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

2024-06-20

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通用12篇)

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 篇1

空间认知能力,是一种运用视觉能力感知空间元素,从而提高认知基础的能力。这其中包含了四种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幼儿园在设计中更应该通过对空间布局、色彩设计的变化,提升幼儿感知能力,帮助幼师通过周围环境对幼儿进行思维启发,起到良好启蒙教育效果。

一、空间认知能力对幼儿发展影响

(一)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随着时代进步,对于幼儿教育空间设计也不再只是窗明几净。幼儿园每一处布置都可能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影响。幼儿在幼儿园中通过看到高低不同组合,产生高与低的概念,在走廊玩耍时通过光束知道明和暗,这些基本认知都会启发幼儿智力,提高其智力。而针对年龄较大儿童,一些幼儿园在走廊天花板设计中运用小兔子、小鸟这种动物形象灯罩,使得幼儿在走廊中玩耍时会通过灯罩联想动物形态,并向老师表述出来,起到了智力开发作用。

(二)促进幼儿感知能力发展

幼师在幼儿教学中,会带领幼儿认识一些色彩、形状、线条。这都是抽象认识,不利于儿童记忆。但是良好的空间设计能很好弥补此方面不足。如一些幼儿园将教室门、窗户设计为圆形,整个教室采用浅蓝色系,既给儿童一种置身海洋的感觉,还提高了空间开阔性。幼儿通过圆形门窗能更好认识到曲线与直线有什么差别,在夏天也能感受到蓝色所营造的清凉之感。

二、基于儿童空间认知能力在幼儿园中设计应用

儿童随着年龄增加其自身安全感会逐渐提高,因此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同需求,良好的空间设计能使幼儿尽早熟悉幼儿园环境,更快融入到新生活中。因此幼儿园在空间设计中,要从三个方面提高幼儿空间认知度。

(一)方位性设计

该设计主要体现于幼儿园走廊、楼梯、室内公共场所设计中。通过不同空间布局所带来的方位感,让儿童形成上、下;高、低;远、近的概念。应用到具体设计中,如走廊部分,可采用半封闭式走廊。一面是教室,一边是外在景观,幼儿在行走过程中就能产生很强里与外的概念,明白进入幼儿园里面就是一个新环境,需要去探究、去认识。还有一种半封闭式走廊,是采用廊柱设计,通过廊柱序列让幼儿感知到前进与后退。

楼梯是最容易让幼儿形成上下、高低概念的建筑了,一些幼儿园会在此基础上进行楼梯创新,采用双排楼梯。一排阶梯层高,一排阶梯层低,是儿童在看到不同楼梯时产生明显高低对比,还方便了不同年龄段儿童上下楼梯。

(二)感知性设计

相比较方位性设计,感知性设计在幼儿园应用中更全面也会更易被幼儿发现。感知性设计从两方面培养了儿童感知能力,一是图形形状、大小、组合;二是指儿童对于空间明暗、延展性、完整性认识。

再具体应用中,如上述提到的玩具教室设计,让幼儿通过观察、接触感受到圆形曲线光滑、无棱角。有些幼儿园是单层结构,幼儿园在教室照明设计中,会采取部分自然光照射,将天窗设计成不同形状如圆形、方形、椭圆形,而教室内部座椅板凳也会设计成对应三种性状,让幼儿找出教室上下相同点,感知对图形的认识,还提高了空间内部相呼应的整体感,采取自然光照射也显得教师愈加明亮。

(三)可变性设计

这是一种更适于高龄儿童空间认知能力设计应用,儿童对于空间有基础认知后就会形成空间概念,会想要有私人空间。这部分设计主要运用于室内设计中。一些幼儿园在教室设施选购中,会选择一些可拆卸可移动设施,在实践课上教儿童自己进行组装,从而改变教室空间设计。还有一些幼儿园会在教室打一排储物柜来增加幼儿园储物空间,在其中添置隔板,给每位幼儿提供私人储物空间。

(四)室外设计

室外活动空间不仅占到幼儿园一般空间,对于幼儿日常生活也是不可或缺一块。幼儿在户外活动中不仅可以活动身体,拓展空间认知范围,还可以接触到大自然,感知自然元素。在室外设计中同样可以体现出方位性设计和感知性设计元素。

一些幼儿园占地面积小,户外活动空间少更应该合理安排,改造传统户外游戏设施,在增加趣味性同时提高儿童认知能力。幼儿园可将攀爬墙与传统滑梯相结合,如某幼儿园将滑梯设计成大象样子,象鼻子和尾巴用来做滑梯,大象身子则设置高低不同。形状不同的凹形踩块。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即可以感受到游戏乐趣,还能加深对上下、高低方位感知。

幼儿园在绿化带道路设计中,可以直路、弯路相结合。利用动物图形或简单几何形状来提高儿童感知能力。让儿童将教师所教的抽象概念具象化,通过对空间认知能力培养提高空间联想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

(五)设计应用中存在不足

一些幼儿园在空间布局中对于方位性设计和感知性设计还存在不足。主要是设计方面归于死板,不能很好利用室内空间,还有误将室内装饰当做空间设计。如一些幼儿园在廊道设计中,还是采用传统方式(封闭式下墙上窗),只是在墙上贴一些手工作品,来提高儿童认知能力。其实完全可以在墙体上侧开一行窗户保证室内明亮后,在墙体其他部分按照高低不同,设置不同窗户,儿童在穿过走廊时,会依据合适自己的身高向外眺望。从而更加了解高低、内外等方位概念,同时还能感觉到室内明暗变化,提高感知能力。

还有一些幼儿园会忽视幼儿对材料本身感知能力。如在室外走廊地板选择上,采用瓷砖地面,虽然易清洁但是比较冰冷不适合儿童接触,且冬天下雪地面较滑,不利于儿童安全。可以换用木质结构,既能起到同样效果,夏天可以直接坐,冬天还防滑安全,方便儿童活动。

我国儿童教育学家孙瑞雪教授认为,在幼儿园设计中应该以儿童们角度去设计,而不是站在成人思考层面上。基于儿童空间认知能力去设计幼儿园,能为幼儿起到更好教育启蒙作用。在一处处空间认知过程中,提高其思维能力、感知能力、与方位感。

参考文献

[1]徐梦琪.基于儿童空间认知的幼儿园空间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2]王玮,王喆.参与式幼儿园空间营造设计框架与实践——基于儿童权利、能力和发展的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16(1).

[3]陈西蛟.基于空间认知的幼儿园建筑内部环境设计——以泉州市宝秀幼儿园内部空间设计为例[J].中外建筑,2016(5).

[4]侯明承.浅析儿童心理对幼儿园设计中室内空间色彩的影响作用研究[D].鲁迅美术学院,2015.

[5]蒋为.幼儿园公共间使用方式多样性研究[D].华侨大学,2013.

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 篇2

【摘要】:在现代,我国的的物质精神生活更加丰富,每位家长对幼儿每天所处的生活、学习、活动的环境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园是国家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基础结构,在幼儿园里接受系统的、科学的教育是一个人受教育的第一步,幼儿园内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一个好的幼儿园环境,能让幼儿有一种美好的心境,使幼儿性格开朗、可爱活泼、思维活跃,身心朝着健康发展。因此,幼儿环境设计在幼儿园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环境包括室内和室外两部分。本文主要是浅谈幼儿园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主要是通过结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幼儿园室内活动室的设计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力图建立一个符合幼儿健康发展的幼儿园室内环境。

【关键词】: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室内活动区域

幼儿园是国家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基础结构,在幼儿园里接受系统的、科学的教育是一个人终身受教育的第一步,幼儿园内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健康与否,三岁时就已奠定了基础。但是,三岁的儿童个性尚未完全形成,所以,要找出每个孩子个性中的缺陷和弱点,在三到六岁上幼儿园阶段有意识的进行培养、矫正。因此,幼儿园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一个幼儿园的好坏不光看它的师资水平,还要看它的室内环境,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室内环境的设计也逐渐成了幼儿园工作的新热点。由此,我们应结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提出合理的建议,力图建立一个符合幼儿健康发展的幼儿园室内空间环境。

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随着婴幼儿的成长,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也发生者变化,我们需要了解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特点。

根据保加利亚心理学家培里奥夫教授的建议,人为地将童年分为五个时期:

(1)婴儿期(出生到两岁)

(2)乳儿期(2个月到14个月)

(3)托儿期(14个月到3岁)

(4)幼儿期(3到6)

生理方面的特点:婴儿期身体发育不完善,骨骼软,机能差;乳儿期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托儿期身体各部分组织器官发育和成熟较快;幼儿期身体各部分组织器官发育迅速,尤其是心脏发育,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多,皮肤粘膜、淋巴等组织的屏障作用不足。

心理方面的特点:婴儿期具备一定的心理活动,触觉和嗅觉灵敏,出现与人交往的最初萌芽;乳儿期有较强的感知力及初步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会摆弄物体,出现了模仿成人和与成人交往的萌芽;托儿期产生了与人接触的能力,有较好的模仿能力及一定的思维能力;幼儿期各种社交有了发展,游戏能力提高,形象思维发展迅速,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喜欢自己动手,能接受粗浅的知识及学习操作技能。幼儿园活动室的设计

一、活动室的设计尺寸

为了使幼儿园室内空间能更好地为幼儿服务,满足各种活动需求,保证使用起来方便、舒适,就要在设计过程中融入幼儿人体工程学方面的知识。比如桌椅的高度及陈设和家具的造型等等,都将严格按照幼儿心理和生理尺度来设计。不适用、不符合幼儿身体特征的设计会给幼儿的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幼儿的尺度是指幼儿身高的平均值。大、中、小班的室内环境和家具陈设的设计,要考虑不同年级幼儿身高的平均值才更为科学合理。同时还要注意不同地区,幼儿的平均身高是不同的。因此,不能机械照搬已有设计,应根据本地幼儿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舒适的环境。

在进行幼儿园活动室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合理的平面形式和尺寸,以满足幼儿进行多种活动的需要。

2.必须有最佳的朝向、充足的光线、良好的通风条件。

3.室内净高应符合幼儿园建筑设计的规范的要求,不应低于2.8m。

4.室内的装修、家具应考虑幼儿使用的特点,要处理好尺度关系,细部要有利安全和易于清洁。

根据《托儿所、幼儿园设计规范》的规定:幼儿园活动室最小使用面积应满足每班50平米左右。

平面形式:

(1)为了提供活动室的平面的使用效率,其平面形式通常以矩形为宜,且长宽比不宜大于2:1。应以矩形的长边作为采光面较为理想,以充分获得良好的日照、采光和通风。

(2)为了使活动室内部空间有一种活泼感,并在外部体形上产生幼儿园建筑的独特个性,也可以适当的打破矩形活动室的传统模式,应采用其他几何形如八边形、六边形等或将矩形的某一边进行形式变化,从而增加平面形态的活泼感。平面尺寸:

活动室的面宽尺度一般为9-10米。进深一般在5.6-6.6m之间为宜。建议活动室的平面尺寸为9m*6m(使用面积为50.46平方),或 9.9*5.6m(使用面积为51.78平方)。若采用方形面积为7.4*7.4(使用面积为51.84平方),则尽可能争取南北面都采光,至少北面能间接采光。否则,方形活动室平面活动室由于进深过大造成室内照度不均与,通风条件也差。

活动室的结构形式

活动室由于宽、进深尺度都相对较小,因此采用砖混结构的形式,造价经济、施工简便。但由于窗间墙较宽,限制了南向窗户的面宽尺寸,使室内光线不明亮,且幼儿望窗外的视野由于窗间墙的阻隔而显得空间局促。为了克服上述的缺陷,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cia用半框架或全框架结构形式。这样,活动室南向窗户面积可以开足,大大提高了室内的亮度,而且视野很开阔,对于活跃室内气氛和促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都大有益处.二、活动角的设计

活动室的布置,重点就是看一切功能角的设置,我们可以人为的把教室分为几种不同的区域,包括角色游戏区、语言图书阅读区、音乐表演游戏区、自然角等。这些分散的学习区域,是幼儿的学习内容富有变化,既吻合了幼儿的好玩、好奇、学习兴趣无持久性的多变性格,又统一在环境形象化的教学之中,这种形式使符合统一与变化的辩证关系。室内设计中,要特别注意挖掘空间的潜力,充分利用室内空间的每一个角落。

1、角色游戏区:幼儿最熟悉的地方是家庭,最先接触和了解的劳动就是家务活。因此,无论是在哪个年龄班,娃娃家都是角色游戏的中心主题。并由此扩

展出以反映社会生活为主题的活动,如餐厅、超市、医院、邮局、工厂、图书馆、火车站、博物馆等。小班的角色游戏区的主题以家庭生活为主。到了中班,角色游戏区就出现了以反映社会生活为主题的活动。大班的角色游戏区的主题则更加的丰富多样。大班的角色游戏区的主题则更加的丰富多样。

角色游戏材料的提供有过娃娃家用的家具,如床、小型桌椅等;娃娃,如各式服装、奶瓶、各种饰物、等;家用电器,如电话等;厨房用具,如炉灶、锅、、碟、子、筷子;各种食物,如蔬菜、食品、水果等;医院用的白大褂、体温表、药品、注射器等;超市用的各种食品、用品的包装盒等。

娃娃家”是一个长设的区角,因此它的位置应相对固定。其他的角色游戏区角则应设在与之相邻或相近的地方。

2、语言图书阅读区:在此区角内以图书阅读为主,配有一些语言游戏,如接龙拼图,拼贴讲述,连词句,编故事,讨论谈话等。语言图书阅读区的活动主要为正规教学活动服务。因此,语言游戏可以是正规教学活动中游戏的重复或延伸,教师应为幼儿多提供一些小图片、卡片等可操作的材料。

图书阅读活动则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数量充足的图书,可以提供的图书种类有:故事书、杂志、画报、知识书、自制图书等。

语言图书阅读区应该是所有区角中最安静的,并且应有充足的光线。因此,适合靠窗而设,远离音乐表演区、角色游戏区等较为嘈杂的地方。

3、音乐表演游戏区:音乐表演游戏区活动丰富多样,可以设计舞蹈表演、音乐游戏、打击乐演奏、幼儿扮演角色的故事表演、操作玩具表演角色的桌面故事表演、用木偶和皮影进行表演的木偶戏和皮影戏等。

音乐表演游戏区首先要有一个给幼儿表演的舞台。舞台可以用布、屏风或彩色纸条来表现和装饰,不需要投入太大的人力物力。基本材料包括:录音机、服饰、录音磁带、乐器、道具等

音乐表演游戏区最重要的就是要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敞的活动场地。场地的布局要合理,观众坐在哪里和演员在哪里表演,都要有一个明显的分隔标记。

4、自然角:自然角的内容,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教学的需要、季节的变化及其他条件进行设计,应选择生长快、漂亮、芳香、易于成活、有果实、无毒的植物。例如、月季、风仙、米兰、夜来香等花卉;毛豆、辣椒、丝瓜、西红柿等蔬菜;葡萄、李子等水果;绿豆、花生、等。在自然角中,还可以饲养一些没有危险、便于饲养、幼儿喜欢的较小的动物。例如巴西龟、金鱼、螺蛳、蝌蚪、虾、蚕、蝈蝈、小鸡等。自然角中物品的摆放应整齐、美观、干净、安全。各种物品应分门别类地摆放,植物和在水中生活的动物应摆放在离水源较近的地方,便于幼儿观察和管理。

三、活动室的色彩选择

幼儿园的活动室的色彩设计应以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要做到既丰富又协调、繁而不烦、艳而不厌。不同功能的活动空间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其中色彩隐含的心理作用不可小视。因此,我们在色彩设计中应根据不同的用途,作不同的色彩选择。

幼儿活动室是幼儿生活、学习、游戏的主要场所,是一种集多功能的活动环境。活动室墙壁、天花板的颜色最好选用温和的中性颜色,以便根据不同需要进行不同装饰,目前有些教师往往为满足幼儿的多种需要,将多种色块在墙上粘贴,由于色调的不统一,造成毫无风格的花、乱、散。一般可根据季节、活动的主题

等确定色调作为底色。配以幼儿手工、绘画作品等内容组成整体的、和谐的、有节奏的画面,一间活动室选用二三种颜色搭配就可以获得完美的效果。

幼儿园室内空间环境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力图建立一个符合幼儿健康发展的幼儿园室内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朱钟炎 王耀仁 朱保良 著《室内环境设计原理》.同济大学出版社

【2】付瑶.《幼儿园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版设,2007.07,p23

【3】李志涛.《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

幼儿园空间设计特殊性的探析 篇3

幼儿园是儿童成长教育的摇篮,学前教育可以为今后的中小学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幼儿园空间设计的好与坏,将对个人将来一生的成长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幼儿园空间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社会对幼儿园空间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园空间的设计理念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下面主要从幼儿园空间的平面布局、空间组成、功能流线、设计要点等四个方面对幼儿园空间设计的特殊性进行论述。

幼儿园空间的平面布局

1. 卫生性:要求远离各种污染,满足卫生、防疫的要求,避开噪音大、人流多的工矿企业、菜市场及垃圾集散地,做到清洁、安静、无噪音。

2. 安全性:要求便于家长接送,避免交通繁忙的路边和主要交通路口。入园的通道

应宽敞,不要设计成台阶,而应该设计成缓慢的坡道形式,做到安全、便捷、通畅。

3. 舒适性:要求日照充足、采光良好、空气清新、通风顺畅、便于绿化、环境优美,营造舒适的睡眠和良好的室内外活动的环境,做到舒适、安逸、悠闲。

幼儿园空间的组成

根据幼儿园的特殊性,其空间主要由生活用房、服务管理用房、后勤供应用房和室外活动场地等四部分组成。

1. 生活用房包括活动单元、音体活动室、公共活动室。活动单元包含活动室、卧室、卫生间、衣帽间等。公共活动室包含科学发展室、美工室、图书室、音乐室、积木建构室、角色游戏室、特色活动室等。这些幼儿园特色的多功能活动室可以培养儿童识字、绘画、音乐、舞蹈等基础知识,还可以增強幼儿的动脑、动手的能力。

活动室是生活用房的设计重点,其平面形状的选择应能满足幼儿教学、游戏、活动等多方面的要求,还应有利于儿童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其平面通常采用矩形、方形,此外像六边形、八边形及扇形等平面形状也是目前也较为时尚、新颖的形式,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

在幼儿园入口处还可以设置单独的活动室,供那些家长比较晚来接回家的儿童使用,这样即节约能源,绿色环保,又方便教师管理。

2. 服务管理用房包括医务传达室、晨检室、隔离室、保健室、行政办公室、会计室、园长室、教师办公室、会议室、教具制作兼陈列室及储藏室、厕所等。

3. 后勤供应用房包括厨房、开水间、洗衣间、杂物院等。

4. 室外活动场地包括班级游戏场地与公共游戏场地等。

室外活动场地上应配备儿童活动需要的滑滑梯、平衡木、跷跷板及小游泳池、沙滩、喷泉等设施,不能使用有危险的设施。

幼儿园空间的功能流线

在幼儿园空间内分为三条功能流线:幼儿流线、服务流线、供应流线。幼儿流线是指幼儿的人流走向,服务流线是指幼师等服务管理人员的人流走向,供应流线是指后勤人员的人流走向。从图上可看出各条流线分区清楚整齐,但是在布局上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服务流线与幼儿流线两者尽量不要有重叠。如果两者有重叠应该尽量扩大重叠区域的尺寸。比如在走道部分,幼儿与幼师一定会有交叉,就要扩大重叠区域的走道宽度,避免相互之间不必要的肢体冲突。

2. 供应流线一定不要与幼儿流线重叠。如果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在附近运输设备或垃圾,势必会发生碰撞造成危险,为了安全起见这两条流线要分开进行,后勤用房还必须单独设置出入口。

3. 另外功能流线的安排还要考虑各个功能空间的先后顺序,如何使各个空间达到最方便、最便捷是至关重要的。如晨检室、值班室必须安排在入口处,儿童晨检后才能进入活动室。幼儿卫生间要靠近长期使用的活动室,方便幼儿使用。杂物院等供应用房要设置在厨房旁边。所以安排好空间的先后顺序和相邻关系是设计功能流线时必需考虑的重要问题。

幼儿园空间的设计要点

幼儿园空间与办公、酒店等成人的公共空间在设计细节上有较大的差别。我们既要考虑幼儿的生理、心理及行为特点等方面的需求,还要在空间、造型、色彩、光环境、材质、尺寸等方面进行特殊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1. 注重空间的多样性

我们应该在幼儿园空间内多设置一些能引起儿童互动、好奇心的元素。儿童在面对点、线、面形状时,对线、面一般不感兴趣,但是对墙面、顶棚内的点状空间特别感兴趣,他们想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有好奇心,所以可以在墙面、顶棚内开洞(如图所示),用洞的形状吸引儿童,提高儿童的求知欲望。

2. 设施造型的好奇性

根据儿童对外界有一颗好奇的、求知的心理特性,园内家具等设施的造型在设计上要做到外形美观、形态各异。我们可以通过卡通形象的人物、动植物等具体的造型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灵感,提高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开发他们多变的思维,使每一个生活在这个空间内的儿童身心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

3. 色彩的丰富性

低龄儿童容易被强烈的色彩所吸引,我们可以在各个空间、家具、设施中应用明度高、饱和度高的色彩及不同的色彩线条搭配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开发儿童的智力,让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还可以通过色彩的导向性、叠加性,丰富空间形式,给孩子们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同时启发孩子的审美情趣。

4. 自然光与人工光源的配合使用

儿童在幼儿园阶段的眼睛发育还不健全,视力容易受到伤害,所以在设计幼儿园空间时要特别重视该空间的光环境设计。根据不同功能空间对照明有不同的要求,活动室的照明功率密度应达到11 瓦特每平方米,照度应达到300勒克斯。寝室的照明功率密度应达到7 瓦特每平方米,照度应达到75勒克斯。幼儿园还应该尽量引入自然光,保证各功能空间有良好的采光,这样既节约能源,又环保。

5. 材料的环保与安全性

根据儿童正处于发育阶段,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弱特别容易受到伤害的特点,我们在安全方面必需注意以下几点:

(1)幼儿园空间使用材质必须是环保材料,应绝对符合国家标准,活动空间内材料的甲醛、苯等有毒、有害化学元素要严格把关。

(2)园内所有的家具等设施的造型和外观避免尖角、棱角的存在,应设计成圆弧或倒角状。

(3)园内的家具等设施的材质可多用软包、软木,以免对儿童造成伤害,确保安全。

(4)卫生间地面要求整洁,易于清洗,不渗水,地面铺设防滑瓷砖。

(5)儿童活动室、寝室门应设置成双开门。

(6)根据幼儿园的规模,应设计合理的消防通道,配备消防器材。

6. 注意尺寸的合理性

幼儿园内家具等设施的尺寸要符合儿童、成人人体工学原理。所有的尺寸都必需严格按照规定来制作,要满足大人与孩子共同使用,做到使用方便、舒适。如幼儿园楼梯、过道的护手要设计成上下扶手。门的拉手也应设计上下两个拉手。

结 语

室内设计师在进行幼儿园空间设计时,除了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进行设计,还要让空间各要素能够符合幼儿生理、心理、行为特征的需求,以鲜明的格调陶冶他们的情操,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卫生、舒适、个性、良好的成长环境。

(作者单位:福州英华职业学院)

现代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分析 篇4

1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现状

1. 1幼儿园建筑功能布局不合理

当前, 我国许多的幼儿园建筑并没有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设计, 大多只是按照常规性的建筑进行设计, 然后在这些建筑上增加相关的儿童卡通符号, 建筑造型和室内设计没有结合幼儿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 致使幼儿园建筑功能布局不合理。 例如动静分区不明确, 各功能空间之间相互干扰大, 出口设置不合理等, 使得生活用房与服务用房交通交叉。

1. 2幼儿需要活动的空间不够充足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幼儿园有些是在居住区内, 留一部分广场作为室外活动场地, 绿地及周围树木偏少, 且未考虑建筑物的遮挡; 有的是用其他功能的建筑物改用, 根本没有室外活动场地; 即便是独立建造的幼儿园也都只是勉强满足全园共用的室外游戏场地面积要求, 而各班专用游戏场地以及游戏场地应考虑设置的游戏器具、跑道、沙坑、洗手池和戏水池则鲜有实现。

1. 3缺乏以幼儿为本的认知环境设计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能与周围环境产生积极的作用。幼儿应是环境创设的主体, 幼儿园的门窗、楼梯扶手以及幼儿厕所等都是要区分于其他建筑功能的。而在现实中, 幼儿园在环境空间中忽略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设计上缺乏能触动幼儿感官的趣味性, 只把幼儿作为观赏者来对待, 这样的做法无益于幼儿思维的成长和创造力的培养。

2设计要点

2. 1屋顶空间的设计要点

应更多地增加小朋友的活动场所, 连屋顶的空间也不放过。可以在屋顶空间设置遮阳构架, 这样做有两方面的作用: 第一, 小朋友在屋顶玩耍时, 遮阳构架可以遮挡太阳光, 带来比较阴凉的感觉; 第二, 遮阳构架位于活动教室的上方, 也可以降低活动教室的温度, 避免受到阳光直射, 小朋友的活动时间也相应增加了。

2. 2幼儿园需要家庭化的设计

由于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进行教育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需要做出针对的调整措施以及方案, 来进行针对性的改变。而我们的幼儿园小朋友, 自身年龄还特别的小, 现在每家基本上都是一个孩子, 因此, 幼儿园应尽可能多地提供亲子活动空间, 这样能够带给他们家的感觉, 带给他们安全感, 使他们接收新鲜事物的能力更快。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才能更加快乐的玩耍, 更加自由自在的生活和学习。

2. 3针对活动场地设计的要点

我们在建造幼儿的活动场地时, 它的设计理念必须要能够把空间的位置以及幼儿活动的面积正确的计算出来, 要把每一个不同班级的空间活动范围设计好, 同时也还要能够涉及到幼儿在进行游戏以及记忆力活动时, 与帮助他们学习的背景设计完整的相结合, 保证活动场地能够充分有效的进行利用。

2. 4内外空间叠置

我们所说的这种处理方法, 是要能够把每一个不一样的景观以及空间中的不同层次紧密的结合, 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 看起来特别的融洽, 没有违和感。这样可以使空间有效地被应用, 同时与环境相结合, 看起来空间能够更大更合理一些。

2. 5场所精神和文化氛围

空间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层次感, 同时空间环境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把精神以及文化相融合, 创造出舒适的精神氛围。幼儿是最简单, 最单纯的, 他们的世界一片纯净, 所以他们需要在环境中看到不一样的色彩, 能够学习到很多的知识, 这就提高了对设计师的要求, 一定要做好细节的设计, 使建筑能够生动、自然、真实, 这所有的一切, 都会勾起幼儿的好奇心, 让幼儿真心喜欢上他们的校园。

2. 6幼儿园建筑安全设计

安全设计也是幼儿园建筑设计不容忽视的重要点. 不仅要做到防火消防的安全布局和保证建筑构件的安全, 还需要增加现代化的安全防护监控系统, 保证儿童的安全。在建筑防火设计中, 幼儿园防火和疏散的设计要符合相关的国家规定要求。此外, 还要在儿童学习与活动的室内环境布局上, 不能有棱角尖锐的幼儿园家具设备。

3结语

幼儿园作为儿童的乐园, 其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因此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应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相适应。在对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进行设计时, 必须要遵循主体性、开放性、游戏性以及绿化生态等原则, 重视设计的细节与安全, 加强幼儿交往空间的设计, 创造具有个性化的外部造型, 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摘要:儿童是国家的希望, 需要受到更多的关爱。幼儿园的建筑空间需要更完备的设计, 以体现其开放性和教育性, 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以及保育性。本文分析了幼儿园建筑空间的环境设计要点。

关键词: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设计

参考文献

[1]林阳, 高婧.幼儿园建筑空间趣味研究[J].四川建筑, 2011, (5) :85-87+90.

[2]张玉明, 宋雨燕.基于人性化的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分析[J].价值工程, 2012, (8) :48-49.

园务公开 幼儿园的阳光空间 篇5

园务公开 幼儿园的阳光空间

校务公开,再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如今幼儿园要创建和谐教育、和谐校园,又赋予它新的内涵。要加强幼儿园的民主政治建设,深化园务公开,是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是园长应该存留的一个阳光空间。

学校要深化园务公开,需要园长发扬民主作风。园长发扬的民主往往能集中教职工的智慧;园长发扬民主作风,能集中体现教职工的意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学校的教学及其他行政管理由园长负责”。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园长负责制赋予了园长决策指挥权、干部任免权、用人权,奖惩权、财经权等管理权限。园长的责任重了,权力大了,容易出现个人说了算的现象,加之,园长往往是从优秀的教师中选拔出来的,是教师中的佼佼者,很容易产生自信,自视高明,不注意集思广益。

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他曾谦虚地告诫群臣,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里之外,他不如韩信;镇国家,安抚百姓,供馈饷,不断粮道,他不如萧何。刘邦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博采众长,善于集中众人的智慧。一个民主的园长,就善于联系群众,公开幼儿园事务,群策群力,搞好幼儿园的工作。幼儿园要经常把教师们普遍关心、涉及到教师们切身利益的问题作园务公开的重点内容,广泛听取教师们的反馈意见,反复讨论然后再集体决策,这样的结果,就能体现教师的意愿,决策定不会偏颇。

一个民主的园长,定会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虚怀若谷,现在一种流行的作法是在讨论、决策某项学校事务时,常常满足于“全部通过”、“看法一致”。这样的情形,有时是与会者碍于“面子”而不说自己的意见;有时则是园长不习惯于听取不同的意见,大家缄口不言;更时尚的做法是“多栽花,少栽刺”,惟命是从,唯言是听,园长也难以听到逆耳之言。《读者》中有一篇文章介绍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前总理斯隆先生的做法,很值得我们深思。一次,在他主持的会议上对所讨论事项意见取得一致时,他却出人意外地宣布:“现在,我宣布休会,对这个问题,等我听到不同意见时,再开会决策,这样我们也许会对这项决策有真正的了解”。他为什么要重视不同意见?因为他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比较,使决策更科学完善。我国的古训“兼听则明”就是这个道理。园务公开需要园长善于听不同的意见,有利于科学的决策,减少失误,尽量做到尽善尽美。园长民主,还需要增强其活动的透明度。园长作为领导者,教职工作为被领导者,二者之间要产生互信,形成共识,就必须增加活动的透明度。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由于领导的活动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密切,被领导者总有了解领导活动的好奇心,如果被领导者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成为干扰领导活动的阻力。因此,增加园长活动的透明度,有利于密切干群关系,增加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参与幼儿园事务的热情,象评优评先、考核晋级、推选学带、优青等热点问题,在公开评定条件的基础上,还要增加评选过程的透明度,公示评比结果,这样,既保障了园长的民主权利,又满足了教职工自尊心,达到心理沟通的目的,使工作阻力转化为动力。一个民主的园长,就会使自己的活动始终处于群众的

监督之中,畅通教职工反映问题的渠道,改进自己的工作,避免问题的堆积。

学校要深化园务公开,需要健全和完善民主监督的机制。它能落实教职工主人翁地位,促进幼儿园民主建设,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教代会有依法行使评议、监督学校领导的职权,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评议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是教代会实施民主监督的重要体现。加强民主监督,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园长要定期向幼儿园党支部通报工作,有关学校重大的决策要主动征求党支部的意见,发挥党支部的监督保障作用。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园长的办学积极性,运用科学的发展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要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园长要尊重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民主权利,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积极支持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定期向教代会报告工作,听取意见,接受评议,发挥教代会的审议、监督作用。

要注重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按制度办事,能保障校务公开工作规范运行。要健全主动公开制度,对于应当让教职工广泛知晓或参与的事项,要及时主动公开;要健全园务公开的评议制度,组织教职工对园务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全面,时间是否及时,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制度是否落实到位等进行评议;要健全校务公开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不力,搞形式主义的、上级主管部门要严肃批评,限期整改,对弄虚作假,侵犯教职工民主权利、损害教职工合法利益、造成严重后果的,上级主管部门要严肃查处。要落实好园务公开的形式。幼儿园要通过公报.园务公开栏、公示栏等形式公开校务。园长要设立信(邮)箱,及时听取意见;规定园长接待日(谈心日),与教职工相互坦诚相见,推心置腹,解决实际问题。开好“座谈会”、“干部评议会”、“答辩会”,让教职工畅所欲言,评议干部的进取意识和工作业绩,答复、解释教职工提出的问题,采纳教职工合理化建议。这样,园长就能更好地依法行政。

幼儿园室内空间色彩场景的构建 篇6

关键词:幼儿园;色彩心理;场景

幼儿园是进行科学育儿的场所。利用色彩场景的构建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成长、学习环境,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活动条件,能促进幼儿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良好发展,更好的实现幼儿园的场所特征。

一、幼儿的色彩心理特征

色彩对幼儿心理和行为活动的作用,除了色彩心理学意义上的普遍刺激外还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高纯度的暖色调色彩如红色、橙色,虽可以刺激幼儿的心理活动,有效提高其敏感性和创造力,但是幼儿长期面对这种刺激会使他们神经紧张,缺乏安全感甚至产生暴力倾向;而蓝色等冷色调色彩则能使幼儿保持相对安静的心态,但过多接触冷色调可能造成幼儿抑郁内向的心理倾向。因此,只有通过科学全面的色彩场景设计,才能有效发挥色彩在幼儿成长中的积极作用。

二、幼儿园室内色彩场景的独特性

幼儿园室内色彩场景的构建,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心理特征。为了营造更好的场景效果,幼儿园室内空间在色彩搭配上应以明亮、轻松、愉悦为主。幼儿的思维活泼、行为好动,因此幼儿园室内色彩场景的构建必须体现这种独特的个性,一方面,幼儿园色彩要突出自身特点力求最大限度的引起幼儿的注意,同时这种个性又必须适度,并和周围环境协调,不宜过于杂乱无章。在色彩设计中应避免大面积的各种高亮色交错涂抹,而应该尽量选择清新淡雅的色彩作为基色,适当在局部的变化处和部分突出构件配以鲜艳色彩,作为点缀元素穿插其中,形成既不突兀又生动活泼的色彩效果,最大限度的适应幼儿园建筑的个性和特点。总的来说,幼儿园室内色彩场景应丰富而有节制,色调清新而有节奏,在为幼儿创造活泼跳跃的对比色同时,充分考虑空间的整体美感;幼儿园室内色彩场景还要具有多变的趣味性,主动寻求适合幼儿视觉感受的色彩与形象造型,赋予幼儿园空间以创造性,使幼儿可以在室内色彩所构建的趣味情境中获得最大的快乐与满足。

三、幼儿园室内空间色彩场景的构建要点

幼儿生活用房是幼儿园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各班级活动单元中的活动室、卧室以及卫生间、衣帽间等用房,其色彩场景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设计中需根据具体建筑条件妥善处理好各种设计矛盾,使设计真正符合幼儿园教学的要求。下面主要以幼儿园的活动室、卧室及室内各界面的色彩为例,来探讨幼儿园室内空间色彩场景的构建要点。

1、活动室色彩场景

活动室是幼儿进行各种室内活动的场所,幼儿在活动室内可以进行上课、桌面游戏、讲故事、唱歌、舞蹈等活动。为了创造活动室适宜的色彩环境,应综合考虑室内的界面处理、家具配置、陈设形式等的色彩布局,避免华而不实的装饰性堆砌,把注意力集中在创造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能充分考虑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独特空间上来。幼儿活动室色彩应尽量的丰富多彩,多使用一些幼儿喜欢的颜色如红、黄、蓝等,同时注重色彩的对比和协调,为了强调活动室的活跃气氛,色彩可以用暖色为基调,辅以各种局部的对比色,并以具有动态感的图案纹饰加以美化,以充分表达幼儿好动的个性。需注意的是,当幼儿在活动室展开活动时,地面上的一些色彩斑斓、造型奇特的家具、玩具、陈设,以及幼儿的参与因素都是室内色彩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室内色彩场景构建中需留出一些空白区域或大面积单色的区域,不仅便于后期进行灵活的装饰,也利于保持室内色彩场景在视觉上的平衡感;室内的各界面宜采用高明度、低彩度、反射系数低的色彩,这样不仅能提高室内亮度,也能降低幼儿的视觉疲劳。

2、卧室的色彩场景

幼儿园必须为每一个幼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空间。睡眠过程是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尽量减少外界对视觉的刺激。幼儿卧室色彩场景的构建需要保证幼儿精神的安宁和平静,过于亮丽的色彩和过于细碎的搭配都可能导致幼儿长时间兴奋而影响正常休息,所以应采用避光性较好的冷色调色彩,在墙面上也不宜出现过多色彩变化及一些容易引起幼儿注意的色彩因素,以充分保障幼儿的睡眠质量。从色彩心理学角度来说,任何鲜艳明亮的暖色都有可能使幼儿产生兴奋和激动的情绪,致使幼儿在睡前很难静下心来。因此幼儿卧室墙面的色彩宜选择明度不高的冷色,如浅绿、浅天蓝色等色,给人以安定、凉爽的感觉,而窗帘可用稍深的墙面协调色,既获得室内垂直面的统一感又能在室内可产生柔和的光效果。由于卧室空间内的卧具色彩已经是五彩缤纷,已充分显露出幼儿园的强烈空间个性,因而无需再在卧室中作过多的色彩装饰,色彩整体场景应以简洁为宜。

3、室内界面的色彩场景

幼儿园室内空间的界面色彩包括墙面、地面、顶棚及室内的各种对立面。墙面色彩是整个幼儿园室内色彩场景的基础,也是最有效的色彩背景。总的来讲,幼儿园墙面色彩宜采用能有效扩大空间感受的浅色调,同时可以突出鲜艳的点缀色,确保室内色彩场景的生动效果。活动室的墙面应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选用偏亮色的暖色调,如浅米黄色、浅粉红色等较为活泼的色彩,来有效刺激幼儿的活跃性,但不应大面积采用高亮色彩,以免过度刺激幼儿,影响教学活动的质量。活动室的大面积顶棚是幼儿园室内设计的重点部位,但顶棚无需做过多的装饰,应尽量利用板底色彩和灯具色的点缀,使室内效果显得自然而有个性。

四、小结

幼儿园室内空间的色彩场景构建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色彩心理特征,处理好色彩的色相、明度以及色彩之间的关系,使色彩丰富而有节制,色调清新而有节奏,在对比与协调中充分体现幼儿室内空间的趣味性。当然,幼儿园室内空间色彩场景的构建,还要考虑到材料的光泽质地、家具陈设的组合对色彩的影响以及色彩组合后所产生的变化,甚至环境光源对色彩的补偿作用等都应全面把握和整体设计,才能使色彩场景构建更为科学化和艺术化,从而为幼儿营造出一个和谐、统一、丰富的色彩环境。

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 篇7

其次, 利用屋顶空间的中介性, 使幼儿与环境产生对话与沟通。一方面, 幼儿在屋顶可以居高临下拥有更广阔的视野, 如果屋顶进行一些景观绿化设计, 不仅能改善和美化院内环境, 提升整体的景观品质, 还可以为幼儿营造一个独特的体验空间。另一方面, 对屋顶的一些处理手法还可以创设出有趣空间, 能够使环境与幼儿之间产生互动, 使物质的环境对于幼儿来讲变得更有意义。

1 空间特点

屋顶作为室内与室外空中的中介空间, 是室内空间向上的一种开放性延伸, 这种延伸既是空间上的, 也是功能上的。因为屋顶空间不仅可满足大部分室内和室外活动的要求, 还可进行这两个空间不可完成的活动, 比如包含俯视、鸟瞰、眺望、居高临下、总揽全局等观察方式或情感体验的活动, 是对幼儿园活动立体的延伸和拓展。同时, 它还可将绿化景观融入其中, 是对室外绿化向立体空间的一种拓展。屋顶空间在其上、前、后、左、右, 5个方位上都呈现出特有的独立性和开敞性, 可以多种功能性设计, 满足多种活动的同步开展, 使得这个空间成为游戏、学习、沟通交流等相互交融的空间。

2 空间类型及使用功能

屋顶空间有完全开敞的, 也有部分遮蔽的。幼儿园在使用屋顶空间时, 可将其作为各类场所。半封闭式屋顶可作非运动性活动空间, 如设计为开放式儿童活动室;也可作为休息、交流空间, 具有一定的舒适性和私密性。开放式屋顶可作为运动性活动空间, 如设计为运动场地;也可利用屋顶设计特殊游戏设施创造游戏活动空间;利用屋顶进行种植活动或进行景观美化。实际应用时, 可以综合以上多种类型进行设计。

屋顶设计游戏和运动空间, 可以像其他户外活动空间一样, 提供沙池、水池、草坪、跑道、器械等, 孩子们在这里可以远离马路边的噪音和汽车尾气, 享受阳光创造快乐, 还可以获得一些特殊的体验。

在屋顶种植植物、设计景观, 是利用其充分接触阳光、开敞性空间的特点, 不仅可以让植物获得充足的光照, 更好地生长, 还充分利用有限的面积让孩子种植植物、观察自然、体验乐趣, 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景观设计时由高低错落、色彩丰富的植物配合小型的景观小品、花架、地面等竖向变化所形成不同的空间组合, 也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丰富而多彩的休闲空间。

3 空间的特殊设计

建筑与外界环境的联系可以通过复合化的建筑界面。复合界面是建筑与周边空间的过渡性层次, 既和谐地融入周围环境又包含特定空间的人为活动。具有空间和界面的双重特性, 包含了维护实体、创设空间、人文活动3个要素。它的复合化处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完成。创设开放式的界面, 利用其通透性建立空间之间的联系。屋顶作为外部与幼儿园建筑的界面空间, 可利用复合化处理来营造和加强它的中介性。如进行镂空、设置透明材质、创设凸出部分等, 形成一些有深度或有通透性的空间来引入另一空间的环境元素, 或引人产生互动需求。这时屋顶不仅使室内与建筑上方两个不同空间产生了联系和自然过渡, 有了积极的互动;同时将一个空间的功能延伸至另一空间, 使人不自觉地在这一交融性的中介空间的连续运动中获得不同需求的满足。这种方法在东京富士幼儿园的屋顶设计中, 得到了很好的运用。设计师利用倾斜、联通、开孔等复合化处理将室内与屋顶空间相联系, 创造出孩子们喜爱的独特的幼儿园环境。环形屋顶被设计成向中心倾斜的跑道, 使得这一原本在地面上的功能性场地, 在半空中获得了另外一种空间体验。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在上面一圈又一圈的奔跑, 而地面上的教师可以对屋顶的情况一览无余。孩子们跑累了可以顺着从屋顶连接到地面的滑梯回到地面, 而屋顶和教室内部空间还通过天窗、防护网和穿过屋顶的大树相互连通, 孩子们在屋顶可以透过天窗和防护网与室内的人对望。

幼儿园屋顶的这些特殊处理方式, 拓展了其功能, 丰富了层次, 使之成为有效而多彩的中介空间。合理充分地利用屋顶空间, 使幼儿园环境与幼儿的实际密切联系, 形成有效互动, 符合现代幼儿教育理念对幼儿园环境提出新的要求。

摘要:幼儿园屋顶的合理利用可以部分解决空间不足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它联系着室内与外部环境, 具有中介特性, 在使用功能和处理手法方面具备深度挖掘的空间和价值。

关键词:幼儿园屋顶,中介性,联系

参考文献

[1]戴志中, 刘晋川, 李鸿烈.城市中介空间[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 篇8

一、幼儿园英汉双语空间环境创设的内容

1.日常的英汉双语空间环境创设可结合常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安全教育等主题。

2 . 季节性的英汉双语空间环境创设可使幼儿了解春、夏、秋、冬等自然现象及不同季节的景物特征。

3.节日性的英汉双语空间环境创设可以使幼儿了解每一个节日的意义,从而获得节日的知识和愉悦的心情。

4.中心活动性的英汉双语空间环境创设可使幼儿跟上园所学期教育目标,获得良好的个体身心发展。

二、幼儿园英汉双语空间环境创设的方法

1.幼儿园英汉双语空间环境装饰的内容和方法。幼儿园英汉双语空间环境装饰的区域主要有:班级活动室、主题墙、家长园地、睡眠室、盥洗室,幼儿园走廊、楼梯、大厅、楼体、四周围墙、大门、多功能室、音体室等。班级活动室的装饰,应主体突出,构图不散,形象可爱、颜色优美,高度以适合幼儿观看为宜,室内柱子、管道设施等可用彩纸包装成树干、藤蔓、鲜花等。幼儿的绘画作品充满了童真童趣,表现了他们的所思所想,也可以用儿童作品来美化空间环境。

室内活动区也要精心设计,区与区之间可以用低矮的玩具柜隔开,避免相互干扰。闹区与静区分开,各区交通应保持畅通无阻。自然区,一般都设在窗台上,这样可使盆栽的植物享受到阳光照射。自然区是幼儿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场所,幼儿可以观察植物的成长并学习用图画记录下植物的生长过程。图书区是供幼儿自由阅读,获取知识,学会轮流与分享的空间区域。美工区摆放着纸、剪刀、浆糊、油画棒、橡皮泥等美术工具和材料,供幼儿进行剪、贴、捏、搓、涂、画等,尽情表现自己的创造天赋和能力。语言区备有各种头饰、字卡等,供幼儿进行角色表演,提高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计算区备有数字卡片、圆点卡片、数字转盘、各种几何图形等,供幼儿练习数数和计算。音乐区备有各种打击乐器,如铃鼓、串铃、沙球、响板、木鱼等,供幼儿进行即兴表演。

室内装饰的大色块,天花板、墙裙、地板、桌椅、玩具柜等色调要注意协调。活动区活动主要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主人翁意识、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2.节日性的英汉双语空间环境装饰。节日性的英汉双语空间环境装饰形式要注意点、线、面的结合,颜色以暖色调为主,热烈明快,丰富多彩。如:用彩灯、彩球、花篮、气球等组成大小不同的点,用彩链、拉花等组成横线、斜线、曲线等各种不同的线,用剪纸、剪贴、绘画等组成大小不同的面。这样就可以构成一个立体空间装饰,营造出隆重、热烈的节日气氛。

3.其它英汉双语空间环境装饰。幼儿园的班级主题墙要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幼儿睡眠室、盥洗室的装饰要少而精,色调应淡雅。幼儿园走廊、大厅、多功能室、音体室等装饰适合用欢快、活泼、浪漫的形式。环境装饰应着眼于丰富幼儿的知识,增长多方面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让环境真正成为满足幼儿精神世界的天窗,让幼儿成为环境的真正主人。

三、幼儿园英汉双语空间环境装饰材料与技能的运用

1.幼儿园英汉双语空间环境装饰多用纸来制作,这样比较方便、节省时间。常用的纸有吹塑纸、植绒纸、海绵纸、电光纸、皱纹纸、瓦楞纸、及时贴等。环境装饰要综合运用折、剪、画、贴、插接等技能。在绘画技能方面,用水粉色平涂色块,效果鲜明。水粉色还可以与油画棒结合使用,会使层次更为丰富。

2 . 剪纸、剪贴技巧的运用。剪贴可以将海绵纸、吹塑纸、植绒纸、电光纸、瓦楞纸、及时贴等结合使用。

3.幼儿园英汉双语空间环境装饰应厉行节约,倡导环保意识,开拓思路、尽量做到一物多用,创造性地充分利用各种无污染的废旧材料,变废为宝,既经济又美观。

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 篇9

关键词:幼儿美术创作,心理环境,评价环境,审美环境,场地环境

随着对《幼儿园工作规程》的不断深入学习和研究, “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让环境育人”等这些理论, 已被幼教同仁所接受。而我在担任幼儿园美术教学工作时, 一直保持着这样一个观念:从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 美术技能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 也许并不是必须具备的素质。然而, 孩子在美术活动中所培养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却会深深地铭刻在他们的头脑中, 在今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发挥长期作用。那么为幼儿提供一个“轻松、愉悦, 能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美术创作环境, 不仅是整个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还对更好地达到幼儿园美育目标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幼儿美术创作的环境范围

一个良好的美术创作环境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心理环境:幼儿的人格教育和健康的心理氛围; (2) 评价环境:让幼儿感到安全, 不担心客观评价的教师的态度; (3) 审美环境:幼儿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 (4) 场地环境:适合幼儿创作的场地。这四个方面始终贯穿在整个美术创作过程中, 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只有尊重幼儿的意愿, 创设一个能使幼儿自如地表现自己能力的环境, 在教师引导下, 主动地去享受美和表现美, 才能使美术活动真正成为属于幼儿自己的艺术活动, 成为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影响教师创设美术创作环境的因素

1. 教学目的局限性强

很多教师在教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时, 一般都是把某一具体的图案当作目标, 如在教小班幼儿画太阳时, 一般要求幼儿选择红色画太阳, 这样就容易使幼儿误认为用红色画太阳是唯一的方法;二是把认识近大远小、重叠、渐变等抽象概念当作目标, 如在教中班幼儿运用大小对比的方式来表现物体的远近, 就容易使幼儿产生“小图像必定表示远方物体”的印象, 从而导致思维混乱。

2. 过多讲究“简单灌输”和“强化训练”的技法练习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表现力, 其表现力的水平也各有不同。有些教师比较看重孩子近期的作品成果。教师既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 也为了体现本班幼儿的美术技能水平, 往往将自己的完美愿望附加在孩子身上, 妨碍孩子去创造自己的图式, 反复地让他们练习一些美术技能。我们也常发现, 许多幼儿的绘画作品有一种怪现象, 同一个孩子在艺术班和幼儿园或幼儿园和家里, 会画出思维水平差异悬殊的作品来。

3. 引导幼儿进行创新的方法不正确

由于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 在美术活动中引导孩子进行创造性思维也不再是什么新的提法。有的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 简单地认为“孩子画得与别人不一样”“与老师不一样”就是启发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而孩子常常对这个空洞的要求感到束手无策, 结果弄得无从下笔, 其实创造新的作品也是需要向别人学习的, 需要不断交流的, 闭门造车和孤芳自赏只会严重妨碍孩子大胆独特的表现。

4. 美术的教学过程千篇一律, 欠缺灵活性、创造性

通常的美术教学过程都是由引起兴趣、出示范例、示范讲解、巡回指导、结束评价五个环节组成的。这五个环节都是以完成技能要求为目的。但是幼儿美术教育不仅在于它符合学前教育的需要, 也在于它符合幼儿的天性, 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当孩子通过手中的笔将美好的愿望、美丽的想像变成可见的作品时, 由创作带来的惊喜和成就感不是简单地学会了画鸟、画花、画人物所能满足的。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作为指导者, 应为孩子创设他们喜爱的情景, 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引导大家共同讨论, 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独创, 再与同伴一起展示判断, 这样在一种鼓励创新、激发创造的氛围中自然地完成其他目标。

三、创造适合孩子的美术创作环境的途径

1. 创设良好健康的心理环境

幼儿心理环境的准备工作贯穿在幼儿园体、智、德、美各个方面。3~6岁的学前儿童正处于心理成长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有远大的发展潜力, 可塑性大。一位心理健康的孩子, 他就会非常愉悦地参与到美术中去, 大胆地进行创造。未来的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每一个人具有面对现实、不怕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具有关心他人、家庭、社会、自然的意识和责任感;具有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自主、自信、自强的人格品质, 而我们在进行美术创作活动时必须使孩子保持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氛围。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要帮助孩子在平时多关心周围世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 有较好的观察、注意、想象能力, 有较强的求知欲, 并能认识自己与周围世界中各种事物现象的关系; (2) 在美术活动中允许孩子与老师、家长、同伴表达、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表现欲; (3) 鼓励孩子主动参与集体的美术创作活动, 敢于在他人面前表现; (4) 在美术活动中, 遇到绘画技法问题, 要解决而不是光说“我不会”“你帮我画”等话语; (5) 对待自己的美术作品有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 能使自己的作品不断改进, 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 (6) 在美术活动中, 帮助孩子树立自己的创造目标, 并使孩子有一定的信心和耐力, 能完整地创造出一幅美的作品, 而不是半途而废。

孩子的心理状态是在整个美术活动的过程中显露出来的。幼儿美术活动面向全体幼儿, 是不可能用一幅作品效果如何来简单衡量的, 更不是那些绘画技能好或智商高孩子的专利。

2. 创设自由、适当的场地环境

在我刚刚进行美术教学时, 我比较看重幼儿作品的效果, 而忽视幼儿对美术活动过程的兴趣。每次上课的范画我都很认真地准备, 每次绘画要求我都详细提出, 然而每一次幼儿创作完后, 效果并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好, 这使我感到疑惑。一天下午, 我准备教孩子画各种飞机, 由于配班老师请假, 我来不及给孩子摆好桌椅, 放好绘画材料。于是在上课时, 我就灵机一动, 请孩子改变以往整整齐齐坐在黑板前绘画的模式, 请幼儿自由选择伙伴、自由选择工具、自由选择座位 (可以在餐厅、教室、阳台上进行创作) 。这一下, 教室里沸腾了, 这个说:“黄嘉妮, 我们坐在一起画好吗?”那个说:“贾焕, 我们在一起画战斗机好吗?”我也不进行干扰, 完全以一个参与者身份进行指导, 孩子们有的三五个坐在一起、有的单独坐在一起、有的是男孩子和男孩子坐在一起, 平常我表扬较多、绘画较好的孩子身边也围坐着几个绘画较差的孩子。虽然孩子们都在小声商量, 但由于活动空间大了, 反而比集体作画时安静了许多。这次绘画活动结束后, 我发现孩子们的作业各有不同, 效果比以前好多了。有许多飞机都是孩子们集体创作出来的, 而且在涂色上也鲜艳、明亮了许多。一次偶然的活动, 让我感到孩子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场地的合理安排是多么重要。在以后的美术活动中, 我不断尝试对现场的环境进行改变。

首先, 将孩子的桌子摆开 (因为我们幼儿园没有专门的绘画教室) , 分成许多区域 (餐厅、教室、阳台) , 让孩子自由选择绘画的场地, 同伴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 进行创作。

其次, 将美术活动的材料开放, 设置自选超市, 放置各种纸:如水彩画用的纸、水墨画用的纸、水粉画用的纸以及手工用的废报纸、蜡光纸、卡纸等;各种笔:水彩笔、毛笔、蜡笔、棉签;各种手工制作材料:橡皮泥、剪刀、可一物多用的废旧品等。让幼儿根据美术活动的具体要求, 自由地去选择作画材料和工具, 教师再与幼儿一起商议出自选超市的规章制度: (1) 你需要多少就拿多少, 严禁浪费; (2) 当你不用这种材料或工具时, 要将其放回原处, 并收拾干净、摆放整齐。

第三, 为幼儿开辟一面展示墙, 取名为“小小的画室”, 请幼儿在作品完成之后, 亲手将自己的作品布置在“画室”里, 当父亲或客人来到班上时, 向他们进行介绍和评价。

3. 创设公正与鼓励、理解与支持的评价环境

在美术活动中, 欣赏与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要面对一大群数量多、不断变化的、发展着的孩子, 常常会自然或不自然地对两端的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注, 对中间层次的孩子关注就相对少些。在美术活动中, 教师表扬最多的一般都是画得较好的幼儿, 而其他一些幼儿也需要老师的鼓励。在孩子们的心中, 教师的话是至高无上的。如果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不当, 带有较强的偏见性、主观性, 认为平时听老师话的孩子, 画就一定好。这样的思想就会引起幼儿的紧张, 他们往往会为了迎合教师而放弃自己的独特见解, 或以他人的评价来调整自己的绘画行为。那么教师在创设评价环境时应做到: (1) 要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 尽可能减少对幼儿的直接评价。教师要多创造机会, 启发并引导幼儿参与讨论, 让幼儿自己思考判断, 逐渐形成自我评价能力, 教师还应积极参与幼儿的讨论、交流, 建立起民主平等的伙伴式的师生关系, 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见解, 鼓励他们作出与众不同的言行; (2) 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幼儿作品, 让幼儿有安全感, 能自如地进行创作。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对幼儿评价是必要的, 但评价应客观公正, 以正面激励为主, 尽可能避免消极的谴责性的评价, 以免造成幼儿心理压力, 使幼儿产生不良情绪, 导致不良心理; (3) 鼓励幼儿不断尝试, 给予鼓励性的支持。在日常生活中, 表现顽皮、淘气、任性、好奇的孩子, 一般都喜欢尝试新的事物, 教师在面对这些幼儿时, 即使孩子的探索有缺点, 尝试是失败的, 也应宽容、理解, 并通过鼓励、帮助、启发, 给予幼儿继续探索的信心和机会, 让孩子敢想、敢说、敢探索、敢创造。

4. 创设激发幼儿欣赏美、表现美的审美环境

美术活动作为一种审美活动, 力求满足幼儿心灵的高级快感———美感, 使精神得到升华和净化, 从而使任意“潜移默化”从世俗的现实世界中超脱出来, 在对可见、可触的外观的把握中去追求秩序, 追求形式美。教师在幼儿进行美术活动创作时, 要创设一个能激发他们大胆地去创造美、欣赏美的环境。在整个艺术教育中, 美术活动只是向幼儿进行艺术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 幼儿的艺术教育不仅包括美术、音乐、文学, 还包括大自然环境、人的言行等各方面, 那么在美术活动中, 教师可以借助其他的艺术手段为幼儿创设审美环境。在美术室的墙上可以挂上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 如水墨画、汕画、版赢画、加粉画、素描, 让幼儿能欣赏到各种不同的美术作品。带幼儿到户外去欣赏各种美的事物景色, 如看日出、找春天、去郊游等, 借此丰富幼儿的种种感性知识。在幼儿创作时, 根据不同的欣赏世界名曲的环境中自如、轻松地进行创作。还可以借助语言的艺术, 为幼儿布置场景, 让幼儿根据绘画内容进行情景表演或者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 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创作素材。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审美环境, 不仅能发展他们的美感和鉴别美、创造美与识别病态的能力, 还能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习惯, 促进其智力和身体健康的双重发展。

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 篇10

1未来学校的设计变革

以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室内设计为例, 由国家政府相关教育项目资助, 西北师大附属幼儿园得以进行概念设计以及校舍的翻新, 其促进了教学活动提升到了一个民主空间即以孩子为中心的环境。通过对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的了解, 认识到不同学习空间的重要性并支持这种变量的存在。

现代装饰设计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在一个整体的教育环境中, 需要有支持孩子单独学习, 合作体验学习以及自主研究学习的环境基础。干净的线条, 整体流动的空间装饰, 不同的家具类型等都以儿童为中心, 并且突出其功能的简单性及实用性, 使设计真正实现人性化。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的翻新被政府作为一种模式的创新, 不仅促进了以孩子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法, 更使学校成为了探索进步的社会使命。更为重要的是其提供了一个主流学校室内设计实践模式, 而设计师通过设计融合功能、材料、审美、 技术的教育愿景和需求给予形式为学校的社区形成了社会和文化的语言。

2先进派设计

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 即强调环境空间的重要性, 教师素质以及科技运用。历史证据表明, 二十世纪是先进派学校设立, 传统学校设计改革的一个高峰。这些革新, 钢性的使设计创新同教学方法以及教育科学联系起来且逐步重组; 渐进式学校设计则是通过对室内设计的具体考虑, 全面发展为以儿童为核心的中心环境。随着现代主义设计师对设计教育观念的加强, 先进派学校中各个方面的处理都能体现出有机功能主义的典范, 例如, 灯具和卫生间的设计与儿童发展的思考。

3现代材料在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材料, 特别是钢铁和平板玻璃的创新使用, 使得包括建筑, 制造, 工程和照明, 形成了一个新的设计语言。一片结合较小的建筑物的西侧玻璃天窗提供双向采光和通风, 使新鲜的空气被吸入并通过空间。工作环境的设计, 应有目的地安排家具, 以支持各种工作模式。根据工作环境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家具内外材质都要选择由重量轻, 可移动, 使孩子尺度的选择成为可能。木材家具, 与固定的板凳席的桌子可以很容易地重新配置, 以支持不同的工作模式。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一个主要特点是其颜色计划, 学校充分考虑了自然光, 并设计了“色彩顾问”。根据儿童心理学原理, 色彩可以对儿童的行为以及兴趣具有一定影响力。但在设计上, 色彩顾问所修辞的是学校周围的审美环境。在时尚的室内设计中, 如何使用一种时尚的室内设计语言来设计工作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室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的表达方式显而易见, 例如, 通过模拟真实的生活环境使学生参与相应的学习活动, 安排当代木材家具, 从而创建家居的设置。

4以儿童为中心的内饰

随着社会对室内设计语言、心理文化、空间环境动态的关注度提高, 设计师通过对颜色、纹理、选择材料、家具和照明的探索, 以及油漆颜色、时尚壁纸、编织手杖、地板地毯等的选择, 更好的介绍并升华了教育语言, 提高了教学舒适度和学校安全性能的设计。

5结语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 运用了成熟的室内设计的模式语言, 给出了物质形式的儿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并创造相应的教育和环境。设计师本身对教学意识的构建与儿童教育所需的理解是建设以儿童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关键, 学校的室内设计, 其特点都是一个对儿童教育的全面关注过程。创新的学校设计概念, 不仅可以推动教学改革, 还可以培养未来和主流教育的言论并传播进步思想。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学校内部设计的理解和做法以及方式, 在学校内部设计和装饰对教师的工作和孩子的学习具有助力作用。

关键词:学校内部设计,学生中心,环境

参考文献

[1]格兰特·费勒斯通.“我是怎样成为家具设计师的”.

[2]“丹尼斯·怀特豪斯同玛丽·费勒斯通的谈话”.2009年维多利亚博物馆——现代艺术展区之公众论坛.

[3]同玛丽·费勒斯通的面谈, 艾芬豪市, 维多利亚州, 澳大利亚, 2007, (4) :29.

[4]伯克, “由内而外”.

[5]格罗夫纳, “视觉的艺术”.

[6]马克·杜德克, 学校建筑:现代学习环境[M].牛津:建筑出版社, 2000.

[7]马克·杜德克, 孩子的空间[M].阿姆斯特丹, 圣地亚哥, 加利福尼亚:爱思唯尔建筑出版社, 2005.

[8]马克·杜德克, 学校与幼儿园之设计手册.巴塞尔:布利克豪斯, 2008.

[9]托马斯·海因斯, 理查中性以及现在建筑的探索.纽约:里佐利, 2005.

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 篇11

小空间班级是指有的幼儿园由于硬件设施有限,活动室的面积较小,格局较差。小空间班级受幼儿人均面积的局限,实际能够利用的空间比较少。一般认为最佳的空间密度是2.32平方米,但是小空间班级却达不到这个标准。因此,小空间班级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存在着很多局限性,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开展区域活动是保障小空间班级区域活动有效进行的前提。

二、小空间班级开展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空间不足,影响幼儿尽情活动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30多名幼儿同时在活动室中进行区域活动,虽然教师将安静活动区域和比较嘈杂的区域进行了分割,但是由于空间的局限性,在活动室中进行区域活动的幼儿经常发生大声喧哗、争抢玩具、吵闹与攻击能行为,让教师应接不暇。[1]教师在区域活动时间将主要精力放在组织与管理工作上,由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争执,区域中所开展的游戏往往不能够深入进行,幼儿不能够尽情地活动。

(二)区域布置繁乱、不合理

在有限的空间中,区域的布置就显得至关重要。有的教师将区域布置得异常花哨与拥挤,影响到幼儿的活动;有的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制作精美的悬挂物,这些悬挂物看似精美,但是在小空间活动室中悬挂就显得繁杂、拥挤,不仅对幼儿的活动无益,反而起到了画蛇添足的作用;有的活动室玩具柜往往占用了大量空间,封闭、固定的玩具柜局限了教师对区域活动材料的有效投放;有的教师在幼儿进行完区域活动后将活动材料随意摆放,每一种活动材料在玩具柜中没有固定的位置,没有适合本年龄段幼儿的标记,这样就容易使原本就小的空间变得更加杂乱无章,幼儿也不能养成良好的活动习惯。

(三)活动材料堆砌,使幼儿无从选择

有的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没有按照活动主题与幼儿活动兴趣及时更换和调整区域活动材料。调整区域活动材料往往会消耗教师过多的精力与时间,而教师制作的活动材料使用寿命很短,幼儿玩两三次就容易损坏掉,教师又不得不重新修整、制作。显然,教师并没有充分挖掘出区域活动材料的使用潜力,没有做到物尽其用。由于教师经常制作新的活动材料,又不舍得抛弃原有的活动材料,就容易造成区域活动材料的堆砌。“幼儿在进行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提醒幼儿去选择新材料,剥夺了幼儿自主选择活动材料的权利;幼儿不断地接触新的活动材料,不能培养幼儿钻研事物的持久性,不利于幼儿的深入探索”。[2]

三、“小空间,大利用”的策略

(一)统筹规划空间布局

对于有限的横向面积,我们可以选择向上发展的策略,从而使活动室的实际使用空间得以延伸与扩大。对于典型的小空间活动室,为了妥善改变其空间小的现状,我们可以在活动室的角落设置悬吊式橱柜,将幼儿不适用或暂时不使用的材料及物品放置其中,使整个活动室的地面都让幼儿充分利用。这样既保障了幼儿的活动面积,又增加了活动室的实际使用空间。为改善小空间班级的局限性,我们可以将区域活动向外发展,这样能够妥善分割安静的区域与相对嘈杂的区域。我们还可以利用户外、走廊或午睡室来设置区域活动空间。如果幼儿园的走廊较宽,可以将相对嘈杂的区域设置在走廊上,将门用作区域的通道。如果幼儿园的走廊较窄,可以将走廊与室内相结合,成为一个动态的空间,将安静的区域设置在活动室的最里面。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的公共空间,像楼梯的宽拐角,活动室旁边的楼梯间,将这些空间充分利用起来,设计成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共享活动空间,可以设置大型的娃娃家、建构区等。在进行区域活动时,不同班级的幼儿都可以在此活动,从而在解决空间有限性问题的同时,增加幼儿之间的互动,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实现同龄班与跨龄班共同游戏。

(二)合理进行区域布置

“对于小空间班级,合理布置区域对幼儿的区域活动能否有效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将活动室布置得过于拥挤,就会影响到幼儿的活动。”[3]布置好小空间班级的区域,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要设计少且透明度高的悬挂物。不同的活动区域应当呈相对分隔状态,可以在活动室中悬挂区域标志进行区域之间的分隔。对于小空间的班级,可以充分利用墙面与桌面,尽量少在空中悬挂,如需悬挂,应尽量使用透明度高的饰物,这样会显得比较清爽;第二,最好选用通透、方便移动的玩具柜。虽然活动室的空间小,但是设置若干玩具柜是必要的,因此应当将玩具柜设置成方便移动的,可以根据区域活动内容随时移动玩具柜,作为区域活动的隔断,根据活动需要随时安排每个区域的活动面积。与此同时,将玩具柜中的格子设计成相通状态,这样不仅方便使用,而且能够在明确划分区域的同时又不会封闭区域。第三,要将材料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上,方便幼儿取用。小空间班级中的大多数区域进行完游戏后就要重新归位,将活动材料放在玩具篓或玩具柜中。教师应当将每一种玩具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上,每一层玩具柜上所摆放的活动材料都是相对固定的,并且贴上适合本年龄段幼儿辨别的标志,让幼儿活动后自行收拾玩具。通过这样的设计与安排,能够使区域活动材料摆放得有条不紊,并方便调整。

(三)区域活动材料物尽其用

区域活动材料是幼儿在区域中进行活动的操作对象,区域活动材料蕴含着深远的教育意义,它带领幼儿在区域中进行无限的探索、创造与发展。所以,教师应当将区域活动材料的选择与制作作为重中之重。每当区域活动开展到了一定阶段,教师都要及时更换与调整区域活动材料。但是,更换与调整区域活动材料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透支了教师的脑力与体力。其实,教师可以换一种方式,减少自己的工作量,延长区域活动材料的使用寿命。我们可以在一些原有的材料上进行加工与改造,这样既能发掘材料的使用潜力,又有助于幼儿的深入探索,做到真正的物尽其用。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通过增加区域活动材料使区域活动得以进一步发展。当区域活动开展到一定阶段,教师在原有的材料上进行加工与改造,使活动得以进一步的延伸,让幼儿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与发现。比如中班美工区的“折扇子”活动材料,教师可以在原有“折扇子”基础上,投放彩纸、剪刀、胶棒等材料,让幼儿“装饰扇子”。有的时候一种“新材料”可以是一种“新信息”,引发幼儿进一步的思考与创造。比如中班表演区的“花伞舞”活动,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配合铃鼓或其他乐器进行舞蹈,这样既开拓了幼儿的眼界,又增强了活动的意义;第二,组合旧材料,形成新材料。教师可以将原有的两种以上活动材料组合在一起,创设一个新的活动材料,形成一个新的活动方式。“幼儿在每一个独立的活动中获得了相应的经验,幼儿的经验不断积累,当幼儿面对新的活动材料时,如果能够引发幼儿的思考,能让幼儿结合原有的经验解决问题,会使幼儿获得极大的满足感”。[4]比如,让幼儿在建构区中拼摆“公园”,幼儿就会结合原有经验,将以前学过的“花”、“树”、“滑梯”等事物结合在一起拼摆出“花园”。恰当的组合材料,拓展了幼儿的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开展区域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应当持有正确的区域活动理念,小空间班级要充分挖掘每一处能够利用的地方,不断拓展区域活动空间,使幼儿的身心得以解放,让幼儿在尽情的游戏中不断发展,真正达到区域活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鄢超云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学习品质解读[J].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3(6).

[2]崔利玲.尊重儿童稳住脚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3(3).

[3]杨枫等. 幼儿体育游戏情节的构思法初探[J]. 学前教育研究,2006(5).

[4]何敏宏.教师,请给幼儿自主[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6(7).

创阅读空间 促幼儿发展 篇12

一、想读就读———创设阅读环境

1. 特色“廊道文化”。

我园充分利用廊道空间, 打造特色文化墙, 将一些经典故事、诗文等以幼儿喜欢的形式展示在墙壁上, 孩子和家长经过时常驻足观看, 时间长了便也会吟诵了。我们还充分发挥教师、家长和幼儿的聪明才智, 把家乡的山水景点及特产等创编成琅琅上口的儿歌和故事, 配上美丽的图画, 就成了原创的图画书, 我们定期把这些图画书展示在廊道上, 供孩子欣赏、阅读。

2. 班级“读读书吧”。

在我园, 每个班级都设有“读读书吧”。图书的摆放位置极其讲究, 如在孩子经过最多的出入口处, 我们会筛选近期孩子们喜爱的热点和热门类图书。这样, 孩子们每每经过时, 总会被图书吸引驻足观看。在区角内, 孩子有充分的阅读游戏时间, 我们就摆放一些经典绘本类图书, 让孩子们仔细咀嚼品读。在班级门外家长等候区, 我们会在高点的地方摆放家教类书刊, 指导家长科学育儿;还会摆上一些故事书和游戏类书籍, 让父母和孩子一起讲讲故事、玩玩游戏。

3.“流动书摊”。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 部分家长不会选书, 平时很少逛书店, 家中藏书少。于是, 我们首先发放调查表, 调查了解家长在亲子阅读方面遇到的问题, 然后将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和总结。在家教论坛和家长阅读交流会上, 着重讨论并逐一解决这些问题, 并组织了一场热闹的“好书推荐会”。这样, 班级里的图书多了起来, 我们就设立了“班级流动书摊”。每周让孩子选一本喜爱的书带来幼儿园放在书吧, 大家自主阅读;到了周三, 孩子们交换图书带回家与家长分享阅读。期间教师做好登记, 一段时间后还与其他班级交流图书, 这样家长面临的各个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4. 阅读记录主题墙。

我园每班都设有亲子阅读记录专栏, 如“爸爸妈妈看过来”“你说我说”等, 由孩子叙述, 家长记录或由孩子通过绘画方式表达。孩子之间会互相介绍自己的小故事, 家长之间也可以随时交流分享, 了解自己孩子的阅读效果和其他孩子的阅读动态。现在“阅读记录主题墙”已成为我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幸福品读———营造阅读氛围

1. 游戏中的阅读。

我园一直探索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贯彻“生活化”“游戏化”的理念, 如班级设立小小电视台, 和孩子们玩接龙游戏阅读、玩扑克牌阅读、玩捉迷藏阅读等, 教师不着痕迹地将诵读融入生活和游戏中, 帮助孩子轻松记忆、丰富语言。

2. 枕着故事入眠。

我们引导家长抓住睡前的时间给孩子讲故事, 并将此时间命名为“亲子时间”。

为了给家长作好榜样, 教师也坚持在每天午睡前给孩子们讲故事, 小班一般选择童话小故事, 中班多讲寓言故事, 大班多讲神话故事……孩子们枕着故事入眠, 这是多么甜蜜而美好的事情啊。

3.“小喇叭”讲故事。

这是我园的一个品牌文化。开始是在午餐前的休闲时间, 教师去广播室给孩子们讲故事, 后来逐渐让孩子走到前沿, 选拔各班孩子到广播室去给大家讲故事。这样, 既丰富了幼儿午餐前的休闲时光, 又调动了全体幼儿阅读的积极性。

三、经典诵读———搭建展示平台

1.“春之声”诵读节。

每年举办一次, 给孩子和家长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首先发出活动倡议, 鼓励人人参与。活动的形式有亲子朗诵、小组朗诵、师幼朗诵、集体朗诵, 单人朗诵等, 内容必须符合儿童特点, 积极向上的。先在班级里开展、筛选, 然后在全园汇报展示。

2.“小青蛙”幼儿故事比赛。

每学期我园都要举办幼儿讲故事比赛, 并推荐、选拔幼儿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得益于我园亲子阅读活动的扎实开展, 每年故事比赛的评委和主办方对我园幼儿的整体水平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上一篇:火电厂电气专业下一篇:胃管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