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高中历史

2024-05-31

新文化高中历史(精选12篇)

新文化高中历史 篇1

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一切的能力与习惯[1],是深深植根于人们心中并在日常生活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品格精神。制度、常识、风俗,三者方能将文化逐渐普及,并且真正地活跃于社会生活中,而其中的关键是教育。无论是法律、制度、伦理,还是风俗习惯,都要靠教育才能够使大家接受。[2]文化视野下的历史教学,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富有情感的、有利于学生释放潜能的文化背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整合与探究,将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培养能力与提高认识并重,融合理性与人文精神,开阔学生眼界,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其掌握方法、建立价值观和确立人生目标与理想。

一、注重史实,构建体系,掌握规律,促进学生循序渐进体验理解历史

在学校,知识是联结文化与学生发展的纽带,教学的全部活动以知识相联结。学习历史必须掌握基本史实,“论从史出”、“史由证来”是历史教学最基本的原则之一。由于考试的功利性目的常常迫使我们传授知识的同时忽视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忽略了历史教学传承文化的功能,考试结束许多知识也就忘了,致使学生有知识也没文化,严重影响日后的发展。为此必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渗透文化教育。

1.学习史实,体验理解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于知识学习要求“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以“新航路开辟”为例,如果将“走向会合的世界”,即“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确定为教学重点,那么就必须通过学习开辟新航路的事实帮助学生对此形成正确的认识。因此,让学生记住4位航海家以及4条新航路开辟过程的重要性在于要让学生了解这是真实的历史,同时让学生了解这些事实是怎么来的。如让学生通过《马可波罗游记》《西欧的帆船》《航海用的罗盘》《航海家日记》《15、16世纪的欧洲地图》等资料,考证其中的部分事实,经历“史由证来”的过程,才能了解这些真实的历史,联系当时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的精神,了解航海家经受诸如长时间、长距离的历险,甚至付出生命等种种艰难困苦,才能来到好望角、发现美洲和环球航行。

2.构建体系,培养能力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观的根本问题,因此产生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真正意义上的、唯一科学的历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必修二是人类物质文明史,学习必修二应该强调人类生产力的进步历程,从石器、铜器到铁器的使用,从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体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进步历程;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到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使中国从自然经济到被动融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雏形出现到形成、发展,再到20世纪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以及中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从前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融入世界市场,终结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同时,可以构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世界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紧密结合的体系。这种唯物史观体系的构建突出时序性,可以让学生养成联系、比较、迁移知识的思维能力。

3.掌握规律,认识现实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的,其宗旨是使学生“据往事而知未来”。如学习中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说明生产关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牛耕、水利工程以及农业技术方面的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性质发生根本变化,随之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奴隶集体劳动变为农民进行个体劳动;对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也屡屡出现经济危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尖锐化。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有意识地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如罗斯福新政开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在当代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从1962年到1978年,该村的生产、生活主要靠国家救济,村民经常依靠讨饭过日子。1978年实行“包干到组”“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结果生产就取得大丰收。小岗村的巨大变化,充分说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巨大反作用。体现学习历史虽是“忆旧”,但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把古今中外联系起来,关注现实问题。

二、求真务实,释疑解惑,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公民价值观

知识是联结文化与学生发展的纽带,但知识不等于文化和发展学生。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知识的人,更要把学生变成有文化的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教学要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国际意识”、“公民意识”、“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

1.求真务实,探究问题

历史教学的本质内涵就是求真,以“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或“失败原因”为例,有关的论题或多或少与辛亥革命缺乏“民众基础”、袁世凯抢夺胜利果实有关,真相如何值得探究。1906年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想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寄希望于一场革命解决所有问题,但社会历史的演进是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将政权拱手让出,是革命党人和独立各省的一致承诺,也是辛亥革命实现其革命目标(驱除鞑虏)的重要环节。“早在1911年11月30日,齐集汉口的各省代表就决议‘如袁世凯反正,就公举为临时大总统’”。[4]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是有条件的:必须声明承认“暂代”,一旦袁世凯完成终结帝制的任务,就由袁世凯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在袁世凯完成终结帝制的任务之后,孙中山必须兑现承诺。补充这些教材中没有的历史真相,要求学生学会用批判的、审视的眼光来看待一切问题及做法,教人求真,尽量去伪存真讲述真实的历史、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是历史教学的底线。

2.提升认识,引领价值

历史学习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更有助于形成重要价值观。如高一年级通过学习夏———国家的产生形成国家意识;学习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繁荣国家强大、近代列强对华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抗争、中国近代的工业发展、社会主义道路曲折、中国的经济改革,认识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历程;通过学习工业革命与近代化,认识城市化进程及其对人类发展的意义;通过学习甲骨文、青铜器、皇帝、中国服饰发展的社会历史因素、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中国民居、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中国的水利技术、文学成就,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文化认同;高二通过学习孔子、孟子、君与民、礼乐等,渗透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进行公民人格教育,为学生世界观、行为方式形成,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奠定文化基础。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未曾中断的根本原因是其价值的连续性,“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君子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仁、义、礼、智、信”等这些已是进入中华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基因。今天我们又选择了“公平与正义”、“和平发展”,这些共同的价值观,构成了多民族团结及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成为民族的精神灵魂,以此引导学生做文化上的中国人。

3.多元兼容,融会贯通

人类思想文化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文明是多彩的,文化的多元的。经济的全球化加速了文化的融合,文化的交融不可能没有任何冲突,只有在冲突排异反应之后才能够真正地接纳从而丰富自身。将不同文化置于同一平台,使差异得以展示,了解得以进行,沟通得以实现,融合成为可能,取长补短,消弭文化冲突,历史教学可以发挥独特优势。当今世界上的主流文化,其思想渊源在中国古代均早已有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技文化,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文化,公权与私权相和谐的法治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文化等,这四种文化均可以说是从旧文化中扬弃而来的,并传至后世。学习了解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律制度的建设过程,结合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通过比较来加深理解,辨清其对现代社会政治的影响,对于中国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多元的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尊重异质文化,学会共同生活,通过对他人历史、传统和精神的了解,从而达到相互理解包容、和睦相处,这种对多元价值的兼容意识和融合能力则来自一种综合的人文素质底蕴。学会从宏观视野解读历史,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历史“见识”及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直面外来文化,共享全球文化资源,让学生深切体会在共享世界文化的同时,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责任感尤为重要。只有生活在多元文化里面的人,观察事物可能有不同的方式,考虑问题有不同的视角,因而能够释放出理解事物与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获得宽容的回旋余地、宽阔的解释空间。

三、品读融合,迁移拓展,引领学生探寻感悟与传承创新

实现历史课程三维目标,要求教师拓展史学视野、提高史学水平,改变过于拘泥于历史课标、教材,力求在细节上有所扩充和丰富;改变历史教学的枯燥无味,力求从封闭的课堂和情趣相对欠缺的教科书中解放出来;千方百计开掘和利用课本之外的教学资源,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为历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修养。

1.史料教学,阅读突破

认识历史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历史资料,基于史料的历史教学,不仅大大提升了历史教学的专业化水平,而且让批判性思维大放光彩……它强调对信息的处理,尤其是对原始资料或未经解释的信息加以处理。[5]《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进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的过去性增加了中学生理解历史的难度,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现有结论,严重制约了其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既增加教材的生动灵活性,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将史料引入历史教学可以充分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师生与教学文本(教材和史料)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人教版必修一“两极世界的形成”一课,“丘吉尔铁幕演说”、“斯大林答记者问”、“杜鲁门国会演说”、《北大西洋公约》等材料,充分再现了两极世界形成,引导学生到当时的环境中去感悟,既活跃了课堂,也培养了学生阅读和探究能力。历史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更因为它是一门理解人类行为的学科。所以,我们要把人文主义装入人生行囊,做到学习历史、理解现实、付诸实践,使自身具有现实精神。以人为本的文化注重的是当下和现实。[6]

2.文化浸润,拓展视野

当我们站在文化的高度来审视、创新、构建历史教学时,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世界,并内化为学生自觉的学习规范与行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形成。在育人中发挥作用是文化科学史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从人类文明进化的角度,认识各国的科学技术成就,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比爱国主义教育的视野要广阔。例如古代中国的数学以计算见长,在代数领域成果突出,《九章算术》的算法体系影响东方1000多年;古希腊数学则注重形体关系,在几何学领域取得的成就令人惊叹,《几何原本》以演绎为特征的公理化体系同样影 响西方1000多年。爱因斯坦说:“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的最高品质之一。”我国不少科学家怀着“科学救国”、“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激情,为“中华崛起”而漂洋过海留学,学成之后又纷纷回国办厂、兴学。钱三强在回顾自己的科学生涯时曾提出:“在科学中没有禁区,没有绝对权威,也没有千古不易的定论和所谓的‘终极真理’。”

3.课程开发,传承文化

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多样绽放,挖掘地域文化的深层内涵和丰富内容,是对中华文化丰富内涵和中华民族精神内在积淀的全面继承和深刻弘扬。江苏常熟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远有兴东吴文化先驱、孔门“十哲”之一的“南方夫子”言偃,近有清代两朝帝师、状元宰相翁同龢等一大批著名历史文化名人。及至现代,两院院士(学部委员)中,常熟籍有18名,包括王淦昌等知名科学家。通过学习“常熟历史上的文学艺术流派”,了解虞山琴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各自的成就,虞山琴派的历史地位;组织参观常熟古琴艺术馆,欣赏古琴艺术表现,思考古琴艺术对我们今天常熟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学习“常熟馆藏瓷器鉴赏”,任选一件瓷器,以学生自己的独特眼光写一篇小论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常熟是“花边之乡”,在清末从欧洲传入我国,盛于常熟且自成一派,故称“常熟花边”。2007年“常熟花边”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我校把“常熟花边”引入课堂,给学生讲“常熟花边”历史曾经的辉煌,给他们展示精美的台布、圆垫、服装等“常熟花边”的精美制品,甚至手把手地教学生们简单的“常熟花边”针法,让学生了解“常熟花边”,感受家乡历史民俗文化之美,感悟常熟优秀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激发爱家乡的自豪感。

文化决定历史教学的厚度。文化视野下的历史教学给教师很大的自主空间,提供了良好的自我发展的契机,具有强大的创新力量,规范着教师、学生的行为和思维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塑造、同化着每个教师和学生。教师自身文化素养成为历史课堂承载文化的主要资源,历史教师就是最重要的历史课程,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就是让自己成为一门优秀的课程。[7]不同的文化背景,教师的关注、教授、指导以及师生的互动交流,会表现出相应的不同内涵。同样是关注学生,隐含在背后的教师心理却不同,关怀的、宽容的,监视的、控制的;同样是讲授,隐含其中的教学智慧却可以不同,有的是启发和艺术的,有的是灌输和生硬的;同样是指导,隐含在其中的思想基础却可以不同,各有旨趣;学生具体的基本行为应该是大致相同的,但因支撑行为的知识、认识和思维方式等是不同的,表现出的行为特征存有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文化本质的差异。文化视野下的历史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善于从历史知识、体系、规律中汲取思维方法、精神灵魂并化为内涵,进行理性思考和认识,进而改善自己的一言一行,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追求。

摘要:“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阐释了人要成大器,首先要重视自己的文化道德修炼,不断提高承受领悟能力,最终厚德载物而成功!文化视野下的历史教学,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富有情感的、有利于学生释放潜能的文化背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整合与探究,将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培养能力与提高认识并重,融合理性与人文精神,开阔学生眼界,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其掌握方法、建立价值观和确立人生目标与理想。

关键词:文化视野,历史教学,循序渐进,问题探究,高中

新文化高中历史 篇2

一、科技发展的前提条件

1、中国古代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经济保障;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3、政府对科技的重视与支持;

4、中外民族融合和民族交往促进科技发展;

5、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6、古代人民和科学家们的勤劳创新

二、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②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

描述。

③未能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三、概况

(一)四大发明

造纸术:

①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竹木简、帛。

②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不适于书写。

③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

④纸的发明,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印刷术:

①唐朝:现存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②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13世纪后传入朝鲜、欧洲。

④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还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火药:

①唐:发明火药,孙思邈《丹经》记载,唐末用于军事战争。

②五代、宋:广泛应用。如火炮、火箭、突火枪等。

③14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起了重要作用。

指南针:

①战国:司南。

②北宋: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

③13世纪:传入欧洲,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意义:

① 对中国: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② 对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1、“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的不同效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作用的发挥。

2、16世纪以后,中国为什么没能产生近代科学?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

其它原因:

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阻碍了科技发展;

②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科技发展失去了物质基础和动力;

③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④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天文学

①战国:《甘石星经》中《石氏星表》为世界最早的星表。

②两汉:西汉留下世界最早对太阳黑子的记录;东汉张衡:发明水运浑象仪,地动仪早欧洲1700多年。

③唐朝:僧一行:制定《太衍历》;创制黄道游仪;世界首次实测子午线长度。

④元朝:郭守敬制成简仪,比欧洲早300多年;编制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早欧洲300多年。

(三)数学

①春秋:九九乘法表。

②西汉:《周髀算经》勾股定理,早西方5。

③东汉:《九章算术》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十进位值制,中国最早使用。

④南朝:祖冲之圆周率点后第七位,比世界早1000年。

(四)农学

农业技术—— 混合选择法(选种)、人工杂交

农学著作:

①《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著,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②元代的《农桑辑要》是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

③元代王祯的《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其中的《农器图谱》占全书篇幅4/5,附有306幅插图。

④明代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不仅达到传统农学顶峰,还吸收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五)医学

中医学:

①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独创了针灸疗法

②战国时期有了医学分科

③ 著名医生扁鹊提出四诊法(望、闻、问、切)成为中国中医传统的诊病法

④《黄帝内径》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提出病理学说,该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⑤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临床学)的基础。

⑥华佗除创制五禽戏外,还发明了麻沸散,开创了世界医学史上全身麻醉之先河。

中药学:

①《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

②孙思邈著有《千金方》

③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创立世界最先进分类法,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六)建筑学

①能工巧匠——战国鲁国公输般、隋朝工匠李春(赵州桥)

新文化高中历史 篇3

【关键词】历史教学 多元文化意识 多元文化教育

我国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特征是“多元一体”,这意味着在中华民族一体化的前提下,各民族要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各民族的人平等、和谐相处,就需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了解世界文化,同时理解其他民族、地域的文化,从而学会尊重差异,相互理解,学会合作,在保持各民族传统特色的同时,维护祖国的统一,共同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承担起世界和平发展的责任。

一、多元文化概念

中国古代百家争鸣时代就存在多元文化状况,不同地域之间的不同群体的交往必然会对交往对象产生影响,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不只是一种简单的“同化”或“合一”,而是一个在不同环境中转化为新物的过程,在新的基础上产生新的差异,也就产生了多元文化。“多元文化”这一术语在西方20世纪20年代就己经出现,20世纪50至60年代开始,出现了多元文化主义的社会思潮。当时,“多元文化”指代的是两种文化现象:一是殖民地和后殖民地社会的文化,在这种社会中,既存在着殖民国家的统治文化(特别是欧洲文化),也存在原住民的种族或民族文化,即两种差异悬殊的文化并存;二是指不同的民族文化,它指具有不同社会和文化来源的民族虽共同存在着,但各民族之间以及各民族群体之间的文化特性有着较大的差异。此时的多元文化涵盖的内容比较狭隐,仅仅包涵了种族和民族,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理论对多元文化批判的声音越来越多,人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也逐渐发生变化,多元文化的含义开始扩大。后现代理论研究者认为多元文化几乎存在于任何一个国家,各个民族间的的价值体系、思想观念都存在差异,此外,这种差异还存在于各种不同的社会阶层、地域、年龄、性别、群体、宗教信仰等方面。此后,“多元文化”的含义开始由仅关注宏观层面一种族、民族差异,逐渐进展到涵盖微观层面一价值规范等差异,开始越来越多地与“文化”自身的含义相对应。综上所述,多元文化就是指人类社会各种不同群体之间,在价值规范、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多元文化具有多种内涵,它渗透于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由于文化的概念具有多义性和层次性,很难对文化下定义,因此对多元文化概念的界定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综观学者们对多元文化的认识,笔者较为认同西方学者们对多元文化的定义,他们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多元文化,人们在价值体系、思想观念上的差异不只存在于民族之间,还存在于各社会阶层、性别、年龄、宗教等群体之间。

二、历史教材中多元文化的类型

1、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多元文化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接纳。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

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长期发展和融合而形成的。文化是由一定的民族或群体创造、保存并传承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或群体性,民族与文化是不可分离的,民族性是文化的基本特性之一。

2、地域文化

“因地理区域中文化构成因素与结构关系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不同地理区域有时会呈现出文化上的差异。地域文化直接表现为不同地域间人们的语言、意识、情感、心理等的不同。”在特殊地理环境和历史变迁的影响下,不同地域的人们孕育出了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文化,这就构成了了地域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从空间位置和文化对整个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的影响来看,世界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文化类型:古埃及文化、古代两河流域文化、古代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玛雅文化、阿拉伯文化。

3、阶层文化

一般情况下人们理解的阶层是指阶级内部之间不同等级的群体,在古代社会,阶级主要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所具有的身份等级。今天我国学者更多使用“阶层的”概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是为了有别于在政治上“划阶级、定成分”的做法。“阶级”或“阶层”在现代社会理论里是指按一定标准区分的社会群体,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区别,阶级主要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社会中地位不同的人之间的对立,是从政治学的角度进行定义的;阶层更多地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主要从社会经济地位的角度来分析不同群体的人之间的区别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与之相对应的文化特征。

4、年龄文化

这里所讲的年龄文化一般将不同的年龄阶段作为分类标准,把同处于一定年龄阶段将共享社会文化的人分为一个群体,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从属于不同的群体,各个群体的成员有着各自特殊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行为方式。不同年龄阶段群体的人拥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年龄文化一般可分为少年儿童文化、青年文化、中年文化和老年文化。?高中阶段的学生介于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之间,这个年龄群体的学生情绪化、理想化、自主性、独立性、进取性和叛逆性都较强,有着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本文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和历史教材的特点,将教材中所反映的青少年群体的文化视为同辈群体文化。

5 宗教文化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集中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崇尚与禁忌等各方面的特点,千百年来宗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宗教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复兴运动中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莎士比亚的戏剧,歌德的《浮士德》,雨果的《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的小说,都受到了基督教精神的影响。西方的音乐、诗歌、绘画、雕塑、建筑艺术,更有鲜明的基督教色调和风格,至今以其高超的审美价值所形成的巨大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人们前来观赏参访。

3 结语

总之,多元文化是历史的客观存在,文化的多元性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正是各种不同类型文化不断地碰撞、融合、相互影响,才形成了今天各具特色的世界文化,所有文化都是整个人类的共同财富,文化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人类文明才能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鉴,万明钢.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新文化高中历史 篇4

关键词:历史教学,文化遗产,途径,作用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如果说历史教学仅仅围绕着“分数”或“等级”进行, 那么, 历史教学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高中的历史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品德、道德、理想等方面的教育。而干巴巴的一本历史教材是很难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的。随着新课改的进行, 文化遗产作为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越来越多地被利用到历史教学中, 这也成为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历史学科本身和文化遗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应当重视灵活引用文化遗产的有关内容。

一、文化遗产的涵义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 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 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 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 (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与实践, 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文化遗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利用现状

长期以来, 高中历史教学是比较单调乏味的,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 一本教材, 一堆复习题, 这可能是历史学科留给学生最深刻的印象了。新课改以后, 虽然我们仍然是“戴着枷锁跳舞”,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 高考历史学科“等级制”的实行, 对历史学科而言已经是极大的解放了。新课改以来的历史高考试卷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信息时代应更加关注学生解析材料的能力, 而不是死记硬背的能力。所以, 如何拓展学生的视野, 如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 这已经是历史教学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了。

新课改以后, 历史教材增加了大量有关文化、科技和社会史方面的内容, 突出了历史教材的丰富性和人文色彩;呈现方式注重图文并茂, 并增加了 “学思之窗”、“探究学习”、“历史纵横”、“活动课”等内容, 这就为文化遗产引入课堂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近几年, 笔者尝试把太仓的历史文化遗产引入历史课堂, 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文化遗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利用的途径

正如以上所述, 文化遗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被利用的途径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1.通过教师讲解, 丰富、完善课本知识

这是一种最直接、最简便的方法。如笔者在讲解中国古代戏曲时, 总会穿插昆曲以及起源于太仓的作为伴奏的江南丝竹, 让学生了解昆曲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的江南丝竹在其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以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再比如讲到《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时笔者总会联系我们太仓的实际情况。太仓的多种特色文化丰富多彩, 有全国桥牌之乡、武术之乡、龙狮之乡、民乐之乡等称号, 文学、舞蹈、戏曲、音乐、摄影、书法等文化艺术硕果累累。从课本联系到现实生活, 再回归到课本, 这些太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教学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开展实践活动, 组织参观考察

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是最直观的物质文化遗产,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注意这些资源的应用。以太仓为例, 太仓地处扬子江口, 东海之滨, 历史悠久, 经济发达, 人文荟萃。这座千年文化古城留给我们太多的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利用实践活动课, 把学生带出了课堂。 如太仓市的浏河镇, 人杰地灵, 人文荟萃, 古时就有“六国码头”的美誉。是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著名百岁寿星画家朱屺瞻的故乡。有天妃宫 (玛祖庙) 、紫薇阁、梅花草堂、戚继光阅兵台、新闸桥 (林则徐建) 、老浮桥、望江亭、明清古街、吴健雄墓园等丰富的历史景观。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这样的教育实践, 学生学会了通过文化遗产去联系课本上的相关知识, 自然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开阔了视野, 培养了纵横综合的思维和恢弘博大的胸襟。

3.利用信息技术, 培养动手能力

当然, 由于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 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还是很有限的。但是, 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如, 以上提到的太仓的历史古迹还有很多, 当与课本相关内容有联系时, 笔者往往会采取分工合作探究的办法, 让学生分组完成, 如利用数码相机拍摄传输相关资料, 或者利用互联网查阅。如笔者在上《祖国统一大业》“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一框内容时, 要求学生收集台资企业在太仓的发展情况, 学生利用互联网了解了太仓的陆渡镇, 共有三十多家台资自行车零配件企业, 被国际自行车权威杂志评为“世界上最集中的自行车生产基地”。通过这样的方式, 以现实事例说理, 使理论更具有说服力。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人翁精神, 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四、文化遗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利用的作用

文化遗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史兴趣, 拓展学生视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将文化遗产相关内容引进高中课堂,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史兴趣与学史效果。 同时, 突破了历史教材的人为限制, 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2.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 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经验或体验的过程。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古迹这样的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直接的情感体验, 增强了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也培养了主人翁精神。

3.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习惯, 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格、价值观的形成时期, 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更加稳定、更趋成熟, 他们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来分析问题。文化遗产在教学中的利用正好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习惯, 培养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总之, 把文化遗产引进高中历史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早在2006 年的时候, 我们国家就已经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作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作为未来的接班人, 更应该具备这样的意识。通过近几年的摸索, 笔者明显地感到学生视野拓宽了, 主动性增强了,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显著提高了。高中历史教师重视关注学生, 关注现实, 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 能有效提高高中的历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大伟主编.有效研修[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叶小兵等.历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新文化高中历史 篇5

王二芹,二十世纪初上海一个小户人家的女儿,有一个在北大上学的哥哥。父亲做点小生意来供给哥哥上学的费用和一家人的生计所需,她和母亲在家操持家务。在王二芹十七岁之前,她的人生似乎是规划好的。跟母亲学女工、做家务,然后找个合适的人嫁了,如此一生。但命运还是在她十七岁(1917年)时给她带来了新的人生际遇。

(一)哥哥归来(1917年)

听说哥哥要回来,全家都格外高兴。哥哥是家里唯一的儿子,并且自小聪慧,最终考上了北大。家里人把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哥哥身上,希望他以后能做官发财,而哥哥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格外努力刻苦。王二芹很喜欢哥哥,哥哥也很疼爱她,还教她识字。

哥哥终于来了,却变得与以往不同。在和二芹在一起时,他给她讲万恶的北洋军阀,讲民主和科学,还老跟“德先生”和“赛先生”扯在一起。她很不解地望着哥哥,于是哥哥从包里偷偷拿出一本小册子给她说:“都在这上面,你自己慢慢看吧。”她看见上面赫然印着三个大字《新青年》,便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天气有点凉,二芹就在院子里的藤下读了一天。晚上的时候有点发烧了,母亲准备了清水、烧纸,还请来了村里的神婆给二芹治病。以前从不为这种事发火的哥哥怒了,“这是迷信的做法,会害了她的。”哥哥气冲冲的赶走了神婆,出去给二芹买了药。

问题:哥哥归来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你觉得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那本小册子叫什么名字?

(二)与册子相伴(1918年)

等假期放完,哥哥就回学校去了。二芹一直惦记着那本小册子,她央求哥哥等这种小册子出来就寄给她一本。因为她听哥哥说那本小册子很受欢迎不易购到,即便她知道它就是上海刊印,只是她一个女孩子不好到处乱跑。

5月的时候她看到小册子上刊了一个叫鲁迅的写的《狂人日记》,很是好看。以前看的都是文言文,很让她费解,而这个《狂人日记》是用白话文写的,很容易读懂。

问题:《狂人日记》跟二芹以前看过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三)二芹的疑惑(1919年)

到这时,二芹已经断断续续看了两年的小册子了,她看到有个李大钊的说“尊孔复古思想其实就是帝制复活的先声,批判尊孔复古思潮,其实就是反对复辟”。还有个叫陈独秀的说:“三纲五常完全违反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都是‘奴隶之道德’”。她不明白孔子犯了什么要批判他,也不明白“三纲五常”为什么是“奴隶之道德”。

附: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主张“仁”:“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谐社会、以德治民),即要求统治者能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②维护“礼”:“贵贱有序” ③要改良:制度因时而变。

活动:根据你所学的儒学思想的内容,分析哪些思想是值得学习借鉴的,哪些思想是需要摒弃的。小组讨论全盘否认儒学思想是否合理。

(四)共同成长(1920年)

秋天的时候,二芹在闺阁里日渐憔悴,而哥哥的信终于给她带来了喜讯,北大开始招女生了!就这样,通过努力,二芹也成为了一个北大的学生,再翻那小册子,竟也出现了很多新内容,比如她从也没听说过的马克思主义,这倒让她很新奇,她想,一切都在变化,她和她喜爱的小册子也在一起成长······

问:这时,二芹喜爱的小册子有什么变化?

新文化高中历史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活动 新价值 高中历史 新思路

【分类号】G633.51

随着“汉语热”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古代传统文化,也提出很多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相融合的创新点。传统文化活动是我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并保护传统文化活动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除开传统的封建帝制以及礼教,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有营养的成分需要我们汲取。例如“仁、义、礼、智、信”,是古代人为人处世的信条,但加入现代的一些新思想,仍旧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历史学科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科内容虽然囊括了古今中外,但是学习我国历史文化是重中之重。要以新思想、新观念来看待传统文化,巧妙的将传统文活动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所以,笔者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即传统文化活动与历史课堂结合的意义以及如何发掘传统文化活动新价值和开拓高中历史教学新思路。

一、传统文活动与高中历史课堂融合的意义

1.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在高科技盛行的当下,人们的娱乐活动举不胜举,相比之下,传统文化活动很少有人青睐。很多同学对传统文化活动并不是很了解,也很少关注类似活动的举办。传统文化活动不仅仅是古代人悠闲娱乐的活动,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学习历史学科,需要近距离的感受并倾听历史的声音,真正走进历史,了解历史。通过对传统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宣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学科的印象,也有利于传承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需要一代人一代人的努力与坚持。传统文化只有去其糟粕与时俱进才能够真正融入新时代,才能充分发挥新的价值。

2.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

历史学科属于文科性的学科,需要大量的背诵与记忆,有的学生难免产生厌倦的情绪,也有的学生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略对历史文化的探讨与发现。若是在课堂上引入传统文化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添课堂的乐趣。高中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总是忙碌于各科的作业与任务之间,适当的组织传统文化活动,可以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也可以促进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了解,有助于理解历史学科内容。同时,传统文化活动的举办,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可以更好地沟通与了解,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传统文活动与高中历史课堂融合的建議

1.引导学生树立学科新思想,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活动

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接触的是快餐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只有零星半点。要将传统文化活动与历史学科教学融合在一起,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传统文化,不能片面评价,要学会去粗取精。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与封建帝制与礼教息息相关,但也并不能否认传统文化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其次是要通过传统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史实观念。很多学生所了解到的传统文化都是受到电视剧以及电影的影响,但其中很多细节是经不起推敲的。例如“夜市”的出现,有的电视剧中唐朝也出现有夜市的场景,但实际上唐朝只有上元节这一天夜市开放,有的还认为“夜市”是起源于北宋东京,在两宋时期经济繁荣,夜市发达,商品琳琅满目,有各种各样的商业服务。最后是教师要补充知识储备,尤其是传统文化知识。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就应该全力以赴的备课,完善教学内容。

2.以传统文化活动为契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传统文化活动没有现代活动的喧嚣与杂乱,更多的是恬静与和谐。传统文化活动,不仅仅是休闲娱乐,更重要是陶冶情操,在欢快中感受文化的气息。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历史学科的魅力,也很难真正培养起学生的人文精神。要将课堂大胆的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去了解传统文化活动,与大家一起分享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感悟与体现。教师应该及时进行点拨与评价,让学生们在活动中逐渐寻求积极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与团结合作的精神。

3.多种方式组织传统文化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要将传统文化活动与历史学科紧密的结合起来,需要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既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解,宣传传统文化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印象。例如播放关于祭祀的视频,祭祀在夏商周时期的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华夏礼典中的一部分,是儒家礼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也可以组织学生形成历史爱好小组。例有的学生比较喜欢汉文化,尤其是汉式服饰,可以在教授汉代文化思想时,让学生分享汉式服饰的知识。也有的学生比较喜欢古代的思想文化,例如主张仁爱的儒家、主张兼爱非攻的墨家、一切讲究自然的道家等等,可以组织学生分为各派代表,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辩论,感受当时百家争鸣的氛围。还可以设立历史普及文化角,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例如历史上的今天,既能够让学生铭记历史,也能够使学生时刻体会到历史的重要性。传统文化节日的普及与传播,近两年来外国文化节日不断地涌入,很多年轻人争先恐后的去过节,而把我国传统文化节日抛在脑后。例如“二月二龙抬头”,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雨”,在二月二这天最重要的事情是祭祀求雨,要“剃龙头”辞旧迎新,保佑平安。

结语

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中的瑰宝,虽然有封建迷信的成分,但要以新时代的眼光对待并且挖掘传统文化的新价值,使得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发挥重要的作用。高中历史课堂要与时俱进,适应教育改革的新潮流,需要开拓学科发展的新思路。传统文化与历史学科是紧密相连的,将传统文化活动引入历史课堂,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效率。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传统文化,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教师要重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其次是要通过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培养优秀的现代型人才。最后是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活动与历史课堂密切结合起来。

参考书目:

[1]董劭伟.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研究论丛(第1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2]苏智良, 陈恒.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讲演录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

新文化高中历史 篇7

时代背景的分析与阐述作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学习之前, 只有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了解之后,才能站在作者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体验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深入体会文章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把握准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真正地读懂文章。在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强调时代背景的重要性,生动形象地为学生进行时代背景的讲述或利用相关视频资源使学生真正的感受当时时代的真实情况,包括历史面貌、政治形势、经济状况、文化习俗等,只有真正了解了这些知识,学生才能真正地读懂文章。

在学习《囚绿记》这一课的时候,把握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十分重要的。 这篇文章写于卢沟桥事变后,上海沦陷,战火纷飞。作者陆蠡正是处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身处沦陷的上海,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他追忆起自己一年前在北平时所住公寓窗外的一株常春藤。那是一株充满着生机与活力,也充满着新希望的常春藤,即使生长环境恶劣,它也常常焕发的蓬勃生机,这使身处困境的作者对它起了爱慕之心,决定引为“绿友”,甚至自私地囚系它,但是作者发现常春藤有着执着的品性,“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从被囚系而枯萎的但是却固执的朝着窗外阳光的生长的常春藤的身上,作者联想到祖国山河惨遭沦陷,联想到这个多灾多难然而却是那样坚忍不拔的民族。在祝福它以后能够生长得更加繁茂苍绿,又饱含着作者对民族的光明前景的坚定信念。

二、历史地名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尤其是文言文阅读中,历史地名是值得教师关注的一点。历史地名,顾名思义,就是指历史时期留传下来的地名,或历史时期曾使用过的地名。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出现很多历史地名,但是在很多文言文中,很多历史地名和现在的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或是地域范围的变化,也或是称谓的变化,如果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时,不能讲古今地名有效的区分开来,将会影响其对文章的正确理解。另外,历史地名也常常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如果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生动的语言或其他途径将历史地名背后的故事传授给学生,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有效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司马迁的《鸿门宴》中“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这里的“河”就仅指黄河。与现在的河南省、河北省毫无联系,若学生将这里和“河南”与“河北”误解为当代的河南省与河北省,将会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产生误解。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在历史地名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误解的产生。

三、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

语文阅读作为一种较为复杂的语言认知活动,要求读者具备相应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也就是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想要进行更高层次的阅读, 如品读、赏读文学作品等,就需要读者具备与阅读客体相关的的文化常识, 因为语文阅读涉及多学科、多门类的知识,需要阅读主体多方面文化素养的参与。在语文阅读中,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都是作者主观世界的一种写照,都会涉及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历史人物、事件或者历史典故等传统文化等,尤其在文言文中,这些历史性的材料会体现得更加明显。我国语文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主要是继承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培养浅易文言文能力,提高现代汉语的理解力与表达能力; 增长历史知识,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水平。而每个文言文都会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一定的历史文物和历史事件,使学生在进行文言文学习的同时,了解文言文中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

四、历史典故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写作时所处的历史背景、文章所涉及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还需要主义文中所出现的历史典故。典故在我国古诗文的应用较为常见,而又以骈体文表现最为极端。自古文人墨客赋诗作文都喜欢用典故,运用典故不仅可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思,而又使诗文的语言显得凝练,风格典雅; 运用典故还能以古比今、借古抒怀,使文章内容充实,联想丰富; 运用典故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的历史文化功底。古代作者使用的典故方法也是千差万别,有的明用,有的暗用,这就无疑加大了读者也就是学生对文章理解的难度,因为很多典故就是历史典故、历史故事,而这些历史典故和故事等离学生的生活年代久远,学生一问三不知,这就影响了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把握。所以,在高中语文尤其是古诗文的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典故是必要的。

摘要:语文教学与历史文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文学作品、作家生平、时代背景、相关历史典故、成语故事等都离不开历史文化背景知识。语文阅读作为一种复杂的语言认知活动,需要通过语言、语境的揣摩去感知文章的内涵,而把握具体语境里时代背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地名、名人典故、历史演变、风土人情等历史文化知识,对于促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新文化高中历史 篇8

一、高中历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再造的内涵

在高中的历史课程实践中, 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实现历史课程的文化再造, 就要求学生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能够关注人类在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关注世界存在的根本意义, 并由此实现学生对自我价值、个人精神品质的培育和升华。

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以历史、文学、音乐、美术等社会学科为基础, 结合实际生活和内心感悟反省, 形成自身独有的态度、价值观念、批判精神、道德情感等, 并实现对自己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判断。

在我国历史的辩证发展过程中, 文化发展的历史都有着独立存在的依据和价值。从纵向来看,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价值;从横向来看, 各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彼此开放, 最终形成了开放性的历史发展大潮, 为文化再造创造了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 使得历史文化成为了人们的公共财产。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融合不同的历史环境、文化背景来进行知识的灌输和人文的感染, 让学生从中理解历史人文的具体展现形态。

二、高中历史教育中人文精神和文化再造的危机

自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 使得人们的关注点更多地倾向于经济、科技等领域, 而作为人文精神重要代表的历史学科则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1.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受我国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 高中历史过分强调历史的知识内容的传递和工具性作用, 让学生们成为了考试、得分的机器, 而忽略了学生们个性的发展、智力的开发、思维的形成。另外, 只注重历史知识的背诵, 为了学习而学习, 也使得学生们丧失了反思、质疑的思维能力, 很难培养出探讨精神和批判意识, 这都将严重制约学生的创造能力, 丧失了历史教育的最终意义。

2. 人文教育的个体关注度较低

作为一个有着深厚人文精神底蕴的民族, 中国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教育传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历史人文教育起着一定程度的规范群体道德的作用。如传统的儒家思想贯穿整个封建历史, 也延续至今。这种思想无形之中潜入了历史教材中, 这种思想注重了人文的传承而疏忽了发展的个体性和历史的独特性。

三、高中历史如何加强人文教育和文化再造的关注

1.树立全新的教学目标观念

在教学过程当中, 教师和学校都应当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 采取多种教学的手段和方式, 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历史问题的探讨和思考, 鼓励他们解决问题, 并提出自身的想法。教师应当对民族历史、国际历史中的整体框架进行介绍, 让学生对整个历史发展的条件、过程、结果作用等进行探讨,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发展脉络的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 并让他们培养历史责任和社会认同感, 从而提高整体的思维能力, 形成自身的整体发展意识。

2.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关注个人价值

要关注学生个体价值, 教师就要在多样性、个性化的教学环境中, 注重把握课程文化构建的意义, 把历史教育的人文性和学生主体性、个体性相结合, 历史教育的人文价值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化, 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校开始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 全面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 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础上, 还要积极尝试让学生在开放式、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中倡导自主学习, 提高学习主体性,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何成刚.历史教育的价值:回归人文精神[J].北京教育, 2002 (5) .

新文化高中历史 篇9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乡土文化资源,整合运用,探究

随着历史新课程标准的推出,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基本知识,还要求教师和学生结合本地的文化特色将乡土融入到教学当中。课程设置应该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教学方式应具有多样性,教材应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性文化作为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的开发和利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历史课堂教学与乡土文化资源相整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对历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中历史教学与乡土文化整合的必要性

将乡土文化融入到历史教学当中,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弥补历史必修教材的不足。将乡土文化融入到历史教学中,还能帮助学生从地区的局部来了解整个国家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从而加强学生对整个国家历史的掌握和了解,有效提升历史教学的整体水平。将历史教学与乡土文化进行整合,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进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热爱自己的家乡和国家。

二、有效整合的途径

乡土文化资源作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补充材料,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乡土文化资源的整合,对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精神均具有重要意义。要促进两者有效整合,具体的实现途径有以下几点:

1. 改变教学模式,探索适合乡土文化资源整合的教学方式

在实际教学中要想将乡土文化引入到历史教学中,就必须要寻找两者的结合点,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探索适合乡土文化整合的教学方法。如在实际教学中可开设形式多样的乡土文化阅读课程,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感,扩大学生的阅读知识面,激发学生想要更深入了解乡土文化的兴趣,增进学生与乡土的亲近感。通过阅读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学生能够更加热爱家乡的文化和艺术,并将家乡的历史文化潜移默化地移入自己的思想当中,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再如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实际,将国家的历史文化与地域性的乡土文化进行巧妙地结合。如在讲解“必修2”中以制瓷、冶金、纺织等为主的古代手工业发展历程时,教师可让学生联想一下,自己的爷爷奶奶跟自己讲解的他们那个时代的历史“, 用的布是自己纺织的”“穿的衣服、鞋子是自己一针一线做出来的”……通过联想环节 ,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了时代的发展历程,还让学生对于家乡文化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将乡土文化逐渐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整合。

2. 组织形式多样的乡土文化活动

乡土文化活动的组织对于促进乡土文化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高考试题中探究性题目越来越多,让考生有点应付不来。因此,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课下调查家乡文化发展历程,并将调查的结果在课堂上与同学进行交流, 或是举行历史舞台剧表演、诗文朗诵等,将自己了解的家乡文化与他人进行分享,将生活中自己显而易见的历史文化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培养自己的探究实践能力,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再者,有条件的地区,教师可让学生课下进入当地的历史博物馆,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如参观博物馆中的古代战场、古旧建筑、古代工厂遗址、古代桥梁以及过去遗留先来的衣物、生活用品等,亲身感受身边的家乡文化,增强生活和历史的真实感。然后将参观后的感想作书面总结,课堂上与同学进行分享和交流。通过组织形式各样的乡土文化活动,促进了高中历史教学与乡土文化资源的整合进程。

3. 合理运用乡土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现阶段使用的历史必修教材, 是将全国的历史发展作为总的线路,只是宏观地介绍了历史,在重大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上的讲解上较为简单,只是点到为止,没有做到详细深入,而且更不可能将每个地区的历史发展纳入教材当中, 与整个国家发展进行整合。针对这种问题,部分地区开始尝试将乡土文化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如教学课件中设置乡土文化内容,或是编写乡土文化教材,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乡土文化的了解,更好地促进其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三、结语

新文化高中历史 篇10

1.教材分析

本课系华东师大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的内容,较之初中教材“民族团结与中外交流”一课,史实重复较多,减少了形象、鲜活的典型材料和典型事例,增加了宏大叙述、历史结论、专业术语、抽象概念。

2.学情分析

高中生的知识储备,接受、处理、感悟历史信息的途径和能力远远超过初中阶段,他们对历史学习的要求大大不同于初中时期。表现在不满足于接受“是什么”,更注重“为什么”“我怎么知道”“我怎样认识、评价”“我如何决策”等高层次需求。

[问题提出]

当前,不少教师的教学仅仅是指导学生熟记教材各部分章节的内容,将每一个知识细节背得滚瓜烂熟,生吞活剥地记忆抽象的结论,课堂教学充斥着大量的填充、默写练习。这种简单、粗暴的教学方法,颠倒了历史学习的“源”与“流”之间的关系,无视学生的差异性和需求,忽略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认为“历史有意思,历史课没意思”,背离了中学历史课程“知真、求通、立德”的育人目标。

就中学历史学习而言,“源”指的是记载人类活动的原始材料(或直接材料),即反映人们现实生活活动的史实;“流”指的是经过系统加工的史学著作、历史教科书(或间接材料)。中学历史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把握好“源”与“流”的关系,构架史料与证据、史料与史实、史料与史论间的内在关联,确立“史由证来,证史一致,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基本意识。

下面我以《中外文化交流》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中学历史教学如何把握好“源”与“流”的关系。

[教学设计]

(一)一条路——丝绸之路

引言:我们曾经学习过汉代历史,知道汉代对外交流一条路——丝绸之路,一个人——张骞。今天我们要学习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这节课我们从丝绸之路说起。由于唐朝西部疆域的拓展,这条丝绸之路在长度上远远超过汉朝,总长7400千米,中国境内长度4000千米。唐朝在西域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根据唐朝丝绸之路路线图表述唐朝对外交通的范围,构建时空意识。

教师提问:唐代的丝绸之路上发生过哪些与中外文化交流相关的事呢?请学生阅读教材,观察“伊斯兰刻纹玻璃盘”等插图,然后简述。

设计意图:希望学生阅读、简述,初步知晓唐朝的交流特点是内容丰富、双向互惠。

师:这种文化交流是双向的,可以预见,作用一定是互惠的。

(二)一群人——商贾、使者、僧人

教师提问:络绎不绝、往来于这条丝绸之路上的有哪些人?先看看史籍是怎么记载的。除了史料显示的丝绸之路上的使者、学问僧以外,还有哪些人也活跃在这条路上呢?仅凭文献记载是否就足以说明唐代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交流的繁盛呢?请大家阅读教材中的三幅插图“胡商牵驼俑”“敦煌壁画所描绘的胡旋舞”“粟特人形象的唐代陶俑”。

设计意图:文献与考古材料互证,感受历史的鲜活,领悟和平交流。

(三)一座城市一—长安

教师出示材料:唐都长安,是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我们可以从长安这座城市的哪些方面看到中外文化交流的情景呢?

先说长安的“大”。长安城的遗址已经全部被埋在地下,查阅唐朝史料,结合考古勘查,我们得知长安的布局和面积。长安占地面积为84平方千米,相当于同期巴格达面积(13.68平方千米)的6倍,拜占庭(11.99平方千米)的7倍;人口约百万,常住国外人口近十万人。

再看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国际化”体现。唐诗中的长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诗人用艺术的手法描绘了大明宫早朝时庄严华贵的气氛,层层叠叠的宫殿大门如九重天门,迤逦打开,深邃伟丽;万国的使节拜倒丹墀,朝见天子,威武庄严。在“万国衣冠”之后着一“拜”字,突出了大唐帝国的威仪。

章怀太子墓室壁画为我们再现当时对外交往的场景。请学生观察图片,推测图中人物身份。大量滞留、居住在唐朝的外域人士,有的经商,有的求学,有的避难,有的做官,他们居住十几年或几十年,甚至客死于唐朝。据唐史记载,在唐朝做官的外域人士有三千多人。

设计意图:感受唐朝的开放、大气和吸引力。

外来文化渗透到长安人的社会生活,我们从长安人的衣食住行,乃至娱乐社会,可以看到长安的国际化。宫廷乐尚胡曲,贵族尽供胡食,贵族妇女则是时尚潮流的引领者,皆衣胡服。以下呈现李白的三首诗。

胡姬貌如花,当栌笑春风。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

——李白《前有樽酒行》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马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李白《少年行之二》

银鞍白马騧,绿地障泥锦。细雨春风花落时,按鞭直就胡姬饮。

——李白《白鼻騧》

长安城西市的酒肆中有很多胡姬,胡姬当垆沽酒,加之精湛的歌舞,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流连驻足、赞叹吟咏,文人笔下留下了长安独特的繁荣景象。文学艺术作品是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尚不能更有信度地支撑文献典籍的记载,我们还是来看一些实物史料。

粟特银器的外形特征,器物上胡人乐伎、乐工形象、胡人头像,都散发着浓郁的西域风情,都是用中国传统的铸造方法制作的。再看供奉舍利子的佛塔传到中国,比较印度佛塔与唐朝大雁塔,有何不同?还有武则天时期改建成阁楼式的青砖塔,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设计意图:以大量史籍、文学作品、图片、实物等材料,构成证据链,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为解决下列问题做好铺垫。

教师提问:从前面的史料反映,始终蕴涵在丝路、胡人、长安之中的是什么?如果学生答不出,增加提示性的提问:丝路上交流的各种物质、吸引欧亚各国人到长安来的律礼制度以及随之而来胡歌、胡舞等统称是什么?答案是文化。

教师提问:唐朝对外来文化采取什么态度?希望学生回答:吸收、模仿、融合、改造、创新。

唐人对外来文化有选择地适度接受,既模仿借鉴,又改造创新,立足于我,夷为我用。我们不得不为唐代工匠清醒的自我意识、坚定的文化主权和游刃自如的聪明才智而叹服。愈包容、愈自信,文化的内涵就愈丰富,也就更有吸引力。

不止是吸纳、融合、改造、创新,还有文化的辐射。唐朝以自身文化为基础,通过吸收、模仿、融合、改造、创新,形成辉煌的大唐新文化,这种文化有什么特质?希望学生回答:开放、包容、大气、恢弘的文化特质。

这种先进的文化又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周边国家,于是,唐文化又以强大的力度向外辐射,形成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出独特的魅力。

(四)一个文化圈——东亚文化圈

问题:东亚文化圈有哪些国家?这些国家如何学习唐文化的?学生结合初中的历史知识回答。

教师提问:13次遣唐使都肩负着使命,都是善于学习的重臣;随同遣唐使来的还有大批留学生,人才济济。关于遣唐使,是否还有实物史料进一步佐证遣唐使到唐朝学习的情况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墓志铭,了解墓主人的信息。

教师提问:这方墓志铭发现的消息公布后,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日本各大媒体都进行了连续报道,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在思考、回答中,感受原始史料的证明力。

墓志铭显示“日本”这一国号至少在公元734年以前出现。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唯一有关遣唐使的实物资料,也是最早体现日本国名国号和日本作为国家被承认的国宝级文物,对研究古代日本遣唐使来华、中日文化交流历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有了这件实物,学者们对研究遣唐使来华的历史有了更可靠的证据。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一条路、一群人、一座城市、一个文化圈,大唐文化的形成、特质与辐射的历史,我们是怎样知道并确信这段历史的?希望学生回答:文献、图片、实物等多重史料的相互印证。

这些材料形成了我们认识这段历史的证据链。在确信这段历史的基础上讨论,唐代能够吸纳、改造、融合外来文化,并以强大的力度向外辐射唐文化的原因有哪些?

设计意图:1.通过以上历史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神游乐观开放的大唐盛世。2.从不同史料中总结出原因,制度先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交流吸收、融合创新、开放大气。3.引导学生延着历史的思维路径思考历史问题,如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态等角度,从多因一果、多因多果的辩证逻辑路径,从时间与空间、相同与不同、联系与区别、原因与结果等。4.凸显本课主旨,彰显唐朝恢宏博大的文化,理解、认同民族文化,进而认识文化的多元性,以及不同文化交流、交融的必要性。

结束语:一条路、一群人、一座城市、一种文化圈,交织起乐观开放的大唐盛世。那是属于中华民族的荣耀,是辐射东亚,远播西方,泽被后世的博大文明。

[自我反思]

本课教学主旨是“促进学生文化认同”。课文有两个目:一是丝绸之路的全盛;二是东亚文化圈。两目原为并列关系,客观叙述了唐朝作为当时世界上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对外文化交流的概况。以长安为起点,向西,丝绸之路达到全盛,成为沟通东西经济和文化的大通道;向东,与朝鲜、日本的交往尤为密切,以汉字、儒学与中国化的佛教为代表的中国文化辐射至东亚地区,影响深刻。为了避免与初中所学内容简单重复,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我对教材进行适当重组,把两目处理为叠进的关系。第一目,以“一条路、一群人、一座城市”为载体,通过史籍、文学作品、图片、实物等材料,构成证据链,展现中外双向交流互惠的盛况,反映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在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融合、创新中,形成唐朝文化恢弘的盛况以及开放、宽容、大气的特质。第二目,我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唐与朝鲜、日本交往以及唐朝文化对日本、朝鲜等国影响的主要史实,再运用文献史籍、实物史料等进一步加以佐证,确认唐朝文化对周边国家的辐射,唐朝在当时世界名震遐迩的史实。在四个环节层层推进的教学基础上,通过分析唐朝文化成果辉煌影响力巨大的历史原因,深化中外文化交流的主题:唐朝先进的制度、繁荣的经济文化对欧亚各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唐人开放、宽容、大气的气质,对外来文化积极吸纳、融合、改造、创新的态度,反过来促进唐朝文化更加繁荣昌盛。

[专家点评]

新文化高中历史 篇11

关键字 历史意识 创新 高中历史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历史教育教学实践的步步加深,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也逐渐产生了一些问题,教育部2000年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提出:“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然而,由于中学教育面临的考试压力,更多教师选择以“高考”为指挥棒,忽视了在历史教育中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

一、历史意识的概述

历史意识是历史范畴内一种思想形态,瞿林东曾经提到:“所谓历史意识,从一般意义上说,它是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对自身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汲取智慧,进而把它用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胡昌智也说:“历史意识是将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之企望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心灵活动。”丁怀超则认为,历史意识应该有三重含义:“一是要尊重历史传统,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减少盲目性,争取不重犯历史的错误;二是把历史趋势与现实的前途结合起来考虑,使我们对未来既有谨慎的乐观,又有深沉的忧患;三是通过历史学的社会教育,可以明是非,别善恶,促进社会道德风尚和个人道德境界的提高。”

总而言之,历史意识就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思维观念和方法,它需要丰富的历史知识作积淀,需要通过对复杂历史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进而根据已有的历史经验和历史的规律来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

《大英百科全书》(1880年版)对“历史”的定义是:“历史一词在使用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含义:第一,指构成人类往事的事件和行动;第二,指对此种往事的记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实际发生的事情,后者是对发生的事件进行的研究和描述。”由此可以看出历史是发展着的事件,也是一门可供研究的学科,它也需要站在整体的历史层面上对历史进行全面地审视。因此在历史的学习中需要渗透发展意识、科学意识和整体意识的教育,同时历史意识也和创新意识、民族意识、爱国意识、参与意识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如何提升学生历史意识,促进高中历史教育

第一,深化课程教材的改革。

首先历史课本的选材很重要。中学历史教学不同于历史研究,同时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在选材时要注意难易程度的把握以及结论的开放性程度,避免内容太难或者出现争议太大的结论。

其次,教材编排的重心变化。传统教材重心在于历史事件的详细陈诉,陈诉方式也较传统,使学生无法融入到历史中去,很难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就更别提学习了。经改革后的课本则主要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主,使学生养成了主动参与历史的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最后,教学课程的增加。选修课程的开设,使学生的历史知识面的得以拓展,有利于学生将历史与现代的联结,而活动课的开设则为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的提高及自我教育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意识,也使高中历史教育内容更加的全面。

第二,提高教学质量,掌握新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对提升学生的历史意识有重要作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高考要考的重难点,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然而历史教学并不是单纯地传授历史知识,历史更是一门科学,不仅需要学生知道是什么,更应该掌握为什么以及怎么做。

第三,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注重素质教育。

历史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那些有着全面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学生,他们总是有着鲜明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意识,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也总能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他们善于思考,对历史有着强烈的责任感,而这些素质也是学习历史所必不可少的,由此可见,通过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能使学生以科学的、全面的、发展地、人性化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和思考历史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历史事件中,让学生领会到历史所蕴含的情感和价值;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播放历史影视资料,使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历史原貌,这不仅能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可以使历史课堂更具有趣味性,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学生应对考试打下了基础。

三、结束语

历史之所以能使人明智就在于它能使我们更清楚我们的过去,并从中能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教训,以及把握历史发展方向,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使我们能更好地走现在的路。而历史意识的培养和提升在历史教学中则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历史教育,还有要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历史意识,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高中历史教育。

参考文献:

[1]张琦.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6.

[2]黄天娥.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D].江西师范大学,2005.

新文化高中历史 篇12

一、近年高考历史试题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

当前,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水准在不断提高,命题者的眼界越来越宽广,思维也越来越活跃,经常会创造性地命出一些很有新意的试题,而古代文化常识就往往成为其命题的新依据。例如在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大纲全国Ⅰ卷)中的第12题就体现了这一点,此题如下:

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西晋应为()

A.金德B.木德C.水德D.火德

而在同一年的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大纲全国Ⅱ卷)中,仍然依照这一原则,对上述该题进行了简单地变动:

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汉代被定为“火德”,通过“禅让”代汉的曹魏应为()

A.金德B.木德C.水德D.土德

命题者的思路很明显,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五行相生相克这一古代文化常识,并将其与历史教学中的禅让制的内涵相结合,一石二鸟,不仅试题角度新颖,而且结合文化常识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与史学思考能力。面对这种变化,有些教师对此题的考查方式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该题考查的形式过于新颖,而且内容可能超出了历史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甚至有部分教师认为该题的材料有人为嫁接的可能。然而笔者倒认为此种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方式十分独特,形式活而不乱,值得一线历史教师高度关注。命题者的高明之处,不仅仅在于形式新颖,而且言之有据,考查得当。笔者曾经在阅读《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时发现有这样的一段记载:

“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于是急法,久者不赦。”

很明显,高考命题者在命题时严格依据了相应的史实,并对其进行了必要的变通。命题者应该是从《秦始皇本纪》的这段记述中得到了启发,用五行的相生相克来阐释朝代的先后更替,只不过《秦始皇本纪》中记述的是五行相克的体现,而命题者则换了考查视角,考查五行相生,可谓灵活应变。这样的变化,无论是从广义的文化传承、知识积淀和人文修养的角度,还是从高考备考的角度来看,都提示我们在教学一线的历史教师,要开始重视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古代文化常识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印象。

二、当前基础教育中古代文化常识教育科研的相对缺失

然而,即便教育者都能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天国人的宝贵财富,而这份财富需要不断地传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过程中,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教育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据笔者了解,在当前的基础教育中,涉及古代文化常识教育的学科基本都没有将其视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语文的课本中零散地介绍了一些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但这些内容基本上都不属于语文正式教学的主要内容,一般的处理方式是交由学生自己课后阅读,其效果可想而知。不过,在新课改思想的影响下,语文课本已经开始注重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介绍。以人教版为例,在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五的“梳理探究”板块中就简略地介绍了天文地理、纪年纪时、姓名字号、礼仪制度等古代文化常识,只不过语文课程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主要是在讲解古文、诗词时会偶尔涉及,但一般不成为教学的重点,学生也难以形成系统、全面的印象。

当前的中学历史课本没有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进行集中介绍,课程标准也未明确对其提出教学要求,即便是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新历史课本中也没有设计专门的相关课题、阅读材料或知识链接,这也是造成古代文化常识在历史课上无立锥之地的主要原因。在历史课堂常规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忽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教育。由此可见,在当前的中学教学中,古代文化常识教育实际上是处于一种相对缺失的状态。

除此之外,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古代文化常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稍显不足。中国的基础教育由于特殊的国情将不可避免地带有应试教育的烙印,主导基础教育的最高指挥棒被认为是毕业会考、中考、高考考试内容的变化。古代文化常识在文史类考试中一般都很少独立出现,也正因为如此,大多数教师就很难将其视为教学的重点予以关注。

不仅如此,当前基础教育界对古代文化常识教育的相关研究也非常薄弱。据笔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成果极少,且现有研究视角大都局限于古文、诗词等语文教学的相关研究,尚未发现有从历史学科教学的角度研究古代文化常识教育的相关成果,由此可见学界研究的滞后。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古代文化常识教育举隅

中学教育阶段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有天文地理、历法乐律、典章制度、职官沿革、文化典籍、行政区划、教育科举、宫室建筑、礼仪习俗、称谓、衣食住行等方面。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由于没有专门的课程涉及古代文化常识,因此历史教师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集中的讲解,而应该将不同的古代文化常识有机地渗透到相关的章节教学中,笔者仅举两例以示说明。

(一)以天干地支为例

干支纪年已经成为高考考查的对象,这在2008年的海南高考题中得到了体现:

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A.己亥年B.庚子年C.辛丑年D.壬寅年

而同年的宁夏文综卷中也涉及天干地支这一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可见其重要性:

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A.庚申年B.癸卯年C.甲辰年D.乙酉年

这种考查方式及其内容提示我们一线的历史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注重对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教育。以新课改后的岳麓版必修一为例。比如在讲到第四单元中的“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时涉及中日甲午战争、《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等内容,教材在讲述中日甲午战争时仅这样叙述:“1894年7月,日军悍然在朝鲜半岛海域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为何称之为“中日甲午战争”,教材并未介绍,而教师在讲述这一历史事件时一般都只是简单地介绍“因战争爆发的1894年是中国农历的甲午年,故称为中日甲午战争。”这样的解释对缺乏相关知识积淀的学生来讲仍然不好理解。如果教师能够结合这一问题顺带讲述古代文化常识中天干地支纪年的相关问题,不仅能解答学生的疑惑,也能普及古代文化知识。

(二)以帝王称谓为例

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考查了帝王称谓这一古代文化常识,如:

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清康熙帝

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这一变化就提示我们教师在平常讲述史实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讲述的内容有机地渗透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比如,在讲述中国古代政治时,师生会经常遇到一些文化常识问题,甚至曾有酷爱历史的学生私下问老师:“为什么我们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皇帝有不同的称谓,比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康熙?”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提醒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一些古代文化常识的讲授,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给学生讲明白谥号、庙号、年号、尊号的区别即可,而这些知识完全可以有机地渗透在我们的历史常规教学中。例如,笔者在讲述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时,就曾利用讲述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明太祖废除丞相制等相关史实给学生有意识地介绍帝王称号的不同,如谥号、庙号、年号、尊号。

上述教学事例说明: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最基本的古代文化常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把握和认识将更加准确、深刻。除此之外,良好的文化常识的积淀也有利于学生应对当前灵活多变的考查方式。

摘要: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开始注重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这一变化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无论是传承文化,完善历史教学细节,还是应对高考考查,中学历史教师都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教育。

关键词:高考命题,历史教学,古代文化常识

参考文献

[1]马汉麟.中国古代文化常识[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

[2]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上一篇:脑面血管瘤病下一篇: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