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甲切除

2024-07-23

鼻甲切除(通用5篇)

鼻甲切除 篇1

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弯曲, 或鼻中隔一侧或两侧局部突起, 引起鼻腔、鼻窦生理功能障碍并产生症状 (如鼻塞、鼻出血头痛) 者, 称为鼻中隔偏曲。鼻塞是鼻中隔偏曲的常见症状之一[1]。“C”型偏曲或嵴突引起同侧鼻塞, 对侧鼻腔长期承担主要通气功能, 鼻黏膜持续处于充血状态, 而出现下鼻甲代偿性肥大, 又称结构性鼻炎, 其结果是出现双侧鼻腔通气功能障碍, 手术矫正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单纯行鼻中隔矫正而忽视了代偿性下鼻甲肥大, 术后鼻腔通气功能改善有限。为观察鼻中隔矫正联合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后疗效, 我科选择了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代偿性肥大患者100例, 进行分组治疗, 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代偿性肥大患者共100例, 均为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 无鼻窦炎、鼻息肉及其它阻塞性鼻腔疾病。年龄18~55岁, 男72例, 女28例, 均持续性鼻塞为第一主诉, 其它症状包括鼻干、头痛等, 鼻干、头痛不列为本组观察对象。术前常规检查鼻窦冠状CT扫描, 均显示鼻中隔伴下鼻甲肥大。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 (50例) 行鼻中隔偏曲矫正并下鼻甲部分切除术;B组 (50) 例行单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手术方法

采用表面麻醉加局部浸润麻醉下鼻内窥镜手术。A组行常规鼻中隔左侧前方“L”型切口, 黏骨膜下剥离至超出中隔偏曲部位, 行中隔软骨前方, 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交界处以及中隔软骨下方附着处三线法松解并部分切除, 同时处理中隔棘突或嵴突。术中仅切除偏曲的骨性或软骨部分, 保留大部分骨性与软骨, 鼻中隔黏膜复位。采用电动吸切器吸除肥大下鼻甲外1/3部分, 增生下鼻骨予以部分切除, 视情况将下鼻甲骨向外侧骨折, 充分止血, 膨胀海绵填塞双侧鼻腔, 并于术后48h取出。B组:单纯行鼻中隔矫正术, 完整保留下鼻甲[2]。

1.3 评价方法

术后各组均随访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记录患者术后主观感觉, 0分代表鼻塞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学习;10分代表鼻腔功能良好, 不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让患者在10cm的标尺上示意鼻腔通气功能的主观感受[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50例患者术后随访半年, 均通气良好。行鼻内窥镜检查见双侧下鼻甲无肥大及萎缩, 黏膜修复良好;B组患者中, 有33例因下鼻甲肥大, 术后鼻腔通气仍不满意, 再次入院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改善通气, 其余17例患者术后鼻腔通气虽不满意, 但拒绝再次手术。患者VAS评分:A组10分;B组5.68分, P<0.01, A组鼻腔通气情况明显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对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 行鼻中隔偏曲矫正即可解决其鼻腔通气功能, 无需常规联合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从而减少对正常鼻腔黏膜组织的手术损伤, 保护下鼻甲的正常生理功能。由于多数鼻中隔偏曲是随着鼻腔的缓慢发育逐渐形成, 常常合并有下鼻甲代偿性肥大, 传统观点认为, 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中隔矫正术后, 代偿性肥大的下鼻甲可在一定程度上缩小, 无需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临床工作中发现, 大部分患者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改善鼻腔通气, 提高生活质量。保留完整下鼻甲的手术方法, 患者在术后长期内鼻腔通气改善不佳, 手术满意度低。为此, 我科对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代偿性肥大的患者行鼻中隔矫正联合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结果显示, 患者术后鼻腔通气改善良好, 定期门诊鼻内窥镜复查, 未发现鼻腔粘连及下鼻甲萎缩等并发症, 说明这该方法效果明显, 安全可靠, 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应用。

摘要:目的 对鼻中隔偏曲伴对侧下鼻甲代偿肥大患者行偏曲矫正联合下鼻甲部分切除, 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鼻中隔偏曲伴代偿侧下鼻甲肥大患者100例, 随机分为两组, A组 (50例) 患者采取鼻中隔矫正联合下鼻甲部分切除术;B组 (50例) 行单纯鼻中隔矫正术。视觉模拟量表评分 (VAS)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半年的鼻腔通气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 VAS结果显示A组鼻腔通气情况明显优于B组, 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鼻中隔偏曲伴对侧下鼻甲代尝性肥大的患者, 可选择鼻中隔矫正联合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关键词:鼻中隔,矫正联合下鼻甲部分切除,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黄选兆, 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94-195.

[2]张家雄, 邹文焘, 蔡晓菁, 等.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伴与不伴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对患者术后鼻腔通气功能的影响[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2, 26 (6) :38-40.

鼻甲切除 篇2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慢性鼻-鼻窦炎患者30例, 男19例, 女11例;年龄16~67岁, 平均 (34.2±10.8) 岁;病程6个月~10年, 平均 (4.1±1.2) 年。20例患者多鼻窦或双侧全鼻窦出现病变, 8例患者单侧多鼻窦出现病变, 2例患者单鼻窦出现病变。经检查发现, 患者中鼻甲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肿、黏膜肥厚或息肉样变, 29例患者筛泡区形成息肉, 5例出现泡状中甲, 1例出现后鼻孔息肉, 患者的中鼻道和下鼻道有黏脓性分泌物或脓性分泌物。经冠状位鼻窦CT检查, 22例患者出现上颌窦炎、前组筛窦炎或后组筛窦炎、额窦炎, 20例患者出现黏膜肥厚或水肿, 7例患者的鼻道窦口复合体的钩突骨质增生, 6例患者全鼻窦炎。

方法:所有患者接受中鼻甲部分切除术:手术过程在鼻内镜的直视下进行, 鼻内息肉较大的患者使用吸切器切除, 保证手术的视野。切开钩突前缘的黏膜, 用反咬钳咬除钩突骨质, 扩大并开放上颌窦口。开放前组和后组筛窦, 并咬除基板, 吸净筛窦中脓性分泌物, 并取出息肉组织, 充分显露筛窦顶壁。对单纯上颌窦炎患者切除后鼻孔的钩突和息肉, 并扩大上颌窦口;对伴随有额窦炎的患者, 将额隐窝骨质咬除后, 将额窦底壁充分暴露, 并将骨质祛除, 使额窦能够有效引流。中鼻甲游离缘出现息肉样变或黏膜肥厚的患者, 使用吸切器切除息肉样变和肥厚黏膜。使用镰状刀切开中鼻甲游离缘, 采用由后至前纵向切除的方式, 然后使用息肉钳咬除中鼻甲外侧的黏膜和骨壁。若患者出现泡状中鼻甲, 则切开气房, 保留中鼻甲内侧的黏膜和骨壁, 保证中鼻甲空间5 mm以上。若患者伴有蝶窦炎, 则切除中鼻甲后端的1/4;如果患者伴有额窦炎, 则切除中鼻甲前端的1/4, 从而有利于通气和引流。将中鼻甲内侧的保留部分悬挂在鼻腔外侧壁和鼻中隔之间, 并用明胶海绵将二者分离。使用2包鼻内藻酸钙进行填塞和止血。术后第2天将填塞物取出, 并每隔1 d进行1次换药。术后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并局部采用类固醇激素喷鼻治疗。患者出院后, 每2周复查1次, 取出鼻内痂皮, 并清除鼻窦内的息肉样病变黏膜组织和水肿, 使用吸引头对患者上颌窦口、蝶窦、额窦的开放和引流情况进行探查, 对治疗效果进行进一步的巩固。

疗效评定标准: (1) 痊愈:患者的脓涕、持续性鼻塞、头痛、头胀、嗅觉功能减退等临床症状彻底消失, 经鼻内窥镜检查发现术腔黏膜上皮化, 窦口的开放良好, 没有脓性分泌物; (2) 好转:患者的脓涕、持续性鼻塞、头痛、头胀、嗅觉功能减退等主要症状明显减轻, 经鼻内窥镜检查发现术腔黏膜部分区域形成肉眼组织, 或出现水肿, 存在少许的脓性分泌物, 窦口的开放良好; (3) 无效:患者的脓涕、持续性鼻塞、头痛、头胀等主要症状没有改善, 经鼻内窥镜检查发现术前粘连, 形成息肉, 窦口狭窄或闭塞, 并出现脓性分泌物[3]。

结果

30例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 随访率100.0%, 随访时间4个月~3年, 平均随访 (10.4±2.9) 个月。经过观察和分析, 发现30例患者中, 痊愈23例 (76.7%) , 好转5例 (16.7%) , 无效2例 (6.7%) 。嗅觉功能明显改善或恢复28例 (93.3%) , 额窦、蝶窦、上颌窦开放良好26例 (86.7%) , 鼻窦存在闭锁和狭窄4例 (13.3%) , 其中2例患者在咬除了增生骨质并清除了肉芽后, 窦口的引流通畅;其余2例患者的窦口引流不畅, 需进行第2次手术治疗。

讨论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鼻道窦口的复合体部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 该部位的黏膜和骨质会出现增生性的肥厚, 或者鼻腔结构异常, 如泡状中鼻甲、钩突和前组筛窦的过度气化, 都会改变鼻道中的压力和气流, 从而引起鼻窦和鼻腔的生理功能异常, 降低治疗效果[4]。

在本次研究中, 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采用了中鼻甲部分切除术的治疗方式。通过随访我们发现, 30例患者中, 痊愈23例, 好转5例, 无效2例。28例患者的嗅觉功能明显改善或恢复, 26例患者的额窦、蝶窦、上颌窦开放良好, 4例患者的鼻窦存在闭锁和狭窄, 其中2例患者在咬除了增生骨质并清除了肉芽后, 窦口的引流通畅;其余2例患者的窦口引流不畅, 需进行第2次手术治疗。

在手术治疗当中, 我们将患者中鼻甲的外侧壁切除, 同时保留中鼻甲的内侧壁, 并彻底地开放额窦、筛窦, 扩大了上颌窦口和蝶窦, 从而有效地恢复了鼻道空间的正常结构, 使鼻窦黏膜能够与气流充分接触, 发挥出湿化功能和引流自洁功能[5]。有研究发现, 相较于中鼻甲完全切除术来说, 中鼻甲部分切除术能够更好地开放窦口, 这是由于部分保留中鼻甲, 能够避免鼻内病灶清除造成的影响, 同时还可以减少鼻内痂皮形成及肉芽生长[6]。更重要的是, 中鼻甲的内侧壁与嗅觉功能密切相关, 因此术后患者的炎症消退之后, 中鼻甲黏膜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因此, 患者的嗅觉功能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 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中鼻甲部分切除术, 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 保持鼻窦良好的引流和通气, 符合人体的生理功能。

参考文献

[1]俞琳琳, 刘洋, 吴慧莉, 等.中鼻甲部分切除术在鼻内镜手术中的作用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3, 19 (15) :370-372.

[2]胡克波.选择性中鼻甲部分切除术4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 22 (19) :23-24.

[3]周慕龙.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对中鼻甲术中处理和术后疗效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 (14) :91-91.

[4]姜胤辉, 高智, 孟祥达, 等.鼻内镜手术病变中鼻甲不同处理方法与疗效的关系[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 28 (16) :643-646.

[5]陈永婷.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110例临床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 (14) :504-505.

鼻甲切除 篇3

关键词:下鼻甲黏骨膜下部分切除术,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效果

采用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来改善鼻腔通气功能的手术历史悠久,方式众多,目标是为了缩小下鼻甲、通畅呼吸、增强药物对鼻炎的治疗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515800)作用[1]。随着对鼻腔生理功能的逐步认识和重视,随着微创手术概念的普及,功能性下鼻甲手术方式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回顾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自2003至2009年72例下鼻甲黏骨膜下部分切除术和51例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资料,对两种手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选择2003至2009年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治疗的123例病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为鼻内镜下下鼻甲黏骨膜下部分切除术,共72例,男47例,女25例,平均年龄37岁,B组为鼻内镜下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共51例,男31例,女20例,平均年龄34岁。鼻腔检查:下鼻甲呈结节或桑葚状,表面粗糙,暗红色为主,萘甲唑啉收缩不敏感。

1.2 麻醉与手术方法

麻醉:用浸有1%丁卡因和0.1%肾上腺素的棉片做鼻腔黏膜表面麻醉3次,1%利多卡因加少量肾上腺素做下鼻甲从前往后做局部浸润麻醉。

手术方法:A组(鼻内镜下下鼻甲黏骨膜下部分切除术):在鼻内镜引导下,用尖刀在下鼻甲前端根部沿下鼻甲走行,纵行切开直至骨质,用剥离子分离下鼻甲骨膜,使下鼻甲骨与骨膜分离之下鼻甲后端,用下鼻甲剪将部分下鼻甲骨质剪除,用电动显微切削器由后往前切削下鼻甲下面和外侧面黏膜下组织。使下鼻甲与鼻中隔的间隔不少于5mm,复原黏膜瓣,用膨胀海绵填塞,48h后取出。B组(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在鼻内镜引导下,用下鼻甲剪将下鼻甲游离下缘从前往后肥厚黏膜剪除,如下鼻甲骨质肥大,应将骨质部分一同剪除,用凡士林纱条填塞,48h后取出。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自觉鼻塞消失,通气良好,前鼻镜检查能够看到中鼻甲和部分鼻咽部后壁。有效:鼻塞明显减轻,通气比术前改善,前鼻镜检查能够看到部分中鼻甲,鼻咽部不能看到。无效:鼻塞无改善,鼻镜检查不能看到中鼻甲和鼻咽部。

1.4 统计学方法

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近期临床疗效

随访时间为术后1~2个月,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到,A组近期疗效有效率优于B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P=0.41>0.05

2.2 远期临床疗效

随访时间为术后1年以上,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到,A组远期疗效有效率优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7,P=0.000<0.05

2.3 手术并发症

A组出现鼻出血4例,鼻腔粘连1例,鼻腔干燥感和干痂形成1例,创面明显瘢痕增生3例,发生率12%(9/72)。B组出现鼻出血8例,鼻腔粘连5例,鼻腔干燥感和干痂形成9例。,创面明显瘢痕增生6例,发生率54.9%(28/51),A组手术并发症明显低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下鼻甲功能主要是对空气的调湿、调温、过滤、接受物理化学的调节作用,维持正常鼻腔阻力及整个呼吸道阻力的作用,以适应下呼吸道黏膜和肺的生理要求。下鼻甲对鼻腔通气起到阀门作用,它通过体积的变化来调节鼻腔气流的强弱,与鼻中隔之间形成的面积对通气阻力的大小起决定性作用。下鼻甲黏膜表面大部分为柱状纤毛上皮覆盖,纤毛数量、纤毛运动和黏液毯对鼻腔清洁、调湿有重大意义。下鼻甲手术应该符合微创要求,在缩小下鼻甲体积的同时,尽可能保存下鼻甲黏膜完整性,保护下鼻甲黏膜正常生理功能[2]。

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虽然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但以破坏和牺牲下鼻甲黏膜表面正常纤毛结构,影响下鼻甲正常生理功能为代价。使鼻腔对空气加温加湿功能减弱,黏液纤毛运输效率降低。术中难以准确掌握切除下鼻甲的体积大小,术中操作及术后抽出填塞物时创面容易出血,愈合时间长,手术创面大[3],术后创面为瘢痕性愈合,鼻腔容易出现粘连、结痂干燥、甚至可至空鼻综合征等并发症。

下鼻甲黏骨膜下部分切除术,在下鼻甲黏膜表面仅作一切口,于黏骨膜下剥离切除下鼻甲骨,对下鼻甲骨性增生肥厚疗效较好。如果下鼻甲骨质不大,只是黏膜肥厚,可用电动切削器准确将肥厚黏膜下组织削薄。对下鼻甲骨质上抬者,可将下鼻甲骨质骨折外移。优势在于下鼻甲体积缩小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解剖结构完整性,完整保留下鼻甲黏膜表层不受损伤,下鼻甲骨质部分切除或骨折外移,有效减少下鼻甲的体积,另外由于下鼻甲黏膜与骨质进行分离复位,术后瘢痕形成可以将下鼻甲往外侧牵拉,使下鼻甲与鼻中隔的距离达到3~5mm,拓宽总鼻道的空间,改善通气。

在并发症方面,鼻内镜下下鼻甲黏骨膜下部分切除术的并发症明显少于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切除了较多下鼻甲黏膜,创面瘢痕愈合损伤鼻腔黏膜的生理功能,引起鼻腔干燥结痂和粘连概率明显增加,另外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方式简单,对于下鼻甲位置不良者未对其合理的处理,使术后与鼻中隔粘连机会增大。

总之,随着对下鼻甲的研究和探索,下鼻甲是鼻腔的重要结构,它在鼻腔生理功能甚至整个呼吸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保护下鼻甲的功能,对下鼻甲的手术应该慎重进行,目前下鼻甲手术有20多种,各有特点,有关手术适应证、手术标准及并发症仍是众说纷纭,时至今日仍然无统一的得到广泛认同的手术方式和程序,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下鼻甲手术应该建立在保留下鼻甲结构、维系功能、消除症状的基础上,临床上许多传统的手术方式也越来越多被微创手术所替代。

综上所述,从本组资料来看,鼻内镜下下鼻甲黏骨膜下部分切除术与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都取得不错临床效果,各有千秋。但下鼻甲黏骨膜下部分切除术能更好保留下鼻甲黏膜完整性和功能,恢复下鼻甲在鼻腔内的正常形态,并发症少,远期疗效好,能达到更好治疗目的,符合微创的要求,值得提倡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许庚.对下鼻甲的评价[C].第42期鼻内镜手术培训班及慢性鼻窦炎研讨会,2010:171-174.

[2]韩德民.下鼻甲的结构、功能与症状[J].耳鼻喉-头颈外科,2003,10(4):195-196.

鼻甲切除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以下简称“我院”) 行鼻内镜手术46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合并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已向患者详细告知将参与临床研究, 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无特殊职业及环境史, 均符合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诊断标准[1]和哮喘诊断标准[4]。将46例患者根据是否行中鼻甲切除分为切除组和保留组。切除组24例, 男14例, 女10例, 年龄14~60岁, 平均 (42.0±0.4) 岁;保留组22例, 男12例, 女10例, 年龄15~62岁, 平均 (41.0±0.2) 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患者的主要症状有鼻塞、黏脓性鼻涕、头面部胀痛及嗅觉减退等症状, 均需手术治疗。术前均行鼻窦CT扫描, 证实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有不同程度的炎症表现, 中鼻甲存在不同程度的息肉样变。所选患者均已排除免疫缺陷疾病、肿瘤、头面部外伤史、手术史;排除神经、精神、内分泌系统疾病及先天性失嗅的患者;排除近1个月内有呼吸道急性感染史及哮喘急性发作史的患者。

1.2 围术期治疗及手术方法

所选患者均按同一方案进行围术期治疗。术前:术前1周两组患者均常规使用抗感染药物 (克拉霉素, 250 mg/次, 口服, 1次/d) 、鼻用糖皮质激素 (内舒拿, 200μg/次, 喷鼻, 1次/d)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顺尔宁, 10μg/次, 口服, 1次/d) 、鼻腔冲洗 (鼻可乐, 冲鼻, 2次/d) 等治疗。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下鼻内镜下Messerklinger术式切除钩突、筛泡, 然后根据中鼻甲的病变类型、病变程度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1) 保留组:沿中鼻甲中线纵形切开, 沿中鼻甲骨外侧面矢状切除病变组织; (2) 切除组:咬除息肉样变及漂移的中鼻甲, 保留中鼻甲根部作为解剖标志。术后:两组均于术后24~48 h内取出鼻腔填塞物, 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泼尼松, 0.5 mg/ (kg·d) , 口服, 3~5 d], 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鼻、抗感染药物 (<1周) 及黏液促排剂药物口服、鼻腔冲洗治疗。术后1~2周内首次清理术腔, 以消除陈旧性积血和分泌物为主, 以后根据术腔恢复情况决定随访处理的间隔时间, 每次处理的间隔时间一般不少于2周, 持续3~6个月[1]。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1.3.1 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y评分

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均根据2012年昆明指南[1]进行双侧鼻腔评分: (1) 息肉:0=无息肉, 1=息肉仅在中鼻道, 2=息肉超出中鼻道; (2) 水肿:0=无, 1=轻度, 2=严重; (3) 鼻漏:0=无, 1=清亮、稀薄鼻漏, 2=黏稠、脓性鼻漏; (4) 瘢痕:0=无, 1=轻, 2=重 (仅用于手术疗效评定) ; (5) 结痂:0=无, 1=轻, 2=重 (仅用于手术疗效评定) ; (6) 每侧0~10分, 总分0~20分。治疗前的评分不包括瘢痕项。

1.3.2 嗅功能检测

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均采用T&T标准嗅觉计检测[5], 以嗅物稀释倍数作为定量分析依据, 采用5种嗅物, 分别为玫瑰花香味、焦味、腐败味、水果香味、粪臭味, 分别予以10倍稀释, 取1×10-5~1×10-2范围的8种浓度。根据浓度从低到高分别用-2、-1、0、1、2、3、4、5分表示。用15 cm×0.7 cm的无味滤纸前端蘸1 cm的试嗅液, 置于受检者前鼻孔下方1~2 cm处, 嗅闻2~3次, 依次由低浓度到高浓度顺序检测。取5种嗅素的识别阈的平均值, 根据说明书评定标准将嗅觉功能分级:0~1.0分为嗅觉正常 (1级) , 1.1~2.5分为轻度嗅觉损害 (2级) , 2.6~4.0分为中度嗅觉损害 (3级) , 4.1~5.5分为重度嗅觉损害 (4级) , 5.5分以上为嗅觉丧失 (5级) 。患者嗅觉功能提高至1级视为正常, 提高1个级别视为改善, 级别下降或者与之前级别相同视为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鼻内镜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鼻内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术后两组均明显低于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术后切除组鼻内镜评分明显低于保留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 *P<0.05

2.2 两组嗅觉改善情况及手术前后嗅觉评分比较

切除组有20例 (83.3%) 患者嗅觉改善, 4例无变化;保留组有12例 (54.5%) 患者嗅觉改善, 10例无变化, 两组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9, P=0.03) 。术前两组嗅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术后切除组嗅觉评分明显低于保留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 *P<0.05

3 讨论

随着生活习惯、周围环境改变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合并哮喘的发病率大大增加, 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随着鼻内镜技术的不断成熟, 为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诊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对合并哮喘患者的治疗虽然不能达到非常满意的效果, 但可起到明显改善和控制的作用, 对其行中鼻甲切除术, 即所谓的“根治性鼻窦开放术”处理之后, 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黏膜和骨质的炎症负担, 保证病变区引流通畅, 并为药物治疗创造了重要前提, 也为药物治疗取得更好效果提供了结构基础, 并不会导致空鼻综合征[6];并且可通过降低鼻腔阻力及鼻腔副交感神经末梢对微小颗粒和化学气体刺激的反应性, 明显改善支气管收缩和痉挛, 使哮喘症状得以缓解。Jankowski等[7]研究表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合并哮喘的患者, 通过根治性方法, 如中鼻甲切除的轮廓化或经鼻改良Denker手术等, 术后症状改善明显。本研究对在我院耳鼻喉科行中鼻甲切除及保留的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疗效的对比, 通过术前及术后鼻内镜评分及嗅觉评分的比较, 发现切除组的患者术后鼻内镜及嗅觉评分均明显改善, 主客观症状均有改善, 从而为中鼻甲在术中的处理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

中鼻甲位于窦口鼻道复合体的前部, 是保护中鼻道及鼻窦口的天然屏障, 在鼻腔的生理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中鼻甲存在大量的腺体, 能产生较多抗体, 有分泌和输送的功能, 同时也是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重要解剖标志。但针对病变中鼻甲是否应保留, 一直都有很多争议。许多学者从保持鼻腔正常的解剖生理出发, 主张保留中鼻甲, 也有学者主张行根治性手术切除中鼻甲, 他们认为既可以清除病变, 增加鼻腔的宽度, 给术中术后鼻腔清理带来方便, 同时也可以减少鼻腔粘连, 降低鼻窦炎的复发率, 从而提高手术疗效[8,9,10], 并且不会引起空鼻综合征, 残留的中鼻甲仍能作为手术的解剖标志。李玉瑾等[11]研究表明恰当的保留中鼻甲有利于鼻腔正常解剖及生理功能的恢复, 而切除中鼻甲虽术后早期中鼻道通畅, 但破坏了正常生理结构, 加之周围组织代偿性增生, 反而影响术后疗效;主张对中鼻甲尽量保留, 减少术腔息肉复发及肉芽生成, 从而提高疗效。怀德等[12]研究表明主张对息肉样变的中鼻甲行全部或部分切除, 以减少息肉复发。本研究表明中鼻甲切除后, 患者主观症状及客观症状都有明显改善, 为临床提供了一定的实践依据, 但对是否需常规切除仍需大量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中鼻甲切除组中20例 (83.3%) 患者嗅觉改善, 保留组中12例 (54.5%) 患者嗅觉改善, 表明对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行中鼻甲切除术后嗅觉有所提高, 可能是切除后增加鼻腔宽度, 易于切除病变组织, 促使筛房、蝶窦、蝶筛隐窝融为一体, 术腔扩大后保证了病变区域气流通畅, 使气流到达嗅区黏膜, 且减少对嗅裂的损伤及术后组织粘连, 并且切除中鼻甲后应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鼻可直达嗅区而使变态反应导致的嗅觉减退机制[13]进一步得到抑制, 同时达到引流通道最大化, 减轻黏膜和骨质表面的炎症负担, 从而提高嗅觉。近几年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 鼻内镜手术中切除中鼻甲组与保留中鼻甲组比较, 术后嗅觉改善更明显[12]。

本研究表明两组患者鼻内镜评分均较术前有所改善, 切除组患者的客观症状改善明显。可能是患者术后术腔宽敞, 可以充分地清理术腔水肿的黏膜与囊泡、新生的肉芽及复发性的息肉, 患者术后内镜下黏膜形态恢复期缩短, 使内镜评分明显改善, 并在降低息肉复发及缓解哮喘发作的同时并未增加术后的不适症状。Soler等[14]的研究在统计学上控制各种混杂因素后, 认为中鼻甲切除组内镜下转归要优于中鼻甲保留组。Marchioni等[15]研究表明中鼻甲部分切除通过减少鼻息肉再次生长和阻塞鼻腔的黏膜面积从而延长了复发的时间, 因此中鼻甲切除术患者的内镜评分明显提高也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

中鼻甲作为鼻腔的重要生理解剖结构, 其处理方法是鼻内镜手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显示,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合并哮喘患者行中鼻甲切除术后鼻腔通畅, 主客观症状明显得以改善, 在临床工作中有一定的可行性。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研究例数少, 并只通过鼻内镜评分及嗅觉两方面进行评估, 并且本研究嗅觉检查主观性强, 可考虑在以后临床研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行嗅觉事件相关电位的客观检查, 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在以后临床工作中需收集更多病例及患者术后鼻腔变化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性分析, 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

摘要:目的 研究在鼻内镜手术中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合并哮喘患者中鼻甲切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合并哮喘的患者46例, 通过对不同病变的中鼻甲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将其分为切除组 (24例) 和保留组 (22例) 。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对两组进行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y评分及嗅觉功能评估, 通过鼻内镜及嗅觉功能评分进行疗效的客观及症状的主观评估, 并对所有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术前切除组Lund-Kennedy评分为 (5.96±2.55) 分, 保留组为 (5.45±2.89) 分,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63, P=0.56) ;切除组术后LundKennedy评分为 (2.79±1.14) 分, 保留组为 (4.27±2.14) 分,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6, P=0.02) 。②术后两组嗅觉功能均较术前有所改善, 切除组中20例 (83.3%) 患者自觉嗅觉改善, 保留组12例 (54.5%) 患者自觉嗅觉改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9, P=0.03) 。切除组术前评分为 (2.68±0.78) 分, 保留组为 (2.57±0.86) 分,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43, P=0.60) ;切除组术后评分为 (1.07±0.39) 分, 保留组术后评分为 (2.09±0.63) 分,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68, P=0.02) 。结论 对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合并哮喘的患者, 中鼻甲切除患者术后鼻内镜及嗅觉评分均明显降低, 对此类患者主张行鼻内镜下手术切除中鼻甲, 并为临床提供一定的理论实践依据。

鼻甲切除 篇5

资料与方法

80例患者是经多年、多种药物、脱敏等治疗效果不佳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符合1997年海口会议修订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43例, 女37例;年龄16~56岁, 平均37岁;病程2~20年, 平均6.5年。鼻内镜下见80例患者鼻腔黏膜苍白水肿, 伴有不同程度的鼻中隔偏曲及下鼻甲肥大, 双侧鼻腔通气欠佳。

治疗方法:80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双下甲部分切除术以及筛前神经阻断术。鼻内镜下常规矫正偏曲的鼻中隔, 祛除偏曲的棘突及嵴突, 并切除部分肥大的下甲, 切除双下甲部分肥厚的黏膜及咬除部分肥大的骨质, 保持双下甲内侧壁的完整性及正常形态, 双下甲均骨折外移, 确保鼻腔通畅。而后黏膜刀在双侧鼻丘黏膜作“井”划痕深达骨面, 术后双侧鼻腔填塞, 48小时祛除鼻填塞物, 并给以抗感染、促排药物静滴治疗。

统计学方法:对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评分结果用 (x±s) 表示, 采取配对t检验。

结果

术后, 大部分患者鼻腔通气明显改善, 鼻痒、打喷嚏等症状较前好转。术后随访1周, 鼻腔黏膜肿胀逐渐好转。术后随访1个月, 鼻腔干痂逐渐脱落, 无一例嗅觉减退、萎缩性鼻炎、鼻中隔穿孔、鼻干、头痛等。

显效81.3% (63/80) , 有效15.0% (12/80) , 无效6.3% (5/80) , 总有效率93.8%。疗效评分显示治疗前 (11.34±2.17) 分, 治疗1个月后 (6.71±1.86) 分, 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它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体系, 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 表现出一种炎性侵入。多种因素对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如特异性变应原的侵入、T细胞的调控, Ig E的介导, 肥大细胞的启动, 黏附分子的趋化, 嗜酸性粒细胞的聚集、活化并释放介质, 以及神经内分泌的影响。筛前神经是支配鼻腔的感觉神经, 通过筛前孔进入鼻腔, 分为鼻外支和鼻内支[3]。筛前神经含有丰富的副交感神经纤维, 鼻内支主要分布在鼻黏膜内浆液腺高密度区和鼻腔的敏感部位, 刺激该部位可导致喷嚏、流涕的发生, 所有通过阻断鼻腔筛前神经, 可降低敏感性, 对腺体的分泌产生抑制作用, 能有效的改善变应性鼻炎的症状。

药物治疗仍然是变应性鼻炎的主要方法。在临床工作中, 我们发现, 单纯型变应性鼻炎无鼻腔结构异常的患者, 药物治疗效果满意, 但合并有鼻腔结构异常的患者, 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变应性鼻炎有季节性及全年性之分。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多与特殊季节的某些致敏物质有关, 而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发生, 鼻腔结构的异常引发鼻腔气流动力学的改变, 进而激发鼻黏膜的超敏反应等, 可能占有重要的地位[4~6]。本组研究中发现80例合并鼻腔结构异常的变应性鼻炎患者, 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双下甲部分切除术、筛前神经阻断术, 术后症状改善明显, 可见纠正鼻腔内的异常结构, 恢复鼻内结构的正常形态, 这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的患者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及双下甲部分切除术, 除了能有效的改善鼻腔的通气, 从而引流减少抗原滞留及炎性介质的发生和存在, 还能够破坏部分筛前神经副交感纤维及大部分胆碱能神经节细胞, 阻断神经反射, 使感觉功能减低, 对外界的不良刺激的敏感性降低, 从而减轻血管扩张, 降低腺体分泌, 可消除打嚏、流清涕症状, 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目的。鼻丘划痕则可保证最大限度地切断筛前神经纤维, 阻断对异常刺激的感受, 降低鼻黏膜敏感区的敏感性, 阻断腺体的分泌, 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组80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腔结构异常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 疗效满意, 手术治疗给我们治疗变应性鼻炎带来了新视角。但手术适应证应严格把握, 避免手术扩大化, 适合手术的变应性鼻炎患者: (1) 变应性鼻炎伴鼻腔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双下甲肥大、泡状中甲等, 患者有鼻塞、头痛等症状。 (2) 变应性鼻炎伴鼻息肉或鼻窦炎的患者。 (3) 变应性鼻炎患者经积极药物治疗、免疫治疗, 效果欠佳, 影响患者生活的可考虑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双下甲部分切除术以及筛前神经阻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及双下甲部分切除术、筛前神经阻断术治疗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 对术前及术后的症状及体征进行对比, 评价治疗效果。结果:80例合并有鼻腔结构异常的变应性鼻炎患者, 经手术治疗后, 疗效显著, 其中显效81.3% (63/80) , 有效15.0% (12/80) , 无效6.3% (5/80) , 总有效率93.8%。疗效评分显示治疗前 (11.34±2.17) 分, 治疗1月后 (6.71±1.86) 分, 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合并有鼻腔结构异常的变应性鼻炎患者, 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鼻内镜,鼻中隔偏曲,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变应性鼻炎

参考文献

[1] 李华斌, 韩德民.对变应性鼻炎的再认识[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4, 11 (2) :133-135.

[2] 中国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 中华耳鼻咽喉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 (1997年修订, 海口) [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8, 33 (3) :134-135.

[3] 孙树岩, 董震, 卜国铉, 等.筛前神经与常年性鼻炎的解剖学研究[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0, 25 (4) :216-217.

[4] Naclerio RM.Allergic rhinitis[J].New Engl J Med, 1991, 325 (12) :860-869.

[5] Baraniuk JN, Kaliner MA.Neuropeptides and nasal secretion[J].J Allergy Clin Immunol, 1990, 86 (4) :620-627.

上一篇:局域网中的ARP欺骗下一篇:美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