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区血管瘤

2024-10-02

腮腺区血管瘤(精选3篇)

腮腺区血管瘤 篇1

腮腺区血管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多发生于婴幼儿, 大多数在出生不久后会被发现, 是由于腮腺内血管异常增生所引起。本病与颈部海绵状血管瘤同时发生, 按病理组织学形态及临床表现可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三种类型[1]。腮腺区血管瘤作为发生在腮腺组织内的一种良性肿瘤, 关注其诊断及治疗对指导临床意义重大。本文将观察50例腮腺区血管瘤患者的临床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患者均为我院口腔科自2007年至2012年收治的腮腺区血管瘤患者, 其中男28例, 女22例。患者最大年龄65岁, 最小3岁, 发现病变至就诊间隔时间最长为10年, 最短为2个月, 平均病程为2.4年。病变发生在左侧24例, 病变发生在右侧26例, 无发病在双侧者。

1.2 治疗方法

行常规手术治疗, 具体操作步骤为:首先行插管全麻, 麻醉满意后, 自耳屏前切迹绕下颌角达舌骨大角作“S”型切口, 具体根据术中所见肿瘤的大小及部位进行适当调整, 在腮腺的浅层筋膜翻瓣, 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及与腮腺的关系决定切除腮腺的范围, 面神经解剖采用从分支到总干的方法, 一般先从上、下颊支开始解剖, 分离面神经时要以无血管瘤处开始, 将瘤体周围的主要面神经分支解剖后再向血管瘤, 最后切除血管瘤。如果血管瘤进入腮腺, 与腮腺边界不清, 则按实际情况将腮腺部分切除、浅叶切除或连深叶一起切除, 以完整切除肿物为目的, 但如果肿物和面神经分界不清, 特别是面神经下颌缘支和颧支, 则为了保护面神经, 可允许少量肿物残余, 残余部分可使用平阳霉素注射进行消除。

1.3 观察目标

行手术治疗后, 评估手术切除率及术后复发情况, 并随访1~5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以频数及频率来表示病例数及所占构成比, 进行描述性统计说明。

2 结果

50例患者临床疗效评价发现, 瘤体完全切除的患者有46例 (92%) , 切除不完全的患者仅4例 (8%) ;术前诊断与病理相符合病例数有41例, 不符合病例数有9例, 复发病例为0例。

3 讨论

腮腺是口腔周围大唾液腺之一, 具有湿润口腔黏膜、清洁口腔等作用。腮腺为最大的一对唾液腺, 位于耳廓的前下方, 腮腺管由腮腺的前缘穿过, 在颧弓下一横指处紧贴咬肌表面前行至咬肌前缘处弯转向内侧, 穿过颊肌开口于平对上颌第2磨牙的颊黏膜上。腮腺区是指腮腺和咬肌所在的下颌支外侧和下颌后窝, 其上界为颧弓与外耳道, 下界为下颌骨下缘平面, 前界为咬肌前缘, 后界为乳突和胸锁乳突肌的前缘。主要结构有腮腺、咬肌以及相关的血管、神经等。

血管瘤对人们健康的危害主要取决于其生长部位、大小及组织成份等。如果血管瘤的发病部位在颈部、咽喉部, 就容易因进食而导致破溃, 可以危及到患者生命;如果血管瘤生长在面部, 必然会影响美观, 严重者易导致面部五官畸形;如果血管瘤发生在功能部位, 则会影响到相关部位的功能。

腮腺区血管瘤肿大, 常导致患者面容遭到破坏, 除了发现患者脸上隆起的肿物外, 患者本身无任何主诉。但当继发感染时, 局部可见红肿疼痛, 甚至形成溃疡、脓肿、出血。当肿瘤增大, 进一步向深部发展时, 可产生不同的症状, 如疼痛、面部畸形等。临床上进行腮腺区血管瘤的诊断主要包括腮腺区有迅速增大的肿块, 肿块压缩试验阳性, 体位试验阳性, 穿刺为血液, 伴或不伴有肿块表面皮肤红斑[2]。

在治疗方面有学者认为, 血管瘤中, 特别是婴幼儿血管瘤有自然消退的可能, 主张保守治疗, 但目前无有效手段检测哪些瘤体可以自然消退, 所以对肿瘤迅速增大, 特别是5岁以后有边界的血管瘤, 应以手术为主。而对增大速度不明显的婴幼儿血管瘤可保守治疗。

手术方面, 术前应通过CT和血管成像来观察有无大的供养血管。术中可见面神经可以在肿物表面通过, 也可以在肿物深面通过, 还可以从肿物中间穿过。如果肿物进入腮腺, 与腮腺边界不清, 切除腮腺和肿物时, 必需在保护面神经的基础上进行, 应尽可能地在瘤体外围解剖相关的面神经分支, 尽量不要直接伸入瘤体内分离面神经, 对有包膜的瘤体可以紧贴包膜分离肿瘤, 对于无包膜的可在周围正常组织中分离肿瘤, 分离面神经可以在面神经上、下颊支开始, 再分离颧支, 从而分往面神经总干, 然后顺着总干或面后静脉找出面神经下颌缘支, 再在保护面神经的基础上分离切除肿物和腮腺[3]。

本研究发现, 患者中瘤体完全切除有46例, 部分切除4例, 均在直视下注射平阳霉素, 复发病例为0例。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术中、术后处理得当, 对腮腺区血管瘤的手术治疗是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锡泽,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7:359-364.

[2]方利华, 刘建华.腮腺区血管瘤36例临床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 2001, 3 (6) :422-423.

[3]成爱武, 马平生.环扎电凝术治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 34 (1) :72-73

腮腺区血管瘤 篇2

1 病历介绍

患者, 女, 12岁, 因左腮腺区无痛性肿物12年, 于2006年2月11日入院。患者自出生后左耳垂下即有一肿物, 约花生米大小, 无发热等, 肿物生长缓慢。入院前10 d肿物生长加快, 曾在当地医院行肿物穿刺抽出淡黄色液体。入院查体:全身情况良好。左侧腮腺区、耳周、乳突区膨隆, 可见一8 cm×8 cm×6 cm大小肿物, 质软, 有波动感, 轻度压痛, 界限欠清晰。肿物表面皮肤无红肿, 肿物与皮肤无粘连。腮腺导管口无红肿, 挤压腮腺无脓性分泌物溢出。咽侧壁两侧对称, 无隆起, 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腮腺B超检查示:左侧腮腺区囊性肿物, 内有多个分隔。腮腺区CT扫描检查示:左侧腮腺区、咽旁间隙、颞部、耳后乳突区囊性肿物, 见图1、图2。拟诊为左侧腮腺、咽旁间隙、颞部、耳后乳突区淋巴管瘤, 于2006年2月14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左侧腮腺区、咽旁间隙、颞部、耳后乳突区淋巴管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物呈多囊性, 囊壁菲薄, 部分囊腔内为淡黄色液体, 部分囊腔内为血液。腮腺浅叶被肿物挤压萎缩。将肿物及腮腺浅叶完整切除。术区置负压引流管, 加压包扎。术后全身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3 d拔除引流管, 术后7 d拆线, 切口愈合良好。术后病理报告:淋巴血管瘤。术后3周门诊复查, 见左侧腮腺区及颞部稍有隆起, 行B超检查见左腮腺下极有一1.4 cm×0.9 cm囊性肿物, 左颞部有一1.3 cm×0.6 cm囊性肿物。遂在B超引导下穿刺, 于左腮腺下极抽出囊液1.5 ml, 于左颞部抽出囊液1.2 ml, 同时将等量平阳霉素注射液 (按1 mg/1ml稀释后) 注入囊腔。观察无不良反应。1周后复查, 左腮腺下极仍有一1.0 cm×1.0 cm囊性肿物, 再次同法穿刺抽出囊液1 ml并注射等量平阳霉素后痊愈, 随访至今无复发。

注:肿瘤向内侵犯咽旁间隙 (箭头所示)

注:肿瘤向后侵犯乳突区 (箭头所示)

2 讨论

淋巴血管瘤是由扩张瘤变的淋巴管和血管共同构成的脉管系肿瘤, 按李建军[1]分类法属于原发性良性淋巴管瘤的一种类型, 临床上较其他类型少见。淋巴血管瘤是起源于胚胎期异常淋巴组织和血管组织的先天性良性肿瘤, 具有肿瘤和畸形的双重性。淋巴血管瘤常见于幼年儿童, 成人少见。发病部位以颈部最多见, 常单发。发生于头颈部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包块, 肿物较大者可因压迫周围组织出现相应伴随症状, 如呼吸困难、吞咽受限等。彩色超声检查可确定肿瘤发生的部位、数量, 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CT检查能更清晰的显示肿瘤范围, 常表现为壁薄、光滑的囊性肿物, 囊内密度均匀, 可见分隔。穿刺抽吸囊液检查如含有较多淋巴细胞及血细胞有助于淋巴血管瘤的诊断。淋巴血管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注射疗法。多数学者主张以手术切除作为首选, 但该类肿瘤边界不清、与周围神经、血管粘连紧密, 为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 常不能将肿瘤完整切除, 术后复发率较高, 因此, 药物注射疗法就成为淋巴血管瘤切除不全、复发的重要补偿治疗手段。常用的注射药物有平阳霉素、博来霉素、OK-432等。本例患者因肿瘤范围大, 尽管术中肉眼观察已完整切除, 但术后仍很快复发, 经连续注射平阳霉素两次后痊愈。

参考文献

腮腺区血管瘤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行腮腺肿瘤手术的患者共94例, 其中男57例, 女37例;年龄15~81岁;混合瘤38例, 腺淋巴瘤18例, 基底细胞腺瘤11例,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3例, 囊肿2例, 肌上皮瘤2例, 神经鞘瘤2例, 腮裂囊肿2例, 淋巴管瘤1例, 嗜酸细胞瘤1例, 良性淋巴上皮病1例, 粘液表皮样癌8例, 腺泡细胞癌2例, 腺样囊性癌1例, 鳞状细胞癌1例, 淋巴上皮癌 (导管癌) 1例。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显效后, 垫肩, 常规消毒包头铺无菌巾。腮腺区自耳屏前垂直下行, 绕过耳垂下方到颞骨乳突尖, 再转向下经颌后区, 在下颌角下方1.5~2cm处转向前行, 止于舌骨大角处, 设计经典“S”型切口。沿线切开皮肤、皮下、颈阔肌, 上下翻瓣显露整个腮腺咬肌区, 良性肿瘤均保留耳大神经, 恶性肿瘤均切除耳大神经。在腮腺前缘腮腺导管上下分别找到面神经上下颊支, 由远颅端向近颅端依次解剖出面神经下颌缘支、颈支、颧支及颞支, 将腮腺浅叶向后翻开, 暴露出颞面干及颈面干及面神经总干, 保护颞浅动脉及面后静脉。其中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采用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 腮腺深叶良性肿瘤患者采用保留面神经的腮腺全叶及肿瘤切除术, 腮腺恶性肿瘤除1例高分化粘液表皮样癌患者采用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 其余12例均采取全腮腺切除, 术中保留未粘连的面神经, 对部分粘连的面神经分支不予保留。术毕常规放置负压引流管, 引流管顺胸锁乳突肌走行放置, 并适当固定, 避免压迫面神经分支。

手术过程应严格遵守无瘤原则, 避免弄破肿瘤包膜造成肿瘤细胞种植。解剖面神经时对腮腺浅叶内的良性肿瘤, 注意顺腮腺浅叶及深叶间的自然间隙进行分离, 保留腮腺深叶浅面的包膜, 如果面神经部分或全部暴露出来, 也尽量保留面神经浅面光亮的包膜血管网, 避免影响面神经血供, 造成神经失养。分离面神经时, 用蚊式血管钳细心分离, 避免不必要的过度牵拉, 造成面神经机械性损伤。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放置负压引流3~6天, 24h引流小于20mL时, 拆除负压引流。继续予纱布填塞, 改良“8”字绷带局部加压包扎, 术后7~10天拆线, 并嘱患者注意术创清洁, 避免酸辣刺激性饮食, 必要时口服阿托品减少唾液分泌。

2 结果

全部患者腮腺区术创均一期愈合, 未发生明显涎瘘。其中5位患者术后出现面瘫, 术后半年均不同程度恢复。切除耳大神经患者术后耳垂均存在不同程度麻木, 术后3个月基本能够适应。全部患者随访0.5~1年, 未见肿瘤复发, 腮腺区均存在不同凹陷。

3 讨论

腮腺区肿瘤常规分为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两大类[1], 其中良性肿瘤中又包括一部分生长比较活跃、有一定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临界瘤。临床需要根据肿瘤的良恶性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其中手术治疗在腮腺区肿瘤综合序列治疗中居于核心地位。

术前鉴别腮腺肿瘤良恶性可以通过病史采集、肿瘤生长速度、有无疼痛或面瘫体征, 以及增强CT或MRI表现, 术前细针吸取细胞学[2]检查也可以获得部分信息, 但腮腺肿瘤禁忌行活检。主要应该在术中, 尽量完整切除肿瘤后, 送快速冰冻切片[3], 病理明确诊断。当然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结果也应与临床诊断相结合, 我们认为:对于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为良性, 临床诊断倾向为恶性的肿瘤, 可以适当扩大切除或行全腮腺切除, 保留未粘连的面神经, 降低术后复发率, 如术后常规病理报恶性肿瘤, 则可以避免术中快速病理不准导致手术范围不够的尴尬。

本研究94例患者中, 良性肿瘤81例, 恶性肿瘤13例。81例良性肿瘤中位于腮腺浅叶的, 采取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 而保留腮腺深叶及深叶导管及腮腺主导管, 术中先分离腮腺导管及上下颊支, 并循腮腺浅叶与深叶间的自然间隙进行分离, 保留面神经完整, 保留腮腺深叶表面光亮的包膜, 避免面神经不必要的暴露或牵拉, 这样可以保存健康的、有正常功能的腮腺深叶, 减少口干并改善术后腮腺区明显凹陷的外观。良性肿瘤位于腮腺深叶时, 我们为求降低复发率, 采取解剖面神经, 保留未粘连的面神经, 先切除腮腺浅叶, 然后游离面神经, 再切除腮腺深叶及肿瘤的方法。我们主要是考虑降低术后复发率, 生活质量是其次, 仍采取传统扩大切除的思维, 与现在较为流行的腮腺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4]观点有所不同。13例恶性肿瘤中, 除1例高分化位于腮腺浅叶的粘液表皮样癌患者采取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 其余12例均采取全腮腺及肿瘤切除。术中仔细解剖面神经, 1例腺样囊性癌患者切除了上下颊支及与下颌缘支交通支。术后1个月左右, 常规行补充放疗。

本研究中所有手术均采取了传统经典的“S”型切口, 优点是暴露充分, 方便操作。对于位于腮腺后下极的良性肿瘤, 可以采取改良的发际内耳前耳后切口[5], 即耳屏前垂直向下, 绕过耳垂, 向后达乳突并沿发际缘延伸, 避免颌后及颌下的明显瘢痕。对于位于耳屏前或腮腺上极良性肿瘤, 可以单纯行耳屏前切开向下达耳垂下缘[6], 进行区域性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也可以遵循美学原则, 将耳屏前切口隐蔽于耳屏缘内, 并走行于自然皮纹沟内, 有效改善美观。

术后患者腮腺区均不同程度存在凹陷, 影响美观。有学者在术中采取带蒂胸锁乳突肌瓣转移后行腮腺术创填塞[7], 覆盖面神经, 可以起到改善面部凹陷畸形, 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的效果。可以用最近比较流行的海奥生物膜覆盖面神经, 填塞术创, 取得改善外形, 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或涎瘘的目的, 避免切取胸锁乳突肌瓣的损伤, 但其具体临床效果仍在观察中。

最后我们认为, 腮腺区肿瘤应根据肿瘤病理性质及生物学行为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法, 应遵循手术为主的综合序列治疗, 具体手术方法上应在争取肿瘤获得根治的基础上, 适度根据美学原则或功能性原则进行改良, 第一次手术往往是治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邱蔚六.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528.

[2]何悦, 张志愿, 田臻.细针穿吸细胞学检查在腮腺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J].上海口腔医学, 2003, 12 (6) :410-413.

[3]孙美芳, 任冀川.冰冻切片在腮腺肿瘤手术中的价值[J].徐州医学院学报, 2006, 26 (1) :81-82.

[4]唐震, 周中华, 吕春堂, 等.腮腺良性肿瘤区域切除与传统手术的比较研究[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06, 16 (1) :54-55.

[5]王洋, 郭传瑸, 彭歆, 等.经发际内耳前-耳后联合切口在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44 (1) :47-50.

[6]俞辉明, 房进, 吴煜农, 等.耳屏前切口在腮腺上极良性肿物切除中的应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2 (9) :1 307-1310.

上一篇:环境空间下一篇:主管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