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高校(通用7篇)
海绵高校 篇1
海绵城市就是把城市比喻成海绵, 具有良好的“弹性”以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 遇到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 补充地下水, 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能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 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即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的技术构建低影响开发 (LID) 的雨水系统。
城镇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屋面、道路、地面等设施建设破坏了自然“海绵体”, 使城市中70%-80%的降雨形成径流, 仅有20%-30%的雨水能够入渗地下, 引发严重的城市洪涝灾害;同时土壤得不到水分的补给, 雨后即旱、旱涝急转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建设“海绵城市”是综合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重要举措, 也是利用雨水经济特点助力城市发展的重要一步。在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上, 欧美等国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形成了丰富的成果, 但受制于地域、经济和文化上的差异不可照搬。辽宁省各城市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原地块基础条件不同, 在实施海绵城市改造时, 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更应该从方案设计、参数计算、评价三个方面入手考虑。
一、辽宁省海绵城市建设内容
2014年辽宁省统计局数据显示, 全省水资源总量为463.17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量1092.9立方米。受气候影响, 全省降水年际、年内变化较大, 水资源呈周期性丰枯变化, 水资源量中约有60%是洪水径流量, 往往形成春旱夏涝、江河的汛期洪水和非汛期的枯水, 甚至连续出现丰水年和枯水年。因此, 建设海绵城市意义重大, 辽宁省海绵城市建设需做好如下工作。
(一) 建设城市“海绵体”
城市海绵体包括河湖、池塘、绿地、花园、透水路面等城市设施, 具有积蓄和渗透雨水的能力。海绵体有效改善了城市不透水下垫面的水文循环过程, 雨水可以通过海绵体入渗、滞留、净化和回用, 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灰色管网排入下水道。城市海绵体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总量, 减少水生态环境污染。
(二) 以建筑小区、公共建筑、道路、绿地与广场等为海绵城市建设载体
“绿色屋顶”一方面可以滞留雨水, 另一方面可以节能减排;人行道和广场可以采用透水性较好的砖材铺设;充分利用下沉式绿地对雨水进行调蓄、下渗与净化。
(三) 改善城市道路透水性
传统的硬化路面会产生大量的径流雨水及其污染物, 多孔海绵水泥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环保型材料, 可用于城市道路建设;透水沥青路面可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减少地表径流洪峰流量, 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有效改善城市环境。
(四) 低影响开发城市水系
充分利用城市水系的雨水调蓄与排放能力以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滨水绿化带可设计成植被缓冲带, 削减城市径流雨水污染;可以利用木桩等措施对水系岸线进行生态驳岸, 提高水系的自我净化能力。
二、沈阳市某高校的海绵城市改造案例
沈阳某高校位于沈阳市浑南新区, 主校区占地面积1500亩, 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校园按生态功能进行分区, 一边是人工生态功能区, 包括科研教学区、学生生活区、运动休闲区;另一边是半自然生态区, 由人工河、微型自然保护区等区域构成;在校园北侧为自然生态区。校园绿化覆盖率在50%左右, 水域面积35000余平方米。由于建校之初没有使用透水路面, 在各处地面多使用硬质铺装, 在下雨时易产生较大的地面径流并造成大量弃流。校园绿地面积充足, 无需为海绵城市改造增加绿地。
海绵校园设计方案采用低影响开发 (LID Low Impact Development) 技术思想, 即通过模拟自然水文循环, 结合源头控制理念来实现雨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从水文循环的角度来看, 低影响开发在城市的开发前后, 城市的水文特征保持不变。同时, 可以有效减少和削减洪峰流量, 有效降低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雨水存蓄方案
湿塘、雨水花园、生态树池、雨水湿地及蓄水罐。雨水花园和生态树池兼具储水和促进地下水补给的功能, 通过将地面径流引入生态树池能大大减少局部区域的地表径流。其中, 雨水花园通常被称为生物滞留区域或生物过滤器, 具有通过沉积、渗透、吸附、沉淀、生物转化和分解程序降低污染物浓度的作用。雨水湿地除具有传统的调蓄功能和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外, 碳固定、对总氮的去除率和文化服务也是重要指标。储水罐“池”也是雨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措施, 能将绿化面积分布不足的屋面等处雨水进行收集再利用, 设计简单、便于安装、易于操作。
(二) 雨水调蓄方案
引水沟、生态沟。由于绿地分布不均, 出现了地面径流量与雨水蓄渗量不匹配的情况, 故采用引水沟和生态沟进行重分配。生态沟由上而下依次为植被层、种植土层、过滤层、渗排水管以及砾石层。
(三) 水文循环方案
校区中部有一片人工水系, 其中种植了芦苇等水生植物, 还有多种水生动物栖息在此;大学西南部有一片近两百平方米的天然湿地, 各种动植物栖息于此;大学中南部有二十余亩稻田景观。经过设计, 收集到的雨水将汇集到中央水系, 随后通过暗渠引入稻田景观, 供稻米生长之用。校园西南部的雨水将直接汇入天然湿地中, 作为水源补给。
经过海绵城市改造后的校园, 预计其整体雨水利用率达到85%以上, 弃流量小于10%, 完美达到国家海绵城市改造的目的, 其改造方案给辽宁省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其对辽宁省公共建筑的借鉴意义
案例中海绵校园改造方案避开了昂贵的透水材料和先进的设备, 使用简单的改造方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值得借鉴。辽宁省的住宅小区、公共建筑都有一定的绿地面积, 有的还有景观水系。但是, 为追求景观有超过80%的绿地不是下凹式绿地, 不能达到汇水的目的。这些绿地只要经过简单的改造, 均可成为下凹式绿地或者雨水花园, 从而起到存蓄雨水的作用。采用开口路边石引导水流进入附近绿地, 也将收获不低的滞留效果。另外, 在不同的降雨量及屋顶坡度下, 绿色屋顶都有较高的滞留率。在2.1毫米雨量下, 绿色屋顶滞留率高达85.7%;在12.1毫米雨量下其能延迟洪峰0.5-1小时。因此, 在房屋密集的公共建筑区域, 推广绿化屋顶将收获不凡的效果。
四、结语
海绵城市的建设, 是我国生态文明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将成为解决我国雨水出路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由之路。2016年2月份, 辽宁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 《意见》中明确从今年起, 辽宁省各市的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30年, 辽宁省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示范区目标要求。因此,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工作, 新建区域应规划在先, 而已建成区域的改造还任重而道远。
海绵高校 篇2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三自教育”,师生互促成长模式
一、研究缘由
近些年高校的不断扩招从侧面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转变,很多办学历史长久、实力较强的专科院校跻身为新型本科院校。由于这些学校本科办学时间短,在学术、办学、师资、配套设施等软硬件设施方面建设还不完善,出现了一些制约地方本科院校向前发展的问题。鉴于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的重要性,学校的办学理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开始了学校的转型。我院作为西南地区新升本科院校之一,办学理念发生转变,从以往定位成学术型的本科向应用型本科转型。在前瞻性的办学高度上对学院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导向,尤其在学生工作方面,更是取消以往的 “班主任”管理,引入 “辅导员”负责制。 辅导员作为高校重要的育人主体,在多重角色定位下如何融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达到最大管理成效,对地方本科院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二、以往“班主任”式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院从2006年专升本以来,在学生的管理上一直实行的是 “班主任” 制,主要采取小班制即一个班主任负责1 ~ 2个班级的学生工作,开展的也是日常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包括学风建设、奖惩及资助工作,是工作于高校基层中与学生交流最多的教育者。但随着社会对大学生人才的不同需求,以及适应学校的转型,高校班主任的教育模式出现了一系列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不够职业化、专业化的问题。如班主任的角色定位比较局限,没有将教育、管理和服务融为一体,在学生工作开展中体现过多的是教育的权威性,这与老师们长期的教育观念有关。除此之外,管理模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等,这与学校刚刚转入本科,很多管理观念都需要从原本专科的教育观念发生及时、有针对性的转变有关。
三、“海绵吸水”互促成长共赢模式的构建及意义
“海绵吸水” 是指海绵一碰到水之后会将水迅速吸进去,变得膨胀,在此过程中海绵和水的运动是相对的。借用此延伸意,运用在辅导员日常管理过程中,试图构建“三自教育”平台,利用这个平台,锻炼辅导员的管理、引导和服务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其充分展示组织潜能的平台。 “三自教育”是指在学校的指导下,二级学院充分利用为学生服务管理过程中搭建的班委、团支部、学生会、团总支、社团等日常工作平台,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学习和工作过程,把自身作为教育、管理、服务的对象,通过自主、自觉、自为、自律,达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培养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师生全面发展,促进成长成才。2有利于完善内部管理,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其核心内容是突出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教育、管理、服务中的发挥,从而达到最佳的管理成效。3有利于教师多角度、全方位指导学生成长成才,教师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海绵吸水”互促成长共赢模式构建的特色措施
1.师生共同转变观念——发挥双主性
利用 “罗森塔尔效应”,在学生管理上对学生有所期待,充分挖掘 “潜力”学生,提供特长展示平台。首先培养他们的自信,再搭建起 “特长学生互帮带”模式,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自我构建的平台上变被动为主动,发挥和展现自我。
2.多种方式开展师生的认同度摸底,为“三自平台”构建奠定基础
对师生认同度摸底是 “三自教育” 平台建设建立的基础,我院通过前期的访谈调查 ( 涉及师生以往的教与学的习惯,从 “三自教育”的 “了解、认识、 接受及如何建立、提出建议”五个维度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 进行摸底, 之后就存在的问题组织开展了多次 “三自教育”大讨论,统一了思想,明晰了思路。
3.建立“辅导员+学业导师”的双重指导队伍,形成双重服务合力
通过教师间的讨论,明确了各自在 “三自教育”中的角色定位。为了更有针对性地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服务提供引导,我院开展了不同专业教师间的专业内学习及讨论,院内四个专业教研室各自推荐了 “学业导师”,明确了 “学业导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鼓励者的三重身份,并采取 “一对多” 的方式主要解决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问题。 另外,学业指导老师自身要加强多元知识的积淀、内化,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应用于学生的指导中,多组织一些引导性较强的活动,如针对生物师范生进行三字 ( 粉笔字、钢笔字及毛笔字) 竞赛等与学生专业能力相关的活动。
除了这一种教育力量外,结合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管理力量, 让学生遇到问题时有了引导窗口,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最后达到最大的服务合力。
4.利用多种平台资源,搭建“创新思维促成长”的平台
( 1) 在科研平台上,学生自主主持或参与学业导师的科研课题,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 2) 在专业平台上,学生利用专业所长,为学校发展服务。如我院学生自主成立了 “同心园林” 创业协会, 利用所学园林知识,创造出许多园林小品在市场出售,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经济收入,也夯实了学生的专业基础,并提高其自主创业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 3) 在管理平台上,为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可以参与二级学院的宣传报道、会务承办等工作,通过学生在院级层面参与和体验, 提高学生的 “主人翁”意识。
海绵城市概念与思想 篇3
1 海绵城市提出的背景
1.1 我国城市水生态危机现况
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从一个农业大国迈入一个城市化的工业大国[1]。快速城镇化引发大规模的城市扩张,城市化的不断加深则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水生态危机尤为突出。
近些年,国内许多大中型城市屡遭暴雨而频现内涝灾害,如2010年广州“5·7”暴雨,2011年的南京“7·18”暴雨,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事件。今年4月7日,长沙再现暴雨袭城,湘府变泽国,重启“看海”模式。内城“看海”的景象所付出的代价却是众多遇难的生命和惨重的经济损失,雨洪问题已被推到了城市中生活的每一个人面前,发人深思。然而,城市面临的水生态问题远不止洪涝灾害,还有水资源短缺和水安全问题与之并存。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较多,而人均水资源严重贫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呈“南多北少”,长江以北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而水资源量仅占19%,[2]可见水资源空间分布和水土组合极不平衡。目前我国每年平均缺水约500多亿m3,2/3城市缺水,每年我国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500亿元[3]。
与此同时,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略生态环境,向有限的水资源环境任意排放污染物,导致我国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快速发展的近十年间,我国城市水污染事件多不胜数,贵州都匀矿渣水污染、三门峡水库泄出“一库污水”、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松花江重大水污染、广东北江镉污染事故等重大化工水污染事件让人触目惊心。其次,兰州市自来水苯超标事件、汉江武汉段水质氨氮超标、甘肃徽县血镉超标事件等水质问题,以及2009年以来多地频频曝出居民(儿童为主)血铅超标事件[4],映射着我国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岌岌可危。
图1我国海绵城市概念形成时间轴
我国严峻的水环境污染形势,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生活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透过这些数据和事件,凸显了我国城市水安全问题亟需有效的解决之道。
1.2 我国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不足
反观我国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在应对内涝洪灾和水安全问题的能力却存在明显不足,无法有效缓解和改善城市水生态问题,呈日趋恶化之态。这主要归咎于传统城市工程管道式灰色排水基础设施、防洪规划和排水工程规划的落后及雨水资源合理利用意识的薄弱。
我国传统城市排水基础设施采取的是工程式管道方式,依赖钢筋水泥现代技术建立起的保护模式,体现的是西方工业时期人力战胜自然的思维方式。然而,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忽略自然力量的思想,导致了滞后的城市排水系统无法应对越来越严重的城市暴雨灾况,暴露了我国传统城市排水系统存在建设之初的标准过低,改建成本巨大,以及对雨污混合污染问题的忽视等不足,内涝、污染、水环境等问题接踵而至。
从相关规划编制来看,我国城市普遍缺少雨洪控制利用相关专项规划,仅在排水规划、防洪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中有所涉及[5];在进行城市排水规划时,[6]也没有确立雨水是资源以及要先合理利用再排放的指导思想。由此可见,我国城市的雨水资源利用意识薄弱,对天然雨水资源的利用率极低,不到10%[7],大量雨水资源被直接排走,白白浪费,与我国水资源紧缺形成突出的矛盾面。
城市水生态环境是一个综合问题,对城市整体的生态系统、人民生存、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等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我国城市水生态危机和城市建设模式的落后,正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威胁着每个人的生存问题,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开始反思城市雨洪规划建设和管理模式,急切呼吁转变防洪减灾思路,与洪水为友,变废为宝,从过去单一控制转向综合管理洪水的生态型控制方法[8]。
因此,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水生态环境恶化的时代背景下,海绵城市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发挥城市水生态服务功能,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被专业领域学者提出和推广,并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解决城市雨洪综合管理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
2 海绵城市概念内涵剖析
2.1 概念发展
海绵城市(sponge city),顾名思义是借海绵的物理特性来形容城市的某种功能。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外多有学者运用该概念来形象比喻城市吐纳雨水的能力。
通过国外文献研究发现,海绵城市的概念最早被澳大利亚研究学者用来隐喻城市对周边乡村人口的吸附效应[9,10]。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将建设海绵城市作为形容城市与水文关系的研究。Ignacio F.Bunster-Ossa用海绵城市来形容城市像海绵一样处理雨洪自然事件问题的弹性能力,并以三个案例说明了从规划到设计不同尺度的具体雨洪管理设计方法,包含雨洪滞留和过滤等景观手法的应用[11]。台湾学者Chung-Ming Liu等提出建设海绵生态城市以适应水文气候灾害,而台湾环保团体也积极宣传“打造海绵台湾计划”[12]。今年1月,美国《晨报》(Morning Edition)也展开了建设海绵城市的讨论[13]。
国内关于海绵城市讨论的源起和发展脉络如图1所示,大致可分为概念雏形、实践探索、概念发展和概念形成四个阶段。
根据相关资料,概念最早可追溯到2003年,北京大学俞孔坚和李迪华教授共同出版的《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交流》[14]一书中最早将“海绵”的概念比喻自然湿地、河流等对城市旱涝灾害的调蓄能力。
随着我国城市水生态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行业人员开始在实践中探寻解决城市雨水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方法。在此实践探索阶段,俞孔坚教授及其土人景观规划设计团队成果突出,从2008年的天津桥园到2010年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创造了许多雨洪管理实践的成功范例;其次,深圳市在2004年开始率先引进LID理念,不断探索适应该地区的应用模式,并推动创建光明新区成为全国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15]。这些实践进一步推动着我国城市雨洪管理相关理论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发展。
许多学者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同时,努力探讨适应于我国城市雨洪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创新,大力推动了我国海绵城市概念的发展。在学术期刊中,市政领域以董淑秋等[16]为代表,于2011年首次在理论研究中结合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的实践明确提出了建构“生态海绵城市”的规划概念。此外,还有许多相关行业人员和研究学者也提出了海绵城市的建设思路[17,18,19]。如现任常德市江北水系综合治理办公室项目协调员的刘波,在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全会和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分别通过九三学社和湖南代表团罗祖亮向会议提交了共两份关于科学利用和管理城市水资源的提案和建议,均提到“建设海绵体城市”的建议1);俞孔坚教授在2012年北京遭遇“7·21”特大暴雨灾害后,致信北京市委书记,提出“建立‘绿色海绵’解决北京雨洪灾害”的建议2);国际著名水文气象专家林炳章教授在2013年10月于厦门召开的极端暴雨事件和防洪减灾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建议,可借鉴美国经验,建设一座“海绵城市”[19]。
由此,“海绵城市”相关概念成为了近年我国行业内热门话题和前沿思想,而中央政府的进一步关注和推动则促进了该理念的正式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谈到的,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到2014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在其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海绵型城市设想;同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5次会议上提出新时期治水思路“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战略,同时再次强调“建设海绵家园、海绵城市”。2014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正式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文简称《指南》)。同年12月,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建[2014]838号),组织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受到全国各省市政府的重视和相关领域人员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20]。
总体来看,在我国海绵城市概念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概念名称叫法,主要有绿色海绵、海绵体城市、生态海绵城市等,这些概念在改变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提高城市自然蓄水排水的能力、运用生态途径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等方面展开了不同程度的探讨研究,与海绵城市有着异曲同工的紧密联系,最终在国家政策层面确定了海绵城市概念的统一和完善。
2.2 概念内涵
我国《指南》中对海绵城市的概念进行明确定义: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21]。该简单概念背后隐含的深层内涵[22,23],笔者认为可以具体分解为:一是,海绵城市面对洪涝或者干旱时能灵活应对和适应各种水环境危机的韧力,体现了弹性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思想;二是,海绵城市要求基本保持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不变,主要通过低影响开发(LID)的开发思想和相关技术实现;三是,海绵城市要求保护水生态环境,将雨水作为资源合理储存起来,以解城市不时缺水之需,体现了对水环境及雨水资源可持续的综合管理思想。
2.2.1 弹性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思想
弹性(resilience)作为学术名词,最早由生态学家C.S.Holling于1973年提出,指一个系统吸收克服干扰,保持其自身功能和结构稳定的能力。弹性城市(resilient city)是指城市系统能够吸收干扰,在被改变和重组之后仍能保持自身特征,同时从干扰中总结学习和提升自身的能力[24]。对比传统城市在面对自然灾害等外界干扰时呈现无法应对风险的脆弱性,弹性城市在灾害防愈、气候变化适应和风险管理方面更具综合性和前瞻性。其中,建立具有适应性和弹性的城市水系统设施是弹性城市的重要组成内容[25],我国哈尔滨两处城市公园——文化中心湿地公园和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正是土人景观设计团队将水弹性与景观相结合应用到城市建设实践中的成功探索3)。
传统城市在面对暴雨灾害时,往往存在径流量大、排水管网容量有限、雨水可下渗界面少,雨水无法自排而在城市路面滞留形成积水,水量急剧增长形成洪涝灾害,导致工程失事、交通瘫痪、地下设施受损等,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国民经济损失。
海绵城市正试图改变传统城市防洪排水系统在应对灾害时一触即溃的现状。海绵城市要求“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建设生态排水设施,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功能”[21]。
海绵城市这种强调城市在面对水文类自然灾害时快速吸收灾害干扰,排除干扰的同时还具备净化和储存的增效功能,灾害过后不改变自身结构并变废害为资源的内涵,完整体现了弹性城市特征和思想。
2.2.2 低影响开发系统实现雨洪控制的思想
海绵城市的核心目标是维持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峰现时间等)。从水文循环角度看,主要从源头、中途、末端采取控制手段,要实现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就得源头多面滞吸,中途多线引导和末端多点蓄积,以达到良好水文循环。
低影响开发理念提出之初只是强调源头控制径流,随着各国理论和实践发展,该理念内涵和技术也在不断充实和完善。为更好地解决我国城市现状复杂的水环境问题,《指南》中明确低影响开发“是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采用源头削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等多种手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21]
因此,低影响开发系统是海绵城市实现低开发强度和雨洪控制的核心思想和实现手段,将统筹城市开发建设的各个环节。
2.2.3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雨水资源利用之可持续管理的思想
传统城市缺乏水生态系统保护和雨水资源合理循环利用的综合管理思想,一方面体现在传统雨洪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就是安全地排放雨水[26],市政工程的排水模式属于简单粗暴的快排式思想,只考虑如何让雨水排得越快、越多、越通畅,白白浪费大量的天然水资源。另一方面体现在传统城市建设的高强度土地利用开发模式,忽略并破坏水生态环境:具有透水功能的绿地被大量不透水的人工硬质地面代替,减少了地下水的补给途径;生态河道被截弯取直,加上裸露的水泥垂直驳岸,降低了河流蓄水能力;高密度建筑群导致生态系统破碎化,阻隔了生态绿地与河流间的水循环。显然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无法适应城市发展面临的巨大资源和环境压力。
海绵城市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城市开发建设应保护现有水生态敏感区;合理地控制开发强度,选择低技术生态措施,维持可持续的水生态循环功能;强调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和利用的综合系统[21]。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并实现雨洪资源的有效利用[27],将极大程度缓解我国城市用水短缺的问题。
由此可见,区别于传统城市单一的雨洪管理思路,海绵城市理念对待水生态系统保护和雨水资源的最优化利用之生态综合管理思路,体现了其对待城市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建设管理的思想。
3 讨论与分析
3.1 海绵城市内涵的思考
纵览《指南》内容,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主要是: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生态恢复和修复;低影响开发。但是全篇核心内容更侧重于低影响开发,包括副标题和设计章节的引导,加上通常人们对低影响开发的一般理解,包括政府和建设示范点的宣传都侧重于中小尺度的城市开发建设技术和城市雨水管理,这些都容易导致读者或实施者将海绵城市建设重心落在低影响开发设计部分,而忽视低影响开发理念和《指南》中关于区域水生态系统保护的规划前提,即保护和修复区域水生态系统以及考虑地区和流域范围环境的规划建设原则。
因此,《指南》中内容较全面,但是偏重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的推广,而未对该定义进行详细诠释,不易有效传达其中海绵城市的综合内涵;在此提出加强低影响开发的内涵层次和海绵城市统筹区域水生态系统安全内涵的思考建议,以实现具有科学观、全局观和生态观的城市建设模式。
3.2 海绵城市和雨洪管理的关系
雨洪管理(stormwater management)的概念是一个舶来词,也可译为暴雨管理,一般是指对城市雨水的控制和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该理论的实践与研究[28],并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最终形成了较完善的城市雨洪管理体系,较典型的主要有美国的最佳管理措施(BMP)及低影响开发(LID)体系、澳大利亚的水敏感城市设计(WSUD)、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新西兰的低影响城市设计和开发(LIUDD)等。
相对而言,我国雨洪管理体系研究起步较晚,且现有城市雨洪规划和管理体系较为落后。本世纪初,面对我国城市化带来越来越严峻的雨洪问题,不少学者开始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城市雨洪管理先进技术和理念,结合我国国情展开相关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并未形成适合于我国城市雨洪综合管理问题的系统理论,难以推广和普及。
究其原因,如车伍教授所言:“雨洪管理被直译为暴雨管理,从该领域的发展及内涵看这显然都不够准确且容易引起误解”[28];即“雨洪管理”作为外来词汇的中文直译,对其词义的理解具有一定的语境局限性。从字面概念来看,中文的“雨洪”或者“暴雨”特指较大强度的降雨而形成的洪水。但是对于雨洪管理理论而言,其研究对象则不仅限于暴雨,还包含中、小级别的所有降雨形成的雨水。另,“管理”一词在中文语境,也是特指非工程性的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过程。但是对应雨洪管理理论内涵,则包含着相关的工程性技术和非工程性管理两者。可见,单纯雨洪管理的概念,不能准确体现城市雨洪管理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完整内涵,适用性有限,难以在我国学术和实践领域广泛推广和传播。
为了更清晰全面地反映该理论研究的内涵,许多学者尝试提出新的概念来替代,比如雨洪控制利用[28]、生态海绵城市[16]、绿色海绵[17,18]。经过不断实践和发展,海绵城市概念脱颖而出,其形象的字面意义展现了城市如海绵般自由控制雨水的能力,被大家广为传之。如前文所述,《指南》的定义,更是较完整诠释了城市雨洪管理体系的生态内涵,在指导我国城市建设实践的有效性方面具有相对较大优势。
因此,海绵城市是城市雨洪管理理论上的内涵发展和进步,明确了生态型城市雨洪综合管理思想和途径。海绵城市理念的确立和推广,为推动我国城市雨洪管理体系建设和有效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水生态问题指明了道路,意义重大。
3.3 海绵城市与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的关系
城市的快速发展常伴随着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为了探索理想城市发展模式,我国学者和政府相继提出园林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智慧城市等城市概念,现在又推陈出新海绵城市。今天提生态、明天讲低碳、后天谈海绵,看似有些变化无常,其实概念虽不断出新,各内涵确环环相扣,紧靠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主题。对海绵城市与生态城市、低碳城市概念的异同进行辨析,有利于提高各概念实践的有效性,发挥综合效益。
三者概念内涵各有侧重。生态城市(Eco-city)4)的概念最早从生态学角度提出,是全球生态危机下的产物,侧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协调城市人工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是人类城市化进程中里程碑的发展理念,标志着人类从工业文明进入现代生态文明阶段。生态城市内涵丰富,属于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生态系统。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5)的概念在21世纪初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和城市领域,侧重城市交通、建筑、生产与消费等领域的发展与化石能源消耗所产生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形成脱钩(Decoupling)6)的目标,强调降低城市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应对全球温室效应和气候异常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海绵城市的概念如前文所述,侧重于城市建设与水文生态系统的关系,强调城市应对水文自然灾害的弹性和低影响开发的城市雨洪综合管理思路。
从三者概念来看,生态城市具有最为宽泛的可持续发展内涵,是一切生态系统关系和谐发展的总和。低碳城市是以二氧化碳排放为量度,阐述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社会经济系统)与化石能源消耗(自然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内涵,强调生态的资源利用和产出。海绵城市较具体地从城市与雨洪管理角度探讨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关系发展,其低影响开发和雨水资源循环利用不同于传统高碳型排放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碳排放,体现了低碳城市理念。
因此,海绵城市和低碳城市都属于生态城市范畴,是城市发展的具体生态途径。同时,海绵城市践行了低碳型建设理念,属于低碳城市范畴。三者存在理论递进的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完善,成为政府实施可持续建设事业的得力抓手。
4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海绵城市的概念经过一段发展过程,较清晰完整地诠释了城市雨洪管理在雨洪防治、雨污控制、雨水资源合理利用方面的生态内涵,对水量、水质、水利用提出综合要求,体现了其概念的先进性;其次,海绵城市概念的思想内涵符合我国生态城市和低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获得中央政府的确定和推广,有利于促进我国传统城市雨洪管理模式的转变和发展,成为全国城市雨洪管理建设的标杆和重要方向,是我国建设新型城镇化水安全的重要保障。
同时,作为新的城市建设模式,海绵城市的理论尚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亟待在准确解读其概念的深层内涵基础上展开进一步思考,研究符合我国不同地域特色的具体实施策略和规范标准,以促进该理论体系的完善和成熟;并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建议:规划上,加强各专业和部门协作,科学分析水文特征为先,合理配置空间资源;技术上,各地区应制定符合其地域条件和要求的专用技术指南,避免照搬模式;法规上,制定完善的法规政策和管理体系,做到开发有法可依,管理有法可循;实施上,辅以经济调节手段,加强政策支持与示范宣传,提高企业和市民减污、水体保护及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意识和行动力。
图片来源
海绵城市的构建研究 篇4
关键词:海绵城市,构建,生态,雨水,回收利用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使得城市可以如同海绵一样, 自主地适应的气候的变化, 具备良好的弹性, 当大规模降水时, 城市可以对雨水进行采集和吸收, 避免城市出现内涝的现象。当气候炎热干旱时, 城市可以完成对水资源的应用和释放, 进而缓解城市干旱的现象。海绵城市的构建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对改善城市环境,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 城市规划建设中, 需要清晰海绵城市的功能性和重要性, 采取有效的建设途径, 实现海绵城市的构建, 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海绵城市的相关概述
(一) 海绵城市涵义
海绵城市是使得城市具备海绵的特性, 完成类似海绵的功能性, 尤其是吸水和出水的特点, 保障城市具备海绵一样的弹性特点, 从而对城市的内部环境进行调节和控制, 推动城市的宜居效果。海绵城市主要是对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 并对各类具有涵养水源能力的部分进行控制, 结合其具体的特性与水文地质条件, 构建的具有海绵特性的城市。
(二) 海绵城市构建的重要性
海绵城市的构建对推动城市发展和城市环境改善的重要意义, 根据海绵城市构建的基本内涵, 分析海绵城市构建的重要性。
(1) 涵养水资源改善城市水资源条件, 在实际的城市建设过程中, 通过海绵城市的构建, 可以使得城市具备良好的水资源涵养能力。国内部分城市始终面临水资源短缺的情况, 制约城市的发展, 通过海绵城市的构建, 可以使得城市具备良好的水资源涵养能力, 实现对雨水的采集和利用, 进而缓解城市的水资源短缺情况。此外, 还可以改善城市原有的水资源条件, 控制降水和干旱对城市的影响, 推动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2)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海绵城市的构建, 可以减少传统城市对大面积地下水支出的情况, 缓解城市地下水的负荷, 采用水资源循环体系和自动调节能力, 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 构建绿色、健康、宜居的城市环境, 推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此外, 海绵城市的构建, 还可以使得城市具备良好的水土保护能力, 并为城市构建相关基础设施, 推动城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丰富, 实现城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海绵城市的构建途径
为了发挥海绵城市的功能性, 需要科学的展开海绵城市的构建, 并清晰海绵城市的构建途径, 推动城市的发展和完善。
(一)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针对城市的基本情况, 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 控制城市的生态系统, 推动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1) 科学地识别水资源的生态斑块, 结合城市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 对城市内部的水资源生态斑块进行识别和筛选, 并对具有水样涵养功能的部分进行保护, 进而形成生态廊道。 (2) 生态蓝网系统的建设, 为了实现海绵城市的构建, 需要将水流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结合生态斑块的实际情况, 构建一个具有的平衡效果的水资源循环系统。
(二) 整体规划, 源头原理
针对城市的基本情况, 需要重视整体的规划, 结合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情况, 创造众多渗透性的开放空间, 配合相关过滤设施, 使得雨水中污染物可以得到控制, 切实应用到城市生活中, 改善城市环境。此外, 重视源头的管理, 促使海绵城市的构建效果更加有效, 进而保障城市的整体功能。
(三) 辅助措施
辅助措施是保障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结合城市周边水敏感区的基本情况, 对城市的生态承载力、环境自净能力等进行分析, 配合城市的基本情况, 根据城市对透水性的需求, 对相关部分进行改造, 采用适当开挖, 疏通合理渠道等工作, 提高辅助措施的有效性。
(四) LID雨水系统的构建
针对海绵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 需要科学的对城市交通绿地排水防涝进行设计, 使得城市地面具有良好的通过能力, 科学的展开的设施的类型与布局情况, 进而有效的对达到对雨水的控制。LID雨水系统是实现雨水资源利用和控制的关键部分, 为此, 需要结合城市的基本自然条件和地表径流等条件, 科学地对其进行构建。分别对建筑区、城市道路、绿地等部分雨水进行应用, 其中建筑可以采用渗透、回收、调蓄等方式, 完成对雨水的回收和利用, 减少降水对城市的影响。对于城市交通道路, 需要重视交通的渗透能力和引水能力, 实现对水资源的调节。针对绿地部分, 需要保障绿地部分具备雨水保持、干旱释放的效果, 进而控制城市水资源的有效性, 推动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海绵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海绵城市具有十分有效的特点, 对营造健康、绿色、宜居的城市环境具有直接的影响。为此, 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 需要重视海绵城市的构建, 明确海绵城市构建的有效途径, 制定有效的建设措施, 使得海绵城市可以顺利的建成, 进而达到城市涵养水资源的能力, 科学的对雨水资源进行应用, 保障城市内部的水资源的有效应用, 推动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转变, 构建宜居的城市环境, 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车生泉, 谢长坤, 陈丹.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发展沿革及构建途径[J].中国园林, 2015, 06:11-15.
[2]俞孔坚, 李迪华, 袁弘等.“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 2015, 06:26-36.
[3]莫琳, 俞孔坚.构建城市绿色海绵——生态雨洪调蓄系统规划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 2012, 05:130-134.
海绵城市:让城市回归生态 篇5
城市已经到了必须深刻反思治水用水观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体现“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系统理念, 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2014年以来, 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系列关于解决城市内涝和构建海绵城市的政策要求, 并通过财政资金支持地方开展试点工作。
2014年11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试行) 的通知》 (建城函[2014]275号) , 对于强化地方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工程技术能力起到关键性作用。
截至2015年1月, 4个省份 (福建、海南、四川和台湾) 和9个城市 (南宁、昆明、广州、巢湖、南京、西安、青岛、秦皇岛和哈尔滨) 均不同程度在海绵城市规划、工程设计和建设运营等方面率先启动。
2015年4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财政部确定了武汉、济南和重庆等16个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据估算, 中央财政资金补贴累计总额将超过300亿元 (3年) 。
截至2015年8月底, 31省 (自治区、直辖市) 和234个曾受到内涝县级以上的城市中, 分别有51.6% (16个) 的省和32% (75个) 的县级以上城市将海绵城市工作列入政府报告或部门年度工作重点。
打造“海绵城市”实现智慧治水 篇6
武汉是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之一, 连续强降雨再次让武汉市民在市区“看海”。“但网上的调侃归调侃, 很多市民还是反映, 城市道路积水在内涝后比以往减退快了。”北京一位城市应急管理专家表示。
“海绵城市建设对缓解城市内涝肯定是有用的”, 有关专家表示, “只不过最近的暴雨天气过于极端。”“没有海绵城市建设照样会发生城市内涝。”反城乡硬化运动发起人刘波说。他从十几年前开始在国内倡导海绵城市, 并认为恰恰是与“海绵城市”相反的建设理念加剧了内涝。
大规模的海绵体建设正方兴未艾。2015年的一项研究发现, 首批海绵城市试点中, 近一半城市的排水管道长度、公共绿地面积等市政设施建设与其GDP水平不相符。
“海绵城市”的理念已经让国外不少城市得以从容应对水患。
荷兰鹿特丹的“水广场”
有“低地之国”之称的荷兰约有四分之一国土低于海平面, 包括全球最大港口城市之一鹿特丹。它也是荷兰面对水患的第一前哨, 面临海水、河水、雨水与地下水四种水的威胁。
由于现存沟渠和河道无法有效疏解剧增的地表水, 鹿特丹采用打造“水广场”的方式智慧治水。“水广场”由几个形状、大小和高度各不相同的水池组成, 水池间有渠道相连。平时, 这里是市民娱乐休闲的广场;一旦暴雨来临, 水往低处流, “水广场”就变成一个防涝系统。由于雨水流向地势更低洼的“水广场”, 街道上就不会有积水。在“水广场”, 雨水不仅可在不同水池循环流动, 还可以被抽取储存作为淡水资源。
德国多级雨水利用系统
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将处理雨洪的思路从单纯的排放转化为利用是“海绵城市”的另一大理念。德国就建立了多级雨水利用系统, 实现变废为宝。首先, 屋面雨水积蓄系统通过将雨水简单处理, 用作厕所冲洗和庭院浇洒等非饮用水。其二是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 道路雨洪通过排污管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 管道口的截污挂篮可拦截雨洪携带的污染物;城市地面的可渗透地砖则能有效减少径流。最后是生态小区的雨水利用系统, 小区沿排水道修建了植有草皮的可渗透浅沟, 供雨水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雨洪池或人工湿地, 同时构成水景。
建“海绵城市”须防大兴土木
不过, 需要注意的是, 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意味着一味大兴土木搞工程, 甚至进行“破坏性建设”。恢复城市本身的自然生态本体, 对天然存在的绿地、湿地、河湖等景观的保护和修复, 充分调动自然本体消化、吸收雨洪的作用也是关键。我国在长期城镇化建设中出现了开发强度高, 屋面、道路硬质铺装多等问题, 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土壤的渗水功能。对于这些过度硬化, 就要“去工程化”, 充分发挥自然与城市的“绿色协调效应”。
城市需要探寻与水共生的和谐方式, “海绵城市”提供了“化刚为柔”的治水方式, 并把水患威胁转化成了城市改造更新的契机。
传统的人才理念、产业支撑已无法满足新的需求, 以往强调快排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注重水平方向设计, 而对“海绵城市”需要的竖向设计经验不足。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谭术魁2015年对首批“海绵城市”试点中的14个进行了评估, 他通过比对认为, 7个试点的市政设施建设无法匹配其经济水平, 需要加大海绵体建设。在谭术魁的研究中, 市政设施包括排水管道长度、公共绿地面积、防洪堤长度、公园面积和排水管道密度等。
“三年建设期的中央资金只有十几亿元, 但很多试点提出的建设规模都是百亿以上。主要融资模式是地方投资平台借债, 这导致本应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海绵城市”建设, 却增加了地方政府债务。”刘波说。
北京海绵城市控股有限公司 (下称北京海绵控股) 发起的联合体, 与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管委会签约, 成立江东新区“海绵城市”及地下管廊的建设运营主体。
在此之前, 北京海绵控股联合体先后签约河北望都经济开发区 (一期) 、唐山高新区的“海绵城市”及地下管廊项目。北京海绵控股方面介绍, 这些项目的战略投资协议总额达200亿元以上, 2016年落地实施项目近5亿元。
李国栋介绍, 北京海绵控股设计了两种“海绵城市”建设的资本通道, 包括“海绵控股+央企+基金”的资本模型, 以及其自身主导的“协议存款+商业保理+境外保函+基金”的模型。
刘波认为, 海绵城市建设中社会资本难以进入, 部分原因在于地方政府不愿意放弃平台公司的控股权, 从而减少分红和治理架构中的话语权。
政策推手
2013年12月,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了建立“海绵城市”的重要性。2014年和2015年, 住建部先后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 (试行) 》。“海绵城市”迅速从规划理念落地为政策。
“海绵城市首先是为了解决城市内涝, 但到目前为止, 第二批中央试点城市还未开始建设, 第一批试点只是有限建设, 有的试点项目只有二十多平方公里, 缓解内涝能力自然有限。”刘波说。
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 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 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 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新版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增加了排水管道入廊的技术规定, 从而实现了“海绵城市”与地下管廊综合建设。
除了缓解城市内涝, “海绵城市”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雨水净化。有资料介绍, 北京7月20日前的道路雨水完全弃流。“由于国内渗透、蓄留材料品种单一, 因此在目前的海绵城市建设中还无法实现雨水净化功能。”刘波说。
而在武汉等地试点中, 也在测算初雨弃留的季节与时段, 并尝试建设道路绿化带的初雨弃留设施。
“海绵城市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 综合利用草地、湖泊等自然物和人工设施。”北京一位城市应急管理专家说, 当出现暴雨情景时, 可以增建排水泵站或修建地下调蓄库、实施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等手段进行应急管理。
海绵城市落实&延展 篇7
首先,城市人民政府要扮演好“决策者”和“指挥者”角色。
统筹协调规划、国土、排水、道路、交通、园林等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的引领作用,因地制宜确定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分解和明确各地块低影响开发主要控制指标,并通过相关专业或专项规划编制及实施,具体落实建设任务。
其次,相关从业人员要扮演好“设计者”和“建设者”角色。
在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严格落实各层级相关规划中确定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指标和技术要求,统筹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应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规划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再次,低影响开发设施维护运营单位要扮演好“养护者”角色。
要做好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检修和维护管理,保障设施正常、安全运行。要配备相应的监测手段对设施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设施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
最后,社会公众要做海绵城市建设的“支持者”、“参与者”。
社会公众可因地制宜“创造”各类低影响开发的新模式、新技术,如在房前屋后建设各类雨水花园、绿色阳台、微型湿地、屋顶菜园,建设成千上万的“海绵社区”、“海绵校园”、“海绵公园”应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在全社会普及海绵城市和低影响开发的理念,让海绵城市建设蔚然成风,成为一种自发、自觉、自愿:的行为。
在海绵城市的“延伸”角度,海绵城市建成后能够给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变化?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邵益生表示,海绵城市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城市内涝灾害、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突出问题,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还可以带来综合生态环境效益。如,通过城市植被、湿地、坑塘、溪流的保存和修复,可以明显增加城市“蓝”“绿”空间,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改善人居环境。同时,为更多生物特别是水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水平。
【海绵高校】推荐阅读:
海绵城市与海绵城市债06-24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10-01
海绵景观05-16
海绵技术07-27
生态海绵城市08-24
膨胀止血海绵11-01
海绵城市介绍09-10
海绵宝宝_描写海绵宝宝的作文400字_四年级状物作文09-14
海绵城市监测评估06-02
海绵工程资料表格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