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

2024-10-01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精选9篇)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 篇1

海绵窦结构复杂, 海绵窦位于蝶鞍两侧, 为硬脑膜两层间形成的不规则腔隙, 内有许多纤维分隔窦腔为多个小腔呈海绵状。前缘达眶上裂的内侧部, 后方至颞骨岩尖部, 长约20mm、宽约10mm。海绵窦内有颈内动脉虹吸部及外展神经经过。颈内动脉被海绵窦内的纤维小梁固定于窦壁, 故颅底骨折时易引起颈内动脉及分支破裂, 血液流入窦内形成海绵窦内动静脉瘘。海绵窦外侧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的眼支和上颌支通过, 当鼻旁窦病变侵及海绵窦时可有前组脑神经受损的症状[1]。

正常海绵窦的MRI表现, 平扫T1WI双侧海绵窦与脑实质信号相类似, 其内可见散在斑点状高信号影, 这是由窦内少量脂肪及 (或) 缓慢的静脉血流构成,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呈流空管状信号影;T2WI双侧海绵窦呈高信号,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仍呈流空管状影;增强扫描海绵窦呈明显强化, 其中内外侧壁强化更明显。冠状位扫描海绵窦形态呈倒三角形, 其内的颅神经呈点状的等信号影。

在检查技术的选择上, 以冠状位的T2WI及T1WI显示海绵窦较清楚, 可以较明确地勾划出海绵窦的形态及信号特点, 有作者认为不同的MRI检查方法对海绵窦结构的显示不同, 其中以动态增强扫描对颅神经的显示显著高于常规的平扫加增强扫描, 常规扫描对颅神经显示率不高的原因, 是由于静脉间隙和外侧壁的硬脑膜高度强化, 颅神经相对较小, 由于部分容积效应, 故显示较差[2]。

海绵窦病种繁多, 据文献报道海绵窦病变大致分为四大类:炎性病变 (约占16.3%) 、血管性病变 (约占14.3%) 、原发性肿瘤 (约占13.3%) 和继发性肿瘤 (约占56.1%) 。国内文献对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报道极少, 结合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病例资料, 本文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仅供参考。

海绵窦血管性病变以颈内动脉瘤最常见, 其次为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和海绵状血管瘤[3]。颈内动脉瘤DSA为诊断的金标准, 可以显示瘤体、瘤蒂、载瘤动脉及有无破裂出血。MRI可表现为海绵窦内颈内动脉异常增粗或出现瘤样流空信号, 瘤体较小者常无异常发现;MRA则可直接显示动脉瘤部位、形态和大小, 为确定诊断提供可靠依据;CT较小的海绵窦内动脉瘤较难发现, 较大的动脉瘤表现取决于瘤体及血栓形成。瘤壁可有钙化。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MRI特征为海绵窦扩大, 呈簇状不均匀流空信号, 常伴有明显的眼上静脉增粗 (有时眼下静脉也可增粗) 呈流空信号、眶内软组织肿胀和眼球突出。MRA可有助诊断, 表现为海绵窦扩大、同侧眼上静脉增粗与海绵窦相通, 文献报道MRA有时可直接显示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口。海绵状血管瘤可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边界清楚, 瘤体较大者可侵入鞍内, 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 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可为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图1) 。CT肿瘤呈等密度 (图2) , 可有点状钙化, 增强后呈“渐进性强化” (图3~图4) 。颈内动脉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和海绵状血管瘤MRI表现各具特征, 典型病例三者之间鉴别一般无困难。值得注意的是,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临床发病率低, 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绝大多数发生于海绵窦, 属于血管畸形范畴, 女性多见。其MRI表现与海绵窦脑膜瘤有相似之处, 国内外文献报道术前误诊率均较高 (38.9%~87.5%) , 本组3例中2例术前诊断正确, 1例被误为脑膜瘤, 故诊断时需注意鉴别。另外, 对于较大的颅底海绵状血管瘤如存在搏动现象, 需要与颅内动脉瘤进行鉴别, 主要方法是DSA。根据本组资料, 海绵状血管瘤临床发病年龄较脑膜瘤稍低, MRI平扫T2WI信号则明显高于脑膜瘤, 表现“胡椒盐”样 (图5) , T1WI信号常低于脑膜瘤 (图6) 。但有时也呈均质的T1W及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临近颞叶脑膜多无增厚及强化 (图7~图11) 。尽管CT、MRI增强扫描它们呈明显强化, 但在血管造影中却不能显示任何血管的证据 (图12) 。

综上所述,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表现各具特征性。CT因受颅底骨伪影的影响, 单方位成像, 故在显示海绵窦区解剖结构以及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存在一定困难[4]。MR不受颅底骨伪影的影响, 同时又能任意方位的成像特点。故在显示海绵窦区解剖结构以及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是目前显示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较佳影像学检查法。

参考文献

[1]李文华.头颈部疾病影像鉴别诊断[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2]李松年, 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M].2版.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 2007.

[3]杨纪周, 张斯佳.陈勇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诊断和鉴别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 2008, 6 (5) :14.

[4]张明, 鱼博浪.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及MR诊断[C].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 (下册) , 2006.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 篇2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是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一种类型,发病率仅次于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占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第二位,由于海绵窦特殊的解剖特点,CSDAVF的诊断和治疗有其特殊性,在临床实践中为其对症护理带来困难,本文总结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10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现将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CSDAVF患者共10例,男2例,女8例,年龄31岁~70岁,平均50.8岁,均无明确颅脑外伤病史。表现为眼球充血9例,4例伴有轻度突眼,3例有颅内杂音,复视4例,视力下降3例,1例有左眼上睑下垂及左眼外展受限,无颅内出血或鼻腔出血。病程为2月至10月,平均4.5月。DSA表现:按照Barrow分型[1],C型(单纯颈外动脉供血)5例,D型(兼有颈外动脉及颈内动脉脑膜支供血)5例。引流方式:所有患者均有眼静脉引流,单纯眼静脉引流3例,眼静脉合并岩下窦引流6例,合并皮层静脉引流1例。

1.2 方法:本组病例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为CSDAVF,所有病例均行双侧颈内、颈外动脉及双侧椎动脉正侧位造影,明确供血动脉、瘘流量、引流静脉情况。对2例供血单纯、流量低的病例采用压迫颈动脉1-2月的治疗方法。对4例以颈外动脉供血或以颈外动脉供血为主,且估计微导管可以到达瘘口的患者经动脉途径缓慢注入Onyx18(EV3,美国)进行栓塞。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6F导引导管送入目标血管,全身肝素化,根据DSA表现选择合适动脉入路,3例选择脑膜中动脉分支入路,1例选择脑膜副动脉入路,对双侧颈动脉供血的患者可在对侧颈动脉同时放置造影管以术中造影监测瘘口栓塞情况。对于4例兼有颈内、颈外动脉供血,特别是双侧供血的患者,采用经静脉入路栓塞,均采用经岩下窦入路,1例早期病例采用可脱性微弹簧圈(EDC)填塞海绵窦,1例病例单独注射Onyx填充海绵窦,2例采用EDC结合Onyx栓塞。所有患者术后门诊临床随访6月至3年,有6例患者术后3月至6月复查DSA。

2 结果

2例压颈治疗患者2月后症状体征消失,6月后复查DSA瘘口已完全闭塞,无静脉早显,完全治愈。3例有颅内杂音患者术后杂音即刻消失,9例眼球充血患者在术后1周内充血消退,突眼在2周内消退,3例复视患者术后2月缓解,1例复视未缓解,视力减退不同程度好转。DSA提示4例经动脉入路治疗患者术后即刻瘘口完全闭塞,4例经静脉入路患者中3例瘘口完全闭塞,1例有轻度残留,三年后复查DSA仍有轻度海绵窦早显,但左上睑下垂及左眼外展受限缓解,无突眼及眼球充血。

3 护理要点

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以侧窦区最为常见,海绵窦区为其第二好发部位[2],约占DAVF的11.9%。海绵窦区结构复杂,有多组颅神经穿过,硬脑膜结构有丰富的动脉吻合和静脉交通,临床表现和治疗比较复杂。Barrow将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分为四型[1],本组病例仅有Barrow分型C、D型患者。

3.1 CSDAVF的特点:本组病例男:女为 2:8,年龄平均50.8岁,符合文献所述以绝经期及妊娠期女性多见的特点,提示CSDAVF的发病可能和性激素水平有关[3]。CSDAVF预后较好,10-50%自愈,供血动脉主要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脑膜支,颈外动脉的颌内动脉分支,主要经海绵窦前部向眼静脉引流,或经岩下窦引流,很少向软脑膜静脉引流,故颅内出血较少。

3.2 CSDAVF的围手术期护理: CSDAVF的症状以眼部症状为主,本组CSDAVF患者共10例,眼球充血9例,4例伴有轻度突眼,3例有颅内杂音,复视4例,视力下降3例,1例有左眼上睑下垂及左眼外展受限,表现为结膜充血、突眼、视力减退、复视等,因此易被误诊为结膜炎、青光眼等眼部疾患。CTA及MRA在部分病例可见眼上静脉增粗早显及海绵窦早显,可提示CSDAVF,但CTA及MRA阴性并不能排除CSDAVF,DSA仍是确诊此病的唯一可靠手段,故对中年以上女性,不明原因眼球充血或耳鸣患者,应进一步DSA检查以明确诊断,在明确诊断之前,护理要提前介入,积极眼部处理,协同医生眼科会诊,眼部药水药膏保护角膜,防止感染,巩膜外翻,不能闭合的,做好患者心理工作,缝合眼睑,待原发病处理后再拆除。CSDAVF的治疗以介入栓塞为主,对于临床症状轻微,瘘流量小,无危险引流的患者可以通过压颈治疗治愈,本组对2例供血单纯、流量低的病例采用压迫颈动脉1-2月的治疗方法,每天压迫4次,每次压迫时间15分钟以上取得满意效果,对于顺从性好的患者,医护一道教会患者压迫技巧,告知在治療过程中有头昏目眩等不适反应,消除患者恐慌心理,对于老年或不能自主完成的,要协助操作,保证压迫效果。

有皮层静脉或深静脉引流、急性脑卒中或神经功能障碍、顽固性复视、颅内杂音、严重头痛、容貌缺陷等情况则需进一步介入栓塞治疗,术前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解释脑血管内栓塞治疗技术的先进性和安全性,术后恢复与病人的个体差异有关,使病人对治疗护理有正确认识,以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术前护理准备要到位,术前3 d完成病人必要的各项检查及核对辅助检查结果,术前1 d清洁备皮,做好碘、普鲁卡因过敏试验;配血、备血。术前晚禁食8 h,保证睡眠,入室前建立静脉通道,留置导尿管,记录病人术前血压、视力、肢体肌力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备术后护理数据值对照。术后护理尤为重要 ,密切生命体征观察。建立监护系统,按危重病人观察外,还包括专科监测、术后视力对照、肢体肌力、足背动脉搏动强度,去枕平卧,股动脉穿刺拔管后用手按压15 min,术后绝对卧床24 h,每2~3 h翻身1次,避免髋关节屈曲72 h,观察穿刺点局部有否渗血,预防穿刺损伤血管壁引起的腹腔内大出血。本组病例共2例因压迫不当,术后沙袋压迫滑落,术后发现穿刺点假性动脉瘤,后再次压迫治愈。预防潜在危险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较为常见,本组1例栓塞1d出现轻微口角抽搐、头痛,言语不清,考虑因栓塞剂刺激引起脑血管痉挛所致,经及时按医嘱使用扩容解痉挛缓解。脑血管栓塞后,使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未能适应,而引起急性脑血管扩张渗血、脑肿胀等[4],本组病人栓塞后常规用血压监护仪连续监测,予硝普钠降压,用微泵根据血压调节用量,有效控制血压,控制了脑灌注压。术后24~72 h是脑水肿的高峰期,亦是控制栓塞后颅内压异常升高的关键期[5]。本组通过密切观察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三主征的出现,术后常规使用脱水剂(甘露醇)、激素(地塞米松)、血管扩张剂(尼莫地平)等,严密观察用药后尿量、血压、视力等变化,以控制脑水肿。本组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自觉头部一股血流冲击,栓塞后脑血流冲击感,部位飘忽、不固定,伴有恐惧感。由于本组术前已向病人讲述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及表现方式是由栓塞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症状是短暂的,通过护理指导,较好地解除心理因素引起的焦虑情绪后症状逐渐减轻至消失。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以眼部症状为主,易误诊,但预后较好。供血单纯、流量低的患者可通过压颈治疗治愈。血管内栓塞治疗安全、效果好,应根据DSA表现个体化治疗。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及时合理护理,特别是有效围手术期护理是患者良好预后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Barrow DL, Spector RH, Braun IF, et, al.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carotid-cavernous sinus fistulas[J]. J Neurosurg, 1985, 62(2): 248-256.

[2] Kim DJ,Kim DI,Swh SH,et al.Results of transvenous embolization of cavernous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a single-center experience with emphasis on complications and management. ATNR AM J Neuroradiol,2006,27:2078-2082.

[3] Singh V, Smith WS, Lawton MT, et, al. Risk factors for hemorrhagic prese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e[J].Neurosurgery, 2008, 62(3): 628-635.

[4] 方定华.脑血管病早期康复与流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4,14(12):715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 篇3

关键词:外伤,海绵窦瘘,栓塞,预防,护理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指位于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或其分支, 因外伤破裂形成动、静脉瘘[2]。症状为患者自己听到连续性杂音, 随心脏的收缩而增强, 日夜搅扰, 难以安宁;伤后24 h之内, 即有患侧眼球结膜充血水肿、外翻;部分患者眼球运动受限、复视, 严重者可致结膜炎、甚至失明。外伤性海绵窦瘘自愈机会不多, 绝大多数须采用手术栓塞或血管内栓塞治疗[3]。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海绵窦瘘7例, 男5例, 女2例, 年龄17~57岁, 均有外伤史。病程35~76 d, 平均55 d。

2治疗

本组患者治疗上均给血管栓塞治疗。术后血管造影显示瘘口闭塞且颈内动脉保持通畅, 患者颅内杂音立即消失, 搏动性突眼、球结膜充血水肿及眼睑外翻等症状在30 d内均消失, 全部患者的视力不同程度恢复, 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10个月, 无症状复发。

3护理

3.1 心理护理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症状影响形象及休息, 加之对治疗方法的不了解,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我们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 做好耐心解释工作, 详细介绍栓塞治疗过程及其疗效, 介绍成功病例, 使患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积极配合治疗。

3.2 症状护理

3.2.1 球结膜水肿、搏动性突眼:

由于突发外伤致颅内脑细胞水肿和颅内出血以及眼部间接或直接受损所致, 该侧的眼球明显突出, 可给予氯霉素点眼[6]。行栓塞术后, 双侧眼球结膜水肿症状可出现减轻、加重交替现象;可给予外翻的球结膜涂眼膏, 并外敷凡士林油纱布, 防止干燥。

3.2.2 血管杂音

患者血管杂音的出现时, 可压迫同侧颈内动脉致杂音消失或减轻。

3.2.3 球结膜出血

外翻的球结膜流血后, 切勿用力按压眼部, 应迅速压迫同侧的颈内动脉, 压迫的位置和手法一定要准确, 直至出血停止, 并抬高床头30°, 同时安慰患者不要紧张, 保持稳定情绪。

3.3 血管栓塞术后的护理

栓塞术后安置患者于监护病房, 严密监测瞳孔、血压、心率、呼吸、尿量等变化, 15~30 min巡视病房1次并记录。导管拨出后, 穿刺点覆盖无菌纱布, 加压砂袋压迫6 h预防出血;取平卧位, 保持穿刺侧下肢伸直12 h, 防止因下肢弯曲, 导致穿刺部位出血。因行栓塞术后可致血管内膜损伤, 有血栓形成的倾向, 故要注意观察下肢动脉搏动、血运的情况[5]。血管栓塞术后股动脉穿刺处砂袋加压24 h, 患者卧床休息3 d, 1周内避免用力及剧烈活动;定时按摩受压部位, 防止压疮的发生。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多吃蔬菜和水果, 保持大便通畅。遵医嘱应用抗菌素。注重患者神志、瞳孔的变化, 以早期发现脑血管痉挛、球囊泄漏或弹簧圈移位所造成的并发症。

3.4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3.4.1 脑血管痉挛

脑血管痉挛为血管内栓塞常见的并发症, 术后应严密观察病情, 出现头痛、四肢麻木症状, 应考虑存在脑血管痉挛, 可静脉注射尼莫地平缓解症状, 并按医嘱应用扩容、脱水、解痉药物治疗。

3.4.2 附壁血栓脱落

栓子将导致严重的后遗症, 除术中仔细操作外, 术后还应密切观察栓塞侧足背动脉搏动强弱及血运, 如出现患侧下肢疼痛, 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皮肤发紫时应立即报告医师, 并给予扩血管药疏通微循环, 并抬高患肢, 注意患肢保暖。

3.4.3 过度灌注综合征

当瘘口被栓塞后, 病侧半脑血流量突然增加, 正常脑血管的调节机制失调, 可出现头痛、眼胀等症状。应遵医嘱应用20%甘露醇加地塞米松10 mg静脉输, 头痛明显时给予硝普钠降压, 一般在1~2 d可适应新的血流状态, 症状消失。

3.4.4 球囊误脱

多由于球囊还未到位, 就将其释放, 致使颈内动脉主支及其分支栓塞, 如果对侧颈内动脉代偿不好, 则出现大脑半球缺血、缺氧, 甚至梗死, 可能出现肢体麻木、活动不灵、语言障碍, 应立即报告医生, 做妥善处理。

4小结

外伤性海绵窦瘘确诊后均需行采取治疗。而血管栓塞术以其方法简单、效果显著、并发症少、能保持颅内动脉畅通等优点在临床上广为采用[4];对行血管栓塞术患者护理上要了解患者的心理解除其焦虑、恐惧, 缓解患者疾病症状带来的痛苦, 做好血管栓塞术前后的护理, 积极防治并发症[1];治疗与护理密切配合, 才能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杨露春.实用神经病学.天津人民出版社, 1976:141152.

[2]段杰, 王庆珍, 金颖.神经外科护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131-137.

[3]刘明铎.实用颅脑损伤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444-448.

[4]薛庆澄.神经外科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383-389.

[5]汪沁芳, 历春林, 曾莹等.2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覆膜支架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华护理杂志, 2008, 12:1106-1107.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 篇4

关键词 软组织 海绵状血管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海绵状血管瘤一般由小静脉和脂肪组织构成。它的形态和质地均像海绵,故而得名。多数好发于颊、颈、眼睑、唇、舌、口底,生长在皮下组织内,也可生长在肌肉内,少数可在骨或内脏等部位。但常见软组织血管瘤、缺乏皮肤颜色的改变,临床上不易与其他软组织肿瘤相鉴别。随着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的发展,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率有了很大提高。现将近6年来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海绵状管瘤的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2011年收治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6~52岁,可扪及肿块,质软,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感。

方法:使用仪器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MHz,采用直接接触法,以肿物为中心对病变部位作横、纵切面扫查,先用二维超声观察肿块大小、形态、边界及内部回声等,再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周边及内部血流,速度标尺调置中低档,彩色增益调至噪声刚好消失。再用探头加压法观察肿物内部血流情况。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

结 果

30例患者,病灶均位于皮下软组织内。包块位于头面部10例,颈部6例,上肢外侧5例,下肢5例,臀部4例。病灶范围5.5cm×3.2cm×2.6cm~9.5cm×6.1cm×2.9cm。距皮膚表面2.0~5.7mm。以上30例海绵状血管瘤声像图表现为:①边界不清楚的囊实性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其内可见多个条索状或枝条状暗区伴液性区或蜂窝状多囊性肿物,10例可见单个或多个强回声斑,后方均未见明显声影,即静脉石。②25例内可见CDFI: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5例CDFI:可检测出少血血流信号。③探头加压包块受压后包块明显变形,CDFI:显示血流信号明显增加。④CDFI:29例呈静脉低阻频谱,仅1例检测出动脉频谱,最大流速10.6cm/秒。

讨 论

根据CDFI以及二维图形特性,对30例作出正确诊断,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血管发育异常的疾病,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以四肢、面部多见。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周细胞增殖所致,由形状、大小不一衬有内皮细胞的血窦组成,窦腔彼此交通像海绵状结构。腔内充满静脉血,腔隙内常见血栓,时有机化或钙化。这些病理特点构成了海绵状血管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显像基础。本文30例中有10例患者病灶内可见强回声均不伴有声影,主要是由于窦腔内静脉血流瘀滞易形成血栓,血栓机化沉积后形成结石。此特点对超声诊断周围海绵状血管瘤有重要指导作用。对于肿块内部血流信号较多时,超声加压试验对诊断有重要帮助。超声检查与加压试验结合可诊断周围海绵状血管瘤。但需与蔓状血管瘤及海绵状淋巴管瘤相鉴别,蔓状血管瘤由于瘤体内存在动-静脉瘘,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瘤体内见丰富红蓝相间的彩色血流充盈,颜色明亮,呈五彩镶嵌样,并且无需加压,瘤体内彩色血流就显示得非常清楚,脉冲多普勒探及高速、低阻力型动脉频谱,此点可以与海绵状血管瘤相鉴别;海绵状淋巴管瘤血供不丰富,加压试验不明显,即可与海绵状血管瘤鉴别。

总之,掌握周围海绵状血管瘤声像图的特征表现,就可以作出明确诊断,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辅助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缙熙,姜玉新.浅表器官及组织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95-196.

2 藏晓红,郑建勋.高频探头及彩超在浅表软组织肿物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1997,6(4):236-238.

海绵窦内侧壁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篇5

1.1 材料

15例 (30侧) 福尔马林固定的经双侧颈总动脉灌注10%的红色乳胶成人尸头标本。大体解剖器械、神经外科常规和显微手术器械、磨钻 (最高1万转/分) 、手术头架、手术显微镜 (放大6~25倍) 、柜式吸引器、游标卡尺 (精确0.02mm) 、两脚规、量角器、手术无影灯、数码照相机 (1000万像素) 、SPSS13.0统计软件。

1.2 方法

沿中脑上部水平去除整个大脑和间脑。采用从外向内的方法逐步暴露内侧壁, 逐步的除去上壁和外侧壁以及穿行于海绵窦CS的颅神经, 在进行切除的过程中同时对海绵窦的垂体、内侧壁和颈内动脉等部位的结构进行密切的测量和观察, 然后沿着颅底的中线将颅底锯开, 观察蝶窦外侧壁与海绵窦的的关系。将所得的数据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测量值用均数±标准差 (χ—±s) (Min-Max) 来表示。

2 结果

3.1 内侧壁硬膜结构

传统观念认为颅底的硬膜由内外两层组成, 硬膜在中颅窝三叉神经的外侧部位分离为内外两层。其中脑膜层即为内层, 向上延伸形成了外侧壁的浅层, 继续向前延伸, 绕过前岩床韧带延续为鞍隔和上壁的浅层。骨膜层即为外层, 在海绵窦的外侧壁下界即在上颌神经的上缘部位又分为两层, 其中一层向上形成一层上壁、鞍隔、外侧壁的深层。另一层紧贴在蝶骨部位覆盖鞍底和颈动脉沟。深层又和构成鞍隔的脑膜层从鞍隔游离缘向下包绕着垂体, 形状与垂体的外型相适应, 因此又被称之为“垂体袋”[1]。即为鞍隔硬脑膜的延伸, 硬脑膜层形成CS内侧壁上部。但随着显微解剖研究发展, 研究者们发现CS内侧壁的解剖绝非如此简单。CS的膜性结构也因此成为目前研究和争议的热点。本研究显微镜下发现垂体与CS之间, 仅为垂体包膜和一层很薄的疏松的结缔组织, 和Kehrlit及Dietemann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显微镜下发现垂体囊为垂体自身包膜, 并非鞍隔或其他部位的硬脑膜延续, 因此CS内侧壁是由鞍旁骨膜和垂体包膜构成[2,3]。CS的内侧壁为单层, 垂体包膜部非常薄, 这是垂体病变易侵犯CS的原因。研究还发现CS内侧壁与垂体囊之间有一较窄的间隙, 6.67% (2侧) 的垂体囊则呈小舌状伸入颈内动脉, 20% (6侧) 的垂体囊与颈内动脉紧密接触。

3.2 内侧壁

CS内侧壁前界从蝶骨体和视柱的联合向下直到达圆孔的上界;后界是从后床突向下延伸到岩斜裂的上端;上界从蝶骨体与视柱的连合水平向后沿着鞍隔延伸到后床突;下界是从圆孔的上界向后延伸到岩斜裂的上端。它是由垂体包膜与鞍旁骨膜与构成的。垂体包膜与颈内动脉间借助3~4条的纤维组织进行连接。骨膜部是由蝶骨体骨膜与颈动脉沟两者构成的。蝶骨体骨膜分隔海绵窦和蝶窦内的静脉丛及颈内动脉。覆盖在蝶骨体上颈动脉沟的骨膜构成了蝶骨体骨膜, 向后延伸直到岩斜裂。见表2。

3.3 颈内动脉与内侧壁和垂体的关系

垂体呈椭圆形, 她的位置为位于蝶骨体之上的垂体窝内, 借助于垂体柄与下丘脑相连, 前后径的范围在8.02~11.78mm (10.49 mm±1.10mm) , 垂直径的范围在4.68~9.06mm (6.59 mm±1.00mm) , 左右径为12.54~18.40mm (14.90 mm±1.51mm) 。以垂体超越颈内动脉的内侧作为侧突的标准, 在本研究中, 有2侧垂体向外突出, 占6.67%。颈内动脉CS段 (cavernous segment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CSICA) 由破裂孔进入CS, 穿CS上壁出CS, 可将其分为鞍旁部和斜坡旁部, 其中鞍旁部可进一步分为前升段、前曲段、水平段和后曲段;斜坡旁部为后升段。颈内动脉在水平段可向下或外侧弯曲, 有46.67% (14侧) 的ICA与垂体外侧壁直接相贴, 53.33% (16侧) 两者之间有间隙存在, 测得两者的间距为 (2.67±1.03) mm。

3.5 内侧壁与蝶窦外侧壁的关系

CS内侧壁蝶骨部与蝶窦外侧壁相邻。蝶窦外侧壁较薄, 前部邻接视神经管和眶内侧壁后部, 颈内动脉CS段与蝶窦外侧壁的中后部上2/3的后部与密切相邻;上颌神经与蝶窦外侧壁中后部的下1/3的后部紧密相邻。血管和神经附着在蝶窦侧壁的颅腔面, 在骨壁上形成压迹, 并突入到蝶窦腔内形成隆起, 三者呈上、中、下排列。视神经和颈内动脉在蝶窦外侧壁上形成的隆突主要分为三型: (1) 隆突型, 突入窦腔内的部分不到周径的50%; (2) 管型, 颈内动脉和视神经的50%以上的周径突入到窦腔; (3) 无隆起型, 仅贴近蝶窦壁外。本研究实验仅是按照有无隆起来测量, 测得视神经和颈内动脉的隆起率分别为53.33%和83.33%。蝶窦气化越完全, 隆起便越明显, 隆起处骨壁亦就越薄, 是蝶窦和鞍区手术严重并发症的解剖因素[4]。

4 讨论

在对CS内侧壁硬膜结构的研究中, 发现垂体与CS之间, 仅为垂体包膜和一层很薄的疏松的结缔组织。垂体囊为垂体自身包膜, 并非鞍隔或其他部位的硬脑膜延续[5], 这与张庆荣[6]的观点相一致。Chi和Lee等观察56例胎龄4周至40周的垂体标本, 认为垂体包膜是胚胎阶段由Rathke囊周围间质细胞分化而来, 包裹腺垂体及稍后发育的神经垂体。因此CS内侧壁是由鞍旁骨膜和垂体包膜构成。垂体包膜和一层很薄的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垂体与CS之间唯一屏障, 而非鞍隔或其他部位的硬脑膜延续。垂体肿瘤易于侵犯CS, 可能与CS内侧壁这一解剖学特点有密切关系。垂体瘤的CS侵袭性生长与CS的内侧壁的解剖特点密切相关, 并非全部因为肿瘤具有侵袭性所致。本实验研究发现6.67% (2侧) 的垂体囊呈小舌状伸入颈内动脉, 20% (6侧) 的垂体囊与颈内动脉紧密接触。因此只有CS侵袭达到一定的程度, 肿瘤突破垂体囊的包裹突人CS内才能说明垂体瘤具有侵袭性[7]。蝶窦的气化与颈内动脉和视神经在蝶窦的外侧壁的隆起呈正相关关系, 蝶窦气化与隆起处的骨壁的厚度与呈负相关关系[8]。因此, 在进行经蝶手术时, 如果颈内动脉和视神经和的隆起率越高, 隆突越明显, 形成隆突的骨壁就越薄, 蝶窦的气化越好, 越容易进入蝶窦暴露鞍底, 这种情况是是蝶窦和鞍区手术严重并发症的解剖因素。熟悉和掌握蝶窦外侧壁与颈内动脉、CS、视神经等解剖毗邻关系, 对经鼻蝶入路鞍区手术有很重要的意义。

5 结论

(1) 垂体与CS之间, 仅为垂体包膜和一层很薄的疏松的结缔组织。垂体囊为垂体自身包膜, 并非鞍隔或其他部位的硬脑膜延续, CS内侧壁是由鞍旁骨膜和垂体包膜构成。 (2) 垂体肿瘤易于侵犯CS, 可能与CS内侧壁这一解剖学特点有密切关系。 (3) 熟悉和掌握蝶窦外侧壁与颈内动脉、CS、视神经等解剖毗邻关系, 对经鼻蝶入路鞍区手术有很重要的意义。

摘要:目的 进行本研究主要是通过测量患者的海绵窦的内侧壁的结构的显微解剖情况, 以便为给患者进行海绵窦区手术时提供正确而又精确的解剖学的数据。方法 将15例也就是30侧成人的尸体的头部标本沿颅底和颅盖的分界线锯开颅骨, 进行沿着标本的中脑上部的水平切除全部的大脑和间脑的操作。操作时沿着从外向内的方向一点一点逐步的暴露出海绵窦的内侧壁, 同时对内侧壁、颈内动脉和垂体等结构进行观察和测量, 然后沿中线锯开颅底, 观察海绵窦与蝶窦外侧壁的关系。结果 ①海绵窦内侧壁分为蝶鞍部和蝶骨部。②颈内动脉在水平段可向下或外侧弯曲, 有46.67% (14侧) 的颈内动脉与垂体外侧壁直接相贴, 53.33% (16侧) 两者之间有间隙存在, 测得两者的间距为 (2.67±1.03) mm。结论 ①垂体与海绵窦之间, 仅为垂体包膜和一层很薄的疏松的结缔组织。垂体囊为垂体自身包膜, 并非鞍隔或其他部位的硬脑膜延续, 海绵窦内侧壁是由鞍旁骨膜和垂体包膜构成。②垂体肿瘤易于侵犯海绵窦, 可能与海绵窦内侧壁这一解剖学特点有密切关系。③熟悉和掌握蝶窦外侧壁与颈内动脉、海绵窦、视神经等解剖毗邻关系, 对经鼻蝶入路鞍区手术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海绵窦,显微解剖,内侧壁

参考文献

[1]朱广廷, 冯燕, 于春江, 等.垂体窝及其毗邻结构手术相关显微解剖学研究[J].中华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02, 7 (3) :157-161.

[2]Yasuda A, Campero A, Martins C.et al.The medial wall of the cavernoussinus:microsurgical anatomy[J].Neurosurgery, 2004, 55 (1) ;179-190.

[3]Kim JM, Romano A, Sanan A, et al.Microsurgical anatomicfeatures and nomenclature of the paraclinoid region[J].Neurosurgery, 2000, 46 (3) :670-682.

[4]罗俊生, 席焕久, 于春江, 等.扩大经蝶手术人路相关的显微解剖学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5, 21 (9) :553-556.

[5]Yokoyama Shunichi M.D., Hirano Hirofumi M.D., et al.Arenonfunctioning pituitary adenomas Extending into the caver-noussinus aggressive and/or invasive?[J].Neurosurgery, 2001, 49 (4) :857-863.

[6]张庆荣, 史继新, 张绍祥.海绵窦断层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6, 5 (3) :258-261.

[7]胡佳, 曲元明.海绵窦内侧壁的解剖特点及其对于垂体腺瘤侵袭性诊断的意义[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7, 4 (3) :140-141.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篇6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数字减影技术

颈动脉海绵窦瘘是较为常见的神经眼科综合征,是颈内动脉及其分支与海绵窦之间异常交通所形成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患者往往以眼部为首发症状就诊于眼科,部分病例有相当长时间被误诊误治。复杂的解剖和血管交通是临床认识不足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对颈动脉海绵窦的解剖和MRI表现进行总结,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例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9~52岁,中位年龄29岁,均为单侧发病,有程度不一的外伤史。外伤距发病就诊时间为29~169 d,其中6例病史达2个月以上,表现为逐渐出现的单侧眼球突出、头疼、头昏;其中10例有球结膜充血,视力下降,4例眼球运动受限;9例自觉颅内有“飕飕”音,查体眼球及颞部可闻及血管杂音11例,且眼睑可触及搏动,其他不明显。

1.2 使用仪器

全部病例采用Siemens Avanto 1.5T超导型磁共振仪,8通道头部线圈。MR平扫采用常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横轴位、冠状位T2WI(TR:500 ms;TE:12 ms;层厚:4 mm;间隔:0.15 mm),SE序列轴位、矢状位T1WI(TR:4 000 ms;TE:96 ms)检查,冠状位T2WI脂肪抑制成像,并对全部病例行3D-TOF时间飞跃法三维MRA成像,对原始图像进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法(MIP)重建处理。

6例行DSA检查。脑血管造影采用Siemens Hicor 1 500 mA双C臂X线机,右股动脉入路选择全脑血管造影,以12帧/s图像电影采集。

2 结果

2.1 MR平扫表现

眼球突出:所有病例在轴位图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眼球突出,且均为患眼。

海绵窦扩大:所有病例正常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断面结构消失,海绵窦区血管流空信号影增多,且迂曲、粗大、不规则,并纠结成团,窦区不规则粗大部分一般为瘘口位置(见图1)。

注:(a)T2WI左眼外突,眼肌肿胀,同侧海绵窦扩大,血管增粗,迂曲;(b)冠状位T1WI,海绵窦区血管迂曲扩张,呈低信号流空影;(c)轴位T2WI,眼上静脉迂曲扩张

支静脉迂曲扩张:16例均表现为眼上静脉扩张,4例合并内皉静脉、面静脉迂曲扩张。轴位表现为视神经上方自前向内后外走行的增粗条带状流空信号,冠状位呈表现上直肌内下方、视神经内上方扩张的眼上静脉断面的圆形、椭圆形的血管流空影。同侧面静脉扩张表现为软组织肿胀、静脉增粗且流空状,即“流空信号簇”。

吻合支扩张:7例表现为同侧翼静脉丛、上岩窦、下岩窦扩张,3例同侧脑组织合并缺血性萎缩改变。

假性动脉瘤形成:2例表现为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形成,疝入蝶窦内。

脑挫裂伤:2例合并同侧颞叶、额叶脑挫裂伤,表现为不规则形较长T1较长T2信号。

2.2 MRA表现

16例均表现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显示不清,海绵窦不同程度扩张,表现不规则形,扩大区有分支向眶内延伸。海绵窦结构迂曲成团,7例同侧大脑中浅静脉、翼静脉丛、上岩窦、下岩窦扩张;1例对侧海绵窦扩张,但扩张程度不及患侧。瘘口位置MRA不能直接显示,海绵窦不规则扩大区往往是瘘口位置,推断瘘口在颈内动脉C2~C4段,但无法准确判定确切的段区(见图2)。

2.3 DSA表现

注:MRA轴位显示右侧海绵窦区浅淡不规则形高信号,海绵窦扩张,窦口显示不佳

动态显示患侧海绵窦早显并浓染,远侧分支前、中动脉不显影或显影浅淡,并向眼上静脉、侧裂静脉、岩上窦、岩下窦及翼丛引流。2例且见对比剂通过海绵间窦向对侧海绵窦引流,其中1例椎动脉造影时(未压患侧颈内动脉)见通过后交通动脉向瘘口供血,瘘口分支动脉期海绵窦扩大显影及血流方向,眼上静脉逆向充盈显影。压迫患侧颈总动脉行健侧造影,未见健侧血流异常改变。

3 讨论

3.1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颈动脉海绵窦瘘发生率占整个颅内动静脉瘘的15%~40%,是全身发生动静脉瘘最多的部位。解剖研究认为,海绵窦不是静脉窦,而是由很多静脉互相吻合成静脉丛。这些静脉粗细不等,多次分支,又多次汇合,并不完全包绕颈内动脉。颈内动脉是海绵窦内的主要结构,起自破裂孔的内端,向上传入海绵窦,在海绵窦内有3个重要的细小分支,外管径只有8~10mm,管壁菲薄,易于破裂[1,2]并发生脉海绵窦瘘。

海绵窦瘘发生后,血流动力学出现:(1)海绵窦压力增高,逆向充盈流入静脉,向前引流致眼上、眼下静脉扩张;向后引起上下岩静脉扩张;向内引起海绵间窦扩张;向基底浅部引起基底静脉扩张;向表面脑膜引起脑膜浅表静脉扩张;向下引起蝶软腭静脉丛扩张;引起眶上、下静脉或其他流入静脉扩张和返流;流出静脉岩上下窦因流量增大而扩张。静脉多个方向引流,往往有一优势引流区,表现为海绵窦不规则形且周围引流血管呈蚓状扩张。若有沟通双侧海绵窦的海绵间窦存在,可表现为双侧海绵窦扩张,本组所见1例,且存在海绵窦假性动脉瘤形成并疝入蝶窦,国内文献有此类报道[3]。我们发现,眼静脉引流最为常见,随着静脉回流受阻会出现进行性眼球突出、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这与文献总结相一致[4]。(2)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瘘口形成,远侧血管因血流不足而引起一侧脑灌注不足,由对侧颈内动脉通过脑底动脉环来供血,发生“盗血”现象,加之皮层静脉压增高,使脑出血、缺血性脑萎缩机率增加。

3.2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MR优缺点

MR可以从多方位多参数直观反映病变的病理变化,如患侧海绵窦扩大、眼上静脉扩张、眶内组织因静脉回流受阻而肿胀、眼外肌肥厚;海绵窦区增粗的眼静脉扩张流空,呈“流空血管簇”。另外,MR还能够反映血管意外的颅脑、颅内诸结构及局部病灶的情况,尤其伴有脑出血等并发症时,常规MR图像所能提供的信息对临床治疗方案和时机的选择至关重要。

MRA弥补了常规扫描对血管性病变在整体认识上的不足。因眼上静脉血流动脉化,其内充盈的是流速较快的动脉血,因而3D-MRA能够清晰地显示增粗迂曲的眼上静脉,尤其是在颈内动脉或其分支破裂时。3D-MRA及原始图像可清晰显示颈内动瘘口,不逊色于DSA。但是,MRA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明显不如DSA,在细小动脉及评价血管壁的改变方面,MRA不能做出确切判断。另外,如果临床栓塞治疗的栓塞剂选用金属钢圈等,MRA术后随访则将受到限制。

传统认为颈动脉DSA是确诊海绵窦瘘的金标准,特别是DSA电影,即可动态观察动脉期海绵窦扩大显影、眼上静脉逆向充盈显影、血流方向及海绵窦瘘因逆向盗血引起的健侧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减少,达到颅内血流动力学的病理平衡。但是,DSA是一种有创检查,血管外的病理变化因被减影而显示不清。如合并海绵窦疝的病例,DSA检查会因周围缺乏比照,仅考虑突向鼻腔的巨大假性动脉瘤,而MRA结合常规MR图则能对其确切定位。

总之,MR、MRA技术可以良好地反映血管内外信息,其无创、准确、方便、有特异性,若仅为单纯诊断颈动脉海绵窦瘘,MRA可代替DSA。但DSA是颈动脉海绵窦瘘动脉入路栓塞治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其治疗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琳,高英茂.格氏解剖学[M].38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1 585.

[2]张致身.人脑血管解剖与临床[M].2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08.

[3]李辉坚,刘英娥,阎志生.颈动脉海绵窦瘘合并海绵窦蝶窦疝一例[J].放射学实践,2008,23(5):488-491.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 篇7

关键词: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方法,治疗方式,显微外科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Intracranial Cavernous Angioma, ICA) 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发生的脑血管畸形性疾病, 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肿瘤。病理角度分析, 典型的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多由微动脉及后微动脉向局部扩张成为窦状结构而成, 血管窦样结构壁薄, 管壁由纤维和肌层构成, 窦内血流慢, 压力低, 没有明显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 血管窦相互排列在一起但不成规则结构, 血管窦之间无正常脑组织, 也没有伸进组织, 多由纤维结缔组织形成纤维隔间隔;按照临床习惯可分为脑外型和脑内型, 脑外型多发生于颅中窝地步凹陷处、海绵窦等部位, 常为单发灶病灶, 脑内型多位于幕上, 额、颞、基低节区, 幕下以小脑半球及脑干为多见;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好发于20~50岁青壮年, 未成年患者少见, 临床表现因血管瘤所在部位不同而呈现多样化, 可表现为癫痫样发作、头痛、脑出血和局限性脑神经功能障碍, 其中以癫痫最为常见, 并且各种临床表现随着病情的进展呈逐渐加重趋势[1]。该文中该院结合云南省个旧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7月—2012年7月间收治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做回顾性分析, 力求总结提高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治疗效率,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神经外科为了探讨分析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现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间收治的20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结果报道如下。收治的20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8例, 女性12例, 年龄22~51岁, 平均39.8岁;该组20例患者脑内型主13例, 主要表现为:头痛 (8例) 、癫痫发作 (6例) 、偏瘫 (4例) , 以脑出血急诊入院5例, 按血管瘤所在部位分, 位于额叶9例, 顶叶6例, 枕叶3例, 颞叶2例;另外3例为脑外型, 主要临床症状是头痛、不同程度面瘫、眼球运动功能障碍、复视等, 病变均位于海绵窦区 (旁) , 均为女性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CT和 (或) 核磁共振 (MRI) 检查排外其他疾病。

1.2 方法

有课题组专门人员调取20份病历并注意查阅, 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 主要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治疗方式和预后;对影像学的确诊依据做总结, 归纳主要的影像学表现和特点, 同时归纳治疗的手术方式。

2 结果

2.1 影像学诊断结果

该组2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行CT平扫或增强后确诊, 主要的影像学表现是:脑内病变表现为不均匀的高密度影, 呈圆形或结节状, 境界清楚, 病灶周围无水肿和占位, 增强扫描呈轻微增强或不增强;脑外病变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哑铃形的低密度病灶, 无占位效应, 不伴周围水肿, 注射对比剂后显示均匀增强。另外12例患者经MRI检查后确诊, 肿瘤直径0.7~2.8 cm, 主要变现为:脑内病灶在T1加权上多表现为均匀高信号或稍高信号, 在T2加权则多为不均匀的混杂信号, 病灶边界清楚, 一般无占位效应, 当病程中发生血栓或出血是可因为血红蛋白的沉积而在病灶周围形成含铁血黄素环, 从而在T2加权上呈现出典型的的“黑环征”;注射增强剂后可在病灶中心见到小血管影;脑外病变型在T1加权上多表现出均匀高信号或稍高信号, 边界清楚无占位, 在T2加权上呈现高信号, 无环形征, 注射增强剂后呈不均一的增强, 内部多呈絮状、斑点状, 但无明显占位效应[2]。

2.2 治疗措施和疗效

该组20例患者中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12例, 常规手术切除4例, 开放定向手术4例, 完整切除病灶19例, 部分切除1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损害2例, 无死亡病例。总体而言, 对脑外型血管瘤, 对脑内型血管瘤采取相应的手术入路, 到达病灶部位充分观察后将病灶完整切除;对脑外型病灶, 采用改良翼点硬膜下入路开颅, 缘血管瘤包膜外侧将肿瘤完整剥离, 注意仔细止血, 对于病灶侵入较深者仅行病灶部分切除术。所有患者手术后均将标本送病理检查证实为血管瘤, 无死亡病例, 术前5例偏瘫患者中3例术后完全康复, 2例不同程度恢复肢体运动功能, 其余患者手术后恢复较理想, 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3 讨论

3.1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要点

3.1.1 临床表现是诊断的重要线索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理生理特点决定了其主要的临床表现, 对于大多数中青年患者来说, 当出现反复发生的剧烈头痛、癫痫发作或是眼球运动功能障碍以及偏瘫等神经系统损害表现而又未能找到明确病因时应该想到本病, 特别对于年龄偏大的患者容易与高血压脑病相混淆, 此时应该追问有没有既往高血压病史, 在排外其他疾病后应该首先考虑颅内病变可能。

3.1.2 影像学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正如前文所述, 海绵状血管瘤的基本结构是一些管壁缺乏平滑肌层和弹力层的血管窦样官腔, 个官腔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 没有脑组织, 只有少许的纤维组织, 官腔直径大小不等, 因此这样的结构容易破裂而发生出血病使小的官腔形成大的窦状结构, 腔壁也容易发生玻璃样变、纤维样变、出血、血栓形成及钙化, 因此在这些结构和病变的基础上, 当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时便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密度、信号, 从而根据临床做出诊断。

3.1.3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表现

根据病灶所在的部位不同可表现迥异, 颅内型病灶在平扫是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均匀的高密度或稍高密度影, 当发生出血是可成颅内出血灶的典型表现, 即表现为均匀的高密度阴影;发生钙化后可见斑点状钙化影, 病灶周围脑组织一般无水肿, 无占位效应, 病灶较大时可有轻度水肿;因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内血管窦多有动脉血供, 因此在注射对比剂后病灶中心可表现为均匀的高密度强化;对反复发生过出血或血栓形成的可在周边看见钙化影[3]。3.1.4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核磁共振 (MRI) 对神经系统的特异性是有目共睹的, 其主要的原理是依靠质子的运动产生不同的信号, 因此对于海绵状血管瘤也是较为敏感的辅助检查。颅内型病变由于其病灶内血流缓慢, 已发生出血和血栓形成、钙化、胶质增生等继发改变, 瘤巢内反复多次少量出血和新鲜血栓内含有稀释、游离的正铁血红蛋白, 因此无论在T1还是T2加权上均表现为均匀的高信号;脑外型病灶, 在T1加权上多表现出均匀高信号或稍高信号, 边界清楚无占位, 在T2加权上呈现高信号, 无环形征, 注射增强剂后呈不均一的增强, 内部多呈絮状、斑点状, 但无明显占位效应, 增强后扫描, T1上瘤巢呈明显强化的高信号[4]。

3.2 治疗措施

3.2.1 外科手术治疗

外科治疗手段时能够治愈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首要方式, 近年来随着对颅内、颅底解剖认识的不断提高, 外科手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娴熟。创痛的手术方式即开颅后找到病灶在直视下将病灶切除, 这种术式的缺点是损伤大, 危险性高;随着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和显微技术的不断应用, 目前临床上利用显微手术全切病变已经成为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手段, 显微技术造成的手术损伤小, 而且切除病灶更完整, 出血量更小, 因此安全性也较高, 得到了患者和医生的信赖。显微手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在显微镜下进行及其细微的操作, 不仅可以切除病灶, 而且可同时切除瘤周的含铁血黄素环及胶质增生, 从而消除病灶以后再出血的隐患, 解除对脑组织的压迫, 使神经功能障碍得以恢复, 并减轻或控制癫痫的发作。基于这一点, 因此该方式更加适用于临床症状重, 病灶小, 部位深的病灶。此外还可以在神经导航针的引导下, 经钻颅到达病灶区, 将病灶切除, 不论是何种手术, 重要的是术前利用多为检查技术对病灶进行精确的定位, 手术中仔细操作, 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3.2.2 伽马刀治疗

虽然显微手术是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但由于很多患者不愿意承担如此大的手术风险以及基础情况不能耐受手术, 因此许多患者最终放弃了手术治疗, 此时伽马刀不愧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不同于手术治疗的是, 伽马刀主要利用三维空间定位后, 经多个方向将伽马射线聚焦于病灶所在部位, 通过反复的射线损毁作用, 使病灶完全闭塞, 防止再出血, 控制癫痫和改善神经功能。

参考文献

[1]赵继宗.颅脑肿瘤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500-511.

[2]杜洪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J].山东医药, 2012, 52 (2) :40-41.

[3]杜红升.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 RI诊断[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3 (10) :393.

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所观察的患者均为我院眼科院住院治疗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 共35例, 均经病理证实, 其中男19例, 女16例;年龄22~56岁, 平均 (40.6±3.5) 岁;病程20d~4年, 平均 (160.6±23.5) d;伴随症状:视力减退3例, 复视2例。

1.2 检查设备

永磁开放式MRI系统, 型号:Siemens 0.3, 由宁波鑫高益生产。

1.3 检查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永磁开放式MRI系统进行扫描, 扫描参数:矩阵256× (196~256) , 层厚5mm, 层距0或1% (0.03mm) , 视野 (FOV) :260mm×260mm, T1W1:TR为400~420ms, TE为10~13ms, T2W1:TR为5000~5430ms, 于水平位、矢状位及冠状位进行扫描。

2 结果

2.1 位置

检测结果表明35例患者病变位于肌锥内者25例, 占71.43%, 其中4例深达眶尖;7例位于肌锥内外, 占20.00%;3例完全位于肌锥外, 占8.57%。

2.2 形态

本组35例31例患者肿块呈圆形、类圆形, 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 无明显分叶, 长径6~45mm, 平均 (20.6±3.5) mm, 占88.57%;4例肿块呈团片状, 形态不规则, 但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

2.3 信号

35例患者经检查眼球偏内侧T1呈低信号影, T2呈高信号影, 余处眼环清晰光滑, 眼球内容物信号均匀, 眼后脂肪间隙清晰, 未见异常信号肿块影。

2.4 与周围结构关系

本组30例患者肿块均与视神经、眼球、眼外肌分界清晰, 后者受推移, 占85.71%;有4例向后蔓延接近视神经孔, 占12.90%;1例表现为眶外侧壁受压, 眶窝扩大, 但无明显骨质破坏, 占2.86%。

3 讨论

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临床常见病, 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 多发于成年人。肿瘤多位于肌锥内, 由大量的血管窦及纤维间隔组织组成, 其外被完整的纤维包膜包被, 与体循环联系不紧密[2]。本病发病较为缓慢、隐匿[3]。MRI能直接进行横断位、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 此外依靠2种参数形成的图像对区分各组织有帮助, 并根据视神经, 眶脂肪和海绵状血管病之间的信号不同, 能清楚分辨3者的关系, 尤其是明确肿瘤与视神经的关系[4~5]。本研究结果亦表明, 变位于肌锥内者25例, 占71.43%;7例位于肌锥内外, 占20.00%;3例完全位于肌锥外, 占8.57%。31例患者肿块呈圆形、类圆形, 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 4例肿块呈团片状。有25例患者呈均匀强化, 占71.43%;10例患者呈不均匀强化, 占28.57%。30例患者肿块均与视神经、眼球、眼外肌分界清晰, 后者受推移, 占85.71%;有4例向后蔓延接近视神经孔, 占12.90%;1例眶外侧壁受压, 眶窝扩大, 但无明显骨质破坏, 占2.86%。

综上所述, 将MRI应用于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时可准确定位, 明确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永磁开放式MRI系统进行扫描。结果 病变位于肌锥内者25例, 占71.43%;7例位于肌锥内外, 占20.00%;3例完全位于肌锥外, 占8.57%。31例患者肿块呈圆形、类圆形, 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 4例肿块呈团片状。有25例患者呈均匀强化, 占71.43%;10例患者呈不均匀强化, 占28.57%。30例患者肿块均与视神经、眼球、眼外肌分界清晰, 后者受推移, 占85.71%;有4例向后蔓延接近视神经孔, 占12.90%;1例眶外侧壁受压, 眶窝扩大, 但无明显骨质破坏, 占2.86%。结论 将MRI应用于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时可准确定位, 明确诊断。

关键词: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MRI,诊断

参考文献

[1]宋国样.眼眶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35~141.

[2]洪斌, 柳伟.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低场MRI与超声诊断评价[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7, 25 (2) :140~141.

[3]Ohtsuka K, HashimotoM, Akiba H.Serial dynamic magnetic resonace imaging of orbitl cavemous hemangima[J].Ophthalmol, 1997, 123:396~398.

[4]王英, 乔雅君, 贾亚男, 等.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影像特征与意义[J].中国CT和MRI杂志, 2007, l5 (16) :5~6.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 篇9

关键词:平阳霉素,海绵状血管瘤,瘤内注射

海绵状血管瘤是好发于颜面部的先天性疾病, 发生于眼睑者约占30%[1]。一般随年龄的增长, 瘤体有增大的趋势, 并可导致颜面部畸形及功能障碍, 继发感染时可引起疼痛、肿胀、出血及表面皮肤溃疡。本文对2005年2月-2008年2月应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的42例眼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2005年2月-2008年2月期间于我院眼科门诊就诊并接受平阳霉素治疗的眼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②病变发生部位为上、下眼睑及睑周皮肤;③既往未曾接受药物、激光、放疗等血管瘤相关治疗。

排除标准:①治疗前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或胸片结果出现异常者;②对博莱霉素类抗生素有过敏史的患者;③糖尿病患者;④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1.2 病例资料

按照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共纳入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18例, 女性24例;年龄15-42岁, 平均27.8岁;病变范围最小为0.5cm×0.5cm×0.3cm, 最大为4.0cm×3.6cm×3.5cm;发生于左眼睑27例, 右眼睑15例, 上眼睑22例, 下眼睑20例;其中41例仅为眼睑及睑周皮肤病变, 1例合并舌部海绵状血管瘤。

1.3 治疗方法

将平阳霉素8mg用2%利多卡因8mL溶解, 配备成1mg/mL的平阳霉素注射液。

常规术区消毒, 从瘤体外周正常皮肤进针, 斜行刺入瘤体, 回抽见血后, 将药物注入瘤体内。注射剂量2~4mg, 具体剂量根据病变大小而定, 瘤体较小时注射到瘤体表面稍变苍白为限, 瘤体较大时采用分点注射法, 但每次注射剂量不宜超过4mg[2]。注射后用纱布或棉棒压迫进针部位3~5 min。首次治疗均收入院, 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以后间隔7-10d重复注射, 直至瘤体消失。如瘤体变硬可酌情延长注射间隔时间。平阳霉素的注射总剂量不超过40mg[2]。首次治疗后2周复查血常规及胸片, 以指导后续用药, 若出现不良反应, 应酌情进行相关检查。

1.4 随访方案

治疗结束后隔3个月、6个月进行复查, 以后每隔12个月复查一次, 记录治疗效果。

1.5 疗效评价标准[2]

治疗效果分为治愈、基本治愈、好转、无效4个级别, 评价标准如下:

治愈:注射后瘤体完全消失, 体位移动试验阴性, 表面色泽正常, 无功能障碍, 随访无复发;基本治愈:注射后瘤体基本消失 (缩小80%以上) , 皮肤色泽接近正常或有轻度色素沉着, 无功能障碍, 但外观尚未完全恢复正常;好转:瘤体缩小30%以上, 并有逐渐退化迹象, 需继续治疗;无效:瘤体无缩小, 或继续增大。

2 结果

本研究42例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病例, 随访时间最短8个月, 最长36个月。其中3例失访, 失访率为7.1%。余39例经过1-10次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后, 治愈30例, 占71.4%;基本治愈8例, 占19.1%;好转1例, 占2.4%;无1例无效 (表1) 。2例患者在首次治疗后2-3 h后发热, 体温约38.2℃, 予冰敷处理后次日恢复正常, 后续治疗中未再出现发热, 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病例。

3 讨论

3.1 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

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眼睑及周围皮肤细嫩、血运丰富, 手术难以彻底切除病变, 易于复发, 且遗留瘢痕。非手术治疗包括全身用药 (如口服激素) 和局部治疗 (如冷冻、放疗、激光、局部注射鱼肝油酸钠、局部注射平阳霉素等) 。口服激素可致满月脸和向心性肥胖;冷冻、放疗、激光均有较严重的毒副作用或并发症, 如皮肤萎缩、局部组织坏死、瘢痕形成、泪腺萎缩及放射性白内障等;局部注射鱼肝油酸钠较注射平阳霉素肿痛更为明显。局部注射平阳霉素与其它治疗方法相比, 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安全、疗效明显及可重复注射等优点, 可作为治疗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方法[2,3,4]。

3.2 平阳霉素的药理机制及不良反应

平阳霉素是由平阳链霉菌产生的博莱霉素类抗肿瘤抗生素, 其作用机制是切断DNA单链, 抑制DNA合成, 干扰细胞分裂繁殖[5,6]。海绵状血管瘤是由许多大小形状不一、相互吻合的血窦所组成, 平阳霉素瘤内注射后可影响血窦内皮细胞的代谢功能, 使其变性、坏死并形成纤维化, 最终使瘤体硬化、萎缩而治愈[2,7]。

使用平阳霉素治疗前应严格控制适应证, 对肝、肾、肺功能异常者应禁止使用, 避免由于药物浓度过高而加重肝、肾、肺等器官的损害;对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异常者也不宜采用平阳霉素进行瘤内注射治疗, 避免治疗后出血不止;由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安全尚不明确, 故不应用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的治疗。

平阳霉素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发热、皮疹、脱发、组织肿胀、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肺炎及肺纤维化等, 以发热最为常见[4,6,7]。因此整个治疗过程中应详细询问患者是否出现发热、皮疹、恶心、呕吐、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并复查血常规及胸片。首次治疗建议住院观察, 监测生命体征, 及时对不良反应予以处理。对于发热患者, 可给予冰敷及退热药物治疗, 如出现高热, 可减少每次给药剂量, 缩短给药时间, 必要时在给药前后给予解热镇痛药或抗过敏药。注射平阳霉素后1-2d内, 可出现局部组织轻微肿胀和疼痛, 无需特殊处理, 一般数日后可逐渐消退[2]。若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肺炎样症状, 同时胸片出现异常, 或出现皮疹等过敏症状, 应停止给药, 并对症治疗。本研究有2例患者在首次治疗后2-3h出现低热, 冰敷处理后次日体温恢复正常, 第2次治疗亦住院观察, 未再出现发热, 后续治疗均在门诊完成。除发热外, 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病例, 表明在严格控制适应证、药物剂量、给药方法的前提下, 平阳霉素应用于治疗眼睑海绵状血管瘤较为安全。

3.3 疗效分析

本研究采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眼睑海绵状血管瘤, 治愈及基本治愈的比率高达90.5%, 疗效良好。1例病变范围最小的病例经过1次注射治疗后治愈, 29例经过3-7次注射治疗后治愈, 随访无复发。8例经过8-10次治疗后基本治愈, 平阳霉素总剂量为30~40 mg, 考虑此8例病例病变范围相对较大, 影响治疗效果。1例病例经过10次治疗后好转, 送上级医院手术治疗, 平阳霉素在此病例中起到了缩小病变范围、减小手术难度和创伤的作用。3例失访, 均为病变范围较大的病例, 可能是治疗效果不理想, 患者转诊上级医院。

3.4 临床操作注意事项

注射平阳霉素时, 应在瘤体外周正常皮肤进针, 勿在血管瘤表面进针, 以免注射结束后针眼出血、药液渗漏, 影响治疗效果。注射后应用纱布或棉棒压迫进针部位3-5min, 以防药液外溢。对于眼睑海绵状血管瘤, 每次注射药量不宜超过4mg, 药液浓度不宜超过1mg/mL, 注射总剂量不宜超过40mg, 以免引起局部组织坏死。肺毒性与药物剂量大小密切相关, 有资料表明当平阳霉素用量达160mg以上时可发生肺纤维化, 但总剂量低于450mg时发生率极低, 本研究总剂量不超过40mg, 远远低于此量, 一般不会引发肺部并发症[2]。

3.5 展望

有研究表明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可联合应用于血管瘤的治疗中, 原因是地塞米松具有抗炎及抗过敏作用, 可减少平阳霉素导致的发热、皮疹、组织水肿等不良反应, 对平阳霉素具有协同作用, 联合应用于血管瘤的治疗较为有效[8,9]。本研究未在平阳霉素注射液中加入地塞米松, 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仍然较低, 考虑是由于眼睑海绵状血管瘤治疗中平阳霉素用量较小,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一般与用药剂量呈正相关关系。后续研究中可进一步探讨改变平阳霉素注射液的配方并观察其临床效果。

本研究对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 得出短期临床效果良好, 其长期临床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宋琛.手术学全集[M].眼科卷.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6:158-159.

[2]郑家伟, 陈传俊, 张志愿.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血管畸形的系统评价[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03, 1 (2) :102-105.

[3]陈利桃.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眼睑及周围皮肤血管瘤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 2003, 19 (7) :798-799.

[4]孟瑞华, 仇宜解, 孙为荣, 等.平阳霉素治疗眼睑血管瘤的临床观察[J].中华眼科杂志, 2001, 37 (1) :62.

[5]齐跃东.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眼部血管瘤[J].眼科新进展, 2006, 26 (5) :327.

[6]杨世杰.药理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48.

[7]郑勤田, 伍连康, 容文星, 等.选择性动脉插管注射平阳霉素治疗小儿血管瘤和血管畸形[J].中华外科杂志, 1993, 14 (3) :163-164.

[8]马永全, 李鸿欣, 王庆康, 等.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临床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 2003, 11 (4) :267-268.

上一篇: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下一篇:省属研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