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误诊原因分析

2024-09-13

胎盘早剥误诊原因分析(精选10篇)

胎盘早剥误诊原因分析 篇1

摘要:目的:了解胎盘早剥产前误诊及漏诊原因, 进一步提高产前诊断率。方法:对我院6年间65例误诊及产前漏诊的胎盘早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中, 被误诊为先兆早产19例, 先兆临产9例, 胎盘边缘血窦破裂2例, 胎儿畸形1例, 产后诊断34例。结论:诱因不明确、症状不典型、后壁胎盘、B超下无胎盘后液性暗区、轻型胎盘早剥及产程进展过快是误诊及漏诊的主要原因, 催产素引产或催产是胎盘早剥的诱因之一, 对围生儿有较大影响, 如早产、新生儿窒息。

关键词:胎盘早剥,误诊,漏诊

胎盘早剥是严重威胁孕产妇及胎儿生命的妊娠晚期并发症[1], 其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但对于不典型病例临床往往误诊或漏诊。本研究就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65例误诊及漏诊病例进行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胎盘早剥106例, 其中误诊及产前漏诊的胎盘早剥65例, 年龄19~42岁, 孕周28~42周, 初产妇18例。

1.2 方法

对本组65例不典型胎盘早剥病例误诊及漏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2.1 误诊率及漏诊率

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胎盘早剥106例, 误诊31例, 误诊率为29.24%;漏诊34例, 漏诊率为32.07%。

2.2 误诊、漏诊原因

2.2.1 发病诱因

把本组病例设为观察组, 入院确诊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有明显诱因者占61.5%, 以催产素引产或催产为主;对照组有明显诱因者占75.6%, 以妊高征为主。

2.2.2 临床症状与体征

漏诊的34例均为产后检查胎盘发现, 其中催产素催产病例表现为宫缩强, 胎心监护提示基线幅度大, 或多发轻度变异减速, 活跃期进展迅速, 总产程<5 h。误诊的31例均表现为妊娠晚期持续性或间歇性阴道出血, 量少于月经, 暗红色或鲜红色, 轻微腹痛、腰酸或腹胀, 无板样腹及腹部压痛, B超提示胎盘位置正常, 无异型胎盘及胎盘后低回声反射, 1例B超下见胎盘前低回声反射, 窥器下排除宫颈病变所致出血。在保胎治疗或待产过程中出血增加, 多于月经量, 再次行B超检查, 提示胎盘边缘与宫壁间低回声区。2例便秘者因排便后阴道少量出血及腰酸入院, 入院B超无异常, 入院后再次排便时发生阴道大出血诊断为胎盘早剥行剖宫产, 病程3~7 d。1例B超提示胎盘前低回声反射, 误诊为胎儿畸形, 入院6 h后复查B超, 提示暗区增大, 诊断为胎盘胎儿面出血, 行剖宫产。

2.2.3 胎盘早剥面积

胎盘早剥面积<1/3, 多为胎盘边缘剥离, 胎盘前出血者为胎盘胎儿面出血, 催产素引产、催产病例中为小剥离面。

2.2.4 总出血量

总出血量<500 ml, 仅胎盘胎儿面出血达800 ml。

2.2.5 胎盘附着部位

入院B超提示前壁14例, 后壁45例, 侧壁6例。

2.3 妊娠结局

误诊病例孕周>34周者在确诊后阴道分娩7例, 剖宫产20例;<34周4例, 转院治疗。漏诊病例阴道分娩23例, 剖宫产11例。

2.4 母婴预后

无一例孕产妇死亡。早产率及剖宫产率增加, 死胎2例;新生儿轻度窒息1例, 重度窒息3例, 未做围生儿死亡率统计。

3 讨论

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差异很大, 主要依据胎盘附着的部位、剥离的程度及部位, B超诊断率仅为25%。典型的胎盘早剥诊断并不难, 但不典型胎盘早剥病例占多数, 因为临床特征不典型, 故妨碍早期诊断[2,3]。从以上资料看, 误诊及漏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诱因不明确

缺乏妊高征、外伤等明显诱因, 胎膜早破和羊水过多均不具特异性, B超诊断率仅约为25%。

3.2 症状不典型[4,5]

误诊及漏诊病例无典型的症状和体征, 早剥面积小, 出血量不多, B超下胎盘后无液区, 也是误诊和漏诊的原因。仅少数表现为少量阴道出血伴或不伴腹胀或腰酸, 极易与先兆早产混淆。本组有16例少量阴道流血伴腹胀, B超未见胎盘后液性暗区, 按先兆早产治疗无效, 数日后阴道出血增加复查B超, 提示胎盘边缘早剥, 面积不大, 系边缘蜕膜出血。故对无原因的早产, 当抑制宫缩无效或阴道流血增多时, 应考虑有胎盘早剥的可能, 及时复查B超即能发现异常。对诊断为先兆临产的病例, 持续月经量样阴道出血也要考虑胎盘早剥, 往往是小面积的早剥显性出血。值得注意的是, 性生活后阴道出血和便秘者用力排便后阴道出血的患者要动态观察, 并及时复查B超, 早期诊断。

3.3 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6,7,8,9,10]

由于胎盘早剥后积血的刺激, 可表现为明显的腹痛, 尤其剥离部位的疼痛。附着于后壁的胎盘早剥, 腹部体征不明显, 可能仅表现为腰酸或深部盆腔的持续性疼痛, 此种情况易被忽略。

3.4 产程进展快

产程进展快是漏诊原因之一。宫缩过强、过频, 总产程<5 h, 尤其是活跃期进展迅速, 要警惕存在胎盘早剥的可能。在使用催产素催产发生早剥的15例中, 有5例产程中有少量阴道出血, 但是均有胎心监护显示基线幅度大或多发轻度变异减速, 3例因宫缩过强, 胎心监护出现重度变异减速, 诊断为胎儿窘迫, 用硫酸镁抑制宫缩后行剖宫产, 胎盘剥离1/3, 表现为多处剥离。因此, 在使用催产素催产时, 应严格规范操作, 持续胎心监护, 及时发现问题, 重要的是避免发生胎盘早剥。

3.5 胎盘胎儿面出血

因临床上非常少见, 常被误诊为胎儿内脏畸形或内脏外翻。本组1例, 孕38+3周, 第2胎, 腹胀及阴道少量出血, 无板样腹及腹部压痛, 入院B超提示胎盘前低回声区6 cm×4 cm, 前侧壁胎盘, 考虑胎儿畸形、内脏外翻。阴道间断性少量出血, 暗红色, 持续胎心监护无异常。6 h后复查B超, 提示低回声区增大, 考虑胎盘胎儿面出血, 行剖宫产。术中检查胎盘, 胎儿面胎膜与胎盘分离1/3, 达胎盘边缘, 凝血块400 g, 胎盘母体面无陈旧压迹。故对有胎盘前低回声反射的病例要动态观察B超, 可以帮助早期诊断, 避免母儿出现不良结局。

临床工作中, 要注意早剥的一些征象, 对有阴道出血者应与先兆早产或临产鉴别, 宫缩强并活跃期进展迅速者要高度重视胎盘早剥的发生, 动态观察B超、反复检查、重视患者的主诉, 可提高早期诊断率。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19.

[2]李丹.胎盘早剥4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 (23) :166-169.

[3]吕瑞范.胎盘早剥3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3) :156-157.

[4]周惠.胎盘早剥误漏诊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 (20) :4770-4771.

[5]王晓红.胎盘早剥5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 (11) :2584-2585.

[6]杨俊霞.胎盘早剥126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 (15) :225-226.

[7]罗美娣, 曹艳花, 徐彩临.87例胎盘早剥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32) :72, 77.

[8]张玲玲.53例胎盘早剥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18) :166-167.

[9]王艳梅.胎盘早剥27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23) :53, 55.

[10]秦德芳.妊娠晚期胎盘早剥26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6) :39-40.

胎盘早剥98例临床分析 篇2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06年5月我院分娩12 634例,其中胎盘早剥98例,发生率为0.78%。患者年龄21~39岁,平均30岁;经产妇16例,初产妇82例。

临床表现:胎盘早剥以腹痛和阴道流血为主要症状。本组98例中阴道流血者62例(63%)。有腹痛者70例(71%),其中典型板状腹6例。有胎心改变者42例(43%),其中胎心音消失18例。

产前诊断为胎盘早剥者72例(73%),其中B超提示胎盘早剥34例,产后诊断胎盘早剥26例(27%)。

分娩方式:剖宫产6例(61%);阴道分娩38例(39%)。

结果

分娩孕周25~42周,<28周4例,28~36周38例,37~42周56例。胎儿体重≤1500g15例;死亡10例,1500~2500g34例,死亡7例,>2500g49例,死亡2例,新生儿窒息24例。

并发症:并发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25例(25.5%),慢性高血压疾病4例(4.1%),胎膜早破22例(22.4%);脐带因素25例(25.5%),外伤5例(5. 1%),产后出血16例(16.3%),失血性休克5例 (5.1%),子宫胎盘卒中6例(6.1%)。

讨论

发生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①血管病变如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②机械性因素:如外伤、脐带过短或脐带缠绕等。③绒毛膜羊膜炎致胎膜早破。④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

本文98例中有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者25例(25.5%),脐带因素25例(25.5%),胎膜早破22例(22.4%)。说明胎盘早剥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脐带因素、胎膜早破关系密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基底膜螺旋动脉退行性变、血管痉挛、坏死、梗死致使胎盘缺血形成胎盘后血肿。胎膜早破时伴有绒毛膜羊膜炎的胎盘,因羊膜感染、白细胞浸润羊膜导致底蜕膜与子宫壁分离而发生胎盘早剥。

国外报道胎膜早破者发生胎盘早剥的危险是未破膜孕妇的3倍。因此,有效地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胎膜早破,能降低胎盘早剥的发生率。

胎盘早剥的诊断:胎盘早剥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患者表现为腹痛、阴道流血,但典型的板状腹较少见。

本组98例中有阴道流血者62例(63%),有腹痛者70例(72%),而典型板状腹者6例。本组B超提示胎盘早剥34例,而产前确诊胎盘早剥者72例。

因此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高度疑为胎盘早剥:①无原因的胎心改变,同时伴有临产先兆;②子宫张力高;③阴道持续少量流血;④B超检查发现胎盘厚度增加而有明显胎盘后液性暗区表现,应高度疑为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的危害:胎盘早剥是妊娠期严重并发症,可导致孕产妇产后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子宫胎盘卒中,切除子宫甚至死亡。由于胎盘早剥出血引起胎儿急性缺氧,新生儿窒息率,早产率明显升高,围产儿死亡率升高。

本组98例中围产儿死亡19例,病死率为19.4%;新生儿窒息24例,窒息率为24.4%,均高于正常产妇。

胎盘早剥的处理:胎盘早剥6小时内应结束分娩,故一经确诊需及时处理,尽快终止妊娠,以免引起严重并发症,危及孕产妇生命和增加围生儿病死率。如初产妇宫口未开全,估计短时间内阴道分娩困难,以剖宫产对母儿最为安全。故本组剖宫产率高达61%。

术时应仔细检查子宫,如出现子宫卒中,即预热盐水热敷、按摩子宫,同时给予大剂量宫缩剂加强宫缩,多能使子宫转成红色;如无效则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或卵巢动脉与子宫动脉吻合支或双侧髂内动脉,同时输注新鲜血及晶、胶体液,产后出血及休克多能纠正。

胎盘早剥误诊原因分析 篇3

1 临床资料

35岁, 孕7产2, 因停经17+1周, 阴道少许流血3+h, 加重10min, 于2009年4月9日入院, 末次月经2008年11月7日, 预产期2009年8月14日, 本次妊娠孕期经过顺利, 未作产前保健检查, 平素月经规律, 曾自然分娩2次, 孕4+月流产4次, 流产原因不详, 既往体健, 从未监测过血压, 查体:体温36.5℃, 脉搏86次/min, 呼吸21次/min, 血压23/16kpa, 患者一般情况好, 神清安静, 步行入院, 心肺听诊无异常, 腹软, 无局限性压痛, 双下肢无水肿, 妇科检查:宫高25cm, 腹围86cm, 无宫缩, 未闻及胎心, 外阴正常, 阴道少量流血, 宫颈管厚, 宫口未开, B超提示: (1) 宫内单活胎, 双顶径3.9cm, 股骨长2.4cm, 胎盘后壁Ⅰ级, 羊水深3.6cm, 血常规RBC3.85×1012/L, HGB105g/L, 入院诊断G7P2孕17+1周先兆流产; (2)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3) 胎盘前置状态, 予硫酸镁解痉, 硝苯地平片降压保胎治疗, 患者休息好, 无不适, 阴道一直有少量流血, 血压波动在20~23/14.5~16k Pa之间, 入院次日查房, 妇查腹隆起, 软、无压痛, 宫底脐上3横指, 子宫异常增大, 孕7月大小、无宫缩, 未闻及胎心, 阴道少量流血, 宫颈口未开, 急诊再次B超检查示:胎死宫内, 后壁胎盘, 胎盘与子宫壁之间见混合性光团及液性暗区, 双附件未见异常, 急复查血常规RBC2.65×1012/L, HGB75g/L, 通过全院会诊讨论, 考虑胎盘早剥、子宫卒中, 造成子宫异常增大, 拟定立即行剖宫取胎术并作好术中输血准备、子宫切除准备及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 术中见腹膜呈紫蓝色, 吸出腹腔内积血300m L, 娩出一死胎, 胎盘位于子宫后壁, 胎盘已完全剥离, 剥离完整, 胎盘大小14cm×13cm×3cm, 胎盘与子宫壁之间积血500m L, 凝血块300g, 整个子宫前后壁呈紫黑色, 不收缩, 用温热水热敷, 宫体局部及静脉用缩宫素60U, 子宫按摩等处理, 子宫仍不收缩, 子宫腔广泛出血不止, 术中失血达2000m L, 出血多且血液不凝, 出血不能控制, 则输血同时行子宫切除, 术后10d治愈出院。诊断: (1) G7P3孕17+1周胎盘早剥; (2) 子宫卒中; (3)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死胎; (4) 产后出血。

2 讨论

2.1 胎盘早剥的诱因

胎盘早剥病因尚未明确, 临床观察胎盘早剥主要与孕妇血管病变, 孕妇高血压为重要发病诱因, 妊娠高血压时全身微小动脉痉挛, 底脱膜螺旋小动脉痉挛或硬化, 毛细血管缺血坏死破裂出血, 形成胎盘后血肿导致胎盘自子宫壁剥离, 其次胎盘早剥与机械因素、子宫静脉血压升高、宫腔内压骤减等因素有关[2]。

2.2 临床误诊原因分析

对于病因存在、症状、体征、典型及B超检查结果, 产前诊断重型胎盘早剥已不难, 但由于胎盘剥离部位, 面积不同, 无明显到临床表现及不细心检查思考, 误诊为流产。本例患者有明显重高血压诱因, 但体型肥胖且症状不典型, 加之接诊医生经验不足, 对异常子宫增大, 阴道流血症状不够重视, 检查欠仔细, 未将子宫异常增大进行分析, 过分依赖B超检查, 误诊为先兆流产, 一味解痉降压保胎治疗而延误病情, 致胎儿宫内缺氧死亡, 手术中出血多, 子宫处理无效而切除。

2.3 B超检查误诊原因

B超诊断胎盘早剥的准确率不断提高, 但准确率仅25%[3], 敏感性较低, 故不能完全依靠B超诊断, 影响其诊断的原因可能为: (1) 胎离早剥以显性出血为主时, 血液外流出, 可无临床症状, B超图像无特征性图像; (2) 胎盘早剥血肿小, 临床症状较轻, 易漏诊; (3) 胎盘位于子宫后壁, 胎儿躯体遮挡, 羊水过少, 加之孕妇过度肥胖及超声衰减等因素影响, 导致图像显示不清楚造成误诊; (4) 胎盘早剥急性期血肿回声与胎盘相似难以分辨; (5) B超医生经验不足, 对胎盘后血肿与胎盘组织透声分辨不清; (6) B超分辨率也是影响诊断的重要因素。

2.4 预防误诊措施

(1) 详细询问病史, 仔细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 典型的胎盘早剥表现为阴道流血, 或持续性腹痛, 呈板状腹。在临床工作中, 对有妊娠期高血压、慢性肾病、全身血管病变、外伤、胎位矫正、脐带过短或脐带绕颈、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双胎第一胎娩出后宫腔压力骤减等高危因素, 要警惕发生胎盘早剥的可能。 (2) 无胎盘早剥的病因和诱因者, 不明原因阴道流血增多, 不能缓解的间隙性腰痛或子宫局部压痛, 难以解释子宫异常增大伴阴道流血, 不明原因胎心异常, 同时伴有临产征兆, 出现血性羊水, 警惕胎盘早剥。 (3) 无原因早产, 抑制宫缩无效而症状逐渐加重, 怀疑有胎盘早剥要反复检查。 (4) B超检查发现胎盘厚度增加无明显胎盘后液性暗区表现, 动态观察B超检查。 (5) 外出血与血色素下降变化不成比例要查找原因警惕胎盘早剥, 一旦确诊应迅速终止妊娠, 减少医疗失误带来母儿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孙丽洲.产科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63~68.

[2]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卫出版社, 2005:118~121.

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分析 篇4

【关键词】 胎盘早剥;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 R45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535-01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起病急,进展快,诊断和处理如不及时,直接威胁母婴生命,所以对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与母婴预后有着密切关系,其发病率为0.46%-2.1%,围生儿死亡率为20%-35%,本文对更进一步提高诊断符合率,对产科快速处理胎盘早剥起到重要作用。现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9例胎盘早剥患者临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总分娩人数9687例,围产儿死亡156例,发生胎盘早剥69例。

1.2 诱因:(1)孕妇患重度妊高症,慢性高血压造成的血管病变25例;(2)孕妇腹部直接受撞击或摔倒等机械性因素9例;(3)妊娠晚期孕妇长期处于仰卧位,使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传到绒毛间隙导致蜕膜静脉充血扩张17例;(4)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3例。(5)羊水过多者5例。

1.3临床表现 :轻型胎盘早剥:胎盘剥离面不超过胎盘面积的1/3,多在产后检查胎盘时发现胎盘母体面有凝血块和压迹;重型胎盘早剥: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面积的1/3,表现为持续性腰腹痛,宫底升高,血色素进行性下降或发生子宫胎盘卒中等并发症。根据阴道流血及腹痛,B超可诊断。本组69例胎盘早剥中经B超诊断,有腹痛合并阴道出血者51例,仅有阴道出血而无腹痛13例,无任何临床症状者5例。

1.4 诊断:产前对全部病例均实行B超检查。其中前壁胎盘26例产前诊断, 12例产后诊断,后壁胎盘12例产前B超确诊,19例产后诊断,对全组病例均进行了产后常规检查胎盘,有血块压迹。

2 结果

2.1 胎婴情况:早产32例, 新生儿窒息12例,胎儿窘迫17例, 死胎2例,新生儿死亡3例,流产2例,死产1例。

2.2 胎盘早剥面积:早剥面积Ⅰ度(早剥面积小于1/3者)12例,Ⅱ度(早剥面积小于1/2者大于1/3者)39例,Ⅲ度(早剥面积超过1/2者)18例。

3 讨论

3.1胎盘早剥的主要病理变化:胎盘早剥确切的原因尚未搞清楚,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孕妇血管病变、机械性因素有关,另外孕妇宫腔内压力骤减、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等也可能是其发病原因。胎盘早剥的主要病理变化表现在底蜕膜层出血,进而形成血肿使得胎盘剥离子宫壁[1]。胎盘早剥比较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腹痛及阴道流血。但有部分病例并没有以上表现,仅表现为胎动减少或胎死宫内,发现时已发展到重度胎盘早剥。B超检查底蜕膜区回声消失为胎盘早剥的最早征象。如在胎盘与子宫之间出现液性暗区或界限不清时,其提示有胎盘后血肿存在。当底蜕膜血管破裂,在绒毛膜板下形成血肿,B超图像为片状液性暗区,凸向羊膜腔则为胎盘早剥的典型超声表现。

3.2胎盘早剥的诊断:胎盘早剥起病急、发展快,常常会危及母儿生命,所以应该及时诊断、处理。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直接关系着母婴的预后情况,早期诊断可以避免孕产妇大出血以及DIC和子宫胎盘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可挽救胎儿性命,所以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是改善胎盘早剥预后的关键。出现下列情况则可考虑发生胎盘早剥的可能:

1、原因不明又无法缓解的子宫局部压痛或间隙性腰背痛。

2、出現血性羊水。

3、阴道出血多于月经量,尤其先兆临产。

4、无原因胎心异常,同时伴有产兆及临产。

5、B超检查发现胎盘厚度增加而无明显胎盘后液性暗区表现。

6、无原因早产。

7、非羊水过多、非临产引起的高张子宫,特别是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胎儿生长受限(FGR)[3]。

由于胎盘早剥对母婴危害极大,发病后时间越长,病情越重,故及时正确的处理对改善母儿结局至关重要。因此,对于胎盘早剥分娩方式的选择、期待治疗的可行性、子宫切除的适应证成为处理的关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胎盘早剥的最常见诱因。由于血压升高,底蜕膜基底膜的螺旋小动脉发生急性小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破裂、底蜕膜出血,形成血肿而导致胎盘早剥。故对妊高征患者应加强监测,当出现与临产症状不相符的腹痛或阴道流血时,应及时行B超检查,明确诊断,及早终止妊娠。

参考文献

[1] 张惜阴主编.实用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8-223.

[2] 石玉华,孙金芳.胎盘早剥B超检查与临床表现(附40例分析).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 11(2): 112-114.

[3]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394.

胎盘早剥9例临床分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0年8月—2011年5月收治9例胎盘早剥患者, 按《妇产科学》第七版胎盘早剥分类标准[1], 本组Ⅰ度胎盘早剥2例, Ⅱ度胎盘早剥5例, Ⅲ度胎盘早剥2例。产妇年龄21岁~40岁 (平均年龄28.5岁) , 其中≥35岁2例;初次妊娠3例, 其余孕次2~5次 (含人工流产史、顺产、剖宫产) ;孕周28周~40周, 其中28周~34周3例, 34周~36周4例, ≥37周2例。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例, 合并精神障碍1例。症状:本组患者均有腹痛症状, 其中轻微腹痛4例, 持续性腹痛5例;阴道出血7例, 其中2例合并失血性休克。B超检查是诊断的主要手段, 本组产前B超检查出7例, 检出率达77.8%, 其中Ⅰ度胎盘早剥1例, Ⅱ度胎盘早剥4例, Ⅲ度胎盘早剥2例。

1.2 临床处理

本组病例中1例系分娩过程中因胎儿窘迫急诊行剖宫产术, 术中发现胎盘早剥;1例因腹痛伴阴道出血量多, 依据临床症状诊断为胎盘早剥行剖宫产术, 术中证实为胎盘早剥。余7例均产前经B超确诊胎盘早剥, 急诊行剖宫产术。

2 结果

本组病例中孕产妇死亡1例, 剖宫产术加子宫次全切除术后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转上级医院1例, 因子宫胎盘卒中行子宫次全切除术3例, 输血4例。本组围生儿9例, 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10分1例, 8分2例, 7分2例, 余4例均在入院时B超检查胎儿已死亡。出生体重≤2 500 g 6例, >2 500 g 3例, 早产儿7例。

3 讨论

3.1 胎盘早剥的病因

3.1.1 孕妇血管病变

孕妇患重度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或全身血管病变时胎盘早剥发生率高。妊娠合并以上疾病时, 当底蜕膜螺旋小动脉硬化或痉挛, 引起远端毛细血管变性坏死甚至破裂出血, 血液流至底蜕膜层与胎盘之间形成血肿, 导致胎盘与子宫壁分离[2]。本组有重度子痫前期1例。

3.1.2 脐带过短

连接胎儿与胎盘的脐带如果过短或因缠绕胎颈、胎体或胎肢而相对过短 (<30 cm) , 在分娩过程中, 胎儿下降牵拉脐带造成胎盘剥离。本组1例患者系分娩过程中胎头下降时胎心变慢急诊行剖宫产术, 术中发现胎盘早剥, 脐带长25 cm.

3.1.3 宫腔内压力骤减

双胎妊娠的第1胎儿娩出过快, 羊水过多, 于自然或人工破膜时羊水流出过快, 使宫腔内压力骤减, 胎盘与子宫壁发生移位剥离。

3.1.4 创伤

主要是腹部直接受撞击或挤压、俯身跌倒腹部触地、孕期性交等。本组中1例有性交史, 2例有硬物撞击腹部史。

3.1.5 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

妊娠晚期或临产后, 如孕妇不注意改变体位而长时间仰卧, 则巨大的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 可导致回心血量减少, 血压下降而致子宫静脉淤血。子宫静脉压升高, 蜕膜静脉床淤血以至破裂, 积血可使部分或全部胎盘与子宫壁分离。本组1例孕妇长时间仰卧睡眠而发生胎盘早剥。

3.1.6 其他本组无明显诱因发生胎盘早剥2例。

3.2 诊断

B超检查结合临床症状是确诊的重要手段。B超检查阴性不能除外胎盘早剥, Sholl1987年提出仅有25%的胎盘早剥病例经B超检查证实[2]。本组病例B超确诊率达77.8%, 可能与患者就诊时症状已比较典型有关。漏诊原因: (1) 显性剥离时, 血液流出, B超看不到胎盘与子宫壁之间的液性暗区。 (2) 后壁胎盘。结合临床表现与前置胎盘子宫破裂鉴别后可诊断。

3.3 处理

胎盘早剥危及母儿生命, 母儿的预后取决于处理是否及时和恰当。

3.3.1 纠正休克对于出血过多, 入院时情况危重, 已处于休克的患者, 立即予以吸氧、输新鲜血、补充凝血因子。

3.3.2 终止妊娠

(1) 对于轻型胎盘早剥, 估计在短时间内能迅速分娩者, 可选择经阴道分娩。立即破膜, 使羊水缓慢流出, 缩小子宫体积, 用腹带紧裹腹部加压, 使胎盘不再剥离, 必要时静滴缩宫素缩短第二产程, 严密观察心率、血压、宫底高度、阴道出血情况及胎儿宫内状况, 一旦发现病情加重, 立即行剖宫产结束分娩。 (2) 凡重型胎盘早剥, 估计在短时间内不能分娩者, 产妇病情恶化, 胎儿已死, 不能立即分娩者, 破膜及静滴缩宫素后产程无进展者, 及时行剖宫产术, 取出胎儿胎盘后, 立即注射缩宫素, 并按摩子宫, 发现子宫胎盘卒中, 配以按摩子宫和热盐水纱垫湿敷, 子宫收缩好转者保留子宫, 若无好转, 出血多且不凝, 在输新鲜血、新鲜冰冻血浆同时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综上所述, 要建立健全孕产妇三级保健制度, 积极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慢性高血压, 防止妊娠晚期性交、长时间仰卧位, 避免腹部创伤, 从而降低胎盘早剥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14.

胎盘早剥83例临床分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胎盘早剥的患者83例, 分别对其发病的高危因素、产检情况、诊治资料及母儿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在22~38岁, 中位年龄在 (28.9±1.6) 岁, 孕周在28~40周, 中位孕周为 (36±1.5) 周, 均为单胎妊娠, 其中初产妇有59例, 经产妇24例, 产检中检出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45例, 妊娠糖尿病3例, 羊水过多4例, 血小板减少5例, 胎膜早破18例, 脐带过短5例。经产前B超检查提示为胎盘早剥41例, 主要影像学特征为胎盘增厚, 羊水内可见异常回声, 胎盘后血肿;产前胎监检查NST或CST≤7分有12例, 晚期减速有4例;实验室检查显示凝血4项异常有13例, D二聚体异常有7例。

1.2 诊断方法

皆参考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中关于胎盘早剥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1], 将其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 (1) 轻型胎盘早剥 (I度早剥) :合并有不规则出血、间歇性腰/腹痛或者未有明显症状及体征, 体格检查有间歇性宫缩, 腹部检查子宫软, 可扪清胎位, 胎儿存活, 经产后检查确定胎盘的剥离面积为胎盘面积≤1/4; (2) 重型胎盘早剥 (II度早剥) :主要为隐性出血, 症状类似轻型但明显加重, 合并突发性的阴道出血, 并有持续性腹痛, 体格检查宫底升高, 胎位扪不清, 子宫不放松, 严重患者合并休克, 胎心消失, 产后检查确定胎盘的剥离面积为胎盘面积的1/3左右。 (3) 极重型胎盘早剥 (III度早剥) :临床症状及体征, 产前检查结果与II度类似, 产后检查确定胎盘胎盘的剥离面积为胎盘面积≥1/2。

1.3 处理方法

产前即诊断胎盘早剥的患者, 给予剖宫产术及时终止妊娠;产前无法明确诊断的患者, 应密切留意胎心及产妇生命体征、宫底高度、阴道流血、实验室指标的变化, 一旦出现胎儿窘迫, 产程异常, 产妇病情加重等情况, 及时给予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术中合并大出血的患者, 经按摩子宫及注射缩宫素等治疗无效的患者, 酌情行子宫次全切治疗, 以挽救产妇生命。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通过卡方软件V1.61版本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

2 结果

83例患者的发病高危因素中, 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占比例最高, 有45例, 占54.2%, 胎膜早破次之, 有18例, 占21.8%, 与其它因素所占比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产前确诊为胎盘早剥有53例, 占63.9%, 产后被确诊胎盘早剥有30例, 占36.1%, 产前组1度16例, 2度31例, 3度2例;产后组1度23例, 2度7例, 3度无。产前确诊与产后确诊的病例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5.46, P<0.01) ;产前确诊组的患者经产前及时处理后, 死胎、自发早产, 胎窘、死胎并发症发生率皆明显低于产后确诊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表3。

3 讨论

3.1 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分析

统计发现, 83例患者的发病高危因素中, 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占比例最高, 有45例, 占54.2%, 胎膜早破次之, 有18例, 占21.8%, 与其它因素所占比例相比存在一定差异;可见胎盘早剥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直接有着密切的关系, 主要是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其胎盘的附着位置, 其底蜕膜螺旋的小动脉往往出现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或者痉挛, 因而容易引起远端的毛细血管发生缺血、破裂、坏死, 导致出血, 最终出现胎盘早剥现象[2]。再者, 各种机械性因素属于次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后的重要胎盘早剥高危因素也不容忽视, 主要包括外伤、脐带因素、孕晚期性生活导致胎膜早破等, 如脐带过短, 有可能在胎先露的下降过程中, 由于脐带的牵拉, 容易导致胎盘早剥;胎膜早破, 容易继发宫内感染, 而白细胞浸润羊膜后, 就容易促使子宫壁与底蜕膜发生分离, 也导致胎盘早剥[3]。

注:*为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占比例比较, #为与胎膜早破所占比例比较。

3.2 胎盘早剥的诊断及处理

针对上述高危因素的统计结果, 可见定期产检, 及时治疗原发疾病及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为B超检查, 但对于子宫附着在后壁的胎盘早剥或者隐性胎盘早剥, B超的误漏诊率较高, 如果单纯过分依赖B超检查结果, 容易导致此类患者延误治疗, 错过最佳处理时机, 严重影响母儿预后[4]。胎心监护是发现胎儿窘迫的有效手段, 但胎盘早剥患者常病情危急, 没有时间做胎心监护, 该组病例中仅少数病例进行了此项检查。因此, 临床建议应充分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各种实验室检查指标、动态进行胎心监护与B超监测, 尽可能减少误漏诊[5]。一旦确诊为胎盘早剥, 原则上是即刻给予终止妊娠, 轻型的患者, 若胎心良好, 经评估能在短时间内阴道分娩, 可在全程心电与胎心监护下给予试产;而对于轻型患者胎心异常, 产程异常, 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分娩或重型、极重型患者, 不论胎儿存活与否, 都应及时剖宫产[6]。而对于一时无法明确诊断的患者, 应密切留意产妇生命体征、宫底高度、阴道流血、实验室指标的变化, 动态B超检查及持续胎心监护, 一旦出现胎儿窘迫, 产程异常, 产妇病情加重等情况, 及时给予剖宫产术终止妊娠。该研究中也统计可见, 产前确诊率为63.9%, 产后被确诊率为36.1%, 产前确诊与产后确诊的病例数对比存在明显差异;产前确诊组的患者经产前及时处理后, 死胎、自发早产, 胎窘等并发症发生率皆明显低于产后确诊组。但由于产前诊断组病情较重, 故有些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胎盘早剥的发病高危因素众多, 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最常见, 临床上应针对其高危因素制定相应措施, 全面加强产检, 及时治原发疾病疗, 预防胎盘早剥的发生, 并尽可能早期在产前进行诊断, 积极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最大限度地降低母儿并发症发生, 对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胎盘早剥的发病高危因素, 诊治方法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总结其临床处理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胎盘早剥的患者83例, 分别对其发病的高危因素、产检情况、诊治资料及母儿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3例患者的发病高危因素中, 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占比例最高, 有45例, 占54.2%, 胎膜早破次之, 有18例, 占21.8%, 与其它因素所占比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产前确诊为胎盘早剥有53例, 占63.9%, 产后被确诊胎盘早剥有30例, 占36.1%, 产前确诊与产后确诊的病例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临床上应针对其高危因素制定相应措施, 全面加强产检, 及时治疗原发疾病, 预防胎盘早剥的发生, 并尽可能早期在产前进行诊断, 积极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关键词:胎盘早剥,高危因素,母儿结局,产前检查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86-89.

[2]余美佳, 李俊男, 王琳, 等.119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1, 27 (2) :146-148.

[3]李亚珍.71例胎盘早剥诊治体会[J].山东医药, 2009, 49 (4) :84-86.

[4] Katherine H, Jemne Y.Wendy HF.placenud abruptice[J].Obstet Gynecol, 2002, 57 (5) :299.

[5]唐惠英.胎盘早剥患者妊娠结局36例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 (23) :3342-3343.

胎盘早剥122例临床分析 篇7

关键词:胎盘早剥,并发症,妊娠结局

妊娠20周以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 称为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是产前出血的主要原因[1,2]。围产期死亡率在2%~67%, 这取决于胎龄、胎儿体重及胎盘早剥的程度[3]。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2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 探讨胎盘早剥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超声检查对胎盘早剥的诊断意义及产科处理方法, 以减少母儿并发症, 改善围产结局,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分娩孕妇总数11 583例, 发生胎盘早剥122例, 发病率1.05%, 患者年龄18~44岁, 平均 (27.67±3.25) 岁。122例患者一般情况, 详见表1。

1.2 诊断标准

胎盘早剥诊断标准及分型参考《妇产科学》[4]。轻型:无临床症状和体征, 或者出现间歇性腰腹痛、不规则阴道出血, 胎盘剥离面不超过胎盘面积的1/3, 相当于胎盘早剥临床指南[5]分类的0~Ⅰ度;重型:出现持续性腹痛、阴道流血、子宫不放松, 宫底升高, 甚至发生休克、DIC等, 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面积的1/3, 相当于胎盘早剥临床指南分类的Ⅱ~Ⅲ度。122例患者中, 轻型胎盘早剥84例, 重型38例。

1.3 方法

对122例胎盘早剥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析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超声检查结果、分娩方式与围产结局。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病诱因

胎盘早剥常见发病诱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6例 (37.7%) , 胎膜早破25例 (20.49%) , 腹部外伤10例 (8.20%) , 详见表2。

2.2 临床表现

重型胎盘早剥患者下腹疼痛、胎心异常、子宫板状硬伴压痛明显高于轻型胎盘早剥患者 (P<0.05) ;两者阴道流血、血性羊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3。

例 (%)

2.3 超声检查结果

122例确诊为胎盘早剥的孕妇中, B超发现异常98例 (80.33%) , 未见异常24例 (19.67%) , 超声异常98例中, 胎盘增厚21例 (21.43%) , 胎盘后方无回声或不均质回声77例 (78.57%) 。122例中, 前壁胎盘77例 (63.11%) , 66例确诊 (85.71%) , 11例漏诊;后壁胎盘45例 (36.89%) , 32例 (71.11%) 确诊, 13例 (28.89%) 漏诊, 漏诊率高于前壁胎盘。

2.4 分娩方式与围产结局

重型胎盘早剥患者剖宫产率明显高于轻型胎盘早剥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重型胎盘早剥重度新生儿窒息、死胎、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发生率高于轻型胎盘早剥,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4。122例胎盘早剥患者中, 1例重型胎盘早剥新生儿死亡, 1例重型胎盘早剥发生DIC, 无一例子宫切除, 无一例产妇死亡。

例 (%)

3 讨论

3.1 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及发病诱因

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国内报道为0.46%~2.1%[6], 国外报道为0.7%~1%[7], 笔者所在医院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1.05%, 与国内报道相符。胎盘早剥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引起胎盘早剥的诱因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腹部外伤、羊水过多、吸烟、吸毒、慢性羊膜炎等, 国内外学者多认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首位, 妊娠期底蜕膜层的螺旋小动脉发生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以致破裂出血, 血液流到底蜕膜层形成血肿, 导致胎盘与子宫壁剥离[8]。本组患者中,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共46例 (37.70%) , 为诱发胎盘早剥的主要原因。胎膜早破会引起破膜后宫腔压力突然下降, 导致胎盘与子宫壁的分离, 引起底蜕膜附着处的胎盘剥离, 本组胎膜早破共25例 (20.49%) 。腹部外伤使腹部收到直接的外力作用发生胎盘早剥, 本组中腹部外伤患者共10例 (8.20%) 。

3.2 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

胎盘早剥由于其剥离的部位、剥离的面积及剥离的方式不同, 故临床表现多样化, 同时缺乏特异的监测手段, 产前诊断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根据病史做出综合分析、动态观察、反复检查才能提高诊断率。重型胎盘早剥临床表现典型容易诊断;临床表现不典型的轻型胎盘早剥、起病之初、后壁胎盘、诱因不明确、B超检查阴性者漏诊率高。许多研究表明超声对前后壁胎盘早剥的诊断率不同[9], 前壁高于后壁, 本组122例胎盘早剥患者中, 前壁胎盘77例 (63.11%) , 66例 (85.71%) 确诊, 11例 (14.29%) 漏诊;后壁胎盘45例 (36.89%) , 32例确诊 (71.11%) , 13例 (28.89%) 漏诊, 漏诊率高于前壁胎盘。虽然B超有一定局限性, 但在诊断胎盘早剥时非常重要, 且能迅速提示胎盘早剥的位置、范围和程度, 安全无创, 目前乃是诊断胎盘早剥的首选方法, 故应重视B超在早期诊断本病中的重要作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生对胎盘早剥的警惕程度, 是否认真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及B超医生检查时对该病的重视程度等。

3.3 胎盘早剥的处理

胎盘早剥的治疗应根据孕周、早剥的严重程度、有无并发症、宫口开大情况、胎儿宫内状况等决定。胎儿成熟并存活的情况下, 如果估计不能在短时间内阴道分娩, 应立即剖宫产, 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本组122例胎盘早剥患者中, 剖宫产86例 (70.49%) , 重型胎盘早剥患者剖宫产例数明显高于轻型胎盘早剥患者。当有大量的外出血时, 在及时足量的输血和补充晶体液的同时, 尽快结束妊娠对母亲及胎儿的抢救至关重要。如果诊断尚不明确, 胎儿存活且没有胎儿宫内窘迫的证据, 可以密切监护, 需要时及时干预。当胎儿已死亡或胎龄太小估计分娩后不能存活时, 在评价产妇生命体征前提下首选阴道分娩[10]。胎儿存活者, 以显性出血为主, 宫口已开大, 经产妇一般情况较好, 估计短时间内能结束分娩者, 人工破膜后可经阴道分娩。阴道分娩过程中, 如出现胎儿窘迫征象或破膜后产程无进展者, 应尽快行剖宫产术。

胎盘早剥是妊娠中晚期的严重并发症, 围生儿病死率较高, 对母婴危害较大。产科医师应加强产前宣教, 增强孕妇产前保健意识, 重视产前检查, 及早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诱发因素。临产后应密切观察, 重视阴道少量流血, 注意监测胎心和宫缩情况, 人工破膜时羊水缓慢流出, 重视血性羊水。根据胎盘早剥患者症状、体征及B超检查及早诊断和及时治疗, 可有效减少孕产妇的并发症及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参考文献

[1]Sakornbut E, Leeman L, Fontaine P.Late pregnancy bleeding[J].Am Fam Physician, 2007, 75 (8) :1199-1206.

[2]Lindqvist P G, Happach C.Risk and risk estimation of placental abruption[J].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06, 126 (2) :160-164.

[3]Aninth C V, Getahun D, Peltier M R, et al.Placental abruption in term and preterm gestations:Evidence for heterogeneity in clinical pathways[J].Obstet Gynecol, 2006, 107 (4) :785-792.

[4]丰有吉, 沈铿.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56-165.

[5]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与处理规范 (第1版) [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2, 47 (12) :957-958.

[6]陈颖, 张建平.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 27 (6) :420-422.

[7]Bener A, Saleh N M, Yousafzai M T.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of ante-partum hemorrhage age among Arab women in an economically fast growing society[J].Niger J Clin Pract, 2012, 15 (2) :185-189.

[8]彭婷, 李笑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功能障碍性疾病及其诊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2, 27 (12) :902-905.

[9]Furukawa S, Sameshima H, Ikenoue T, et al.Is the perinatal outcome of placental abruption modified by clinical presentation[J].J Pregnancy, 2011, 2011 (2) :659615.

胎盘早剥60例临床分析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10年10月住院分娩孕产妇共12566例, 发生妊娠晚期胎盘早破60例, 发生率0.48%。国外1%~2%, 国内0.46%~2.8%[1]。其中初产妇25例, 占41.67%;经产妇35例, 占58.33%。发病时孕<37周32例, 占53.33%;孕>37周28例, 占46.67%。

1.2 诊断标准[1]

根据Sher分度法, Ⅰ度:胎盘剥离面积小, 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腹痛, 产后检查见胎盘母体面有凝血块和压迹;Ⅱ度:胎盘剥离面为胎盘面积1/3左右, 突然发生持续腹痛或腰背痛, 疼痛程度与胎盘后积血量成正比, 贫血程度与阴道流血量不相符。宫缩有间歇, 胎位可扪及, 胎儿可存活;Ⅲ度:胎盘剥离面积超过胎盘面积1/2, 临床表现较Ⅱ度加重, 可出现休克的相关症状, 且休克程度大多与阴道流血量不成正比。子宫硬如板状, 宫缩无间歇, 胎心消失, 胎位不清。

2结果

2.1 发病诱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4例, 占40.00%;胎膜早破17例, 占28.33%;脐带因素12例, 占20.00%;双胎或巨大儿4例, 占6.67%;原因不明2例, 占3.33%;吸烟1例, 占1.67%;

2.2 临床表现

以腹痛表现为主20例, 占33.33%;以阴道流血表现为主19例, 占31.67%;胎心监护异常11例, 占18.33%;血性羊水5例, 占8.33%;无任何临床表现3例, 占5.00%;死胎2例, 占3.33%。B超提示阳性52例, 检出率86.67%。胎盘早剥Ⅰ度22例, 占36.67%;Ⅱ度32例, 占53.33%;Ⅲ度6例, 占10.00%。

2.3 母婴预后

产后出血11例, 占18.33%;休克4例, 占6.67%;子宫胎盘卒中4例, 占6.67%;子宫次全切除1例, 占1.67%。经阴道分娩9例, 占15.00%;剖宫产51例, 占85.00%。60例胎盘早剥病例中, 新生儿重度窒息11例, 占18.33%;围产儿死亡4例, 占6.67%;无孕产妇死亡。

3讨论

3.1 重视相关因素, 加强孕期预防

本组资料表明, 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胎膜早破、脐带因素、双胎、原因不明或吸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胎盘早剥的最常见原因[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血管病变可引起底蜕膜螺旋小动脉发生缺血坏死而破裂, 在底蜕膜与胎盘间形成血肿, 使胎盘与子宫壁分离;脐带相对或绝对过短也可因为牵拉导致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双胎均可使宫腔压力骤降, 子宫骤然收缩, 导致胎盘与子宫壁发生错位剥离;一些高危因素如吸烟也与胎盘早剥发生有关。我们只有重视胎盘早剥的相关因素, 积极加强预防, 才能避免和及时处理胎盘早剥。因此, 要加强孕妇保健管理, 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 加强定期产前检查;妊娠期避免长时间仰卧位;积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适时终止妊娠。

3.2 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 尽量避免或减少并发症

胎盘早剥是产科急症, 发病急, 进展快,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至关重要的。详细询问病史, 了解有无高危因素, 并仔细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 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对于起病初期或症状不典型的轻度胎盘早剥病例, 不要漏诊。下列几点可提示有发生胎盘早剥的可能:①孕期存在高危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双胎、吸烟等;②出现难以解释的不能缓解的间歇性腰背痛或子宫局部压痛;③不明原因的胎心监护异常;④出现血性羊水;⑤B超检查发现胎盘厚度增加而无明显胎盘后液性暗区表现。胎盘早剥常发生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衰竭、产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发病后6 h应终止妊娠[2]。本院对于胎盘早剥的处理原则是:Ⅰ度胎盘早剥若患者及胎儿情况良好, 宫口已开全, 估计短时间能结束分娩可经阴道分娩;其余情况只要胎儿存活均以剖宫产终止妊娠;若产妇情况危急, 为抢救产妇生命,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即使胎儿死亡也应选择剖宫产。本组资料中发生产后出血11例, 休克4例, 子宫胎盘卒中4例, 子宫次全切除1例。如发生子宫胎盘卒中, 经按摩子宫和热盐水纱垫热敷子宫, 多数子宫收缩好转, 若发生难以控制的大量出血, 可在输新鲜血、新鲜冰冻血浆及血小板的同时行子宫切除术。但子宫胎盘卒中, 产后出血不是子宫切除的指征, 我们应积极抢救治疗, 尽可能保留子宫以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只有在处理无效的情况下才可以切除子宫。本组有4例子宫胎盘卒中, 只有1例因治疗无效行子宫切除术。

3.3 胎盘早剥对围产儿的危害

胎盘早剥出血引起胎儿急性缺氧, 使新生儿早产率、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升高。本组60例胎盘早剥中, 新生儿早产30例, 重度窒息11例, 围产儿死亡4例。胎盘早剥对围产儿的危害严重, 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故应密切注意产程、胎心变化及临床症状, 及时采取措施, 纠正胎儿窘迫, 在抢救产妇同时抢救围产儿, 减少新生儿窒息和围产儿死亡。

摘要:目的 分析引起胎盘早剥的相关因素, 探讨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0月60例胎盘早剥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脐带过短或绕颈、双胎等与胎盘早剥的发生有关, 腹痛、阴道流血、胎心异常是胎盘早剥的主要临床表现。结论 加强围生期保健, 积极预防和治疗引起胎盘早剥的相关因素;一旦确诊, 应立即终止妊娠, 以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关键词:胎盘早剥,相关因素,预后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13-116.

[2]范玲, 黄醒华.胎盘早剥漏诊原因分析.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1999, 2 (2) :86.

胎盘早剥误诊原因分析 篇9

【关键词】 二维超声;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是在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胎儿娩出前,胎盘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分离,引起局部出血或形成血肿[1],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妊娠期并发症,在临床上也是导致妊娠期出血、产前出血的主要因素。该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等特点,临床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对母婴结局产生严重的威胁[2]。其发病原因多样化,除了常见的妊娠期合并高血压病,还可由外伤、胎膜早破、吸烟、外倒转术矫正胎位等诱发。超声诊断胎盘早剥准确率较高,无创,可重复检查,可作为胎盘早剥的首选检查方法[3]。笔者对曾检查过的29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二维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了解该方法的临床价值,总结经验,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8月~2013年9月笔者曾行二维超声检查的患者共29例,均经分娩或剖宫产手术证实有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胎盘早剥。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30岁;孕周28~40周;初产妇20例,经产妇9例。临床表现为持续下腹部疼痛伴阴道流血者18例,阴道流血不伴腹部疼痛者4例,腹部疼痛不伴阴道流血者5例,无任何临床症状者2例;有明显诱因者26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16例,胎膜早破者7例,有外伤史者3例,无明显诱因者3例。

1.2 仪器设备与方法 采用PHILIPS-IU22、PHILIPS-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为3.5~5.0MHZ。患者取仰卧位,对胎儿及其附属物按照常规依次进行检查,对有明显诱因、临床症状的可疑胎盘早剥患者重点检查胎盘的形态、大小、位置、厚度、边缘及内部回声情况、胎盘母体面与宫壁间有无异常回声、羊水多少及透声情况、脐带血流S/D值及胎心率等。对后壁及侧壁胎盘必要时嘱患者左、右侧卧位行多切面扫查。

2 结 果

本组29例胎盘早剥患者经产前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其超声图像特征如下:①胎盘母体面与宫壁间出现带状、团块状异常回声者14例,异常回声表现不一,其中为均匀一致密集点状高回声者6例,回声紊乱强弱不等者4例,无回声暗区者4例,CDFI:异常回声内均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显示。②胎盘明显增厚、内回声紊乱者6例,增厚程度为4.5~6.8㎝。③胎盘边缘胎膜下方无回声暗区及杂乱回声者3例,CDFI: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显示。④胎盘位于后壁或侧壁,仅部分胎盘显示,显示部分图像表现无明显异常,但胎儿心率明显增快者1例,脐动脉S/D异常增高者1例,羊水透声差出现片状漂浮物者1例。⑤二维超声检查胎儿及其附属物无异常发现者3例。29例胎盘早剥患者26例一经发现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母婴安全;2例无明显诱因、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顺利生产,母婴安全,仅在产后检查时发现胎盘母体面有小范围血肿压迫;1例待产患者,孕40周,阵发性腹痛伴少量阴道流血,自行分娩过程中腹痛加剧,分娩后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母亲产后大出血经及时抢救转危为安。

3 讨 论

胎盘早剥若处理不及时,可引起子宫胎盘卒中、产后大出血等危重情况。临床对产妇实施产前诊断,减少漏诊、误诊的概率是可以有效改善母婴结局的,但在临床实施产前诊断的实际诊断率并不是很高[4]。本组29例胎盘早剥患者,超声提示25例,漏诊4例,其诊断符合率为86.2%,漏诊率为13.8%。超声检查方便、及时、无创、可重复性好,对胎盘早剥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胎盘早剥因胎盘着床部位、剥离位置、剥离面大小、出血时间等的不同,超声图像表现不一。胎盘后血肿早期多表现为形态规则或不规则无回声区,内可见散在斑点状回声。后随时间推移,呈均质或不均质团块状高回声;胎盘剥离出血不多自行停止后,血肿于数天后逐渐液化呈无回声。血肿机化后,呈不均质高回声。重型胎盘早剥的典型临床症状是突发剧烈腹痛,可伴或不伴阴道流血症状。对于有典型临床症状及明显诱因的患者,我们往往会关注胎盘的超声图像特征,不易漏诊。但临床实际工作中,很多患者症状往往不典型,不易引起检查者对胎盘早剥的重视。因此,对于就诊的患者要仔细询问病史、认真做检查,特别是对妊娠期合并高血压病、外伤等患者,若伴有阴道流血或腹痛,应高度警惕胎盘早剥发生的可能性。无明显诱因、轻微腹痛的患者,若发现胎儿受挤压偏向宫体一侧、胎心率异常、脐动脉S/D值明显增高或羊水浑浊内见片状高回声时,也应警惕,需仔细全面地检查胎盘相关超声特征,必要时嘱患者变换体位以尽可能全面观察胎盘,尤其是后壁胎盘。认识不同类型、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胎盘早剥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超声图像,及时、准确地诊断胎盘早剥会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改善母婴结局。这就要求超声诊断医师知识全面,密切联系临床,对患者进行细致全面的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 郭万学,燕山,张晶,等.超声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262-1263.

[2] Ma Yu-yan,Chen Lu-ying.Emergency treatment on placental abrup-tion combined with dissem 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J].Chinese J Practical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2011,26(6):422-424.

[3] 才琪.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方法及临床意义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79-80.

胎盘早剥32例临床分析 篇10

关键词:胎盘早剥,早期诊断

胎盘早剥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 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与子宫壁剥离, 称为胎盘早剥。胎盘早剥为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往往起病急, 进展快, 如处理不及时, 可威胁母儿生命。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产科6年发生的32例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 临床表现, 胎心监护及母儿结局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旨在提高对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母婴围产结局。

1 资料与办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6月-2009年6月医院分娩总数5536例, 胎盘早剥32例, 发病率0.58%。其中年龄24-42岁, 初产妇26例, 占81%, 经产妇6例, 占19%。

1.2 诊断标准

根据妇产科学第6版:将胎盘早剥分为轻, 重两型。轻型以外出血为主, 胎盘剥离面积不超过胎盘面积的1/3。重型以内出血和混合性出血为主, 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面积1/3, 有较大的胎盘后血肿。产后常规检查胎盘发现压积及母体面有凝血块而确诊。

1.3 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所有数据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用x2检验进行比较。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诱因

其中妊娠高血压疾病16例, 原因不明9例, 胎膜早破3例, 剧烈腹泻2例, 腹部外伤1例, , 脐带过短1例。

2.2 临床表现及体征

阴道流血合并腹痛16例, 胎心监护异常20例, 剧烈腹泻2例, 血性羊水1例, B超异常21例。

2.3 B超及胎心监护情况

B超表现为正常位置的胎盘, 局部增厚, 或胎盘后液性暗区。产前B超诊断率65.6%。B超漏诊的11例均为轻型胎盘早剥, 32例病例均行入院胎心监护, 轻型胎盘早剥胎心监护异常主要表现为胎心基线波动平坦, 振幅≤5bpm, 无明显加速, 甚至有自然减速反应。重型胎心监护异常表现为胎心过缓, 过速, 或频繁减速[1]。

2.4 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

重型胎盘早剥剖宫产率, 阴道分娩率与轻型胎盘早剥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1) 。见表1

重型胎盘早剥死胎, 死产, 新生儿窒息, 产后出血, 子宫卒中, 子宫切除与轻型胎盘早剥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1) 。其中轻型早剥一例死产为孕周≤32周, 见表2。

3 讨论

胎盘早剥是严重威胁孕产妇, 围生儿的妊娠晚期并发症。其发病率国内报道为0.46-2.2%[2]。本资料为0.58%。符合发病率。目前认为胎盘早剥是子宫胎盘慢性血管病变的最终结局,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中妊娠高血压疾病是胎盘早剥的主要原因。可能因为妊高症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胎盘基底蜕膜螺旋小动脉痉挛或硬化, 致远端毛细血管变性坏死, 甚至破裂出血, 血液流至底蜕膜层于胎盘间形成胎盘后血肿, 致胎盘于子宫壁分离。腹部外伤也是胎盘早剥常见原因。经年来, 胎膜早破有上升趋势, 胎膜早破也为不能忽视诱因, 可能于破膜后宫腔压力下降或宫腔感染有关。在诊断时应重视这些诱因。

重型胎盘早剥临床症状典型易诊断, 而轻型胎盘早剥临床症状不明显很难作出明确诊断, 但胎盘早剥如不及早诊断处理, 母婴危险大。所以要重视临床症状结合病史, 利用B超及胎心监护协助诊断B超是诊断胎盘早剥的重要手段, 有效提高胎盘早剥产前诊断率[3]。对于分娩方式的选择, 本资料显示, 剖宫产是主要分娩方式, 尤其重度胎盘早剥, 无一例自然分娩, 轻型胎盘早剥在严密监护下阴道助产分娩。

本资料中, 重型胎盘早剥剖宫产率, 新生儿死亡, 窒息, 产后出血, 子宫切除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型胎盘早剥, 在临床中要充分预计重型胎盘早剥对母儿结局影响。

总之, 加强围产期保健, 重视高危因素, 及时治疗孕期并发症及合并症。孕晚期避免外伤、劳累及不洁饮食。规范处理产程。对高度怀疑胎盘早剥者尽快确诊, 重视重型胎盘早剥对母婴预后影响, 争取短时间终止妊娠, 使母婴均有良好的结局。

参考文献

[1]苟文丽, 吴连芳.分娩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415-416.

[2]乐杰, 主编.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19.

上一篇:陕西旅游资源下一篇:绿色低碳理念室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