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血管瘤临床分析

2024-09-27

胎盘血管瘤临床分析(精选5篇)

胎盘血管瘤临床分析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胎盘标本取自2007年9月~2008年3月在本院分娩产妇的胎盘, 均为单胎、剖宫产分娩。对照组20例, 无内科或产科合并症, 均因骨盆狭窄或胎位不正等原因行选择性剖宫产的胎盘, 平均年龄 (27.8±3.4) 岁, 平均孕周 (38.85±1.35) 周。妊高征组24例, 按郑怀美主编的《妇产科学》诊断标准, 分为轻度6例, 中度10例, 重度8例, 平均年龄 (28.2±4.2) 岁, 平均孕周 (37.2±2.62) 周。

1.2 研究方法

1.2.1 胎盘组织中VEGF蛋白的测定

采用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 测定胎盘组织中VEGF的表达, 试剂盒为中山生物公司研制的SP免疫组化试剂盒, Ⅰ抗为鼠抗人的VEGF多克隆抗体, 工作浓度为1∶60, Ⅱ抗为羊抗鼠的免疫球蛋白G (IgG) , Ⅲ抗为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卵白素, Ⅱ、Ⅲ的工作浓度为1∶300。主要实验步骤为:①组织切片脱蜡;②过氧化氢清除内源性酶活性;③羊血清阻断非特异染色;④依次加Ⅰ抗、Ⅱ抗、Ⅲ抗进行孵育; (5) DAB显色, 用PBS代替Ⅰ抗作为阴性对照。

1.2.2 评分方法

参照许洪卫等[1] 的评定方法, 将制好的切片置显微镜下观察, 阳性染色为细胞核或浆内有棕黄色颗粒, 根据染色的强度分0级:细胞内无棕黄色阳性颗粒或呈均匀一致淡黄色, 与背景一致;+级:核或浆内可见淡黄色颗粒, 明显高于背景;++级:核或浆内可见较深棕色颗粒;+++级:核或浆内可见大量深棕色颗粒。本实验所有的切片均经双盲法分别观察评估, 对少数不易判定的切片多次阅片确定。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VEGF在正常妊娠组胎盘与妊高征组胎盘中分布基本一致, VEGF主要分布在滋养叶细胞, 血管及绒毛间质细胞。

2.2 在妊高征组胎盘中VEGF多数为轻度表达占79.2%, 中度表达占20.8%, 无重度表达。在正常妊娠组胎盘中VEGF的轻度表达占25%, 中度占45%, 重度占30%。

2.3 在妊高征组胎盘中VEGF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胎盘 (P<0.01) , 而且轻、中、重度妊高征组与正常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但在妊高征各组中, VEGF表达无明显差异 (P>0.05) , 见表1。

注:*P<0.01 (与正常妊娠组相比) , ** (轻度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 , ***P<0.001 (中度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

3 讨论

VEGF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对血管内皮细胞有特异高效的促有丝分裂因子, 体内实验表明VEGF刺激血管发生与生长[2], VEGF由血管平滑肌、内皮细胞产生, 通过旁分途径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 人们认为它对维持血管的完整性和正常通透性有重要意义, 并在与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相关的病理生理中占中心调控地位。

血管内皮细胞和滋养细胞均有VEGF受体的表达。研究表明胎盘植入过程中迁移入母体蜕膜的滋养细胞有较高的VEGF受体酪氨酸激酶 (flt) 的表达。本组结果表明:正常妊娠组和妊高征组胎盘中均有VEGF的表达且主要分布在滋养叶细胞, 说明VEGF对滋养细胞的分化及侵入有调节作用, 而妊高征组胎盘VEGF表达明显减少以致影响滋养细胞的分化与增殖, 造成滋养细胞侵入缺陷, 从而影响螺旋小动脉的生理变化。同时, 血管内皮细胞VEGF的减少也可影响胎盘血管的生成, 造成胎盘灌流减少, 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 产生一系列妊高征的病理变化。由此可推断:VEGF在妊高征发病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许洪卫, 何金, 王元和, 等.胃癌及其淋巴转移灶β1、β4、亚单位整合素表达的临床意义.中华病理学杂志, 1997, 26:168-169.

[2]杨亚东, 李岱宗, 杨和平, 等.人VEGFCDNA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4, 26增刊:85-88.

前置胎盘34例临床分析 篇2

【关键词】前置胎盘;出血;期待疗法;处理

【中图分类号】R726.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427-02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妊娠期严重的并发症,如处理不当会造成母婴不良预后。现将我院分娩34例前置胎盘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前置胎盘的处理、分娩方式的最佳选择,从而提高围产儿的存活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间,住院分娩产妇为5000例,前置胎盘孕妇34例均于28~36周之间发生,其中经产妇26例,初产妇8例,有流产史、引产史29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37岁,平均年龄为27岁。

1.2诊断标准及分型 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胎盘下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称为完全性前置胎盘、部分覆盖称为部分性前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胎盘边缘到达但未覆盖宫颈内口称为边缘性前置胎盘[1]。

2 结果

34例孕妇中28例<34周,6例达34周至足月。选择妊娠<34周、胎儿存活、估计体重不足2000g、阴道出血不多、未临产的孕妇共28例接受期待疗法。其中24例经期待治疗达到或超过36周择期行剖宫产,术中出血约150~500ml;4例因再次出血或反复出血于34周行剖宫产,出血约500~2500ml。余6例中4例因阴道出血多入院时已达36周行急诊剖宫产,术中出血约800~2500ml。2例因入院时已足月临产,故严密观察下行阴道分娩。

3讨论

前置胎盘表现变化多端,结局难以根据产前的情况预计,临产处理应根据胎儿是否存活、孕周、胎产次以及阴道出血量、是否伴有休克等综合处理[2]。

3.1期待疗法 应在保证孕妇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延长孕周,以提高围生儿存活率。

适用于妊娠<34周、胎儿体重<2000g、胎儿存活、阴道流血量不多、一般情况良好的孕妇。

3.1.1 孕妇绝对卧床休息,左侧卧位可减轻下腔静脉受压,增加回心血量,并纠正妊娠子宫的右旋,以利于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提高其灌注量,增加胎儿的氧供和营养。

3.1.2 密切注意阴道出血及宫缩情况,禁止阴道检查及肛查;严密监控胎儿宫内情况,定时间断吸氧;严重贫血孕妇应输血纠正治疗,监测血尿化验、血小板计数及出凝血时间。

3.1.3 抑制宫缩 硫酸镁为首选宫缩抑制剂。应用时要避免镁中毒。

3.1.4 促胎盘、胎肺成熟 前置胎盘反复出血,常需要提前终止妊娠,故促进胎儿发育和肺成熟非常重要。

3.1.5 期待过程中,如出血时间长,应预防性使用广谱抗生素。

3.2 适时终止妊娠 前置胎盘易反复出血,越接近预产期,出血越频越多;一旦胎儿成熟即应考虑终止妊娠,应当避免不必要的拖延,让胎儿及早脱离不良的生长环境,以免发生致命性出血和胎儿死亡。完全性前置胎盤达35周行剖宫产,边缘性前置胎盘达37周,部分性前置胎盘则根据胎盘覆盖宫颈内口面积大小适时终止妊娠。若就诊时阴道流血多或孕妇已有失血性休克,或在期待治疗中发生出血或反复出血,应以孕妇生命为重,不顾胎龄,给予输液输血纠正贫血抗休克,果断终止妊娠。

3.3 前置胎盘患者分娩方式的选择 除经产妇,为边缘性前置胎盘,阴道流血不多,头先露,估计短时间内能从阴道分娩的,可在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前提下行阴道试产外,多采用剖宫产分娩。我院34例患者中只有2例行阴道分娩,其余32例均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因为剖宫产可在术中直视下行创面止血,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而剖宫产也是临床处理前置胎盘的急救措施与适时分娩的主要手段[3]。

3.4 预防 前置胎盘多与子宫内膜损伤有关,如多次刮宫、分娩、子宫手术史等。故应搞好计划生育,推广避孕,避免多产、多次刮宫或引产,预防感染,减少子宫内膜损伤和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加强围产期保健,做到对前置胎盘的早期诊断、早期处理,提高我们的助产技能和技术,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 .妇产科学[M].第七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116

[2] 魏桂兰.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相关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3)

帆状胎盘并前置血管破裂8例分析 篇3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产妇年龄在22~37岁, 平均28.3岁, 初产妇5例, 经产妇3例, 均为单胎头位妊娠, 发生孕周38+2周~41+1周。

1.2 临床表现及分娩方式

8例中5例孕期定期产检, 孕期无合并症, B超无异常发现, 3例孕期无系统产检。4例表现为阴道流水及少量流血, 伴有不规律性下腹痛, 胎心监护存在较大幅度的变异减速。4例产妇中3例因“胎儿窘迫、产前异常出血”急症行剖宫产术, 另外1例因剖宫产前听诊胎心消失, 而改为经阴道分娩。1例产妇入院待产, 无合并症, 临产后自然破膜出现血性羊水, 同时出现胎心率由快到慢的变化, 急症行剖宫产术。2例入院时表现为无痛性阴道流水及持续少量流血, 伴有胎动消失, 入院后B超诊断为宫内死胎, 排除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 自然分娩。1例产妇宫口开大4cm时人工破膜后, 出现少量阴道流血, 急症行剖宫产术, 新生儿结局良好。

1.3 确诊依据

8例病例均为产后检查胎盘发现, 脐带附着在胎膜上, 断端血管直径0.3~0.4cm。8例均在产后确诊。

1.4 围产儿结局

8例病例中5例剖宫产术, 新生儿重度窒息2例 , 表现为重度贫血貌, 转入NICU治疗, 后痊愈出院, 1例轻度窒息, 后痊愈出院, 2例新生儿良好。3例因死胎经阴道分娩。窒息死胎率达75%。8例产妇均痊愈出院。

2讨论

帆状胎盘是指脐带附着在胎膜上, 脐带血管通过羊膜与绒毛膜之间进入胎盘, 也称为脐带帆状附着。当胎盘血管越过宫颈内口时, 则成为前置血管, 当胎膜破裂时易造成血管破裂。帆状附着的血管表面缺乏华通氏胶, 仅包裹一层羊膜, 得不到胎盘的保护, 因此易受压或破裂。当前置血管破裂时, 可引起胎儿急性失血、缺氧, 可致其短时间内窒息死亡。因临床上发病率低, 极易和前置胎盘及临产见红混淆。

通过以上临床资料总结以下几点: (1) 前置血管破裂常发生在临产前后; (2) 血管破裂出血常伴随胎膜破裂; (3) 阴道流血表现为持续、少量、新鲜血; (4) 出血后表现为急剧的胎心变化。常需产后确诊。对有阴道出血的产妇进行持续的胎心监护非常必要, 可及时发现胎心变化。不具备阴道产时, 要争分夺秒地进行手术产, 在断脐前反复将脐血推向胎儿侧。手术前要听胎心, 以避免不必要的剖宫产术。

收稿日期2010-04-01

胎盘早剥45例临床分析 篇4

关键词胎盘早剥 早期诊断危险性

胎盘早剥是妊娠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一般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可引起子宫胎盘卒中、失血性休克、DIE、肾功能衰竭、胎死宫内,是危及母儿生命的产科急危重症之一,围产儿死亡率高,剖宫产率高。其预防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但在早期或轻度早剥时往往症状不典型而延误诊断。现对我院近10年来诊治的45例胎盘早剥进行回顾,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近10年来我院共收治产妇20 370例,其中45例胎盘早剥患者占2.2%;年龄20-40岁;初产妇15例(33%),经产妇30例(60%)。此45例均为外地来本地打工人员,均未做系统的产前检查,只在孕期行数次B超检查。

胎盘早剥面积及出血量:全部剥离21例(4%),早剥面积>1/218例(40%),<1/2 25例(55%)。出血量<500ml 13例(0.8%),>500ml 19例(40%),其余13例是在家中出血多而来我院,入院后出血量300-500ml。

临床表现及诊断:无任何临床症状,只是在产后常规检查胎盘发现有血块压迹者9例(20%)。仅有阴道流血而无腹痛者14例(31%),其余22例均有腹痛合并阴道流血,宫体部压痛明显,B超提示明显血肿,有腹痛的22例中有9例有板状腹,胎位扪不清,胎心消失。

结果

孕周、体重与围产儿死亡的关系:孕35周前发生胎盘早剥的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35周以后发生者,围产儿的死亡率与体重也有明显的关系。见表1。

并发症:45例患者中,休克症状9例,并发DIC6例,子宫猝中16例。有休克症状者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急诊行剖宫产术,并给予输血,并发DIE给予输入冷沉淀、血浆、红细胞等积极治疗后转危为安;子宫胎盘猝中的16例经热盐垫覆盖并按摩,持续应用宫缩剂,只有2例因子宫收缩乏力而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讨论

胎盘早剥的危险性:胎盘早剥的危害性极大,剖宫产率、贫血、产后出血率及DIC发生率均升高。本组虽元孕产妇死亡,但产后出血率高达70%。其中有2例因出血严重而行子宫切除,对婴儿的危害更大,死亡率高,因此积极防治本病极为重要。

与孕妇血管病变性疾病如妊高征有明显的关系:当妊娠合并此病时,底蜕膜层的螺旋小动脉痉挛或硬化,引起远端毛细血管变性坏死甚至破裂出血,血液流至底蜕膜层与胎盘之间形成血肿,致使胎盘与子宫壁分离。我院45例中38例有轻度妊高征。

机械原因:如外伤,尤其是腹部直接受到撞击或挤压,脐带过短,分娩过程中胎儿下降牵拉脐带造成胎盘早剥。

引产(包括水囊、催产素、前列腺素、中药引产)引发的胎盘早剥,外院报道也不少,故引产应:①严格掌握引产适应证,②操作规范化,③密切观察产程中的宫缩及胎心变化,以及早发现胎盘早剥,及时处理。

胎膜早破引起的官腔压力突降也是原因之一。

胎盘早剥的漏诊:部分不典型的胎盘早剥,往往不能及时诊断,其临床特征差异很大,主要依据胎盘附着部位、剥离的程度及部位判断;漏诊的病例多为不典型。漏诊的原因有:①诱因不明确,缺乏妊高征、外伤史等明显诱因,但在催产素引产中时有发生,故应严格掌握催产素的适应征,并规范化应用。②症状不典型:I度的胎盘早剥面积小,患者无腹痛或腹痛轻微,有少量流血,多认为先兆早产而给予保胎治疗,产后证实为胎盘早剥。故对无原因的早产,当抑制宫缩无效,症状逐渐明显,轻度胎心改变,胎心监护基线变异差时,应考虑有早剥的可能。③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时,腹部体征不明显,可能仅表现为腰痛,易被忽略。

故以下几点可提示有发生胎盘早剥的可能:①阴道流血多于月经量,尤其是先兆早产;②不能解释且不缓解的腰背痛或子宫局部压痛;③无原因胎心异常,同时伴有临产先兆;④出现血性羊水;⑤B超提示胎盘增厚、胎盘后血肿;⑥妊娠高血压患者出现子宫张力大。

32例前置胎盘临床治疗分析 篇5

关键词:前置胎盘;临床治疗;期待疗法;终止妊娠 【中图分类号】R714.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083-01

胎盘正常附着位置在子宫体的后壁、前壁或侧壁,远离子宫颈内口。若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其下缘达到或覆盖子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根据失血量、妊娠周数、产次、胎位、胎儿是否存活、是否临产等综合分析,决定处理方案[1]。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32例前置胎盘孕妇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发生前置胎盘孕妇32例,其中年龄21~46岁,平均29岁。首次妊娠6例,经产妇9例,有人流刮宫史17例。孕30~41+2周。其中26例无痛性阴道出血,5例腹痛伴阴道流血,1例无产前流血史。10例出血总量500ml 。

1.2 方法

1.2.1 紧急处理:当一次大量出血并发生休克时,应立即快速输液输血抗休克治疗。如当地五条件处理,应在输液输血情况下,外阴消毒后,阴道填塞无菌纱布,以暂时压迫止血。迅速转院。

1.2.2 期待疗法:在保证母体安全的前提下,延长孕龄,提高围产儿的存活率,适用于阴道出血不多,一般情况良好,孕龄较小,胎儿尚不成熟,估计出生后不易存活者。绝对卧床休息、取左侧卧位以减轻下腔静脉受压,改善胎盘血液循环。禁肛查,保持大便通畅。积极纠正贫血:初次出血量超过500ml者有50%可成功进行期待治疗,平均期待日期为16.8天。因此,出血多时可反复输血以维持正常的红细胞比容。硫酸镁直接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细胞,抑制子宫收缩。常用剂量:25%硫酸镁 60ml加入5%葡萄糖1000ml,以每小时1.5~2.0g速度静脉滴注,如有宫缩应加大浓度或给负荷量至宫缩停止后维持,直至宫缩停止。用药过程中注意硫酸镁的监护指标。抑制宫缩,硫酸镁直接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细胞,抑制子宫收缩。常用剂量:25%硫酸镁 60ml加入5%葡萄糖1000ml,以每小时1.5~2.0g速度静脉滴注,如有宫缩应加大浓度或给负荷量至宫缩停止后维持,直至宫缩停止。用药过程中注意硫酸镁的监护指标。根据宫缩情况及母亲心率情况逐渐增加滴数,心率控制在140次/分以内,宫缩消失后再维持12~24小时,停静脉点滴前30分钟改口服10mg,每2小时一次,以后改10mg每4~6/小时一次[2]。钙拮抗剂心痛定10~20mg,每8小时一次。妊娠<34周者,应用地塞米松6mg/次,肌肉注射,每日二次连续2天或倍他米松12mg/次,肌肉注射,每日1次×2天,以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观察胎儿生长发育,孕妇每天自数胎动,定期作胎心监护,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宫颈内口环扎术:可延迟子宫下段形成,减少前置胎盘出血机会。于妊娠30周左右行环扎术,有报道平均延长胎龄6周。环扎前后口服硫酸舒喘灵4.8mg/6小时, 1~2天,以抑制子宫收缩。

1.2.3 终止妊娠:期待疗法只是为了延长孕龄,并不意味着可以自然分娩,一旦胎儿成熟或出血增多应及时终止妊娠。为处理前置胎盘的急救措施及实施分娩的重要手段。适用于完全性或部分性及边缘性前置胎盘阴道出血较多者,估计短时间内不能分娩者行剖宫产。在输液、输血条件下,人工破膜,促使先露下降压迫胎盘而止血。宫缩乏力者,可用缩宫剂加强宫缩。胎儿娩出后胎盘常不能自行剥离而出血不止,故以人工剥离为宜。操作要轻柔,警惕粘连或植入的可能。

1.2.4 预防产后出血及感染:產后立即肌注麦角新碱0.2mg或缩宫素10~20u或前列腺素制剂,并压迫子宫下段。胎盘娩出后应常规检查有无宫颈裂伤,特别是手术助产者。产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 结果

孕30~36周14例,期待疗法11例,其中完全性4例,部分性3例,边缘性4例。延长胎龄18~65天。行部宫产术3例。孕37~41周13例阴道流血行急性剖宫术;5例择期行剖宫产术,1例临产妇阴道分娩。

3 讨论

若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其下缘达到或覆盖子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胎盘与子宫颈内口的关系可随子宫下段的逐渐伸展、子宫颈管的逐渐消失和子宫颈口的逐渐扩张而改变,一般以34周以后B型超声诊断的胎盘位置为准。胎头高浮,臀位的发生率比较高。严重出血者的胎心率可变快、减慢,甚至消失,耻骨联合上缘及两侧有时可听到吹风样杂音,速率与孕妇脉搏一致[3]。B超检查发现胎盘位置比较低、甚至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位置比较低的胎盘,特别是中央性前置胎盘出血时间早,过早终止妊娠则围生儿死亡率升高,而以积极措施治疗,既可以保障孕妇安全,又可以延长孕周,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当出血不止,甚至出现休克或中央性前置胎盘孕周已超过36~37周者,或部分性前置胎盘一次出血较多者(>200ml),均须终止妊娠。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2-426.

[2] 夏亚军,等.89例前置胎盘患者临床结局的回顾性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2):90-92.

[3] 田凤琴,于霞. 前置胎盘的治疗(附23例临床分析).黑龙江医学杂志. 2001,(25)9.687-688

上一篇:蒸馏技术下一篇:10千伏配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