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切除后的性生活

2024-06-13

子宫切除后的性生活(精选6篇)

子宫切除后的性生活 篇1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 多见于30~50岁人群。其本身由于内分泌紊乱, 情绪不稳定, 同时手术治疗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 更加重了患者的精神紧张或心理行为改变, 直接影响手术的进行和术后恢复。因此, 了解患者的术前心理反应及需求, 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 使患者处于最佳的应激状态接受手术, 对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1临床资料

子宫肌瘤患者42例, 除黏膜下肌瘤患者外, 其余患者均无生育要求, 其中黏膜下肌瘤为8例, 肌壁间肌瘤33例, 浆膜下肌瘤1例。年龄为37~49岁, 平均44岁, 肌瘤最大者为5.0 cm×5.0 cm×4.8 cm, 最小者为3.0 cm×2.8 cm×3.0 cm, 患者有明显的月经改变。

2心理特点

2.1 恐惧心理

恐惧是患者最易出现的心理反应, 也是护理工作中应该重点解除的心理状态。临床上表现为紧张状态, 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眠、纳差、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害怕手术危险、麻醉出现意外、术中、术后疼痛及手术室的陌生环境。

2.2 抑郁、焦虑

2.2.1

患者由于子宫被切除后备受身心双重打击, 甚至精神上的痛苦要大于肉体上的痛苦, 常出现自身脏器的损失感, 担忧影响性生活质量和夫妻关系, 担忧提前衰老、男性变、性格改变和提前进入更年期, 以至影响生活、工作。

2.2.2

猜疑、自尊 患者自认为生理缺陷, 而产生心理障碍, 易激动、易发怒、自卑、自暴自弃。

2.2.3

依赖、期待心理 总是观望丈夫、亲人, 医护人员的举止言行和对她的态度, 易激惹性, 有时乱发脾气, 望能得到他人的主动关心、照顾和重视。

3心理护理措施

3.1 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3.1.1

护士应用换位的想法, 给予同情、理解, 并讲解性生活不仅是一种身体刺激反应, 只要夫妻恩爱, 即使子宫切除, 仍可有满意的性生活。

3.1.2

一对一访谈教育 向患者及其丈夫解释子宫肌瘤的相关知识, 应用图片、文字及影像等设施把深奥的医学知识通俗易懂地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纠正一些错误认识, 并鼓励丈夫对妻子表达爱意和关怀。

3.1.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必要条件。主动向她介绍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病区环境、作息制度, 消除对环境的陌生感, 同时以热情的态度、周到的服务, 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 尊重患者, 经常与患者接触交谈, 了解其思想情况。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 态度和蔼, 热情大方, 关心患者疾苦, 使患者获得亲切感和安全感。

另外, 护理人员整洁端庄的仪表、敏捷熟练的操作技术可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同时, 还可以邀请子宫肌瘤术后的患者介绍自己在手术过程中的感受和配合经验, 从而帮助患者解除对手术的恐惧、焦虑、猜疑等不良心理, 并把这些不良心理变为手术的内动力, 以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主动接受手术。

3.2 解除忧虑心理

3.2.1

明确告知子宫切除会有暂时的不适, 会引起绝经和丧失生育能力, 以消除心理障碍, 告知术后7~14 d为肠线吸收期, 应卧床休息, 阴道可能有少许出血现象, 若出血多应及时就诊。6周前禁盆浴, 防逆行感染。3个月内禁性生活, 让阴道断端伤口愈合良好, 并让其丈夫陪同听讲, 以取得其丈夫的理解和认可, 鼓励其给予妻子更多的爱与关怀。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

3.2.2

向患者丈夫说明子宫肌瘤手术, 关键是丈夫对妻子的态度, 鼓励其给予妻子更多的爱与关怀。

3.2.3

做好未生育小孩的患者心理护理, 对那些担心手术后没有小孩会影响夫妻感情的患者, 要帮助她们解除思想顾虑, 不断从各个方面充实自己, 丰富自己的生活, 从而协调加深夫妻感情。

4体会

子宫肌瘤切除手术, 医生的技术水平很重要, 但心理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手术触及生殖系统, 患者对此最为敏感, 又难以启齿, 加上缺乏特定的医学知识, 产生恐惧、焦虑心理,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 应多与患者交谈, 了解其内心的想法,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解除思想顾虑, 以保证患者处于一个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1]。

参考文献

[1]汤金荣, 尹艳, 李玲.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齐鲁护理杂志, 2003, 9 (5) :354.

子宫切除,性生活怎么过 篇2

手术后,妻子在我的细心照料下,康复得很快,现在从她的精神面貌来看,根本看不出是做过手术的人。然而,那次手术却给我们性生活带来一些困扰:妻子总担心阴道里的伤口会因性交而疼痛,我也有这种顾虑,因此,我们性生活很少有尽兴的时候。现在我真有些怀念以前性和谐的那段日子,也想努力改善我们现在的状态,请问我们该怎么做呢?

南昌冉××

子宫切除是妇科较常见的手术之

一,经腹部或经阴道,对子宫进行全切除或部分切除。全子宫切除是将子宫体和宫颈完整的切除;将子宫体切除,保留子宫颈的手术,则是次全子宫切除。

有研究表明,就全子宫切除术本身而言,对患者性行为的影响并不明显,有40%左右的患者,术后恢复如同术前;仅有25%左右的人性生活频率减少或有障碍;少数不能恢复性生活者,是因为术后恐惧,或误认为术后需要禁欲造成的。

有些患者担心,切除子宫后就不是女人了,害怕进行性生活。其实不然。女性性征是靠卵巢分泌雌性激素来维持的,子宫只是在孕育胎儿时担当着重要作用,无生育要求后,仅仅切除子宫,保留卵巢,仍能维持女性的正常生理特征。对年轻女性而言,切除卵巢(不是子宫)对女性的性欲和性行为才会有一定的影响。

全子宫切除术后1个月,患者应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了解伤口愈合的情况。术后一般要禁止性生活3个月,以利于伤口恢复。之后就可以恢复性生活了。

全子宫切除术后,丈夫在生活和家务中,要更加关心、体贴、爱护妻子,打消妻子的担忧、焦虑、不安,让她体会到丈夫的爱,感到温暖,这对术后恢复和谐、融洽的性生活是很重要的。一般说来,刚刚恢复性生活时,考虑到伤口处于恢复期,丈夫要温柔、体贴,要从温柔的爱抚开始,不要过于“粗暴”,动作不要过于激烈,试探性进入,以不让妻子感到疼痛为准(因为阴道的顶端是缝合的伤口,阴道因为手术变浅)。如果同房时有血,则应立即停止,并到医院检查伤口愈合情况,或检查阴道残端是否有肉芽组织产生。双方要互相交流,沟通、循序渐进,随着时间的推移,术后恢复时间的增加,性生活的频率和方式逐渐恢复到术前的水平。

临床上对年轻女性、宫颈防癌检查无病变者,多采用次全子宫切除手术。由于保留了子宫颈,阴道仍保持原有的深度,在性生活中感觉较全子宫切除要好,但要定期做宫颈防癌刮片检查,以防宫颈癌、残端癌的发生。

有研究显示,子宫切除术后3~5年,卵巢功能也会受一定影响,患者会出现一些更年期症状,如潮热多汗、脾气烦躁、阴道干涩,从而影响性生活,此时要到医院检查。必要时使用激素替代或涂抹求偶素鱼肝油软膏等药物治疗,以利于性生活和谐。

另外,适当的体育锻炼,做做夫妻保健操,也利于术后身体康复和性生活和谐。

总之,子宫切除术后,夫妻仍可以有高质量的性生活。每个患者根据自身的情况,总结出一套适合于自己的性生活方式,以增强夫妻之爱,使生活美满,家庭幸福。

相关链接

需要切除子宫的几种情况

1.子宫良、恶性肿瘤。如子宫肌瘤,对无生育要求的妇女,子宫肌瘤增大到孕12周大小,月经出血多到贫血程度或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压迫症者;子宫肌腺症痛经保守治疗无效,疼痛无法忍受者;子宫体或宫颈有恶性肿瘤者。

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年龄接近更年期且经中西医治疗无效者。

子宫切除后的性生活 篇3

关键词: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相关因素,预防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的并发症, 甚至可危及产妇生命。在保守治疗措施无效的情况下, 子宫切除是挽救产妇生命的重要救治措施之一。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4例产妇在分娩时或分娩后因各种因素致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术, 以期探讨导致产后出血应用子宫切除的相关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为预防相关疾病发生、降低子宫切除、提高产妇生活质量提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待产分娩孕产妇5612例, 其中因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术24例, 年龄23~33 (平均26.24) 岁。

1.2 产后出血时限

胎儿娩出后24h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及胎儿分娩24h后在产褥期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统称为产后出血。而通常所说的产后出血即前者, 后者又称晚期产后出血。本病例组中产后出血24例, 20例发生在产后2h内。

1.3 术中出血量及预后24例行子宫切除术者出血均在1000ml以上。术后母子/女均痊愈出院。

2 结果

2.1 分娩方式及采取术式

2520例孕产妇为自然分娩, 54例行阴道手术助产, 3038例行剖宫产术。其中24例行剖宫产术切除子宫, 手术按照常规步骤进行。24例中20例在剖宫产术后立即进行了子宫次全切除术, 4例在术后6h内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2.2 子宫切除相关因素

该24例均因产科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而行子宫切除, 其中因子宫收缩乏力14例, 产前子痫5例, 产前子痫并发DIC 5例。

3 讨论

3.1 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

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 大量出血可能导致孕产妇死亡, 其死亡率可达0.021%, 是产科最常见的可危及孕产妇生命的并发症。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DIC等均可引起产时出血;而胎盘胎膜残留、子宫胎盘附着面感染或复旧不全等可引起晚期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有子宫收缩乏力、DIC、子宫破裂及产褥感染等。本研究中, 导致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同样为子宫收缩乏力、子宫破裂、DIC等, 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所占比例最高。

有报道示产后2h内的出血量是产后出血的75%。在胎儿胎肩娩出后, 应静脉给予孕妇缩宫素, 辅助子宫收缩;娩出胎盘后按摩子宫, 刺激其收缩, 以减少出血, 并在产房严密监测2h。对于有产后出血史或有产后出血倾向高危因素者, 当严密观察, 加强巡视。晚期产后出血常见于产后1~2w, 也有产后6w发病者。晚期产后出血主要原因为胎盘胎膜残留、宫腔感染等[1]。

3.2 产后出血与子宫切除

产后出血时应当及时有效地阻止继续出血, 使用宫缩剂、子宫按摩、子宫填塞纱条等方法治疗, 在治疗无效的情况下, 子宫切除是抢救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产后出血量多势猛, 容易发生失血性休克, 所以行该术要当机立断, 迅速完成[2]。由于子宫次全切的术后感染比子宫全切术后少;并且前者术后仍可有少量周期性出血, 比较符合女性生理和心理需要, 对于患者身心健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所以子宫次全切除术是产后出血的常用术式。

3.3 剖宫产与子宫切除的关系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 选择剖宫产的孕产妇逐年增加, 而由剖宫产带来的并发症也不断增加[3,4]。剖宫产时如果子宫切口向两侧撕裂, 则很容易伤及子宫血管, 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剖宫产中的麻醉药物使肌肉松弛, 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对于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的孕产妇,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及宫腔感染可能是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中24例行剖宫产后切除子宫术, 而其主要原因是胎盘因素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因此临床中还是尽量提倡自然分娩, 避免不必要的剖宫产, 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手术适应证。及时合理使用缩宫剂, 必要时加强抗感染治疗, 掌握好手术时机, 提高手术技巧。

参考文献

[1]刘静.35例晚期产后大出血临床分析[J].华西医学, 2008, 23 (1) :39.

[2]杨景芳, 毛惠, 姚健, 等.产科出血137例死亡原因分析[J].西部医学, 2008, 20 (2) :352.

[3]鲁延弟.剖宫产术并发症的防治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 (1) :88.

子宫切除后的性生活 篇4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后康复期;生活质量

子宫肌瘤是中老年妇女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全子宫切除是切底的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手段以及最后的治疗手段。而子宫作为女性性征之一,对于绝大多数妇女来说,切除不仅意味着身体某一部分的丧失,而且更意味着女性特征的丧失、自我价值降低及自尊感的受挫。从而产生的焦虑、不安、抑郁、社交障碍等情感困扰并且影响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美国医药与食品管理局(FDA)提出,对肿瘤的治疗必须从存活率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两方面来评价。全子宫切除患者的生活质量无疑成为评价术后治疗效果的标准之一,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因此,全面系统地了解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的生活情况,可以预测患者的生存质量,衡量护理工作质量和效果,为今后的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确定干预方向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临床资料:选取2006年1~12月曾在我院妇科住院的64例全子宫切除患者,其中腹式全子宫切除46例,阴式全子宫切除18例;年龄为30~65岁的;平均年龄为48.5岁;平均住院天数为8.5天;病理标本明确诊断为子宫肌瘤;已行全子宫切除术(包括宫颈);术后精神活动能力正常,自主能力完善,有能力参加本次调查;调查时间为术后出院半年内。

1.2调查方法

1.2.1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婚姻生育状况、受教育水平、家庭经济收人等多项。

1.2.2生活质量调查表:参考“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研制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设计调查表共有5个维度,分别是经济状况、心理状态、躯体症状/身体功能、社会功能、健康评价/生活质量,分为30个条目,分为差、一般、中等、良好4个等级,分别赋值1~4分。总分在30~120分,总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单项得分越高,说明相应的功能越佳,不良症状越轻或根本没有存在生活质量的改变。

1.3量表的效度和信度:EORTC QLQC30是评价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专业工具,王建平等的研究证实该量表具有过硬的心理测量学参数。临床试验证明:在中国大陆的癌症患者中应用是可行的,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故此可以作为参考。

1.4资料收集:针对2006年1~12月在我院80例全子宫切除患者发出调查表,回收64份(16份调查表回收失败,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4份由研究者术后半年内访视进行面谈,40份术后半年内电话询问,对理解力正常并能独立填表者由本人认真填写,对文盲或理解力差的患者,在家属的协助下由研究者填写。

2结果

结果显示15%的患者半年内有经济状态的变化;82%的患者有心理状态的变化;54%患者有躯体症状/身体功能的变化;72%患者有社会功能的变化;85%患者有生活质量的变化;合并有3种以上变化的患者占大多数;过半数合并有2种变化;单一变化的占小数;完全没有变化的极小部分。

3讨论

3.1经济状态:患者因疾病住院以及术后短期能未能重新投入工作占大多数,个别患者因为身体虚弱、年龄、心理社会因素等未能恢复术前生活水平,而术前家庭经济状态较为理想的患者无明显的经济状态的变化。

3.2心理状态:心理状态变化占的比例显著,原因在于患者普遍担心女性特征的丧失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表现为焦虑、抑郁、过度担心配偶遗弃、自尊心受挫等情绪。因此,根据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正确正面的专科知识教育,肯定治疗效果,介绍成功的病例,同时也要做好家属的宣教工作。让病人增添信心,引导患者以健康的心态赢得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同时还应保护患者的隐私,维护患者的人格尊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缓解心理症状。

3.3躯体症状/身体功能过半数患者有躯体状态的变化,原因在于躯体承受手术的创伤和中老年妇女的身体机能缓慢的衰退现象,表现为疲劳、食欲不进、睡眠质量的改变、肢体冰冷、头晕等亚健康状态。向病人解释手术的创伤存在有时间性的康复阶段,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以免机体出现废用性功能不全。出院后坚持力所能及的活动和家务,保持机体处于良好状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高蛋白膳食,补充机体能源。作息定时,劳逸结合,保证睡眠质量。维持良好的心境,身心舒泰。

3.4社会功能患者的社会功能与同龄妇差别也较大,其原因不在于疾病本身,而在于心理作用和人们的认识水平。大多数患者由于自感身体缺陷、女性特征的丧失、自我价值降低及自尊感的受挫而导致社交受影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是重中之重,给与患者重拾信心,重新投入社会。

3.5健康评价/生活质量患病后的婚姻状况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好婚姻对生活质量提高是一种促进因素,未婚者和离婚者的生活质量相对已婚者较差。所以完美的婚姻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和谐的夫妻生活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也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因此,建立良好的夫妻感情,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是每个丈夫和家庭成员的责任。

4结论

子宫切除后的性生活 篇5

资料与方法

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289例, 所有患者均有生育史。依据手术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 (145例) 和对照组 (144例) 两组。观察组年龄29~52岁, 平均 (35.4±3.2) 岁;病程1~6年, 平均 (3.5±2.3) 年, 其实施部分子宫切除术。对照组年龄28~50岁, 平均 (34.7±3.4) 岁;病程1~5年, 平均 (3.4±2.1) 年, 其实施全子宫切除术。两组各基线资料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方法: (1) 性生活质量评价:依据国际最新的女性性功能评价表 (BISF-W) 评价患者的性生活质量, 共5个方面, 包括性欲异常症状、性唤起异常症状、性高潮异常症状、性心理异常症状、性行为异常症状共48项。各评价指标评分加权值即综合评分。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和分值呈正比例关系。 (2) 中远期并发症:对两组进行随访, 记录其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其进行对比分析。

统计学处理:运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21.0分析处理全部数据, 用表示计量资料, 用方差分析检验组间比较;用率表示计数资料, 用χ2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性生活质量比较:治疗前两组性生活质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观察组性欲异常症状、性唤起异常症状、性高潮异常症状、性心理异常症状、性行为异常症状评分及综合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组高, 性生活质量提升程度明显比对照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两组中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讨论

子宫肌瘤属于一种妇科生殖系统良性肿瘤, 在临床极为常见, 现阶段对其治疗的主要手段是外科手术切除[1]。相关医学研究表明, 患者的生理、性生活质量会受到子宫切除术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因此目前临床的一个焦点问题就是将一种对患者性生活质量具有最小影响的手术方案筛选出来。子宫是女性的生殖器官, 能够对生命进行孕育, 同时能够产生周期性月经, 因此多数人普遍认为, 女性的特征会在子宫被切除后失去, 同时会对正常的性生活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因此对子宫切除术通常是难以接受的[2]。但是, 事实上, 由于卵巢分泌雌激素, 同时能够促进性交时阴道润滑度的显著提升, 因此卵巢才是有效维持女性第二性征的关键, 将子宫切除时只要卵巢和阴道没有受到损伤, 就不会严重影响性生活。但是, 将最为合适的切除子宫的方式选择出来仍然极为重要。

全子宫切除术将患者的宫颈切除后对患者的盆底完整性造成了破坏, 同时也在极大程度上缩短了阴道, 会诱发术后盆底功能障碍, 合并尿道及膀胱膨出、阴道后壁伴直肠以及卵巢功能衰退等中远期并发症, 从而极大降低患者对性生活的满意度。因此, 如果宫颈的病变并不明显, 应该尽可能地保留宫颈, 以对盆底的完整性进行切实有效的保护;观察组将正常的宫颈组织保留了下来, 从而对阴道解剖结构进行了较好的维持, 比对照组更能促进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3]。

综上所述, 部分子宫切除术比全子宫切除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小, 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邓敏, 王珍祥.子宫肌瘤术后性心理障碍研究[J].中国性科学, 2011, 21 (3) :236-2371.

[2]杨娟.不同术式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 (31) :4824-4825.

子宫切除后的性生活 篇6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子宫肌瘤,术后护理,效果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疾病中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疾病, 其又被称为纤维肌瘤或者子宫纤维瘤, 患者病发原因主要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细胞不断增生, 其中少量纤维结缔组织成为一种支持组织, 从而引发患者子宫平滑肌肿瘤[1]。子宫肌瘤切除术是当前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常见方法, 本次研究将以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为对象,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其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在我院实施子宫肌瘤切除患者95例。排除有合并症以及手术禁忌症患者, 同时排除有过往盆腔手术史、凝血功能机制异常、血液恶性病变、阴道炎症以及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年龄20~55 (33.1±4.8) 岁;其中肌壁间肌瘤13例、浆膜下肌瘤18例、黏膜下肌瘤12例。对照组年龄21~54 (42.9±4.9) 岁;其中肌壁间肌瘤14例、浆膜下肌瘤16例、黏膜下肌瘤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采用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措施如下[2]: (1) 患者信息评估: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前应该全面评估患者病历信息, 包括过往月经情况、生育情况、雌激素服用历史等, 分析患者当前心理健康程度,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向患者全面介绍本次手术的内容、效果、标准、预后、准备工作以及禁忌事项等, 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并结合患者喜好制定具体的手术方案。护理人员应该于患者术前1d给予患者清洁灌肠、皮肤准备并事先准备好相关手术器械; (2) 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进行过程中应该帮助患者正确更换体位, 调节手术仪器参数, 根据医生指示完成相关手术内容。护理人员手术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 若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医生抢救和处置, 做好手术记录工作; (3) 术后护理:病情观察:患者术后应该给予安静、通风、舒适的护理环境, 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情况, 术后患者去枕平卧6h以上。护理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术后切口出血情况、敷料脱落情况等, 同时给予患者常规吸氧2h, 提高患者氧分压、改善机体缺氧情况; (4) 管道护理: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以及输液管道至少48h。护理人员应该正确连接并保证管道通畅, 确保管道如实固定在床边, 防止其堵塞、扭曲、受压甚至脱落。鼓励患者饮水, 控制每次饮水含量, 争取早日下床排尿。护理人员应该观察患者引流液的颜色、含量、性质, 患者引流液出现异常时应尽早告知值班医生并对症处理; (5) 疼痛护理:患者当前手术切口疼痛程度并不明显, 同时切口较小、疼痛持续时间较短[3]。护理人员应该协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 必要时可以给予镇痛剂, 护理人员可以给予患者轻音乐以转移注意力; (6) 饮食护理:患者术后6h可以给予流质饮食, 例如少量鱼汤、米汤等, 严禁患者术后食用豆浆、牛奶等产气食物, 防止患者腹部胀气。患者肛门排气后可以逐渐逐渐服用正常饮食, 食物类型应该以高蛋白、高热量以及高纤维素含量为主, 例如瘦肉、鸡蛋等。 (7) 康复指导:患者术后应该进行床上四肢锻炼, 床下活动时注意由专人陪护, 出院休息后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以及重体力劳动, 护理人员应该叮嘱患者保持阴道清洁, 每晚入睡前或者便后清洗会阴, 预防阴道感染。

1.3 观察指标[4]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包括手术指标 (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 、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 (百分率) 表示, 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05) 。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0%,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3%,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 对照组满意度为88.4%,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见表3。

3 讨论

综合护理干预是基于一定科学理论、在护理诊断结果的指导下、依据事先预定的干预方法从事的综合、全面的护理行为[5]。相较于以往的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突破了常规护理在理念、措施上的束缚, 有效继承了小组护理模式、责任护理模式的相关优点并将其发扬光大, 弥补了常规护理服务中的种种不足, 同时综合护理干预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患者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结合起来, 在临床上的应用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

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护理指标、患者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证明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护理操作中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利荣.护理干预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 2013, 32 (26) :169-170.

[2]郭宽萍, 段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 12 (8) :59-60.

[3]杨丽娟.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探析[J].河南医学研究, 2015, 24 (1) :147.

[4]梁玉玲.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前与术后的干预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 2013, 20 (5) :304-305.

[5]贾莉芹.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 2014, 23 (5) :375-391.

上一篇:小高层住宅群下一篇:压迫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