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探究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

2024-07-06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探究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共10篇)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探究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 篇1

高中历史“个案探究”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个案探究”教学策略是指师生围绕中心问题(个案)进行历史探究,通过“确定探究主题——提供历史资料——解读历史资料——合作探究问题——交流总结整合”等环节,展示丰富多彩的历史面貌,突出学生历史学习的主体性.这一教学策略以其主体性,具体性,开放性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和终身发展.关键词:个案探究 历史资料 主体性

一,“个案探究”策略的提出和操作模式

历史课枯燥乏味不受学生欢迎早就成为中学历史教育中的突出问题,是不是历史本身的过去形态吸引不了学生呢 不是的,与中学历史课不受学生欢迎相对应的是历史剧,古装剧的大流行.笔者以为历史课不受学生欢迎有教材编写和考试制度方面的原因.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问题也很突出,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那种划书背书式的教学法虽已很少见,但普遍存在着轻视历史过程,侧重理论分析的现象,初听起来似乎在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历史思维能力,但实际上学生经过备考的反复训练,这些貌似分析理解的内容最终却异化为千篇一律的背景,原因,过程,影响,意义……把生动的历史变得枯燥乏味,面目可憎,这既是历史学科的悲哀,也是历史教师的悲哀.高中历史教学如何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正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学习能力呢 答案显然不是把历史课上成故事课.课程改革要求历史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历史学习能力,增进学生人文素养.这就要求变革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如果要在课堂上分析历史教学内容的全部,只能是依托于教师的讲授,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体现;同时这种面面俱到的讲述势必不能深入具体,教学就只能是抽象干巴,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基于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个案探究”的历史教学策略,即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确定中心问题进行个案探究,依托教师提供相应的历史资料,学生通过这些历史资料进行历史分析和讨论,突出学生在课堂分析中的主体地位.中心问题只有一个,这就保证了分析能具体而深入,依托丰富的历史资料,就能保证历史教学能展示丰富多彩的历史本身的面貌.“个案探究”历史教学策略的一般实施程序是:确定探究主题——提供历史资料——解读历史资料——合作探究问题——交流总结整合确定探究主题 一般而言,课堂教学探究主题由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情况确定,这一探究主题即探究的历史“个案”.在探究主题的确定中既要考虑学生探究的可行性,又要兼顾问题的可探究性,即探究的问题尽量是教学内容的重点,或能较好地概括教学内容本身,同时探究的主题也不应该是教科书结论的简单重复.提供历史资料 课堂教学中的历史资料由教师提供,教师根据探究主题选择能说明问题的历史资料,作为学生探究的基础.在历史资料的选择中,应注意两点,一是历史资料应尽量多样化,文字,图片,声音,录象……通过多媒体的历史资料来展现历史的“细节”,让学生感受历史的无穷魅力;二是历史资料应尽量多面化,即能够反映历史问题的各个侧面,在有些开放性问题探究中,要有能反映不同观点的历史资料.解读历史资料 一般由学生自主完成,也可以设计小组探究的形式,但学生在解读历史资料前教师必须针对主题提出一些指导性的问题,作为学生阅读史料的指南,避免散漫无归.就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言,指导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合作探究问题 合作探究问题是运用历史资料对主题和个案进行分析,分析中最常用的方式是谈话法,教师问学生答是多数教师掌握的较好的谈话法,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问难,辩论,学生向教师提出生成性的历史问题.总结整合交流 在个案探究环节后,教师要对这一节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整合,由于“个案探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究式”的课堂教学策略中打破了教科书的体系,很多情况下又往往比较琐细,因此有必要通过总结和整合,为学生重建历史问题的知识网络,形成“大历史”的宏观视野.二,“个案探究”历史教学策略的实施原则

“个案探究”策略着眼于具体历史问题的分析,即依托于教师提供相应的历史资料,每堂课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进行“个案探究”,学生通过对这些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历史学习能力.(一)运用史料突出历史的具体性.高中历史教学的具体性不能停留在小学或初中阶段的“讲故事”,“说过程”的形式,而应该用史料凸现历史的具体性,通过史料把抽象的历史分析具体化,展示“历史的细节”,尤其是通过史料的阅读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养成史论结合的学习习惯,从而为课外自学提供能力基础.案例一:高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确定的探究主题是“我们选择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首先呈现三则史料:

材料一:19世纪中叶,有位名叫萨拉·古德的8岁女孩向矿山委员会提供了如下证言:“我是高沃媒矿的矿坑通风口值班工人.工作并不累人,但我必须在没亮光的情况下值班,我很害怕.我早晨4点钟,有时3点半就起来,5点半以前出门.我从来不入睡.有时,心情愉快时,我就唱歌,但不是在黑暗中;在黑暗中,我不敢唱.我不喜欢待在矿坑里.有时清晨上班时,我非常瞌睡.我上主日学校,朗读”阅读使人充实“.……我希望上学,不想待在煤矿里.”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当女工的“幸福”

我被推荐给一家有名的工厂.我从来没有打扮得如此漂亮.我唯一愿望就是要有漂亮衣服.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只花20克来泽我们就能买肉,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波普 《一个女工的青春》(1909)

材料三:工人们随着工厂汽笛的鸣声而上,下班.他们必须跟上机器的运转,并始终处于老是在场的监工的严格监督下.工作是音调乏味的——拉控制杆,刷去污物,接上断线.雇主自然把他们的工资帐单看作是一笔应该尽可能降低的开支.因而,他们中的许多人,尤其是纺织工业中的,更喜欢雇妇女和孩子,因为妇女和孩子更愿意接受较低的工资,而且更服从命令.——《欧洲史》

通过三则史料,学生很具体地感受到了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二)重视个案探究中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不是体现在课堂中学生热闹地“参与”,而是看书和思考,注意积极的思维活动.学生能自学掌握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不多讲,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重视“引导,发现,探究,总结”.案例二:高一《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确定的探究主题是“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方案”.首先组织“如果你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决策者,你会为统一祖国设计怎样的方案 ”的讨论, 在讨论前,教师设计了一段创设问题情境的《七子之歌》的片头Flash,在《七子之歌》的音乐声中引入了中华民国时期的地图,闻一多像,香港澳门台湾等地被割占的一些图片史料等历史资料,最后定格在闻一多先生温和而坚定的目光里,并闪出陆游的诗句:“但悲不见九州同”,通过这种设计,学生的历史认同感被激发起来了,屈辱的岁月激起了师生对历史不堪回首的深深慨叹,顺着这种历史情感,接下来的交流,讨论就十分成功.讨论后学生听邓小平录音,在录音的基础上思考:邓小平在讲话中提出解决统一问题的一个至高无上的原则是什么 此外他还考虑了什么问题 在这一教学设计中,围绕主题有图片,音乐,文字,录音等多媒体的史料,使历史得到还原,展现了历史的具体和生动,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探究的热情.这一案例通过方案设计,问题分析,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三)注重史料和问题分析的开放性.历史内容的过去性,决定了“历史”是客观事实,不能任人装扮,但“历史”又是人们对过去的认识,所以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因而课堂教学不是把现成的问题答案,历史结论提供给学生,而是挑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产生问题,引起讨论.学生有自己对历史问题的见解,就会促使他们在课外钻研问题,证明自己的观点,所以问题分析的开放性是促使课外自主学习的重要动力.案例三:高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确定的探究个案是“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合作与分歧”.教师围绕这一问题提供一些课外的史料,设计四个问题.如第二个问题三则史料.材料一:《德黑兰宣言》:我们三国表示我们的决心,我们的国家在战争方面,以及在随后的和平方面,都将共同工作.关于战争方面,我们已决定了将德军消灭的计划.……关于和平方面,我们确信:我们的协力同心将导致一种永久的和平.我们怀着希望和决心来到这里,我们作为事实上的朋友,精神上朋友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在这里分手.材料二:斯大林关于欧洲第二战场给丘吉尔的信“在法国北部开辟战场,不仅能牵制希特勒在东线的兵力,而且使希特勒无法入侵英国.”丘吉尔坚持“地中海战略”,极力主张从欧洲柔软的下腹发动进攻.罗斯福对他儿子说:“每当首相坚持经过巴尔干进攻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十分清楚他实际上想要干什么.”

材料三: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曾说,“英国政府拒绝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我和我的同事认为1942年存在着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最有利条件.”

思考: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上的这些分歧说明了什么问题 这一问题最后是如何解决的 这说明了什么史料的提供和问题的设计既反映出反法西斯同盟之间的协作,也折射出反法西斯同盟内部的分歧,运用了基本知识,分析讨论这些问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了深入的理解,看到了法西斯同盟的各个侧面,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全面而实事求是地理解历史.此外,“个案探究”的教学策略还应十分注重教师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和关注历史学科对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方面的作用.不是把问题答案提供给学生,而是挑动学生的思维,产生问题,引起讨论;不是去关注与现实生活无关的问题,而是通过教学彰显学生对历史和生命的体验.四,关于“个案探究”策略的两点思考

(一),史与论的关系

“个案探究”策略的内涵有二:一是“史料教学”;二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是通过“史料教学”的过程来实现的,所以“史料教学”是核心.“个案探究”教学策略立足于史料的运用,通过生动丰富的历史资料的运用把历史课还给历史,而不是把历史课变成政治说教,通过史料分析,得出历史结论和历史启示.“论从史出”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历史问题的解决基于对史料的尽量是穷尽的占有和研究,但这对于中学教学来说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因而在选择史料时不可避免地根据历史结论的需要去选择史料,一定程度上是“以论带史”.我们试图从两个方面克服这个问题:

1,任何历史结论的产生都有史料依据.史料在前,结论在后,历史观点是从史料分析中获得的,把“论从史出”意识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做到先呈现与主题有关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历史资料,通过历史资料的阅读,分析,归纳,讨论,获得相关的历史认识.2,恰当地选择课堂教学中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使这一问题尽量能容纳正反两方面的史料.如上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一节中,选择的探究主题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合作与分歧”,这就基本上能容纳相反的两类史料,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并不是简单的平面,而是具体的,复杂的,多面的.(二),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从主体性教学理论来说,师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发展性主体,但其表现形式有差别,在教学不同环节中的地位也不同.在“个案探究”教学策略中,教科书涉及的许多历史内容依托于学生自主学习掌握;中心问题的探究依托于学生的史料阅读和问题讨论.教师是历史资料的搜集和选择者;是课堂中探究主题的确定者;学生历史理论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在当前的教学体系下,“个案探究”教学策略中大量的文字,图片,录音,录像资料的搜集显然是学生不可能完成的.而教师对历史资料的运用和选择必然制约着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规定了学生的思考方向甚至是历史结论.既然如此,我们所追求的学生主体性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有实质性体现 显然难于触及主体性学习的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说,“个案探究”教学策略只能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修补和改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性学习还有待于国家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探究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 篇2

针对“综合探究”活动课的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我在如何突破旧框框,把综合探究课上出特色、上出实效上下了一番工夫。下面我以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的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简称《过年》)为例,总结自己的实践体会。

一、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有没有探究欲望,活动的积极性是否高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话题或问题情境的创设如何。话题或问题情境的创设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从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事件展开,学生会感到更自然亲切,更有探究的兴致。例如:我在设计《过年》的综合探究课导入环节时就安排了如下轻松的话题:

(1)你喜不喜欢过年?为什么?

(2)说说过年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件趣事,与大家交流。

(3)你认为春节这个传统节日为什么能打动人心,深受大家喜欢?

过年,本身就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过年趣事,人人会说,人人也喜欢说。为什么喜欢过年?学生很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就能为下一步层层诱导、深入探究埋下伏笔。

除用轻松的话题开题导课外,我还让学生观看过年、图片、录像,感悟过年氛围;播放电影《过年》的片段,启发学生回忆过年的经历;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从歌声歌词中导入过年话题,等等。这些都是开题的好方法。

二、从能引起学生思辨的问题展开探究

“综合探究”课的教学过程一般都是围绕问题进行的,问题是探究的驱动力,能引发认知冲突,引发思考探究。问题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关系到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高质量的问题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2)具有思辨性和发散性;(3)问题的难度最好控制在“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程度上。教师在提问时,应尽可能少用那些“是不是”、“是什么”、“怎么样”等这些传统的提问模式,多问一些“你是如何理解的”、“你认为如果是你会怎么做”、“你是怎么想的”、“你如何看待与评价”等,以引起学生开放的心态,从而给学生更多发散思维的空间。例如:《过年》一课,我引入过年话题,让学生回味感悟过年的情境,在学生了解过年的来历和过年的一般的习俗后,我设置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探讨:

(1)现在过年与过去过年有什么不同?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传统的过年习俗有哪些还一直持续至今,它为什么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3)对这些传统习俗的延续或改变,你是如何看待的?

(4)现在中国流行一些“洋节”,比如圣诞节、情人节等,对此你有何看法?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学生深刻感悟到春节蕴涵着的深厚文化内涵,并对时代发展对传统习俗的冲击与改变有了全面、正确的认识。这有利于传递美好情感,弘扬传统美德。

三、组织探究性讨论,掀起探究教学的高潮

讨论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与探究方法,它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钻研的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探究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讨论的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必须经过讨论才能解决,组织学生探究讨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辨性、开放性,要有讨论的价值。如学生思考认识上的困惑点、学生比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没有现存答案的问题或没有确定性答案的问题都值得学生讨论。

比如,你喜不喜欢过年?你为什么喜欢过年?这类问题没有讨论的价值,学生可以随兴而答。而像“有人说如今的‘年味’淡了,很多地方不允许放鞭炮,电话、电子邮件拜年,代替了登门问候,等等,对此你怎么看?你认为这些是否有保留的必要?”这类问题有争议性,适宜经过探讨,各抒已见。

讨论可以同桌之间、组内同学之间、组际之间开展。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当学生为某一问题争论离题太远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对学生通过交流仍未解决的疑惑点,教师要加以重点启发,进行巧妙点拨;对学生讨论探究过程中,又主动提出的新问题,教师要尊重呵护,并可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

四、交流探究成果,给每位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交流展示探究成果,是“综合探究”活动课的一大亮点,是学生锻炼和展示自己才能的绝佳机会。教师一定要创设民主的氛围,使学生敢讲、愿讲、乐讲。这一环节教师可把讲台让给学生,真正让学生唱主角。

有的问题,学生课前已阅过一些资料,课堂上又通过充分的讨论,讲起来头头是道,有理有据,令人信服赞叹。有的学生观点偏激,有的学生争论有些激动,这都无碍无妨,教师可以让学生放开手脚。对某些问题,学生有不同观点展开争论时,教师要遵循“延缓判断”原则,不要急于表态,判定谁对谁错。有些问题本身就没有标准答案,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如在教学《过年》一课时,学生对很多地方不允许放鞭炮不理解,认为过年就该热热闹闹,放鞭炮是延续了上千年的春节习俗,没必要禁止。而有的学生认为这是为安全考虑,过年本是开心快乐的事,如果放鞭炮引发火灾,就得不偿失了。最后有学生提出,最好发明一种安全鞭炮,既能满足人们过年放鞭炮热热闹闹的要求,又能确保安全,不会引发火灾事故。这一观点得到很多同学的认同。但能发明出这种安全鞭炮吗?又有学生质疑。“这就要靠大家努力了,靠你们的才能智慧,说不定还能申请个国家专利呢!”“传统本身会不断继承和变化,需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我适时总结与引导,使探究活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述展示探究成果的方式,属课堂口头表达展示。对于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探究时间长,可限定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展示交流,如几天后或几个星期后。延期展示交流法一般适用于课外进行的合作探究成果。由于这类成果的内容一般较多,有的是小论文,有的还可辅以图表、照片、声音、文字、课件或实物。交流的形式包括成果展示、成果展览会、成果交流会、成果汇编集等。这种交流方式,既是对一段时间内开展综合探究学习的书面总结,又是对学生探究成果的肯定和鼓励,有利于激发学生下一课程继续深入探究学习的热情。

五、拓展延伸,把探究的热情延伸到课外

《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课的设置,是一个单元安排一个内容,建议授课一课时。时间有限,一堂课能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安排“综合探究”课的目的,不在于使学生弄懂或学会解决几个问题,而重在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因此,“综合探究”课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内,必须把学生探究的热情延伸到课外。在教完《过年》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以下的作业:

1. 访问家中的长辈,了解他们在不同年代过年的经历和感受,了解他们对当今春节习俗变化的看法。

2. 利用图书、网络等媒介,收集图片和文字资料,举办一个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的专题小展览。

3. 传统“节日”只是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之一,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就我国传统的饮食、服饰、民居等选择一项内容继续研究。

上述拓展活动项目,有利于使课内与课外教学活动真正建立起有机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继续深入探究教材之外的社会大课堂知识的学习热情。

《历史与社会》新教材把“综合探究”引入课堂,为学生科学学习、可持续学习开启了大门。随着实践与探索的深入,探究式学习肯定能成为最具魅力的学习方式,“综合探究”课在新课程改革中必定会生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摘要:本文作者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情境入手,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能引起学生思辨的问题展开探究;组织探究性讨论, 创设探究教学的高潮;交流探究成果, 给每位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拓展延伸, 把探究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等五个方面, 以《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变化》为例, 对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活动课进行了实践和思考。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新教材,“综合探究”课,实践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探究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 篇3

关键词:历史课堂 教学改革 探究式 实践与思考

苏格拉底曾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我们忽视了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有思想、有自主能动的人,把学生当成了盛知识的容器去填充,而没有让自己充当引燃物,去点燃火焰,结果灌得自己连同课堂在学生面前面目可憎,学生则因消化不良而萎靡不振。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情,但不是死的,历史这个词语的本来意思乃是探索,因而历史是活的,是活动着的昨天。这就要求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激活历史,让学生走进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体验那扣人心弦的动人历程,总结出历史规律,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并将其内化于自己的实践活动,这才是历史教学的真义。

一、给学生评判历史的机会

作为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历史事实显然是无法改变的。但不同阶级、不同时代的人对其看法肯定是不完全一样的,这是因为个体在认识上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历史教师应尽量地让学生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参与评判历史。而不能单纯地用老师的眼光、编者的眼光看历史,把主体学生的“活”的认识过程掐死。比如《中国近现代史》上册,对左宗棠其人所做的事情作了如下罗列:镇压太平军、创办洋务、收复新疆等。历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结合这些史实谈谈自己对左宗棠的看法。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参与,从不同的角度去评判左宗棠。他们既不会因为左宗棠曾经镇压过太平军,就把他的功绩全盘否定;也不会因为左宗棠曾经收复新疆就把他看成民族英雄而对他加以全盘肯定。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历史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们也相应地懂得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去分析和评价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气氛明显地活跃起来。

二、让学生走进历史,让历史回归现实

结合现实,回归历史教学真义,笔者尝试了一条以探究为主线的教学思路,其内核概括以下要点。

1.营造探究历史的氛围

传统的“师讲生听”模式扼杀了历史的鲜活生命。教师高高在上,滔滔不绝,学生被动的听、写,机械的背。要改变这一情形,就必须尽可能营造一种平等,宽松、自由的学术探究氛围。

教师可走下讲台,走进学生,搬走讲桌,让出黑板,腾出空间,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可围成圆桌,可对面而坐,可分成多方,变课堂为世界,为某一国、某一会场,或“议事堂”。让学生走进具体的历史情境中,激活他们心中曾涌动的历史情节。这里无压制、无权威,唯有热烈、严谨的探究气息。这样,学生才渴望思考、敢思考、能思考,而且会通过各种形式忘我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我将学生分成魏、蜀、吴三方,鼎立而谈。学生急切的读教材,查资料,了解掌握本集团及其所面对的“敌人”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力量的比拼,最后找出其中蕴涵的历史规律,教学效果奇佳。

2.设计探究历史的形式

“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赞可夫《教学与发展》)。教学中教师不能做“传声筒”“复印机”,应把课堂还给学习的主人──学生。我们能做的,是为学生设计各种喜闻乐见的历史探究形式。可以是研讨会、辩论会、座谈会、演讲赛,也可是历史剧,小品、影视,还可让课堂变成会场、战场、谈判场,甚至可以某个时期的报纸,实地参观,撰写历史小论文等。

多样的形式,不是目的,只是一个探究平台,“课堂讨论一道题,课外狠下十分功”,我们不要求学生的表达多么完备,只追求学生在完成每一课题时对探究过程的切身体验。因为最精当的结论教材中已表述明了,最后还是回归教材,但学生却已深切理解了教材中的每一句话,这才是目的。精心设计课题,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与调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引爆者、参与者、调控者、指导者,既不放任自流,也绝不包办代替。这些形式,会激发学生空前的探究热情、激情,挖掘他们的潜力,学生会主动的付出超常的心血去真正地学习,获取信息,分析研究,表达展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会让学生在刻骨铭心的体验中实现。

3.选取生活化探究角度

首先,以历史教育的实用性与社会性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命题时,发现身边的历史,生活中的历史,特别是社会热点问题,使历史感与现实感融为一体,让学生觉得历史并非过眼烟云,而是可以和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接轨。如学习美国的西进运动,就同我国目前的西部大开发相比较,由当前的国际热点朝核六方会谈,追溯朝鲜战争及其根源问题,设计“中东问题的由来”这一命题,让学生彻底揭开这一长期國际焦点问题的神秘面纱。

其次,还原历史人物有血有肉的一面,使学生从他们身上找到能体现其品质和精神的生活细节,让他们不再是平面的画像,零距离与他们接触,在实现历史教育其他目标的同时达到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目标。如学习美国内战时,特意要学生关注林肯的生平经历,“试着给林肯写传记”,有学生如下简单的概括让我们震惊于林肯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22岁做生意失败,23岁竞选州议员,又失败,24岁重操旧业做生意,又赔得一无所有,26岁他的情人不幸死去,27岁时他的精神完全崩溃,几乎住进疯人院,29岁再次竞选州议长失败,31岁竞选国会议员失败,39岁竞选国会议员再次失败,46岁竞选参议员失败,47岁竞选副总统失败,49岁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51岁时竞选总统成功,却遭逢内战,战后连任,却被暗杀!他之所以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能与华盛顿比肩的总统的原因也无需再讲,学生们包括我无不被他所感染,人生观教育也完成。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探究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 篇4

高中数学教学中微探究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杨林军

来源:《考试周刊》2014年第02期

摘 要: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实践中,探究性教学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然而反思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发现存在一些误区:要么为了探究,忽视内容;要么刻意探究,忽视学情.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作者结合探究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思维、行为等特征,以“一次满意的探究之旅”,开启微探究的“研究之路”,努力摸索、提炼探究学习的方式、方法,保障探究学习的效度,切实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微探究 探究活动

一、研究之缘——现象反思

探究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 篇5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展开,部分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较大转变,但就目前局势来讲,有些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方法还是比较传统的。因此,本文就目前历史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探究,进而提供有效性教学策略为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性;策略

新课程改革强调理念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反对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展开,部分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较大转变,但就目前局势来讲,仍然有些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方法还是比较传统的。因此,本文就目前历史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探究,进而提供有效性教学策略为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一、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分析

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中,只想着如何将知识授予学生,而同学把知识都掌握了就达到有效性教学的目的了;还有部分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让学生进行思考或合作探讨将问题解决就认为体现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然,在高中历史的学习中,教师通过教学完成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但其不是课堂中的全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展现出现代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不同,通过三维立体设计思维去构建教学工作,如:科学设计、进行、实现这三方面去完成,只有通过有效性思考才能体现出当代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与众不同。据著名文学家聂幼犁说过:“学生学习高中历史不单纯是让同学学习知识、认识过去,而是让其认识自己目前所处的社会现状,为同学未来提供建设性资料,为同学提供开创未来的智慧”。从这句话可以了解到,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一个过程,同时还是培养智慧、情感交流共同发展的课堂,是让同学通过历史课堂学到与众不同的知识,属于一个接受过程。实际上讲,高中历史课堂给予有效性教学,不仅显示出以学生为中心,还体现以人为本、个性指导的教学课程。有效性教学不但能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还能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真正提高同学历史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二、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由于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高中历史版材在不断更新,但都普遍存在一些特点:丰富性、历史性、综合性等,古今中外就是将逝去的事、人、事件等通过文字将其叙述出来,不能再重演。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期间学生会提出较多问题,而老师在课堂中只能依靠课本内容进行讲解显得整个课堂枯燥,无法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这给历史教学带来较大的困难。但如果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先进多媒体技术,就可解决这一问题,将抽象性问题转变为简单性,有效的达到教学目的,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拓展历史课件,增加历史知识,多增添历史主题,将内容扩大化,让同学积极、主动的去了解历史、解决从中遇到的问题,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例如:高中历史(岳麓版教材)中第一单元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第一节课(商厦制度与西周封建制),当讲解到西周封邦建国这一内容期间,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将西周从建立到巩固政权,利用分封制手段巩固政权,然后到建立宗法制度转换为简单易懂的表格形式,让学生一目了然,同时还可以制作动态图片,把各个等级用红色、紫色、绿色标出,并给学生讲解西周是如何进行分封制,巩固西周政权。然后让学生分析诸侯如何对下属进行分封制,首先让学生开动思维思考问题,经过逐一回答后老师再揭晓答案,同样是利用多媒体制作动态图,将答案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而西周分封形式是:周王-诸侯-卿大夫-士,让学生一目了然,简单易懂,通过将历史内容直观展现,让课堂从枯燥乏味转变为生动、有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2.采用情景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内容具备较强的抽象性,大部分学生对于难以理解的内容比较难掌握,这样的现象不利于老师授课,并给授课老师带来极大挑战,一一进行解说会导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能有效的完成讲课,无法实现教学目的。此时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生兴趣,将历史内容简单化,利于学生理解,采用情境教学主要依靠老师去实施,在进行教学期间,教师要结合历史课本内容有效的融入感情色彩,创造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场景,并让学生参与情境教学中,让其体验历史内容,不但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利于学生理解历史教材。并让同学心理机能获得较好发展,使历史课堂教学目的更明确。

例如:高中历史(岳麓版教材)“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我们现在处于民主时代,对与破坏民主法制的历史应该给予疑问的态度去学习,此时就可以通过情景教学将“文化大革命”为首的江青、林彪一伙煽动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人物进行演绎,抽取文章中造反派“全面夺权的开展”这一情景进行表演,让学生了解历史内容,易于让学生理解历史内容。如学习到“新文化运动”这一课时,大部分学生无法理解当时历史的黑暗,并不了解封建专制的腐败黑暗。因此,老师可以通过《家》这个内容,把瑞珏之死等故事构建历史情境,让学生适时了解到当时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思想,也就是当前的科学、民主、新文化、道德等,然后逐渐提倡马克思主义。通过利用情境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添课堂气氛。

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有效性教学策略,利于明确教学目的,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有效性教学策略的运用,将历史课堂逐渐推向科学化发展,为学生创建优良的学习气氛。

参考文献:

[1]王百胜.如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

[2]王国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探究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 篇6

新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予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赋予了基础教育改革以新的使命,这对已经进入注重均衡发展与内涵发展为特征的改革发展新阶段的上海基础教育而言,新课程教材改革(或简称“二期课改”)的启动,正是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环节。改革的核心,在于使教育成为帮助和促进学生不断发展、不断成功,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教学的目标与课程改革的方向。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与改革,亦应遵循这一目标与方向。

一、初中历史教学课程目标的设定与教学现实的矛盾

1、基础教育要着眼于未来,未来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人一生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个体人格、人性与品格的完善、提高与升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个性、人格的完善,潜能的开发,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各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的必然。基于这一认识,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与改革,必须围绕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目标,对历史学科教学内容进行重构,精心筛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未来工作与生活有价值的基础知识,构建一个新的知识体系。

2、分析和综合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因此,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必然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分析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各自然科学学科与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分科课程教学中;而综合能力的培养,曾企望通过课程的整合以形成综合课程,使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得以具体落实,但学科长期割裂的现实难以突破,因之,这一矛盾一直困扰着中小学教育。为此,必须通过教学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程教材体系与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使得通过分科学习而能在学生身上形成知识的综合,并进而发展为综合能力。

3、历史是通过史料证据堆砌与科学辩证研究的交叉运用,重现与认识“过去”,达到“知今”与预示未来的学问。在历史课程的教学中,既要使学生了解与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与历史现象,更要让学生学会思考与探索诸多历史现象的成因及其所蕴含的历史发展规律,即在知识综合基础上,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对历史过程变迁延续的感悟力、对历史现象复杂关系的分析力、解释历史现象论据的构建力等,这就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所形成的综合能力。这里,必须强调的是,这些综合能力,是建立在如何对待、判定、分析和运用史料与论据的基础之上的。由此可见,学生对史料与证据进行鉴别与处理的能力,是学习历史应当形成的综合能力的重要基础。

4、历史在初中教育阶段是一门“副课”,加上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和教育行为功利化倾向的影响,学生与家长不重视历史、片面强调分数、升学的价值,重“理”轻“文”,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机械训练,使学生成了教育和考试的“机器”;而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中所形成的唯“标准答案”为“上”,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敢有任何超越“标准答案”的非份之想,既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也抹煞了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的培养从何谈起?解决课程目标与教学现实之间矛盾的出路,唯有改革。

二、历史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结合

1、“学生不是有待填充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杨福家院士语)。为了实现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上海市“二期课改”的启示,改革的突破口选择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的载体,选择为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相结合。

探究性学习的提出,是与设置探究性课程相关连的,从而在一些中学教师中引起困惑与不解,有的把探究性学习等同于课题研究,认为在中学阶段,学生的知识、能力尚不具备,难于开展课题研究;有的认为单独设置探究性课程,单独排课,难免与原有设置课程形成隔裂,未必能收到预期成效;……这些,都是对探究学习含义理解的偏差。笔者以为,探究性学习的重心是学习,而不是研究;探究性学习应该贯穿于各门学科课程教学中,而不必拘泥于是否单独设置探究性课程和单独排课;从某种意义上说,贯穿于各门学科课程教学中的渗透式的探究性学习,更适合于当前学校教学的实际。

2、提出探究性学习的背景,就在于力求突破应试教育中所形成的“标准答案唯一性”的思想禁锢,以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创新的本质,是对原有事物及现有状态所进行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改变;而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在于其所应具备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习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就在于围绕创新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与培养。从这个角度考察,探究性学习的核心,一是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与假设能力,二是收集与处理信息能力,三是怀疑与批判能力,四是具有价值的选择;从而达到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优化,假设与提问的能力提高,同时,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3、历史知识的结构,既包括纵向时间及因果关系的链式结构,又包括民族、国家、地区等横向空间和内容上的综合性,具有知识层面的多元化和无限的包容性特点,这就给予课程教学内容采撷与剪裁增加了难度。为了实施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必须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重构,使之既能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又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探索实践。在新的历史知识体系构建中,笔者遵循了三条原则:一是注重历史内容的广度而不追求其专业深度,以形成多方位、多视角观察问题的思维能力;二是注重历史的时代特征而不追求面面俱到,有限的课时,不允许对每一个时空及交叉点上的全部历史过程进行全面阐述,而只能捕捉历史长河中每一个阶段的“亮点”,通过对典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学习,以掌握观察、认识历史问题的理论、方法与思维方式,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注重历史资料和历史过程的剖析,尽量避免给出唯一的或武断的结论而让学生硬记死背,通过剖析,既增加兴趣,又培养了能力。

三、历史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探索实践

1、教学模式的设计

综观已有的历史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探索实践,较多倾向于设置探究性课题或“课题——辩论赛”相结合等形式,笔者的探索实践,更着重于“渗透”,即渗透于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比设置独立的探究性课题或辩论题更需要精心设计与筹划的。基于改革的核心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冲破“标准答案唯一性”的思想禁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此,在教学模式设计中,把课堂教学、课前的预习、课后的作业、考核等各个环节构成课程教学整体,把探究性学习的要素渗透于各个环节中。

(1)课前的预习: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大多忽视这一教学环节,尤其文科类课程,笔者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必须予以加强和改进;

(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是教学的全部,应向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延伸;课堂教学必须破除“教师中心论”,确立师生“双主体双向互动论”,意识共享;抛弃教师“一言堂”和“单向灌输”,精讲多练与精讲多议相结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教学内容的采撷与剪裁,每一节课的导入,注重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没有“好奇心”与“兴趣”,哪来探究性学习?好奇心是思考的开始,也是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

(3)课后的作业:要打破对“作业”概念理解的思维定势,把作业概念扩充到预习、复习、自学、议论题、小论文、史料查询、史料判别等多个方面;完成作业的工具与手段,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听、看、读、写、书面笔答、网络查询、电脑存调、议论、辩论……;而完成作业的组织形式,也可以是个人独立、小组合作、小组互助,……;

(4)阶段考核:考核的形式与内容,要根据教学模式的设计要求,作相应变动,可以是笔试,也可以用小论文、读书笔记、史料收集等替代;笔试的内容,也可以有所拓宽,如笔者曾探索实践的以一段小故事为引让学生撰写议论文的试题,学生既用不着死记硬背,又可锻炼多方面能力,极受学生欢迎。

2、探索实践案例

●“创新是在激情驱动下的直觉思维”,要特别提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从而产生追求其奥秘的强烈愿望与激情。由于历史是一门副课,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及家长对历史课程的忽视,以致在历史课教学中,学生既没有好奇心,甚至几乎没有了提问与思考,这一症结正是历史教学与应试教育导致的一种思维定势,认为历史只需要死记硬背,这是很悲哀的。笔者充分利用历史教科书中所提供的广阔背景,在课堂教学导入中有意识增加故事情节,以本人在七年级第一学期教授第五章“秦末农民战争与楚汉战争”课文为例,先以朗诵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和项羽兵败被围时唱的哀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开始就把课堂气氛引入到战火纷飞的古战场,使学生聚精会神地期盼着故事的铺展;教师则欲擒故纵,在这里稍作停顿,让同学们回答教师课前布置的预习作业:“理出与本节课有关的成语、典故”;待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回答了:“穷奢极欲”、“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斩本为兵、揭竿而起”、“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等;教师又提出以讲述小故事形式对这些成语予以诠释,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与理解秦亡的必然,分析与归纳农民起义失败的主、客观因素。一句成语,一个小故事,既是史实,又能让学生引发思考,分析、推证,师生、生生之间双向互动,学生主体性与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整个课堂气氛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历史是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人类历史就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人们能动地求生存、求发展的进程。各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各种思想意识形态的产生,历次重大社会变革的实现,无一不是人类运用自身的创造性能力去迎接挑战、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过程。毋容置疑,诸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的产生或涌现,正是那个时期人民群众推动历史进程的生动写照。激发兴趣与好奇,只是推行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先导,一种手段,教学的重点,应在于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等的因果关系的梳理、分析、思辩、评述,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查询、辨别、考证史料、史实的能力,并从中升华为人生哲理。仍以前引课文为例,秦始皇、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这一个个历史人物,一个个历史事件,各具鲜明的个性特色。课文中有一段描述:“秦始皇出巡路过会稽,项羽看到了皇帝的排场与威风,就遥指秦始皇说:„他可取而代之‟,项梁吓得连忙捂住他的嘴,但从此觉得他不同凡响。”教师及时赋题,让同学从他们的言语、举止、神态,分析他们的个性异同;之后,又从历时五年的楚汉战争中的“两个对垒”作出评述,即秦朝军队与农民起义军的对垒和楚汉对垒,引导同学以历史的思考能力归纳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人生哲理,升华自已的人格。

●“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形成的是“接受——记忆——再现”的思维定势,学生模仿有余,创新不足;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变知识灌输为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培养学生“思考——探究——发现”的思辩能力,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向两端延伸,课前预习、课后作业,都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作业的内容与形式,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既有历史典故资料的探寻挖源,历史人物的传略撰写,图书馆与网上的搜索探秘,历史现象的剖析辩论,……,既可以是独立进行,也可以小组合作或互助形式进行,使作业真正成为知识掌握与能力形成的桥梁与纽带,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阶梯。此外,考核内容与考核方法的改革,也是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中的重要组成,撰写读书笔记、历史人物传略、史料搜索与鉴别、历史现象的辩论,均可形成考核的有机组成;本人还曾在考试试卷设计中除常规测试内容外,增添了“根据历史材料写作文”一项,拓展了

历史与语文学科在学力与技能培养上有着不可分割的一致性的密切联系,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与能力。

3、推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必须学会对“学习”进行“研究”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探究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 篇7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源

毋庸置疑,兴趣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原动力,常常源自于学生心理活动中较为活跃的部分,通过诱导学生强烈求知欲的萌发,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希望实现“我要学”的自主学习追求,从而去刻苦钻研,向着既定的学习目标奋勇攀登。因此,学习情境的创设,尤其是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该旨在促使学生有意义地学习,而教师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又奠定了这一学习情境创设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的设置,还要考虑能否为学生创设有建构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创设问题情境成为教师教学设计不可或缺的指导思想之一。例如,在学习一些重要的概念、原理和性质时,根据学生易出现的问题,教师可针对性地设置“陷阱”,不露破绽地设计出一些具有迷惑性的问题,故意制造出错的情境,然后再予以纠正,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Fe(OH)2的制备和性质时,我讲了反应原理和Fe(OH)2的色、态及溶解性后,请一位学生做这样的实验:在新制的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结果先得到灰绿色沉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而不是白色沉淀;又请另一位学生按课本操作,还是以失败告终。这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学生议论纷纷,我借机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将滴管伸到液面以下?久置的NaOH溶液里可能溶解了什么物质?怎样才能消除这种物质的影响?经过这样的质疑、探索、解疑,学生悟到了原来是氧气在作怪,只有尽可能排除氧气,才能使实验成功。于是,我把加有铁粉的FeSO4溶液及NaOH溶液进行了煮沸,再让学生趁热操作,结果成功了。类似让学生“吃亏长智”的情境创设,能够促使学生迅速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之中。

二、学生思维的启迪是开启学生学习心智之门

学习者知识的获取必须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有意义的建构而获得,也就是说,知识的获取绝非“空中楼阁”,而需要营造情境氛围,启迪学生思维,不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问”,更要求学生“会问”,如此,才能开启学生学习心智,增长学生学习的智慧。学生的学习过程,原本就是从“有问题”到“没问题”再到“有问题”,是“旧问题”与“新问题”相互交替、螺旋上升的过程,学习的终点从来就不是以“没问题”告终,而是以产生“新问题”开始。由此,教师应努力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切忌以把学生教成“没问题”当成自己的教学目标,而是要引导学生不断产生“新问题”。在此过程中,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是引导学生大胆产生“新问题”的心理基础,教师要努力营造让学生“发问”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氛围。例如,在学习《盐类水解》时,我要求学生复习已学知识:酸溶液、碱溶液、纯水的酸碱性、原因及如何验证,学习小组讨论后,认为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H+和OH-浓度的相对大小,可借助于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进行实验验证。学生进行实验:在已经配置好的CH3COOH、NH4Cl、NaCl三种盐溶液中,分别逐一进行酸碱测定。得出结论后启迪学生思维:纯水呈中性是由于c(H+)=c(OH-),而盐溶液呈酸性、碱性,必然是溶液中c(H+)和c(O H-)不相等,再引导学生探讨其中的原因,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被激活起来了。布鲁姆·乔伊斯曾一语中的:“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我们就给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认知飞跃的凸显是实现学生学习能力之纲

随着知识学习的不断深入,部分学生并未感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反而头脑发涨,因为在他们的脑海里,“知识是越学越多,感觉却越学越乱。”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分析、归纳、提升、总结,即还没有领悟到学习的诀窍:由厚到薄。高中化学知识点多、内容繁杂、好学易忘,学生仅停留在肤浅问题的层面上是难以真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那么如何实现“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知识积累呢?教师可指导学生按照科学知识的系统性,把知识理顺成章、编织成网。其实,由于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若能紧紧抓住“结构→性质→用途”这样一条主线,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用组合式问题构成台阶,有助于降低学习难度和理顺学生的思路,排除思维障碍。如在学习电解原理时,直接结合实验设疑:“为什么通电时氯化铜分解成铜和氯气而水不分解?”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表现出困惑不解,显然跨度太大,可改成以下系列问题:

(1)通电前,氯化铜溶液中有哪些离子?其运动情况如何?

(2)通电后,溶液中离子的运动情况有何变化?

(3)在两个电极附近,分别聚集有哪些离子?它们的“放电”倾向如何?

(4)在阴、阳两极,最容易“放电”的分别是哪一种离子?为什么?

(5)两极的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怎样表示?

由于设计了“由薄到厚”的递进层次,增强了问题的直观性,降低了难度系数,这样则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预测和感知,实现了认知上质的飞跃。

四、知识再造的升华是激荡学生学习境界之尚

“学会学习”还并非学习的最高境界,知识的“再创造”才是学习的永恒。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实,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场。这是启示教师需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所需要的环境,简言之就是要使学生的学习有“造血功能”,通过教师问题情境的不断创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为学生终身学习、一生发展夯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充分采用发散性问题进行提问,刺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提高理论性、扩散性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也就是要在问题的创设上多下工夫。例如,在学生已经掌握Al(OH)3两性知识的基础上,为使学生进一步加强理解,我设计了如下的实验问题:

(1)向AlCl3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稀溶液至过量,现象是什么?

(2)向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AlCl3溶液至过量,现象是什么?

(3)向NaAlO2溶液中逐滴滴加稀HCl溶液至过量,现象是什么?

(4)向稀HCl溶液中逐滴滴加NaAlO2溶液至过量,现象是什么?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学生认为相同的两种物质反应的实验现象相同。因此,当(1)、(2)现象不同,(3)、(4)现象不同时,一下子就把学生探求的热情激发出来,在这种求知心切的心理下,再让学生动手实验,师生共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自然就水到渠成了。如此,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索新知识,既使学生对Al(OH)3两性的认识加深,又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达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搭建问题,建构有意义的学习,让我深深感觉到:教师需要变换角色、换位思考。陆游在教子诗《冬夜读书示子律》中告诫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死记硬背的知识显得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而实施问题探究教学,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自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总之,问题探究教学要求教师以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立足点,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启迪学生探究。当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自己可以巧妙设计问题,促使学生在探究问题过程中提出新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新问题。如此,既增加了师生双边活动,保证了学生的听课效率,又锻炼了学生化学语言的表达能力。难能可贵的是,通过问题探究教学的设计与学生的回答,师生可以从中获得对各自有启迪的信息反馈,以作为今后进一步教与学的重要参考,最终实现课程标准提倡的教师教学观和学生学习观。

参考文献

[1]杨连瑞.化学教学艺术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

[2]宋乃庆.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7.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8

史料是指有助于认识历史、还原历史的一切资源,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发展的信息。史料教学是在课堂上创设特定的历史情境,营造历史氛围,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帮助学生感知历史、形成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那么,教师应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史料教学呢?

一、开展史料教学的意义

英国历史学家科林伍德曾说:历史学是通过对证据的解释而进行的。我国历史学家傅斯年曾说:史学就是史料学。由此可见,历史教学的开展离不开史料的运用。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多以新情境、新材料的形式出现,常常要求学生根据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史料开展教学,提高学生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实现史料教学的现实意义。

二、开展史料教学的措施

英国议会素有“议会之母”的称号,但教材对英国议会的产生时间、发展历程、所拥有权利、历史意义的介绍过于简单,学生很难深刻理解。因此,我在讲授“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时引用了以下史料:

材料一若不经“合法裁决和本国法律的审批,(国王)不得将任何人逮捕监禁,不得剥夺其财产,不得宣布其不受法律保护,不得处死,不得施加任何折磨,也不得命我等群起而攻之和肆行讨伐”。

——《大宪章》

材料二王国内不可征收任何兵役免除税或捐助,除非得到本王国的一致的同意……为了对某一捐助或兵役免除税的额度进行讨论并取得全国的同意,国王应发起召集大主教、主教、寺院长老、伯爵和大男爵等开会,讨论研究征款等事宜。

——《大宪章》

上述材料反映出,在13世纪,英国就形成了限制王权,尤其是国王征税需经议会同意的传统,这是1640年长期解散议会的查理一世为了筹集军费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而不得不召开议会的原因,也是议会上党派间针锋相对的原因。有了这些史料的补充,一切问题迎刃而解,既培养了学生的历史能力,也丰富了教材内容。

我在讲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和发展”时引用了以下史料:

光荣革命后,法律规定,农村地区议员必须有年收入600英镑以上的地产,城市议员年收入必须在300英镑以上。1832年改革法案规定,取消人口不满2000人的56个“衰败地区”议席,另外31个人口在2000至4000之间的选区分别减少一个议席,空出的143个席位中,65个给了新兴大工业城市。1867年改革法案再次对议席分配作了调整,取消了46个“衰败选区”,空出的52个议席分给了大城市和较大的郡……法案还降低了选民财产资格,它规定,在城市中凡拥有单独住宅的房主(不论其价值多少)和每年缴纳房租10镑以上的房客,只要在选区内居住一年以上都有选举权;在各郡,每年交纳地租12镑以上租佃者和每年收入5鎊以上的土地所有者都有选举权。1918年法案中,授予了年满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1928年,又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为21岁,成年公民普选权终于真正得以实现。

——摘编自《英国政治制度史》等资料

我整理这段史料的原因是普选制是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基础,但是普选制的确立并不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就实现的,也不是资产阶级愿意看到的,而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斗争才逐渐实现的。虽然教材对其作了简单的介绍,但仍然体现不出英国议会改革的长期性、渐进性、艰难性,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有了这些史料补充,学生就可以清楚看到议席的调整、选区的变化、财产资格的变化、年龄性别的变化,明白英国通过议会改革实现了普选制,完善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保证了英国长期的稳定和发展。这既能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又能加深学生对英国政治体制发展历程的理解,认识到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进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探究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 篇9

姓名:麻淑慧

单位:山东省高唐县实验中学

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历史教学增“光”添“彩”

作者:麻淑慧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

将信息技术引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为一体,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扩大知识容量、提供清晰明确的知识结构,使课堂教学呈现多样性和交互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历史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念。本文结合历史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和历史教学的有机结合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历史教学;能力培养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与蓬勃发展,网络环境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广阔而自由的环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拓展了教学时空的维度。更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与资源,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如何进行学生的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历史课堂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将历史教学内容由静变动,由虚变实,化抽象为直观,梳理结构知识。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史料,掌握历史人物产生的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可以融知识性、趣味性、新颖性、娱乐性为一体,是一种新兴教学模式,是对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因此如何使信息技术与本学科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机整合,是值得每位历史教师探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1.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

高中数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篇10

高中数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广西百色高级中学 梁杏晶

【摘 要】本文总结了笔者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从对学生进行两个“转变”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学能力、教学质量的评价及高中数学课程的建模等方面,就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教学质量 思考

众所周知,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现代文明的任何进步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在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中,数学一直是学生的一门主要基础课。然而数学学习却让许多人闻而生畏,特别是学生更是以矛盾的心情看待数学:必须要学又害怕学,非常想学好可是又很难学好,相当多的人学得很被动、很痛苦、很没有成效,如何把学生的数学成绩搞上去一直是家长、老师、学生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能尽快地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快乐的学数学?近年来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了以下一些探索:

一、学前进行两个“转变”的教育

学生进入高中后无论在心理上、生理上都面临一个重大的转折,由于初中和高中的数学教学无论在学习内容上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异,许多同学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针对学生的各种思想问题,我们首先帮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与态度,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为此在开学时我先进行高中数学学习与初中数学学习的联系讲学,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的灵活多样性,常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加以讨论,通过讲学与讨论使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学习数学知识对自己有意义,并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两个转变的教育使学生有了能学好数学的精神准备,为顺利地完成高中的数学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自学能力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是学生花费时间最长精力最多而又是大部分同学以失败而告终的一门课。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们在讲课时应有意识地结合课本的相关知识点,从一些与实际生活有关的趣味题或社会热点来设问。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是有用的、是有趣的,学习数学可以使自己更聪明,加深他们对数学重要性的理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的能力最重要的是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创新的能力。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21世纪,人们的学习不可能永远在学校里、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人的一生中绝大多数的知识,一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发现、研究、总结,二是通过阅读图书、杂志等去理解、吸取、掌握别人的成果,这是主要的途径,(教学论文 )这就对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会不会读书,能不能从别人获得成果的过程中除了掌握知识之外还能学会他们的方法并指导自己的学习与工作,是高中数学教学应当重视的问题。为此我布置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课外找资料,课内讨论,教师答疑,选择一些教学内容中较直观的章节(如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指导学生自学,教师答疑辅导,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的喜悦与成就感。

三、科学评价教学质量

1.学生成绩考核的改革。目前,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之一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数学应当考什么?一直以来都是考书上的黑体字的内容记得是否准确、能否正确地利用这些内容解题。这些题目自然可以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但我们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并不在此,试想一个高中或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有多少机会回去解一个对数方程或去证明线面垂直呢?他们所遇到的是各个不同领域内的实际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要用的那些公式定理是否记得很熟(完全可以去查数学手册),运算是否快速准确(可以让计算机去算),这里最重要的应当是如何最快地分析和找到实际问题的本质,建立它的数学模型,根据已知条件和目标确定解决它的思路、方案以及所要用到的工具,下一步才是解决问题。为了减轻学生的机械记忆的负担,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上,我在一些作业与测验中允许学生在答卷的过程中可以翻阅课本查找欲用的公式并记在题目旁,但是不能互相商量交流解题方法,不许对答案。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心理上得到放松,减轻考试带来的压力,有利于他们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同时也有利于真正考查出学生的能力水平。

2.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本来考试的目的对于教师来说应当是发现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以改进工作,而对于学生来说则是检测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的不足之处,现在的情况是考试往往是教师促学的手段,吓唬学生的法宝,学生一听要考试就害怕,就紧张。为了改变这种不良情况,我除了在考试方式上进行改革外,也从如何科学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进行了以下一些探索:(1)淡化横向比较,侧重纵向比较。 每次考试以后宣布平均分,让每个学生根据与平均分的差距和自己以前的成绩相比较,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2)可以申请重考。

四、高中数学课程建设的设想

教学内容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现行的数学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难度太大而广度不够,经典的内容多而现代的内容少,纯理论的内容多而联系实际的内容少,枯燥的内容多而有趣的内容少,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被培养成了解题机器,而在思维品质上收效甚微,他们所用的许多时间可以说是投入与回报不成比例,更不幸的是因此产生的对数学的误解及信心的丧失,本来花时间和精力所学的课程应当是最爱学、认识最清楚、理解最透彻的,而事实却恰恰相反,相当多的学生对于“数学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却说不出个一二三来,这说明我们的数学教育是失败的。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生动、主动的学习,应当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改革。我认为高中的数学内容除了与专业相结合外,应面向大多数学生,以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所需要的基本数学素养为主,以使他们能学会在任何时候都能应用数学的方法进行思考,善于用数学思想去观察分析处理各种实际问题,新课程要体现这样的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不同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学生真正的认识数学、了解数学、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上一篇:体育教学模式研究进展与展望-兼谈运动教育模式的研究过程下一篇:一个人失忆