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海绵状血管瘤

2024-07-08

肝海绵状血管瘤(精选10篇)

肝海绵状血管瘤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肝血管瘤的CT表现,提高对肝血管瘤的认识。方法 对25例患者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对其影像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大多数肝血管瘤CT平扫表现为肝内单发或多发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影,增强扫描表现为早期结节样、环形、斑片状强化,随时间进展呈向心性强化,部分直至完全充填,然后强化逐步减退,表现为快进慢出特征。结论 肝血管瘤CT表现大多数有典型特点,CT平扫及增强扫描是诊断肝血管瘤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血管瘤,海绵状,肝,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收集我院经综合影像学及临床最后诊断的肝血管瘤25例,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其CT表现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5例,女性15例,男性10例;年龄30~65岁。经CT检查诊断为肝血管瘤,全部病例无明显症状,甲胎蛋白定性、定量均为阴性,因健康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

1.2 CT检查方法

使用通用GE螺旋CT扫描机,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采用仰卧位,扫描范围上至膈肌,下至肝脏下角,全部显示至满意为止。常规层厚8~10 mm,间隔8~10 mm,重点部位加用3~5 mm薄层扫描。静脉注入100 m L碘海醇,3 m L/s,开始注射后分别于25~30 s和55~60 s行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2~5 min后延迟扫描。

2 结果

CT平扫表现:病灶分布为全肝1例,肝右叶19例,肝左叶5例。单发22例,多发3例,共31个病灶,其中呈圆形、类圆形病灶25个,长条形病灶6个;26个病灶边界清楚,5个病灶边界欠清。病灶多数为2~4 cm。所有病灶呈均匀低密度(图1),CT值23~45 HU,4个病灶内可见更低密度区,呈星形或不规则形。增强造影扫描表现:均表现为肝血管瘤被造影剂充填的表现,大部分肝血管瘤于动脉期可见边缘开始强化,呈结节样、环形及斑片状强化(图2),其密度和同层大血管密度相同,静脉期强化区进行性向中心扩展(图3)。延迟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填充(图4),2例较大病灶的中心区可以始终不填充,与平扫时所见的中央更低密度区一致或更明显。

3 讨论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良性肿瘤,肝血管瘤在组织学上分为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和毛细血管瘤4型[1],其中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典型的肝血管瘤CT平扫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密度均匀的低密度影,部分脂肪肝患者可表现为等密度或高密度灶,少部分中央部位可因纤维化或囊变而表现为裂隙状或不规则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病灶显示更清楚,早期病变边缘显著强化,呈结节状或岛屿状,密度与邻近腹主动脉相近,明显高于周围肝实质密度;随着时间延长,增强幅度向病变中央推近,而病变的低密度区相对变小;延时扫描病变,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平扫时病变内更低密度无变化)。病灶周边结节状强化是肝血管瘤增强扫描中一个十分可靠的征象[2],结节状强化多数出现在病灶周边,少数出现在病灶中心,密度与同层主动脉密度一致是它们的共同特点。

肝海绵状血管瘤CT平扫不具特征性,低密度病灶需与肝癌等占位性病变相鉴别,但增强扫描颇具特征性,这与其组织学改变密切相关。部分肿瘤质地较硬,呈膨胀性生长,CT图像病灶呈轮廓清楚的圆形或卵圆形的低密度影;少部分生长缓慢,质地柔软,CT图像则表现为病灶边缘不规则,不清楚的低密度影。平扫中病灶边界多模糊,这与肝周组织受压,肝血窦受压有关。由于血管瘤瘤体腔隙壁多很薄,造影剂进入较多,而腔壁内缺乏肌肉组织,

造影剂停滞较久,且可以逐渐弥散。因此CT增强扫描时表现为造影剂延迟填充,最终可以表现为与肝实质等密度改变。若增强时中心低密度始终不强化,则提示有血栓形成或血栓机化改变[3],有的血管瘤增强不显著甚至不增强,可能与肿瘤为厚壁型,腔隙较小,对比剂进入较少或不进入有关。

肝血管瘤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两者平扫均可表现为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原发性肝癌典型表现为“快进快出”,即动脉期早期强化,门脉期对比剂退出较快。其增强时间-密度曲线为速增速降型,而血管瘤表现为“快进慢出”,延迟扫描等密度充填,较容易鉴别。有时原发性肝癌表现不典型,早期明显强化,但门脉期退出不明显,此时可观察增强时强化病灶是否超出原平扫低密度灶范围,若未超出可考虑肝癌,若超出则可以考虑为血管瘤,这与瘤周肝组织中扩大的血窦与瘤体管腔相通有关。

CT平扫及增强扫描是诊断肝血管瘤的一种有效而准确的方法,对表现不典型的病例,需结合临床及其他影像学检查。

参考文献

[1]冯亮,陈君坤,卢光明,等.CT读片指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97-298,400-401.

[2]许有生,顾松根,杨其根.螺旋CT增强延迟扫描在肝病诊断中的作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19(11):1044-1046.

[3]田转明.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J].肿瘤基础与临床,2009,22(3):250-252.

肝海绵状血管瘤 篇2

肝血管瘤是肝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占肝良性肿瘤的84%,高龄女性多见。大多为海绵状血管瘤,极少为毛细血管瘤及血管内皮瘤。多次妊娠及口服避孕药多见。病变可单发,也可多发,多见于肝右叶后段。

病理改变为肿瘤被复结缔组织被膜,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由充满血液的血管囊腔构成,囊腔间有纤维性间隔,囊腔壁衬以扁平内皮细胞。肿瘤可发生纤维化、钙化及血栓形成。

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先天性发育异常(25%):

肝血管瘤的发生是先天性肝脏末梢血管畸形所致,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肝血管发育异常,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肝血管瘤。

激素刺激(30%):

女性青春期、怀孕、口服避孕药等可使血管瘤的生长速度加快,认为女性激素可能是血管瘤的一种致病因素。

其他(25%):

有人认为毛细血管组织感染后变形,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肝组织局部坏死后血管扩张形成空泡状,其周围血管充血扩张;肝内区域性血循环停滞,致使血管形成海绵状扩张。

肝血管瘤食疗方

1、丹参田鸡汤:

[组方]丹参24克,田鸡250克,红枣4个。

[制法]选择活田鸡活宰,去肠脏及爪、皮,洗净。丹参、红枣(去核)洗净。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调味即可。

[用法]饮汤食肉。可常服。

2、山楂麦芽饮:

[组方]生山楂20克,生麦芽10克。

[制法]将生山楂切碎,洗净,麦芽洗净,一起放一有盖的茶杯中用开水冲泡,焖2~3分钟后即可。

[用法]取汁当茶饮。可常服。

3、田七鳖甲炖瘦肉:

[组方]猪瘦肉120克,田七10克,鳖甲30克,红枣4个。

[制法]将田七、鳖甲、红枣(去核)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文火隔开水炖2~3小时,调味即可。

[用法]饮汤食肉,可常服。

肝血管瘤患者的家庭护理方法

一、养成规律的生活起居

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生活的规律性,避免长时间的伏案,以免肝脏缺痒。在肝血管瘤的饮食护理的同时,还要尽量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以防止瘤体因压力过大发生破裂出血,进而危及生命。

二、营养的均衡摄取

在饮食中,富有营养的食物多种多样,其功能也各不相同。对于体虚的患者可食用一些肉制品以及谷类食物;或者是使用一些具有一定抗癌作用的菌类食物,以及含有多种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食物,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三、避免刺激因素

海绵状血管瘤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篇3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肝动脉超选

【中图分类号】R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105-02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占位病变,占良性病变的41.6%,传统治疗方法以外科手术为主,随着介入放射学迅速发展,介入治疗是肝海绵状血管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我科与2002年1月—2009年6月共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24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4例病人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41—62岁,平均53岁。全部病例均经B超、CT、临床资料确诊。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腹胀,肿瘤较大者腹部可触及肿块,血查AFP均为阴性,肿瘤位于肝右叶14列,肝左叶6例,左右肝叶同时发现4例,直径6—20cm。共进行治疗42次,其中6例治疗1次,8列治疗2次,4例治疗3次,2例治疗4次。

1.2 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经有股动脉;穿刺成功将5F鞘置入股动脉,将4F—5F肝管(或Yashiro導管)选择性插入肝固有动脉。做动脉造影,了解肿瘤大小、形态、血供情况,进一步明确诊断。再将导管超选如肿瘤的直接供血动脉内,在X线透视监护下经导管将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缓慢推入病变进行栓塞。术毕拔管,局部压迫、包扎、病人送回病房。

1.3 药物选择:栓塞药物,平阳霉素8—24mg、栓塞剂、超液化碘油5—10ml。乳剂配制方法,以离子型或非离子型造影剂2—10ml溶解平阳霉素8~24mg,按1︰1—1︰3比例,加入到相当量超液化碘油中,经反复抽吸,制成充分乳化的栓塞剂。

2 结果

2.1 血管造影表现:本组病例表现为,11例病人供血动脉轻度增粗,例病人供血动脉明显增粗,周围血管受压移位。动脉早期血都显影,表现点状、团装造影剂浓染,环状分布,呈“树挂果征”。血窦长常与注射造影剂1—2S出现染色体,8—10S内显影最清,19S后显影渐渐消失,表现出血管瘤特有“早出晚归”征象。

2.2 临床表现:所有病人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CT复诊病变缩小80%4例,病变缩小50%以上12例,缩小50%~30%3例,病变缩小30%以下1例。术后1—7天内病人不同程度的出现栓塞后综合征,对症治疗均好转,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3.1 海绵状血管瘤多认为起源于肝内的胚胎性血管错钩牙,由于某种因素作用,引起肿瘤样增生而形成的,组织学上可见由大片相互吻合,大小不一的薄壁窦构成,血流速度缓慢,内膜衬衣单层幼稚血管内皮,管壁缺乏肌层及弹力层,缺乏神经调节,属于肝内门静脉畸形。肝海绵状血管瘤根究异常血窦腔径大小分为三种类型:高流量肝海绵状血管瘤,由均一细小异常血管窦钩秤瘤体,CT增强扫描,快速强化;低流量肝海绵状血管瘤,由由腔径较大的异常血管窦构成瘤体,CT增强扫描,双期向上常见不到明显强化;中流量肝海绵状血管瘤,由腔径大小不一的异常血管窦构成瘤体,CT增强扫描,出现由瘤体边缘向中心的进行性强化,认真分析CT增强动态扫描,有利于病变的鉴别诊断和介入治疗的选择。高流量和部分中流量的肝海绵状血管瘤瘤体其供血来自肝动脉,门静脉周围支是其主要引流静脉但是,少数显著地肝海绵状血管瘤,门静脉为其主要供血血管,因此在时机介入治疗中,经肝动脉造影未发现肿瘤血管征象时,必须进行直接或间接门脉造影,明确病变供血的靶血管,选择最佳治疗途径。本组病变均为肝动脉供血,经肝动脉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3.2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有扩张的血窦构成,具有正常血管功能,如仅用碘油栓塞,碘油随时间延长而慢慢走远。平阳霉素是一种温和的血管硬化剂,可以缓慢的破坏血管形成血栓。因此我们采用平阳霉素加超液化碘油乳剂做栓塞剂,碘油既便于透视下栓塞释放及影像随访,同时作为载体将平阳霉素带入并聚集在肿瘤内,引起瘤腔持久栓塞,达到治愈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本组病例经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3 根据我们工作中经验和有关临床报告,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3.3.1严格掌握适应症:一般病变较小,(小于4cm)趋于稳定者不必行介入治疗;病变巨大(大于5cm)并有继续增大趋势者和病变破坏裂引起腹腔出血者或病变位于肝包膜下有出血可能者,可行介入治疗本组病例直径大于6cm。

3.3.2介入治疗时,导管尽量超选入靶动脉,避免对正常肝脏组织损坏,导管选择尽量较小,一般多为4F导管,必要时采用SP导管,尽量做到每支供血动脉单独栓塞。

3.3.3严格掌握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用量或推进速度,平阳霉素碘油乳剂一般控制在3~10ml,推注速度缓慢,并在透视下监视进行,避免误栓。对较大的病变(10cm以上)分次进行治疗,治疗间隔时间最好3个月以上,碘油总量已10ml为好,这样可尽量减少栓塞后综合征,防治并发症出现。

3.3.4仔细分析肝动脉造影,分析病变血管造影征象,观察是否符合海绵状血管瘤血管造影特点,以除外肝癌等其他肝占位病变。CT检查是肝血管瘤价差重要方法之一,增加扫描对诊断具有较强特异性,平扫可做为肝海绵状血管瘤检查重要方法之一,增加扫描对诊断具有较强特异性,平扫可作为肝海绵状血管瘤介入治疗疗效最简单评价方法,一般2—3月检查一次,观察6—18个月。

总之,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严格掌握适应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单鸿、罗鹏飞、李彦豪主编,临床介入治疗学,广州东科技出版社,1997,123—125。

[2] 李彦豪、曾庆乐、陈勇,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介入放射学杂志。2001,10,1,59—61。

[3] 马新明、王敬忠,肝血管瘤选择动脉造影加栓塞治疗,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10,,896—897。

肝海绵状血管瘤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确诊的6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其中男19例, 女43例;年龄21~59岁, 年龄中位数41岁。62例患者中53例有腹部不适主诉, 包括腹部胀满、触及硬块等, 9例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 均为单位体检中发现。肿瘤大小D=4.3~9.9cm者53例, D=9.9~15.0cm者有7例, 有2例D=18.5cm;手术操作过程中, DSA影像学检测提示均为肝动脉型;所有患者均经过严格影像学确认为CHL;50例患者肝功能正常, 余下12例患者仅AST轻度升高, 62例患者甲胎蛋白均正常。

1.2 方法

介入手术选用右侧股动脉置入管道, 采用5F-RH型导管对相关腹部动脉进行造影检查, 包括肝动脉, 肠系膜动脉等, 要充分了解CHL的情况, 包括大小, 周围组织关系, 血供情况等, 随后将导管头端尽可能置入CHL的相关供血动脉, 且在此确认周围血供情况, 向其中注入平阳霉素、碘油以及明胶海绵等油液, 控制注入速度, 匀速注入, 严密监视周围血管情况, 注射结束后再次检查确认血管栓塞情况, 无误后抽出管道加压止血即可[4]。

2 结果

2.1 CHL影像学表现以及介入治疗效果

CHL患者经过DSA影像学检查均出现“早出晚归, 树上挂果”的特征性表现, 有2例患者存在少量门静脉分流现象, 介入手术中栓塞剂输入后异常血管瘤体影像很快消失, 栓塞剂填充良好, 肝动脉主干以及相关分支血液运行良好。术后随访1年, 其中35例患者缩小50%, 9例患者瘤体几乎消失, 53例有临床症状的CHL患者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

2.2 术后反应及并发症

其中有40例患者在介入术后有一定的低热, 食欲减退等情况, 16例患者术后出现右上腹不适, 8例患者AST、ALT轻度升高, 以上患者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很快恢复正常, 未有胆管损伤, 栓塞剂溢出等情况出现。

3 讨论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属于肝脏常见肿瘤, 多为良性, 常常为海绵状血管窦汇集而成, 无正常肝脏结构, 造影剂注入后分布缓慢, DSA显像早却消失缓慢, 俗称多以“早出晚归”“树上挂果”等来形容[5]。

栓塞剂中选择平阳霉素, 可以阻抑血管形成, 使得已经形成的血管坏死脱落, 使得血管萎缩退化, 且注射时候局部的超高药物浓度可以使得周围血管发生脱水萎缩, 从而使得局部管腔直径缩小;另外, 选择碘油具有引导栓塞剂的作用, 并且可以填塞瘤体内血窦组织, 碘的原子颗粒较大, 在DSA造影时可以作为监测剂使用[6], 以及判断手术效果;明胶海绵颗粒可以在动静脉瘘的CHL瘤体的窦腔较大及周围血管栓塞中使用, 不良反应较小, 且可以相对固定碘油于管腔, 从而发挥碘油的最大作用, 加强了栓塞效果, 所以综合使用以上三种制剂, 一方面可以破坏血管细胞, 阻抑肿瘤的再生;另一方面可以长期闭塞病变血管, 提高远期预后效果, 且无特殊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摘要:目的 观察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CHL) 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2例CHL患者, 采用平阳霉素加碘油与明胶海绵混合液作为栓塞剂注入肝动脉。结果 随访所有患者的瘤体均有明显缩小, 其中35例患者缩小50%, 9例患者瘤体几乎消失, 且所有患者均无特殊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疗效确切, 值得推荐使用。

关键词:肝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治疗结果

参考文献

[1]欧阳雪晖, 欧阳墉.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再认识[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5, 24 (9) :826-828.

[2]张金山, 张雪哲, 欧阳墉, 等.现代腹部介入放射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92-95.

[3]欧阳墉, 欧阳雪晖.肝血管瘤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各法的比较与评价[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2, 13 (5) :360-361.

[4]韦忠恒, 陆建勋, 浦涧, 等.介入栓塞治疗肝血管瘤16例报告[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5, 27 (5) :671-672.

[5]王建华, 王小林, 严志平.腹部介入放射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9:73-76.

肝海绵状血管瘤 篇5

小霞1岁时颈部和胸骨上开始出现肿块,如铜钱般大小,因不影响正常生活,所以并没有引起家长的注意,而肿块却逐渐长大。随着年龄的长大,小霞的病情一天天恶化。16年后的今天,颈部肿瘤已长到跟一个脑袋般大小,辗转多家医院,被确诊为“左颈部海绵状血管瘤”。约30×30厘米的不规则肿瘤从小霞的左颈部一直向胸部及背部延伸,犹如垂挂着一个脑袋,表面起伏不平,皮肤略呈紫色,摸上去肿块较软,用手指一压可萎缩,里面有小硬结。瘤体重达30多斤,把这位花季女孩折磨得苦不堪言。幸运的是,小霞的悲惨遭遇得到了当地妇联的高度关注和同情,在妇联的努力和帮助下,很快为小霞捐助了3万元医药费。小霞全家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了二炮总医院心脏血管外科。

我国血管外科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忠镐教授仔细查看了小霞的病情后,决定通过手术治疗解除小霞的痛苦,挽救生命。但巨大的血管瘤包绕着小霞的左颈部,手术难度和风险不言而喻。汪院士组织心胸血管外科的医护人员为小霞制订了详细周密的手术方案,并亲自主刀,分两次将肿瘤完整切除。

血管瘤是发生于血管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是由于血管组织的错构、瘤样增生而形成。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原发性占75%,继发性占25%左右。继发性多数在婴儿期出现,少数在成年期发现。血管瘤可发生于身体各部位,长在颜面及四肢暴露部位,影响容貌;侵入眼内使视力明显下降,严重者可致失明;侵入鼻腔会使鼻翼变形,有时还会出现呼吸不畅;如发生在颅部,轻者压迫脑组织,重者偏瘫甚至死亡。

海绵状血管瘤主要发生于婴儿,偶见于成人。好发于头皮和面部,可累及口腔或咽部黏膜。约有1/4病例死于出血、呼吸道感染或恶变。所以,血管瘤宜早期治疗,治疗越早,疗效及预后就越好。(家庭医学网站)

彩超诊断巨大海绵状血管瘤1例 篇6

常规超声由于仪器分辨力的局限性, 对体表肿块的定性诊断能力差,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高频超声对体表肿块诊断的应用, 根据其声像图形态、大小、边缘回声、内部回声、完整包膜及血流特点, 用高频超声对患者体表肿块检查, 检查中还可与患者直接交流、沟通, 使体表多种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 35岁, 从出生即发现左小腿有一包快, 无明显不适及临床症状, 亦无明显运动障碍, 行走稍颇, 故未做任何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长大, 于2011年8月以来突感疼痛加剧, 无法行走, 于2011年9月25日来我院就诊。查体:左小腿较右小腿明显增粗, 凹凸不平, 左小腿及左足严重变形, 小腿外观呈葫芦形, 质软, 后跟部有压痛, 皮肤无红肿及破溃, 按压跟部较大处感觉较疼痛。彩超显示:左小腿探及广泛的不均质性低回声区 (无法测量其大小) , 边界欠清, 其内探及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 后跟部有压痛处探及大片状无回声区, 其内透声差, CDFI:其内探及斑片状及管状的彩色血流信号。彩超考虑:左小腿大范围海绵状血管瘤并出血可能。

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

2 讨论

血管瘤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构成, 是介于错构瘤性畸形和真性肿瘤之间的一种病变, 因其通常呈局限性并形成包快, 故仍看做是肿瘤。虽然有时长得很大, 甚至累及生命器官者可致死, 但是良性, 几乎不发生恶变。此瘤多为先天性, 所以患者以婴儿或小儿为多, 少数在成人期发现, 全身任何部位均可发生, 一半以上在头颈部, 躯干、四肢及内脏器官也可发生[1,2,3]。

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受累血管的口径大小, 可把血管瘤分为五类, 即: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肉芽组织型血管瘤、大血管血管瘤、肌肉内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此瘤较毛细血管瘤少见, 出生时即存在, 呈囊性扩张的薄壁血管构成, 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 根据肿瘤累及的范围, 可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两型。后者可累及整个肢体, 或同侧躯干, 或更为广泛。瘤组织不仅在皮下生长, 亦常累及深部肌肉组织, 在扩张的血管内, 有时可有血栓形成, 或肌化, 或钙化形成静脉石。

光镜:肿瘤由扩张的、相互连接的薄壁血管构成, 常有假乳头结构。这些血管多呈小叶状分部, 其外周向皮下呈局造性扩展。内衬的内皮细胞为单层, 局部显示多形性, 核深染, , 故易误认为血管肉瘤。随访表, 此瘤无局部复发和转移倾向, 为一种良性肿瘤。

参考文献

[1]藏晓红, 郑建勋.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体表肿物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0, 16 (9) :708-710.

[2]张缙熙, 姜玉新.浅表器官及组织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0:173-193.

肝海绵状血管瘤 篇7

关键词: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方法,治疗方式,显微外科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Intracranial Cavernous Angioma, ICA) 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发生的脑血管畸形性疾病, 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肿瘤。病理角度分析, 典型的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多由微动脉及后微动脉向局部扩张成为窦状结构而成, 血管窦样结构壁薄, 管壁由纤维和肌层构成, 窦内血流慢, 压力低, 没有明显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 血管窦相互排列在一起但不成规则结构, 血管窦之间无正常脑组织, 也没有伸进组织, 多由纤维结缔组织形成纤维隔间隔;按照临床习惯可分为脑外型和脑内型, 脑外型多发生于颅中窝地步凹陷处、海绵窦等部位, 常为单发灶病灶, 脑内型多位于幕上, 额、颞、基低节区, 幕下以小脑半球及脑干为多见;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好发于20~50岁青壮年, 未成年患者少见, 临床表现因血管瘤所在部位不同而呈现多样化, 可表现为癫痫样发作、头痛、脑出血和局限性脑神经功能障碍, 其中以癫痫最为常见, 并且各种临床表现随着病情的进展呈逐渐加重趋势[1]。该文中该院结合云南省个旧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7月—2012年7月间收治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做回顾性分析, 力求总结提高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治疗效率,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神经外科为了探讨分析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现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间收治的20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结果报道如下。收治的20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8例, 女性12例, 年龄22~51岁, 平均39.8岁;该组20例患者脑内型主13例, 主要表现为:头痛 (8例) 、癫痫发作 (6例) 、偏瘫 (4例) , 以脑出血急诊入院5例, 按血管瘤所在部位分, 位于额叶9例, 顶叶6例, 枕叶3例, 颞叶2例;另外3例为脑外型, 主要临床症状是头痛、不同程度面瘫、眼球运动功能障碍、复视等, 病变均位于海绵窦区 (旁) , 均为女性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CT和 (或) 核磁共振 (MRI) 检查排外其他疾病。

1.2 方法

有课题组专门人员调取20份病历并注意查阅, 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 主要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治疗方式和预后;对影像学的确诊依据做总结, 归纳主要的影像学表现和特点, 同时归纳治疗的手术方式。

2 结果

2.1 影像学诊断结果

该组2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行CT平扫或增强后确诊, 主要的影像学表现是:脑内病变表现为不均匀的高密度影, 呈圆形或结节状, 境界清楚, 病灶周围无水肿和占位, 增强扫描呈轻微增强或不增强;脑外病变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哑铃形的低密度病灶, 无占位效应, 不伴周围水肿, 注射对比剂后显示均匀增强。另外12例患者经MRI检查后确诊, 肿瘤直径0.7~2.8 cm, 主要变现为:脑内病灶在T1加权上多表现为均匀高信号或稍高信号, 在T2加权则多为不均匀的混杂信号, 病灶边界清楚, 一般无占位效应, 当病程中发生血栓或出血是可因为血红蛋白的沉积而在病灶周围形成含铁血黄素环, 从而在T2加权上呈现出典型的的“黑环征”;注射增强剂后可在病灶中心见到小血管影;脑外病变型在T1加权上多表现出均匀高信号或稍高信号, 边界清楚无占位, 在T2加权上呈现高信号, 无环形征, 注射增强剂后呈不均一的增强, 内部多呈絮状、斑点状, 但无明显占位效应[2]。

2.2 治疗措施和疗效

该组20例患者中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12例, 常规手术切除4例, 开放定向手术4例, 完整切除病灶19例, 部分切除1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损害2例, 无死亡病例。总体而言, 对脑外型血管瘤, 对脑内型血管瘤采取相应的手术入路, 到达病灶部位充分观察后将病灶完整切除;对脑外型病灶, 采用改良翼点硬膜下入路开颅, 缘血管瘤包膜外侧将肿瘤完整剥离, 注意仔细止血, 对于病灶侵入较深者仅行病灶部分切除术。所有患者手术后均将标本送病理检查证实为血管瘤, 无死亡病例, 术前5例偏瘫患者中3例术后完全康复, 2例不同程度恢复肢体运动功能, 其余患者手术后恢复较理想, 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3 讨论

3.1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要点

3.1.1 临床表现是诊断的重要线索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理生理特点决定了其主要的临床表现, 对于大多数中青年患者来说, 当出现反复发生的剧烈头痛、癫痫发作或是眼球运动功能障碍以及偏瘫等神经系统损害表现而又未能找到明确病因时应该想到本病, 特别对于年龄偏大的患者容易与高血压脑病相混淆, 此时应该追问有没有既往高血压病史, 在排外其他疾病后应该首先考虑颅内病变可能。

3.1.2 影像学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正如前文所述, 海绵状血管瘤的基本结构是一些管壁缺乏平滑肌层和弹力层的血管窦样官腔, 个官腔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 没有脑组织, 只有少许的纤维组织, 官腔直径大小不等, 因此这样的结构容易破裂而发生出血病使小的官腔形成大的窦状结构, 腔壁也容易发生玻璃样变、纤维样变、出血、血栓形成及钙化, 因此在这些结构和病变的基础上, 当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时便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密度、信号, 从而根据临床做出诊断。

3.1.3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表现

根据病灶所在的部位不同可表现迥异, 颅内型病灶在平扫是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均匀的高密度或稍高密度影, 当发生出血是可成颅内出血灶的典型表现, 即表现为均匀的高密度阴影;发生钙化后可见斑点状钙化影, 病灶周围脑组织一般无水肿, 无占位效应, 病灶较大时可有轻度水肿;因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内血管窦多有动脉血供, 因此在注射对比剂后病灶中心可表现为均匀的高密度强化;对反复发生过出血或血栓形成的可在周边看见钙化影[3]。3.1.4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核磁共振 (MRI) 对神经系统的特异性是有目共睹的, 其主要的原理是依靠质子的运动产生不同的信号, 因此对于海绵状血管瘤也是较为敏感的辅助检查。颅内型病变由于其病灶内血流缓慢, 已发生出血和血栓形成、钙化、胶质增生等继发改变, 瘤巢内反复多次少量出血和新鲜血栓内含有稀释、游离的正铁血红蛋白, 因此无论在T1还是T2加权上均表现为均匀的高信号;脑外型病灶, 在T1加权上多表现出均匀高信号或稍高信号, 边界清楚无占位, 在T2加权上呈现高信号, 无环形征, 注射增强剂后呈不均一的增强, 内部多呈絮状、斑点状, 但无明显占位效应, 增强后扫描, T1上瘤巢呈明显强化的高信号[4]。

3.2 治疗措施

3.2.1 外科手术治疗

外科治疗手段时能够治愈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首要方式, 近年来随着对颅内、颅底解剖认识的不断提高, 外科手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娴熟。创痛的手术方式即开颅后找到病灶在直视下将病灶切除, 这种术式的缺点是损伤大, 危险性高;随着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和显微技术的不断应用, 目前临床上利用显微手术全切病变已经成为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手段, 显微技术造成的手术损伤小, 而且切除病灶更完整, 出血量更小, 因此安全性也较高, 得到了患者和医生的信赖。显微手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在显微镜下进行及其细微的操作, 不仅可以切除病灶, 而且可同时切除瘤周的含铁血黄素环及胶质增生, 从而消除病灶以后再出血的隐患, 解除对脑组织的压迫, 使神经功能障碍得以恢复, 并减轻或控制癫痫的发作。基于这一点, 因此该方式更加适用于临床症状重, 病灶小, 部位深的病灶。此外还可以在神经导航针的引导下, 经钻颅到达病灶区, 将病灶切除, 不论是何种手术, 重要的是术前利用多为检查技术对病灶进行精确的定位, 手术中仔细操作, 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3.2.2 伽马刀治疗

虽然显微手术是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但由于很多患者不愿意承担如此大的手术风险以及基础情况不能耐受手术, 因此许多患者最终放弃了手术治疗, 此时伽马刀不愧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不同于手术治疗的是, 伽马刀主要利用三维空间定位后, 经多个方向将伽马射线聚焦于病灶所在部位, 通过反复的射线损毁作用, 使病灶完全闭塞, 防止再出血, 控制癫痫和改善神经功能。

参考文献

[1]赵继宗.颅脑肿瘤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500-511.

[2]杜洪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J].山东医药, 2012, 52 (2) :40-41.

[3]杜红升.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 RI诊断[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3 (10) :393.

肝海绵状血管瘤 篇8

关键词:平阳霉素,海绵状血管瘤,瘤内注射

海绵状血管瘤是好发于颜面部的先天性疾病, 发生于眼睑者约占30%[1]。一般随年龄的增长, 瘤体有增大的趋势, 并可导致颜面部畸形及功能障碍, 继发感染时可引起疼痛、肿胀、出血及表面皮肤溃疡。本文对2005年2月-2008年2月应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的42例眼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2005年2月-2008年2月期间于我院眼科门诊就诊并接受平阳霉素治疗的眼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②病变发生部位为上、下眼睑及睑周皮肤;③既往未曾接受药物、激光、放疗等血管瘤相关治疗。

排除标准:①治疗前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或胸片结果出现异常者;②对博莱霉素类抗生素有过敏史的患者;③糖尿病患者;④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1.2 病例资料

按照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共纳入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18例, 女性24例;年龄15-42岁, 平均27.8岁;病变范围最小为0.5cm×0.5cm×0.3cm, 最大为4.0cm×3.6cm×3.5cm;发生于左眼睑27例, 右眼睑15例, 上眼睑22例, 下眼睑20例;其中41例仅为眼睑及睑周皮肤病变, 1例合并舌部海绵状血管瘤。

1.3 治疗方法

将平阳霉素8mg用2%利多卡因8mL溶解, 配备成1mg/mL的平阳霉素注射液。

常规术区消毒, 从瘤体外周正常皮肤进针, 斜行刺入瘤体, 回抽见血后, 将药物注入瘤体内。注射剂量2~4mg, 具体剂量根据病变大小而定, 瘤体较小时注射到瘤体表面稍变苍白为限, 瘤体较大时采用分点注射法, 但每次注射剂量不宜超过4mg[2]。注射后用纱布或棉棒压迫进针部位3~5 min。首次治疗均收入院, 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以后间隔7-10d重复注射, 直至瘤体消失。如瘤体变硬可酌情延长注射间隔时间。平阳霉素的注射总剂量不超过40mg[2]。首次治疗后2周复查血常规及胸片, 以指导后续用药, 若出现不良反应, 应酌情进行相关检查。

1.4 随访方案

治疗结束后隔3个月、6个月进行复查, 以后每隔12个月复查一次, 记录治疗效果。

1.5 疗效评价标准[2]

治疗效果分为治愈、基本治愈、好转、无效4个级别, 评价标准如下:

治愈:注射后瘤体完全消失, 体位移动试验阴性, 表面色泽正常, 无功能障碍, 随访无复发;基本治愈:注射后瘤体基本消失 (缩小80%以上) , 皮肤色泽接近正常或有轻度色素沉着, 无功能障碍, 但外观尚未完全恢复正常;好转:瘤体缩小30%以上, 并有逐渐退化迹象, 需继续治疗;无效:瘤体无缩小, 或继续增大。

2 结果

本研究42例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病例, 随访时间最短8个月, 最长36个月。其中3例失访, 失访率为7.1%。余39例经过1-10次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后, 治愈30例, 占71.4%;基本治愈8例, 占19.1%;好转1例, 占2.4%;无1例无效 (表1) 。2例患者在首次治疗后2-3 h后发热, 体温约38.2℃, 予冰敷处理后次日恢复正常, 后续治疗中未再出现发热, 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病例。

3 讨论

3.1 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

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眼睑及周围皮肤细嫩、血运丰富, 手术难以彻底切除病变, 易于复发, 且遗留瘢痕。非手术治疗包括全身用药 (如口服激素) 和局部治疗 (如冷冻、放疗、激光、局部注射鱼肝油酸钠、局部注射平阳霉素等) 。口服激素可致满月脸和向心性肥胖;冷冻、放疗、激光均有较严重的毒副作用或并发症, 如皮肤萎缩、局部组织坏死、瘢痕形成、泪腺萎缩及放射性白内障等;局部注射鱼肝油酸钠较注射平阳霉素肿痛更为明显。局部注射平阳霉素与其它治疗方法相比, 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安全、疗效明显及可重复注射等优点, 可作为治疗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方法[2,3,4]。

3.2 平阳霉素的药理机制及不良反应

平阳霉素是由平阳链霉菌产生的博莱霉素类抗肿瘤抗生素, 其作用机制是切断DNA单链, 抑制DNA合成, 干扰细胞分裂繁殖[5,6]。海绵状血管瘤是由许多大小形状不一、相互吻合的血窦所组成, 平阳霉素瘤内注射后可影响血窦内皮细胞的代谢功能, 使其变性、坏死并形成纤维化, 最终使瘤体硬化、萎缩而治愈[2,7]。

使用平阳霉素治疗前应严格控制适应证, 对肝、肾、肺功能异常者应禁止使用, 避免由于药物浓度过高而加重肝、肾、肺等器官的损害;对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异常者也不宜采用平阳霉素进行瘤内注射治疗, 避免治疗后出血不止;由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安全尚不明确, 故不应用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的治疗。

平阳霉素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发热、皮疹、脱发、组织肿胀、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肺炎及肺纤维化等, 以发热最为常见[4,6,7]。因此整个治疗过程中应详细询问患者是否出现发热、皮疹、恶心、呕吐、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并复查血常规及胸片。首次治疗建议住院观察, 监测生命体征, 及时对不良反应予以处理。对于发热患者, 可给予冰敷及退热药物治疗, 如出现高热, 可减少每次给药剂量, 缩短给药时间, 必要时在给药前后给予解热镇痛药或抗过敏药。注射平阳霉素后1-2d内, 可出现局部组织轻微肿胀和疼痛, 无需特殊处理, 一般数日后可逐渐消退[2]。若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肺炎样症状, 同时胸片出现异常, 或出现皮疹等过敏症状, 应停止给药, 并对症治疗。本研究有2例患者在首次治疗后2-3h出现低热, 冰敷处理后次日体温恢复正常, 第2次治疗亦住院观察, 未再出现发热, 后续治疗均在门诊完成。除发热外, 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病例, 表明在严格控制适应证、药物剂量、给药方法的前提下, 平阳霉素应用于治疗眼睑海绵状血管瘤较为安全。

3.3 疗效分析

本研究采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眼睑海绵状血管瘤, 治愈及基本治愈的比率高达90.5%, 疗效良好。1例病变范围最小的病例经过1次注射治疗后治愈, 29例经过3-7次注射治疗后治愈, 随访无复发。8例经过8-10次治疗后基本治愈, 平阳霉素总剂量为30~40 mg, 考虑此8例病例病变范围相对较大, 影响治疗效果。1例病例经过10次治疗后好转, 送上级医院手术治疗, 平阳霉素在此病例中起到了缩小病变范围、减小手术难度和创伤的作用。3例失访, 均为病变范围较大的病例, 可能是治疗效果不理想, 患者转诊上级医院。

3.4 临床操作注意事项

注射平阳霉素时, 应在瘤体外周正常皮肤进针, 勿在血管瘤表面进针, 以免注射结束后针眼出血、药液渗漏, 影响治疗效果。注射后应用纱布或棉棒压迫进针部位3-5min, 以防药液外溢。对于眼睑海绵状血管瘤, 每次注射药量不宜超过4mg, 药液浓度不宜超过1mg/mL, 注射总剂量不宜超过40mg, 以免引起局部组织坏死。肺毒性与药物剂量大小密切相关, 有资料表明当平阳霉素用量达160mg以上时可发生肺纤维化, 但总剂量低于450mg时发生率极低, 本研究总剂量不超过40mg, 远远低于此量, 一般不会引发肺部并发症[2]。

3.5 展望

有研究表明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可联合应用于血管瘤的治疗中, 原因是地塞米松具有抗炎及抗过敏作用, 可减少平阳霉素导致的发热、皮疹、组织水肿等不良反应, 对平阳霉素具有协同作用, 联合应用于血管瘤的治疗较为有效[8,9]。本研究未在平阳霉素注射液中加入地塞米松, 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仍然较低, 考虑是由于眼睑海绵状血管瘤治疗中平阳霉素用量较小,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一般与用药剂量呈正相关关系。后续研究中可进一步探讨改变平阳霉素注射液的配方并观察其临床效果。

本研究对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 得出短期临床效果良好, 其长期临床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宋琛.手术学全集[M].眼科卷.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6:158-159.

[2]郑家伟, 陈传俊, 张志愿.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血管畸形的系统评价[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03, 1 (2) :102-105.

[3]陈利桃.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眼睑及周围皮肤血管瘤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 2003, 19 (7) :798-799.

[4]孟瑞华, 仇宜解, 孙为荣, 等.平阳霉素治疗眼睑血管瘤的临床观察[J].中华眼科杂志, 2001, 37 (1) :62.

[5]齐跃东.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眼部血管瘤[J].眼科新进展, 2006, 26 (5) :327.

[6]杨世杰.药理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48.

[7]郑勤田, 伍连康, 容文星, 等.选择性动脉插管注射平阳霉素治疗小儿血管瘤和血管畸形[J].中华外科杂志, 1993, 14 (3) :163-164.

[8]马永全, 李鸿欣, 王庆康, 等.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临床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 2003, 11 (4) :267-268.

肝海绵状血管瘤 篇9

1 对象与方法

我科2008年2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45~68岁。肿瘤部位:脑内型9例,幕上12例,其中额叶2例、顶叶3例、枕叶3例、颞叶3例;幕下1例,位于小脑半球,病灶直径2~6cm。脑外型2例,均位于鞍区,病灶最大直径约11cm。临床表现:急性起病4例,缓慢起病8例,无症状2例。首发症状为癫痫4例,其中全身大发作2例;突发头痛2例;2例位于小脑患者表现为眼震、行走不稳;视力障碍例,其中2例合并动眼神经瘫。影像学检查显示:头颅CT检查11例,病变呈混杂或略高密度类圆或分叶状影象,边界清晰,病灶周围水肿不明显。6例病灶内部分钙化,例病灶内出血,病灶呈不同程度强化。4例脑外型CT为海绵窦区低、等或略高密度,均一显著强化。头颅MRI检查11例,脑内型3例,T1W呈等信号或混杂信号,T2W为高信号。6例病灶显著强化,边缘清晰,2例无明显强化;5例病灶周围有环形或半环形低信号区。脑外型2例T1W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高信号,肿瘤显著强化,边缘清晰。血管造影6例,脑内型4例,3例显示无血管区的占位表现,1例轻度血管染色。脑外型2例,均有占位效应,1例轻度染色。手术方法:本组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脑内型幕上患者在病灶相应部位开颅,术中借助超声波扫描确定较小且较深的病灶部位,手术尽量避开语言和运动区。幕下病灶经后颅窝正中开颅,借助超声波确定病灶,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全部完整切除。脑外型鞍区病变采用改良翼点人路,骨瓣低至颧弓,必要时切除部分眶骨和颧弓,以暴露中颅凹底及颞骨岩部的颈内动脉,最大程度暴露海绵窦和中颅窝并减少对脑组织的牵拉。显微镜可以清楚显示病灶和周围结构的关系。切除肿瘤时尽量不打开肿瘤的假包膜,沿假包膜与相邻组织分界面仔细分离。分块切除巨大海绵状血管瘤时要在显微镜下注意保护海绵窦外侧面的Ⅲ、Ⅳ、Ⅵ颅神经,双极电凝肿瘤假包膜使其皱缩有利于游离及减少出血,电凝肿瘤供血动脉后可明显减小肿瘤的体积和出血。海绵窦内静脉出血用小块止血纱布填塞,大块明胶海绵盲目填塞容易损伤颅神经,且不利游离肿瘤。2例脑外型未全切除患者辅以γ-刀放射治疗。

2 结果

12例脑内型病灶完全切除,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2例脑外型行肿瘤全部切除,术后颅神经功能障碍无加重,1例病灶大部切除,1例术前动眼神经麻痹,术中严重出血,行病灶部分切除后病灶内注射液体栓塞剂,术后出现同侧Ⅲ、Ⅳ、Ⅵ和V1颅神经麻痹。9例随访6个月~5年,3例脑内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病情稳定,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其中2例病变位于小脑患者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行走自如,头颅CT或MRI复查病灶完全消失;2例脑外型患者1例于术后2个月内行γ-刀放射治疗,随访2年,其中1例动眼神经麻痹者1例在术后6个月内复正常;2例未全切除患者16个月后MRI复查病变略有增大。

3 讨论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约占所有脑血管畸形的,分为脑内和脑外两种类型。脑内型较脑外型多见,幕上较幕下多见[1]。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质地较硬,病灶与脑组织边界清楚,呈结节状或桑椹状紫红色肿块,病灶内可见血栓、机化和钙化,部分病灶伴有囊性变或出血,其内不含脑组织[2]。脑内型除位于脑干外,显微手术切除相对较易,小而深的病变辅以超声波扫描定位,可完全切除,预后良好[3]。神经导航技术可以制订精确的手术入路,术中精确定位,对脑深部及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完整切除也可以取得理想效果[4]。脑外海绵状血管瘤绝大多数位于海绵窦区,病灶常起源于海绵窦内[4],随着肿瘤的增大,逐渐扩展到中颅窝,有扩张性生长特性,自发出血少见,常累及颅神经,表现相应颅神经障碍,最常见为动眼神经瘫,肿瘤较大时可伴有三叉神经症状。脑外型头颅CT和MRI检查显示海绵窦区边缘清楚的肿块,周围脑组织无水肿,增强CT和MRI检查病变显著强化。血管造影仅显示局部占位效应,多缺乏血管染色,可被误诊为脑膜瘤。

脑外型病灶如含有较多实质成分,则出血相对较少,能够做到完全切除,但可并发颅神经损伤,动眼神经损伤较常见。部分病灶血供丰富,完全由高度充血的薄壁血管构成,呈紫色或紫红色,与脑组织无黏着,张力甚高,可被明显压缩,放松压迫后肿瘤可恢复原状,一旦切开肿瘤,出血汹涌,手术切除十分困难,有报道此型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切除死亡率可达36%~43%[5]。我们手术体会是关键要最大程度的暴露中颅凹底、颞骨岩部以及海绵窦,并减少对脑组织的牵拉,切除肿瘤时不要打开肿瘤的假包膜,中小型病灶尽量完整切除。巨大海绵状血管瘤须分块切除时,在显微镜下仔细分离肿瘤内侧以显露颅神经,电凝肿瘤假包膜使其皱缩,电凝肿瘤供血动脉后可明显减小肿瘤的体积和出血。γ-刀放射治疗可以控制癫痫、降低出血率、减小病灶体积[6]。控制残留海绵状血管瘤的生长及复发,可作为血管瘤未全切后的补充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史继新,王汉东,杭春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0: 9:298-300

[2]范月超,张洪涛,王雄伟.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手术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5:4(4):362-364

[3]刘永良,张文德,王峰.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5:8:847-884

[4]王忠诚,刘阿力,赵继宗,等.脑干肿物外科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3:9:251-255

[5]赵继宗.微创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39-250

[6] Seifert V,Stolke D.Microsurgery of cavernous angiomas of the brain withspecial reference to cerebral midline localizations[J].Advances in Neurosurgery,1991;19:116- 121

胃内海绵状血管瘤X线钡餐诊断 篇10

关键词:胃内海绵状血管瘤,X线钡餐表现

胃内海绵状血管瘤是胃内的良性肿瘤之一, 在临床上极其少见。笔者搜集了3例,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内海绵状血管瘤X线钡餐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的征象, 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

1资料与方法

本组3例中男1例, 女2例, 年龄在23~32岁。这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呃逆及上腹隐痛不适等上消化道症状, 疼痛大多与进食无关。病程约2~5年。这3例均先进行钡餐X线检查, 然后经胃镜证实, 手术、病理确诊。

口服硫酸钡混悬剂约100mL, 加服产气剂一包。使胃充分扩展, 然后进行各种体位观察摄片。体位主要为仰卧位、俯卧位、立位及斜位。

2结果

这3例中均在胃窦内区有一较大的类圆形缺损区。在缺损区内黏膜消失, 而周围黏膜正常。缺损区边界较光滑。未见有龛影。整个胃壁柔软、胃蠕动及排空正常。当变换体位及对腹部加压时, 发现缺损区形态出现改变。仰卧位及对腹部加压时, 缺损区范围增大, 如图1;俯卧位时缺损区范围变小, 如图2, 另外在俯卧位时缺损区显得异常清晰透亮。

3讨论

血管瘤多为先天性, 它随着身体的发育而长大, 在成年时即停止增长。在年龄尚小时, 瘤体也小, 多不引起症状而被忽视, 瘤体呈浸润性生长, 使该区域胃黏膜被破坏, 故而出现上消化道症状。海绵状血管瘤, 血管管腔较毛细血管瘤粗大, 其形态也较大, 它具有胃良性肿瘤的一般特征, 如边界光滑、周围黏膜正常、胃壁柔软等, 同时也具有本身的特点。它的组成多为液体成分, 所以在腹部加压及体位改变时容易出现形态改变。仰卧位时腹部高于俯卧位, 所以仰卧位时缺损区范围较俯卧位大。对腹部施以外压时也是同理。另外因其瘤体多为液体, 所以在俯卧位时显得较一般良性肿瘤更为清晰透亮。

4结论

上一篇:英语歧义下一篇:火力发电厂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