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与旅游文化

2024-07-21

幼儿教育与旅游文化(共12篇)

幼儿教育与旅游文化 篇1

摘要:从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出发, 探讨了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过程中的三个基本问题:高职教育文化的内涵、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的目标指向和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关键词:高职教育文化,企业文化,结合

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它反映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人文、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价值追求等。

2006年, 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启动了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增强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笔者认为,形成先进的高职教育文化,也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目的之一。只有形成自身的文化,高等职业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教育类型,才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高职教育文化的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姓“高”名“职”。“高”说明高职教育文化要有大学文化的特点,是大学文化的一种。何谓大学文化?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一代又一代大学人对文明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所积累和形成的精神成果以及蕴含这种精神成果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大学是以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为基本职能的,这三个方面的精神、制度、物质成果的总和就是大学文化。高职院校具有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类似于大学文化,高职教育文化由三个部分组成:包含高职院校物质条件在内的物质文化;包含高职院校各种规范性、系统性的规章制度在内的制度文化;包含学校成员共有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心理状态、道德情感、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在内的精神文化。“职”就是职业,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就目前而言,我国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大多是在企业找到自己的职业,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职教育是否成功就要看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否受到企业欢迎。因此,高职教育文化中必须体现企业文化要素。因此,“职”就决定了高职教育文化具备企业文化的某些特点。高职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高职教育定位决定了高职教育文化的内涵。高职教育文化本质上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文化,是影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元素。

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的目标指向

企业文化是指全体员工在企业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共同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企业文化也包括三个层次:符号文化、制度/行为文化、观念文化。企业文化的核心被提炼成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当今的企业管理已经由科学管理上升到文化管理,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职教育的本质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通过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企业文化的融入使得高职教育真正区别于普通大学教育。

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全面零距离”就业“全面零距离”是指高职毕业生在就业时“职业技能零距离”与“文化零距离”。“职业技能零距离”就业是指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具备职业岗位所需的全部职业技能,毕业生不需要经过适应性培训就能上岗。“文化零距离”就业是指高职院校毕业生对就业企业的文化非常熟悉,对该企业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具有胜任岗位工作所需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刚进入企业时就有企业老员工般的成熟心态。在高职教育文化中引入企业文化,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就对企业文化有全面的认识,切身感受到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有了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学生就能够自觉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进行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的训练。这样就缩短了高职院校毕业生进入职业岗位时所需的适应期。

提高校企合作的紧密程度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教育文化,使得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有了共同的文化基础,有了共同关心的问题,有了沟通的共同语言。学校和企业都把目光聚焦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这样能够切实提高校企合作的紧密程度。高职院校可以尽量利用企业资源为教学服务,同时像企业那样经营好每一笔教学资源,使学校教学资源在产学研结合中发挥最大作用。

促进高职教育文化的创新大学曾被人们称为“象牙塔”,大学的围墙把社会文化和大学文化隔离开来,使得大学文化可以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企业因与市场的距离最近,对市场变化最为敏感,因此,企业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否则企业就会被市场淘汰。企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使得高职院校与市场有了一个文化层面上的接口,市场需求变化不光通过技术的更新,还通过文化上的进步影响高职教育,促使高职教育文化不断创新。在物质文化层面上,高职院校要学习企业的符号文化。学院的标志、标准色、校园环境、师生着装、网站、报刊等都要具备学院的行业特色,要体现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就目前而言,我国高职教育产生的时间还不长,高职院校管理仍然是个突出的问题。因此,在制度文化层面上,高职院校要向企业学管理,学习企业管理的有序和高效,尤其是向企业学习文化管理。通过文化创新,使得高职教育的文化底蕴更加宽厚,更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的实践

尽管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为企业所用,尽管企业文化能给高职教育注入活力要素,但企业文化却不能取代高职教育文化。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要遵守以下原则:

以高职教育文化为主导高职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不光要有熟练的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创新精神,最为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在这一点上,企业文化很难做到,因为企业由于其追求利益的天性而容易短视。从全球企业的发展史来看,再优秀的企业也很难逃脱企业生命周期的宿律。高职教育文化和企业文化同属社会文化,高职教育文化要坚持在社会文化发展中起引领作用,代表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人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职教育文化要以高职院校的长远健康发展为目标。在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的过程中,高职教育文化不能被动地接受企业文化,而应主动吸收企业文化的精华再造更先进的文化,通过所培养的人才去影响企业文化,引领社会文化。在引进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没有将校园内全部的道路名称完全采用企业的名字命名,而是根据校园内的区域划分而采用不同策略。在校内实训基地区(包括实习工厂、实训楼、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道路全部采用合作企业的名字命名,以体现企业文化的特点。而在学生生活区、学习区和公益区(包括校门区)的道路则全部采用名人名字、名言、励志词等来进行命名。学院办公区的道路则采用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的词语来命名,以体现大学文化的特点。这种命名策略充分贯彻了高职教育文化为主导的思想,使得学生在校期间能充分得到高职教育文化的熏陶。

对企业文化要有选择企业文化有多种,每个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因此,高职院校要选择性地吸收企业文化。第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与学院校训相一致的企业文化;第二,强调社会效益的企业文化,唯利是图的企业必定有很多文化内涵与高职教育文化相冲突;第三,与学院的行业特色相同的企业文化;第四,某些类别的企业文化;第五,处于同一区域中企业的企业文化,由于处在同一区域,社会文化的大环境相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着共同的文化基调。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选择企业合作伙伴时,不光考虑企业的技术因素,还考虑了企业的文化内涵。中联重科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至诚无息,博厚悠远”,它与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服务社会的高技能人才的宗旨相吻合。因此,学院与中联重科开展了校企共同发展的深度合作,实施“订单”培养,到目前已有3届学生。

文化结合有层次企业文化有它丰富的内涵,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教育文化时可分为两种情况:“合一型”和“混合型”。“合一型”就是指有的企业文化要完全变成高职教育文化的一部分,主要是指企业一些科学求实的做法,如企业高效的制度管理、企业员工的绩效管理、企业形象设计、团队协作等。通过实施部分校园环境的企业化,能够有效实现高职教育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结合。在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楼的大部分教室已经车间化,教师和学生进入实训室时完全按照企业方式进行管理,如穿工作服、打卡进入等。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也参考了企业员工的考核机制,重视过程管理。“混合型”就是指有的企业文化在高职教育文化中保持自己的企业身份,如某些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特殊制度等。在高职教育“订单培养”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要明确地告诉学生哪些是学院的要求,哪些是企业的要求。

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是高职教育的特色使然,是大学文化与时俱进、兼容并包、保持自身先进性的必然。通过吸收企业文化的精华,高职教育文化形成自身的特色,确保文化的先进性,最终才能在社会文化中起到引领作用。因此,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高职教育文化建设。在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过程中,各个院校必须积极研究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有效融入自身文化之中,在文化建设上起到示范作用,引领高职教育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德广.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作用[J].高校教育管理, 2007, (1) .

[2]罗金凤, 王广新.高职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6) .

[3]杨泉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4) .

[4]黄南永.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衔接企业文化的路径[J].教育与职业, 2008, (14) .

[5]张德, 潘文君.企业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6]郭广银, 杨明.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7]刘增安, 张小菊, 刘立红.论高职院校企业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J].教育探索, 2008, (7) .

幼儿教育与旅游文化 篇2

继续教育文化与教育战略不仅仅涉及到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体方向和总的原则.继续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性的活动,她担负着最为根本的文化传递,使受教育者获得主动追求理想价值的意志.教育文化是随着和谐社会文化的`构建和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而对继续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背景下揭示出来的.

作 者:龙之荣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湖南,永州,425100 刊 名:文学界・人文 英文刊名:LITERATURE HUMANITIES 年,卷(期): “”(4) 分类号:G720 关键词:继续教育   教育文化   教育战略  

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与教育 篇3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概念;关系

文化人类学(Anthropology)是一门全面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它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类群体及个体的文化交流、传承及习得。教育学作为专门研究如何培养人类下一代问题的一门学科,也肩负着传递知识、传播文化的功能。这样文化人类学与教育学之间就有了天然的纽带。在中国,文化人类学和教育学一样,都是“舶来品”。在学术反思潮流的影响下,人类学“本土化”的“呼声”很高,“教育学”也开始注重研究自己的“文化性格”。人类学通过研究文化来理解人性,教育研究通过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来揭示“如何培养人”,两者的共同研究对象都是“人”。那么,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下,文化与教育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一、文化与教育的概念

1.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是文化人类学最核心的概念之一,每位人类学家都有自己对于文化的定义。同时,文化概念也是社会科学领域最复杂的概念之一。每位研究者在使用文化概念时都会定义它。

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Tyllor)認为:“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论,是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

美国人类学家哈维兰(William A. Haviland)认为:“文化是一系列规则或标准,当社会成员按其行动时,所产生的行为属于社会成员认可合适和可以接受的范畴之中。”

吉尔茨(Clifford Geertz)则认为:“文化是指从历史沿袭下来的、体现于象征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表达的传承概念体系,人们以此达到沟通、延存和发展他的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

虽然不同的人类学家对文化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界定,但是一般都认为文化具有如下特点:

(1)文化是共享的;

(2)文化是习得的;

(3)文化是整合的;

(4)文化是以象征符号为基础的;

(5)文化是适应性的;

(6)文化是变迁的。

著名人类学家博厄斯提出了他的文化相对论(culture relativism)理论。然而,与其说文化相对论是一种理论,不如说是一种方法论,是一种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或者说是一种研究文化的态度。博厄斯认为,各民族文化的价值是平等的,不能用高低等级加以划分。也就是说,不能像古典进化论者那样认为西方是最高标准,其他文化则处于进化路线的低级阶段。博厄斯强调,每一个民族都有其值得尊重的价值观,不论用哪一个外族的观点和价值体系去衡量都是不准确的。因为这不仅不能真正理解该民族及其文化的含义,而且还会使自己戴上有色眼镜,用所谓西方发达国家的眼光去看待“落后”民族,这只能导致西方人无节制的自我膨胀情绪。因此,评价一种文化的价值,不能以自己的文化为标准。不同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价值和功能,任何一种文化只能从该文化的内部去研究、去理解。

2.教育的概念

所谓教育,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自人类产生以来就产生的,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即只要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活动,都可称之为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人类社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活动。

人类学对教育的界定与其对文化的理解具有密切关系。人类学视野中的教育,实际上被看作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过程。关于教育,综观人类学的发展史,主要有五种不同的观点:

一是认为教育是文化濡化,强调教育是实现文化如何在群体内部代际传递的途径。二是认为教育是文化传播,强调教育是导致文化要素的空间或群体间分布上的迁移和变动的途径。三是认为教育是文化传递,强调教育是把文化作为象征或符号在群体内部历时性的社会传递过程。四是认为教育是文化传承,强调文化的年长一代向下一代传递,而年青一代习得的社会过程。五是认为教育就是文化学习,强调教育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环境不断的能动适应过程。

综上所述,在人类学中的教育是传承和传播文化的主要机制和途径。

二、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一方面,文化其本意就是培养、培育、教养,这被认为是典型的教育本义;另一方面,文化也是教育某种意义上的积累延伸。文化要传承和发展延续,就需要教育。文化是某一群体共享的意义体系,任何文化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广泛传播,从而形成群体观念,获得社会共享,演变成文化。

文化人类学中无论是进化论还是传播论,都是文化等级主义,只不过一个是历时的进步过程,另一个是共时的扩散过程。而赫斯科维茨的文化相对论颠覆了它们:每个文化都有它自己的特色和价值,它塑造特定社会的人们的行为和习惯的思维模式,对其各群体所起的作用是相等,文化谈不上进步或落后。因而,要尊重不同文化的相互差异,谋求各种文化并存。人类学认为,教育是文化的传承与习得,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社会的代际文化传承不仅是在学校中进行,也是在家庭和社区活动中实现的。

本尼迪克特(R.Benedict)提出美国文化中教育的三个传统功能:传递文化、转变文化或者过渡文化及改造文化的功能。她力证教育具有“建立和打破”社会秩序的力量,赋予青少年自治和自我认识力,为向成年转化做准备,并对社会和人都具有改造的意义。

人类学家透过文化来看教育,教育被赋予文化意义。“任何文化都看成是一个整合的系统,并且研究作为这个系统各部分的所有制度、习俗和信仰的功能。”任何文化现象都满足人类实际生活需要的作用,即都有一定的功能,它们中的每一个与其他现象都互相关联、互相作用,都是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教育是使文化得到延续的工具。“教育的意义在于就是训练后生如何应用工具及器物,如何接受种种传统习惯,如何使用社会权利及责任。”本尼迪克特也认为:“每个社会都会产生一种理想的成年人的性格,每个社会都会努力以濡化造成某种理想的成年人性格。”教育是训导儿童学会和遵守文化规范、形塑文化人的工具。因此,从人类学视角来看,它是实现儿童文化的途径,也是维系文化的重要制度。

德国著名教育人类学家斯普朗格提出“教育是文化过程”的重要命题,即把教育当作是通过“摄取吸收文化价值,体验陶冶多维的人,促进生命个体总体生成”来实现其文化过程的思想,对我们了解教育的文化行提供了重要线索。文化决定教育,教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必须遵守文化的价值、性质和形式,但是教育又反作用于文化,没有教育就没有文化的存在,教育是文化传递与文化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和部分。

综合文化人类学家关于文化与教育的观点可以得知,教育作为文化与知识的传承,具有一定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文化生成积淀功能

它对文化成员中的发明发现的认可、保存,也指对外部文化的吸收、纳入的过程。它不是对现有文化的堆积和简单相加,它总是根据主体文化价值,把各种文化创新有机地、积累地编入整体文化中,结合成一个有机的体系。

2.教育具有文化传递功能

文化具有被传递性,即通过教育传递,人们才能了解其中的意义、观念、技术,才表现出群体性。

3.教育具有文化选择功能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包括了对文化的挑选、糅合、加工整理等制作过程,选择文化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也是按照社会或国家需要进行取优去劣的过程。

4.教育具有文化创造功能

任何教育结果都不是简单复制,教育对文化具有更新作用,教育是对文化积淀、传播和优化,也是在创造新的知识,从而促进文化的更新、创造,发明和发现。当然,教育的文化功能发挥何种性质、多大程度的作用取决于多种因素。

教育的文化功能值得我们在当代认真思考,文化人类学正是给了我们一把理解文化与教育的钥匙去解决中国教育研究中极不善于从无处不在的文化中汲取“营养”的“空中楼阁”,以及教育研究中的“闭门封闭”,无视它同诸多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的复杂联系,使教育研究缺乏“文化的思考”,从而失去了丰富的文化理论的“滋养”。

参考文献: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绫部恒雄.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1988.

[3]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5]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7]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8]弗雷德里克·巴特.人类学的四大传统.高丙中,译.商务印书馆,2008-12.

[9]杰里·D.穆尔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欧阳敏,译.商务印书馆出版,2009-07.

[10]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王卓君,译.商务印书馆,2009-07.

[11]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12]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8.

[13]拉德克利夫·布朗.社會人类学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14]马林诺斯基.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31.

[15]庄孔韶.教育人类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21.

[16]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03:190.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 篇4

现代幼儿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期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人们对教育、科学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强, 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分支, 也得以系统化和完整化。在20世纪中期, 中国引进现代幼儿教育理念, 并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与现代幼儿教育相比, 中国传统的幼儿教育起源较早, 像我们熟知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就是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典型代表。由于受封建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传统的幼儿教育内容主要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 例如至今幼儿教育中仍然沿用的《三字经》、《论语》等。不可否认的是, 传统文化中也存在一些糟粕, 对幼儿教育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1. 蒙以养正。

中国传统的幼儿教育, 强调选用正确、科学的教育方法, 保证幼儿在接受教育和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不受不良环境的影响。例如《三字经》中提到“人之初, 性本善”, 但是由于幼儿的自我辨别能力较差, 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 如果不能给幼儿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或是教授的知识不合符标准规范, 就很容易人幼儿养成错误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念, 一旦这种错误的习惯和观念形成, 在后期的教育中将很难加以改变。因此, 传统的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视正确教学方法和正面教学内容的作用, 《易经》中提到:“蒙以养正, 乃圣功也。”, 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待幼儿教育的基本态度。除此之外, 结合幼儿学习的特点:活泼好动, 模仿能力强, 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望强烈, 因此如何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也是传统幼儿教育所关注的问题之一。“躬身正道, 为人师表”, 作为幼儿教师, 不仅要采用灵活、正确的教学方法, 从规范自身行为和言行做起, 为幼儿树立模仿的榜样, 以自己的正确行动向幼儿展示哪些事情该做, 哪些事情不该做, 从而实现“蒙以养正”的幼儿教育目标。

2. 早喻教。

宋代大学问家朱熹在《大学衍义》中提出“正其本, 万物理。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 就幼儿教育方面来说, 幼儿作为个人教育和成长发展的基础阶段, 如果不能在幼儿时期进行规范教育, 一旦养成坏的习惯, 在后期将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中国传统教育历来提倡早教, 尤其是一些民间流传的“神童”, 使得一些望子成龙的父母产生了片面的教育观念, 认为幼儿教育越早开展越有利于幼儿的成长发育, 在教育方式上也是花样百出, 往往忽略了幼儿的客观接受能力;在教育内容上也以偏、难知识为主, 给幼儿的学习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传统文化中也有对幼儿早教持相反观点的, 例如在中学语文课文中有一篇课文《伤仲永》, 方仲永在幼儿时期是小有名气的神童, 提笔能画、放笔可诗, 但是由于教育方法不当, 在成年后“泯然众人矣”。

3. 严慈相济, 教爱相辅。在传统的中国家庭中, 父母在幼儿教育中有明确的职能划分, 通常情况下, 父亲在幼儿教育中扮演严厉、苛刻的形象, 母亲则扮演慈爱、关怀的形象, 因此, 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 父母通过“一正一反、一严一松”的交叉教导, 一方面能够帮助幼儿时刻了解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从而不断的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改正, 实现螺旋上升的学习趋势;另一方面, 通过鼓励、关怀, 又能够让幼儿产生不断学习的动力, 在寻找自身学习缺陷、遇到学习困难时不至于垂头丧气。无数的中国传统资料中也体现了这样一个道理:幼儿教育中缺少“严慈”中的任何一个方面, 都会使幼儿教育朝着错误方向发展。例如在《韩非子》中提到“慈母之于弱子也, 爱不可为前。然而弱子有僻行, 使之随师。有恶病, 使之事医。不随师则陷于刑, 不事医则归于死。”, 古代言语中也有“严家无悍虏, 慈母有败子”的手法。由此看来, 不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反映, 还是幼儿教育的实际需要, 父母在幼儿教育中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坚持“宽严相济, 教爱相辅”的教育原则, 是保证幼儿教育质量,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幼儿教育

1. 中国传统文化中幼儿教育的基本形式。

家庭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家庭的兴衰主要靠子子孙孙代代相继, 家庭教育好坏极大地影响甚至决定着这个家庭的兴衰。因此, 家庭教育受到高度重视。幼儿教育是个人成长的基础, 家庭教育也就必然成为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基本形式。中国古代不少教育家论述了家庭对幼儿所具有的特殊优势。幼儿自出生就在父母身边成长, 与父母长时间相处, 有很深厚的感情, 父母对幼年子女的教育容易奏效, 孩子天然地愿意听从亲人的教诲, 因此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可以发挥比教师和任何圣贤更有效的作用。

2. 中国传统文化中幼儿教育的基本内容。

传统幼儿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以伦理道德规范的初步训练、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等日常生活的常规训练为主, 辅以简单的文化知识学习, 为入学作准备, 为长大成人打基础。总的精神是教幼儿守礼, 坐、立、行、起居、饮食等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规范。尊老敬长是幼儿道德教育的重点。朱熹在《童蒙须知》中提到:“若父母长上有所唤召, 必当疾走面前。”长辈有所教诲, 必须低头听受, 不可妄发议论。回答长辈问话时, 要站立, 语言要详缓, 不可打断长辈的话, 更不得顶嘴抗辩。

参考文献

[1]常亮, 贾晓英.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植根学校教育教学[J].魅力中国.2010 (03) :19-21.

[2]李英, 崔学文.传统文化教育价值研究与实践探索[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02) :46-47.

腾冲教育与名人文化探究 篇5

摘要:腾冲地处祖国边疆,却不是教育和文化的边缘,这里重视教育,英才辈出。腾冲素有崇文尚教,拥有源远流长的教育,文教昌达、教育发展、办学形式多样、学校较为普及,同时总结、沉淀出学规严格、治学严谨, 倡导女学、开明教化,学做合一、躬行实践, 尚古崇新、中西合一的教育特点,涌现出了云南辛亥革命首义领袖张文光、民国元老李根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等一批影响云南乃至中国的历史人物。促进了腾冲教育与名人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腾冲 教育 名人文化 1引言

腾冲有2400多年的开发历史,素有“极边第一城”的美誉,位于云南保山市西南部,是祖国西南的一个边疆县,与缅甸接壤。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经济得到发展、文化得到了交流、教育也受到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千百年来,中原文化、南诏文化、边地少数民族文化和外来的东南亚、南亚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腾越文化”。腾冲人还有较长“走出去”的历史,走出国门的腾冲人,尽管走出国门的原因各异,人生经历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关心、热爱教育事业。在这样的环境下,铸造了让人感觉奇思妙想的教育及影响广泛、深刻的名人文化。2腾冲教育

2.1教育发展概况

腾冲素有崇文尚教传统,据《腾冲县志》记载,明成化十年(1474年)腾冲指挥使司陈鉴始设司学,开始兴教办学。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腾冲修建孔庙——黉学(即学宫)。此后,腾冲设立书院、社学、义学于城乡各地。明弘治六年(1488年),腾越兵备道赵炯建立“秀峰书院”,清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知府杨瑞宪又再行扩建。清乾隆三年(1738年),州判朱儒璇倡办义学,将界头回龙庵私塾改办为义学,至光绪中期,同知陈宗海竭力推广义学,新老义学发展到64馆。明清两代,腾冲的书院、社学、义学和私塾,先后培养出不少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有的被国家录用,有的返乡兴校办学,为地方培养学子,成为腾冲教育的先驱。寸式玉,赵端礼等7位举人曾先后主讲来凤书院20多年,晚清举人王开国一生开办私塾,寸辅清致力开创保山、腾冲的中小学校,他们均成为清末和民国年间腾冲教育界的知名人士。清光绪二十年(1903年),来凤书院奉命改为腾冲县立高等小学堂,1912年,开办了师范传习所。这时,腾冲已有80多所各类学校。1905年至1915年的10年间,腾冲到大理、昆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中高等学校读书的就达170人,到日本留学的37人。辛亥革命后,1915年腾冲创办县立中学,此时,腾冲已有各类学校123所,到1949年底,全县共有中学和职业学校7所,文教发达为全省边境各县之冠。2008年底,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476校,在校学生129490人。其中,普通中学33校,高中在校200班,11176人,初中在校595班,31395人;职业中学2校,在校119班,4317人;小学397校,在校2288班,62591人;幼儿园43所,学前班447班,在园在班儿童19836人。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99.78%;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8.8%,巩固率99.0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1.6%;残疾儿童入学率98.64%;3—6岁儿童入园入班率66.2%,腾冲教育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不断开创新局面。

2.2促进教育发展的因素 2.2.1崇文尚教的传统

腾冲素有崇文尚教,重视教育。成化十年(1474年)腾冲指挥使司陈鉴始设司学,开始兴教办学。从此各种书院、社学、义学出现,开始重视教育、发展教育。

2.2.2特殊的环境

腾冲地处祖国西南的一个边疆县,西部与缅甸毗邻,2400 多年前,中国先民开辟的南方丝绸之路,经腾冲进入缅甸抵达印度、阿富汗等南亚国家,腾冲成为了古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借此发展成东南亚重要的翡翠加工贸易集散地,同时这里生态优越、环境优美,境内有被誉为“物种基因库”高黎贡山,“国家4A级风景区、全国环境优美镇”的和顺镇,有世界罕见的火山地热,还拥有一段荡气回肠的抗战历史,腾冲还与国内其它边境县份有最大的不同,它的汉文化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与外界不断接触、交流中,汉文化与边地少数民族文化、异域文化相互融合,从而形成和谐、和顺为核心内涵和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地域文化。在这样一个特殊坏境的孕育下,促使腾冲的教育得到发展。2.2.3腾冲人“走出去”的历史

“走出国门的腾冲人”在“穷走夷方急走厂”的商旅文化影响下走出国门,有的生活在国内,有的生活在国外,但他们都积极投身教育、捐资兴校、培养人才,为腾冲的教育作出贡献。他们首开腾冲女子教育的先河,为腾冲建立了门类齐全,形式多样的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捐资助学、慷慨解囊;重视人才培养、视教育为改变社会的力量;培育腾冲的新教育;于1924年由华侨集资兴办了和顺图书馆,堪称中国乡村文化界第一。“走出国门的腾冲人”不仅是重视教育的倡导者,更是腾冲新教育的先行者。腾冲人“走出去”的历史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2.2.4腾冲伟人的推动

在腾冲教育发展中,一些人物对腾冲的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推动了腾冲教育的发展,他们有李生庄、李根源、张问德等。

李生庄,腾冲大众育家。他思想激进、博学多才,在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建设边疆、新办师范民族教育,发展新闻事业等众多发面都有建树。他积极参加民主运动,是“五﹒四”时期云南运动领导人之一。

李根源先生是民国元老,是名重天下的云南乡贤典范, 他阅历丰富、博学多才、能文能武, 虽然不以教师为职业,却积极投身教育,尊师重教、重视人才培养、视教育为改变社会的力量、热心家乡的教育事业, 开创了云南军事教育的新天地, 培养出了朱德等一批著名的军事家,开创了腾冲职业教育的先河。他对教育的重大贡献有:

一、开创和提升了云南的近现代军事教育, 对云南乃至中国的近现代军事教育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二、开创了腾冲农、工、商职业教育的先河, 促进了极边之城腾冲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竭力收集金石, 精心编篡方志,”抢修《永昌俯文征》,为云南乃至中国的历史研究和文化教育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文史资料。

四、他对“云南人的真精神”的概括, 集中、升华和张扬了云南人的内在价值,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五、与同时代一批军政和社会文化名流交往,以“桥”的方式远播了云南人的智慧,今天它又成为云南与内地教育文化交流的桥。

寸树声、张问德等抗日人士。在近现代,中国人背负着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清政府的腐朽和专横、英国侵略者马嘉理的窥探,日本鬼子的践踏,边疆腾冲成为近现代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前沿,反帝反封建始终是腾冲教育的一条双行不悖的主线。“边地烽火急”,教育深深的烙下了民主革命印记,推动教育的发展。2.3教育发展前景

腾冲崇文尚教、重视教育,拥有良好的教育基础,发展前景好,形成快速发展的腾冲教育。3腾冲名人文化 3.1腾冲名人

在源远流长的教育中,涌现出了众多名人,有云南辛亥革命首义领袖张文光、民国元老李根源、哲学家艾思奇、美籍华人伍达观先生、抗日县长张问德、首举抗日义旗的刘楚湘、寸海亭、李珍国等。

3.1.1云南辛亥革命首义领袖张文光

张文光,打响腾越起义第一枪“滇省首义”,在云南辛亥革命首义——腾越起义中,他是领袖和先锋。张文光、刀安仁、刘辅国等同盟会会员发动的腾越起义,是孙中山先生和同盟会领导发动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11年12月27日,起义打响了云南辛亥革命的第一枪,3天后昆明重九起义爆发,使云南成为辛亥革命最为彻底的省份之一。

3.1.2民国元老李根源

李根源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云南辛亥起义的名将。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出生在云南省腾冲县。少年时,受到家庭及师长的严格传统教育,青年时期,留学日本,刻苦攻读,追求真理,创办刊物,宣传革命,为首批同盟会会员,归国后,创办云南陆军讲武堂,培养革命军事骨干,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人民政协会议,赞新中国的成立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并为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操心尽力。李根源一生从军从政、奋斗不息,同时在故乡文化建设方面贡献昭著,先后辑录、编纂、重刻了《明滇南五名臣遗合刊》、《杨宏山存稿》、《担公遗诗》、《张愈光诗文集》、《南园诗集》等十余种滇人之重要著作。云南“重九”起义后,李根源领兵西上,后将其经历加以记录整理,著成《西事略》一书。他给后人留下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3.1.3哲学家艾思奇

艾思奇原名李生萱,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1910年生,腾冲县和顺乡水碓人,艾思奇是他的笔名。两岁时随父母定居昆明,青年时两次东渡日本求学,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赴延安,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马列学院等机关单位任教,曾任毛泽东主席的哲学顾问。1959年艾思奇同志任中央高级党校副校长、哲学研究室主任。著有《大众哲学》、《辨证唯物主义纲要》、《哲学与生活》等著作。他不断追求探索真理,忠诚于党的事业,为哲学走出象牙宝塔,置根于中国民众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发展献出了毕业精力。毛泽东主席对艾思奇所做的贡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他是学者、战士、真诚的人。

3.1.4美籍华人伍达观先生

伍达观出生于云南腾冲城关(腾越)镇,是香港著名实业家和慈善家,美籍华人,成立了“伍谢瑞芝基金会”。他早年远赴美国研读纺织工程学,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勤工俭学,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获得博士学位。学成之后,伍达观先生在大学里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业绩斐然,取得了令全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科学研究成果。70年代,伍达观先生回到香港进入商界,历经艰难困苦、沧桑风雨,以顽强的毅力、不屈不挠的精神奋力拼搏,终于取得巨大成功。事业既成,他遵循“钱财取之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信念,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伍达观为振兴家乡腾冲教育、培育优秀人才,帮助贫困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救济农村孤寡老人,做出巨大贡献,1993年到2009年共向云南捐资8000多万元,其中:捐给家乡的资金大1300万元,他的这些善举为家乡的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是腾冲县捐资助学,发展福利事业第一人。3.2文化地

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和源远流长的教育,孕育了众多的名人,也铸就了灿烂的名人文化。这里有张文光墓、李根源故居、艾思奇故居、国殇墓园、和顺图书馆等,能深刻感受名人文化。在这些地方,感受张文光、李根源、中国远征军等这些革命人士、爱国人士的革命精神、爱国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向艾思奇学习,继承和发扬他作为党的忠诚而坚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战士的高尚品德、革命学风和革命战斗精神,坚定不移地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在伍达观先生身上,学习他然热爱中国、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民族的精神,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善于“克己利他”。

多年来,这些地方作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断地激励着大量前来拜访的人们。这里再现了革命先驱当年的风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奉献精神,发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同时也丰富当地的文化内涵。腾冲灿烂的名人文化,激励着人们,推动着腾冲教育的发展。4腾冲教育与名人文化的关系

腾冲的教育与名人文化相辅相成、相互包含、相互作用,互为目的和手段相互交融。在一定的环境下,教育出现并得到发展,培育出一些名人,促使名人文化得到发展,名人文化的发展也同样促进和推动着教育的发展;而一定的教育也反映着一定的名人文化。腾冲的教育与名人文化就在这样的关系中共同发展进步着。5结束语

腾冲拥有崇文尚教的传统、源远流长的教育。这里重视教育,英才辈出,有民国元老、爱国志士、哲学家、文人学者、侨领等众多名人,铸就了灿烂的名人文化。教育与名人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交融,共同促进了腾冲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有凯.浅谈李根源与云南教育[M].昆明: 云南美术出版 社, 2005.[2] 政协腾冲县委员会.走出国门的腾冲人[M].昆明:云南民族出社,2009.[3] 邓有凯﹒腾冲近现代教育初探﹒云南电大学报,2005.6 [4] 杨志稳,邓有凯﹒李根源对云南教育的五大贡献﹒云南电大学报,2006.3 [5] 尹康平﹒“走出国门的腾冲人”的教育情结﹒保山学院学报,2011 第 6 期

幼儿园文化建设与幼儿发展 篇6

幼儿园文化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经过自身努力,外部影响,历史积淀形成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幼儿园文化涵盖幼儿园的各个层面,一般可分为形象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种形态。在幼儿园文化建设与幼儿发展中,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形象文化建设,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形象文化是幼儿园文化建设中最基础的外在表现,体现了幼儿园的办园品位和格调,集中体现在幼儿园孩子生活、学习环境的创设上。

首先要不断改善办园条件,为教职工和幼儿提供舒适优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更好的发挥幼儿园教育环境所具有的多种育人功能。

其次是美化校园的环境,创设适宜于儿童生活的环境氛围。在环境创设方面,我们努力追求“绿化、美化、儿童化、教育化、特色化”。

幼儿园的形象文化除了以上的外显特征以外,还具有隐性的特征,那就是安全工作。安全工作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它的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将安全工作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并成立“家园治安联防队”,定期组织演练、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二、创新制度文化建设,奠定幼儿健全的人格

“以幼儿为本”幼儿园制度文化既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手段,又是幼儿园管理思想和管理风格的重要体现。我园坚持“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强调在制订和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要体现人的价值。为了将各项制度内化为全体教职工的自觉行为,我们在建立、修订制度之前,首先向教职工宣传,使其明确我们的意图,并发动全体教职工参与讨论,人人献计献策。由于制度的建立,有教职工自始自终的参与,教职工对制度规定的内容有高度认同感,增强了教职工的责任意识,也保证了正常的工作秩序,教职工都 能找到对自己工作的定位,具有充分的创造和发展的空间和氛围。

家长参与制度建设也是我们工作的一大特色,新《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在工作中我们以平等的态度唤醒家长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家长主动参与,积极合作的热情,为幼儿园的工作献计献策,使家园融为一体,形成教育的一致性,以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三、注重精神文化建设,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尊重信任、合作互免、宽松和谐、文明健康的精神文明才是发展的内部动力,是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我园通过认真总结提炼本园优良传统,紧密结合时代精神,提炼从办园理念到学风、教风、园风等一系列办园主体精神,用先进的文化感染人,用明晰的观念引导人,形成了幼儿园的精神文化。

我们秉承 “立足农村幼教,服务广大家长”的办园宗旨,遵循“走进孩子心灵,向孩子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教育理念,践行“共享绿荫 点燃健与美的人生”的办园理念,将细节决定成败,可以平凡不能平庸等观念渗透于工作行为之中,我们的工作口号是“相同工作创新意,平凡工作出特色”,并以此做为全体人员的行动准则。形成了“仁爱之美畅和谐 人文之美铸管理 情趣之美立形象 智慧之美塑教育”的园风。

幼儿园制度文化的建设要求正确反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这是幼儿园制度文化建设应当遵循的一般原则。同时,幼儿园制度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形成积极向上、高尚、文明的制度文化。

(1)幼儿园制度文化的建设应体现对幼儿园发展应然状态的追求每位幼儿园管理者都对幼儿园的发展有一定的目标或心中装有一个理想的幼儿园模式,这种对理想幼儿园的向往就是对幼儿园发展应然状态的理解,也是需要管理者协同幼儿园全体人员共同来实现的目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方面幼儿园的制度文化都蕴涵着幼儿园希望要实现的事情,它们体现着对幼儿园发展应然状态的期望;另一方面,幼儿园制度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通过规范、引导和激励幼儿园全体人员的行为,使幼儿园发展的应然状态能够得以实现。

(2)幼儿园制度文化的建设要以人为本幼儿园教育中实施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是有着自己的思想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幼儿园在制定一系列制度的时候,要时刻考虑到制度是为教师的发展服务的,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事实上,也只有从以人为本出发来建设制度,才能使文本化的制度.内化为幼儿园全体人员的共识,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和习惯,实现制度效能的最大化,并最終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制度文化。

(3)幼儿园制度文化的建设要体现学校的传统虽然每个幼儿园的发展历史是不一样的,但在幼儿园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一代又一代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每个幼儿园都形成了一定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积淀就形成了每个幼儿园的传统,并影响着在这里活动的所有人员。因此,幼儿园在建立制度时,要考虑和继承幼儿园的传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制度的效能,形成良好的幼儿园文化制度和氛围。

(4)幼儿园制度文化的建设要体现对幼儿园精神文化的塑造幼儿园发展的核心影响力是幼儿园的精神文化,它是幼儿园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因此,幼儿园制度文化的建设,重在通过制度的教育功能,使幼儿园的全体人员,都能在思想上正确认识和理解幼儿园制度的实质,在行为中充分体现制度的要求,最终为幼儿园精神文化的塑造服务。

幼儿教育与旅游文化 篇7

1 茶文化视野下的体育文化教育发展背景

中国茶道是一种产自特定时代的文化产物, 具有浓厚的东方民族色彩, 旨求和谐清雅, 基儒道, 倚佛缘, 奉道法, 同时也与现阶段提出的健康教育理念密切相关。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它也是一门完整的学科, 上世纪20 年代初就开始出现健康教育有关方面的资料, 但是至今为止对健康教育的概念都没有明确的界定。20世纪20 年代初在美国的一所儿童健康机构第一次出现健康教育这一个概念, 在那时有关健康教育方面的联合委员针对健康教育的概念给了界定:即健康教育是一切影响到个人、群体和社会有关的健康知识、方式和态度的经验整体。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文件中每年都有记录有关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解:“健康教育就跟一般教育差不多, 也是与人们知识、行为方式和态度的转变有关。”具体来说,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指导人们养成有益于自身身心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 健身心保持健康。

在国内, 许多学者也对健康教育的概念给予了界定, 如贾庆山等人在《学生健康教育》教材中对健康教育定义为是通过有组织、有结构、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 让人们在生活中自觉地养成维持健康的行为和习惯, 减少不利于自身健康的危险元素, 防止疾病, 增进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 并对健康教育产生的效果作了分析。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们建立健康观念、增进人们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消除不利于自身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人们对健康教育的理解, 使他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哪些生活习惯是会危害身体健康的, 并能够正确的选择有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

健康教育的目的: (1) 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使个体和群体维持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目的; (2) 改善人际交往关系增强个人的自我素质修养, 使其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鼓励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3) 增强自身的健康教育理念, 保持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本论文认为健康教育是通过社会组织对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有计划、有系统、有针对性的社会教育活动, 让人们在生活当中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和强壮的体魄, 提高人们在生活中质量。也可以锻炼人们在生活中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改变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

2 体育文化教育与茶文化的共性探讨

中国的茶文化是构成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部分, 挖掘它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可以看出我国茶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基于校园茶文化理念,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高校体育文化教学思路。

2.1 两者均有助于提高学生体育兴趣

体育兴趣是学生认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一步, 学生喜欢一项体育活动的话, 他会主动投入并迅速融入到体育活动中去, 开展体育活动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身体需求并提高他们的情绪。体育兴趣是学生参加休闲体育的基本要素之一, 它影响着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激情和强度。许多学生刚开始进行休闲体育活动兴趣很高, 但缺乏休闲体育运动的知识和技能的了解, 往往是他们对休闲体育活动渐渐失去信心的重要一点。因此, 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应加强对学生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当然, 也可以针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寻求而针对性地开展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这样才符合学生个性需求和身心发展的特点。

2.2 两者均有助于培养学生休闲体育习惯

习惯是由于反复练习和巩固下来产生的自动化的生活方式。而休闲体育习惯是特定的情境刺激 (时间、场地、伙伴、氛围等) 和个体之间经长期的练习和重复形成的。习惯一旦养成, 在情境因素出现时, 就会自动地表现出来, 这就是习惯成自然。学生一旦养成参与休闲体育的良好习惯, 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就会从有意识变成无意识的自主行为。学生养成主动参与休闲体育的习惯至关重要。

2.3 两者均有助于形成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进行积极的休闲体育活动必须要有正确的态度。因此, 在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观念, 让他们意识到健康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健康而且还包含心理方面的健康, 而休闲体育锻炼是取得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增强学生的休闲茶饮观念的认识, 让他们了解到花钱买健康的思想是正确的。

2.4 两者均有助于激发学生锻炼身体动机

动机是是学生参与茶饮的首要前提。在健康教育中, 我们应针对学生身心特点, 提高学生茶饮质量, 适度改变茶饮价格, 满足学生求实求廉的动机;还有针对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动机, 可以通过社团组织, 激励学生自主参加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最后根据学生对新事物好奇好学的动机, 适当的开发、引荐一些新兴体育项目 (攀岩、越野等) 。

2.5 两者均有助于搞好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高校体育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学生为主体、以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化。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映了社会和学校共同认可的体育理念。学校定期组织体育活动让学生认知体育文化, 并且可以鼓励学生去积极参与体育文化建设;也针对学生的个性的特征, 多开展一些新型和时尚的体育健身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大型体育赛事等。

2.6 两者均有助于体育教师的自我学习性

教师作为传授者是休闲体育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至关因素。他是学生与高校休闲体育的桥梁, 单独依靠学生自发的参与不够, 体育教师的知识水平、素质、品行对于学生掌握休闲体育知识和形成休闲体育价值观至关重要。高校体育教师应充分发展自己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做好以下工作:

2.6.1 时刻增加自己的休闲体育方面知识, 增强自己休闲体育教育的修养, 了解当今流行的休闲体育项目和学生的兴趣爱好。

2.6.2 加强休闲体育方面宣传, 培养学生正确的休闲体育观念。

2.6.3 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学校、社区组织的休闲体育活动。

2.6.4 可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选编各种体育教程,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7 两者均有助于强化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教师对体育运动的日常训练、竞技比赛和其他运动管理等方面负责, 为强化团队精神应该主要采取多种思想教育手段, 需要及时批判团队内存在的部分个人英雄表现。教师在日常训练和日常管理等方面也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和强制方法来培养和加强每一位学生的团队精神, 这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团队精神, 还能培养体育运动内部的活跃氛围, 提高整体训练效果。在体育运动的日常训练中, 可以用老学生帮扶新学生的方式“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来创造和谐的整体环境, 它也可以有效提高团队协作精神。“禅师”菲尔·杰克逊和公牛队经常在日常训练经常安排“冥想”联系, 这不仅能使学生们集中精力, 而且能使团队在无声的沟通中, 有助于增强团队精神。当然, 方法培养有很多, 只要充分重视这个问题, 你也可以创造出很多新的方法。

2.8 两者均有助于学生树立共同的竞赛目标

学生的个人态度以及对团队精神的领悟是否深刻是树立共同竞赛目标的重中之重。共同的竞技目标可以让一支体育运动队伍中每一位学生在具体的竞技比赛中达成基础共识, 由此形成更为强大的团队精神, 以此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竞技斗志。另外, 除了树立共同的竞赛目标, 还需为每一位学生在内心树立一种能够达成共识的目的感, 教师应该为此建立一个远期目标, 并将远期目标细分为多个阶段的小目标, 每一个阶段完成一个小目标, 逐步累积最终实现远期目标。通过阶段目标的实现, 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体育运动的进步, 让学生不断增加信心和团队凝聚力。每一个学生都参加了这个项目, 他们即可拥有自己的目标, 成为学生自身努力的内在驱动力。然而, 个人目标无法真正成为一个团队的竞技凝聚力, 只有建立团队竞技的总体规划目标, 才能将个人的目标真正融入到总体目标中, 每个学生都有为总体目标实现服务的责任和义务, 实现责任感和使命感, 才可以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团队荣誉感和竞技战斗力。

3 结语

茶文化艺术集中体现了人类自觉的生命意识, 其表现的存在价值则在于它反映了特定时期下的文化环境中的群体心态。空余时间的增多成为高校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创造了经济条件, 让学生有能力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休闲体育活动方式, 这样不仅身体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 也可以达到心理的愉悦。

参考文献

[1]齐婷.吉林省高校体育保健课开展现状研究[J].才智.2015 (11) :169-170.

[2]梁兰颖, 陈芳.对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中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的几点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5 (4) :153-154.

[3]杜金蕊.天津医专开设体育保健专业的可行性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5 (11) :61-63.

校本教育与学校文化 篇8

一、校本教育要和本校文化站在同一立场、同一起点上, 向同一目标前进。

学校是一个整体, 各方面工作必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合力。 校本可以看做是学校整体工作的补充, 但不能当成是补丁更不是装点。 校本是对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效拓展, 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风帆。 在这一点上, 校本和学校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者站在一个起跑线上, 向同一个目标前进势必极大地推进学校工作。

那么如何使校本和学校文化站在同一立场上呢? 首先, 在校本选题设置上, 要优先从学校文化角度思考、筛选、立意。 通过挖掘学校文化, 升华学校文化, 使校本教育言之有物, 让目标明确和学校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其次, 校本教育可以通过学校文化这个载体得以进一步深化、丰富和完善。

二、校本课程可以把学校文化内涵作为内容加以解读, 让校本动起来、让文化活起来。

校本内容一定要更丰富多彩, 因其丰富而独具魅力, 因其魅力而让学生产生兴趣, 其内容中必定有对学校文化的解读。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载体, 但注定会高于学校常规工作。 如果不进行恰当的解读, 则很难发挥学校文化的应有价值。 利用校本课对学校文化进行解读是恰当而有效的途径, 对师生共同进步功效显著。 比如丰宁三中的学校文化建设以成功教育为主线, 以成人教育、成才教育、成功教育为核心, 逐层拓展, 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学校文化体系。 如果不对学生进行翔实的一系列解读, 学生理解得不够深入、全面、透彻, 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必将大打折扣。 学校以校本课为主阵地, 结合校会讲解、校园广播、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 对学校文化逐级宣讲。学校文化成为师生的共同心灵家园和精神追求。 校本言之有物避免了空谈和形式主义。 校本动起来, 文化活起来, 学校跑起来。

三、课堂教学+学校文化升华校本教育。

课堂教学虽然有纲有目需要遵循, 但很多时候可以随时地恰当地植入一些情节深化课堂的育人效果, 特别是有些学科可以直接结合学校文化开展课堂教学, 使学校整体成为育人的大熔炉。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强调这样几点: (1) 教学不脱离育人。 任何一节课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都注意通过组织教学、课堂要求、学生活动等环节适当增加育人要求。 这样避免了育人上的单纯说教, 也避免了学习上单纯的知识学习, 其实学习知识本身是对品德的一种砥砺。 (2) 在有些科目中直接融入学校文化方面的育人内容。 例如初中六年级思品课, 我们直接在课上结合具体章节内容, 配套学校文化内容开展有声有色有环境, 有要求有具体做法, 有书本知识有实际的直观的品德规范等。 这样使得思品课生动直观具体, 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得到, 育人效果远胜于单一的说教讲解。 这种独特的课堂探索成为学校最经典的校本教育尝试。 (3) 通过主题班队会或其他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 深化校本和学校文化中的育人内涵, 力争使之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自觉行为规范。 丰宁三中的学校文化以倡导、引领学生的行为习惯为抓手, 在实践中每个年级、每个班级都把校本或学校文化中, 直接与学生行为有关的内容提炼成主题, 并依此开展主题班队会或其他主题教育活动。 这样全校育人就形成合力, 育人效果事半功倍。

四、校本教育结合学校文化推动了学校特色构建与内涵发展。

特色学校建设引发了人们对学校特色的深入思索, 学校特色首先应是学校文化的特色, 一个人有一个人自己的行为习惯, 一个校长有一个校长的工作习惯, 一所学校自当有一所学校自己的发展轨迹, 这就是文化特色。 校本探究实践和学校文化相结合, 使得学校的发展内涵更丰满, 使学校更具有自己的性格, 也就更突出学校的特色和品质, 进而促使学校发展成为品牌。 一所学校成为品牌无疑是办学的极大成功。 回顾学校的发展建设不难发现, 倡导“成功教育, 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 使得越来越多的三中学生成为精品学子, 成为家长钟爱、社会钟爱、人人羡慕的成功典范。 走出三中你将成为路上最闪亮的一点, 成为三中学生的真实写照。 这是学校一直坚持校本教育结合学校文化, 深化学校特色建设, 开展学校品牌建设的神来之笔。

幼儿教育与旅游文化 篇9

一、旅游教育对旅游产业的积极作用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教育也发展起来。旅游教育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专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旅游人才, 旅游教育是高素质旅游人才的输出者, [1]同时, 旅游产业的人才需求也是旅游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高校旅游理论的研究也为旅游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二、许昌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不协调现状分析

虽然旅游教育对旅游产业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 但是许昌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协调的问题。

(一) 许昌旅游教育体制与旅游产业发展不协调

目前许昌学院和许昌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教育招生主要是根据河南省教育厅的计划进行招生, 其招生规模、人数以及专业的设置都是一种计划性安排, 和旅游产业发展实际需求不协调。据调查显示, 在许昌旅游教育的专业设置中, 目前只有旅游管理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 而酒店管理专业还是2013年刚申请下来, 目前还没有毕业生。这与许昌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不成比例, 而且涉外旅游的毕业生几乎没有, 远远不能适应国际旅游业的发展需求。

(二) 许昌旅游教育结构与旅游产业结构不协调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许昌的旅游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 2014年, 许昌市共有A级景区17家, 其中, 4A级景区3家, 3A级景区5家。星级饭店19家, 其中五星级1家, 四星级6家, 三星级饭店9家。旅行社79家, 其中国内旅行社75家, 国际旅行社分社4家。[2]旅游产业范围很广, 涉及会展、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开发、旅游节庆开发等, 产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优秀人才。但是, 许昌高校旅游教育设置的专业结构不太合理, 专业设置主要集中在旅行社、饭店方面, 对于会展管理、电子商务、节庆策划组织、旅游咨询等人才基本没有, 导致这些产业人才严重短缺。

(三) 许昌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在人才培养上不协调

许昌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掌握旅游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 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能在旅游企事业单位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旅游服务与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目前的培养目标看出, 旅游教育对培养的人才目标定得很高。但是, 旅游产业门槛比较低, 可进入性很强。许多旅游产业的从业人员素质都不高。在人员素质上, 初中文化程度从业者比重较大, 而拥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则较少, 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系统培训管理水平较差, 服务质量不高。同时, 许昌很多旅游企业认为中专生都能做的工作, 没必要招聘本科生, 所以导致旅游教育培养出来的本科生不能很好的被旅游企业接收, 而旅游企业自身还存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四) 许昌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交流合作不足

许昌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也开始和许昌市一些旅游企业进行合作, 比如福港大酒店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 但一个学期也就去1次, 所以缺乏经常性, 同时对于许昌本地旅游企业人才需求把握不准, 培养目标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导致毕业生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目前, 许昌学院旅游学院也承担了一些旅游研究项目和课题, 同时也建立了一批学生实习基地, 但是大部分研究课题和项目都是其他地区的, 涉及许昌的不多。另外学生的实习基地都集中在浙江、江苏、广州等地, 在许昌的几乎没有。所以和许昌本地区的产学研结合度不太高, 导致学生对于许昌市旅游产业概况不太了解, 研究成果也不能很好地指导许昌旅游产业的发展。

(五) 受教育者对旅游产业的期望有差距

为了准确、客观、真实的了解许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旅游专业教育满意度和从事旅游行业意愿的态度, 以及旅游产业的前景的态度, 对许昌学院和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和访问, 发现97%的学生对旅游行业的前景持乐观态度, 但是, 对于从事旅游行业意愿的态度和对旅游教育态度的调查中, 不愿意从事旅游行业的占到68%, 对旅游教育不满意的占到57%。旅游行业前景乐观, 但是又不愿从事这个行业, 这种现象必将不利于旅游产业的发展, 同时也是旅游教育自身发展的障碍。

三、许昌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策略

为实现许昌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 必须消除这些不协调的问题, 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一) 政府积极推动

建立和加强许昌学院旅游教育与许昌市旅游局的互动, 许昌市旅游局是代表许昌市人民政府管理许昌旅游业的行政管理部门。许昌市旅游局主要负责许昌旅游业的发展规划, 以及宣传落实旅游业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因此, 旅游教育必须积极与许昌市旅游局联系, 及时了解旅游业发展的相关信息。许昌学院旅游学院可以让教学秘书或者教务员作为学院与许昌市旅游局的联络人, 许昌市旅游局如果有什么信息, 和联络人联系, 向旅游教育机构传递行业发展情况与发展趋势, 同时学校通过与许昌市旅游局进行交流, 这样旅游教育才能与时俱进。

(二) 产学研结合

旅游教育要服务于旅游产业, 同时旅游产业需求是旅游教育的依据。首先, 许昌学院应该以许昌旅游产业格局及其发展作为许昌学院旅游教育的出发点, 同时许昌学院要与旅游产业内部企业集团建立合作办学。比如许昌学院旅游学院正在筹备的白云山旅游学院, 主要是针对景区而培养景区管理人才, 同样, 许昌学院可以考虑和瑞贝卡大酒店联合开办瑞贝卡酒店管理学院,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满足许昌酒店行业的需求。

其次, 许昌学院可以与企业紧密结合, 培养双师型教师。旅游管理专业属于应用型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因此要求旅游专业教师不仅应该具备较深的理论基础, 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据调查显示, 许昌学院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都是直接从学校毕业的高学历人员, 基本没有从业经验。虽然有部分教师取得了导游资格证, 但是基本上只是考取了证书, 并没有实际上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所以双师型教师的道路依然艰巨。因此对于校内专业教师, 鼓励教师考取一定的资格证书, 另一方面教师要深入企业一线, 进行挂职锻炼, 了解企业生产实际, 掌握新技术, 加快专业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邀请旅游企业的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 这些兼职教师能为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兼职教师在与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中, 极大地促进了学校教师向“双师”素质教师的转化, 也逐渐形成一支稳定的“专兼结合、动态组合、校企互通”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3]

再次, 加强旅游科研成果向产品的转化。许昌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师, 承担了大量的科研项目, 并且也取得了一批质量很高的研究成果, 但是, 目前为止, 这些科研成果基本都没有转化成产品。因此, 许昌学院应该与许昌市旅游局、许昌市旅游行业协会联系, 创造条件建立教研基地, 同时促进旅游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 最终推动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 修订符合产业需求的培养目标

旅游教育是旅游产业人才需求的保障, 因此, 许昌旅游教育必须面向旅游产业实际情况来制定培养目标, 在基础课设置中要加强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外语、统计等学科的教育, 在传承原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 把旅游专业课程分为人文史地通识课程、工具性课程、经济管理学课程、专业方向基础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五大知识板块, 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一是搭建“大旅游”的公共基础平台;二是将过去按专业小方向开课的做法调整为按专业大类整体优化开课;课程结构呈现开放性与多样化的特点, 增加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压缩课堂教学时数, 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 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

根据旅游专业服务人的生活之特点, 将校园文化全面纳入旅游专业的教学视野之中。通过开展校园文化导游、优秀导游评比竞赛、旅游法律法规知识竞赛、专题旅游文化活动、学生旅游活动策划等活动, 让学生在校园活动中延伸课堂教学。同时, 将实践教学纳入专业必修课, 增加足够的学分, 改变以往实践教学作为理论课程的附属地位, 突出旅游学的实践性强的特点。

(四) 加强校企合作交流

市场是检验教育质量的最终标准, 是人才质量标准的最终检验者。旅游管理专业定期邀请许昌旅游酒店、旅行社、景区景点以及行业协会的成员, 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学效果评价、学生成绩评定等教学环节, 有效缩短学校教育与市场、与社会的距离。同时可以通过电子网络平台进行信息交流。学校建立专业教学QQ群, 教师、企业、学生可以在QQ群里自由交流, 信息可以得到迅速反馈和流通, 好的想法和建议能够得到迅速实施和处理。

(五) 产业调整用人观念

旅游行业要避免员工高流失率现象, 不断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 许昌旅游企业可以秉承“企业留人、待遇留人和感情留人”的用人理念, [4]同时应勇于授权给下属, 努力培养下属, 为基层员工提供发展成长的空间, 激励员工将自己的命运与旅游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要设置公平公正的奖惩制度, 同时让员工享受到丰厚的待遇。这样可以让员工感觉到保障, 就不会轻易离开企业。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科教兴旅步伐也在加快, 旅游教育要和旅游产业互动协调发展, 才能真正保障科教兴旅, 也才能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许昌旅游教育的发展必须依靠河南省积极推动、许昌市政府全力支持, 许昌旅游企业全面参与, 许昌学院积极主动与许昌当地旅游产业紧密结合, 才能真正实现旅游人才培养与旅游产业需求的有效结合, 最终保证许昌旅游教育与许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亚芳.旅游高等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J].科学经济社会, 2004 (3) :65.

[2]许昌市人民政府网[EB/OL]http://www.xuchang.gov.cn/view Cms Cac.do?cac Id=4aef14082d57f1c2012d5cd4532d0316.

[3]石继勇.高等职业院校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8.

幼儿民俗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篇10

关键词:幼儿教学,民俗教育,教育实践

《指南 》提出:“艺术是幼儿表达对世界的认识的另一种语言。 ”泉州是“戏曲之乡”, 我们以此为切入点将戏剧内容融入幼儿园教学领域中, 整合资源有效实施主题活动《我喜欢的小戏人》, 为孩子提供一个平台, 让孩子了解家乡艺术的美, 体验家乡艺术的趣, 表现对家乡艺术的爱。

一、墙饰创设与教育活动相互呼应生成

环幼儿园环境布置的真正意义是利用环境中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因素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又综合的教育, 这种环境的布置是教师与孩子共同互动布置的成果。 在班级墙饰《 木兰从军 》 布置前期, 通过 《 语言活动: 花木兰的故事 》、 《 美术活动:花木兰戏偶 (欣赏) 》引起孩子对活动的关注点及兴趣, 通过初次接触, 孩子对木兰这个人物很好奇, 鼓励孩子回家收集有关花木兰的书、玩偶、歌曲等资料, 让孩子通过听、看、舞等多种形式感知了解熟悉 “花木兰”这个人物的形象美、故事美、心灵美, 发自内心地喜欢上“花木兰”。 正值开学初, 班级的墙饰还没布置, 就有孩子提议:“老师, 把木兰从军布置上墙吧! ”我一听好建议, 在询问其他孩子的意见后, 我们一致决定把这个故事通过分工合作形式布置上墙。 由我先在主墙上布置一个大封面及四个小版面红黄蓝绿调色, 色彩鲜艳。 孩子也参与其中, 根据讲述故事的进度逐次将故事篇章名称及故事图片贴上每个小版面内, 第一幅故事篇章《农家少女》讲述木兰少女时期可爱天真的生活, 有的孩子听完故事后说:“我喜欢故事里的小狗小白汪汪汪。 ”有的孩子看完绘图后说:“木兰好美呀! ”我补充:“花季少女就是形容这个时候的小女孩。 ”孩子说:“我们制作花朵送给木兰吧! ”完成了第一次布置作品折纸花朵。 第二幅故事篇章《代父从军》讲述木兰从军的军中生活, 完成第二次布置作品绘画木兰将军形象。 第三幅故事篇章《沙场十年》讲述木兰战场生活, 完成了第三次布置作品制作兵器。 墙饰中老师部分与幼儿作品互相辉映、情景相融, 孩子在与墙饰互动中获得美的享受、情感的满足、知识的丰富, 墙饰很好地起到了促进孩子积极主动学习的作用。

二、区域开展支持幼儿提高学习能力

在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而有效地学习, 应利用 “游戏”形式、发挥“材料”的支持作用, 为孩子准备多种材料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新力。 如语言区戏人图画书、美术区彩泥制作小戏人、数学区戏人排排站、表演区戏曲音乐表演等。 其次, 提供一些开放式的材料, 并且一物多用, 注重引导孩子与材料有效互动。 如在某次区域组织中, 我以介绍区域材料引入激发孩子兴趣发挥想象创作:“今天要为小戏人制作漂亮的衣服投放新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怎么用? ”听完孩子的回答后我发现孩子对装饰品的使用方法较单一, 有的根本不懂得怎么运用, 我就引导观察:“皱纹纸可以包、折、卷、剪等方法制作小戏人的裙子, 其他纸制品也可以用此方法制作, 你们试试吧! ”孩子看完蠢蠢欲动、跃跃欲试, 结合废旧用品与装饰品制作成手偶及头饰, 在不懂的地方会主动问老师:“这个地方要怎么粘? ”充分发挥想象与动手能力制作出形态各异的小戏人。 又如巡视孩子区域活动情况发现语言区的孩子单纯讲述故事无材料操作很没趣, 在我的提示下:“语言区中讲述木兰故事没有手偶、表演区中表演没有头饰, 美工儿的小朋友制作完的小戏人可以用吗? ” 孩子拿着制作好的小戏人手偶等表演得十分开心, 颇有意思。

三、运用媒介强化教学效果

教师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二者密切结合灵活运用, 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美术活动:绘画花木兰》利用多媒体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在活动引入时播放一段有关木兰从军时期的影片, 通过丰富的色彩、栩栩如生的画面、优美的音乐有效地烘托气氛, 让孩子感受花木兰从军的英姿飒爽的模样, 通过这种多媒体情境式的引入, 孩子参与到活动中, 产生共鸣。 再播放第二遍, 紧扣活动目标提出观看问题:录像中是什么时候的花木兰? 长什么样? 少女花木兰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让孩子带着问题观看锻炼观察力。 观看录像后让孩子绘画是有难度的, 古代人和现代人的发型、服饰都是不同的, 孩子从哪儿下手没有头绪。 绘画也是需要技能的, 需要利用传统的静态媒体———绘画范画, 将绘画的重难点与孩子共同观察分析, 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传授给孩子, 将正确的绘画方法展示给孩子, 既有利于孩子把握重点, 又利于孩子学习, 让孩子对花木兰的感性认识逐步升华为艺术的表现。 在绘画活动中对作品的讲评有利于孩子学习提高, 在活动讲评环节再利用电化设备———投影仪, 展示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或优化组合作品, 让孩子通过观看讨论:“你觉得哪张画美? 为什么? ”“你觉得哪张画不够美? 为什么”引导孩子不仅能找出美或不美的地方, 还能说出原因, 加深理解。

反思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 篇11

摘要:乡村教育以乡村文化为承载物不断发展,而历经城市化与工业化时期的乡村文化在外来主流文化的影响与现代文化的双重夹击中不断呈现出解体化的趋势。这给同时以城市化取向为中心的教育也带来了冲击。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乡村文化的良性发展对乡村教育的正面发展起着迎头导向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相生相长。

关键词:乡村;乡村文化;乡村教育

中图分类号:G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220-01

一、乡村文化的艰难境地与乡村教育的尴尬地位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约8亿多人。农民,是农村文化的主体,他们以“乡土”为根基,以“乡情”为纽带寄予农村这片土地以尊重和依恋。他们在传统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建立了乡村社会生活基本秩序,在以农村老一辈关系为纽带的作用下建立了农村传统伦理生活形态。其劳动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价值观、乡约习俗、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等都是农村文化方式的体现,成就了农村独到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优势。

可近年来,在与城市现代化的不断接轨中,乡村文化的劣势被逐渐的暴露出来。由于工业文明触动的社会转型与变迁造成了乡村文化被动的接受外来主流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乡村文化的封闭性被打破,改造了乡村传统文化中落后、愚昧、不合时宜的方面,为乡村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这种有缺陷的城市化也因其强势性与不完全性给人们带来财富、文明与进步的同时,也不断的解构着乡村文化。主要体现在:第一,乡村文化根基沦陷。传统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的社会,家庭、家族及周边村落等初级群体是乡村社会村民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人们彼此亲近、沟通,亲仁善邻,乡邻和睦[1],构成了乡村社会独特的社会秩序。但随着城市文化与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加大,城乡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也随之拉大。[2] 第二,人们道德精神的缺失。传统农村“一分钱,一分货”和“根正苗红”的道德伦理思想,以勤劳发家致富,以忠诚扬名于村。可如今在村中占据地位的是以经济资产划分的在市场经济中赚取甜头的新型精英群体。他们因为个人财富在乡村社会中享有一定的威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乡村中“钱是万能的”、“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风气。乡村人们精神世界面临空虚与贫乏、面临传统道德观念的沦丧,致使乡村道德秩序与标准的混乱,致使乡村社会的无秩序化、道德碎片化。

教育源自与文化,文化构成了教育特有的内容。文化与教育二者关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而文化的艰难境地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育的尴尬地位。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的关系亦是如此。追溯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的历程,可分为:第一,20世纪初至40年代“洋学”的进入与乡村教育文化选择问题的初步探索;第二,20世纪80年代至今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教育文化选择问题的再探讨阶段[4]。回顾与反思这两阶段,我们可以发现乡村教育的变化与发展是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变迁而发展的,而社会的转型与变迁带来了乡村文化的变迁与发展,所以始终还是要归结到文化上来。目前,我国乡村教育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之间的矛盾。新的办学形式和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不加选择的进入到农村教育中,冲击了农村原有的教育体制。其中,忽视乡村社会基础和需要,教育脱离当地生活坏境和生产实际是造成我国农村地区教育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处于隔离状态。第二,乡村教育的城市化取向。乡村文化的城市化取向带来教育的城市化取向。有学者指出,现代乡村教育的发展思路造就了一批文化上的“不适应者”。农村的年轻一代想要远离农村融入城市由于背景和关系等问题无法进入,而同时在尝到了城市高速发展带来的利益甜头后的他们想要回到农村却也不具备作为一個乡村人应备的生产生活知识、技能和心理,他们由此变成身处乡村与城市的“双面人”、“遗留者”。乡村教育的文化选择艰难境地造成了乡村人两难困境。第三,乡村经济文化劣势导致教育人员与生源的流失,乡村学校成为少数尖子生和优秀教师的“培养基地”。我国农村面临农村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学人员流失严重的状况。由于农村教育工作坏境差、教师待遇低和有的地区甚至连教师工资也难以保障、与农村教师缺乏进修与发展的机会带来的中青年骨干老师纷纷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的情况在农村比比皆是、常有发生。剩下的只是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身体偏差的老教师,农村教育老龄化问题严重制约乡村教育的发展。

二、乡村文化的重整与乡村教育的良性发展

回顾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此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对象。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思想的分析与现实意义的探讨;对乡村教育思想家陶行知、梁漱溟、黄炎培的乡村教育实验与思想的关注和分析;以及近年来教育学者对此问题发表的一系列论著及看法等都试图探索乡村文化的重整与乡村教育的良性发展之路。其主要有:“中国乡村要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明确乡村教育文化选择思路”、“加大农村教育经费、资源投入”等这都为我们提供了发展乡村文化与教育的思路。

笔者认为不管是乡村文化还是乡村教育都是一项需长期建设的系统工程,也都有其存在的特殊意义,归根结底,还是社会体制问题。虽近年来在政府的统筹规划下乡村文化与教育不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我们还是要提醒自己,正确摆正乡村文化的位置,明确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在积极接受外来文明的冲击的同时还保有一份健康、自信的“乡土”情结,在理性看待城市主流文明带来的巨大效益的同时也不决然抛弃那一方精神滋养的“热土”。这样,乡村文化的重整与乡村教育的良性发展之路才会更加宽广,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

参考文献:

[1]赵霞《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中国农村观察,2011.3。

[2]刘铁芳《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教育纵横,2008.5。

作者简介:孙益礼(1966-),男,苗族 ,湖南怀化人,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舒家村中心学校教师,小学高级职称,研究方向:中小学教育基本理论。

教育与文化的自我创生 篇12

我们借助文化而拥有语言、拥有自我;文化借助我们而得以延续,并获得创生、更新。教育的过程也是文化“选编”的过程。一种适合的教育,在这个意义上,就是梳理自身的文化,对文化进行辨别、抉择,把文化中的创造部分和开放包容部分传授给下一代,让文化成为他们的生存方式,让文化借助他们而得以更新并重新显现上述的这些根本精神。

好的教育应该有文化的自觉与自我省察。教育的真谛乃是文化的自我创生。新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自觉地把中国文化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作为我们教育的根基和创造之源;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来推动文化的自我创生,让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在我们这个时代重新显现并焕发青春。作为教师,我们可能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成为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这样的文化重建者,但我们应该努力做到,通过我们每一个新教育者的文化自觉,通过我们自己这个湍急的隘口,让中国文化这条河流奔涌前行。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与经济新闻下一篇:CD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