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切除

2024-07-03

腮腺切除(共7篇)

腮腺切除 篇1

腮腺多形性腺瘤是较常见的腮腺良性肿瘤, 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为主。处理不当可导致20%~40%的复发率, 如何降低复发率, 减少术后并发症, 手术切除的范围十分关键, 本文对分别采用不同术式的44例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间我院共收治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患者44例, 试验组26例, 采用区域性切除术治疗, 均经术后病理诊断确诊, 年龄28~70 (平均年龄46.8) 岁, 其中男16例, 女10例, 肿瘤直径平均为1.5~2.0cm大小, 无复发病例;对照组18例, 采用腮腺浅叶切除手术, 其中男8例, 女10例, 年龄17~65 (平均42.5) 岁, 肿瘤直径1.0~3.5cm, 亦均经术后病理诊断确诊为腮腺多形性腺瘤。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4年。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气管插管全麻, 试验组行腮腺区域性切除术, 根据肿瘤位于腮腺的不同位置而切口位置不同, 切口长度视肿瘤的位置及大小而随之变化, 根据肿瘤位置及大小, 来设计腮腺切除的组织范围, 并选择需游离的面神经分支, 肿瘤周围至少切除0.5~1.0cm的正常腮腺组织, 腮腺导管均保留。对照组手术切口采用传统的“S”形腮腺手术切口翻瓣后解剖面神经, 于面神经浅面将腮腺浅叶及肿瘤完整切除, 并结扎切断腮腺主导管。术后放置负压引流条48~72h, 创面加压包扎7~10d。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包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4例患者均一期愈合, 两组均随访6个月~4年, 从涎瘘、面瘫、面部畸形及Frey综合征及肿瘤复发等方面进行比较 (表1) , 由表1可以看出, 试验组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面明显低对照组, 经χ2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在肿瘤的复发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腮腺肿瘤约占唾液腺肿瘤的80%, 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首要方法。传统的经典术式是解剖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加肿瘤切除术, 术中需结扎腮腺导管和解剖面神经, 从而导致残留腺体的萎缩和易造成面神经的损伤。20世纪90年代以后, 随着功能性外科的兴起, 现在腺体切除的范围主要决定于肿瘤所在的位置和深浅, 国内部分学者开始采用区域性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此术式是在保留腮腺主导管的基础上, 作肿瘤和腺体的区域性切除, 能较好地保留剩余腮腺的功能, 减轻腮腺手术后的面部畸形, 减少面神经的损伤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只需要解剖面神经的部分分支, 做包括肿瘤在内的腮腺浅叶区域性切除, 可保留腮腺导管及部分腮腺浅叶组织, 减轻腮腺手术后的面部畸形,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并使残余的腮腺继续发挥其功能。因此, 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了保留了腮腺主导管及部分腮腺浅叶组织的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单纯肿瘤切除术可导致肿瘤残留和复发, 有文献报道, 复发率高达20%~45%, 目前不主张行单纯肿瘤切除术。腮腺腺叶或浅叶切除术, 复发率在3%以下, 肿瘤的复发与腮腺组织并非存在有确切的联系, 。Leverstein等[1]对腮腺多形性腺瘤进行腮腺区域性切除, 并与腮腺浅叶切除术进行了比较, 发现其复发率与腮腺浅叶切除术相当, 从这层意义上理解, 腮腺的浅叶、全叶切除与部分切除其实并无实质意义上的差别。温玉明等[2]通过对腮腺多形性腺瘤连续切片的全面观察, 观测并记录包膜外浸润、瘤芽及原始多中心病灶, 结果表明, 包膜外浸润、瘤芽局限在瘤体包膜外0.09~0.285 mm, 远<1.5 cm的腮腺部分切除的安全切缘。谢景华[3]等也指出区域性切除腮腺多形性腺瘤是可行的。所以腮腺多形性腺瘤部分腺体切除术以瘤体外1.0cm为安全边界是足够的, 是切实可行的。从而可见, 区域性手术不必担心切除不彻底, 局部区域的精心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区域性腮腺切除术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要保证切除范围一定在肿瘤之外1.0 cm正常腺体内进行; (2) 要保证无瘤原则, 将肿瘤切除。在外周则有一定的正常腮腺组织作为安全区; (3) 对于多形性腺瘤, 部分由于包膜不完整, 尤其要注意瘤体取出后要以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创面, 再进行创面缝合。本人通过多个病例认为, 只要病例选择适当, 手术技巧有保证, 可降低术后肿瘤的复发率。

分析本研究结果, 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其主要优点: (1) 手术创伤小。区域性腮腺切除术仅涉及距肿瘤较近的面神经, 肿瘤位于腮腺后下极者不涉及颞面干及其分支, 无需解剖全部的面神经, 对面神经暴露及牵拉少, 因而对面神经损伤较小。 (2) 对腮腺的分泌功能影响小。腮腺区域性切除术, 保留了腮腺导管, 使残余腮腺在手术后仍能行使功能, Wierzgon等[4]对82例行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患者进行随访, 结果发现保留腮腺主导管者腮腺分泌功能无明显异常, 且无明显复发。 (3) 本术式可根据肿瘤的大小及部位灵活设计切口, 因此可有效的减少手术创面, 缩小手术范围, 缩短手术时间。4术后伤口恢复快且外形满意对美观影响小。

总之, 在应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时要注意适应症的选择, 该术式只适用直径较小, 边界清楚的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 该术式可减少腮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术式。

摘要:目的 探讨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区域性切除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 选择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44例, 其中26例纳入试验组, 行肿瘤区域性切除术, 另选18例行肿瘤及腮腺浅叶切除术纳入对照组, 术后随访6个月~4年,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腮腺瘘、面瘫、面部畸形及Frey综合征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肿瘤的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创伤小, 并发症少。

关键词: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腮腺区域性切除术,腮腺浅叶切除术

参考文献

[1]Leverstein H, van der Wal JE, T iwari RM, et al.Su rgicalman agemen t of246previously unt reat ed pleom orphic adeno m as of the parot id gland[J].Br J Surg, 1997, 84 (3) :399-403.

[2]温玉明, 陈润良, 王昌美.腮腺多形性腺瘤腺体切除范围的病理依据[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 (5) :359-360.

[3]谢景华, 高雄辉, 吴晓钟, 等.区域性切除在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6, 13 (5) :281-282.

[4]Wierzgon J, Szymczyk C, Maciejewski A, et al.Partial parotidectomy Alternative method in surgical management of parotid gland Warthintumours[J].Otolaryngol Pol, 2007, 61 (2) :142-146.

超声刀在腮腺浅叶切除术中的应用 篇2

[关键词]超声刀;腮腺浅叶切除术

腮腺浅叶切除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经典手术 。近年来,超声刀因其损伤小、止血快、使用安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腹腔镜手术、普外科手术,效果肯定。超声刀在腮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报道不多,我科近年将超声刀应用于腮腺浅叶切除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01月-2014年05月腮腺肿瘤患者42例,应用传统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刀手术的患者为实验组,每组各21例,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26~62岁。42例患者均未接受过其他治疗,无全身系统疾病,所有手术由同一组手术医生完成。

2.手术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患者仰卧、垫肩,头偏健侧,消毒铺巾,选择自耳前绕耳垂至颌下“S”型切口,手术刀切开皮肤,电刀切开皮下组织及及颌下颈阔肌浅面,沿腮腺筋膜浅面向前翻瓣至腮腺前缘,向后翻瓣显露外耳道软骨,乳突尖及胸锁乳突肌前缘。超声刀组用超声刀从胸锁乳突肌前缘分离腮腺,解剖出面神经总干后,沿神经浅面用超声刀分离、切割,连同肿块在内的腮腺浅叶一并切除。传动电刀组采用电刀及组织剪分离腮腺,残端缝扎。

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引流量,及面神经麻痹、涎瘘等术后并发症。采用软件SPSS 17.0进行分析,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二、结果

针对本研究的腮腺浅叶手术患者,比较分析了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引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包括面瘫与涎瘘的情况,结果见表1。

表1 超声刀组和传统手术组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

组别例数平均手术时间(min)平均术中出血量(ml)平均引流量(ml)面瘫涎瘘

对照组 21112.1063.8139.7621

实验组2157.9035.0017.0510

注:对照组为传统手术组,实验组为超声刀组,P<0.001。

三、讨论

已有研究提示超声刀在腮腺手术中取得较好效果[3-6]。传统腮腺切除术采用结扎止血或电凝止血,电凝止血会因热灼伤及电流传导损伤面神经。超声刀切割腮腺组织时,局部温度低,对周围组织热损伤少,只损伤周围1 mm 的组织范围,术中能有效保护面神经不受意外损伤。本组中超声刀组较传统手术组面神经麻痹发生率低,两组均为暂时性麻痹,术后给予糖皮质激素、营养神经药物等减轻神经水肿,神经功能恢复。腮腺中血管密度高,血管与面神经接触紧密,手术区域狭窄,因此需要很好的术中及术后止血。超声刀凝血迅速可靠,对于直径3 mm以内的血管可直接切割,随即止血,减小了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传统腮腺手术因术中残留腺泡结扎不彻底、加压包扎不当等原因致涎瘘出现。利用超声刀的止血原理,可能有助于术中同时闭锁腮腺腺叶各分支细小导管和腺泡,有效减少术后涎瘘的发生。

本组结果表明在腮腺浅叶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刀较传统手术方法具有较大的优势:高效,超声刀切割止血一步完成,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同时缩短了麻醉时间,加速术后愈合;安全,无电流通过患者机体,使用中无烟产生;损伤小,超声刀可减小热及电流对面神经的损伤,同时可有效减少术后涎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邱蔚六, 张震康. 口腔颌面外科[M]. 第五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99-300.

[2] 何伟兰. 超声刀行甲状腺癌颈部淋巴清扫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探讨[J]. 当代医学, 2013, 19(25): 130-131.

[3] Blankenship DR, Gourin CG, Porubsky EA, et al. Harmonic Scalpel versus cold knife dissection in superficial parotidectomy.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4, 131(4):397-400.

[4]王旭东, 吴延升等. Focus超声刀在开放性腮腺手术中的应用[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0, 45(6): 384.

[5] Muhanna N, Peleg U, Schwartz Y, et al. Harmonic scalpel assisted superficial parotidectomy. Ann Otol Rhinol Laryngol, 2014, 123(9):636-640.

[6]辛运超, 林彦涛, 薛刚, 等. 超声刀和电刀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4, 28(21):1705-1707.

作者简介:朱丽芳(1983-12),性别:女,籍贯:江苏苏州,学历:硕士,职称: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口腔癌侵袭转移。

腮腺切除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1 年4 月~2013 年4 月在本院就诊的82 例腮腺肿瘤患者, 男48 例, 女34 例, 年龄21~73 岁, 术后病理全部为良性, 其中多形性腺瘤52 例, 腺淋巴瘤23例, 肌上皮瘤5 例, 基底细胞瘤2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各41 例。治疗组中男25 例, 女16 例, 年龄22~73 岁, 平均年龄 (42.71±10.32) 岁, 术后病理多形性腺瘤25 例, 腺淋巴瘤12 例, 肌上皮瘤3 例, 基底细胞瘤1 例。对照组中男23 例, 女18 例, 年龄21~71 岁, 平均年龄 (43.04±10.01) 岁, 术后病理多形性腺瘤27 例, 腺淋巴瘤11 例, 肌上皮瘤2 例, 基底细胞瘤1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常规腮腺肿瘤切除术[2]。常规行“S”型切开耳垂下沿下颌升支后缘向下至下颌角处, 在下颌角下转向前, 行至舌骨平面。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 沿腮腺咬肌筋膜浅面进行翻瓣, 在下颌角上钝性分离找到下颌缘支和逐渐显露面神经各分支。在分离面中神经时, 分离结扎腺体, 将浅叶和肿瘤全部切除。术中切断并结扎腮腺导管, 通常切断耳神经。

1. 2. 2 治疗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部分切除术[3]。自耳屏缘内侧绕过耳垂至耳沟向上至耳廓后沟褶皱行“N”形切口, 延伸至发际内, 于腮腺咬肌筋膜深面翻瓣, 完整保留咬肌筋膜, 暴露肿瘤及腮腺腺体, 分离并切除正常腮腺腺体内的肿瘤及部分腮腺组织, 面神经根据术中患者的实际情况分别处理, 保留耳大神经的耳垂支及耳后支、腮腺总导管和大部分正常腮腺组织, 仅切断耳大神经至腺体的前支, 然后缝合腮腺残端, 充分游离腮腺咬肌筋膜, 包裹于剩余腮腺组织残端, 与深面组织拉拢缝合。

1. 3 观察指标 ①凹陷畸形:面部基本对称, 颌后区形态自然, 与对侧无明显差异为无凹陷畸形;面部不对称, 颌后区形态不自然, 一侧有与对侧有明显差异者为有凹陷畸形。② Frey综合征[4]:采用碘- 淀粉法检测, 并结合患者客观的受味觉刺激或进食时腮腺手术去皮肤有无充血、发热、出汗等进行综合评定。③面瘫。④涎瘘。⑤复发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无凹陷畸形, 面瘫2 例 (4.9%) , 涎瘘1 例 (2.4%) , Frey综合征1 例 (2.4%) ;对照组凹陷畸形41 例 (100.0%) , 面瘫10 例 (24.4%) , 涎瘘7 例 (17.1%) , Frey综合征40 例 (97.6%) , 治疗组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两组均无复发。

3 讨论

肿瘤是唾液腺组织中最常见的疾病, 多为良性, 临床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在腮腺肿瘤浅切的基础上加面神经解剖。这种手术方式虽然切除的彻底, 但是手术范围大, 组织损害严重, 造成腮腺咬肌筋膜结构缺损, 术后留有面部畸形, 且无法保留腮腺功能, 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病率[5]。主要的并发症包括Frey综合征、口干、耳垂区麻木、软组织凹陷、面瘫、涎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腮腺筋膜来源于颈深筋膜浅层, 到腮腺后分为深、浅两层, 包裹腮腺组织而形成腮腺鞘, 覆盖在腮腺和咬肌表面, 即为腮腺咬肌筋膜。腮腺浅叶切除术是保留了大部分腺体、腮腺导管及咬腺咬肌筋膜, 而仅对肿瘤及周围部分腺体进行切除[6]。

腮腺浅叶切除术与传统腮腺肿瘤切除术相比, 切口由耳前的“S”形改为耳屏缘内侧的“N”形, 这种绕过耳垂至耳沟向上至耳廓后沟褶皱的切口方式, 延伸至发际内, 使切口更隐蔽和美观[3]。切除时采取区域性切除, 保留腮腺咬肌筋膜。从而保留了大部分腮腺分泌功能, 不会造成患者术后口干等[7]。传统术中都不可避免的切除了部分或全部腮腺组织, 破坏了腮腺筋膜的完整性, 术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凹陷畸形, 腮腺浅叶切除术则减少了局部组织的凹陷, 减少瘢痕, 更大程度上满足了患者对外貌美观度的需求。但术中腮腺筋膜深面翻瓣不能破坏腮腺筋膜的完整性, 对手术的操作要求更加精细, 较比常规腮腺肿瘤切除术中的筋膜上翻瓣, 手术中更易出血, 层次不易区分, 采用局部电凝或压迫止血可有效解决此种情况。

本研究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分别施以传统切除术和保留患者腮腺咬肌筋膜的改良切除术, 发现保留腮腺咬肌筋膜的腮腺肿瘤切除术创伤小, 能最大程度的保留患者的面部外形, 根据术后6~24 个月的随访, 保留腮腺咬肌筋膜的腮腺肿瘤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方式。且术后均无复发, 即两种手术方式均能起到很好疗效。

腮腺肿瘤切除术中保留患者的腮腺咬肌筋膜, 不同于简单的肿瘤剜除术, 它不仅能够达到治疗目的, 实现手术的彻底性, 且创伤小, 更好地保护了周围组织及其功能, 尽量保证患者面部外形,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行之有效的方法, 具有临床实用性,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石福民, 顾占国, 翟健, 等.保留耳大神经的胸锁乳突肌瓣修复腮腺手术区缺损临床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3) :73-74.

[2]周培刚, 陈悦, 费学东, 等.腮腺良性肿瘤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探讨.口腔医学, 2014, 34 (10) :758-759.

[3]蒋榕林, 李军, 沈宁, 等.腮腺肿瘤切除术的美容考虑与处理.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11) :1953-1954.

[4]蔡同道.保留患者的腮腺咬肌筋膜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意义.中国民康医学, 2015, 27 (13) :75-76.

[5]柳锋.腮腺肿瘤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临床分析及治疗.医学综述, 2014, 20 (8) :1526-1528.

[6]钱奇春, 陈海军, 常安民, 等.改良腮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研究.口腔医学研究, 2012, 28 (2) :146-147, 151.

腮腺切除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0~2002年在本院住院的120例腮腺肿瘤患者, 术中或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男73例, 女47例, 年龄25~81岁, 平均53岁;肿瘤多偶然发现, 肿瘤位于耳前区65例, 位于腮腺后下区为55例;87例为多形性腺瘤, 33例为沃辛瘤;其中50例采用部分腮腺切除术, 10例为腮腺包膜外切除术, 60例为腮腺腺叶切除术。

1.2 方法

腺叶切除术:60例患者中全麻55例, 局麻5例。切口:采取常规腮腺“s”型切口, 切口至下颌角前1 cm或由耳垂后沟向上至耳廓后沟的2/3处, 以75°角向下后方进入发际2~3 cm, 在发际后倾斜延伸约5 cm。翻瓣:在咀嚼肌筋膜下翻瓣, 保留耳大神经。患者面神经颊支位腮腺的导管及腺内导管的表面, 尽量保留主导管。当面神经颊支位于腮腺导管深面时, 切断结扎腮腺主导管。关闭创口时, 放置负压引流。放置负压引流管时避开游离的面神经, 以免负压对神经产生刺激作用, 负压引流48~72 h, 拔除负压不再加压包扎。部分腮腺浅叶切除术:是指腮腺浅叶肿瘤及其周围0.5~1.0 cm正常腮腺组织的切除。肿瘤位于腮腺后下部, 分离面神经下颌缘支, 进而解剖颈面干, 将颈面干后方肿瘤连同腮腺后下部一并切除。如果肿瘤位于耳前区则不刻意解剖面神经。适合于腮腺后下极的沃辛瘤及体积小 (直径小于1.5 cm) 的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腮腺深叶切除术:采用先分离面神经主干, 自后向前掀起部分腮腺浅叶, 以浅叶前部为蒂, 在面神经颞面干和颈面干之间切除部分腮腺深叶及深叶肿瘤, 然后将浅叶复位。如果肿瘤位于腮腺后下部面神经深部, 先解剖面神经下颌缘支, 分离颈面干至面神经主干, 从颈面干深部切除腮腺深叶肿瘤及后下部腮腺组织, 保留上前部腮腺组织。适用于肿瘤位于面神经深面, 在下颌升支外侧或突入下颌后区, 体积不大的腮腺深叶肿瘤。腮腺肿瘤包膜外切除术:翻瓣暴露肿瘤后, 在腮腺嚼肌筋膜上做“+”切口, 从包膜外疏松结缔组织中分离摘除肿瘤, 将腮腺嚼肌筋膜复位缝合, 关闭创口, 加压包扎2 d, 适应于位置表浅、界限清楚、活动性好的良性腮腺肿瘤。

2 结果

120例腮腺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术患者, 50例部分腮腺切除术, 10例腮腺包膜外切除术, 经5~8年随诊。60例腺叶切除术, 58例经4~9年随诊。50腮腺部分切除术及10例腮腺包膜外切除术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无积液及涎瘘、出汗综合征发生, 6例发生暂时性面瘫, 1个月后恢复正常。腮腺区无凹陷畸形, 切口隐蔽, 挤压腮腺见腮腺导管口涎液流畅, 均未发现术后肿瘤复发。58例腮腺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3例皮下积液, 抽出腺叶涎液加压包扎一周, 口服阿托品后症状一周后消失。8例出现面瘫, 其中3例一月后恢复正常, 3例半年恢复正常, 1例一年后恢复正常, 1例永久患侧面唇沟变浅、口角歪斜。2例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 60例患者患侧腮腺区都可见一定的凹陷畸形, 30例有口干症状。

3 讨论

腮腺良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中, 经典的面神经解剖术+腺叶切除术+肿瘤切除术是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安全缘, 并且有利于寻找解剖面神经而使其得到保护, 达到既防止肿瘤复发, 又预防面神经损伤。故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成为治疗腮腺肿瘤标准术式, 有效地控制了肿瘤的复发率。由20%~40%降低到3%以下, 当肿瘤直径大于1.5 cm, 肿瘤与面神经接触机会大大增加, 肿瘤的深面与面神经仅存在少量的健康腺体组织或与肿瘤相贴, 手术中防止肿瘤包膜破损至瘤细胞外溢极其重要, 否则会造成肿瘤种植性复发, 一旦复发手术, 再次复发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首次手术术式是否正确和彻底是治愈的关键, 因此, 对于直径超过1.5 cm或活动较差、肿瘤位置较深的肿瘤仍然要以防止肿瘤术后复发为重点, 而采取标准术式, 由于全麻技术的发展, 术中尽量采用全麻, 减少了患者的不适, 体现了医师的人文关怀。由于手术技巧的改进及手术切口改进, 使手术瘢痕缩短或比较隐蔽, 尤其适用于年轻女性。翻瓣采取腮腺嚼肌筋膜深面翻瓣, 由于腮腺嚼肌筋膜为腮腺和皮肤之间的机械屏障, 可以预防出汗综合征的发生。术中保留耳大神经避免患者术后耳垂麻木, 术中对面神经颊支位腮腺导管表面的患者保留腮腺导管, 可以预防涎瘘的发生, 并且可保留部分腮腺组织的功能, 术后关闭创口, 负压引流也可减少涎瘘的发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自我保护意识增强, 腮腺肿瘤发现越来越早, 患者就诊时肿瘤大多较小 (直径小于1.5 cm) , 故腮腺部分切除术及腮腺肿瘤包膜外切除术将成为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术式选择的主流。由于按照临床的手术治疗原则, 可以在肿瘤边缘外0.5~1.0cm正常腺体组织切除肿瘤, 既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又避免切除过多正常腺体组织, 保留余留腮腺组织的正常功能, 又避免面部凹陷畸形发生, 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面神经损伤。手术时包括肿瘤及其周围的正常腺体组织, 保证了肿瘤的完整切除, 避免了肿瘤种植复发。当肿瘤直径小于1.5 cm时, 肿瘤与面神经之间有较多的组织间隙, 可以保证各个方向均有较多的安全界限, 只需解剖面神经部分分支, 大大减少了面神经暴露的机会和时间, 从而避免了面神经的损伤, 降低了面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同时由于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增加了手术麻醉的安全性, 降低了手术麻醉的费用, 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保留了腮腺导管和部分腮腺组织, 保证了腮腺正常功能, 同时因切除正常组织较少, 腮腺区基本无凹陷畸形发生。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与皮瓣翻起面积及腮腺组织切除多少有关, 因为皮瓣翻起面积较少, 腮腺组织切除少, 断裂的司分泌的节后副交感神经纤维沿正常的轨道吻合机会增多, 神经错位愈合较少, 腮腺部分切除及膜外肿瘤切除术正因为减少了正常腺体组织的切除及保持了腮腺嚼肌筋膜的完整性, 大大降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腮腺部分切除术及腮腺肿瘤膜外切除术, 切除腺体断端被缝扎, 但因保留了腮腺主导管, 余留腺体的分泌液仍可沿分支导管进入主导管, 避免了唾液潴留及涎瘘发生, 同时保留了部分正常腺体组织, 使之与正常侧具有基本接近的分泌功能。

腮腺部分切除术及腮腺包膜外切除术只需显露部分面神经或不刻意解剖面神经, 故应熟悉面神经解剖, 熟练掌握腮腺肿瘤腺叶切除术, 在这一经典术式的基础上由对腺叶外科富有经验的医师进行操作, 同时要严格选择其适应证。

参考文献

[1]邵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21-230.

[2]俞光岩, 孙勇, 高岩.口腔颌面部肿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63.

[3]毛驰, 俞光岩, 彭歆, 等.改良的肿瘤切除术[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2, 16 (1) :62-64.

[4]俞光岩, 马大权, 柳晓冰.腮腺区域切除术在沃辛瘤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1996, 31 (6) :372-374.

腮腺切除 篇5

注:与腮腺区域性切除术组比较,*P<0.0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治的85例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5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其中,男47例,女38例;年龄20~73岁,平均47.1岁。瘤直径均<3cm。所有病例术前无面神经功能障碍。所有病例均经过CT检查,术后经病理切片确诊。

1.2 治疗

1.2.1 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全麻,切口较传统腮腺手术“S”形切口短,肿瘤位于耳屏前者,切口从颞部发际内经耳屏前到下颌角下即可,翻瓣后寻找面神经颞支,追踪至颞面干;肿瘤位于耳垂下者,切口从耳垂前向后下做颌下切口,翻瓣后寻找面神经下颌缘支,分离解剖至颈面干;将肿瘤于正常腮腺浅叶组织内完整切除,肿瘤周围至少保留0.5~1.0cm的正常腮腺组织,不结扎腮腺导管。

1.2.2 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手术全麻,切口行传统腮腺手术的“S”形切口,翻瓣后解剖面神经,于面神经浅面将腮腺浅叶及肿瘤完整切除,一般结扎腮腺导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患者随访3~7年,结果表明,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的患者在暂时性面瘫发生率、Frey综合征、面部凹陷畸形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而肿瘤的复发率无明显差别(P>0.05),见表1。

3 讨论

腮腺深浅叶的分界以面神经干及其分支经过的平面来划分,因此,临床上腮腺摘除保留面神经的手术,无论从前方或后方寻找面神经,都是一面分离面神经干及其分支,一面切除其浅面或深面的腺体组织。面神经损伤是腮腺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由手术中牵拉剥离创伤造成。而手术中解剖面神经的范围越大,发生面神经损伤的机会越多。传统的腮腺浅叶切除术式手术范围大,解剖面神经分支多,游离神经距离长,面神经暴露多,受机械等刺激较多,因此,易损伤面神经而引起功能障碍。欧新荣等[2]认为,腮腺全叶切除面瘫发生率最高,腮腺浅叶切除次之,而腮腺区域性切除面瘫发生率最低。本文实验组采用肿瘤及其周围腺体区域性切除仅解剖距肿瘤较近的面神经分支,解剖范围小,降低了面神经损伤的可能性,面瘫发生率低。

腮腺Frey综合征也是术后困扰患者和医师的并发症,目前公认的病因是迷走再生学说,是指手术切断分布于腮腺区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断端与分布于汗腺及皮肤血管的交感神经纤维断端发生错向再生愈合[3]。据Helmus[4]报告146例腮腺手术的10年随诊结果发现,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4%。国内文献报告腮腺浅叶切除术后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0%~100%[5]。本研究病例中有9例出现Frey综合征,占总数10.59%(9例/85例),其中腮腺区域性切除术2例,仅占4.44%(2例/45例),浅叶切除术7例,占17.50%(7例/40例),前者Frey综合征发生率明显较后者低,这可能与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切口短,切除的范围相对局限,保留了腮腺表面较多的SMAS筋膜,使得司分泌的节后副交感神经纤维与支配汗腺分泌的交感神经纤维错位愈合的可能性降低有关。

俞光岩等[6]认为,腮腺部分切除术后保留的腺体组织具有一半以上的分泌功能,唾液能从主导管顺利排出而减少涎瘘的发生。手术最大限度地保留腺体组织及腮腺主导管,由于腺体组织具有再生能力,保留了腮腺相当一部分的功能的残存腮腺组织的功能及形态均可得以恢复,也减少了术后面部凹陷畸形的发生。本研究结果与国内外学者的报道结果基本相同[7]。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不同于简单的“剜除术”,它是在正常腮腺组织内切除病复组织,该术式不影响手术的彻底性。作者采用沿肿瘤外0.5~1.0cm切除肿瘤及部分腺体组织的手术方法,效果满意,未见复发病例。

4 结论

单发腺淋巴瘤,3cm以下的多形性腺瘤[8]是首选的适应证。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是治疗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或其他良性肿瘤合适的手术方式。与传统的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相比,腮腺区域性切除术,能减少面部凹陷畸形、暂时性面瘫、Frey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未增加肿瘤的复发率。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的方法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总结唐山市人民医院2001年6月~2007年5月收治的85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40例)和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手术(45例)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效果。结果: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的患者暂时性面瘫、Frey综合症、面部凹陷畸形等方面均优于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手术(p<0.05)。两种术式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腮腺区域性切除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腮腺肿瘤,腮腺浅叶切除术,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Emodi 0,Naaj IA,Gordin A,et al.Superficial parotidectomy versus retrograde partial superficial parotidectomy in treating benign salivary gland tumour-pleomorphic adenoma[J].Journal of Cranio-Maxillofacial Surgery,2006;34(Suppl1):39-40

[2]欧新荣,刘蜀凡.腮腺手术与面神经主要分支损伤[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1;17(3):189-190

[3] Filho WQ,Dedivitis RA,Rapoport A,et al.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 flap preventing Frey syndrome following prostatectomy[J].World J Surg,2004;28(4):361-364

[4] Helmus C.Subtotal parotidectomy:a 10-year review(1985 to 1994)[J], Laryngoscope,1997;107(8):1024-1027

[5]俞光岩,马大权.腮腺肿瘤切除术的改进和发展[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7;42(1):6-9

[6]俞光岩,马大权,柳晓冰,等.腮腺区域性部分切除术在沃辛瘤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6;31(6):372-374

[7] Witt RL.Facial nerve function after partial superficial parotidectomy:an 11-year review(1987-1997)[J].0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9;121(3):210-213

腮腺切除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口腔科手术治疗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中抽取75例,其中男34例,女41例,年龄17岁~65岁,平均年龄(38.70±5.13)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10.27±4.48)个月。本组患者术前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CT/MRI确定肿瘤位置与大小,有恶性可疑者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术后病理诊断为多形性腺瘤49例、沃辛瘤18例、基底细胞腺瘤6例、肌上皮瘤2例;肿瘤发生部位为颌后区和颌角下区。患者均无腮腺部位手术治疗史,随访资料完整,手术为同一组医师完成。按照电脑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7例、对照组38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术前用美蓝画出切口路径:从耳屏上方沿耳面沟垂直向下绕过耳垂后,在乳突尖前方沿下颌升支后缘顺下颌角方向延伸2 cm左右,至舌骨大角平面。局部浸润麻醉后沿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于腮腺咬肌筋膜浅部翻瓣后暴露腮腺,解剖面神经,切断伸入腺体的耳大神经分支后切除肿瘤及腮腺浅叶;若肿瘤位于深叶则先将腮腺浅叶切除,游离牵开肿瘤浅面的面神经后将其切除,不保留腮腺管,皮瓣复位后分层缝合,置负压引流管。术后低强度负压引流48 h后拔除引流管,绷带加压包扎7 d后去除。

1.2.2 研究组

术前用美蓝画出切口路径:自耳轮脚沿耳屏内缘向下绕过耳垂,经耳后沟向上至耳中部,在此处以75°角从下后方进入发际后倾斜向下延伸5 cm左右。全身麻醉下沿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于耳屏软骨表面翻开皮瓣,在耳前切口约1 cm处切开腮腺咬肌筋膜,在其深面分离至腮腺前缘和下缘,暴露耳大神经后,解剖并保留耳大神经的耳后支和耳垂支,切除进入腺体的耳前支。解剖并游离腮腺后缘暴露二腹肌后腹,以精细血管钳钝性分离二腹肌与茎突三角间隙内组织找到面神经总干,循面神经总干由上至下解剖面神经分支的同时将肿瘤与周围1 cm左右的腮腺浅叶组织一并从神经表面切除,结扎腮腺分支导管,保留主导管;肿瘤位于深叶则掀起部分腮腺浅叶,分离面神经分支后切除肿瘤及周围深叶组织,然后将腮腺浅叶复位。根据术区凹陷大小和深度切取胸锁乳突肌前上部,以上方附着处为蒂转瓣填塞凹陷区并与周围组织固定缝合,通常1/3宽度和1/2深度的肌瓣即可满足修复需要。复位面部皮瓣,先将腮腺咬肌筋膜对位严密缝合,后逐层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置负压引流管。术后引流及加压包扎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统计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2年,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率;比较2组患者对术后面部外观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处理所得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见表1。

2.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见表2。

2.3 2组患者对术后面部外观的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面部无明显瘢痕遗留,术侧发生轻度凹陷畸形4例;对照组患者面部均有程度不等的瘢痕,术侧发生轻度凹陷畸形7例,明显凹陷畸形18例。2组患者对术后面部外观的满意度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3。

3 讨论

随着对腮腺良性肿瘤病理研究的深入,以及功能性外科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保留部分腮腺浅叶和选择性腮腺深叶切除术逐渐兴起[2],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良,用于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取得显著效果。分析如下。

3.1 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外观

相较于传统的“S”形切口,改良后的美容切口采用耳屏内侧缘切口,并且将耳后切口延伸至发际内,隐蔽、美观、瘢痕小,且不影响术野暴露;但术中须注意尽量防止损伤毛囊,避免术后脱发。利用胸锁乳突肌肌瓣填充组织缺损部位,有效改善了术后面部凹陷畸形。

3.2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口干。改良术式保留了较多的腮腺组织和腮腺主导管,使其分泌涎液的功能未受较大影响,显著降低了术后口干的发生率。操作时应尽量分离并结扎与主导管相连的分支导管,预防术后涎瘘。(2)Frey综合征。其又称耳颞神经综合征或味觉性出汗综合征,是腮腺肿瘤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术中未经处理其发生率高达40%左右,多于腮腺术后6个月~1年内发生[3]。根据目前公认的迷走再生学说,我们采用腮腺咬肌筋膜对位缝合和胸锁乳突肌肌瓣转移,相当于在腮腺组织和皮肤之间建立了两层“屏障”,有效预防术中被切断的耳颞神经再生时,支配腮腺分泌功能的副交感神经纤维与支配汗腺和皮下血管的交感神经末梢发生错位连接。(3)暂时性面瘫。腮腺手术中面神经的解剖和保护十分重要,面神经总干解剖位置固定且粗大,容易辨认、不易损伤,而面神经分支不仅细小而且解剖位置变异大,易损伤,同时改良切口方便面神经总干暴露。我们采用循面神经总干解剖分支,使得术后暂时性面瘫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与曹钟义等报道[4],解剖面神经总干法暂时性面瘫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解剖下颌缘分支法、解剖前部分支法的结论相符。术中应避免直接牵拉面神经,少用电凝止血,放置负压引流管时尽量远离面神经,术后低强度吸引。(4)涎瘘。改良术式保留了腮腺主导管,腺体切除少、创面小,使残余腺体分泌的唾液能顺利进入口腔;腮腺咬肌筋膜严密对位缝合,可对残余腺泡起到压迫作用,使得术后涎瘘的发生率降低。本文2组术后涎瘘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考虑与术后低强度负压引流和加压包扎措施到位有关。

综上所述,耳后发迹切口,局部面神经解剖+腮腺部分切除,缝合腮腺咬肌筋膜,胸锁乳突肌肌瓣转移的改良术式切除腮腺良性肿瘤,在并未显著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复发率的同时,明显改善了患者术后面部外观,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改良术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口腔科手术治疗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行“S”形切口传统腮腺切除术),研究组37例(行耳后发迹切口,局部面神经解剖+腮腺部分切除,缝合腮腺咬肌筋膜,胸锁乳突肌肌瓣转移的改良术式),比较2组的手术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除涎瘘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对术后面部外观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腮腺良性肿瘤切除行改良术式相较于传统术式,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面部外观,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腮腺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改良术式,面部外观,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邱蔚六.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062-1063.

[2]吴列红.腮腺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术的临床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8,16(2):137.

[3]王文锋,郑东昕,黄欣,等.腮腺咬肌筋膜在腮腺切除术中的应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2,22(3):211-213.

腮腺切除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科手术治疗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共196例 (男106例, 女90例) , 年龄24~75岁, 平均54.5岁。术后病理确诊为:乳头状囊腺瘤3例、基底细胞腺瘤3例、肌上皮瘤5例、沃辛瘤78例、多形性腺瘤107例。手术方式:腮腺全叶切除33例、腮腺区域性切除38例、腮腺浅叶切除125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75例, 采用常规手术方法切除腺体和肿瘤后, 遗留凹陷处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121例, 应用胸锁乳突肌瓣修复腺体和肿瘤切除后遗留的凹陷缺损。所有手术都是在经口腔气管内插管全麻下, 患者取垫肩头偏健侧仰平卧位, 作常规s形切口, 先切取部分肿瘤组织送冰冻病理检查, 均提示为良性肿瘤, 根据肿瘤位置、大小等具体情况分别行腮腺浅叶、全叶或浅叶部分切除。胸锁乳突肌瓣制作:首先要暴露胸锁乳突肌上半部分, 在切口下炎颈阔肌深面向颈后分离, 距离乳突6~8 cm处切断胸锁乳突肌浅层一半, 沿着胸锁乳突肌的肌纤维切至乳突下1.5~2 cm处, 形成一个带蒂皮瓣, 将皮瓣翻转覆盖于术后凹陷区, 与周围组织缝合。两组所有患者术毕均常规放置负压引流, 分层缝合切口, 弹力绷带加压包扎7~10 d。术后应用抗菌药物3~5 d, 嘱患者餐前30 min口服阿托品片0.3 g, 连用7~10 d。

1.3 评价标准:

术后面部凹陷畸形程度的判断:患者与健侧进行比较, 自乳突至下颌角做一连线, 耳垂凹陷处与该连线做一垂直线, 测量两条线交叉点与耳垂凹陷处的距离, 此距离记为凹陷程度, >1.5 cm者为不满意, 1~1.5 cm者为比较满意, <1 cm者为满意。诞漏诊断标准:观察瘘口和术区缝合伤口有无清亮液体流出。Frey判定标准:本组患者Frey判定采用碘-淀粉实验法, 男性修面, 女性除去化妆, 室温≤24℃, 排除外界干扰。准备蓖麻20 g, 碘3 g, 均加入到200 m L无水乙醇中, 患侧腮腺咬肌涂抹碘溶液, 干燥后撒上淀粉, 患者进食酸性食物, 2 min后观察涂抹在咬肌的淀粉颜色变化, 不变色为阴性, 变蓝色为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Statisticsl7.0软件进行χ2检验, 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在腮腺良性肿瘤术后面部凹陷畸形、Frey综合征和涎瘘的发生有无显著差异性。

2 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均随访6~48个月,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1。

注:实验组患者术后面部凹陷畸形、Frey综合征及涎瘘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01)

3 讨论

在本组121例实验组患者中仅有19例出现术后面部凹陷畸形, 而75例对照组患者中则有64例出现术后面部凹陷畸形, 二者有显著差异性。本组患者均采用胸锁乳突肌皮瓣, 是因为其解剖特点, 胸锁乳突肌位于腮腺下方, 术中可以暴露其前缘, 不需要额外增加切口, 转移方便[2]。

Frey综合征是腮腺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 患者表现为在进食酸性食物后出现耳前部、颊部、颞部皮肤潮红、发热、出汗等不适现象, 一般发生于术后3~6个月。有学者统计其发生率在1.7%~97.6%[3]。121例实验组患者中发生Frey综合征的有18例, 而对照组75例患者中则有38例发生Frey综合征, 二者有显著差异性。我们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将胸锁乳突肌瓣转移至腺体和肿瘤切除后遗留的凹陷缺损处, 不仅明显改善了术后面部凹陷畸形, 而且阻断了副交感神经纤维和交感神经纤维末梢的错位愈合, 从而有效地降低了Frey综合征的发生[4]。

诞瘘主要表现为在局部缝合口处出现瘘口, 有清亮液体流出, 做多发生于腮腺浅叶切除或者局限性切除之后, 引起诞瘘的最常见原因是在手术过程中切断腮腺组织、术中腺泡残留过多, 或术中切断或残端未严密缝合, 涎液集聚在术中凹陷区域, 压力过大从切口薄弱部位溢出形成瘘[5]。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将胸锁乳突肌瓣转移至腺体和肿瘤切除后遗留的凹陷缺损处, 有效减少了涎液的积聚, 降低了压力, 从而减少了涎瘘的发生。

Kiemer[6]等通过尸体解剖对胸锁乳突肌的动脉血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胸锁乳突肌的血液供应主要分为3个部分, 上1/3血液供应主要依靠枕动脉, 中1/3段血液供应依靠甲状腺上动脉、颈外动脉和二者的分支, 下1/3血液供应依靠肩胛上动脉。当然, 应用胸锁乳突肌瓣改善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引起的面部凹陷畸形时也有不足之处:肌瓣萎缩致凹陷处组织量填充不足, 肌瓣缺血坏死等影响修复效果;副神经损伤出现不能抬肩症状;胸锁乳突肌损伤过重出转头功能障碍等。

综上所述, 胸锁乳突肌瓣能够显著改善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面部凹陷畸形, 明显降低Frey综合征及涎瘘的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冠斌, 唐有盛.腮腺手术应用胸锁乳突肌瓣转移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的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 2012, 24 (1) :21-23.

[2]王宁, 杨湛, 吴勇, 等.胸锁乳突肌瓣整复术在腮腺术后畸形中的应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1, 12 (2) :159.

[3]余海, 刘德裕, 李传真, 等.耳后肌筋膜骨膜瓣及改良除皱切口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9, 23 (10) :1167-1169.

[4]陈林林, 刘晓霞, 谭伟兵, 等.蒂在后的颈阔肌肌皮瓣修复腮腺咬肌区皮肤组织缺损[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0, 15 (11) :612-614.

[5]王军, 马世红, 宋一丁, 等.垂直斜方肌肌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1, 25 (5) :554-557.

上一篇:生活的解读下一篇:不稳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