性的商业设施建设, 可适度建设民间博物馆、民俗展览等文化展示功能建筑;在建设控制地带内, 应保护原有历史风貌, 可适当发展民俗工艺展示、制作、销售等文化创意产业, 并适度增加文化类, 如摄影艺术、婚庆策划等商业类型开发的比重;环境协调区内, 应注意不要破坏整个街区的历史风貌, 文化创意产业业态可选择与地区文化要素联系紧密的服装设计、摄影、婚庆策划、展销等, 商业的开发也应注重保持历史街区的原真原味, 而不应该用外来文化替代传统文化。

历史文化课 篇10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可以定义为:为降低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衰败的速度而对变化进行的动态管理。在城市建设中,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决定城市的定位, 促进城市发展, 延续城市记忆, 对城市文化建设和品质产生深远的影响。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良性发展的组成部分, 也是重要保障力量。在现代社会中, 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 它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判断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 人们已不再单纯看发展速度和国民生产总值, 还要看城市环境和文化品位, 以此来判断城市的综合实力, 是否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化的飞速进程中, 明确城市文化定位是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 这是由城市文化遗产的特质所决定的。我国很多城市的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 蕴涵着城市文化的深厚底蕴。在规划中, 应该站在文化发展的高度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从而决定城市发展的思路。

本文旨在通过新野县城市总体规划中文化环境营造的规划, 总结出基于塑造城市文化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特点, 进而对此类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提出系统的工作方法和经验, 为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文化环境塑造提供更好的依据。

二、河南省新野县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文化遗产保护

(一) 新野概况

新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中心, 湍河、白河、唐河汇流的三角地带, 南北最长53公里, 东西最宽35公里, 南与湖北接壤, 北连南阳县境, 东邻唐河县, 西接邓州。县人民政府驻地城镇, 距河南省会郑州市公路里程316公里, 距南阳行署驻地南阳市公路里程67公里。

《新野县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于2010年完成编制。

(二) 新野县历史文化资源评析

1. 历史文化遗存概况

新野县商、周时属邓国, 春秋时属楚国, 秦时属南阳郡穰县 (今邓州) , 西汉初置县, 始名新野, 是刘秀光武中兴的策源地和刘备蜀汉政权的发祥地。三国文化和汉文化的历史典故众多, 其历史古迹分布于城乡各地。此外, 新野还是岑彭、邓禹、庾信等历史上知名人物的故乡, 有关他们的故居, 碑文也存于新野境内。

经过调查, 新野县域的历史文物遗存共有28件, 种类包括艺术品, 石刻碑文, 古遗址, 古建筑、独树和饮食文化等。

2. 历史文化遗存分析

(1) 历史文化遗存时间结构分析

新野县域的历史古迹以东汉和三国时期的历史遗存为主, 拥有一定数量和规模, 其它朝代也有分布, 但数量较少, 比较零散。由此可见, 东汉和三国文化, 应是新野县域历史文化的重要特征。而在县城内, 三国时期的文物古迹所占比重更是达到了54%, 东汉时期的文物古迹也有31%。所以县城内的文化风貌塑造, 应围绕着三国文化和东汉文化来建设 (见图1、图2) 。

(2) 历史文化遗存空间分布分析

新野县内的文物古迹遗存中, 有13件位于县城之内, 15件位于乡镇之中, 只有城关镇内的历史文物古迹遗存相对集中, 其余历史文物呈散点状零星分布于各乡镇。而在县城中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新野古城范围内, 加上新野县当地历史久远的纺织厂和汉华酒厂等, 可以说新野城的历史文化遗存大都分布在护城河与军民渠两岸 (见表1) 。

(3) 历史文物古迹评价

将新野市文化旅游资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进行评价打分, 按文物古迹的得分状况分为五个等级:五级旅游资源:≥90分;四级旅游资源:≥75—89分;三级旅游资源:≥60—74分;二级旅游资源:≥45—59分;一级旅游资源≥30—44分。30分以下的为等外级。其中, 五级、四级、三级资源被称为优良资源;二级、一级为普通资源 (见表2) 。

新野的优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共有18处, 而县城内共有优良资源8处, 几乎占到优良历史文化资源总数的一半, 并拥有新野县唯一一处五级文物资源——关羽手植汉桑。可见县城内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良好, 有相当大的潜力可挖。

3. 保存现状评价

在多年的城市建设中, 由于缺乏合理的保护措施, 新野县的历史文化古迹遭到了严重破坏, 有史记无实迹, 有文化无载体的情况十分普遍。在新野诸多的古代战场、遗址地带建设过程中, 并未体现出其应有的文化风貌。保存下来的历史文物古迹多为后世复建, 文物古迹所处环境不佳, 多位于单位或学校院内, 没有专属的保护区域, 也并未得到深层次的文化挖掘和旅游开发, 整体面貌有待改善。

4. 小结

(1) 三国文化、汉文化遗存丰富, 人文景观资源众多

新野是东汉光武中兴的策源地和蜀汉政权的发祥地。东汉时期的朝廷重臣中不乏新野人, 如邓禹、岑彭、阴丽华等, 并留下了“龙凤亭”、“邓禹故里碑”、“岑公祠”等名人遗迹;三国时期的故事古迹更是名扬神州, 在这里不仅发生过“刘备屯兵”、“阿斗降生”、“三请诸葛”、“火烧新野”、“携民渡江”等千古流传的历史故事, 更留有刘备、孔明“议事台”、关羽“汉桑城”、刘备“挂剑槐”、古战场“鹊尾坡”等名胜古迹。新野汉文化遗存丰富, 为远近闻名的东汉帝乡、三国名城。

(2) 历史文化景观呈“多散点, 少集中”式分布特征

纵观这些资源单体的空间分布, 不难发现它们大多呈零星分布的态势, 只有在护城河环绕的新野古城范围之内, 汉桑城、议事台、太子阁、挂剑树等遗迹相对集中, 可以说呈“多散点、少集中”式分布;从时间角度上来看, 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均有分布, 但众多资源点在时间结构中孤立存在, 难以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而集中分布的三国和汉代历史文化景观则具备一定的优势, 从文化源角度来看拥有比较高的价值。

(3) 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有待改善

新野的三国故事丰富, 然而与历史故事相对应的各类古迹保存现状堪忧。汉光武台、栏马桥等不少文史遗存在城市开发中已被彻底铲除, 无任何遗迹可寻。而那些幸存的古迹大多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外观面貌较为破败, 部分古迹位于各类单位内, 未能发挥出应有的观赏价值。文化要素未能与城市建设很好地融合, 导致城市的文化风貌日益丧失。因此对现存古迹进行综合保护与整治的工作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 新野县文化宏观导向及文化定位

1. 文化导向

(1) 三国文化

“闻听三国事, 每欲到新野”。公元201年至208年, 刘备、关羽、张飞在新野屯兵7年有余, “三顾茅庐”请出了智圣诸葛亮, 并最终实现了战略转移, 与曹操分庭抗礼, 实现了三国鼎立。刘备在新野屯兵期间, 留下了不少汉风遗迹, 其中的汉议事台、千年汉桑树、太子阁、拦马桥、汉文化巷等尤为著名。

(2) 东汉文化

东汉政权酝酿奠基期间, 刘秀活动于新野, 东汉开国之勋二十八宿, 新野人占其四位;东汉12位皇帝的皇后中, 新野人有四位;东汉政权195年, 新野籍大臣有几十位之多;东汉四大家族, 首推新野之邓氏家族;东汉末年, 刘备屯兵新野, 议事谋略于新野……新野现存有新都故城、岑公祠、邓氏祠堂、汉龙凤亭等与东汉文化密切相关的遗址遗迹。

(3) 纺织文化

新野地处南阳盆地底部, 地势平坦, 土地肥沃, 气候温和, 再加上西汉“召父渠”和“樊氏坡”的修建, 两汉以来的农业相当发达, 逐渐形成了种桑养蚕, 男耕女织的农桑文化。据史书记载, 公元前一世纪棉花引进中原, 新野棉花生产和手工纺织为农桑文化赋予了新的内容。

2. 文化定位

综合以上分析, 新野城市文化定位可概括为“三国古城、汉画之乡、纺织新城”, 其中三国古城是新野历史文化最大的亮点, 汉画之乡是新野历史文化的浓缩和精髓, 纺织新城是新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伸。

(四) 新野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1. 遗产廊道保护

新野县的军民渠南北穿越新野老城区, 沿线文化遗存丰富, 包括工业遗存、历史古迹遗存、文化景观遗存等, 因此具有绝佳的开发潜力和资源条件。规划建设军民渠遗产廊道, 充分利用各类资源设置各个文化节点区, 使诸多文化资源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并藉此来发挥文化资源的潜能, 带动新野县旧城改造的开发。

2. 整合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城市品牌

三国文化是新野县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火烧新野”的典故几乎家喻户晓。在城市未来的战略发展目标中, 应整合历史文化资源, 提出打造有品位文化城市的目标, 这既是处于城市未来发展的长远考虑, 同时也是适应城市现实发展的内在要求。

3. 历史文化资源集中展示

新野的历史文化遗存分布呈“多散点, 少集中”的特征, 只有老城区一带古迹遗存相对较多, 其余众多文物古迹散落乡间。这种状况, 对于处处保护、多点开发的历史遗产保护方式十分不利。规划采取文化资源集中展示的办法, 充分利用老城区内文物古迹遗存相对集中的特点, 重点开发、保护、利用新野古城 (护城河内) 的历史遗存, 将资源合理整合, 使之成为县城内的核心风貌区。

三、城市文化环境营造及展示规划

(一) 总体文化环境结构规划

城区文化风貌结构可以归纳为“一区一廊两带”, 具体指老城风貌区 (护城河内区域) 、军民渠遗产廊道、白河综合休闲带及三里河汉风景观带。

(二) 重点文化环境区规划

1. 军民渠遗产廊道

(1) 军民渠概述

从空间上看, 新野县内的军民渠是城北三里河的分支, 纵贯新野县城南北, 护城河环绕老城区, 是新野古城的主要特征。从空间上来讲, 军民渠与护城河串联了新野县城大部分的历史文化资源, 是新野城区的特色水系, 同时也是新野县城排水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现由于年久失修, 设施不配套, 缺乏必要的管理, 军民渠和护城河已成为排污沟、垃圾沟, 完全丧失了行洪排涝的功能, 对新野的城市风貌形象和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基于军民渠和护城河对新野县的重要文化意义和展示意义, 相对应的改造工程势在必行, 以提升新野县城整体的城市风貌 (见图3) 。

(2) 要素分析

从文化底蕴上看, 军民渠两侧历史文化遗存丰富, 种类较多, 包括景观遗存、工业遗存、历史古迹遗存等 (见图4) 。

景观遗存是三里河景观带, 位于军民渠以北。三里河景观带长6500米, 位于三里河景区中部。

工业遗存包括汉华酒厂、新纺公司。新野的酒文化源远流长, 而汉华酒厂就是新野酒文化的表现实体。汉华酒厂位于三里河畔, 军民渠北端。新纺公司位于军民渠北部, 是新野纺织的龙头企业和新野工业文明的见证。

历史古迹遗存包括白水书院、邓君墓、龙凤亭、新野古城等。白水书院位于新野县城书院路中段, 创办于明嘉靖年间, 是当地规模较大, 知声远播的公立学堂之一, 目前该校为新野北关小学所在地。邓君墓位于军民渠北部的团结湖公园附近, 相传东汉开国宰相邓禹葬于此地。邓君墓现处于一私利学校院内的高台之上, 破损较为严重。龙凤亭位于军民渠南部的农村信用社院内, 建于东汉, 重修于1992年5月, 是为了纪念东汉光武帝刘秀与皇后阴丽华在新野恋爱、成亲、居住而修建的, 现为国家三级文化旅游资源。新野古城位于新野护城河内, 内有汉桑城、议事台、后主阁遗址、挂剑树、木梳背街等历史文化资源。可以说是新野县城内文物古迹最集中的地方。

(3) 策划意向

基于这些优势条件, 应充分利用新野历史文化遗存主要集中在护城河与军民渠两岸的空间特征, 构造新野“军民渠遗产廊道”, 使之成为新野老城未来文化环境品质和文化生活的核心载体。该廊道拟由五个主要节点构成, 由北至南分别是三里河汉风苑、酒文化展示区、纺织工业旧址、古城风貌区 (护城河内范围) 、木梳背明清仿古商业街 (见图5) 。

2. 古城核心风貌区

(1) 现状解读

古城核心风貌区是新野县古城内西南角一块“L”形区域。新野古城的轮廓结构保存相对有些基础, 拥有轮廓清晰的护城河。同时, 该区域内集中了新野县城历史文物古迹资源最好的几处:包括汉桑城、议事台、刘备挂剑树、木梳背街、汉画街、老城门等, 并有后主阁、八角井等实迹不存而故事颇丰的潜在资源 (见图6) 。

(2) 策划意向

通过对古城格局和文化遗产的分布分析, 规划在古城核心风貌区内形成“一片两街三节点”的结构。“一片”是指汉桑城三国历史文化主题公园, “两街”使指汉风休闲街 (县政府对面地块) 和木梳背明清仿古街, “三节点”指分布在“一片两街”中的三个重要的空间节点标志物——汉桑城、议事台、“老”城门, 既是历史古迹的场所, 更是串联“一片两街“的空间节点 (见图7) 。

四、总结与思考

(一) 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要充分结合当地条件

城市情况千差万别, 其历史文化资源遗存的状况也不尽相同。历史文化环境的营造, 要充分结合特定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定位、历史资源情况等相关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制定相应的城市文化环境营造策略。就新野而言, 历史文化资源以三国东汉时期为主, 故文化宏观导向应倾向于三国文化。整体资源分布较为分散, 历史文化环境的营造则不宜采用分散的“遍地开花”的形式, 应采用“重点保护、突出特色”的方针战略。

(二) 发展地方旅游业是长期的过程, 不能急功近利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地方纷纷编制各类规划。而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背后, 已经掀起了一股“旅游热”的浪潮, 几乎所有城市的总体规划中, 均加入了关于旅游规划的探讨和分析。实际上, 对于诸多具有丰富历史文化遗存或自然风光的城市, 旅游业往往可以为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知名度, 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形成独特的城市名片。而对于资源特点并不突出的城市, 大力发展旅游业并非上上之选, 提高地方的文化环境品质才是当务之急。

新野县的历史文化遗存并不丰富, “有史记, 无实迹”的情况十分普遍, 整体文化环境较差;自然资源方面, 新野也并不突出;在区位交通条件上, 新野也并无优势。基于以上原因, 新野的旅游业在短期内不可能实现飞跃式的增长。所以若要充分发挥新野历史文化遗存的经济社会效益, 就必须提升整体文化环境的品质, 待时机成熟时再大力发展旅游业。

(三) 对地区历史充分的研究是判读城市文化的关键

城市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若想在城市规划中准确地进行城市文化的定位, 就必须对城市的历史有足够充分的研究。在新野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当中, 笔者走访了很多相关部门, 并搜集了众多有关新野历史的相关文献。对新野的历史文化遗存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和调查, 最终敲定了“三国古城, 汉画之乡, 纺织名城”的城市文化定位。

参考文献

[1]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调查、研究、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2]董光器.古都北京五十年演变[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3]宋晓龙, 黄艳."微循环式"保护与更新——北京南北长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理论和方法[J].城市规划, 2000, 24 (11) .

[4]闫宝林, 李素芝.美国遗产区域保护概述[J].山西建筑, 2010 (09) .

[5]贺俏毅, 江凯达, 郭大军.杭州京杭大运河遗产廊道保护规划探索[J].中国名城, 2010 (08) .

[6]谭瑛.城市绿色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建筑与文化[J].建筑与文化, 2010 (09) .

[7]孟超, 何跃.重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2010 (02) .

二胡的历史文化 篇11

二胡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宋朝学者陈蜴在《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已开始流传,而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拨乐器的总称。

到了宋代,又将胡琴取名为“嵇琴”。宋末学者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这样记载: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沈括在《补笔谈·乐律》中记载:“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说明在北宋时代已有很高的演奏水平。徐衍为皇帝大臣们演奏”嵇琴”时,断了一根弦,仍然用另一根弦奏完曲,没有娴熟的技艺是做不到的。后来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又记载“马尾胡琴随汉东,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去中雁,归雁如今不寄出。”说明在北宋时已有了马尾的胡琴。

元朝《元史·礼乐志》所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顾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进一步阐述了胡琴的制作原理。到了明清时代胡琴已传遍大江南北,成为民间戏曲伴奏和乐器合奏的主要演奏乐器。

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为二胡。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胡演奏水平已进入旺盛时期。刘天华先生是现代派的始祖,他借鉴了西方乐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胆、科学地将二胡定位为五个把位,从而充扩了二胡的音域范围,丰富了表现力,确立了新的艺术内涵。由此,二胡从民间伴奏中脱颖而出,成为独特的独奏乐器,也为以后走进大雅之堂的音乐厅和音乐院校奠定了基础。

乐器构造

二胡构件由九个主要部分组成,其功能分别介绍如下:

琴筒:是二胡的重要部分,通过弓的推拉运动,擦弦后振动琴皮发音的共鸣体。琴筒的质地和形状对音量和音质有直接影响。一般用紫檀木或红木制作。形状有六角形、八角形、圆形、前八角后圆形等,常用的是六角形。琴筒后面镶嵌着一个音窗(一般为雕木花窗),不仅对琴筒起了装饰作用,而且对发音、传音和滤音有一定的好处。

琴皮:有蟒皮和蛇皮两种,蟒皮为佳。它是二胡重要的发音体,也是振源的关键,对音质和音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琴杆:是二胡的支柱,亦是躯干。不仅起着上连下接的支撑作用,而且对整体振动发音也有一定的影响。制作琴杆的材料为檀木、乌木或红木。一般用红木较多。红木价廉物美,具有一定的抗拉性。

琴轴:有上下两个(又名琴轸),起调整音高的作用,上轴缚胶内弦,下轴缚绞外弦。琴轴有木质轴和机械轴两种,两者各有利弊。木质轴调音后稳定,不易跑弦走音,但因时紧时松,给调弦带来困难。机械轴调弦快而自如,音准也好,但时而会出现松动、滑动等现象,容易导致跑弦走音。

弓子:是二胡发音的重要工具,由弓杆和弓毛两部分组成。弓杆是用细实的紫竹制成,粗细要适中。弓毛以前有用尼龙丝和马毛的,多用马尾,且白马尾为最佳,黑马尾次之。一般用细实紫竹缚上马尾,一端装有活螺丝(弓鱼)用来调整弓毛的松紧度。

琴弦:是琴的发音体之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发音效果。目前琴弦有两种:一种是金属弦,具有拉力好、音质好、音准好和灵敏度高等特点,又分铝质弦和银质弦两种,银质弦最佳;另一种是丝弦,它发出的音比金属弦柔和细腻,但位力差,音准差而且容易断弦。现在大多采用金属弦。

千斤:又称千金,对二胡琴弦起固定和切弦作用。对音准也有一定的影响。它是用棉线、丝线、有机玻璃、塑料等材料制成。其形式多种多样,有固定千斤、线绕千斤、金属千斤等。较常用的是线绕千斤。

琴马:是琴弦与琴皮之间振动的媒介体,对发音有重要作用。它采用的材料有木、竹、金属和纸等,常用的有木松节马、枫木马。木松节马木质柔软,发音圆润、淳厚,枫木马软硬适中,发音柔和、噪音少。

琴托:是琴身的底托,起着装饰、稳定琴身的作用。有的二胡琴托还装有可调底托,用尼龙扣调节,演奏时更为方便。

保养维护

弓弦乐器大多都会有琴皮,制作的材料大多是红木等硬质木料,此类乐器与湿度有一定的关系。硬质木料的木质有一定刚性,密度高,木质也细腻。在一湿一干、空调暖气收燥的环境中,会造成木料内外应力不能平衡的情况,这时候会发生表面烧丝,湿度稳定后又会消失,也可以点上502用砂纸打一下,上些腊进行有条件的抛光。因此硬质木料是有可塑性的,白木材料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其木质松很容易达到内外应力的平衡。建议在二胡使用结束后,最好将留在琴身上的松香粉末用软布擦掉,避免日久粘在木料和琴皮上。高档二胡在木质表面都使用了天然虫胶打磨,清抛光的工艺,这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江南传统做法,对技工都有很高的要求,目的是保护木料,提高木料的光滑性,增强手感的舒适度,所以只要用软布擦琴就可以使琴保持清洁了。有时间的话,可以在琴身木质表面上些车腊或家具用腊,但一定要擦干净,避免粘手。

在日常使用中不需要对琴皮上油、凡士林等,更不需要在琴皮背面封腊,有鳞片翘起也很正常,卷起的鳞片是随琴皮一起振动的。且不可用胶水粘,琴皮要保持它的透气性、自然性,它会自然地适应使用环境,因此二胡确实有它的灵气所在。如果在琴皮内外都给封住就会影响琴皮振动了。琴皮鞔好后不可再对琴皮背面进行处理,因为从琴筒后面对琴皮背面刮或打磨处理,会导致琴皮厚薄不均,严重会使琴皮破裂,因此我建议大家不要尝试。对音色的改变应该从琴弦、琴码、千金和音垫着手,知道它们的作用和原理就可以反复调试,调节出自己满意的音色。

历史文化课 篇12

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坐落于南昌市西湖区绳金塔街东侧, 是以绳金塔十字街为核心, 形成集中展现南昌传统民俗文化的街区, 以绳金塔建筑闻名, 保护范围面积达14.5公顷。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由张家山片区、绳金塔片区和十字街片区组成, 人口较多, 且分布较为集中, 老年人口约1246人, 占总人口12%左右。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内部居住环境和配套设施较为破旧, 同时对于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和关怀较为欠缺, 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2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调查

本调查于2013年3月在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展开, 从老年人的居住条件、家庭构成、社区基础设施和社区支持等生活现状进行实地调查, 并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

2.1 老年人居住环境现状

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主要以一类居住建筑为主, 占整个建筑的51%;其次是二类建筑, 占45%;还有4%的三类建筑。根据调查, 居住于三类建筑的老年人日常生活水平相对二类建筑较差, 由于房屋本身年代久远, 日照间距、通风采光、居住环境都不尽如人意, 更有部分房屋漏水漏风。再加上基础设施严重缺乏, 道路崎岖不平, 很容易发生摔倒等事故, 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 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几乎没有老年人活动站、养老院、棋牌室、老年人大学或供老年人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唯一一处对老年人免费开放的绳金塔, 也需要凭借老年证 (年满70岁) 方可进入。

2.2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分析

2.2.1 老年人对历史文化街区生活的感受

在问卷中, 当被问及“你对目前居住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感受是否满意?”时, 51%的老年人表示满意, 27%的老年人表示不满意, 其余22%的老年人表示一般。

2.2.2 老年人的经济状况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 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的老年人关于对自己生活满意度影响最大的因素的回答, 答案迥异。如图一所示, 每月经济状况低于1000元的和在1000元~1500元之间的老年人认为影响最大的是居住条件和健康状况, 两者各占40%, 其次是受人尊重和邻里关系, 两者各占8.5%;经济状况在1500元~2000元之间和2000元~3000元之间的老年人认为影响最大的是健康状况, 占43%;经济状况在3000元以上的老年人认为影响最大的是健康状况和受人尊重, 各占39%。综合而言, 不管经济条件差异如何, 老年人认为健康状况与生活满意度关系最大。

2.2.3 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最迫切的因素分析

在问卷“为了提高幸福程度, 您觉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的选择上, 老年人认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分别是居住条件的改善、政府补助政策的完善、老年人公共服务设施的增加、公共敞开空间的设计以及社区卫生所定期健康检查, 各占样本数的80%、78.9%、78%、76.9%和65%。所以, 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工作当中, 应该更加注重老年人居住环境的改善和政府补助政策的完善。

3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分析

3.1 物质、精神支持来源

调查发现, 80%以上的老年人获得的支持来自子女, 一般情况下子女都是全力支持和照顾自己的父母;其次是配偶的支持和照顾;兄弟姐妹方面, 由于住所距离远、年纪大、来往较少, 得到的支持照顾相对较少。大多数老年人因年龄较大, 父母或者配偶已故, 能得到的物质与精神支持来源少, 多数支持多来自子女。同时, 在对该街区进行居住模式的调查时, 有75.6%的老年人同家人一起居住, 居住较为拥挤。可见, 由于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 老人对子女的依赖度最高, 子女对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支持也最多。

3.2 近期生活情况

问卷中反映, 68%的65岁~75岁之间的老年人对近期生活感到满意, 情绪很好, 没有什么烦恼, 甚至认为现在的生活比自己年轻时候更好, 不管是从物质环境还是从精神支持方面来说都如此;82%的75岁以上的老年人对近期生活并不满意, 因为他们不管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不能够完全独立。由此反映年龄大的老年人由于较差的身体状况会降低生活满意度。

3.3 邻里关系

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老年人口较多, 84.52%的老年人在此居住了50年以上, 邻里之间都很熟识, 交流很多, 关系十分融洽, 相互之间都会主动给予帮助。有56.25%的人表示邻里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18.75%的人表示邻里之间偶尔关心;而只有遇到重大困难才稍微关心的占10.42%;但仍然有14.58%的人反映邻里之间只是点头之交。从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的服务设施和开放空间来看, 邻里之间的交往场所还是比较缺乏的。

3.4 倾诉方式及心里求助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 有39%的老年人比较独立, 在遇到困难时不轻易倾诉;40%的老年人只向关系极为亲密的人倾述;4%的老年人是在朋友主动询问时才会与之倾诉;而主动倾诉的只有17%。接近50%的老年人觉得自己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并克服困难, 且以男性居多。

3.5 参与活动情况

通过对街办以及老年人的实地走访调查, 了解到每年春秋时节, 街办会举办老年人运动会。另外, 一些单位也经常组织活动并邀请其退休人员前去参加, 但由于身体原因, 大多数老年人不愿意参加此类活动。

4 存在问题与建议

对上述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可发现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多数老年人对街区生活是满意的, 但仍有近半数的老年人认为他们的街区生活一般甚至不好, 究其原因主要是主观的个人因素和客观的环境因素两个方面。个人因素主要体现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差、家庭经济条件欠佳、子女的关怀少和个人遇到问题时选择自己解决等方面。而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住宅条件差、户外活动场所和设施缺乏、老年人服务设施和社区活动少等方面。因此, 应从老年人的活动场所、设施利用、社区活动和社区管理工作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

4.1 增加老年人室内外活动空间

规划社区老年人的室内外活动空间, 提供更多的室内外活动空间, 供老年人在社区进行交往活动。开辟或扩大老年人健身、娱乐、休闲、交往的户外活动场所, 考虑老年人服务设施的规划, 同时将社区原本闲置的资源或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在老年人服务事业中加以充分利用。

4.2 加强老年人对社区的归属感

加强老年人对社区的认知并引导老年人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加强社区宣传活动, 组织老年人不定期地开办社区活动, 增加活动的互动性与趣味性, 使社区活动常态化, 使老年人对社区产生归属感。

4.3 建立良好的社区助老服务机制

配备专业的社会工作者, 在社区中运用各种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 开发并建立社区助老服务的支持网络, 促进社区邻里之间的互动, 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的福利服务。尽可能多的为老年人争取享受社会福利的权利, 保证保障性政策的落实。保证老年人住房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5 结束语

2013年7月1日,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 明文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该法同时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保证老年人幸福美满的生活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历史文化街区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城市规划工作当中, 应以科学的发展观念和人性化的规划理念, 为老年人规划和创造舒适、安宁、健康的生活环境。

摘要:人口老龄化趋势本质上是一种进步现象, 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也是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来看, 南昌市总人口为5042565人, 其中65岁以上的人口有388945人, 占总人口比例为7.71%, 按老龄社会的相关标准, 南昌市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本文从城市现代化建设, 关注历史文化街区老年人生活状态的角度出发, 就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 分析得出历史文化街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与居住环境、社会支持、老年人公共配套设施的使用等均存在一定的联系, 提出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的建议。

关键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居住环境,社会支持

参考文献

[1]吴晓, 魏羽力.城市规划社会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2]李和平, 李浩.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3]梅锦荣.老人主观幸福感的社会性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 13 (02) :85-87.

[4]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4, 4 (02) :98-100.

上一篇:染色助剂下一篇:提升处置能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