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切除率

2024-10-15

子宫切除率(共11篇)

子宫切除率 篇1

近年来,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子宫切除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仅仅一个世纪, 子宫切除从几乎被抛弃的危险的和很少做的手术, 演变成可以挽救生命和改善健康的重要的和主要的治疗方式。今天, 子宫切除已经成为继剖宫产后, 位居第2的妇科手术。据统计, 近年美国每年大约要做60万例子宫切除。此外, 有资料表明, 在健康状况没有大的区别情况下, 在人口相似的不同国家, 以及在同一国家不同地区子宫切除率有很大区别。数据统计, 终身累计子宫切除率, 美国33%, 加拿大30%, 欧洲9%~13%。

本文搜集近年来国内外各种有关子宫切除的文献资料, 发现造成子宫切除率改变的因素不仅仅是手术的并发症, 手术指征的确立, 还包括种族、社会、经济的影响, 医护人员的导向, 心理因素以及改良替代手术的应用等等。

1 手术并发症对子宫切除率的影响

手术并发症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评价手术成功与否及能否推广普及的金标准。19世纪, 经腹子宫切除死亡率80%~90%。主要死因为出血、感染、疼痛。现在子宫切除并发症大大降低, 最常见的近期并发症有膀胱、输尿管的损伤, 出血, 静脉栓塞, 术后切口愈合不良, 残端愈合不良等[1,2], 因良性疾病做子宫切除的妇女死亡率仅为8.2/10万[3]。可见手术近期并发症的降低是造成子宫切除率近一个世纪来急速上升的主要原因。随着手术技术的成熟及各种辅助技术的应用, 如腹腔镜、膀胱镜、镇痛泵及术前术后护理技术的提高, 子宫切除近期并发症似乎已不是近年来造成子宫切除率波动的主要因素, 而远期并发症似乎才是困扰大多数患者及妇科医生的最大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子宫切除对于性功能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 盆腔解剖结构与女性性高潮唤起有关。宫颈位于阴道顶端, 在排卵前, 性兴奋时宫颈粘液分泌增加, 性高潮时子宫位置升高是参与性兴奋的主要组成部分。宫颈被认为在性活动中有特殊作用。另外, 盆腔中有一些神经环绕在子宫颈周围被称为子宫阴道神经丛, 切除宫颈可能导致这种压力感及神经丛的破坏, 性兴奋及性高潮随之改变。还有资料表明, 子宫切除会影响控制女性性唤起反应的盆腔自主神经机制, 可能会影响阴道对性刺激后的充血反应, 从而影响妇女性唤起。但是, 亦有学者的研究结果完全相反。他们认为, 子宫切除不会降低性功能、性交频率及器官反应性。因为切除子宫, 解除了病痛、出血等困扰, 减少了性交痛, 改善了性生活质量。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4]:比较因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与正常妇女在接受性刺激后其阴道内性冲动发放频率, 结果显示, 两组无统计学差异。Janpaul 等[5]在比较经阴道子宫全切术、经腹子宫全切术、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对于性功能的影响中发现, 三种术式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这与前文认为宫颈在性功能中有重要作用显然矛盾。

1.2 子宫切除对于女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国内外大量资料表明[6,7], 子宫切除术后会造成女性内分泌水平改变, 如雌激素 (E2) 、雄激素 (T) 、卵泡刺激素 (FSH) 、黄体生成激素 (LH) 、泌乳素 (PRL) 等, 这些激素水平改变, 引起了一系列躯体症状:如FSH水平上升, 加速卵泡消耗, 同时抑制卵泡闭锁作用的减弱, 从而导致围绝经期的提早;性激素参与骨代谢, 子宫切除会造成骨密度水平的下降;雌激素影响女性血脂水平, 雌激素水平下降, 导致总胆固醇 ( TC) 、甘油三酯 (TG) 水平升高, 引起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最近还有研究表明[8], 雌激素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子宫切除术后机体多种免疫因子如白介素-1B (IL-1B)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 IGF-2) 水平随之改变。可见子宫切除对于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结论尚不统一, 但可以明确的是手术远期并发症对子宫切除率起到一定限制作用。

2 手术指征的确立对子宫切除率的影响

子宫切除最常见的指征依次为:子宫肌瘤、子宫脱垂、子宫内膜异位症、癌症、子宫内膜增生及其他。具体每项疾病达到哪些条件才符合子宫切除标准, 目前世界上尚无统一权威的机构组织来设立一个统一的参考标准。目前常参考的有国际妇产科协会 (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FIGO) 、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等国际机构设立的标准, 根据各国家、地区情况不同具体标准亦有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子宫切除率的地区性差异。例如子宫肌瘤在我国原为子宫增大孕3个月大可实施子宫切除, 现改为子宫增大孕2个半月大即可。就这一标准而言, 无疑使子宫切除率上升。可见, 手术指征直接影响子宫切除率。

3 诊疗水平的提高对子宫切除率的影响

近年来, 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种辅助检查器械的出现, 使得各种疾病能够早发现、早治疗。例如, B超等影像学技术的发展, 使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很多疾病早期发现;腹腔镜的出现, 使子宫内膜异位症早期确诊。众多疾病诊断率的上升直接导致了子宫切除率的上升。

4 医护人员的导向对子宫切除率的影响

对于子宫切除指征掌握及治疗方式的选择, 医护人员有着明显的导向作用[9]。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信赖, 决定了其疾患采取何种治疗方式与其主治医师对手术指征的理解掌握、资质、经验密切相关。从不同角度考虑, 医生有不同建议, 从而造成子宫切除率的波动。

5 女性心理因素对子宫切除率的影响

一般手术常见心理反应有不安全感、焦虑、恐惧、退缩、依赖、悲伤等等, 而子宫手术对于患者来说, 更容易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她们觉得作为一个真正的女人, 不仅体现在生育功能, 而且要体现在性方面的完整。即使在今天, 许多女性仍将子宫与女性魅力联系在一起, 她们认为失去子宫意味着失去了性生活的能力, 失去了女性应有的性特征和功能。Roeske等也研究发现13种影响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心理康复的因素, 分别为:性别特征、在35岁前实施子宫切除、害怕失去性欲、生育欲望、文化或宗教方面的冲突等。以上心理因素限制了子宫切除率的上升。然而, 美国亦有学者调查研究表明[10], 妇女愿意接受子宫切除的原因有:害怕疼痛、月经的烦恼、疾病的困扰、避孕、子宫恶性病变等, 更有甚者, 有人提出选择性子宫切除, 指的是患者要求的子宫切除, 以解决生活的不便和提高生活质量 (月经、避孕等) , 或者出于预防目的 (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腺肌病等) , 将子宫切除。这又是近年来子宫切除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6 种族、社会经济等方面原因对子宫切除率的影响

有资料表明[11], 子宫切除有种族差异, 黑人、西班牙人以及美国本土印第安人子宫切除率高于白人以及太平洋爱尔兰人, 发生率分别为52.9%、44.6%、42.9%、40.0%及33.8%。Dickinson等[12]也报道, 子宫切除率从高至低依次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瑞典, 这与不同的种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制度等有一定的联系。Ranson等[13]研究表明, 社区依赖的健康保障制度 (Community Based Healthy Insurance CBHI) 是改善卫生保健质量的重要机制, 他们在Gujarat地区调查了子宫切除患者护理质量在有无健康保险的人群的区别中发现, 有健康保险的女性对子宫切除的选择率及术后护理质量要高于没有保险的女性。支付费用的第三方对子宫切除指征是否合理将会非常关心, 他们必须将费用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因此, 一个医疗审查和临床实际标准将被实施采用, 以限制由于外在因素及指征的不恰当使用而造成子宫切除率的波动。这也解释了英国等欧洲国家子宫切除率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原因。还有资料显示[14], 部分妇女对于子宫切除有强烈的文化抵触, 她们认为子宫是性的象征, 失去子宫意味着失去性吸引力及丈夫的宠爱。她们的观点、所处的文化氛围、社会环境, 对子宫切除率有一定的影响。此外, 媒体广告的宣传也是一个外在影响因素, 一方面广告宣传的确扩大了医学的效应。此外, 媒体对于医务界诚信方面的导向, 对于患者是否完全依从医生的意见有很大影响。尤其在我国, 政策法规尚未完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以致医患关系不和, 医生信誉大打折扣, 给患者造成误解。这些外在因素降低了患者对医生的依从性。这些资料充分表明, 医学以外的因素, 如种族、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因素对于子宫切除率亦有一定影响。

7 新的改良替代手术出现对于子宫切除的影响

新的改良替代手术的出现, 为惧怕子宫切除的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出路。例如, 近年来开展的腹腔镜下肌瘤切除术、腹腔镜下肌瘤电凝术及宫腔镜下粘膜下肌瘤切除术, 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粘连少等传统手术无法相比的优点[15]。现在正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此外, 有资料表明[16],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具有住院时间短, 住院费用少, 失血少等优点, 在缓解症状方面与子宫切除相似。对于功血的治疗, 有人提出切除或破坏子宫内膜来替代子宫切除[17], 这种方法可以被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异常出血患者, 方法包括宫腔镜下激光术、电手术滚球凝固、环切治疗及热球治疗, 不同术式成功率报道不同。可见, 非子宫切除治疗新技术的出现, 造成子宫良性病变子宫切除率的相对性下降。

子宫切除是受众多因素影响制约的, 可以归结为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手术指征的确定、诊疗水平、医护人员导向作用、心理因素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新兴技术的开展等等。其中手术近期并发症降低, 诊疗水平的提高是造成近年来子宫切除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手术指征的拓宽, 近年来医护人员的导向等对子宫切除率的上升亦有一定作用;而手术远期并发症、女性害怕失去性欲、生育能力等心理因素以及卫生健康保健制度、非手术治疗新技术出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子宫切除率的上升。医生在对患者实施子宫切除时, 不仅要考虑到医学方面指征, 而且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心理因素、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文化等众多问题;对于实施子宫切除患者术后治疗护理, 应根据以上几方面采取针对性心理治疗护理措施, 旨在为患者寻求最佳治疗方案。对于子宫切除的一些研究结论尚不统一, 以及各种影响因素与子宫切除率相关性高低, 目前尚无该方面的研究报道, 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因良性病变切除子宫比例不断升高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子宫切除的各种文献资料, 进行分析, 总结出造成子宫切除率改变的各种因素。结果:导致子宫切除率改变的因素有手术近期及远期并发症;手术指征的确定;诊疗水平的提高;医护人员的导向作用;种族、社会经济、人文方面的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近年来新的改良替代手术的出现对于子宫切除率亦有一定影响。结论:子宫切除率是受众多因素影响制约的。实施子宫切除时, 不仅要考虑到医学方面的指征、手术并发症等问题, 而且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

关键词:子宫良性病变,子宫切除术,性生活质量,激素水平

子宫切除率 篇2

做完子宫切除后一定要重视护理,尤其是饮食护理。首先进食时间一定不宜过早,一般在术后6小时后病人应食用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对于年老体弱者,应适当延长吃流质、半流质食物的时间,以利于消化,如藕粉、橘汁等,或选用瘦肉或鲜鱼熬汤,既能保证营养又能增进食欲,病人就会很快康复。

子宫切除后患者要多吃蔬果及高纤类之食物,每天摄取-3000cc水份,预防便秘若有双侧卵巢切除者,易有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应多增加钙质及荷尔蒙摄取。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烧烤、腌制等食物尽量不吃。

子宫切除手术伤口一般两个月左右就能愈合。在此期间食物不能太素,要食用一些量少质高的高蛋白食物,如鱼类、肉类、牛奶、豆类等,因为高蛋白能帮助伤口的愈合。

子宫切除率 篇3

【摘要】 目的:通过对非脱垂子宫良性疾病经阴子宫全切术(TVH)与经腹子宫全切术 (TAH)的床效果比较,了解不同情况的全子宫采取何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损伤最小。方法对两种术式的全子宫切除术的病例机体应激反应和术后恢复情况等进行对比,并对7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失败者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TAH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显著长于TVH组,TAH组术后镇痛率、术后体温升高率及术后腹胀率显著高于T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最高体温,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手术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抗炎时间及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腹式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阴式组术后2h的血清IL-6水平明显低于腹式组,且术后1d的IL-6和CRP水平明显低于腹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VH优于TAH,值得推广应用。但对于有特殊情况的大子宫、盆腔粘连,手术史、阴道狭窄等阴式手术禁忌症时,选用经腹行全子宫切除术较方便、安全。

【关键词】 非脱垂子宫; 子宫切除术; 阴式; 微创性

【中图分类号】 R713.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067-02

经阴道手术是利用阴道自然穴洞通过阴道施行手术,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TVH的发展日趋广泛。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0年6月对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各30例,分别行TVH 及TAH,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经阴道及经腹切除子宫的患者各30例,年龄为36~68岁,平均46.3岁。有下腹部手术病史34例,单纯子宫肌瘤38例,子宫腺肌病7例,子宫肌瘤并子宫腺肌病7例,子宫肌瘤并卵巢良性肿瘤3例,子宫肌瘤并早孕1例,子宫内膜增殖症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2例。两种手术均由同年资医生主刀。两组均术前排除了恶性肿瘤、阔韧带肌瘤等,两组患者年龄、疾病种类、子宫大小、子宫活动度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 两组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

1.2.1TVH的手术主要步骤: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导尿,用丝线将小阴唇固定于大阴唇外侧皮肤。宫颈钳夹持宫颈前后唇,与宫颈两侧结缔组织内注入1:250正肾素溶液以减少出血。用电刀沿膀胱横沟下约3~5 mm处环切阴道黏膜,深达宫颈筋膜,用食指分离膀胱宫颈间隙,上推膀胱达膀胱子宫反折腹膜处,再同法分离子宫直肠间隙,达子宫直肠反折腹膜处。紧靠宫颈钳夹子宫骶、主韧带,切断后远侧断端双重缝扎,保留缝线,近侧无需缝扎。于腹膜反折处打开子宫前后腹膜,于腹膜切缘中点处缝丝线作标志。紧靠宫颈钳夹子宫动静脉及周围阔韧带组织,切断后远侧断端双重缝扎,近侧无需缝扎。探查双侧附件及盆腔情况,依具体情况,通过牵拉或翻转子宫,暴露圆韧带、附件,分别钳夹、切断后双重缝扎,保留外侧缝线,将子宫完整切除。检查各残端无出血后关闭腹膜,两侧各韧带断端对应打结,以加强阴道穹隆盆底支撑力。用1.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全层阴道黏膜残端,不留死腔。缝合完毕阴道塞凡士林纱条2条,术后24h取出阴道碘伏纱布。留置尿管48—72h。

1.2.2.TAH的手术主要步骤:

取下腹正中或Pfannenstiel切口,暴露术野。(1)用两把中号弯止血钳夹持子宫两侧角部,包括圆韧带、输卵管峡部及卵巢固有韧带,牵拉子宫;(2)处理子宫圆韧带及剪开前后腹膜;(3)切断输卵管;(4)剪开阔韧带后叶腹膜;(5)处理宫骶韧带;(6)剪开膀胱子宫凹陷腹膜,分离膀胱;(7)处理子宫动静脉;(8)处理宫颈主韧带;(9)环切阴道,闭合阴道残端;(1O)缝合后腹膜;(11)清点盆腔纱布、血垫、器械等无误后关闭腹壁各层。根据是否保留卵巢,再决定处理骨盆漏斗韧带。

1.2.3术后处理

两组患者术后使用抗菌药的种类、数量基本相同。

1.3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

采用SPSS 13.0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Y检验。

2 结果

2.1 术中情况 30例经腹子宫切除术中有7例开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手术中因打开腹膜、暴露切口困难等改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术中发现子宫下段肌瘤1例,宫颈肌瘤1例,多发性子宫肌瘤导致子宫外形极不规则1例。改变术式后术程顺利,术中出血无明显增多,术后患者恢复佳,未增加患者痛苦。2例合并有阴道前壁轻度膨出者术中加行阴道前壁修补术。60例手术患者无一例发生膀胱、直肠与输尿管损伤。

2.2 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的比较

TAH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显著长于TVH组,TAH组术后镇痛率、术后体温升高率及术后腹胀率显著高于T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种手术方式相关指标比较

术后最高体温,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手术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抗炎时间及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腹式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i士s)

2.4 两组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指标的比较

阴式组术后2h的血清IL-6水平明显低于腹式组,且术后1d的IL-6和CRP水平明显低于腹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指标的比较

注:与腹式组同时点相比,*P<0.01,t=41.459,;**P<0.01,t=16.711,24.281

2.5 随访

1) 术后切口恢复情况:阴式手术组无1例出现阴道残端感染而导致愈合不良现象,愈合率100.0% ;腹式手术组有2例因切口脂肪液化而导致切口愈合欠佳,无切口感染不能愈合需做二期缝合者,愈合率93.3% 。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 术后复查:术后3个月门诊复查,所有患者均康复,阴道分泌物无增多,性生活及大小便正常,无下腹痛等肠粘连症状。盆腔无明显炎症存在,妇检发现阴式手术组有2例(6.7%)阴道残端息肉,腹式手术组有3例 (10% )阴道残端息肉,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近20多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广泛开展及应用,符合微创原则的非脱垂病变子宫经阴道切除术又逐渐受到国内外妇科医生的重视,在临床上的适用指征不断增加及完善,并且因为它具有手术损伤少、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腹腔干扰少、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机体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壁无疤痕、医疗费用低等优点[2.3],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取决于子宫大小、活动度等,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是利用天然孔道施行手术,具有创伤小、肠道干扰少、手术时间短、康复快、体表不留瘢痕等优点,但因手术野狭窄,技术操作较难。现在由于手术中采取了减少子宫体积的方法,如肌瘤挖出、子宫半切或分块切除等,使大子宫行阴式手术的困难降低,但肌瘤的生长部位、子宫的形态影响大子宫阴式全子宫切除的成功率。曾有学者主张对大子宫(14-l6孕周)术前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待子宫体积缩小后再行手术,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本文中3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失败后改行腹式手术者,1例为子宫下段肌瘤,1例为宫颈肌瘤,1例为子宫外形极不规则,因为上述部位的肌瘤行阴式手术常导致手术困难及出血、副损伤,如术前估计不足,应及时转行腹式手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失败转行腹式手术时,子宫切除的部分深部操作已经阴道完成,再经腹部手术反较容易,并不会由此增加患者的额外创伤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另合并有阴道前壁膨出的患者在进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同时可加行阴道前壁修补术,本文中2例有阴道前壁轻度膨出者同时行修补术,收到满意效果。

3.1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优越性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具有解剖层次清楚,术野清晰,有利于组织分离操作等优点,但腹式术中需排垫肠管及大网膜等,对腹腔脏器具有一定的影响,且整个手术过程部分腹腔及盆腔暴露在空气中,术野污染机会多;术后腹壁切口疼痛不适,正常情况下需术后7d才能拆线,切口大,易粘连和腹部疤痕大;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则避免了上述缺点。本研究发现,TVH与TAH相比手术时间短、住院天数少、术后镇痛率、术后病率及术后腹胀率均较低。原因可能是(1)TVH利用女性阴道这一生理特点进行手术,符合微创手术的原则,创伤小,术后无需镇痛[4];而TAH由于腹部切口创伤及盆腔内操作所致的炎症反应,8O%的病人需要镇痛。(2)TVH省去了开、关腹的时间,其手术时间较TAH短。(3)TVH避免因脂肪组织或血管破坏导致的脂肪液化及切口感染,可降低术后病率。(4)TVH盆腔脏器干扰少,无需排垫肠管及大网膜,腹胀发生率低。(5)TAH受肠功能恢复、伤口疼痛及伤口愈合的影响,住院时间长,而TVH术后恢复快,痛苦较轻,住院时间短,根据影响的工时来看,TVH所需费用较低。(6)TVH既可避免经腹子宫全切的腹部刀口,又可避免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腹部3~4个小口,且不需要特殊设备及器械,腹壁无瘢痕、美观,患者乐于接受。(7)徐建平等研究发现,经腹全子宫切除组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较经阴道全子宫切除组下降明显,认为经阴道全子宫切除对机体的创伤小,机体的应激反应轻,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小且持续时间短,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3.2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局限性 同时,TVH也因其手术范围较狭窄、操作空间小,视野不清,不能同时探查盆腹腔病变,若粘连严重时,手术难以完成等缺点,使其受到一定的限制。该术式的禁忌证为子宫恶性肿瘤、阔韧带肌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严重的盆腔粘连、巨大的子宫肌瘤等。在手术前应该注意以下要点: (1)要严格掌握阴式子宫切除术适应证及做好术前准备,患者有全身情况,如心肝肾疾病或阴道畸形、狭窄、炎症者不宜阴式手术。子宫活动好,经产妇,阴道弹性好或合并阴道壁脱垂者更适宜阴式手术;(2)认真做好妇科检查,利用三合诊触摸子宫大小、活动度、韧带有否增厚,以及附件、盆腔状态,严重盆腔粘连和子宫活动受限患者,术中易发生盆腔脏器损伤;(3)应用B超检查测量子宫大小、肌瘤部位、附件有否肿瘤等;(4)医生要熟练掌握盆底的解剖及生理结构,掌握阴道手术技巧,如术中发生出血,应辨别损伤及出血部位,如果损伤修补困难应及时中转剖腹手术。术中应注意:(1)要求麻醉效果好;(2)要小心分离膀胱与宫颈间隙、宫颈与直肠间隙;(3)术中探查膀胱底时用小号金属导尿管,避免损伤膀胱,(4)结扎牢靠,预防出血;(5操作要轻柔,避免粗暴牵拉。

4. 总之,在微创手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有盆腹腔手术史已不是TVH的绝对禁忌症,因为TVH的关键取决于目前的盆腔状态,而不在于前次手术类型。决定子宫切除术式的原则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创伤小、有利于患者恢复的手术,同时兼顾术者对各种手术的掌握程度综合而定。阴式子宫切除术已有上百年历史,以往仅用于子宫脱垂患者,目前已广泛用于无生殖道脱垂又有子宫切除术指征的患者。非脱垂病变子宫经阴道切除手术对于具有子宫切除指征的患者,尤其对伴有肥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内科并发症不能耐受开腹手术或各种因素可能会导致切口难以愈合者,更一种更理想的术式。临床上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首选TVH,同时要考虑术者的技术水平、患者的疾病情况和意愿。

参考文献

[1] 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1-202.

[2] 华克勤,林金芳,刘惜时,等.非脱垂子宫切除四种术式的临床研究EJ].中华医学杂志,2002,82(63):1599-1603.

[3] 鲁永鲜 张素梅.刘昕,等.大子宫经阴道切除25例临床分析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8):45:3

子宫切除率 篇4

关键词:阴式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临床效果

近年来, 子宫切除手术是一种临床最常见的妇科手术, 目前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 子宫切除术也由开腹逐步转向微创。目前阴式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辅助下的经阴道子宫切除手术已经被应用到临床的治疗上来了[1]。我院对收治的40例患者进行了阴式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辅助下的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研究对比, 现将整个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近期在我院进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40例, 其中33例患者有阴道分娩史, 其中7例患者有剖宫产史, 其中2例患者有子宫肌瘤剔除史。将40例患者分为2组, 每组20例, 一组进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以下称之为TVH组, 另一组进行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 以下称之为LAVH组。TVH组的20例患者中有4例有腹部手术史, 其子宫的大小<16孕周;LAVH组的2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有腹部手术史, 其子宫的大小<16孕周。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史等基本资料方面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 TVH组手术方法:手术之前先对患者进行椎管内联合麻醉, 在距离膀胱宫颈的附着部位0.5cm的下方将阴道前穹隆处切开, 切开的深度以到达宫颈筋膜为宜, 沿着这个切口环形切开, 直达宫颈筋膜, 将膀胱宫颈筋膜和直肠宫颈之间的间隙进行钝锐性分离, 通过前后腹膜进入到盆腔。利用钳夹把双侧的膀胱宫颈韧带、主韧带、骶韧带以及子宫静脉、卵巢固有韧带和圆韧带, 同时要用7号丝线进行双重的缝扎, 从引导将子宫取出, 如果遇到子宫不易取出的情况, 采取子宫剖开的方式取出, 将盆腔腹膜和阴道的残端进行连续的缝合[2]。 (2) LAVH组手术方法: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在常规的导尿之后在患者的阴道内放置举宫器, 建立起气腹以后, 在麦氏点、左下腹麦氏点以及耻骨上4横指腹中线左侧旁1cm的地方, 通过穿刺的方式放入5mm、10mm的鞘卡。对腹部的各器官进行常规异常检查, 举起子宫, 检查子宫以及附件和盆腔之间有没有粘连, 确认之后, 利用单极电凝钩和双极电凝钩将子宫圆韧带切断, 把膀胱反折腹膜打开, 将膀胱下推。利用单极电凝钩和双极电凝钩切断输卵管峡部和卵巢固有韧带, 如果在这个过程需要进行附件切除, 就要单极电凝钩和双极电凝钩将测骨盆漏斗韧带切断, 到达子宫峡部, 但那个子宫血管暴露之后, 转到经阴道手术。

2 结果

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住院的费用、手术后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正发生率进行比较。在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两个方面的比较, TVH组明显的少于LVAH组, 且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手术出血量、住院天数和术后的排气时间等方面的比较, 2组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40例患者都没有发现并发症。

3 讨论

目前在妇科手术的选择上, 安全有效、创伤较小、愈合较快的微创手术受到了亲睐。阴式子宫切除手术和腹腔镜辅助下的经阴道子宫切除手术均属于微创手术, 其均比传统的开腹手术风险高, 所以在选择手术方式的时候尤为重要。若是想要达到手术最佳的目的, 需要正确的选择手术适应症, 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相关研究资料报道称, 孕周12~16周大子宫及粘连严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腹腔镜切除手术的患者越来越多。进行何种手术治疗与执刀医生的经验也有直接的关系, 其要求执刀医生必须对解剖盆腔的关系熟练掌握, 具有丰富阴式手术及腹腔镜手术经验, 对于镜下缝合机分离粘连的技术熟练掌握。阴式子宫切除手术和腹腔镜辅助下的经阴道子宫切除手术这两种手术方式各自具有自己的优缺点。

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是利用人体的自然腔道进行手术操作, 在手术之后患者的腹部不会出现瘢痕, 并且在手术时间上较腹腔镜辅助下的经阴道子宫切除手术有明显的缩短, 住院费用也较腹腔镜辅助下的经阴道子宫切除手术有明显的减少。但是该手术会受到阴道、盆腔、附件以及子宫肌瘤等各方面的限制, 使其无法在医院进行普遍性的开展[3]。尽管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疤痕小以及术后恢复较快等特点, 但其存在的局限性使得一些附件病变、盆腔炎症患者不适合行阴式子宫切除术。

采用腹腔镜手切除术, 可降低损害输尿管的可能性, 同时无需离断主韧带和骶韧带, 在保持盆底的组织完整性的前提下, 可对宫颈移行带进行切除。所以采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不但恢复速度快、创伤相对较小, 同时还具有较少的出血量, 降低了发生感染的概率等显著优点。能够对子宫进行全切除, 避免了子宫颈的残端发生癌症的可能, 保证了阴道的完整性, 同时保住了部分宫颈。多数患者进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 生活质量仍较高。

腹腔镜辅助下的经阴道子宫切除手术具有创伤较小, 手术后恢复较快的特点。该手术在腹腔镜下进行操作的部分比较少, 实际上它就是阴式子宫切除手术的一个改良方式。因此, 该手术的开展只需要掌握了阴式子宫切除手术的技术就能够开展此手术, 进行治疗。该手术更适于在基层医院开展[4,5,6]。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作为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改良的腹腔镜辅助下的经阴道子宫切除手术, 是对于阴式子宫切除手术的一个补充, 这两种手术各有优缺点。因此, 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要根据患者的自身病情、身体状况、子宫大小、形态、肌瘤位置、活动度以及医师的技术水平等因素, 进行综合考虑, 来选择具体的手术方式, 因为目前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的费用高于阴式子宫切除术, 所以在考虑手术方式的同时还需考虑承受的经济能。

参考文献

[1]赵建兰, 洪云, 吉金萍.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62例分析[J].江苏医学, 2008, 34 (11) :58-59.

[2]王丰艳, 张晓星, 李亚玲.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100例[J].陕西医学杂志, 2008, 37 (2) :687-689.

[3]曹迎九.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全切除术临床对照[J].实用临床医药杂, 2008, 12 (12) :35-36.

[4]陶凤喜.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比较[J].现代医学, 2012, 40 (4) :411-413.

[5]吴杰, 刘鹤, 葛凤兰.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1, 24 (2) :408.

子宫切除爱勿止步 篇5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并非罕见,不少女性都担心子宫切除术后性生活会受到影响,时间久了甚至会影响到夫妻之间的感情,有些丈夫也存有这样的顾虑。其实,从医学生理的角度来看,这种认识不仅是杞人忧天,而且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子宫切除,并非切除女性性交的主要器官,也不是切除女性性激素的分泌器官,并不会导致女性性征的丧失,也不会影响性生活。女。l生对性爱的感受不完全集中在子宫,而是在身体的每个部位:子宫尽管参与性生活,但在性生活中的作用微乎其微。男女在性生活中获得性高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会因为子宫切除而影响性快感的到来。

子宫切除后,虽然性交初期,盆腔的血流量会有所减少,性兴奋时由子宫上升导致的阴道紧张感也将消失,使得性快感多少受到一些影响;子宫切除后形成的疤痕,使盆腔肌肉的弹性受到一定影响,阴道因此不易扩张,特别是在快感高潮期,子宫收缩的状况也将消失:此外,盆腔的血液因没有子宫的储存而停留时间变短,快感时间也可能会变短。但是,这些影响在性生活中几乎不太会被注意到,单纯子宫切除后,体内雌激素的含量没受影响,就不会导致阴道干涩,不会影响女性自身的性欲,更不会影响性生活质量。

子宫切除术后性生活受到影响,主要是不良心理在作祟。性学家研究认为,女人是用“脑子”来享受性欲,而非用“下半身”来享受快感。倘若在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配偶过分在意手术切除子宫对性生活的不良影响,就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或者女性本身精神就过于紧张,老是担心有愧于自己的配偶,将性生活作为一种义务而不当作参与,就会增加双方的心理负担,使本来没有异常的性生活出现异常。

子宫切除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300例, 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 每组各150例。腹腔镜组中, 年龄35~52岁, 平均 (42.5±5.6) 岁;孕次1~3次, 平均 (2.1±0.3) 次;原发病:子宫肌瘤68例, 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4例, 子宫腺肌症38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 宫颈上皮内瘤变10例, 其他5例。开腹组中, 年龄32~56岁, 平均 (45.2±4.5) 岁;孕次1~3次, 平均 (2.3±0.2) 次;原发病:子宫肌瘤65例, 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3例, 子宫腺肌症40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 宫颈上皮内瘤变9例, 其他8例。所有患者均为经产妇、无再生育要求, 无腹腔镜、开腹手术禁忌证, 均有手术切除子宫的指征。两组患者的年龄、孕次、原发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 腹腔镜组:患者采取截石位, 给予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 于脐部穿刺制造气腹, 再于左右下侧腹部作3~4个穿刺点, 分别置入腹腔镜及手术器械, 于腹腔镜下处理子宫周围韧带以及血管等, 结扎切断子宫、输卵管韧带, 分离子宫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 根据子宫的大小选择子宫旋切器, 将宫体旋切, 单级电钩沿举宫杯边缘切除子宫, 随后取出子宫, 处理宫颈以及阴道残端[4]。 (2) 开腹组:麻醉后逐层切开腹壁组织, 暴露子宫, 分离结扎周围韧带、双侧输卵管以及血管组织等, 切除子宫后进行止血缝合, 检查无异常后逐层关闭腹腔[5]。两组均于术后静滴抗生素预防感染48 h, 术后24 h拔除导尿管。

1.3 手术切除子宫指征

子宫良性病变:子宫肌瘤导致子宫增大已如妊娠3个月为宜, 或瘤体直径小于8 cm, 子宫活动度良好;子宫内膜异位症造成严重痛经或严重盆腔粘连;子宫腺肌症;无再生育要求者;子宫癌症或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等;其他:如子宫重度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保守治疗无效者[6]。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术中和术后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 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腹腔镜组的术后切口感染、术后发热、排尿排便异常及盆腔粘连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开腹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子宫全切术是妇科最为常用的手术方式, 主要适用于子宫本身病变或因附件病变导致不能保守治疗者[7]。传统多采取经腹子宫全切术, 由于手术过程简单, 手术设备要求不高, 且术中视野开阔, 此种术式广泛使用[8]。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及微创手术的发展, 对手术方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腹腔镜下手术逐步代替开腹手术, 成为了主要发展术式[9]。

笔者所在医院对实施子宫全切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 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腹腔镜组的术后切口感染、术后发热、排尿排便异常及盆腔粘连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开腹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传统的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优缺点在于开腹子宫切除术手术方法简单, 术中视野开阔, 但临床应用中手术切口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大、术后恢复较慢等缺点[10]。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符合高科技微创理念, 切口较小, 能够减少切口感染率, 从而降低术后发热率, 且手术视野能够通过腹腔镜体系充分暴露, 且具有先进的电凝和切割技术, 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此外, 由于术野未直接暴露于空气中, 故对各内脏器官功能影响较小, 可降低盆腔粘连发生率, 同时, 由于手术时间短、伤口小, 故对膀胱、肠道等脏器的损伤也比开腹手术小, 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11,12]。

子宫切除率 篇7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 年龄33~57岁, 平均 (43.56±11.43) 岁, 其中阴式组44例, 平均 (43.64±11.26) 岁, 包括子宫肌瘤13例, 子宫腺肌病2例,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例, 其他4例。经腹组36例, 平均 (44.12±10.79) 岁, 包括子宫肌瘤11例, 子宫腺肌病2例,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例, 其他3例。所有患者子宫的体积均小于4个月妊娠大小, 术前常规妇科检查、B超检查, 行宫颈细胞学检查以及诊刮术等排除子宫恶性病变。两组患者在年龄、子宫大小、病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全部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在膀胱宫颈附着最低点下0.2 cm处切开宫颈阴道交界处黏膜, 达宫颈阴道筋膜。分离膀胱宫颈间隙、直肠宫颈间隙达腹膜反折处, 钳夹、剪断两侧的子宫骶韧带以及主韧带。在膀胱腹膜反折处, 打开子宫的前后腹膜, 紧靠子宫颈切断、缝扎处理子宫动静脉、阔韧带以及圆韧带。经腹子宫切除术采取传统的全子宫切除术, 缝合后腹膜。

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

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经腹子宫切除术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差异, P>0.05, 见表1。

讨论

子宫切除术是妇产科的非常常见的基本手术之一, 子宫切除术有经腹手术、经阴道手术以及腹腔镜手术3种[2]。腹腔镜手术属于一种微创手术,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但是由于其对手术设备以及器械有特殊的要求, 且价格昂贵, 尚不能在基层地区广泛开展。经腹子宫切除术是传统术式, 适应证非常广泛, 但是该手术方式创伤大、术中对肠道干扰多, 术后恢复比较慢以及术后盆腔粘连感染等并发症较多, 不能令患者满意。阴式子宫切除术属于微创手术, 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较少、费用低、对设备要求低等优点, 容易在各级医院普遍开展。相关资料显示, 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 应当首选阴式子宫切除术。然而, 在子宫体积>孕14周, 盆腔重度粘连以及恶性病变可能会延长切口时, 应选择开腹手术, 因为经腹手术手术视野更为清晰, 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3]。

本研究结果显示,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经腹子宫切除术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见经阴道手术切口方式在效果上优于较传统手术方式。而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 P>0.05。分析原因可能为经阴道手术方式下, 视野范围较为狭小, 医师术中操作不能充分展开, 手术切口较大, 因此出血量较多。

参考文献

[1]邓健梅.经阴道子宫切除术与经腹部子宫切除术的比较分析[J].临床医学, 2011, 1 (2) :54-55.

[2]梁军.经腹、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式的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 2010, 19 (12) :86.

[3]邱桂菊.经腹与经阴道两种方式子宫切除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 2011, 24 (9) :6095.

[4]张卫民, 刘玉珍.2312例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途、手术适应证和卫生经济学初步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3, 25 (4) :311-313.

子宫切除率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6例患者, 年龄42~58岁, 平均47.2岁, 下腹部无纵向手术疤痕的子宫良性病变, 包括子宫肌瘤77例, 子宫腺肌症15例,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4例, 子宫正常大小至15孕周大小, 对照组96例, 年龄40~60岁, 平均47.6岁, 子宫肌瘤82例, 子宫腺肌症11例,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3例, 子宫正常大小至16孕周大小, 2组在年龄、身高、体重、子宫大小、病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可比性, 术前常规宫颈TCT检查及彩超检查排除宫颈上皮内病变及附件病变。

1.2 手术方法

2组术前准备及麻醉方式同传统子宫切除术, 对照组按妇产科手术学规范要求操作[1], 观察组麻醉后取膀胱结石位, 于耻骨联合上2~3cm行8~12cm横行切口, 切开皮肤, 切开切口中部脂肪层并切开筋膜2~3cm, 裁开筋膜与皮肤等长, 沿上下方向分离两侧腹直肌间粘着部约3cm, 术者与助手将食指与中指重叠牵拉腹直肌皮下脂肪至切口够大, 腹膜打开小口沿上下方向撕开腹膜, 进入腹腔[2], 常规探查子宫及附件, 决定附件去留。两把大血管钳夹持两侧宫角, 常规处理圆韧带及附件, 打开膀胱腹膜返折, 下推膀胱不到达宫颈外口, 在子宫峡部处理子宫动静脉。窥阴器暴露宫颈并固定, 根据宫颈大小选择15~20mm宫颈旋切器旋切宫颈管组织至宫体峡部上方, 于子宫颈峡部切除子宫, 常规消毒, 用1#薇乔线缝合宫颈残端, 不缝合后腹膜, NS冲洗盆腔, 创面涂瑞术康, 1#薇乔线缝合腹膜, 1#薇乔线连续缝合腹直肌筋膜, 全层缝合皮肤及皮下脂肪层3-4针, 宫颈残端不再缝合, 予以开放, 局部碘仿纱条压迫止血, 72h取出, 活动出血给电凝止血[3], 术后尿管留置24h, 5d拆线。

1.3 观察项目

两组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肛门排气、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术后病率、性生活等。

1.4 统计学方法

计算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及计算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观察组切口全部I期愈合, 对照组有4例切口Ⅱ期愈合, 其余均Ⅰ期愈合, 痊愈出院。

2.2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肛门排气、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切口愈合, 结果见表1。

2.3 随访情况2组出院后随访最短1个月, 最长随访6个月随访率为98.9%, 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子宫切除是妇科常见手术, 已有多种术式, 传统术式切除全部宫颈组织, 阴道穹窿剪除约2cm, 切断骶主韧带易损伤周围交感及副交感神经, 盆底结构变化大, 盆底组织张力降低, 阴道缩短, 并有膀胱及直肠膨出风险,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切除, 切口为耻骨联合上横切口, 切口正对盆腔脏器, 避开下腹部脂肪最厚部位, 便于操作, 皮肤切口与皮纹方向一致, 张力小, 疼痛轻, 愈合快, 疤痕小。采用钝性撕拉不切断皮下神经及血管, 减少术中出血, 保留组织供血, 利于伤口愈合, 皮下全层缝合, 缩短住院时间。

3.2 宫颈采用旋切器旋切, 避免了采用手术刀片垂直向下分离不易找出宫颈筋膜间隙操作困难问题, 未切断骶主韧带, 保留盆腔完整性, 膀胱下推轻, 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短, 减少泌尿系感染风险, 同时祛除宫颈癌好发部位--鳞柱交界区可防止宫颈癌发生, 完全切除宫颈腺体, 阻止术后宫颈糜烂、腺体潴留性囊肿发生。

3.3 宫颈处理传统CISH术式闭合宫颈残端, 缝合后宫颈形成实性组织不利术后随访, 可能形成死腔增加感染风险。我科尝试开放宫颈鞘, 若有鞘内出血, 术中即可及时发现, 压迫或电凝止血, 研究表明此术式术后宫颈残端出血与经典术式相仿, 随访中无1例宫颈残端血肿, 提示此术式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 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切除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肛门排气、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术后病率、性生活等方面较传统术式操作简单、安全、不需特殊器械及腹腔镜操作技术, 生活质量高, 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新民, 主编.妇产科手术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2-154.

[2]马彦彦, 主编.新式剖宫产术[M].第1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45.

[3]曹泽毅, 主编.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00.

子宫切除率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对照组患者则实施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病史、B超检查以及诊刮病理检查等证实, 50例患者中子宫肌瘤32例, 子宫腺肌瘤13例, 子宫脱垂5例, 患者手术前均进行常规检查, 没有发现手术禁忌症, 且心肺等器官功能良好。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行常规开腹, 然后用仪器探查患者子宫的大小情况、活动度以及双侧附件情况。然后做切口逐层对各个组织进行分离, 按照顺序和操作规范依次处理子宫动脉及骶主韧带, 随后切开阴道前壁, 并沿着患者的穹窿呈环形剪开, 随后将子宫全部切下。值得注意的是, 务必对阴道残端进行常规消毒处理, 防止感染, 使用可吸收线逐层缝合。

观察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头低臀高, 行常规消毒铺巾, 留置导尿管。然后分别于患者脐部、左下腹及右下腹共做三个小横切口, 分别置入器械, 经阴道置入举宫器, 目的在于让组织保持一定的张力。随后在腹腔镜的辅助下实施子宫切除手术治疗, 其余步骤与对照组类似。

记录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3 注意事项

一直以来, 临床将子宫体积过大以及严重的盆腔粘连作为施行腹腔镜手术禁忌症。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腹腔镜手术也在不断改进, 因此其适应范围也逐渐扩大。有文献资料称[2], 对于子宫>16周者, 可结合患者的子宫大小情况, 适当将置镜孔及操作孔上移一定距离, 这样可保证镜下的操作视野和操作空间不受影响, 从而为大子宫的顺利切除创造条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相关数据比较, 发现采用腹腔镜术行子宫切除的观察组患者具体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 与采用开腹方式切除子宫的对照组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子宫切除在医院妇产科中是一种经常实施的手术近年来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已经成为治疗子宫恶性肿瘤、子宫肌瘤、子宫脱垂等疾病的主要手段。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首例腹腔镜子宫切除子宫术开展以来, 以腹腔镜手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的应用越来越多, 微创手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迅速且并发症少等优势, 易于被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切除在密闭的盆腹腔中进行, 因此受到周围环境的感染较小[3], 尤其是肠管, 手术过程中可以对其进行反复冲洗以便去除凝血块, 将炎症物质加以稀释使得盆腔内的环境发生改变, 从而达到减少粘连的目的[4]。

尽管如此, 腹腔镜下实施子宫切除手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对患者周围的脏器造成损伤、病灶清除不够彻底或者导致高碳酸血症等, 也有部分患者由于盆腔粘连十分严重导致手术中镜下操作难度极大, 不得不中转开腹治疗等。对于子宫>16周者来说, 镜下的操作视野和操作空间均会受到较大影响, 直接就导致了手术时间延长, 术中不确定性增加, 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手术并发症[5]。因此, 选用合作方式进行子宫切除, 应当在术前作出正确评估, 并且要求手术医师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才能确保手术成功, 有效避免手术并发症。我院对50例患者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子宫切除, 经对比发现采用腹腔镜术行子宫切除的观察组患者具体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 与采用开腹方式切除子宫的对照组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总而言之,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尽管无法完全代替开腹子宫切除术, 但也具有手术操作时间短、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少、排气时间短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诸多优点, 疗效也明显优于开腹手术, 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与开腹方式子宫切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对照组患者则实施开腹全子宫切除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以及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行开腹手术的对照组患者, 且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相对于开腹子宫切除手术而言, 具有手术操作时间短、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少、排气时间短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诸多优点, 疗效也明显优于开腹手术, 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术,开腹手术,子宫切除

参考文献

[1]曹德娥.腹腔镜切除子宫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14) :64-65.

[2]郝云红.开腹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对比[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3 (25) :207-208.

[3]钱晓红, 徐凤娟, 马凯来, 程雪菊.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比较和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 27 (14) :1837-1838.

[4]陈雪芬.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性科学, 2012, 2 (07) :1351.

浅析对子宫切除的临床治疗 篇10

【关键词】 子宫;切除;临床治疗

“子宫”是女性的特征,是女性生殖器中的一个重要器官。“子宫切除”是指整个子宫因子宫肿瘤及某些子宫出血和附件病变而以外科手术的方式切除。现手术常分为阴式子宫切除术和腹式子宫切除术两种。为探讨提高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现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年进行的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剖腹子宫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有全子宫切除指征患者100 例行子宫切除手术。患者均已婚。年龄36~50 岁,平均45 岁。生育1~6 胎。其中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60例(60%),子宫腺肌病患者10例(10%),子宫脱垂患者为5例(5%),严重子宫出血患者为10例(10%),并发有一侧或双侧附件良性病变者15例(15%)。经妇科双合诊及盆腔B 超检查以明确诊断,了解子宫大小、活动度及双侧附件有无病变,其中子宫大小正常者10例(10 %) 、子宫增大> 孕12 周者40例(40%) 、子宫增大但≤孕12 周者50例(50%)。其中行阴式子宫切除手术(阴式组)20例,经腹子宫切除术(腹式组)80例。两組患者均无腹部手术史,无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哮喘和出血性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疾病种类、子宫大小各方面无统计差异

1.2 方法 手术操作:①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导尿排空膀胱,行阴道双合诊检查,再次确定子宫活动度、大小、位置和形状以及后穹窿宽度、深度和游离度;牵引宫颈,钳夹宫颈前后唇向下拉宫颈,轻轻上下移动找到宫颈与阴道黏膜交界即膀胱沟,在其下0.5cm处切开阴道黏膜达宫颈表面筋膜,并左右延长切口3~4cm,牵引宫颈,在膀胱宫颈附着最低点下0.2cm处用电刀切开宫颈阴道交界处黏膜,在双侧子宫骶韧带和主韧带位置钳夹、切断,缝扎双侧骶韧带和主韧带断端,贴近宫颈处理双侧子宫血管束;沿子宫后壁伸入阔韧带拉钩,由宫底滑至宫角,向下牵引在钳间处理圆韧带,输卵管、卵巢固有韧带;若子宫较大难以取出时,需应用对半切开去核术、粉碎术及肌瘤剔出式等减小子宫体积的技术;术中将附件断端、骶韧带断端前后腹膜缝合于阴道顶端;术毕阴道填塞碘仿纱条(24h后取出),留置尿管24~48h。②腹式全宫切除术:采用传统的剖腹子宫切除术,缝合后腹膜。两组患者术后均使用镇痛泵行硬膜外镇痛50h。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最小值和最大值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结果无统计学意义,故不列表比较。

2 结果

观察两组不同手术方式在进行子宫切除时的相关情况,结果统计:

3 讨论

腹式手术适应证广泛,不受子宫大小、盆腔粘连、肿瘤性质等诸多因素限制,手术切口可很好进行腹腔探查。不过其创伤较大,手术时间长,出血较多,恢复慢,体表有较大瘢痕遗留,故越来越多的患者不愿接受此类手术方式。但一些子宫较大、恶性肿瘤或盆腔重度粘连者仍是最好的手术方法选择。阴式子宫切除术有多年历史,目前以达到子宫切除术的80%~90%,尤其对有较严重并发症不能耐受开腹手术的患者是一种理想的术式。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优点:创口小,术中出血少;无需开腹及冲洗盆腔,不影响术后的肠功能恢复,患者进食早,可减少补液量,也减少了术后发生盆腔粘连的机会;腹部无切口,对患者术后活动影响小,身体恢复快;腹部无手术瘢痕,无外观改变。本组结果显示阴式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腹式组(P <0.05),体现了阴式子宫手术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阴式子宫切除较传统的经腹式子宫切除具有确切的临床优势,其创口小,出血少,感染率低,术后患者恢复快,无手术瘢痕遗留,符合微创手术学的发展趋势。可以预见将来阴式子宫切除术必然会是子宫切除术首先选择。

参考文献

[1] 吕娟. 子宫切除术治疗产科出血33例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3, (03)

[2] 王如英,蒋青,富晓敏. 腹式子宫切除与卵巢去留的临床分析[J]. 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4, (04) .

[3] 王晓华, 蒋春江, 冯玉玲. 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36例[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4, (23)

[4] 甘精华,农文政,刘颖菊.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15例临床分析[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6,(03) .

子宫切除率 篇1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6月-2006年1月在我院行子宫切除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有阴道分娩史,无腹部手术史,术前均行白带常规检查、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宫腔诊刮,并排除宫颈癌、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盆腔粘连以及生殖道炎症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4例,年龄41~65(48.20±2.24)岁;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3例,子宫腺肌病10例,子宫肌瘤17例,子宫颈原位癌4例。对照组34例,年龄40~67(48.26±2.26)岁;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4例,子宫腺肌病11例,子宫肌瘤16例,子宫颈原位癌3例。2组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积极术前准备,如查血尿便常规、心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完善免疫学检查、术前阴道冲洗、清洁灌肠等。观察组患者接受阴式子宫切除术:常规固定小阴唇、导尿,于阴道前壁做三角形切口,充分暴露耻骨膀胱宫颈筋膜后提起膀胱壁,将与宫颈附着的组织进行分离,上移膀胱至膀胱子宫反折腹膜处,并延长宫颈黏膜切口直至宫颈环形切开,分离阴道后壁黏膜及侧后壁黏膜,确认无输尿管在子宫骶骨韧带及主韧带中并将其切断缝扎,将膀胱子宫反折腹膜和子宫直肠陷凹腹膜均切开,自直肠陷凹切口将宫体向外牵出,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连同附件一起切除。缝合腹膜,重建盆底支柱,整复膀胱,缝合阴道黏膜和会阴切口,阴道填塞压迫止血,保留导尿,术毕。对照组接受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方法按照常规操作。

1.3 观察项目

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情况、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拔尿管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中情况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术后情况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镇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如子宫肌瘤、卵巢癌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均可能需要行子宫切除。在美国每年约有60万妇女接受子宫切除术,其中子宫肌瘤患者约占30%、子宫内膜异位症约占20%[1]。目前,国内每年行子宫切除术的妇女也不断增加,并给临床手术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常用的手术途径有腹式子宫切除术和阴式子宫切除术。近年来腹腔镜辅助的子宫切除术也逐步开展并完善起来,但由于其需要较高的技术和设备,限制了其在基层医院的广泛应用。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体表不留瘢痕及手术费用低等优点,在临床应用广泛。

笔者对比腹式子宫切除术和阴式子宫切除术,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镇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进一步证明阴式子宫切除术效果明显优于腹式子宫切除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主要用于子宫脱垂患者,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外逐渐出现非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尤其是近年来发展迅猛。国外报道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子宫切除中的比例约1/4~1/3,国内北京协和医院报道阴式子宫切除术占8.6%,根据国内资料发现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比例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阴式子宫切除术相对于腹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明显的优点,该手术创伤小,符合微创的医学理念,同时患者术后无腹部切口疼痛,恢复后体表不留瘢痕,符合美观理念,更为重要的是该术式还避免了腹式子宫切除术对脏器的较大干扰,术野污染机会少,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像其他新手术一样,阴式子宫切除手术也具有其局限性,术视野小和暴露受限等原因,使得该手术需要相当高的阴式手术技能。但随着阴式手术技术的提高和器械的改进,该手术的适应证在不断拓宽,如以往认为子宫体积>12孕周为其禁忌证,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单纯的子宫体积>12孕周已不再是绝对禁忌证[3]。手术应以安全有效为原则,并根据患者盆腔、子宫、肌瘤部位及患者的全身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能否实施。对于年轻医师来讲,由于该手术视野小、操作困难等因素,导致术中容易发生膀胱、输尿管、直肠等邻近脏器损伤,因此笔者认为术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选择病例:对早期子宫恶性病变者因该手术无法进行手术分期,故一般不作为首选术式;术前血红蛋白<8g的中度贫血且不愿意输血者推荐建议开腹手术;不能确定是否盆腔粘连或附件肿块者建议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4]。(2)术中避免过度牵拉,以免伤及子宫周围血管,导致断裂出血、中转开腹。(3)严格止血:手术切除子宫后应仔细检查各断端,彻底止血。(4)术毕常规导尿,出现血尿时应仔细检查膀胱有无损伤并及时处理。

总之,阴式子宫切除术优于腹式子宫切除术,符合微创及美观医学理念,临床医师应严格选择病例并注意操作要点,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郝锡昌.子宫切除术的现状与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5,2(2):8-9.

[2]肖桂香.阴式和腹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比较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1):57-58.

[3]柯玲.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临床对照研究[J].青岛医药卫生,2009,41(5):324-325.

上一篇:B匝道桥下一篇:抗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