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精选7篇)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术 (LAVH) ,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TAH) 的临床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乐山市中区人民医院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切除术的病例随机抽出5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TAH组280, LAVH220例, 观察2组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情况, 术后镇痛, 术后病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LAVH组手术时间:[ (78.9±27.8) min]较.TAH组[ (93.6±37.7) min]短 (P<0.01) , LAVH组术后镇痛率明显低于TAH (5.8%) , LAVH术中出血量 (100m±50) mL, 低于TAH (150m±50) mL有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住院时间TAH组 (6.4±1.8) d, 与LA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LAVH因手术时间短, 出血少, 患者术后疼痛轻微。术后恢复快, 子宫体积小于3月孕时可采用该手术。临床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子宫切除方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关键词: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为评价手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TAH)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LAVH) , 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对2005年至2010年5月采用上述两种术式治疗的500例做一回顾性的分析,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因子宫良性疾病在乐山市中区人民医院进行子宫全切除术, 年龄47.6岁 (38~64岁) , 体质量52.5kg (44~67kg) , 已婚育, 已绝经者28例 (8.36%) , 手术指征包括子宫肌瘤338例 (67.8%) , 子宫腺疾病152例 (30.4%)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或子宫内膜良性疾病10例 (2%) , 既往有各种腹部手术史者152例 (30.4%) , 有剖宫产手术史者102例 (20.4%) , 其他腹部手术史者包括附件或阑尾切除史等89例 (19.8%) , 术前排除子宫恶性病变。
1.2 方法
(1) 麻醉方法:TAH应用在连续硬膜外麻醉、腰麻合硬膜外麻醉, LAVH组应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 (2) 手术操作:TAH组采用传统筋膜内子宫全切手术, LAVH术式参照文献[1]方法进行。LAVH在storz腹腔镜下使用高频双极电刀进行操作。 (3) LAVH手术要点:在腹腔镜下电凝, 电切两侧圆韧带, 打开阔韧带前叶, 寻找子宫动静脉并用钛夹钳夹之, 处理双侧附件, 打开膀胱子宫腹膜反折, 下推膀胱, 转阴道操作, 同阴式子宫切除术。 (4) 术后出血量估计:按术时测量。 (5) 术后随访:1个月后门诊妇科、超声等复查。术后切口愈合良好, 2组随访率为94%。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间比较用Student-Newman-Reuls检验, 计数资料用ChiSquare testes检验。
2 结果
2.1 2组研究对象观察指标对象
见表1。
表1结果显示500例手术中, 手术时间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术后镇痛TAH明显高于LAVH, 术后病率均无统计学意义, 术中出血TAH高于LAVH, 2组子宫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术后情况
术后情况良好, 无感染。
3 讨论
目前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已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手术方式, 由于LVAH术中先阻断子宫动静脉, 再切除双侧附件, 以及转阴道操作。所以术中出血少, 使手术时间自然减少, 同时也使手术视野清晰, 减少手术病发症的发生, 该术式对手术器械的高端依赖性不大, 只需一般的常用手术器械, 无需超声刀和高频电刀即可。故因其微创性术中出血少, 术后疼痛轻微, 患者身体恢复迅速等优点, 已成为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理想术式之一。
当然, LAVH手术对手术操作者技能要求较高, 初学者应首先选择子宫体积<3个月孕大小, 无盆腔手术史, 盆腔器官无粘连的患者进行操作, 以减少手术操作难度及手术病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篇2
关键词:非脱垂子宫,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全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常用手术, 其手术方式较多, 但疗效不一。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在妇科领域的逐渐加强, 经自然腔道 (阴道) 的妇科手术以无需开腹、组织创伤小、胃肠道干扰少、疼痛轻等优点备受推崇, 并有逐步取代开腹手术的趋势[1], 而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 (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 TVH) 是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术式之一。本文就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收治的非脱垂子宫良性疾病行TVH治疗的4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与同期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transabdominal hystectomy, TAH) 的临床效果相比较,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2013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行TVH手术的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年龄33~57岁, 平均 (45.2±9.8) 岁;产次1~4次, 平均 (2.4±0.7) 次;子宫大小如孕 (10.5±1.8) 周;其中子宫肌瘤20例,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3例, 子宫腺肌病9例;合并卵巢囊肿5例, 高血压3例, 糖尿病2例, 有盆腔手术史者3例。以同期行TAH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 年龄34~56岁, 平均 (45.4±9.3) 岁;产次1~4次, 平均 (2.3±0.9) 次;子宫大小如孕 (10.7±1.6) 周;其中子宫肌瘤18例,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2例, 子宫腺肌病10例;合并卵巢囊肿4例, 高血压3例, 糖尿病3例, 有盆腔手术史者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采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 患者取头高臀低膀胱截石位。牵引宫颈, 于拟切开之宫颈阴道结合处注入1∶10000肾上腺素盐水, 电刀环形切开膀胱横沟下约3 mm处阴道壁黏膜, 锐性加钝性分离膀胱宫颈间隙和宫颈直肠间隙并撑开达腹膜反折。钳夹、切断子宫骶、主韧带, 残端双重缝扎。打开子宫前后腹膜反折, 处理子宫动静脉, 牵拉翻转子宫体并暴露输卵管、卵巢固有韧带及附件后一并处理, 取出子宫 (子宫体积较大时可将肌瘤剔除或子宫对半切开缩小体积后再取出) 后, 探查双侧附件有无异常。检查各残端无活动性出血后, 连续缝合前后腹膜及阴道前后壁。阴道内填塞碘伏纱条压迫止血, 常规留置导尿管。对照组:按照传统常规开腹行子宫切除手术方法进行[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各项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率均明显少于或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TAH是传统中较为常用的术式, 其术野暴露好、操作难度低、不容易损伤腹腔内脏器, 但其缺点同样明显, 如创伤大、恢复慢、对肠道干扰大、并发症多等, 术后腹部体表留瘢痕更是很多患者无法接受。TVH被视为目前最微创、最符合循证医学的子宫切除术式[3], 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对肠道干扰小、恢复快等优点, 且术后体表无瘢痕, 更容易为患者所接受, 尤其是对于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及肥胖等不能耐受TAH者, TVH是理想的替代术式[4]。以往受限于术野暴露、手术技术等因素, TVH仅用于经产妇、脱垂子宫、子宫大小<12孕周、无手术史等情况, 其他病例因操作难度大而被认为相对禁忌证[5], 随着近年来操作技术的积累、器械的更新和改善, TVH得到迅速普及, 在非脱垂大子宫、有盆腔手术史者的应用逐渐增多, 但需要术前充分的评估以确保TVH手术的成功[6]。
本研究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率均明显少于或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与文献[7-8]报道结论相一致, 但TVH手术时间较TAH有所延长, 这与上述相关报道不符, 可能是由于手术开展初期操作技术不娴熟有关, 但随着后期手术娴熟程度的提高, 手术时间也逐渐缩短。近年来TVH的适应证及手术技术均有了显著进展, 对于子宫大小12孕周以上、有盆腔手术史者不再是TVH的绝对禁忌证, 而对于肌瘤或腺肌瘤较大、盆腔粘连者可经术前药物治疗在缩小体积或减少粘连程度后, 再行TVH治疗, 有盆腔手术史者是否可行TVH取决于患者是否存在广泛致密粘连[9]。笔者认为, 对于非脱垂子宫手术方式需要综合考虑患者阴道松弛度、子宫活动度、子宫体积等多种因素, 对于阴道狭窄过深、子宫活动度较差、宫体过大、粘连致密者需谨慎选择TVH治疗。
综上所述, 虽然TVH与TAH之间各有优势及不足之处, 两者之间仍不能相互完全取代, 但对于经过充分评估具有适应证的非脱垂子宫患者, TVH不失为一种微创、安全的理想术式。此外TVH无需昂贵的医疗器材, 从降低手术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角度来讲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秦杰, 黄守国.微创在妇科领域的应用进展[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1, 17 (7) :1006-1008.
[2]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J].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42-154.
[3]孙晓琳, 张灵武, 潘娟.84例非脱垂阴式子宫切除的临床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3 (3) :274-276.
[4]陈彤华, 周玉华, 黄永益.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428例临床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0 (9) :2208-2209.
[5]刘爱民, 陈超, 尹晓燕.非脱垂子宫全切三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9) :3088-3089.
[6]严沁, 缪懿, 吴晓梅, 等.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与经腹切除手术比较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0, 11 (5) :501-502.
[7]晋莉, 杨洋.不同术式全子宫切除的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 2010, 32 (7) :652-653.
[8]王妍.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与经腹切除术综合疗效对比[J].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 (6) :953-954.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全子宫切除患者随机选取70例, 其中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35例为观察组, 平均年龄 (45.5±3.5) 岁, 子宫肌瘤18例, 子宫腺肌瘤9例,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例, CIN病变3例;将同期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35例设为对照组, 年龄 (46.5±2.8) 岁, 子宫肌瘤20例, 子宫腺肌瘤11例,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例。2组患者术前检查均排除子宫及附件恶性肿瘤可能, 2组患者的子宫大小均小于孕14周, 一般资料经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 。
1.2 手术方法
(1) 观察组:采用全麻,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腹部及外阴、阴道, 铺巾、置尿管, 放置举宫杯, 使子宫在术中能根据需要活动。取脐孔下缘或上缘1 cm切口, 置入10 mm Trocar引入内窥镜, 再取双侧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及脐耻间各取5 mm、5 mm、10 mm切口置入Trocar。 (2) 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患者取平卧位, 按传统经腹子宫切除术参考文献操作。
1.3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手术经过均顺利, 观察组患者无1例中转开腹, 但其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术中累计出血量、术后30 d最高体温、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镇痛实现率2例 (5.7%) ,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例 (74.2%) , 有统计学差异 (χ2=34.286, P<0.05) 。
2.2术后随访2个月, 观察组患者术后15 d左右恢复日常家务, 检查阴道残端均愈合良好, 均无腰腹不适感。对照组术后30 d左右恢复日常家务, 检查阴道残端肉芽肿形成2例, 其余均愈合良好, 腹部瘢痕无硬结, 3例患者时有下腹隐痛, 其余均无不适。
3 讨论
腹腔镜下子宫完全切除术最早产生并临床应用于1989年[3], 在多种类手术器械的不断发展改良的历史背景下, 该手术治疗方式在现代妇产科临床发展演进路径中获取了广泛的应用空间。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手术操作方式相对照,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因具有典型的微创手术特征, 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快、腹部伤口小[4]。
与开腹式全子宫切除和阴式全子宫切除相对照, 腹腔镜手术的视野更加开阔且清晰, 并有放大效果, 能全面完整揭示患者盆腹腔脏器病变, 有效避免副损伤, 彻底止血, 减少术中出血量;针对并发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盆腔粘连的患者, 能有效分解粘连, 规避了阴式手术操作困难和开腹手术的创伤;由于创伤小, 机体产生的应激反应较轻,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术后伤口疼痛轻, 住院时间短, 恢复快, 扩大了微创手术的应用范围, 优势明显。与开腹子宫全切除相比, 其切口小,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术后镇痛治疗药物应用更少, 并保证患者可以快速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5]。腹腔镜手术切口小这一特点对肥胖体型患者有利, 手术视野更清晰可辨识, 规避了因腹部大切口所导致的愈合不良问题。本文结果表明, 采用经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更为确切, 患者疼痛轻, 术后恢复快, 住院时间短, 且远期疗效高于传统手术, 术后腹腔粘连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 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华民.经腹、经阴道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对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 (7) :1650-1651、1654.
[2]徐州栋, 李卫.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并发症的比较[J].求医问药 (下半月刊) , 2012, 10 (2) :306-307.
[3]强萍, 陈丽娟, 陈萍.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68例疗效和并发症防治[J].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 (11) :2718-2719、2721.
[4]杨冬, 王丽峰, 杨岚, 等.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 (14) :8-9.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5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 患者最小年龄42岁, 最大年龄57岁, 中位年龄47.3岁。其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例, 子宫肌瘤47例, 子宫腺肌瘤25例, 合并糖尿病3例, 合并卵巢囊肿14例;选取同期收治的85例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患者最小年龄43岁, 最大年龄56岁, 中位年龄48.5岁。其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例, 子宫肌瘤44例, 子宫腺肌瘤28例, 合并糖尿病1例, 合并卵巢囊肿6例。将两组患者的自然资料作对比分析, 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予以比较。
1.2方法: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具体操作:麻醉方式:气管插管联合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体位: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腹部皮肤并规范铺巾, 选择脐下缘部位作为手术穿刺孔, 将CO2注入压力为14 mm Hg的人工气腹中, 将10 mm Traco腹腔镜置入, 协助患者选择头低臀高的体位, 探查上腹部和盆腔的具体情况;常规消毒阴道和外阴, 置入举宫杯, 选择耻骨联合左上2 cm及与之对应的部位置入5 mm Traco, 并从阴道将患者子宫取出, 采用可吸收线腔内缝合残端。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即按照传统术式进行相关操作。术后操作要点:给予患者6 h左右的心电监护, 并连续3 h吸氧, 术后8 h方可进食, 以无糖流质饮食为主, 合理应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术后48 h内可将尿管拔除。术后30 d、90 d及半年、1年时对患者即性随访, 对其近期、远期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
1.3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 使用百分率 (%) 对远期并发症和近期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描述, 组间统计比较应用χ2检验, 若P<0.05, 则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9.4% (8/85) , 其中切口感染2例 (2.3%) , 尿路感染3例 (3.5%) , 阴道残端出血3例 (3.5%) ;对照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1.1% (18/85) , 其中切口感染6例 (7.1%) , 尿路感染7例 (8.2%) , 阴道残端出血5例 (5.8%) , 对两组患者的近期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 对照组高于研究组, 组间差异显著 (χ2=4.5536, P<0.05) 。
2.2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性欲降低9例, 阴道干涩7例, 围绝经期症状10例, 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0.6%;对照组性欲降低15例, 阴道干涩20例, 围绝经期症状16例, 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0.0%, 组间统计比较结果显示, 研究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χ2=14.8373, P<0.05) 。
3讨论
全子宫切除术术式较多, 其治疗效果各有差异。通常情况下, 子宫较大、盆腔粘连、恶性病变可能性较大的患者多采用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 但这种手术方式切口比较大, 盆腔受到的干扰性较大, 不仅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会延长, 还会导致严重的盆腔粘连, 腹壁上也会出现非常明显的瘢痕[3]。医学诊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大多数学者观点中都认为, 在明确患者手术指征的情况下, 采用腹腔镜手术的综合效果非常理想, 且显著优于传统剖腹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突显的各种优点, 使其在临床之中得到广泛应用, 是目前首选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4]。
创口小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最大特点, 因为腹腔不会处于完全暴露的状态, 比较稳定的内环境, 会大大降低感染发生率, 减少术中出血液量, 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提高手术综合效果[5]。本组实验结果显示, 研究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显著 (P<0.05) 。这与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6]。另有学者证实[7],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抗生素治疗时间等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比较, 差异明显 (P<0.05) 。腹腔镜手术可将病变子宫直接切除, 还能将病变的子宫颈组织一并切除。故其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子宫病变等疾病的第一选择。作为腹腔镜手术, 其固有的特殊的并发症如皮下气肿、腹壁血管损伤、切口疝等不可避免的会出现, 但手术医师只要明确手术指证, 不断提高自己的手术操作技能, 总结临床经验, 上述并发症是可以有效预防的。另外, 要做好术后护理工作, 若患者出现阴道出血的情况, 要立即查明原因, 给予止血、抗炎等对症治疗, 出现下肢酸痛要引起重视, 积极防治下肢栓塞性静脉炎, 若患者出现围绝经期症状, 则需要采取激素替代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 临床方面必须综合考虑患者病情评估结果和身体情况, 以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案, 提高手术成功率。
综上所述,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明确手术指证, 提高手术技巧是降低术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的关键。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并发症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5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 选取同期收治的85例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对照组远期并发症和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1%、60.0%, 研究组远期并发症和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4%、30.6%, 组间统计比较结果显示, 研究组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明确手术指证, 提高手术技巧是降低术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并发症,经腹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参考文献
[1]黄巧玲.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并发症比较研究[J].中外医疗, 2015, 28 (9) :108-109.
[2]徐州栋, 李卫.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并发症的比较[J].求医问药 (学术版) , 2012, 10 (2) :306-307.
[3]章文, 姚红.腹腔镜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比较研究[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5, 9 (1) :33-35.
[4]李强, 王雯雯, 凌静娴, 等.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比较[J].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1, 24 (8) :888-889.
[5]叶绮玲.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9) :40-41.
[6]王亚娟.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 36 (33) :57-59.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在泰州第四人民医院接受经腹全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84例, 年龄在40~65岁;治疗组平均年龄 (47.75±7.78) 岁, 对照组平均年龄 (51.50±8.38) 岁, t=0.9275, P>0.05, 均无手术并发症, 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胃肠功能损伤。观察组及对照组的年患者的年龄分布、病程时间、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麻醉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将8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各42例, 均给予常规术后护理, 督促患者适当活动, 早下床,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术后12 h首次口服朴实颗粒 (批号:000602) 6 g, 20~30 m L温开水冲服, 3 h后再重复1次。观察患者排气排便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肛门排气时间
观察组24 h内排气8例, 48 h内排气42例, 患者服药后肛门排气平均时间为23.64 h, 术后平均排便时间33.21 h;对照组24 h内排气2例, 48 h内排气34例, 患者肛门排气平均时间为42.78 h, 术后平均排便时间51.89 h;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2.2 人均排便次数
治疗组术后1周内人均排便次数高于对照组, 治疗组为4.2次, 而对照组为2.8次。术后72 h内, 治疗组共15例患者有首次排便记录, 而对照组为6例, 且术后1周内朴实组患者排便次数为156人次。
3 讨论
妇产科手术后的功能恢复是非常关键的, 由于妇产科手术范围常常涉及到盆腔, 容易引起对肠道的激惹, 麻醉药物、手术部位的炎性反应都会影响对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 从而引起肠道蠕动功能减弱, 甚至导致手术后肠梗阻[1,2]。胃肠功能能否快速恢复是术后康复中的重要环节, 对术后患者能否整体快速康复具有重要作用[3]。胃肠道功能抑制的时问越长, 胃肠运动减弱甚至消失, 管腔内积气和积液越多, 越容易引起肠管扩张, 菌群失调, 轻者可引起腹胀、腹痛, 甚至还可引起肠粘连、伤口愈合不良、伤口裂开、切口疝以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4,5]。《灵枢五味》谷不入, 半日则气衰, 一日则气少矣。若半日不食, 则肠胃渐虚, 谷气衰也。一日不食, 肠胃大虚, 谷气少也。七日不食, 肠胃虚竭, 谷气皆尽, 遂命终也。因此, 术后尽早恢复正常饮食是非常关键的。肛门排气、排便表明了全胃肠道的蠕动逐步恢复。目前, 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仍是反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主要评价指标。
中医药对肠蠕动恢复具有无比的优势[6]。根据中医理论, 术后患者出现腹胀、腹部膨隆、不排气的主要病理机制是气机阻滞、血运不畅, 从而导致血瘀脉阻, 腑气壅滞不通, 清气不升、浊阴不降, 故而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诸多症状[7]。因此, 治疗方法当以理滞行气, 活血祛瘀为主。古有“通则不痛”之说, 邪实者应当以驱邪为急, 正虚者应当以扶正当先, 虚实夹杂者又应邪正兼顾。朴实颗粒由厚朴、枳实、白芍、大黄等4味中药组成, 方中厚朴苦、辛、温, 归脾、胃、肺、大肠经, 具有行气、燥湿、消积、平喘的功效, 用于湿阻中焦, 气滞不利所致的脘闷腹胀、腹痛或者呕逆等症, 为消除胀满之要药。枳实苦、辛、微寒, 归脾、胃、大肠经, 具有破气除痞, 化痰消积, 治疗脘腹痞满, 多与山楂、麦芽、神曲等同用, 治疗脘腹胀痛, 多与大黄、芒硝、厚朴等同用。大黄苦、寒, 归脾、胃、大肠、肝、心经, 具有泻下攻积、活血化瘀等作用, 既有较强的泻下通便、荡涤胃肠积滞的作用, 又有活血化瘀, 清除手术后淤血作用。白芍, 苦、酸、甘、微寒, 归肝脾经, 具有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的作用, 手术损伤元气, 从而导致血虚及血淤, 而白芍具有养血调经的作用, 诸药共成行气消胀, 导滞通腑之功。而现代药理学亦认为, 以上药物均可刺激肠壁, 从而肠道节律性收缩及肠蠕动增强而导致排气通便[8]。朴实颗粒临床前药效学实验表明:朴实颗粒具有增强胃肠蠕动, 拮抗阿托品对肠蠕动的抑制, 促进阿托品抑制下的正常小鼠的全肠推进运动, 缩短开始排便的时间, 增加排便数量等作用。田伯乐等[9]采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 观察治疗组81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3.95%, 证实朴实颗粒可以促进腹部手术动后患者胃肠蠕功能的恢复, 缩短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 从而加快术后腹胀等症状的缓解。
综上所述, 朴实颗粒术后口服可明显缩短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排便时间, 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及术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的疗效, 使用简便, 临床效果满意, 但观察病例仍较少, 需进一步增加样本量。
参考文献
[1]邬祖立, 龙裔宁.肠内营养对肠道恶性肿瘤老年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4, 22 (10) :591-594.
[2]刘坤, 陈理.中医外治法治疗胃肠道肿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现状[J].针灸临床杂志, 2014, 30 (12) :74-76.
[3]庄林燕, 刘洁, 曹立幸, 等.腹部术后胃肠功能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J].实用医学杂志, 2014, 30 (20) :3347-3349.
[4]黎介寿.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需要性[J].肠外和肠内营养, 2006, 13 (3) :129-131.
[5]李宁.围手术期营养支持[J].临床外科杂志, 2006, 14 (9) :544-545.
[6]张振利, 翟玉祥.王灿辉教授运用加味连苏饮治疗脾胃病[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29 (6) :993-994.
[7]李伟, 孟宪萌.通腹汤促进腹部手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 27 (3) :21-23.
[8]孟如.金匮要略选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62-63.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5例实施子宫切除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8~56岁, 平均年龄 (42±0.2) 岁, 均为经产妇。子宫肌瘤27例, 子宫脱垂25例, 绝经后阴道流血28例, 子宫肌瘤25例。将105例患者平均划分为三组, 各35例,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术前常规排除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手术禁忌症。
1.2 手术方法
甲组手术方法为腹腔镜下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经宫颈采用合适的子宫矫正棒穿透到宫底, 在腹腔镜的引导下, 双极电凝分离卵巢附带韧带、输卵管、双侧圆韧带, 并选择7号线进行手术缝扎, 需进行2次, 并采用相同的方法处理对策。采用单极电凝将阔韧带叶切开, 并将膀胱下推到宫颈处, 钳夹子宫血管, 并采用7号线对其进行2次缝扎。环形圈套子宫峡部, 并依照该环形方向将筋膜切开, 在切开过程中用力向上提起子宫, 有利于清晰看到筋膜层次, 之后在筋膜中慢慢切离子宫, 需采用碘伏消毒处理剩余端部位, 采用1-0可吸收线进行缝合, 残端放于腹膜外, 之后合理缝合腹部, 结束整个手术操作。
乙组手术方法为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也就是传统的腹部切除子宫手术。给予患者全麻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体位, 常规进行消毒铺巾, 切开腹壁并对腹腔进行探查, 明确子宫附件及其周围器官的解剖关系, 采用S拉钩拉开腹壁, 湿有带保护肠腔, 充分显露手术术野。布巾钳向上提拉子宫, 采用两把大弯刀夹住子宫的两角。之后处于圆韧带, 两把中弯平行钳夹住圆韧带, 在两钳之间将其切断, 小矮胖针穿过丝线并对断端进行缝扎, 相同方法处理对侧。最后处理附件, 将卵巢固有韧带、输卵管峡部切断, 之后采用矮胖针可吸收线进行缝合。
丙组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经硬膜外麻醉, 取膀胱截石体位, 铺设消毒巾, 患者穹窿黏膜与在膀胱子宫间隙及直肠子宫间隙采用1:250副肾素盐水注射。电刀环形状态切开穹窿粘膜, 分离膀胱与子宫间间隙, 向上推膀胱直至腹膜反折处, 之后分离直肠与子宫间间隙, 一直到后腹膜处, 合理钳夹切断主、骶韧带, 并选择7号线进行2次缝扎, 有效分离前后腹膜, 正确缝合指示线, 钳夹切断子宫血管后, 采用7号线2次缝扎, 结束宫颈切除操作, 为了防止内翻、腹膜污染出现, 从前穹窿位置或后穹窿处翻出子宫, 并将子宫取出, 并采用4号线间断缝合, 并将各个残端放于腹膜外。
1.3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min)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天) 、术中出血量 (m L) 、住院时间 (天) 、医疗费用 (元) 。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获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 20.0软件包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甲组患者的总花费多于乙丙两组, 但甲组的术中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有明显优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乙组手术少于其他两组, 但其他指标均处于劣势。见表1。
3 讨论
随着临床医学技术以及医师手术积水的不断进步, 再加上微创概念被引入到临床治疗中, 临床在选择手术方法时, 更倾向于选择手术时间短、安全微创、恢复快、应用安全的方法[2]。临床采用的传统的子宫切除术, 因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长、术后感染发生率以及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极高, 对患者性生活造成的影响大, 并不易被患者所接受[3]。采用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在治疗过程中, 注意依据阴道的天然生理特点实施手术操作, 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 不会影响腹腔、盆腔正常的生理结构, 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4]。而且在采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过程中, 不受子宫体积大小的限制, 且病灶位置以及盆腔粘连程度也不会对其造成任何影响[5]。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 甲组的治疗总费用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分析可能是因在腹腔镜实施操作中, 多需选用大量预防性药物, 防止手术并发症发生。乙组手术时间最短, 分析这与手术医师技术水平、腹腔镜配置密切相关。但乙组的出血量最高, 分析主要是因该手术在实施过程中造成的创伤大, 与腹腔镜手术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采用经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 手术优势显著, 微创安全可靠, 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 不会影响后期的性生活。但因其费用较高, 在临床应用中受到局限, 临床应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改善。
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全子宫切术的实施效果。方法 甲组35例实施腹腔镜下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 乙组35例接受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丙组35例接受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比较分析三种不同手术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 甲组患者的总费用高于乙丙两组, 但平均住院时间、出血量均少于其他两组, 乙组虽手术时间短, 但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处于劣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疗效显著, 优于经腹子宫切除术, 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参考文献
[1]李湛.剖宫产子宫切除术相关情况分析[J].剖宫产子宫切除术相关情况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4, 17 (15) :1766-1768.
[2]邓丽, 韦业平, 邵世清, 等.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子宫切除术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 2014, 30 (12) :1921-1923.
[3]高策.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免疫细胞及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 (22) :3678-3681.
[4]王金龙, 干宁, 葛小花.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在巨大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重庆医学, 2014, 43 (32) :43594360.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篇7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 年龄33~57岁, 平均 (43.56±11.43) 岁, 其中阴式组44例, 平均 (43.64±11.26) 岁, 包括子宫肌瘤13例, 子宫腺肌病2例,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例, 其他4例。经腹组36例, 平均 (44.12±10.79) 岁, 包括子宫肌瘤11例, 子宫腺肌病2例,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例, 其他3例。所有患者子宫的体积均小于4个月妊娠大小, 术前常规妇科检查、B超检查, 行宫颈细胞学检查以及诊刮术等排除子宫恶性病变。两组患者在年龄、子宫大小、病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全部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在膀胱宫颈附着最低点下0.2 cm处切开宫颈阴道交界处黏膜, 达宫颈阴道筋膜。分离膀胱宫颈间隙、直肠宫颈间隙达腹膜反折处, 钳夹、剪断两侧的子宫骶韧带以及主韧带。在膀胱腹膜反折处, 打开子宫的前后腹膜, 紧靠子宫颈切断、缝扎处理子宫动静脉、阔韧带以及圆韧带。经腹子宫切除术采取传统的全子宫切除术, 缝合后腹膜。
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
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经腹子宫切除术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差异, P>0.05, 见表1。
讨论
子宫切除术是妇产科的非常常见的基本手术之一, 子宫切除术有经腹手术、经阴道手术以及腹腔镜手术3种[2]。腹腔镜手术属于一种微创手术,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但是由于其对手术设备以及器械有特殊的要求, 且价格昂贵, 尚不能在基层地区广泛开展。经腹子宫切除术是传统术式, 适应证非常广泛, 但是该手术方式创伤大、术中对肠道干扰多, 术后恢复比较慢以及术后盆腔粘连感染等并发症较多, 不能令患者满意。阴式子宫切除术属于微创手术, 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较少、费用低、对设备要求低等优点, 容易在各级医院普遍开展。相关资料显示, 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 应当首选阴式子宫切除术。然而, 在子宫体积>孕14周, 盆腔重度粘连以及恶性病变可能会延长切口时, 应选择开腹手术, 因为经腹手术手术视野更为清晰, 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3]。
本研究结果显示,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经腹子宫切除术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见经阴道手术切口方式在效果上优于较传统手术方式。而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 P>0.05。分析原因可能为经阴道手术方式下, 视野范围较为狭小, 医师术中操作不能充分展开, 手术切口较大, 因此出血量较多。
参考文献
[1]邓健梅.经阴道子宫切除术与经腹部子宫切除术的比较分析[J].临床医学, 2011, 1 (2) :54-55.
[2]梁军.经腹、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式的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 2010, 19 (12) :86.
[3]邱桂菊.经腹与经阴道两种方式子宫切除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 2011, 24 (9) :6095.
[4]张卫民, 刘玉珍.2312例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途、手术适应证和卫生经济学初步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3, 25 (4) :31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