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切除后

2024-07-29

肝切除后(共10篇)

肝切除后 篇1

摘要:肝脏是一种具有再生能力的特殊机体器官。部分切除肝、肝实质细胞的肝脏, 剩余的非实质细胞及各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各种类型的肝干细胞可迅速响应, 促进肝脏恢复正常形态功能。本文首先介绍肝切除术后肝脏再生调控的效应细胞, 主要包括肝细胞、肝窦内皮细胞、胆管上皮细胞和Kupffer细胞等。然后介绍肝脏再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其中参与这三个阶段调控的因子主要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肝细胞生长因子与其受体CMet, 表皮生长因子 (EGF) 与其受体EGFR和去甲肾上腺素, 卵圆细胞, 在肝切除后促进肝再生, 促进肝脏疾病患者恢复身心健康。

关键词:肝切除术,肝再生,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肝脏疾病行肝切除术后, 肝细胞数量大幅减少, 各种生物信号进行反馈调节, 以促进增殖和分化的肝细胞增殖, 以达到快速返回到原始状态和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的肝脏目的, 此过程称为肝再生[1]。肝脏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的优点, 在临床上对治疗肝脏疾病具有积极作用。近几年来, 肝切除术后肝再生调控机制在小鼠实验中取得一定程度上的进展, 本文就肝切除术后肝再生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做进一步探讨, 现综述如下。

1肝切除术后肝脏再生调控的效应细胞

人体的肝脏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具有能力的肝细胞非常少, 在肝脏疾病患者行肝切除术后, 剩余肝组织细胞获得可再生的特异性功能, 从而肝脏恢复回病变前的形态[2]。此过程参与的细胞包括肝细胞、窦内皮细胞、胆道上皮细胞和枯否细胞的效应细胞的肝切除术调节后肝细胞再生[3]。肝细胞在术后第1天达到增殖高峰期, 肝细胞在肝脏再生的主要是效应细胞。研究显示不同类型的非实质细胞分泌多种活性物质, 促进肝细胞再生因子繁殖, 对肝脏再生具有正面影响[4]。

2肝切除术后肝脏再生的途径

2.1肝脏细胞再生的启动阶段

2.1.1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因子是与相应受体结合, 产生胞内信号, 从而激活转导转录因子, 这些基因组变化对肝再生的研究中观察到的启动阶段提供了数据。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相互依存是肝细胞再生的主要方式。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在启动阶段发挥重要作用[5]。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在肝切除术后1h即已升高, 时间较肝细胞DNA合成期更早。肿瘤坏死因子α是一种库普弗 (Kupffer) 细胞产生的多效应的细胞因子, 主要通过两个细胞突触来传递信号, 肝细胞中的启动阶段, 广泛参与促进肝再生反应[6]。研究表明, 小鼠肝部分切除后, 在肝再生中TNF-α受体1缺陷的显著表现并不是在肝再生后。这项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α在肝再生激活是主要通过与TNFR-1结合而发挥作用。许多慢性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暴发性肝衰竭和TNF信号传导途径失调的发病密切相关。一项研究报告说, TNF-α也可以通过诱导转化生长因子-α在肝组织修复的表达[7]。肿瘤坏死因子-u03b1不直接促进肝细胞的有丝分裂, 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可以发现, 可加强其他生长因子如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的直接促有丝分裂作用。因此, 启动阶段因子α肝再生过程中不直接启动, 但许多同时参与急性时相反应的细胞因子[8]。

2.1.2白细胞介素6。急性反应后能迅速增加在肝再生中的白细胞介素的参与是生物因素, 主要是从肝细胞开始的, 主要是Kupffer细胞。白细胞介素6及其受体IL6R绑定和激活的酪氨酸激酶活性的JAK;通过磷酸化的JAKSTAT3活化的活化, 增强激活的STAT3和其他转录因子的表达, 用相同的生长因子促进肝细胞增殖的影响[9]。大量的研究表明直接启动因子白细胞介素6促进肝再生, 而在早期肝再生反应中, 肿瘤坏死因子α和其受体相结合的阶段涉及重要的转录因子在肝再生全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2肝脏再生的繁殖阶段

2.2.1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 与其受体C-Met。肝细胞生长因子的第一个已知在肝再生中的传播阶段中的细胞因子中的一个重要的作用, 刺激成熟肝细胞和有丝分裂促进作用的因子的成熟和分化。肝细胞生长因子主要由肝脏非实质细胞, 如Ito细胞、库普弗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组成, 外面的肝肺、肾和脑组织还可以生产。研究表明, 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浓度内小鼠肝部分切除术后可能在第一个小时内明显上升, 然后逐渐下降。研究发现, 小鼠肝细胞生长因子直接进入门静脉, 也可以发现, 肝细胞和肝实质细胞增殖数量明显增加[10]。大量资料证明肝细胞生长因子在肝切除术后肝细胞再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HGF和c-Met受体, 除了激活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 还诱导c-Met受体蛋白的构象变化, 从而使受体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 促进肝细胞生长的组合[11]。肝细胞生长因子和其受体蛋白在肝再生的过程中是具有重要价值。

2.2.2去甲肾上腺素。早些时候的研究表明通过作用于肾上腺受体α1可以放大表皮生长因子与肝细胞生长因子有丝分裂信号的作用, 直接对肝细胞有丝分裂不采取行动的是去甲肾上腺素。实验结果表明, 在肝再生早期肝细胞的分离及体外培养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局部β在肝实质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抑制作用。去甲肾上腺素作为生长促进剂, 破坏生长因子和生长抑制因子的平衡, 并启动肝细胞从G0至G1进行繁殖生长[12]。此外, 跑步者去甲肾上腺素也增加, 表皮生长因子与原癌基因的表达导致十二指肠腺分泌。上面的描述证据去甲肾上腺素是在促进肝再生中的积极作用。

2.2.3表皮生长因子 (EGF) 与其受体EGFR。表皮生长因子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因子促进肝细胞的有丝分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是一种多功能配体介导的跨膜糖蛋白, 位于染色体短臂癌基因表达产物第七。EGFR的配体包括TGF-α和表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在氨基酸水平上与肿瘤坏死因子α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同点, 与受体结合相互竞争[13]。研究已经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胞外结合位点, 分子的二聚化反应组合后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酪氨酸激酶被激活的是细胞内段, 可有效催化磷酸受体的特定氨基酸残基。细胞内的磷酸化可以识别并将绑定到包含的蛋白质受体SH2域以磷酸化, 原因信号转导最终达到的目的是促进肝再生[14]。研究表明, 在小鼠实验中, 表皮生长因子对培养的肝细胞直接刺激有丝分裂原的作用。对肝脏疾病患者行肝切除术后血浆中表皮生长因子水平不会升高, 然而EGFR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会在肝切除术后30min内增强, 并在1h达到高峰,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是促进肝脏再生的重要生物因子。

2.3肝脏再生的终止阶段

卵圆细胞:卵圆细胞是参与肝脏再生终止阶段的主要细胞因子, 主要分布于胆囊外的胆管内, 由胆囊分泌进入肝脏, 而达到促进肝细胞再生的目的。这些卵圆细胞在肝脏发生病变后, 行肝切除后, 活性明显增高。在研究中, 对肝切除的大鼠进行进行性观察卵圆细胞水平, 可明显发现卵圆细胞水平呈抛物线型变化, 同样的原理适应于肝脏切除的人类。有研究显示, 对于肝脏切除的患者进行卵圆细胞监测, 几乎所有患者在肝切除术后1d内卵圆细胞计数达最高值, 然后随着肝脏形态功能逐渐恢复而恢复到正常水平[15]。卵圆细胞促进氧化物酶体增殖分化, 使受体信号通路被激活[16]。研究显示, 肝脏切除的家兔, 在术后12h内卵圆细胞水平增高, 卵圆细胞促进了肝脏的修复。因此大量临床资料表明, 卵圆细胞也是肝再生调控中必不可少的生物因子之一。

3结语

通过以上各种生物因子对肝脏细胞各方面的调控, 促进蛋白合成, 在肝再生调控中起着积极作用[17]。随着科技的进步, 生物学家对肝切除术后肝再生调控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是肝部分切除术后的肝脏再生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但肝再生中许多因子和信号传导间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还需要医疗界的不断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进行肝脏切除的手术患者, 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肝脏正常功能, 促进患者恢复身心健康, 减少肝切除术后对患者机体的伤害。

肝切除后 篇2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012-01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因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而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其发病率在实体恶性肿瘤中居第六位[1,2]。同时也是全球癌症致死的第三大病因。作为肝细胞癌治疗的主要手段,肝脏切除手术一直深受肝胆外科医生关注。随着解剖性肝切除技术的发展和大量运用,HCC手术治疗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现对解剖性肝切除的理论基础、技术优势、存在的问题等相关报道进行综述。

一肝切除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以及解剖性肝切除的概念

肝切除术作为HCC治疗的主要手段使其疗效得到了明显提高[3]。肝脏的解剖性切除(Anatomical Resection,AR)[4,5]被定义为基于任何Couinaud肝脏分段系统的系统性肝切除。是通过阻断相应节段的Glisson氏蒂使拟切除的肝脏实质产生缺血性改变,并沿着肝脏表面的缺血与正常组织界线至第二肝门之间的平面完整地切除供应肿瘤病灶的门静脉分支所支配的节段肝实质的一种肝切除方法。理论上[6],沿着门静脉分支的解剖性切除能够有效清除肿瘤病灶的整个功能单位,包括原发病灶、卫星病灶、门静脉微小侵犯等。AR能明显提高HCC患者术后无病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具有极大的临床运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二AR的提出、发展及意义

Couinaud[7]于1957年提出的肝脏外科解剖理论将肝脏分为8个独立的解剖节段,它们具有独立的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及胆管系统。Glisson和Couinaud[8]将由门静脉、肝动脉和胆(肝)管组成并由一层纤维鞘包裹的结构称为Glisson氏蒂。基于该结构提出的肝外Glisson氏蒂血流控制理论被认为是经典的hilar入肝血流控制法的替代方案。不通过肝实质而在肝门部分离并“整体”阻断Glisson氏蒂结构进行入肝血流控制的方法先后由Couinaud[9]和Takasaki[10]进行了报道。目前研究认为,Glisson氏蒂入路解剖性肝切除能避免全肝血流阻断,加快肝实质切除速度以及减少肝内转移复发,并减少残留肝脏血管和胆管系统的损伤[11-13]。

三AR的适应症

由于HCC具有经门静脉系统转移的特征,理论上所有的HCC均应行AR以最大程度切除门静脉区域内可能发生的肿瘤转移[14]。但因HCC患者多具备肝硬化等背景疾病影响肝功能,除了符合米兰标准的HCC患者能够从AR获益已取得广泛共识外[14-18],目前临床实施HCC肝切除需要同时解决两个相互矛盾的问题:1)根治性切除肿瘤血管分布区域的肝实质以及2)尽可能多地保留肝实质预防术后肝功能衰竭[19]。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推荐的标准[20],肝切除患者需满足的条件包括(i)满意的肝功能(通常Child-Pugh分级A级并仅有轻度或中度门静脉高压);(ii)单发包块并无大血管侵犯;(iii)足够的剩余肝脏体积(FLR,非肝硬化患者至少达到20%而Child-Pugh分级A级的肝硬化患者至少30%-40%,并保留残余肝脏出入血流和胆管)。除此以外,由于Glisson氏蒂入路为基础的AR关键步骤是对相应节段的Glisson氏蒂进行分离阻断[21],加之任何变异,尤其是动脉和胆管的变异,均发生在肝门板的下方[22],因此所有与Glisson氏蒂相关的操作均应在肝门板上方进行以保证手术安全。肝静脉作为肝脏血液回流系统,同时也是Glisson氏蒂为基础的肝脏解剖节段的分界标志[21],AR必须对其加以显露和保留以保证术后肝脏血液回流。因此肝静脉主干、第一、第二肝门部未受到肿瘤组织侵犯也是AR的必备条件。

微小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和门静脉侵犯(portal vain invasion,PVI)是H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影响复发和生存的最重要危险因素[18,23-26]。AR对肝脏节段性功能单位的整体移除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术后残余MVI和PVI从而改善预后。目前认为肿瘤大小,大体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肝内微小转移灶等是发生MVI的重要因素[18]。Zhao等[26]对266例根治性多结节性HCC患者的回顾性研究表明,血清AFP>400μg/L,GGT>130U/L,肿瘤总尺寸>8cm,肿瘤数目>3个是此类患者发生MVI的预测指标,对于此类患者行AR是有价值的选择。

四AR的优点

4.1手术操作的优点

以Glisson氏蒂入路法为代表的AR优势在于[21]:它是一种可以在肝门部不需行肝切除和全肝入肝血流阻断的情况下直接经肝外直接阻断次级Glisson氏蒂后将肝脏分为三个节段后进行的肝实质切除。此外通过Glisson氏蒂路径法可以方便确认切除节段与肿瘤位置关系提高手术效率。节段性切除是AR操作的基本方式,在肝功能有限不足以支撑切除肝脏节段时,可以对肝脏的终末节段实施更小范围的锥形切除从而最大程度地保留肝脏组织。另外,由于Glisson氏蒂入路法为代表的AR能缩短手术时间,并且解剖分离Glisson氏蒂的操作均在肝门板以上进行,不必担心出现动脉和胆道的任何变异而保证了手术安全。在肝脏部分切除中,右前叶切除是肝切除最困难的类型[27]。但通过Glisson氏蒂入路法能够快速确定并阻断支配右前叶的次级Glisson氏蒂从而明确右前叶范围后进行切除。

AR的另一优势在于整个手术过程中全肝血供并未中断,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肝组织的功能避免術后肝功能衰竭。Chang等[28]报道了6例位于右半肝的多发或巨块型HCC患者实施VI-VIII节段解剖性肝切除病例。与右半肝切除相比,保留V段实施VI-VIII段的肝切除可是残余肝体积平均增加13.9%。通过Glisson氏蒂阻断对VI-VIII段的肝切除无明显技术障碍,术后仅1例患者出现肝功能衰竭。提示AR对于肝内多发结节型或巨块型HCC的治疗价值。

4.2AR減少术后治疗复发,提高患者生存

解剖性切除作为提高预后的主要手段,其优势多体现在单发病灶大小介于2-5cm的Child A级肝功能HCC患者中[14-18 ]。据Susumu等[15]进行的一项包含了全日本范围内72,744例HCC患者的研究认为,<2cm的HCC患者用非手术治疗手段也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而>5cm的患者因其肿瘤分期升级,使得增大后的肿瘤引起的负面因素抵消了AR的预后优势。在2011年,Zhou等[30]对1985年至2009年间共包含2917例HCC患者(其中AR1,577例、NAR1,340例)的手术方式对比研究的文章进行meta分析后认为,AR在原位复发率、术后早期(≤2年)复发率等方面较 NAR更低且有统计学意义。AR还提高了HCC患者术后3年和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

肝癌术后主要影响预后的高复发率多源于肿瘤血管侵犯和原发灶周围播散[31]。Shuji等[18]对110例(其中45%即49例患者病检证实MVI)行AR切除的标本进行的研究表明,合并与不合并MVI的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和术后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20.8%、52.6%和59.3%、92.0%。鉴于HCC经门静脉转移的特点,而AR能够整体性切除肿瘤所属节段门静脉供血的肝实质,在发生门静脉侵犯(PVI)的患者实施AR对于改善预后具有明显优势。Ken 等[25]对267例HCC肝切除患者(55例发生显微镜下亚节段门静脉分支侵犯当中单发PVI44例,多发PVI11例)的研究认为,多发性PVI的肝内复发率较单发PVI更多见,AR能提高单发PVI的术后无病生存率,而在多发PVI患者当中是否行解剖性切除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五 AR的局限

5.1手术方式的局限

一些报道[15,16]认为解剖性切除的适应症有限,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当中,过度切除会导致术后肝功能衰竭并增加手术死亡率。据日本癌症研究协会(LCSGJ)提供的数据[33],仅有23%的HCC患者能够进行AR。具有肝脏疾病背景的患者行解剖性肝切除仍有困难。在AR之外,这些患者所行NAR在手术方面的技术难度总体较低,较少的肝切除量同时意味着更少的术后并发症。然而,这些潜在的优势也必须和术后肿瘤预后关联才能对整个治疗过程和总体预后进行评估。

5.2目前研究的局限性

解剖性切除较非解剖性切除具有明显的预后优势,但前者肝脏切除范围大,对肝功能储备有更高的要求。而非解剖性切除组在背景肝疾病、肝硬化程度等方面较解剖性切除者具有劣势。因此使用传统配对研究对两种手术方式的预后进行对照研究存在困难。Masayuki等[14]由连续的268例HCC患者(其中AR110例NAR158例)中使用倾向性配对评分为基础对两种切除类型的预后进行了逻辑性多因素研究。他们从肝脏病理学背景、肝功能、肿瘤标记物水平等方面成功配对44例患者。研究结果表明解剖性切除具备更好的总体生存率(OS)。但仍期盼有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RCT)研究报道出现。

六小结

肝脏的解剖性切除(AR)是基于Couinaud肝脏分段的系统性肝切除。它能够有效清除肿瘤病灶的整个功能单位,能明显提高HCC患者术后生存率。AR手术关键步骤是对相应节段的Glisson氏蒂结构进行分离阻断,以缺血性改变确定病灶所在肝脏节段,而无需阻断全肝入肝血流。其优势在于切除节段的高选择性,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肝脏功能避免术后肝功能衰竭。作为提高预后的主要手段,其优势多体现在单发病灶大小介于2-5cm的Child A级肝功能HCC患者中,并且能提高单发HCC发生PVI的预后。目前AR的肿瘤学优势仅从术后能否获得长期生存的角度进行讨论,而缺乏RCT及临床病理学证据来支持这种优势。倾向性配对分析可以成功运用于对两种切除类型的预后进行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Parkin DM, Bray F, Ferlay J,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2002. CA Cancer J Clin. 2005;55:74–108.

[2] Ferenci P, Fried M, Labrecque D, et 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 global perspective. J Clin Gastroenterol.2010;44:239–245

[3]Yukio O, Hiroki N.Treatment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Japan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Our experience and published work review. Hepatology Research 2015; 45: 59-74.

[4]RegimbeauJM, BelghitiJ.Primary and secondary liver neoplasms.2002 ;52(19):2191-8.

[5]Sakon M,NaganoH,NakamoriS,etal.Intrahepatic recurrence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fter hepatectomy: analysis based on tumor hemodynamics. Arch Surg.2002;137(1):94-9.

[6]Yuki K, Hirohashi S, Sakamoto M, et al. Growth and spread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review of 240 consecutive autopsy cases. Cancer. 1990;66:2174–9.

[7].CouinaudC.The anatomy of the liver. 1992.

[8]Couinaud C. A simplified method for controlled left hepatectomy.Surgery 1985; 97:358-361.

[9]Takasaki K, Kobayashi K, Tanaka S, et al. Newly developed systematized hepatectomy by Glissonean pedicle transection method. Shujutsu 1986; 40:7-14.

[10]Takasaki K. Glissonean pedicle transection method for hepatic resection: a new concept of liver segmentation. J HepatobiliaryPancreatSurg 1998; 5:286-291.

[11]Fong Y, Blumgart L. Useful stapling techniques in liver surgery. J Am CollSurg 1997; 185:93-100.

[12]Ramaciato G, Aurello P, Angelo F, et al. Effective vascular endostapler techniques in hepatic resection. IntSurg 1998;83:317-323.[13]Takasaki K .Glissonean pedicle transection method for hepatic resection: A new concept of liver segmentation. J HepatobiliaryPancreatSurg 1998; 5:286-291.

[14].Masayuki I, Toru M,Masaki K, et al.Propensity score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e prognostic advantage of anatomical liver resect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4 March 28; 20(12): 3335-3342.

[15]Susumu E,TakashiK,ShigekiA,etal.Comparison of the outcomes between an anatomical subsegmentectomy and a non-anatomical minor hepatectomy for sing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based on a Japanese nationwide survey.Surgery 2008;143:469-75.

[16]Alessandro C,GuoLQ,MatteoC,etal.Anatomic versus nonanatomic resection in cirrhotic patients with earl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urgery 2014;155:512-21.

[17]Yoji K,Akio S,Junji Y,et al.Significance of anatomic resection for early and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Langenbecks Arch Surg 2012 397:85-92.

[18]Shuji S,RyokoK,KojiO,etal.Microvascular Invasion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Its Predictable ClinicopathologicalFactors.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 15(5):1375-1382.

[19].Makuuchi M, Sano K,etal.The surgical approach to HCC: our progress and results in Japan. Liver Transpl 2004;10:S46-52.

[20]Benson AB III, Abrams TA, Ben-Josef E, et al.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Hepatobiliary cancers. J NatlComprCancNetw 2009;7:350–391.

[21].Masakazu Y,SatoshiK,Shun-ichiA,etal.JHepatobiliaryPancreatSci 2012;19:3-8.

[22]CouinaudC.Thevasculo-biliarysheaths.Surgical anatomy of the liver revisited. Paris: Self-printed; 1989:29–39.

[23]TimothyM.P,KeithAD,JeanNV,etal.Tumor Size Predicts Vascular Invasion and Histologic Grade: ImplicationsforSelection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Liver Transplantation 2005;11(9):1086-1092.

[24]Kiyoshi H,NorihiroK,HiroshiI,etal.Prognostic Impact of Anatomic Resec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nnals of Surgery 2005;242(2):252-259.

[25].Ken S, Kiyoshi K, NorifumiH,etal.Pro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ccompanied by microscopic portal vein invasion.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9;15(21): 2632-2637.

[26].Zhao WC,FanLF,YangN,etal.Preoperative predictors of microvascular invasion in multinodula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EJSO 2013;39:858-864.

[27]MakuuchiM, Hashikura Y, KawasakiS,etal.Personal experience of right anterior segmentectomy (segments V and VIII) for hepatic malignancies. Surgery.1993;114:52–8.

[28]Chang KJ, Jie W, You KC,etal.Anatomic resection of liver segments 6-8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4 20(15): 4433-4439.

[29]Marcel AC, Paulo H, Estela R RF,etal.IntrahepaticGlissonian accessfor segmental liver resection in cirrhotic patient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 2006;192:388–392.

[30]Zhou Y, Xu D, Wu L, et al. Meta-analysis of anatomic resection versus nonanatomic resec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Langenbecks Arch Surg. 2011;396:1109–1117.

[31]Portolani N, Coniglio A, Ghidoni S, et al. Early and late recurrence after liver resec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gnostic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Ann Surg. 2006;243:229–235.

肝切除后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特需一科住院治疗的HCC肝切除术后发生腹水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纳入标准: (1) 术中诊断为HCC并行肝切除术,术后第3天超声检查发现有腹腔积液。 (2) 肝硬化的诊断标准需符合2000年9月由西安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分会肝病学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3) 治疗期间使用相同利尿剂,且剂量不变。排除标准:肝性脑病不能配合者;曾有外敷皮硝过敏者;治疗期间利尿剂种类或剂量发生变化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术前肝功能Child评分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表1)。研究入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及注意事项

1.2.1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保肝利尿治疗及常规护理。治疗组另加皮硝外敷腹部及相应护理。取500g皮硝,装入40cm×30cm长方形棉布袋(此布袋已获实用新型专利),直接平置于患者腹部,每次敷4h,每日2次,间隔2h,共应用6d。每日均观察皮硝外敷治疗后患者的症状、腹围(cm)、B超检查盆腔积液的最大值(cm)及左上腹部空肠壁厚度(mm)。

1.2.2 观察指标

(1)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临床治愈为腹腔积液及全身症状缓解或消失,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好转为腹腔积液及其他症状明显好转,实验检查有改善;未愈为腹腔积液未见减轻,其他症状及肝功能无改善或恶化[2]。 (2) 腹围差值=治疗前腹围-治疗后腹围。 (3) 盆腔积液差值=治疗前盆腔积液最大值-治疗后盆腔积液最大值。 (4) 空肠壁厚度差值=治疗前空肠壁厚度-治疗后空肠壁厚度。 (5) 两组术后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大便次数。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94.3%、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098, P<0.05) 。见表2。

注:Z=-2.098, P=0.036<0.05

2.2 两组临床指标

治疗组腹围、盆腔积液和空肠壁厚度差值分别为 (4.2±1.9) cm、(2.6±1.2) cm、(1.6±1.0) mm;对照组分别为(3.2±1.8) cm、(1.9±1.1) cm、(1.1±0.8) mm。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2.3 两组肝功能及排便结果

两组术后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排便次数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3.1 皮硝腹部外敷治疗腹水依据充分

HCC患者腹水形成机制比较复杂,低白蛋白血症和门静脉压增高是主要原因,其他可能的原因还有肝淋巴回流障碍,肾脏血液动力学改变,肝性肾小球硬化症,肝源性肾小管酸中毒等[3]。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限制水、钠的摄入补充白蛋白和利尿等,至今尚未见局部外用药物治疗腹水的报道。皮硝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含水硫酸钠,包含有1个分子硫酸钠和10个分子结晶水。曾报道[4,4,5]用于治疗便秘、肠内异常发酵、阻塞性黄疸及慢性胆囊炎、破伤风、高血压脑病、肾性高血压危象、心绞痛、急性重症胰腺炎等疾病,具有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消炎去肿的功效,本研究探讨了皮硝外敷腹部治疗HCC肝叶切除后腹水的临床价值,其临床效果令人满意,证实了皮硝可降低胃肠道水肿,并具有较强的消炎去肿、促进肠蠕动与气体排出的作用,消除腹胀,增加肠道粘膜抵抗力,缓解胃肠静脉瘀血,减轻毛细血管渗出,抑制肠道菌群和内毒素移位,减少内毒素血症发生,改善肝功能,从根本上促进腹水的消退[6]。

3.2 皮硝治疗的护理要点

皮硝外敷治疗时,采用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也是提高疗效及耐受性的重要环节。敷药期间需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此方法起效比较慢,而患者对其期望值比较高,外敷腹部可吸出许多的水分,体外布袋潮湿和药物结晶皆为正常现象,应提前向患者宣教,使其免于过分担扰。每次操作前需耐心解释,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皮硝外敷时,一般患者取平卧位,若腹胀明显、气促时应取半卧位。使用的皮硝袋为高支棉布料制成,易吸水透气,且对皮肤无刺激。使用时皮硝袋需紧贴皮肤,充分固定,不易滑脱。注意药物的厚薄均匀,平置于腹部皮硝外敷平均厚度1cm左右为宜,太薄药力不够且疗效差,太厚则有压迫感可增加患者的不舒适感[7]。腹腔积液患者腹部膨隆,皮肤绷紧发亮变薄,容易擦伤引起感染,故嘱患者着宽松棉质的内衣。皮硝外敷后,吸出渗液及皮硝氧化,产生结晶,衣、裤、床单位污染后及时更换。每次使用前注意皮肤有无破损,使用后及时用清水擦拭干净皮肤,密切观察并记录其腹部皮肤有无红肿、瘙痒、灼热、皮疹等,并做相应的对症处理;但本研究治疗组无1例发生上述并发症,可能与我们加强局部清洁皮肤护理有关。每次使用前后,测量腹围、记录每日体重、尿量,询问有何不适主诉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有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皮硝为中药,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本研究患者用后未发现任何不适,对缓解HCC患者肝切除术后腹水有显著治疗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皮硝外敷治疗肝细胞癌 (HCC) 肝切除术后腹水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HCC肝切除术后出现腹水的患者7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 在常规保肝利尿治疗的基础上, 治疗组另加皮硝外敷腹部, 日间每次敷4h, 每日2次, 间隔2h, 共6d。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腹围、肝功能, B超检查盆腔积液和空肠壁厚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94.3%、60.0%, 高于对照组的82.9%、34.3% (P<0.05) 。治疗组腹围、盆腔积液和空肠壁厚度差值分别为 (4.2±1.9) cm、 (2.6±1.2) cm、 (1.6±1.0) mm;而对照组分别为 (3.2±1.8) cm、 (1.9±1.1) cm、 (1.1±0.8) mm。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肝功能和排便次数无差异。结论 皮硝外敷腹部能有效促进HCC肝切除术后腹水消退, 方法简便, 疗效显著。

关键词:皮硝,肝细胞癌,肝切除,腹水,护理

参考文献

[1]杨甲梅.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的处理[J].腹部外科, 2011, 24 (6) :329-330.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25.

[3]沈云, 杜宏波, 李晓玲, 等.肝硬化相关并发症——亚太肝病学会 (APASL) 第20届肝病年会[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10, 37 (6) :432-433.

[4]邹胜智, 刁攀娅.皮硝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 2010, 39 (22) :3119-3120.

[4]任贻军, 张宏琳.皮硝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 2009, 18 (12) :2048-2049.

[5]白姣姣, 贺佩青, 沈茜, 等.腹部皮硝外敷袋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09, 24 (12) :59.

[6]杜惠玲, 王国珍, 王转国.芒硝外敷治疗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的疗效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 29 (1) :10-11.

肝切除后 篇4

【关键词】术后;早期精神状态;评估;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20—01

肝炎、肝硬化等肝病如未及时治疗可发展成更严重的肝脏疾病,乃至肝癌。到肝病后期,手术切除肝脏往往是较为可行和必然选择的治疗方案[1]。肝切除术后易出现的早期精神异常又可分为抑郁、焦虑、谵妄等。其中谵妄属于急性意识障碍,主要因过度兴奋而引发中枢神经急性失调,常与疼痛、紧张、高龄、术中出血等因素有关,如不及时处理影响疾病预后[2-3]。因此术后及时评估患者精神状况并给予及时而有效的护理显得非常重要。本院肝胆外科收治32例患者,均可行肝切除手术,术后评估患者早期精神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和心理介入治疗,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47~76岁,平均年龄64岁;其中肝癌3例,肝硬化10例,肝炎15,其他肝病4例。所有患者均满足手术所需的相关指标和条件要求[4]。

2 评估

2.1 评估方法 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四版(DSM-IV)為参考诊断标准[5],术后早期精神异常多发生在术后3天之内,首次发作多集中于夜间,持续2~6 d。依据其病情不同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三种情况[6],其中轻度主要为意识不够清楚,存在幻听及反应迟钝等问题,唤醒后意识可逐渐变为清醒,表达相对正常;而中度为言语较为混乱、躁动不安、意识较差,对外界反应不明显,不能辨别昼夜或与人正常交谈;重度则为在中度基础上更为躁动不安,常伴有持续失眠,同时还可偶尔出现暴力和自残倾向。

2.1 结果 术后32例所有患者中,抑郁症发生率为15.6%(5/32),焦虑症发生率为25%(8/32),而谵妄的发生率为34.4%(11/32)例,其中男6例、女5例;轻度8例,中度3例,重度0例;平均谵妄持续时间为3-6 d,且夜晚较白天发生频率更高,白天因家人照顾,环境因素及护理相对集中及时,患者注意力有所分散,精神状态相对较好,因此发生率相对较低。由此可见,应加强夜间对患者的相应护理和干预。

3 护理

3.1 环境营造及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出现早期精神异常可能与其心理及身体状况较差存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在手术前后期间,应更为关注肝切除患者心理健康(如紧张,焦虑或抑郁等),了解是否有精神疾病史或家族遗传性精神科问题。可以及时预防和提前准备必要的心理辅导及药物介入治疗与相应护理。与此同时,为这类大手术患者提供较好较为舒适优雅清新且洁净的病床护理环境,避免强光直射及周边严重噪音。让患者有个平和清静的环境与心态。

3.2 疼痛护理 术后应及时关注和询问患者病情,给予实时监护和察看,尤其需要留意术后出血、感染及疼痛等相关症状及问题。保证患者足够的营养剂补充,有助于其健康恢复和病情稳定。同时,加强与患者经常沟通,可以尝试以小团体活动等形式分散患者注意力,让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自信心。必要时予一定止血和防感染护理,或服用镇痛及消炎药物。

3.2 用药安全护理 全程记录患者病况及用药情况,避免患者忘记服药及服错药物的情况。除术后并发症外,患者服药后有任何身体不适等情况均应给予关注,记录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并与医师及时沟通。必要时,应果断停止服药或依据情况多种药物交错服用。

4 小结

早期精神异常是一类术后发病率较高的精神疾病。由于肝脏疾病及相关的肝功能障碍在手术麻醉过程中对麻醉药的代谢影响显著,也是谵妄发生的一个重要诱因。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最为直接,因此护理人员对于该类手术应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严防易感因素。医护人员对护理风险的判别是有效防止谵妄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医护人员进行加强培训非常重要,有助于提高护士临床急救和临时应变综合能力。除了常规的影响因素如环境因素、疾病因素、生活护理等因素外,针对肝脏切除术本身的特点,患者对于肝脏切除后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及对手术风险的忧虑是诱发术后谵妄的一个危险因素;同时对症治疗,尤其是肝脏切除、肝功能损伤后,多种原本经过肝脏代谢的药物体内作用效果可能已经发生显著改变,建立与患者机体相适应的给药方案则显得尤为突出。

针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谵妄的发病率。而对于已出现精神异常症状的患者,通过实时系统的人性化护理,数天后精神异常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无早期精神异常所致的其他不良并发症,6 d后所有患者均状况良好,未再出现复发状况。

参考文献:

[1] 闭永浩,向宏市,方富义.手术切除大肝癌87例分析[J].肿瘤学杂志,2007,13(4):313-314.

[2] 王秋梅,刘晓红.老年人谵妄的识别与处理[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5):445-446.

[3] 李静,李长青.谵妄的临床研究进展[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8,16(1):68-70.

[4] 赖佳明,梁力建.肝切除相关的几个问题[J].腹部外科,2008,21(5):269-271.

[5] 邹姮婧,梅伟,张传汉,等.重症监护谵妄评定方法在术后患者中使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19(11):1046-1047.

肝切除术后并发症32例临床分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20例,男91例,女29例;年龄18~75岁,平均56岁;其中原发性肝癌66例,高位胆管癌2例,肝血管瘤10例,肝内胆管结石42例,均采用肝蒂阻断法(Pringle法)阻断肝门后行肝切除术,小范围肝切除85例,大范围肝切除35例,共发生术后并发症32例(26.67%)。将所有患者按是否发生术后并发症分为两组:有术后并发症发生列为观察组,共32例;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列为对照组,共8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见表1。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包括一般病史(性别、年龄、原发疾病、肝硬化程度、肝功能Child分级),实验室检查(HBs Ag、TBIL、ALT、AST),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失血情况、围手术期输血率)及术后并发症病种。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SPSS12.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共发生术后并发症32例,占行肝切除术患者的26.67%。其中,切口液化或感染9例、术后腹腔出血7例、胸腹腔积液7例、胆漏5例、腹腔感染3例、肝功能衰竭1例;死亡1例,死亡率0.83%,死亡原因为凝血功能障碍,肝创面渗血,再次手术止血,继发肝功能衰竭死亡。观察组的年龄、术中出血量及有无输血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围手术期有无输血史是其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1。

3 讨论

目前,肝切除仍是原发性肝癌、高位胆管癌、肝脏良性肿瘤及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等各种良恶性疾患的首选治疗方法[3]。但由于肝脏内、外复杂的解剖关系和丰富的血液供应,使得肝切除手术也成为一项风险极高的外科手术[4],其引起的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1)术中术后大出血:术中大出血主要与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经验直接相关,往往是由术中血管损伤所致;术后大出血则多由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膈下感染腐蚀创面血管及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如由术中止血不彻底引起的大出血,必须行紧急手术以再次止血,如由凝血功能障碍引起者,应于术前积极改善凝血功能,术中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并缩小手术范围,术后应及时补充新鲜血浆甚至全血,同时输入凝血酶原复合物等[5]。(2)胆漏:主要由术中肝断面未完全结扎,或结扎不牢所致。一旦发生,应保持引流通畅,如胆道没有远端梗阻,多能自愈。(3)胸腹腔积液:其原因尚未明了,多为一过性,随着肝功能好转及输入白蛋白和血浆等,多可自行吸收。(4)肝功能衰竭:其原因主要是患者原有肝脏储备能力差,术中肝切除范围过大,加之术中出血、肝门阻断及麻醉时间过长等。因此必须加强术前评估,计算出残余肝脏的体积和质量,为能否施行切除手术提供决定性依据[6]。

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患者的自身因素和各种手术因素等[7]。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平均年龄大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P<0.05),围术期输血例数多于对照组(P<0.01)。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围手术期有无输血史是其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种脏器的功能也会逐步衰退,机体的免疫功能和耐受性均明显降低,对疾病的反应性和愈合能力均明显下降,尤其是合并有其它慢性疾病时,肝切除术的风险更大[8~12]。围手术期有无输血史也是其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预后更差[9]。有学者认为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手术器械的发展,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围术期的输血量,从而明显降低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10,11]。

综上所述,患者的年龄和围手术期输血是肝切除手术的高危因素,对于高危患者,术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术中规范操作及术后密切观察,可以减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李升.根治性肝切除术在肝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6):998,1000

陆录,孙惠川.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5;32(4):252~255

董家鸿.肝细胞癌治疗理念与策略的转变[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09;8(2):85~87

付顺军,李绍强,梁力建,等.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0;16(5):325~327

陈云.肝脏肿瘤行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附47例报告)[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8;27(3):220~221

王涛,刘荣.影像学在肝切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7;28(1):79

叶伯根,高登辉,耿小平,等.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J].安徽医药,2011;15(10):1232~1234

Virani S,Michaelson JS,Hutter MM,et a1.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fter liver resection:results of the patient safety in surgery study[J].J Am Coll Surg,2007;204(6):1284~1292

Uchiyama K,Ueno M,Ozawa S,et a1.Risk factors for postoperative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after hepatectomy[J].J Hepatobiliary Pancreat Sci,2010;18(1):67~73

张新俊,王晓云,莫一我,等.精准肝切除在肝外科的临床应用[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7):104~106

牙韩年.39例严重肝外伤的手术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8):171~174

肝切除后 篇6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手术,并发症,护理

复杂肝内胆管一般是指至少出现下列情况之一:(1)经受过二次以上手术,包括胆管高位狭窄切开整形,胆肠吻合或肝叶切除,又发作胆管炎者;(2)已并发胆汁性肝硬化, 脾大, 门静脉高压,又发作胆管炎者;(3)屡发胆管炎,有结石与狭窄存在,肝功能有损害, 又并发胆管癌者;(4)经历过胆管手术,术式不明,表现肝萎缩 (切除) 一肥大复合征又并发胆管炎发作者[1]。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原则仍然是解除梗阻 (包括结石清除、狭窄解除) ,通畅引流与切除病灶。目前其治疗已转变为以肝切除术为主的综合治疗[2]。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本院采用肝切除术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180例,经过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行肝切除的复杂肝内胆管结石180例,男75例,女105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48.2岁。病史平均7 (1~20) 年。所有患者均有右上腹部疼痛,间歇性发热或黄疸病史。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162例,B级18例,后者术前经积极治疗转为A级。126例有l~4次手术史 (包括肝切除26例次,肝胆管切开取石88例,胆肠吻合术36例次) 。术前均做B超检查,MR-CP 156例,CT扫描125例,ERCP24例。合并局部肝萎缩伴肝纤维化改变125例;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征10例;重症胆管炎56例;肝脓肿6例;血吸虫病肝26例;胆总管囊肿6例;胆管癌6例;肝内胆管蛔虫5例;难治性糖尿病6例;肾功能不全6例;高血压病18例。其中,左肝内胆管结石120例,右肝内胆管结石30例,左右肝内胆管结石30例,180例同时合并肝外胆管结石120例,占66.7%,合并胆管狭窄56例,占31.1%。

1.2 手术方式

所有病例均行肝叶切除术,其中行右半切除术(V+VI+VII+VIII段)12例,右肝前叶(V+VIII段)切除18例,右肝后叶(VI+VII段)切除30例,左外叶(II+III段)切除86例,左半肝(II+III+IV段)切除30例,左内叶(IV段)切除4例。所有手术患者术中均使用胆道镜检查,术后1个月经“T”管造影或B超复查,发现肝内残余结石12例,继续术后胆道镜取石。180例手术患者同时胆道外引流术166例,胆肠吻合内引流术26例。

1.3 手术结果

本组1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肝叶切除,手术平均时间140 min (110~29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80 m (100~1700 ml) 。无术中死亡。术后30 d内无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6%,其中术后出血5例、胆漏6例、肝功能衰竭1例、胸腔积液20例、肺部感染6例、隔下脓肿3例、胆道出血2例、切口感染10例。2例术后出血的患者经再次开腹手术止血;另外1例胆漏的患者再次开腹引流;1例胆道出血急诊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及栓塞疗法,胆道出血停止。其余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平均住院时间18.6 d。术后1个月经“T”管造影或B超复查,发现肝内残余结石12例,残余结石率6.7%,均用术后胆道镜取净结石。

2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1 手术后出血

手术后出血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常见原因包括:血管结扎线滑脱;术中止血不彻底;肝断面肝组织坏死;膈下积液继发感染出血;肝功能不全或术中大量输血造成凝血因子耗竭产生的凝血病[3]。本组发生术后腹腔内出血5例,发生率为2.8%。其中1例在术后20h腹腔引流管引流液为鲜红色。引流液温度同患者体温,每小时出血量达到300ml以上,同时血压下降,为70/50mmHg、心率140次/min,患者大汗、皮肤湿冷,及时发现后,报告医生进行手术止血。另外1例术后12d护士发现患者血压低、脉搏细速、患者面色苍白,引流管引流出鲜红色血液,每小时出血量达到100ml以上。通知医生后,床边B超发现隔下大量积液。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再次剖腹手术止血。另外3例腹腔出血的患者,虽然腹腔引流管也引流出鲜红色血液,但生命体征稳定,经补液、止血、输血等保守治疗,腹腔出血停止。腹腔内出血是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出血量的大小及速度可通过患者全身状况、脉率、引流量等综合判断。为了及时发现腹腔内出血,若患者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加快、呼吸急速,四肢湿冷或腹腔引流量增多,腹腔引流液呈鲜红或暗红色,每小时引流量达100ml以上, 且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应立即通知医师,并做好紧急手术准备。

2.2 胆漏

肝切除后,手术后自肝断面会有少量的胆汁漏出,混入肝创面的渗液中。如果能得到充分的引流,肝断面的胆汁渗漏很快会自行停止,不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如果手术后每日经引流管引流出的胆汁较多,说明有较大的胆管漏扎或结扎线脱落。护理措施包括观察有无腹膜刺激征,及早发现胆汁漏,及时处理;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正确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加强全身支持治疗及抗生素应用。本组5例胆漏,术后早期每日经引流管吸引的胆汁样液体达100~500ml。经负压吸引治疗后,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均痊愈出院。本组1例在负压吸引治疗期间胆汁引流量不但未减少,反而逐日增加,同时伴有发烧,遂再次手术,行腹腔坏死组织清除,重新放置腹腔引流管,12周后痊愈出院。

2.3 肝功能衰竭

肝功能衰竭是肝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手术后死亡的最主要原因[4]。如肝功能损害严重,可出现意识改变、黄疸、腹水加重、消化道出血等表现。护理措施包括:术前行肝功能常规检查,对肝储备功能进行评估,积极做好护肝、支持疗法;给予适量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禁烟酒;熟悉肝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以早期发现并配合医生做好护肝、支持疗法;术后尽量避免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如吗啡、巴比妥类等) ,并加强保肝治疗。本组1例术后6d出现黄疸、腹胀,且逐渐加深,大量腹水,给予护肝、补充白蛋白、利尿后肝功能逐步得到改善。

2.4 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是肝切除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组发生术后胸腔积液20例,发生率为11.1%。术后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憋气、发烧。首先指导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使膈肌下降,同时给予氧气吸入, 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报告医生行B超检查确诊,然后在B超引导下置管, 行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人员要注意保持胸腔引流管的通畅,防止扭曲、受压、脱落。本组20例患者均行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积液全部得到控制。

2.5 隔下脓肿

隔下脓肿是肝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5]。肝断面出血、胆汁外漏、坏死肝组织脱落等可致膈下和肝下脓肿。肝切除术后,如果患者出现高热不退,上腹部或右季肋部疼痛,引流管吸引的液体由血性变为淡黄色,然后呈脓性,同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脉率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状,应考虑为隔下脓肿。应及时通知医师, 一旦确诊要进行积极的治疗。遵医嘱, 大剂量应用有效的抗生素;给予积极的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在B超或CT引导下行隔下脓肿穿刺引流;如果引流不畅,必须再次进行手术处理。本组出现3例隔下脓肿,经B超引导下行隔下脓肿穿刺引流成功,2周后治愈。

2.6 肺部感染

本组发生术后肺部感染6例,发生率为3.3%。表现为畏寒、高烧、咳嗽,其中1例患者表现为感染性休克,血压为80/50 mm Hg,及早拍胸片可明确肺部感染的诊断。经积极抗感染、抗休克治疗均治愈。手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除强调依据病原菌种类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外,护理方面从增强支气管分泌物的清除能力、及早恢复肺脏的通气功能入手。嘱患者在术前进行胸式深呼吸活动的锻炼,尽可能控制肺部基础疾病,去除影响肺部功能的危险因素,如吸烟患者,术前6周停止吸烟等。术后避免限制呼吸的固定绑扎,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如条件许可及早拔除气管插管,鼓励患者及早下床活动。因为安静误吸物主要来源于胃液,所以,通畅有效的胃肠减压对于减少术后肺部感染是有重要作用的。

2.7 胆道出血

本组发生胆道出血2例,发生率为1.1%。2例患者均行胆总管“T”管引流,发生胆道出血时,可见“T”管引流出鲜血,同时伴有右上腹绞痛、黄疸。其中1例予以输血、止血、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肝内胆管感染,营养支持等方法,胆道出血停止。另外1例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烦躁、心率135次/min、血压降为80/50mm Hg,考虑出血性休克,及时报告医生,在抗休克的同时,急诊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及栓塞疗法,胆道出血停止。护理人员要注意保持“T”管的通畅,防止扭曲、受压、脱落。

2.8 术后切口感染

引起切口感染的可能原因有切口内留有无效腔、血肿、异物或局部组织血供不良;肝切除术中采用肝门血管阻断,易出现胃肠道淤血、水肿,从而导致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血症[6];合并有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或肥胖等。术后注意观察体温变化情况,以及切口渗血、渗液情况,及时更换敷料。若切口出现红、肿、热、痛,可触及波动感,应及早撤除部分缝线,撑开引流。本组有10例发生切口感染,其中有5例合并有糖尿病,经引流、加强换药,使用敏感抗生素后而愈合。

2.9 肝内胆管残留结石

术后1个月经“T”管造影或B超复查,发现肝内胆管残留结石12例,残余结石率为6.7%。术后6周用术后胆道镜结合液电碎石将肝内胆管结石取净。

3 体会

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较为棘手,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残石率、复发率和再手术率均较高[7]。为了防止并发症发生, 术后应加强对生命体征、意识及皮肤黏膜情况的观察,注意腹腔引流管和“T”管引流物的量、性状、颜色变化。同时注意有无黄疽、发热、胸闷、憋气、胸腹水等症状,监测肝功能的各项指标。总之,术后严密、周到的护理,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振平.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的诊疗原则[J].临床外科杂志, 2012, 20 (1) :105~106.

[2]Moon Tong C, Chong Hei KP.Liver resection for intrahepatic stones[J].Arch Surg, 2005, 140 (10) :993~997.

[3]姜洪池, 陈孝平.实用肝脾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312~318.

[4]董凤齐, 刘佳.极量肝切除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2) :105~106.

[5]康虹.肝切除术治疗孤立性大肝癌围手术期的护理[J].当代护士 (综合版) , 2007, 4:25~26.

[6]张宇华, 胡智明, 张成武, 等.半肝入肝血流阻断下行多处肝段切除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1, 26 (8) :641~643.

肝切除后 篇7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半肝切除术,护理

深静脉血栓 (DVT) 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管腔内不正常的凝结, 完全或不完全阻塞静脉管腔, 使静脉回流障碍[1]。其中最常见的是下肢DVT。多见于外伤后、产后、手术后, 术后DVT的发生率可达45%~70%。如发现及治疗不及时, 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严重者可导致截肢, 栓子脱落可发生致命的肺栓塞, 据报道50%~60%肺动脉栓塞与下肢DVT有关[2]。因目前对DVT治疗无满意效果, 故临床上对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DVT的预防和护理十分重要。

1 病例介绍

患者, 吴香梅, 女性, 55岁, 以主诉“上腹部隐痛不适6月, 加重半月”于2015年2月27日入院。入院诊断:“1疑似肝血管瘤;2右侧附件畸胎瘤”。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后于3月3日在全麻状态下行“腹腔镜下右侧附件肿瘤切除, 开腹右半肝切除术”, 术后诊断:“1肝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2右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术毕入SICU麻醉恢复。患者术中出血7 000 m L, 输注自体血3 500 m L, 红细胞2 800 m L, 血浆200 m L, 有低血压过程, 麻醉苏醒延迟, 术后1周内一直无尿状态, 术后第2天于右股静脉大口径置管, 行连续肾脏代替疗法治疗 (CRRT) , 采取CVVH模式, 因凝血功能差, 未使用抗凝剂。3月7日即治疗第3天, CRRT管路静脉回输压持续增高, 静脉端抽吸不畅, 右下肢皮肤表面张力较左侧高, 四肢冰凉发绀, 考虑管路血栓形成堵塞不畅所致, 行床旁超声检查提示:右侧髂外、股总静脉, 双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 右侧股浅静脉血栓形成可能, 拔出后于左股静脉重新留置大口径置管, 继续行CRRT, 每日监测双下肢腿围及下肢静脉B超。3月13日B超提示:左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 左足背动脉流速减低, 双下肢、外阴肿胀, 四肢发绀, 右下肢皮肤表面张力仍高, 膝部以上皮温偏高, 自诉右下肢稍感疼痛。积极扩容维持胶体渗透压, 改善灌注后, 3月16日足趾紫绀好转。3月23日因大口径置管留置15 d, 故给予拔出。3月27日请血液净化科医生给予右颈部留置半永久透析管, 间断CRRT治疗。3月30日双下肢水肿较前减退, 双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 足趾色泽转红, 双腿皮温一致。4月1日,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搬回大病房。4月17日病情平稳, 转回当地医院治疗。2护理措施

2.1 外科术后常规护理

2.1.1 生命体征的监护。

有创动脉压的监测:1由于患者术中出现低血压过程, 术后选择右侧肱动脉有创血压监测。妥善固定穿刺针、导管及测压肢体, 防止导管扭曲、脱落出血。2保持管道通畅, 接压力袋, 加压滴入生理盐水, 保证管路通畅。3采集血标本、归零、冲洗管道等可能破坏测压装置密闭性的操作时, 应严格无菌操作, 以防局部污染而引起感染。4密切观察右上肢皮肤的色泽及有无肿胀, 防止动脉内血栓形成。5控制血压在130/70 mm Hg左右, 维持组织灌注, 记录每小时尿量。

2.1.2呼吸功能锻炼。

①遵医嘱雾化吸入3次/d, 利于痰液排出;②拔出气管插管后指导缩唇式呼吸, 1次/班, 每次10~30 min, 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而定;③吹气球锻炼, 4次/d, 每次5~10 min;④动态监测血气变化。

2.1.3 出血情况观察。

由于患者手术切除肝脏范围大, 肝功能恢复慢, 凝血功能差, 护理观察的重点是:1各引流管引流液性状、量的监测, 动态关注血红蛋白的变化;2观察各穿刺点处有无渗血, 采集血标本后按压局部5~10 min;3观察全身有无出血点及青紫、瘀斑。

2.1.4 基础护理。

1禁饮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 2次/d;2会阴的护理:用三型安尔碘消毒尿道口, 2次/d;3硫酸镁湿热敷水肿的会阴, 6 h/次, 每次0.5 h;4使用浴巾, 保持床单平整无褶皱、干燥, 保证皮肤清洁、完好, 以免刺激引起破溃;5至少每2 h给予翻身一次, 防止局部长时间受压而发生压疮, 但要注意动作轻柔, 以防栓子脱落、移位。

2.2 患肢的护理

2.2.1 全身抗凝, 改善微循环。

心周围血管科会诊后考虑到患者病情, 无需溶栓, 给予全身抗凝, 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钠4 100 U (厂家:昆明积大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3199) 皮下注射, 2次/d。使用凯时 (厂家: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80023) 10μg静脉注射, 12 h/次, 改善微循环。

2.2.2 体位与观察。

绝对卧床休息14~20 d, 抬高患肢及床尾20°, 并在足跟及大腿处垫软枕, 以利于静脉回流, 禁止挤压按摩患肢, 严禁冷热敷。严密观察、对比双下肢皮肤温度、色泽、肿胀程度和感觉运动, 每日同一时间测量记录患肢大腿、小腿的腿围两次, 每小时触摸对比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 有无活动后心慌气短, 警惕肢体坏死或栓塞。解决腹腔压力增加的诱因, 防止发生腹胀、尿潴留、便秘等, 以判断治疗效果。开始起床活动时穿医用分级弹力袜。

2.2.3限盐, 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

在皮肤水肿期间, 控制钠盐的摄入, 冲管路使用5%的葡萄糖, 每日输注人血白蛋白30~40 g, 动态监测血清白蛋白水平。恢复饮食后, 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 可进食一些能降低血液粘稠度的高纤维素、高蛋白、高维生素和低胆固醇饮食, 从而增加血流速度;多饮水, 常吃新鲜蔬菜、水果等, 保持大便通畅, 减少使腹压增加的因素。

2.2.4 禁止在双下肢采血、穿刺, 保持皮肤完整性。

注意肢体保暖, 防止冷刺激引起静脉痉挛和血液瘀积。

2.3 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

1置管部位的选择。如病情允许, 避免在左下肢置管, 首选颈部置管。置管后6 h局部加压压迫, 严密监测局部有无水肿等反应, 防止管路滑脱、移位;2大口径管路护理。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 管道的深度, 发现有渗液或有脓性分泌物时立即报告医生, 协助进一步处理, 并准确记录。连接血透管路前判断大口径导管是否通畅。透析后导管充分抗凝封管。治疗间歇期每日做好管路维护, 检查是否通畅, 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3血透过程监测。引血时应立即测量患者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防止引起血流动力的波动, 之后根据情况至少每60 min监测记录一次。持续治疗时, 建立CRRT护理记录单, 严密监测各压力参数变化, 及时处理报警, 每小时详细记录各参数值。根据压力参数变化和滤器情况判断透析回路凝血级别;4下机回血。调节血流量至80~100 m L/min, 夹闭透析导管动脉端, 将三通阀调至引血管路端与生理盐水连接, 回血。分别用10 m 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透析置管的动静脉端, 再用10 U/m L的肝素盐水正压封管, 最后用肝素帽使管路处于密封状态, 无菌治疗巾包裹固定。同时记录下机时间、原因、患者生命体征, 做好用物处理。

2.4 心理护理

患者经历大手术后, 在ICU较长的恢复时间内, 因不能见到家属, 下肢疼痛, 生活不能自理, 担心疾病预后, 表现出焦躁、情绪低落等。此时, 应向患者耐心讲解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发生过程, 选择性地讲解手术过程及用药的知识、目前治疗情况, 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 增强对疾病治愈的信心, 从而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在执行医嘱的时候, 确保轻、快、稳、准, 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增强安全感。每日视频探视延长至0.5 h甚至更长时间, 家属安慰、鼓励患者, 影响、感染患者的情绪, 使患者治疗和护理能够顺利进行。

3 护理体会

通过对本例患者的护理, 让我意识到围手术期患者下肢DVT健康宣教和预防措施落实至关重要。应制作踝泵运动系统化健康教育单, 并制定踝泵运动护理流程, 通过对护士进行培训, 落实到临床。手术前教会患者行踝泵运动, 手术后按护理流程对留置深静脉置管或大口径置管的患者进行监督指导:以足跟为支点, 背曲10 s, 放松5 s, 跖曲10 s, 放松5 s为一组, 每天30~50组, 根据患者病情适当增减。每天由质控护士或护长检查执行情况, 进行阶段性总结。

3.1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ICU收治的围手术期患者除了对疾病恢复的监测和治疗外, 更多的是对并发症的预防和监测, 包括:1妥善固定各类管道, 以防因患者躁动拔管或者翻身时意外脱管。规范的导管固定及约束带的使用、观察、记录, 适时镇静镇痛等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2下肢DVT的预防。ICU患者因手术创伤或病情危重, 卧床时间长, 容易形成血栓, 应行下肢气压泵治疗, 4次/d。如留置深静脉置管或者大口径置管的患者, 指导其进行踝泵运动, 3次/d, 每次15~20组;3预防泌尿系感染。主要包括做好会阴护理;尿管接抗反流引流袋, 每周更换一次;尿量恢复正常后, 间断夹闭尿管, 恢复自主排尿;4预防口腔真菌感染。因患者同时使用多种抗生素, 手术创伤后机体免疫力低下, 易菌群失调而引起真菌感染。至少2次/d口腔护理或刷牙, 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氟尿嘧啶漱口液, 注意观察口腔黏膜变化, 提供治疗信息。

3.2 促进下肢血液回流的方法

1手术后避免过度伸展下肢或在膝下垫其他物体致膝关节屈曲, 影响静脉回流。可抬高双下肢20~30°, 双膝关节屈曲约5°, 降低远心端静脉腔的压力, 促进静脉回流;2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不能下床活动者, 每日定时做踝泵运动;3昏迷或不能配合的患者, 护士给予其下肢被动运动。由跟腱起自下而上地按摩小腿, 比目鱼肌、腓肠肌收缩可促进血液回流, 每班至少一次。围手术期患者均应行下肢气压治疗, 2次/d。

3.3 预防下肢DVT的形成

对于下肢DVT形成早期症状应做到及时发现、严密监测、准确测量。下肢突发肿胀、疼痛、皮温高和肤色加深, 应立即报告医生, 进一步明确原因, 警惕发生DVT的可能。护士应对比观察双下肢颜色、温度、肿胀程度 (测量双下肢大腿和小腿的腿围) 和感觉运动情况, 听取患者的疼痛有无减轻或加重, 为早期诊断提供临床依据。

DVT是所有外科手术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 主要因术后致使静脉内膜损伤, 体液不足, 血液高凝及血流减慢所致。本例发生DVT的原因为:1手术时间长, 全麻后下肢肌肉松弛, 周围静脉扩张, 血流变慢;2手术前后禁饮食时间长, 术中出血量大、术后用止血药, 体液不足, 导致血液浓缩而处于高凝状态;3右侧附件切除术在盆腔进行, 易损伤髂股静脉;4手术前后对DVT的相关知识教育不到位, 患者不了解预防DVT的措施;5术后长时间卧床, 下肢血液回流减慢;6留置股静脉大口径置管。鉴于以上原因, 我们采取了上述的护理措施, 从而使患者的血液高凝有所状态改善, 静脉血回流相对加速, 控制了DVT进展,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在护理过程中要做到心中有数、严密监测、早发现、早治疗, 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章左艳, 陈海燕.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 2007, 7 (5) :64-65.

肝切除后 篇8

1 临床资料

本组5例, 男3例, 女2例;年龄35岁~71岁, 平均44.6岁;胆管细胞癌1例, 肝细胞癌2例, 肝内局限性胆管结石2例。术前肝功能Child A级4例, B级1例。分别行左半肝切除1例, 左肝外叶切除2例, 肝Ⅱ段+Ⅲ段切除1例, 肝Ⅴ段和Ⅵ段切除1例。术后病人发生1例少量胸腔积液及膈下感染, 其他病人均痊愈出院。3例肿瘤病人术后随访至今, 分别已存活6个月、10个月、15个月, 尚未见肿瘤复发。

2 术后并发症护理

2.1 腹腔内出血

腹腔内出血是最危险, 也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早期发现尤为重要。病人返回病房后, 应与麻醉师做详细交接, 包括病人术中情况等, 密切观察病人意识和生命体征, qh持续心电监护。大量失血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 呼吸加深加快, 血压有所升高, 有时在出血早期掩盖了内出血的真相[2]。因此需密切观察病人有无休克的早期症状, 观察腹部伤口敷料、腹腔引流液的情况及有无腹部体征, 若有异常, 及时通知医师, 立即开通2条以上静脉通路, 快速输血输液, 输注止血药物和补充凝血因子。经上述对症处理后, 出血停止, 但止血1 d~2 d仍有出血可能, 护理过程中仍需密切观察。

2.2 肝功能衰竭

肝功能衰竭是肝脏术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表现为术后1周左右出现黄疸加深, 血胆红素异常增高、大量腹水、出凝血时间延长等, 应及时发现肝衰征象, 密切观察病人意识、表情, 监测肝功能变化, 注意有无腹胀, 皮肤巩膜有无黄染及发热征象。术后一般予吸氧2 L/min~4 L/min, 持续3 d~4 d, 以增加肝细胞供氧量, 保护肝功能, 同时应保持大便通畅, 防止便秘, 避免肠道内氨的吸收而导致血氨增加。

2.3 胆漏

当腹腔引流液颜色呈黄绿色, 应考虑有胆漏发生, 护理上需观察腹部体征的变化, 此时应充分引流, 以免发生胆汁性腹腔炎而并发感染[3,4,5]。保持漏口周围清洁干燥, 有利于漏口愈合。

2.4 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多发生于吸烟病人及老年病人或者由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损伤气管黏膜, 病人有咳嗽、咳痰, 同时伴体温升高, 肺部听诊有湿啰音。术后予翻身叩背, 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咳痰及呼吸功能锻炼, 鼓励病人长、深、慢呼吸, 其频率在清醒时1 h~2 h 1次, 每次深呼吸8次~10次, 每次维持吸气3 s~5 s。遵医嘱给予病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 吸入时嘱病人重复做深吸气, 屏气5 s~10 s, 后做深呼气动作, 直至雾化液吸完。雾化结束后予叩背, 每次3 min~5 min, 可使黏稠的分泌物松动, 易于排出。同时, 注意病房通风, 每天2次, 限制探视人员。

2.5 胸腔积液及膈下感染

若发现体温升高, 平卧时病人主诉胸闷、胸痛、气急, 应考虑有感染和积液的可能, 需行超声波检查。本组病人发生感染1例, 于术后第6天出现高热, 体温持续39 ℃~40 ℃, 伴寒战、右季肋区疼痛, B超检查证实为膈下感染伴少量胸腔积液, 经抗感染治疗并在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 病人逐渐恢复正常。

3 小结

Glisson蒂横断式精准肝切除术是经过20多年临床反复验证, 已经公认是一项成熟、安全可靠的肝切除法。通过对5例行此类手术病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时采取预见性护理, 对病人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喻志勇, 曾仲, 段健, 等.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10例报告[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0, 14 (4) :245-247.

[2]谢萍, 蒋国庆.2例完全腹腔镜规则左半肝切除术后出血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10) :943-944.

[3]陶莲德.早期活动干预对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07, 21 (11A) :2863-2865.

[4]黄细霞, 柏艳芳, 王耀兰, 等.肝切除术中Tissuelink电刀的应用配合[J].护理研究, 2007, 21 (2B) :418-419.

肝切除后 篇9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肝叶切除;胆肠吻合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12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00-02

肝胆管结石(亦称肝内胆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病,其发病率占胆石症的20%左右。本病的病理类型及临床经过复杂多样,由于结石在肝内分布的范围不同,或伴有肝胆管及肝脏病变的差异,对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手术方式繁多,但以何种术式为主、如何选择适应症、如何联合应用等问题至今尚缺乏明确概念。

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施行左肝外叶切除大口肝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肝内胆管多发结石20例,虽然手术复杂,但取石彻底,且能解决肝内胆管狭窄,吻合口通畅,远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8例,女12例。年龄31-56岁,平均42岁。胆道病史4-13年。结石分布情况:15例胆总管、左右肝管、左内外叶肝管、右前后叶肝管及尾状叶肝管均有结石。5例胆总管、右肝管及右后叶肝管、左内外叶肝管结石。20例均有左外叶胆管节段性狭窄,其中12例左内叶肝管开口狭窄伴尾状叶肝管开口狭窄,6例右后叶肝管狭窄,2例尾状叶开口狭窄。20例中择期手术16例,急诊手术4例;第二次手术的4例;第三次手术的1例。

1.2 手術方法 开腹探查后,切开胆总管探查取出胆总管内结石,将胆总管切口向肝门部延伸,切除左肝外叶,经肝断面肝管和左肝管在肝脏面完全剖开并与胆总管之切口会师,再向右剖开右肝管。此时肝内II级胆管开口得以显露,切开矫正II级胆管狭窄段,取出其内结石。常规切除胆囊。在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下1cm断肝总管,其远端游离至胰腺上段后切除缝闭,这样就从左肝断面到右肝管形成了5-10cm的肝胆管盆腔。在距屈氏韧带15cm处横断空肠,将远端空肠从横结肠系膜戳孔上提,关闭断端并在系膜对侧缘纵行切开5-10cm,与肝门部胆管盆吻合,在肝胆管空肠吻合口下方45空肠处,行近段空肠与远段空肠端侧吻合。

2 结 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全部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5-6.5年,平均4.2年,19例症状完全消失,1例偶有胆管炎发作。B超及CT检查:17例无结石残留,3例右肝后叶残留少量结石,在8个月至1年后复查,结石已消失。

3 讨 论

肝内胆管结石是指肝胆管分杈部以上的肝胆管结石,占胆石病的13.86%,以胆色素性结石为主,结石堵塞胆管及胆管狭窄致使肝内胆管出现梗阻和继发感染,肝组织受到直接的损害。肝内胆管解剖结构复杂,常结石、狭窄、胆管变异三者并存,结石位置深在。肝内多发性结石,尤其是双侧肝内多发胆管结石,想通过切开胆管取尽结石非常困难,加之肝内胆管高位狭窄难以纠正,导致术后结石残留和复发,再次阻塞胆道系统,使症状反复发作。在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人中,由于解剖因素绝大多数同时存在肝左外叶胆管内结石[1],病程较长者多半合并有肝左外叶纤维化或胆管的囊状扩张,切除左肝外叶能解除左肝外叶节段性的狭窄及囊状扩张的肝胆管及其内结石。在肝断面通过左肝外叶扩张的胆管残端,置入胆道探条与肝门部肝总管会师,并在此引导下在肝脏面向肝门部切开左肝管一般不会损伤门静脉左干。手术去除病灶,取尽肝内胆管结石,纠正肝胆管狭窄解除梗阻,建立合理通畅的胆肠内引流是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去除病灶是手术治疗的核心,肝左外叶切除、左肝管全程剖开后不但减少了左肝管再狭窄的可能,同时可通过充分敞开的胆总管、肝总管、左右肝管融合性大口径直视下对II、III级狭窄胆管进行全面的矫治,并可探查肝内各胆管如肝右前、右后、尾状叶、左内叶胆管并尽可能取尽结石。对右后叶支肝管异常开口于左肝管上的病人,肝门部肝管敞开更有优势矫治右后叶支肝管狭窄并取尽结石,使肝内胆管残余结石及复发结石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程度。肝内胆管结石的一个常见并发症为胆管狭窄,25%-65%[2]的病人有此并发症,而在再次手术的病人中,肝胆管狭窄发生率与再手术次数间呈直线上升。未经充分矫治的肝胆管狭窄和结石存留是外科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该手术由于主要胆管的敞开整形,使胆管狭窄得以彻底解除,整形缝合切开的肝胆管形成胆管的后壁,以Roux-Y空肠袢修复胆管的前壁,形成5-8cm宽大的吻合口(即胆道出口),使有些残余在末梢胆管的小结石有可能从吻合口中排出。胆肠内引流后正常胆汁流向发生改变,容易出现逆行感染,术后约有10%[3]的病人出现高位胆管炎,表现不明原因的寒颤、发热,通过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均可缓解。由于该手术创伤大、时间长,因此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我们体会是:全肝内胆管结石伴有肝门部肝总管或左右肝管口狭窄,尤其是伴有肝左外叶多发结石、胆管囊状扩张、左肝萎缩纤维化,全身情况良好无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的病人。

参考文献

[1] 别平,王敖川,蔡景修,等.肝内胆管结石及狭窄的外科治疗.普外临床,1994,9(4):214-215.

[2] 黄志强.肝内胆管结石;黄志强,主编.黄志强胆道外科.第一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49-607.

肝切除后 篇10

关键词:肝癌,不同进食时间,肝功能指标,术后恢复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间叶组织, 前者称为原发性肝癌, 是我国高发的、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 后者成为肉瘤[1,2]。根治性的手术肝切除是常见治疗方法, 也是效果较好治疗选择, 但是同时术后患者创伤性较大, 并且恢复慢[3], 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 所以尽快的促进肝功能恢复至关重要。临床提出术后给予患者口服进食联合围手术期的其他康复护理措施, 可以促进患者疾病恢复[4]。本文通过抽取本院2010年1月-2015年1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 分析肝切除术后不同进食时间对患者肝功能和术后恢复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肝胆外科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 其中男34例, 女26例, 年龄28~70岁, 平均 (49.38±5.79) 岁;肿瘤直径4~11 cm, 平均 (7.38±3.38) cm,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SA分级、癌症分期等基础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 (1) 患者均得到病理诊断确诊, 并且均经过手术治疗, 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级; (2)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 Ⅰ~Ⅱ级; (3) 符合伦理道德, 签署了知情同意书[5]。排除标准: (1) 患有其他严重的器官衰竭性疾病, 或者内分泌性疾病, 或者继发性肝癌患者; (2) 患者采用其他治疗方式或者近期严重发热或者高烧患者; (3) 不依从、不配合、容易失访的以及拒绝参加试验者; (4) 患者没有按照实验规定进行检查, 以及研究期间退出, 或者转为其他治疗方法者[6]。

1.2 方法

患者营养均以脂肪、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进食, 观察组给予早期不同时间进食。

常规进食:按照腹部手术要求进食, 患者手术后肛门排气, 胃肠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给予常规的流食, 逐渐过渡到正常的饮食, 普通食物。

早期不同时间进食:术前一对一制定患者饮食计划, 并且告诉患者饮食时间、次数、食物种类等。患者术后第1天患者麻醉醒后给予温开水少量饮用, 首次进食量为10~20 m L, 进食同时密切观察进食反应, 一般1次/2 h, 可以根据患者进食反应适当的增加进食量, 但是全天总量最好不要超过500 m L。术后第2天给予患者软食或者流食, 温开水、米汤、水果汁等, 每次维持在50 m L左右, 全天不超过500 m L。术后第3天给予患者流食, 温开水、米汤、水果汁等, 每次维持在50 m L左右, 全天不超过1000 m L。术后第4天给予患者流食或者半流食, 适当增加, 稀饭、清淡菜汤、藕粉等。术后第5天给予流食和适当软食等, 比如面条、鸡蛋等。术后第6、7天给予软食, 并且增加食物量、次数等, 但是进食患者不应当过饱或者一次进食过多, 应当少食多餐。两组患者进食营养不良者, 给予全胃肠外营养补给。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率和死亡率;两组患者第1、7天肝功能和营养指标比较;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开始排便时间、留置胃管时间) 。肝功能指标和营养指标:谷丙转苷酶 (ALT) 、谷草转氨酶 (AST) 、总胆红素 (STB) 、白蛋白 (ALB) 、转铁蛋白 (TRF) 。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两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用百分率 (%) 表示, 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和死亡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16.7% (6/30) ,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7% (14/30) ,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字2=9.833, P<0.05) 。观察组无人死亡, 对照组死亡1例, 死亡率3.3%, 两组死亡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字2=1.013, P>0.05) 。

2.2 两组术后第1和7天肝功能和营养指标比较

两组术后第1天肝功能指标 (AL、AST、STB) 和营养指标 (ALB、TRF)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术后第7天两组肝功能指标 (AL、AST、STB) 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留置胃管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开始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较对照组快, 见表3。

3 讨论

肝脏切除术是治疗肝癌重要的手术方式[6], 因为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所以肝脏切除后严重的影响着身体的消化功能[7], 因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身体机能恢复至关重要[8,9]。术后早期进食已经在康复医学中重要促进措施。传统人们都认为腹部手术肛门排气后才能安全进食[10], 但是肝癌切除术与普通的腹部手术不同, 因为肝脏切除手术间接的影响着胃肠功能[11,12], 这就需要按照最佳的时机给予患者早期进食, 以促进疾病和胃肠功能恢复[13]。

h

本文60例原发性肝癌行肝脏切除手术, 术后与常规进食模式对比分析术后早期不同时间进食对患者肝功能和术后恢复功能分析, 早期进食从第1天到第7天按照患者可以接受的食物类型适当的添加。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16.7%,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7%,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两组肝功能指标和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肝功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留置胃管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开始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较对照组快, 并且给予早期进食患者肝功能恢复较快, 但是两者营养指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进食模式的不同对于患者营养状况影响不大, 这与相同类似研究结果相同[14,15], 值得临床上参考使用。

上一篇:音乐课创新意识培养下一篇:合作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