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浅叶

2024-05-18

腮腺浅叶(精选4篇)

腮腺浅叶 篇1

腮腺多形性腺瘤是较常见的腮腺良性肿瘤, 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为主。处理不当可导致20%~40%的复发率, 如何降低复发率, 减少术后并发症, 手术切除的范围十分关键, 本文对分别采用不同术式的44例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间我院共收治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患者44例, 试验组26例, 采用区域性切除术治疗, 均经术后病理诊断确诊, 年龄28~70 (平均年龄46.8) 岁, 其中男16例, 女10例, 肿瘤直径平均为1.5~2.0cm大小, 无复发病例;对照组18例, 采用腮腺浅叶切除手术, 其中男8例, 女10例, 年龄17~65 (平均42.5) 岁, 肿瘤直径1.0~3.5cm, 亦均经术后病理诊断确诊为腮腺多形性腺瘤。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4年。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气管插管全麻, 试验组行腮腺区域性切除术, 根据肿瘤位于腮腺的不同位置而切口位置不同, 切口长度视肿瘤的位置及大小而随之变化, 根据肿瘤位置及大小, 来设计腮腺切除的组织范围, 并选择需游离的面神经分支, 肿瘤周围至少切除0.5~1.0cm的正常腮腺组织, 腮腺导管均保留。对照组手术切口采用传统的“S”形腮腺手术切口翻瓣后解剖面神经, 于面神经浅面将腮腺浅叶及肿瘤完整切除, 并结扎切断腮腺主导管。术后放置负压引流条48~72h, 创面加压包扎7~10d。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包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4例患者均一期愈合, 两组均随访6个月~4年, 从涎瘘、面瘫、面部畸形及Frey综合征及肿瘤复发等方面进行比较 (表1) , 由表1可以看出, 试验组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面明显低对照组, 经χ2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在肿瘤的复发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腮腺肿瘤约占唾液腺肿瘤的80%, 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首要方法。传统的经典术式是解剖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加肿瘤切除术, 术中需结扎腮腺导管和解剖面神经, 从而导致残留腺体的萎缩和易造成面神经的损伤。20世纪90年代以后, 随着功能性外科的兴起, 现在腺体切除的范围主要决定于肿瘤所在的位置和深浅, 国内部分学者开始采用区域性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此术式是在保留腮腺主导管的基础上, 作肿瘤和腺体的区域性切除, 能较好地保留剩余腮腺的功能, 减轻腮腺手术后的面部畸形, 减少面神经的损伤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只需要解剖面神经的部分分支, 做包括肿瘤在内的腮腺浅叶区域性切除, 可保留腮腺导管及部分腮腺浅叶组织, 减轻腮腺手术后的面部畸形,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并使残余的腮腺继续发挥其功能。因此, 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了保留了腮腺主导管及部分腮腺浅叶组织的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单纯肿瘤切除术可导致肿瘤残留和复发, 有文献报道, 复发率高达20%~45%, 目前不主张行单纯肿瘤切除术。腮腺腺叶或浅叶切除术, 复发率在3%以下, 肿瘤的复发与腮腺组织并非存在有确切的联系, 。Leverstein等[1]对腮腺多形性腺瘤进行腮腺区域性切除, 并与腮腺浅叶切除术进行了比较, 发现其复发率与腮腺浅叶切除术相当, 从这层意义上理解, 腮腺的浅叶、全叶切除与部分切除其实并无实质意义上的差别。温玉明等[2]通过对腮腺多形性腺瘤连续切片的全面观察, 观测并记录包膜外浸润、瘤芽及原始多中心病灶, 结果表明, 包膜外浸润、瘤芽局限在瘤体包膜外0.09~0.285 mm, 远<1.5 cm的腮腺部分切除的安全切缘。谢景华[3]等也指出区域性切除腮腺多形性腺瘤是可行的。所以腮腺多形性腺瘤部分腺体切除术以瘤体外1.0cm为安全边界是足够的, 是切实可行的。从而可见, 区域性手术不必担心切除不彻底, 局部区域的精心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区域性腮腺切除术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要保证切除范围一定在肿瘤之外1.0 cm正常腺体内进行; (2) 要保证无瘤原则, 将肿瘤切除。在外周则有一定的正常腮腺组织作为安全区; (3) 对于多形性腺瘤, 部分由于包膜不完整, 尤其要注意瘤体取出后要以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创面, 再进行创面缝合。本人通过多个病例认为, 只要病例选择适当, 手术技巧有保证, 可降低术后肿瘤的复发率。

分析本研究结果, 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其主要优点: (1) 手术创伤小。区域性腮腺切除术仅涉及距肿瘤较近的面神经, 肿瘤位于腮腺后下极者不涉及颞面干及其分支, 无需解剖全部的面神经, 对面神经暴露及牵拉少, 因而对面神经损伤较小。 (2) 对腮腺的分泌功能影响小。腮腺区域性切除术, 保留了腮腺导管, 使残余腮腺在手术后仍能行使功能, Wierzgon等[4]对82例行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患者进行随访, 结果发现保留腮腺主导管者腮腺分泌功能无明显异常, 且无明显复发。 (3) 本术式可根据肿瘤的大小及部位灵活设计切口, 因此可有效的减少手术创面, 缩小手术范围, 缩短手术时间。4术后伤口恢复快且外形满意对美观影响小。

总之, 在应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时要注意适应症的选择, 该术式只适用直径较小, 边界清楚的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 该术式可减少腮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术式。

摘要:目的 探讨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区域性切除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 选择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44例, 其中26例纳入试验组, 行肿瘤区域性切除术, 另选18例行肿瘤及腮腺浅叶切除术纳入对照组, 术后随访6个月~4年,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腮腺瘘、面瘫、面部畸形及Frey综合征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肿瘤的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创伤小, 并发症少。

关键词: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腮腺区域性切除术,腮腺浅叶切除术

参考文献

[1]Leverstein H, van der Wal JE, T iwari RM, et al.Su rgicalman agemen t of246previously unt reat ed pleom orphic adeno m as of the parot id gland[J].Br J Surg, 1997, 84 (3) :399-403.

[2]温玉明, 陈润良, 王昌美.腮腺多形性腺瘤腺体切除范围的病理依据[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 (5) :359-360.

[3]谢景华, 高雄辉, 吴晓钟, 等.区域性切除在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6, 13 (5) :281-282.

[4]Wierzgon J, Szymczyk C, Maciejewski A, et al.Partial parotidectomy Alternative method in surgical management of parotid gland Warthintumours[J].Otolaryngol Pol, 2007, 61 (2) :142-146.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篇2

1 临床资料

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首发腮腺浅叶良性肿瘤58例, 其中男35例, 女23例;年龄22~56岁, 平均46.2岁。发现肿瘤时间最短2周, 最长4年。肿瘤病理学分类:多形性腺瘤32例、腺淋巴瘤20例、嗜酸腺瘤3例、基底细胞腺瘤3例。术前常规行穿刺病理检查, 检查符合良性肿瘤特性, 腮腺CT扫描提示肿瘤直径≤3.0 cm, 其中32例术中再增加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确诊为良性肿瘤。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30例, 传统术式的腮腺浅叶切除手术28例。两组患者随访0.5~5年, 从伤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及肿瘤复发等方面比较, 腮腺部分切除术患者在伤口平均长度、面部凹陷畸形、暂时性面瘫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 而且肿瘤的复发率无明显判别。腮腺部分切除术患者腮腺乳头丰满, 挤压患侧腮腺, 导管口流出清亮液体。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此类患者的心理问题包括: (1) 部分病人特别是年轻女性病人由于美观原因术前不愿意多剪头发; (2) 担心手术切口瘢痕使很多人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 (3) 几乎所有的病人都担心手术后出现口角歪斜、眼睛闭合不全等后遗症。针对以上问题, 与患者进行交谈, 引导他们表达内心的感受, 同时向患者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方案, 介绍如何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出现并发症, 同时还可以让病房内已行手术正在恢复的病人现身讲解, 使患者消除焦虑、恐惧心理, 主动配合手术、治疗及护理。

2.1.2 术前准备

(1) 用朵贝尔氏液漱口, 每日3次, 保持口腔清洁; (2) 有慢性腮腺炎者需要按医嘱给予抗生素, 控制炎症; (3) 术前严格术区备皮, 彻底清洗头发, 术前1日剃头, 观察有无皮炎、毛囊炎等皮肤感染,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备皮范围:以耳垂为中心, 半径为6~8 cm的圆形区域; (4) 术前晚给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 对难以入睡的患者给予安定5 mg口服, 以保证睡眠良好。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监测

(1) 床边备好吸引器和气管切开包, 协助病人排痰, 保持呼吸道畅通; (2) 呼吸困难者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特别是呼吸频率、节律及面色的改变; (3) 全麻病人回病房后要进行心电监测。

2.2.2 引流管的护理

(1) 术后让病人取半卧位, 头扭向患侧, 以利于引流。避免低头、弯腰, 避免头部向健侧扭转; (2) 定时挤压引流管, 保持引流管通畅, 观察负压引流球是否处于负压状态, 保持有效的负压吸引; (3) 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每间隔24 h用50 mL的注射器抽出负压球内引流液, 以便准确测出引流量。在正常情况下, 第1天引流液 (<80 mL) 为鲜红色, 第2天引流液 (<20 mL) 为淡黄色, 引流量少于20 mL即可以拔出引流管, 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2.2.3 并发症的护理

2.2.3.1 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麻痹是腮腺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 多由手术过程中切断或牵拉面神经所致, 故术后要观察患者有无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皱眉、闭眼、鼓腮不能等症状, 遵医嘱可采取一系列预防治疗措施如: (1) 按医嘱给予维生素B12、维生素B6肌肉注射; (2) 术后前3 d使用地塞米松10 mg静脉注射; (3) 必要时手术2 w后开始局部热敷或以轻柔缓慢的手法进行面部按摩治疗。

2.2.3.2 涎瘘

涎瘘也是腮腺手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 开始表现为术区皮下聚集液体, 如没有及时妥善处理, 则形成瘘。防止涎瘘应做到:术后伤口加压包扎;从手术当日起, 餐前15 min遵医嘱给予阿托品0.5 mg肌肉注射, 连续1周, 抑制腮腺分泌, 预防涎瘘形成。观察伤口敷料渗液、渗血情况, 发现敷料较湿时应及时更换并加压包扎;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等;嘱患者禁食酸性、油炸及刺激性食物。

2.2.3.3 耳前区麻木

有部分病人腮腺切除术后, 会出现耳前区麻木, 故术后用手触摸病人耳前区, 询问其有无麻木等异常感觉, 并向患者解释引起并发症的原因, 随着时间的延长, 一方面逐渐适应, 另一方面感觉神经末梢可以再生, 症状也就随之消失。

2.2.4 手术切口护理

(1) 严密观察伤口敷料松紧情况及有无渗液、渗血, 加压包扎有无松动, 保持伤口干燥; (2) 引流液少于20 mL时拔出引流管, 继续加压包扎, 消灭死腔; (3) 皮肤创口术后5~7 d拆线。

2.2.5 饮食护理

术后禁食水6 h, 7 d内半流质饮食, 每餐进食前15 min肌肉注射阿托品, 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 将食物放在口腔健侧以利吞咽。注意通过饮食调理, 保持大便通畅。

3 出院指导

注意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出院指导。需特殊交代的是术后3~6月可出现Frey’s综合症。当咀嚼饮食或刺激分泌唾液时, 术侧局部出汗并伴有发红现象。多数患者感觉不适, 这可能与手术中刺激神经、术后局部肿胀压迫神经及瘢痕粘连等因素有关。应指导患者注意饮食, 禁食酸性或刺激性食物, 以减少刺激, 其肿胀消退即可恢复。同时要保持切口皮肤干燥, 定期随诊;部分患者并发面神经麻痹症状, 告诉患者局部热敷或以轻柔缓慢的手法进行面部按摩治疗, 绝大多数半年后可以恢复。

参考文献

[1]俞光岩, 马大权, 柳晓冰, 等.腮腺腮腺部分切除术在沃辛瘤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1996, 31 (6) :372-374.

[2]Witt RL.Facial nerve function after partial superficial paroti-dectomy:an 11-year review[J].Otolaryngol Head NeckSurg, 1999, 121 (3) :210-215.

[3]毛驰, 俞光岩.改良的腮腺切除术[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2, 16 (1) :62-64.

腮腺浅叶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至2010年的腮腺浅叶肿瘤92例,其中有36例为多形性腺瘤,28例为腺淋巴瘤,10例为单形性腺瘤,8例为嗜酸性细胞腺瘤,4例为乳头状囊腺瘤,4例为肌上皮瘤。病人年龄16~83岁,中位年龄48岁。

注:ΔP>0.05;*P>0.05

1.2 手术方法

该组有肿瘤及部分浅叶腺体切除面神经解剖的60例,对肿瘤及全部浅叶切除面神经解剖术的占30例,2例为源于副腮腺的肿瘤而行包含肿瘤外1cm腺体的切除,剩余没有对副腮腺进行完整的解剖的部分浅叶切除的病人有25例。随访时间为1~3年。

2 结果

行肿瘤及部分浅叶腺体切除面神经手术的病人中的60例,术后半年到2.5年间的复发率占6.3%,4例是多形性腺瘤,1例为肌上皮瘤。切除肿瘤或者全部浅叶的30例,复发率为5.0%(6/30),为多形性腺瘤的4例,术后2年以后发生。χ2的检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比较2组术后涎瘘发生率前者为5.0%(12/60),后者为7.5%(6/80),χ2检验的结果是涎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低于8%的术后7d面瘫率,一般均可恢复到静态时及运动时外观对称到3个月时的恢复率,见表1。

3 讨论

腮腺是人体最大的一对涎腺,大部分位于人体的两侧耳前,一小部分位于耳后。腮腺分为浅叶和深叶,支配人面部肌肉运动的面神经各支穿行于腮腺浅叶和深叶之间。腮腺肿瘤大部分为良性肿瘤,只有一小部分为恶性肿瘤(约为30%)。腮腺肿瘤以发生在面神经浅层的腺体居多,约为80%。绝大多数在无意中发现以耳垂为中心的无痛性肿块,且缓慢增长。病期不定,长者可达数年甚至20~30年。伴有疼痛或出现同侧嘴角下垂或眼睛不能完全闭合等面神经麻痹的症状者,是腮腺恶性肿瘤的征象之一。一般情况下,腮腺肿块触之较软且边界清楚,多为良性肿瘤;反之多为恶行[3]。从临床解剖学的角度分析,划分腮腺深浅叶一般为面神经干和其分支经过的平面进行的,腮腺摘除保留面神经的手术无论从前方或后方寻找面神经,都是一个面的进行分离面神经干和其分支,一个面的切除其浅面或深面的腺体组织。

在这次研究中,面神经分支至主干至茎乳孔的延伸平面以浅的腺体组织都包括了浅叶全切范围的组织。切除范围对于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来说,近年有不少专家认为经典的浅叶及肿瘤全切面神经解剖术有其不满意的地方,而作较系统的评价目前尚无系统研究,观察其中的原因,我们认为:(1)尚可统一标准的是浅叶全部切除术,很难统一的是浅叶部分切除术的范围;(2)估计肿瘤外正常组织界限的时候手术者尚可在牵引腺体时做到,而不尽准确把握的是所谓肿瘤界限外l~2cm的范围内;(3)这次研究中发现,浅叶肿瘤深面与面神经主干及颞面干和颈面干紧邻的占到了约50%以上,或有的有一层纤维结缔组织有的有单层腺泡相隔,因此,在部分浅叶摘除或全浅叶腺体摘除的病人还是在肿瘤深面面神经浅面问都没有足够的安全边界的病人都是存在这种情况。我们这次研究的结果说明,腮腺浅叶的良性肿瘤无论是肿瘤及浅叶部分切除术与肿瘤及浅叶全切术都没有对预后临床结果有任何影响。我们认为,不同于剜除术的是腮腺肿瘤及瘤周部分正常腺体的切除术,正常腺体内切除肿瘤是的它的根本所在,避免肿瘤包膜破裂及肿瘤的残存是其重要要求。相关的记载和该研究结果表明[4],腮腺浅叶和深叶明显高于源于副腮腺的肿瘤发生率,约占腮腺的1.5%~8%,肿瘤复发从理论上讲没有影响的是保留副腮腺,除非本生来自于副腮腺的原因。但由于约占50%的副腮腺的肿瘤恶性率,因此,所以必要的是术中的冷冻。部分的腮腺和副腮腺既然保留了,腮腺功能的保存也是必要的在整个的导管系统中。应根据病人病情在临床上处理时,相应术式及采取有效措施的选择要有针对性,积极预防这些并发症如面瘫、涎瘘、口干以及Frey,S综合征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俞光岩.口腔颌面部肿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67~370.

[2]温玉明,陈润良,王吕美.腮腺多形性腺瘤腺体切除范围的病理依据[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8,21(5):359~360.

[3]温玉明.口腔颌面部肿瘤学-现代理论与临床实践[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90~593.

[4]袁书海,付桂凤,吴建中,等.改良美容术式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临床分析[J].口腔医学,2010,30(3):183~184.

腮腺浅叶 篇4

l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手术治疗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162例为观察对象, 其中男性86例, 女性76例, 年龄16~83岁, 病程15d-20年, 平均3.5年。病种构成包括58例多形性腺瘤, 35例为腺淋巴瘤, 21例为单形性腺瘤, 19例为嗜酸性细胞腺瘤, 12例为乳头状囊腺瘤, 8例为肌上皮瘤, 神经鞘膜瘤5例, 血管瘤4例。肿瘤直径:≤lcm6例, ≤2cm9例, >2cm~≤5cm113例, >5cm~≤8cm24例, >8cm≤12cm10例。位于耳垂区78例, 耳垂前区42例, 颌后区32例, 下颌角区10例。全部病例根据肿瘤部位和活动度, 均有相应体格检查和临床表现, 术前分别进行了B型超声、螺旋CT和核磁共振影像学检查, 符合腮腺浅叶肿瘤诊断。按照手术切除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 术后病理切片均确诊为腮腺浅叶良性肿瘤。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

采用保留部分腮腺浅叶腺体的术式治疗, 全麻或是局麻后做经典“S”型切口或改良美容切口, 在腮腺嚼肌筋膜深面用电刀游离皮瓣分离至腮腺前缘及下缘。寻找并加以保护耳大神经耳垂支及耳后支, 切除分布于腮腺区的耳前支。位于耳前区、耳垂区及颌后区的腮腺肿瘤采用先解剖显露面神经主干的方法, 剖开外耳道软骨与腮腺之间的筋膜间隙, 从胸锁乳突肌前缘掀开腮腺后下极, 在胸锁乳突肌和二腹肌后腹交叉处上约0.5cm可顺利剖离出面神经总干, 顺神经分支走向隧道依次解剖出颈面干、颞面干及其各分支。根据肿瘤的大小及部位采取以下手术方式切除肿瘤及肿瘤的边缘0.5~1.0cm腺体组织。 (1) 下颌角区肿瘤先寻找面神经下颌缘支, 继而解剖颈面干、总干, 做肿瘤及肿瘤的边缘腺体组织部分切除。 (2) 颌后区肿瘤解剖面神经总干、颞面干及颈面干各分支, 做肿瘤及腺体组织部分切除。 (3) 耳前区肿瘤只解剖面神经总干, 颞面干及其分支颞支、颧支将肿瘤及肿瘤的边缘腺体组织部分切除。 (4) 耳垂区肿瘤解剖总干、颞面干、颈面干, 做肿瘤及肿瘤的边缘腺体组织部分切除。以上所有术式术中均不结扎腮腺主导管, 严密缝合结扎腺体残端, 以保留残留腺体功能, 预防涎瘘发生。术后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止血。放置负压引流管, 避开已游离面神经, 术后2~3d拆除负压后加压包扎3~5d。

1.2.2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 方法一般就是全麻或是局麻, 然后切口保持大S型, 将皮瓣翻开后, 从面部神经下领边缘开始逆行解剖, 分别解剖出而神经额支、颞支、上下颊支及下颌缘支, 于面神经各分支浅面完整切除腮腺浅叶及位于其内的肿瘤。完整切除浅叶后缝扎腮腺残端。术中不保留腮腺导管, 腮腺导管随浅叶切除。放置负压引流, 局部加压包扎。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率、面部凹陷程度等, 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l~5年, 记录复发例数和腮腺功能。

1.4统计学分析

将文中统计及检测所得数据采用SPSS16.5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处理, 计量资料用χ—±s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用例 (n) 、率 (%) 表示, 进行χ2检验, 以P<0.05为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发例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切口长度、并发症 (暂时性面瘫发生率、积液、涎漏等) 发生率、面部凹陷程度、腮腺功能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 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讨论

在人体中, 腮腺是最大的一对唾液腺, 腮腺肿瘤是各唾液腺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腺体, 腮腺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 两种肿瘤的发生率中良性居多, 其中良性肿瘤≥80%[3], 而良性肿瘤中多形性腺瘤的发病率占大部分, 其次是腺淋巴瘤, 腮腺肿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耳垂周围出现进行性生长的包块, 一般情况下包块生长缓慢。目前治疗腮腺肿瘤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切除, 选择正确的诊疗方式是减少误诊、误治和手术并发症的关键。对于腮腺肿瘤切除要关注肿瘤的类型和侵犯性大小来选择手术方式[4]。腮腺良性肿瘤的切除历经了3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阶段主要采用肿瘤剜除术, 优点在于不会伤及面神经, 但多形性腺瘤有高达20%~45%的复发率。随着对腮腺和面神经的解剖位置研究的深入,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腮腺肿瘤切除进入了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或全腮腺切除术, 即第二阶段, 复发率也降到了0%~3%, 而被称为经典或传统切除术, 其视野暴露充分, 但切口较大术后瘢痕重, 常会合并不同程度面神经障碍和并发症[5]。80年代后学界在传统切除术的基础上对腮腺肿瘤患者行腮腺肿瘤切除术时仅切除肿瘤周边部分腮腺, 患者术后并发症少, 并完好保留腮腺管, 保存腮腺功能, 使患者面部凹陷性的畸形发生减少, 面部较为美观, 避免手术切口较长遗留瘢痕大带给患者一定的心理压力和负担[6]。

传统的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手术的优点在于适应证较广, 只要是腮腺浅叶的肿瘤无论直径大小均可以使用[7]。但其不足之处也较显著, 首先是切口较长术后瘢痕大, 手术通常需要解剖面神经总干及各分支, 大大增加面神经损伤的机会, 破坏腮腺表面的筋膜, 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并且通常不保留腮腺导管, 使残余腮腺萎缩不再行使功能, 总体切除腮腺组织较多使面部凹陷畸形显著[8]。笔者医院对81例患者采用改良术式, 即在肿瘤包膜外0.5~1.0cm的腮腺组织内切除肿瘤, 保留部分腮腺浅叶腺体, 手术切口一般不超过5厘米, 不对腮腺浅叶进行全部切除, 可以对腮腺导管和部分浅叶组织进行保留, 这样可以减少手术后面部神经损伤以及面部畸形的发生。对于手术范围和手术创伤也可以减小, 并且可以使得腮腺组织继续发挥功能, 术后瘢痕小面部畸形轻微不显著, 达到了患者保留功能和面容美观的需求。与采用传统的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较, 手术时间没有延长、术中出血量、复发例数没有增多, 手术切口较小、暂时性面瘫、积液、涎漏等并发症发生率减少、面部凹陷程度减轻, 腮腺功能保存良好, 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总之本术式能有效的切除肿瘤, 手术切口小、能保留腮腺功能, 显著减少面部畸形程度, 同样达到了根治腮腺肿瘤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保留部分腮腺浅叶腺体与腮腺浅叶全切术这两种手术方式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旨在尽可能保留腮腺功能, 减少腮腺良性肿瘤术后并发症。方法 选择我医院手术治疗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162例为观察对象, 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腮腺浅叶及肿瘤全切除术进行治疗, 观察组采用改良术式, 即在肿瘤包膜外0.5~1.0cm的腮腺组织内切除肿瘤, 保留部分腮腺浅叶腺体。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l~5年, 记录复发例数。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发例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率、面部凹陷程度、腮腺功能是否完好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 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改良术式能保存腮腺功能, 显著减少面部畸形程度, 有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 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方式。

关键词: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疗效,面神经,腮腺功能,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刘秀婷, 李冬玲.腮腺良性肿瘤应用腮腺切除改良术治疗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9 (18) :28.

[2]崔江涛, 王东, 彭诚, 等.天津317例腮腺肿物回顾性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 2011, 38 (12) :17-19.

[3]孙海鹏, 冯力, 范海东, 等.184例腮腺肿瘤临床治疗分析.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电子版) , 2010, 4 (3) :41-43.

[4]金明勋.腮腺良性肿瘤不同手术方法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12, 28 (5) :705-706.

[5]王丽丽, 刘超, 王青.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方式的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 2010, 30 (12) :755-756.

[6]李永平.改良型腮腺切除术在腮腺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9 (1) :9-10.

[7]袁书海, 付桂凤, 吴建中, 等.改良美容术式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临床分析[J].口腔医学, 2010, 30 (3) :183-184.

上一篇:分层设置下一篇:供热管网的运行调节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