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文化与环境建设

2024-06-21

幼儿园文化与环境建设(精选12篇)

幼儿园文化与环境建设 篇1

幼儿园文化建设是指在幼儿园整体工作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园风园貌、制度规范和精神氛围。它蕴涵着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和目标以及教师队伍、教学特色、水平与质量、环境创设等内容。但是幼儿园文化不仅是一种环境, 更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育、科学管理、不断发展的文化教育氛围, 它所营造的文化氛围时刻都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育人的功能。它是幼儿园生存的基础, 发展的动力。

我园在探索幼儿园文化建设中, 从营造优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氛围, 创设温馨、和谐、学习型的环境入手, 逐步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文化教育环境和管理体系。

一、创设童趣化、益智化, 以幼儿为主体的物质环境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幼儿园的每一处环境都应该成为体现本园教育特色和教育目标的窗口, 是潜移默化地教育幼儿、培养和发展幼儿综合能力的物质基础。我园在充分开发园本资源, 净化、美化、绿化和儿童化的基础上, 努力营造主题化、生活化、开放化、多样化、地区化的幼儿园文化氛围。按照每学期的教育目标来创设实物与图片相结合的主题环境, 所创设的内容经常调换, 充分地发挥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如“各种各样的纸、纸制品”、“多彩的塑料制品”、“有用的劳动工具”等等;对于各班活动室的环境创设, 我们要求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及班级教育特色来设计体现各自的风格与追求, 体现不同的集体和个人对幼儿园文化认识与理解, 创造生动活泼的环境, 如大一班以季节为主题创设的班级环境“春天来到我们班”, 中三班以幼儿特长所创设的班级环境“小艺术家的天地”, 小一班以其班幼儿生肖属性为主题所创设的班级环境“能干的鸡宝宝家”等;创设能培养幼儿主动探索能力、发展幼儿操作能力的活动区, 如“小小农家院”、“星秀小舞台”、“美工屋”等, 每个活动区都赋予其丰富的生命力, 形成各班独特的人文氛围, 使班级每一个区域, 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幼儿学习、探究、实践的课题和园地, 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为宽阔的空间。

我们还把幼儿园的走廊建构成可供幼儿欣赏的以故事情节为主线的画廊, 以科普知识、安全标识、生活常识为主的认知园地, 展示幼儿作品的天地等等。这一系列充满童趣、感知性强的幼儿园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 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幼儿的情操、美化幼儿的心灵、激发幼儿的灵感、启迪幼儿的智慧、提高幼儿的素质。

二、倡导“人文”精神, 建设“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幼儿园制度文化是指幼儿园的园纪园规、公约以及园风等, 如教学常规、保育措施、教职工行为规范、教职工文化素养等, 既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手段, 又是幼儿园管理思想和管理风格的重要体现。

我园将传统的“以事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变为“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制度, 在制度中融入尊重人的权利、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发展的新理念, 注重制度的内容能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 增强教师自我管理能力。例如通过教代会向教职工征集幼儿园现行规章制度的修改提案后所形成的《幼儿园教职工行为规范》《教师和保育员日工作要求》《幼儿安全管理与教育制度》《幼儿园安全防范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制度》等, 通过发放家长对幼儿园工作建议的问卷, 形成《幼儿带药及服药管理制度》《家长安全工作要求》等, 使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得以完善。教师在参与制度制定, 教育计划、环境创设等工作的同时, 感受到自身的发展与需求与幼儿园的发展息息相关, 形成“园兴我荣, 园衰我耻,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园风。

我们还注重在制度文化建设上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领导建立正确的情感管理机制, 引导教职工用“爱心、细心、慧心、耐心、真心”创造一个“关爱、信任、平等、快乐”的学习型集体, 以此形成教职工“在工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工作”的自我管理行为, 让每位教职工都能够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友好相处, 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获得心理上的愉悦, 增强工作的愿望, 使教职工在执行制度、遵守纪律的同时, 享有自尊, 实现自我价值。

三、构建严谨高雅、务实进取的师德文化

要使每个幼儿得到充分的发展, 就要让每位教师得到充分的发展;要让每位教师得到充分的发展, 就要使幼儿园成为教师发展的学校。

几年来, 我园坚持“以人为本”的研训理念, 承认并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 根据教师的不同发展需求, 采用多元化的园本研训方式, 立足于“园本研训”, 致力于“行动研究”, 落实于“岗位成才”, 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优势, 为其专业化成长搭建平台, 以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历程, 为幼儿园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1.以学习促进教师文化素质提高。

学习是生命之源, 学习是生存之本, 学习是创新之舟, 面对新课改, 教师只有不断地强化理论学习, 才有可能为幼儿一生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 我们积极倡导建立学习型组织, 发展学习型群体的作用, 鼓励青年教师争做“善于学习、勤于反思、乐于合作、敢于创新”的学习型、研究型、创造型教师。通过园领导引领、骨干教师带头、全员参与的方式, 大家充分认识到:参加继续教育, 倡导终身学习, 是每个教师应尽的义务。在鼓励教职工积极进行学历进修的同时, 我们还结合专业特点, 强化新《纲要》精神、幼教理论、现代化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学习、培训, 引领教师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坚持先进的教育理念, 掌握科学的教育行为, 提升综合的教育素养。

2.以教研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定期组织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有理论学习、专题讨论、课例解析、一课多研、一课多教、一课多谈等形式, 比如在教龄五年内青年教师的教学比武活动中, 我们主要采用“一课多教”的方式, 为教师创造自主发展的空间, 让教师与幼儿充分对话。如在《我在春天里》主题活动中, 教师根据这一主题内容, 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各自班级的情况和自身教学特点设计和实施风格迥异、各有特色的教育活动。正是这种以小见大、互动式的教研活动, 促使教师以《纲要》的精神为指导, 以幼儿的发展为核心, 采用“实践——问题——研讨——共识——新问题——再研讨——再实践”的教研模式, 促使每位参与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 合作研究、共同建构“研究共同体”, 引领教师从与教材对话到与幼儿对话, 最后提高反思性的研讨与自己对话, 从而推动和保证了园本课程的顺利实施, 加快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四、营造积极进取, 温馨和谐的精神文化氛围

幼儿园精神文化是幼儿园文化的核心, 也是幼儿园文化深层次的、隐性的东西。它主要包括幼儿园的历史传统和被多数人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 它是幼儿园本质的、个性的、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 是幼儿园发展的动力。

1.注重领导班子建设。

在一个群体中, 领导班子的素质及其影响力是无法估量的, 必须以“讲政治”, “讲学习”, “讲奉献”为原则建设领导班子。一个团结协作, 锐利进取, 作风正派, 严于律己, 甘愿奉献的领导班子, 是各项工作顺利展开的保证。“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提高领导班子的思想道德修养, 自觉抵御社会不良文化的腐蚀和影响, 以德治园, 以理服人, 是幼儿园管理的基本宗旨。要求教师做到的事, 领导班子首先要做到;要求教师不能做的, 领导班子首先不能做。这样才能获得团队凝聚力, 形成良好的园风。要营造充满人文关怀, 与人为善, 宽容友爱, 合作尊重, 努力为他人服务的精神文化;营造和培植守秩序、守纪律、讲规矩、有诚信的精神文化;营造严格精细, 认真务实的精神文化, 并把这些内容纳入园规之中, 特别是要把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爱岗位、爱孩子、珍惜生命作为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注重教师团队精神文化建设。

团队精神就是团队里的人虽然岗位不同, 任务不同, 但却有着共同的目标, 大家所有的行为, 每一个行动都是为了实现共同目标, 大家表现高度的一致性。我园教师是由女性组成的特殊群体, 具有感情细腻、争强好胜、自尊心强等共性特点。管理者应为教职工营造温馨、和谐、安宁的育人环境, 重视了解每位教师的心理需求, 情感需要, 引导每位教师要有容人之短的雅量, 团结与自己意见相左的教师。要经常提醒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说自己应该做的, 做自己所说的, 查自己所做的, 记自己做过的, 改自己不足的。为了实现整体目标而做到精诚团结、互帮互助, 做到彼此间相互理解, 长相处, 不相疑, 使整个幼儿园团队思想统一, 管理认同, 情感融洽, 行动默契, 心悦诚服, 形成凝聚力、向心力、活力和创造力, 在每一次活动中都表现出高度的组织性, 纪律性和全局意识, 为我园向优质幼儿园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注重加强教师文化学习。

长期以来, 我园在全园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学习型组织, 通过培训传播校园文化、总结经验、引进新知、开启心智, 为教师营造一种学习、进取、积极向上的氛围。作为一个学习型的团队, 更为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一点, 就是要加强阅读, 提升阅读水平, 使阅读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为此我园广泛订阅和收集各类有价值的参考书, 为教师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 并让教师之间相互交流阅读心得, 如举行阅读竞赛、阅读体会评选等, 让每个教师都在文化氛围浓厚的环境中工作、学习。

五、坚持开放式的家园文化建设

近年来, 我园加强了家园联系工作, 把家园共育作为扩展教育时空, 倡导教师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的新型家园关系。通过多种形式, 如开放日、家长会、专题讲座、观摩教学、家教讲座等活动向家长和社会开放, 宣传我园的教育优势, 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我们还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家教园地》《家长对园工作评价表》《幼儿学习效果反馈表》等文字形式, 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现行教育目标和内容, 幼儿学习现状、能力发展状况, 使家长正确了解幼儿教育阶段所应掌握的知识内容。亲子活动已经成为我园家长工作的一个重点, 家长们在参与幼儿园举办的“追忆童年亲子活动”、“家园迎新年亲子活动”中, 不再是旁观者, 而是从活动设计到环境布置都参与到活动中去, 把知识、能力、生活、情感等各方面的内容结合在亲子游戏中, 体现出浓浓的亲子之情、师幼之情, 家长们从中体验到教育互动的方法, 感受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科学教育的重要, 懂得了怎样与教师配合才能取得教育的一致性, 对促进家园共育工作开辟了新思路。这样的活动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 从家长意见反馈表中看出, 家长对我们的教学及各方面工作都非常满意, 为我园树立了良好的公办园所形象。

同时, 我们十分注重幼儿园的宣传文化建设, 在幼儿园各处醒目的位置, 展示办园宗旨以及培养目标、园丁风采、各班风貌、标语等, 这一切不仅是园内工作的提示和交流, 更是对社会宣传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窗口, 让家长身临其中, 感受幼儿园的精神面貌和有序管理。

综上所述, 幼儿园文化建设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渗透于幼儿的教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环节, 它形成的过程就是教职工内化和提升文化素养的过程, 而教职工内化和提升的过程又是文化发展的过程。幼儿园文化建设不单是幼儿环境的创设, 不单是活动的开展, 更多的是要对幼儿园文化内涵有正确的认识, 文化建没的本质在于对其精神文化的培育, 是一个需要长期不断发展、持续完善的文化体系。建设良好的幼儿园文化不仅能激发教职工的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而且还能促进教职工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 是示范性幼儿园发展的方向。

幼儿园文化与环境建设 篇2

通过对幼儿园文化建设与办园创新的学习,我了解了幼儿园文化建设和办园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本课进行学习时,课程中提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一日生活当中,哪些环节体现了幼儿社会性发展?通过学习,我对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和感悟。

每一个幼儿从出生就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内容。所以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要知道一日生活中哪些环节体现幼儿社会性发展,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社会性,社会性是指与人交往,融入社会所需的特点和品质;自我认同品质;适应社会的能力。幼儿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亲子关系、伙伴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从幼儿清晨到幼儿园的洗漱、吃饭、课堂、中午散步、午睡、下午接送幼儿等环节都蕴含着很多社会性的发展。例如,幼儿从进入幼儿园大门时要同老师和保安叔叔问好,培养幼儿的与人交往能力。课前点名环节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关爱同伴,课堂上教师可以在劳动课、科学课、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多种社会性发展。午餐培养孩子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幼儿园文化与环境建设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双语幼儿园;文化

幼儿园文化是一种隐性课程。加强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有目的性地创建积极向上的双语幼儿园文化氛围,对于少数民族幼儿优良品德的培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幼儿园文化对于学校的发展和管理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幼儿园文化可以促进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提高教与学的质量;有助于提高教师、少数民族幼儿和行政人员的义务感和认同感。良好的双语幼儿园文化氛围,可以在师生中形成积极的社会舆论,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正可谓:“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蓬生麻中,不扶则直。”

一、我国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首先,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封建落后文化对双语幼儿园文化的浸染不容忽视。少数民族農村地区的社会文化是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文化的重要文化源。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幼儿园在吸收本地优秀文化因素的同时,也受到少数民族农村封建落后思想观念的影响。这对于正处于身心发展重要阶段的少数民族幼儿的世界观、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少数民族农村幼儿园面临着净化双语幼儿园文化的艰巨任务。

其次,由于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交通落后、信息闭塞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双语幼儿园文化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和保守性。这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文化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单调;幼儿园管理者对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不够重视,缺少变革精神和创新意识;双语幼儿园文化没有切实反映社会的要求等等。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其中,少数民族农村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的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落后是出现以上状况所不容忽视的主观因素。此外,少数民族农村学校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所需经费短缺,幼儿园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由于少数民族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所需经费紧缺。

二、加强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少数民族农村应结合本地实际,探索适合自身要求的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方案,有条理有步骤地开展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

1.提高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大经费投入。要加强宣传,转变社会和管理者对于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认识,提高对于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同时,还应当广开思路,多方筹措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资金。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经费筹措既需要政府的投入,也需要社会资金的支持。关键是建立县乡村三级共同承担的资金筹措制度,设立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专项作到基金,专款专用。

2.实施“以城带乡”工程,推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文化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与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相比,县市的双语幼儿园文化在信息来源和信息收集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更能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对社会大众文化的反映更为迅捷。因此,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实施“以城带乡”工程,加强城、乡和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文化的接触和交流,这将有利于丰富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双语幼儿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这是这些地区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3.建立有效的双语幼儿园建设管理制度。①组建双语幼儿园文化管理委员会。通过双语幼儿园文化管理委员会,对双语幼儿园文化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加强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监督、管理和协调。此外,通过组建双语幼儿园文化管理委员会,积极鼓励教职员工和少数民族幼儿参与到委员会当中来,可以提高其参与双语幼儿园建设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②要建立健全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激励机制。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手段,提升参与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③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评价制度。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健康、顺利开展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和评价。通过监督可以对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内容、形式以及经费的使用等做出评价和规约,以保证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应当建立“乡村共管,以村为主”的监督、评价制度。重点是完善乡镇相关部门和村民委员会的监督评价职能,将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监督管理作为乡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Waller,w.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M].New York:John Wilel,1967.

[3]谢翌,马云鹏.重建学校文化:优质学校建构的主要任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1).

幼儿园文化与环境建设 篇4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建设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繁衍与发展的根系所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的责任, 也是教育的义务。教育更应该从孩子最小时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我们有必要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我们认为,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包括保家卫国思想、自强不息思想、荣辱思想、和谐思想等[1]。下面我们分别就上述思想予以简述, 并举实例说明之。

1. 保家卫国思想

中华民族是一个屡遭外敌侵犯的民族, 所以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及其思想。例如孟子的不怕威胁利诱的“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淫”观点;岳飞的精忠报国观点;谭嗣同的为了民族而慷慨就义的事例。这些人物都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了民族正气!还有抗日战争时期, 7岁的小英雄王二小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 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 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最后, 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 小英雄王二小却英勇地牺牲了。中华民族在屡经外敌侵略的时候都能够依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保家卫国思想 (抑或爱国思想) 的力量在起根本作用。

2. 自强不息思想

中华民族如何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成为世界强国是无数中华儿女的世代梦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卧薪尝胆”对于当代人面对困难、挫折时如何处理提供了很好的建议。诸如此类实例数不胜数。它们的思想可以激活现代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提高当今社会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3. 荣辱思想

荣辱思想是关于是非、美丑、善恶的看法。我国古代的荣辱观对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从“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这句话当中就能切实体会到荣辱观对于我们国家和每一个人都至关重要。把这些思想贯穿到课程教学中可以有效提升儿童的思想品德素质。

4. 和谐思想

主张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看法。认为人要保护自然、爱护环境, 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示我们在经济发展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要以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认识客观世界。也提示我们在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也应该注重和谐相处, 共同繁荣。这可以教育儿童从小就爱护环境, 保护环境, 也促进儿童能够在与人相处过程中有个和谐关系。

在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共性之外, 也存在具有不同民族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我国蒙古族就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2]。在蒙古族生活文化方面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住宅文化、骑射文化等, 在蒙古族文艺、技艺文化方面有蒙古族民间文学、音乐和舞蹈, 以及蒙古族医药学、蒙古族的工艺文化等。在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文化中有春节 (大年和小年) 和那达慕大会等。在其他少数民族当中也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

二、幼儿园课程资源借鉴中华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对于为什么要在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 我们是基于下列两个“为什么”的思考。一是中国人为什么崇尚洋文化却忽视本土文化, 另一个是为什么当代技术越来越发达, 人的素质却没有显著提高呢?[3]。

1. 为什么中国人越来越崇拜洋文化, 而忽视本土文化呢?

在中国有许多中华传统文化资源, 但是却不被现代人所关注。例如:现代人, 特别是年轻人对西方的洋节非常着迷, 对洋节、洋风俗的过度热衷!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 我们是轻视外国文化, 而忽视本土文化, 抑或热衷本土文化, 忽视外国文化?可以看出我们对中外的文化都应该吸收和借鉴。既不能对外来文化视而不见导致闭关锁国, 也不能过度崇洋媚外, 忽视本土文化。我们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 也应该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忧虑感、紧迫感。我们要对孩子从小就进行中华传统文化, 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使我们的文化走出被湮没的危险, 使孩子熟悉本民族文化, 这才是当今教育的本质目标。

2. 为什么当今科技越来越发达, 然而人的素质却没有显著提升呢?

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现代科技成果给大众带来高科技的享受, 但与此同时人的素质却没有与之对应的提升。与西方崇尚的“爱智”的教育目的相对应, 中国古代有着无可替代的人文素养培育优势。例如:我们经常看到在许多场合人们都在看手机, 而忽略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忽视了他人, 忽视了长辈。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的孝道的论述就可以对当今有所启示。当游子回到家了帮助父母做家务, 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 父母会非常开心, 也能够体会到天伦之乐的场面。这些中华传统文化就可以在儿童小时进行培养, 以提高儿童的人文素养。

三、中华传统文化对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的启示

基于上述思考, 我们认为在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中很有必要引入中华传统文化。学前教育的内容中应该反映中华传统文化。只有从小灌输中华传统文化才能使学生形成中国独有的文化情怀。这样对于个人、群体成长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启示

中华文明造就了中国色彩纷呈的节日文化, 诸如春节、清明节、中秋、端午、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积淀下来的丰厚文化遗产, 对中华民族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 所以我们需要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4]。在幼儿园课程中引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可以抵御外来文化入侵, 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可以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孩子身上得以传承, 让孩子享受到节日的氛围;可以让孩子体验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5]。在选择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课程内容时, 我们也应该借鉴国外和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活动的设计[6]。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继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 也应该在不失掉传统的前提下有所创新, 做到把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创新平衡起来。认真研究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活动对于我们时代具有所需要的意义, 是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必然选择。

2. 中华民间传统游戏的启示

民间游戏深受儿童喜爱和满足儿童需要的个体差异性, 它是人们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加工而形成的新的中华文化形式,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引入中华民间传统游戏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民间传统游戏有助于儿童社会性成长;中华民间传统游戏是儿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7]。生态化的幼儿园课程才是有生命力的, 而中华民间传统游戏在特质上符合生态化的幼儿园课程理念, 可以为幼儿园课程的生态化提供理论借鉴;妙趣横生、种类繁多的中华民间传统游戏是儿童喜欢的经典游戏, 它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生态化的幼儿园课程注重儿童的多元化发展, 注重儿童的独特性, 而种类繁多并且有趣的中华民间传统游戏为儿童提供多元化的课程内容。中华民间传统游戏是幼儿园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

在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 不仅有助于个人和群体发展, 还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更新。

参考文献

[1]许中华.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案例[J].教学与管理, 2008 (34) :51-53.

[2]白玉香.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蒙古族幼儿园的文化课程[J].家教世界, 2013 (18) :15.

[3]姚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整合性研究”过程概述[J].学前教育研究, 2004 (Z1) :83-87.

[4]郭静静.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0 (01) :121-122.

[5]张申平, 彭晓玲, 佘敏.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课程的建构及其意义[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4) :195-196.

[6]李姗泽.学前教育应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论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J].课程.教材.教法, 2005 (05) :31-35.

幼儿园文化建设 篇5

幼儿园园所文化是一所幼儿园的魂,是一所幼儿园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它引领着幼儿园各项建设,推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的品质,文化建设是现代幼儿园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坚定选择。为加强我园文化建设,使我园拥有体现先进的办学理念、丰富的教育内涵和鲜明的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幼儿的成长、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幼儿园的自主发展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为更进一步落实教体局《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我园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园情分析

幼儿园建于年月,是一所xinjiandeminbanyuan园。园领导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大胆改革,本着“以孩子健康成长为本,无条件地尊重每一位孩子,关爱每一位孩子,让每位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理念,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园发展的内部管理机制,促进了各项工作的不断向前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被评为《三八红旗集体》、《优秀幼儿园》称号等荣誉。幼儿园全体教职员工本着“爱心、童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的办园园风,构建“爱心、和谐、健康、快乐”的园训精神。幼儿园以艺术活动和实践活动为主题,提出天地万物都是孩子学习的课堂,以多种形式引导幼儿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让孩子从小树立“换位思考”观念,注重幼儿个性的发展,受到广大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拥有了良好的声誉,使这里成为孩子们健康、快乐、多彩成长的乐园。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幼儿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园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幼儿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建设目标 1.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全的人格魅力、精湛的业务功底及和谐的师幼关系的学习型教师队伍。2.培养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艺术修养,精神饱满、身心愉快、主动合作、勇于创新、充满自信、受人欢迎的小朋友。3.为师生搭建展示个性魅力的平台,让师生的思想和行为闪闪发光,真正 “让幼儿园成为师生游戏的乐园、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

三、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实施原则

1.思想性原则。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校园文化阵地。

2.教育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促进师生全面、和谐发展。

3.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坚持整体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全员参与,持之以恒。

4.个性化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既要注重规范要求,又要因地制宜、因园制宜,形成特色。

5.以人为本的原则。高度重视“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把体现幼儿园教育人文本质和培养幼儿园的人文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

6.发展性原则:校园文化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发展主题,培育时代精神。

五、环境创设要求及原则:

(一)环境布置要求

1.根据各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内容及义乌本地特色文化进行布置。

2.室内布置要与季节相适应。

3.主题突出,内容明确,有特色。

4.多体现幼儿作品,并经常更新。

5.室内外布置 要体现美化、儿童化、知识化、教育化。

(二)环境创设原则

1.根据教育教学好特点创设环境。

2.根据季节特点创设环境。

3.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设环境。

4.环境创设注意安全、美观。

5.适合幼儿活动,能为教育幼儿提供帮助。

6.具有审美的作用,儿童化的特点,为儿童认识周围世界创造条件。

7.充分儿童的生活内容,陶冶儿童的性情和情操。

8.让幼儿一起参加,儿童亲自动手创设环境,引起他们的求知欲和责任心。

总之,各班要根据环境创设要求及原则,围绕教育的总目标,结合具体的特色教育内容、季节、我国重大传统节日活动及本地特色,创设墙饰和活动区 丰富各种活动区材料,创设与中班相适应的环境,如:自然角、结构区、图书角、制作角等。

五、校园文化创建内容

(一)文化建设。

1.墙壁文化:为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我们在走廊上设置了教育性和鼓励性格言,还有一幅幅绘本故事封面,室内老师们匠心设计,精心布置,从孩子的年龄出发,做到生活化、情趣化、艺术化,墙面上的布置更是丰富多彩,墙面上的每一个设计,都体现了美化、儿童化、教育化,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知识的熏陶。

(1)教室外前墙,以绿色为主色调绘制了花草,体现生机活泼的教育理念。(2)文明礼仪儿歌。使幼儿在观赏,认知的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会共处,懂得许多文明常识。

(3)安全标志。使幼儿了解了常见安全标志常识,营造了安全氛围。增强了幼儿的安全意识。

(4)每班活动室前都放置了幼儿玩具橱,摆放了不同类型玩具,幼儿可以随时取放。

2.幼儿活动场地文化:我园将在校园内创设了棋盘,跳房子,图形,水果,直跑道等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活动图案,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活动场地,充分体现了幼儿活动的自主性。既能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又能显示季节交替,美化、儿童化、教育化融为一体。让幼儿置身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养成文明习惯。

3.传统文化教育:民族传统文化,就是指特定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成果,是民族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它是一个宏大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规、习俗乃至各种习惯。它既是既往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的积淀,又是民族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凝结。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情感,增强幼儿体质,使幼儿动作更协调,更灵活,更准确,发展幼儿智力,有助于提高大脑神经系统的工作效率,为智力开发提供了先决条件,同时更使幼儿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增加对自己的信心,有助于幼儿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和独立,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个性。为以后从事各项活动打下 良好的基础。

(1)艺术类:包括绘本、神话、寓言、歌谣等文学艺术,剪纸、泥塑、国画等美术艺术,京剧、民歌、秧歌舞等音乐舞蹈艺术;也包括当前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电影、电视节目,如影视剧《西游记》、动画片《小哪吒》、电视节目《大风车》等。我园结合幼儿年龄实际,开展了编制、布艺、纸工、泥塑等活动,丰富了幼儿的文化生活。

(2)节日类:包括我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等,和重大的国际性节日,如六一国际儿童节等。并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幼儿爱国、爱家、友爱的情感,培养幼儿喜欢传统文化的意识,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

(3)寓民族文化教育于社区活动中:大自然是一本活的书,社会是一个大课堂。新《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我园努力挖掘利用周围环境中有利的教育资源,充实教育内容,拓宽教育途径。如组织幼儿观看地方戏录像,观看地方运动会录像,了解运动项目,让幼儿用耳朵、眼睛等感官感受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受到良好的熏陶。

幼儿园文化建设探究 篇6

一、幼儿园文化的界定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古今中外的研究者尝试从哲学、社会、历史、人文等角度诠释“文化”的内涵和结构,并提出了诸多定义。本文中,我们借鉴张岱年和程宜山先生著的《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一书中所下的定义: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与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幼儿园文化定义为: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园师幼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其中,关于文化的结构我们采取“四层次说”,即精神层面(价值观念、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群体心理意识)、物质层面(校园建设)、制度层面(规章制度)、行为层面(师幼的行为举止)。

幼儿园文化隶属于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而学校文化总是反映着整个社会主流文化的基本精神。幼儿园的教育主体是身心发展尚不健全的幼儿,所以幼儿园文化必须有选择地接受、传播、批判社会文化,选择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社会主流文化的基本精神,批判和剔除不利于幼儿发展的社会非主流文化。

二、幼儿园精神文化建设

建设幼儿园的精神文化是幼儿园文化建设中最主要的部分。幼儿园文化的核心是幼儿园的办园思想、教育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表现在园所的人才观、育儿观等方面。人才观决定了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育儿观决定了我们如何培养人。多年来,我们秉承“培养最优秀的河南人、中国人、世界人”的理念,努力培养“自然、自由、自主,好奇、好问、好做,会想、会思、会悟”的幼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接纳每一位幼儿的独特性,发掘每一位幼儿身上的闪光点,用真心、真爱平等对待所有的幼儿。

作为地处中原的一所幼儿园,内涵丰富、乡土气息浓郁、创造精神强烈的中原文化必然以其强大的魅力走入我们的视野。我们认为,园本课程必须扎根于真实的生活,而无处不在的中原文化正是我们宝贵的课程之根。2001年,我们以中原文化为蓝本,充分挖掘本土文化优势,开始了独具特色的童本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建构起丰富多彩、活泼生动的园本课程体系,既有包括“五大领域”内容在内的显性课程体系,又有支持本土文化和多元文化教育的隐性课程体系:润物无声、教育无痕的生活教育活动;结合时令民俗和节日特色的实践教育活动;以游戏日、区角游戏、传统体育游戏为代表的游戏教育活动;融入现代化白板教学、符合幼儿兴趣和需要的集体教育活动;以幼儿心理行为发展为基础,涉及饮食、健康、礼仪、传统文化的国学经典教育活动……这些多元性的教育活动,在避免“小学化”倾向、保障幼儿快乐童年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了生动有趣的学习方式,促使幼儿的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品质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全方位地为培养优秀的中国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精神文化建设说到底是园风的建设。园风是指园所的思维方式、治学态度。优秀的园风体现在幼儿园的方方面面,包括领导班子先进的办学理念、人文管理精神和主动学习的修身意识,教师敬业笃学的精神和教书育人的品质,幼儿阳光合群、自信自主的性格……优良园风的形成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为了记录并传承优良园风,我们设立了园史陈列室,用图片和实物展现幼儿园六十余年发展的风雨历程,以质朴厚重的园所传统感染一代又一代的教职工。多年来,我们以“名师名园育名人,快乐幸福来置业”为目标,开展“浇树浇根,育人育心”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将师德作为从教的底线;开展“感动实幼”人物评选活动,用身边人的平凡事感动并激励全体实幼人;开展磨炼幼儿意志的军训活动、考验幼儿自主性的幼儿园留宿活动等,使这些活动成为幼儿成长的里程牌,也成为幼儿在园最盼望的活动……在几代人的努力和传承下,河南省实验幼儿园园风逐渐凸显,拥有了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灵魂。

三、幼儿园物质文化建设

幼儿园物质文化建设包括园舍的设计和建设、教学设备的选配、环境的布置等方面。物质文化的每一个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都折射出办园的价值观念。因而,幼儿园的物质文化建设不仅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保证,更是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外显部分。

在多年的办园实践中,我们认为幼儿园的物质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特别是要以幼儿为本,让幼儿感到舒适、多样、整洁、欢快,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为此,在外观设计上,我们选用了富有童趣的城堡式建筑,用搭配和谐的几何色块替代了常见的卡通形象。班级内部,除按照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标准配置常见的设施外,我们还设置了男女童卫生间,培养幼儿性别意识,保护幼儿隐私;设置宽敞的阳台,满足阴雨天气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配备电子白板,实现新媒体技术与幼儿园教育的对接。此外,在二层楼的高度,我们用环形长廊将五座相对独立的教学楼连成一个整体,既增加了幼儿活动的场所,又可以鸟瞰园所全貌,为幼儿全方位感知长廊周边树木的四季变化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幼儿园制度文化建设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的工作千头万绪,制度是维系幼儿园正常运作的保障机制,起着激励、规范、凝聚人心的作用。幼儿园制度文化的建设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实践、总结、修订,最终成为全园的共同愿景,大家都自觉遵守。幼儿园制度文化介于幼儿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层面之间,以幼儿园的物质文化为载体,同时反映着幼儿园的精神文化。它既能使管理更加有章可循,又能营造出一种促进幼儿园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凝结成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文化,促进幼儿园的长远发展。

幼儿园的发展、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都要受到幼儿园制度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我们十分强调用制度文化引导和调整教师的行为,努力实现教师行为与幼儿园主流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在六十余年办园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不断制定、补充、修改和完善本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广泛吸收来自各部门一线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印制了包括上级政策法规、岗位职责、制度规定办法在内的《河南省实验幼儿园规章制度汇编》一书,制定了一系列学习制度、教研制度,精心打造了一支“教育情感自然真诚,教育道德尽善尽美,教育技能众幼所崇,教育方法层出不穷,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育改革永远不停”的高素质教育团队。

五、幼儿园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建设主要是指幼儿园的师幼在教育教学、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的行为方式、行为规范和行为习惯,是一种体现出幼儿园价值观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行为文化直接反映出幼儿园倡导的理念是否得到有效贯彻、制定的制度和政策是否科学合理并得到了严格执行等。在我园,行为文化的建设包含领导层面、教师层面、幼儿层面、家长层面。

幼儿园的管理自上而下,行为文化的建设同样也需要领导团队的率先垂范。在我们看来,这种垂范不仅体现在对科学管理行为的践行,更多反映在一日工作生活的点滴,教育思想、管理理念的自主学习与更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默默诠释,节能减排、珍惜粮食的习惯举动,都彰显着领导团队的榜样力量。普通教职工在这种正能量行为的引领下,提升自身行为便不再是难事。人、从、众,从一个人的行为变化到一个团队的行为变化,幼儿园行为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悄然形成并逐步固化。

教师是幼儿园的主力军,教师的行为也是我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在教师行为建设方面,我们结合园内青年教师多的现状,从教学的专业性、教研的深入性、教育的科学性、家长工作的适宜性等方面引导教师的行为。与此同时,我们启动“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发挥名师骨干的引领示范作用,为青年教师搭建发展平台,从点到面,带动全园教师践行幼儿园的文化,传播幼儿园的文化。

领导团队的行为为教师树立了榜样,教师的行为影响着幼儿的行为。3~6岁的幼儿年龄小、经验少、模仿能力强,最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这种身心发展特点对于良好行为和个性的养成而言,既是挑战,又是良机,关键在于引导。开学前夕,我们的教师都会前往每一位新生的家庭进行细致的家访,了解家庭教养方式,增进新生家庭对班级教师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幼儿行为的引导方向。游戏是幼儿在园的主要活动,也是幼儿与成人、同伴交往的重要途径。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师用语言、眼神、肢体动作,赞赏幼儿正确的行为,纠正幼儿不当的行为,处理同伴间的纠纷,培养幼儿的秩序感,不断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一日生活中,我园教师引导幼儿向身边的人问好、告别,培养幼儿的礼貌意识;营造整洁舒适的环境,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确立值日生制度,增强幼儿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引导幼儿采用正确的站姿坐姿,培养优雅的女孩和有礼的男孩。通过幼儿层面的行为文化建设,我园幼儿在评价中表现出开朗大方、谦逊有礼、独立自主的个性特点和行为特点。在后续追踪调查中,我园毕业幼儿在学业成绩、自我认同感等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

在“面向社会做‘大’教育”的办园目标下,家长层面的行为文化建设也是我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方面。如今,幼儿在家庭中的教养者多是身为独生子女的父母和年过半百的祖辈,科学教养意识的不足或陈旧会引发一系列不适宜的教养行为,直接折射到幼儿的日常行为上。为了实现家园共育,我们开设“父母工作坊”“父母大讲堂”等家长培训课程,以参与式体验和讲座等形式转变家长的教养行为。通过这些培训,家长和教师在幼儿行为培养上达成共识,幼儿的行为逐步好转,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语言更多了。为了缓解接送幼儿时的嘈杂和拥堵,我们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入园时,我们安排保健医在大厅排成一排为幼儿晨检,对人群起到了一定的疏导作用。离园前半个小时,我们安排教师在幼儿园的前广场带领家长做“五行养生操”,既避免了家长在园门口的拥挤,也给家长的健康带来益处。

六、结语

幼儿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课题,理论角度和实践角度都烦琐且具体。良好的幼儿园文化不仅可以使幼儿在积极健康的氛围中快乐成长,还可以较好地激发教师的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教师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推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在多年的办园实践中,我们意识到要使幼儿园文化建设真正得到科学的发展,必须从多角度进行细致而深入的研究,在经验和教训中探索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方法和路径。对于我们而言,几十年的凝心聚力使得园所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许多环节特别是微观层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探究还应向着更广、更深的方向拓展,在每一代、每一位教育人的努力中不断凝结、完善、升华。

幼儿园文化与环境建设 篇7

一、规划发展目标, 构建幼儿园共同愿景

一个好的园长应当是带领着一所好的幼儿园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确立目标, 并制定出相关发展规划。

笔者在接管此园之时, 就制定了非常明确的目标:多元化进行管理、提供优质服务、数字化进行教学以及市优化办园。同时, 对于一些内外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对于此园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此基础之上, 制定出中期规划, 包括目标、特色办园定位、实现渠道以及园所文化建设等方面。比较在接管此园第一个月内就对于总园提出了3年的发展规划, 同时要求各部门切合本园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未来3年的发展规划。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之下, 此园的发展基本上都是按照规划实施的,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我园广大师生共同努力下, 我园2008年被评为市优质幼儿园;2010年被评为省农村合格幼儿园;2011年10月被评为省优质幼儿园;2011年被评为市“巾帼文明岗”;个人被评为县“百佳新女性”县“徳育先进个人”;县“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先进个人”诸多可喜的荣誉背后离不开幼儿园师生们辛勤的付出, 是对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宽慰。

二、营造“以人为本”、适宜发展的文化环境

园所文化是一种行为的准则, 是一种价值观念, 是需要我们全体师生共同遵从的。所以, 在文化建设中, 园长一定要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都做到以人为本, 要做到人性化管理。

1. 美化幼儿园环境

人的心情、受到的教育总是会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 因此, 我们非常有必要进行校园环境的美化, 用心去营造出美化、教育化、绿化、儿童化的环境, 让我们的学生深受感染, 提升学习的兴趣。

我们要有目的性地对校园环境进行一个整体的规划, 要突出处处有教育的理念, 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园所文化氛围, 要让我们的师生以及家长都深受感染, 要给我们的幼儿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学习环境。

比如说, 我们可以把大厅、墙面、走廊等都进行相关的布置, 体现出我们办园的理念, 体现出师幼共同发展, 同时也要符合高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等, 对于每一个版面, 对于每一个角落都应当进行精心的设计, 逐步形成一种具有多文化气息的文化阵地。

2. 营造制度文化环境

幼儿园制度反应了其文化建设的发展水平, 它是一种集管理理念、模式和体制于一体。在对于师幼的行为准则以及价值观念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特别是以人为本的这种制度文化在其实施的整个过程中都突出了人的价值。

我们应当加强制度文化构建, 制定出合法的, 并且符合于本园实际情况的相关细则, 同时也要突破传统的管理理念, 做到制度与非制度的结合。

在制度管理中, 我们要改变传统以“管”为主导的方式, 构建以“标准”作为指导的这种管理模式, 对于相关的课堂教学、安全管理以及对于教职员工的要求都以标准进行。同时, 园长应当实施那种层层落实的制度, 用精神力量去规范、引导、激励以及约束教职员工, 达到那种无为而治的目标。

3. 营造精神文化环境

幼儿园最需要的就是一种校园文化, 一种精神文化, 这是幼儿园稳步发展的有力保障。在接受此园不到半年的时间, 我们就创建了园刊, 以此来了解保教工作的实际情况, 此举得到我们社会、教工以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同时, 我园在实际当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积极开展这个的文化娱乐活动。比如, 在幼儿当中, 组织一些艺术活动、体育活动、幼儿周末活动以及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等;在教师当中, 举办一些演讲比赛、外出参观学习、教学评比、共商发展大计、教案展示评比、论文评比、学术讲座以及组织幼儿游戏研讨活动等。从而来营造出良好的人际关系, 丰富了师幼的业余文化生活, 体现出我园的集体精神以及文化气息。

三、重视师资建设, 打造有内涵的园所文化

1. 班子队伍建设

对于班子成员, 我赋予他们相关的责任和权力, 给予他们积极向上、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监督他们参加相关的活动或者学术研讨等, 并且鼓励他们积极创新、大胆实践, 同时也会给予他们相关的指导、培训和帮助。要求他们一定要达到行政的反思、科研、说、写以及教研等几方面的基本能力, 并且在管理当中要逐步制定一套中层干部评价制度, 从而来激励他们不断创新, 改进自身工作质量, 进一步提高管理的效益。

2. 教师队伍建设

对于教师队伍的构建一定要重视起来, 要以师德教育作为首要环节, 对于教师的专业技能要严格把关。以引导和激励作为主要的手段, 通过采取多形式的措施, 不断加强教师学习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积极开展相关的园本教研活动。把解决在实际当中幼儿园出现的相关问题以及在工作当中教师产生的一些困惑作为基本目标, 不断对于目前的教育方法以及教学手段进行相关的, 从而来不断提高教育效益。

3. 服务队伍建设

在实际管理工作当中, 我们不断探索后勤管理的新机制, 以让家长满意, 让领导放心作为主要指标, 不断去提高相关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 对于目前实施的后勤服务管理制度不断进行改善, 加强健全晚餐班、全托班以及班车接送等相关制度。我们对于相关的后勤管理都是采用思想方面的引导, 进行统一的采购和报批, 尽可能解决成本, 勤俭节约, 逐步构建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 推动幼儿园相关工作顺利进行。

对于教育质量的评价是多方面的, 并不单单只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 实际上教育质量最关键的就是幼儿园办园思想是否正确、人际氛围是否和谐、文化活动是否丰富, 是否健康高雅、校园环境是否优美、教学设施是否完备以及办园理念是否先进等。

作为一个幼儿园文化精神的领导者, 对于幼儿园的文化建设笔者会一直高度关注, 并不断改建相关工作。我会努力建设一个和谐的园所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主导, 以人的价值作为重要内容并以个性作为主要取向。让这种新型的、和谐的园所文化拥有这种影响教职员工的精神力量。让幼儿园朝着教学非常严谨、纪律非常严明、管理非常科学以及学风非常浓厚的市示范园逐步迈进!

摘要:幼儿园的文化建设, 在幼儿园的保教工作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具有多年相关管理实践的园长来说, 是深有体会的。对于幼儿园发展进行相关定位时, 我们要运用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 同时也要设计一系列的中长期目标。在进行幼儿园相关保教工作时, 我们不仅要满足必须的基本条件, 而且要重视文化建设, 建立起全园师生共同为之奋斗的文化愿景, 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 从而来不断提升办园品质, 突出办园特色。

关键词:园长,幼儿园,文化建设,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琼樱.做一个时代性的园长促青年教师成长[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2, (11) :6.

如何建设幼儿园精神文化 篇8

关键词:幼儿园精神,文化,建设

幼儿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管理文化建设。幼儿园精神文化建设是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是幼儿园文化的最高层次, 是幼儿园的灵魂。它是幼儿园师生精神面貌、工作态度、价值观、人生观的集中表现;是幼儿园师生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核心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是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完成工作学习目标、日常行为方式的集中表现。因此, 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幼儿园精神文化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建设幼儿园精神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设良好的园训、园风和教风

园训、园风等是一所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团队精神、办园特色, 它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导向性和号召力, 是一所幼儿园精神的具体体现。高台县第一幼儿园在创建省级示范类幼儿园时首先就是从园训、园风着手, 确立了健康、自信、主动、快乐的园训;确立了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的园风;确立了以耐心、爱心、一颗慈母心、童心、恒心塑造孩子慧心的教风。为了把园训、园风的精神传递给师生, 在幼儿园醒目的地方写成固定标语, 在每个教室里也悬挂了写有园训园风的牌匾, 时刻提醒师生阅读、记忆和理解, 并把园训园风写进了幼儿园的办园章程。通过这样的做法, 化“无形”为“有形”, 让幼儿园精神逐渐渗透到师生的内心。良好的园训园风, 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感染力, 具有春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这种作用会让师生在不自觉中, 心灵得到净化, 情操得到陶冶, 行为得到改进, 习惯得到优化。“一训二风”蕴含的良好精神文化, 通过师生的认同来促进团结, 建立起理解、尊重、信任、和谐的群体关系, 形成强烈的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 从而打造出一个和谐进步、团结协作的团队。

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建设良好的师德师风

一所幼儿园要成为社会和家长认可的省级示范园, 不仅要靠强大的物质文化的支撑, 还要靠老师们的勤奋、奉献、敬业、团结、创新的拼搏精神, 这些优良的品质铸就了教师丰富的精神文化。这些精神文化就是一所幼儿园不断向前发展的正能量, 这些正能量要依靠长期的不断的教育引导来形成。如在幼儿园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诚实守信、感恩社会的教育活动;开展教学一线争先锋、班级管理争能手、帮教学生争典型、为人师表争模范、依法执教争一流, 促使幼儿园管理上档次、保教质量上台阶、德育工作上水平、法治教育上层次,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五争四上一满意”教育活动;开展比学习、比纪律、比作风、比师德、比廉洁、比教学, 师德师风优、纪律作风优、廉洁育人优、教学质量优, 办人民满意的幼儿园的“六比四优一满意”教育活动;开展立师德、铸师魂、强师能、正师风, 政治素质好、教学技能好、师德修养好、做人民满意的教师的“四师三好一满意”的教育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 努力创设敬岗爱园、乐教善学、德艺双馨的人文氛围, 形成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以道德规范教育为基础, 进而引导和帮助教师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激励。通过教育活动丰富了教师的文化修养, 提升了教师工作的精神动力, 这些都为幼儿园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

三、在幼儿园精神文化建设中融入国学经典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给我们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这些优秀的中华文化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些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质, 是引导我们如何做人的典范。当今我们阅读这些经典, 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感悟到了中华民族仁爱、诚信、朴实、勤俭、互助互爱的优良传统文化。所以在幼儿园精神文化建设中融入国学经典, 如把国学经典的诵读配上音乐, 并编上动作形成国学韵律操, 每天课间做国学韵律操;再如每天早晨小朋友到园晨检完后, 跟着电视屏幕的动画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特别是播放《弟子规》的释义动画, 使他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的美誉, 通过这些活动使小朋友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如何对待父母和长辈、如何对待兄弟姐妹、如何和小朋友相处。通过这些经典诵读活动使小朋友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 让幼儿与经典为伴, 和圣贤同行, 可以教给他们做事的方法、做人的道理。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从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看, 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 是行动向导, 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 具有决定性作用。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要把握好自己, 就必须有一个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要向往美好的精神生活, 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就必须需要强大的价值支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鉴于此, 幼儿精神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 利用橱窗、板报、广播、网络的文化设施, 营造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氛围, 以专题讲座、专题报告会、演讲等形式深刻领会其含义, 并在工作中实践和行动。

幼儿园文化与环境建设 篇9

一、营造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作为幼儿园文化的主要载体,具有感官性与外显性。幼儿园建设大到规划布局,小到教室、楼梯、走廊和厕所等,都是物质文化的具体呈现,并可以体现出幼儿园的办学特色与办学理念。幼儿园中的长廊可以设置为红色,突出人文性关怀,在长廊中可以展示幼儿的美术作品,让他们体验到成功。在小班的活动室内,床、橱柜和墙壁可以以粉色为主,显得温馨而舒适,而采用卡通式的地板,可以到处充满童趣;对于中班的活动室,应以黄色为主,激发幼儿对未来的憧憬和畅想,并体现其个性发展;而在大班的活动室中,则可以以绿色为主色调,给幼儿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引导他们更多地关注社会与生活,体现绿色环保的文化氛围。

二、建设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幼儿教育活动中也是如此,所以,幼儿园的领导与教师可以建设一个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体系,这不仅是有效的幼儿园管理手段,还是幼儿园管理风格与管理思想的关键体现。坚持以人为本的幼儿园制度文化建设,可以为幼儿教师以及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将具体规定同精神要求有机整合起来,将教育文化和教育制度互相融合,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文化,以此营造一个良好的幼儿教育环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幼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充分相信每一位幼儿都是有潜力可挖的,充分尊重他们,促进其全面发展,这也是幼儿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不仅需要严格要求幼儿教师,还应充分关注幼儿,保证以人为本制度文化的有效构建。

三、打造积极进取的精神文化

幼儿园的精神文化主要指的是幼儿园的历史传统,以及被人们认同的生活观念、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等,是一所幼儿园最个性、最本质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也是幼儿园的文化核心,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幼儿园领导需要高度重视办园风格与品位,注重发扬团队精神,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坚持“自我提升、互帮互助、共同协作、特色形成”的原则,全面锻炼、打造和培养出一支素质高、业务精和凝聚力强的幼儿教师队伍。幼儿园管理者应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教师的团队协作意识,促使教师队伍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促进集体进步,让他们在心理方面认同组织,并充分认识到个人价值。另外,需要注重幼儿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与经验交流和分享,通过定期组织他们学习专业知识,进行集体备课,共同进行教研活动,研讨教育专题,全力营造一个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四、创设富有爱心的育人环境

幼儿教师在文化建设背景下创设育人环境时,应构建一个富有亲和力和爱心的幼儿教育环境。幼儿教师在平常的教育活动中,需加强与幼儿的沟通和交流,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更多的是关心其在幼儿园的生活情况,与幼儿交谈时应态度和蔼和亲,让幼儿消除对教师的畏惧心理。比如,对于小班的幼儿,教师应经常鼓励他们,当其完成一个学习任务或在活动中表现优秀时,可以使用鼓励的眼神或微笑去激励他们,让其充分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理解、重视和尊重。通过这样的文化建设,可以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宽松的幼儿教育环境,促使孩子对幼儿园产生好感,在思想与情感方面接受教育,积极配合教师教育活动的开展。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幼儿园环境与教育氛围十分关键,以文化建设为背景创设幼儿教育环境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因此,幼儿园的领导与教师需要齐心协力,全力构建一个良好的幼儿教育环境,帮助广大幼儿健康成长。

摘要:幼儿教育对幼儿将来的成长影响深远,而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文化建设活动中的重点内容,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幼儿的学习与成长来说相当关键。文章针对幼儿园文化建设背景下如何进行环境创设作着重分析和探讨,同时制订一些有效的创设策略,帮助广大幼儿教师运用到实践活动中。

关键词:幼儿园,文化建设背景,环境创设

参考文献

[1]郭玲.浅谈幼儿园文化建设背景下的环境创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3,(8):200-201.

[2]欧阳爱华.打造幼儿园特色文化创设和谐育人环境[J].好家长,2012,(24):46-47.

幼儿园文化与环境建设 篇10

一、营造家庭式的氛围, 让幼儿喜爱班集体

(一) 环境是不说话的老师, 它能吸引儿童探索、 思考, 参与实践, 启动智慧之门。 我们非常注重物质环境的创造, 让孩子参与环境的布置, 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做环境的主人, 这样才能更好地与环境互动。 环境设计和布置遵循美学原理, 为幼儿的审美和精神愉悦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

1.制定班级的象征物。

开学初, 我们给班级制定了以太阳为班级标志物。

班徽解读:明亮、希望的代名词。 每个小朋友都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是祖国的希望。 此外, 太阳还是自由、光明、幸福、美、热情、杰出、高尚等的代名词。

班徽心语:只要阳光还在, 花儿就会盛开;只要付出还在, 胜利就会到来;只要信念还要, 厄运就会变得无奈;只要快乐还在, 生活就会多姿多彩。

太阳班口号:有阳光的地方, 就有我们的笑脸。

2.设定班级主色调。

班级主色调为红色, 所有的装饰都围绕太阳和主色调进行。 墙面布置的每一个主题上都有幼儿自己的作品, 同时为了让幼儿更多参与及感受自己是小主人的意识, 让孩子自己设计区域, 让孩参与制作班级规则和游戏规则, 布置教室, 让孩子体验成功和喜悦的同时, 也感受到“班级就是我家, 努力靠大家”的班级氛围。

(二) 新 《纲要》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 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 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可见良好的班级常规对班级文化的营造是多么重要。 尊重幼儿, 从幼儿的兴趣出发, 以此带动他们注意力的坚持和对学习规则的遵守。 一日生活的常规以幼儿的需要为依据, 如先小便再睡觉, 进入午睡室要轻声细语。 喝水时间灵活, 幼儿按需喝水。 除此以外, 我们还开展一系列符合幼儿发展的活动, 比如结合幼儿园“绿色小标兵”的要求, 每周根据“绿色小标兵”评选内容评选班级的“绿色小标兵”, 每周一在国旗下讲话的时候给这些小标兵频发奖状, 以示鼓励。

3.音乐的运用为一日活动增添色彩。

我们搜集适合一日生活各环节的音乐, 将这些音乐运用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 一听到音乐, 孩子们就知道什么时候该户外活动, 什么时候要上课, 什么时候吃午餐、点心等。 在孩子等待时间特别长的环节选择一些轻音乐, 如《小夜曲》《秋日私语》等中外名乐。 让孩子们知道吃饭时、脱衣服时要轻轻地安静地, 孩子们在享受这些优美中外经典音乐的同时, 也感受着温馨的班级文化。 这样一来, 老师指令性的语言少了, 孩子们显得更自主、自律。

二、营造班级积极互动的温馨氛围

每天我们都进行个别展示, 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上台表演, 做小老师, 带着大家一起进行古诗、儿歌的背诵, 带领大家一起玩好玩的手指游戏。 在这样的班级文化下, 孩子们敢于表现自己, 善于表现自己, 人人都有种归属感, 人人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

(一) 教师与幼儿的互动

新《纲要》强调, 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 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 心情愉快, 形成安全感、信任感。 我们提倡教师对孩子们的教育以表扬为主, 关注幼儿活动的每一过程, 及时鼓励并提供适当的帮助, 同时以孩子的观点去看待孩子, 敏锐地察觉他们的需要, 以互动的平等的方式参与孩子的活动, 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二) 家庭与幼儿园的互动

1.积极引导, 形成正确的家教观。

教育的共同目标是促进儿童的发展, 教师和家长之间是合作伙伴的关系。 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 让他们从内心情感上愿意并积极与老师沟通交流, 建立合作互信的关系。同时家长要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密切配合幼儿园工作。

2.开展亲子活动, 强化家园互动效果。

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活动、 家长助教活动是一个让家园紧密联系的载体。 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 家长们走近了幼儿园, 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 了解了老师, 了解了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 同时让老师有机会与家长更深入地交流。 比如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寻找秋天”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邀请了个别家长代表进行交流和带队, 还进行了秋游活动, 让家长们和幼儿之间的亲子关系更进一步发展, 也为幼儿与家长、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播下一种文化, 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 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 收获一种命运”。 和谐幸福的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门艺术, 需要班主任积极探索。 它是无形的, 却有着极强的教育力量。 愿每一位教师都能悉心浇灌自己的班级文化, 愿每一位幼儿都能在积极阳光的班级文化中茁壮成长。

摘要:幼儿园文化体现了幼儿园的办学特色、文化底蕴和精神面貌。班级作为幼儿园的个体, 班级文化建设成为幼儿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 表现出一个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 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 具有凝聚、约束、鼓舞、同化的作用。

对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幼儿园 环境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

一、环境文化建设

环境文化建设决定着幼儿园的园风园貌,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感受美的氛围、接受美的熏陶、得到美的升华。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自古以来,我们都注重环境对学习的影响。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对幼儿园进行环境改造的时候,我们要做到花草树木错落有致、疏密合理,道路平坦整洁,园内各种电话线、电线等统一规划,活动室窗明几净,布置典雅,给人赏心悦目之感。同时,也要优化校园形象标识,对于园内各种提示牌、宣传栏都进行美化,使之能充分体现我园的办学思想和人文特色。教师要为幼儿创造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与课程相适应的学习环境以及内容丰富、材料充足的活动区,使幼儿在玩中求发展。另外,我们还要保证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处墙壁和每一个角落都要充分利用,作为向幼儿传递信息、制造氛围或展示其学习成果的有用之处。宽阔的走廊墙壁上,更是可以装饰幼儿喜欢的卡通动漫形象。这样不仅仅丰富了幼儿的视觉感受,更能很好地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的教育理念。

二、制度文化建设

幼儿园制度文化是指幼儿园的园纪园规、行为约束等,既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幼儿园管理思想和管理风格的重要体现。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建设,始终为幼儿和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使他们都能快乐地生活和成长。

我们要依照幼儿的特点制定符合幼儿发展的规章制度,针对不同特点的幼儿要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对于不按照教师要求来的幼儿,可以询问其原因,并允许其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任意活动。在学习上,教师应做到不强求幼儿一定要学什么,在合情合理的情况下,幼儿想学什么,教师都应支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同时,教师应对其做相应的指导,引导幼儿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方法。另外,教师应全身心地关爱幼儿,决不能体罚幼儿,即使幼儿犯错,教师也应以正确的方式教育幼儿,始终要让幼儿在一个充满爱和包容的环境下健康地生活和成长。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每个教师不同的风格和发展要求,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要充分体现人与科学相融的管理思想,让规章制度成为大家都自觉遵守的制度,注重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提高教师的自控能力。

幼儿园应加大教学调研力度,制定相应的互动听课制度。园领导应积极组织互动听课,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进来,互相吸取经验,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反思,从而达到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效果。

三、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精神文化是抽象的,它像一只无形的手,引领着每一个人前进。幼儿园精神文化是指幼儿园的历史传统和被大多数人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它是一所幼儿园本质的、个性的、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

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

在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物质逐渐充盈的今天,人们更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幼儿园应从师德、精神面貌、团队精神几方面来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要以幼儿园为基础,塑造良好的形象,树立正确积极的思想,教育职工随时随地自觉维护幼儿园声誉,积极为幼儿园的发展出谋划策,为幼儿园的稳定快步发展共同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同时,也要以德育人,以德为先。在工作岗位上,教师面对家长和幼儿的各种疑问,都要耐心、真诚地去解答和沟通,平等地去对待每一位家长和幼儿。教师要以爱为基础,以爱心换放心。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爱是最强大的武器,我们要以一颗最真诚的心,去爱护幼儿园的每一个小精灵,生活上悉心照顾,学习上耐心辅导,相信我们的坚持、我们的爱心会换得家长们的一份放心。

(二)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不管在哪个工作岗位,团队精神无疑是最重要的。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尽管我们在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任务,但只要我们的目标相同,大家的所有行动,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团队里的每一个人为了实现目标而做到精诚团结,这样的话不管什么困难都不会难倒我们。

(三)加强精神文化的学习

幼儿园应倡导教职工自觉学习精神文化,要有积极向上的态度,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工作,并学会在工作中寻找乐趣,要明确自己的责任,追求卓越。加强精神文化的学习,不仅能强化教师对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理解,更能让人深刻体会到精神文化对幼儿园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文化建设不只是为了树立形象,更重要的是要打造幼儿园的文化影响力,提升幼儿园的竞争力。我们要将幼儿园的办园理念认真贯彻到教育工作中来,营造“文化育人”的气氛,使幼儿和教师由行为的规范和调整,发展到意识的改变,通过意识的改变来达到实质上的改变,慢慢地养成习惯,并逐渐转化为无意识的自觉与自然的一种行为,最终凝聚成一种文化的力量,促进幼儿、教师以及整个幼儿园的全面发展。

对优质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的探析 篇12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探析

近些年来,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学前教育对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被愈来愈多的人所认识。在学前教育改革过程中, 课程文化作为影响优质幼儿园建设的关键, 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幼儿园课程文化与优质幼儿园

幼儿园课程文化是利用幼儿园主体性文化资源以实现其特有的教育目的, 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各种育人性资源的总和。幼儿园课程文化集中体现了一所幼儿园独特的底蕴和品质, 是幼儿园的精神内核, 是区别于其他组织机构的标志。根据文化基本构成的普遍观点, 幼儿园课程文化大致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课程物质文化、课程制度文化、课程行为文化和课程精神文化。幼儿园课程文化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渗透, 相互补充, 共同构成一个群体文化整体, 进而营造出幼儿园独有的育人氛围。

优质幼儿园是以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为指导的, 具有独特的文化模式、经营特点和个性特征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在优质幼儿园中能获得适合其个性发展的优质教育。优质幼儿园具有独特性。每所幼儿园都有活动室、运动场、自然角、教玩具以及花圃、道路等独特的教学、生活及环境设施, 这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设施既体现了幼儿园独有的文化特征, 也体现了幼儿园的课程物质文化, 并影响着教职工和幼儿的思想、观念与行为。

优质性是优质幼儿园的重要内涵, 是对幼儿园各项工作的高水平要求。优质性体现在园风、班风、教风、学风、人际交往、对外关系等幼儿园的群体行为和个体活动之中, 反映了幼儿园的课程行为文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 一所优质幼儿园的建构必须以课程行为文化为核心, 并用课程制度文化来予以保证。优质幼儿园应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一系列课程教学规范和标准的指导下, 构建幼儿园课程制度文化。

综上所述, 优质幼儿园独特、优质、稳定的内涵实际上是对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的要求, 即优质幼儿园的建构应以建设幼儿园课程文化为发展重点。

二、优质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

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适合优质幼儿园发展的课程文化, 需要在认真审视社会大环境及幼儿园内部发展状况的基础上,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理念为指导, 以价值观和教育理念的变革为核心, 以幼儿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即幼儿的社会化和文化化为落脚点, 实事求是, 因时、因地、因事制宜。

1、构建园本课程文化

园本课程文化是幼儿园的立园之本, 是幼儿园形成自身办园特色的基石, 是幼儿园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经过多年建设和积淀所形成的内化的、独特的、稳定的办学特征、品质和风貌。归根结底, 园本课程文化是幼儿园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与众不同的风格。每一所幼儿园都有自身的历史文化, 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课程开发、活动实施、幼儿成长记录与评价的课程体系, 并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幼儿园在建设优质课程文化时, 首先要认清本园的课程文化实际, 了解本园的历史文化, 审视本园的课程历史, 在继承、利用已经积累的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分析和创造性地改造这些文化, 以形成符合优质幼儿园需要的课程文化。其次, 幼儿园要结合本园的当下文化, 创新园本课程文化。幼儿园课程文化作为优质幼儿园的核心, 始终受到教育任务变化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制约, 基础教育改革、学前教育改革以及家长对幼儿培养的要求均会在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及实施上有所反映。幼儿园管理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 随时根据社会文化的时代要求、幼儿园文化主体的内在要求以及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 不断调整、充实与完善园本课程文化。

2、统整幼儿园课程文化资源

幼儿园教材是课程文化的一个载体。优质幼儿园要进一步拓展教材的思想性和科学性, 依托优质文化资源, 丰富教材的文化意蕴, 从而体现优质幼儿园的优质性。优质幼儿园的课程文化不应也不能脱离本国、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特质, 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当地健康的民俗文化为幼儿园课程文化的创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 对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便是引导幼儿了解书法、绘画、建筑、文学作品等优秀文化, 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良好的文化品性和心理素质。优质幼儿园具有极强的区域性, 其课程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总是与特定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生活紧密相关, 无法脱离民俗文化的影响。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文学、民间游戏等民俗文化往往生动活泼, 通俗易懂, 寓教于乐, 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与感染力。充分利用健康的民俗文化, 这是优质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的内核之一。

课程文化是多元文化的整合与创新, 是世界先进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的综合体现, 是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本土认同和适应。在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和选择教材内容时, 幼儿园管理者应考虑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幼儿的需要, 应鼓励教师编写、采用和实施乡土教材、地方教材等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教材, 有效实现幼儿园课程体系对世界先进文化、本民族和本地区优秀文化的接纳与融合。课程文化统整不是各类优质文化的拼盘式的简单叠加, 而是要在统整优质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园本文化认同, 内化为优质幼儿园自身的课程文化体系。

3、培育幼儿园课程文化的领导者与实践者

优质幼儿园的课程文化建设应从观念形态上还原课程的文化主体地位, 将课程自身视作一种文化形态, 即课程文化。这样, 课程就不再是一种无自主性文化品质的文化传承工具, 而是一种具有自律、自主及自为性文化品质的建构性文化。从文化学视角, 对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实践进行深入观察与思考, 在各自独特的文化层面上沟通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 努力培育出一支极具文化敏感性、洞察力与创新精神的文化建设队伍, 尤其是发挥园长的文化领导作用与教师的实践作用, 这是优质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的任务之一。作为幼儿园课程文化的引领者, 园长的思想境界、工作作风、领导艺术、性格、兴趣、知识能力结构等对幼儿园课程文化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园长要以身作则, 注重个人修养, 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幼儿园课程文化建构中的作用, 扩大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对幼儿园课程文化的影响。

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的关键人物。作为课程文化建设的实践者, 教师要自觉和富有成效地提高建设和实施课程文化的能力, 在课程文化建设中不断增强自己对课程文化的反思能力。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这既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园教师课程文化实践的新要求, 也是优质幼儿园对教师的要求。与传统理念不同, 优质幼儿园课程文化强调要培育、提升、拯救幼儿自己的文化, 让幼儿文化成为幼儿园文化的主旋律。幼儿具有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和文化活动方式。优质幼儿园课程文化不应以成人文化生硬地代替幼儿文化, 而应在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各个方面与幼儿独特的文化活动方式相一致, 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文化遵循自身规律向成人文化转变, 逐步实现幼儿的社会化和文化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东.课程文化自觉:实现课程改革的文化转向[J].当代教育科学, 2004, (18) .

上一篇:掺苯甲酸法下一篇:“契约式”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