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间

2024-10-02

环境空间(精选12篇)

环境空间 篇1

20世纪末, 发展屋顶绿化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必然的趋势, 各个国家都争相将屋顶绿化的概念机技术引入国内, 并且付诸实践。城市的空气污染日趋严重, 建筑密度越来越高, 城市生态系统受到的破坏日渐加剧等, 建筑环境空间的绿化成为聚焦点, 尤其是建筑屋顶空间绿化, 在有限的城市空间里扩大了绿化面积, 还可以改善小气候、延缓雨水流失、恢复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加强光合作用、保护建筑、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等好处, 所以研究建筑屋顶空间绿化志在必行。

一、建筑屋顶空间绿化的意义

随着城市发展的加快, 城市土地面积的利用更加紧凑, 城市中的绿地面积则更加珍贵, 城市的绿化是一个城市形象重要的一环, 建筑屋顶空间的绿化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城市中的各种道路和建筑不断涌现, 建筑密度越来越高, 常规的露地绿化设计趋于饱和, 城市屋顶绿化作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屋顶绿化的实施, 在有限范围内扩大了城市空间的绿化率、优化城市环境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建筑屋顶空间绿化是建筑设计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建筑屋顶空间绿化的作用

1. 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1) 减低噪音

城市的快速发展, 人口急剧增多汽车交通的飞快发展, 导致人们日常生活空间中的各种噪音也明显加重, 影响环境的舒适度, 建筑环境空间绿化可以减低噪音, 特别是建筑屋顶绿化的效果更加显著, 对消除噪音公害作用很大。

(2) 改善空气污染

城市中的车辆增多, 各种冷暖空调、取暖设备的大量使用等, 城市中的有害气体、粉尘、重金属等物质增多, 严重影响城市空气质量, 增添绿色来净化空气是人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实施建筑环境空间绿化工程净化空气污染效果显著, 尤其是建筑屋顶绿化已经为改善空气污染的有效手段。

(3) 恢复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中由于建筑密度越来越高, 鸟类、昆虫等生物渐渐失去了觅食、休息的场所, 这种状况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日渐加剧。建筑屋顶花园等为鸟类、昆虫等提供栖息地, 只是把它们原来的栖息地相对抬高了一定的高度而已, 因此建筑屋顶空间绿化, 可以为生物提供必要的升息空间, 有力增加它们的数量和种类, 促进恢复城市生态系统。

2. 获取显著的经济效益

(1) 保护建筑

随着环境被破坏, 酸雨的ph值降低、臭氧层变薄导致紫外线射到地球的量加多、昼夜温差的增大等因素, 对建筑的寿命大大削减, 建筑屋顶绿化, 可以在酸雨渗入土壤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中和;建筑躯体被种植的土所覆盖, 免受日光暴晒, 减小受到的温度变化的影响。楼板的膨胀、收缩随之减轻, 防止楼板裂缝的产生。

(2) 节能

由于建筑屋顶被种植土所覆盖, 加强了屋顶的保温隔热作用效果, 混凝土板的温度稳定, 减低建筑楼板的温度, 从而降低建筑物室内空调冷负荷, 最终实现节能。

(3) 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的发展依赖于良好的城市形象, 而良好的城市形象需要良好的城市绿化来塑造。一个具有良好形象的城市可以给城市的外来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让游客流连忘返, 建筑环境空间绿化工程更是为城市绿化加上浓浓的一笔, 给游客的感觉就是自己在一个立体花园中, 瞬间又在游客心中的印象加深。良好的城市绿化可以给居民带来自然和舒适的心情, 增加对于自己居住城市的认同感, 无疑, 良好的城市绿化可以给城市形象加分。

三、实施建筑屋顶绿化存在的问题

1. 增加屋顶荷载

屋顶的荷载决定着建筑物的安全以及屋顶绿化成功与否。屋顶绿化的实施, 必然要增加覆盖建筑躯体的种植土, 所种植的植物、过滤排水层的荷载。导致屋顶荷载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种植区的荷载以及盆花、花池荷载、园林水体荷载、假山及雕塑荷载、小品及园林建筑荷载等。

2. 屋顶的防水和防根

屋顶的绿化植被的根部有很强的穿刺能力, 楼板的质量不过关, 楼板层会被植被的根部破坏, 导致屋顶漏水, 另外绿化带下面长期保持湿润, 并且有酸、碱、盐的腐蚀作用, 对防水层造成长期的破坏, 这同样会造成屋面漏水, 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3. 屋顶排水

设置排水层的主要目的是将种植土中的多余水分排出, 调节植物生长层中的含水量, 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 以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 水分浸润土壤后, 会很快充溢到土壤的缝隙里, 并将其中的空气挤出。如果水分滞留时间过长, 会使土壤中缺乏氧气, 造成植物根部细胞呼吸困难, 以致坏死, 出现烂根现象。尽管植物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 适应土壤中水分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变化, 但由于土量有限, 其调节能力非常有限, 特别是出现大涝大旱时, 水分的大幅波动会直接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因此建筑屋顶排水层的设置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多雨地区更是必不可少。

四、解决对策

1. 解决屋顶荷载的对策

采用与屋面结构相同的布局形式, 将种植的乔木的树池、蓄水池、建筑小品等荷载较大的部位设计在承重结构跨度较小的位置上。也可以尽量减少大型植槽, 多种植草本植物或小灌木, 对蓄水池深度也加以控制;HIA应该尽量采用轻质材料, 如选用人工轻质土、PVC塑料制品, 轻质石材、山体采用GRC材料, 做成空心结构等。另外荷载方面除了要考虑屋面的静荷载还要考虑结构荷载、防水层、找平层、保温隔热层荷载、还要考虑植物、种植土、透水层、铺装、种植池的荷载、甚至水体、假山及雕塑、建筑小品等的荷载。由于园路一般是曲折多变的, 高低错落, 在荷载取值上均要化成每平方米的等效均布荷载、非均布荷载或集中荷载, 再根据不用的结构部位进行结构设计。

2. 防水和防根措施

钢筋混凝土构造的建筑物一般采用混凝土板上设防水层, 然后再在上面打混凝土保护层, 为了防备溢流, 不仅要在土壤的下面做防水, 而且从土壤表面开始至少要做15cm以上的防水。防水层应该还具有防止根侵入的耐根性能, 没有的则要单做耐根层。另外防水层还应该兼备被肥料、消毒剂等侵入的耐药性, 以及对于土壤中的细菌的抗菌性。

3. 屋顶排水措施

一般种植屋面应有一定的排水坡度 (1%~3%) , 以便及时排除积水。通常在靠屋面低侧的种植与女儿墙流出300~400mm的距离, 利用所形成的天沟组织排水。如采用含泥砂的栽培介质, 屋面排水口处宜设挡水槛, 以便沉积中的泥砂, 这种情况要求合理地设计屋面各部位的标高。

种植层的厚度一般都不大, 为了防止久晴天气苗床内干涸, 一再每一道耐根穿刺防水层, 普通防水层在下, 耐根穿刺防水层在上。防水层做法应满足I级防水设防要求。通常在耐根穿刺层有复合铜胎基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APP改性沥青耐根耐根穿刺防水卷材、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PVC) 等, 其厚度符合相关要求。

五、建筑屋顶绿化的前景展望

改善日趋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空间, 扩大城市绿色空间, 给城市人提供更舒适美观的城市风景, 现在的城市人, 在紧张生活压力下更需要视觉的舒适。在城市建筑屋顶绿化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屋顶绿化技术方面的研究依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接下来的研究中, 应该向节能、体现文化、植物配置多元化、低成本、低维护的方向发展。目前的屋顶绿化工程类型不够丰富, 应该让屋顶的绿化趋于自然化, 这些都是今后我们在屋顶绿化技术研究方面继续努力探索的方向。建筑屋顶空间绿化将绿化技术与绿化艺术融为一体, 在发挥建筑空间潜能的同时, 获得了绿色植物所带来的多重效益, 在建筑屋顶空间绿化建设城市绿化的发展的新领域,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六、结语

建筑屋顶绿化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必将成为新世纪城市建设的新景观。屋顶绿化是加快城市绿化发展、提高城市绿化率、促进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屋顶绿化工程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对该工程的重视, 政府应该大力投资在屋顶绿化工程上面、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做好屋顶绿化宣传, 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并加入屋顶绿化的建设, 使屋顶绿化事业能够蓬勃发展, 这将对城市生态环境改善起到极大的作用。

环境空间 篇2

摘要:

大学校园的物质环境可以在短期内建成,但校园的文化环境建设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校园的规划及建筑设计中引入情境建设的方法,通过塑造不同类型的情感空间来弥补校园所缺失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人、环境、教学、大学校园

人与环境

人创造环境,环境影响人。在创造与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环境与人之间形成了各种微妙的关系。探讨人与环境的关系,对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将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每当我们进入一个建筑空间,我们首先会环顾四周,然后下意识地决定自己将要采取什么样的言行举止。举例来讲,一进入高雅的歌剧院,我们就会不经意地开始非常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谈,变得彬彬有礼,而且讲起话来也是轻声细语;进入游乐场所,我们会比平时活跃百倍,嬉笑打闹,无所顾忌。这些自然而然产生的行为正是我们自己正确解读储存在环境中的社会信息后所做出的反应,是环境对我们的行为做出了提醒和暗示。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者通过一些具体形式将物质对象和人工组织起来形成环境,社会信息被设计者有意识地储藏在这些具体形式之中,使用着感知这些社会信息,并采取相应的行为举止。能对人的行为带来影响,能帮助人们确定在特定场合中如何举止适度,是环境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概括来讲:环境对人们的行为做出提醒和暗示,引导人们做出与环境相适应的行为举止。

在环境发挥对人们的行为做出提醒和暗示,引导人们做出与环境想适合的行为举止这一重要功能的过程中,设计者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起到了“中介”的作用。设计者将存在于使用者日常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社会文化信息编码,并以图式的形式表现在所设计的环境中。使用者在建成后的建筑中将信息解码,做出反应,采取与环境相适合的行为举止。在这个过程中,使用者对环境的解读是条件反射式的,本能地对环境中的信息做出正确解读社会文化背景,并且采取可被使用者理解的图式形式将信息编如入环境。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人们抱怨银行不像银行,车站不像车站,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人们不知道应该在这些环境中采用什么样的言谈举止才算是举止适度,设计者没有能够成功地将所要传达的社会文化信息编入环境,以至使用者无法读懂这些信息而迷惑不解,手足无措。除此以外,产生这种现象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设计者和使用者对环境的反映非常不同,而设计者没有觉察到这种差异的存在。设计者与使用者对环境不同的理解方式是环境与人的关系中的重要一环。专业设计者倾向于从知觉的角度对社会文化背景做出反应,而使用者倾向于从联想的角度对环境做出反应。这种差异的存在提醒我们,在进行设计时最需要重视 的是环境对使用者来说将存在什么样的意义:会对使用者做出什么样的提醒和暗示,会引导使用者产生什么样的行为„„毕竟使用者才是环境真正的拥有者,才是设计服务的最终对象。

校园环境

1.情感空间与校园文化

一所理想的大学校园应当由美好的物质环境及美好的文化环境两方面组成。世界上一些享有极高声誉的高等学府无不是把这两种环境结合得相得益彰。剑桥大学因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而平添了些许五彩的迷朦;清华大学因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而有了亦古远亦清新的宁静。在这些著名的校园中,历史上著名人物、事件、文章、对话给校园的物质环境增添了历史感、场所感、厚重感,从而转化成为一种文化环境,感染人们,极力人们,起到教育、交流、知识传播与文化传承的作用。

我们把这些具有文化特质的校园空间归纳为“情感空间”的一种类别。所谓“情感空间”与物质空间相对应。情感空间一定有物质空间所组成,而物质空间绝不一定就是情感空间,只有当人的各种感官被物质空间的各种要素所调动(这要素可以是形体、是色彩、是声音、是文字或是故事等),进而进入某种特定的回忆、情感、体验或是感悟,物质空间才演化为情感空间。情感空间强调感受力量,在这类空间中被感怀的人才是真正的主角。而建筑与环境只有在具备了情感空间之后才真正具有了灵魂。

一个吸引人的、有感染力的,能够潜移默化地教育改造人的大学校园一定具有许多典型丰富的情感空间。如剑桥大学校园内美丽的康河;清华大学校园内的荷塘,为校园中的人们开辟了更加舒适的休闲空间,为处于市场经济旋涡的人们提供了喘歇片刻的角落,在享受阳光、微风、花香、树绿的片刻感受到大学校园的美妙,原来生活还可以这么美好。

正是这样一些不同情感空间的组合,构成并决定了我们对一所大学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的总体印象,并且,这样不同的情感空间确实地影响到要在此就读居住若干年的学生们的身心成长。因此,可以说大学校园中各种类型的情感空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校园的物质环境可以在短期内建成,但校园的文化环境建设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文化必须通过历史才能得以积淀。反观我们近期的大学校园建设时间,大规模的圈地,超常速度地建设,短短几年,一个个的大学城在祖国遍地拔地而起。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来建设和发展新建校园文化环境?

新建大学校园与传统大学校园相比较最为缺乏的是历史,而在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中“历史文化”的缺失仿佛是一桌大餐缺少了主菜,而配菜要成为主角多少让出事勉为其难。2.情境设计与校园活动

徐志摩在游览康桥之时写下了《再别康桥》,朱自清在漫步荷塘之时写下了《荷塘月色》,不知道是徐志摩与朱自清是康桥与荷塘熠熠生辉,还是康桥与荷塘成就了他们。也许二者兼而有之吧。谁能断言我们今天的校园中不会出现未来的向他们这样的各类名流。那么我们新建的校园中是否有提供了堪与康桥与荷塘媲美的场所?是否能提供一个我们这样一个工艺美术院校的建筑设计环境空间?这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情境设计是一种方法。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因此人们的惯常思维中建筑设计是静态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空间成为建筑师推敲设计时最常用的词句,各类的表现图成为建筑师表达设计意图最常用的手段。如果我们暂时地把关注的对象从静止的建筑转变到活生生建筑中活动的人呢?!一切会变成怎样?这便是情境设计的起点,即关注建筑中场所的情境及场所中活动的人们与人们活动。情境设计便在这种想象之上安排符合各种活动甚至是可以激发各种活动的空间,创造氛围,铺垫故事。暂时地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个导演,我们所执导的对象就是大学校园中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场景以及发生的各种不同活动及事件。闭上眼睛,我们所能见的大学校园生活是何种情形?

这种生活也许是在课堂。深秋的阳光透过窗外斑斓的树影照射在教室中,给原本寒意稀疏的白粉墙及灰色水磨石地板罩上层暖意,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激烈辩论令人忘记了下课的时间,下课后意犹未尽的学生聚集在草坪上继续他们的争论话题。庭院的草坡已经开始泛黄,当中一棵古树在瑟瑟秋风中不能抖落一树的缤纷,似乎偏要一旁寂聊的青石板小径享受他的热闹非凡,已在此驻巢的雀儿不甘寂寞地间或和上几声。漫步而过的学生也不是地打量过来,看上几眼甚或是坐下来插上几句。一个愉快的下午,虽说长久的争执似乎没有达成什么结果,不同角度思考的相互启发却另人的思维更深了一层。

这种生活也许在图书馆。灯火辉宏的大楼在寒冬之夜格外温暖而亲切。急切切地投身其中,又被其亲切平和的气息所感染而平静,就象回到母亲身边,淳淳教诲不厌其烦。安静的大厅内灯光明亮,落地玻璃后一排排的书架清晰可见,拾一本心爱的书找一个温暖的角落沉浸之中。偶尔抬眼,透过高大透明的玻璃窗看见是天空和星月,就象老家的亲人日渐依稀的脸。

这种生活也许在室外餐厅。夏日的傍晚,阵阵清凉的微风逐渐带走白日的喧嚣。就餐的高峰时间已经过去,但不是地还有三五成群的学生来来往往。几个女生和男生围坐在桌边喝着什么。远远望去,波光粼粼 水中灯光忽隐忽现,就象岸边花灌中传来的淡淡花香。

这种生活也许是在水边的小径。春日在长满小草的土坡上三三两两的人在晨读,晨练。湿冷的轻雾尚未散净,迷朦之中迎面而来的不期而遇之人会否就是未来事业或生活伴侣。

也许我已经想象的太多,但大学校园生活理当比这更丰富。它应随处充满艺术气息和学习气氛。让你走在校园里随时都会激发你的灵感。曾经一位教育家说过“大学之所以是大学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其有大师”。而我们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看做是潜在的大师,试图用美好的情境设计来激发大家的潜能,从而真正地实现培养人才,塑造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的特点 1.教学特点

大专院校的教学是以课时为单元进行组织的,学生们在一天之中要多次往返穿梭于分布校园内各个角落的教室、工作室之间。

他们是自晨至夕从事脑力劳动的群体,创造美好的校园环境一方面可以缓解学生们紧张的情绪,使同学的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保证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学生们对校园的感情,对学校的热爱,培养学生门集体荣誉感。2.学生特点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代,其人生观,世界观正在树立和形成时期,他们在各方面逐步走向成熟。他们精力旺盛,朝气蓬勃,活泼开放。思想活跃,可塑性强。他们需要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条件。从而获得全面的发展和进步。因而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是很必要的。3.教学现状

社会的发展,思想的开放,各校园大量括招,放底录取标准,甚至有些艺术院校以文化作为主要参考分数,使得校园学习气氛每况愈下。教育院校管理的多样化,使得学生在学校期间有充分的选择和自由。学生可以随意转换专业,有的学生在外做全职工作,可延长修读时间,没有固定课余讨论学习的空间,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认真读书和系统学习,当学生认为在校园内满足不了他的学习需求和接受新事物时就会选择在外兼职或全职工作。而另一方面,教室的环境条件有限,教学模式死板,学生们在宿舍生活越来越占其主要活动时间,这样就更不利于教学与学术讨论,使之形成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就有责任有必要改变一贯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校学习中,能充分利用自主性学到知识和发挥自己的专长,并热爱自己的专业。那么首先就应该从校园环境及建筑使用功能和设计上入手,使得同学们在校园内能充分感受到学习的气氛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去。

传统课程与当代教育的似乎不和谐,可能是社会节奏太快的原因,使我们无暇顾及内容;也可能是时代浮躁因素太多的原因,信息爆炸令我们估计的内容太多„„

可能是“人”的主观因素,教师淡忘了课程的真谛而不强调如何引导学生去工作。学生急功近利而浮躁;也可能是“物”的客观因素,授课方式相对陈腐跟不上时代的变迁。

如果“限制”成为一种迂腐而毫无生气的累赘,条条框框是为了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戒律,那么,有效的革新工作似乎就是应该在批判和继承的思考过程中开始了。我的设计

实训楼的设计根本出发点就是吸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空间。而吸引学生的主要在于,使学生本人的能力在学校在教室充分得到锻炼与发挥,建立自信心。怎样的设计能使学生在此空间内有归属感,激发他的创造潜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这就是我设计的出发点。

设计说明

“在实践与交流中学习”,我认为“实践”不应只着眼于社会中,而“交流”不应仅仅局限于学校的教室或某一个地方,它应该是无所不在的。为此我设计了本方案。

本建筑分“实训工作室”和“设计院”两部分。

实训工作室共三层,一层有雕塑工作室和金属、木、石雕工作室,二层为木工工作室,三层有软包、喷漆、翻模、素描工作室。每一层空间基本为开敞式,由于建筑的基本形体使得中间过道过长,因此在每层过道中部都拓展一个空间形成人流的短暂停留,来减弱长廊带来的视觉和精神上疲劳。

设计院共两层,其中包括八个工作室模块和其他一些设计院的基本功能区,及一个共享内庭院。八个模块分别为室内设计工作室、景观设计工作室等设 计工作室,其运作模式有商业性和教学性。每个工作室中由一个主设计两个助手带一定学生组成。每个模块中配电脑和大桌以便于设计、讨论、交流,形成在设计中教学,在教学中进行设计。共享内庭院中的积木格子是本方案的设计重点,此空间有两种方案构思,即“积木格子”和“铅笔格子”。

“积木格子”是以一个400*400*400正方体为基本元素,在不同功能需要时可任意的组织成任意一种空间及体块--演讲空间、舞台空间、表演空间、展览空间、交流学习空间及娱乐休息空间。而二层开敞式大窗又扩大了空间范围,丰富了此共享空间。“铅笔格子”是以一个400*400*2850的四棱柱为基本元素。其设计构想是通过铅笔结构引发而来,运用铅笔的结构形成可伸缩的四棱柱,里面的‘铅笔芯’结合‘螺丝’的原理,使得四棱柱可随意的上下伸缩,组成任意的空间及体块。当它组成不同的“室内”空间时又可以充分辅助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对空间的认识。而此“空间”最高可升到2600mm。所以此共享空间不再使你只能匆匆而过,它成了一个可以聚集的场所:同学们可以在此空间聊天、看展览、听听课程答辩„„这样同学、师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从教师被扩大到了整个建筑及其周边环境。同时,这也使得建筑空间本身做到了可以去丰富学院的学术气氛。即使你只是在旁边匆匆而过,你也有可能得到一次学习的机会!

在上述情感空间和建筑空间在全部中占了一部分,但这样小的部分却承载了我对大学校园生活的理解。也期望在快速的大学校园建设过程中创造一点值得回味的东西。

司立超

环境雕塑的空间结构 篇3

关键词:环境 雕塑 空间 心理

一、环境雕塑空间的定义

我们通常所说的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是人们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象出来的认识对象,是绝对抽象事物和相对抽象事物、元本体和元实体组成的对立统一体。雕塑不再仅仅是形体自身,而是指形体和一定范围内的空间的总和,本质上是一种占有空间并对空间起调节作用的造型艺术。完整的雕塑空间,应该是实体空间和虚体空间的融合。雕塑空间是雕塑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由雕塑的“实体空间”、“环境空间”以及受众者的“心里空间”所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影响的空间结构。任何一种雕塑的体积都是能动地、扩张地存在于一定空间之中,并与周围的环境空间和形体发生密切的关系。

当今街道、广场、园林、绿地等成为了艺术发挥的空间。环境雕塑作为环境艺术的一种形式应运而生,没有坏境,就没有环境雕塑,它是社会意识形态构成因素之一,环境雕塑与空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一件雕塑作品一旦放入特定的环境中,就会对周围的环境空间产生一定影响,反之,周围环境同样也会影响着雕塑。亨利·摩尔是研究环境雕塑空间绕不开的一个人物。“亨利·摩尔基于对现代雕塑开放空间形态的认识和对宇宙空间深刻内涵的理解,在雕塑创作中也采用了开放式的空间造型,以虚无的空间替代实在的形体,使空间积极参与雕塑造型,改变了传统雕塑那种封闭式的实体空间。他的雕塑《头盔系列》和《立体内外》就是这种开放空间造型的代表作。”①

二、环境雕塑中的空间结构

地理学家戴维·哈维的空间理论认为,人类理解空间有三种模式———绝对空间、相对空间和关系空间。三种空间具有单向的层级规则,即者总是包含前者,前者只是后者的特例。每种空间都具有自身的结构和规则,它们共同构成我们现实世界多维度的空间形态。环境雕塑是具有典型的多层次空间结构的艺术形态,其实质是多层次的空间、环境与社会文化的综合,是与人类多层次的空间实践相对应的一种艺术形式。

“环境雕塑是以人为中心、以环境为对象、运用雕塑艺术手段,结合姊妹艺术和工程技术,经规划与工程实施,创造和美化生活环境的空间艺术。作为空间媒介,它在组织引导环境空间指向、调节环境空间功能、提高人们审美意识和生活情趣的基础上,丰富生活空间的艺术氛围与文化内涵。”②首先,环境雕塑是存放在一定环境中,必然会受到该环境的外在条件制约。其次,环境雕塑是是一门公共艺术,其创作题材同样受到限制。最后环境雕塑建设是以人为核心,所以环境雕塑受视觉规律的限定。环境雕塑应当符合人的审美要求和接受程度,与名俗文化相辅相成。环境雕塑具有景观性,而构成景观性的要素分别是:1.雕塑主体,即雕塑形体自身占有的实体空间,这时,除了形体自身的空间以外,这个空间并不因为被雕塑占据而消失其自身的三维性反而被更加强调突出;2.环境,承载雕塑空间的物质背景,雕塑形体外围的受到形体控制和影响的空间,是雕塑实体周围的存在;3.人,即雕塑艺术的受众者。所以环境雕塑的空间结构包括雕塑空间、环境空间和受众的心理空间。

(一)雕塑空间

雕塑空间指的是雕塑本身占有着实体空间,包括物理特性和几何形态。它由点、线、面的结合,构成“物理”概念下占有空间的体积。雕塑的形体起伏与变化使雕塑产生动态的变化。布鲁诺·艾迪里亚尼说过:“雕塑强化了感觉空间里的生命力,使我们感觉并意识到了它的存在”。环境雕塑一方面用自身的形体和外部轮廓来界定了它占有空间,从而影响着其周围的环境空间,使得雕塑的空间结构显得丰富而活跃,同时使的环境与雕塑之间形成一种默契和感染力。另一方面,雕塑通过自身体量的大小、饱满程度来产生视觉张力,不仅向外影响和组织着空间的结构,同时它又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向内组织着雕塑的空间结构。不过这一雕塑占有体积并不是静止的,它通过自身的形、体积、线条的流动以及所蕴涵的情感内涵形成一种向外延伸扩展的张力,并向四周辐射。

雕塑具有物质性特征,以物质的形式在空间中存在,所以,当雕塑被置于特定的环境中,它就自然与周围的环境空间形成两种类型的空间关系,也就是实空间和虚空间。实空间是立体的占有三维空间的实在形体,而虚空间必须是由实体空间来界定才能体现。例如,“曾成钢创作的《水浒系列人物——鲁智深》和严威创作的装饰雕塑《中国风》,也都成功地尝试了用凹陷的结构和开放式的空间来表现和替代凸出的局部形体,创造和利用了雕塑的负空间,同样取得了很好的视觉效果。”③负空间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组成一个完整空间不可缺少的部分,两个空间的有机融合,才能构成一个雕塑的完整空间。

(二)环境空间

在公共艺术的场所中,放置在环境当中的环境雕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环境中的各类因素比如建筑,草地,人流,天空,道路等会构成一个复杂的组织关系,在这个关系里,空间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空间决定着环境的质量,而雕塑又是环境的“点睛之笔”,尤其是作为城市建设和环境整体因素之一的城市雕塑,即使是以雕塑为主体,亦不可忽视其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因此,我们谈论雕塑的时候,雕塑自身及其环境空间自然地被摆在了极其重要位置。雕塑实体能够积极主动地组织和调节空间,使空间产生有机秩序,产生活力,变得有生气和富有情感。同时,因为雕塑的加入,空间的层次感也变得更加鲜明,空间被活化,人化。雕塑给原来客观静止的空间注入节奏,使空间环境瞬间变得梦幻而神秘。雕塑自身的这种空间特点,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和创造能力。endprint

环境空间的范畴绝不仅仅是以自然环境为主的物质环境,它还包括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指社会背景、民族、文化素质等非物质因素。任何环境都是这两方面的综合,环境的物质状态和人文特征共同组成特定的环境个性特征,形成有情感意味的空间。环境空间在不断的建设、改变中发展,雕塑在整个环境空间中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件好的雕塑作品是应该适应环境的整体氛围的,人们感受到的是来自整个环境艺术带来的美感

(三)心理空间

环境雕塑的心理空间是受众在参与环境雕塑对话过程中的感应。不同的职业、年龄、性格回呈现出不同的心理或精神层面,反映出受众在审美、行为、文化等方面的一种状态。人们体验艺术家作品里面所包涵的意义空间是无限的,只是作品因受者而异,既可以很局限,也可以将观者引向无边无际。所以,心理空间并没有固定的标准。它是通过视知觉,达到调整与均衡环境空间与雕塑空间关系这一目的的。雕塑的空问结构并非是静止的、固定的。它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时间的图式转换而流动。这种流动不是均匀的重复,而是富于节奏的变幻不定的流动。雕塑的占有空间,合围空间以及环境空间,当其作用于心理空间时,也是相互流动的,并不因为形体界面的分割而将空间自身的渗透性消失掉,而是使这种流动性有了更明确的知觉意义。心理空间是主观主动的。它感受体会现有的环境空间、雕塑空间以及两者组合在一起是否协调理想。因此,心理空间是均衡环境空间和雕塑空间、建构环境雕塑景观空间的支点。对于受众而言,是提升人文素养、培养高尚情操的巨大推动力。

三、环境雕塑的空间的视觉规律

(一)“远视”浏览

环境雕塑是存在于环境之中,并在内容、审美形式上与环境融为一体,具有视觉开放性、环境特定性和受众公共性的造型艺术形式。当占有一定空间的雕塑被安放在了一定的环境中,我们可以称之为一处景观,它是一个被动的客体客观存在,然而公共的空间里所有的环境因素都不是主角,雕塑也不是主角,公众才是主角。环境以人为本,环境为人服务,人才是真正的主角,我们的雕塑和环境设计首先是和谐的人性化的设计。在经济、科技、交通高度发展的今天,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到原先设定好的环境景观构建中,他们也许就是远远地看上一眼,对于这类人来说走进他们眼里的也许就只是一幅画面,顺序是环境空间、雕塑空间,最后回归到心理空间。

(二)“近视”参与

环境雕塑具备公众性和参与性,传统意义上的雕塑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环境雕塑的要求,人们从被动接受转换到了主动参与,环境雕塑使周围静止的空间活跃起来,给人们一个心理释放的情感场所。公众性与参与性可以让人们充分享受环境的情感乐趣。雕塑作为环境雕塑景观构建的客观的主体存在人们首先关注的就会是雕塑空间与之相应的会产生心理活动去感受或者衡量雕塑空间,也就是心理空间。而后人们会把注意力放在环境空间上,去进一步确定环境空间是否能够接纳雕塑空间,雕塑空间和环境空间结合的是否协调理想。

四、结语

空间构成是环境雕塑的其十分重要语言范畴的组成部分,正是在这种既向外又向内的的组织结构中,环境雕塑艺术才呈现出自身的无限丰富的形态,满足大众心理接受的需要的同时给观赏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环境雕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调和了空间的气氛,创造出崭新的空间环境。只有把客观环境的公共性、人文环境的公众性及雕塑形式美的公众性三者同时考虑,并有机地协调起来才能充分展现出环境雕塑的魅力。

【注释】

①房中明.浅谈雕塑的空间形态[J].雕塑,2008(03):60-61

②于俊峰.环境雕塑学科建设小议[J].雕塑,2000(04):28-29.

③房中明.浅谈雕塑的空间形态[J].雕塑,2008(03):60-61

【参考文献】

[1]马钦忠.雕塑·空间·公共艺术[M].第一版.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2]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技出版社,1998.

[3]张绮曼.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办公空间环境行为初探 篇4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产业占据了经济生活的重要位置, 也带动了办公建筑的快速发展, 写字楼、办公楼成为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公环境是无形的生产力, 它能够启发创意、加强团队合作、促进相互学习, 营造出“乐在工作”的氛围。办公空间的环境与其使用者的行为模式有着重要的相互关系, 办公建筑的设计应紧密围绕使用者的行为模式展开。

1 现状分析

目前, 人们对空间效率的认识还停留在从有限的空间体积中得到尽可能多的建筑面积, 并承担尽可能少的造价这一层面上。这种认识导致办公空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过度的使用密度。在有限的面积内摆放尽量多的办公桌,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易造成使用空间过度拥挤。

(2) 空间功能单一。除各类办公室、会议室外, 无其他的使用空间。

(3) 空间形式呆板。办公桌兵营式的排列, 大空间一览无遗, 小空间灰暗闭塞。

(4) 室内空气较差, 灯光昏暗。

(5) 使用者互相干扰, 声音嘈杂。

上述问题会对使用者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例如:在空间内的不舒适感, 使得人们不愿意在工作空间内过多地停留;在行为上表现为工作热情降低, 工作效率降低, 动作行为迟缓;在心理上对办公空间产生厌恶感, 严重的会导致办公楼综合症, 许多人进入办公室则产生烦躁感与逃离感, 无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影响身心健康。

2 办公空间的行为模式和使用者需求分析

2.1 办公空间的行为模式

办公空间内的行为模式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到达办公室、工作前准备、工作间休息、工作结束离开。这个简单的工作流程可以分析概括为几种典型的活动形式。

(1) 个体独立静态的工作形式。

这种工作形式主要以个人为单位独立完成一项工作, 这也是现代工作方式中比较常见的、典型的工作形式, 表现为个人埋头伏案苦干。工作环境需要一定的独立性、相对封闭性。

(2) 合作型的静态工作形式。

在工作当中既有分工也需要合作, 在个人工作的独立空间之外, 有一定的公共工作空间, 具备团队成员共同工作的条件。共同工作空间主要有以下一些行为模式, 例如:进行交谈, 此时选择90°角或面对面的做法较多;当需要合作时, 则相当多的人会选择并肩而坐的形式, 这样便于共同阅读资料和使用工具;如果在一起各干各的事, 这时往往选择距离较远的、有一定遮挡的位置, 可减少目光接触, 也便于保密。

(3) 动态工作。

动态工作可以理解为与工作相关的人员的交流活动, 会议是一种重要的动态工作形式。会议可以是正式会议, 也可以是非正式会议。正式会议通常在会议室举行, 参加人员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特定环境中;非正式会议, 只要是有相关人员的聚集, 就可以起到会议的作用, 形式多样, 不拘一格。讨论是一种随机的动态工作形式, 既可以会议的形式开展, 也能以更为灵活的形式开展。动态工作中还有会客接待, 它需要较为开放的空间形式。

(4) 非工作活动。

非工作活动分为在非工作时间的非工作活动与工作时间内的非工作活动。前者主要为后勤休息活动, 例如进餐、午休等。许多办公空间的上述活动是在各自办公座位进行的, 这不仅带来使用功能的混乱, 也使得使用者感到极度的不便。后者通常为短暂的休息、暂停。这种活动是人类下意识的也是必要的调整, 是人的心理与生理的双重需要。当一个人连续做一件事情超过两个小时, 工作效率便会有不可控制地下降, 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进行短暂的休息。这种活动可以被称为“喘息活动”。“喘息活动”不是偷懒行为, 恰恰是为更有效地工作积累能量。

2.2 办公空间的使用者需求

办公空间对人的生理与安全需要的满足是比较基本的层次, 这里的生理需要不是停留在饥渴的层次上, 而是在对环境的生理感受上。例如:对空气品质、对室内光环境与声环境、视觉环境、温湿度的感受。理想的光环境需要满足具体办公作业的照度, 并且根据使用者的生理、心理需求, 做到自然光线与人工照明相结合。工作空间中视觉环境的舒适与否, 会直接影响室内环境被使用者接受的程度。当人们在工作时, 其注意力会集中于工作上, 休息时则会不自觉地关注周边环境。工作环境中应有视觉休息点, 优美的环境、别致的景观, 对于办公室内的脑力劳动者是非常有益的。

办公空间在满足人们基本层次需求的同时, 还应满足使用者更高层次的需求, 主要表现为使用者对领域感的建立与领域空间的不同感受。领域行为可以分为3个层次:微观空间行为、中观空间行为、宏观空间行为。

个人需要层次的不同, 例如生存、社交、尊重, 决定了自我实现需要的不同, 领域的特征和范围也不同。办公空间内职位低的员工和新员工在办公空间使用人群中所拥有的权力较小, 希望自己的办公位置较为僻静, 尽可能不为人们的视线所涉及。职位较高的使用者因拥有相对多的权力, 因此他们的微观环境空间的范围较大, 除了办公工位外, 其周边的公共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归其所有。这些员工通常是小团队的领导, 他们的空间领域往往扩至其团队成员的空间范围, 因而对公共空间的认可程度也较高。管理者或职位最高的使用者拥有对办公空间的最高支配权, 他们的微观空间是独立的房间, 同时由于管控力的强大, 在其领导范围内的空间也都成为其微观空间的一部分。公共空间是各层次人员共同使用的空间。公共性是人的另一项需求, 人渴望与他人交往, 通过交往可以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环境的公共性与私密性相互依存, 人们需要不受干扰的个人空间, 也需要相对开放的公共空间, 二者应相互平衡。

3 办公空间模式的探索

针对办公行为模式与办公空间使用者的需求, 办公空间的模式应与之相适应, 并为之服务。

3.1 主要微观环境空间的形式

主要微观环境空间通常表现为办公工位的布置。办公工位可以采用传统排放的形式, 但这种形式较难满足多层次的需求。理想的形式应为组团集中, 形成小范围的公共空间。

3.2 公共空间的模式

公共空间是中观层次的空间, 主要的公共空间有入口空间、会议空间、休息与交流空间等。入口空间非常重要, 是划分办公空间与外界领域的空间。入口空间应留有接待会客区域和展示宣传区域, 应有鲜明的形象性, 给人以视觉的直观印象。会议空间是重要的交流空间, 它可以以特殊的形态形成与微观空间的形态变化。空间的尺度、色彩、灯光可与办公室的其他位置形成区别。会议空间与工作工位应有一定的空间划分, 以便两者不相互干扰, 又方便联系。

休息、交流空间应在办公空间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这种空间主要进行如前所述的“喘息活动”。此外, 可以在办公空间内设置中庭空间, 将阳光引入中庭, 起到“建筑之肺”的功能。中庭空间在室内空间中会使人产生自然感、室外感, 是对人性的回归。“喘息空间”还可以结合走道布置, 将走道适当放宽以供人活动, 也可结合电梯厅、卫生间布置, 形成休息廊专供活动使用。室外平台也是良好的此类活动的空间。总之, 办公空间应根据使用者的行为模式与需求设置各种空间, 使建筑充满人性关怀。

4 办公空间的设计思路

4.1 空间组织与表现形式

改变办公空间一贯地整齐排布、阵列式的形式, 强调大尺度、开阔感, 引用更多的空间形状、角度, 在空间表现形式上更人性化和自由化, 产生灵活多变的空间形式。

4.2 大量辅助空间的引入

现代技术的发展, 使得在办公楼任何一处上网成为可能, 员工可以选择一个更开阔、自由的工作环境, 来完成之前只能在办公桌上才能完成的工作。

原来作为辅助空间的休息区、活动室和屋顶花园等场所, 将成为办公空间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这些辅助空间将为使用者营造一个轻松的工作氛围, 排减工作压力, 形成一种动态办公、轻松办公的新概念。

4.3 借景自然

生态、自然、以人为本的办公环境, 对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无疑是很有益的。不规则的空间形式使作为建筑事务所灵魂部分的设计部伸入到自然环境中。开放的视野、自然的视觉的引入, 天窗和大面积落地窗户的使用, 最大限度地引入了自然光源, 使得工作人员在办公室一样能享受到户外的自然美景。

4.4 营造工作场所的领域感

用一个广场营造办公楼的领域感与归属感, 在城市空间的尺度上来明确边界, 同时拥有独立的、不受干扰的空间体系, 可以创造一个企业完整的领域感。

5 结语

在新经济时代, 创业和工作构成了人们生活中一个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追求理想的办公空间, 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种理想的工作方式, 最根本上讲, 是追求一种理想的生活, 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我们只是期望它更灵活、更平等, 更富有人性, 能够让人愉悦。

参考文献

[1]Canter D.建筑心理学入门[M].谢立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

[2]邓楠, 罗力.办公空间设计与工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

[3]王序.黑川雅之的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拓宽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环境意识 篇5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环境意识

区县:河东区

学校:天津市第二十八中学

学科:生物

姓名:徐斌

拓宽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环境意识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环境意识

内容提要:

本文重点讨论如何拓宽学习空间,将环境意识的培养学生与生物教学相结合,寓于其内、渗于其中,逐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关键词: 生物教学 搜集信息 处理信息 应用信息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理念,提出了“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另外,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因此对中学生进行环境教育适逢其时。在中学阶段开设的各门学科中,在生物课中进行环境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优势,因此我们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我作为这门学科的教师,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重点讨论如何拓宽学习空间,将环境意识的培养学生与生物教学相结合,寓于其内、渗于其中,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一、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环境意识

1、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初步渗透环境教育

初中生物教材有很多章节的教学内容都能找到与环境教育的契合点。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是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立足课堂,利用教材,充分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自觉养成环境保护意识。但如何既能进行环境教育,又能很好地和生物教学相结合,寓于其内、渗于其中是我的困惑。初中教材中生态系统部分与环境科学直接相关,是进行环境教育的显性素材。我发现教材在知识结构的设计上 2 充分照顾了学生的学习习惯,灵活巧妙地将观察与思考融于一体,图文并茂,而且将大量环境教育内容融入插图,这些插图与文字同等重要,相得益彰具有很好的直观效果,这是新教材的特点。而初一学生恰恰是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弱,因此我决定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找出切入点,让学生开始搜集的资料以图为主,书上的图片就是教师预设的信息源,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导学生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不会迷失方向,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由于收集的内容以图片为主,大大地降低了难度,使学生的活动容易成功,而且大量的图片资料来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增强了感性认识。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学校图书馆借阅DK的系列图书《热带雨林》、《哺乳动物》、《沙漠》;探索DISCOVERY系列图书《北极》、《冰川》等图片为主的图书,获得更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巧妙渗透环保内容,抓住契机进行环保教育,做到既不破坏原来的课程完整性,又加强了课程的环保性。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2、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拓展,进行系统地环境教育

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充分考虑了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和生物科学发展等方面的内容,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提出了关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突出“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的重点,并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实质上也就是在课程体系中贯穿了环境问题教育。在平时的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能够了解地球环境的现状,主动关心环境保护,使学生逐步形成并不断加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实现“人与生物圈”的和谐发展,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在教材中有些内容与环保有关,但并没有具体的例子,而且篇幅也不够大,我们可以做适当的拓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教材中有些内容与环保有关,但并没有具体的例子,而且篇幅也不够大,我们可以做适当的拓展,培养学生 3 的环保意识,如七年级上册根对水分的吸收这部分的内容。可以拓展到“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我国的主要水域污染“;”濒危的水生动物“;“我们应该如何节水”。

3、分阶段、利用特定主题活动,逐步养成学生环境意识

新课程生物教材的十大主题中,“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和“生物的多样性”等几个主题都是体现“人与生物圈”主线的主题,自然也是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最为容易入手的教材。首先在每章节学习之前,确定“某一主题”开展实践活动。相关主题如:“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人与自然”、“我国的珍稀动植物资源”、“我们周围的环境污染”等主题,让学生在课外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研究。有的查阅文字资料,有的向专业人士咨询,有的进行野外实地考察,有的在网络上查找。都获得了很有价值的知识。通过深入的挖掘和有效的利用,使环境教育几乎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增强了课程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力度,提高了环境教育的有效性。如对生态系统的学习引发了湿地学习研究,七里海湿地是近几年来天津刚刚被重视的一个生态环境,学生对它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因此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给学生布置了查找湿地的特点、作用以及生物组成等资料的任务,并用一个课时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这一方面发挥了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利用假期去七里海旅游,并用照相机、录音机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使学生对湿地环境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在主题教学中,引导学生确立“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的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人与生物圈和谐共处所必备的知识和观念,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学生的环境意识是一个从弱到强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这一规律,循序渐进。

4、利用教材类型多样化的练习,深化学生的环境意识

新教材每节教学内容后面,都伴随有大量的练习题,其中有许多练习题开放性强、知识范围广,合理利用这些题目,让学生利用网络工具进行自主探究,能有效地训练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例如:部分学生在课外搜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事例时发现我国海南的兔子、塔里木盆地的兔子、黑龙江的雪兔的形态结构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正是为了适应它们所在的生活环境,经老师鼓励学生进一步发现沙漠狐狸、北极狐狸,华北狐狸,亚洲象、非洲象也有同样的情况,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同种生物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形态结构上有了很大的不同,使生物要适应环境的知识得到创造性的拓展和升华。找准教学中的环保渗透点,抓住教育契机,让学生在“无声”与“有形”的教育活动中逐步提高环保意识,形成环保能力。随文潜入心,诲人于无声。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逐步升华学生的环境意识

1、自主整理,取舍信息,让学生体会环境保护的最新知识

在学习八年级上册《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时,研究生态系统多样性这一小组的同学搜集到大量的资料,但陈渔同学提出:从小学进行环保教育开始就不断接触这些资料,相当一部分知识已经耳熟能详,怎么才找到让其他同学们有新鲜感的资料,使他们有新的收获?我先训练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的判断信息的价值,进行筛选,从丰富多样的信息中选择自己所需的信息。在获得的相类似的信息时,选择最典型、最具说服力的资料,说明自己的观点。学生们最后决定在学完生态系统的基础知识之后,着重介绍最新的生态学观点如:“如何计算一棵树的价值”;“如何计算湿地的价值”;“长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灾害原因”;“森林虫灾和落叶的奇案”。他们将上述资料用于课堂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他同学耳目一新,加深了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理解。当今社会各种媒体非常先进,差不多每天都会有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报道,应该提醒学生主动通过报刊或网络关注环保动态,定期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这对于学生来讲 5 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使他们了解发生在身边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大事。这都有利于环保意识的形成。

2、以处理信息为基础,抓住根本点,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获得深层次感悟 处理信息不是简单的取舍问题,课上围绕某一问题的解决,创造出新的信息,这是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核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有自己观点,提出新的问题。课堂上讨论我国野生大豆品种拯救美国大豆的事例时,曹俊雄同学提出:基因多样性这么重要,那么各国还不疯狂争夺? 同学们由此查找到很多触目惊心的例子。曹俊雄同学介绍了“基因之战”(各个大国正对生物基因进行疯狂地争夺),我国的大豆、猕猴桃和北京烤鸭等生物遗传资源正受到极大的威胁。新西兰引种原产我国的猕猴桃,注册为几维果,成为世界第一猕猴桃出口国。目前,新西兰仍在中国源源不断地收集野生猕猴桃基因;北京鸭在英国被杂交后,繁育出“樱桃谷”鸭,并且成为北京烤鸭的主要原料;美国孟山都公司利用我国的野生大豆品种,培育新品种,向美国和包括我国在内的100个国家提出了64项专利保护申请;每年我国用于引进种畜禽的费用超过2000万美元。“战乱中的中国无力保护文物,圆明园和敦煌被洗劫一空!发展中的中国不重视保护生态,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如果再把生物遗传资源拱手相让,我们该如何面对子孙后代?”课堂上曹俊雄同学这样结束自己汇报时,教室里静悄悄的,同学们陷入深深思索。学生了解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让学生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地渗透,让学生获得深层次体悟。

三、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强化环境教育,深化环境意识

1、教师要善于布置多样化作业,强化环境教育

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实际环境问题的调查、分析,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耳闻目睹以及资料的采集与分析,既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引导学生从实 6 际出发,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开展初步探索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不同层次的学生其智力水平、心理因素、自我调控能力等都有所差别,需要因材施教,学生渴望个性化的学习,而中小学生每年有四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是在长假中度过的,因此假期我尽量布置多样化的作业,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发展,有所收获和提高。如学习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一课后布置如下作业:

①秋天到了,要放“十一”长假,老师建议你搜集各种植物的种子,想象它们是怎样传播的?

②画一幅漫画表现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③尝试做小实验:金鱼的呼吸次数与温度的关系?并整理数据,画出曲线,写出报告。

④你知道树蛙吗?上网搜集相关的资料,看看不同环境下的树蛙是什么样的?

⑤屎壳郎很漂亮的,它曾拯救过澳大利亚的草场,你相信吗?上网搜集相关的资料。

⑥请你阅读《狼图腾》和《棋王》这两本书,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发生在内蒙古草原和云南大森林里的故事,看完之后写下你的感悟。

⑦收看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科学世界》的黄金周特别节目《动物的谋略》,了解不同的生物如何使用“三十六计”适应环境。

学生乐于完成这样的作业,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中,同学们在与动、植物的接触中,热爱植物和动物;了解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人与自然的关系;了解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破坏;认识到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只有保护自然保护动植物,才能实现地球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综合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要将环境教育深入到学 7 生心灵当中,诲人于有形。儿童时代接触大自然的经历,对于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至关重要,只有那些曾亲自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并热爱大自然的人,才能保护身边的环境。德国的孩子也许不会懂得很多环保技术方面的知识,但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早已播下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种子,那是一种信念,一种生活的态度,靠的是引导和熏陶,而非机械的灌输。

2、运用信息指导课内外探究实验,强化对学生的环保教育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搜集的材料,建立“环境实验专题网站”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指导。以课本中“进一步探究”“课外实践”为主,适当选取一部分课外实验。同时教师有意识让学生到图书馆查阅相关的引进版少年儿童图书,如:“做中学科学”、“玩中学科学”丛书中的系列实验,开阔思路,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探究实验。例如组织学生测定大气污染物浓度、测定附近河、湖水的酸碱度,到附近工厂进行污水排放观察及污水处理参观,利用节假日到野外收集废电池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性,增强环境观念。“有这样一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为了完成实验,学生有意识获取相应信息,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学习过程逐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会利用信息,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1、利用信息,培养公民意识,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

学习完七年级下册《对废旧电池的处理》一课后,我还是感到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学生都能够接触到废物以及回收利用的问题,但是考虑问题往往局限于某个方面上,很难有机会进行综合地研究和思考,于是教师给出了国外的网站:Recycle City(回收城)(http://www.epa.gov/recyclecity/ “《废物及回收利用》虚拟现实,让他们思考得更深入、全面。在回收城网站中每组学生 8 需要选择并合作完成5项活动和游戏,所有活动和游戏所需的答案和信息被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要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市长、居民、工厂厂长等),对废旧电池的处理等环境问题看法也更加全面、深入。再次利用广播、电视这些媒体上与“生物热点”有关的新闻报道,如环境问题(酸雨等)、生物多样性问题(生物入侵等)、营养与保健问题(阜阳劣质奶粉案等),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社会现象,用生物学眼光观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具有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介绍美国的垃圾侦探游戏: “美国有一群特殊的“侦探”,人数有成千上万。他们的使命可不简单:按照“总部”下达的指示,他们要破解城市垃圾产生的谜团。这些“侦探”都是些孩子,他们参加的是美国环境保护局精心设计的垃圾环保教育计划中的一个游戏项目。这种游戏赋予孩子们假想的‘侦探’角色,意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普及垃圾循环再利用等知识。‘侦探’游戏在教室或家中都可以玩。它首先向孩子们交代了这样一个背景:如同自然界的草木会经历由生到死的轮回,生活用品也有生命周期,但生命周期有时会中断,原因是这些用品在某个环节上神秘地进入了垃圾堆,无法继续进行再利用和再循环。游戏其实很简单,主要是一系列的选择题、算术题和填字谜等“。学生玩这些游戏虽然是英语界面的内容生动有趣,乐此不疲。

2、利用环保知识,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生物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能接触到,我尝试把生活实际中需要的生物知识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多途径来获取相应信息。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刻牢记环保使命,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如节水、节电、充分燃烧煤气、石油液化气等),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如电池回收、不乱到污水等),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如含p洗衣粉、喷发胶等),敢于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9 努力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保护好我们的家园。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具备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意识,能够自觉地在行动上得以体现,只有这样,我们的环保教育才是有成效的,才真正落到了实处。由生活点滴细节,唤起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并将“绿色”意识付诸于行动。由我做起,人人参与,来精心呵护我们的地球家园,从而有力地推动环境教育和素质教育。

比尔•盖茨在《未来时速》一书中写道:“„„未来社会属于那些具有搜集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的人„„”。通过引导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实现对学生环境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环境保护不仅人人有责,而且人人可为。在中学学校教育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实旌环境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从思想上增进学生对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认识,给学生传授环境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把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意识变为自觉的行为以及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环境保护习惯与觉悟,这是在中学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论学生的自主学习》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庞维国 《论学习方式的变革》 北京师范大学 肖川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做中学”》

齐伟

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 篇6

1 客观性原则

一个环境首先要考虑到其对幼儿们的身心健康影响,客观的物理环境是大自然给予孩子们的最好的环境条件。

自然光是大自然给予我们最好的健康条件,因此也成为所有设计元素中最重要的,对一个房间的生命力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创造一个有活力场所必不可少的因素。为此,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幼儿园的生活用房应达到日照不少于3小时的要求,活动室场地应有不少于1/2的活动场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常阴影线之外。”特别是在缺少日照的地方应该尽量避免建筑对光线的遮挡,强化界面材质与色彩对阳光的反射性能,为室内活动场地争取阳光。自然光会随一天中不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季节的变化也会影响光线照射的位置。光的暖热、色彩及光的强度和方向,是随着广泛染指而不断变化的。一个生动的而富有意义的空间环境,是需要充足的阳光来创造的。随时外场地有利的小气候包括:远离建筑物或正南方向投来阴影的游戏场地,阻挡冷风和吸收声音的常绿植物,冬天有阳光照射的落叶树木。自然通风,通过空气的流动排除室内的污浊空气,送进室外的新鲜空气。要加强自然通风,应加大通风窗口的面积,并使进风口与出风口相对布置,形成空气对流。除此外,还要保证有适宜幼儿健康的微小气候,包括气温、温度和气流等。

2 安全性原则

安全问题是个比较广泛的问题,比如在选择场地时我们就要考虑安全性的问题,远离危险的地带,如繁忙的交通主干道,铁路、废品处理厂以及危险的机械等。行动较为笨拙,防护意识差,而且好奇、好动,对于自我保护和安全意识较弱的儿童来说,各种不经意的空间细节设计失误都会对儿童构成威胁。为此,如何避免这些失误是幼儿交往空间设计时首要考虑的因素。

安全的空间环境源于细致的尺度与界面处理。儿童在活动的过程中,常见的危险有锋利的边角、悬挂物、突出物导致的撞伤与拉伤,高差变化过大、过于突然导致的跌伤,以及空间尺寸过于狭小导致的夹伤或挤伤。

(1)不同界面相交处应为圆弧形,即使如此,幼儿摔跤碰强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幼儿活动室的界面应采用有相当柔性的材料。同时要注意空间中的一些悬挂物和突出物也会导致幼儿无意识的伤害。

(2)地面上存在高差防止幼儿跌倒时,可以通过环境的趣味性设计来调整幼儿的注意力,诱导其行为与空间一致。比如踏步上有些可爱的、色彩鲜艳的图案,使之成为幼儿的视觉区域中心,幼儿就会注意到自己的步伐与踏步的关系,这样就不会无意识的随便乱蹦乱跳以至于摔伤。

(3)一些除此之外的夹伤,为减少潜在的被夹伤危险,所有开口的内径都小于8cm,或大于14cm。如果是两个界面形成的水平角度,那么应大于55度,对于小于55度角的,应在角中嵌入一个物体,该物体的尺寸应足以防止14cm的物体透光石接触到形成角度的两个界面。这样无论儿童在哪里乱爬乱摸都不会被开口所夹伤。

(4)环境中的一些无障碍的设计,例如,楼梯扶手考虑不同高度,卫生间加一些扶住性的把手。

3 自由性原则

我们要让幼儿参与到环境中去,让幼儿自身去感受环境,让他们在看、听、摸、做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形成某些观念。有什么样的环境设置,幼儿就会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如在活动室里布置了温馨的娃娃家环境、超市环境、医院环境等,幼儿自然会在逼真的环境里学到基本的生活常识以及社交能力的发展。并且在参与和表演中幼儿们更轻易的掌握礼貌用语。如在室内放置一两个植物盆景,那么幼儿就会真实的感受到四季植物的一个变化过程,这些知识的掌握是空洞的理论教育难以传授的。尽量完备的幼儿园环境景观,有助于引发幼儿积极而又全面的行为活动。设计者在进行设计工作时,要尽最大的努力利用现有的条件,创设出适当的、较为全面的环境,以满足幼儿对不同活动的参与需求。在设计中注意以下几点可以让环境具有更好的参与性:

(1)动手操作性。幼儿的感知是直觉的、单纯的、片段性的,他们需要通过参与各种类型活动的灵活操作,通过积极参与各项游戏、控制各项环境要素进行空间认知并提高幼儿的环境适应能力。

(2)开放性。丹麦学者stebbins在他的研究中观察到幼儿在过于开放的空间内会不自觉的观看另一个活动空间的活动,注意力受到了分散,虽然这种行为可以被老师阻止,但违背了幼儿的天性。封闭的空间是很不适宜幼儿的活動,开放的空间会让幼儿很快的发现并参与进去,为此我们应尽量创造出具有不同标高的地面,每个空间都有活动设施和内容,这样就不会互相影响,同时也保持了它们之间的开放性。

4 趣味性原则

有趣的空间环境才能吸引幼儿的参与,并且能够使幼儿持续一定的游戏时间。

一个有趣的空间环境,可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未知事物的欲望,怎样为幼儿营造一个有趣的空间环境呢?室内空间变化丰富,室外场地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机会,给予幼儿多种选择的机会,他们会在其中寻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然后完全忘我地探索他在环境中注意到的事物,这种环境会使幼儿将内在的力量和注意集中到所热爱的事物上去,只有这样,幼儿才能专注于一项事物进行探索和研究。

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可能会触摸、品尝、观察、嗅闻,这样的一恶搞过程可被看作是幼儿感觉意识的发育。在设计中有意识的为场地创造一些可探索的要素,例如,风铃可以为林中的风声增添和音,一支棱镜可以投射出一道彩虹,掉落在地上的各种样子的树叶等等,可供幼儿寻找、搜集和珍藏。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表面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周围的环境里,成为学习探索的重要方式,对于那些很少接近户外多彩环境的幼儿来说更为珍贵。

关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遵循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的整体性原则,把幼儿的行为需求与环境设计相结合,满足它的自身发展需求,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且充分满足幼儿审美情趣的理想环境,使幼儿园环境在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和情趣性等方面完美统一。

空间环境的塑造与保护 篇7

城市是一个涉及心理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人文科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非常复杂的综合体,城市空间环境美是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空间环境的设计与塑造的方法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因此,在塑造城市空间环境中对其构成的基本要素进一步的分析、探索是非常必要的,因此结合天津城市建设、规划发展来研究城市空间的塑造与保护问题,就更具有现实意义。

1 城市空间环境构成中的主体——人

人的交往,社会网络的联系要有一定的空间才能得以实现,而这个空间应该是开放的、亲切的、人文的,更应该是有思想的、充满哲理的。城市中应该创造一些宜人的小空间,让人徜徉于花间柳下、水畔,使人们紧张的生活节奏得以放松,这种宜人的小空间是城市大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意识。一个发达和进步的社会,其城市环境一定是令人愉悦、清新、整洁和令人振奋的,随着天津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所以要搞好城市空间环境,就必须从研究人以及人的生存方式,生活品质入手。

2 城市的载体——建筑

建筑的群体形态是城市空间组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物化的表现,特别是一个城市具有标志性、代表性、风格性的现代建筑群体越多,无疑这个城市越繁荣,综合功能就越强,目前天津城市布局由东至西,特别是海河两岸,有规模的建筑群体少之又少,一个城市有水则秀,水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调节气候,平衡生态,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市民生活的需要,好在我们已经开始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目前,海河两岸的综合开发改造无疑会使天津的这条母亲河更加充满魅力与生气。

天津应该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的建筑群,像美国的曼哈顿、上海外滩浦东新区水岸建筑群,该景观建筑群应考虑规划建在目前天津第一热电厂向南推移的区域内,以刘庄桥为建筑群的中心区,河东区六伟路干线,可改成浅滩陆水景区,增加建筑群的密度,高度和艺术的可视性,观赏性,充分利用和借势海河水景,使 退陆还水后的城市空间环境,形成城域优势,建成独具天津特色的天津“浦东”。

天津在城市空间环境的塑造与保护方面,已经有了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特别是在位于天津发祥地三叉河口的千年古刹大悲院及周边地区的综合开发改造中,就适时规划出最大限度的保护大悲院的古风古貌,又大胆的发挥想象力去塑造古刹周边的人文景观,慈海桥的规划建设,寺庙广场的设计建设,以及以寺庙为中心的周围建筑风格,人文景观,建筑高度的综合控制,以期达到和谐有序,变化统一的寺庙文化景观,重塑天津古城的历史风采和现代化大都市的衣钵承袭及来龙去脉。

3 城市的血脉——水系

天津的水系网络以海河为主体,辅以津河、月牙河、新开河、子牙河等这些流经本市的河道,特别是津河的综合治理改造,使天津人民尝到了甜头,不仅城市的景观变美了,空间环境变好了,而且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地产开发商驻足投资,津河两岸的房产持续升温,价格攀涨。

海河北起三岔河口,东至大沽口,河道全长54.16 km,俯瞰海河时,河道绵延悠远,宛如一条生机勃勃的蛟龙,为天津带来了龙城的美誉,目前海河两岸工地建设正热火朝天的进行着。

海河综合开发改造除在景观上有根本的变化外,整个城市水系更需要形成网络,河道贯通形成活水。另外在海河建设上应摒弃以往只注重解决陆路交通的问题,而忽视了航运交通能力,使海河变得水不能载舟,河水缺少灵气,风向和水路得不到有效的调节。目前,建议在海河上设计和建设高架、跨河立交桥,河两岸的陆路交通具有八车道通车能力,并与海河河道呈平行状态,河两岸自行车的通行可以考虑大型渡船,以及复式自行车与行人搭接桥梁,封闭或半封闭具有景观效果。

利用海河的原有曲线同水面的特效进行空间处理,形成层次丰富,序列起伏的空间,并使三岔口的大慈院——海河楼、意大利风情区、世界建筑博览街、小白楼商贸、大直沽古寨城池等古代和近现代的遗迹,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那么它所带来的文化和美学价值将是不可估量的,对于较直的河道,只要搞好水质,沿河绿化,把河与道结合起来,四季能有丰富的色彩,就形成了另一种风格的美,当然要实现起来谈何容易,但有一点可以深信,要建设好天津城必须先治水,世界上许多城市正是这样做的。

此次海河综合开发改造工程将在原有蓄水泄洪能力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堤、林、路综合治理,建设集防洪排涝、环保、通航、亲水、休闲、娱乐、游览、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海河景观、经济亮点工程,构建新的城市景观链,营造良好的亲水氛围。两岸河堤结构形势建议采用退台式护岸,设观景台和涉水台,游人可在涉水台里趟水、嬉戏、休闲,充分满足人们的亲水要求。河道设计以绿化为主,在堤坡和沿岸大量种植适合天津地区的花草和观赏树木,营造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沿河的景观设计在保留原有历史风貌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空间环境因素,并体现历史文化品位,建有大量高水准的小品、雕塑等,实现水流、河清、岸绿、文化味浓、经济强劲的优美意境,使海河成为世界名河、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4 城市之肺——绿化

天津近几年来把绿化工作提到日程上来,采用多层次、多元素、多样种的垂直绿化与水平绿化,景观绿化与休闲绿化等城市主体绿化形式,极大的丰富了天津城市景观,使城市真正的绿起来,但就其城市规模和城市景观的需要而言,天津的城市绿化覆盖率及绿化面积相对要小,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片规划景观绿地或长远的绿化建设,海河两岸综合改造应该是天津绿化上水平、上档次的绝好机会,精心规划、精心组织、精心实施是确保这一机会高效进行,圆满完成的硬件保障。

树木本身的形状和色彩也是创造城市空间的一种直观元素,现在世界上环境设计比较成功的城市,树木形状大多是综合了东西方崇尚的自然形和几何形,对树木进行适当的修剪,既可以体现其阴柔之美,又可以保持树丛的整体秩序,而纯几何形和自然形只作为点景的景观元素,树木四季的色彩变化给城市带来不同的面貌和气象,再结合观叶、观花、观果的不同树种及观赏期的巧妙组合,就可以用花木色彩谱写出生动和谐的都市交响曲。

5 城市的新衣——色彩

城市空间环境是由诸多物质本色组合而成,就像一个硕大的调色板,最终要调合出一个主色调,是冷、是暖、是灰静、是亮俏、是单纯、是丰富等等,都需要人们去尝试、去实施、去塑造、去保护。

天津地处渤海湾,城区内河道纵横,水系充沛,城市建筑及建筑群也应各有其地域特色,五大道的花园洋房,民生路上的意大利复式建筑,解放路上的欧式建筑博物馆等都各具特色,是需要保护和重新塑造的城市建筑艺术。

海河两岸的建筑群体,在实现现代与古典建筑风格、建筑材料、高新水平的同时,应以海河静蓝色、冷绿色为基调,彰显暖浅鸵灰色,暖亮灰色等色调形成大空间的冷暖变化,铺以绿化园林,小品,雕塑等景观建设,相信海河成为世界名河的日子不会太远,相信天津的建筑,天津的色彩会让世界惊叹。

当今城市空间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城市共享空间理论是一种突破和创新,城市空间环境的塑造与保护又是持久的课题。

在城市空间设计中,我们应该把城市的功能、城市的艺术、城市的人文感情,结合成一个整体,为塑造和保护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夏兰西,王乃弓.建筑与水系[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2004.

[2]赵合里.街道建筑空间更新设计[J].新建筑,1986(1):47-48.

[3]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4]刘立钧,许琳琳,周立民.唐山市城市空间发展分析[J].山西建筑,2007,33(33):34-35.

城市地下空间的环境处理 篇8

关键词:地下空间,空气环境,物理环境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的数量和规模大幅增加, 由此产生的“城市综合症”也越来越严重, 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危机已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城市地下空间资源逐渐被重视, 有效地开发地下空间已成为全球性发展趋势。事实证明, 城市地下空间在交通系统、市政设施、物资贮藏、防空防灾、金融商业等多方面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生理、心理环境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地下空间环境不同于地面环境, 它是个没有通风、采光等自然气象条件的人工环境。因此地下空间环境的设计是涉及多学科的系统工程, 应立足于人性化角度, 充分考虑影响城市地下空间环境的各种因素, 处理好适宜的物理环境, 尽可能缩小地上地下环境的差异, 以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创造安全、健康、舒适的地下空间环境。

1 空气环境

人体通过呼吸和皮肤来感知一个空间的空气环境, 并对其产生一定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地下空间无法像地上空间那样通过门窗进行通风换气, 因而空气中的细菌、粉尘等有害物质会很多, 空气污染会很严重。这些会对人体心理和生理造成负面影响。

要想改善地下空间的空气微环境, 气流组织和空气质量控制两方面很重要。

1. 1 气流组织

气流组织是暖通空调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气流组织能使最小的通风量达到最佳的通风效果, 使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更满足人的舒适感要求。气流组织是否合理, 不仅影响到空调效果, 也影响到空调能耗量。

一般室内气流组织的方式多用混合式通风方式, 通过空调机械将处理过的清洁空气送入地下空间, 使之与原有的室内空气混合, 稀释室内污染空气, 使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降低至许可标准。这种通风方式效率较低, 基本在50% ~ 70% 。

另外一种气流组织的方式是“置换通风”方式, 这种方式不是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的浓度, 而是用处理好的清洁空气置换原有的污染空气, 把污染物排除出去。对地下空间而言, 组织气流的结果不是稀释以后的污染空气, 而是处理完全的清洁空气, 因此这种通风方式效率更高, 可以达到100% , 且其效果更好。

1. 2 空气质量控制

目前世界各地在地下空间的空气质量控制方面侧重不同。日本建筑管理法规认为诸如粉尘、微生物、有害气体等是造成地下空间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而英美各国则认为潮气、CO2、甲醛、香烟烟雾、灰尘粒子 ( 包括纤维) 、微生物等是地下空间空气质量差的影响因素。另外, 很多学者已经达成共识, 地下空间中的建筑围护材料、暖通空调设备等均会影响其空气质量。很多情况下空气处理设备本身就是空气污染物的存留地, 是污染物的接收器和静止发散源。我国在这方面现行的规范和标准还不够完善。因而制定合理、完善、配套的地下空间空气质量标准, , 同同时时能能够够提提出简单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手段, 才是保证地下空间空气质量良好的根本。

2 热湿环境

由于外界气温变化对其影响幅度不大, 加之地下建筑本身散热较少, 地下空间容易形成较高的温湿度环境, 相对湿度一般在75% 以上。湿度过大会使人体散热困难、闷热不适、血管扩张, 同时导致霉菌增多, 引发过敏性和非过敏性疾病, 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霉菌增长还会导致建筑物表面的腐蚀和破坏, 影响设备正常使用。因此研究和控制地下空间的温湿度十分必要和重要。首先, 在进行地下建筑设计时应做好防潮工作, 从源头上减缓空间湿度的上升, 减少维护设备的数量和能耗。这也是控制地下空间湿度的首要方法。另外, 温度控制一般通过通风和空调设备来进行, 小面积地下空间鼓励采取自然通风的方法, 长距离、大面积的地下空间则要采取机械通风的方法。除此之外, 因地制宜地采取独立除湿技术也是改善地下空气热湿环境的有效途径, 常用方法有固体吸附除湿、液体吸湿、加压冷却除湿等。

3 光环境

光环境对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感受产生重要影响。在自然光不能完全到达的地下空间, 人工照明是必不可少的, 这就要求有合理的设计标准和照明设备。在人工照明的同时尽可能将自然光引入地下, 这不但能实现地上地下光环境的自然流通, 节约采光能耗, 同时能增加空间的开敞感, 在视觉心理上减少人们对地下空间的心理障碍。这里只讨论引入自然光线的一些手法。

3. 1 地下出入口

如果人们从地上突然深入地下, 人眼适应不了太过迅速的光线变化, 就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改善这种状况的方法之一是把入口门厅放在地面上, 这不仅能突显入口, 而且能保证入口有充足的光线, 使人们进入地下时视觉上的变化不会很突然。另一种方法是设置下沉式广场, 这可以削弱地上地下的光线亮差和空间差异感。例如重庆市规划展览馆就是一个下沉式广场, 使人们水平地进入地下展厅。这两种方法对于光线变化处理效果都很不错, 也已成为目前地下公共建筑入口处理的普遍方法。

3. 2 地下空间内部

半地下室可以在高出地面部分的外墙上设置侧高窗, 或沿地下室外墙开设采光井。上部无建筑覆盖的地下室可以设置天井、天窗, 如果地面是倾斜时, 更可以通过斜窗增加采光量。大型多层地下建筑, 可以设置直通地面的中庭空间, 既起到接受阳光和通道的作用, 又可以在中庭内设置花草树木、山石水体等建筑小品, 形成生机勃勃的地下立体花园。中庭设计是改善大型、大深度地下建筑综合体内部空间环境的重要手段。

4 地下色彩及景观环境

地下空间往往给人阴冷和狭小的感觉, 这是因为地下空间环境比较单调, 不像地面环境那么丰富多彩、气氛热烈。在设计中要改善这一状况, 就要尽量避免灰暗色调的使用, 采用给人亲切感的暖色调, 使得整个氛围感觉起来比较温暖、安全。例如大都市地铁站内常采用的地铁通道与商业街结合的做法, 色彩缤纷的海报、广告, 灯光明亮的商业店铺, 这些既增加了整条街道的艺术性和生动性, 又提高了空间质感功能性。

在地下空间中进行景观环境设计, 要兼顾美学和生态性, 可以最大限度地将地上自然因素引入地下, 利用植物、山石水体等要素, 塑造亲和自然的室内景观。例如地下商业街可以设计主题不同的广场作为标志, 提高地下空间的艺术性。

5 空间标识环境

地下空间具有封闭性、自然导向物缺失、可识别性差等负面特征, 人在地下空间时会产生幽闭恐惧症等不良心理感受, 因此也更加依赖标识环境的导向作用。

地下空间标识系统分为地图指示标识、方向诱导标识、场所指示标识及限制指示标识几类, 强调的是通过视觉感官、听觉感官和触觉感官等多感官感知。因此设计时应基于多感官、人性化的原则, 使其具有醒目、规范、连续、简单便利、内容明确等特征, 同时满足无障碍需求。

例如基于场所定位的场所指示标识, 除了常用的固定指示牌或用某种景观作为位置确认的参照外, 一些大规模的复杂地下综合体, 可以设置智能内部显示系统, 让人通过声音和影像, 了解外部环境即白天、夜晚、天气情况等, 这不但能起到场所定位的功能, 还有助于消除人们心理的压抑感。

再如基于空间分布的地图指示标识和基于交通需求的方向诱导标识可以综合设计, 使用纸质地图、悬挂式站点及线路提示等常规做法同时可设置电子地图、GPS定位等智能系统, 让人们可以轻松定位、寻路并找到目的地, 为大家做可靠的引导。

总之, 完善的城市地下空间标识环境可以周到细致的体现人文关怀、使使用者感到方便与安全, 给其留下美好印象。

6 结语

在营造地下空间环境时, 应当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心理感受, 同时将城市建筑风格、建筑色彩、文化历史等元素列入考虑范畴, 正确把握环境特征, 营造良好氛围, 使地下空间环境更符合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创造地上空间环境和地下空间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童林旭.地下空间与城市现代化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周凌.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环境艺术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08.

[3]王欣一.南昌地铁一号线的地下空间形态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 2013.

[4]陈立道, 朱雪岩.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

儿童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 篇9

一、儿童活动空间的现状

1. 设计中存在安全隐患

在一些公共空间中, 这类因素经常被忽视。例如:电源开关没有隐蔽, 暴露在儿童能够触及到的方位;公共场所潜在诸多不安全因素 (例如升降式电梯、扶梯等) ;活动空间中的一些设施不符合安全标准;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没有适合儿童的尺度和心理, 有刺、有毒、具刺激性的植物安放在儿童能够触及到的方位。这些因素都会给儿童活动安全留下隐患。

2. 儿童活动空间模式单一

大部分活动空间都是供成年人使用的, 儿童活动空间相对较少, 其设计还基本上停留在单一模式上, 活动形式单调、景观单一并且缺少设计。部分活动空间虽有一些设备, 但多混杂于健身场地中, 忽视了儿童行为与心理的需要。

3. 设计细节考虑不到位

在一些公共空间设计中, 能够供儿童使用的公共设备还不多。设计中没有充分完全考虑儿童使用的特点, 更没有考虑到残疾儿童的特点, 例如在一些公共卫生间小便器和居住小区垃圾箱的设计中, 通常为一个高度, 只能供成年人使用。

二、儿童对活动空间的需求

1. 健康的需求

儿童由于身体处在发育阶段, 对自己身体变化的反应不如成年人敏感。对一些疾病、装饰材料释放的有毒气体抵抗能力较弱, 因此应对儿童的健康状况更加关注。

2. 关爱的需求

儿童的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 还处在消费者阶段。他们没有经济收入, 需要有人照顾, 尤其得到监护人的亲自关爱, 使他们感到有所依靠。

3. 和睦的需求

儿童希望自己在和睦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不论家庭经济条件如何, 只要全家和睦、邻居关系融洽, 互敬互爱、互相帮助, 儿童就会感到温暖和幸福。这样对于他们的参与劳动、体验生活和道德培养, 营造了良好的空间环境。

三、儿童活动空间的环境要素

1. 基础环境设施

基础环境设施是儿童活动空间的核心。原始的儿童基础环境设施一般比较简单, 例如沙坑、涉水池、秋千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现代的儿童基础环境设施除了简单的活动器械外, 有条件的地方要有运动设施, 选择一些空间开阔的场地, 例如球场、溜冰场等。

2. 植物绿化系统

具有观赏、建造和烘托的景观功能, 是儿童活动空间构成的基本元素之一。植物绿化系统的布局体现了环境的自然、美观和舒适。植物绿化系统设计的水平, 决定儿童活动空间的个性和趣味。

3. 休闲设施

儿童活动空间的静态区域和边缘区域, 应设置用来满足休息的小亭、坐椅、长凳等休闲设施。一般设计的手法比较简练、轻巧和活泼, 体现了儿童活动空间的共性特征。

4. 大环境和小环境

儿童活动空间与其存在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从宏观环境的角度讲, 应充分考虑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这是营造儿童活动空间的根本条件;从微观环境的角度讲, 每一个设计细节都应立足于儿童成长的特点和要素。对安检等方面要加以重视, 这是营造儿童活动空间的必要条件。

四、儿童活动空间的营造方法

1. 儿童活动空间的设计概念

儿童活动空间的营造应以现代、自然和健康的概念为主导思想。儿童的思维比较活跃, 喜欢新奇和变幻, 要求是新鲜而现代的。在场地中引进可以触及和攀爬的设计元素, 例如史前生物的雕塑, 容易吸引儿童。场地周围环境开放式的设计, 可以便于交流。宏观上应将绿化和游戏活动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综合考虑, 体现现代公共环境的多功能性和儿童特殊性要求等个性化特点。其活动空间应能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在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游戏设施及植物选择配置上体现出安全、健康的要求。

2. 儿童活动空间的设计原则

(1) 安全保障原则。针对目前儿童活动空间设计中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设计中应首先考虑活动场地、公共场所及周围环境, 体现安全舒适;其次, 活动场内的游戏项目应有显著标志, 以适合于儿童的年龄特征, 有危险性的活动应提醒成年人陪同和保护;第三, 应选择符合有关安全标准的器具。

(2) 自然设计原则。户外空间环境的设计要便于儿童更好地接触自然、亲近自然。应将功用融于自然风景中, 通过接触泥土、沙、岩石、树木、花草、鱼虫等活动, 使儿童认识自然。还要尽可能提高绿化覆盖率, 同时注意植物景观的层次。

(3) 无障碍设计原则。设计时应首先注意儿童的生理条件, 尤其是尺度因素。根据儿童活动空间的性质, 确定景物、器械的比例和尺度。同时应注意为残疾儿童考虑, 设计适合他们游玩的空间环境, 方便其出入并给予应有的关爱。

(4) 小题大做原则。在现代设计中, 设计的细节应格外重视。一些公共卫生间洁具 (例如小便器) 和居住小区垃圾箱, 可以设计并安装三个不同的高度, 以方便不同身高者使用。

(5) 综合性原则。儿童活动空间环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运动的场地, 应是综合性的。在结构、功能作用上应考虑全面。一方面它是儿童交流的场所, 同时又是宏观环境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还是类似自然的环境, 是动植物的栖息地。因此在功能要素中应使游戏、运动、休息、交往、学习等各类因素一体化。

3. 营造儿童活动空间拟采取的手段

(1) 儿童活动空间的设计分区。第一, 年龄分区。儿童活动空间不可能非常严格地按照年龄分组来组织场地设计, 当学龄儿童和幼儿共用一处游戏场地时, 则需根据游戏行为的不同进行适当分区。可设幼儿活动区, 一般结合成年人的休息进行安排, 如设置一些坐椅等。场地应平坦, 不设置较多的器械, 而且幼儿游戏器具和学龄儿童区不应布置得太近, 更不能混合布置, 可适当分隔。第二, 游戏类别分区。在较大的儿童活动空间中, 基础环境设施 (一般指游戏器械) 较多, 场地开阔, 可以根据游戏类别进行适当的功能分区例如体力锻炼区域、技巧训练区域、体验性活动区域、思维活动锻炼区域和安静休闲区域等。

(2) 儿童活动空间的景观设计。第一, 社区环境中儿童活动空间的设计。应根据不同的宏观环境, 采取不同的设计手段。社区空间用地通常是不规则的, 规划设计时经常划分出比较规则的地段来布置社区建筑。不规则的地段用于布置植物绿化系统, 儿童活动空间包含在其中。如果在不规则的社区中设计适当, 易形成灵活多变的空间形式。在点式社区中, 由于社区建筑形体的方向性较弱, 儿童活动空间也可选择圆形、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等。第二, 儿童活动空间静态区的设计。应注重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的结合。儿童活动空间静态区设施的建立、周围的环境要尽量同室内一样亲切温和。户外的场地铺面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 从一处区域转到另一处将会自然轻松, 诸如沙滩、山丘、草地、木料等都可选用。同时可以利用树林、土丘或建筑的布局来围合或分隔空间, 并有减弱强风影响的作用。第三, 儿童活动空间动态区的设计。为了提供多种游戏方式, 要尽可能地保留或创建一些野生的或自然的区域, 提供儿童足够的沙子、泥和水, 形成玩沙区、戏水区等, 但要注意与器械区或其他干净清洁区合理地分隔。在大范围或多项目的儿童活动空间地内, 要考虑到一些辅助性设施的建立, 如儿童的公共卫生间和儿童监护人的休息座椅等。第四, 儿童活动空间游戏区的设计。婴幼儿游戏场多设计为单一空间, 一般配置沙坑、小水池、铺面和滑梯等简单的游戏设施。场地的入口尽量少, 一般设计成口袋形, 周围用绿篱或矮墙围合。

(3) 儿童活动空间的绿化系统设计。绿化系统设计在儿童活动空间的建造中是必不可少的。绿化系统设计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绿化应体现人性化特征。儿童在活动嬉戏的同时, 是对外开放的, 面向自然的, 尤其像绿篱植物迷宫等与活动内容有关的植物材料, 直接满足儿童的要求。他们在绿地中进行活动、交流和休闲, 能感受到园林绿化创造出的充满生活气息、贴近自然的优良环境氛围。二是配景设计元素的选择和配置要适合儿童的尺度和心理。不但能够引起儿童的兴趣, 而且不能选择有刺、有毒、具刺激性的植物, 要再造一个富于人情味的自然。三是绿化应发挥生态效应。我们不但可以利用植物材料作为游戏设施、景观小品、铺装、坐凳等的背景, 而且可以创造“林荫型”的立体化绿化景观模式, 如游戏场内应布置一定的遮荫区, 供夏日活动;利用墙壁、假山等种植攀缘植物, 以弱化建筑形体的生硬线条;利用绿篱分隔空间、减低噪音等。四是绿化植物配置应讲求艺术效果。选配植物要巧妙地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质地和习性等进行构图, 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 构成一幅幅活的动态画卷。

摘要:儿童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其活动空间的营造值得深入研究。现阶段儿童活动空间的减少暴露出其环境设计的弊端。针对儿童健康及行为不断发展变化的特征, 应从需求的角度出发, 创造一个自然、亲切、和谐的户外活动空间, 促进儿童身心发育健康成长, 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儿童,活动空间,人性化,环境设计

参考文献

[1]林玉莲, 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2]董万里, 段红波, 包青林.环境艺术设计原理 (上) [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

[3]王昀, 王箐箐.城市环境设施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

论居住空间环境规划设计 篇10

任何一个居住小区建成投入使用后, 便形成了一个“小社会”。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环境, 同时还是一个社会环境。所以, 在规划设计居住小区时必须考虑居住小区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居住小区作为一种物质的表现, 是一个可以看到的东西。因为视觉是精神的通道, 人们所看到的东西应尽可能地做到是美的。居住小区必须有恰当的功能和合理的经济性, 但也同时必须使人们感到愉快即环境优美和舒适。为此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时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功能问题的同时, 应将环境美融合在一起考虑。

我国建国以来, 住宅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基本上家家有新居、户户有住房, 但这都停留在解决多少人的居住问题上, 还没有从简单的需要走出来, 大都只是满足于斗室之中便可, 而忽略了环境效益的综合设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文化程度的落后。今后,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住宅建设逐步走向商品化的轨道, 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这也给建筑师、规划师们提出了更新的课题。

我国地域辽阔, 民族众多, 气侯类型丰富, 文化艺术和生活习惯都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从住宅建设上来看, 从南至北, 从东到西, 居住小区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长条形住宅和行列式的排列, 虽有某些变化, 但“万变不离其宗”, 大同小异, 互相雷同, 地方特色不明鲜, 没有个性和独创性。

目前, 住宅小区规划的主要通病是单一的同一方向的行列式排列, 即典型的“兵营式”住宅, 这种住宅在单体设计上多采用了一梯两户的梯间单元式住宅。此类型住宅可以给住户创造一个安静、互不干扰的室内居住环境。由于这种居住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只采用一种类型的建筑, 使得小区景色一模一样, 从而造成一种单调的居住环境, 虽说建筑具有高度的秩序, 并且不同住宅组团之间有非常不同的构图, 我们仍会感觉缺乏变化。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 一些发达国家提出了“人-建筑-环境”的学说, 使建筑学、心理学、环境学和生态学互相渗透, 从而强调人与环境的有机结合。人们已不满足于这类居住环境, 人们的活动已不只局限于斗室之中过安静的日子, 居住在这类环境里的人们常常埋怨:“活动的地方都没有”。从这句话里来分析, 以前建造的“兵营式”居住小区已不能满足人们休憩、生活和学习的居住要求。

条形住宅行列式排列的居住住宅小区内部空间缺少变化, 外部轮廓缺乏韵味, 对空间未能合理营造, 加上单体设计又是清一色的“砖头块”式住宅体型, 住宅组团内间距、层数、色调都强调一律的统一性。给人的印象只能是单调、呆板、枯燥, 缺乏变化和生气, 无新鲜感和人情味, 无可供人们回味的地方。这种“兵营式”居住小区由于其整体骨架的单一性, 使得其间的绿化也便流于单调。目前的绿化形式一般都是在两栋住宅之间载种乔木, 这给居住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营造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却淡化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 忽略了人的精神及感情追求、社会安定、邻里交往等较高标准的因素。将居住空间环境的设计只局限于能用、经济等简单的使用水准上。居住在单元住宅楼内的人心中无不有一种由于缺乏邻里间人际交往, 感情世界难以沟通的遗憾和无奈。有的甚至居住多年邻里间尚不知姓名与职业, 更谈不上有什么互帮互助的友情, 以往庭院中的和睦相处、热情相待、彼此关怀的邻里关系已荡然无存。由此, 家中老人无聊、无快乐, 邻里间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无信息沟通。更有甚者, 使某些偷盗分子有机可乘, 竟堂而皇之地以搬家名义将家中贵重物品洗劫一空, 而邻里间却全然不知。由此对社会安定和人民的生活安全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同时给社区管理等带来许多不便。

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还是规划设计者主观努力的问题, 没有活跃的思想和创新的精神, 在规划设计中忽视了人们的更高标准的生活需求的设计原则, 同时建筑设计与规划脱节, 建筑形成单一, 对总体的环境效果相对来说考虑得比较少, 对外部空间处理流于粗线条。

怎样让人们从几十平方米的斗室中走出来而使居住者的身心受到洁静, 力求达到人与自己的完美结合, 这是每个规划设计者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社会的进步从而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人们渴望有优美安静和舒适的居住环境。要创造一个这样的居住小区, 作为规划设计者必须对居民的需求和心理加以研究。居住环境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居住行而建造起来的一种客观的外界环境, 它改变和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心理。不良的居住环境, 会导致居民不良的居住行为。而良好的居住环境则使人们心理处于平衡状态, 精神积极向上。

我国古代建造出了很多闻名于世的园林, 如苏州的诸园林等, 这些庭园, 原为私人游憩, 怡情休养之所, 常连于宅旁屋后, 故当时设计, 不崇庄严伟大, 但求尽精巧, 计划不重对称, 免呆滞之, 而须曲折, 有引人入胜之概。常以建筑为主体, 以花木为培衬, 觉有天之真趣, 给人感情之舒适, 陶醉之感觉。虽然那时建造的园林是为少数人服务的, 但不论立于任何观点之上来看, 其心理手法之宗旨是以人的生活需要而出发, 符合人的审美情感。有园林之所以能在当今还受现代人的取悦观赏而久居不衰, 其巧妙之处就在于以自然为背景, 取之自然, 还之自然, 形成一幅整体美的画卷而意味无究, 古园林的造园技巧对我们今天的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是有很好的启迪。

为了丰富居住小区空间的外部轮廊, 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不宜将同一单体住宅重复布置, 应将高、中、低层不同建筑形式的住宅搭配布置精心营造。不要只局限于单一层数和型式的住宅。从布置手法上, 为丰富居住小区的外部轮廊线, 高层住宅布置在小区的中央部位, 低层住宅布置在边旁部位。这样就可以避免形成封闭的空间或形成与外部空间隔绝的局面, 能够和周围形成统一的整体。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物和地貌。比如为适应高低起伏的地形, 在布置时应尽量保留原来的自然地形, 从远处看, 轮廊参差错落, 高低起伏具有韵味。为了克服过去“兵营式”规划布局的呆板和单调, 对住宅组团中的条型住宅, 采用以变化方向的行列式布置为主, 分散布置点式住宅为辅的布局手法。各住宅组团之间由绿地、低层公共建筑隔开, 使居住小区成为建筑高低错落, 绿地相连, 道路便捷的既统一又有变化的整体。在规划中密切结合绿化布置, 住宅组团绿地根据配置的花草树木相互区别, 各具特色, 使居民从室内及外部都能看到绿地, 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为了充分地利用空间, 把居民的居住环境从室内引伸到室外, 扩大居住空间, 方便居民的活动, 创造一个整体的住宅组团是适合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的, 如英国著名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家F.吉全德所说:“过去采用单纯的单元式住宅与联排式住宅的混合方式, 但在被几乎有无限可能的, 多样变化的住宅类型混合修建的形式所取代。这样的设计方法, 不但使建筑物适合于每个住户的特殊的居住形式, 而且将它们设计成有机整体, 也就是把建筑物组合成一系列相互补充的形态, 由单纯的平面变成连续的建筑复合体的组合形式”。以往单一的条形住宅行列式布置的住宅组团是对空间的化整为零, 那么整体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就是对空间的化零为整之典范。在50-60年代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在这一方法上下了很深功夫, 创造了一系列的适合人们居住心理的好的居住环境。近年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这为我国住宅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现我国许多大小型城市在居住小区的建设中大量采用了整体式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方式, 这种规划布置的特点是对空间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它缩短了公共建筑与住宅的距离, 方便了居民;居住空间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 土地可以重复利用, 群体景观比较完整, 给住户有安静、安全、方便之感;住宅组团内外用绿化来联系, 既有小范围的外部空间, 又有区域性的大范围的公共空间。居民围绕公共空间活动或是游憩、打牌下棋、玩球和谈家论政, 都有一个可供人们合适的位置。就好象大家庭一样。此规划布局形式与我国古园林的设计手法普具相似之处, 是适合人们的心理和身体需要的。

整体式住宅组团的建筑造型并不是要求五花八门, 其中一个组团可以采用一种单体形式也可采用几种形式。关键在于根据地形、地貌在整体布局和环境布置中着意营造。可以前后错迭、高低错落、因地借势、就其自然, 其布置灵活多样。这种居住小区空间环境丰富, 通风、视野、朝向均较好, 而且还有一个可用来着意刻化的大空间, 有利于对其配景予以创造。

居住小区的道路布置, 改变以往“横平竖直”的规划模式, 大胆采用以典代直的规划方法, 创造出“虽由人做, 宛自天开”的自然环境来。壁如, 某居住小区用地29.5公顷, 道路采用逐级由宽到窄的树枝状道路网, 建筑的布置完全摒弃了行列式规划方式, 而用房屋的朝向仍保证了住户良好的日照条件。由于住宅独特的规划布置, 使住宅全部为三层的建筑群体, 仍然获得与众不同的效果。又如, 广州某地, 占地3公顷, 整个居住小区内的道路均采用曲线布置, 住宅间的小道也曲线连接, 塑造成田园风景式的居住环境。居住其间使人如置身于大自然而心情舒畅。

总之, 要建设富有特点和具有新颖的居住空间环境的居住小区是完全可能的, 只要我们每个设计者在规划设计上搞创作, 不拘泥于教条, 不难出现具有特色的与周围环境协调、适合人们居住心理的居住小区, 尽可能地给人们提供舒适、安静和新颖优美的居住环境。这也同时需要我们每个规划设计者们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技巧, 充足的信息及跨学科的知识。 [ID:4000]

参考文献

[1]《居住区详细规划》, 王仲谷、李锡然,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居住区规划设计》, 《居住区详细规划》课题研究组编.

空间环境中色彩运用的探究 篇11

环境设计色彩的理论起源

远古时候人类就有了色彩象征与心理暗示的意识,古埃及人已经懂得了对色彩进行调节运用,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努力研究色彩运用的技能。歌德在1800年发表的文章《色彩基础理论》中讲述了人类为了彻底弄清楚色彩的关系理论,并且强调了色彩在生活中与人类密切的重要性。在这个社会发展迅速的时代里面,环境设计色彩是以色彩调节运用为中心,去创造作为具有新颖色彩运用机能的技术,环境的设计就是要根据色彩,物体的搭配已此来设计出让人心优的环境。

环境设计色彩的理论基础

环境色彩就是以色彩为中心,去创造具有新颖,色彩搭配非常完美的设计方案。在如今20世纪环境设计得到了重新登上了文明发展的舞台。它是一种技术,由于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里面的要素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人们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总是与一定的时代互相适应,因此空间环境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总是能表现出时代性。从公共场合、公园、交通,住宅等的建设和环境形式来分析所谓的风格和流派。人类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时代,又从工业时代发展到现在的信息技术时代,不同的环境设计风格和流派都是此消彼长、意义非凡,说明不同时代的人类对环境设计能力的认识和发展。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迅猛为环境设计色彩的运用方面提供了材料和技术等方面的帮助和创新,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新型材料和新型工艺可能给室内外环境带来的舒适美观的配色设计。一个安全、舒适、宜人的环境设计方案,从环境设计的功能来说,就是需要合理设计、安排、组织空间、完美的配色。环境空间的设计首先要保证人能在安全高效,便捷的环境进行日常的学习和工作,或者其他的活动。环境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可以通过视觉器官为人们感知,产生了物理和心理,生理等不同作用和效果,研究和运用这些作用和效果来为环境设计在色彩的探究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环境设计在色彩中运用的作用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深深影响到我们生存环境的方方面面,以信息技术为内涵的环境各要素构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在设计美丽环境时,环境设计中最重要的作用主体就是色彩,环境设计方面认为人和环境设计中色彩的相互作用表现是刺激和效果运用。人受到环境设计各个方面带来的刺激,就会表现出对环境设计还有色彩的运用的心理影响,这就是效应。色彩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一般做法是把环境的布局方案计划好,以便物体色彩的搭配,设计出让人眼前一亮的画面。每一个设计方案都是通过合理布置规划,设计出生态环境优美的环境体系。例如,在设计校园建设方面,我们会首先考虑环境文化建设,把绿色生态和校园建设相结合原则,这便是利用环保功能的 来提高环境质量、净化空气,并且在布局上考虑色彩在环境的运用和水景,适当穿插花蕾,树木高低错落有致有序形成非常完美的总体效果,达到色彩在环境设计中合理的运用。

色彩的表情

色彩本身就是没有任何灵魂的,它只是代表着一些意义,让人们可以感受到色彩的情感。这个是因为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具有非常丰富的色彩世界里面,积累了许多的视觉经验,一旦知觉经验和外来色彩发生了一定的呼应时,人的心理就会有某种情绪。每一个颜色它们都有自己的表情和代表意义。每一种色相,处于不同的颜色搭配关系时,色彩表情特征,就好像要说出每一个不同性格的特征困难,但是对于典型的性格作些描述,还是有些趣闻。例如红色和黄色是有着强有力的色彩,是热情、冲动的颜色代表。让人心理上感受到温度。象征着光明,活力,是让人激动的色彩。因此红黄色大量运用在游乐园,运动场等地。然而蓝色和绿色则是平静自由的颜色,天空,大海,森林显现的都是蓝色或绿色,会让我们联想到大自然无限的空间或者清新的空气,因此蓝色和绿色可以使我们的内心平静,所以蓝绿一般出现在医院,休息室等场所。信息社会环境中,不管是建设公共场所的建设还是装饰点缀,都离不开色彩搭配和运用的问题。在环境设计中色彩的运用需要根据不同地域、气候、人文或者其他因素,对不同的环境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案以进行实用目的为主,统中有分、文中有合的全分位的色彩完美运用,这样才能达到好环境设计的最佳效果。色彩情感的产生,并不是它本身的功能,而是人们赋予色彩的文化特征,使它们具备某些意义和象征。所以在环境设计中,人们往往会采用自己喜欢的色彩,因为人们会受到文化或者心理因素的影响,使人们对色彩产生不同的情感和感受。

总之,随着现代空间环境设计的发展,我们要根据不同空间场所的功能和环境,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环境色彩的合理运用,力求创建出舒适,美观的生活空间环境。

徽州人居环境空间特征分析 篇12

1 徽州人居环境空间特征表现

徽州不同层次的人居环境空间与我国其他的地区一样,共同表现为总体上能够围合闭塞,同时又有豁口存在与外界相联系的相对封闭的几何空间特征。

区域人居环境背景空间与地形地貌条件、水系排列形成的地表格局密切相关。古徽州地貌属于我国东南丘陵的一部分,这里四周崇山峻岭环绕,中间形成一些山环水绕的盆地、谷地,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单元。由于徽州多山,整体地势呈高台式,境内江河为放射状,构成古徽州人居环境区域空间的整体背景,同时也为早期适合徽州人选择满意的人居环境提供了空间基础。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村落是聚落中的一种类型,在徽州古代由于区域条件的影响和限制,村落形态很不规则,规模大小不一,考虑到生活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村址选择的标准总是依山傍水,枕山环水,背山面水这一理想的模式,表现出一种“漏斗状”空间特征。古徽州的村落基本分布在山间或者盆地或谷地。

古徽州人民在住宅环境的空间环境营建方面就更为注重,虽然村落中各单体住宅由于各种原因而没有像村落那样有着较大空间的选择余地,傍山丘则依山就势,沿溪流则顺河道,有平地则聚之,无平地则散之,因地制宜,但在选择宅基地时仍然要尽可能的体现出那种强烈的埋藏在古徽州人心里深处“负阴抱阳”的理想空间模式,依山傍水,三方围护,一面开敞的“围椅”状结构。

2 形成机制

2.1 地理环境的再现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人居环境在内的许多徽州文化现象以其为参照坐标,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深深刻下自然环境的烙印,二者之间维系着一种“斩不断、理还乱”的原生逻辑关系,再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并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与地理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徽州民居四周山墙直立,中间设有天井,整体立面周高中低,这样的设计具有防火、采光、通风及排水的功能和“四水归堂”“淝水不外流”的理念,同时与徽州地形结构的影响不无关系,绝非偶然的巧合。现代建筑学斯伯格·斯尔卡滋在《实存空间建筑》一书中说道:“我们将景观比之住宅,则山丘是墙壁,而山区的最低点则为门”,可以说是这种再现关系的精辟论断,这种人居环境的几何环境空间特征又与我国古人“天人感应”的传统理念是无缝的吻合。人居环境空间是人造空间和自然空间密切结合的产物,是多边的自然空间与因地制宜的人造空间互相和谐的优美结果。

2.2 安全的需要

安全需要就是避免人身和财产受伤害和损失,徽州居民大多是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中原衣冠的南迁,造成迁移的原因是由于我国北方的战争,为逃避战乱,被迫离开家园,在向南迁徙的过程中相中了徽州这个“世外桃源”,也正是避乱于此而来到这一陌生的环境,为了增强与当地山越人和其他大族相抗衡的力量,往往聚族而居,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出于安全的需要。

个人、家庭的私人活动和社会群体的公共活动均发生在各自领域的相对应的物质空间中,人具有一种要求界定自身活动空间范围的本能,称之为领域感,这种个人或特定群体所专有的控制的空间即为领域空间,领域空间可以加强居民的安全感,徽州人的这种人居环境的空间构筑和营建则是满足这种需要的深层体现。徽州地域上各种不同层次的人居环境空间,四面围合,只有少数的“豁口”构成“关”,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在古代有着极为有效的防御功能,由轮廓线界定的内秩序空间使人感到容易控制和拥有,特别是对于生活在其中并饱受战争流离之苦的来源于中原地区的“惠州人”来说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和庇护感,进入这样的人性化居住空间自然会产生“回归家园”的感觉。

2.3 风水的影响

风水说的最主要目标是为家族的阴阳宅选择一处最佳的环境,强调的是一种基本的环境模式:“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这种模式的理想状态是背以连绵山脉为屏,前临平原,两侧水绕回环,水质清洌并汇流于前,左右护山环抱,山上林木葱郁,便是大吉大利的“好风水”,这样的环境空间既藏风聚气,豁口的外延又可通气,是一种人民追求的“理想风水环境”模式和“满意生态景观”。除此之外,徽州在对待人居问题上有着与其他地方的不同之处,表现在:1)关于水的处理。水是居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必备条件,也是构景的重要内容,在风水中有“蓄财”之意,“水环流则气脉凝聚”“水左右环抱有情,堆金积玉”,所以在具有经商传统习惯的徽州人心目中有着极为高尚的地位,因此一贯是苦心经营,对自然界中的水势和走向不断进行改造和整治。对于水口的营建尤为重视,在徽州水口一般是指村落水流的出口处,为“地户”。其不仅起着村落入口、导向的功能,更是村民命运、前程的象征。2)对于自然形胜不太完整或者风水条件不是特别理想的村落往往要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影响,徽州不同层次的人居环境空间不像现代城市经过严整的规划,其一般以山脉为边沿,以河流为骨架,依据“枕山、环水、面屏”的原则,呈现出全息的同构的几何环境空间和形象环境空间。徽州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决定着构成理想环境的条件相对优越,选择余地大,尤其在村落这一层面上的表现,同时在位置的选择、平面布局以及空间安排上无不遵照某种隐喻性的图案与秩序和游戏规则。以达到物理场和心理场的统一,“天、地、人”的和谐,并求得心理上对自然界的可控制性。

2.4 审美的要求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其所处的人居环境的空间中度过,尤其是在社会活动范围不是很大的古代,这一点表现得更为突出。起初人民在选择居住场所时并未将审美的需要作为第一考虑,位置的初次选择更多的是出于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目的,但久而久之便在心理上产生了对这种空间环境的认同感,形成全体成员(在徽州表现为整个家族成员)所共有的“空间意识”,并赋予美学意义和美的内涵。理想的人居环境应是一个和谐的、诗意般的并值得寻味的环境空间,同时也是一个美与功能共有,物质与精神统一的空间体系。

徽州的村落四周的山峦体量适中、起伏和缓,其中各种建筑物与其背景空间组合,这样的空间选择和营造来自我国的寄情山水,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文化心态和审美观念。若站在远处眺望,徽州的古建筑群随着坡度、地势的变化显示出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规整简洁,极富韵律感的马头墙丰富了四周流畅的天际轮廓线,再加上空间色彩的组合搭配,一眼望去是那样的自然和谐,犹如一幅天人合一的山水画。徽州许多的古村落在历史上大都曾经有过“十景”“八秀”的记载,从中可以映射出此处环境空间的优美。

3 研究意义

人居环境空间是人类最有普遍意义的基本空间,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在徽州这一我国历史上比较特殊的地域范围内对人居环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

1)聚落是物质文化景观研究的核心,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地方文脉。人居环境是文化景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其位置的选择、空间的构建、功能的显现等外象可以折射出大量的、深层的文化内涵,反映出生活在其中的惠州人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心理状况和行为规则。

2)有利于加强地方文化的保护。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价值取向、消费观念、审美情趣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尤其是在人居环境的选择、营造实在功能、结构等方面的改变,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问题是在徽州这些变化与原有的由白粉墙、小青瓦、马头墙组成的清新淡雅的聚落外观形成巨大的反差,取而代之的是不古不今、不洋不土的说不上是何种风格的各种建筑,鱼目混珠。随意拆迁、翻新和无规划建造的情形就连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黟县西递、宏村也经常见到,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如何在新的建筑物中找到既尊重传统又能表达现代价值的平衡和对接以及怎样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3)有利于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徽州山多田少,土地资源有限,但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徽州人对人居环境的善待,有着良好的生态节制和保护意识。注重人类对环境的感应,将“天人合一”的理念引入人居环境,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实现与自然互动和可持续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显得更为重要。

摘要:论述了徽州人居环境的空间特征表现,分析了徽州人居环境空间特征的形成机制,探讨了研究人居环境空间特征的意义,以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空间特征的认识。

关键词:人居环境,空间特征,形成机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高中数学的实践教学下一篇:腮腺区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