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面血管瘤病(共3篇)
脑面血管瘤病 篇1
烟雾病 (Moyamoya disease, MMD) , 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颅底动脉血管闭塞性疾病, 以双侧颈内动脉虹吸部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狭窄或闭塞, 伴脑底部出现异常新生血管网为特点。脑血管造影片上呈现许多如同吸烟时喷出的烟雾, 故称为烟雾病[1,2]。分为脑缺血和脑出血两种类型[3,4]。该病呈慢性进行性改变, 病程长、临床症状隐匿而不典型, 多数患者在发病早期未得到及时就诊, 致使病情进一步发展而出现症状严重, 才得以检查而确诊。现对南阳市中心医院2010年11月-2013年8月收治的42例成人MMD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 探讨成人MMD不同卒中类型病人的脑血管病变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9例, 女23例 (男∶女为1∶1.42) ;年龄18~72岁, 平均 (42.6±8.4) 岁;病程2d~16年, 平均12.2年。初发脑卒中25例;既往有脑梗死5例, 脑出血8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4例。入选标准[3]: (1) 年龄>18岁; (2) 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 、双源CT脑血管成像 (CTA) 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显示颈内动脉末端或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起始部狭窄或闭塞; (3) 脑内出现异常血管网; (4) 病变呈双侧性改变; (5) 排除全身系统性疾病 (如动脉硬化, 镰状细胞性贫血, 放射治疗后等) 所引起的烟雾现象。其中出血病例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脑实质出血和脑室出血;确诊依据头颅CT。缺血症状包括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癫痫及头晕;脑梗死的诊断依据头颅CT、MRI诊断;其他诊断主要依据病史 (图1、图2、图3) 。
1.2 研究方法
全部患者的病史采集、体检、影像分析及全脑血管造影手术操作均在本院进行。依据入院时的诊断定义为缺血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CIS) 及出血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CHS) 两组。全部患者均行磁共振脑血管成像、双源CT脑血管成像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集后, 输入Excel建立数据库, 随后将数据导入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组间对比行χ2检查, 计量数据以±SD表示, 组间对比行t检验。组间检验水平a=0.05, 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以P<0.01表示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卒中类型及部位
见表1。CHS患者18例 (42.9%) , 其中原发性脑室出血9例、基底节区出血5例 (破入脑室2例) 、脑叶出血2例 (破入脑室1例) 、SAH 2例。CIS患者24例 (57.1%) , 其中皮质区梗死7例、皮质下及分水岭梗死13例、基底节区梗死4例。CHS组患者18例 (42.9%) , 卒中部位在脑室和基底节 (脑室周围) 的比例 (66.7%) 显著高于CIS组 (16.7%) (P<0.01) , 而CIS组卒中部位在皮质和皮质下区的比例 (83.3%) 显著高于CHS组 (33.3%) (P<0.01) 。
注:与CHS组比较*P<0.01.
2.2 脑血管病变的程度 (Suzuki分级)
见表2。本组脑血管检查发现缺血型烟雾病患者处于5、6级别的比例显著高于出血型烟雾病患者组。 (均P<0.05) 。
注:与CHS组比较*P<0.05.
3 讨论
MMD最早在1957年由日本的学者清水和竹内描述, 1969年由铃木命名, 病因至今未明。好发于婴儿及青年, 女性多见[4]。主要表现为CHS及CIS, 在日本半数以上的病人以TIA发病, 约20%表现为脑出血, 15%为脑梗塞;而韩国则以脑出血发病最为常见, 脑梗塞和TIA分别占27.3和24.3%[5]。本组病人57.1%为缺血组, 42.9%为出血组。其中女性占54.8%。缺血型烟雾病占的比例较高, 可能与近年来头颅MRA、CTA和DSA检查手段的便利, 对症状轻微的脑缺血或梗死患者减少了漏诊。
MMD局部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卒中类型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重要的影响[6]。在MMD病发展的过程中, 随着脑底侧支循环的建立, 新生MMD异常血管网逐渐增粗迂曲, 尤其是脑底面的穿通支由纤细状逐渐变为增粗迂曲状, 形成破裂出血[7]。此外, 来源于颅底代偿血管的异常增粗迂曲, 管壁内弹力层增厚或消失, 形成类似于脑动静脉畸形或假性动脉瘤, 在脑血管压力超负荷的情况下发生异常变化, 也是造成颅内出血的可能原因之一[8]。脉络膜前动脉破裂出血可能是出血型MMD病患者单纯脑实质出血及脑室内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17]。本组资料与此基本相同。与CHS不同, CIS更常见于在皮质及皮质下区[9], 明显高于CHS, 血流动力学紊乱可能是MMD卒中类型转换的根本原因;高山等[10]依据烟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将烟雾病的血管造影表现分为6期, 级别越高, 反映脑血流动力学紊乱越重, 本研究中缺血型烟雾病患者处于5、6级别的比例较高, 原因可能如下:烟雾病早期双侧颈内动脉虹吸部逐渐狭窄, 随之向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发展, 但因存在着侧枝循环, 若患者代偿完全可以无临床症状, 若代偿能力差, 可能会出现血管缺血闭塞, 引起缺血症状, 而烟雾状血管旺盛, 深穿支血管壁中外膜较薄, 异常扩张后容易破裂, 导致出血型卒中的发生[11,12]。
MRI结合MRA对Willis环附近大血管病变诊断较敏感, 故适用于烟雾病的检查, 而且无创伤性、可多次反复检查, 绝大多数烟雾病能通过MRA诊断。无条件做MRA, 应做双源CT脑血管成像, 若提示Willis环显影不良或中断, 大脑前、中动脉近端变细或显示不良, 血管走行紊乱呈蚓状、条状强化, 并呈弥漫性对比增强的, 应考虑烟雾病可能。全脑血管造影是目前诊断MMD的金标准, 可以显示较小的血管、侧支循环情况及血流方向和静脉引流情况、明确颅内动脉瘤情况及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Fukui M, Kono S, Sueishi K, et al.Moyamoya disease, [J].Neuropathology, 2000, 20 (Suppl) :61-64.
[2]Kim SK, Cho BK, Phi JH, et al.Pediatric moyamoya disease:An analysis of 410 con se cut ive ca se s[J].AnnNeurol, 2010, 68 (1) :92-101.
[3]Seol HJ, Wang KC, Kim SK, et al.Familial occurrence of Moyamoya disease:a clinical study[J].Childs Nerv Syst, 2006, 22 (9) :1143-1148.
[4]段炼, 史万超, 咸鹏, 等.成人烟雾病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 2008, 3 (7) :473-475.
[5]Yeon JY, Shin HJ, Kong DS, et al.The prediction of contralateral progress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unilateral Moyamoya disease[J].Stroke, 2011, 42 (10) :2973-2976.
[6]Seol HJ, Wang KC, Kim SK, et al.Familial occurrence of moyamoya disease:a clinical study[J].Childs Nerv Syst, 2006, 22 (9) :1143-1148.
[7]陈孝东, 曹勇军.烟雾病研究进展[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09, 17 (9) :700-704.
[8]马召玺, 王万华, 张炎, 等.成年人烟雾病的卒中类型、部位及脑血管病变、侧支循环代偿的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3, 26 (2) :98-101.
[9]尤寿江, 曹勇军, 章春园, 等.成人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分期及代偿机制分析[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 2011, 5 (2) :89-95.
[10]高山.烟雾病的血管造影改变和分期[J].中国卒中杂志, 2008, 3 (7) :505-508.
[11]杨明琪, 倪明, 王硕, 等.出血型Moyamoya病临床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7, 28 (4) :528-531.
[12]宋杨.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 在烟雾病 (MoyamoyaDisease) 中的应用价值及缺血型烟雾病梗死类型与机制的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院, 2010.
脑面血管瘤病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9月—201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67例。其中男36例, 女31例;年龄20~79岁, 平均42.3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学检查, 其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1例, 动脉狭窄19例, 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11例,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7例, 小腿血管瘤9例。患者的主要症状为下肢的皮肤温度降低、间歇性跛行、静息疼痛以及肢体坏疽等。排除患有肾功能不全、高血压、高血脂和严重的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以及对碘过敏者。
1.2 检查方法
采用Siemens Sensation 16层螺旋CT进行扫描, 患者取仰卧位, 双手上举, 足部固定呈内翻位, 使胫、腓骨分开, 并使三分叉血管与骨结构平行走行。扫描范围从腹主动脉分叉部至双侧的足尖。自肘前静脉注射100~200 ml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普罗胺, 速度为4.0ml/s。设置管电压120kV, 管电流220~250mA, 层间距0.7mm, 重叠30%, 扫描层厚度为5mm, 重组层厚度为2.5mm, 螺距1.15mm, 扫描一周的时间为0.8s。在腹主动脉层面选择要扫描的区域, 延迟25s后进行扫描。图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 容积再现、重建技术进行处理, 然后由两名工作经验丰富的CT诊断医生对本组病例的图像进行评价与诊断。
2 结果
67例糖尿病足病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 所有血管重建图像均显示良好, 其中确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0例 (95.24%) , 动脉狭窄18例 (94.74%) , 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11例 (100%) ,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6例 (85.71%) , 小腿血管瘤9例 (100%) , 总准确率为95.52%。故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足病下肢血管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由糖尿病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引起的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临床表现:症状较轻者会出现皮肤表面溃疡、脚部微痛;中度患者会出现较深的穿透性溃疡合并软组织炎;严重者在皮肤溃疡的同时合并有软组织脓肿或骨组织病变, 局限性坏疽可能出现在脚趾、脚跟或前脚背, 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全脚坏疽。该病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严重时可因下肢血管堵塞而导致截肢, 给患者及其家庭、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和负担。而及早进行诊断, 可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减少患者的痛苦,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所以糖尿病足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准确诊断对于糖尿病足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各种复杂疾病的增多, 常规的检测手段已经不能满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了。多层螺旋CT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手段, 使得许多疾病可以在安全、无创伤的情况下进行诊断, 且其图像清晰、诊断的准确率高。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具有多种重建方式和三维显示功能, 图像能够重复使用, 并可从各个方位、各个角度、各个层面来观察受检的血管, 提高了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以及三维成像的质量。本组中对67例糖尿病足病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进行检查, 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的结果比较, 准确率为95.52%。综上所述, 采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足病下肢血管病变进行检查, 获得的图像清晰、准确率高、安全、无创, 可有效提高糖尿病足病的诊断率, 从而有效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卢山, 白人驹.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评估糖尿病足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应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0, 11 (1) :38.
[2]刘蓉辉, 李宝山, 刘卫刚, 等.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8, 8 (5) :456.
[3]孙明华, 王韶颖, 林涛, 等.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成像中的初步应用[J].上海医学影像杂志, 2008, 13 (2) :118.
脑面血管瘤病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 男, 12例, 女, 14例, 年龄9~52岁, 少儿组≤16岁3例, 成人组>16岁23例, 均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 其中脑实质出血6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 颅内多发性低密度灶7例, 11例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改变。
1.2 方法
应用Philips64层螺旋CT扫描机, 扫描范围C4水平至颅顶, 经肘静脉团注碘比乐 (370gIL) 45~55mL, 注射速度4.5~5mLs-1, 采用Bolus-tracking自动触发技术, 追踪点为C4水平颈内动脉内, 触发阈值100H, 延迟时间3.3s, 扫描参数:管电流180mAs, 管电压120kv, Pitch:1.11球管旋转时间:0.5s, 扫描层厚0.625mm, 矩阵512×512。
1.3图像处理
扫描后图像重建层厚1 m m, 间隔0.5 m m, 重建图像传入Brilliance3.5工作站上进行容积再现 (VR) 最大密度投影 (MIP) 及多平面重建 (MPR) 重组脑血管图像。
2 结果
26例病例脑血管充盈良好, 其中病变累及双侧血管者23例, 双侧颈内动脉末段、两侧大脑中动脉、前动脉近段受累狭窄、闭塞18例;颈内动脉未累及仅累及双侧大脑中动脉、前动脉近段受累狭窄、闭塞2例;累及双侧大脑中动脉、右侧大脑后动脉近段1例;右侧颈内动脉末段、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大脑中动脉起始段受累狭窄闭塞1例;左侧颈内动脉末段、左侧大脑中右侧大脑前动脉近段狭窄闭塞1例;累及单侧血管3例, 2例左侧颈内动脉末段、左侧大脑前中动脉近段狭窄闭塞, 1例右侧颈内动脉末段、大脑前动脉近段狭窄闭塞;26例均清晰显示发生狭窄闭塞的血管, 狭窄闭塞血管的远端及分支纤细;大脑基底部有密集的细小毛细血管扩张网形成, 显示的异常血管网位于基底节区及Willis动脉环周围, 显示率100%;基底动脉及双侧大脑后动脉迂曲增粗参与建立侧支循环3例。
3 讨论
3.1 烟雾病的病理及影像诊断标准
烟雾病又称moyamoya病颅底异常血管网症, 病因未明, 是一种脑动脉进行性狭窄闭塞性疾病, 以颈内动脉分叉以上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段狭窄或闭塞和脑底形成异常血管网为特征的一组脑血管疾病, 病变段动脉内膜增生肥厚变性管腔狭窄或闭塞, 为保证脑部供血, 其深穿支血管普遍扩张增生形成丰富的侧支循环及密集的毛细管网.异常血管网的管壁菲薄而脆弱, 因而容易破裂并发出血.以往文献报道本病多见于亚洲人, 好发于儿童及青壮年, 女性多见。日本厚生省按脑血管造影表现规定烟雾病的诊断标准为: (1) ICA末端ACA MCA起始部狭窄或闭塞; (2) 脑底异常血管网形成; (3) 上述所见为双侧; (4) 病因未明:在成人中具备单侧者为可疑病例。
3.2 64层容积CT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
64层容积CT因其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极大提高, 扫描跨度的大幅度的提高实现了扫描的各项同性, 既真正意义上的容积采集, 完成全颅扫描仅需2.5~3.5s, 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方法病人容易接受配合.通过强大的后处理软件重组可显示颈内动脉系5级以上分支2, 因此近年心脑血管的CTA检查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本组26例病例脑血管造影成功率100%, 均清晰显示了ICA末段、ACA、MCA起始段的狭窄或闭塞, 累及双侧颈部血管23例, 单侧3例;26例基底节区及Willis动脉环周围可见异常血管网, 显示率100%;3例基底动脉及双侧大脑后动脉迂曲增粗参与建立侧支循环。26例均否认了高血压糖尿病, 排除了动脉硬化, 烟雾病的影像特征显示清晰, 因此可完全明确诊断。
烟雾病的诊断以往主要依靠DSA检查, DSA造影诊断并不困难, 但因其操作复杂费用高病人不易接受, 尤其是合并急性亚急性颅内出血易诱发再次出血的可能而使其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同时, 其辐射性较大, 不适于儿童常规检查。CTA一次扫描可以同时显示脑内所有血管, 这是DSA检查无法做到的, 也是CTA的突出优点, 但其在显示颅内外侧支循环方面不如DSA。DSA在判断血流方向和优势供血等方面依然占据优势。
3.3 64层CT血管成像图像后处理比较
颅内血管成像重组常用的后处理软件为VR、MIP、MPR.VR重组图像立体感强, 可以从不同角度显示血管走行及其与颅骨的关系, 在显示颈内动脉系的同时可显示颈外动脉及其分支, 如颞浅动脉, 可以术前评价颅内外动脉的情况[3~4]。但受域值影响对颅底异常血管网及颈内动脉的狭窄显示欠准确;MIP图像接近DSA图像, 是最客观真实反映血管的情况, 可以不受人为因素准确判断血管狭窄程度, 显示脑底部异常血管网深穿支动脉扩张等小血管方面明显优于VR, 但在滤除骨性结构后紧邻颅骨的血管的完整性难以保证。MPR可以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弥补横断面图像的不足, 结合MIP、VR图像有针对性重点观察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段的狭窄闭塞情况, 减少了颅底骨骼对血管的遮盖的影响, 因此多种后处理软件的应用可获取更多的信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随着各种影像学设备的不断研发与更新, 各种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烟雾病的诊断也越来越多样化, 64层容积CT脑血管造影作为一种无创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在临床得到迅速推广及普及, 是确诊烟雾病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诊断烟雾病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诊断烟雾病26例病人CTA影像学资料。结果26例患者大脑基底部均见密集的细小毛细血管扩张网形成, 显示率100%, 受累血管清晰显示狭窄及闭塞, 病变累及双侧血管者23例, 单侧血管3例, 受累血管均为颈内动脉末段、大脑前中动脉近段, 3例基底动脉及双侧大脑后动脉迂曲增粗参与建立侧支循环。结论64层MSCT脑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烟雾病的影像学特征, 作为一种无创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在临床得到迅速推广及普及, 是确诊烟雾病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
关键词:烟雾病,脑血管造影,64层螺旋CT
参考文献
[1]Suzuki J, Takaku A.Cerebrovascula“rMoyamoya”disease:Dis-ease showing abnormal net-like vessele in base of brain[J].ArchNeurol, 1969, 20:288~299.
[2]张小安, 赵鑫, 曲金荣, 等.螺旋CT在Moyamoya病诊断中的应用[J].河南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版) , 2002, 21 (3) :29.
[3]Rubin GD, Shiau Mc, Leung AN, et al.Aorta and iliac arteries:singleversus multiple detector-row helical CT angiography[J].Radiology, 2000, 215 (3) :670~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