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职业高中幼儿教育与保健专业视唱教学的思考教育论文(精选9篇)
试论职业高中幼儿教育与保健专业视唱教学的思考教育论文 篇1
摘要:从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来看,视唱练耳乃是该专业的基础课,同时是学生应当必备的基础性技能。从教学实践角度来看,学生对视唱练耳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同其整体专业素养的提升关系较为密切,更对其日后进入幼教事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本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视唱练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却比较多,影响了学生视唱练耳教学技能的掌握。为此,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并就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 视唱练耳 教学改革
从内涵层面看,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者的视唱练习与练耳训练。所谓的“视”,乃是要求学习者应当对不同的音乐乐谱进行精准的识记与掌握,能够区分出音域的差异,并且对不同的音符等要素所蕴含的意义加以掌握。学习者唯有具备良好的视谱能力,才能够使自身的音乐乐谱识别能力得以切实地提升,进而为乐曲演奏奠定扎实的基础;所谓的“唱”,乃是指学习者在具备音乐乐谱识谱能力的基础之上,在演唱中实现对音准与乐曲节奏的精准把握,并且依托音乐演唱的方式,增进其音乐乐感,提升其艺术美感,同时能够恰如其分地在音乐乐曲演奏过程中对音乐作品实现完美的诠释,从而使聆听者获得美的熏陶;所谓的“听”,乃是指学习者能够在演奏过程中,依托自身的听觉器官,对音程等内容做到精准地辨识,同时能够在五线谱中将所听到的音乐进行记录。因此可以说,对于任何音乐的学习者而言,视唱练耳能力乃是重要的音乐学习基本功。
一、视唱练耳教学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重要意义
从学前教育整体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定位来看,视听练耳课程乃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系统的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具备日后从事音乐教学的基本技能,即识读音乐乐谱的能力、敏锐的音乐辨析能力以及依托自身的听觉器官对音乐乐谱的还原和再现能力等。前述能力关乎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否具备合格的幼儿教师从业素质。基于此种情形,视听练耳课堂具有重要的教学地位。
(一)提高学生生识谱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是幼儿教师,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要有爱心、有耐心、有细心,还应当具备多种才艺,比如,声乐演唱能力、钢琴伴奏能力、掌握基本乐理知识,以及一定的舞蹈创编能力,等等。而教唱儿歌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儿歌视唱能力,掌握这一能力的前提就是学会识谱,包括认识简谱和五线谱。学前教育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包括“视唱”和“练耳”两个部分,“视唱”是指看谱即唱,也就是让学生拿到乐谱后,能够正确地识别调式调性,并完整地唱奏乐谱。因此,通过视唱练耳教学,有助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识谱能力。
(二)提高学生视唱练耳素质
有一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没有经历过专业的音乐学习,对音乐方面的理论和技能知之甚少,视唱练耳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音乐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训练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不断积累中增强音乐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并为其他音乐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视唱练耳教学能够提高学生视唱练耳的能力,能为他们学习乐理、声乐、钢琴、舞蹈等课程提供一定的帮助,也能为他们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开展各项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三)促进学生音乐感受力
从教学的实践角度来看,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在于使学生的听觉器官得以效度化的锻炼,从而依托系统化的视唱练耳课程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能够实现对音乐旋律、节拍等内容的精准识别,强化学生的乐谱记忆能力,进而使学生对音乐阅读的识读能力得以提升,最终全方位的实现对学生音乐乐感的培养。从课程教学方式来看,视唱练耳课程的授课通常为:教师遴选不同的音乐乐曲作为教学素材,依托对所遴选的乐曲的聆听、演唱与识记的方式,强化学生对音乐乐曲的直观感受能力,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实现对乐曲中的音高与节奏变化等诸多要素的学习,同时一并体会到音乐作品创作者通过音乐作品本身所表达出的美好情感。可以说,是否具备对音乐乐曲的良好乐感,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先天条件,更在于后天的训练与培养,而视唱练耳课程正是对学习者后天乐感养成的关键路径所在。
二、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视唱练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中通常会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功利化、学生基础技能薄弱、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陈旧、缺乏针对性、缺乏实践性等。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师范生视唱练耳能力的培养。
(一)视唱练耳教学功利化
一些学前教育专业将视唱练耳工具化、功利化,作为学唱新歌和衡量、检验音乐才能的一种工具。在这样功利化的视角下,视谱唱词成为了视唱练耳的终极目标,过分强调视唱而忽略了练耳。此外,由于功利化的思想,对视唱练耳教学中文化精神的渗透不足,未能把视唱练耳中的文化因素进行充分的挖掘,仅仅把视唱练耳课程当作一门音乐技术手段而进行机械训练,背离了视唱练耳的核心价值和本质属性,导致视唱练耳教学困难重重。其实,视唱练耳课程的价值在于它能为学生提供系统培养音乐听觉和能力的空间,能够让学生形成较为完备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正确完善的音乐审美能力。所以,这种视唱练耳功利化的教学理念偏离了视唱练耳本身的课程目标。
(二)学生基础技能薄弱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常应当具备相应的音乐基础方才能够实现对相关音乐课程的优质学习。然而现实情况却是,通常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入学考试时,招生院校一般的考核重点是文化课成绩,而对于音乐基础状况的考核要求不高,特别在近些年高考扩招的直接影响之下,一些师范类院校的生源质量呈下降趋势,具体表现为招生人数增加,生源的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却不理想,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而师范类院校通常所采取的集体授课模式,使得学生在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之中难以满足其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而教学大纲与课时安排的限制,又使得教师通常怯于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这些问题均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陈旧
从现今国内师范类院校的视唱练耳课程授课方式来看,任课教师多遵循先前惯常采用的授课形式,课堂教学的主导权完全属于教师,教师个人控制课堂教学进程与节奏,此种模式使学生因自身的学习主体地位未得到彰显,因而难以对课程学习产生兴趣,甚至极易导致学生对该课程产生抵触心理,直接影响到其音乐素养的提升。
(四)缺乏针对性
学前教育专业与音乐专业必然会存在诸多的差异,因此视唱练耳教学也不可以普通的音乐专业为准。但是当前很多学前教育专业在进行视唱练耳教学时并没有关注这一点,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视唱基础和今后的就业方向,缺乏针对性,致使一些学生虽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视唱练耳学习,却提升并不明显。
(五)缺乏实践性
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毕业之后直接会到各幼儿园任教,所以在短短的2-3年时间内,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实践能力,才可顺利完成从学生到幼儿老师身份的转变,给幼儿更好的教育。但是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在实践性方面的关注远远不足,一些学生虽然学会了视唱的相关技能,却缺乏弹唱方面的经验,尤其是幼儿歌曲弹唱能力远远不足。
三、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视唱练耳教学的改革创新
面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视唱练耳教学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端正视唱练耳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从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出发创新视唱练耳教学,培养幼儿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幼儿歌曲弹唱能力,使视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视唱练耳教学效率最大化。
(一)端正视唱练耳教学目标
在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注重对课程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自主学习权限,如对于相对较为简单的视唱音乐乐曲,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契机,从而使学生体悟到自主研习并获得音乐知识的快感。此外,教师应该更全面地看待视唱练耳教学,摒除功利化的观点,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视唱练耳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文化熏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部分学生因早年进行过音乐方面的学习,因而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而部分学生对音乐知识则是初窥门径,还有部分学生的音乐基础趋近于无,因此作为视唱练耳课程的任课教师,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体学情的差异性,必须在任课的班级中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实施因材施教,以便使不同层级的学生均能实现音乐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视唱练耳素质条件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分层处理,对于视唱练耳素质较为优秀的同学,让其进行真实的视唱训练,完成一次才艺展示;对于视唱练耳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就可以采用教师引导的方式进行训练。除此之外,在诸如乐理、理论知识之类的教育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乐理与视唱练耳素质的不同,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训练,充分保证学生参与视唱练耳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然后,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的不同,进行相应培养目标的制定,对于视唱练耳素质相对较高的同学,将制定在能够完善地完成一次视唱表现上,对于视唱练耳素质相对较低的同学,则制定为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视唱表演过程。
(三)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时代为公众带来了诸多的现代信息技术,因此视唱练耳课程的任课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1.视唱练耳课程任课教师应当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如音乐软件等,为学生创设多媒体音乐教室,这样一来,既可以使教师通过现代化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高效的音乐授课情境,同时还能够使学生无需借助教师的指导,自行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辅助下实现课下自主性学习。此种模式使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更具规范性与系统性,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因学生自行盲目进行视唱练耳训练而学习质量不高、学习效度较差以及学习目的性不强的误区,从而使学生个性化的音乐乐理学习与技能提升成为了可能。
(四)从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出发创新视唱练耳教学
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即其对音乐与乐理知识的学习标准无需达到音乐专业学生的高度,只要使其具备幼儿音乐教育的标准即可。基于此种情况,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其视唱练耳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夯实,尤为关键的是,教师应当将幼儿音乐教育理念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习惯于在音乐演奏时能够契合幼儿的视角及其音乐接受感知能力,进而为幼儿营造出能够充分调动其学习热情的音乐情境,使幼儿受到音乐的艺术熏陶。唯有如此,方能使学生在接受视唱练耳课程学习的同时,实现同幼儿音乐教育最大程度的结合,进而使学习的目的更为明确和更具目的性,从而提升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度,使学生能够通过基础知识的夯实,可以在日后从事幼儿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除此之外,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应当在第一学期的课程安排中以视唱练习为主,以便使学生的音乐识谱能力得以提升,从而为其后续的音乐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培养幼儿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幼儿歌曲弹唱能力
幼儿阶段,律动的音乐既能够伴随着儿童快乐地成长,又能够为儿童感受、理解、再现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增添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乐趣。而歌曲弹唱是人们对音乐的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也最能反映教师视唱练耳的水平。因此,在现代素质教育体系中,需要幼儿教师提高儿童歌曲的弹唱能力,为幼儿园音乐活动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增强幼儿的音乐兴趣。视唱练耳教学中,学前教育专业对于师范生幼儿歌曲弹唱能力的培养应该牢牢抓住,在学生的入学时便为学生打好基础,在校期间,学生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儿歌弹唱能力训练,这就需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进行检验,为学生提供一个儿歌弹唱能力的展示平台,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钢琴弹奏能力,挖掘其艺术潜力。要求学生要具备娴熟的钢琴技巧和能让幼儿接受、喜欢的歌唱位置和音色,将幼儿歌曲的内容表达出来,在弹唱中让幼儿能听懂、喜爱。突出“弹”的效果,和“唱”的作用。
此外,学前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教师的综合音乐能力,提升学生在歌曲弹唱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从而能更好地为今后的工作服务,而不是培养专业的音乐家,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视唱练耳,增强对儿歌弹唱的兴趣,在日常练习中加强培养学生对幼儿歌曲弹唱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视唱练耳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对幼儿歌曲的了解与演绎,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所需要的技能。
四、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包括了视唱练耳、乐理、舞蹈与钢琴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本文所介绍的视唱练耳教学是其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本课程的系统学习,牢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积累音乐素材和音乐资料,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音乐材料的能力及演奏、演唱水平,增强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能力,开拓音乐视野,提高音乐素质,为其他音乐相关课程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但是视唱练耳教学目前尚且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对这些误区和困难进行了研究,并一一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目的在于为广大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提供参考,通过多种途径来切实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视唱练耳能力,提升其教学技能,从而使我们的幼儿教育有更美好的明天。
试论职业高中幼儿教育与保健专业视唱教学的思考教育论文 篇2
一、关于听觉训练
音乐听觉是借助音乐所体会到的, 基于音乐之上在大脑里能展开想象实现思考的技能, 它的要求比语言听觉高, 能听出音的高低, 音的方向是渐高还是渐低的, 例如C调中123 就是渐高, 321就是渐低, 音的组成是1 个、两个、3 个还是4 个, 如C调中1 是单音单, 13 是双音双, 135 是3 个音, 135i是由4 个音组成的。
( 一) 加强音阶练习
优质音阶规格标准是: 手臂松通、手型美观、指法严谨、运指规范、跑动平衡呈直线状态; 声音圆润饱满、有颗粒状、有弹性、音质优美、力度均衡; 音阶均匀连贯、流畅自如、有速度感、有节拍感, 富有歌唱性。每个音乐作品创造于不同的大小调之上的, 训练学生音阶大小调的判断能力, 强化学生的乐感具,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在琴上弹奏音阶, 让学生闭眼聆听教师所弹奏的音阶进行模唱, 有计划天天训练, 实现大脑对于听觉区域的记忆惯性, 训练音乐听觉。
( 二) 关于单音和音程的听辨、听写
听辨训练按照难度进行分级练习,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练耳训练, 从最简单的单音开始集体听辨、小组互听、游戏等方式进行, 逐渐增加听辨音程、和弦和旋律等, 接着听辨与写、唱、记忆有机结合, 锻炼听音能力, 提高学生的音准。音阶的构唱与听辨, 包括自然、和声、旋律大小调及民族调式各类音阶的构唱与听辨; 音程的构唱与听辨, 单、复音程范围内的各种自然音程、和声调式特性音程的构唱与听辨, 可以旋律音程和单个的和声音程、调内、非调内和声音程连接等形式出现; 和弦的构唱与听辨, 各类原位、转位三和弦、七和弦构唱与听辨, 分为单个和弦听辨和调内、非调内三、四部和声连接两种形式; 节奏听记, 包含各种常规节奏、连音符、切分音的各种拍子、单二声部的六――十小节节奏听记; 旋律片段听记, 高、中、低音谱号下含有各种调式、拍子、升降号的单声部、简单二声部的旋律短句听记。
二、关于视唱训练
目前,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水平不一, 很多学生五线谱知识不完全了解。以往的学生“简谱更方便, 不愿使用五线谱”的观念坚不可摧, 骨子里排斥学习五线谱。学习五线谱的首调唱法中遇到难题, 立刻想到把简谱标在五线谱上, 导致对五线谱的认识能力降低, 减弱了识谱的速度。因此, 必须杜绝这种不利于学习的现象。视唱学习一定与基本乐理有机结合, 基本乐理是最基础的理论知识, 视唱练耳的训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乐理知识, 当准确地认出五线谱的每个音符, 即可配合乐理知识的学习, 了解谱表、谱号、全音、半音等基本概念, 以及各音符的名称、写法、时值。
音准的训练是最重要、最难的, 学生音唱偏、唱跑家常便饭, 逐渐失去了兴趣, 不敢大胆地唱。因此, 一开始选择熟悉的歌曲, 教师带着学生唱, 听一个音, 反复练习, 分组唱, 个别学生单唱, 学生互相听对比, 找出问题。这样, 熟悉了视唱曲, 对音高、节奏、音程、节拍加深了解。过一段时间, 学生脱离琴声清唱, 直至独立地将音唱准为止。师生互动练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学生实践和视唱水平。
三、关于节奏训练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并起着重要的作用, 视唱练耳是基础, 节奏的训练是视唱练耳的基础。节奏训练从简单的节奏型开始, 音乐中的节奏多种多样, 千变万化, 基本形态并不复杂。积极认真思考, 以合理的训练方法结合实际情况, 从基本节奏开始, 循序渐进, 细心品味, 掌握复杂的节奏是可以的, 运用指拍法训练, 一个音符时值为一拍的时划一个对勾, 以逗号表示休止, 给予学生视觉上的节奏帮助, 减少学习节奏节拍的难度。这一方法适用于初学者, 有了一定基础, 使用节拍器, 调到一定的节奏, 边听边击拍边唱, 进行节奏感的培养, 学生的脑、手、口、耳并用, 集中注意力, 培养音乐乐感。
综上所述,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是基于诸多学科领域共同影响的结局。因此, 视唱练耳的训练教学一定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等技手段, 综合视唱、听力、节奏训练融合在一起, 使学生有效地发展音乐听觉、视唱能力, 与时俱进, 把视唱练耳的训练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 促进声乐、器乐、舞蹈、音乐欣赏等学科的进一步学习, 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视唱练耳在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集中了识谱、练耳、演唱诸多基础课, 因此, 必须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 进行听觉和视唱训练, 视唱练耳主要涵盖音阶训练、听辨单音、音程、和弦、旋律、听写、听唱等方面。当前,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现状,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优化课堂教学, 加强视唱练耳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
参考文献
[1]徐凤敏.威海艺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鲁东大学, 2014.
[2]王瑶.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教学改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4.
[3]梅峰.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幼师专业音乐课视唱练耳教学的几点思考[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01:36-37.
试论职业高中幼儿教育与保健专业视唱教学的思考教育论文 篇3
论文摘要: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不仅是师范教育特色的体现,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小学教育专业的个性的要求。在认识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的基拙上,构筑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体系、优化行之有效的培训管理过程是培训有效性的保证。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新兴的专业,它既有高等教育各专业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保证办学的高等教育水准,坚持并发展小学教育专业的办学特色,应是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同时,应按照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探索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一系列问题,形成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途径和方法。其中,反思传统的对学生的“基本功”的训练,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系统设计并实施符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要求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方案,是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的课题。
一、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
重视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是师范教育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原国家教委师范司1994年颁布的么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中明确提出:“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是高等师范学校各专业的学生都应具备的,是学生必修的内容。对高等师范学校在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目的是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对于形成学生教育和教学能力,对于学生毕业后胜任教师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专业化的小学教师的需要
我国小学教师专业化意味着在高等院校中设置本科小学教育专业,通过系统的专业训练,使学习者具有完善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具有成熟的教育专业技能,形成良好的专业精神和专业道德。提升小学教师学历层次的核心在于提升其教育专业素养。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必备的素养,它决定了教师的专业素质的优劣。因此,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学生的专业化技术水平是培养专业化的小学教师的当务之急。
(二)小学教育工作的特殊性的需要
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展期,尤其是其思维的具体形象的特点,对教学活动外在表现的兴趣比对教学内在内容的兴趣高的特点等,在小学,“如何教”比“教什么”更重要的共识决定了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比中学、大学教师有更为特殊的要求。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小学教育专业比其他专业更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系统培训。具有过硬的教师职业技能是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富有个性的特色。
(三)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生源状况的需要
培养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应认识到处理好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学术性与师范性、深度与广度、理论与实践等问题的关系的重要性。特别是面对高中起点的大学生,与三年制、五年制初中起点的专科生相比,可塑性不强,再加上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生源质量、专业思想、教师职业技能的潜质水平等方面明显削弱。如何在本科教学中,用大学的文化影响、提升和完善小教专业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应引起我们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高度重视。
二、构筑科学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体系根据原国家教委师范司1994年颁布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2001年颁发的《关于印发搞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的通知精神,参见浙江省高等师范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要求与考核办法,以及根据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由中专或大专培养的技能型的小学教师转向培养研
究型、反思型的专业化的小学教师,应重新审视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拓展原中师“写一笔好字,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能够声情并茂地朗读、演讲”等单纯的训练项目和要求,构筑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与图形表达能力、课堂教学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美育与艺体活动技能、学生教育与班级管理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技能七个方面的系统的培训内容。其中,在其他基本技能培养和训练的基础上,更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研究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使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具有反思性、探索性、研究性、总结性学习的技能。在此基础上,还应细化基本技能和专业方向技能的具体项目,既要包括教师的初级基本技能,还应包括教师的高级职业技能,由理论体系、操作体系等构成完整的整体网络式的系统结构体系,使初级阶段的基本功训练走向高一级的教师职业技能的系统培训,着力体现本科教育思想性、师范性、专业性、学术性相统一的理念。
三、优化职业技能培训管理过程
第一,制订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将这一计划纳人课程建设整体中来统筹考虑,在必修和选修课程中应分别设置教师职业技能类模块,开设音乐基础、美术基础、体操、舞蹈、写字、教师口语、小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班队工作原理、小学各门课程的微格教学、小学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同时注重内容安排的系统性,体现一年级到四年级从基本技能训练到专业技能训练的逐步深化过程,并对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进行综合训练及考核,颁发《教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第二,采取开放多元的培训方法。可以将训练内容列人教师职业技能类课程以及教育类、专业类、相关的选修课程的教学大纲之中,将一般技能训练与专业方向技能训练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采用课堂训练与课外自练相结合、理论指导与实际训练相结合、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相结合、自觉训练和考核评比相结合等方法进行,并重点通过安排学生自主的分散训练与有教师指导的、集中的训练等形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阶段性与全程性结合,做到课内有教学指导、课外有训练目标,并有多元化的展开形式,建立全方位、全程的训练体系,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提高学生对教师职业技能的反思能力和领悟能力。第三,建立培训组织机构,完善培训质量监控。为了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建立专门的组织培训机构,如指导测评中心等,出台培训与考核规程,由专人主抓,任课教师、学生“小先生”积极参与其中,直接掌握和管理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形成立体式的质量监控体系。结合有关学科的学习,形成一个技能培训与考核序列,进行规范化的考核,采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达标考核的方法,不达到合理要求不允许参加教育实习。在各项训练获得通过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综合性训练(如说课、试讲、见习、实习、调研、论文的写作与答辩等),使各种技能达到熟练与和谐,以形成整体的教育教学能力。
第四,建立有效的培训激励机制。为调动学生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应首先注重突出人学教育的师范性,在人学教育中突出教师意识的渗透,使学生自觉地以“教师”的素质要求发展自己,促进其从以学生身份被动地接受学习训练向准教师的身份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转变,把职业意识转化成参与训练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变“要我练”为“我要练”,增强学生争优取胜的信念,最终实现训练目标。还可通过各种技能大赛活动,营造氛围,给学生提供展示和汇报的舞台,激发学生训练的热情,以赛促教,以赛促练。
试论职业高中幼儿教育与保健专业视唱教学的思考教育论文 篇4
贵州省罗甸中等职业学校
王中学
农村职业教育不同于城市职业教育,无论在设施设备、师资力量、经费投入、区位优势或是信息资源上都与城市职业教育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蓬勃发展,许多省市的农业中专学校与其他类型的中专学校合并升格建成综合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步入了新的管理体制,这种差距就更加明显。高等职业学院涉农专业的发展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农村职业教育涉农专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问题。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各地农村职业教育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发展迅猛,为二、三产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为农村劳动力实现非农转移就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我们同时看到,各地农村职业教育非农专业建设形势喜人,涉农专业发展步伐仍然缓慢,有的根本无法开设涉农专业,存在农村职业教育不为农的怪现象。广大“两后生”厌农的思想依旧十分严重,不少职业学校年年招生畜牧兽医、农业经济管理、园艺等涉农专业,但招生人数和开办的班级十分有限,有的学校甚至招不到生,大量的农村强壮劳动力及“两后生”涌入城市,老弱病残幼留守农村。国家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政策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学费政策以后,为农村职业教育开设涉农专业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返乡农民工、村级干部和后备干部首当其冲成为涉农专业招生的主要对象。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 整和设施农业等技术推广,零星的传统生产方式已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的现代生产方式转变,对涉农专业人才的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已不是一张文凭,而是要求其是否有实际操作、动手能力以及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的职业能力。农村职业学校由于多年来涉农专业招生艰难,导致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实验基地等方面投入不足。虽然职业教育为职业岗位培养应用型的技能人才,是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社会认可,但在人才技能培养最重要的方法即实践教学模式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毕业生所具备的实践应用技能等方面与社会需求存在有很大差距,在教学设备、实验基地比较薄弱的情况下无疑是“黑板上种树、教室里养猪”,中职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与农村急需农业专业人才日益矛盾。因此,探索如何通过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途径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是中职学校涉农专业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从多年职业教育涉农专业教学工作实践中,就涉农专业教学实践改革提出一些设想,为农村涉农专业培养实用的技能型人才作参考。
一、明确中职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实践技能培养模式。
农村职业教育是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农村培养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成了职业教育为农村培养合格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体现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办出成效的关键。涉农专业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更多的是以大田作物、设施园艺和规模化养殖为主要研究对象,其研究的领域和内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综合性和持续性,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则遇到的是专业教学与生产实践相脱节,我们可以将涉农专业三年的学制设计为不间断的“生产过程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三年制的畜牧兽医专业建立”生产体验—技能培训---综合实践”的教学实践体系,第一学年采取生产体验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第二学年以教学内容为目标重点开展综合实践,第三学年到大型企业进行顶岗实践。这样的模式是以技能训练为中心,把产教结合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课程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获得生产流程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实施课程整合,推行生产性实践教学,建立独立实践课程体系。以“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为主线设置课程,实验与实践技能课程化。农村职业教育涉农专业课程设置往往过多地强调本学科的理论性、系统性、完整性,导致理论教学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较大地影响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教师可以根据当地农业发展优势,整合多重的内容或专业技能,设计真实的任务,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的统一,以任务为驱动,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即“教学实用原则”。如畜牧兽医专业,可以将养猪、养羊、养牛、养禽等相似的课程整合为《畜禽生产学》和独立的《综合实训技术》实 践教材,有效整合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环节,教学实践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和生产过程灵活安排教学实践课,使学生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了解到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将实践教学由间断性变为连续性,局部性变为整体性,教学内容具有明显的目标化,达到以“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职业岗位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开展多层次的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实践技能。涉农专业实践教学是一个与生产过程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其方式必须走出校门,深入生产一线,从一些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经验中,可以采取“学校+学员”、“学校+企业”,即学生可以进入学校实习基地或种养殖企业或相关协会,直接参与生产经营管理,通过多层次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和训练实践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1、采取“公司+学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学校以教学实验基地为依托,设立“公司”,公司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以专业班级为单位,师生共同根据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要求,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本专业的教学实践计划,选择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的生产经营项目,管理上实行生产经营责任制,教师、基地技术人员和学生承担项目的实施,组织上 依托实习基地,实行生产、教学、经营一体化,教师既传授知识,又实地指导生产、经营,学生从生产经营活动中学到知识和技能,达到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2、纳入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相关专业的课题研究,包括校本教材的编制,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分析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还可以了解科研动态,为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提供新的经验。
3、学生到基地、企业或农户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在生产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直接应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学以致用,磨练意志,提高能力,适应就业岗位,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试论职业高中幼儿教育与保健专业视唱教学的思考教育论文 篇5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科技日新月异,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的大发展需要大量的文化事业建设人才,而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的文化建设是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职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在教育层面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对专业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传媒策划与管理 实践教学 课程体系 文化素养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文化的大发展需要大量的文化事业建设人才,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的文化建设是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动手、实践、创新型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传媒策划与管理人才更是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一线紧缺人才,因此,培养新型的高职传媒策划与管理人才至关重要。
一、高职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教育现状
根据网站《中国高校之窗――中国大学信息查询系统》的信息了解到,全国目前开设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一共有8所,分别是: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以及本校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由此得出,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开设在高职院校并不普遍。相对于本科院校较成熟的教学体系,高职传媒教育在教学方面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1.教学体系不够清晰和明确
作为高职教育中一个新兴的专业,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上较多地借鉴了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从本科的四年压缩为高职的三年,课程数量也随之减少。由于本科教育理论性较强,而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导致高职教育在借鉴过程中呈现出课程安排混乱或者实践课程开设不足的特点,虽然开设了一系列实践教学课程,但是在课程开设的顺序和课时的安排上没有形成较清晰的适合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
2.实践教学手段比较单一
由于专业认知的不同,在开设实践课时会侧重于某些课程,突出核心技能,比如有些专家认为传媒专业应注重拍摄,因此在课程体系中就会设置较多的新闻拍摄类课程,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大部分的实践时间都在拍摄,而忽视了其他如前期的文案策划、脚本写作和后期的剪辑合成等技能的培养。根据这样的实践课程设置,学生就会感觉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很单一,除了拍摄就是拍摄。同时,由于院校的实训条件限制,无法满足开展多元化实践教学活动的场所,也会存在实践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的问题。
3.急功近利,缺乏文化素质培养
传媒专业强调技术与艺术并重,而高职教育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对应设置专项训练课程,课时量加大,构成了该类课程体系的主体。而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课时量尽可能地删除或缩减。这一体系优点是训练量大,技能熟练,上手快。但是这一课程体系往往会导致学生艺术性和创造能力不足,缺乏审美能力和文化底蕴,缺乏对新闻热点的.敏锐性,不利于学生在今后工作岗位上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教学探讨
高职传媒专业是融艺术性与技术性于一体的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专业,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掌握现代传媒基础知识,具有影视摄影、后期剪辑、新闻采编、媒体策划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电视新闻、专题片、短片策划摄制、新闻报道、图片摄制、策划营销的能力和素质,在广告公司、传媒策划公司、影视制作公司、营销策划公司、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宣传企划部门、专业媒体机构(电视台、网站、报刊、广播电台等),从事摄像、剪辑、后期制作、新闻报道、策划营销、广告宣传等工作,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的,具有一定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专业知识要求较好的文化艺术和审美基础
较系统的传媒基础知识
图片、视频采制的基础知识
网络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
媒体营销的基础知识
专业能力要求发布和编辑网络信息的能力
采制视频、图片等全媒体素材的能力
策划、组织实施项目的能力
运用全媒体平台开展营销的能力
1.与时俱进,制定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的基础,一切教学活动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因此,制定一套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至关重要。首先,要对市场需求进行充分的调研,了解社会对传媒人才的需求。其次,积极借鉴本科院校或者兄弟院校的先进教学经验,加强与他们的交流和合作。再次,召开专业建设会议,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人士对专业发展提出宝贵意见。最后,加强对专业学生的在校学习调查和毕业跟踪调查,发掘本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特长,提炼专业特色,形成一整套适合学生和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2.构建完善的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第一,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鼓励校内专业教师到传媒行业顶岗实习,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主动参加传媒领域各类研讨会、培训班等学术交流活动,掌握传媒界最新动态,并将之及时转化为新型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使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二是制定兼职教师制度和讲座制度,聘请传媒行业专家为兼职教师,或是邀请资深传媒人士定期开设相关讲座,及时传递行业前沿信息。
第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针对传媒实践教学的需求,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完善的实训设施,满足开展多元化实践教学的需要,如演播室、摄影棚、录音室、3D放映室、机房等。
试论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 篇6
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填鸭式”教学方式是被老师所推崇的。在讲课的过程中,老师是主体。在课堂上,教师单方面地讲授知识,学生只是倾听了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在这样的模式下,老师没有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制定讲课计划,学生也没有很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因此,改革的第一步便是教师应该摒弃旧的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且教师应与学生建立正确的师生关系,课余时间多余学生沟通交流,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二、培养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1.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没有兴趣的前提下去学习,那无论学习什么都将是枯燥乏味的。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做到通过灵活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新,让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让课堂的效率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2.激发创新意识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思想观念导致课堂内容着重于书本知识上,许多教师将书本辅导书上的内容当作标准答案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方式对学生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当学生勇于提出新的观点时,教师应给予关注和鼓励,而不是将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扼杀在摇篮里。
三、课堂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在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发展迅速,现在的课堂中并不缺乏多媒体的相关资源。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运用身边的多媒体资源,课堂改革便成功了一半。(www.fwsir.Com)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通过相关的影评来帮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四、改革对学生的评估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是通过试卷的方式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进行评估。但是在课程改革下,创新教育的重点不在于学生的应试能力是否得到提高,而在于学生自身有没有得到本质的发展。因此,改革后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评估不能够千篇 一律。针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评估标准。
时代在发展,信息化的社会已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也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希望通过课堂的改革,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塑造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参考文献:
李乐萍。更新化学教学观念加强创新教育[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06)。
试论职业高中幼儿教育与保健专业视唱教学的思考教育论文 篇7
《视唱练耳》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基础课程,本文结合本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反思,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实施建议和具体举措,旨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促进课程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
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是教师用审视的眼光,对自己以往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评价方式等一系列教学活动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再认识,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获得再认识,生成新智慧。在各项教学改革中,课程改革是基础,教师成长是目标,教学反思是保障。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的教师=教学过程+反思”[1]。教师只有对教学过程和行为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才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改革,实现自我提升。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教师应审时度势,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适时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拓展评价方式,增强教学效果。
一、关于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反思
(一)对选用教材的反思
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载体和依据。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高教育,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级技能型、专业化人才,教材的选取应围绕这个目标进行。多年来,我们曾利用普通高等音乐院校专用教材,对我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进行教学,结果差强人意。如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拖沓冗长,学无所用,与学前教育实际岗位脱节,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迁移。针对这些问题,课程组的教师进行了相应的观察和反思,认识到选用适宜教材的重要性。
(二)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选择教学内容应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为立足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学以致用为标准,以培养能力为目标。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和组织。目前的高职《视唱练耳》教学,教学内容单一、序化,内容实施后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不能满足从事幼儿教师行业的岗位需求。
(三)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找出或发现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不是直接把结果告诉学生。在《视唱练耳》教学实施过程中,基本上还是沿用一言堂教学方法。教师讲解知识点,视唱案例,学生跟唱、模唱,学生通常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地实训,最终学到的仅仅是书面知识,而非应用能力。因此,这种教学方法有悖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灵活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学习迁移,不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不利于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岗位能力。
(四)对评价方式的反思
目前的视唱练耳课程评价方式较单一,主要以教师终结性评价为依据,过程性考核被弱化,教师不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考查的内容一般是学习过的视唱旋律,这种评价方式无法对学生的视唱能力做全面、系统的考查。
二、改革实施建议
基于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课程组教师通过到幼儿园挂职进修,了解到幼教岗位人才需求情况和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并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改革。同时,结合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程组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制定整体的课程改革实施意见,最终确定以下几条改革实施建议:
(一)注重教材开发
课程组应积极到幼儿园一线做调研,调查《视唱练耳》课程的综合需求度,并以此为依据,对接职业岗位,开发校本教材。教材应紧紧围绕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任务为驱动,项目为载体,注重实际应用,突出职业能力。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形式上做到图文并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容上做到言简意赅,语言形象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对于实践性内容,要突出教学过程与能力培养,内容上要尽量贴近岗位与社会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另外在教材的编写中要借助行业、企业的力量,编写出高质量的、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做一体化教材。
(二)优化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内容的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可对在校学生进行广泛的调查和统计,在制定课程标准时确定各教学内容的权重。教学内容应侧重能力培养,弱化理论阐述,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训练项目,引入先进实用、适宜自主灵活学习的内容。目前,《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课程组依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的具体学情,结合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将原有教学内容优化重组,精心设计了四个项目:识谱训练、听音训练、视唱训练、节奏训练。通过四个项目的学习,使学生将有关视唱练耳技能及乐理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理解音乐、视唱音乐和分析音乐的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新型幼儿教师要具备教育、保育、保教反思等岗位能力[2],《视唱练耳》课程隶属于培养教育能力范畴的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幼儿教师的教育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根本。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启发式、发现式教学法。“启发式”、“发现式”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如具体视唱案例,教师应确定学习主题,先不作示范演唱,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同步思维,学生根据问题观察分析案例,从案例中找到难易点,问题由学生组织讨论,方法让学生提炼,结论让学生总结,让学生在科学凝练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式教学法,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问题的主人。课堂上多留给学生相互讨论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增强学生相互学习的意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以及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多唱、多练、多思考,从以“教授为中心”转变为“指导学生自学”为中心,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从“口唱+示范”的传递式教学方法向“启发+讨论+指导”的教学方法转变,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3.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平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际《视唱练耳》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拓展教学内容,引入经典歌曲小品,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寻音频视频,自主学习,转变学习方式,这样做既能培养学习兴趣,又能提升学习效率。
4.项目教学法。将教学内容设计重组,分解成若干个任务模块,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学中做,做中学,在学做中找到知识与能力的内在联系,进而提升自身的视唱能力。需要指出的是,教学内容的项目化设计,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结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做到简洁明了、目标明确、趣味性强,项目任务应尽可能地模拟幼教岗位,符合岗位职业能力。
(四)拓宽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应实现根本性转变,即以结果评价(过分重分数)为主向结果过程结合转变。过程评价:教师应开展多种学习评价方式,如定期考核检查,选取新曲目,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创设情境,进行视唱考核,检验学生能否真正掌握视唱新曲目的能力,最后进行现场互评,教师评价,给出改进建议,制定下一步学习计划;整合课程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建立师生互动平台;适当利用多媒体、网络工具,上传视频,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做到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
结语
试论职业高中幼儿教育与保健专业视唱教学的思考教育论文 篇8
一、巧设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与思维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兴趣吸引着学生去思考、去从事活动,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把握学生的兴趣特点并作为正在形成某种思维能力的契机来培养是开发学生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他们的求知欲。利用电脑从网上搜集一些与课本内容有关的图片或动画,以直观的、生动的形象通过多媒体呈现于学生面前,即可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学习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例如:在讲授哲学教材《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内容时,我对课程导入进行了如下设计:先从网上下载一些相关图片,然后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成不同的四组进行演示。首先展现给学生的是组图一“鲜花”,组图二“水果”,组图三“服装”,看到上述美丽的图片,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一阵子惊叹,学习兴趣马上被激发出来,求知欲增强,急于想知道教师为什么要放这些图片。此时,我马上提出问题:这些物品各有什么价值?学生思维活跃,涌跃回答。紧接着展现组图四“人”。学生异口同声地答:“人”有什么价值?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跨越历史时空,浓缩教材精华,扩大教学容量
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知识面广、综合性强,从涉及的学科看,文理兼有;从游历的空间看,遍及全球;从延展的时间看,更是历时上下几千年。尤其是历史知识,几乎在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各个部分中均有渗透,这部分内容前溯远古,后至现今,信息容量很大。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详讲,教时不够,如果不讲或者过于略讲,又会影响教材的系统性、完整性,甚至会妨碍学生对后续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则可以浓缩教材精华,再现典型历史场景,使学生在几分钟内能跨越几千年的历史时空,纵横跋涉于广袤的多种学科领域,从而有效扩大了教学容量。 例如:哲学教材中《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框题内有一个知识点: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意识是人脑所特有的机能。教师如果用传统的语言阐述去讲解复杂而漫长的人脑进化过程,势必相当困难。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古猿从树上到下地生活,猿人劳动,猿人钻木取火......猿脑量与人脑量对比图等典型历史场景与画面,让同学自然得出结论: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是出现了人脑这个特殊物体之后才有的。在猿脑向人脑进化过程中,劳动起决定性的作用。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扩大了教学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有趣,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可信性
政治课教材有大量的概念和原理,这些概念和原理大多很抽象,用传统的教学法去讲解显得很枯燥。同时有许多概念、原理,由于学生对其缺乏感性知识,也使得教师的讲解在学生心目中缺乏可信度,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中对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手段,将抽象问题形象化,把枯燥的文字叙述变得生动有趣。同时,通过动画模拟可以将事物发展过程及其内在联系动态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增强了教师讲解的可信度。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配上教师简练语言的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例如:在讲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时,本人曾经制作了一个课件。播放一段关于张家港两个文明的录相,引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制作了一个动画来表明鲁迅先生的“贾府里的焦大永远也不会爱上林妹妹”的观点,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放映一组关于****的图片,尤其突出陈果自焚前后的照片对比,说明****的危害,进而说明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有重大的阻碍作用,同时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社会意识;播放“走进新时代”,分析歌词所包含的哲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同时进行现代化教育。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四、职高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既要体现时代性,又要有教育意义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本身就体现着时代性。它使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教育教学的方式与时代的特征紧密相联,这对于培养师生的现代意识,造就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意义。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取得现代的意识,学会现代的技巧,感受现代的问题......拿起现代文明的钥匙继续不断地去开发现代化文件的宝库,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
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职高政治课堂,它的时代性首先应该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政治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捕捉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来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鼠标轻点,天下知识皆汇于咫尺荧屏,内容丰富而详实,教师“如虎添翼”,学生“如鱼得水”。不仅能够强调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同时也为教学的综合性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试论职业高中幼儿教育与保健专业视唱教学的思考教育论文 篇9
摘要:作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和省卓越校,学前教育专业一直是吉首市职业中专学校的拳头专业,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几十年来,为湘西州乃至周边地区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幼教人才。学前教育专业要适应新的形势,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注重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综合技能;要改进学习机制,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与幼儿园一线教师要求相适应的优秀人才;同时,要改善育人环境,提高学生发展水平;要建全考核评价体系,把好学生质量关,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学前教育毕业生提高制度保障。
关键词:新形势;学前教育;实践教学;育人环境;评价机制
吉首市职业中专学校是湘西地区的一所品牌职业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湖南省卓越建设学校等殊荣。是经省教育厅批注的湘西地区唯一的有资质培养幼师人才的学校。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已开办了近三十年,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学设施齐全,课程体系完整,已成为学校的拳头专业和湘西州的品牌专业,堪称湘西地区幼儿教师的摇篮,为湘西幼教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的合格人才。新形势下,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就业压力的加大,特别是教师资格证从业考试门槛的提高,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办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通过调查了解和个人的体会,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要在压力下求生存和发展,必须发扬成绩、兴利除弊,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特别是加快课程体系建设,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学习机制,改善育人环境,改革评价体系,把好学生质量关,缩小幼师毕业生与幼儿园教师之间的差距,培养出优秀的复合型幼教人才。那么,如何抓好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改革,使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更合理,考核评价体系更科学,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呢?本人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得出以下几点体会,现赘述如下,不当之处,请同仁指正。
一、抓好课程改革,注重实践教学
多年来,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一直是学校的招生“大户”,学生几乎占了每年所招收新生的一半以上,学前教育专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既是好事,又是难事,给学校的各项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为实现“招得进、留得住、学有成、推得出”的办学宗旨,我校的学前教育抓住了教学质量这一生命线,努力抓好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组织教师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和教学管理新模式,深入剖析自己的不足,积极扬长避短,抓好课程改革。作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学校的课程改革应该先行,建设一个具有示范性的课程体系。为此,我们得先对自己所在专业课程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办学多年,课程体系比较完善,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也显现出某些不足:一是重视音乐、舞蹈、绘画、手工、普通话等的专业技能技巧训练,忽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开放型的教育实践活动;二是课程、教法比较滞后,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三是学前教育学生在校教育体系和幼儿园管理体制衔接不到位。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一直没有走出传统模式,这就导致学校的课程体系,特别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缺乏后劲,完善有余,合理不足,培养的学生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的多元化需求。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学前教育毕业生,就要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高素质为手段,在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实施系统的教育。近年来,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结合实际,有的放矢,调整了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根据需要增减教学内容,在合理开设文化理论课的同时,注重加强专业技能课教学力度。同时,实施分班分组教学,强化专业技能验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专业技能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后进入社会的立业之本。学校根据验收要求,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琴法、舞蹈、声乐、试唱、普通话等科目进行了技能考核验收,调动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促进了专业课的教学。学前教育专业在搞好专业技能教育的基础上,注意拟订好学期、学年和整个3年时间内系统的见习内容和目标要求,使专业知识与专业理论同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保持紧密的联系,改变过去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到本地区的学前教育机构进行一定时间的见习和实习,并与所在幼儿园共同研究制定实习、见习计划,完善教学实习方法,为学生配好实习、见习指导老师。在学生具体代班时,学生在幼儿园能得到本专业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共同指导,加快幼师学生下去学习新知识、吸收新经验,从而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为培养复合型幼师专业人才提供了课程保障。
二、改进学习机制,提高学生素质
作为湖南省卓越学校,学生学习机制的建设也是卓越校建设的内容之一。要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现代幼教需要,必须使学生具备综合性的专业技能。学生的综合技能提高程度和学习效果的好坏最终要受到实践的检验。因此,教师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机制,了解学生怎样学习,然后结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机制,教师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学生在校期间,其学习方法、习惯、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掌握该专业的技能,能否满足今后从事现代幼儿教育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坚持创新思维,注意吸收和借鉴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只有把灵活的教学形式、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才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幼儿教育人才。
三、改善育人环境,提高学生发展水平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幼儿教师这一神圣职业,学生的独立自主和管理能力必须达到较高的水平,才能适应今后工作的需要。所以,专业教师在学校必须注重改善育人环境、提高学生发展水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因此,教师除了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指导以外,还应尽力为每人创造一种宽松、和谐、具有管理意识和竞争意识的育人环境。在专业内,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在班级内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各班或者各小组组内成员轮流组织参与各种校内外的竞赛和专业技能活动。比如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歌咏比赛、手工制作比赛、普通话比赛、舞蹈比赛、绘画书法比赛等等活动。这些比赛活动,学生喜闻乐见,充当着主人翁的角色,乐意参与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教师在其中起指导的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积极的发挥,这样有利于学生施展才华、锻炼技能,使每个学生获得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和经验,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发展水平。
四、建全考核评价体系,把好学生质量关
考核评价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考核评价体系包含诸多方面:文化知识考评、专业理论考评、专业技能考评等等。同时,结合学生毕业就业的实际需要,还必须对学生的应用能力作一个评价,从而确定学生的实际水平,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综合评价。学生应用能力评价可以包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评和社会适应性能力的考评。在上述考核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责任心、协作精神做出整体的概括性总结,最后形成总结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最后的集中比较、排队、审核,为科学地考核评价学生提供可靠的依据。被授予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一来,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根据现代幼教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学生毕业的综合考评实施灵活的管理体制,逐渐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学前教育专业对毕业生实行了“四证换一证”制度,即学生必须先获得思想品德合格证、文化成绩合格证、专业技能合格证、职业资格证,然后才能获得毕业证。这种考核评价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保证了学生的质量,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适应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提供了重要保障。总之,在新的形势下,我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又面临新的挑战。作为该专业的一员青年骨干教师,我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在积极搞好所在专业教育教学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到专业的教育改革当中来,当好改革发展示范校的排头兵,当好省卓越校的攻坚者,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敏.构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初探[J].当代职业教育,2011(11).
[2]刘涛.试论提高中职学校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效果的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9).
[3]王艳.提高中职学校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教学效果的探讨[J].文理导航旬刊,2015(2).
[4]田淑英.提高中职学校学前教育教育学效果的探析[J].中华少年,2016(3).
【试论职业高中幼儿教育与保健专业视唱教学的思考教育论文】推荐阅读:
试论职业高中音乐教育的创新意识培养09-15
试论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论文09-02
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法制的认识与思考01-11
试论职业标准的电工实习课程研究与实践论文09-16
农村职业教育教学中几点问题的思考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